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德育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德育的特点范文1
诚信教育是指在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下,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诚信理论传授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以自己已有的认识水平为基础,自觉地消化吸收并转化为个人的需要,从而形成诚信品质的复杂教育过程。高校诚信教育具有以下四大特点:
1.践行性。诚信教育与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各类智育有所不同。智育是立足于解决认知问题的,其内容是受教育者以前不了解的崭新的内容,受教育者始终处于被吸引的状态。而诚信教育的内容没有更多的玄奥难懂的道理,解决的主要是“诚”与不“诚”和“行”与不“行”的矛盾。诚信教育不仅要求受教育者对诚信概念进行理解,更注重的是引导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行为,进行正确的实践,通过行为训练培养诚信情感、坚定诚信意志、涵养诚信人格。因此,诚信教育具有超出智育的目标和要求,具有较强的践行性。从一定意义上讲,智育为诚信教育建立了必要的认知条件和基础。没有这一条件,受教育者就会缺乏起码的把诚信教育内容与目标内化为“信”并外显为具体的“行”的能力。学生诚信品格的形成,通常是以知为开端,并逐步实现情、意、行的发展,具体表现为提高认识、丰富情感、锻炼意志、培养行为几个基本环节,并且知、情、意、行四个要素往往同时起作用。因此,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单纯地从某一方面施加教育或影响是很难奏效的。因为如果没有正确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就不可能产生正确的行为;没有道德行为,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就无法得到检验和发展;没有情感的支持,认识就很难发展到坚定的信念,“意”与“行”就缺乏内在的力量;没有坚定意志,则会使“知”易动摇,“情”难控制,“行”不能坚持。
2.认同性。诚信教育的对象是有思想、有激情,活生生的人,作为有自觉能动性的主体,他们具有明确的自我意识能力,具有自我驱动的实践能力,具有反观自省的认识能力,具有独特的情感体验。这些主体性的表现并不因为受教育者处于客体的地位而泯灭。因此,诚信教育实施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受教育者的主动性,通过受教育者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审控等自我教育过程达到净化心灵,更取决于受教育者对诚信教育目的的价值认同。
3.高难度性。诚信教育的高难度性主要体现为影响主体诚信品质形成的渠道是多样的、复杂的。任何人的诚信品质都是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逐步确立起来的,任何人的诚信品质都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它受时代与社会环境的制约,但又有一定的相对稳定性。养成高尚的诚信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非常重要,但是绝大多数人首先关心的是自己的职业前途与职业技能,因为职业前途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很少有人有意识地去专修诚信品质课程,因为诚信教育除了在特定的课堂上进行外,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或渠道去实现。而在诚信教育活动中,一般地说理教育对受教育者来说,并不具有超凡的新颖性,基本的道理似乎人人都懂,不讲自明,而且学生诚信品质的形成,需要知、情、意、行多方面的平衡发展,这比单纯掌握文化知识的过程复杂得多。特别是对某种已经形成的立场、感情和习惯加以改造,就更加困难。何况诚信观念的形成源于生活经验的体悟远远超出他人的知识传播与灌输。这是诚信教育比知识教育、工具和理性方面的各门学科的教育难度大得多的原因所在。
4.渗透性。所谓渗透性,指诚信教育遵循人的思想受“综合影响”形成与“渐次发展”的规律,把诚信教育渗透到各项工作中去,与各项具体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融合各种教育因素及中介,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循序进行。在教育过程中不是就诚信论诚信,只讲主观不讲客观,而是联系客观条件,结合受教育者的学习、工作、生活实际,运用一定的载体来做。这就与其他的教育不同,诚信教育工作不只局限于专职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而是各项业务工作人员都参与的工作。同时,人们诚信品质的形成、变化、发展不是直线式的,而是曲折起伏的,影响诚信形成、变化、发展的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加上人们个性特点的多样性,决定了我们在进行诚信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思想问题,针对不同的对象,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地综合采取各种不同的教育手段,交替使用多种不同的教育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市场发展变化的曲折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全面、系统地把握思想发展变化的状况,综合地开展诚信教育,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
我国高校诚信教育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诚信教育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育方法和艺术,使教育对象得到美的感染、善的诱导和真的启迪,这是提高诚信教育效果的关键所在。
1.他律教育与自律教育的统一。诚信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过程,是教育者的活动和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活动相统一的过程。因此要重视他律教育与自律教育的统一。但是,目前在他律教育方面正面临着诚信道德认知教育少,他律约束不到位的局面,一是没有明确的诚信教育的目标。仅在《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上提出了“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和“诚实守信”的要求,没有明确地提出诚信方面的层次要求,更没有针对大学生思想实际的诚信教育的内容要求;二是诚信教育在高校德育中所占比重较低,在以往的德育教学中往往被忽视。既便是作为必修课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时也少,讲解不深、不足;三是诚信品德教育的实践性环节十分薄弱,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等实践活动由学生管理部门管理,与诚信品德教育相脱节。在自律教育方面,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他们已经具有了独立思考和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但是,在目前的诚信教育中,对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发挥仍然重视不够,对他们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所忽视,或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必须重新对大学生诚信教育内容进行审视,在理论的内涵与外延上进一步深化、拓展、创新, 建立符合大学生心理认知规律的系统的诚信教育目标体系,开展以大学生为主体的主题诚信教育;在管理上,必须实现制度化,建立一套良性的互动机制, 把大学生在校的诚信表现用制度加以规范,使得每一个人在自律基础上,通过制度渠道达到自己的目的。如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数据、事实和行为来标明大学生的诚信度。另外,他律的东西还必须渗透于个人的内心转化为自律,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自律也不仅仅是自律,因为自律也是他律的东西深入到个人内心的结果。所以进行诚信教育非常重要的是要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自主性,使受教育者感受他们自己是能动的主体和自己行为的承担者,外界教育的影响必须通过他们自己的认同和选择,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因此,诚信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使大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主体性,并使自己的主体性尽快发展到较高阶段,尽可能多地发挥受教育者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参与诚信教育的过程。
高校德育的特点范文2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1 “物质文化”是基石。物质文化是高校各种客观实体存在的总和,它主要有三种形态:一是环境文化,主要是校容、校貌;二是设施文化,主要是行政装备、教学设施,三是方式文化,主要是各类认知文化的载体,如精心布置的教育教学场所,张贴的标语、名言、名画、科学家画像等。物质文化应能反映出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宗旨、精神价值和审美意识等。俄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要能够创造出“让学校的墙壁也说话”的教育氛围。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时时刻刻发挥着“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
2 “精神文化”是核心。精神文化建设隐含在物质文化建设中,它是校园文化建设根本性的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忽视精神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就只能流于形式。校园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并信守的精神品格、理想价值、道德追求等意识形态,是一所高校品质、个性、精神的集中反映。它主要包括学校发展目标、校风、教风、学风和学校人际关系等。
3 “制度文化”是保障。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中间层面和保障系统,集中体现了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对师生员工行为的要求。当前,校园制度文化建设需要继续完善,如产学研一体化、校企合作、专业建设顾问委员会、订单培养、社会调查、毕业生跟踪调查等有关方面机制的科学建立与运行。除此之外,还必须从舆论上加强宣传,确立校园成员的制度意识,使校园制度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内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同时,还必须严格执行制度,对制度执行情况要定期检查,使校园制度文化既有其名,更有其实。
4 “行为文化”是表征。行为文化是校园精神文化融化到师生员工血液里的过程和外化,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结果和试金石。校园行为文化又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学校的管理行为,其中处处体现学校的文化特点,体现学校的文化品位。二是教师的行为。尽管教师和学生都是校园文化的建设者和受教育者,但教师发挥着导向作用,教师做到以身为教至关重要。三是学生行为。现代企业对员工最看重的是“两种精神”(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和“两种能力”(专业能力和学习能力),要求员工既会做人又会做事,所以高职院校更要注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行为文化最终决定校园文化建设的成败。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
1 姓“高”――具有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共性。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而言,技术教育是必需的,但高等性,即教育的高层次性是前提,因此,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不能忽视以下精神的培养。
(1)道德精神。校园道德精神的核心是引导大学生内心向善,这是一种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现实社会生活中各种复杂问题的正确认识基础上的自觉的责任意识,是立足于公民义务,立足于职业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投入事业的敬业精神和做人品格。
(2)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的实质就是敢于怀疑一切非真理的求是和求真态度,是对真理的真诚信仰和对知识的执着追求,对公正、普遍、创新等原则的严格遵循,对真理的热爱和对一切虚假行为的排斥和憎恶。
(3)民主精神。学校应成为现代民主发展的阵地和温床,学校师生应科学认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正确对待民利,树立民主意识,畅通民主渠道,建立先进的校园民主制度。
(4)创新精神。创新就是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对未知领域的研究探索,对已有理论和方法的改进完善。创新精神包括创新观念的树立、创新思维的养成、创新能力的增强三个层次。
(5)理性精神。理性精神主要指出于对知性的追求,勇于找出事物过程的内部联系,把握本质与规律,不迷信,不盲从。正是由于大学对理性精神的追求,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具有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的求实精神的学子,才使人类摆脱愚昧,不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6)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强调的是正确审视人的本质,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人类文化的积累,塑造人类的精神家园。人文精神的实质就是人的“精神”的现代化。高等学校应促进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特别是人文知识)转化为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
除此之外,高校校园精神还应包括敬业精神、协作精神、奉献精神、爱国精神、拼搏进取精神、勤奋务实精神等等。
2 姓“职”――体现高职教育特点和规律
(1)更加“实用”的校园文化基调。就业导向性使专业的设置和学习的内容强烈地以就业市场或行业需要为导向,按照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或能力要素对课程进行宏观和微观设计,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突出实践教学,强调“学以致用”。学校的教与学和企业的技术更新、管理更新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种教育模式下产生的必定是更为实用的学习目标和行为方式,同时校园文化的基调也变得更加务实。
(2)突出“职业性”的校园文化氛围。高职学生一进校,就基本上选定了职业方向,要求学生以社会职业岗位(群)的需求为依据,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职业规划、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和职业技能。高职校园文化要以职业道德的培养为中心,突出职业素质和习惯的培养。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合企业文化、农村文化、社会文化等,锻造出在文化上与职场“零距离”的社会服务者。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要注意引入企业的文化和管理理念,通过在学生中开展企业文化的宣传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以及创业意识。特别是在专业课的教学中,通过仿真、模拟等手段,营造出良好的职业氛围和环境。
(3)体现“技能特色”的校园文化特质。高职院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实践水平和动手能力上,因此,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与操作技能的培养相联系。如在建设物质层次的校园文化时,应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施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应尽可能将教学环境设计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专业教室,融教室、实训、实验、考工、技术服务与生产为一体。此外,还应有选择地把企业作为学校的专业实习基地,或结合专业创办自己的实习基地,如完全按正规酒店的要求开一家正常营业的酒店,其全部管理者和员工都由酒店专业的学生来做。学校还可聘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来校讲授专业知识,每年安排专业教师进入企业参加挂职锻炼,学校则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的理论指导,等等。通过创设“技能特色”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加深了解所学专业的工作性质、工作过程和技能要求,并使学生经过由浅到深的一系列实际训练,掌握必需的基本操作技术,获得初步的实际工作能力。
高校德育的特点范文3
一、完善、加强高校残疾学生体育教育的公平监督、约束与评价机制
在法制上重视、完善现有有关高校残疾学生体育教育的法律、法规。加强法律、法规的真正实施,把高校残疾学生体育教育工作纳入各种检查和评比。例如,纳入高校的评估体系。真正引起的高校重视,从而加大对残疾学生体育教育在体育教师人员培养、完善适合残疾学生体育教育的教材、场馆设施上的投入。
二、加强从事残疾学生体育教学与锻炼的科研工作
当代,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关系的研究日益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但关于体育锻炼对残疾人身心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的研究报道却极为少见。在国外,有些学者曾做过关于残疾成年人参加体育活动对其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在国内,仅有为数不多的几位学者曾做过有关体育锻炼对弱智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然而,大范围的关于各类残疾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对其身心健康产生影响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要更好地开展残疾学生的体育活动必须有科研工作做保障,只有进行科学研究,才能不断地改进残疾学生体育运动方法,才能了解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原因,以及体育活动带来的积极与消极结果;只有进行科学研究,才能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做到科学性、实效性和趣味性,使康复锻炼知识、方法、运动处方原理等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实效。医学、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均为特殊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体育科学也应为特殊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各种康复装置、康复手段、科学合理的锻炼处方是帮助残疾学生学会自立、自强的一种手段。随着《全民健身纲要》的施行和《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贯彻执行,我们有必要重视和加强残疾学生体育教学与锻炼的科研工作。
三、教材选择“普适性”和“个别化”的统一
教材内容选择是特殊群体体育课程中的难点问题。从目前高校体育保健大纲来看,这个问题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主要原因,是难以切合特殊群体的特殊要求,特殊群体的特殊性在于其个体化,这和课程的普适性原则存在着矛盾。关键是如何创造一定条件,把这种矛盾统一起来,这和普通学生的因材施教原则是相通的。但是,由于特殊群体的个体差异性更大,难度也就相应突出,这是目前特殊群体体育教育所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从理论上说,不同身体状况的学生应有自己的个性化教学内容,进行个别化教学指导,但实际上由于高校的教学资源不足及其他原因,针对特殊群体的教材内容,只能满足普适性,对个体的特殊需要尚无解决手段。而且,在教材内容选择上,未能很好考虑科学的系统性与个体的实用性,对于通过这些课程的教学能达到什么目的,对特殊群体将来的终身体育习惯培养有什么帮助没有明确的目标,教材就不能不表现出相当严重的随意性。这种随意性,最突出的表现在于不看对象,一味片面追求养生康复,而传统的养生之道基本上是针对中年和老年的,忽略了这个群体首先是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其次才是有特殊体育需要的人群。从教育机会均等的角度讲,特殊群体可以进入大学并和普通学生一样接受体育教育,这已经体现了形式上的平等或起点的平等,但受到人们对特殊群体认识的限制,人们还不能从多角度来考虑特殊体育教育,在这方面,我们的学术积累还比较薄弱。因而,还不可能真正实现全方位地帮助、教育特殊群体学生,要实现过程和结果的平等,非得把特殊群体体育教育的学术研究水准大大地提高不可。
四、设置一定的理论课
实践课是在理论课的指引下完成的,理论课又可以帮助学生对体育建立一定的理性认识。每一学期要开设一定量的理论课,理论课讲授关于残疾人体育的目的和任务、体育与身心健康、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应遵循的原则、怎样制定运动处方、传统保健内容的基础知识以及所学专项的技术、战术、竞赛规则、裁判法等。这样对学生强身益智、防病治病、涵养道德等方面都有显著的作用,并为走上工作岗位继续坚持体育康复锻炼奠定了基础。
高校德育的特点范文4
[关键词] 理论教育 科学研究 特点
高校理论教育科学研究,是高校理论教育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是高校理论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对于提高全社会对在高校开展理论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和高校理论教育工作者增强理论教育工作技能,推动高校理论教育的改革等均具有重要作用。与其它学科的科学研究相比,高校理论教育科学研究呈现出诸多显著特点。本文试图对此加以探讨,以期给从事高校理论教育工作的有关人员的科研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研究对象的广泛性
高校理论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教育的内容(理论)、教育的对象(在校大学生)、教育的主体(高校理论教师)、教育的社会环境以及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等。从理论本身而言,它是一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学科,是一个完整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将理论作为高校理论教育的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和发掘的基本原理,研究理论的发展史,结合实际特别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际,研究如何丰富和发展。总之,理论研究的任务在于揭示理论的实质,探索理论的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理论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大学生心理和思维的特征、大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政治理论素养状况、大学生对于理论及其教育的认知和所持的态度等。将教育的主体即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考察高校理论教育教师队伍的基本状况,如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与高校其他教师相比较所享受的基本待遇,考察他们的思想理论水平、业务素质以及对从事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认知及所持的基本态度,并提出加强这支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途径和方法。将社会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考察国际国内形势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社会结构、社会利益关系发生了或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些情况对我们坚持和发展提供了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它对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有什么样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于高校实施理论教育提供了哪些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有利条件,同时又对高校理论教育的实施带来了哪些不利的影响。将高校理论教育的途径、方式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是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适应大学生心理特点及思想状况,根据时代要求,充分运用现代社会提供的科学技术手段,提高高校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研究内容的倾向性
高校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内容,基本上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理论的研究;二是教育的研究。这两个方面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在研究对象上,前者以理论为研究对象,注重的是理论本身,后者以理论教育为研究对象,注重的是理论的教育;在研究任务上,前者以揭示理论的实质、探讨理论发展的规律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后者则以探讨理论教育的规律作为主要任务;在学科属性上,前者属于基础研究,后者则兼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双重性质,其中应用研究的性质更加突出。因为理论教育的研究虽然也要重视理论的研究并以此为前提,没有理论,就无所谓理论教育,但它更主要的是研究理论教育的规律,即研究理论怎样才能更好地为教育对象所接受,从而转化为他们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价值观念。对于高校理论教育的教师来说,首先要学习和研究理论,只有先搞清楚了什么是以及如何对待的问题,才能解决用什么样的理论观点进行教育和如何进行教育的问题。同时,理论教育搞好了,又能增强人们的信念,进一步树立对待的正确态度,从而推动理论研究的繁荣。因此,高校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两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高校理论教育科学研究两个方面的内容,在研究实践中要平均用力,而是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后者,即应更倾向于教育的研究。这是由高校理论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高校理论教育,既具有一般意义的教育的共性,更具有鲜明的个性,即意识形态性。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具有教育的一般本质,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具有一般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主体、客体、目的、内容、方法、结果等,也反映教育的一般规律。与其它学科不同的是,高校理论教育是以理论而不是别的理论作为施教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教育活动,因而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或阶级性。这就决定了它必然有着与一般教育活动不同的特殊规律。因此,高校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既要研究理论体系本身,更要研究高校理论教育与一般教育活动不同的特殊规律,研究如何使更好地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以提高高校理论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理论教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三、研究主体的特定性
高校教育研究的主体主要是从事理论教育工作的教师。如前所述,理论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除对本身的研究之外,更要研究理论的教育。在目前形势下,主要是研究理论课的教学改革问题。对此,高校课理论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一,作为高校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的难点、重点、热点问题,教师最有发言权。高校理论的教学内容,毫无疑问就是理论体系,包括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化的理论。教材的编写,首先要反映理论的系统性。但教材内容还必须体现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重点和热点,这样才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承认,教材内容的确定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专家学者、教师、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三方通力协作。需要学术界立足中国国情,开阔视野,深入探索,产生出较为成熟和系统的理论成果,而不是浮光掠影、只言片语的评说。还需要由政府主管部门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选择,在统一的教学大纲的规范下组织编写。而无论是专家学者的研究,还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都离不开高校理论课教师的日常性研究。高校理论课教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最了解学生,他们对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重点,以及学生关注的理论热点问题最为熟悉,也有最深刻的体会。专家学者的研究(有的教师本身就是专家)必须以广大教师的研究作为基础,广泛吸收教师的科研成果。教育部门的决策也是一个民主集中的过程,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是其决策的最为直接的依据,广大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而获得的科研成果,也是重要基础。
高校德育的特点范文5
为了全面、准确论证艺术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我们《艺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研究与实践》课题组以湖南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称我校)为典型个例,于2008年4月,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抽样问卷调查。调查范围涵盖了学校所有的专业系,内容涉及学生的性别比率、城乡分布、家庭状况、自我评判、对现有管理模式和现状的评价、要求等等。此次共发放调查问卷680份,回收596份,回收率87. 6% 。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以及笔者二十多年在艺术职业院校从事学生教育管理的经验,让我们对艺术高职院校学生这一群体的个性特点以及如何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都有了比较明晰的认识。
一、 艺术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1、层次多,年龄跨度大,女生比率高。
我国的艺术高职一般都是本世纪初由原来各省艺术中等职业学校合并升格而成,加之艺术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像戏剧、舞蹈等形体表演类需要“童子功”的专业要求人才培养要相对低龄化,这就决定了艺术高职院校除了和普通高职院校一样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以外,一般都还有面向初中毕业生招生的五年制高职这一特殊的高职办学层次,同时还保留了少部分中专办学层次。因此,在艺术高职院校校园里,学生年龄从10岁上下到二十岁上下参差不齐,既有青春朝气的脸庞,也有稚气未脱的身影。在这样的校园里,还有着一个鲜明的特点,女生占了校园的大半壁江山。我校现有在校生2866人,其中女生2118人,比率达74%。这一比率在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办学层次中又有一定的差别:美术等综合类专业男女比率相对平衡,舞蹈等形体表演类专业男女比率倾斜度更高;男女比率的平衡度与基本办学层次的高低成正比例,我校目前纯高女生比率为66%,五年制高职女生比率为76% ,中专女生比率为74%,与五年制高职接近。
2、专业情结浓厚,文化意识淡漠,重专轻文现象突出。
这几乎是艺术类学生身上存在的一个共同特点。调查显示,有61.74%的同学认为自己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一现象。其中有11.32%的学生认为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以后就靠专业吃饭嘛”;有19.39%的学生 “知道不好,但基础差,加上周围同学基本都这样,不想或无力改变”; 也有30.13%的学生“知道不好,力图改变,争取全面发展”。造成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很多从小就开始学习专业,大都非常热爱自己的专业;与此同时却容易忽视文化学习,造成文化基础薄弱。另一方面也与职业教育的特性相关。职业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与专业紧密对应的就业教育,在学校专业课程几乎占了课程量的2/3,相应地,绝大部分课余时间也就被专业技能的训练所占用;加之艺术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学生要参加较多的艺术实践活动,因而使学生往往更重视专业课程(特别是专业技能课)而相对轻视文化理论课程的学习(甚至包括专业理论课)。这就势必导致学生专业文化不能平衡发展,人文素养缺乏。
3、思想活跃,情感丰富,但考虑问题易带感性色彩,而理性相对不足。
与普通高职院校学生相比,艺术类学生往往形象思维能力特别发达,这与艺术口传心授的教学方式和他们长期的专业熏陶密切相关。因此,艺术专业的学生往往表现出情感丰富、观察力强、富于想象力和创造性等优势,但同时也会显现出容易冲动、欠缺理性、忽视现实等不足。调查中我们设计了一道这样的问题,“你是否经常做明星梦,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成名?”结果有62.04%的同学作了肯定回答,考虑到这次调查美术专业学生取样比重偏大这个因素,实际上这一比率在其他专业学生中更高。工作实践中,我们感觉到学生(包括女生)打架现象一直难以根绝,特别是五年制大专这个层次,而起因往往是为丁点小事,根由却是处理方式不当。对此,调查中我们设计了这么一个问题 “如果你和同学相处出现了问题,你通常会选择怎样的方式来解决?”结果,仅有13.05%的同学选择了“向老师报告,由老师来调解”,有52.59%的同学选择了“宽容、忍让”; 但也有26.3%的同学选择了“自己去找同学理论清楚”(这一过程当中稍有言辞不逊,往往就激化矛盾);更有8.06%的同学选择了“喊一帮朋友教训、下对方”。当问到 “如果遇到周围同学有心理问题或其他异常情况,你通常会?”结果也只有10.12%的同学选择 “向老师、同学报告”,有67.86%的同学选择 “自己主动关心,帮助同学解除烦恼”;还有22.02%的同学选择 “还是不去打扰的好,他会自行解决的”。
4、注重自我,个性彰显,协作精神、集体观念、道德观等有待加强。
艺术教育的办学模式、教学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往往是以个体为本体的,学生容易从个人的喜好、感悟出发,以自我为中心,注重自我个性发展。体现在外表形象、服饰打扮和言谈举止上,他们求新、求异甚至求怪,好像惟恐人家不知道自己是搞艺术的。他们还热衷于自我设计、自我发展和为艺术而艺术,在行为上往往表现出较强的个性、以自我为中心的较大的散漫性、随意性,而团结协作精神、集体观念、道德观念、理想信念则有待加强。调查中我们问到“如果你所在的班或系正在举行比赛活动,而你此时正好网上聊天正欢,你会选择?”结果虽有84.7%的同学选择“下线,先参加集体活动去”,但也有15.3%的同学选择“继续网聊,集体活动少了我一个没什么影响”。当我们问到“您对大学生谈恋爱在公共场合过分亲昵和大学生在公共场所抽烟现象的看法”时,虽然有73.09%的同学“不赞成,这是不文明的表现”,但也有9.35%的同学 “赞成,这是与他人无关的私事”, 还有17.56%的同学表示“没什么想法”。 当我们调查“艺术院校同学关系”状况时,虽然有40.51%的同学认为“更加融洽,好相处,因为学艺术的大都比较热情”, 但也有28.05%的同学认为 “不很融洽,较难相处,彼此之间不是特别重视交往”, 还有31.44%的同学表示“没什么特别感觉,与过去学校差不多”。
5、主流积极向上,乐观自信,但缺乏学习目标、心理健康、贫困生等问题超乎想象,不容忽视。
调查中,当问到“你是否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时,有43.34%的同学回答“是,很有信心”,有49.58的%同学表示“信心不足”;也有7.08%同学回答 “没有信心”。当问到“与别的高职院校相比,你认为学艺术对以后就业等有无明显优势”时,有34.56%的同学认为“有,尤其是女孩子”;有8.22%的同学认为“女孩子有,男孩子没有”;有41.08的%同学认为“不好说,因人而异”;也有16.15%同学认为 “没有”。当问到“你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计划吗”,有40.04%同学回答“有,很明确”;但也有高达51.56%的同学回答“基本没有,很迷惘”;还有3.4的%同学回答“没想过,混日子”。 当问到“你认为自己的学习态度如何”,有23.23%同学回答“好,勤奋刻苦”;有69.97%的同学回答“较好,比较勤奋”;也有6.8的%同学回答“不大好,比较厌学”。 当问到“进入大学后你打算如何发展自我(限选3项并排序)”时,排序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实现人生理想作准备”(53.54%)、“掌握一技之长,为就业打好基础” (51.56%)、“参加社会兼职或打工,获得经济收入” (35.13%);另分别有17.85% 、11.05%和7.93%的同学选择了“为了获得文凭”、“顺其自然”、“没想过”。 当问及“你的课余时间主要花在(限选3项并排序)?”时,排序第一的是“上网、逛街、会友等娱乐活动”(50.42%)、接下来分别是“阅读课外书籍” (46.18%)、“巩固专业文化” (43.91%)、“其他”( 19.26%) 、“恋爱”(9.07%)。原选我们以为:“学艺术的人天性开朗乐观,鲜有心理问题”;“学艺术从小就需要高投入,某种程度上说是贵族教育,因此学生中贫困生比例很低”。两方面的调查结果都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调查中当我们问到“认为自己经常处于哪种情绪当中?”选择“快乐”的为23.8%;选择“平静”的为28.21%;两项相加比率为52.01%。受不良情绪困扰的比率竟达47.09%,其中认为自己常处于“无聊”情绪当中的为22.07%、常处于“郁闷”情绪当中的为18.04%、常处于“烦躁情绪当中的为7.87%。对自己是否心理健康问题的自我判断调查也显示:有36.85%的同学认为自己“健康”;有47.4%的同学认为自己“基本健康,但有时也会出现心理困扰;有11.9%的同学认为自己“有心理问题,经常出现心理困扰”;还有3.84%的同学认为自己“有严重的心理疾患”。家庭经济状况的调查则显示,只有3.45%的同学“很好”、34.17%的“较好”;而有49.71%的同学“比较困难”、 还有12.67%的同学“特别困难”。
6、形象气质出众,加之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多,学生更容易受到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的负面影响。
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学校也不可能再是一方纯净的象牙塔,艺术类院校学生外形出众,个性活跃,加之艺术实践机会多,相对更易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的侵染。调查中我们直面了这一问题,有意思的是,学生对这一现象的看法几乎是旗鼓相当地大相径庭:有47.4%的同学认为“确实如此”,同时也有51.63%的同学认为“没有这回事,外界乱说一气”。
二、艺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1、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既统一又区别对待的管理模式,同时女生教育是一个重点教育课题。
对高中起点的高职生和五年制大专后两年的学生实行与普通高校基本相同的管理模式,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范围内,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度,如恋爱、抽烟、上网等,就重在引导。同时也要适当吸取和保留升格前对学生从严管理的一些优势和经验,如我们就把晚查寝制度推及到了高职生中,它对于有效地预防、减少和杜绝夜不归宿等不安全隐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初中起点的五年制大专前三年和中专层次的学生,由于尚处于未成年阶段,自控能力差,对他们的管理则要在学校统一的学生管理规定框架内,适度从严,对恋爱、抽烟、上网等要作出一些限制性规定,在教育管理中要“堵”、 “导”结合,还要辅之以必要纪律约束。同时,如前所述,由于艺术高职院校女生比率高,受到外界不良侵扰首当其冲的也是女生,因此女生的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生理心理方面的自我防范与保护等教育也应是艺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题中之义的重要构成。
2、要充分发挥专业老师在教育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偶像效应。
学生对专业重视决定了专业老师在他们心中几乎处于无上的地位。调查中我们问 “在艺术院校,你认为谁来当你们的辅导员、班主任最为合适?” 结果51.63%的同学选择了“专业老师”(另有25.34%选择了“专职人员”、 14.01%选择了“文化老师”、 51.63%选择了“其他”)。 当问到“在思想修养方面,你认为在学校对你成长、影响最大的老师是?”(要求单选,但少部分学生多选了答案),排序结果分别是“专业老师”(36.28%)、“班主任”(30.33%)、“辅导员” (10.56%)、“系领导” (8.64%)、“文化老师” (7.1%)、“学工处老师” (5.18%)、“院领导” (2.5%)、“其他” (1.92%)。这一方面说明学校全方位育人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另一方面,全方位育人格局中不同的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影响发展是不平衡的,离学生教育层级越近,对学生成长影响力愈大,其中,专业老师首当其冲。实践也证明,由专业课教师担任辅导员、班主任的班级,学生最为信服,学风、班风普遍较好。但由于专业课教师承担了大量的教学、科研和教学实践任务,他们很难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生管理工作中,所以不可能都来担任兼职班主任更不可能担任专职辅导员。因此,一方面,条件允许,要尽量鼓励和安排专业老师兼任班主任。另一方面,每位专业老师都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学生心中沉甸甸的份量,在提高业务技能的同时,要特别注重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增强人格魅力,堪当学生楷模;还要关心爱护学生,善于将思想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当中,责无旁贷地担当起教书育人的重任。我院音乐系等专业系实行的专业老师“导师制”作为辅导员、班主任制度的有力补充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很好地发挥了教育的合力作用。同理,担任学生教育管理的非专业老师,也要经常了解学生专业方面的知识,拉近师生距离,提高教育管理效果。
3、要想方设法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理性思维能力。
首先全院上下方方面面特别是专业系的领导老师要真心、大力、经常向学生强调文化学习对于全面发展和专业提高的重要性。其次,要加强文化理论课堂教学。包括根据专业和职业发展需要科学安排和适当调整课程设置;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实际需要增设选修课;文化理论课老师要钻研艺术类高职学生的教学方法,在贴近学生、贴近专业、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吸引力方面动脑筋、做文章。再次,要在校园培育一种学生想学文化乐学文化的氛围。一是通过开展各种学术讲座、文化沙龙、作品展览、电影欣赏等文化主题活动拓宽学生视界;二是在“天天都是艺术节”的校园里,学生工作部门要整合文化教研组的力量,有针对性地安排和组织一些文化类的课外活动如演讲比赛、辩论赛、读书征文活动、综合知识抢答赛、专题研讨会以及诸如英语、计算机等科类知识和技能专项竞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静气、文气;三是要重点指导和扶持英语沙龙、读书协会、文学社等文化类学生社团,鼓励和支持他们多开展活动,扩大影响力。人的理性程度与其文化素养往往是直接呈正相关的,文化涵养提高了,学生想事处事自然会少一份冲动,多一份理性。
4、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有机结合,既要重视学生个性才智的充分发展,又要严格管理,还要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重在引导和开启,其作用是通过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使人产生自律行为,引导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这种教育,一方面不应该是完全的严格管理,而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殊性、差异性,尊重个性发展。另一方面,尊重个性又不应是摒弃规范的放任自由的发展,而应是符合培养目标的个性发展,是个体全面发展的个性发展。因此,在教育管理中,我们一方面要践行柔性管理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价值,给学生充分的可以施展才华的时间和空间,管理上应重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应以疏导的方式,经常性与学生小范围的交流,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和专业发展并及时给予具体有效的指导。还要注重情感教育,经常深入到学生中,了解他们,关心他们,用真心真情去影响和感染他们,学生特别需要、欢迎这样的方法。如调查中我们问“你对生活老师入住学生宿舍以及辅导员、班主任下寝制度的看法是?”,结果,有73.94%的同学投了赞成票,其中有41.65%表示“好,方便师生沟通,并能较快解决发生在宿舍的偶发事件”,有31.29%的同学表示“好是好,但很多老师来宿舍都是走形式,很少能坐下来和我们交交心”,期盼老师走近自己的心情可见一斑;当然,也还有27.06%的学生表示“不好,让我们感觉不自由,好像时刻在老师的监控之中”,这里面既有少数同学对严格管理的排拒,更多的则是我们老师工作方法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针对学生比较自由散漫的特点,刚性的、严格的制度管理也是不可或缺的。这就要求我们要高度重视校风学风建设,加强学生管理制度的建设、学习和践行,让学生行为有“规矩”成“方圆”。调查显示,我校虽然从入学教育开始就注重抓规章制度的学习,但学生对规章制度了解和遵守的效度还不够理想,“了解很深,严格遵守”的比率为23.03%,“比较了解,能够遵守”的比率为48.56%,尚有28.41%的同学“有所了解,但不多”。其实,严得在理的管理学生还是能够并愿意接受的。调查中我们问“你认为学校目前的管理模式?”,结果, 44.34%的同学表示“还可以,宽严适度”,有23.99%的表示“太松了,应从严”;当然也有31.67%表示“太严格了,对我们管制过多”。此外,针对艺术类学生个性凸显派生出来的团结协作精神、道德观和理想信念相对欠缺的不足,我们还要运用恰当的方式对学生重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端正态度、提高理想抱负。调查显示,学生比较乐意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分别是(限选3项并排序):“社会实践”(35.89%)、“老师跟我们的个别谈心” (33.59%)、“教师的言传身教”(30.19%)、 “大会、班会上领导、老师讲话”(20.92%)、 “宣传学习模范人物事迹的活动”(19.19%)、“政治理论课”(18.43%)和“其他”(8.07%)。
5、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对贫困生的帮扶教育工作。
如前所述,艺术高职院校的学生严重地存在着学习迷惘、学习目标不很明确、学习态度有待进一步端正等问题,存在着超乎想象的心理问题、贫困生问题等,对此,首先,学校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生涯规划教育,为学生成长成才导航。生涯规划教育要从入学抓起,要指导学生立足自己的专业和个性特长,结合毕业就业,围绕职业发展科学规划大学生活,做到学习有目标,就业能主动。其次,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为学生成长成才护航。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课程教学体系,结合学生实际组织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要重视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心理咨询室硬软件配备,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开展全面心理咨询与辅导、开展各种有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搭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要健全和完善院、系、班对心理问题“早发现、早报告,早研判,早预防,早控制”的“三级”、“五早”严密防护体系和危机预警干预体系;还要重视对学生信息员队伍的建设和学生朋辈队伍的培训,强化和提高“助人”意识和水平。最后,要重视贫困生的帮扶与教育,进一步完善以“奖、助、减、免、贷”为主要内容的绿色通道建设;还要注重对贫困生的“心理扶贫”,要通过细致的工作帮助贫困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培养自强不息、感恩社会的优良品质。
6、要设法创造条件,完善办学所需各项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切实解决办学条件与学生学习、生活所需之间的矛盾。
学校办学条件好坏,与学生管理工作是否顺畅紧密相关,实践中我们常常感觉到,学校办学条件如果满足不了学生正常合理需要,是学生怨声载道、学生管理工作中各种矛盾层出不穷、学生管理人员疲于奔命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艺术高职院校很多都面临校区狭小、办学条件艰难的问题。这次对学校办学条件满意度的调查显示,学生对学校办学软件条件的满意度还是比较高的,如对师资力量的满意度达到了85.6%(其中“很满意”为36.85%,“比较满意”为48.75%);对艺术氛围的满意度也达到了81%(其中“很满意”为31.86%,“比较满意”为49.14%)。但对学校一些办学硬件条件却意见很大,如对住宿条件的满意度只有54.32%(其中“很满意”为7.87%,“比较满意”为46.45%),“不满意”比率达45.68%;对饮食条件的满意度只有56.43%(其中“很满意”为15.93%,“比较满意”为40. 5%),“不满意”比率达43.57%;对运动场地等课外活动空间的满意度只有33.4%(其中“很满意”为7.1%,“比较满意”为26. 3%),“不满意”比率高达66.6%。因此,学校一定要设法加大投入,尽快完善办学所需各项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为学生的教育管理提供良好的条件保障。
高校德育的特点范文6
论文摘要:高校体育社会化表现为大学生对高校体育的依赖性减小、社会体育形态进入校园、高校体育场馆的社会性、大量的体育信息来源于社会、体育教育的社会功能愈渐突出、高校体育教师扮演“双重”角色。
高校体育社会化问题是目前高校体育改革中的热门话题。高校体育是与社会体育的对接点,大学生的体育思想、意识、行为、习惯的现状,不仅反映高校体育教育的效果,而且关系到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第二期工程目标的实现。因此,高校体育社会化问题同样有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本文就高校体育社会化的若干问题进行研讨,为实现高校体育社会化提供理论依据。
1、大众体育兴起引发的体育社会化的到来
美国总统克林顿宣称“健康是21世纪的通行证”,20世纪的后20年西方各国政府纷纷把国家健康的目光投向大众体育。大众体育的勃然兴起,成为当今世界“第二个奥林匹克运动”。到目前为止,世界已有80多个国家推行了大众体育发展计划。我国政府于1995年颁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作为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跨世纪的健康工程,旨在“努力实现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中华民族体质和健康水平,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当今世界大众体育发展有两大特点,其一是体育大众化,其二是体育社会化。体育社会化通俗理解为“体育面向社会,全社会都兴办体育。”这个概念在西方发达国家是不存在的,因为他们的体育本来就是一种社会行为。而我国多年在计划经济的“举国体制”下,开始逐步由国家调控向依托社会转变。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社会办体育的成份将有所增加,全民参与体育的意识逐渐增强。体育社会化包括组织领导的社会化、经费来源的社会化、场地设施的社会化、活动方式的社会化、宣传鼓动的社会化。
2、高校体育的新特点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工程的实施,体育社会化程度的提高,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并呈现出一种融合的态势。社会体育形态进人大学校园,社会体育新兴的体育项目成为大学校园体育新的热点。大学生对高校体育的依赖性逐渐减少,大学生体育开始流向社会。高校体育场馆在向学生开展有偿服务的同时,开始向社会有偿开放。社会体育的管理形态开始进入校园,打开围墙、服务社会,构建体育培训、健身、康复、医疗等中心成为高校体育新的发展方向。高校体育教师扮演“双重”角色,成为大学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沟通者和倡导者。社会体育场馆开始为大学生提供有组织或廉价、快捷的有偿服务。社会体育组织、各种俱乐部已经把注意力转移到大学生的各种体育培训上。余暇体育成为大学生体育一种新的时尚,娱乐体育成为大学生的时尚。大学生大量的体育信息来源于社会和宣传媒体。社区体育开始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一块重要阵地,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功能日渐突出。
3、实现高校体育社会化的途径
随着社会体育的日益发展,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相融合乃至社会体育逐渐代替学校体育的趋势已初见端倪。实现高校体育社会化有如下几个途径。
(1)体育场馆的社会化。《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各种国有体育场地设施都要向社会开放,加强管理,提高使用率,并为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全国第四次体育场地普查总体数据报告》统计资料显示:全国共有体育场馆615 693个,全国高等院校共有体育场馆12 762个,占全国共有体育场馆总数的2.73%。其中体育场178个,体育馆(含房)1 347个,各种训练场10 384个。如何发挥高校体育场馆的优势、挖掘潜力、打开围墙,为社会体育服务,是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研究课题。
(2)组织管理的社会化。建立为社会参加者服务的各种体育服务机构与组织,如社会体育健身中心、培训中心、指导中心、体疗康复中心等;与社会体育机构联办体育俱乐部以及社会体育服务产业;为大学生建立参与社会体育实践的中介机构,提供廉价和快捷的体育服务;通过与社区组织联系为大学生提供参与社会体育实践的机会。
(3)教学内容的社会化。高校体育教学内容要在保持大中小学各阶段教育内容衔接的基础上,坚持与社会体育接轨。其课程的设置应坚持面向社会大众体育,考虑从业后社会体育的需求,应掌握1—2项大众体育健身方法,养成习惯,增强意识。同时,还要兼顾竞技体育项目设置,办好具有本院校特色的高水平队。目前世界各国有2/3的大学已取消了体育必修课的规定,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应减少必修课的成份,增加选修项目。
(4)组织形式的社会化。体育课是高校体育教育的核心,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主要环节。目前高校体育课大多是基础课、选项课、专项课和体育俱乐部形式的体育锻炼,体育课教学还多是整齐划一、严格管理的状况。未来高校体育教学将被宽松、自主、活泼的俱乐部所代替。不定班、不定时间、不定教师的开放教学形式和随意性强、无心理压力、愉悦身心、表现个性的体育氛围肯定会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其次,大学生余暇体育、社会体育能力将被列人考核和评价的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