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计划总体审计策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审计计划总体审计策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审计计划总体审计策略

审计计划总体审计策略范文1

关键词:审计职业判断;报表审计;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一、审计职业判断的具体含义

1.审计职业判断是什么

审计职业判断指的是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结合自身所掌握的知识与实践经验,采用识别与比较法来科学估计、判断及选择具体的审计事项和自身的行为。其在审计工作中属于重点部分,审计职业判断质量的好坏会对审计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作为审计决策过程中对涉及审计证据及其他有关因素实施综合性分析及判断的工具,科学有效的审计职业判断不仅是实现高质量审计工作的前提,同时,还是增强审计效率及质量的最终体现,所以,审计工作者与会计师事务所应在该方面进行持之以恒的探索。

2.新准则中的审计职业判断

首先,对会计师事务所有了更高的要求;新会计准则中的审计模型将审计流程划分成了三个部分,即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新准则将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局部统一称之为“进一步审计程序”,还明确强调单一的靠风险评估程序并不能完全视作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合理、全面的审计证据,要求注册会计师对进一步审计程序进行设计与执行。当流程整改后,注册会计师应时刻观察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在审计过程中贯彻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围绕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从上述论述可以看出,对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科学有效评估,已经是对会计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业务水平及审计质量全面评价的重要因素。随着流程的整改,风险评估的重要性更加突显,据此在风险程序评估中开展的职业判断直接影响到整个审计质量。

其次,对审计职业判断中一些新内容予以了相应的准则指导;当前,我国社会中已经涌现出了诸多的新兴业务与企业,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时要对该方面的事项加以重视。业务性质的特殊性直接决定了注册会计师对新兴企业审计中常无法单纯的靠职业判断对风险有效控制,还需匹配的准则来科学指导审计工作。随着职业准则体系的颁布实施,将之前的《电子商务对财务报表审计的影响》、准则、《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准则等中关于特别事项的准则内容加以了细致的补充。并且该体系还根据新会计准则的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情况,新添了《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审计》准则,从而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正确指导,有效缓解了因公允价值计量的繁琐性及不确定性而引起的审计风险。这些准则的实施,不仅给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工作时运用科学的职业判断予以合理的指导,而且,在新准则下的审计实务判断操作性更强。

二、审计职业判断在报表审计中的应用策略

1.审计计划的制定

审计计划指的是注册会计师为了顺利的完成报表审计,实现最终的审计目标,审计程序准备执行前而制定了工作计划。其有利于审计证据的全面收集,确保审计成本的合理性,保障审计工作具有较高效率及质量。对于职业判断能力水平高的注册会计师,首先要充分掌握、认真分析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通过自身职业判断,明确具体的职业目标、审计领域、审计策略及核心会计问题,有助于审计人员识别和评估由舞弊和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也有助于拟定最合适的审计策略,依据职业判断来决定总体审计策略的内容及其详细程度,这样,所做的计划就会符合于被审计单位的实况,从而有效防止由于审计计划的变化多端而引起审计成本不断提升,确保审计工作效率。

2.评估审计项目的风险水平

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在掌握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后,应通过职业判断对相关事项加以考虑,通过实施风险评估程序,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以及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并获悉检查风险与审计总风险能够接受的水平,针对已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确定总体应对措施,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由于审计风险的评估仅属于一种主观判断,必须让审计工作者做出科学的评估。所以,由此而明确的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及领域也无法进行详细的界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审计工作者所提结论的公允性。因此,科学评估审计项目的风险水平是审计判断中需注重的关键。

3.通过职业判断获取有利的审计证据

对于审计证据的收集、分析以及取舍,审计职业判断明确了审计证据的收集方向,并且,对实际收集的审计证据需要通过职业判断科学合理的进行分析和取舍,审计全程的职责任务是大量收集与取舍审计证据,从而进行精确的审计判断。

4.确立匹配的审计程序与方法

审计工作中的所有审计对象都有着不一样的审计内容,实际所用的审计程序与审计方法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选择合理的审计程序与确立程序中各环节的具体工作内容以贯彻落实审计程序都离不开审计工作者的职业判断。

5.提出合理性的审计建议

实际中,常会因为审计工作的测试性质、内部控制固有的局限性等各类因素的制约,使得审计工作者所获取的证据大部分都呈现出了说服性而不属于结论性,所以,要想形成肯定细致的审计意见还具有较大难度,而若审计意见实际形成,依旧可能存在严重的错报、漏报等诸多不良情况。因此,审计工作者在基于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公允与合理性进行某一结论和提出何种意见的审计报告时,必须在准确判断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后方可实现。

三、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现代市场经济环境变化多端,十分的复杂,实施审计工作时必须有专业的判断作为支撑,以此规避审计风险。审计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审计职业判断在报表审计中具有的重要性,要贯彻落实到报表审计全程中,并增强其运用质量水平。随着新准则的颁布实施对审计工作者的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实际工作中应树立起审计职业判断意识。

参考文献:

审计计划总体审计策略范文2

审计模式是审计目标、范围和等要素的有机组合,它回答了审计应从哪里下手、怎样着手进行审计以及进行审计的时间等。随着的,审计模式也逐渐发生着变化。根据审计切入点的不同,审计模式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种:账项导向模式、制度导向模式与风险导向模式。

一、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在制度导向审计模式存在明显不足、适应不了社会公众对审计的要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风险导向审计立足于对审计风险的系统分析与评估,并以此为出发点,制定审计策略,编制与状况相适应的多样化审计计划,使审计能在源头上把握被审计单位发生舞弊及错误的可能性。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后,又大致可以细分为三种类型:传统风险导向模式、风险基础战略系统模式以及改良风险导向模式。

(一)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所谓传统风险导向模式实质上是发展了的制度导向模式,它只是在制度导向模式中引入了风险测试,提出了从风险点切入的审计策略,建立了审计风险模型对风险进行量化测试,但是它并没有改变制度导向模式下自下而上的从交易项目报表测试综合成审计结论的审计方向,而且其固定风险的量化测试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而不是相对客观的量化方式。

(二)风险基础战略系统模式

风险基础战略系统模式依据系统论的观点从分析企业的经营模式出发,自上而下地理解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并且从战略风险评估,业绩计量等方面来评价审计风险。该审计模式从上讲,比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要更为,但它更多的职能体现在逻辑思维上。在实际操作中,这种审计模式给注册会计师迁就管理层留下了更多的空间,偏向于做出有利于管理层的判断,甚至会为某些独立性较差的注册会计师有意减少实质性测试提供冠冕堂皇的借口。

(三)改良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改良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摈弃了无利害关系假说,它建立在合理的职业怀疑态度假设的基础上,要求注册会计师牢记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一个为包括广大投资者和债权人在内的社会公众服务的具有专业性及公共性的服务机构,应秉承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宗旨,在计划和执行审计时,不做任何预先判断,只有在收集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后才做出合理恰当的审计结论。同时,改良后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重新考虑了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不可分割性,以及在实际操作中的便利性,重新构建了审计风险模型,将原来的固有风险和检查风险合并为重大错报风险,要求注册会计师将审计起点定位在围绕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来设计和计划审计程序,并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密切关注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将风险评估作为整个审计工作的基础、前提和先导。

二、我国旧审计准则体系的审计模式分析

我国旧审计准则体系是建立在何种审计模式上的?有人认为我国旧的审计准则体系是建立在制度导向审计模式上的,也有专家认为我国旧的审计准则体系是建立在风险导向模式上的。笔者认为我国旧的审计准则体系是建立在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基础上的。

首先,我国旧审计准则体系使用的是“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内部控制的构成采用了内部控制结构的三分法,并沿用了制度导向审计模式下的两种测试方法——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由此,有些学者认为我国的独立审计准则至少是建立在制度基础审计基础之上的,但是由上述的分析中可知,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本身就是从制度导向审计模式发展而来的,当然会具有制度导向审计模式的一些基本特征。我们不能因为旧的审计准则体系具有制度导向审计模式的某些特征而认定它就是建立在制度导向审计模式基础上的。

其次,我国旧审计准则体系虽然对审计风险及其三要素做了概念性的解释,并给出了风险模型,对其评估也做了指导性的描述,但是基本上还处于定性分析阶段,对如何确定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如何予以量化,如何将量化的检查风险于审计实务中等,都没有提出可操作性的意见或建议,这些都符合我们前面所述的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基本特点。

最后,我国旧审计准则体系下的具体审计准则在不同程度上引入了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审计程序,体现了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部分思想。比如《独立审计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合理运用专业判断,对审计风险进行评估,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审计程序,以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独立审计准则第11号——分析性复核》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运用专业判断,确定分析性复核程序的运用方式及程度,将检查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

总之,我国旧的审计准则体系无论从其整体的审计思想还是从其具体审计准则而言都体现了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特点。因此,笔者认为将我国旧的审计准则体系的审计模式基础归结为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恰当而又中肯。

三、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的审计模式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48项新制定或修订的独立审计准则,标志着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的形成。下面用一个简要的图表来概括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的框架。

我国新建立的审计准则体系是基于何种审计模式下的呢?由上面的框架中可知“注册师审计准则”下将“风险评估以及风险的应对”单列一组,这充分表明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基于改良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一)《计划审计工作》准则中体现的改良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第九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制定的总体审计策略中应该考虑审计业务的重要因素,包括初步识别可能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领域等。第十条特别强调在总体审计策略中要说明具体审计领域调配的资源,包括向高风险领域分派有适当经验的项目成员及对高风险领域安排的审计时间预算等并要求注册会计师根据风险评估程序的完成情况对上述内容予以调整。第十九条指出注册会计师对项目组成员工作的指导、监督与复核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等因素。

从中可以发现,新准则体系中对风险的强调开始集中于重大错报风险概念,摈弃了原来的固定风险概念,这充分体现了改良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特点。

(二)《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准则中体现的改良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第一,从制定本准则的目的来看。准则第一条就明确提出制定本准则的目的是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

第二,从准则规定的具体审计程序上看。准则在第六条列示了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明确要求注册会计师应该通过实施这一系列的审计程序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第七条还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扩大询问对象,以获取对识别重大错报风险有用的信息。第十一条提醒注册会计师要考虑在承接客户或续约过程中获取的信息以及向被审计单位提供其他服务所获得的经验是否有助于识别重大错报风险。准则还要求注册会计师组织项目组成员对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进行讨论,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以识别潜在错报的类型,考虑导致重大错报风险的因素,以及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在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后,该准则还要求注册会计师必须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包括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同时必须将识别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的错误相联系,并考虑风险的重大性和发生的可能性。准则特别强调了注册会计师与治理层和管理层的沟通,要求注册会计师及时将其注意到的内部控制设计或执行方面的重大缺陷告知适当级别的管理层或治理层。

另外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在准则中,第四章第一节内容对内部控制的内涵与要素作了明确规定,指明了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规的遵循,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与程序,内部控制要素也由原来的三要素论扩展为五要素论。这基本上是采用了美国COSO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及其对内部控制要素的分类。

纵观整个准则,与旧的审计准则相比较,该准则的可操作性更强、对风险评估程序有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实务工作的指导性也更强。这也充分体现了改良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可操作性特点。

(三)《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风险应实施的程序》准则中体现的改良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审计计划总体审计策略范文3

(一)两者的主要区别

首先,在审计目标和审计对象上存在差别。前者主要是对重大方面能否能够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情况、现金流量情况等进行审计监督,其审计对象是企业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后者其目标是对企业内部控制及财务报告有效性进行审计监督,其审计对象主要指向财务报告形成机制。其次,内部控制所要测试的范围和目的不同。前者需要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测试,但一般只选取对财务报告可能有重大影响的内控事项,其内容、范围和选取的样本量都较小,目的是要寻找形成机制的可靠支撑证据,进而提出相关审计意见;相反,后者应对内部控制的设计、运行等进行全面评价,设计的内容和范围较大,需要选择的样本量也比较多。第三,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深度和准确度要求不一样。前者进行内部控制测试只是为了给后续实质性测试提供依据,评价结论的准确程度要求较低;在深度方面,只需要做必要的分析,能够判断它对内控有效性的具体影响即可。后者则必须获取适当、充分的证据,为发表内控审计意见提供合理保证,必须对财务报告内控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对内控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非财务报告内控重大缺陷予以披露;必须根据一般缺陷、重要缺陷、重大缺陷等严格区分,对识别出的各种内控缺陷进行分析、评估,这就对内部控制评价结论的深度和准确度提出了较高要求。此外,两者审计报告的内容存在很大差异。

(二)两者的主要联系

一是审计业务类型完全一致。两大审计的业务类型是完全一致的,运用到的相关审计理论和实务都具有相同的适用性、指导性。二是风险导向的审计理念一致。财务报表审计首先要依据审计风险模型对内部控制风险进行评估,进而依据评估结果决定如何实施审计程序和范围从而获取审计证据。内部控制审计选择拟测试的控制方法,从而收集测试所需的证据,特定领域重大缺陷风险越高,相应的审计关注越多。三是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必须要内部控制测试这一重要环节。两者都需要对内部控制进行测试、评价,并且内部控制测试和评价是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四是内部控制审计主要侧重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五是审计流程和审计取证方法的一致性。六是在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重点账户及相关认定等方面也存在高度的一致性。

二、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进行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整合能够有效降低审计成本和提高审计质量

将两个审计进行整合符合成本效益的基本原则,并能够产生很好的协同效应,从而降低审计成本。此外,整合审计能够为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减少许多重复性的工作,有效减少和避免因审计判断不一致而造成的不便,从而有利于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整合后审计证据能够进行相互印证,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将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相整合,很容易实现由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甚至同一名或几名注册会计师来执行审计,减少了信息不对称、衔接不紧密等诸多不便,能够实现审计证据的相互印证,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审计本身的风险。

(三)整合审计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企业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两者所具有的紧密联系,使得两者在审计理念、审计流程、业务类型、审计方法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共同性和一致性,使得整合审计操作性比较强,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比较容易被解决和克服。

三、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进行整合的思路与策略

(一)审计计划阶段

审计计划要充分考虑风险评估、舞弊风险、利用他人工作、公司规模与审计工作量等内容。财务报表审计计划要包含总体审计策略、具体审计方案。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才能够确定审计时间、范围、方向,并指导审计计划实施。风险评估活动要在审计各个环节进行,随时发现缺陷,随时进行修改。两者要使用相同的重要性水平。

(二)审计实施阶段

执行风险评估过程中,既要注意识别评估被审计单位所经营活动的重大错报风险,从而确定下步审计程序,还要积极为计划测试控制提供判断依据。执行整合审计,主要包含识别重要账户、了解错报的可能来源、选择拟测试的控制以及评估判断、列报及认定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三)评价控制缺陷阶段

在评价控制缺陷时,要根据财务报表审计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对财务报告控制缺陷进行重要性评价。要运用职业判断,评价各项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确定能否构成重大缺陷。要对整个内部控制情况及思考判断过程进行记录,记清楚得出关键判断和结论的具体理由。

(四)审计报告阶段

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在确定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是否出具审计报告时,可采用否定意见、无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三种报告格式类型,若审计范围受限制则只能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报告。

四、结束语

审计计划总体审计策略范文4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企业;审计体系;审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4月17日

近年来,我国第三方物流产业的发展迅速,市场需求规模越来越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不断提高。缺少了第三方物流,现代经济就无法正常运转。为了提升这类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降低经营风险,需要在审计体系和审计策略方面做出努力。我国第三方物流业还处在初级阶段,有必要在审计过程中不断探讨其审计原则,丰富审计内涵,以提升服务质量。

一、第三方物流企业审计的特点与原则

(一)第三方物流企业审计特点。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审计时,需要对其划分成彼此联系的有序整体后,构建一个系统全面、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综合审计评价体系。这样,第三方物流企业审计就具有如下特点:(1)复杂性。第三方物流企业属于服务行业,对其进行满意度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将消费者满意度进一步细化成以下指标――赔付的及时性、较短的投诉处理时间和售后服务质量等。通过这些指标的选取和体系的制定,能够得知第三方物流企业审计工作的复杂程度;(2)层次性。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审计时,还应考虑更多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将其划分为彼此关联的有序层次并条理化,由此构建起来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审计及评价体系更加完整;(3)多目标性。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审计的审计目标往往要体现出真实性、准确性和存在性以及完整性等特点,以保证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指向利润最大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以及股东利益最大化,在特殊时期,还应指向企业价值最大化。这种多目标的审计方法和审计原则使得第三方物流企业审计工作更加复杂多变;(4)多样性。对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对其进行审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其发展前景、物流技术水平、设备配备和运行情况、物流业务的服务质量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视为审计工作的重点内容。

(二)第三方物流企业审计的原则。(1)灵活性与可延展性原则。该原则体现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审计的辩证统一关系。我国第三方物流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应该以发展的眼光对其审视,相关审计内容要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深入进去。此外,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审计工作要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而体现出差异。也就是说,审计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与可延展性,可以按照实际情况的变化做出调整;(2)客观公正原则。这一原则指的是在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应该讲究科学、适用和规范的审计方法,最大限度避免主观判断,要通过客观事实,以公平的态度选择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审计的方法和途径;(3)系统性原则。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审计时,应最大限度构建相对完备的审计评价体系,尤其对那些与之进行合作的企业等社会组织中的关键要素应重点关注,不可遗漏,以保证对合作伙伴加以审计时,得到综合客观的审计结果,为企业的正确决策奠定坚实基础;(4)动态稳定原则。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审计,其程序需要在此类企业中普遍适用,而审计所包含的内容、时空范围以及计算口径与方法等,都应该具有可比性,在不同阶段都不要形成太大反差,研究时要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征。

二、第三方物流企业审计的内容与体系

(一)第三方物流企业审计的内容。第三方物流企业要按照自身的业务性质和业务范围审慎选择物流模式,这样相关物流职能才会在特定领域体现出特有的优势,其核心竞争力也能够实现。实际上,对生产经营企业来说,应致力于追求经济效益与产品竞争力,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进行审计就要对其以往的市场经验和生意伙伴关系进行综合考量,物流审计体系的构建和方法的选择要体现出合规、合适和合理的标准。一些运作良好的物流企业会在企业文化和运作模式上存在差别,构建科学、高效的物流审计体系,将更多的参考指标囊括其中进行综合分析,让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决策更加高效,建立起来的基于物流合作的关系更加顺畅。

(二)第三方物流企业审计的体系构建。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的审计活动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在审计指标体系之中,重点考察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市场信誉、服务便捷度和业务能力、薪金以及财务状况和服务适用性,这些内容构成了审计主体需要综合考量的范围,同时要兼顾指标的组合问题。第三方物流企业审计需要兼顾的指标主要有:(1)薪金指标。这一指标指的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接受托管方产品的过程中,为其提供物流服务时给出的价格,该价格要和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服务的质量和托管方的心理价格相符合,如果第三方物流企业要价过高,托管方就会更换物流委托企业,或直接进行内部物流交易等;(2)适用性指标。适用性指的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经营风格与经营方向能否与托管企业的业务需求保持一致,部分物流企业的规模很大,但并不能符合托管企I的特定诉求,所以适用性指标在更多的情况下更加侧重供需双方的特定要求;(3)信誉指标。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信誉指的是被选择的物流企业在市场内的信用与口碑,较好的企业信誉与认可度能够借助平时的良好经营运作进行积累,这一指标的提升唯有借助第三方物流企业自身的完善经营与积极处理才能实现;(4)便捷性指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便捷性指的是物流公司和欲进行业务外包行为的企业之间接洽和进行产品衔接的方便性和低成本性,通常涉及到地理距离、业务受理便利性和通信沟通便利与结算便利;(5)业务能力指标。这一指标指的是第三方物流企业自身开展物流活动时体现出来的能力和优势,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与企业管理素质被视为这一能力的集中体现。

此外,在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审计时,不但要明确审计内容、确定审计指标,还应防止出于对非法利益诉求而主观上消减审计的关键内容,否则极易导致审计实效,从事审计工作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将因此而陷入困境。如2015年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在开展新三板企业“海格物流”审计项目时,因未充分披露海格物流的资金占用问题被深圳证监局采取行政监管措施。原因在于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海格物流2014年年报时对于其他应收款涉及的关联往来未执行充分的审计程序,并且没有对海格物流与控股股东间大额资金往来的性质做出恰当的判断,未发现海格物流关联方交易披露问题。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海格物流与奥世迈有大额往来,借方、贷方合计发生额分别为6,371万元、6,353万元。而瑞华所在审计计划阶段已经了解到公司的控股股东是奥世迈,并且抽查了海格物流与奥世迈往来的凭证,但是瑞华所并没有执行关联方及其交易的审计程序,也没有发现控股股东占用海格物流资金的情况。此外,瑞华所还在总体审计策略中将“关联方及关联交易披露”识别为重大交易类型和重大披露流程,并设计了拟实施的审计程序;瑞华所还在了解海格物流关于关联方交易的内部控制时,审计发现了海格物流与奥世迈存在大额资金往来的情况;在审计总结中说明了公司与关联方有资金往来,但审计工作底稿中没有瑞华所对关联方实施的实质性测试程序底稿。值得注意的是,瑞华所还在将海格物流“关联方及关联交易披露”评估为特别风险,且审计发现海格物流与奥世迈存在大额资金往来的情况下,并没有对上述大额资金往来的性质做出判断,也没有发现控股股东占用海格物流资金的情况,以及海格物流关联交易披露存在遗漏的情形。

三、第三方物流企业审计策略选择

(一)建立第三方物流内控评审制度。审计部门应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构建一套科学合理、完整系统的审计考核指标制度,对外包的相关环节、相关项目予以合理的量化分析,以界定不同的分值,继而给出准确和科学的风险评估结构,以此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风险等级进行确认。第三方物流企业进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借助第三方物流审计与业务评估,能够最大限度通过企业自身优势的发挥,进一步消减成本,为关联企业提供更好的物流服务。同时,借助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评定,可以把客户分类管理和区别对待。对于VIP客户,应该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对等级较差客户,要考虑是否要继续开展业务合作,本着宁缺毋滥原则,选择具有价值的客户,按照信用等级情况给予一定的代垫额度。

(二)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审计过程中,应对审计计划进行综合考量,在实施阶段就开始注重质量管理。在科学性、规范性等原则指导下,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审计计划加以质量控制,将科学制定审计目的和确定审计目标作为重点内容,全面体现第三方物流企业审计工作的要求和管理层以及治理层对审计任务的诉求。在审计实践的实施阶段,应严格依据审计工作的标准与审计计划阶段制定的审计计划全面推进。审计机构要在内部审计工作中注重注意和关联企业以及相关并行机构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在必要的情况下,应要求审计委员会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通告给审计机构,保证审计工作顺利快速完成;在审计报告的实施阶段,应注重审计报告编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进一步明确审计工作的对象,以保持审计的独立性等。

(三)借助内部审计,实现灵活创新。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不同,在形式方面能够和物流企业的内部情况结合在一起,实现灵活多变的审计:(1)在审计地点方面,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机构设置相对简单,人员相对集中。为此,在审计地点方面进行创新,审计地点要随之进行灵活处理,在运输途中还是在装卸现场亦或是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均可开展审计工作,以得到有价值的审计信息;(2)在审计手段方面,要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在维持传统账证相符和账账相符以及账表相符的审计模式下,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微信、QQ等新媒体手段融入其中,以节约时间,降低审计支出;(3)在审计时间方面,具有较强的流动性(难以在固定的时间进行审计),这就要求在审计时间方面必更加灵活,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在流动的第三方物流业务中加以改进。

(四)提高审计人员素质。第三方物流企业不但要防范环境带来的风险,还要防范过程产生的风险,因此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审计队伍十分重要,尤其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来说更是意义重大。这就要求审计人员除了要具有执业者的道德规范外,还应具有更为丰富的物流从业经历,还应借助外部培训机构,对企业职工进行职业思想教育工作,以提升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水平,借助这一手段促使审计人员在思想认识方面获得提升,让其能够了解企业的法纪。唯有如此,审计人员才会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资金收支加以控制,以及对经营活动开展客观的审计与公正的评价,可以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执行者贡献权威的经营科学参照。

主要参考文献:

[1]杜爱文.第三方物流企业审计原则构建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7.1.

审计计划总体审计策略范文5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 会计师事务所; 审计风险; 风险控制

财务报表审计是注册会计师最基本的、法定的业务,注册会计师执行该业务的风险是对经审计的财务报表发表不恰当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的存在,不仅增加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成本,降低了社会各界对注册会计师职业的信任,也影响到注册会计师职业的生存与发展。本文对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对策作些探讨。

一、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

新审计准则(2006)将审计风险模型表述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即审计风险包括了两个基本要素:一是被审单位的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二是审计人员执行的检查程序存在问题。具体而言,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有被审单位的原因、审计主体的原因及其他客观原因。

(一)被审单位的原因

现代企业的经营环境、经济业务内容、管理规范日益复杂,使会计记录与财务报告中出现差错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更有一些企业为了某种目的蓄意作假,使得注册会计师审计往往要面对被审计单位精心设计的“陷阱”,稍有疏忽就可能使自己陷入困境。

(二)注册会计师方面的原因

注册会计师职业的责任和风险较大,需要从业人员具有接受专业知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执业能力实训的背景。审计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经验、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而在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对注册会计师的报考资格、考核方式、执业许可、会计师事务所的设立条件及管理与治理的规定,与国外发达国家比较,尚存在一定差距。有调查表明,在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内部,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低下、职业道德水准不高、漠视职业责任与风险的情况依然存在,这就很难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在很多审计失败的案例中,往往不是被审单位的问题隐藏得深,而是审计人员未能恪守职业标准与职业道德准则,放任审计高风险的存在于不顾,轻率地发表审计意见,使社会对审计的信任受到影响。

(三)会计师事务所方面的原因

按照我国注册会计师管理体制,注册会计师必须加入会计师事务所才能执行相关业务。其一般流程是被审单位首先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会计师事务所再选派审计人员,注册会计师与被审单位之间没有直接的受托审计关系。这种制度的优点是有助于保持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过程与形成审计意见时的独立性,但如果会计师事务所在承接业务时未考虑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业务胜任能力与被审单位管理当局的诚实性,对审计项目缺乏应有的质量控制,就容易导致事务所与注册会计师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只顾增加收入与降低成本,从而增加审计风险。

(四)审计方法存在缺陷

现代审计模式在实质上尚处于账项基础审计与控制基础审计相结合的阶段。风险基础审计仅处于运用初期,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和管理在执业规范中尚缺乏清晰的表述,在审计实践中的运用效果也尚未得到更多的证明。受审计成本效益的制约,注册会计师在设计和执行审计程序时,往往会舍弃一些耗时费力的审计程序,这就可能导致一些影响审计意见正确性的程序未被执行,从而使审计意见失真。此外,由于审计技术条件的限制,对被审项目的审查仍以抽查审计为主,对样本的选择更多地放在经分析性程序和经验判断所选定的项目上,这样导致了所审查的项目不一定能科学、有效地代表总体的特征,使审计结论与事实之间可能出现偏差。

(五)社会方面的原因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投资者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具有很强的依赖,对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有很高的期望。投资者期望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后的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是真实可靠、及时有用的,不存在虚假误导的信息,使他们可以据此做出正确决策,以降低投资风险。而一旦其投资受到损失或发生其他经济纠纷时,往往将注册会计师与被投资单位一并提讼,力争从这些利益获得方得到补偿。这种“深口袋”责任从法律和情理方面看都有一定的依据,但由此也增加了注册会计师的诉讼风险。

(六)法律方面的原因

我国在《公司法》、《证券法》和《注册会计师法》中都明确规定了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但总的来看,一些规定的可操作性不强。例如,对故意、过失、重大过失、欺诈等基本概念解释得不够清晰,对因审计人员责任而对公众造成的损失是否进行经济赔偿以及如何赔偿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司法实践难以操作,从而助长了注册会计师重降低成本轻风险控制的错误理念与实践。另外,由于法律界对注册会计师职业了解有限,对经营责任、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区别不甚清楚,加之考虑地方利益等因素,使一些判决结果不够公平,导致注册会计师职业界与法律界对注册会计师责任的判定存在分歧。职业界普遍认为,只要审计过程是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认真执行了审计程序,据以作出的审计报告就是真实、合法的,审计过程并不能保证发现所有错弊。而法律界更注重结果的真实,只要审计报告结果虚假,导致投资人受到损失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就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降低审计风险的对策

在审计风险的成因中,审计主体的原因是主要原因。注册会计师应将降低审计风险的理念与程序贯穿审计全过程,从接受委托开始,直至向被审单位出具审计报告而终结。

(一)业务承接阶段的审计风险控制

接受被审单位委托、签订业务约定书是审计过程的首要环节,会计师事务所对这一环节的质量控制如何,直接影响审计各阶段的质量控制。根据《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的规定,会计师事务所承接审计业务,应当考虑客户的诚信与执行业务必要的素质、专业胜任能力、时间和资源以及能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1.被审单位管理当局的品格决定企业文化。如果管理者正直诚实、做事认真、稳健、遵纪守法,则企业的风险水平通常较低。注册会计师执行这类客户的业务,一般能够保持其独立性、遵守职业道德和按审计准则执行业务。反之,注册会计师扰、蒙骗的可能性较大,执业风险较高。

2.会计师事务所是否具备承接业务所需要的时间与资源,是否具备执行业务所需要的知识、经验与能力,直接决定审计项目的成败。从我国目前的会计市场看,由于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较窄,基本上是处于买方市场状态,事务所之间的业务竞争比较激烈。在此情形下,会计师事务所应更加重视审计风险的控制。对于超出自身经验、学识和能力的项目,应本着降低风险重于降低成本的原则,寻求外界专家的帮助。

(二)审计计划阶段的风险控制

在审计计划阶段,会计师事务所应针对审计业务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包括与被审单位沟通审计业务的性质与审查范围、对审计报告的时间要求以及根据项目的任务和要求调配审计资源。制定具体审计计划是进一步明确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包括评估被审单位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针对重大错报风险实施控制测试,针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的细节测试以及实质性分析程序。“良好的计划等于成功了一半”,通过对审计工作计划的控制,使审计业务以有效的方式得到执行。另外,对审计计划的修订同样重要。由于预期事项、环境变化等原因,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过程中对审计计划做出必要的更新和修改,一方面执行审计程序需要按计划进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与被审单位沟通和保证审计计划质量的需要。

(三)审计实施阶段的风险控制

在审计实施阶段,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执行各种审查程序,获取审计证据以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工作记录。审计实施阶段的工作是审计过程的核心,是形成审计报告的基础。在此阶段的审计风险控制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通过审计程序控制审计风险。审计程序包括审查的内容与运用的方法。审查的内容可分为与财务报告可靠性有关的内部控制及财务报告两个部分;审查的方法有检查文件、检查实物、观察、函证、分析、询问等。通过审计程序控制审计风险,要求注册会计师应了解被审单位及其环境,以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风险,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便合理保证审计后的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

2.通过审计证据控制审计风险。审计证据是注册会计师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所使用的信息。只有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才能作为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对审计证据的数量要求,与注册会计师确定的样本量有关;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对审计证据的质量要求,其含义是审计证据在支持财务报表认定或发现其中的错报方面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审计过程就是收集、评价和运用审计证据得出审计结论的过程。在审计过程中,应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控制审计风险。

3.通过审计工作记录控制审计风险。审计工作记录反映了注册会计师从承接到完成审计项目的全过程,是审计报告的直接依据,也以此证明其执行的业务符合审计准则的规定与要求。对审计工作记录的总体要求是:能够清楚地反映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和获取的审计证据;根据审计证据与一定的职业判断得出的结论。对具体审计工作记录的要求,除了满足总体要求之外,还应根据审查项目的特点,将执行的细节测试与分析性程序、程序的执行人与复核人、执行人的审查结论与复核人的复核结论等予以记录,一方面是为形成对财务报表总体的审计意见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明确与区分审计程序执行人与复核人的责任,有助于降低审计风险。

(四)审计报告阶段的风险控制

在审计报告阶段,注册会计师根据审计实施阶段取得的证据与形成的结论,对被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被审单位的财务信息披露应同时附有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两者共同构成企业投资人及其他相关方面了解企业、作出决策的依据。与此同时,审计报告则成为注册会计师应承担审计风险和被追究审计责任的证据。因此,注册会计师在撰写审计报告时,对审计项目的性质、所审财务报表的范围、被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遵循的审计准则及对财务报表表述的审计意见、审计报告的日期等,应按照真实、合法、恰当的原则,作出专业化的表述,避免因表述不当使审计报告的使用者产生误解而形成审计风险。

笔者基于注册会计师的视角,按照审计过程分析了降低审计风险的对策。从宏观视角看,降低审计风险的对策还应包括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制度、政府职能部门和注册会计师行业组织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实行有效的行政监管及职业监管、被审单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

【主要参考文献】

[1]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拟订.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3.

审计计划总体审计策略范文6

    [关键词]重要性原则 会计报表 真实性审计

    一、重要性原则的意义和内容

    重要性原则是会计和审计工作中的一项共同原则,其含义是指会计报表中会计信息被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如果某项会计信息被错报或漏报后,会使会计报表使用者修改其相关经济决策,则该会计信息的错报或漏报就是重要的;反之,如果某项会计信息被错报或漏报后,不会对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产生明显影响,则该会计信息的错报或漏报就是不重要的。

    会计报表的真实性是指会计报表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流转情况反映的逼真程度。由于现代经济活动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使得会计必须运用合理的假设、判断和估计才能进行有效的核算,因此,现代会计报表不可能是绝对真实,而只能是公允真实。所谓会计报表的公允真实性,是指会计报表中可以存在所有会计报表使用者都能允许的,不影响他们决策的错报或漏报,即允许存在不重要的错报或漏报,但不允许存在重要的错报或漏报。会计报表公允真实性审计,就是要查明会计报表中是否有重要的错报或漏报。因此,会计报表审计必须运用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报表公允真实性审计中的运用,是通过审计人员确定和运用重要性标准来实现的。重要性标准是衡量一项会计信息的错报或漏报是否重要的尺度,需要从性质和金额两方面来衡量。因此,重要性标准有性质标准和金额标准两种。

    重要性的性质标准是确认各项会计信息的错报或漏报在性质上是否重要的标准。作为一种具体标准,它是用来衡量会计报表审计中抽查出的每一笔错报或漏报在性质上是否重要的标准。它通常是由审计人员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自己以往的审计经验,从每项审计项目的实际出发,自主判断确定的。通常认为,“涉及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或漏报是重要的;可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或漏报是重要的;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或漏报是重要的;现金和资本账户中的错报或漏报是重要的”等等。

    重要性的金额标准,是确认会计报表及其各个项目中的错报或漏报在总金额上是否重要的标准。作为一种总体标准,它是用来衡量会计报表总体的错报或漏报总额以及各报表项目总体的错报或漏报总额是否重要的标准。它是由审计人员根据被审单位实际和被审会计报表使用者的构成,运用职业判断确定的;是会计报表及其项目可以存在的,不影响报表使用者决策的最大错报或漏报金额,也叫重要性限额。其中,会计报表中可以存在的最大错报或漏报金额,叫报表层次的重要性限额;报表项目(也称“账户”)中可以存在的最大错报或漏报金额,叫账户(或报表项目)层次的重要性限额。

    报表层次重要性限额确定的一般程序是,先确定其判断基础,再确定其相对数,最后将其判断基础与相对数相乘,即确定出报表层次的重要性限额。报表层次重要性限额的判断基础,应主要依据报表使用者的构成情况确定。不同的报表使用者在作经济决策时,所关心的会计信息的侧重点不同。审计人员应根据会计报表主要使用者所关心的会计信息的侧重点,选择报表层次重要性限额的判断基础。一般而言,投资者往往更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因而他们对会计报表中的净收益和净资产信息更敏感。所以,审计人员在为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提供会计报表审计服务时,宜以净收益或净资产指标作为判断基础。债权人往往更关心企业的偿债能力,因而对会计报表中的总资产信息更为敏感。所以,审计人员在为企业获取贷款提供会计报表审计服务时,宜以总资产指标作为判断基础。而当审计人员为企业提供年度报表审计服务时,由于既要为投资者服务,又要为债权人服务,所以,应选择净收益或净资产和总资产指标作为判断基础,以其中判断确定的报表层次重要性限额的较低者,作为实际使用的报表层次的重要性限额。

    报表层次重要性限额的相对数(以下简称“相对数”),通常由审计人员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后确定:一是有关法规对财务会计的要求。要求越严格的,表明其允许会计报表中可以出现的错报或漏报数额就越小,相对数就应定得越低。二是被审单位的规模和所处行业的性质。规模越大的,表明报表使用者越多,相对数就应定得越低;行业竞争性越强,或是夕阳产业,表明其会计报表中较易出现错报或漏报,审计应越谨慎,相对数应定得越低。三是审计人员以往的审计经验。相关业务的审计经验越丰富的,就越能准确把握审计的要害和重点,相对数就可定得适当高些。四是被审单位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的评估结果。评估表明被审单位内部控制越可靠,审计风险越低的,意味着出现重要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越小,相对数可适当定得高些。五是判断基础的金额大小和前后期的波动幅度。金额和波动幅度大的,容易引起报表使用者的关注,相对数应定得低些。

    报表项目层次的重要性限额,主要是指资产负债表项目的重要性限额。由于现金流量表是根据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编制的,在复式记账法下,影响损益表的错报或漏报,必然都影响资产负债表。只要查明资产负债表的公允真实性,就可进而据以查明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公允真实性。因此,审计人员一般只需确定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重要性限额。

    资产负债表各项目重要性限额的确定方法有分配法和比例法两种。分配法就是将报表层次的重要性限额在资产负债表各项目之间,根据一定的因素进行分配,以确定各资产负债表项目的重要性限额。比例法就是按报表层次重要性限额的一定比例,如20%~50%或1/6~1/3等,考虑一定的因素,确定各资产负债表项目的重要性限额。这两种方法在确定分配额或比例时,都应考虑以下两个因素:一是账户的性质及其发生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一般说来,流动性越强,与投资者、债权人的权益关系越密切,项目金额前后期波动幅度越大,其发生错报或漏报对其他报表项目的公允真实性影响越大;发生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越大的项目,其重要性限额应定得越低;余额越大的账户,分得的重要性限额应越多,确定的比例应越低。二是账户的审计成本。审计成本越大的项目,其重要性限额应定得适当高些,以提高审计效率。在采用分配法时,还应考虑有些项目可能是多报,有些项目可能是少报,多报和少报在汇总时会相互抵销。由于资产的所有者权益项目往往会被高估多报,而负债项目往往会被低估少报,且负债往往占资金来源一半左右,故分配时,应按报表层次重要性限额的两倍左右进行分配,其中一倍分配给资产项目,另一倍左右分配给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

    二、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报表公允真实性审计中的运用

    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报表公允真实性审计中,主要用于制定审计计划和评价实质性测试结果。

    重要性限额是总体审计计划的重要内容,是编制具体审计计划的重要依据。总体审计计划是对审计策略、预期范围和实施方式所做的设想和安排。在总体审计计划中,审计人员应运用前述方法,确定报表层次和报表项目层次的重要性限额,为编制具体审计计划提供依据。具体审计计划是根据总体审计计划编制的,为具体查明各报表项目是否公允真实,而对各报表项目应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所作的详细规划和说明。因此,编制具体审计划的主要任务是规划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其中对审计程序范围的规划,应主要依据重要性限额来进行。审计程序的范围是指运用审计程序,审查某报表项目的抽样数量和取证数量。会计报表公允真实性审计是一种全面审计,一般应采用抽样审计方法。要进行抽样审计,就必须事先对抽样规模作出规划。报表审计的抽样规模主要取决于内部控制的可信性、可容忍误差、预期总体误差、总体性质、样本项目数量、结论可靠性水平等因素。账户层次的重要性限额,就是对账户进行抽样审计的可容忍误差,因而是规划抽样规模的重要依据。抽样规模与取证数量具有正向关系,即抽样规模越大,证据数量就越多;抽样规模越小,能取得的证据数量就越少。取证数量取决于抽样规模,抽样规模又主要取决于重要性限额。因此,账户层次的重要性限额,也是规模取证数量的重要依据。

    重要性标准是评价实质性测试结果,验证会计报表是否公允真实的标准。会计报表的总体公允真实性是建立在所有报表项目公允真实性基础上的。因此,会计报表公允真实性审计,一般是先对报表项目,即资产负债项目公允真实性进行审查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再对会计报表总体的公允真实性进行验证。无论是审查和评价报表项目的公允真实性,还是验证会计报表总体的公允真实性,都必须运用重要性标准来进行。

    就报表项目的公允真实性审计评价而言,审计人员必须同时采用重要性的性质标准和金额标准,才能作出正确的审计评价。具体评价时,应区分下列两种情况来进行:

    其一,当审计人员通过抽查某报表项目,发现各项错报或漏报在性质上都不重要时,如果根据查出的各项错报或漏报推断的该报表项目的错报或漏报总额没有超过其重要性限额,则审计人员可以初步认定该报表项目是公允真实的;如果根据查出的各项错报或漏报推断的该报表项目的错报或漏报总额超过或等于其重要性限额,则审计人员不能认定该报表项目是公允真实的,应要求被审单位对该报表项目中的错报或漏报进行全面的调整,以达到再次抽查时能认定其是公允真实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