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范文1

一、研究性学习的概述

研究性学习是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而展开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查阅、上互联网等收集并分析资料,充分开展调查研究,在自己的知识基础上,扩展应用和理论范围,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完善并巩固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和掌握相应的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主要为布鲁纳的“探究-发现”学习观,马斯洛·罗杰斯等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近二十年来兴起的建构主义理论等。研究性学习一般具有主动性、探究性、过程性、整体性、交互性、实践性等基本特征。

1.主动性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在学习的内容、方式、进度、地点、成果展示的方法等,学生具有较高的自主性,教师仅仅是指导者和帮助者,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好奇心和兴趣等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动力。

2.探究性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强调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技能的充分应用,旨在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过程性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仅是指导者和帮助者,从设计解决方案到最终成果的呈现,都强调学生自己主动通过自己的探究过程来解决问题,培养个人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4.整体性

人作为世界组成的一部分,其个性的发展具有整体性,是对已经掌握和拓展的新知识的综合运用,在已构建的现有能力和素质条件下探究世界与实现自我来

达成个性的发展。通过研究性学习就是对人整体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发挥,个性发展的一个积极的过程。

5.交互性

人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研究性学习中,积极倡导课堂与生活的相互渗透,科研与教学的相互渗透,学生与外界环境(包括信息资源、教学环境等)的相互影响,教师与学生的交互影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等。

6.实践性

研究性学习从实际的生活、科研中开发课程资源,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从课程中已经存在的,可通过书本知识能解决的问题,开展形式多以实践为主,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考察、实验、探究、分析、体验等一系列活动,参与整个学习的学习过程中去,用自己眼光发现问题,并用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方式解决问题,获得新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性的过程,从而促进自己个性的整体发展。

二、在中医院校大学生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出现知识经济的爆炸,在知识经济时代,要在国防、经济、科技力量上取得竞争实力,参与国际上各国之间激烈的竞争,需要通过教育培养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后续中坚力量,这就需要在我们的教学中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其作为中医院校,可从教师的各项科研,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而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教师注重于对课本知识的传授,更多学生偏重于单纯的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仅仅立足于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一旦遇到需要自己解决的问题,更是无从下手,一脸茫然。这种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是通过教学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调整,引导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在开展有效的接受学习的同时,逐步形成一种主动探求知识,积极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

德国洪堡(W.Humboldt)倡导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思想,为世界科技与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当今的研究性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研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充分体现了他们创造性的表现。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仅仅起了组织、指导和帮助作用,更多的是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活动。在研究性学习的整个阶段,可培养学生充分和恰当地运用所掌握和理解的有关知识和原理的能力,学习如何有效地获取和利用各种科学信息,并用确切的科学语言加以完整和系统的表述,以培养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存在复杂的交互性,学生必须学会如何处理,学会如何开展有效的合作讨论,取得进展,亲自体验认识合作的重要性,学会沟通和合作。

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今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在现行的中医院校学科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可以提高教学水平,积极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范文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阅读是中学生获取信息和更新知识的有效途径,只有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获得高效的阅读效果。正如美国教育家华特所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很显然,语文教科书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生活也是语文教学丰富的现实资源。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开放性和实验性。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教学主体错位,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措施欠妥。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阅读鉴赏、探究感悟的过程中,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作品、学生与学生之间构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沟通的关系。

当前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回归学生的主体阅读地位,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运用高效的阅读教学措施,促进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做到新课标中要求语文教学要达到的高度,切实做到重视学生精神、品质、情感的提升。

改变学生语文学习的方式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思维方式。我们首先应该认识教育的任务是让学生把潜能发挥出来,教育的本质是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教学的过程是在人与人之间展开的一系列互动的活动。

语文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这就要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改变一些不良现状,改变教师在课堂中的权威地位,教师不能一味支配学生学习;取而代之的应该是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各种有效的学习资源、提供良好的学习气氛、指导学生并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从而能够构建平等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要与学生共同探究知识,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间的合作关系。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能够营造学生自觉、学生间以及师生间互动的教学新局面,使学生的认知能力、意识形态、情感结构、身心健康等方面得到自主发展,真正落实语文教学的本质和创新教育的主旨。

二、语文阅读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语文阅读教学实际上是一种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一种比传统阅读方式更加高效的学习活动。为了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在中学生中应养成自觉学习和在阅读过程中研究的习惯。其实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第23条规定“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学语文阅读强调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用这种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让学生回归为学习的主体。

改变中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方式是实施新课标、改革语文教学现状的关键步骤。要落实语文新课标中研究阅读教学,让学生运用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就能解决长期以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阅读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回归到了学习主体的地位。探究性学习在发现式学习的基础上,更重视团体间的协作。同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这样才能正真做到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教科书上的基础性知识,而是从交际工具转变成为人文精神。

三、研究性学习的本质

研究性学习其实是一种发现式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智慧,并能极大地挖掘学生的潜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研究性学习彻底改变了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了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多渠道获取知识的途径,并创设了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从本质上说,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它突破了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模式,给学习者的学习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

研究性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彻底改变了学生的阅读的方法,也就是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文章,领会文章主旨,进而概括出内容概要,摘录出重要的信息,并能正确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解决自己阅读中的疑问,出色完成作业。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中药;三七;血液系统;药理活性

1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1.1止血作用中医认为三七止血而不留瘀,对出血症兼有瘀滞者尤为适宜。三七素 (dencichine)是三七中分离出的止血活性成分,有L-型和D-型两种构型。此外,三七中的钙离子和槲皮苷等物质亦是止血的活性物质。三七止血一般生用,主要是因为三七素不稳定,受热易被破坏。三七素能缩短小鼠的凝血时间,并使血小板显著增加,主要通过机体代谢,诱导血小板释放ADP、血小板因子Ⅲ和Ca2+等凝血物质而产生止血作用。三七素能增益组织胺诱导的主动脉收缩,推测三七素止血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组织胺使血管收缩引起的。郑颖等探讨了三七止血作用与剂量的关系,大剂量活血作用强,小剂量三七则主要表现为止血作用。当机体处于出血状态时,三七表现出较强的止血作用。

1.2活血作用三七总皂苷主要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血流状态,改善血液成分来达到抑制血小板黏附和聚集,抗血栓形成的作用的目的。三七总皂苷能使冠心病患者血清NO含量增加,内皮素水平下降,降低血管内皮素Ⅱ(AngⅡ)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率及Fas和Bcl-2的表达,Rg1、Rb1、Re被认为是三七保护血管内皮缺氧损伤的主要效应成分。三七三醇苷能明显抑制由胶原、花生四烯酸、二磷酸腺苷 (ADP)诱导的大鼠及家兔血小板聚集,抑制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抑制胶原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血栓素A2(TXA2)释放。人参皂苷Rg1和三七皂甙单体2A-1-1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其机理可能与抑制血小板受体操纵性钙通道,降低血小板有关。三七皂苷R1、Rd能改善微循环并适度延长凝血时间,是三七中活血化瘀的有效成分。三七皂苷R1、Rg1和Rb1能改善LPS诱导大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其保护作用来自于R1和Rb1能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R1和Rg1能抑制H2O2的释放。通过人血小板提取实验,研究发现三七中的阿糖腺苷(Adenosine),鸟嘌呤核苷(Guanosine)、Rh1和RF1能与人血小板发生结合反应; Adenosine和Guanosine可能是三七中抗血小板聚集的主要活性成分。

1.3补血作用三七能促进各类血细胞分裂生长和增殖,具有显著的造血功能。三七总皂苷促进造血祖细胞增殖,诱导造血细胞GATA-1和GATA-2转录调控蛋白合成增加,并增高其与上游调控区的启动子和增强子结合的活性,调控与造血细胞增殖和分化相关的基因表达上调。

1.4溶血与抗溶血作用三七中以原人参三醇为苷元的皂苷具有溶血作用,而以原人参二醇为苷元的皂苷却对抗其他皂苷引起的溶血效应,所以三七总皂苷对红细胞无溶血现象,也无红细胞聚集现象,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2.1对心脏功能的保护作用三七总皂苷能明显改善左室舒张功能,其机制与提高心肌细胞肌质网钙泵活性,抑制Ca2+内流,促进Ca2+-Na+交换有关。三七总皂苷能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的MDA和TNF-α,显著改善大鼠的心脏功能,大剂量应用对心肌缺血大鼠的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均有显著提高作用。

2.2对心肌的保护作用三七总皂甙可减慢缺血(缺氧)心肌细胞搏动频率,降低心肌细胞耗氧量;减少心肌细胞缺血损伤时细胞内酶的释放;减轻细胞形态的改变和维持DNA的合成;降低再供氧对心肌细胞造成的伤害。三七总皂苷能使离体犬心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SOD水平升高,MDA水平下降,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能缩小结扎大鼠LAD所致心肌梗死的范围,降低血浆LDH和CK水平,其保护作用与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三七总皂苷能促使缺血心肌血管再生,促进缺血周边组织侧支循环的建立,减轻心肌缺血和防止细胞坏死,此作用与增强生长因子的表达有关。通过抑制ET、TXA2的释放及增加心肌血流量,三七对犬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和心肌梗死有明显保护作用。三七皂苷能减轻阿霉素所致的心肌损伤,抑制心肌组织抗氧化酶活力的下降;并能增强烫伤大鼠心肌Gs? mRNA的表达,提高细胞膜ATPase的活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被激活,分泌产生炎性细胞因子,导致炎症损伤的发生。三七总皂苷预处理能减轻心肌细胞再灌注损伤,抑制心肌细胞死亡,作用与缺血预处理类似,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胞释放TNF-,上调?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的表达。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可加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PNS通过抑制NF-?B的活化,减少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改善了心肌微循环。Rg1能降低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的锥虫蓝摄取率、凋亡率、心肌细胞内,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部分是通过激活蛋白激酶C发生的。热休克蛋白70 (HSP70)是细胞抗高温及其它损伤的重要应激蛋白,三七总皂苷及单体Rb1预处理可促进热休克蛋白 (HSP70)的表达,从而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且三七总皂苷优于Rb1。Trilinolein通过减少活性氧 (ROS)的产生,由此抑制ET-1和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

参考文献

[1]李琦,叶蕴华,邢其毅.三七水溶性化学成分及其药理研究新进展[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6,17(12):1886-1892.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中学教学 重要意义

一、研究性学习简述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对自然、社会、生活,以及学科学习中所感兴趣的、力所能及的一些问题、专题或者课题进行研究和解决的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式学习而言的,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研究性学习的特点:(1)研究性学习主要围绕问题、专题或课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2)研究性学习呈开放学习的态势;(3)研究性学习主要由学生自己完成;(4)研究性学习注重结果,但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二、研究性学习相对接受性学习所具有的优越性

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是两种相对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偏重接受性学习,忽略研究性学习。接受性学习主要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进行,学生学习的是间接经验。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理论知识缺乏活力,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健康发展。而研究性学习在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上都不同于接受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教,主要不是向学生灌输现成的书本知识,而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提供服务、指导和帮助,学生学的方式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自主探究的实践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获得体验。就人的发展而言,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都是必要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偏向接受性学习,忽视研究性学习,难以实现教学目的。新课程改革就是要重视研究性学习,通过教师教的方式的改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实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三、研究性学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符合中学政治课程教学改革,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茶地进行着,在全国许多地方研究性学习实验的开展及取得的成效基础上,研究性学习已经被国家纳入课程计划,作为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并且还将逐渐在初中和小学开设同样的必修课。研究性学习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实施素质教育是大势所趋。研究性学习理念日益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从根本上改变着传统学科教学的面貌。中学的课程教学以研究性学习为取向的改革探索正在进行之中,教学内容不局限于教材,与实际密切结合,学生对学习内容拥有了一定的选择权。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增强了兴趣、学会了方法、锻炼了能力、提高了素质、发展了个性。

2.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

研究性学习有助于解决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学生知行脱节的问题。将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引入课程教学中,封闭的课堂教学必然走向开放,使得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既不脱离书本,又不局限于书本。若课程教学从“以教材为中心”转向“以问题为中心”,学生则可根据自身的思想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结合书本理论,确定研究问题或课题,并通过查资料、访问调查、实验、师生交流、生生交流、讨论辩论等实践活动,增大理论知识,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并以之指导生活实践,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研究性学习将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还给了学生,同时又使学生承担起了学习的责任。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这符合学生的好奇、探索的心理特点,尊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了学生动手动脑、亲身参与、自主决策、自我实现等心理需求,所以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长期的课程教学实践证明,依靠课堂知识传授的方式很难实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具有创新性的特点。研究性学习建立在尊重学生学习兴趣和需要的基础上,学生在教师充满鼓励和关怀的指导下,在同学的勉励中,心灵从限制和压抑中解放出来,学会从书本和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满怀探究的欲望,带着积极的情感体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大胆地想象,创造性地学习知识,发散创造性思维,使创造性潜能得到充分发展。研究性学习过程就是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活动探求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发展能力和个性的过程。

4.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传统的教学课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不仅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压抑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张嘴、一支笔、一本教材讲到底”是传统的课堂灌输式教学方式的写照。虽然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课堂上学生的主动性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中学教学课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仍是课堂的主要任务和形式。研究性学习则以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研究性学习树立的是“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教学活动要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而转,为其提供帮助和指导。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确定的研究课题,不受书本的限制,往往来自于生活实际,没有现成的答案。学生只有靠自主探索才能解决问题,通过亲身的探索实践激发创造力和取得巨大进步,而教师也不再是学生“学习的保姆”,从学生“学习的保姆”角色中解放出来,从繁重而效果未必良好的讲授任务中解放出来,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节省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加强自身学习,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完善自我。

综上所述,研究性学习是在反思、批判传统教学模式弊端的基础上产生的教学理念。它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探索实践中,学会学习,得到锻炼,获得发展,从而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与中学课程教学的目标具有一致性,对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邹尚智编著.研究性学习指南[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2]陈玉琨等.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王升.论研究性学习[J].课程・教材・教法,2002,(5).

[4]冯新瑞.研究性学习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2,(5).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初中汉语;汉语教学;自主学习

面对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要做到与时俱进,就必须学会推陈出新。自主学习是现代教学中学生学习的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的意识,潜移默化中将自主学习的理念植入学生的学习习惯中。我国实施的应试教育使学生长期处于忽略创新,缺乏主动的学习状态。初中是学习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提高初中汉语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是现代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初中汉语教学中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如下: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学习汉语时,教师起到一个引导作用,能否获取知识取决于学生对汉语的自我理解,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

学习。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当学生自主学习汉语时,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完全没有被束缚,思维是广阔的,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改变学生守旧的思路

在汉语教学中很多主观题并不是只有一个标准答案。不同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得出的结论是不相同的,如果老师否定这些学生的不同答案,就会扼杀他们思考的能力。而教师的鼓励会使学生更加大胆、灵活地思考,推而广之,看一切事物、事件、分析人物也就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提炼、研究,以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

大部分学生的教学方式都是,老师教学生什么,学生就学习什么,一步步按照课本来走,学生不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在这样的环境中,磨灭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而当下正需要来改变这种现状,需要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探究、发展的伙伴。

总之,教师要有改革的精神,抛弃“填鸭式”的教学,不能搞“满堂灌”。应试教育的做法是不符合课改精神的,也是不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我们应大力提倡自主学习。大圣人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也有力地说明了自主很重要。

参考文献: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范文6

师生关系小学生英语教学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对课堂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授课效率;反之,不友好的师生关系则会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绊脚石,使得师生之间不合作、不配合,最终影响教师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也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师生关系是构建班级体系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它能够对班级的气氛产生巨大的影响,关乎着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异,等等。在我国传统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将自己掌握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而学生也只是听讲。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观念有所转变,师生之间的关系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的影响,成为了众多学者研究的焦点。

一、当前小学英语课堂中师生关系的现状

在我国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教师为中心,学生为受众的情况。众所周知,教师拥有比学生更为丰富的学识,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予以指导,因此可以说,没有教师教授知识,学生就不能理解和明白课本上的知识。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不能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英语是一门知识点较为复杂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够将英语知识完整而详细的传授给学生,必需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小学生具有区别于初高中学生的显著特点,小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思维意识发展不完善,对于一些英语知识形不成形象的认识,这就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时代,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所培养的学生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面对这种情况,国家教育部提出改革教学模式的号召,将传统的学生听讲老师讲课的教学模式,改成了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助学习的新教学模式,但是由于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如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形多变的国家,经济发展不均衡是困扰我国教育改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故而我国新模式的教学还没有在全国统一开展。

二、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1.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建立师生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无论好坏都会对教学活动的开展造成极大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促进英语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而不好的师生关系则会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产生阻碍的作用。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密切相关的,没有好的教学,好的学习活动和效果的取得便如同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

2.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重要作用

师生关系自其形成之日起,便成为了影响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的变量因素。这种变量因素会极大地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小学生是最容易受到情绪波动的群体,在良好的师生关系控制下的课堂,教师对学生所制定的学习要求和目标是十分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并且心甘情愿、满怀热情地去完成,而在师生关系不良好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心不甘情不愿的配合,甚至是不配合的,这样的情况,学生的学习自然是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学生的学习质量也会大打折扣。

3.良好的师生关系对能否顺利地传输给学生教学信息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学生由于自我意识淡薄,对于学习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更多地依赖于老师的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教师教授的英语知识的兴趣,尽可能多地从教师的授课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在上文中我们已经提到,学生的潜意识都存在着“爱屋及乌”的思想,很容易因为和老师的关系融洽而喜欢上这门学科,反之则会对教师的授课出现排斥的现象。拥有良好师生关系的课堂,可以活跃教师的授课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上课中有种如沐春风的轻松感觉。

三、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可以被培养出来的,没有一开始就出现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极端融洽的问题,而是一步一步地培养出来的。

1.转变教师教学策略

教师的教学策略的转变,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本措施。教师具有比学生成熟的思想、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社会经验,具有比学生更为厉害的变通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转变自己的思想,转变教学策略,将更多的学习机会给予学生,充分在课堂上发挥出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对于学生的一些错误认识及时地予以纠正。例如,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将本课的授课重点,如词汇句子等讲解给学生,然后利用剩下的课堂时间鼓励学生自己去解决涵盖授课内容的试题,在学生的做题过程中,将学生所出现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分成小组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和解答,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吸收所学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较之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对知识的运用。

2.促进学生学习思维变化

随着新课改的开展,学生应当将过去的那种“教师教学生学”的填鸭式课堂教育摒弃,要充分挖掘自己的长处和潜力,积极地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不能仍抱着“依靠老师”的恶习。传统的学习思维使学生禁锢在了事事依靠老师的学习思维中,很容易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降,成为一个没有自己思想的人,故而要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必需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思维,树立师生平等的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地发挥依靠自己解决的能力。例如,在良好师生关系下的英语学习,则更加有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发展,传统的听讲式的学习方式被游戏型的学习方式所取代,学生不光在学习中取得乐趣,同时也收获了知识。

四、结论

总之,对于小学英语课堂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更能增加教师授课的质量和自由性,加大课堂授课密度、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小学英语课堂顺利开展的剂,是教师教导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是学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催化剂,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课堂学习的气氛,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功不可没。

参考文献:

[1]崔晓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J].林业科技情报,2008,(4).

[2]邓小明,卿明娟,黄心宇.试析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及其意义[J].教学与管理,2008,(18).

[3]蒙坚,梁永福.浅谈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