德育的核心任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德育的核心任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德育的核心任务

德育的核心任务范文1

[关键词] 人性;蒙以养正;智力潜能;自主学习;终身学习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2)03-0007-05

任何一种新思想、新理论的提出,都始于问题;凡是科研成果的取得,都立足于探索;所有的发现、发明或创造,总要有一个思想转化与酝酿过程。本文提出的见解,也始于当今教育现状的问题。

人性是人生存与发展的本能,是人生智慧得以发展的根源。素质教育原本就应该以人性论、性习论、学知论和发展观等哲学思想为立论依据,实施人性化教育,使受教育者的自然属性、思维属性、社会属性与心理机制等天赋条件得到充分发挥。

从教育的实质看,教育应该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提供最优秀的传授知识技能与开发智力潜能的优化途径和科学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因为学知识不等于有智慧,更不等于有创造力。由知识转化为人生智慧,再由智慧升华为创造能量,需要一个以方法为中介、以社会实践为体验的转化过程,而这个转化过程必须在学习者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参与下才能实现。

而当今的素质教育现状,总是以传授知识和升学考试为主,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基础上,忽略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潜能。但21世纪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是:创建学习型组织,开办学习型学校;培育学习型人才,向学习化社会迈进。这就要求素质教育必须把“以学为本,因学论教”放在首位,必须把开发人的智力潜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核心任务

1 实施素质教育为何这样难

近年来,实施素质教育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并从多方面做出了明确的法律规定予以保护,可以说,“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国家意志的体现,并正在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素质教育在发展我国教育教改中的作用是巨大的,人人皆知的,功不可没的。

但是,由于“应试教育”思想与作法在我国根深蒂固,盘根错节,已形成约定俗成的思维定势,加之素质教育是中国人用自己的智慧提出的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一种新理念,是以往教育论著中没有的。所以,素质教育概念提出后,从研究角度看问题,不同学科的专家,如教育学家、生理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等,对“素质”一词的概念与内涵都曾作出过不同解释。这就给素质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践操作带来不同的理解和争议,从而导致当初对素质教育无法形成统一认识,更难进行深入探讨,于是曾出现过“素质教育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的形象说法。笔者认为,实施素质教育这样难的根本原因,在于素质教育的立论依据不明确,概念内涵较模糊,理论研究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具体,未能从深层次方面揭示素质教育的本质性问题。因而,在实施与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难免出现诸如“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等这样那样的问题。

2 素质教育的立论依据

素质教育应以人性论、性习论、学知论与发展观等哲学思想为立论依据,去充分论证影响人、发展人、塑造人与完善人的本质问题。

考察中国哲学史、教育史、学习史和心理学史,认为要解决中国当今的教育问题,应该以继承中华民族的民族性和文化传统的多元性与丰富性为主,不应以“拿来主义”的教育为主;要在深入研究中国哲学思想、教育思想、学习思想、心理思想基础上,经过再发现与新认识,提出解决当代教育问题的立论依据。

人性是人生存与发展的本能,是由先天禀赋的自然属性、思维属性与后天习得的社会属性共同构成的综合性素质。人所形成的性格、情感、欲望、文化素养与道德才能等特性或心理活动,都是以活的人体的本质力量(潜能)为基础,经过学习活动与实践体验获得的。因此,人的自然属性、思维属性、社会属性乃至由三者共同生发的心理机制和学习能力,应该是人性所包含的人体本质力量的最基本素质。可见,只有把能促进人生存与发展的、能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人性论、性习论与学知论等哲学思想作为素质教育的立论依据,去充分论证影响人、发展人、塑造人与完善人的实质性问题,才能使素质教育在理论上得到完善,在实践运用上少走弯路。

因为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与核心内容,就是使受教者生存与发展需要的本质力量得到全面发展,而要使人的生存与发展得到满足,教育者就必须从4方面去努力:(1)要通过学习、训练与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去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2)要通过教育、指导与培养,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发展学生的文化心理素质、科学精神与创造能力;(3)要通过环境习染、熔于社会、与人交往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社会属性,养成良好习惯;(4)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训练与实践活动,立志勤勉,去发展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本能,体现人类自身发展的本质特征。所以,要想强而有力地推进素质教育,获得理想的教育成果,培养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人才,就应从以下方面去努力。

2.1 从训练与发展自然属性入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基础

人的自然属性包括性、情、欲三方面内容。性是不学而能的自然本性,如耳、目、口、鼻、身、心等生理器官及其反应机能,都是未经加工改造的原始素材;情是与生俱来的自然情绪,如好、恶、喜、怒、哀、乐等;欲是与生俱来的自然欲望,如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等。

那么,素质教育如何理解性、情、欲在人体的本质力量中的作用呢?从感觉器官的作用看,荀子《天论》中指出,“耳、目、口、鼻、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人体的各种感觉器官,在反映外界事物时,各有各的反应机能,彼此不能代替;但人体的各种感觉器官在思维器官的反应调节下,就能产生各种认知心理活动。这是因为,“耳有聪,目有明,心思又睿智,入天下之声色而研其理者,人之道也。”(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人的各种感知器官,本身就具有感知万事万物而形成感性认识的特殊功能,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的智力潜能的发祥地。上天赋予人的这种认识活动能力,即智力,只能给人提供认识世界的必备条件,但如何充分发挥这种认识潜能的作用,则需人的后天学习或受教来解决。

研究认为,人体的本质力量(潜能)既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实践力、注意力等智力因素及其结构;也包括情感、欲望、兴趣、爱好、好奇心、自信心、意识能动性等非智力因素及其结构,它们是促进人发展成才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因此,素质教育必须提倡抓根本,采取科学手段,对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进行强化训练,开发智力潜能,形成自动化学习习惯,以此发展健康的学习心理素质。

2.2 从训练与发展思维属性入手,去发展人的本质特征——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

思维属性是人类独有的本质特性,是人区别于物尤其动物的根本特征。人的思考、思虑、思索、探求等思维活动过程,都是在脑神经系统作用下进行的,其基本特征是具有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的思维活动的开展,事物事理的判断,理性知识的形成,悟性直觉与创新能力的发挥等,都离不开思维属性;思维力在智力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尤其是学习或教学之间发生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更具有鲜明的思维特征。所以,思维活动不但是教学活动赖以发生发展的机能反应,更是将知识技能转化为智慧才能的关键环节。因此,素质教育必须抓住以思维活动为核心的思维品质训练,并以此为突破口,设计出一个科学训练方案,采取科学的强化手段,去开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脑功能,即智力潜能及其智力结构。其训练内容应包括:思维品质的训练,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演绎推理能力的训练,记性、灵性、悟性与直觉能力的训练等。实践证明,凡经过这种强化训练的儿童少年,不但智力潜能得到应有开发,还会出现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智慧表现。

2.3 从训练与发展社会属性入手,教育孩童“蒙以养正”,为终身学习与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社会属性指人进入社会后,因受环境习染、教育作用、社会交往、文化积淀等一系列外因作用,所形成的人类的共性体验。从实施素质教育角度看,要发展人的社会性,让儿童少年顺利成长并有发展后劲,就必须从“蒙以养正”开始,使孩童自觉不自觉地养成良好习惯。

“蒙以养正”是中国文化传统中极其重要的一种优秀教育思想,历代思想家、教育家都很重视它对人才发展的奠基作用。“蒙以养正”的含义是:不使童蒙稚子失去受教以养正的良好机会,要从童蒙发展的黄金期,就对其实施养性、养心、养学、养育、养气等养成良好习惯的正道教育。

古人认为,这种正道教育的作用是:“蒙以养正,圣功也。”(《易经》)汉代孔颖达也指出:“蒙以养正”具有培养圣贤英才的巨大功能。古人普遍认为,3岁看大,7岁看老;如果童蒙时期黄金季节能对孩子实施孝敬之道、仁爱之道、学习之道、智慧之道、诚信之道等适时恰当的针对性教育,对人生的全面发展将具有穿越时空、终身受益的永恒价值。因为,幼小学习、启蒙教育、童子功训练,在人的生理、心理发展长河中起着奠基的作用,不但人的体能气质、心理素质、智能性格、伦理亲情、道德品质等是在幼年时期养成的,而且人的生活规范能力、法规法则意识、人际交往行为、笃诚守信思想、学习方式途径、环保卫生习惯等,也都是幼年时期形成的,即“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虽圣人复出,不易此言”(二程《遗书》)清代王夫之对“蒙以养正”的内涵作过更加深入细致的注释:“养其习于童蒙,则作圣之基立于此。人不幸而失教,陷入于恶习,耳所闻者非人之言,目所见者非人之事,日渐月渍于里巷村落之中,而有志者欲挽回于成人之后,非洗髓伐毛不能胜。”(《俟解》)说明素质教育必须早教及时,养成良好习惯;一旦童年失教,陷入恶习所染,日渐月渍,走进邪道,成人之后要想改变其习性,那就“非洗髓伐毛必不可胜”了。因此,童蒙之时养成良好习惯,应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职责。

史实证明,通过“蒙以养正”,真正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才能使中华民族的孝敬之道、仁爱之道真正内化为“学会做人”的信念;才能使学习之道、智慧之道转化为“学会求知”并发展人生智慧的学习途径;才能使诚信之道、忠怒之道真正内化为社会交往、为人处事的意识品质;才能使认知规律与操作规范需要内化为解决问题的实践操作能力;真善美的情感、理想将得到不断体验而升华;意志、品质、性格将真正形成并内化为行为表现。可见,从行为规范入手,以日常生活、学习实践与道德修养为基础,注重“蒙以养正”,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并达到“终身以之”程度,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质所在。

3 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

制定科学方案,开发智力潜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宏观宇宙到个体生命,人有人性,物有物性。无论是人还是物,都有其自身发展变化的生长点和规律性。那么,人类发展变化的生长点和规律性是什么?这是素质教育值得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

古代学者认为,“人为万物灵,厥(其)性智且才,穷通由己。”(王廷相《王氏家藏集》卷五)这是说,人所以区别并比万物高超的地方,就在于人性本身就具有智慧才能的因素,能否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完全取决于自身的努力与探求。所以,“善材之初者,必勤于学问修其性。”如果不学不问,不修其性,“则才智腐于心胸”;如果“人能务学,钻炼其性”,“则本慧发矣”,即可使聪明智慧得到充分发挥。

研究认为,智力就是人性发展变化的生长点,智力的发展过程也一定是有规律可循的。素质教育就应当紧紧抓住人性发展的生长点,去探讨“人的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智力是怎么获得的,有什么规律”。搞清楚这些问题,对于为什么要进行基本素质训练,实施智力潜能开发与学习能力培养,自然就易于理解了。

3.1 从智力潜能的构成要素看

在人的学习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生理器官以其自身特有的刺激与反应机能,通过与外界事物相接触、相符合,就产生了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不同智力因素,并进而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共同发挥作用的智力结构,它们是保证学习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是形成人的认识能力并产生各种心理活动的前提条件。就形成智力结构的因素看,说明智力是以多元形式存在的,不是专指某一种能力,而是由一组能力所构成,况且这组能力中的各项能力,又都有相对独立的存在形式。在人的学习认知过程中,各能力因素必须以结构形式发挥“群体效应”,才能使学习速度快、效果好。因此,在进行智力潜能开发时,必须抓住最基本的智力因素,以带动其他因素进行科学训练,才能效果最好。所以制定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科学训练程序和步骤,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强化训练,是智力潜能开发工作的关键所在。

3.2 从人性的功能看

人的感知活动是由感官产生的。如庄子说:“目彻(通、透)为明,耳彻为聪,鼻彻为颤,口彻为甘,心彻为知。”(《外物》)“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各自的功能),不能相通(相互代替)。”(《天下》)荀子也指出,一个人眼睛明亮视力好,耳朵听力好,心思出睿智,这是先天就有的物质基础。因为,“明则善视,故作哲(能明察事理);聪则善听,故作谋(善于谋划事情)。”(王安石《洪范传》)相反,事实又使古人得到这样的认识:“听不审(详细)不聪,不聪则缪;视不察(仔细看)不明,不察不明则过(出差错);虑不得不知则昏。”(管子《宙合》)这就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人性所属的生理心理素质能否正确发挥功能,将产生决然不同的效果。这些认识,对今天开展素质教育、素质培养与素质训练工作,都有可贵的借鉴价值。

韩非子在《解老》中对人性的自然功能论述得更加具体而生动:耳、目、思维器官,是天生的;动静思虑行为,是人的活动本能。“人也者,乘(凭借)于天明(眼睛)以视,寄(依附)于天聪(耳朵)以听,托(依靠)于天智(智力潜能)以思虑……目不明则不能决黑白之分;耳不聪则不能别清浊之声:智识乱则不能审(明白)得失之地(差别)。”这里明确指出,人的感知器官和思维器官功能的好坏,灵敏度如何,对人的智力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这就给素质教育为什么要重视智力潜能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古代教育思想主张,“学当立人之性”,“教当尽人之才”。学生学习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立人之性”,要通过勤奋努力,修身养性,务本建本,尽才成德,发展性情;教师教人的首要任务,就是“尽人之才”,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做到“人尽其才”。可见,无论学习或教学,从本质意义来看,都是为了发展人性,开发智力,养成良好习惯,培养以不变应万变的自主学习能力。

3.3 从开发智力潜能对发展人身素质的意义与作用看

汉代王充指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骨日切,象日磋,玉日琢,石日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人之学问,智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论衡?量知》)。喻意人的学问、智慧与才能,也如骨象玉石一样,只有经过切磋琢磨等加工训练,才能成为宝贵人才。荀子也比喻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开发智力潜能,也犹如“木受绳”,“金就砺”,只有通过外力的加工改造,其性质与才能才会变为所需的良质。

古代学者认为,人所具有的天赋和潜能,是可以尽情开发并得到充分发挥的。如刘昼《崇学》中说:“越剑性利,非淬砺而不銛(锋利)。”扬雄也指出,刀剑之锋利,玉器之精美,都因经过加工磨练,才使原有本性和特质显露出来。人的天性与才能也是这样,只有经过后天的开发和训练,潜在的认识能力才可转化为外显的智慧才能。对此,刘昼提出过非常精彩而深刻的认识:“海蚌未刻,则明珠不显;昆竹未断,则凤音不彰;性质未炼,则神明不发……人能务学,钻炼其性,则本慧发矣。”(《新论?崇学》)

明珠之所以晶莹,凤管之所以清脆,都因经过剖、断加工之后,才使本质特性得以充分发挥。人的天赋潜能也是这样,如果不学不炼,得不到开发与拓展,其聪明才智就只能是平平庸庸。如果“人能务学”,注重锻炼与发展性情,原有的智慧潜能就会很好的发挥出来。

葛洪在《抱朴子?勖学》中也形象地指出:“火则不钻不生,不煽不炽;水则不决不流,不积不深。故质在我,而成之由彼也。”他把开发智力潜能比喻为钻火与积水,火不但是钻之可生的,而且还可以越煽越旺;水是可以越积越深的,水越深则流势越大。火未钻未煽之前,其潜能是以静态存在的,不发生能量与威力,一旦钻之煽之,火的潜能就会发挥出无限能量和威力。人性之潜能得到开发挖掘之后,也是如此。

事实正是这样,人的基本素质(性情及其潜能)能否真正得到开发、锻炼与培养,其认知功能与发展潜力也是大相径庭的。正如汉代王符所说:“人之性情,未能相百;及其明智,有相万也。”(《潜夫论‘赞学》)说的是,人的智力潜能未经开发训练之前,单凭“天赋”条件,其认知能力大概只能有“相百”之差别,只能很肤浅地认识少数事物。但经过智力开发与能力培养,即“明智”之后,情况就大不一样,完全有可能达到“相万”的差别,从而具有从多方面更深刻地认识万事万物的能力。清代陈亮也指出:“人只是这个人,气只是这个气,才只是这个才。譬之金银铜铁只是金银铜铁,炼有多少,则器有精粗。”(《与元晦秘书》)将物性比人性,拿同样性质的金属来说,由于锤炼功夫的火候、时间、次数与方法不同,所制成的器皿宝物便有精粗价值之别。同理,性情资质相仿的人,或者同一个人,由于不同时期勤奋学习的意志、精神、方法不同,或者受过的学习指导与训练不同,将来所取得的学业成就肯定不同。因此,“性质同伦而学问者智”,“人能务学,钻炼其性,则本慧发矣”,便成为古代学者的共识。

前述可见,要想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做好智力潜能开发工作,必须懂得“金百炼而精气发”的道理,必须明白“人能务学,钻炼其性(开发潜能),则本慧(原有的智慧潜能)发矣”的真正内涵。

更需知道,智力潜能开发的核心任务,就是实施一种人本主义的教育观,就是要落实主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说,要真正实施并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把着眼点放在发展人的主体上;就要以学生为主体、为核心,去开展智力潜能的开发、训练与培养工作;要强调发挥学生自身的潜能,要通过智力潜能的充分发挥,去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教育者必须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思想和作法,要以极大的政治热情与敬业精神,去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扬学习的主体精神,让他们形成自觉向上的精神力量,从而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同时,教育者还要用科学态度和手段,制订出实施智力潜能开发的方案与措施,通过学习教育与学习指导,教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使其摆脱苦学、厌学情绪,树立自觉主动、自强自信的坚强意志,创造团结活泼、师生互爱、自由沟通的学习氛围,从而不断走上朝气蓬勃的人生。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只要这种灵魂永存,学生的自主求知能力、科学发现能力、实践创新能力、运用思想方法的能力,随时都有得到发展的可能性。

3.4 要明确智力潜能开发的内容及应遵循的规律

人身存在着巨大的潜能,大脑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力源泉,其活动变化能力是神奇莫测的。依据思维是大脑的机制,是开展智力活动的核心要素等理论,只要能抓住以思维活动为核心的智力潜能因素,即可对不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同特点和关键期,采用事先设计好的科学训练方案,按照一定程序和步骤;去进行强化训练。只要形体生理器官、脑神经系统与外界事物相接触发生反应,就会引起思维及其相关生理、心理要素发生变化,从而达到开发智力潜能的目的。

科研实践证明,以开发大脑功能为主,带动相应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同时参与综合训练活动,智力潜能开发的效果最好。训练内容和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种:(1)对思维器官的认知功能进行训练:如经常使用右手开发左脑;练习琴、棋、书、画开发右脑;常用左侧徒手操作或训练使用工具等,以开发右脑;(2)对思维器官的心理活动基础进行训练:如情感、兴趣、意志、好奇心、自信心并包括集中注意力的训练等;(3)对思维的认知基础能力进行训练:如感知觉能力训练,观察记忆能力训练,阅读、听课、笔记能力训练等;(4)对思维能力进行训练:如自主学习能力训练,解题能力训练,联想想象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果断决策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等;(5)对思维的创造能力进行训练:如用各种创造技法训练创造能力等;(6)对思维的表达能力进行训练:如对诵读、说话、演讲、写作、交流能力的训练等;(7)对思维品质进行训练:如对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敏锐性、概括性品质等进行训练;(8)对思维形式进行训练:如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直觉、灵感、顿悟思维的训练等;(9)对思维方法进行训练:如纵向和横向思维、顺向和逆向思维、发散和收敛思维、静态和动态思维的训练等。

总之,依据上述人的生理、心理素质与脑功能进行智力潜能开发时,必须发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以传授科学知识为训练载体,以所用科学方法为训练中介,以训练计划、程序、步骤等为手段,只要把握并遵循科学知识传授与思维训练的同一律、适应律、适度律和适时律等科学法则,就一定能达到智力潜能开发的快速度、高效率,收到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高觉敷.中国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2]毛礼锐.中国古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3]冯天瑜.中国思想家论智力[M].长沙: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

德育的核心任务范文2

一、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的整合,实现生物学教学由静态向动态的转换

生命性是高中生物学的又一个重要特征,生物体内时刻在进行着新陈代谢的各项生命活动。生物体内动态的生命活动过程往往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以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为例,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等,都是生物体内十分复杂的生命活动。在传统教学中,一般是以“语言+板书+板画(或挂图)”来处理。将复杂的动态生成的生命活动过程分解成若干张静态的图片,再通过教师仔细讲述和系统板书,让学生了解生物体内生命活动的动态变化过程。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困难。这就容易造成许多学生对这些内容望而却步。虽然经过教师反复的“冷饭重抄”,但学生仍然觉得无法理解和接受,使教学的重点难以实现,难点难以突破,影响了学生对这些重点知识的掌握和迁移运用,同时也影响了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和智力潜能的开发。

运用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的整合,从网络中可以得到有关这些生命活动过程的课件,通过教师的个性化处理进行再加工,运用于探究式课堂教学。例如在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减数分裂”这一课件的动画演示,能真实地展示出和卵细胞形成的动态变化过程,惟妙惟肖、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通过其整个过程的动画演示,使学生建立起有关减数分裂及其动态变化过程的整体概况,然后按顺序将其动态变化过程的各个时期进行慢放、定格、特写和重复等技术处理。同时提出探究问题:如联会、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等概念如何理解?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如何?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最重要的变化是什么?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如何?减数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是什么?等等。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主体探究和协作讨论,在平等和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建构与内化。这样既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探究能力和创新素质。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课程整合应遵循的原则

1.注重过程的原则

教师不要给学生准备好很多种问题的方案,不要忽略了对这种追求而产生的负面效应,应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根据各自的能力通过自己的艰辛劳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克服困难的喜悦。

2.主动性原则

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阐述解决问题的方法,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按照方案解决问题。改变传统的以教师的“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营造一种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3.注意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

强调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可培养学生设计课件的能力,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享受成功的喜悦。

4.因材施教的原则

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一味借用现代信息技术,根据教学内容因材使用多媒体等手段。

5.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原则

现代信息技术以其声、形、景、动、静结合等多样的表现形式,大容量,多时空,良好的诱发性和易接受性的特点,倍受师生的青睐。但是,我们也不应忘记传统教学手段的作用。如:比较光反应和暗反应,让学生去黑板比较,既检验教学效果,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但无论使用何种教学手段或方法,都一定要紧扣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摆正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课程整合要强调任务性

信息技术的使用不是为了“表演做秀”,而应该切实与教学任务,教学效果相整合。教师应避免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华而不实的情境,应创设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境。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的整合要为突破重点难点服务。比如讲有丝分裂细胞各个时期变化过程,动、植物有丝分裂区别,我们都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发生在细胞内抽象的变化表现出来,以形象、立体、生动,完整的画面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整个动态过程。再比如,在教师做演示实验的操作过程中,后排学生往往看不清。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连接摄像系统,通过微机把实验过程清晰地呈现在全体学生的面前,以克服后排学生观察不清的弊端。我们还可以将不完整的实验过程设置成动态课件,让学生把实验在电脑上做完整。这样就把教师个人演示实验扩展成了全体学生的参与活动,变被动为主动。

德育的核心任务范文3

很长时间以来,文理分科及在教学过程中过分追求升学率,导致了“不考的内容教师就不教,不考的内容学生就不学”的现象,导致了大量学生发展片面,甚至高分低能、综合素质低下。现在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已经将社会责任感、可持续发展意识、全球观念等包含人文思想的内容列入了总目标,这说明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更加重视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更加关注人文教育与物理教育的结合。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确立了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其中第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价值观”必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人文的角度设计内容,组织相关活动。而现在的物理教学还普遍存在重视知识教学、忽视人文思想的传播与渗透的现象。也许有人认为,物理学科教学完成本学科的知识与能力的教学就可以了,至于人文知识可以交给文史类学科传授。但是,略加分析就会发现,物理学科中那些特有的思想和学科发展历程带给人们的启示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只有通过物理学科本身与人文教育进行整合才能完成。忽略了人文知识的渗透,学生学到的物理知识就是浅显的,学生不能够参透其蕴含的深意,也就无法灵活应用。而且,物理学科本身就是一个在实验基础中、在生活感悟中逐渐建构起来的文理交织、内容丰富的综合体,只是过去长时间的分科教学和片面的教学观把它人为地割裂了。物理学科中人文教育的资源是很丰富的,大家熟悉的牛顿、伽利略、麦克斯韦、法拉第、霍金、邓稼先等科学家的身上就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和值得学习与借鉴的态度和做法,可以让学生不断受到鼓舞和启发。其中学生最熟悉的,除了牛顿之外可能就是伽利略了。物理教材必修一中多次提到了伽利略,他在物理学发展史上所做出的贡献让学生心生敬佩。例如,我们在学习“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一课时,就涉及到很多人文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感到震撼的是:之前学习的诸如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都是伽利略首先建立起来的。我们都知道“万事开头难”,在人类对某种事物没有任何认知之前,要想研究它,所面临的困难是极其严峻的。我们能从这些科学家身上学习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他们在求知过程中那种探索的精神和执着的态度。

对学生来说,这是极其重要的,也恰恰是最不容易具备的。我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采用两条线索设计教学活动,一个是以学科知识和能力的结构为线索,一个是以学科发展历史和人物成长历史为线索。例如物理教材必修一“牛顿第一定律”一章,在研究物体运动原因的过程中,人们根据经验引出的错误判断竟然维持了近两千年。直到300多年前伽利略创造了有效的方法,才发现了正确的线索,揭示了现象的本质。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物理学史、科学人物的兴趣浓厚,因此对物理知识的感性认识也逐渐丰富,理解能力也有所加强了,物理学史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明显。学习知识不是教学的唯一目的,还应该传播价值导向和人文精神。物理学科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所以,必须在学科教育中体现人文价值,在教学过程中严谨、求实、不断创新,弘扬道德、培养审美,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倡导学习方式的改变,强调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选择性,关注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说明中学物理教学开始逐渐从人文价值的视角来理解科学。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从学科知识的层面拓展到社会的层面,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全面地看问题,发展地看问题,避免有悖于教育目标的反作用产生。例如,在学习能源与环境的时候就将地方能源的开采情况、应用情况、污染情况、经济效益、社会作用一起作为一个研究性课题布置给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例如,布置这些任务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我们家乡的能源与环境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我们的家乡鸡西市的主要资源有煤和石墨。对这些资源的开采会为社会创造怎样的价值?资源为我们所用的过程中给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在盛产石墨的柳毛矿矿区,随处可见路边的树叶上附着了黑色的石墨,在周围生活的人们几乎不穿浅色的衣服,这些漂浮在空气中的石墨颗粒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有什么样的影响?如此,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单纯的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而是全方位地进行综合的思索和研究。这不但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发展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学习原子物理相关知识时,可以让学生了解核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在能源核电站的上的应用,可以渗透和介绍我国自主设计的秦山核电站的意义及功能,也可以介绍由法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公司承包设计的大亚湾、田湾、岭澳等核电站的情况。当然,还必须介绍核污染、核放射对人类健康和地球环境的危害。在学习电磁场和电磁波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寻找身边电磁波的应用实例以及电磁波产生的危害,了解电磁污染产生的原因、防治办法等。这类信息的引入,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激励学生树立科技强国的理想,使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成为培养高尚情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物理学科本身也是一种美的体现。“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虽然物理表面上似乎是由枯燥的概念和公式,抽象的定理和定律组成的,但是物理学中透露出的简洁,协调,对称,统一,模型的简化,规律的简练、准确等则是物理学家不断追求的美。教师在追求物理教学科学性的基础上,还应讲究物理教学的艺术性,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之美,塑造物理科学与人文教育的高度统一。例如:许多零散的知识点不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将知识点经过梳理,以知识网络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遵循一定的规律进行记忆,便可以一举两得,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点,也明确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个过程所展现的就是物理知识结构之美。除此之外,运动与静止、上抛运动的上升和下落过程、正与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都体现了物理学理论的对称和统一之美。美在物理学中是普遍存在的,教师也应该将美育融合在物理教学中,像杨振宁教授在《美与物理学》的演讲中所表现的那样,用幽默的语言、广博的知识、新奇的设想、新颖的实验、不断创新的风格营造美的情境,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物理学科的发展是曲折艰难的,许多科学家为追求真理付出了几十年的精力,甚至牺牲了健康和生命。比如,为了研究放射性元素镭最后身患癌症的居里夫人,为了传播和捍卫日心说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的布鲁诺,模仿富兰克林做天电实验而被电死的俄国科学家李赫曼……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充满了科学家的坚持不懈、勇于探索、坚韧不拔、不畏牺牲的精神。物理学家在科学研究的同时也处处重视人的价值,追求世界和平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的典范。正如牛顿所说:如果我能看得更远,那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不仅是谦虚,也是事实,是对他人的尊敬。爱因斯坦和奥本海默等一起联名反对使用原子弹,这些事例不但可以震撼学生的心灵,也将激起学生奋发图强的意志。物理学科与人文教育的整合也将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教师不再单单通过考试成绩诊断和分析学生的进步,而是要站在一个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看待正在成长的学生,看待自己的职责,提高自己的修养。在此,仅希望广大中学物理教师能够关注物理新课程改革与人文教育的整合问题,探索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各种有效方法和措施,使学生在学习物理课程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作者:田丽娟 单位:鸡西市第十九中学

德育的核心任务范文4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view of literature, we analyses and explain the motivation for the adop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However, because people are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 culture etc, there are limitations in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on explaining the adoption of new things. Through analysis and research,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new variables into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which makes stronger explanatory power on motivation, attitudes and willingness for adoption of new technology. What’s more, this paper enriches and improves model’s interpretation on the adoptive behavior and proposes the extended application of model on mobile business. It has a definite significance for how to carry out value-added services in mobile industry.

关键词:技术接受模型;接受;模型扩展

Key words: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adoption;model expansion

中图分类号:G303;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09)10-0045-05

0引言

人们在决定是否接受一件新事物时,主要受哪些因素所影响?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应当注意哪些关键因?在销售产品时,应该突出哪些元素才会让产品更受欢迎?科学地预测和解释人类的行为一直以来都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近三十年来,随着各种新兴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不断出现,学界对人们为什么会接受这些新技术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进行了大量的模型建构与实证调查研究,并得出了一系列关于解释和预测人类行为的理论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对信息技术的研究领域,而对于其他领域人类行为,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价值。

1基本理论模型

1.1 理理论(TRA)

在解释或预测人类行为的理论中,理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被广泛应用。理理论是用来解释、预测个人行为的因果模型,该理论的基本假设是认为人是理性的,在做出某一行为前,会综合各种情况来考虑行为的意义和后果进行决策;因此,个体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由行为意愿合理地推断。

理理论的原型最早由美国学者Fishbein [1]提出,之后Fishbein & Ajzen [2-3]将其进一步整理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通过“态度”、“意愿”、“行为”等变量来解释和预测个人的行为。“行为意愿(Behavioral Intension)”即个人会采取特定行为的可能性[2],行为意愿越强,其实现该行为的可能性就高。个人的行为意愿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个体因素与他人因素。个体因素是指个人对实现该行为的正面或负面的评估结果,也被称为“行为态度”(Attitude Toward the Behavior),即个人认为该行为是好还是坏;他人因素是指个人在决定是否实现该行为时受到的社会影响,也被称为“主观规范(Subjective Norm)”[3],即个人所在的社会群体认为该行为是好还是坏。简言之,行为意愿决定行为,而行为态度与主观规范影响行为意愿。其关系如图1所示。

理理论是一种一般化的理论框架,它可以套用到研究个人行为的众多领域。研究证明,与从单纯的态度、个人特征、人口特征等概念出发的理论相比,这一理论在预测或解释某一特定的或某一类行为时有更好的表现[4]。因此,理理论已成为众多研究模型的基础。

1.2 技术接受模型(TAM)

对于态度影响意愿,那又是什么因素会影响态度形成呢?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回答了这一问题。技术接受模型是Davis(1989,1993)在理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理论模型,专门用于研究个人接受与使用信息系统技术[5-6]。该模型认为,使用者是否接受一项技术会受到意愿的决定,而意愿又受到态度的决定,态度的形成则来自两个方面:感知的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PU)和感知的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 PEOU)。感知的有用性是指一个人确信使用某一系统能够增加他的工作绩效的程度,感知的易用性是指一个人确信使用某一种系统的容易程度或者使用某一系统所投入精力的感知程度。其核心可以归结为三点:

①可以从行为意愿推断人们使用新技术的行为;

②感知有用性是使用新技术的行为意愿主要决定因素;

③感知易用性是使用新技术的行为意愿的次要决定因素。

简言之,一项新技术是否有用以及是否好用,决定了使用者是否会实际使用。其关系如图2所示。

技术接受模型是一个简洁的、严谨的、实用性很强的预测个人是否采用新信息技术的工具,其最关键贡献在于提出了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概念,并作为衡量态度的关键指标。关于技术接受模型实证研究很多,不论在解释能力上,还是理论简洁程度上都获得了肯定,成为技术接受领域最经典的模式之一。[7-9]

1.3 任务技术匹配模型(TTF)

任务技术匹配模型(Task-Technology Fit, TTF)由Goodhue and Thompson[10]提出,也是建立在理理论之上。该理论认为,一项技术要对使用者的工作绩效有帮助,就必须很好地与其所支援的工作任务类型相匹配。也就是说,一项技术必须与任务需求相契合,才会被真正使用。具体模型如图3所示。

相较而言,TAM从使用者对技术的有用性与易用性感知两个方面――即使用者本身的角度――来探讨使用者的使用态度、使用意愿与实际的使用行为,没有涉及使用者所面对的工作特性和信息技术的特点以及两者的匹配程度对技术使用者的影响,这正是TTF的理论核心和价值所在,可以说TTF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人的技术使用行为。

1.4 计划行为理论(TPB)

Ajzen[11-12]提出了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计划的结果。TPB仍然是以理理论(TRA)为基础而构建的,因为Ajzen研究发现,人的行为并不是全部出于自愿,而是处在控制之下。因此,他在TRA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增加了对自我“行为控制感知”(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的新概念,从而发展成为新的行为理论研究模式。根据这一理论,人的行为模式受到三个方面的内在因素影响:

①个人行为态度(Behavioral Beliefs),个人对自己行为可能出现的结果的一种看法和观点;

②主观性规范(Normative Beliefs),对他人的标准化行为模式的主观性感知;

③行为控制感知(Control Beliefs),对于促进或阻碍行为效果的相关因素的感知。

当人们身处具体的工作环境或项目计划中,需要对行为做出改变时,以上三个方面的衡量至关重要。行为态度的衡量会使人产生对待行为的正面或负面的态度;行为规范性的衡量会使人感受到周围的社会压力;行为控制因素的衡量则会导致人的实际行为控制度的上升。这三项因素的综合则构成了人的行为意愿(Behavioral Intention)。 作为一般性的法则,如果个人行为态度和主观性规范是正向的、积极的,那么个人对该行为认定的实际控制就会愈多,采取该行为的意愿将愈强。计划行为理论的模型见图4。

2基于TAM模型的扩展

在各种以理理论为基础的模型中,TAM模型由于其出色的解释力,成为研究最多、拓展最频繁的模型。众多学者在TAM模型基础上,或是增加某类因素,或是与其他原始模型(TPB、TTF等)进行整合,或是把TAM应用到某一特定领域。这个过程是一个对TAM模型再定义、再拓展、再检验的过程,也是不断强化TAM解释力的过程。

2.1 增加因素

①性别因素。在最初的TAM模型中,性别因素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Venkatesh and Morris[13]则在研究中发现了性别在技术接受决策上的差异:与女性用户相比,男性使用者的技术使用决策更强烈地受到感知有用性的影响,而女性用户更强烈地受到感知易用性和主观规范的影响。于是,在进行技术设计时,考虑用户的性别差异是有意义的,这也验证了人们对男女在接受一项事物时具有偏好差异的常识。

②使用者过去的经验。除了经典模型中提出的个人的态度、主观规范与个人行为有关之外,Taylor and Todd[14]发现,过去的经验也是决定个人行为重要因素之一。个人通过从过去经验中得到的知识修正个人行为意愿,进而过去的经验对个人行为产生影响[2]。具有直接使用经验的个人其行为意愿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更强[14],也就是说,理模型的行为意愿对解释或预测有经验的使用者行为具有更好的能力。这为技术厂商重视“回头客”和“忠实用户”找到了理论支撑。

③使用者的习惯。Limayem et al.[15]认为以往文献研究IT技术的使用行为大多是从意愿到使用行为的路径开始的,而作者研究认为,自动的反应或者习惯与使用意愿因素同等重要,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模型同时包括意愿与习惯因素,这也暗示着意愿有时候也不是影响使用者的使用行为的最主要因素。因此,要增强客户的使用行为就有两条路径可选:或者是增强客户的使用意愿,或者是培养客户的使用习惯。前者是让客户“自觉”地使用产品,后者是让客户不经意愿而“自发”地使用。当通过各种引导措施,客户对某一项技术/产品已形成使用习惯时,就会自发地一直使用下去。

④文化因素。个人都处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中。Srite and Karahanna[16]研究了文化因素对技术接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支持规避风险型文化的人来说,社会规范对他们接受新技术的影响很显著。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比较偏向保守的文化,那么他是否接受一项新技术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的主流看法。同时,文化的不同并不会导致人们对技术有用性的感受差异,却会导致对技术易用性的感受差异。因此,文化因素是调节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特别是主观规范与使用意愿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

⑤感知娱乐性。除了上面新增添的因素外,“有用”与“易用”的因素是否就足够了呢?在技术接受模型被广泛认同的同时,一些学者以动机理论(Motivation Theory)的观点来进一步补充TAM的经典模式。Deci and Ryan[17]认为,影响个人行为意愿的动机可以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外部动机考察如何提升工作绩效,而内部动机则是内在的心理因素,如个人的主观偏好。Davis et al.[18]进一步指出有用性的感觉是外在动机,而快乐则属于内在动机。因此,人们是否采用某项新技术(比如手机)既取决于外在动机(使用手机对工作效率的提升),也取决于内在动机(使用手机带来的愉悦度)。Atkinson and Kydd[19]以此观点考察以往的TAM研究时发现,信息系统使用态度的形成往往只是从外部动机的角度来衡量,而这是不够的。Moon and Kim[20]就在研究中发现,TAM模型中的感知易用性与感知有用性并不能够解释新近出现的互联网用户的使用行为。作者在TAM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一个新的因素来反映使用者的内在动机,即感知的娱乐性(Perceived Playfulness),从而拓展了TAM模型在互联网技术上的应用。Heijden[21]也指出,在以娱乐为导向的技术(Hedonic information system)使用研究中,感知的娱乐性和感知的易用性更强烈地影响使用意愿,相比之下,感知有用性的影响则弱一些。

2.2 整合模型

上面,我们介绍了基于理理论而发展出来TAM、TPB、TTF等模型。TPB、TTF与TAM可以看作是从不同视角出发的解释模型,那么,这些模型是否可以彼此互补?一些学者将这些模型整合起来,以求进一步增强TAM的解释力度。

①TAM与TTF的整合模型(IDT)。Dishaw and Strong[22]提出了一个整合框架(IDT),将TAM和TTF两个模型整合在一起,强调TAM中“有用性”和“易用性”会受到技术类型匹配度的影响,如图5所示。

②TAM与TPB的整合模型(DTPB)。TAM与TPB的整合模型(DTPB)将TPB中的态度、主观规范、感知的行为控制进一步分解成TAM下的潜在信念结构,使用经验也被加入到模型里[23],如图6所示。

③调节变量的整合模型。上面我们看到,在过去20年里,TAM在提出、检验、再定义、拓展、整合的研究中不断发展,这些研究为我们贡献了技术使用的影响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时学者们已经逐步开始研究这些关系的调节效应,以克服目前模型的不足。Sun and Zhang[24]用Meta的分析方法将调解因素分成三类:组织因素、技术因素与个体因素,同时提出了一个嵌入调节变量的整合模型,如图7所示。

实际上,这个模型是由上面所列的整合模型和各种增加因素的一部分(并增加了一些新的因素)而来的组合。各种因素或模型的排列组合,取决于具体研究项目的需要,但学者们已经提出过的各种因素,为我们在思考时提供了更宽广的视野。

2.3 拓展应用

我们看到,TAM模型被信息系统领域的研究学者如此器重,历经多位学者修订、完善和整合,那么TAM模型是否适合于其他方面的技术呢?在这方面,已经有很多学者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他们试图将TAM模型应用到其他非组织内或者非工作目的的技术使用上,比如互联网、电子邮件、移动通信等,其使用行为与组织内信息系统的使用情境有所不同,目的也并不是都为了工作,还包括娱乐、消遣、私人目的使用等方面。在使用情境和使用目的存在差异的情况下,TAM模型的研究思路和理论框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检验和拓展。

①互联网。Johnson and Hignite[25]验证了TAM模型在互联网使用上的适用性。研究还发现,在非完全工作目的的互联网使用上,感知易用性比感知有用性更能影响使用者对互联网的态度差异。这可能是由于使用者事先已经很明确了互联网技术的有用性,于是对于刚刚接触互联网的人来说,是否易用就成为影响实际使用的最突出因素。而随后Moon and Kim[20]进一步发现,对于新近出现的互联网用户的使用行为,感知娱乐性更为重要。

②网络游戏。Hsu and Lu[26]在TAM模型的分析框架之上,整合了社会影响(Social influences)与专注经验(Flow experience)后提出了一个分析模型,并调查了233个网络游戏的使用者,结果表明,社会规范、态度和专注经验解释了网络游戏使用行为的80%。

③移动通信。Fang, Chan, Brzezinski and Xu[27]将TAM模型拓展到了移动通信领域,他们将手机的任务类型分成了三种:不涉及交易和游戏的基本任务;游戏的任务;交易的任务。作者在TAM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整合的分析框架,其中任务类型调节着四种可能的因素: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娱乐性、感知安全性。结果发现,基本任务主要受到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的影响,游戏任务主要受到感知娱乐性的影响,交易任务主要受到感知有用性与感知安全性的影响。

④远程医疗(Telemedicine)。Hu, Chau, Sheng and Tam[28]应用TAM模型分析时发现,感知有用性而不是感知易用性显著地决定远程医疗使用者的感知和实际使用。

⑤移动聊天。Nysveen, Pedersen and Thorbjernsen[29]拓展了TAM模型到移动聊天服务的使用研究中,发现性别在变量关系之间起调节作用:社会规范与内在动机(比如移动聊天服务的娱乐性)是影响女性用户移动聊天服务使用意愿的主要因素,而外在动机(比如有用性、感知的表达)是影响男性用户移动聊天服务使用意愿的主要因素。

3技术接受模型对预测与解释人类行为的启示

综合以上对技术接受模型的介绍和分析,可将要点总结如下:

(1)态度决定意愿,意愿决定行为,可以通过态度来预测行为。

(2)态度主要由有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所决定。一项新技术、新产品能否受用户欢迎,是否对用户有用并且易用非常关键。

(3)此外,针对不同的技术、产品及受众,还有一系列因素需要综合考虑,包括:①任务类型:针对不同的任务,需要不同的技术/产品与之匹配。②用户性别:不同性别对同一技术/产品具有不同的偏好。③使用习惯:习惯可以在意愿之外直接推动行为的发生。④文化因素:不同的文化背景对用户的接受行为有不同影响。⑤娱乐性感知:产品(特别是工作目的以外的)必须考虑带给用户的内在愉悦感。⑥……

(4)各种影响因素应根据技术/产品的不同而灵活地选择与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我们将消费者或用户首先定为理性的,然后应用理理论对用户的行为进行分析和预测。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消费者在决定是否购买、使用一件产品时,可能是非理性的,其中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随机决策、不可预测的,比如由于个人一时的突绪而决定购买一件产品,通过购物而获得发泄,而对于选择的产品没有任何理由;另一类则是可预测的非理,比如商家利用某类客户的非理性心理而施加影响,通过赠送、打折、限时抢购等促销手段实现销售,这些产品可能对用户没有任何使用价值(有用性),但却通过促销宣传,成功影响了用户的行为。本文不讨论这类影响接受行为的方式,而只讨论更成熟、更持久的理模式。

这样,在研发一件产品时,TAM模型会给人有益的启示:可以充分考虑产品对用户带来的有用性和易用性感知,在这两个维度上着力增加产品内涵,并通过宣传、体验让用户感知到。在此基础上,可结合产品/技术不同的功能和目标客户,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及其权重进行整合设计。一件产品的成功可能是偶然的,但成功的产品往往具有特定的必然因素;有意识地运用这些因素,会有效提高产品成功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Fishbein M. (1967). Attitude and the Prediction of behavior, in M. Fishbein (ed.), Readings in Attitude Theory and Measurement (pp.477-492). New York: Wiley.

[2] Fishbein M & Ajzen I. (1975). Beliefs,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3] Fishbein M & Ajzen I. (1980). Understanding Attitudes &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4] Rawstorne P, Jayasuriya R & Caputi P. (2000). Issues in Predicting and Explaining Usage Behaviors with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and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When Usage Is Mandatory. Proceedings of the Twenty-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Brisbane, Queensland, Australia, 35-44.

[5] Davis F D. (1989).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S Quarterly, 13 (3), 319-342.

[6] Davis F D. (1993).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ystem Characteristics, User Perceptions and Behavioral Impac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CMachine Studies, 38 (3), 475-487.

[7] Igbaria M, Zinatelli N, Cragg P, Cavaye A L M. (1997). Personal Computing Acceptance Factors in Small Firms: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MIS Quarterly, 21 (3), 279-305.

[8]Venkatesh V & Davis F D. (2000). A theoretical extension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Four longitudinal field studies. Management Science, 46(2), 186-204.

[9] Legris P Ingham, J Collerette P. (2003). Why Do People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TAM.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40(3), 191-204.

[10] Goodhue D L & Thompson R L. (1995). Task-technology fit and individual performance. MIS quarterly, 19(2), 213-236.

[11] Ajzen I. (1985). From Intentions to Actions: A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ction Control from Cognition to Behavior. New York: Springer Verlag.

[12]Ajzen I. (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50(2),179-211.

[13] Venkatesh V & Morris MG. (2000). Why Don’t Men Ever Stop to Ask for Directions? Gender, Social Influence, and Their Role in Technology Acceptance and Usage Behavior. MIS Quarterly, 24 (1), 115-139.

[14] Taylor S & Todd P A. (1995b). Assessing IT Usage: The Role of Prior Experience. MIS Quarterly,19(4), 561-570.

[15] Limayem M, Hirt S G, Chin W W.(2001). Intention does not always matter:The contingent role of habit on IT usage behavior. Global Co-Operation in the New Millennium, the 9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Bled, Slovenia.working paper.

[16]Srite M & Karahanna E. ( 2006). The Role of Espoused National Cultural Values in Technology Acceptance, MIS Quarterly, 30(3), 679-704.

[17]Deci E L & Ryan R M. (1985).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 New York: Plenum Press.

[18] Davis F D, Bagozzi R P, Warshaw, P R. (1992). Extrinsic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 to Use Computers in the Workplace.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2(4), 1111-1132.

[19] Atkinson Mary Anne, Christine Kydd. (1997).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World Wide Web Use: An Empirical Study of Playfulness and Motivation. The DATABASE for Advances in Information Systems, 28(2), 53-62.

[20] Moon J W, Kim Y G. (2001).Extending the TAM for a World-Wide-Web Context.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38 (4), 217-230.

[21] Heijden H v d. (2004). User Acceptance of Hedonic Information Systems. MIS Quarterly, 28 (4), 695-704.

[22] Dishaw M T & Strong D M. (1999). Extending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with Task-Technology Fit Constructs.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36(1), 9-21.

[23] Taylor S & Todd P A. (1995a). 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age: A test of Competing Models.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6(4), 144-176.

[24] Sun H & Zhang P. (2006). The Role of Moderating Factors in User Technology Accepta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64(2), 53-78.

[25] Johnson R A & Hignite M A. (2000). User acceptance of the World Wide Web, an empirical study.Proceedings of the Academy of Entrepreneurship, 6,2,Maui, Hawaii,

[26] Hsu C-L, Lu H-P. (2004). Why Do People Play On-line Games? An Extended TAM with Social Influences and Flow Experience.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41(7), 853-868.

[27] Fang X W, Chan S, Brzezinski J & Xu, S. (2006). Moderating Effects of Task Type on Wireless Technology Acceptance.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22 (3), 123-157.

德育的核心任务范文5

基于以上的认识与理解,我写下了这样的一个题目。不言而喻,当前的无锡教育,少了“成人”这一“核心”教育目标。何谓“成人”,就是成为一个品格高尚、身心健康的人。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目前的无锡教育只主导“成才”教育,不太重视“成人”教育。

放眼无锡教育,师资队伍人才济济,校园风景美丽如画,教学手段与时俱进——网络化、信息化等早已不在话下,教育资金更是没有囊中羞涩之说!如果来个纵向比较,过去的无锡教育与今天的无锡教育是没法相比的。如果来个横向比较,无锡教育就是跟那些最发达地区的教育来比,也是毫不逊色的;如果是跟那些欠发达地区或者贫困地区相比,那就简直可以说是遥遥领先了。

既然人力、物力、财力如此丰沛充裕,那么,按理来讲,有这样优质的教育条件和教育环境,无锡教育应该什么也不少了。可事实并非如此,在教育的本质问题上,各级各类学校和各个家庭都把“成才”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却把“成人”排在了其次,有时甚至到了可有可无的地步。

在这样的教育目标主导下,无锡教育一道道独特的风景出现了:

平时,学校各种练习、测验、摸底、统考、竞赛、等等检查学习成绩的形式不胜枚举。分数不仅成了学生的命根,也成了老师的命根。因为学校要评比,要评价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

周六,你总会在公交车上碰到那些背着书包的学生,也总会在人行道上遇到那些步履匆匆的孩子。他们到哪里去?当然是学校,因为学校要在这上半天对他们进行文化补习、兴趣培养、技能训练等。

你再翻翻无锡当地的报纸,看看有多少的家教机构在招生信息。让人感到惊奇的是,这些家教机构竟然开办了半托和全托服务。于是,有些孩子出了学校不是回家,那么到哪里去呢?就到这些家教机构去接受辅导,做题,不断地做题。而那些在家里请家教的孩子,则不计其数。这样,在校上课,回到家里补课或者到家教机构去补课,就成了很多无锡孩子的学习方式。

看看招生情况。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哪一所有点名气的学校不是被学生家长踏破了门槛?到最后,门外还站着许多被“挤”出来的懊恼不已的家长。家长们为什么会为择校而乐此不疲?因为名校师资好,教育教学质量高,可以考高分,上名牌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路高分前进,当然最终会学业有成,好工作,好薪水,好生活……由此也想起了昨天看到的一则报道(3月28日《无锡日报》),说无锡有个六个月大的婴儿已经在报名上幼儿园了,园方还说报得迟了。据说明年还要面试,好像是要背诗。天哪,一岁半的小家伙连话都还说不清楚,竟然面试还要背诗!看了这样的报道,你说你的心里是个什么滋味?

看看书市。无论你什么时间到南禅寺书城去走走,买教辅书籍和考试资料的家长和学生总是最多,什么宝典、密卷之类的,都是学生和家长们的最爱。

说一说社会教育。消防局、环保局、卫生局、公安局、各大企业、科研机构、文化团体等社会教育单位,我们的学校请他们来做了几回讲座,听了它们几次报告?我们的家长,又带孩子参加了几回社会实践活动?为什么不请?为什么不带?因为浪费时间。与其浪费时间,还不如让学生多做几道题来得实际又有效果。

为什么“成才”的风景如此独特?因为做对题目,考个高分,孩子在班里的排名就上升了!排名上升了,说明成绩上升了,孩子在班里也就具备了胜人一筹的优势,胜出的机会就多些。于是,做题,做题,不断地做题,就成了老师和家长的高招!而做人与做事,却从来没怎么引起过家庭、学校、社会的注意。

在这样的教育目标主导下,无锡教育的一些现象越来越让人感到尴尬:

学校说学生越来越难管,老师说学生越来越难教,家长呢,说学生越来越不爱学习,社会说学生的素质越来越差。

孩子生活上不能自理,尤其表现在动手能力上,不会洗衣,不会做饭,简单拖地、抹桌、洗碗都不会做,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养尊处优生活。于是,有的家长到学校洗衣,甚至送饭到学校。

自私、冷漠、个人主义、缺乏爱人之心;心理压力增大,心理问题复杂多变;缺乏忧患意识诸如节约、环保、安全、卫生等等。

试想,一个长大后连生活都不能自理的人,你还会期待他(她)能做好事情,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一个自私冷漠心中无爱的人会给他人带来温暖?一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你还能希望他(她)眼里还会有他人的存在?一个心理问题复杂多变的人会让人际关系和谐融洽?一个缺乏忧患意识的人还会为社会作无私的奉献?

德育的核心任务范文6

关键词:新课程;物理教育;人文素质;人文教育;融合

当前社会正在呼唤加强人文教育、实现学科教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地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作为新课程的一个培养目标。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而这一目标的达成必须实现“科学理性”和“人文教育”的和谐统一。可见,加强基础教育阶段的人文教育,已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然而,关于物理教学融合人文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还有许多重大问题未能完全解决。例如:物理教学如何实施人文教育?物理教学如何发掘物理学的人文蕴涵?“融合”是否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两大类知识的盲目堆砌或简单叠加?如何培养和提高物理教师的人文素质?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广大同行提高认识、加强研究,并勇于实践探索。

一、人文教育的内涵及物理学科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现状

1.人文教育的内涵

所谓人文教育就是人文素质教育,即教学生怎样做人,怎样与自然、人和社会和谐相处。其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和道德修养。人文素质是做人的基本素质,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精神”。

而学科教育(包括物理教育)是为了提高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增强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关系,为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而对人进行的一种教育。学科教育重在对学生科学素质与科学精神的培养。而人文教育重在对人文精神与人文修养的培养。

2.物理学科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的物理教学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影响,对物理学中包涵的鲜活人文知识却视而不见或涉猎甚少。

许多物理教师,由于教学目标的倾斜,只重视学生学科素质的培养,而轻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只注重物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情感的培养。淡化了人文教育,具体地表现在:

(1)在教学内容上,过分注重逻辑、系统化和网络化的物理知识结构编排,忽略了学生对社会、生活、就业等物理素质的需要,也严重地忽视了物理在技术研究和社会应用方面的问题。

(2)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掌握物理知识、解题技能的理性思维训练,忽视了人的愿望、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发展和需求。

(3)在教学方式上,崇尚理性,追求规范化、划一化,忽视学生谋求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虽然学生每天都生活在色彩斑斓的物理世界里,但对身边最基本的与物理有关的生活、社会和自然问题的基本原理却知之甚少,更不用说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了。

二、物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著名学者徐葆耕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评论,就两个极端而言,孤立的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可能会造就两种畸形人: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和不懂技术奢谈人文的“边缘人”。将物理教学与人文教育两种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是使受教育者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的最佳途径。

1.两种教育具有功能的互补性和目标的一致性

物理知识和人文知识“本是同根生”,只是由于人们认识的逐步深入,才有物理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分工,并产生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两者不能相互取代,也不能相互割裂,两种教育分工的同时存在着联系和渗透,具有功能的互补性。

两种教育的根本目的都是培养人,在这层意义上说,两种教育也存在目的的一致性。

2.物理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意义

在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意愿,学习情感,即对学科中渗透人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在物理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强调科学的育人功能,纠正物理教学中的唯科学化倾向,就是要求物理学科教学关注学生的人性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

(2)通过物理教育,来培养学生对物理科学的热爱,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加强人与人的沟通与协作,将物理教学着眼于现在与未来,让学生将学习物理知识与认识社会、解决与社会相关的物理实际问题相结合起来,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因此,广大物理教师要增强人文教育意识。充分挖掘利用教材中的人文资源,把人文教育融合到学科教育中去。在物理教育中,确立人文教育目标,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

三、物理教师的人文素质是人文教育成效的关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物理教育中实现两种教育的融合,关键在于提升理科教师的人文素质,尤其是物理教师更要努力充实、自我完善。

新课程探究式教学对物理教师的科学与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物理教师应该不仅具有扎实宽厚的专业知识,还应了解其他自然科学,而且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其次,物理教师不仅要懂得教育的基本规律,还应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文涵养。

另外,物理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自觉融合人文教育,弘扬物理学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促进学生科学人文素质的形成,以提高人文教育的成效。

四、在物理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前提与基本途径

1.物理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前提

新课程物理教学中,克服以往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实现物理教学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无论是物理教学还是人文教育,都必然涉及到包括教育功能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等在内的教育观念,因此转变教育观念是实施人文教育的前提。

2.课程改革是实现融合两种教育的基本途径

(1)在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教学中挖掘人文思想

在物理概念,物理定律中到处蕴涵着各种哲理思想。如讲到物质的运动:“世界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可以教育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否则将被社会所淘汰。如讲到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亡,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由此可教育学生:只有付出了,才能得到回报。做任何事情,只有踏踏实实,付出心血,才能取得成功。

(2)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素材,培养社会责任意识

在物理教学中,要向学生介绍物理与交通、物理与通讯、物理与能源、物理与材料以及物理与其他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物理知识在社会和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尽情领略物理带给人们的便捷与舒适的同时,增强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另外,如果摒弃人性而追求纯粹科学规律的物理教育,势必造成人性的扭曲和社会的畸形。教学中,要毫不回避地向学生说明:人类正面临着如核威胁、环境污染、温室效应、能源枯竭、计算机病毒等。让学生去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意识。

(3)介绍物理学家和物理学史,渗透人文教育

物理学家的历史就是一个成功者的典型、榜样,是人文教育的有力例证和有很强说服力的素材。如伽利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用事实说话,敢于挑战。牛顿谦虚地说:“我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面获得成功的”。通过这些实例教学会使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理解怎样做人做事,对学生今后乃至一生的成长都有很大的益处。

物理学史是一部科学发展的历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材料。在教学中,介绍我国取得的科技成果,以及在世界文明史上的贡献,可以激发其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如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体现了科学探索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完美结合。

(4)通过物理研究方法,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精神的人文教育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展示科学的客观真实性,培养学生以实事求是为基础的科学求真精神。在实验教学时,要求学生充分尊重实验数据;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规范操作,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实验现象,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不弄虚作假、臆造事实。在比较复杂的物理问题中,常常把一些次要的因素忽略,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来研究问题,即建立理想化模型,如点电荷代替真实带电体,用理想气体代替实际气体等。此外,在物理学解题方法中,如隔离法、对称法、转换法等,对形成良好的科学精神和生活态度,非常有帮助。

(5)结合物理规律进行审美的人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