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

[DOI]1013939/jcnkizgsc201643135

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渊源可追溯到1947年,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阿多诺与霍克海默在《启蒙的辩证法》中首次提出“文化工业”(culture industry)的概念,用来描述大众文化及其产品过程[1]。目前由于各国国情不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程度各异,学者对文化创意产业还没有统一标准的定义。英国文化、媒体与体育部DCMS(1998)首次提出“创意产业”概念,是指源于个人创造力、技能和才华,可以产生知识产权并加以利用,从而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潜力的活动[2]。

Caves从文化经济学的角度,认为创意产业是提供宽泛的与文化的、艺术的或仅仅是娱乐的价值相联系的产品和服务[3]。Hesmondhalgh 认为文化产业是基于交流、复制、感受、探索社会秩序的象征性体系,主要生产具有社会意义的文本和象征物,包含影视广播、出版、音乐、广告和行为艺术[4]。Hartley从技术与新媒体角度,认为创意产业是传统文化产业与新媒体、新技术结合后的新表现形式[5]。Howkins认为,创意产业是其产品都在知识产权法保护范围内的经济部门,包括版权、专利、商标和设计四个部门。Howkins扩展了创意产业的内涵,把属于自然科学领域的、不同行业中的技术研发活动,甚至只要是以新产品、新工艺开发为特点的科技园区都纳入创意产业范畴[6]。Hesmondhalgh(2002)认为文化产业是文本的生产,包括形象文本和语言文本。而法兰克福学派所处年代文化产品的手工生产正被大众生产替代,因此有必要区分核心文化产业(大众文本生产)和边缘文化产业(艺术文本生产)[7]。Boggs(2009)在分析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围绕四个维度即产出结果是否是文本、产出过程是否是大众生产、产品是否必须在特定地点消费、产品是否包含创新,总结出关于“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四种类型(Typology)。提出了第四种“文化内容―创新”模式,以是否包含创新和是否是文化产品两个维度来衡量,区分了创意文化产业、非创意的文化产业、非文化的创意产业以及非创意非文化产业,即创意并非文化产业独有[8]。Su-Hyun Berg 和 Robert Hassink(2014)指出欧洲与东亚对创意产业的定义有所不同,欧洲分为核心新创意产业和边缘创意产业,亚洲的定义内涵更广泛[9]。Reese(2010)等借助产业和职业分类法,认为创意产业不仅包括艺术、音乐和写作,还应纳入教育和高科技产业[10]。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定义的争议性、分类的模糊性使得难以搜集到精确、权威、及时的数据,因此研究分析和发展导向也比较分散(Cunningham,2009)[11]。

国内学者对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也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大致可分为三种态度。

一是认为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有区别、有交叉,各有侧重。这种观点有助于区分二者内涵与本质,但不同场合诸多概念的不同使用又容易引发混淆。如单世联(2009)认为“创意产业”包括了研发、设计、数字软件等更为技术性的产业,更多地内在于工业生产、产业部门之中,是在当代社会、科技条件下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必然结果。“文化产业”更多是指文化艺术的生产、服务、传播、消费与经济系统的融合。“创意”更多与个体的自由想象相联系,“文化”更多与民族传统、国家体制、政治价值观相联系[12]。胡惠林(2009)认为“文化产业”是一个同时包括“创意”和“复制”两个最主要的文化a品生产阶段的系统整体概念。大规模机械复制是界定文化产业最主要的尺度之一,“创意产业”虽然揭示了文化产业的某些本质方面,但是却不能包括构成文化产业最主要的生产方式和产业制度[13]。

二是认为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产物,适应新的社会经济环境而出现,其内涵比后者更广。这种观点突出个性、自由与创造力,弱化意识形态色彩,更强调新技术与经济属性,迎合了当代社会对推动经济发展与结构优化转型的需求,因而传播与使用范围日渐扩大。如金元浦(2006)认为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是一种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的理念、思潮和经济实践[14]。

三是认为并不需要对二者予以区分,可以通用,进而促使了“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的流行。这种做法诚然覆盖的范围更全面,但由于产业内涵太广泛也容易模糊重点。如罗建幸(2012)对文化创意产业予以分类,包括第一,指艺术创作、传统的和现代的艺术作品、艺术展览和文化传播活动;第二,指与商业运作、听众和观众规模以及艺术作品的传播扩大能力有关的商务活动;第三,指源于文化元素的创意和创新,经过高科技和智力的加工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形成的具有规模化生产和市场潜力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范围的界定是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交集[15]。蒋绚(2013)认为创意产业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和辐射力,能够与不同产业、产业内不同环节融合,任何产业,一旦有创意元素渗入,该产业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就会发生变化,从而被视为创意产业,因此对创意产业的界定不应标准化,而是广泛的界定[16]。

基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文化创意产业内涵随着不同的具体情形而具备不同的内涵,是应用性很强的产业,因而在学术角度之外增加市场因素可能有助于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解。英国政府经济转型的考虑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可见创意产业从诞生之初就颇具有政府色彩,而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则更为浓烈,“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都是政策性概念,文化不再是精英的,不在等同于高雅艺术,其欣赏也不必大费周章,而是融入于日常消费中。而文化产业从提出之初,就强调文化的经济属性,文化的市场化,随后创意经济又突出技术与新经济的重要性,而作为市场主体之一的文化消费者却未受到足够重视。市场化条件下,任何产业的良好发展必须以市场和市场主体为中心,在全球消费社会背景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应该充分重视文化消费者。

参考文献:

[1] Horkheimer,Max and Adorno,Theodor WThe Culture Industry: Enlightenment as Mass Deception[M].from 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 Philosophical Fragments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94-136

[2] Department of Culture,Media and Sport(1998)Creative Industries Mapping Document 1998Retrieved August 20,2008,from http://wwwculturegovuk/reference_library/publications/4632aspx

[3] Richard ECavesCreative Industries: Contracts between Art and Commerce [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0

[4] Hesmondhalgh,David & Pratt,Andy C(2005)Cultural Industries and Cultural Polic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2005,11(1):1-14

[5] John HartleyFrom the Consciousness Industry to Creative Industries: Consumer-created Content,Social Network Markets and the Growth of Knowledge [M].In Jennifer Holt and Alisa Perren(eds)Media Industries: History,Theory and MethodsOxford: Blackwellhttp://cultural-scienceorg/FeastPapers2008/JohnHartleyBp1pdf

[6] John HowkinsThe Creative Economy: How People Make Money from Ideas[M].Penguin Global,2002

[7] Hesmondhalgh,DThe Cultural Industries [M].Thousand Oaks,CA: SAGE,2002,144-171

[8] Jeff BoggsCultural Industries and the Creative Economy-vague but Useful Concepts[J].Geography Compass,2009(3/4):1483-1498

[9] Su-Hyun Berg,Robert HassinkCreative Industries From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A critical Literature Review [J].Geography Compass,2014(8/9):653-664

[10] Reese,LA,Faist,JM,& Sands,GMeasuring the Creative Class: Do We Know it When We See it [J].Journal of Urban Affairs,2010,32(3):345-366

[11] Stuart CunninghamCreative Industries as a Globally Contestable Policy filed[J].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9(2):13-24

[12]问懒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关于“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的一点思考[J].学术探索,2009(5)

[13]胡惠林对“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作为政策性概念的一些思考[J].学术探索,2009(5)

[14]金元浦当代世界创意产业的概念及其特征[J].电影艺术,2006(3)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范文2

近十年来,挪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有力地推动着国家和地区的快速发展。挪威对文化创意产业概念进行了深入思考,并给出适合本国现状的文化创意产业概念。利用传统文化政策制定模式带来的便利,挪威政策界分层级地制定了适合国情的文化战略和适合区域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措施。在国家层级中,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四个部门从利益目标出发,将政策与社会目标相结合,各自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政策。在区域层级中,各区域按照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情况,以区域发展为目标制定了合适的发展政策,以阿格德尔地区为例进行阐述。阿格德尔位于挪威的南部,文化氛围浓厚。该区域通过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使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地区经济与竞争力得到了提升,是挪威区域层级中成功的案例。

关键词 :

挪威 文化创意产业 政策 阿格德尔地区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9-0143-02

挪威地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四个北欧国家之一,国土面积38万多平方公里,人口510多万,人口密度比较低。自19世纪开始,挪威就对文化领域进行补助。二战以后,挪威政府和地方管理部门不断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文化领域的支持,努力将文化与艺术发展成为公民福利。近十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创意产业在挪威国内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

1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随着挪威体验经济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在挪威经济中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部分。根据政府机构的统计,2000年到2009年的十年间挪威国内从事文化产业的员工数量增加了50%,创造的价值增加了77%。2009年挪威从事文化产业的企业增加到2.7万家,拥有的员工数量增长到7.5万人,占到了挪威劳动力的4%。2009年文化创意产业创造产值约为25.7亿欧元,而在2014年增长到44.9亿欧元,年增长率超过了12%,这比挪威其他行业增长的都要快。

2挪威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提出

2.1国际背景

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工作组在向政府提交的《创意产业专题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创意产业概念,将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艺与才能中获得发展动力,并通过开发和运用知识产权来创造财富、增加就业的产业。

继英国之后,许多发达国家都提出了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被提升到了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战略层面。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文化发展历程和产业结构具有差异性,导致对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界定各不相同。

2.2挪威文化创意产业的提出

在挪威,早期管理文化产业的政府机构是贸易与工业部等主管经济发展的部门,这些部门为了方便讨论文化与商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政策制定,将文化产业定性为文化商业,即进行与文化相关的商业活动的产业。20世纪90年代末,欧美各国相继提出了不同版本的文化创意产业,使得各自国内政策和传统产业结构出现了相应调整,并引起国际观念和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随着政治经济交流活动的进行,国际环境的变化刺激了挪威国内的政治经济,使得挪威政策界和经济领域对国际变化不断地进行解读,并跟随国际趋势,加深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知,并着手提出本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概念。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范文3

关键词:文化创意;市场营销;文化营销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它主要以知识经济作为基础支撑,逐渐成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即为文化创意产品,它的市场营销活动能够带动起整个产业的生产与销售,继而得到了理论界与实物界的广泛关注,庞大的市场需求与忠实的消费群体凸显出了文化创意产品的巨大发展潜力。文化创意产品本身具有着差异性、体验性与个性化等特征,在建设营销渠道时不仅要充分考虑好文化营销的理论内容,同时还要兼顾到引发消费者的价值共鸣,以此来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长足发展。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着其他产业所无法比拟的丰富内涵,由于受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地域特点、价值导向以及战略方针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例如,英国的研究学者会从文化设计、文化创造、文化活动策划等角度来分析;美国会从知识内涵市场需求的角度来分析;日本则会从产品内容的丰富性较多来着手分析等等。为此,笔者针对由国内外众多学者所提出的一些主流观点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1.外国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定义

早在1998年,在英国发行的《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明确表示,创意产业即为“从个人的创造力、技术才能和天分中获取成长动力和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潜力的活动集合。”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英国的核心竞争能力,让其在国际竞争环境中更快的脱颖而出;来自于美国的著名文化经济理论家理查德・凯夫斯曾表示,创意产业本身包括了表演、视觉、演唱、影视、图书等多个产业,可以将其定义为是生产文化、艺术以及娱乐产品的服务类产业;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基从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了分析,认为文化产业应当是专利、版权、商标以及设计这四个产业的总和,其不仅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赋予了创意产业以全新的内涵,同时还将自然科学领域当中的专利研发活动也融入其中。

2.国内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定义

我国的研究学者厉无畏表示,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全所未有的产业维度,其不仅挣脱了传统文化产业的概念束缚,同时还衍生出了一些自有的文化元素。具体表现为,文化创意产业所重视的是文化的经济水平与产业的文化水平,着重强调的是文化产业同三次产业之间的高度融合;金元浦等人认为,创意产业是随着时展所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兴产业,它的存在目的是为社会大众提供能够满足精神需求的文化、艺术以及娱乐产品。创意产业需要得到全球化市场背景的支持,并同时具备跨领域、跨部门、跨国家、跨行业的特点。

综合上文中所提及的有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定义内容来看,笔者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应当将文化知识作为发展基础,将创新理念作为发展核心,将思想内涵作为发展动力,同时借力于高科技手段来将文化资源进行深度融合,从而衍生出具备高附加值的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

二、文化创意产品分析

1.文化创意产品的内涵

归根结底来看,文化创意产品事实上就是精神产品的一种,因此其最主要的核心要素应当是精神内容本身。对于消费者来说,针对精神内容所产生的消费欲望是来源于心理和情感上的需求,因此也就会更加的青睐于品牌所具备的文化内涵与社会象征。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会将其基本功能放到次要的考虑地位,而是将手机的品牌设为自己的首要选择要素,这也就表现出了品牌形象所具备的情感归属与社会地位。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中,精神内容早已经成为了文化创意产品消费者的核心关注对象,其不仅能够同产品本身所具备的基础功能实现层层叠加,同时也可以作为卖点而独立存在。

事实上,如果从产品的有形性角度来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将文化创意产品分成精神内容与物质载体这两个方面。其中,精神内容是文化创意产品的核心所在,其需要通过产品的整体风格、款式定位以及品味内涵来加以展示。文化创意产品的售前服务、售中指导以及售后维护均是对精神内容所做出的有效传递,以此来保证消费者能够充分的感受到产品的价值。例如,小说的精神内容相较于音乐、电影来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从而也就衍生出了不同类型的文化产品精神内容,它们主要表现在面向消费者的体验方式与服务模式上,而胶卷作为承载电影内容的物质载体来说,其本身的价值要远低于电影本身。更加直白一些解释,文化创意产品的精神内容才是消费者的主要购买对象,而不同类型的物质载体仅仅是传播精神内容的发辅助手段而已。

2.文化创意产品与公共产品

文化创意产品应当被归属于知识产品的范畴当中,通俗一些解释,文化创意产品是人类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运用自己的智慧、天赋、知识所发明出来的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它是想象力、创造力的物化表现。针对我国现有的产业分类情况来看,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艺术、计算机软件、广告传媒、艺术品交易、旅游休闲等多个分支产业。

再从知识产品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文化创意产品具有着明显的公共产品特征,曾经也有很多学者将某些种类的文化创意产品定义为是公共产品。例如,美国著名学者W.C.Prist曾指出了公共产品属性是信息产品的一个重要外在特征,传媒经济学者皮卡也表示“广播电视是公共产品”。在笔者看来,这些针对文化创意产品所作出的类型解读虽然有着一定的道理基础,但如果作出绝对化的结论就会表现的太过于片面。由于产品的经济性质一方面是由其自身的基础属性所决定的,另一方面则是来源于产品在生产与营销过程中所遇到的诸多约束条件。一些产品虽然已经达到了成为公共产品的天然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产品就完全被赋予了公共属性。一旦来自于外部的约束条件出现了一些突发性的变化,那么将彻底改变文化创意产品的经济性质,“某种产品属于公共产品是预设了约束条件的,也就是说,通过改变约束条件,公共产品也可以成为或接近于私人产品。”由此可见,在对文化创意产品的概念进行定义时,我们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来自与外部环境的约束条件与诸多变化因素。

三、文化创意产品市场营销渠道的建设建议

1.另辟蹊径,运用电商渠道来提高文化创意产品的市场影响力

在当前的信息时代背景中,电子商务的快速崛起为文化创意产品的推广与宣传提供了崭新的渠道,文化创意产品可以通过建立销售网站的方式来实施网络自营策略,同时也可以依托淘宝网、天猫网、京东商城以及当当网等知名度较高的电子商务平台来进行网点营销。然而,由于绝大多数的知名电商平台中所畅销的都是那些消费群体庞大的普通产品,很多受众范围较小的文化创意产品并不适合在此类平台中进行销售。基于此,文化创意产品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博客等更加精准化的社交平台来吸引更多的特定消费者,继而打造出辨识度较高的电商营销渠道。

再从营销策略的角度来着手分析,由于很多文化创意产品的消费群体都比较的专业化,他们有着明确的消费需求和不易改变的消费习惯。因此,文化创意产品的营销者可以专门针对这一部分消费者群体来开通相应的微信公众号与交流论坛,利用一些专业性与实用性较强的文章来吸引消费者,从而在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改变其原有的消费习惯,挖掘出更多的消费需求。除此之外,营销者还要加强同消费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一方面要在第一时间解答由消费者所提出的疑虑与问题,另一方面还要为消费者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服务,减少不必要的销售环节。

更加重要的是,文化创意产品的营销者应当进一步加强电子交易渠道的安全等级,不仅要提高对消费者的安全意识宣传力度,同时还要打造出完善的网络信用体系制度,以此来保障文化创意产品电子商务营销活动的顺利开展,

2.创新意识,全面深化文化创意产业的体制改革

文化产业的体制改革,不仅仅要局限于文化领域当中,同时还要兼顾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势,只有赋予产业改革以应有的思想性与文化性,才能够为文化创意产品营销渠道的建设打下夯实的基础。

文化产业的体制改革需要严格遵循“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这四项原则,通过整合文化信息资源的方式来将文化创意产品的商品属性与精神属性紧密的关联到一起。如果这两种属性出现了营销模式上的冲突,那么则需要将精神属性放到优先考虑的位置中。即使是得到政府支持的文化事业,也需要尽可能的去迎合公众多元化的文化选择。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味的将文化产品看作是一种获得经济利益的销售商品,那么会因文化内涵的缺失而对年轻人的价值观念带来无法弥补的负面影响。为此,在积极改革文化创意产业结构的基础之上,要着重凸显出过国家文化的第一地位,并且要充分保证好国家文化的安全。

3.降低交易成本,为消费者创造更多欣赏文化创意产品的有利条件

文化创意产品的营销者需要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进行营销渠道的反向设计,优先考虑怎样才能够为消费者的交易活动提供最大化的便利,而后再去制定具体的销售策略。此种设计方式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文化创意产品的购买难度。以往的定价方法为“价格=成本+利润”,虽然从表面上看来毫无瑕疵,但实际上却是将消费者放到了定价体系之外,并不利于消费活动的促成。在具体的营销活动中,只有让消费者感觉到自己所付出的金钱可以换回超额的价值,才能够达到刺激消费的目的。基于此,文化创意产品的营销者要将足够多的内容价值回归给消费者,虽然在短期内会出现成本增加且利润减少的情况,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营销活动以后,将会为文化产品本身赋予更多的市场价值,从而得到更大的经济收益。

4.凸出个性化需求,提高文化创意产品的灵活性

文化创意产品在进入到市场营销渠道以后,就会难以避免的被贴上商品的标签,为了尽可能的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文化创意产品的营销者要最大化的保留文化产品本身的艺术性,让消费者充分感受到精神层面的满足感。此外,营销者还要去积极的发掘潜在的消费者群体,进一步扩大文化创意产品受众群体的同时,提高产品营销模式的灵活性,进而在行业中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1]沈山.论文化创意产业与艺术授权经营[J].经济前沿,2014(12):56-57.

[2]盛磊.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新的增长点[J].经济导刊,2015(7):78-82.

[3]赵丽颖.创意的个性化与产品的标准化[J].现代传播,2015(1):134-136.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范文4

【关键词】动画;创意;文化;产业

水墨画以完全不同于西方的特有技法和独特的表现材质,以意象呈现内心世界的独有方式,体现出了东方文化独有的心境与感觉,这在世界美术史上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水墨画的独特意境、气韵、技法、材质与工具等充分体现了丰富的中国哲学思想和艺术思想,以其形、色、神、意延续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折射出中华民族独有的审美情趣和情感意蕴,成为现代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源泉。“水墨元素”直接影响了中国的建筑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园林设计、动画设计及艺术设计等,“水墨精神”反映出浓郁的东方文化情结。正如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阐释龙飞凤舞的图腾符号是“自然形式里积淀了社会的价值和内容,感性自然中积淀了人的理性性质”。“水墨元素”符号将其浓郁的中国历史文化特色沉积于感性和理性的现代文化创意产业之中,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

“当代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源于创意产业这一创新理念的发现和发明”,文化创意产业也是近年来在我国快速崛起的一门新兴产业。学术理论界、政府有关部门对文化产业如何快速发展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深入的研究。从理论上如何界定文化创意产业,目前学术界看法不同,众说纷纭。

1、欧美日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只从一般产业发展的视角即系列化、标准化、生产过程分工精细化和消费的大众化四个方面进行了界定。比如:书籍报刊等印刷品、声、视、听等电子出版物以及相关的服务。

发达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概念认识还不统一。美国主要是从知识产权角度来对文化产业进行界定的。日本是从产业的关联度和产业的内容来界定文化产业,称之为 “内容产业”。 1912年著名德国经济史及经济思想家熊彼得首次提出“创新”的概念。1997年英国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随后了《创意产业专题报告》,《报告》首次将创意产业定义为:“源于个人创造性、技能与才干,通过开发和运用知识产权,具有创造财富和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理查德·凯夫斯把创意产业定义为:“提供具有广义文化、艺术或仅仅是娱乐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产业”。霍金斯把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版权、专利、商标和设计,四个产业的总和,构成了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以上各国专家从不同的学科角度、不同的行业领域,对文化产业的理解、认识、看法和界定有相同和相近之处,也有差异。进一步说明了文化产业还是一门新兴学科和产业。

2、国内术界对文化产业的界定

党的十六大以后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一门重要的产业门类,但从学科分类来说,目前还没有文化产业学这门学科,文化产业还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定义。我国学术界对文化产业及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出版了一系列学术专著。

2003年,中国文化部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把文化产业界从四个方面进行了界定,一是从产业的属性来界定。把“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界定为文化产业;二是从是否盈利的角度来界定。提出“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三是从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界定。指出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是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界定。强调“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转变“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 2012年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规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其范围包括: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必需的辅助生产活动;金元浦教授认为创意产业的基础是“消费时代人们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创意产业的支撑手段是“高科技术”,创意产业的传播途径是“网络等新媒体”,创意产业属于“文化艺术与经济的全面结合为自身特征的跨国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重组或创建的新型产业集群”,创意产业是“向大众提供文化、艺术、精神、心理、娱乐产品的新兴产业”。

3、文化产业的定义与内涵

文化产业作为一门新兴产业,学界和政界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定义和概括,但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文化产业还没成为一门学科,本文作者对文化产业进行研究后认为,文化产业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文化产业的定义应界定为:“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为基础,以创新创意为核心、以传播为手段,以产品为载体,以产业为途径,以提高广大群众精神生活质量为最终目的产业。”本定义有四层含义:一是充分肯定了文化作为一门新兴产业的基础地位;二是确定了创新创意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和价值;三是强调了传播、产品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和载体;四是明确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目的和意义。

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创新、没有创意的文化很难形成产业,因此创新、创意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与灵魂。水墨动画属于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水墨动画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运用

1、水墨动画的迅猛发展

近几年,水墨动画迅速发展,成为创意产业的一支新兴力量。水墨动画越来越多的在电视片头、栏目包装、商品广告中被应用。由于水墨动画本身时而清新淡雅,时而浓烈厚重,时而意趣高洁的独特艺术感染力,以及国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强烈诉求和审美情趣,水墨动画彰显艺术的魅力,使得水墨动画自然的成为塑造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和形式,也极大的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例如:中央电视台于 2009 年播出的“CCTV 相信品牌的力量”这一广告,使用生动连贯,气韵和谐一致的水墨动画,将中国古代文明与现代社会进行了有机的、完美的结合,该片用这种方式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阻隔,在配以震撼、雄浑的交响乐,带给观者以激昂的力量,使观者耳目一新。该片以墨在水中逐渐晕开,形态变换的灵动过程为开头,进而变换为水墨画中的大山,在变换为一副水墨的海景,从仙鹤至于游龙,进而出现了长城、太极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在变为列车、飞机、鸟巢国家馆、央视大楼等现代中国的文明标志,最后墨定笔离画面凝结为“CCTV 相信品牌的力量”几个大字。2010年上海世博会,水墨动画这一古老而又新颖的表现形式大放异彩,既有三维水墨动画的演绎,也有传统水墨动画的创新形式,水墨动画成为世博会上宣传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力量。如安徽馆,巧妙运用水墨元素,以“粉墙黛瓦马头墙,配以一方朱砂印”这样的展馆外观,体现出浓浓的江南风情,雅致的徽派建筑,厚重的山水风光,让观众置身于秀丽的江南风光之中,这清新雅致的水墨动画如梦如幻,让观众在无形中对安徽省的历史人文风貌产生了认同,成功地将安徽人、安徽馆风雅的形象表现给了观众。而在中国国家馆播放的主题电影《和谐中国》中水墨动画又在八分钟的时长中占有了三分钟的长度。影片以大写意的水墨,变幻的城市实景,再配以彩墨的收尾,用这一种新颖而独特的方式,讲述了中国城市30年来的发展例程。这一影片运用传统水墨与现代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手法,将实拍生活场景与水墨动画虚幻场景进行了贴切的融合,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突破性的尝试。120 米的巨幅长卷让每一位观众都真切地领略到了水墨画与现代科技文明相互碰撞的魅力,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包容与和谐之美。

2、水墨动画的在推动创意产业中的贡献

水墨动画发展的前景非常广阔。水墨动画与目前美日韩等国动画在表现手法上有着极其明显的区别,用水墨在表现动画中有三大贡献,一是突破了传统动画的表现手法,将中国画的绘画元素代入动画这种动态表现之中,使得画面语言更加丰富,题材更加多样化;二是水墨动画从感观上更加符合国人的审美观,从思维上更加符合国人的哲学思考,使得动画不再是有所谓的“中国元素”而是真正成为“中国动画”。三是水墨动画作品不再是单纯的动画片形式,更多的是以视觉元素出现在电视广告、音乐录影带、电脑游戏和新媒体装置中。新媒体装置艺术方面,出了许多优秀的互动展示作品。人们正积极将水墨动画与各种新媒体、新技术结合,将水墨动画古朴悠远的意境和轻灵优雅的风格以多种形式展现出来。

3、水墨动画目前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水墨动画近年来虽然在媒体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就水墨动画本身来说,发展还有一定的难度和问题。一是表现语言局限性太大,难以突破传统绘画的限制,使得其应用领域受到局限;二是制作过程复杂,周期过长,投资效益收回较慢,使其难以适应高效率、高速度的现代动画制作要求;三是同时具有优秀水墨画功底与动画制作功底的人才稀缺,使得水墨动画本身的发展受到制约。

三、推动水墨动画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一是发挥政府的组织优势,组建结构完整、实力强大的制作团队。目前有不少工作室和个人在从事水墨动画制作,但由于水墨动画制作过程复杂,单个的小工作室和个人要制作出大型的有影响的水墨动画作品还难以完成,因此需要政府出面将这些工作室和个人进行资源整合,建立团队,形成合力。二是加大投入力度。水墨动画属于新兴的创意产业,能够充分反映和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但是其制作周期过长,投资效益回收较慢,所以仅靠个人的投资是难以完成,需要政府在融资方面给予帮助。三是加大对水墨动画的推广和宣传。为了充分展现中国优秀文化的软实力,政府有责任也有义务对其进行扶持,对其成果进行推广和宣传。

二十一世纪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水墨画是中国优秀的文化,也是世界的优秀文化,把优秀的水墨动画文化与现代高科技、信息技术和现代传播手段更好地结合起来,是推动水墨动画文化产业发展的最佳途径,有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墨动画的发展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也是体现我国自主文化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金元浦.创意产业的全球勃兴[J].社会观察,2005.

[2]花建.文化产业竞争力[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3]李泽厚.美的历程[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范文5

关键词: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创意;传统文化;文化发展;台湾经验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11)05-0055-04

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都将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之中,我国的“十二五”规划也提出要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性产业。与此相应,学界对文化产业的研究也渐成热点。鉴于目前有关文化产业出现不同提法和理解,本文拟作一必要的辨析,并就我国台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案例和经验作简要分析和阐述。

一、从创意到创意产业

(一)“创意”概念辨析

创意古已有之,并非新鲜事物: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工匠的新点子、建筑师的奇思妙想、科学家的发明和创新,甚至商人独特的经营理念,都是一种创意。

从广义上说,创意存在于一切人类文明的创造过程中。正如画家陈逸飞所言:“事实上,创意存在于所有的行当之中,所以应该在不同行当里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来提升艺术对经济的贡献和效能。”

当然,创意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创意的产生离不开人类的文明积累;创意是对人类既往文明充满智慧的再创造。

但在创意产业中,创意一词又具有特定的含义和所指,即指科学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创造,并且更多地强调感性的、人文的、艺术的创造,科技只是提供一种技术上的保证和支持作用。比如微软视窗、网络游戏、“博客经济”等就是建立在电脑互联网络和数字技术这一高科技基础上的创意产业。

(二)创意产业:概念与辨析

目前有关创意产业的概念的定义可谓五花八门,最有代表性的有如下几种:

一是英国在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提出定义:起源于个体创意、技巧及才能,透过智慧产权生成与利用,而有潜力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由于英国是最早将“创造性”引入政府文化政策文件,并且是创意产业发展最早的国家,这一定义被普遍接受和使用。

但该定义的不足在于,创意产业并不只是源于“个体”,而许多时候是源于团队。如张艺谋的“印象系列”,就是一个团队作品,与王潮歌、樊跃构成铁三角。

二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蒙特利尔会议上提出的创意产业定义。

三是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霍斯金《创意经济:人们如何从思想中创造金钱》中所作的定义。

四是文化经济理论家凯夫斯的定义。

尽管创意产业的概念多种多样,但都有各自的科学性、合理性,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笔者认为:从广义上说,任何具有创造性的行业中都存在创意,都可称作创意产业;或者说凡是有创意推动的产业均属创意产业。从狭义上讲,创意产业应指借助一定的科技手段,以创新和创意为其核心价值的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服务活动。

我们这里所定义的概念,适合我国目前创意产业发展的实践和特点。除了定义之外,创意产业还有不同的文字表述,如创意经济、创意工业、文化创意产业、创造性产业等,在这些表述中,文化创意产业最符合我们要论述的内容。

(三)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

1、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别与关系

目前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是通用的,如英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而欧盟则将文化产业称为内容产业。

我国官方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是:指从事文化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相对应的,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的定义看,由于二者都依赖于文化资源和源于文化的创新性,因此它们都属于知识产业。

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主要是范围的区别:创意产业要比文化产业概念要大,从其包括的范围看,按英国的划分是13类。其中的建筑设计、工业设计、时尚(服装)设计就不属于文化产业内容范围。

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文化产业需要创意产业提供创新理念和“点子”,创意产业则需要依托文化产业的平台与资源;文化产业属于知识生产,创意产业属于知识服务。因而创意产业具有更广泛的渗透性;它借助创意的提供可融入许多相关产业之中;从产业角度讲,文化产业卖的是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创意产业卖的是理念、设计、创意等中间产品。

2、传统文化产业与现代文化产业的区别

今天我们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显然不是指发展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产业。

从文化产业包含的内容看,许多行业在这个概念出来之前就存在了,如报刊业、广电业、广告业等等。

所谓传统文化产业,一方面是指把文化产品当作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强调它的意识形态教化功能;另一方面是将文化产品作为纯粹的精神产品,强调其艺术欣赏价值。不是非常有意识地将这些行业当作产业来做。

而今天我们谈论的文化产业,一方面是有意识地将这些行业作为产业来经营;另一方面强调通过创意思维把文化产业化,即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在确保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将文化开发成具体的产品来销售,把文化作为一种产业来发展,强调它的商业利益和市场价值。

二、台湾省文化创意产业:案例与经验分析

(一)台湾省文化资源开发个案分析

案例一:博物院

1、首创博物馆与产业结合。

在成立创意园区基础上,设立文化创意产业育成中心,引入文化企业,立足于将故宫丰富的文物藏品和文化资源开发成文化产品。博物馆向来被视为公益性的文化事业,与文化商品与文化市场毫无关联,而创意产业育成中心则试图打破这种传统理念,借助一系列的创意手段与运作,将博物馆与产业相结合,形成创意产品。入住企业须进行为期半年培训,在充分欣赏、感受馆藏文物,深入了解、感知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与相关传说的基础上,进行相关产品的创造性设计,打造出适合现代人文化欣赏习惯和文化消费需要的产品。这一过程同时也是将故宫文物活化、扩大故宫文物影响的重要途径。博物院院长周功鑫一番话道出了成立育成中心之目的:“这是目前世界上首创的idea,将博物馆和产业做结合,是我长期在博物馆界服务累积下来的想法,故宫本身就是非常丰富的文化母体,绝对可以提供文创工作者很好的素材和刺激,创作出好作品。”不难看出。育成中心事实上就是创意项目和产品的孵化器。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博物院和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产业开发和营销推广,就可以看出文化整合营销传播是如何更好地发挥文化设施的作用。

2、与北京故宫比较。

北京故宫是皇宫紫禁城,给人的感觉是恢弘庄严,甚至有些压抑,游览的时候除了主要的体验就是建筑的宏伟和体力的劳累。

是一个现代时尚、中西合璧的民国建

筑,给人的感觉是亲切自然,游览给人的感觉亲和力与时尚感,使人留恋忘返。但即便如此,博物院持续推动时尚现代的宣传理念。

2000年,了口号为“Old Is New”的形象宣传片,内容取自宋代黄庭坚的《花气熏人帖》,大量运用了动感时尚的视听画面,营造的文化氛围在充满着中国古典元素的同时,又带有浓郁的台湾地域特色,改变了长期以来给台湾人民以严肃、古板和老气横秋的形象,深受年轻人的喜欢。还用数字化高新技术手段对馆藏文物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建立了数字体验博物馆。每年,邀请世界著名品牌,将其藏品的元素作为题材进行创意授权,推动文物藏品的局部进入世界知名品牌的丝巾、皮包等各种日用工艺品上。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告诉年轻人,历史和现实是不可分的。

文化产业开发,文化资源变成文化产品有多种途径,要把消费者请进来,比如旅游;也有把产品送出去,比如开发特色工艺品、影视作品、动漫游戏作品以及演艺等;还要利用新媒体、3G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高科技手段,构建文化消费数字平台。

2005年,开始拍摄影视作品,出品了由郑文堂执导的故事片《经过》(这部影片由戴立忍和桂纶镁主演。提供拍摄场地,提供坡的《寒食帖》作为道具,开启文物山洞让摄制组取景,围绕三线交错,描述了一名当年曾护送国宝来台的故宫老人、一位故宫女研究员、一个新秀作家、以及为了观赏《寒食帖》而专程来到故宫的日本青年之间,围绕着苏轼这幅著名的书法而展开的故事)、王小棣执导的纪录片《历史典藏的新生命》和侯孝贤执导的《盛世里的工匠记忆》,向观众提供了一个现代时尚的感受的全新角度。2008年3月,投资约1000万人民币制作了13分钟的动画电影《国宝总动员》,把馆藏的“婴儿枕”、“玉辟邪”和“玉鸭”三件珍贵文物,运用动画电影拟人化的特效手法,拉近民众与中国古老文物的距离。与此同时,还邀请了为周杰伦新专辑创作《兰亭序》的方文山讲授《兰亭集序》,邀请台湾音乐人林强用电子音乐和闽南语演绎黄庭坚的《花气熏人帖》。台湾现代舞大家林怀民基于宋元书法的灵感创作了《行草》三部曲。

这些借助博物馆文化资源进行文化产业开发的手段,不仅充分发挥和扩大了现有公共文化设施的作用和影响,而且还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挥,值得我们借鉴。

案例二:台北市政府――地方文化行销的经验

文化行销不仅有利于扩大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影响力,而且可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无形而有力的支撑――区域文化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对于该区域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营销无疑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台北市在地方文化行销方面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

2002年12月,台北市政府将原来的“市政资料馆”改建成“台北探索馆”,突破传统官方展示方式,用现代展示手段,打造一个属于“市民”、“城市”、“与参观者互动对话”、“呈现市政建设”的现代化展演平台,馆内的展览包括城市的科技、历史、文化、艺术与生态,借助嗅、触、听、看等感官体验与互动展示手法,引领参观者探寻城市发展的轨迹。起到社会教育、市政宣传、城市行销等作用。

台北探索馆――形象介绍台北的地理、历史、文化与民俗及风光。共有四层。

一楼:台北印象厅。播放各行各业代表人物对台北印象的描绘;墙面上有各种生动精彩、图文并茂的“到台北不可不做的12件事”,让参观者建立最初的对台北的印象。

二楼:特展厅。以各类主题来重新诠释与台北相关的创新展示,适时配合季节性、节庆、热门话题,展示台北不同的面貌与动人的故事。

三楼:综合展厅。设有五个主题馆:

A变迁的天际线:由东往西,依次介绍台北各区城市建设基本情况。

B台北大街风情:用仿古骑楼意象的拱形回廊,从六条不同路线,穿越台北市的核心大道,观察整个城市的脉动――机关重地的城市核心区;教堂和高校集中区;百货和娱乐重镇;新改造的中华路;异国情调、繁华官家大道的中山北路;见证台北由西往东发展的最长的忠孝东路。看出城市变迁的轨迹。

C新西城故事:西门町在清朝时还是城外的荒郊野地,几经盛衰变迁,随着捷运开通、步行街设立和中华路成为“台北香榭大道”,西门町重现商机,再度成为年轻人流行娱乐的天堂,也是市政府西区开发计划的成功案例。

互动项目

――水岸城市:船舵、自行车;观赏台北河滨车道和游览车上风光。

――生态城市:资源回收桶;介绍台北垃圾回收的互动展示。

――文艺城市:拉动桌上的书本,可以当一名,与文学家共同书写台北。

――探索台北惊奇:骑上脚踏车、滑板或跑步,带动转板影像,观看台北特色商街、博物馆,以及台北未来城市风情。

――还有信义风华、淡水河流域、城内的故事、文化采风、台北古城之旅等互动项目。

D文艺之都:介绍台北文学创作、电影、表演艺术及音乐等,互动区可观看12个行政区各自的特色风情。

E生态城市:用两颗生态树,展示台北植物和动物的生态之美。

四楼:专题展厅。有台北城内记事、城外常民生活、台北多元城和发现剧场灯展馆。

发现剧场有600多平方米,是环形荧幕,定时播放城市系列影片《台北故事四部曲》――城市身世、城市生活、城市想象、城市风光。用滑动银幕、实体模型、12部立体投影机和特殊影音灯光等效果,营造出一个超炫的、具有未来感的全新视觉空间。

(二)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经验

台湾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自2002年以来,在地方产业扶持、提升附加值、创意领域及整体运作等方面已形成了较有特色的发展模式,并积累了一系列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

1、注重凸显地方文化元素。

文化创意产业建立在与生活环境的彼此依存关系上,强调保存传统和地方魅力,发掘地方的创意与特色。目前台湾省正在发展的地方特色产业,如三义的木雕、美浓的纸伞、白米的木屐等,以地方特色吸引人们到当地消费,维持地方永续的生机。这样的方式不仅存于手工艺,也存在于地方节庆民俗活动中,如元宵节的“放蜂炮”活动。运用手工与地方素质发展地方特色产业,这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产业经济,以传统、创意、个性所整合出的地方魅力来取胜。这种发展策略使传统文化与艺术创意成为地方产业发展的共生环节。这也是现在台湾的乡镇村落主要的发展方向。现在台湾省推动的“挑战2008:国家发展计划中”的“文化创意产业”与“新故乡社区营造”计划,就是以文化创意为内容,从地域设计这个角度来重建一个地方,让都市可以再现活力,让村落可以生存下去。透过对于地方文化、环境资源与特色的寻求,建立扎根于地方土壤、地方经验的产业,来开展地方经济。

地方产业与传统文化艺术相结合,加上新一代的创意,成为这种内发性产业的发展策略。在这样的认知和基础上,地方的居民才会珍惜自己地方的传统、

认识到文化艺术也是具有高度生产价值的重要资产。也就是透过这种观念的启发和推广,地方居民才会理解为什么要保护文化资产,才能明白传统技艺是重要的文化资本,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基础。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开发地方性、传统性、创意性、手工性的文化资源,与地方产业做生态性的有机整合,建立在地化休闲生活的产业永续经营发展模式,这是台湾省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成功经验。

2、政策扶持,法律保障。

为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台湾省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如利用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实行多种优惠政策;建立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机制,致力于完善人才管理系统、加强院校培养、利用网络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培养,鼓励创新;注重文化创意产品国际市场拓展,瞄准国际市场,针对亚洲、美洲等地区的区域差异开发针对性产品、挖掘品牌对台湾地区文化产业的市场效应、开展区域市场调查研发和宣传、积极开展跨国合作。

为了保障文化产业的有序发展,台湾省政府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经济部”近期提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法草案”,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法规,不但能协助文化创意事业的设立,还提出各项租税优惠以鼓励扩大文化创意产业的消费市场,可见“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介入,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3、规划先行,集约发展。

文化产业园区是产、学、研联姻,对文化产业进行研究开发、技术训练、信息交流、生产制作的“集合体”。为了优化资源组合,发展集约经营,形成规模优势,提升研发生产能力和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台湾省目前已经规划五大文化产业园区、1―2个综合文化产业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载体。由于其对产业发展拥有聚合效应、综合服务功能以及人才和物流优势,使得各国和各地区非常重视它的建设和规划,并且把它作为促进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突破口。

4、开展“公民美学”运动。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可以拉近民众与文化的距离,提升美的生活品质,透过文化、艺术和产业的结合,让艺术家有更多的发挥空间,让生活与环境有更多的文化内涵,进而强化文化生活与地方产业优质化的发展。台湾省推动“公民美学”策略,通过区块营造的策略,发掘地方的创意与想象力,将艺术落实在生活中,扩大民众参与文化的深度。透过文化创意产品的媒介,促使社会大众更为接近文化。此外,“文建会”还注重公共艺术设置的辅导与推广,目前已经在台湾地区设置300余件公共艺术品,成立27个公共艺术审议委员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通过文化产业化与产业文化的过程,深入了解各产业的文化与生产关系,促使民众建立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尊重与价值认知。于是,产品的内容丰富度与文化特质、文化创意产业带来的传播效益,通过民众的文化消费行为,将极大提升他们的生活美学品味以及对文化意涵的理解与创造。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范文6

关键词:创意产业;价值创造;空间发展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3)04-0075-05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创意产业作为新经济宠儿登上了历史舞台。Florida(2001)将经济社会发展划分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和创意经济四个时代,四个时期经济增长的核心推动力分别是:劳动力、资本、技术和创意。随着经济核心推动力的更替,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资源和效率得到优化提高,据世界银行测算:2005―2009年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创意产业以年均28%以上的增长速度增长①,创意经济时代已悄然来临。本文基于诸多学者的研究综述,提出创意产业的新理解,并以微观视角发掘产业价值创造机理,透析产业空间发展与价值机理的关系。

一、创意产业源起及内涵

创意产业源起于文化产业。1947年,德国学者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提出了“文化工业”概念:“凭借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和消费文化产品的工业体系”;随着研究深入,人们关注到文化产业中的创造性部分,这种创造性被德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描述为创意,随后相关的学术成果为创意产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1990年,英国出现传统产业萎缩造成的产业空心化问题,政府开始筹备英国文化发展战略;1993年,英国政府以《创造性未来》为题首次颁布了文化政策,其中明确提出了文化产业的创意问题。1994年,澳大利亚公布了第一份文化政策报告,提出了创意国家的目标战略。英国政府立即作出反应,迅速成立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Creative Industries Task Force)并于1998年《创意产业图录报告》,报告首次提出创意产业的概念――源于个体创意、技巧及才干,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与利用,而有潜力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在增长极限和资源枯竭的悲观论调下,创意产业脱颖而出,其与传统产业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意作为核心资源,这种产业特性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学术界的关注并赢得了各国政府的青睐。

要理解创意产业,我们须先区分创意与创新,两者都是对原有进行颠覆,但不同的是创意更具有人情味,它附加了创造者的个性要素。如果把创新比作一件工具,那么创意就是使用工具的人,它们如同潜伏知识与模板知识②的共存关系,即加入了独到个性的创新就成了创意,而只有当这种创意开发出商业价值时才能被称为产业。因此,创意在经济中可以说是消费者瞬息万变的喜好,创意产业顺应成为一个发展的概念,所以我们理解创意产业必须结合时期和空间两个维度。

创意产业在发展中产生了诸多理解,从英国学者David Thorsby(1997)强调文化、创意和价值的融合的定义:创意产业是将抽象的文化直接转化为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精致产业”,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6)产业定义:结合创意生产和商品化等方式,运用无形的文化内涵,创造出内容密集型的产业活动。各类经典定义试图逐步使创意产业具象化,而创意作为产业最重要的本质属性也成为各类定义的共识,故而,创意产业可理解为以文化、艺术、信息媒体为材料,通过设计、创新对载体③进行个性化创造,最终产生价值的经济活动总和。创意赋予产业融合性,而产业给予创意价值转换功能。文化艺术强大的渗透力更加强了创意的融合作用使之成为资源整合的“剂”;价值转换则桥接活化资本④转向经济价值的通道。总而言之,创意产业带来了经济时代的革新,并展示出全新的价值理念。

二、创意产业价值创造与增值

创意产业靠什么来创造价值?我们先看一个有趣的过程:在新经济初期,价值创造不再来源于产品加工,而是转向了信息处理;随着电脑的普及,价值在新的层面找到了载体――连接性,电信公司和因特网获得空前的成功;进入21世纪后,创意内容得到商业巨擘的垂青,因为他们意识到人们感兴趣的是思想和知识,而不是信息处理和传播。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成了价值决定者,市场发挥了主导作用,而创意受到了市场的欢迎,也就成为了创造价值的源泉。创造价值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价值增值的过程,在我们的生活中,创意最终要借助载体来实现价值,而创意所创造的这一部分价值,使得载体原有价值得到增幅,因此创意的产生、注入过程也是一次价值增值的过程。

目前多数学者都从产业及社会的视角对创意产业的价值机理进行研究。如胡彬(2007)就创意产业中广义创新因素以及社会感召力作出研究,认为产业价值的核心在于创新;厉无畏等(2007)从消费者与生产者及价值实现的角度得出价值创造不仅需要创意与观念价值,还需要媒体推介;张洁瑶(2012)基于社会网络对创意产业的价值创造路径进行研究,认为关键是网络化群组带来的差异化特征。本文运用拆分――组合的方法试图发掘出更细微的产业特性,以便从更深层面研究产业的价值创造与增值过程。观察创意产业价值曲线见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