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文化的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本土文化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本土文化的概念

本土文化的概念范文1

一、国产高概念电影发展现状

(一)国产高概念电影概念的深度解析

本文理解的国产高概念电影有四高,首先必须具备高视觉形象吸引力,其次,必须具备高市场商机,再次,必须具备高情节主轴配合高剧情铺陈,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必须具有高观众关注度与高渴求度。具备上述四高,方能称之为国产高概念电影。为达成高视觉形象吸引力就必须诚邀名导与明星鼎力加盟;为达成高市场商机,就必须在前期、后期着力于曝光宣传;为达成高情节主轴与高剧情铺陈就必须保持情节轴线清晰,既不混乱亦不烧脑,剧情铺陈精致且易沉浸;而为达成观众高关注度与高渴求度,就必须与曝光宣传相配合,不断挖掘观众需求,将观众对电影的需求不断抬升,从而形成一种对于电影的渴求,实现饥饿式营销。例如《京城81号》深度运用了这种营销方法,反植入式地以电影为原型在全国各地广泛营造了《京城81号》密室逃脱。同时,尤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把准时展脉博,使得电影本身既要继承流行文艺的优良特质,又要能够与艺术性、流行性、时代性等形成多重互文性衍生。

(二)国产高概念电影发展现状的两极分化

国产高概念电影源于好莱坞成功的电影制作工业化、程式化、集约化、系统化的商业大片模式,从某种程度而言,好莱坞的这种电影制作的文化工业化模式,其本质上是一种后馈式的以营销为主导的电影制作成功范式。这种成功范式既需要强大的营销刺激市场,又需要强大的媒介宣传由刺激观众需求演化为观众的强烈渴求。同时,名导效应与明星硬卡司效应亦不可或缺。好莱坞的这种大投入高回报、大制作高铺排、大营销高曝光、大市场高排片的四大四高已经成为后现代国产电影发展的一条固化式发展模式。然而,纵观国产的高概念电影现状,我们却看到了一种近乎不可思议的两极分化。一方面,国产高概念电影在不断地创造着高投入与高票房;而另一方面,国产高概念电影却在不断地承受着欠佳的负面评价,显然,这种两极分化为国产高概念电影发展提出了新问题与新诉求。例如《京城81号》即存在着这种两极分化现象。

(三)国产高概念电影发展现状的问题与诉求分析

国产高概念电影的发展现状有目共睹,片面追求最大化营销,必然导致资源的整体配置全面失衡,电影的整体资源过度倾斜至营销环节,以及名导明星等诸多环节,显然会使得电影所依托的情节根本出现某种程度的动摇,进而将极大地削弱电影的内涵意象,这种失去情节根本与内涵意象的问题,才是导致国产高概念电影已经开始“叫座不叫好”的关键。此外,就社会背景而言,中国的社会背景早已今非昔比,开放的网络时代,直接造成了最终端的观众亦能够较为轻松快捷地,与好莱坞等世界级大制作电影信息进行最直接的接触。而国产与好莱坞的巨大距离,自然会为最终端的观众带来巨大的视觉落差、感受落差、心理落差。勿庸讳言,国产高概念电影的四大四高并未能够与好莱坞的文化工业化等量齐观,因此,不可避免地在主旨表现、风格类型展现、创作技法表达等诸多方面等而下之。[1]

二、国产高概念电影发展创新

(一)国产高概念电影发展创新问题

客观而言,国产高概念电影在好莱坞引进大片面前明显处于文化输入的弱势地位,面对优势文化的强输,以及文化领域的不断开放,事实上,国产高概念电影繁荣的表面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国产电影在好莱坞的高概念电影的强烈冲击下,可以说是几乎盲目地照搬照抄着好莱坞的高概念模式。可见,国产高概念电影问题的关键症结,恰恰在于艺术内涵的力所不及之处,盲目且无奈地借助于形式加以拙劣地弥补。而解决方略恰在于更宜以中国式的独特生活经验与生存智慧,给出影视光影的全新解读,从而透过光影令全球观众能够借以触碰到跃动着的中国式的根性灵魂。从而以根性灵魂究极化建构普世化的博爱自由等互文式的影视内涵,这样的根性创新才是国产高概念电影的唯一出路。而动辄数以亿计片酬请来的好莱坞明星,绝对不可是国产高概念电影发展的票房良药,从大市场定位的国产高概念电影的国际化发展战略而言,好莱坞明星中国式影视意识形态的弥合恐怕尚需假以时日。

(二)国产高概念电影发展创新方略

国产高概念电影目前并不存在文化厚度与资本极度缺乏问题,而至于技术与其他方面的短板,则均可以透过文化厚度与优势资本加以综合解决。例如,《京城81号》中即创新性地引入了恐怖、剧情、爱情等多种形式的深度融合式探索,为国产高概念电影作出了创新的可喜的尝试。因此,国产高概念电影更宜奉行一种内倾性的宏观发展方针,由内倾性宏观发展方针制定出微观、内省、挖掘型的整体化发展政策,应以自体内向式发展取代单纯、片面、机械式和外向型盲目效仿。应夯实影视文化发展的可持续化基础,唯有影视文化良性循环下的可持续发展,方能成为国产高概念电影长足发展的根本促进力量。同时,影视文化良性循环下的可持续发展,亦是国产高概念电影创新式发展的不二法门。从西方发达国家优势影视文化的发展创新历功经验可见,好莱坞赖以支撑的最主要的中坚力量,其实并非其表象化的影视产业本身,而是其畅销且流行全球的文化支撑。因此,国产高概念电影的创新,更期待着影视艺术化的灵魂絮语的全新民族化解读,由东方懵懂迷思而东方唯美情思,由东方唯美情思而东方永恒哲思才是国产高概念电影创新的终极方略。

(三)国产高概念电影发展路径

国产高概念电影在好莱坞的影响之下方兴未艾,然而,中国电影的浅表式的浮于表象上高概念却深受国际影坛评论的抨击。很显然,国产高概念电影仍处于初级的奇观与情节之间杂合的阶段,尚未能达致好莱坞式的奇观、情节、故事并举的完美式高概念标准。简言之,国产高概念电影,必须形成一种国产高概念电影所独具的核心竞争力,而这一目标的达成,必须依托于东方故事。其实仅从《功夫熊猫》的轰动效应即能看到东方故事的全球文化吸引力,但重要的是国产高概念电影中的东方故事的细节尚需加以精雕细琢,例如故事悬念、情节安排、戏剧设计、沉浸体验等等方面尚存较大缺陷。而这些又显然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支撑,才能够最终落到实处。例如《京城81号》一片即为国产高概念电影的发展路径进行了高级审美与文化核心竞争力的探索。由此可见,国产高概念电影的发展路径其实就是一种以更高级的审美力量,创造一种文化核心竞争力,同时,这种文化核心竞争力所左右的时空向度,亦是为国产高概念电影赋予灵性的一种发展救赎,并且,这种发展救赎更能够视同为一种国产高概念电影在文化支撑下的腾飞期许。[2]

三、国产高概念电影未来展望

(一)需求支撑

中国所拥有着的数以十亿计的天量人口资源,为中国国产高概念电影提供了钻石般宝贵的强大的需求根柢。从观众的视角而言,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欣赏世界各国的影视作品已经变成易如反掌,加之我国国内网络视讯从业者的努力,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之间早已形成了透明化的效应。一方面,国产高概念电影期待着来自国民本体的更加强劲的需求支撑,而另一方面,事实上,中国的数以十亿计人口也正在期待着来自国产高概念电影的本土化的艺术性反哺。以中国所拥有的世界最多人口的强大潜在需求计算,即便是中国经济发展继续低迷,而国产高概念电影未来发展的前景仍将极为广阔,国内外的关于中国电影正趋于饱和的论调显然是无稽之谈。之所以出现国产高概念电影需求不够旺盛的根本原因,恰恰在于国产高概念电影与需求之间的供需交错。而实际上,一旦国产高概念电影与国产天量人口影视需求进行恰到好处的对位,则国产高概念电影所期待着的数以十亿计的天量需求阀门将哗然打开。[3]

(二)动力支撑

绝大多数电影界专家倾向于不认同国产高概念电影的本土化,然而,纵观中国整个电影发展历史,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中国电影之所以能够在世界影坛引起关注,其根本原因恰恰在于中国高概念电影的本土化风格。同时,唯一能够与中国本土化风格相同步的国产高概念电影,植根于本土化的制作经验更是弥足珍贵,本土化的诗意化生存与本土化的性情滋养等,其实已经为国产高概念电影提供了中国电影重新崛起于世界影坛的基本性格灵魂保障和强大的深植勃发动力。实际上,只有中国式的灵魂低语,方能恰到好处地引导起国产高概念电影情感的流畅渲泻,国产高概念电影必须由大他者误区跳脱出来,以中国式的个体生存体悟可持续地发声。世界任何国家影视行业的兴盛发达,究其根本原因都源于其根性灵魂的动力支撑,中国亦不例外,因此,即便是照搬照抄好莱坞式成功模式,亦应内求于根性灵魂的动力支撑,才能真正实现整个中国影视行业未来的无极化发展。

(三)文化支撑

影视艺术是远比阅读更加深入的一种直观体验,这种直观体验由光影所系牵动着人类纤细的情思与哲思,而这种直观体验的细腻反应显然需要强大的文化支撑。中华传统文化有着世界任何发达国家与地区都不具备的文化底蕴,这种上下五千年的深厚文化底蕴为世界所有文明所尊敬、所仰慕、所艳羡。因此,影视艺术在紧靠流行文艺的同时,更要紧靠传统文化底蕴,以形成一种中国高概念电影的强势文化话语权,进而形成影视艺术所不可或缺的中国式的独特的根性灵魂,并以这种根性灵魂演化成为中国影视艺术高踞世界艺术之林的牢不可破的文化壁垒,最终形成一种真正的文化意义上的中国制造标签化的国家意象,而不是纯粹表象化的物资、器材、人力、资本的简单机械式堆砌。[4]显然,唯有文化的支撑力量与文化聚变的能量,才能将国产高概念电影由光影之中跳脱般地释出,以文化之翼带向世界影坛前列。

结语

从国产高概念电影发展的现状加以深度观察,我们便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艺术更应关注本民族的本土化的根性灵魂,而不是在优势文化的强势浸袭下被动地人云亦云。国产高概念电影更应成为本土根性灵魂的风景画家,更应成为本土观众影视需求的本土化满足者,而不是逆反者,更应以本土根性灵魂的中的时空意识,采撷本土根性灵魂中的国家意象,并将这种由根性灵魂所驱策着的国家意象,凝结成为世界影坛上的一道靓丽的永恒光影。

参考文献:

[1]吴昊,詹秦川.国产“高概念”电影的美学特征[J].电影评介,2009(4):25.

[2]张华君.浅谈国产高概念电影的互动营销[J].新闻研究导刊,2015,(7):133.

[3]远牧.国产“高概念”电影:喧嚣背后的苍白[J].粤海风,2013(2):65-67.

本土文化的概念范文2

全球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涉及到不同的学科和领域。邬志辉教授在《教育全球化——中国的视点与问题》中归纳了五种界定模式(传播学的界定模式、经济学的界定模式、文化学的界定模式、生态学的界定模式、政治学的界定模式),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多纬度的发展过程,各纬度在表现上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全球化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对不同国家来说,全球化的意义可能是不一样的:全球化是一个矛盾性的发展过程,单一与多样、特殊与普遍等矛盾和悖论都同时并存与全球化的结构当中。”音乐教育属于文化范畴,所以在这里重点看看文化学的界定模式:“就文化的全球化而言,它不是一个日趋同质化(homogenization)和一体化(unification)的过程。相反,它是一个全球化和逆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文化多样性与文化普遍性、全球化和地方化之间矛盾公生并在全球背景下凸显强化的过程。”可见全球化在文化领域更多的是一种全球与本土文化的交流和对话,没有差异就没有交流的必要,没有交流就不会与进步,因此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从观念上,全球化并不是一个同质化过程。至少对现在来说,那种认为非西方世界最终将因循一个单一发展模式的合流观念是过于简单化的。他没有考虑到各种全球化趋势中的复杂性因素。……因此,当今世界成为这样一个竞技场,全球化和它的对立物——本土化——各擅胜场,正在同时对个体和群体产生巨大的压力。”(杜维明《对话与创新》)着名文化理论家野健一郎也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各种文化之间的接触越频繁,文化越趋多样化”。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同样也促进了各本土文化之间的交流,可以说没有全球文化只有本土文化,各本土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未来世界文化朝着“全球本土化”发展。

在音乐的“全球本土化”中,印度小提琴音乐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例子。小提琴是欧洲音乐的重要乐器之一,大约在两百年前传入南印度宫廷,现在南印度音乐会几乎离不开小提琴了。从音乐风格到演奏方式,印度小提琴音乐与西方小提琴音乐都有着极大的不同。相信也听过印度小提琴演奏的人肯定会为它们完全不同的音色留下深刻的印象。为适应印度音乐的要求,印度人把小提琴改为c、g、c、g定音,席地而坐演奏,把琴放在胸前和右脚之间。风格模仿印度的歌唱,演奏多滑音。他们采用自己的方式改进小提琴。使小提琴成为了印度人自己的乐器。现在印度小提琴音乐受到了世界各国的热烈欢迎。印度传统音乐做到了真正的“全球化”,在现代世界中保持了自身的整体性和独立性,成为音乐的“全球本土化”的典范。

二、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

在全球化进程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一时代背景又向教育提出了挑战。我国音乐教育领域对全球化问题的反应慢一拍。缺少音乐教育基本理论的全球性思考。当看到音乐教育全球化这一概念时难免会误解为全球音乐教育的趋同,甚至是全球音乐教育的西化。这显然是对全球化这一概念的片面或不深刻的理解。由此引入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以更好的理解全球化语境下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是指所有全球共同认可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都必须适应本土的音乐教育环境,以体现本土人民的主体性:所有有建树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总是有地域性的,总是产生于特殊、具体的音乐教育环境.总是由解决具体音乐教育问题的人创造的,而后才具有了一般性并被全球的“他者”广为借鉴、学习和再创。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包括以下特征:

1、音乐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音乐教育的普遍性体现为各国、各民族和各种不同文明体系之间在音乐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上的某种趋同。如音乐的终身学习和把音乐视为文化,理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音乐等观念正被世界各国所接纳:对话式教学正取代灌输式教学已成为全球音乐教学认可的方法等等。音乐教育的特殊性体现在虽然各国音乐的终身学习等观念已被接纳,但各国的接受程度、范围各有不同:各国的教学方法也各有不同的运用。

2、音乐教育的一体化和分裂化的统一。音乐教育的一体化体现在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建立,如1953年成立的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等。这些国际组织在全世界、在国家之间乃至在地区之间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如ISME在半个世纪来纠正了全球普遍存在的欧洲文化中心论,正式提出了世界音乐(WordMusics)教育的概念。“多元文化教育”、“世界音乐”、“全球观点”等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焦点。就在全球音乐教育一体化的同时,各国、各民族、各地方的独立性不断加强,珍视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传统以及保护和促进音乐文化多样性的努力,不仅是各民族国家,也是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一种追求。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成果正是各国、各民族乃至各地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3、音乐教育的国际化与地方化的统一。为了便于交流、沟通和比较,国际社会越来越采用为世界各国所共同接纳与共同遵守的标准与规范。但音乐教育的国际化并不是绝对的和单一的对应。如在一些术语概念上,由于语言文化和理解方式的不同则应慎重的理解和运用。

三、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的几点建议

1、重视世界音乐的教育

全球化语境下人类利用先进的通讯技术、交通工具克服了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制。各地区、民族和国际组织的相互联系乃至相互依赖增大,使全球范围内的自由交往更频繁:世界经济市场化使资源得到全球性配置,促使地区乃至国家经济的依赖增大,经济往来密切:全球化带来的全球问题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等也把世界人民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与人紧密联系密不可分,都是组成这个世界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文化的角度看,经济的密切往来必将促进文化的交流、依赖。作为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音乐文化也是人类相互理解的纽带。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话语中的世界音乐指的是世界各国本土的音乐,是为了增强世界各国的相互理解为目的,这就要打破欧洲音乐中心论的旧有观念,理解并学习世界各国、各地、各民族的音乐,它们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乐从属于文化,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文化千差万别、种类繁多,每一种音乐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就是要求人们去理解、学习不同的音乐文化以促进世界的理解和交流。我国的音乐教育长期受西方音乐中心论的影响。分不清西方和世界,教育内容中世界音乐所占比重几乎为零。西方音乐只是沧海一粟,是世界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成功也正是在于它的特殊性。世界音乐给了我们更广阔是视野,使我们可以从更多角度认识到自身的独特性,在保持自身独立性和整体性的情况下获得新的发展。

2、重视本土音乐的教育

正像前面指出的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本土的音乐文化传统就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一部分。近年来“本土知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学术界也开始了广泛的研究。石中英在《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中将“本土知识”定义为:“由本土人民在自己的长期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与本土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和人文环境)及其历史密不可分,是本土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是一度被忽略或压迫的本土人民实现独立自主和持续发展的智力基础和力量源泉。”并且他还详细论述了“本土知识”在内在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由于本土知识与本土生活方式密切结合,深深扎根本民族文化,包含着真正的生存智慧,对于解决本土问题是一种真正有效的知识,也是他者所不能给予的。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要求我们重新认识本土音乐在世界音乐文化中的地位,增强他们对本土音乐的认同和归属感,彻底摆脱西方音乐中心论的控制,探寻适合本土音乐教育环境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等,并为世界音乐教育之林贡献力量,以达到“对话”的最高境界。外来文化要在本土得到发展必须适应当地环境和各种条件,也是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再创造的过,成功的本土化成果又可以作为“他者”推向世界。音乐教育必须有这样的视野才能使更多的人们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用于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进一步把自己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3、让音乐教育回归生活

当代哲学大师胡塞尔从现象学的角度指出了欧洲“科学世界”的危机,并提出走向“生活世界”的超验现象学,为我们理解“生活世界”与“音乐教育世界”的关系奠定了

精品源自英语科基础。生活世界是一切教育世界的根基与源泉.教育的有效性与意义最终要回到生活世界。而我们的音乐教育世界渐渐淡忘了这一源泉,处在一个所谓西方科学的音乐技术和理性符号覆盖的异化了的生活世界。学校音乐教育成了纯粹知识的灌输,远离了生活世界得以课堂、教材为、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教育。音乐本身就源自于生活,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要求我们摆脱原有的教育模式.重建音乐教育的观念,在生活中交流、学习和理解音乐,最终走向生活。生活中存在多种多样的音乐。“佛罗里达州奥兰多的迪斯尼乐园中的世界民族村。围绕着中央大湖.依次有墨西哥、挪威、中国、德国、意大利、美国、日本、摩洛哥、法国、英国、加拿大、以色列等十二个村,其中不少都有音乐歌舞表演。……英国的世界巡回艺术团、印度古典音乐协会、皇家非洲协会、亚洲音乐巡回演出团和伦敦共同体学院艺术系常在那儿举行演出或举办综合艺术节,如1995年举办过印度、巴基斯坦、加勒比和西非等艺术节。……五花八门的街头广场音乐是西方城市一景,也融入了世界音乐。如旧金山鱼市码头前。秘鲁流浪艺人的排箫与吉它二重奏。”(汤亚汀《走向现实生活的世界音乐》)这些音乐都是来自本土源于生活。并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音乐、学习音乐、理解音乐,看到本土音乐的独特性,看到世界音乐的异彩纷程。

结语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既是一种思想又是一种方法,让人们重新认识全球化、重新认识音乐文化、重新认识本土音乐、重新认识世界音乐,培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地球村民”。虽然已有很多优秀的学者认识到西方音乐中心论的危害并作出了诸多努力,但由于我国的音乐教育深受其影响及多种原因目前还不尽人意。但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既可以保持全球音乐教育的互相依赖,又可以保持全球音乐文化的多样性.是一种时代趋势,给予我们的音乐教育很大的启示,相信我们的音乐教育会朝着“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的方向发展。

本土文化的概念范文3

摘要 全球化带来了世界文化的频繁交流和对话。作为全球化的对立面“本土化”以独特的生

引言

现今随着经济的频繁往来和信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一系列全球问题的产生使人们越来越密不可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角度也变得全球化了。“全球化”作为目前最流行的术语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世界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文化的交流也成为各国际关系的重要方面。西方学者罗兰·罗伯森“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概念的提出正是作为一种文化上的对策和设想,认为“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全球文化是以多样性和差异性为标志。作为全球化的对立面“本土化”以独特的生命力与之抗衡,世界文化将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和对话。音乐在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使之也深受全球化的洗礼。“全球本土化”也给予音乐教育以重要启示。要深入理解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须从对全球化的认识开始。

一、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和对话

全球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涉及到不同的学科和领域。邬志辉教授在《教育全球化——中国的视点与问题》中归纳了五种界定模式(传播学的界定模式、经济学的界定模式、文化学的界定模式、生态学的界定模式、政治学的界定模式),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多纬度的发展过程,各纬度在表现上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全球化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对不同国家来说,全球化的意义可能是不一样的:全球化是一个矛盾性的发展过程,单一与多样、特殊与普遍等矛盾和悖论都同时并存与全球化的结构当中。”音乐教育属于文化范畴,所以在这里重点看看文化学的界定模式:“就文化的全球化而言,它不是一个日趋同质化(homogenization)和一体化(unification)的过程。相反,它是一个全球化和逆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文化多样性与文化普遍性、全球化和地方化之间矛盾公生并在全球背景下凸显强化的过程。”可见全球化在文化领域更多的是一种全球与本土文化的交流和对话,没有差异就没有交流的必要,没有交流就不会与进步,因此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从观念上,全球化并不是一个同质化过程。至少对现在来说,那种认为非西方世界最终将因循一个单一发展模式的合流观念是过于简单化的。他没有考虑到各种全球化趋势中的复杂性因素。……因此,当今世界成为这样一个竞技场,全球化和它的对立物——本土化——各擅胜场,正在同时对个体和群体产生巨大的压力。”(杜维明《对话与创新》)著名文化理论家野健一郎也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各种文化之间的接触越频繁,文化越趋多样化”。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同样也促进了各本土文化之间的交流,可以说没有全球文化只有本土文化,各本土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未来世界文化朝着“全球本土化”发展。

在音乐的“全球本土化”中,印度小提琴音乐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例子。小提琴是欧洲音乐的重要乐器之一,大约在两百年前传入南印度宫廷,现在南印度音乐会几乎离不开小提琴了。从音乐风格到演奏方式,印度小提琴音乐与西方小提琴音乐都有着极大的不同。相信也听过印度小提琴演奏的人肯定会为它们完全不同的音色留下深刻的印象。为适应印度音乐的要求,印度人把小提琴改为c、g、c、g定音,席地而坐演奏,把琴放在胸前和右脚之间。风格模仿印度的歌唱,演奏多滑音。他们采用自己的方式改进小提琴。使小提琴成为了印度人自己的乐器。现在印度小提琴音乐受到了世界各国的热烈欢迎。印度传统音乐做到了真正的“全球化”,在现代世界中保持了自身的整体性和独立性,成为音乐的“全球本土化”的典范。

二、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

在全球化进程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一时代背景又向教育提出了挑战。我国音乐教育领域对全球化问题的反应慢一拍。缺少音乐教育基本理论的全球性思考。当看到音乐教育全球化这一概念时难免会误解为全球音乐教育的趋同,甚至是全球音乐教育的西化。这显然是对全球化这一概念的片面或不深刻的理解。由此引入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以更好的理解全球化语境下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是指所有全球共同认可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都必须适应本土的音乐教育环境,以体现本土人民的主体性:所有有建树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总是有地域性的,总是产生于特殊、具体的音乐教育环境.总是由解决具体音乐教育问题的人创造的,而后才具有了一般性并被全球的“他者”广为借鉴、学习和再创。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包括以下特征:

1、音乐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音乐教育的普遍性体现为各国、各民族和各种不同文明体系之间在音乐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上的某种趋同。如音乐的终身学习和把音乐视为文化,理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音乐等观念正被世界各国所接纳:对话式教学正取代灌输式教学已成为全球音乐教学认可的方法等等。音乐教育的特殊性体现在虽然各国音乐的终身学习等观念已被接纳,但各国的接受程度、范围各有不同:各国的教学方法也各有不同的运用。

2、音乐教育的一体化和分裂化的统一。音乐教育的一体化体现在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建立,如1953年成立的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等。这些国际组织在全世界、在国家之间乃至在地区之间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如ISME在半个世纪来纠正了全球普遍存在的欧洲文化中心论,正式提出了世界音乐(WordMusics)教育的概念。“多元文化教育”、“世界音乐”、“全球观点”等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焦点。就在全球音乐教育一体化的同时,各国、各民族、各地方的独立性不断加强,珍视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传统以及保护和促进音乐文化多样性的努力,不仅是各民族国家,也是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一种追求。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成果正是各国、各民族乃至各地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3、音乐教育的国际化与地方化的统一。为了便于交流、沟通和比较,国际社会越来越采用为世界各国所共同接纳与共同遵守的标准与规范。但音乐教育的国际化并不是绝对的和单一的对应。如在一些术语概念上,由于语言文化和理解方式的不同则应慎重的理解和运用。

三、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的几点建议

1、重视世界音乐的教育

全球化语境下人类利用先进的通讯技术、交通工具克服了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制。各地区、民族和国际组织的相互联系乃至相互依赖增大,使全球范围内的自由交往更频繁:世界经济市场化使资源得到全球性配置,促使地区乃至国家经济的依赖增大,经济往来密切:全球化带来的全球问题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等也把世界人民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与人紧密联系密不可分,都是组成这个世界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文化的角度看,经济的密切往来必将促进文化的交流、依赖。作为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音乐文化也是人类相互理解的纽带。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话语中的世界音乐指的是世界各国本土的音乐,是为了增强世界各国的相互理解为目的,这就要打破欧洲音乐中心论的旧有观念,理解并学习世界各国、各地、各民族的音乐,它们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乐从属于文化,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文化千差万别、种类繁多,每一种音乐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就是要求人们去理解、学习不同的音乐文化以促进世界的理解和交流。我国的音乐教育长期受西方音乐中心论的影响。分不清西方和世界,教育内容中世界音乐所占比重几乎为零。西方音乐只是沧海一粟,是世界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成功也正是在于它的特殊性。世界音乐给了我们更广阔是视野,使我们可以从更多角度认识到自身的独特性,在保持自身独立性和整体性的情况下获得新的发展。

2、重视本土音乐的教育

正像前面指出的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本土的音乐文化传统就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一部分。近年来“本土知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学术界也开始了广泛的研究。石中英在《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中将“本土知识”定义为:“由本土人民在自己的长期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与本土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和人文环境)及其历史密不可分,是本土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是一度被忽略或压迫的本土人民实现独立自主和持续发展的智力基础和力量源泉。”并且他还详细论述了“本土知识”在内在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由于本土知识与本土生活方式密切结合,深深扎根本民族文化,包含着真正的生存智慧,对于解决本土问题是一种真正有效的知识,也是他者所不能给予的。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要求我们重新认识本土音乐在世界音乐文化中的地位,增强他们对本土音乐的认同和归属感,彻底摆脱西方音乐中心论的控制,探寻适合本土音乐教育环境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等,并为世界音乐教育之林贡献力量,以达到“对话”的最高境界。外来文化要在本土得到发展必须适应当地环境和各种条件,也是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再创造的过,成功的本土化成果又可以作为“他者”推向世界。音乐教育必须有这样的视野才能使更多的人们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用于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进一步把自己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3、让音乐教育回归生活

当代哲学大师胡塞尔从现象学的角度指出了欧洲“科学世界”的危机,并提出走向“生活世界”的超验现象学,为我们理解“生活世界”与“音乐教育世界”的关系奠定了基础。生活世界是一切教育世界的根基与源泉.教育的有效性与意义最终要回到生活世界。而我们的音乐教育世界渐渐淡忘了这一源泉,处在一个所谓西方科学的音乐技术和理性符号覆盖的异化了的生活世界。学校音乐教育成了纯粹知识的灌输,远离了生活世界得以课堂、教材为、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教育。音乐本身就源自于生活,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要求我们摆脱原有的教育模式.重建音乐教育的观念,在生活中交流、学习和理解音乐,最终走向生活。生活中存在多种多样的音乐。“佛罗里达州奥兰多的迪斯尼乐园中的世界民族村。围绕着中央大湖.依次有墨西哥、挪威、中国、德国、意大利、美国、日本、摩洛哥、法国、英国、加拿大、以色列等十二个村,其中不少都有音乐歌舞表演。……英国的世界巡回艺术团、印度古典音乐协会、皇家非洲协会、亚洲音乐巡回演出团和伦敦共同体学院艺术系常在那儿举行演出或举办综合艺术节,如1995年举办过印度、巴基斯坦、加勒比和西非等艺术节。……五花八门的街头广场音乐是西方城市一景,也融入了世界音乐。如旧金山鱼市码头前。秘鲁流浪艺人的排箫与吉它二重奏。”(汤亚汀《走向现实生活的世界音乐》)这些音乐都是来自本土源于生活。并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音乐、学习音乐、理解音乐,看到本土音乐的独特性,看到世界音乐的异彩纷程。

本土文化的概念范文4

一注重英语教学的社会文化观念

全球化对于教育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全球化与在地之间的关系是合作与对抗的关系,不是全然抗拒。而是将全球化与本土化都视为全球化的特质,在全球化的潮流中我们并未见到文化同质化的趋势,反而看到各地文化异质日益受到视和保护,因此“本土化”和“全球化”其实是可以共生共存,不应简化为霸权和抗拒的关系,而陷入拥抱和排斥的两极观点。采取更为主动的姿态来回应全球化趋势,正是我国英语教师和研究者的全新课题,在全球只是生产力的竞技场域,以第三空间的观念,容纳多元思考主体的空间,在此空间里衔接西方理论基础,同时互为主体和衔接。文化霸权理论指出统治阶级支配被统治阶级所依靠的力量,不仅只是经济与物质的层面,更需足以左右个人行为的文化思维层面,权力的维持不仅依赖经济和物质的力量,更要依靠说服被统治者接受统治阶层的思想信仰。也就是人类心灵是社会的历史产物,个体意识起源于社会文化,而社会共同的主流文化又影响个体的价值观,也影响利益的认同。人是被观念,而不是武力所统治,统治阶层通过主流文化中潜藏的意识型态,而达到形塑社会大众的价值观,来巩固统治者的文化霸权。霸权的建立有赖于对被统治者进行“知性与道德的领导”,意思是将统治者的认知及价值观转变成有利于维持现有的权力关系。文化霸权的概念是强调理性和文化的影响,而不是单纯依赖经济力量的影响,让被统治阶级接受统治者的信仰体系、社会文化、道德的价值观。“宰制”并不是政治权力直接对应的话语,是通过政治权力、文化权力、道德权力、知识权力等的复杂交换而形成的,进而剥夺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思想家独立自由地看待事物的可能性。“全球本土化”的意涵指的是全球化不只是欧美强势文化同质化全球的过程,也包括了其他特殊文化向世界散播或抗争其价值、象征意涵的异质化过程。文化全球化表面上看是一个强势文化移植全球的过程,但其实是各地特殊文化通过不同文化策略的手段,在全球场域中彼此相互影响的过程。

就文化而言,全球化意味着一种全球文化的诞生,也呈现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认为全球化是被西方统治的文化,本土文化有被同化的危机,所以文化全球化实际上就是本土文化的西方化。另一观点,民族国家仍然有其自主性,其本土文化仍可与西方文化抗衡,全球化虽已成为不可抵挡的趋势,但全球化不能脱离本土化,全球化与本土化都是相对的观点。现今通行的英语教学法原本是英美社会文化的产物,但现在却成为不同脉络国家的主流教学策略。从英语为国际沟通语言的立场而言,英语的所有权应该“去国家化”,英语不再属于某特定国家或文化的资源,英语的教材教法和文化标准也无须再以英语系国家如英美为权威,而是依据当地的各种情境因素(contextual factors),包括语言政策、教育资源、文化态度、教学目标、师资素质和学生背景等来做形塑调整。

既然英语已被认定为国际流的语言,英语教与学的环境趋向多元化与复杂化,英语教学与学习的概念应该跳脱以西方社会文化脉络与学习背景的主流思考,建立以不同社会脉络为考量英语的教学观和教材,扩展英语教育和课程的发展设计。西方的教学论述是以西方的教学情境、历史和文化所发展出来的英语教学方法,无法顾及到文化差异的问题,英语教学也应该针对本土英语教学的特殊性和需求,随着不同文化区域,建构出具有本土风格的英语教学文化主体[1]。教育单位、学者专家和实际教学的教师们,应该诉说自我教学实践的经验,建构一套适合我国环境的英语教学观及教材。

二加强英语阅读理解的教学

听、说、读、写四项能力是英语教学期望学生能养成的基本能力,然而除了这四项基本能力外,根据大学英语教学领域的理念,还希望学生能在英语教学中学习正确理解和灵活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并具有使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解决问题,应用英语从事思考、理解、讨论、创作,以及激发广泛的阅读学习兴趣,提升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等目标。阅读是人类通过文字符号获得知识、扩展经验世界的重要途径,在阅读中,人们可以探索人类历史所积累的丰富文明资产,更可尽情地翱翔于无限的想像空间中。研究指出阅读活动可以刺激大脑神经发展,活化神经回路,形成严密的神经网络。除此之外,阅读也可以增加个体受挫折的能力,减少心理上因无知而造成的恐惧感。倡导用自由自主的阅读可改善学生英语学习的危机,因为自主的阅读活动有助于增进学生阅读理解、写作风格、字汇、语法等的能力。为学生开一扇认识世界的窗,这要比灌输课本知识有用得多,所以大学英语教育应将培养学生具备阅读能力视为重要的目标。

阅读教学应当做好如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阅读环境的营造。虽然不少学校已经提供了大量的班级阅读书籍。但是为了推销更多的书籍给学生,教师有必要在学期初便向图书馆借一个书架,放置在教室后门的旁边,用来布置成配合英语课程、班级阅读课程等相关的书籍,供展览与自由阅读。二是配合学期英语课程的阅读计划的实施。教师实施阅读教学应当配合本学期的学期教学计划,并配合各种课程主题进行主题阅读。为了符合学生的需要与希望,充分利用学校英语教学的时间规定,主题阅读中的材料不以与主题相关的小品文章为主。阅读材料的来源,大部分应有教师参考各版本的英语课本课文和英语教学指引中节录,并请班上担任大学英语老师的家长配合课程提供阅读素材。

基于阅读与英语教学不能衔接为一的问题,也导致英语老师常常面临被迫在英语教学和阅读教学之间取得平衡点。教师尝试进行“以阅读为核心”英语课程来达成在有限的英语课中让“阅读”教学的质跟量并重,并进而实现学生“读得多、读得广、读得巧”的目标。这具体包括如下内容:以“学期课程”为主;从教材出发,进行“主题阅读”;调整英语课的教学步骤并配合主题阅读教材来进行听、说、写的深化教学;以“迷你阅读课程”进行“阅读技巧”的教学;利用主题教学活动满足学生阅读需求;与老师规划的阅读教学是实践“以阅读为核心”英语课程最佳的方式。在进行这样的教学时,还应特别需要注重整体课程规划。

三创新英语教学方案

(一)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方案

多元化的教学活动设计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动机。不同的教学内容,配合相关的教学活动设计,动静交错的安排,如教师说明、默读、写作、测验等静态活动,搭配抢答活动、同学讨论等动态活动,可以调节教学节奏,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的专注力。此外,善用教学媒体,如电脑、投影仪等,并结合有效教学策略,可以提升教学过程的效率及教学成效。另外,感官作文教学是引导学生联系语言表达的起点。从学生在感官作文教学的作业中,可得知学生有丰富的联想力与想象力。通过教师指导运用各项感官经验,学生可以从更多方面认识外在事物,进而并开启作文表达的起点。但是,若要看到学生完整作文语言表达的成效,则需教师长时间的指导。

在信息技术时代,多媒体教学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紧迫而严肃的任务。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体现在:它可以使大学英语课堂的容量大大增加,可以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兴趣大增,还可以优化课堂的教学内容,让其与大学英语教学做到科学合理的整合。在平时的运用中,多媒体教学还出现了以下误区,比如有些教师直接用多媒体代替了黑板,制作的课件过于花哨,喧宾夺主,过度地依赖多媒体,还将会阻碍学生想象力的发展,甚至冲淡了英语的原有魅力。所以,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遵循其工具性与英语学科人文性相结合的原则、整合性原则和参与性原则,让其更好地为大学英语教学服务。

(二)设计循环式的教学方案

学习循环也是建构主义取向的一种教学方法,常应用于教师设计科学课程与教学策略的发展,这种教学法能将教学活动区分为几个阶段。这类教学模式源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尤其是该理论中的心理功能模式,也即通过帮助学生反思在学习活动中的所得,使学生察觉自我的推理历程。循环式的教学模式包括如下几项内容。

第一,投入参与,也即教师利用阅读活动、影片剪辑或问题、其它小活动引起学堂参与学习的动机,引导学生的思维投入到生物课程的主要概念当中,并将学生现有的经验与课程内容相连接,同时考察学生的背景知识情况,关注学生的思考历程。第二,探索。在这一阶段学生能有足够的时间形成计划,通过合作调查来探讨某一概念,建立起一般的经验基础,并分享对这些学习任务的了解,获取能解决问题的证据,然后基于先偏概念与新经验,澄清并提出解释[2]。在此过程中教师协助学生进行探索,学生从中学习新概念与过程技能。第三,解释。教师鼓励学生对上一个阶段探索的经验做出合理的解释,澄清学生的了解,再以学生的想法为基础,运用讲述、影片、各类教学媒体等方式正式地介绍新的生物科学概念、科学技能。第三,精致化。激发学生能应用所学的概念,来解决新的问题,这些新的问题要能包含生物课程的核心概念,并在解决过程中深化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学生在精致化的阶段要能将学到的概念应用于日常生活的事件上,或能将类似的过程和概念与其它科目互相连结。在此阶段教师要能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营造促使学生讨论与合作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分享想法并给予反馈。第五,评价。这类活动分布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自评、反思他们对新习得的知识、概念、能力的了解程度,教师在该阶段可以评价学生的表现与进步的情形,了解教学后是否可达成教学目标。此外,在每个阶段的教学活动中,也都可进行形成性评量,让学生有应用科学知识、技能,及了解实务过程的机会。

参考文献

本土文化的概念范文5

中图分类号:D9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5-017-02

一、法律本土资源

20世纪90年代初,苏力先生提出了法治的本土资源论,运用了大量的事例证明法律移植不足以解决我国的实际问题,必须充分利用我国的本土资源。他认为,中国的法治之路必须注重利用中国本土的资源,注重中国法律文化的传统和实际。①本土资源不是一个地理意义上概念,法律本土资源应当是一个广域意义上的概念,不仅包括原始本土意义上的法源,还包括在法治现代化进程中经过移植已经本土化的各种法源;不仅包括事实层面的具有法律意义的做法,还包括规范层面的各种法律制度;不仅包括具体制度,还包括具有法律意义的思想观念。

本土资源论者从地方性知识的法律知识论立场出发,指出外来资源的有限意义,强调本土资源的主导地位。中国的法治只能从中国的本土资源中演化创造出来,不可能靠变法或移植来建立。他们认为本土资源,一是中国的历史传统,即实际影响亿万中国人的生活行为的观念以及在行为中体现出来的模式;二是当代中国人的社会实践中己经形成或正在萌芽发展的各种非正式的制度。法律是地方性知识,从本土资源中演化出法治的重要性还在于,与外来法律制度相比,本土资源中产生的法律制度更容易获得人们的接受和认可,便于贯彻实施,减少国家强制力和社会交易成本,建立比较稳定的社会预期。该理论还强调法律是地方性知识。这里所说的“地方”,不仅仅是一个空间概念,而是指一定时间、一定地点、一定人群、一定文化中的法律。社会活动中所需的知识有很大部分是具体性的和地方性的,这种地方性知识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在中国社会,特别在农村中,许多带有传统法律文化色彩的民间规范正组织着社会生活,调整着各种矛盾和冲突,这种民间规范不可能仅仅被一套书本上的、外来的理念化法条所代替。

对于该理论,既有赞成者也有反对者。有学者认为,苏力本土资源的含义十分狭隘,由于苏力的“裁剪”或“切割”并不包含“新传统”(亦即有法律移植所形成的各种新的“本土资源”),而事实上,不仅苏力意义上的“本土资源”支持的民间法进入中国社会实践并获得了一定的合法性,而且与国家法相一致或相接近的制度与理念也获得了进入实践的机会及合法性。②此外,历来也有一些学者主张本土资源论。例如萨维尼的“民族精神”,萨姆纳的“民俗与民德”,狄冀的“客观法”都对此有不同程度的体现。移植论者从功能主义的逻辑出发,认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建立在自然经济、专制政治和宗法家族文化的基础之上,不可能为发展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精神文明相适应的现代化法制提供充分的制度资源。其主张借鉴或移植国外的法律制度,解决本土资源不足的问题。

物权法的本土资源不仅包括习惯、民俗、社会大众舆论、民族传统礼仪等本国历史传统之外,也包括物权习惯理念、物权习惯规范以及物权习惯制度。本土资源不是绝对的,是一种相对概念,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各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民族的文化传统、法律习惯也不一样,所以物权体系构建均有不同。中国的法治之路必须注重利用中国本土的资源,联系中国法律文化的传统和实际,处理好外国法律与本土资源两者的关系。物权法与本土资源有着密切的联系,物权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权利,物权法不仅关系到重大国计民生,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制度,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的本土资源是指能够为法律体系形成所用的、存在于本国体制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法律现象、法律理念或者要素的总和,主要包括中国传统法律、习惯法以及各种非正式制度。本土资源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具有稳定性和恒常性。

二、我国物权法本土资源的历史发展

我国古代法中并无物权一词,物权概念和物权法的制定最初来源于清末变法。1911年《大清民律草案》仿照大陆法系民法的体系和结构,制定了五编,物权法置于第三编。物权编的基本内容在于保护所有权人的私有财产和保护土地所有人的权益。保护所有权人的私有财产是西方国家宪法的基石,也是民法中的核心。1925年,民国时期的第二次民律起草完成。该草案中,物权编共计9章。未设定“担保物权”的章名,将抵押权、质押权分开,各占一章,另外再规定了典权,最后该草案并未正式颁行。1929年,旧中国颁布了民法典中的物权法。从立法形式和内容看,这部民法典中的物权法编主要参考了德国、瑞士和日本民法中的物权立法与体系设计,也参考了对本土的社会资源的调查而确立的典权制度。

自1949年到1956年,我国尽管没有通过制定施行于全国范围内的民法典来建立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以及占有制度,但散见于当时地方立法中的民事法律文献,以及当时最高人民法院和司法部所做的批复和解释中,均可以表明这一时期中国是肯定物权制度的。1956年后,中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制度,此前存在的私人土地所有权不复存在,以之为标的物的物权权利,如地上权、地役权也随之消失。1986年我国颁布了《民法通则》,因长期排斥并且批判物权概念及其知识体系,该法并没有采用物权概念,而是使用了“财产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这一名称。

2007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维护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物权法本质上为财产法,规定有形财产归属和利用关系,确认并保护产权,保障交易安全,提高财产的利用效益。按照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所有权与所有制关系的学说,所有权制度作为与所有制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相对应的法律制度,其最主要的任务是定纷止争,确认财产在法律上的归属。③在法律意义上,交换是物与货币上权利的移转,是物权在交易主体间的移转,当事人通过交换而形成债权,最终获得物权或发生物权转手。最能体现出我国物权法对本土资源的利用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物权法》第59条规定了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地少人多,承认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 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在进行物权立法时,要经过系统的分析和论证,吸收有实用价值的良性制度,摒弃落后的制度习惯,促进法律的良性发展。

三、物权法本土资源探究的现实意义

第一,物权法本土资源的确立有利于维护物权法的固有属性。物权法因各国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历史传统及国民性之差异而往往互不相同,这称为物权法的固有法性或“土著法”属性。④物权法的固有性要求物权法首先要体现一国的经济制度,反映一国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我国《物权法》第3条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家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物权法的固有属性是指物权法要顺应一国国情,基于一国历史与当下实践,是土生土长的法制资源,其产生与存在的基础与物权法之固有法属性契合;此外,物权法本土资源通过国家权威和内心信仰来发生作用,与固有法之物权法的作用机理有相似之处,加上物权法本土资源对于物权制定法的天然先在性,二者在内容上也有重合之处。那么,重视并发掘物权法本土资源的价值有利于维护对物权法之固有属性。

第二,物权法本土资源的确立有利于物权体系的建构完善,有利于物权文化的丰富发展。有学者认为:“国家在创制自己的正式法律体系时,需要对包括民间习惯、风俗、禁忌、教义等在内的法律文化本体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两者之间的沟通与互动。”⑤国家机关在立法时充分考虑现实需求和本土资源,在不出现价值冲突的前提下,尊重吸收习惯、惯例,听取各方意愿,保障立法的有效性。通过国家制定法吸纳或认可物权习惯法中各种优质的物权制度,扩张物权体系,满足物权当事人的各种需求,顺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物权法的定位有利于物权文化的丰富完善,物权文化反过来影响着物权法基本内容的构建和发展。其一,物权法是私法,当中内涵意思自治理念。作为物权法基本内容的物权体系、内容、功能等也应当反映当事人的自治意思。但是,作为依靠国家意志强制推行的制定法不可能满足每个主体的需求,它有自身难以克服的适用缺陷,于是,产生了对物权习惯法的适用需求。物权习惯具有天然的个体意志表达与服从的特性,可以满足个体关于物权意志的需要,有一定的普适稳定作用;其二,物权法是固有法,必须反映一国的经济制度和基本国情。而物权习惯是在某些特定区域的惯行做法,已经形成特定群体的信仰,本身已经内涵了集体主义,与我国公有制社会国情产生一定共鸣。其三,物权法在现代社会由其固有性产生了一定的强制性特征。在物权法领域,物权法本土资源的确立必然有利于物权文化的培养与发展,物权文化的成长也能促进物权法的不断拓展与延伸。

第三,物权法本土资源的确立可以保障物权法便利的实施。法律的真正要义在于法律实践。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社会民主程度越来越高,市场经济基础也越来越稳定完善,人们的法律意识也越来越强,这些为物权法的实施提供了优越的社会条件。然而物权法实施以来,有关纠纷层出不穷。房屋产权登记纠纷、土地征收及城市房屋拆迁等鲜活的案例比比皆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物权法本身制定的并不十分完善。比如物权法定主义的缺陷没有解决,不动产登记制度不够完备,很多具有重要价值的物权制度如添附、优先权、居住权、所有权保留、浮动担保等没有规定,这正好给物权习惯法的适用留下了宝贵的空间。物权习惯法或者说物权法本土资源可以为物权法的实施提供制度和价值理念的支持,从而保障物权法实施的便捷。

三、权利质权竞存及效力关系

有关权利质权竞存的问题,不能够一概性否定,而应该依照权利质权的设立要件的不同,进行分别的对待。根据法律上权利质权标的不同,设定了转移权利凭证的占有和办理出质登记两种不同的公示方法。移转权利凭证的占有,应当以移转占有进行其公示;不能移转权利凭证占有的,以出质登记方式进行其公示。因公示方式存在差别,同一财产权利能否设立数个不同权利质权,就有了不同情况:

1. 以票据如汇票、支票、债券、存款单、提单出质的,当事人应订立书面合同,权利凭证交付质权人时设立质权;没有权利凭证的,自相关部门办理登记时设立质权。此类权利质权设立要件中的要求权利凭证交付,故这一类财产权利上不能够设立数个质权也不会发生质权的竞存问题。

2.“以知识产权如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其财产权出质的,当事人应订立书面合同。自有关主管部门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质权。这类权利质权,以登记作为公示的方法,故完全有可能并且应当允许数个经过登记的知识产权质权之间发生竞存,其效力应以登记先后顺序为准;同时登记的,其效力处于同一顺序。

3.依新《物权法》第226条的规定,“以基金份额、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登记的股权出质的,质权自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以其他股权出质的,质权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法律没有要求以有价证券出质得转移证券的占有、以股权出质得交付出资相关证明书。然而有的学者依照《公司法》有关规定并且结合证券、股票特性,指出了以股份有限公司记名股票出质的,应当以股东(出质人)在其股票上面背书并且交付于质权人作为必要要件,其向证券登记机构处办理出质登记大可不必;以无记名的股票设立权利质权的,应向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作为公示方式;以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设立权利质权的,侧应当以股东向质权人交付出资相关证明书作为必要要件。依此类推,在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之上和记名股票即不能够发生质权竞存,仅有以无记名的股票出质的,方能设定数个质权,其效力当以办理出质登记的先后顺序确定。

四、结语

质权作为一种担保物权当中重要的权利之一,它往往在影响与引导人们民事行为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也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乃至社会法制观念的深入。因此,能否正确、合理的处理质权之间的竞存,哪一个位次在前,效力优先等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对竞存作出具体的规制,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在法律上应设定合理的规则以最大限度地化 解权利冲突、平衡各方利益。

参考文献:

[1]郭明瑞.民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 《瑞士民法典》第886条.

[3] 《瑞士民法典》第893条.

[4] 史尚宽.物权法论.台湾荣泰印书馆.1979年版.

[5] 《德国民法典》第1205条第2款.

本土文化的概念范文6

关键词:油画;意象;民族化;本土意识

中图分类号:J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7-1-2

油画是一种源自于西方的绘画艺术,在我国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虽然目前我国相关艺术家和学者在其绘画技巧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油画在其属性上仍然属于西方的绘画艺术系统,这个地位是我们中式油画无法取代的。油画民族化主要是指将外来文化融入我国,并使之中西结合,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但是这与意象油画的发展之间关联性并不是很紧密。当下,我国意象油画的发展与油画的走向息息相关,但我们绝对不能将两者的概念混淆。

一、我国意象油画史的思考

意象油画在我国的发展一直是随着中国油画的发展而发展,当西方油画的方式和技巧传入中国之后,中国的油画界就开始被意象油画所主导。但是出于国人对外来文化的防范心理,进而导致对西方写实油画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排斥和抵制。由于油画的发源地是西方国家,再加上中西两地在文化素养以及文化底蕴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样就使得中西油画在结构上具有相同性,但是在表现的形式上却不同,这是当前中国油画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与此同时,这也是油画界普遍认同的观点。进而在这种认知的引导下,人们将一些油画写实创作理念、风格与技巧中融入了西方文化和技巧的艺术家都视为中国意象油画家。

但是笔者针对以上问题却持有不同的看法。以正统的技术以及文化概念为依据来阐述写实性绘画,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西方的古典绘画;二是绘画史上各个阶段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流派,如法国画家库尔贝;三是俄罗斯巡回画派代表作。对世界借助定点透视的技巧来进行实性描绘是它的主要绘画特点。同时西方绘画对写实性绘画之所以会产生抵触和排斥心理,也正是因为这一特点。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主流派当中,梵高主导的是“主观―表现”,塞尚主导的是“形式―结构”,这两种艺术形式都反对了以上所持的借助绘画对象直观呈现所处的世界形象的观念。对中国油画的发展而言,那些反对在油画写实过程中融入西方绘画理念、风格与技巧的艺术家,本质上与意象油画之间也无关联性,反而在艺术表现手法与创作的技巧上均趋于表现主义。这是当下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油画民族化问题的存疑

油画本土化和民族化是当前我国油画家奋斗的目标,本土化与民族化两者在内涵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即个体概念与国家概念的关系。下面笔者将详细探讨油画民族化的相关问题。

(一)油画民族化的意义

油画作为一种西方艺术,自传入我国开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且我国与西方的艺术家在技术水平上已经互见高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油画已经民族化、本土化,主要是由于目前油画仍然属于西方油画绘画艺术系统,并且它是以西方文化为背景产生的。而一些艺术家之所以想让油画民族化、本土化,是想让其成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和内涵的油画体系,并与西方的油画技术体系去抗争。但是要想我国在油画艺术创作成就上超越并取代西方,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这种心理主要是由于我国近现代较为落后所造成的,在经济上超越西方是可能的,但是用于艺术文化上则不然,换言之,我国要想取缔西方的艺术地位,是一件完全不切实际的事。

(二)油画民族化的途径

目前我国很多的艺术家都以中国传统思想以及艺术为武器,而意象属于一种古代艺术审美,只有在古典艺术中才能凸显它的意义。目前,意象油画的参照对象主要是以静物和风景为主,倾向于风景与人的沟通、和谐的审美以及人与自然的艺术,并使其具有婉约典雅和烟雨迷蒙的意境特点。在江南风情油画的赏析中,是智者见智,但是将意象油画作为提升我国油画地位的重要路径,则是理论大于形象。

之所以西方油画能够在我国落地生根,主要是我国传统的意象审美不能完全承载我国历史的精神问题、文化问题以及社会问题,故而向西方展望,以油画来承载我国的近现代美术历史,进而达到解放我国人民精神和思想的目的。将油画民族化、本土化是将我国传统的美学精神与西方油画语言相结合的模式,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理念。真正有意义的油画是具有反映精神文明和包含当代人视觉感受的作品,而不是所谓的意象油画。例如奚阿兴仿底片效果刻画的人物像、金田那布贴式的淡彩以及王音借助卡通线条描绘的静物等,这些都只是在孤芳自赏,对当代艺术的发展并没有任何意义和作用。

面对油画本土化和民族化这一问题,由于其思想上的狭隘性与局限性,再加上意图上的转变,使之已经逐渐转变为一种非学术的策略,而学术的思想只剩下一具躯壳。故而,使用本土意识比本土化、民族化更为贴切。

三、油画本土意识及文化身份

目前人们所指的中国文化即为同属中国的许多文化形态以及黄河文化这些早已不存在的纯种文化,并且这也是谈论现阶段以全球文化为背景的中西文化关系的基础。现阶段的社会形态与古代社会形态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也是目前很多艺术家在谈论文化身份过程中常常忽视的问题。在谈论的过程中,常以佛教的中国化禅宗为例推至油画的中国化,却忽视了油画与禅宗在产生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油画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并在近代中西方不断的国际交流中传入我国的,而禅宗则是在过去社会封闭、地域阻碍以及沟通较少等情况下产生的。因此,两者之间并没有相似性也没有可比性,更没有参照性。同时借此来建立一套属于中国的油画体系来作为中国艺术家的文化身份,没有任何意义。下面笔者将探讨怎样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来凸显中国的文化身份。

(一)明确中国文化身份的内涵

中国文化身份所指的是显现个体化的本土意识,同时也包括了潜意识。是广大艺术家在成长过程中刻骨铭心的感受和与生俱来的感觉,也是对生活经历以及本土生存环境的一种反思和反映,具有个体的具体性。传统的文化必须由个人通过对现实社会的感受与体会,才能转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力量与艺术资源。

(二)经济全球化对艺术的影响

经济体系的改革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我国在文化资讯的步伐上逐渐地与世界平齐。这样就使得中国人必须直面本土意识问题。要将本土文化意识视为当代语境中的问题意识,即反映我们身上种种问题以及所发生于身边的问题,进而使本土意识的文化智慧、文化思维以及文化基因得以显现,并使之在艺术的表达上具有独特性、具体性以及真实性。虽然目前油画处于艺术的边缘位置,却在创作上引进多种技法与材料,在当代艺术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果只从古典审美学的角度来对文化身份予以确定,既阻隔了中国艺术对今人的影响,同时也失去了全球化的语境。对于学术命题而言,起支撑作用的前提就是命题本身要具有意义,将油画只作为个人样式的创造,目前已经失去了意义。借助中西古典取消当代性、或者是用审美来掩饰问题,抑或是用形式差别涵盖艺术智慧等做法,都是我国目前美术界存在的结构性痼疾。

四、结语

以上探讨了意象油画与油画理念上的差异性、油画民族化问题存在疑问以及油画本土意识及文化身份,我们得出实际应用意义是各项学术命题必须具备的,对于油画的学术研究也必须如此。实际的应用意义指的是对当前存在问题的反映情况,问题经验总结的反省内容以及在处理问题过程中进行的深刻反思。这些问题的产生都与人自身生命的需求、人类生存的条件、存在感的缺失以及人类对于自身的反思息息相关。因此,对于当代的中国油画而言,我们不能忽视中国油画的本源问题。并且要想在当代的油画创作中体现自己的意义与油画的意义,绝对不能将意象油画作为个人艺术技巧以及能力的创造与展示。故而,假如盲目地以审美观念上的问题来回避意象油画的本源问题,并且以形式上的内容来回答油画民族化问题,是绝对不可取的方式。

参考文献:

[1]董林.意象油画源于东方精神[J].大家,2010,(08).

[2]樊红蕖.中国传统意象与中国意象油画[J].美术之友,2009,(03).

[3]董丹萍.中国当代意象油画的语言特征[J].大众文艺,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