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绩效审计办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绩效审计办法范文1
本文作者:陈小俊曹晖工作单位:南通大学
1.建立健全预算执行审计质量控制体系。首先要明确预算执行审计的目标要求。紧跟学校发展目标确立审计重点,结合预算改革,通过真实性合法性的审查评价,重点检查经费支出和使用效益,控制支出分散和算是浪费现象,了解实际执行结果与预算的偏差,并分析找出原因和对策。其次要强化审计现场过程的管理。主要审前准备、审前调查;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审议及调整;执行审计方案开展现场审计。第三要加强审计现场过程的监控。主要通过检查和复核的形式实现。监控的主体一是审计组内人员,主要审计组长或其授权人;二是审计组外人员,审计部门负责人或质量检查人。第四是加强审计现场过程的诊断和优化。过程诊断是对业务流程的诊断,是通过利用专门的技术和方法对过程进行研究找出流程中的“症结”,进而分析原因,提出过程改进的依据。预算执行审计不同于其他类型审计,强化审前组织准备、对被审计单位的审前调查、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评估等环节尤为重要。只有充分有效的准备和分析,才能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工作效率、确保项目质量。了解被审计对象基本情况,一般包括单位人员计划编制和实际编制情况,所属单位、类型、了解年度预算编制、批复和调整情况、收入及其构成情况、支出及其构成、往来款项及其构成、资产规模及其构成,收费项目、标准和收入规模等、专线资金安排的项目数量、自己规模,计划完成期和实际完成情况,执行的会计制度、内控制度建立健全情况等,摸准基本情况有利于审计人员从总体上把握被审计单位的组织结构、预算执行的基本情况,为深入开展审计创造条件。第五要创新审计技术和方式方法。随着计算机信息系统应用的不断普及,对信息系统进行审计逐渐成为审计工作中一个新的领域,因此,预算执行审计应进一步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转变审计方式,向以计算机审计为主导、事中和远程审计的有机结合转变,研究以网络为基础的计算机辅助审计手段,建立审计信息平台,根据预算执行审计的目标及内容建立审计数据模型,设计预算执行审计模块,并积极探索实施预算执行联网审计,加大对预算执行情况实时监督和动态监控。在审计方式方法上,尝试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进行预算执行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整体安排;引入矩阵式组织结构,强化预算执行审计项目统一组织实施的管理;实施预算执行审计与各部门的自查自纠相结合、预算执行审计与其他专业审计的相结合、预算执行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方式;建立具有预算执行审计特点的审计技术方法体系,“通过案例方法、建模方法、逻辑论证、试验方法以及计算机仿真等,对数据根据其形式不同运用不同的建模工具方法进行处理”,从中寻找规律,获得正确的演绎判断评价。第六要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审计质量包括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结果质量,贯穿于审计活动的整个过程,并直接影响到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而审计质量控制是指“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为使一定的审计过程、审计行为乃至审计结果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而采取计划、制约、检查、分析和反馈等措施以提高审计质量的活动”。在整个审计过程中进行持续、适当的质量控制,对于保证预算执行审计能够按既定的标准运行,克服随机因素、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信誉具有重要的意义。
2.推行高校预算执行绩效审计建设。高校预算执行绩效审计是对预算执行审计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检查和评价的活动,已逐步成为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1)更新思路、加强宣传。为搞好高校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应加强审计宣传,树立绩效审计观念,只有破除传统审计观念对人们的束缚,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们对绩效审计的重视程度。(2)积极探索、完善制度。在遵循《高校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的基础上,结合上级主管部门的预算执行审计要求和本学校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现状以及审计部门的综合执业水平,制定本单位的预算执行审计制度,逐步探索建立公平科学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为对高校本级及下属部门预算执行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和考核提供制度依据。(3)关口前移、全程跟踪。高校预算执行审计工作量大、情况复杂,必须事前介入,才能及时了解掌握学校各项资金的预算编制、调整、执行和管理情况,这些直接影响着预算执行监督的力度和效果。因此,应该通过提前介入预算编制程序,促进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通过预算执行审计强化预算执行力度和过程控制;通过对预算管理的跟踪问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从而真正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
3.整合审计资源、审计成果共享。(1)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协调各方面关系,营造和谐的预算执行审计环境。预算执行审计涉及面比较大,业务比较复杂。因此,审计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人员的素质。一是有计划地组织审计人员学习财税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审计技术,提升审计人员专业素养。二是提高审计人员的文字表达和文书写作能力,促进审计人员核查、分析、撰写等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使审计目标最终能实现,审计成果得到最有效的运用。三是整合审计资源,精心组织实施,倡导团队意识,以此来增强审计队伍的战斗力和执行力,进一步提高预算执行审计的效能。(2)借助外部力量开展高校预算执行审计。我国企业年报每年都要接受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在长期的执业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审计经验,有效的保证了审计工作的质量。虽然高校与企业有很多不同,但从经济性质和内涵看,仍有不少地方可以相互借鉴,尤其是现在很多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方面已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注册会计师将审计企业的经验,运用到高校预算执行审计中来,可以确保审计独立性,提高审计效率,改善审计效果。(3)内外审计相结合,成果共享。为了确保审计质量,建议采用内外审计相结合的方式。例如学校校级财务预算执行审计由上级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审计,并采取谁委托谁付费的原则,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学校预算执行的事前、事中审计和所属的二级核算单位、独立法人、非独立法人核算单位的年度预、决算审计由各校内审机构组织实施。经了解,目前很多高校采用以上方式,审计效果明显。会计师事务所对学校一级财务预算执行审计时,可以充分利用内部审计在预算执行的事前、事中的跟踪审计的成果,也可以结合内部审计开展的其他类型如专项资金审计及审计调查等项目成果,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效果。也可以采用“交叉审”的方式,主管部门组织所属各高校内部审计人员成立“预算执行审计组”,对下属各高校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通过几年的时间轮审一次,既锻炼了队伍,提高了审计人员实践能力,又增强了团队沟通协调和合作,保证了审计质量和审计执行效果。
4.建立健全预算执行审计公开制度。预算执行审计的公开包括预算执行审计项目的公开和预算执行审计结果的公开。审计人员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公告栏、校园网络等手段将预算执行审计项目和审计结果公示,并及时收集、整理和处理教职工对公示项目的意见反馈,有利于维护广大教职工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有利于促进审计问题的整改,也有利于审计人员积极调整审计工作思路,努力改进工作方法,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绩效审计办法范文2
高校建设工程内部审计(以下简称内审)是为了规范高校基建工程、修缮工程及其他工程项目的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审计质量,控制工程建设资金,保证工程造价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维护学校的合法利益。然而在内审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及时的解决,才能真正发挥建设工程审计的作用。
2 高校建设工程审计和内部审计
高校建设工程审计是指省教育厅和省属高校内部审计机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对建设项目各阶段业务管理活动的合法性、适当性、有效性进行的确认和评价活动[1]。内部审计是高校内设的审计部门及审计人员,对本校工程项目的造价的真实性、合法性及效益性所进行的审查和监督,并发表审计意见,出具工程项目造价审计报告。
3 内部审计的基本原则
高校内审应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
①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相结合,对工程项目实行全方位的审计监督;②技术经济审查与审计控制、审计评价相结合;③控制工程造价与促进工程管理相结合;④加强与建设工程管理部门、工程监理等机构的协调与沟通;⑤工程审计以内部审计为主、社会审计为辅;⑥从事工程项目审计的审计人员,应符合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条件,并取得相应的资格。
4 内审的主要内容
建设工程内部审计内容涉及前期准备阶段、施工建设阶段、竣工结算阶段以及竣工决算的审计,旨在全面监控工程项目从建设到投产的整个运作过程,确保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按流程操作,避免工程纠纷。
4.1 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审计 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审计主要包括:参与前期论证、设计阶段审计、招投标阶段审计、工程合同审计。在工程前期论证阶段,重点审查工程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可行性、投资估算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审批手续是否齐全,各单位是否具备可靠的资质;项目资金是否合规合法,以及资金是否落实。在工程设计环节,参考工程设计合同,审核合同中规定的工程内容、各项费用的标准和金额。其次,对设计概算进行审核,看其审批手续是否齐全,投资规模是否超计划或者工程设计是否超标准。在工程招投标阶段,应对工程招投标程序进行审查,综合审查招标文件以及评标办法、竞标单位的资质、标底,并全面监督整个招投标活动。督促招标单位与中标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签订合同。在工程合同审计阶段,审查合同订立的形式、方式是否符合规定,审查签订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合同主体、内容是否合法。
4.2 工程项目实施过程审计 在实施阶段过程审计的内容包括隐蔽工程现场和设计变更的核查,并审查合同履行、材料价格、设备价格、工程索赔、竣工结算等。隐蔽工程现场核查,参与工程项目基础实物工程量的收方,审查隐蔽工程资料是否真实、准确、完整。在设计变更审查阶段,审查处理流程是否合规,变更手续是否齐全;工程变更的内容和数量的真实性;变更价款是否准确、真实。审查合同时,审查是否按合同条款执行。工程索赔审点看索赔是否准确合理,是否具有时效性。审查材料和设备的价格时,审计人员应参与询价与核定工作。在工程价款结算阶段,对工程进度款及预付款和工程监理情况,进行跟踪审计。
4.3 工程项目竣工结算审计 在工程竣工结算阶段,主要审核竣工资料是否齐全,是否按照合同条件要求,工程量计算是否准确,量价分离的项目取费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审核材料与设备的价格的合规性,重点看税金、费用和利润是否符合规定。合同价款变更计算是否真实、准确。材料价差是否正确、核定工程的实际造价。
4.4 工程项目竣工决算审计 程项目竣工后,学校财务处应及时编制竣工决算、高校财务决算审计的主要内容有决算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理性[2]。工程项目设计概算的执行情况,投资计划的完成情况。资金的来源、运用、结余情况。成本、费用的开支情况。资产、负债及处理情况、会计核算、财务制度执行情况等。
5 高校内审中存在的问题
5.1 建筑工程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偏低 近几年,随着学校的发展迅速发展,工程审计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也给内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面对此情形,出现了以下问题。①人员配备跟不上,导致许多工作无法开展。②内审人员专业知识普遍低下,现有的专业技术知识不能够满足建筑工程审计活动的需求,不能全方位的实现全过程跟踪审计。③内审人员公平、公正的意识有待提高,内审人员乃是高校内部职工,面对审核的同等部门,有时存在不公平、不公正现象,这样给建设单位造成损失。
5.2 建筑审计资料缺乏真实性、完整性、程序性 建筑工程审计资料除合同和招投标文件以外,还包括施工建设阶段的图纸会审记录、各项交底记录、工程设计变更、签证、工程竣工图、竣工结算书、竣工验收报告等。资料作假或缺失的现象在施工单位中比较常见,甚至连合同签订都不规范,手续不完备,合同条款不齐全,设计变更、费用变更、工程签证单不齐,程序不合法,没有按照国家规定的时间进行,使得建筑工程审计工作难以顺利高效开展。
5.3 缺乏全程跟踪审计、弱化工程前期审计 在国内,高校普遍将工程审计片面的等同于竣工结算审计。实际上,审计工作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现在凸显的问题是,大多数单位不重视前期设计及施工环节,以致无法做好施工全过程控制及信息反馈,严重影响了造价的控制。建筑工程审计工作内容复杂,需要持之以恒的去做,上述问题的出现最终会导致审计工作无法全面落实。
5.4 各部门的协调工作不到位 高校基建工作,涉及到基建、财务、审计等多个部门,尤其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涉及到设计、施工、建设、监理、审计各方,诸多部门导致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部门不能很好的协调统一,不能有效地发挥审计工作的职能,导致施工期间审计不能发挥作用。最终审计出现漏洞,严重影响审计工作质量,造成建设单位的损失及国有资产的损失。
6 加强高校内审的解决办法
6.1 加强审计人员素质培养 从事内审工作的人员需要具备各种法律法规、经济、工程财务、工程估价、项目管理、造价、施工工艺、图纸识图等多种素质,还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以及职业道德素养,因此单位应定期加强对审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强化岗位培训,确保其能够及时、准确、完整的学习到国内外先进的审计知识,进行相关后续继续教育。
6.2 实现多部门协作,促进审计工作高效 高校基建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应注意各个部门的工作衔接,保证审计工作的很好展开,同时应鼓励和号召相关部门人员参与到审计工作中,实行“节点自责完结制”,按照各责任单位职责分工及工作标准,各自职责各自完结,否则下节点责任单位或审计部门将按规定监督考核上节点责任单位工作完成情况,做到职责清晰,追责执行到位,各部门横向协调,纵向贯通,杜绝部门之间互相扯皮。
6.3 实现全过程跟踪审计 全过程审计跟踪是对工程竣工验收不及时、工程物资(废旧及剩余)退库不齐全、工程签证及青苗补偿手续不规范、工程资料归档不完整等问题,分管领导每月组织财务、审计、物资、项目管理等部门召开工程审计问题分析会,深入剖析形成问题根源,查找形成问题的原因,并形成会议纪要,由办公室下发工程审计问题督办通知单,督促责任单位限期查找并整改。
6.4 实现审计工作的信息化、现代化 随着现代化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内审人员应掌握工程造价软件、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等作为审计的一种工具,这样不仅降低了人工投入成本,而且大大提升了行业工作效率。这就需要我国现行建筑工程单位将各种审计软件运用于工作中,实现审计工作的现代化、信息化,高效化,为促进我国建筑工程单位的进一步发展与壮大打下坚实的基础[3]。
绩效审计办法范文3
[关键词] 糖尿病; 面神经麻痹; 激素
[中图分类号] R587.1; R97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7562(2011)01-0005-05
doi:10.3969/j.issn.1671-7562.2011.01.省略
Electrophysiological findings and different effect with steroids treatment
of acute peripheral facial palsy in diabetic and non-diabetic patients
ZHOU Yan-xia, LONG Xia, LI Lu-jiang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Shenzhe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Guangdong 51803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electrophysiological findings and different effects of steroids treatment for acute peripheral facial palsy in diabetic and non-diabetic patients. Methods: 41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21 with diabetic mellitus and 20 without,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steroids therapy, short-term steroids therapy, without steroids therapy, the effects of three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were compared. Results: For patients with mild to moderate or severe facial paralysis in non-diabetic group, steroids therapy was the best. Patients with mild to moderate facial paralysis in diabetic group achieved better effect of without hormone therapy than those hormone therapy; for severe patients, it did not make a difference. The diabetic patients had more abnormal rate of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and blink reflex than non-diabetic patients. Conclusion: It is essential to control blood sugar in a normal range for patients with facial palsy associated with diabetes regardless the severity. Short-term steroids therapy can not improve the prognosis for patients with serious facial paralysis combined with diabetes mellitus.
[Key words] diabetes; peripheral facial palsy; steroids
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以下简称面瘫)是指茎乳孔内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周围性面瘫,又称面神经炎或Bell麻痹。因为激素有减轻面神经炎症及水肿的作用,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面瘫,但对于糖尿病(DM)伴发面瘫的患者采取短期激素治疗是否会优于单纯血糖的控制,以及DM与非DM者伴发面瘫的电生理表现有何不同,尚未见相关报道。基于这一点,我们对近年来收治的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了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8月至2009年12月我科收治面瘫患者41例,20例有DM史,21例无DM史,男24例,女17例,年龄25~76岁,平均48.8岁,其中DM组平均年龄为57.19岁,非DM组平均年龄为40岁。41例患者均出现患侧额纹变浅、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鼓腮漏气、口角偏向健侧,3例伴味觉减退,3例伴听觉过敏,21例伴患侧耳后疼痛。右侧面瘫14例,左侧面瘫27例。有冠心病3例,高脂血症9例,高血压13例,痛风1例。DM组伴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的比例明显高于非DM组。
1.2 诊断和分级
所有患者临床上均表现出周围性面神经症状和体征,并排除吉兰-巴雷综合征、腮腺炎或腮腺肿瘤、带状疱疹感染、颌后化脓性淋巴结炎、脑干脑炎、脑桥小脑角肿瘤等其他原因所致面神经麻痹。
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House-Brackmann面神经分级标准进行评定:Ⅰ级为正常,Ⅱ级为轻度功能失调,Ⅲ级为中度功能失调,Ⅳ级为中等严重功能失调,Ⅴ级为严重功能失调,Ⅵ级为全麻痹。Ⅲ级及以下为轻中度面瘫,Ⅳ及以上为重度面瘫。在治疗前、后各评定1次,DM组与非DM组治疗前面瘫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
1.3 分组及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都同时用同等剂量同一种改善循环药物苦蝶子,同样剂量的维生素B1、B12及鼠神经生长因子营养神经,麦通钠脱水治疗。DM组均根据血糖情况用胰岛素、降糖药及控制饮食治疗,并密观血糖变化。DM组不用激素治疗设为DMa组,共6例;用激素治疗设为DMb组,共15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10 mg治疗5 d;非DM并用激素治疗组设为C组,共20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10 mg治疗7 d后改为泼尼松30 mg 1次・d-1,每隔3 d减10 mg,泼尼松共治疗9 d。
1.4 肌电图及瞬目反射检查
34例行肌电图检查,用丹迪高级Keypoint型四导高速肌电图诱发电位系统,仪器置于屏蔽室内,室温20~25 ℃,带通滤波5~10 kHz,刺激脉冲波宽0.1 ms,窗口分析时间50~80 ms,灵敏度0.5 mV・cm-1。
神经传导速度(NCV)检测:耳前刺激,于额肌、口轮匝肌记录,上肢接地,刺激强度为超强刺激。记录双侧面神经电图(ENOG)潜伏期及振幅,计算患侧波幅损失比[(正常侧波幅-患侧波幅)/正常侧波幅×100%]。患侧波幅损失比大于等于50%为重度异常,小于50%为轻度异常。
瞬目反射(BR)检测:患者双眼放松,轻微闭上,用两个导联同时记录。记录电极和参考电极均用表面电极,记录电极分别置于两侧眼轮匝肌下缘,参考电极放在记录电极外侧3 cm处,地线放在前额中央,刺激电极置于一侧眶上切迹(眶上孔)处,一侧刺激,双侧同时记录,刺激电流强度15~20 mA,引出同侧R1、R2波和对侧的R2′波。分别刺激双侧眶上神经,选择波形稳定、重复性好的波形测量。参考卢祖能的正常值范围,结合本实验室测定值确定正常值范围。BR异常:R1潜伏期>11.5 ms,双侧R1最短潜伏期差值>1.5 ms,R1、R2和R2′(对侧)波消失,存在其中1项异常即为异常。R1、R2、R2′(对侧)未引出为重度异常,潜伏期延长为轻度异常。
2 结 果
2.1 各组患者恢复情况比较
治疗后轻中度面瘫的3组经卡方检验,好转、痊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排序为C组最好,DMa组其次,DMb组较差。重度面瘫的3组患者经卡方检验,好转、痊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恢复最快,DMb组有效率低于DMa组。见表1。
2.2 NCV检查结果
32例(DM组与非DM组各16例)行NCV检查,总异常率为100%,重度异常率占53.1%。DM组患侧重度异常10例(62.5%),非DM组患侧重度异常7例(43.8%)。8例10 d后行神经传导速度检查,有7例重度异常(占87.5%);24例10 d内行神经传导速度检查,有10例重度异常(占41.7%)。表2结果表明,NCV为轻度异常的患者,疗效比重度异常者好,而且表现为轻度面瘫的可能性大,与重度异常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结果表明:DM组与非DM组比较,NCV的轻、重度异常率没有差异性;但是不管是DM组还是非DM组,与10 d内比较,在10 d后行NCV检测的重度异常率高,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BR检查结果
34例(DM组18例,非DM组16例)行BR检查,总异常率为100%,其中重度异常率为70.6%,轻度异常率为29.4%,轻度异常患者疗效明显优于重度异常患者。DM组重度异常率为88.9%,轻度异常率为11%;非DM组重度异常率为43.8%,轻度异常组为56.2%。表2结果表明,BR检查为轻度异常者与重度异常者比较,好转率与痊愈率差异没有显著性,与面瘫的程度(轻中度或重度)也没有明显关联性(P>0.05)。表3结果表明,DM组BR的重度异常率比非DM组高,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血糖波动情况
DMa组:治疗前后血糖无明显差异,空腹为4.98~5.7 mmol・L-1,餐后2 h为9.45~14.7 mmol・L-1。DMb组:治疗前空腹为5.13~7.99 mmol・L-1,餐后2 h为7.86~15.7 mmol・L-1;治疗后空腹为10.8~13.5 mmol・L-1,餐后2 h为10.86~16.8 mmol・L-1。
表1 轻中度和重度面瘫患者的恢复情况比较
a 轻中度面瘫3组疗效比较,P<0.01; b 重度面瘫3组疗效比较,P>0.05
表2 BR及NCV的轻、重度异常情况与预后及面瘫程度的关联性分析
注:检验统计采用四格表精确概率检验法
表3 BR及NCV异常率分析例
注:检验统计采用四格表精确概率检验法
3 讨 论
面瘫是神经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基本病理改变为神经水肿和脱髓鞘,患者主要表现为周围面神经麻痹。根据所损伤部位的不同,部分患者还可出现乳突部疼痛、味觉减退、听觉过敏等症状。DM伴发面瘫的诊断主要根据患者发病前的DM史或治疗前诊断为DM,或者还伴随DM其他周围神经病变,并排除其他特异性原因如吉兰-巴雷综合征、腮腺炎或腮腺肿瘤、带状疱疹感染、颌后化脓性淋巴结炎、脑干脑炎、脑桥小脑角肿瘤等所致面神经麻痹。DM伴发的面瘫具有发病年龄大,伴随耳部及乳突部疼痛较少,神经症状与血糖不成比例,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的伴随病史较多的特点[1],本研究入组患者情况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众所周知,高血糖不但会引起微血管病变及组织缺血缺氧,而且会引起山梨醇和左旋果糖在神经内的蓄积,使细胞内渗透压增加,吸收水分,引起雪旺细胞水肿,影响神经兴奋传导速度,干扰轴索与胶原的结合,导致脱髓鞘改变,引起神经的损伤[1-2],故对于DM伴发的面瘫,应强调血糖的控制。Satito等[3]曾报道,在有效控制血糖的情况下,对于DM伴发的完全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高剂量激素治疗非常有效;但他并没有与单纯血糖控制的面瘫患者相比较,并不能说明谁优谁劣。而且高剂量激素治疗,可引起血糖的控制困难及激素的其它副反应增加,本研究中血糖的监测情况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对于DM伴发的面瘫患者,应不应该用激素一直是大家关心的问题,单纯血糖控制是否优于同时短期使用激素加血糖的积极控制,或者DM伴发面瘫患者的预后是否比非DM面瘫患者差,一直没有人作过相关的系统的比较。本研究就是基于这点,在治疗前采用改良House-Brackmann面神经分级标准,挑选治疗前面瘫程度并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的病例分成DM组与非DM组,分别采用不用激素治疗、短期激素治疗、常规激素治疗的方法,比较各种治疗方法的优劣。本研究结果显示,不管是轻中度还是重度面瘫患者,非DM组用激素治疗效果最优,这观点与既往文献报道的DM比健康人伴发面瘫患者预后差的观点[1,4]相符。但对DM患者,轻中度患者用激素治疗效果比不用激素治疗者差;对重度患者,用激素治疗与不用激素治疗,差异并没有显著性(P>0.05),但是治疗的有效率比不用激素治疗者低。原因考虑与DM患者用激素治疗会加重血糖对神经的损伤,而且血糖对神经的损伤作用比短期激素的减轻炎症水肿作用更大有关。但对于重症面瘫患者,面神经损伤已达到一定程度,即使用激素治疗也较难改善预后,还有可能因为加重血糖的升高,进一步加重神经的损伤,所以用激素治疗的有效率反而比不用激素治疗者低。总之,对DM伴发面神经麻痹患者,不管病情轻重,尽量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是基础[1,5],对重症患者,短期激素治疗不能改善患者的预后,反而导致血糖控制的困难。
神经电生理检查是面瘫诊断最可靠的指标,它不仅能判断面神经损害的程度及范围,还能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本研究表明:(1) NCV的阳性异常率高,达100%,虽然不能排除检查的误差,而且与检查时间及面瘫的程度有关。据相关文章报道[6],在神经损伤早期,损害处神经远端的神经传导功能仍然保留,1周后神经远端才出现轴索变性,NCV检查才会出现肌肉动作电位波幅下降,所以在早期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并不能诊断神经是否存在损伤。本研究10 d后NCV检查,提示为重度异常患者均为重症面瘫患者,10 d内行NCV检查,轻度异常患者并非为轻度面瘫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点也支持行NCV检查尽量在发病后10 d进行,能比较准确地反映病人的实际病情。(2) NCV异常率与预后、面瘫程度相关,通常NCV为轻度异常者与重度异常者比较,痊愈比例较高,表现为轻度面瘫者可能性大,而NCV为重度异常者,痊愈比例低,轻、重度异常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部分支持大部分文献报道的“进行NCV检查,当患侧波幅降低的幅度大于正常侧的50%时为重度异常,预后多不佳,恢复较慢,当波幅降低的幅度不超过正常侧的50%时预后相对较好”的观点[7]。但是NCV检查为重度异常者,却不一定是重度面瘫患者,这点考虑与NCV检查时间影响面瘫程度的判断有关。(3) NCV检查为轻、重度异常患者的恢复时间并没有差异性,本研究NCV检查为轻度异常患者好转时间比重度异常者长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这与郑莉莉等[1]报道的“有些DM伴NCV重度异常患者通过积极的血糖控制和综合治疗,恢复仍较好,与轻度异常患者并没有差别”的观点基本相一致。这点和NCV的异常率与预后、面瘫程度相关的观点有出入,这是否提示恢复时间与患者恢复的程度并不一定一致,但我们并没有作相关性分析。(4) BR检查为重度异常的患者恢复时间一定比轻度异常者长,但是BR检查为轻度异常者与重度异常者比较,疗效(好转、痊愈)差异没有显著性,与面瘫的程度(轻中度、重度)也没有明显关联性,这是否也提示恢复时间与患者恢复程度并不一定并行,也不排除系我们的样本量相对较小,有结果的偏倚。(5) DM组的BR的重度异常率比非DM组高,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与Kiziltan等[8]报道的在病程的16 d后行BR检查,与健康人比较,DM患者的R2在瘫痪侧出现明显延长,而DM患者的R1在瘫痪与非瘫痪侧均出现明显延长的观点相一致。原因考虑与DM伴面神经麻痹患者不但存在面神经水肿及脱髓鞘,而且慢性高血糖更加重神经的脱髓鞘病变有关,所以同等程度的面瘫患者,实际神经损伤比健康人重,恢复也比健康人群差,这也从神经电生理方面进一步证实了DM患者比非DM伴发面瘫患者预后差的观点。但是DM组与非DM组比较,NCV的轻、重度异常率并没有差异性,不排除因为NCV检查时间的影响,不能有效地反映实际病情。
综上所述,对于面瘫患者,我们应该根据患者的不同病因及面瘫程度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DM伴发的面瘫患者,不管病情轻重,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是基础,即使是重症患者,短期激素的使用也并不能改善患者的预后。NCV检查,应尽量在10 d后进行,才能更有效地反映病情。
[参考文献]
[1] 郑莉莉,韩永青,糖尿病伴发面神经麻痹15例临床及肌电图分析[J].海南医学,2007,18(11):84-85.
[2] 田林华,迟家敏,李路.2型糖尿病皮肤微循环改变与其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9,7(3):141-143.
[3] SATITO O, AOYAGI M, TOJIMA H, et 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or Bell's palsy associated with diabetes mellitus[J]. Acta Otolaryngol Suppl, 1994:153-154
[4] 贾建平,崔丽英,王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35-337
[5] 郭立新.强化血糖控制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ADVANCE研究降糖结果解读[J].临床荟萃,2008,23(21):1521-1523.
[6] 党静霞.肌电图诊断与临床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71-172.
绩效审计办法范文4
【关键词】终身发展 阅览工作 学生素质
经过学校领导的统筹安排,以及历届图书馆领导及管理人员的努力,我校图书馆拥有可供162人和212人阅览的阅览室两个,宽敞明亮,干净整洁。2007年以来,我校阅览室订有报纸50多种,期刊200多种,涵盖政治法律类、教育教学类、文学艺术类、生活娱乐类及中学教辅类等等,2008年又增加商报等。其建设和配备堪称一流,是我校最集中、最丰富、最新的信息资源宝地。而其独特的功能在于:搞好教师阅览或借阅,可以为教师提供最新最前沿的时事动态、教改动态和教研资料。通过搞好学生阅览,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了解最新时事动态及高考动态,了解当代科学领域的重大课题与最新进展;通过搞好学生阅览,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扩大知识面,重建知识结构,平衡各学科,提高综合智力水平,锻炼全方位思考问题能力;通过搞好学生阅览,可以使学生学会阅读(逐步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培养终身学习习惯)、学会管理。即通过搞好学生阅览,可以贯彻我校“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方针,配合学校其他各项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因此,阅览室又是我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它有着网络技术所不能代替的育人功能。那么,如何充分利用阅览室这一资源宝地,切实、合理、科学地搞好学生阅览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素质呢?
众所周知,阅览室工作是一项业务流程性很强的工作,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都会降低工作效率,导致资源闲置,不能有效利用,最终达不到良好状态和最佳效果。因此,阅览室工作需要每一个参与阅览的老师和学生的密切配合以及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阅览室工作更加需要管理人员有奉献精神,甘为人梯,有较高的科学管理素养,求真务实,长期规范管理,形成一整套完整的业务流程及科学的管理规范。
以下是我在搞好学生阅览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想法:
首先要搞好班级阅览工作,这是进一步搞好学生阅览工作的基础。这项工作传统的方法是使用图书卡和读书板,表面看来使用了道具,有制度,但耗时多,效率低,管理难度系数很大,还书仍然很乱,更有学生嫌浪费时间而不再对阅览感兴趣并放弃阅览。我做了相应的改进,原则上学生只要穿校服、戴胸卡就可以在阅览室进行阅览。并在学生第一次阅览前对所有学生进行培训:介绍阅览室、规章制度(一人一书,自己取书,自己放书,开架阅览,爱护室内财产,保持室内整洁卫生等)以及阅览过程中进行登记等。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主角,鼓励并要求每一位学生对自己负责,学会自我管理,督促学生形成相对稳定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素养。即以人为本,以每个学生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从而培养和提高所有学生素质。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在学生阅览过程中,对任何学生不采取防范。当然,最好能配以现代化的管理手段,那样,学生可以更加放心、更加自由地进出阅览室。在学生阅览时,我只是告诉学生阅览室的所有期刊报纸供大家在阅览室内阅读使用,不能带出阅览室,并且告诉学生,我相信每个学生的品质和素质,一定不会把书带走,而且能够把书保护好、放好。整个阅览过程中学生是自由的、有序的、紧张的、和谐的。阅览结束时,不少学生离开阅览室时都要和老师打声招呼“老师,我们走了”,“老师再见”。我能体会得到,他们是在告诉老师,我们没有把书带走,我们把书放到了该放的地方。多么可爱的大孩子们!同时也发现,学生们为了能看到书,能多看到书,他们的表现都非常出色。“老师您有什么事我们帮您做”“老师有我的工作吗?”……我们又如何能够拒绝孩子们想要看书的要求呢?
绩效审计办法范文5
关键词:绩效评价;审计;财政监督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1
十报告提出,“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提高财政支出效率。作为提高公共财政效能,打造责任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绩效评价与审计和财政监督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升财政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准确把握和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揭示三者之间存在的客观联系和区别,明确以绩效评价为主,绩效审计、财政监督检查为辅,三者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工作思路,对于促进以绩效为导向的公共财政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绩效评价与审计的异同分析
(一)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与审计的共同点
1.两者的产生是公共财政职能的内在需要。随着公共财政框架的确立,我国财政管理已进入以面向绩效的全过程管理新阶段。财政资金的配置效率体现了财政部门的理财水平,政府部门效能建设与财政资金的科学、合理、高效使用息息相关,这都促使财政、审计以及各政府职能部门更加注重资金的使用绩效。
2.两者实现的政策目标的一致性。绩效评价政策目标表现为提供效率、公平、稳定的基本公共产品,为全民提供一定质量的基本公共服务,保证财政资金的分配、使用的经济性、效益性、效率性和公平性。审计的目标是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两者关注的财政资金配置的政策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3.两者的绩效标准在一定范围内是一致的。绩效评价标准是财政与预算部门对预算支出资金使用的绩效进行评价的关键,是衡量经济效益优劣的尺度,也是审计人员分析、评价并出具审计意见的依据。同一部门、项目的评价或审计标准如果不一致,必然导致基于不同评判标准的评价或审计意见的建议的分歧,将使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以及各职能部门感到无所适从,同样出具的评价或审计意见的严肃性、有效性也大打折扣。因此,对同一部门、项目的绩效标准应保持一致。
(二)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与审计的区别
1.实施主体不同。绩效评价是针对财政资金投入、过程、产出、效果的评价,由财政部门统一组织管理,财政、主管部门、各职能单位分级实施。审计则是由审计机关或人员,依据有关法规和标准,运用审计程序和方法,对被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的合理性、经济性、有效性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其规范管理、提高效益而进行的一种独立性的监督活动。主体不同的制度安排,能够确保内部评价与外部审计的互补性和有效性。
2.依据法律规范不同。两者都建立在一套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基础上,在法律框架指导和约束下开展工作,两者的不同在于所依据的法律规范是不同的。财政部门是负责政府公共收支的综合部门,绩效评价依据《预算法》以及财政部门制定的绩效评价制度、实施指南和技术规范,例如,中央层面,财政部印发的《中央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绩效目标管理暂行办法》等,以及各地财政部门出台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办法等相关规章。审计机关依据《预算法》、《审计法》、《审计条例》中对效益审计的规定开展财政绩效审计工作,注重检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而检查内部控制制度、管理规范等相关内容[1]。
3.工作过程内容不同。一是工作过程不同。从财政资金筹集、分配、使用的过程来看,绩效评价属于全过程评价模式,包括事前(设定绩效目标)、事中(开展绩效监控)和事后(进行绩效评价);审计则属于面向结果的事后审计模式。二是工作内容不同。绩效评价侧重对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全过程评价。审计则是对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审查,据此提出审计建议。
二、财政监督与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定位
财政监督和绩效评价的侧重点不同,财政监督更多的是财政部门为履行财政监督职责,纠正财政违法行为,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而开展的针对单位和个人的财政执法活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具体工作中,财政监督更加侧重于对财政资金的规范性、安全性进行检查。财政监督和绩效评价两者之间也具有明显的区别和不同。主体上有区别。财政监督的开展既针对部门单位,也针对个人。绩效评价的开展则始终围绕预算这一主线,以资金分配使用和项目安排管理评价为主体。内容上有区别。财政监督检查内容上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单位和个人执行财税法规情况、重大财税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如进行税源监控、非税收入的查收查缴、预算信息公开情况等等。二是对部门单位的财政、财务、会计等管理事项进行检查或调查。三是对财经纪律、内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相对于财政监督,绩效评价更加侧重于预算的管理,是对财政资金投入、过程、产出、效果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科学测量和评价。“绩”体现资金的产出,具备数量、质量、时效和成本四方面特性;“效”则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服务对象满意度等。特征和结果运用上有区别。财政监督始终围绕各项财税法律法规开展,是对执法情况和财政、财务、会计等管理事项实施财政检查,依法作出检查结论或处理、处罚决定,更加强调的是问责。而绩效评价始终围绕预算管理活动,以“效果”为导向,更多地强调“成本核算”,体现“4E”原则,将“放权”与“问责”相结合,最终实现提高管理效率,改善决策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的最终目的[2]。
三、结语
综上所述,绩效评价与审计和财政监督体现到具体实践中表现为相互协作又互有分工的关系。应提高绩效评价结果与审计报告和财政监督检查报告的应用价值,针对绩效评价与审计和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取得的结果,建立通报交流沟通C制,提高结果应用价值,以达到1+1+1>3的效果。
参考文献:
绩效审计办法范文6
关键词:绩效审计;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合规性
近年来我们各级审计部门在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资金收支审计中都会将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中的绩效管理情况单独反映出来。部门预算是指微观意义上政府组织的收支计划,是各个政府组成部门依据国家相关的政策制度以及自身的职能特点,由各预算部门编制,向财政部门上报,再由财政部门审计核后报同级人大批准,再下发给各个单位执行的综合性的计划。绩效审计就是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和使用资源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和评价。包括四个方面,即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合规性。根据审计署的要求,所有的审计项目都要开展绩效审计。现就基层的审计经验,谈谈对有关部门预算执行中有关绩效审计的认识。
一、目前部门预算执行绩效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缺乏判断部门预算执行的有效性的评价标准。部门预算执行有效性的评价标准是绩效审计的关键工作,与财务收支审计不同,绩效审计的标准现阶段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还没有形成一套行业(或部门)、项目的成形评价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审计人员,根据自己的经验、被审计单位的情况,依据内部有关绩效的要求,与有关各方进行磋商,选定合理的评价标准,以便于对被审计单位预算执行的四性有一个科学而合理的评价。正因为各职能部门没有建立统一的针对行业、项目的绩效考核标准,再加上绩效审计的组织实施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无章可寻,因此造成绩效审计结果的社会认可度、接受度较差。同时,由于预算执行绩效审计有着各自的固有属性和独立性,决定了部门资金的使用主要是体现社会效益、宏观效益、长远效益,所以很难直接量化经济效益,从而对制定合理的绩效审计标准造成了一定的难度。标准的制定科学与否,无疑会影响绩效审计的质量和审计结论的可信度。每个行业和项目的这些标准可能都是零散的,不系统的,更不会是成形的。即便是同样的项目,其衡量标准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最终会导致审计结果大相径庭。
其次,部门预算执行绩效的指标体系没有形成。部门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目的是为了要提高预算执行单位的的责任心,强化财政支出和预算管理,规范预算分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确保财政支出的合法性、经济性和有效性。目前,虽然审计署提出进行全面绩效审计,但有关绩效审计方面法律法规涉及的内容并不多,审计准则中也没有对指标体系进行有权威性、可操作性的论述。因此,应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部门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准则和业务操作指南,有选择的对部门预算执行展开整体绩效、重点绩效以及单项绩效的审计,以便于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第三、专业的绩效审计人才队伍急需加强。部门预算绩效审计涉及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的项目的绩效评价标准,就目前而言,各级审计机关能全面掌握并能准确进行绩效评价的复合型的审计队伍严重缺少。这就需要现场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由于对项目业务有一个快速的学习过程,从而较为深入地对相关的情况有个了解,否则就不能对被审计单位预算资金使用的结果等方面进行准确的评价。绩效审计人才队伍的建设已经成为全面实行预算执行绩效评价的重要制约因素,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的话,可能会影响整个绩效审计的全面推进,成为一纸空文。
第四,绩效评价结论无法得到被审计单位利用。从目前审计报告整改反馈的情况看,绩效审计评价所提的意见建议也只停留在反映情况、找出问题的层面上。财政和各级预算部门并很少有根据自身的情况,结合部门预算的编制和各项经济发展目标很好地与政府绩效考核对接。还有有些地方虽然制定了相关评价结果的考核办法,但是由于部门预算项目较多,持续时间较长,有关的预算项目确立是否合理,执行效果如何、出现问题如何追究相关责任等均没有严格的制度约束,所以,审计评价所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没有起到预想的的作用。这不仅是一种人才物的浪费,也是影响了审计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使得预算绩效审计工作成为一种形式主义。
二、部门预算执行绩效审计中的存在问题的建议
第一,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有关的部门预算执行绩效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政府各级预算单位应从上到下,统一要求,加强行业、各职能部门的绩效管理,合理安排部门整体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构建和完善相关的预算执行评价体系。审计机关也要从顶层开始,根据不同部门业务的特点,并与职能部门的指标体系相结合,科学合理的设计一系列能够正确评价行业和项目的指标和标准。审计部门应结合财政和各有关部门的特点,在借鉴以往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系统完善和符合实际需要的部门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以规范绩效审计项目实施,确保审计质量,从而达到应有的社会有效益和经济效益。
其次,是要加强复合型的审计人才队伍建设。任何的工作开展的好不好,关键是在于人,绩效审计队伍建设也决定着绩效审计走的有多远。相对于传统审计,绩效审计是一个新生事物,有关人才严重不足,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挖掘内外在潜力,把建立复合型的绩效审计队伍建设作为我们审计工作的重中之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级审计机关内部的人员,集中各业务部门的骨干加强审计绩效队伍。同时对所有的审计人员要加强业务培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单位培训和自学相结合的制度,增强其对部门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能力。另一方面,部分专业性强的项目,可以聘请专业人才和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加入,以提高绩效审计的质量和水平。还可以充分利用各个单位业务精湛的内审人员,充实到审计组中,发挥他们对本单位业务熟悉的特点,快速熟悉单位情况,做到事半功倍。
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和整改情况直接反映了部门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工作开展的好坏。对审计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督促部门、单位按法律法规和绩效目标去有效落实,督促整改到位,并在规定期限内将整改结果反馈给审计机关。同时应逐步建立健全绩效审计公告制度。审计机关应向社会公告审计绩效审计结果,同时也应公告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结论情况,增强审计监督和整改落实的透明度。(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审计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