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的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新常态的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范文1

关键词:经济发展;新常态;法治经济

一、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和动力机制

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所代表的经济发展状态,在这个新阶段中,将发生一系列全局性、长期性的新现象、新变化。经济发展将走上新轨道,依赖新动力,政府、企业、居民都必须有新观念和新作为。“稳增长”着眼近期,“调结构”着眼中期,“促改革”着眼长期。着眼于长期的改革,也需有现实的动力源泉,应有激励相容的机制机理。在经济新常态下,最重要的改革方向和政策取向就是要形成“公平―效率”的新常态关系,这是能否实现经济新常态的特征之一“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关键。往往呈现如下一般特征。

(一)增长速度换挡

“新常态” 是经济高速增长阶段过后的 “换挡” 期状态,这一阶段,经济增长速度回落属于一般规律。上世纪,日本经济增速从五六十年代 10%降至七八十年代 5%,进而90年代后1%的水平;韩国经济增速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后从9%到5%的落差,都是经济“换挡”的典型表现。与日韩等国略有不同的是; 中国属于不平衡性显著的发展中大国,国内各区域板块、产业板块和消费板块具有梯度衔接、接续发力的特征。所以,经济增速会表现出“非典型” 的“缓降”特征。

(二)动力机制调整

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起飞的早期阶段,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稀缺资源 (如资本、技术)投入激发富裕资源 (如劳动力、矿产)的产出潜力;而随着闲置富裕资源不断调动,经济体产出基数不断放大。一方面,作为产出潜力的富裕资源的市场价格水平持续上涨;另一方面,作为动力来源的稀缺资源的边际产出效率逐级递减。所以“,新常态” 下经济增长速度的回落,其实是经济发展动力机制被动或主动调整的外部表现。要想延续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就必须将动力机制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调整为结构驱动、技术驱动和创新驱动――向结构要增值,向技术要效率,向创新要效益。

(三)经济在新常态发展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

如果对于新常态利用不当则会造成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即经济发展值忽高忽低、企业生产过剩、企业生产投入基金存在潜在的问题、企业间之间为提高生产值而形成不良的价格竞争、市场中不健康的两个极端、企业对大自然破坏性的生产等都将逐步显现,进而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形成新的挑战并提出新的要求。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是经济发展的两大内涵。在“新常态” 下企业生产能力不稳定、内部管理及动力如何进行平衡、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潜在矛盾怎么样建设成为了新常态经济发展下经济如何健康发展所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而目前,由于新常态经济发展形式的冲击,外加内外市场经济发展力的挤压,市场经济正处于深刻的趋势性变化,所以为了将压力变为动力,企业需要不断地自己的经济进行调整和升级,目前,结构调整主有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调整企业的产业结构;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的选择性,按照群众所需、进出口所需来确立物品主体的地位;通过新常态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其积极的影响方面,拉近城乡之间的距离,缩小不平衡间距;注意消费群体的差异性,尤其是注重下层次群众所占据的百分比的情况。

在此过程中,经济体系的收益结构将得以升级,风险结构将得以释放,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将得以转换,政府调控的政策结构将得以优化。

二、把握机遇,在新常态下走出一条宽阔之路

(一)面对新常态

抛弃旧有的守旧理念,及时地更正自己企业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错误理念和理论,避免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我们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以新常态的为根本发展理念,秉着不怕输的精神走在时代潮流的剑锋之上,用于面对困难,面对挑战,由于改变自己,接受新事物和新动态。

(二)面对新常态

积极掌握机遇,把握适时动态,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创出一片更为广阔新天地。在新常态基础之上,从国家的发展理念出发,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才方面的引进和培训,坚持科学的发展理念,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正确结合。

(三)面对新常态

我们还要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创建新的竞争优势。要始终保持战略自信与战略耐心,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加强与主要经济体的协调与合作,同时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拓展深度、优化结构、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用“开放红利”稳固“全球化红利”,以互利共赢、多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在激烈的国际经贸格局变化中争取主动。充分利用新形态中有利因素,将自身劣势转危为安,提升自身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竞争能力和应对能力,从本质上改变自己,把握机遇,重新走出一条新的发展之历程,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功绩。

三、结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上竞争态势越演越烈,各国都在积极地寻找自我全新的发展套路,以避免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为了迎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也全面进去紧张形态,以人为本,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以积极引进各方面的人才,把握经济发展的新形态,加强经济更深层次方面的管理,快速推进经济向着更健康、更绿色、更安全的方向发展。此种经济形态不仅对于我们而言是一个全新的挑战,而且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如果将其进行恰当地利用,那么我们将在世界经济领域占领更多根据地,收获更多果实,并且能够在一波波的压力下逐步提升自我的抗打击能力和抗干扰能力,所以我们要换个角度重新研发经济发展的新形态。(作者单位:曲靖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光远.读懂中国经济新常态[J].商界评论,2014 (6):26.

[2]张慧莲,汪红驹.中国经济 “新常态”[J].银行家,2014(6):11-13.

[3]张占仓,杨迅周.中国经济新常态与河南的新机遇[N].经济视点报,2014-11-06

[4]论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期刊论文]《商业故事》,2014年 钟经文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范文2

摘 要 经济转型升级是中国经济发展必经之路,也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遵守的客观规律。目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发展时期,这给中国经济转型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制约因素。文章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实质特征入手,就新常态下影响经济转型的制约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

关键词 新常态 影响 经济转型 制约因素

一、新常态视域的中国经济特征

新常态是异于旧质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它是对中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一个新判断。学界认为新常态是一种无法回到过去高增长状态的新的经济态势。新常态下的经济表现有:经济增长速度减缓,人们的物质消费相对减少,社会储蓄数额增加,企业利润相对稳定,政府的经济控制力和再监管能力一再加强。从新常态视域来看,中国经济新常态在实质特征上是客观经济运行与主观政策调整叠加作用的结果。新常态下的宏观经济波动与不确定性有所上升。受此影响,一旦经济潜在产物难以维持原来的水准,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速回落或疲软现状,也就变得不可避免。

二、新常态下制约经济转型的因素

(一)工资性收入增长困难。有关调查研究指出,在社会主义薪酬结构大致固定的情况下,我国工资性收入在GDP中所占份额日渐下降,民众工资性收入表现出增长缓慢的特点。需要指出的是,短期内,我国工资增长速度数次再创新低;长期内,我国工资增长速度远低于GDP增长速度。如2012年,我国工人平均货币工资为35000元左右,比1986年增长了将近30倍,但是同时期人均GDP却增长了将近35倍。专家分析,我国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难度现状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实际工资增长困难,不但加大了收入分配差距,还不利于扩大消费和内需。

(二)劳动力结构变化限制了劳动生产率。新常态下,我国政府在发展经济上所以采取减速策略,除了因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需要调整外,还有就是人口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与改革初期相比,我国人口结构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社会发展给劳动力的要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人们的生育理念也出现了变化。2012年底,我国劳动力人口首次下降,16-60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同比净减少约400万,60岁以上人口同比净增加约900万。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劳动力资源净减少严重,老龄化人口增加,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正在逐渐减退。劳动力减少意味着劳动成本的增加,也意味着更多的经济发展困难。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必须减少对人口的依赖心理,加大技术创新步伐。

(三)宏观经济波动不利于企业创新投入。为了鼓励科技创新,我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这极大鼓舞了企业和个人的研发创新能力,许多企业都加大了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企业研发投入主要来源主要来源于内源融资和股权、债权融资,在宏观经济波动频繁的情况下,企业经营能力和盈利水平都深受影响,企业现金流下降和分布也表现的更加缺乏规律性,企业创新研发也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宏观经济冲击增加了资本市场的管理风险,企业股权融资难度也不断加大,企业借贷成本、短期融资成本也相应加大。受此影响,许多企业不得不减少研发增幅。

(四)地方经济较为脆弱。就目前来说,我国地方经济尤其是乡镇经济始终以粗放型经济为主。经济新常态下,国家在宏观经济政策上会对刺激性措施进行适当调整,国家对粗放型经济的支持力度也会逐渐减弱,财政金融的去杠杆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如此一来,地方经济的脆弱性也就表现出来,如地方政府偿债能力下降,地方债务增长过快,公共债务扩张无序,地实体经济和金融风险加大,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转型;地方政府在管理上会更加小心,在稳中求胜心态的影响下,他们会将经济重心放在房地产、地方资源优势行业上,使得地方经济体系更加单一,地方经济结构趋同化严重。

三、新常态下消除影响经济转型的制约因素的思路

(一)政府要加强供给管理,提高供给效率,改变过去那种以劳动力、资本高投入为支柱产业的发展模式,减少环境、资源对经济的束缚,减少落后产能供给,以解决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的结构性问题。这就要求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整中,变需求管理为供给管理,通过有效的供给管理淘汰落后产能,实现经济管理创新。

(二)提高改革成果的共享力度,让社会群体共享改革红利。在经济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政府应正视利益调整的深层次矛盾与问题,改变过去那种不合理的利益分配方式,完善社会福利机制,让改革红利惠及普通大众,增加民众的工资性收入,以实现更加全面的社会公平,增加人们对改革和经济转型的信心。

(三)实现经济的多元化、差异化发展。地方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地方经济繁荣兴盛是消除国民经济转型制约因素的根本。因此,政府要在宏观经济管理上,减少对地方政府的投资,促使地方政府在发展中尽快找准定位,提高地方经济管理和服务能力,减少对政府的依赖性。在此基础上,地方政府应放宽市场进入限制,允许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市场化运作,同时提高政府在经济管理中的公益性和服务能力,完善市场责任制度,争取在多样市场主体的参与下减少市场对资源、人力的以来,提高投资和市场的多样性。

参考文献: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范文3

关键词:新常态土地利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土地利用评价

中图分类号:F3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6)02-0035-08

2014年4月,国土资源部颁发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2014年度试行)》(以下简称《规程》),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开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科学评测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加强开发区用地管理,并为开发区扩区升级提供科学依据。《规程》指标体系虽能层次清晰地反映开发区土地利用强度、经济效益和土地管理绩效等方面现状,但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无法反映开发区产业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内在联系;(2)无法反映开发区土地利用的动态性特征,仅能反映出土地利用某一阶段的静态水平;(3)缺乏反映生态效益环境的指标,反映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指标不够全面;(4) 仅关注土地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缺乏对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其他生产要素投入产出的综合考察。同时,目前学术界关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较多地考虑土地利用结构和合理布局、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等驱动因素,却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这一宏观驱动因素很少涉及,这可能会导致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出现偏差。本文结合经济新常态特征及新常态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要求,提出新常态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内涵,构建新常态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并以成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成都经开区”)土地集约利用情况为例展开实证研究,以期评价结果对新常态下提高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一、新常态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内涵

为了便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国土资源部《规程》从狭义层面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统一界定为:以符合有关法规、政策、规划等为导向,通过增加对土地的投入,改善经营管理,挖掘土地利用潜力,不断提高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种开发经营模式。但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对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应该从广义层面来理解,大致包括以下三方面:(1)从可持续发展视角出发,强调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综合效益最大化[1,2];(2)从宏观层面出发,强调开发区内部土地与区际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3,4];(3)从存量土地挖潜视角出发,通过土地合理布局和用地结构优化,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的土地投入产出率[5,6]。国内学者虽然研究视角不同,但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基本达成一致意见,即:一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前提条件是土地的合理布局和结构优化;二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最大化;三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途径是挖潜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四是从时序特征上看,土地集约利用是一个动态化过程。

然而,以上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却未能直观地体现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正向关联性。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未来经济增长动力将主要来自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7,8]。在以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动力改变以及资源环境约束增强为特征的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原内涵无法体现新常态对土地集约利用的新要求,即:(1)土地利用结构与新常态下经济结构优化,特别是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不适应;(2)土地低效产出与新常态所要求的经济集约发展不协调。

因此,在我国“三期叠加”的经济发展阶段,笔者将新常态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界定为:在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转型机遇期和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的背景下,通过提高开发区生产要素质量、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创新土地供给制度和完善土地资源配置制度,减少土地闲置与低效利用,实现在兼顾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前提下的土地产出效率和经济效益增加的一种土地可持续利用过程。其内涵主要包括:(1)在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的背景下,通过提升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质量,有效发挥其要素替代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增量土地的投入,实现存量土地的充分挖潜;(2)在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转型机遇期,通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优化土地空间布局等途径,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3)在经济中高速增长和土地需求放缓的特殊阶段,以土地供给制度创新为驱动力,通过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减少土地闲置与低效利用。

二、新常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一)新常态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内容

1. 指标构建思路和原则。一是指标构建思路。本文在对新常态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内涵指标化处理时,对土地利用管理、投入产出、产业结构、能源环保、可持续发展等可量化因素设计计量指标,对土地供给制度等无法用指标衡量的变量,结合评价结果提出建议。二是新常态下指标体系构建要遵循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指标选取要符合开发区土地利用实际情况,计算方法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2)系统性原则。指标体系构建要紧扣新常态特征,充分反映发展水平,各层次目标构成系统有机整体。(3)重点突出原则。指标选取要具有代表性,突出主要影响因素,利于纵向和横向比较。(4)可操作性原则。指标设计要简明扼要,可操作性强。(5)动静结合原则。指标体系要包括静态指标、动态指标和弹性指标,要能反映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情况,且有适度的弹性。

2.新常态下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新常态下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指标体系设定,以《规程》为基础,参考部分学者的指标构建方法[4,910],并紧扣新常态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共计设定7大目标:土地利用状况、土地管理绩效、要素投入质量、产业结构状况、土地利用效益、土地市场化率和土地利用趋势,19个子目标和30个具体指标。本文设计的指标(见表1)具有集约化、科学化、高效化、系统化等特征。虽然整个评价过程会加大数据获取和计算的工作量,但能相对全面反映新常态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具有实际意义。

三、案例佐证:来自成都经开区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一)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

成都经开区创办于1990年7月,并于2000年2月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都经开区位于成都中心城区东南方向,其主区面积927.61公顷,发展方向区面积3 770.67公顷,综合发展水平列全国132个国开区前列、西部第2位。2014年,成都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4.6亿元。成都经开区聚集了如一汽大众、一汽丰田、吉利、沃尔沃等世界著名的汽车企业,是四川省和成都市确定的以汽车整车(工程机械)及关键零部件为主导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因此对其展开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文的数据来源主要采用从管理部门收集资料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调查表格,通过实地踏勘、座谈问卷、统计调查等多种途径实现资料的收集工作。

(二)指标理想值确定

理想值的确定结合成都经开区发展实际和自身特征,用多种方法确定理想值[11,12]:

1.目标值法,根据成渝经济区、四川省、天府新区、成都市、龙泉驿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等目标,结合成都经开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等确定部分指标理想值。

2.发展趋势估计法,结合成都市经济发展以及龙泉驿区产业发展状况和趋势,预估近5年的开发区发展状况,确定部分指标理想值。

3.先进经验逼近法,借鉴了新加坡、上海、武汉、重庆等国内外开发区[13,14]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经验, 确定部分指标理想值;(4)专家咨询法,选择高校、成都经开区的10余位专家咨询确定部分指标理想值。

(三)传统评价体系:《规程》指标体系评价结果

在土地利用状况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规程》方法计算得出成都经开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指标和集约度得分见表2。

从表2结果可以看出,成都经开区土地整体利用水平高。在土地利用状况方面,工业用地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系数等指标尚未达到规划的目标水平,导致主区土地利用状况得分要高于发展方向区。在用地效益方面,以电子电器、模具、包装、食品等产业为主的主区开发较早,而发展方向区以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企业为主,投入产出强度更大,用地效益较高。在管理绩效方面,主区闲置土地占已供应国有建设用地面积比例低于发展方向区,主区管理绩效集约度更高。

(四)改进后的评价体系:新常态指标体系的运用

1.FAHP方法确定权重。模糊层次分析方法(FAHP)是把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综合起来的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15,16]。模糊层次分析法兼有判断矩阵的模糊性和计算的简洁性的特点,具有转化方便、快捷等优点。由于本文指标数较多,数据处理量大,故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方法,可以确保计算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提高计算速度。

2. 评价结果及分析。利用FAHP方法计算出权重值,各个指标分值按照《规程》标准化处理方法,得出新常态下集约分值结果(见表3)。

表3的评价结果反映出成都经开区土地集约利用具有以下优点与不足:(1)坚持以汽车产业为主导,以规划为手段提高项目用地效率,引导高附加值和现代化的汽车相关配套产业向园区集聚,形成汽车产业价值链,提高园区土地经济密度和经济运转效率。(2)开发区内生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用地比重偏小,产城融合度有待提高。(3)全要素生产率(TFP)提高并未成为开发区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力。(4)开发区对技术驱动作用和科技创新的溢出效应关注度不够。(5)企业能耗偏大,单位土地面积上的节能减排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6)地价对土地供求关系变化的敏感度不高,开发区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还有待提高。

(五)《规程》指标体系与新常态指标体系评价对比

对比表2、表3,按照《规程》的评价指标体系,成都经开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得分为96.20分,属于上等水平,而按照新常态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成都经开区得分为74.59分,属于中等水平,这说明新常态下成都经开区土地集约利用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1.从具体指标上看:表3在表2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开发区要素投入、产业结构、资源环境等方面的评价,体现出新常态指标体系是《规程》指标体系的扩展和提高,同时用固定资产投资与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指标替代了《规程》中的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指标,弱化了对开发区资本投资规模的衡量,更加注重开发区土地要素的利用质量。

2.从评价得分上看:表2中土地开发率指标得分为90.59分,而表3中土地开发率指标得分为100.00分,表3的结果高于表2,这是因为《规程》中,土地开发率只针对发展方向区进行评价,而新常态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中,土地开发率的研究对象是主区和发展方向区,因为主区开发早,发展较成熟,故整体得分较高。表2中主区的土地供应率得分为99.62分,土地建成率得分为98.54分,而表3中土地供应率指标得分为61.95分,土地建成率指标得分为53.42分。这是因为表2中这两个指标只针对主区进行评价,而表3中对整个开发区进行评价,同时发展方向区起步较晚,土地供应和建设还没有达到规划水平,影响了整体得分。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比两种评价结果发现,新常态评价指标具有以下特点:

1.系统性。新常态评价指标由于在《规程》基础上增设了产业结构、劳动力就业、资源环境等指标,因此能够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等方面系统全面地反映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

2.时代性。新常态指标体系较好地体现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近年我国大力提倡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理念,但这在《规程》的评价体系中未能得以体现,而新常态指标体系则将其体现在新增的生态效益、能耗水平等指标上,从而能够将开发区快速发展中易被忽视的问题反映出来。

3.动态性。新常态指标体系在《规程》的基础上,增设了固定资产投资与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单位人口增长消耗新增城乡建设用地量,经济增长耗地指数和建设用地扩张系数等指标,比较能够反映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动态变化特征。因此,新常态指标体系下的评价结果更能反映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度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同时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开发区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

(二)建议

从新常态下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和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以汽车产业为主导特征的成都经开区的土地利用,不能与新常态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相适应,需要在土地利用、产业升级、节能减排、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要寻求突破,因此本文建议:

1.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修建多层厂房,促使开发区发展向空间扩展,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强度。

2.打破现有单一最高50年期土地使用权出让模式,创新土地供给模式,探索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制度,最大程度地减少工业用地低效利用。

3.加快推进开发区现有企业技术改造,增加科研投入,提升现有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产品附加值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4.完善土地经营管理体制,从项目准入、土地利用监管、项目建设、项目产出、环保监管等环节,完善监督考核制度,从制度层面确保土地集约利用。

5.对投入-产出收益小的项目,建立项目退出激励机制,充分挖掘存量土地潜力,提高现有开发区土地利用强度。

6.大力推进企业清洁生产,降低碳排放水平,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注重生态效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始终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土地利用全过程。

参考文献:

[1]孙伟杰,侯学平.广东省开发区土地利用模式研究[J].上海国土资源,2014(1):1922.

[2]王昆,陈银蓉.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J].国土资源管理,2008,25(6):22.

[3]卢新海.开发区发展与土地利用[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133.

[4]陈逸,黄贤金,陈志刚,等.城市化进程中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苏州高新区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6):1116.

[5]潘锡辉,雷涯邻.开发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10):3538.

[6]江立武.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动态评价及潜力预测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8.

[7]青木昌彦.从比较经济学视角探究中国经济“新常态”[C].中日经济学家2015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5:6671.

[8]张军扩,余斌,吴振宇.增长阶段转换的成因、挑战和对策[J].国研论坛,2014(12):1220.

[9]翟文侠,黄贤金,张强,等.基于层次分析的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96102.

[10]刘向东,高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0):6 2856 288.

[11]王永峰,李保莲,宋利利.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新乡高新区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279283.

[12]何芳,张磊.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理想值的确定――以上海市19个开发区为例[J].城市问题,2013(4):1621.

[13]周静,朱天明.新加坡城市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经验借鉴[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2,(1):3942.

[14]赵宏伟.中国-新加坡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比较研究――以中国重庆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新加坡裕廊镇国际商务园区为例[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1536.

[15]Mandani E H.Twenty Years of Fuzzy Control:Experiences Gained and Lessons Learned[J].Fuzzy Logic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Robert Marks,Ed.IEEE Technical Activities Board,1994:1924.

[16]肖辞源.工程模糊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80190.

[17]徐泽水.模糊互补判断矩阵排序的一种算法[J].系统工程学报,2001,16(4):311314.

[18]康钦容,唐建新,张卫中.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在滑坡治理方案优化中的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2010(9):98103.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范文4

(一)“新常态”的提出及本质

我国GDP增速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后处于波折阶段,总的来说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经济“新常态” 内涵反映出的是绝非以往只注重经济总量增加,而是向宏观经济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转变。 由于不同于“三期叠加”之前表现出的宏观经济政策难以为继,故而体现了“新常态”中的“新”字;此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将会表现出的相对稳定的国家经济状态则直接反映了“新常态”的“常”字。可以简单地说,“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在要求是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反哺经济的健康增长。

(二)“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运行的重要特征

我国正处于向“新常态”过渡的阶段,我国的宏观经济已经表现出相当一些新的变化。这些新的变化可以说是提前预知了“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些主要特征。从这些提前预知的变化来看,我国经济的运行有如下重要特征。

1.经济潜在增长率在7%左右。经济潜在增长率就来源来说主要取决于资本投入增长率、劳动投入增长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可以通过改善生产要素供给和提高生产率予以提升。

2.我国消费对总体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占了“半壁江山”,出口和投资已难以超越。2012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制造品生产国家,逐渐超越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的增长方式由改革开放20年来以投资等为主导的外部需求结构向以“三驾马车”为主导协调拉动经济结构调整,完善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优化升级。

二、“新常态”下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风险

(一)金融风险暴露

当前中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健,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但稳中有险、稳中有忧,潜在的金融分析按不可忽视。尤其在我国经济增速下行和结构性问题的背景下,要特别注意重点领域的三大区域性金融风险,房地产市场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产能过剩风险。

(二)产业空心化风险

决策者出台了一些列扶持政策,促进我国创新型工业和新兴技术产业的发展,资源更多地向这两个部门倾斜,而处于价值链的底端的一些产业必然会促使本产业向资源方转移,努力使自身走向价值链的两端,产业的稳定毫无疑问经受了冲击。这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新兴产业与传统制造业等的转移引起了产业空心化风险;第二是第三产业在GDP的占比持高不下,产业的结构逐渐向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空心化风险;第三是我国外贸政策向外倾斜导致的产业空心化风险。

三、“新常态”下我国几个重要经济政策转变分析

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领导层对宏观经济的管理基本倾向于需求管理,决策者为维持我国GDP增速差不多是10%的高速增长而以长期的扩张性政策来刺激国内总需求。然而,“新常态”下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一??供给面的问题,而这个供给面的问题应该是一个长期性趋势性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以凯恩斯主义为核心的需求管理对于解决结构失衡的长期问题上并不具有比较优势,此时我们就应从供给端、从体制改革等顶层设计来着手调整。

(一)“新常态”下货币政策转变

在我国“十二五”规划的结尾之年,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异常复杂,在这种经济增速下行态势下,决策者需要看清当前国内宏观经济与国际不稳定因素,通过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适度宽松。

曾经的政府宏观调控目标是不管不顾、一心着重我国经济总量的增加和增速的加快,根据短期的经济结构性问题形势的变化,频繁使用强刺激手段来调节经济,进而导致如产能过剩、地反政府债务、金融风险和极为严重的通货膨胀等后遗症。

(二)“新常态”下财政政策转变

加强民生投入,激发消费潜力。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揽子的财政政策,加强对民生、社会保障等惠及大众的财政投入,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能力。在我国经济下行时,金融危机的爆发不可抑制的进一步减缓我国经济增速,这又无可避免的造成对居民生活水平的压抑。但可以预见在今后的一段时期,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望加速提升,而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将逐步解决居民消费的一大后顾之忧,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得益于政府对民生投入力度的加大。

四、“新常态”下宏观经济政策转变要点

(一)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常态”下宏观经济政策转变的很好切入点和抓手

19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基本偏向于需求而忽略供给,决策者为维持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以长期的扩张性政策来刺激国内总需求。然而,我们在“新常态”下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一个供给面的问题,而这个供给面的问题应该是一个长期性趋势性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以凯恩斯主义为核心的需求管理对于解决结构失衡的长期问题上并不具有比较优势,此时我们就应从供给端、从体制改革等角度来着手调整。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范文5

【关键词】经济发展 环境 GDP 新常态

一、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现状的趋势

指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我国经济年均增长数据中可以清楚看到经济增速在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的方向,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既反映了经济增长的客观趋势,又体现了我国宏观调控目标新的取向。历史地看,潜在增长率自然回落,经济从高速增长期向中高速平稳增长期过渡,是现代国家经济发展的普遍走向,具有规律性和必然性。

二、新常态下我国的环境现状

从经济运行的客观趋势看,世界经济增长持续乏力,国际市场需求持续疲软,我国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放缓,产能过剩问题突出。随着资源生态环境约束加大、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高投入、高消耗、偏重数量扩张的高增长难以为继。我国的环境和发展问题同样面临着和发达国家一样的处境,没有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的关系,没有认清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只是注重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忽略了环境的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同时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导致高能耗、高污染、低产能的产业发展模型,从而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严重。我国经济仍然存在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的问题,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缺乏,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物质资源越用越少。且有限的科技资源难以实现优化配置,科技资源短缺与闲置浪费并存,资源利用和投入产出效率不高。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全面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唯一的出路仍然是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三、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机遇

提出了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第一,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的经济体量已经今非昔比。2013年一年中国经济的增量就相当于1994年全年的经济总量,可以在全世界排到第17位。即使是7%左右的增长,无论是速度还是体量,在全球也是名列前茅的。第二,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有人担心,中国经济增速会不会进一步回落,能不能爬坡过坎?风险确实有,但没有那么可怕。中国经济的强韧性是防范风险的最有力支撑。我们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以确定的战略和所拥有的政策储备,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我们正在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这有利于化解各种成长的烦恼。中国经济更多依赖国内消费需求拉动,避免依赖出口的外部风险。第三,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中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质量更好、结构更优。第四,新常态下,中国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简言之,就是要放开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用好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新常态也伴随着新问题、新矛盾,一些潜在风险渐渐浮出水面。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疾开刀。

四、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的综合发展阶段

面对紧迫的任务,我们要坚定目标,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找准改革突破口,让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就要紧紧抓住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这个核心问题,对科技管理体制、决策体制、评价体系以及科技系统组织结构、科技人员人事管理制度等,有步骤地系统推进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现代科技体制,最大限度调动和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创新活力,真正解放和发展“第一生产力”。资源环境约束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d起,这既给我国发展带来巨大挑战,也给我们提供了赶超发达国家的难得历史机遇。从国际经验上看,二战后只有少数经济体从低收入迈向高收入,迈过“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现代化,他们的一条重要经验在于紧紧依靠科技创新打造了竞争的新优势。因此,以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实质上也是一个打造先发优势的战略。

必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实施一批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的重大科技项目,在战略竞争领域打破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通过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创造一个新的更长的增长周期。

开放水平的提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现在,我国进出口总额已达到世界第一,吸收外资世界第一。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对外开放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例如,对外开放海强陆慢、东快西慢的特征明显,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产品不多,等等。这些都迫切要求我们加快对外开放优化升级,实现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的转换。

五、结束语

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基点所在。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突出表现。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中国融入世界的必然选择。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贯穿于五大发展理念的灵魂和主线,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参考文献:

[1]徐光春.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J].求是,2013.

[2]郑长德.发展金融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范文6

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新常态”是相对历史上的“旧常态”和“非常态”而言的。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主要是以出口导向拉动经济增长;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我们将经济切换到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如今,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平稳增长的“新常态”时期。

有人说新常态是一把理解中国走向的“钥匙”。站在新常态的角度,利用新常态的思维,分析当前的经济现象,研判繁杂的经济问题,确实让人有茅塞顿开之感。我国的经济发展即将告别那种粗放增长模式的高速度,“模仿型”和“排浪式”消费阶段已经基本结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以及新的商业模式都将成为新的投资机会。

一位企业管理者告诉我,通过学习和研究“新常态”这个词,他不仅悟出了一些奥妙,而且发现了一些机会,下一步他就将按照这种新认识和新思路,调整生产计划。还有一个年轻人对我说,过去自己的头脑经常跟着潮流“发热”:别人买什么,自己就想买什么;别人说房价要大涨,自己就急着要买房;别人说房价要大降,自己又跟着心慌。这不是典型的“模仿型”和“排浪式”消费吗?

他们说得很对,新常态的形态与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都紧密相关。新常态的概念,提供了新思维、新方法、新标准和新机遇,这就需要我们以冷静的头脑、坚定的信念和火热的激情走进新常态。

“行稳以致远,欲速则不达。”增速换挡,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发展动力。作为领导者,要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谋划新思路,调整新布局,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质量提高点,更多地关注民生改善。作为经营者,要重新审视和判断自己的市场定位,走数量与质量、效益并重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作为消费者、就业者和创业者,要承认现实,面对现实,减少冲动和盲动,理智冷静地迎接新生活。

现在我们最需要的,是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培育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向改革要动力、向市场要活力、向结构调整要助力、向民生改善要潜力,把该放的权放到位,把该做的事做好,把该给的政策给足。这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在实践中应对新变化、寻找新动力、建立新方式、创造新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