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范文1
关键词: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问题;解决方法
1土地整治项目及项目管理含义
1.1土地整治项目概念。土地整治项目主要就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合理的的利用土地的整理工作,对于生产建筑破环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有修复的作用。将土地整治按照类型可分为农用地整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理、土地复垦、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土地综合整治等项目,所涉及的工程有很多,其资金来源主要是用地有偿使用费、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收入、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和其他涉农资金等。1.2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土地整治项目管理是指项目的申报立项、设计、政策处理、招投标、实施、验收、审计、后续管理等工作。项目是一个过程,项目管理是项目管理者对项目进行管理的行为,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就是把土地整治知识、专业技能、工具与技术应用到项目各项活动中,来实现或者是超过项目利益有关的要求和希望。
2.1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首先就是土地整治工程设计标准体系不够完善,现在的设计标准还是遵循20年前的制度,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而且这项制度标准无法对各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考量,而且主要的是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根据国建的相关标准,申报资金的单位要根据实际清理和需求进行申报,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很多的申报单位知识看重项目资金,而不重视工程技术,严重的浪费了资金的使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过去的评估指标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需求,无法适应现在的发展需要,所以应及时的调整和改变,还有就是操作流程评估不规范,会使部分地区连项目的评估操作流程的细则都没有,有很多地区都没有建立健全的评估机构和相应的评审制度。项目的申报时间太长、程序多,导致需要很长的时间才可以得到审批,但是在这么长的时间内,物价、政策等都有很大的变化,这就会影响到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对于规划设计报告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很多的设计报告中,由于语焉不详,交代不清,对于相关的技术经济问题缺少准确的研究分析,导致规划设计报告在实际生活中缺乏可实施性。2.2土地整治项目实施过程中缺少科学性。进行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的时候,没有对其进行正确的认知,其中存在着很大的功利性,就算确定了土地整治以后,地方基层部门缺少对其可行性的论证和研究,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缺少规范性的管理,导致数量和质量很难得到保障,就会存在偷工减料、投机取巧等问题的出现。2.3土地整治项目专业技术人员水平不高。就目前而言,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人员的业务不熟练综合素质低等问题,对于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人员需要懂得水利、林业、农业、土地等相关的知识,才可以保障土地整治项目顺利进行。2.4土地整治项目资金管理规范性较差。国家的有关部门和地方部门对土地整治项目资金管控力度不足,在资金的拨付方面没有相关的制度,导致断层的现象时有发生。2.5标段划分不合理,影响施工协调问题。在招投标的时候会把项目划分为很多标段,一般大的项目划分以资金为限额进行分标段,尤其是有一些工程项目因为超过单项招标资金的要求,会将其划分到其他不相邻的标段中,有的招标机构不了解情况,机械的对项目进行拆分,这样对项目施工、验收等工作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项目在验收的时候不仅要对各标段分别进行验收,还要对各标段完成情况进行汇总和资金的结算,所以此类项目在审计时往往会出各种问题,对工程验收产生不多不良的影响。在招标过程中,有很多施工单位会借用资质的情况十分的普遍,投标文件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不提供设计图纸,评分的时候会以投标的总价为评分的依据,不会考虑分析共享计费,导致施工单位在不突破总价和不以实际情况为原则的情况下随意报价。
3加强对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的建议
3.1强化项目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会涉及到项目评估、可行性分析、项目选定等前期的准备工作,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要坚持严格、科学、民主的决策,利用各种先进的管理办法,以参与式发展理论为主要导向。3.2强化项目检测评价体系建设和执行。对于土地整治项目中科学而严密的检测评价是十分重要的,项目实施检测包括对社会影响、财务进度、工程进度、采购进度的检测,其中检测主要包括对安全、水资源、土壤、环境的检测。所以应重视检测工作,增加检查的次数,并且填写完整的项目进度报告,项目的完成情况、项目的经济效益等。3.3强化项目建设的公开性。在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过程时,要对劳务、物资和建设工程进行公开的招标,只有将项目建设的公开性不断的加强,才可以保证合理有效的使用项目的资金。3.4强化项目资金审批的管理。对于项目资金在使用上并不是无偿的,要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资金管理部门,严格按照相关的流程和制度进行,以保证专款专用,还应该加强财务的手续和流程的规范,以保证项目资金预算管理制度可以有效的贯彻落实。3.5制定实施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审计等资质相应的管理办法。对于参与计、施工、验收、审计等单位,现在还没有专业资质的要求,导致从业的单位人员素质、真实性、科学性、严密性、规范性无法得到保障,所以应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对这些从业单位、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使得这些从业单位、人员具有较强的责任感毫无危机感还应该对设计、审计、监理、施工等单位的招投标评分制度及标准规范进行制定,选择有能力的投标单位,防止出现承揽以后转包的情况,把有限的资金真正的用在项目上。4结论中国虽然是一个领土大国,但是由于很多原因导致人均占有量少,有效使用的土地很少,这就需要对土地进行合理的整治和管理,以保证土地资源合理的使用,土地整治需要社会、政府、施工单位等共同的努力,只有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进行,各级部门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监督,才可以使中国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中的问题逐渐的解决.
参考文献
[1]吴奇格.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城市地理,2016(20):25-26.
[2]蒋艺.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科技与企业,2016(22):5-6.
[3]王维娜,李峰.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4):38-39.
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范文2
关键词:站场;接触网支柱;短路;信号设备
中图分类号:TN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c)-0000-00
0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铁路站场的信号设备越来越精密,由于信号设备以电子和微电子技术装备起来的且工作在弱电环境下。当单独接地支柱发生短路时,会造成支柱周围地电位过高,严重时就会击穿支柱附近的信号电缆,这样击穿电流会通过信号电缆传输到信号楼,并损坏信号楼内的通信设备,不仅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直接威胁着铁路的安全运行[1- 3]。2012年9月22日15点34分,神池南站II场西咽喉因接触网放电造成部分信号电缆烧损,19个轨道区段发生红光带,经三局电务和神池南电务工队紧急处理后,于19点08分设备恢复正常。故障总延时214分钟。现场验收人员反馈中铁电气化局刚在134号网杆安装地线施工时造成接触网对独立支柱放电,由此初步判断造成轨道电路红光带的原因为接触网对单独接地支柱放电对信号设备造成的冲击所致。因此,本文通过仿真分析研究与实际考察支柱短路信号电缆的影响对我国的高铁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4-5]。
1建立仿真模型
图1 站场接地系统简图
图 2站场中间部分综合接地系统剖面图
图1为站场综合接地简单模型,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站场较大,站场两边的支柱与贯通地线相连而中间的接触网支柱只能单独接地。相关的通信信号线铺设在站场中间钢轨的两边,深入地下0.5m处;轨道采用CRTS 1型板式无砟轨道,轨距采用标准轨距1435mm。轨道结构由钢轨、弹性扣件、轨道板、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填充层、混泥土底座构成,标准轨道板厚度不宜小于190mm,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填充层厚度为50mm,混泥土底座厚度不应小于100mm,弹性扣件厚度为10mm,轨道采用CHN60轨道,等效为圆柱体时的半径为49.6mm。由于扣件、混泥土及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绝缘性能很好,仿真时可把此部分等效为空气。接触网钢支柱采用H型钢支柱,每隔50m架设一个,支柱基础的最大接地电阻为10Ω,支柱距离钢轨1.2m,深入地下2.5m。建模时钢轨和信号线长设为3km,并在它们两端都接上匹配阻抗,以模拟导线延伸至无穷远的情况[6]。
在同一行两根轨道之间每隔500m装设有扼流变压器,以保证牵引电流顺利流过绝缘节,当从扼流变压器中点流向两端的电流相等时可将扼流变压器等效为导线,上下行轨道通过扼流变压器或者空心线圈的中心抽头设有简单横向连接或者完全横向连接,简单横向连接实现了两钢轨间的等电位连接,完全横向连接实现轨道间的等电位连接[7-8]。
将接触网支柱、钢轨等效为圆柱体,各个导体的主要参数见表1。
表1 导体的主要参数
导体 型号 电阻率/Ω・m 等效半径/mm
钢轨 CHN60 0.90909×10-7 49.6
接触网支柱 H型支柱 0.90909×10-7 86.55
在CDEGS中根据图1、图2及以上文中假设连接各个导体,根据表1设置各个导体的参数,搭建仿真模型[9],如下图3。
图3 仿真模型
2仿真分析
本文主要研究接触网支柱发生短路对信号电缆的影响,所以最终是为了研究信号电缆上的相关电位,确定电缆是否会受到破坏也即击穿。根据CDEGS中搭建的仿真模型,仿真时设置3个变量:短路电流I;土壤电阻率ρ;电缆距离钢轨的水平距离d;改变以上3个参数值,仿真得出信号线上的电压幅值。根据铁道行业标准TB/T2476.1~4-93规定:铝护套铁路信号电缆缆芯对地的工频耐压水平为1800 V(2min),因此本文中设电缆的安全耐受电压为1800 V[10]。
现保持短路电流I(2KA)和电缆距离钢轨的水平距离d(0.5m)不变,改变土壤电阻率ρ,土壤电阻率ρ的变化范围为100~1000Ω・m。将仿真得出的电缆上最高的电位值列于表2中。
表2 改变土壤电阻率得到电缆上最高电位
土壤电阻率(Ω・m) 100 200 300 400 500
电压 (V) 1695 2347 2810 3203 4075
土壤电阻率(Ω・m) 600 700 800 900 1000
电压 (V) 4972 5873 6772 7677 8585
从表2中可以看出,电缆上的电位随着土壤电阻率的增大而增大,最高电位达到8585V左右。
再保持短路电流I(2KA)和土壤电阻率ρ(200Ω・m)不变,改变电缆距离钢轨的水平距离d,d的变化范围取为0.5~1.4m。将仿真得出的电缆上最高的电位值列于下表3中。
表3 改变电缆与钢轨之间的水平距离得到电缆上的最高电位
距离(m) 0.5 0.6 0.7 0.8 0.9
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范文3
关键词:工程项目 质量管理 施工质量
1 项目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样品及结构实体检测不规范 质量检测内容方面存在样品委托管理不规范、结构实体检测验收不规范等问题。样品委托管理不规范,样品的真实有效性存在问题。没有按材料产品标准规定的抽样规则取样情况普遍存在,取样不规范的样品其检测结果就不能准确的判定产品的质量。结构实体检测验收不规范,委托方或被抽检方合法权益的维护不够。同条件试块强度检测及验收,经常忽视试块必须满足的条件,没有进行标准养护强度的折算;结构实体强度检测及验收,经常出现检测方法错误,检测质量控制有缺陷,验收合格判定不正确。
1.2 设计文件质量有缺陷 设计方面如果存在质量问题,那么对整个项目的影响是比较关键的。因为设计是施工的基础,是先行专业。建设工程设计文件即勘察设计单位的智力成果应力求做到安全、适用、经济、美观, 应符合设计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 应与当代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应与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
1.3 多方面履约不及时 主要是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备厂家、施工材料供应商之间存在的一系列履约问题,主要表现为履约不及时、质量不过关等问题。这些问题中,尤其以施工单位、施工材料供应商的履约问题最为突出。对施工单位而言,当签署了项目合同后,主要问题就变成了如何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施工任务,及时履约业主的问题,这是最关键的问题。但往往由于人员问题、资金问题等制约性因素,施工单位会对合约方面的时间控制不是那么严格,从而造成项目履约的延迟。对于设备厂家和材料供应商来说,影响他们履约的主要问题是资金方面的问题。
1.4 施工人员及施工机械水平偏低 为保证施工的进度和质量,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标准,按照施工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在施工时,正确完成每道工序,力求准确规范。然而,由于施工项目的不同,施工人员水平、机械设备等的差异,在施工进行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偏差。因此在施工的执行中,施工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调整,以保证工程项目如期高质的完成。
1.5 恶劣的市场竞争使得合同单价偏低 在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中,社会环境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很大,主要包括国家政策、经济状况、整治情况等。另外,产业环境也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国产业环境受多方面的影响,仍无法满足社会化生产的需要。因此,在项目施工中,一方面业主要求施工单位加紧施工;另一方面恶劣的市场竞争造成了施工单位不断压低合同单价,就出现了工期紧张,交底不充分等情况。
1.6 管理疏漏,人员缺乏 在对施工项目的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人员的疏漏,往往会出现监督力度不够,施工过程和管理空白与重复管理等问题,造成安全事故。为改变当前施工项目管理的现状,提高施工管理质量,监理单位要明确各自职责,严把监督关。监理单位作为一个特殊的专业公司,主要负责对工程建设实施的投资、工程质量和建设工期进行控制的监督管理,它既是业主的委托方,又是一个独立的第三方监督机构,对保证项目质量负有重要责任。
2 工程项目提高质量管理的对策建议
2.1 把好原材料质量关,做好验收工作 施工原材料的质量高低直接决定着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因此在施工时,相关施工单位一定要保证施工原材料的质量,做好项目材料质检工作。一套公正合理的质检标准是保证质量检测顺利进行的可靠保证,要想严把原材料质量关,做好项目施工验收工作,就要不断加强对质检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从业者的检测质量。
2.2 保证设计文件质量 项目设计对项目质量管理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在项目设计中要根据设计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修改和完善,在修改时要根据现场施工情况进行调整,以不断提高设计方案的质量,促进项目的顺利进展。设计人员在进行方案设计时,要强换项目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认真履行设计职责,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创新培养机制,保障施工项目按时完成。
2.3 强化施工质量控制及加强人员配置、全面质量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质检宣传,强化施工质量。保证项目质量能够达到规范和标准要求。施工单位不仅要严格控制质量,而且要合理安排人员,控制施工进度。人员缺乏对项目质量起着关键作用。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充分配备,是保证项目质量的关键因素。管理人员对项目的调配、总体进度把握有着充分的责任和义务,必须把项目质量控制好。
3 结论
综合上述,工程质量管理关系到我国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是一项包含工程施工质量、施工原材料、施工方法的重要工作。工程质量管理人员直接负责着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问题,在施工管理中要严把质量关,依照规定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施工流程进行全程监督。本文通过对施工项目监督管理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找出了提高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的有效方法,为今后建筑项目的质量安全鉴定提供了重要支持。
参考文献:
[1]周学章.浅谈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J].山西建筑,2008(23).
[2]张丹.质量管理在广播电视系统集成工程项目中的应用[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0(04).
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范文4
一、企业财务治理的概念
目前,学术界对财务治理的内涵研究并不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尚处于初级阶段。在此引用衣龙新博士在其著作《公司财务治理论》中对财务治理的涵义的概括来阐述财务治理的概念:财务治理就是基于财务资本结构等制度安排,对企业财权进行合理配置,在强调以股东为主导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前提下,形成有效的财务激励约束等机制,实现公司财务决策科学化等一系列制度、机制、行为的安排、设计和规范。衣龙新博士进一步指出,财务治理是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的交融领域,财务治理理论研究既加强了公司治理的应用性又完善了公司财务理论体系。
二、企业财务治理的重要性
企业财务治理是企业治理的核心部分,能够综合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控制和监督各种经济活动,并对企业各项经营活动具有导向性作用,是企业治理现实、集中以及根本的展现,增强了企业治理的明晰性和应用性。它还是一种企业财权的安排机制,通过这种财权机制来实现企业内部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公司财务治理实质上是通过财务机制及其制衡作用进行的,公司财务治理中的制度安排包括对财务信息生成程序、生成质量以及呈报机制等的规范,对公司各利益相关者财权的配置和再配置,以及激励制度等。只有进行有效的财权配置,才能提高财务活动的效率,确保最大财富的实现。
三、企业财务治理的主体与客体
公司财务治理中的利益主体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依赖公司内部财务治理保障其利益的主体。所谓公司内部财务治理,是指限于公司组织边界以内的财务治理,是通过在公司内部合理安排财务权力实现的,公司内部财务治理对公司财务信息的生成和呈报机制起着直接的影响,也是第一类利益主体寻求最大化自身利益的主要手段。第二类是依赖公司外部财务治理保障其利益的主体。公司外部财务治理,是指公司组织边界以外的财务治理,主要是通过签署一系列合约的方式实现的,其目的是保证企业的运行不会降低社会效率。
财务治理客体,也即财务治理的对象。财权体现为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对称分布,如何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合理分配是财务治理的客体。衣龙新博士(2004)认为,财务治理的客体是主体共同指向的对象。财务治理客体具有两种表现形式,治理框架下具体体现的是“财权”,财务范畴之内总体体现为“本金”。
四、乡镇企业财务治理现状分析
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乡镇企业是中国乡镇地区多形式、多层次、多门类、多渠道的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的统称,包括乡镇办企业、村办企业、农民联营的合作企业、其他形式的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五级。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各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繁荣,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队伍中的主力军,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乡镇企业经济的发展壮大,不但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但通过对江阴市乡镇企业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许多企业在财务治理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财会人员素质不高
财会人员是企业财务治理之本。财会人员必须熟悉和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财经纪律和制度,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有良好的专业素养。这是企业招聘财会人员的基本要求。但通过调查发现许多乡镇企业因为是私人办厂,对财会人员的招聘大多依赖血缘亲友关系,对专业素质的要求较低。甚至有许多人是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财会人员专业素质的不足使得在财务治理上力不从心。
(二)财务信息失真
企业各种财务资料是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由于信息传递不及时和伪造变造财务信息等行为使许多乡镇企业财务报告普遍存在着可信度较低和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影响财务治理的有效性的发挥。
(三)财权配置不衡
财权的合理配置是指财权尤其是财务决策权在财务治理主体尤其是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的合理划分。只有各财务主体之间各司其职,并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才能进行有效的财务治理,以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许多乡镇企业经营者将财务决策权、财务执行权和部分财务监督权集于一身,财权配置严重失衡,致使企业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导致财务治理无法有效进行。
(四)财务制度陈旧,更新不及时
企业会计管理制度是进行会计管理工作的基本规则和约束,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在乡镇企业中会计管理制度虽然建立,却很不完善,基本没有形成科学、完整、系统、合理的管理制度。乡镇企业由于自身制度的不健全,出现财务控制薄弱的现象,对资金使用缺乏科学安排,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回收困难。由于乡镇企业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导致很多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形成呆账或坏账,更加剧了乡镇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
五、完善乡镇企业财务治理措施
(一)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
财会人员的素质是乡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加强会计人员的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法纪法规教育,使财会人员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办事,敬业爱岗、诚实守信、做好本职工作。如一定要重视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严格执行有关的财会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对于不参加继续教育的人员要严肃处理。广泛普及会计电算化操作,提高会计人员掌握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同时,在用人方面还应打破任人唯亲的家族式用人界限,唯贤而举,在各个岗位实行竞争上岗,能者居之,完善加强自身的管理机制和管理队伍管理。同时对在职财会人员,除了精神激励和支持外,在物质上要做到奖罚分明,奖励不同会计岗位上的职业能手,对于干不好的人员,查明原因,帮助其纠正错误,不改者给予处罚。
(二)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完善乡财政内控约束机制。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乡镇使用的各种账薄,都要实行建账监管,在县财政局统一办理,领取账薄、表册;要建立资金、现金管理制度,票据购销、领用管理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制度。要做到按规定建账、设置会计科目、记账,账目做到日清月结;会计、出纳取得的原始发票必须符合规定;要严格做到会计、出纳分设,会计管账不管钱,出纳管钱不管账,印章分管,各尽其责。从而通过这些措施强化票证管理,建立起一整套严格的内控制度,使乡镇财政、财务管理水平提档升级,使财政管理工作尽快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加强审计监督。
(三)建立有效的财权配置机制
建立有效的财权配置机制,其核心是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与约束相融的财务制度或财务机制。只有这样财权配置才会得到制度保障,并使财权配置落到实处,最终使企业财务治理结构得以建立和完善。企业还可以推行股份合作制,这样可以明晰产权关系,建立较为有效的监督机制,也可以扩大财源,形成新的积累能力。
(四)建立有效财务评价体系
合理的财务评价体系能够保证激励约束机制真正发挥作用,在对经营层进行物质报酬等措施激励的同时,一个有效的财务评价体系也是必不可少的。财务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在于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能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结合其他激励约束措施,正确地引导经营层的财务决策行为,使经营层的财务决策行为不再具有短期性,从而与所有者的长期利益相一致。当然,财务评价指标的设计要顺应组织要求,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征及战略要求“量体裁衣”订制。财务评价指标的设计还要注意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要有综合性,其设置既要反映当期业绩的指标,也要反映对企业未来发展有贡献的指标。要通过对财务考核指标的设置达到出资者预期的约束激励动机。
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范文5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相应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目前建筑行业的市场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建筑工程多是露天高空作业,现场施工项目种类繁多,从而造成施工状况比较复杂,一旦管理不当或不足就有可能造成质量安全事故,进而将给社会和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和危害。这就要求建筑施工单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以保证建筑工程顺利完成,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一、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意义
开展质量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是建筑工程业长期性、基础性、战略性、根本性的工作,是提高企业安全素质、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根本途径。是建筑工程项目预防事故夯实安全基础的需要;是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深入源头管理的必要措施;是施工现场安全专项整治的继续、深化和发展;是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保证。对企业和全社会来说,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我国人口结构向老年化发展,致使劳务人员逐年减少,建筑施工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迫使建筑施工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走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标准化道路。建筑施工企业质量安全标准化创建显得更加重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是实现企业更快、更好和长远发展的需要。
二、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政府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存在的问题
政府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定位不准、性质不明,现行的质量验收规范的编制原则是强调结果,淡化过程,政府仅规定结果要求,而具体实施过程和工艺参数要求,则由建筑企业自身规定控制。问题是目前绝大多数施工企业达不到这一层次,因此,很多企业没有自己的过程控制工艺标准和企业标准,新标准中又取消了这部分内容,因此,过程控制处于空白状态。结果是由过程来控制的,没有严格的过程控制,不可能有好的结果。长期以来,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习惯于现场检查、验收、评定。质量安全监督人员做了大量本该是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员、安全员应做的工作。监督机构仅注重施工现场到位检查那几天的工程质量安全问题,而放弃了大量的不在现场检查时的工程质量安全问题。另外,质量安全监督机构的性质不明确,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存在两种意见:一是质量安全监督机构是代表政府的监督执法机构,应尽早纳入到公务员序列;另一种意见认为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应纳入到中介单位范围。性质不明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质量安全监督机构人员的自身建设。
2、施工企业内部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质量安全管理重视不够
企业注重经济效益无可厚非,但一味追求效益而忽视质量安全问题则会酿成大患,当前许多建筑行业的管理者在质量安全管理方面还没有明确认识,对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视度不高。由于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致使在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企业领导者、管理者忽视质量安全管理的问题,其中不乏质量安全管理部门形同虚设的现象存在。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实质上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受企业领导者对安全问题不重视的影响,许多建筑项目中的质量安全制度和质量安全规章没有按要求结合实际进行构建,往往照搬照抄一些已经陈旧的规章制度,这导致了许多规章制度与当前质量安全管理现状不相符,当质量安全问题发生时,无章可循、无章可依。
(2)生产经营行为不规范,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落实。当前,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有层层转包,违法分包,以包代管的不规范生产行为;施工单位特别是项目部管理制度不健全,项目管理人员履职不到位、责任落实不到位及质量、安全管理人员质量安全意识薄弱,没有加强对现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培训等,导致施工单位内部质量、安全自我检查、监督、控制、验收、保证、管理做不到位,从而致使工程质量安全无法保障,诱发质量安全事故。
(3)建筑材料不符合要求,安全资金投入不够。一些建设单位领导、项目经理追求利益最大化,把安全投入当作是上级的指示和命令,是被动、消极的。对安全防护装置的投资、安全维护费用、个体防护费用、安全教育培训费是能省就省,为了节省费用购买使用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安全防护装置和个体防护,临边、洞口防护设施不全等等,都是安全事故隐患。
三、加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相应措施
1、强化政府质量监督部门力度
以《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保证体系》为重点,强化政府监督,严格执法。工程质量安全监督要从现场实体质量拓展到工程建设参与各方质量行为;应重点监督施工现场的两个保证体系是否建立健全,保证体系是否有效运行,是否具备持续改进功能;应重点监督工程建设参与各方质量责任是否落实;应重点监督施工企业各有关人员质量责任是否履行;发现违法违规,不履行质量安全责任的有关人员,要坚决予以处罚。
2、提高对质量安全的重视程度,树立安全施工管理意识
针对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工程建设单位要形成足够的认识,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企业内部的质量安全管理体制建设,不断培养企业内部的质量安全管理人员,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将各项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各项影响因素进行全方位的控制。施工企业内部还应建立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责任机制,通过责任机制,明确施工单位内部管理主体的具体权责,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奠定坚实的基础。
3、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管理机构
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的组织建设。建筑施工企业和工程项目部应分别建立专门机构,明确专门人员,负责本企业及本项目部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施工现场专职安全员应由施工企业直接委派。施工企业要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各项制度,年度内要制定隐患排查治理的计划,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的台帐,以及消案制度。所建立的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机构应上报建筑工程安全监管部门备案,并在施工现场张榜公布。
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范文6
地处我国北部边疆,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复杂,是山洪灾害的易发区和多发区,山洪灾害对我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制约了自治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有效减少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和人员伤亡,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出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综合治理总体规划》, 2013年5月,水利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2013~2015 年)》和相关技术要求。2013~2015年国家累计向我区投资7426万元用于我区山洪灾害的防治建设。
在经过历时1~3年建设期,下达到自治区及各盟市旗县的项目均陆续完工,自治区水利厅由防汛办牵头,对该项目实施完成情况进行了竣工验收,在对各旗县验收过程中,或多或少均存在部分问题。
2 项目经费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 群众演练费、宣传费的属类问题
群测群防系统中群众演练费、宣传费等作为群测群防系统中的一部分,各旗县会计在财务核算及竣工财务决算时,有的单位将此项费用列入待摊费用,有的单位将此费用列入建安投资部分。竣工审计报告出具的也不尽相同,有的审计部门将此费用认定为待摊费用,有的则认定为建安投资部分,按照《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编制规程》规定,待摊费用是水利基本建设工程的一项重要建设费用,合理分摊此项费用是正确核算交付使用资产成本的前提,也是做好决算工作的一项必要程序。待摊费用是建设单位按项目概算内容发生的,按照规定应当分摊计入交付使用资产价值的各项费用支出。待摊费用的分摊是一项有规可依、分程序、分步骤的繁琐工作,费用分摊后形成单项交付使用资产成本价值,各项单项工程价值分列建筑工程成本、设备成本,设备成本逐类逐项分列各项设备价值。实际过程中按照《山洪灾害项目概算表》,待摊费用仅指独立费用部分,即建管费、设计费、监理费等,建安部分包括土建部分、设备安装等部分及其他。笔者认为两种都可,群测群防系统中群众演练费、宣传费等,属于费用类项目,可以先入待摊费用科目核算,然后分摊到各项资产上; 第二种,即查看概预算批复文件编制时,群测群防系统中群众演练费、宣传费等是否编入建安投资部分,若是,山洪灾害项目会计核算及竣工财务决算编制应严格按照概预算批复执行。
2.2 政府采购要求不一
山洪灾害属于国家专项资金,财政厅下达到地方财政,地方财政在支付时,有的对招投标项目之外的像宣传、印刷等履行了政府采购手续,有的单位未做,且地方财政在支付时,有的单位因未履行政府采购手续财政拒绝支付,有的地方财政在未履行政府采购手续的情况下也支付了该专项经费。盟市旗县财政对此执行不一,笔者认为,该资金属于国家专项资金,随着国家稽查与各级审计等部门检查力度的加大,凡符合政府采购条件的项目,无论资金大小,都应该履行政府采购手续,否则视为违反政府采购法,属程序上手续不健全。
2.3 合同签订方面存在的问题
按照合同法规定,金额较大且为了有效牵制对方按合同规定办事就得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来约束对方。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在支付诸如宣传费用、演练费用、监理费、设计费等项开支时,有的签订了合同,有的虽然签订了合同,但不符合签订合同的规定; 有的虽与某某单位签订了合同,但实际干活和出票单位都不是原合同签订主体,中间涉及变更的,未履行合同变更手续,未进行经法定代表人授权后,补签经济合同等。从程序上看,无委托协议,即未经建设单位同意委托第三方来干活,实际属违反合同主体。笔者认为,在经济活动中,合同的签订非常重要,因合同签订不当导致的经济纠纷案件越来越多,所以,相关旗县单位领导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重要引用法律相关条款,应在合同中全部引用描述,不可用省略号代替,否则一旦发生经济合同纠纷,就易产生败诉。
2.4 账务处理不完整方面存在问题
山洪灾害防治经费从自治区一级下达到地方旗县的财政部门,由于资金不能及时拨付到建设单位,导致以下情形存在: 一是建设单位资金不能及时支付工程款,施工单位不开具发票,建设单位无法入账,造成到编制竣工财务决算时帐表不符; 二是建设单位由于旗县财政资金的不到位,施工单位虽开具了建安发票,但建设单位无力支付工程款,只好将发票计入往来款项应付账款中,按照《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编制规程》(SL19-2014)中编制竣工财务决算宜具备条件中的第四条未完工程投资和预留费用不超过规定比例,即大中型工程应控制在总概算的3%以内,小型工程应控制在总概算的5%以内。非工程类项目不宜计列未完工程和预留费用规定的标准,各单位还得结合规定对照填报的财务决算表,判断所填应付款数是否超比例等问题。填报竣工财务决算表时,还存在部分单位未按实际到户资金填报基建拨款,而是以到地方财政资金为实际到位的基建拨款,编制基本建设支出也本着财政资金都要花出去的原则,基建支出数等于基建拨款数,隐性存在的问题是若地方财政截留此专项资金,势必导致项目真正竣工变得遥遥无期。一旦检查下来就是个问题。造成账上基建支出数与决算数不一致,帐表不符。笔者认为,涉及到资金方面的事情,应由主管业务部门联合财政厅与地方财政部门进行积极沟通,使国家专项资金能真正到达项目建设单位,抓紧施工进度,尽快结算,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竣工财务决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