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德育原则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德育原则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旅游资源生态位;概念;选择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7)02―0049―05
生态学起源于生物学,但已经超越了生物学的范围。它不仅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更多的是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是自然科学通向社会科学的桥梁。而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学科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现已逐步渗透和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域。目前,生态位理论主要是在企业发展理论研究和城市发展理论研究两个领域被重点关注和热点探讨。近年来有学者开始把生态位理论引入旅游学的研究领域,如祁新华等在研究生态位概念基础上,提出了旅游生态位的概念,阐述了旅游生态位的原则和规律。邹仁爱等引人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阐述了旅游地生态位的竞争原理和演变规律,并对区域旅游在协调开发过程中应该采取的生态位策略进行了探讨。本文将以旅游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借鉴生态学中生态位相关理论和方法,提出旅游资源生态位的概念,探索旅游资源生态位相关理论及其在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业发展中的应用问题。
一、生态位与旅游资源生态位
(一)生态位的内涵
生态位(Niche)是一个既抽象又含义十分丰富的生态学名词。早在1894年密执安大学的斯居尔(streere)在解释鸟类物种分离而居于菲律宾各岛现象时就对“生态位”就很感兴趣,但未作任何解释。1917年,美国生态学家格里耶(J.Grinnel)第一次使用“生态位”(niche)一词,并把它定义为生物在群落中所处的位置和所发挥的功能作用。目前被认为比较科学而且广为接受的解释是普特曼(Putman)等提出的:生态位是指每个物种在群落中的时间、空间位置及其机理关系,或者说群落内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的相对位置。
生态位概念的发展是与生态位理论研究工作同步进行的。尽管近百年来生态位概念未能达成很好共识,但把生态位理论应用在竞争系数估计、极限相似性、资源划分、土地评价、群落稳定性讨论、城市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等领域内已取得很好的成效。
生态位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生态位态势理论及分析方法、生态势理论、生态位扩充与压缩理论、生态位适宜度分析方法、生态位重叠和竞争排斥理论。生态位理论和方法不仅广泛用于自然生态系统研究,而且对于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生态位理论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启示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生态位的概念及其理论正日趋完善,已超越了生态学的范畴,渗透到了许多学科领域。在旅游学研究领域,应用生态位理论对指导旅游资源开发有几点重要启示:
第一,生态位理论强调趋异性进化。物种与其在同一区域相互争夺有限资源,不如通过改变自身来开拓广泛的资源空间,去利用尚未开发的资源。在生态位分化过程中,各物种在时间、空间、资源的利用以及相互关系方面,都倾向于用相互补充来代替直接竞争,从而使由多个物种组成的生物群落更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同样,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时,也可以借用这一理念。一方面,旅游资源开发应强调个性化与独特性,要求在旅游资源开发中,首先应该把挖掘当地特有的旅游资源作为出发点,尽可能地突出旅游资源的特色。另一方面,做到“同质化的资源,差异化的开发”。在开发理念、开发模式方面应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个性。
第二,生态位理论强调个体自身不断进化,通过进化来提高自身生存能力。这对旅游资源开发来说非常重要,只有自身的生存能力增强,才能很好地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时,应在挖掘旅游资源的内涵、提升旅游产品的品位上下工夫,做到深度开发与创新开发结合,拓展旅游资源的生态空间,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生态位理论强调协同进化。共同进化作为一种全新的竞争战略,不是简单地消除或回避竞争,而是积极地更有策略地迎接日益激化的竞争,在“双赢”和“多赢”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共同进化是相互依存的物种在无限循环的互惠环境中进化的过程。在区域间树立“互惠互利”的观念,通过区域协调,开展多方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市场共建、利益共谋;在区域内树立“一盘棋”的观念,通过积极横向联动,资源共享,产品互补,客源互流,形成整体合力,实现整体开发。
(三)旅游资源生态位
1.旅游资源生态位的内涵
马世骏指出,从基因到整个地球所有的生物组织层次具有一定生态学结构和功能的单元称为生态元,所有的生态元均具有相应的生态位。生态位是指在生态因子变化范围内,能够被生态元实际和潜在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14]。应用到社会学领域,旅游资源作为区域旅游系统中的一个单元,与生态元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相类似,旅游资源在区域旅游系统中也具有一定的结构与功能,具有相应的生态位。
旅游资源生态位是指旅游资源在区域旅游系统中依据其特点、品位、市场开发潜力及需求状况而确立的发展地位及由此而致的开发序位和市场定位。旅游资源生态位是旅游资源本体特征(包括旅游资源的价值、规模、丰度、知名度、美誉度及组合状况等)与环境条件(包括旅游资源所处的生态环境条件、人文环境条件、资源开发条件、区位条件、客源条件等)互动匹配后所处的状态,是旅游资源在特定时期、特定区域范围内旅游业发展中所具有的功能与地位。旅游资源生态位与生物生态位最大的不同在于:生物的生态位是被动的自然选择和适应的结果,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而旅游资源生态位则是旅游资源本体特征与环境条件互动匹配的结果,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条件和改变竞争策略而进行主动的选择,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时尚的变化,人们的审美标准、审美观念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旅游资源生态位的演化。
旅游资源生态位包括3个方面的含义,即,(1)旅游资源价值层位;(2)旅游资源开发序位;(3)旅游资源市场定位。其结构关系图1。
(1)旅游资源价值层位――“营养生态位”
旅游资源价值层位是指从审美的角度和旅游资源自身特点、属性、开发利用条件出发,旅游资源在区域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这个“区域”的范围可以是指在国际范围、国内范围或地区范围内。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之为旅游资源的“营养生态位”,也就是旅游资源本身能够满足旅游者需求的程度 及旅游者从中所能获得的价值(营养)大小。旅游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形态,属于“公共商品”或“环境商品”。它的价值构成不同于一般资源,其价值首先决定于它的效用性,其大小则决定于它的稀缺性和开发利用条件。当然旅游资源除了经济价值外,还具有环境价值、存在价值等隐性价值,其价值构成如图2。旅游资源价值层位是旅游资源开发序位和旅游资源市场定位的基础。
影响旅游资源价值层位的主要因素包括:①艺术观赏价值;娱乐康体价值评价,历史文化与科学价值,资源规模、丰度、知名度与美誉度、组合状况等。②旅游资源开发的外部性。③人们的审美标准与审美观念的变化情况。
(2)旅游资源开发序位――“时间生态位”
旅游资源开发序位是根据旅游资源本身的价值品质、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区位环境条件、区域旅游资源相互关系等因素,确定的旅游资源在区域旅游开发中的时间顺序和旅游资源在区域旅游功能系统中的地位。旅游资源开发序位包括开发时间先后秩序、开发建设规模和功能体系定位。旅游资源的价值层位是确定旅游资源开发序位的基础,而旅游区位因素是确定旅游资源开发定位的重要条件。旅游资源生态位可以通过区位因素的变化引起旅游资源开发序位的改变而发生变动。
影响旅游资源开发序位的主要因素包括:旅游资源价值层位;区域旅游资源集散程度与类型结构状况;旅游资源开发难易程度、投资规模、客源市场保证程度、开发后的综合效益等。
(3)旅游资源市场定位――“空间生态位”
旅游资源市场定位是根据区域中旅游资源的价值层位现状,分析旅游资源的辐射距离大小和吸引向性而确定的旅游资源的市场开发方向和预期规模大小,即同一资源在不同区域市场上所占据的位置与市场层次。旅游资源市场定位可以分为旅游资源的市场空间定位(空间生态位)和旅游资源的市场功能定位――目标细分市场定位(功能生态位)。
影响旅游资源市场定位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旅游资源价值层位,旅游资源的知名度、美誉度,旅游资源的定向吸引力等。
2.影响旅游资源生态位的环境因素
影响旅游资源生态位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5个方面:一是旅游资源本体条件,如资源的价值、资源的品位、组合状况等;二是区域旅游资源的状况,如区域旅游资源的数量、品位结构、类型结构等;三是旅游资源所处的地理环境条件,如环境承载力、环境舒适性、环境安全性、施工环境条件、地质地貌条件;四是旅游资源的客源环境条件,如客源地区位条件、区域人口出游水平与消费能力、与相邻旅游地关系、资源对客源市场的吸引定向性、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区位关系及可及性;五是旅游资源所处的区域社会经济背景条件,如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区态度、开放程度、意识与社会承受力,基础设施与旅游设施条件,资金条件,政治环境与投资环境等。
3.旅游资源生态位谱与生态位变迁
旅游资源生态位谱(TRNS,Tourist Resources Niche Spectrum)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按照旅游资源的价值品位、开发序位和市场定位等相关评价指标,确定旅游资源在区域旅游业发展中所占据的位置谱系。它所表达的是区域内旅游资源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分工体系。
自然生态学中,随着环境的变化,生物生态位存在着变迁。同样,旅游资源生态位是由旅游资源本身特性与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的,因此也会随着环境因素的变化与改变。
二、建立旅游资源生态位理论的意义
生态位是普遍存在于生物界的一种自然现象。目前,这个概念已超越了生物学的范畴,渗透到了许多领域,如企业经营管理、城市发展研究等领域。把生态位的概念引入到旅游资源开发理论中,我们可以从中了解旅游资源的存在状态现状及开发方向,通过对这一状态的认识,我们可以发现旅游资源的发展前景与开发方向,可以为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一种新视角与发展思路。
(一)为构建旅游生态学探索一种新的理论与方法
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研究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理论。随着生态位理论的不断完善和旅游资源生态位研究的不断深入,它将为旅游生态学研究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为构建旅游生态学的学科体系探索一种新的理论支撑和新的方法论。
(二)为区域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根据旅游资源的自身条件与环境条件,慎重地选择属于自己的“生态位”,避免低水平重复开发与过度的恶性竞争,使自己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在区域旅游系统中形成一个合理的旅游资源生态位谱,这对于协调、合理开发区域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三)指导区域规划,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
生态位理论研究表明,在资源环境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多种物种生态位在多维生态位的某一维数上的分割可回避竞争,从而形成共存,即有限竞争还可存在合作或相依性。生态位的这种合作与相依性对区域旅游协调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在进行旅游区划时,首先应考虑的是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定位”问题,它关系到旅游资源在区域旅游系统中的分工,关系到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应用旅游资源生态位的理论可以指导旅游区划,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
三、旅游资源生态位的选择策略
俄罗斯微生物学家格乌司指出,生态位是可以选择的。不同物种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选准自身的生态位,在生存的时间和空间上与其他物种错开。旅游资源生态位的选择是旅游资源开发面对竞争所采取的一种积极策略。旅游资源生态位的选择必须考虑旅游资源自身禀赋特征与需求、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协调统一。选择策略主要包括生态位拓展、生态位调整、生态位协调和生态位优化4个方面。
(一)开拓新空间――生态位拓展
生态位拓展是指由于生物单元无限增长的潜力所引起的态和势的增加。任何生物都有无限扩充其生态位的潜力,试图占据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发挥更大的生态作用,对环境产生更大的影响。
在区域旅游系统中,在已有的旅游资源生态序位基础上,为了适应环境变化和竞争实力的提高,开发新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产品,通过不断扩展自身的生态位空间,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拓展旅游资源生态位的宽度,在区域旅游业发展中占据有利的生存位置,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旅游资源错位开发――生态位调整
高斯(G.F.Gause,1934)原理说明,各生物单位都倾向于占据不同生态位,用相互补充来代替直接竞争,在竞争过程中通过生态位的分离来更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共同生存的目的。在弱肉强食的生物界,许多处于弱势地位的物种,并没有因为残酷的竞争而灭绝,反而与处于强势地位的物种“共存 共荣”,其原因就是生态位规律在发挥着作用[2]。也就是生物选择了生态位错位的竞争策略。同样,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旅游资源生态位差异越大,彼此之间的竞争就越小,双方甚至处于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反之,旅游资源生态位越接近,相互竞争就越激烈,生存压力就越大。因此,为避免生态位重叠而导致的恶性竞争(价格战、广告战和产品战等),寻求共同发展,可以选择旅游资源错位开发模式。旅游资源错位开发可以分为时间错位、空间错位、产品错位和市场错位4种形式。
1.时间错位
对某一旅游区应正确选择旅游资源开发的序位,做到分期开发,滚动式发展,确立旅游资源开发的主次关系与次序。对一些具有良好市场前景与预期的旅游资源,应尽快进行开发,充分利用“时间差”,占据有利的市场地位,确立先发优势。对于某一旅游区域,应正确选择区域旅游开发的时间序位,确定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时间层次结构,进行时间上的梯度开发。
2.空间错位
寻找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生存空间,避免区域内在资源开发模式上低水平重复开发。通过空间错位开发,形成区域旅游系统的合理的空间梯度,在区域旅游系统内逐步形成具有强吸引力、辐射力的旅游节点。这些旅游节点对周围地区的吸引、辐射效应,会促成区域旅游系统内部各地区之间进一步发生互动效应,形成彼此之间的旅游职能互补,并逐步形成层次有序的区域旅游系统的空间结构。
3.产品错位
多元化的旅游市场需求要求旅游产品必须有鲜明的个性和明显的差异性。旅游产品错位开发主要包括:第一,产品特色错位,找出旅游资源开发亮点,形成旅游特品;第二,产品开发规模错位,通过规模建立自身的优势与个性;第三,产品档次错位,在产品质量、服务水平上做文章,打造旅游精品。
4.市场错位
没有饱和的市场,只有饱和的思想。市场错位开发就是寻找市场空位,找准自己具有相对优势的旅游细分市场进行开发。
(三)带动作用与辐射作用――生态位协调
生态位理论表明,尽管旅游资源开发竞争非常普遍,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存在合作或相依性,从而促进旅游资源生态位的独特性和稳定性。通过政府主导,根据同一区域范围内的旅游资源的生态位状况,可以选择旅游资源价值层位高的旅游资源进行优先开发与重点开发,同时利用其知名度与市场优势,对周边资源类型相异、资源价值层位低的旅游资源开发起到带动作用与辐射作用,从而促进区域旅游业整体发展与提升,建立区域旅游系统的生态秩序,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实现区域旅游系统旅游资源生态位的优化。
(四)改善“环境因子”――生态位优化
德育原则的概念范文2
论文摘 要:德育生态与生态德育是当前德育研究过程中两个容易混淆的名词,它们在概念、内涵、实质、依据和意义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区别,必须正确合理使用。
德育生态与生态德育是当前德育研究过程中出现较多的两个新潮名词。在有些研究论文中,存在着混用的现象。同时,德育生态也是“德育工作生态模式研究”课题的核心概念,能否准确把握其概念、内涵与实质,直接影响研究的路径、方向和成果。因此,辨析德育生态与生态德育之间的区别,正确合理使用这两个概念,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认为,德育生态与生态德育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概念不同
生态德育是近年来德育研究的热点之一。人们关于“生态德育”这一概念的解释,尽管表述各异,但并无实质性差别。著名学者刘惊铎等认为,生态德育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和互惠共生的生态观出发,开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养成关心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它要在受教育者思想上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意识地调控人对自然的盲目行为。”[1]许多研究者指出,生态德育是“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动”,[2]或“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3]是“一种新德育观”,[4]或“将一种新的德育观渗透在德育活动中”。[5]生态德育是传统德育在内容上的拓宽,在领域上的延伸,显然属于德育的本体论层次。
目前学术界关于德育生态的研究还不多,尚未引起研究者的足够重视。我们认为,所谓德育生态,是指德育工作者从改进德育工作方式,增强德育效果出发,借助生态学、教育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遵循道德品质养成规律,消除德育工作中的各种不和谐因素,创造一个和谐、快乐、自然的德育生态环境,维持德育生态系统的平衡协调,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自然生成。德育生态概念的提出是对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生态失调失衡的反思的结果,是德育方法模式的探索和创新,属于德育方法论层次。德育生态强调,德育工作一定要有生态观、系统观,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道德生成的规律,协调好师生关系、家校关系、社校关系,一切为学生的道德成长服务。德育生态重视的是德育的方法,关注的是德育的效果。
2、内涵不同
2.1生态德育的内涵
生态德育作为传统人际德育和社会德育的拓展和扩充,其主要内涵包括生态善恶观、生态平等观、生态正义观、生态义务观四个方面。生态善恶观就是以尊重生命、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善;反之,就是恶。生态平等观认为,人与自然是平等的,人类应该尊重一切生命,即尊重从动物到植物、从有感觉的生命到无感觉的生命。人类必须自觉约束自己干预自然的能力,不能只顾自己不断膨胀的物质需要,而不顾其他生命的生存需要,应该允许各个物种的生存与进化,以保证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生态正义是指个人与社会集团的行为原则符合生态平衡的原则,符合生物多样性的原则,符合世界人民保护环境的愿望和全球意识,符合“只有一个地球”的全球共同利益。生态义务观要求,人是大自然的一员,也应该履行爱护自然、热爱自然的生态义务。人们在占有和享用大自然的同时,还应当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既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还要对自己行为所产生的后果负责。[6]
2.2德育生态的内涵
有学者提出,德育生态应以提升学生精神生命质量为其时代使命,以学生个体与所在集体的共生为其作用机制,以策略、措施、技术三个层次的工作方法为其整体构建思路。[7]也有学者认为,德育生态主要包括德育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和心理生态等方面。[8]他们为德育工作的生态化建设作出了积极的、有价值的探索,对于我们更新德育观念,改进德育方式,提高德育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认为,德育生态的主要内涵是:德育是一个具有生态性功能的教育系统,德育生态即德育的生态环境必须有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自然生成和自动提升。德育生态环境的建构、德育生态功能的发挥,都要遵从和符合学生道德品质生成的规律,反映和满足学生道德生长的内在心理需要。德育生态环境主要由学校、家庭、社会和网络四大环境构成。就学校德育而言,学校的自然人文环境是德育生态的内环境,家庭、社会、网络环境是其外环境。学生的道德品质是在各种内外环境的相互作用下生成的,要求以学校德育为核心和主轴,家庭德育、社会德育、网络德育积极配合,形成德育的合力,共同营造学生道德发展的生态环境。
3、实质不同
生态德育是传统德育在内容上的拓展和延伸,也是改善人类生态环境,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生态德育的实质就是要求人们以道德理念去自觉维系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不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利用。[9]谋求人类自身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人类发展权利与自然生存权利的统一,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10]
德育生态是对传统德育非生态或反生态或生态失调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其实质是借鉴自然生态现象,运用生态学、教育生态学原理,构建德育的生态环境、生态系统,树立和强化德育的生态观、系统观,给当前的德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德育生态,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说,都应该是一种和谐的、人道的、遵从自然规律的生态型的德育方式、德育理念。它突出强调学生只有在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活动、快乐成长中才能自觉接受道德信条、道德原则、道德思想,自然生成和主动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实现德育的最终目的,达到德育的最高境界。
4、依据不同
4.1生态德育的理论依据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生活须臾不可或缺的环境条件,人与自然是一种相互依存、和睦相处和互惠共生的关系。人与自然万物拥有平等的权利,大自然的一切生命形式的权利都应得到尊重和保护。人类对自然负有尊重和保护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也是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必然的道德要求。即生态德育是以生态学、生态伦理学、环境伦理学为理论依据的。生态学揭示出种群之间存在着“互惠共生”的关系,“一些有关的生物相互协助而彼此都能获得某种利益”,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同样以这种关系生存和发展。生态德育不仅关注人际关系,而且追问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性。美国学者从强调环境伦理的整体观出发,主张扩大道德的范围。索罗、穆尔等认为大自然及其所有存在物都有价值,因而“大自然拥有权利”,人类必须尊重它。摩尔指出,大自然中的“所有存在物不仅拥有平等的权利,而且拥有所有的权利”。
4.2德育生态的理论依据
人的道德的生成与提升正如人的身体成长一样,如自然生物生长一样,也是一个自然的生态的过程,也需要一个类似自然生态系统的德育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内,有“阳光”、“空气”、“土壤”、“养料”、“水份”……,有“花草树木”,有“虫鱼鸟兽”……,有时“风调雨顺”,有时“旱涝成灾”……“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出不了好钢。一切违反人的道德生成规律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有害无益。自然万物的生长有其生态环境,人类个体道德的生成也有其生态环境。学校德育必须符合道德生成的规律,构建道德生成的生态环境,促进学生道德的生成和提升。由此可见,生态学、教育生态学原理、和谐教育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德育生态模式的重要理论依据和理论支撑点。
5、意义不同
生态德育使传统德育由调节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到进而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了人类道德认识在时空上的提升,是人类道德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德育生态则是对过去德育做法进行深刻反思和反省的结果,是德育方法论的探索和创新,是一种崭新的德育方法论。生态德育表明了人类对自然的关注和尊重、保护,是人类对自身生存环境的深层认识,是人类对自身活动造成生态危机的猛然醒悟和深刻反思。而德育生态仅是受自然生态的启发,以自然万物的生态系统为参照,认真研究和遵从学生道德生成的规律,以提升学生的精神生命和道德情操为使命,模仿自然生态系统而构建起来的一种新德育工作模式,一种新思想方法,一种新教育理念。德育生态模式的提出,可以说是德育方法史上的一次革命,一次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4]刘惊铎,权利霞.生态德育的理论架构[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49-52
[2][6]罗骋.浅议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01-103
[3]周谷平,孙朝阳.哲学视野中的生态德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5,(7):11-14。
[5]罗健.加强大学生德育过程中生态德育的渗透[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6,(1)66-68。
[7]李伟胜.班级德育生态建设的实践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2006,(1):21-25
[8]郭事军.德育生态:学校德育价值的新取向[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4)
德育原则的概念范文3
模式,易言之,即指某种事物的标准样式或者使人可以照着操作的范式。学校德育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德育理论指导下,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德育范型,或者说,即在一定的德育原理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固的德育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
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理论来分析长期以来,我国不少德育理论研究者习惯于用所谓的辩证思维而实质上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去研究德育过程,将整个德育过程肢解为各个部分进行孤立的静止的研究,忽视对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探讨,没有对德育过程作系统的有机的辩证的研究,综观一下已出版的各种教育学和德育原理著作,通常都是分别对德育过程的规律(或特点)、原则、内容、方法、途径进行研究,割裂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或特点)、原则、内容、方法、途径之间的有机联系。①这样做的后果,导致有关概念范畴定性不明,如知行统一、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教育一致性和连贯性等,在有的论著中是作为德育过程的规律(或特点)来探讨,居于原理层次;而在有的论著中,则作为德育过程中的原则或要求来研究,降到规范层次,造成把原理阐述成规范,或者把规范论证成原理的混乱,使得广大德育实际工作者在德育理论面前分不出“必然”和“应然”,无所适从,给理论联系实际带来相当大的难度。由于概念范畴定性不明,导之逻辑推理上的矛盾混乱,难以自圆其说,为了解决这种矛盾混乱情况,许多德育理论研究者便用“什么与什么相结合”或“什么与什么相统一”之类的命题来回避矛盾,如“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多种途径和方法相结合”、“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相统一”、“理论教育与实际锻炼相统一”等等诸如此类的命题在有关论著中比比皆是。这种形式上貌似“辩证”而实质上“形而上学”的刻板机械的生硬捏合,既不利于德育研究中理论思维的发展,又不能为广大德育工作者提供具体操作的范式。德育模式的研究和探讨正是对这种研究倾向的一种冲击和反正。因为德育模式既是某种德育理论的简约化的表现形式,它要求通过简明扼要的解释或象征性符号来反映它所依据的德育理论的基本特征,又是对某些具体德育经验的优癣加工和概括,它要求起着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所以德育模式的研究和探讨可以帮助德育理论研究者从整体上去系统地综合全面地去认识和分析德育过程中诸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多样化的表现形态,有利于德育理论研究者从动态上去把握德育过程点和规律,并使之具体化与操作化,有助于德育理论研究者改变长期以来习惯的那刻板单一的甚至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有益于德育理论研究的思维空间的拓展。故研究和探讨德育模式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理论有着深远的理论价值。
从广大德育工作者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实践来考察尽管经过广大德育工作者和教师共同努力,我国中小学在德育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和进展,但是,德育理论与中小学德育实际之间仍存在着许多相互脱节的地方。尤其是当前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转型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健全,人们的道德观念正在发生日益深刻的变化,中小学德育正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德育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使广大德育工作者和教师深深地感受到德育工作的难度,特别是德育理论联系德育实际的难度,感到有关德育理论缺乏可操作性,可望而不可及,理论和实践之间缺乏某种联系的桥梁或纽带。虽然不少德育论著面面俱到地提出什么与什么相结合,什么与什么相统一之类命题,但对如何结合怎样统一却语焉不详,给广大德育工作者理论联系实际带来了许多困惑,“生活之树常青,理论总是灰色的”。
相对稳定的德育理论与时时刻刻都在发展变化的中小学德育实际总是难以贴近,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德育模式恰好能解决这个矛盾,能起到德育理论联系德育实践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因为德育模式是有关德育理论体系的具体化,是以简明扼要的形式和易于操作的程序来反映有关德育理论的基本特征,使德育实际工作者能对抽象的德育理论有一个易于理解的具体框架,有利于德育实际工作者在德育实践中把握和运用有关德育原理。故德育模式能使抽象的德育理论得以发挥其中介作用;同时,德育模式是直接来源于德育实践,是经过长期的德育实践而逐步定型的德育活动结构形式及配套的实施策略,是德育实践经验的系统概括和总结,比德育经验层次高,应用范围广,给广大中小学德育工作者提供了一 套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有益于提高中小学德育实效。德育模式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者理论联系实际来说,确实有着重要的实践功能。>
德育原则的概念范文4
关键词:生活;德育;个体性;开放性;主体性
德育是教育的重中之重。我国教育从经历多元文化冲击的“西学中用”到建国初期的“一边倒”,再到后迎来复苏与发展的今天,德育教育不断科学化、理想化,同时,德育与生活脱离的种种弊端也逐渐暴露。因此,德育回归生活成为当前道德教育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
一、生活与德育
(一)对于生活的阐述
对于生活的最早科学论述可以追溯到胡塞尔。传统实在论认为,经验的对象就是它们自身,独立于感知而存在。而胡塞尔基于人对外部事物的原始知觉(OriginalIntuition)研究,认为世界可分为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两大类。其中,生活世界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指日常的、直觉给予的世界,即日常生活世界;二是指人们各自的实践活动领域所构成的特殊世界;三是指与人有关的一切世界[1](P119-121)。杜威对生活的内涵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杜威看来,经验源自自然世界又存在于自然世界。在生活中形成的某些行为方式,常常能够持续一生。
(二)德育的概念及其泛化的原因
德育概念一直是中国大陆德育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对于德育范畴的理解与界定,从不同角度出发,往往存在多种结论。有学者认为,德育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2](P330)。简而言之,德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品德。但是,“品德”的内涵是什么,怎样的教育才算是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仍是需要探讨的问题。在我国,德育概念泛化主要源于三点:第一,传统思想的影响,古代教育思想是一种整体思维,而我国一直强调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德育与政治不分离的现象;第二,苏联教育学的影响;第三,中国政治革命的特殊历史轨迹的影响。这里,笔者认为,德育就是引导学生发展自身品质、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
(三)生活与道德的联系
1.道德存在于人的生活,并贯穿生活始终人的生活包括两方面。一是追求物质生活,满足自身生活、温饱、住房的需要,是道德产生的基础;二是不甘于“物欲”的精神追求,即基于物质生活方式的精神“文明”需要,是德育的基本形式。杜威认为,任何牵扯到社会准则的道德都与人类有关,人们需要从具体情景以及结果中审视道德法则。可以说,道德是个体参与社会生活并在继承文化遗产中获得的,因此,能够从生活和反思性探索中学习道德规范。正如马克思与恩格斯所说,道德产生于物质生产需要,并贯穿于生活本身。而杜威认为,要按照休谟的怀疑主义传统审视道德并有所建树。因此,个体要持续不断的学习,以形成自己的判断力,从而获得道德认知。
2.道德教育高于生活古希腊大部分思想家认为,道德教育所提倡的种种德性,如公正、勇敢,仅仅强调心灵的发展,更要关注一切事情永恒的价值。“人不仅拥有一个现实世界,而且拥有一个可能的世界。[3](P404)”也就是说,人不仅仅局限于物质生活,即人正体验的当下世界,更可能拥有精神世界,即人符合自己价值观念而构建的生活形式。“道德教育的本质是一种超越,即超越现实[3](P258)”,这注定道德教育必须具有超越性,引导人们在过好物质生活的基础上,追求真理。
(四)生活德育的内涵
目前,我国学术界还没有准确地界定生活德育的概念和范围。唐汉卫教授认为,“生活德育就是要让学生热爱生活、了解生活,在生活的过程中培养德性,学会过一种道德的生活,而不是在现实生活之外的另外一个世界去培养人的道德”[4](P126)。有学者认为,“生活德育是回归关注个体的教育”,在人的德性发展中,突出个人的主体地位。也有学者认为,生活德育是借助真实的、有价值的生活情景,让个体去发现生活,感悟生活,领悟生活中的道德准则,改变以往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摆脱大而空的教学模式[5]。综上所述,生活道德教育是一种源自生活,贯穿于生活本身,又超越生活,注重受教育者个人生活体验的教育。
二、德育回归生活的基本理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道德教育不再是把社会现有的道德和行为准则灌输给学生,而是启发学生,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理想,而“道德的产生有助于个人更好地生活”[6](P247)。
(一)个体性理念
以往的教育把“认识过程看成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即一个孤立的个体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过程”[7],而好的德育应强调个体性。这种教育试图帮助每个人看到自身的缺点、挫败感以及希望通过诸多方式超脱生活的愿望。因此,德育教育的第一步应是理解自身,即德育主要关注自我实现,而自我实现与品格发展有关。
(二)开放性理念
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亦处在不断变动之中。在开展生活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从现实生活中的信息、情感、知识、行为等各方面出发,探究新生事物和未来,时刻保持与周围社会生活环境的互动。因此,开放性原则是生活道德教育应遵循的又一个重要原则[8]。
(三)主体性理念
理解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有助于建立新的师生观念和教育观念[9]。这种观念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教育对象是前主体;第二,教育对象是创造主体。因此,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要始终贯彻主体性理念,“以人为本”开展各种德育教育活动。
三、贯彻实践式的道德教育方法
实施道德教育的最好方式是回归生活。在生活中贯彻道德教育原则,有助于学生树立自我信念,不断追求自我实现,向真理不断靠近,发展自身品德,而达到这一教育成果的最好方式是在生活中贯彻实践式的德育方法。
(一)在学校生活中贯彻德育
师生交往是重要的德育手段,教师通过有效的对话引导学生将学到的德育知识纳入自身知识体系,潜移默化中向真理靠近。例如,在笔者实习的学校,有些学生文化课成绩较差,且常常上课迟到,甚至旷课,学习态度不端正,但体育课成绩普遍比较突出。针对此现象,笔者特意组织这部分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空闲时间开展了几次体育运动比赛,通过比赛鼓励这部分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将对体育运动的热情投入到文化课学习中。如此循序渐进,循循善诱,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有所转变,学习热情也日益高涨,文化课成绩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种基于学校生活的德育教育方式是活的教育,能够使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转变,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在家庭生活中贯彻德育
1.变单向灌输为主体对话传统的家庭德育是以父母为主导的灌输性德育,这种德育方式忽略了子女的德育需求,不利于子女德育水平的提高。因而,家庭德育要回归生活,变单向灌输为主体对话。为此可从以下三点着手:第一,家长平等看待子女;第二,家长要用亲身经历引发子女共鸣;第三,家长和子女的对话要充满理解和尊重。2.积极创设体验道德的生活情境如果脱离日常生活,道德教育就失去了价值,孩子就会缺乏学习动机。[10](P410)同样的,道德教育也离不开体验。体验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是人们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内心情感活动,也是个人追求生命意义的方式。家长对子女进行德育教育时,要选取子女生活实际中所遇到的或是身边发生的,有一定客观性、代表性与感染力的事例作为内容,以此创设他们感兴趣,乐于接受并能积极思考的情境,比如,让孩子给父母捶捶背、揉揉肩、端杯热茶,让孩子在这些与父母近距离接触中,体会亲情,产生感恩之心。又如,在娱乐活动中构建一种艺术情境,通过看电影、听音乐、体育锻炼等活动,让孩子感悟生活,同时提升道德能力。
(三)在社会生活中进行开放式德育
在社会生活中进行道德教育,可以通过社区开辟的“道德教育宣教橱窗”以及校园围墙周围悬挂“道德教育宣传板”等方式进行,并给予社区成人恰当语言和行为的建议,以规范其在面对学生或与学生交往时应表现出来的观念和言行,从而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达到在社会生活中进行道德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庆熊.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与胡塞尔的现象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2]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鲁洁.超越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5]刘铁芳.面向生活,引导生活——回归生活的德育内涵与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04,(8):48-51.
[6]威廉•弗兰克纳.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M].黄伟介,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7]鲁洁.走向世界历史的人——论人的转型与教育[J].教育研究,1999,(11):3-10.
[8]唐汉卫.试论生活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4):56-59.
[9]檀传宝.论教育对象的三重主体性及其重要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2001,(3):20.
德育原则的概念范文5
本着我校的实际情况,特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指导思想
切实落实《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积极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加强我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以班集体建设为重点的德育工作思路。面对新的形势,针对特殊教育学校各类少年、儿童的个性特点和身心发展的需求开展教育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健全人格。
二、工作思路
1、确立一种意识:以学生为主体。
2、抓住三条主线:班级管理,养成教育,安全教育。
三、工作内容
1、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各项工作。
在学校的整个工作过程中,需要学校各部门、各位教职员工积极配合做好工作,德育组将以积极、热情、认真的态度接受各项工作,并尽德育组的最大能力,完成工作任务。
2、继续做好学校的常规管理
继续不断完善学校的寝室、教室、包干区的评分制度,使其更加的合理化,科学化、规范化、透明化,真正体现评比制定表扬先进,鞭策后者的目的,通过各项工作的评比来促使形成全校班级之间进行互相的竞争,形成良好的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同时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
3、根据我校的特殊性,德育组将始终把学生安全放在德育工作的首位。
德育组将配合学校认真做好全校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把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放在德育工作的首位,时刻强调学生安全意识,做到安全工作时时讲,时时做的原则。积极检查安全存在的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德育组将会把安全工作视为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7、认真组织并开展好每一次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认识、成长和锻炼。
(1)、在校园内大力开展“行军礼”活动。切实提高师生之间乃至于与外界交往中的文明礼貌的习惯。
(2)、开展“一枝笔”随身带的活动。发挥学生写的功能,当在校园内遇到陌生人的时候,学生可以拿出笔来礼貌的询问来者:请问您找谁?……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写话能力,也可以感动来者,使来客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3)、养成“轻敲门”的好习惯。学生因为听力损伤,敲门时往往不能顾及到常人是有听力的这一客观事实,敲门声音会很大,不但影响其他办公室的工作,还给门带来一定的损坏,再说“轻敲门”也是一种礼貌,即使有急事也使自己不乱于方寸之中,学生如此,教工更应如此。大家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共同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塑造我们学校的人文环境。
(4)、让“尊师长”的好风尚在我们校园内蔚然成风。
(5)、继续开展“爱同学”的活动。让大同学帮助小同学的好习惯届届相传。
(6)、开展“祭扫烈士”的爱国教育活动。
(7)、开展“助残日”的庆祝活动。
(8)、开展“六、一”儿童节的庆祝活动。
花点时间读书,那是智慧的基础;花点时间思考,那是力量的源泉;花点时间观察,那是认识世界之路;花点时间对残疾孩子微笑,那是灵魂的音乐。
生活中,幸福既是物质生活的概念,又是精神生活的概念;既是享受的概念,又是创造的概念。而我却以自己能在特殊教育这片芳草地里,永远的耕耘而乐此不疲为幸福,这才是我追求幸福的完整的概念。
涟水县特殊教育学校 孙青
德育原则的概念范文6
一、中小学校利用校园电视台开展德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基础教育肩负的重任,就是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校园电视台在中小学校的教学、思想教育、宣传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校园宽带网的普及,很多中小学校出现了以校园网代替校园电视台的现象,使得校园电视台设备闲置,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在国内,虽有部分中小学校关注校园电视台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但大多拘泥于形式,偏“教”轻“德”。总的来讲,多数校园电视台还停留在作为学校舆论宣传工具的阶段上,扮演着学校的“喉舌”,或作为师生联系的“桥梁”。制作节目还是以教师为主,或者仅有少数学生参与,学生参与面窄,校园电视台未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电视台。而利用校园电视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更是停留在陶冶情操、营造氛围的层面上,学生还是以被动接受教育为主,少数校园电视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只是对少数学生进行了参与式教育。
二、中小学校利用校园电视台开展德育生活化概念的提出
自2002年秋小学品德新教材在全国33个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试行以来,已有不少专家、学者对学校德育的有关概念、实施原则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德育生活化的概念。东北师范大学刘洋教授指出:所谓德育生活化,是指以生活为根基,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途径,旨在构建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生活质量的德育理念。构建生活化的德育内容要把握生活性、现实性、实践性的原则,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进心理教育内容,关注并指导学生的学习和交往活动。学校德育应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新问题,引导他们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仅靠传统的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是不能满足现代德育发展需要的,而校园电视台以视为主,视听结合,图文并茂,可以体现现代化教育的思想、内容、形式和方法,可以控制教育过程的各种信息并加以正确运用,具有传统教育手段无法企及的优势。所以,学校电视台不能仅仅局限于播放一些励志片,或进行简单的电视节目制作播放,而要扩大德育概念。在方向和策略上,要求德育要以生活为起点,要利用手中的相机和DV在生活中进行录制,最终画面要回到生活,回到校园,其目的是引领生活、培育理性的道德思维,以关爱生命、提升人的生存价值为主要任务,以陶情养德促进人的和谐发展作为对学生的终极关怀,深化电视德育的内涵概念。
利用校园电视开展德育生活化工作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管教式(视)”德育。管教式德育,又称为管教“视”德育,最初以教师播放学校校规校纪视频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式接收状态,看着单一的画面,几乎没有参与的积极性,效率低下。而学校电视台工作者也基本以完成领导任务为目标,主动参与性不强。目前,这种电视德育方式在一些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已经被逐步取代。
(2)“引(音)导式”德育。随着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评比,部分学校电视台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校园电视台教师开始带领一些学生制作校园节目。与“管教式”德育相比,教师参与性有所提高,但德育仍然拘泥于形式,学生在参与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基本以选拔个别学生配音为主,从前台转到后台,学生思想的改变以校园教师节目导向为主,我们可称为“引导式”德育。而在这类德育过程中,学生的配音解说占据了一定的分量,所以又戏称为“音导式”德育。
(3)“参(唱)与式”德育。社会和学校的变迁,必然带动学校电视台的进一步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小学生文艺活动增多,各类歌咏比赛、红歌比赛、朗诵比赛、诗歌话剧等活动,也催生了校园电视的多彩性,校园电视台开始拍摄制作学生类节目,学生成为画面的主人,从后台又进一步转为前台。因为该类节目以学生说唱为主,所以我们一般称其为“参(唱)与式”德育,在该类德育方式中,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提高。
(4)“生活(火)式”德育。在中小学实现德育,最高层面是生活化的德育,而校园电视台为其提供了一个广阔平台。当代中小学生基本是20世纪90年代后出生,他们各方面的能力较上代人都有所提高,各类活动更是开展得如火如荼。校园电视台中开始出现学生小记者的身影,学生由被采访对象变成了采访者,由银屏走向生活,他们开始用相机和DV记录自己身边的点点滴滴,制作属于自己的德育类节目,互动式参与。校园电视台传播中的平等性、互动性、无约束性和彰显个性等特点,给青少年带来了某种满足感,使青少年学生无论从认知上还是行为上,都愿意接受并自觉内化。因而,校园电视成为青少年学生的另一个课堂、另一种生活。经过以上几个阶段的发展,校园电视台逐渐成为众多学校采用的德育方式。
三、中小学校利用校园电视台开展德育工作新途径的探索
学校是教书的地方,更是培养人的地方,但在一些学校里,仍然存在“智育一手硬,德育一手软”的现象。也有很多学校,在学生德育上花了很大力气,但收效甚微。
主要原因是现有的德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当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要求。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存在空洞说教、集中灌输多,启发引导少,理论讲授多,学生实践少的问题,难以把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化,或是单纯思想政治教育化。学校电视台作为传播思想文化的阵地,应充分探索新的德育途径。
(1)校园电视台教师开设影视媒体等校本课程。德育生活化概念的提出,进一步拓宽了德育的范围,校园电视台教师以往局限于指导学生具体拍摄,很少走进课堂,一方面自身的地位无法提高,另一方面学生毫无收获。在很多学校执行绩效考核制的今天,如何提高校园电视台专职教师的积极性,是我们很多电教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以我校为例,校园电视台的教师先后开设经典影视赏析、摄影技术、影视动画制作、电视编导等校本研究性课程,将德育、教育融为一体,从最初的赏析课开始,以学生感兴趣的励志片讲解为主,到学生主动获取如何制作电视的技术,教师将德育思想贯穿在影片讲解中,避免了以往统一播放时效率的低下。待学生有了一定基础和求知欲望后,相继开设上面的校本课
程,从课堂上观看各类励志片,到自己学会编导策划各类教育短片,寓教于行动,寓德于生活。
(2)校园电视台校企合作公司化运行机制探索。从历史传统上看,中小学校园电视台因为传统定位问题,一直围绕学校进行宣传报道,德育主题也以学校发生的感人事迹为主,与社会接触较少,而学生最终都是要走入社会,对社会的新鲜事、感人事更为关注。如何将德育从学校生活走向社会生活,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中小学校园电视台可以尝试与当地县市电视台教育频道整合,选派学生在暑假期间去电视台进行专业知识的拓展。学生在电视台学习,专业素养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同时也锻炼了人际交往的能力,将学到的技能带回学校,制作更贴近学生的育人节目,又可为电视台提供一定的视频素材,寓德育于学习生活。通过这种形式,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求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同时又间接地通过行为示范、以身示教,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的渗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中小学校利用校园电视台开展德育工作的未来趋势和思考
校园电视台的基本功能是濡化(encul-turation)育人功能,是间接育人功能。濡化的核心是基本信仰和价值,是辈际之间信仰传承的过程,它有着网络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上一辈人通过指示、引导甚至强迫等方法,使青少年接受传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已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中小学校德育工作遇到了许多冲击和挑战,特别是在如何改变人们的德育观念、如何改进德育方法以及如何使德育过程变得更加科学化、民主化、个性化、多元化、系统化等方面表现得更加明显。学校电视台从“管教式”德育发展到“生活化”德育阶段后,将处于一个停留融合期。针对目前“z世代”人的心理特征、学习方式和日常行为与以往有很大区别的特点,中小学校利用校园电视台开展德育工作将趋向于以下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