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范文1

【关键词】私营建筑经济;企业;核心竞争力;公有制

上世纪末,我国开始支持私营建筑企业的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的建筑业获得了较大发展,涌现出了大批建筑私营企业,并且其在建筑企业中所占的比例正在逐渐增大。资料统计,我国的建筑企业在2011年时已经超过了十万家,而私营企业占到了其中的90%左右。然而,我们需要正视的是,在私营建筑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仍有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存在,并且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这些问题会让私营建筑企业的发展受到很大阻碍。在市场竞争的挑战下,我国私营建筑企业需要通过不断的探索与改进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一、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必要性分析

1.我国私营建筑经济不断进步的需要

私营建筑企业的发展在促进国民经济的进步、城镇就业压力的缓解以及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私营建筑经济已经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起到了推动我国公有制改革的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私营建筑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并不重视建筑业,而价格革命、市场规范、法律政策以及资源配置等各方面的限制也让我国的建筑企业面临非常大的发展困境。但由于建筑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在我国逐渐获得了发展与进步空间,其与公有制经济比起来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与生命力。在此情况下,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是我国私营建筑企业不断向前进步的客观发展需要。

二、提高我国私营建筑经济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1.转变企业的传统观念并提高认知水平

私营建筑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中央下达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各项相关政策的大好形势下,我国私营企业需要转变传统的经营理念并进一步提高认知水平,让私营建筑经济得到进一步深化。只有抓住这次发展机遇不断提高私营建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才能让私营建筑经济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并实现各私营建筑企业的进步,使其运营更加规范。

2.贯彻落实国家颁布的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相关政策

对于私营企业来说,国家的扶持将会是最大的发展动力。因此在国家已经颁布的相关扶持政策下,私营建筑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些政策带来的助力。此外,为了让我国的私营建筑经济获得切实发展,国家需要贯彻落实相关的经济发展政策,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提高私营建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并加强该行业的法制建设,根据当前发展形势制定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政策,实现私营建筑经济的最大化发展。第二,为私营建筑企业提供公平的市场环境。对于私营建筑企业来说,其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一直都比较复杂,处于弱势。因此,国家可以通过公平的资质审核、工商注册以及招投标环境为我国的私营建筑企业创造公平的发展与竞争环境。第三,为私营建筑企业提供全面的咨询平台。虽然我国的私营建筑企业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其却可以取得现在的成绩,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由此可见其发展潜力。而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的私营建筑企业在将来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面对企业自身问题制约企业发展这一现象。基于这一想法,国家可以为私营建筑企业提供全面的咨询平台,帮助私营建筑企业解决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发展。

3.大范围开展私营建筑企业队伍综合素质的建设工作

我国目前的私营建筑企业之所以可以在市场中具有强大竞争力,靠的就是密集的劳动资源。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于建筑水平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因此对于私营建筑企业来说,这一优势将会在社会的发展趋势下逐渐弱化,而实现人才队伍的素质建设才是最终选择。为此,在如今的发展前景下,私营建筑企业需要大范围开展人才队伍的素质建设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断发展与进步的社会环境下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并始终保持优势地位。

4.为私营建筑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

在我国私营建筑企业的发展初期,由于企业自身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融资一直都是私营建筑企业很难解决的一个问题。虽然在私营经济发展态势的作用下,很多银行为了提高利益纷纷开始向私营建筑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但是受到国内金融系统改革的影响,其所能提供的融资服务还是比较有限。对此,企业需要建立全新的融资机制为私营建筑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支持。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的私营建筑经济发展态势非常迅猛,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大流中,其依然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来保持优势地位,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不管是出于国家私营建筑经济不断进步的需要还是私营建筑企业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通过一定措施来提升私营建筑经济的核心竞争力都是非常必要的,具体我们可以从转变企业的传统观念并提高认知水平、贯彻落实国家颁布的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相关政策、大范围开展私营建筑企业队伍综合素质的建设工作以及为私营建筑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等方面着手。只有为私营建筑经济提供足够大的空间,国民经济才会获得更大的前进推动力。

参考文献:

[1]黄英强.刍议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中国外资, 2013(10)

[2]李莉.私营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思考[J].中国住宅设施,2011(06)

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范文2

关键词:现代;私营建筑经济;问题;对策;管理水平

中图分类号:[TU-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一、现代私营建筑经济存在的问题

1.产业角度看来现代私营建筑经济存在的问题

(1)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直到现在,我国的私营建筑行业依然还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结构体系,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各私营建筑企业之间规模相似,并没有明显差距;第二,各私营建筑企业的经营方式、范围与业务能力都惊人的相似,因此使得市场竞争秩序非常混乱,而这种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也进一步地阻碍了私营建筑企业的发展与进步并导致了恶性竞争的加剧。

(2)缺乏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在我国私营建筑企业的发展与壮大过程中,融资能力差已知都是致命伤。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很多私营建筑企业错过了利润空间很大的项目。这也导致了私营建筑企业规模的扩张受到了阻碍。

2.企业角度看来现代私营建筑经济存在的问题

(1)缺乏科技型人才。与其它类型的企业相比,私营企业存在的严重的人才匮乏问题。而由于其因循守旧的经营理念,私营建筑企业对于新的经济制度已经出现了不适应的情况。此外,私营建筑企业中的综合型人才比较少,技术型人才普遍缺乏管理才能,而管理人才又很少懂技术,因此导致了科技型人才的缺乏。

(2)管理水平不够高。在改革开放的影响下,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有些私营建筑企业由于传统管理理念的根深蒂固,因此依然还在沿用计划经济下的管理机制与模式,导致了制度重叠以及工作效率低等问题。

(3)资源整合能力不够高。私营建筑企业的主要外部资源包括政府机构、承包商、银行等,努力与这些资源之间建立信任、友好的合作平台对于私营建筑企业的发展无疑会产生非常有利的影响。

二、解决我国现代私营建筑经济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建立完善的建筑行业市场信用担保体系。完善市场担保体系的建立是整顿建筑行业混乱市场秩序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让私营建筑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这一方面,政府需要在信用体系的制度研究上下功夫,实现信用担保标准的科学化与统一化,让我国的现代私营建筑企业可以在市场信用担保体系的作用下获得更强大的融资能力。这样,不仅私营建筑体系的规模有机会得以扩大,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环境也会更加公平。

2.制定相关条例,改善建筑行业中的拖欠工程款以及偷工减料等问题。不可否认,私营建筑企业在融资方面所遇到的阻力,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于其行业信誉不够好,拖欠工程款以及偷工减料问题屡禁不止。在这样的情况下,改变外界对私营建筑企业的看法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可以据此制定相关的法规条例来改善私营建筑企业中存在的拖欠工程款以及偷工减料问题。只有让整体信誉得到提高,才能获得良好的发展空间。具体说来,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对私营建筑企业上报的施工项目进行严格的审查,尤其是在投资能力上更要审查清楚。如果发现企业无法落实资金问题,一律不予审批。此外,政府还需要加强招投标方面的管理,为私营企业减轻资金压力。

3.提升私营建筑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管理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因而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对于其发展也会产生很大影响。针对落后的管理理念,现代私营建筑企业需要通过改进管理制度的方式来提升管理水平。首先,企业需要逐步建立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学习型组织,以学习型组织构成的管理层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知识结构,而且其管理结构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要简单很多;其次,私营建筑企业还需要建立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让企业文化为员工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最后,企业可以定期组织员工在一起活动,活动内容既可以是深入了解企业文化以及内涵,也可以是单纯的娱乐放松活动。这样企业内部就会形成一种非常和谐、轻松的氛围,大家可以在一起共同学习与进步,这样的企业才能给员工带来归属感。

4.着力培养关键型人才,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下,知识经济时代已然到来。面对知识经济的冲击,私营建筑企业必须通过培养人才以及实现技术创新才能获得进步。因此,通过关键人才的培养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现代私营建筑企业的首要任务。在资金能力范围内,现代私营建筑企业可以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并针对目前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困难进行改进的方式来获得技术上的进步,在先进技术的指导下,企业再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学习,在掌握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实现能力的提升与创新。此外,企业还可以加强与科研院校、技术专家以及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交流,共同开展技术的创新工作。

总而言之,在新的经济形势与社会环境下,私营建筑企业已经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如何抓住这次机遇实现企业自身的突破与进步是每隔私营建筑企业都应该深思的问题。从产业角度看来,我国的私营建筑经济目前主要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以及缺乏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这两大问题,而从企业角度看来,我国现代私营建筑经济存在着缺乏科技型人才、企业管理水平不够高以及资源整合能力不够高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要想让我国的私营建筑企业获得更好地发展,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建筑行业市场信用担保体系、制定相关条例来改善建筑行业中的拖欠工程款以及偷工减料等问题、提升私营建筑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以及着力培养关键型人才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等措施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陈绍峰.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16).

[2]刘哲.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及未来展望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2(05).

[3]吴宏炳.浅谈现代私营建筑经济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新财经(理论版),2011(07).

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范文3

随着非公经济的飞速发展,非公企业职工和企业主的矛盾日益突出,维护非公企业职工,特别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任务更加繁重,面对这种形势,要积极探索推进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扩大集体合同对中小企业职工,特别是农民工的覆盖面,在小企业集中和行业聚集的街道、乡镇、社区内,积极推动劳动关系双方依法就本行业劳动关系突出问题进行宽范围、高层次协商,降低协商成本,提高协商质量,解决小企业单独签订集体合同难的问题,进一步扩大集体合同的覆盖面,更好地维护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和非公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发挥集体合同在调整劳动关系中的积极作用。

从企业实际出发,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经营规模的企业加强分类指导,切实保证集体合同制度效果。按照市总工会已经制定的《行业性集体合同示范文本》、《行业性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示范文本》和《行业性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示范文本》,对企业签订集体合同提供指导和服务。

一、抓住培训座谈环节,夯实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基础

在广大企业行政方和职工中认真开展了调查摸底,在调查时发现企业在协商问题上主要担心行业内工资标准不一,引起企业无序竞争和职工频繁流动;职工心里没有底,怕谈不好,丢了饭碗。为此针对这些担心和顾虑,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多层面人员培训。组织企业行政方和职工学习区总工会下发的《协商要约》,明确要约意义、要约主体、要约内容、要约程序、要约方法。

二、抓住选好协商代表环节,培育协商主体

一是对企业方和职工方协商代表进行培训教育,使协商代表能够代表本方利益,成为承载责任的代表,尤其是在专业性方面,协商代表要具备协商工作有关专业知识,还要了解本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有关情况,协商代表知识结构,能够互补,还要具备一定的法制经验,使集体协商能形成合力,为职企双方协商代表储备充足的协商知识。

二是让参加过市总工会培训、有能力的工作人员指导工作开展,同时实行集体协商代表公示,使大多数从业人员知道代表身份和单位,了解职工想法和建议,使协商主体更贴近广大职工,更符合职工意愿。

三、抓住协商内容环节,确定行业协商重点

首先是依法产生工资集体协商代表,双方各7名代表。根据行业的大致情况制定了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行业内各企业可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工资年增长幅度定不低于3%。

四、抓住协商流程环节,认真履行协商程序

考虑到在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要约中,存在代表素质不均衡、时间、场地等许多客观和主观的制约,容易使流程缺失或流于形式,使协商成为一种“例行公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规范操作。为确保成功率,工会已经要求双方代表坚持“守法守规”、“平等协商”、“公平守信”、“权益兼顾”、“行为不激”等原则,以保证即将进行的要约质量,最终实现利益共维,合作双赢,保持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及企业繁荣发展。

开展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新尝试,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建立,使劳动关系矛盾的核心问题――工资得到了较好解决。

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范文4

关键词:高校;英语四、六级考试;考试工作队伍;综合素质提升;多元化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087-02

引言:

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客观、准确地反映了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与优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本质价值发生了转变,它俨然成为了现代人才评价的重要标准,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趋之若鹜,甚至为了通过考试不惜铤而走险,采取作弊等错误手段,严重影响了该项考试的公正性和严肃性。同时,某些监考人员由于对自身工作职责认知不足,主观意识不重视,出现了为违规操作、态度漠视等不良现象,给高校英语四、六级考试考务管理带来了巨大压力。

一、当前高校英语四、六级考试考务管理现状

目前,高校英语四、六级考试考务管理在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与优化之后,取得了不少优异成绩,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必须要客观地承认该管理体系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考务工作繁重。随着我国高校教育的普及化发展,高校扩招成为一种社会常态,其接收的生源数量不断增长,四、六级报考人数也大幅上升。这一客观事实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四、六级考试考务管理难度,工作量较为繁重,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做好充足的考前准备工作,其中包括整理报名数据、分装考场材料装袋、检查放音设备、抽调并培训大量考务工作人员等等。但是,在人力资源结构优化的特殊时期,不少高校专职的英语四、六级考试考务行政管理人员数量不足,其相关准备工作往往只由一人负责。某些管理人员除了要承担考务工作之外,还需要兼任其他行政类工作,甚至还有部分人员同时肩负着教学职责。从直观效果而论,这减少了高校教育成本支出,使得高校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其他教学体系建设上,提高了本校一定的教育实效。然而,一个人的时间、精力以及能力毕竟有限,过多地承担工作任务,势必会出现疲于应付的不良现象,极容易发生操作失误或管理疏漏等问题,最终影响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有序进行。

2.个别教师监考不严。高校英语四、六级考试是国家级考试,对社会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某些高校及教师对国家级考试的认知不足,主观意识上把这项考试的严肃性等同于校内的考试,忽视了四、六级英语考试的严肃性、权威性及规范性。同时,英语四、六级考试通常都在周末进行,部分监考老师认为这占用了他们的私人时间,因而不愿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工作上,常常会做出一些与考试无关的举动,例如接听电话、丢失封条等。四、六级英语考试监考是一项十分神圣和严谨的工作,在身份核实、试卷启封、听力放音以回收答题卡等各考试环节都有严格的时间要求和操作标准,需要相关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但是,正是由于个别监考老师对这项工作的不重视、不屑一顾的监考态度,致使监考工作中容易出现纰漏,如缺考生记录错误、违纪生试卷丢失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对考生全面、公正、客观的评价,失去了四、六级英语考试的意义。个别监考教师监考不严是当前高校英语四、六级考试考务管理改革首要解决的问题。

3.作弊屡禁不止。在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下,英语四、六级考试结果的权重无限放大,关系到大学生未来的升学、就业等切身利益。某些本科院校及更高学府把四、六级英语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能否获得学位证书的重要标准,并由此决定优等生评选、奖学金申请、专选课学分替代等。同时,社会上的一些企业或单位及国家公务员招聘,都将四、六英语测试成绩视为人才录用的必备条件,甚至还与其绩效、工资、福利等关联在一起。从某种积极意义上讲,这可以提高大学生对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重视度,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英语知识,促使其主动提高自己的英语应用能力。但是,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为通过考试而动歪脑筋,企图作弊蒙混过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某些不良商家针对我国四、六级英语考试存在的漏洞,研发了很多高科技作弊产品,为大学生作弊提供了便利。这些作弊产品小巧精致,并被包装成橡皮擦、工具盒、眼镜等,给监考老师带来了极大的工作难度。除此之外,很多高校校园内充斥着各类替考、作弊等广告信息,增长了部分存在作弊心理学生的气焰。

二、高校英语四、六级考试考务管理改革路径

作者结合上文对当前高校英语四、六级考试考务管理现状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高校英语四、六级考试考务管理改革路径,以供参考和借鉴。

1.降低社会关注。高校英语四、六级考试考务管理制度改革发展至今,社会极高的关注度无限放大了其权重,致使考试规模急速扩张,学生作弊现象泛滥,与该项考试原本服务于教学的目的背道而驰。为了缓解甚至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从根源抓起,适当降低社会对高校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关注度,转变社会各界及高校、学生四、六级英语考试功能化的思想,回归其设置初衷,实现其服务于高校英语教学优化的价值。具体而言,高校应该明确全面发展学生的基本教育目标和任务,深刻意识到四、六级英语考试的本质价值,健全学生评价机制,在综合考虑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决定其评选受奖、毕业结业情况,激励他们努力学好各学科知识。用人企业或单位则应该按照自身的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招聘人才,可将大学生四、六级英语考试成绩作为参考标准而非硬性标准或唯一标准,全面衡量应聘人才能够为本企业创造的经济价值和效益,并以此为依据给予各类人才相应的福利待遇和发展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招聘人才的潜在能力。

2.提供网络服务。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大量先进技术手段和设备在英语四、六级考试考务管理中的引入,将有效减少工作人员的任务量,大大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传统人工操作服务模式,不仅对工作人员素质和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还增加了工作任务量及其烦琐程度。在人力资源数量收缩、结构优化的情况下,应该进一步推进英语四、六级考试考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为广大报考学生提供网络式服务,以保证报名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和实效性。高校需要开设校园信息服务平台,请考务管理工作人员及时把报名流程、注意事项等相关信息公布出来。如此,既减轻了繁重的管理工作,又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是高校英语四、六级考试考务管理改革的重要方向。

3.健全管理机制。英语四、六级考试考务工作是高校教师及其他教育管理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需要健全的管理机制作保障基础。各级考试考务管理相关部门应该明确自身肩负的职责,并建立健全管理机制,这其中包括责任机制、奖惩机制、培训机制等。在此基础上,成立考务工作领导小组,全程对监考老师的现场行为进行检查监督,一经发现、违规操作等行为,根据相关规定予以严厉惩处,利用强硬的手段强化监考老师的职业意识和素质。各相关人员则需要认真研读四、六级英语考试考务管理规定及制度,准确定位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有效付诸实践。另外,高校也应该重视英语四、六级考试考务管理工作,将之纳入到教师日常工作体系和考核体系当中,定时定期开展教职工培训活动,提升教师们的职业素养,端正他们的监考参与态度,强化其专业技能,尽量保证教师在英语四、六级考试监管过程中不会出现工作纰漏。同时,还需要根据教师的实际行为表现,给予表现优异的教师适度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以此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促使其主动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在此项工作上。

4.净化考试风气。针对上文提及的考试作弊行为泛滥问题,国家教育部、工商局及其他协作部门应该强强联合,净化英语四、六级考试风气,坚决打击帮助学生考试作弊的商业行为,断绝学生考试作弊通道。在此建议政府从立法层面上,对辅助学生考试作弊的行为进行规定,严禁高科技作弊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一旦发现即刻予以惩处,并要求其承担相应的经济处罚和法律责任。另外,各级教育部门则应该加强对四、六级英语考试试题的管理,强化内部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防止题源泄漏,从根源上消除考试答案贩卖等不良现象。值得注意的是,考试作弊更多的是一种主观行为,受学生思想的主导。要想从根源上消除英语考试作弊现象,还需要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让他们认识到其恶劣性和错误性,从主观意识上剔除学生蒙混过关的思维,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考试观,促使他们对考试负责、对自己负责,引导他们自主拒绝作弊思想和行为。

总而言之,高校英语四、六级考试考务管理改革十分重要,未来可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由于个人能力有限,本文的研究可能存在不足,因此,希望其他学者和专家持续关注我国英语四、六级考试考务管理改革的动态发展,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更多的有效意见或建议,以尽量保证考试公正性、严肃性、权威性的发挥,使其应有的价值显现出来。

参考文献:

[1]黄宝玉.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3).

[2]李洁.浅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务管理工作中的“以人为本”[J].中国轻工教育,2013,(03).

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范文5

摘 要 投资是发展地域经济的重要动力,也是优化产业结构的最佳实现途径。河北是我国的经济大省,最近十几年的经济建设和投资总量都实现了较快的增长,投资主体和投资内容逐渐向多元化发展,为投资结构升级和投资效益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必须看到河北省的投资结构仍存在诸多问题,由此可能导致重复建设、回报周期长、产能低下等一系列现象,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的攻坚期,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渐趋复杂,新的发展形势下必须科学客观认识投资结构与投资收益的关系,并通过资源配置和产业投资调整完成战略布局,促进经济发展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关键词 河北省 投资结构 投资收益 优化方案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投资已经成为拉动地区经济增长,促进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建设的重要力量,河北省作为经济大省,多年来全省经济连续保持全国第六位的发展态势,其中投资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研究地区投资问题时,必须辩证看待投资结构和投资收益的关系,投资结构不尽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能够对投资收益起到直接的作用,因此长期以来政府在进行宏观调控时都要认真考虑投资结构调整。投资收益能够对投资质量做出客观的评价,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投资结构的合理度,通过有效的反馈机制能够知道投资结构的优化方向,以实现结构和收益的协调发展。

一、河北省投资状况研究

加强对投资类型的研究是全面认识投资结构实现结构升级的基础,从目前的实证研究结果看,关于区域投资的划分存在不同的看法,取得广泛共识的有以下两种:投资产业结构和投资主体。本文就以上两个方面对河北省近些年的投资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一)投资产业结构

投资产业结构是应先投资结构的重要内容,也是联系产业结构和地域投资的关键内容。一般意义上的投资产业结构是指固定资产在第一、二、三产业的配置量和比例关系,通过对这一数据进行分析能够发现投资的最终使用方向,在获取投资效益数据之后还能够对投资产业结构的布局是否合理做出评价。从近几年河北省经济发展和投资情况来看,其投资产业结构具有以下明显特征。

首先是第一产业在整体投资中所占比例较小,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构成了投资的主体。近些年的数据显示,第二、三产业的比例基本维持在95%左右,第一产业的构成比重非常小,这种现象说明了河北目前的发展模式基本符合工业化发展道路的要求。

其次是第一产业的比重仍在下降,第二、三产业不但在增长速度上具有惊人的涨势,同时还能够在投资质量上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第一产业投资规模的发展速度远远低于第二、三产业的速度,例如2000年至2010年第二、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分别是25.4%和21.1%,而同期第一产业的增长速度是18.3%,这种产业增长速度上的差异逐渐拉大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投资的差距。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近些年对农业发展的关注有了较大的转变,尤其是“三农”政策有效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投资,但是整体看来,这种政策性调整并不会对产业投资比重形成结构化影响。

第三是三大产业投资的整体波动幅度较小,2001年2010年第一、二、三产业投资的标准差系数分别是5.9%、4.0%和3.3%,与同时期我国整体产业结构投资以及邻近省份数据相比,河北省的产业投资标准差都处于较低水平,证明三大产业的震荡行较弱,不会出现大幅度的波动。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河北省第一产业投资调整力度相对较大,第二、三产业投资调整幅度较小,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河北省的投资比重相对小,缺乏充分的灵活性和机动性,不能根据经济发展及时做出适应性的调整。

(二)投资主体构成

投资主体的划分可以依据是经济所有制关系,在投资构成中主要有国有经济、机体经济、个体私营经济以及其他一些经济成分(股份制经济、外商经济等)。投资主体经济是影响投资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保证投资稳定性和产业优化的基础。表1给出了河北省从2001年至2010年者十年时间内投资主体构成,从中看出以下特征。

第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复苏和市场自由化程度加深,各种投资主体的投资规模都在逐年增加,当前阶段河北省的和主要投资主体投资规模都维持在1000亿元以上,各种经济成分持续发力,共同推动了河北投资规模的提升。

第二,个体私营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的投资比重增长迅速,2001年集体经济投资规模为239.4亿元,发展到2010年增长至1147.2亿元,而相同的发展时期个体私营经济从373.3亿元增长至4931.2亿元,其增长速度是集体经济的2.76倍。更早的统计数据显示,个体私营经济成分的投资规模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而在2004年至2006年其发展迎来了繁盛期,大幅度超越了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投资规模成为当前第二大投资主体。

第三,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投资增长速度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回顾20世纪90年代后期河北省的投资主体规模可以发现,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相较于个体私营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起点较高,并且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保持稳定增长的发展势头,成为区域投资的主要力量。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国有经济中的很大一部分投资是用于增进社会福利、镀金社会稳定、改善人们生活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其投资比重长期处于较高水平。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民间投资和其他经济成分逐渐对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投资地位造成冲击,并形成当前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投资稳步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外商经济迅速扩增的发展状态。

二、河北省投资结构和投资收益相关性分析

对投资收益形成重要影响的因素有投资规模、投资体制和投资结构,其中投资结构的影响最大,投资结构是否合理以及能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预期要求基本决定了投资收益水平。随着我国对投资收益的研究逐渐深入,很多理论成果指出我国的投资收益处于下滑状态,河北省也不例外。

(一)投资利用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投资利用率是反应投资结构和投资收益相关性的重要指标,考察地区投资利用率可以从研究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和项目建成率之间的对比为着手点,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能够有效反应固定资产的使用速度,这一数据越高则表明投资利用率越高。近些年的数据统计显示,河北省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一直维持在65%左右(2008年为68.9%,2009年为65.5%,2010年为66.3),说明投资利用率不高,增加了投资机会成本。此外,河北省项目建成投产率存在很大的波动,并且幅度较大,稳定性差,从2003年至2010年该指标一直处于60%以下,两项指标显示出河北省投资利用率存在就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投资社会效益低

投资社会效益包括多个方面,从目前对社会影响较大的几个方面考虑,可以发现河北省投资在就业、环境和消费等领域的整体效益不高,亟需进行结构优化,增强投资的公众利用度。在刺激消费方面,河北省投资结构处于全国较低水平,例如2009年河北投资消费系数为0.121,而全国投资消费系数为0.122,这一比例存在0.001的差距。2008年这一差距为0.11,效益低现象更为显著;在就业方面,1996年投资结构的就业收益率最高,每亿元最多能够促进510人就业,到2008年,这一数据仅为90人,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河北省投资结构社会效益低问题还涉及到社会福利、基础建设、生态环境等方面,致使经济的增长与社会发展具有严重的不协调性。

三、调整河北省投资结构的思考

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全面的衡量促进其协调发展是优化投资结构的基本原则,基于此,可以根据河北省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从调整三大产业结构投资入手,加强地区发展的系统性和可持续性。

首先要加强对第一产业的投资力度,长期的二元化发展模式导致河北省很多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民生活水平低下,与城市化接轨表现出较大的难度。在调整投资结构方面,要充分考虑河北作为农业大省其第一产业具有的支撑作用,在具体实施方面要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并通过大力建设具有综合功能和效益的产业园区吸引外民间投资等各种性质的投资主体,此外河北要积极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继续加强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并最终通过以市场的良好对接实现产业优化;其次,要加强对第二产业投资规模的控制,并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增强第三产业的投资比重。第二产业是河北省的支柱产业,应当加强对这类产业投资规模的控制,科学调控其发展方向。河北省第三产业的潜力有待发掘,尤其是在当前我国面临环境、能源等方面的问题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能够为地区经济赢得良好的发展机遇。

四、结论:

整体来讲,河北省的投资结构存在很多问题,最为突出的表现是投资利用率不高和社会效益下降。基于此,必须将调整投资结构作为促进经济稳步增长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通过对三大产业的投资规模和投资质量进行强有力的调控并合理提升高大中型投资项目比重,全面促进投资结构升级。

参考文献:

[1]杨红瑞,张举钢.河北省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偏离份额分析.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0(06).

[2]贾晓燕.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及投资结构优化路径分析.河北企业,2012(01).

[3]姜海峰.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周期波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2012 .

[4]赖志花,张苗.河北省利用FDI的绩效与潜力.经济导刊.2010(10).

[5]杜宗正.优化河北省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研究.保定:河北大学.2011.

[6]袁文斌,王宏蕊,刘普.河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性问题研究.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

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范文6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市场经济初级阶段

非公有制经济存在与发展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恩格斯对小生产以及以小生产为特征的私有制经济问题有过基本的设想和论述。他们认为,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应“一步一步地夺取”,而不是历史上的一次性行动,尤其是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国度,更需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时期”。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可知,个体小生产或私有经济的存在与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即在生产力水平还没达到消灭私有制的条件下,个体私营经济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外资的理论,阐述了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要利用外资,社会主义国家关于怎样利用外资,列宁根据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具体情况,提出要通过借款、租让制、与外资(外商)合办企业等形式,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设备,以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最初探索者。他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若干思想。其中,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思想,对后人的探索乃至今天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从这些思想中可以看到从当时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实际出发,思考生产关系改革的经济建设的思想轮迹。由于历史的局限,的这些经济建设的思想虽然没有付诸实施,但对今天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党的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不仅对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多样化需要,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且吸纳了大量社会闲散人员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非公有制经济存在与发展的原因

非公有制经济是指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投资经济在内的经济类型。它是相对于公有制经济而言的,并且与公有制经济一起,共同形成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个体经济,是指劳动者在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一种私有制经济,不具有剥削性质;私营经济,是指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私有制经济,从本质上说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外资经济,是指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建立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自经营的经济。

(一)个体劳动方式的存在是基本原因

诚然,个体经济存在的根本原因应该是生产力。生产力的变化是个量的概念,生产关系的变化是个质的概念。能够使生产关系发生质变的生产力,不是生产力发展的一般变化,而是生产力量变到一定程度后,使生产关系所依存的实体形式即劳动方式发生变化,才能使生产关系发生变化。所以,个体经济存在的必然性,不直接是生产力,但又离不开生产力,直接的决定作用是个体劳动方式。个体劳动方式存在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是社会化生产还没有发展到社会经济生活的一切领域和方面,也就是说,不但是某些领域或行业基本上还是非社会化的生产,而且在基本上社会化生产领域或行业中,也还有落后的生产力与其并存;另一方面,是社会化的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使个体劳动方式不能存在的程度,个体经营的不少领域已经不完全是以手工工具和手工劳动为基础,而是采用了不同程度的机械化与自动化,并越来越以现代化的技术为基础。由此可见,只要还存在个体劳动方式,尤其是独立型的个体劳动方式,个体经济就不可避免地要存在下去。

(二)劳动方式的部分私有是根本原因

劳动方式的部分私有,是指在现阶段劳动力既不完全属于社会主义国家或集体经济组织,也不完全属于劳动者个人,而是具有部分公有,部分个人所有的性质,在这两种所有中,部分个人所有是主要方面。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因此,在经济、道德和精神等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劳动力的部分私有正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重要痕迹之一。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费用主要是由个人或家庭支出的。劳动力的归属问题,主要应根据劳动力的生产费用和训练费用由谁支出来决定:如果这个费用是由个人或家庭支付的,劳动力就应归个人所有;如果这个费用是由社会和个人共同支付的,那么劳动力就具有社会和个人双重所有的属性。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劳动力的自产费用和训练费用兼有国家支付和家庭支付两种形式,而且家庭支付占绝大部分。因此,劳动力的归属关(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

私营经济的产生是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为我国私营经济的产生与存在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核心,是承认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低,而且还呈现为落后性和不均衡性,在客观上,需要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同时发展,这就为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在现阶段,个体经济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并发展是私营经济产生的客观条件。个体经营者还不愿意走合作经济的道路。个体工商户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可以通过个体工商户之间的联合走集体经济的道路。应该说,这是符合社会主义经济目标的一种形式,特别是农村,可以说也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四)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外在经济条件的动因

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市场的自由购买。而能否自由地购买到所需要的劳动力是私营经济产生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资本只有和雇佣劳动相结合,私营经济的生产过程才能正常进行。党的以后,经过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我国对农村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进行了大幅度调整与改革,逐步给予了农民自由选择职业和进行要素流动的自利。从而推动了农村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五)非公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有效补充

在现阶段生产力水平低的条件下,私营经济的财产组织形式更符合投资者追求个人经济利益和施展个人经营才能的要求,而这正是非公有制经济产生的内在动因。获取个人经济利益,是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基础性动因。只要客观条件还没有达到使其不能存在的时候,这一动因制约个人经济行为的作用就不会消失。特别是在现阶段,劳动还具有很强的谋生手段的性质,这就决定了个人经济利益在个人经济行为目标中仍然处于基本动因的地位。尤其是在农村,人们对消费利益的追求必然转化为对财产利益的追求。非公有制经济的出现和发展,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产物。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不仅符合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自身利益,也是对国家、对社会做出的贡献,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实践证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因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既要对它们鼓励和支持,又要对它们进行引导。要放宽市场准入、创造良好环境、加以积极扶持,并且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

2.《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