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教学反思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唱歌教学反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唱歌教学反思

唱歌教学反思范文1

通过新课程培训学习,我受益匪浅,眼界开阔许多,新课程是课改的重要内容,是顺应新时代的变化,因势而出,旨在通过课改,增长教学的创造性发展,培养能在世界经济,文化、科技、军事领域具有创新发展的新型人材。

响应课改的号召,真正地做到教书育人,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不管是上级领导,还是身在一线的教师们都尝试着从多方面来进行改革,同时,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从响应课改的精神到付诸于实践到理在已有一段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作为一名初中的实验老师,我已看了新的变化,且有了较深的体会:

一、教师地位的转变

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主体地位,转变为教育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与参与者。新课程要求教师抛弃传统的教师身份与角色,将过去历史的刻板面变成满面春风的微笑,与学生结为朋友关系、建立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利于学生敢于当堂质疑。

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单独的学习个体,而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有点惟老师独尊的架式,而且一味地强调学生接受老师灌输的现有知识,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以知识传授者的面目出现,以管理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不容丝毫的冒犯和怀疑。就有这种意识,教师就不可能公正的对待学生、真心倾听学生的看法和见解、尊重学生的质疑和创新。在教师这样的角色意识下,学生只能被动的做知识的接受者、储存者和知识的反复训练者。而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活动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有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不只是一个忠实的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实施将变成一种动态的、生动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课堂开放以后,教师的作用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了。教师的目标意识要加强,要从整体考虑课堂教学的育人目标;创新意识要加强,一切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出发;合作意识要加强,教师应该走下“讲坛”,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探讨与交流;调控能力要加强,再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情况是无法预料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学习,不断研究课堂调控艺术。由于我对新课程改革学习还很不够,只能谈点粗浅的看法,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努力学习,才能不断提高。

而此次课改中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我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较自由的学习窨,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

二、学生地位的转变

变过去传统的被动学习状态的客体地位为主动学习的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我会学”,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

学生是共同管理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这个观点必须牢固地根于教师的头脑中,切实贯彻于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这是培养学生主体的必然要求。因为只认识到这一点,教师传统的一些做法才会相应地改变,才不会像以往那样强迫学生学习,使得大部分的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

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填鸭式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此法不利于学生开通思路。新课程要求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的传统角色要彻底改变,课堂上,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把“要学生学”变成“学生要学”。

2.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精神。新课程要求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既能增强学生的知识互补,又能培养学生的社会生活合作意识。

合作学习也就是学习合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相讨论、互相质疑,互相解决疑难问题,在合作中知识互补,学习兴趣高昂。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是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

3.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新课程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要灵活掌握,举一反三,从所学知识中拓展延伸,这既是对所学知识的深刻认识,也是学生创造能力的潜意培养。

通过课改,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方法也改变了,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如此一来,学生学习的积极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变得爱学习了。

三、教学评价体系的转变

打破过去单一地以“考试”分数为评价手段的一统天下,建立全方面、多角度,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以往,不管是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还是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是以考试作为手段,从而形成了“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局面。

按照课改的精神,将不再以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手段。我们都知识评价与考试主要是为了发现学生的进步与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发展和改进教学。如果只在学习期末对学生评价和考试则不能有效地达到这一目的;而且,有很多的学业与非学业的内容不适合通过一次评价与考试进行检查,某些考试也要求评价不能局限在很短的时间内,如需要较长时间的任务和活动。因此,现在我们提倡学期末对学生的评价应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期末评价与平时评价相结合,这样既能减轻学生的期末考试的负担,避免出现“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同时,也有助于通过不断的日常评价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和改进教学。

唱歌教学反思范文2

关键词:实践;反思;提高

中图分类号:J6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7-126-2

一、问题的提出

《纲要》中充分肯定了教师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时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呢?教师的专业素质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有多大呢?我带着这些问题,不断地实践、分析、研究,找到了一些解决的有效途径,那就是“在不断地实践与反思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育教学反思中,记录了教师在自己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重要事件及遇到的问题,记录这些事件及问题的主要细节,尤其是那些记忆别生动的细节(学生的言行、眼神、行为等)。反思、教学、实践使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促使教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提升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质。在一次次的教学实践、教学反思、教学修改中,教师有了更多对教育教学及学生的重新认识,有了这些对教学的思考和解剖,使得教师不断进步、成熟。

为了更清楚地探讨“在音乐教学的实践与反思中提高专业素质”这一问题,我将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教育反思和教育实践记录的内容进行分析比较,希望通过研究分析,充分说明这一观点。

二、在实践与反思中善于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反思的目的绝不在于写反思笔记,反思笔记只是对反思过程和结果的一种记录,写反思笔记也只是一种手段,反思的目的在于自主监控自身的教育行为,从而逐渐确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提高教育实践能力,实现与学生共同成长。

记得那次是音乐活动《哆来咪》,那节课应该是学生都很有兴趣的音乐课,应该是很容易掌握的。可我上完后感觉效果特差,有的随堂听课的老师说,我上课时不像在上课,学生都没什么积极性;有的老师说,我上课时的语言太成人化,没有融入学生这个集体中去;还有的老师说,我上课的语言太平了,单调,没趣味,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应该多学学给学生讲故事,要学会声情并茂。这堂课下来,没几个学生能学会唱歌的,效果比我想象的要差得多,这是为什么呢?课后我反思了很多原因。

首先这堂课的目标是学习按歌曲内容,初步感受歌曲优美、活泼的意境,体验与同伴合做的愉快情绪,应该是堂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音乐课,而我是把它当成了歌唱活动,我上课时也没有把歌词背下来,而是看着教材,就更不用说学生了。改动了上课目标,这就加大了这堂课的难度,以至于在这堂课上花了很多时间来唱歌,后面的表演活动也没来得及做。让学生唱了一节课,坐了一节课,他们肯定不会有太大的兴趣,也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想,这应该是这堂课没上好的主要原因吧。

其次还有很多我自身上课的经验不足所致,像我和学生的对话语言太成人化,太平淡、单调,眼神与学生没有交流的过程,没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掌握能力。还有自己清唱歌曲时投入还不够,没做到声情并茂,以致学生在听歌时也不是太投入,课堂气氛不浓厚。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后来的教学中,我根据实际情况改动了目标,没要求学生学唱歌曲,而是让他们熟悉歌曲旋律,跟音乐做动作,扮演角色,效果很明显。并且我把歌曲改成了请一位学生用萨克斯吹奏,在美妙的萨克斯声中,学生们一个个都表现得很兴奋,而且听得都很认真,表演得也很投入。我从中也获得了成就感,感觉非常好。这种感觉让我体验到了当一名教师所获得的满足、自信和快乐、并且感觉自己的教学素质也在不断地提高。

合理的环节设计、科学的引导,给学生增强了表演的自信心。宽松的活动氛围营造出愉快的、成功的教学活动,教师的反思意识与能力,帮助改进自己的教学,再经过实践尝试,使自己在反思中学会了怎样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每两次活动后,我都进行了反思,将前后两次教育活动比较,希望能进一步提高自己在教育活动中的专业素质,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与师生互动,使自己的专业素质在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中得以有效的提高,以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促进者。通过反思来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所得到的成功,让我在专业成长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三、在实践与反思中学会了解学生

我认为,不管在什么活动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只有抓住了他们的兴趣,在活动中他们才会表现得更加主动,更加积极。在每一次活动反思中学会了解学生,从只关注教育目标逐渐向关注学生的表现转变,是反思让我和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尝到无尽的乐趣。

记得有一次我在听手工教研活动中,老师要让学生用吸管和圆纸片粘出自己喜爱的,或者是自己想到的体育运动项目。老师之前只举了一两个简单的例子,当时我就担心学生们会不会也只会做着几种呢?老师举了这么一点例子会不会太少呢?等学生把各自的作品展出来后,令我大吃一惊,有些我们老师没想到的体育运动他们竟然能够想到,而且做得竟然那么的形象,有溜冰的,有举重的等等,更令我吃惊的是还有击剑的,虽然那个学生不知道那个运动项目的具体名称,但她却做出来了。所以老师只要能够抓住学生的兴趣,就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教学中我还发现:目前还存在着一些学生喊歌、说歌、或因大声唱歌而导致声音嘶哑的现象。这些问题不仅给学生学习音乐带来负担,也降低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更严重影响了美育教育的效果,学生也会因此对唱歌惧怕、厌烦、渐渐失掉兴趣,使得音乐教学不能顺利进行,更谈不上歌唱能力及其他各项音乐素质的提高了。我常常看到有的学生在唱歌时,颈部青筋凸起,面部涨红,特别是在他们情绪高涨时,更容易出现这种现象,这样时间久了,就会损伤他们的嗓音,应当教给学生们在唱歌时保持喉部自然、放松,防止和纠正大声喊叫的唱法,使唱出来的歌声优美、动听。 所以我们在选用发音练习曲练声是为了有计划,有目的,相对集中地教学生掌握某种唱歌技能技巧,因此发声练习曲的编选和使用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较强的针对性,在练习的过程中,要重视技能技巧形成的质量,不要单纯追求练习曲的数量。

经过反思我进一步认识到做为老师就应该善于观察学生,洞察他们的直接经验需要,然后在适当地加工成为他们的新知识。此外,同事之间也要相互谈论自己在教学中的所看、所听、所想,使我们对学生的各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

作为教师我们要接纳学生不同的意见、探索方法和发现,接纳和支持学生的观点和兴趣,这样会使他们有安全感,有更多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的探索活动。在活动中注意这一点,让学生感到自己对他们的回答非常重视,由衷地称赞和鼓励使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如果对他们回答的问题不做出适当的评价,那么学生就会很紧张,导致他们只关注教师的态度,而不关注探索活动的本身。要让学生真正得到尊重,在任何一次活动中都会对学生回答问题后进行鼓励与接纳,给予激励性评价(微笑、点头),学生在获得这样的信息以后,就会增强成功感。其实学生非常喜欢听到老师的赞扬声,这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是活跃活动气氛的有效途径。

在《纲要》的精神和“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我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但在教学中,还未能将理论完全付之于实践,往往顾此失彼。正如我在教育活动中出现的情况,只有进行认真地反思后,在全面正确了解学生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提高自身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

四、在反思中学会了解自己

在不断的教学反思中我清楚地认识到一节活动的成功与否,活动设计方案的好坏固然重要,但最关键的还是在于老师如何去启发诱导学生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作为教师应具有全面、正确地了解学生的发展的能力,积极、适宜地把握学生的发展进程及特点,这才是一名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取得良好教育教学效果的首要前提。

随着反思的一步步深入我感觉我已经开始逐渐了解自己,知道尝试对自己教学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反思分析,问题想得多了,想得深了,我的思维活跃多了,我对于困惑的分析意识与解决问题意识加强了,更加细致化了。

拿我备课来说吧,以前备课时,我总习惯于参照课本,甚至有时候照搬照抄,全然不顾学生们的现有水平和知识经验,只是贪方便、图应付。现在我备课时将更多的时间投放于分析教材,分析学生们的发展水平、接受能力。比如在我教唱的京歌《我是中国人》中,感觉曲子有难度,学生不容易把握,经过不断地试验和实践,最后我把歌曲改成了三段教唱,这样便于学生表现歌曲中的情绪。我还认真设计了教学活动,随着观念的不断更新、反思的不断深入,我渐渐意识到自己也逐渐成长起来了,反思的质量也一步步地提高了。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可以真正做个教育的有心人。

五、掌握反思方法,分享反思笔记

反思应当是一种个性化的反思,不同教师的反思活动应当具有不同的特色。教师根据个人的喜好和能力,可以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反思笔记记录教师的心路历程,记录教师的成长故事。然而个人的反思不免会存在“盲点”,可能经过多次反思,自己总也发现不了问题。因此,在个人反思的同时,还需要进行集体反思,通过看别人的反思笔记、请别人看自己的反思笔记等方法来反思自己,彼此“照照镜子”, 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科学性,同时使教师自己对教学现象、教育问题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见解,成为教学和教育研究的主人。

作为一名反思型的教师,就要敢于向自己挑战,保持一颗不断进取的心,勤于学习、勤于思考,不断地丰富、充实、超越自己。因此,对于我们学生教师来说,只有不断反思,才能发现新的问题;只有不断反思,才能拥有新的方法;只有不断反思,才能开创新的天地;只有不断反思、不断实践、不断循环往复,才能使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整体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只有拥有教育经验而又不断反思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

唱歌教学反思范文3

为了更好地开展教研活动,让每位教师成为教研的主人,在听、说、议中把新的教育理念融入活动中,从而解决教学活动中的困惑,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桃源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开展了 “一课三研”研讨活动,并组织课题组教师在这一教学活动中进行全过程实践反思、伙伴合作、专业引领,互动式研讨。

本园课题“快乐的‘小音符’:幼儿园音乐活动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成为苏州市重点课题至今历时一个学年。我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已经初步提炼出适合本园幼儿的音乐活动,包括歌唱、舞蹈、打击乐、欣赏等各方面的活动。本次“一课三研”的内容就是将提炼出的歌唱活动进行再设计、研究的过程。

2.第一次研讨

一度课:执教教师――沈金

第一步:执教教师介绍活动背景及设计思路。

平时在与幼儿的交流中,发现许多孩子故意将一句话或者一个词说反引发同伴哈哈大笑、乐在其中。本节课就是以一首幽默风趣的童谣为主线,让幼儿通过听、说、看、唱等多元途径来体验民间童谣所带来的身心愉悦。本次活动我紧紧围绕“森林里发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情,激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来展开整个教学活动。

第二步:执教教师自我反思。

今天我执教上了大班幽默、诙谐的童谣音乐《颠倒歌》。活动下来,发现了许多的不足之处:第一,目标达成度比较低,目标一中的唱出休止符,我在落实教学过程的时候没有涉及此环节,目标二中体验诙谐、幽默的情感,在落实的过程中发现幼儿在唱歌的时候兴趣不高,熟悉程度也不高,因此很难唱出感情来。第二,在导入环节中,我出示图片让幼儿看的时候,提出的问题太过于简单未能引出重点,而且导入时间过长。在整个学歌曲的过程中我用了太多的音乐伴奏,这样对于刚刚开始学习新歌曲的幼儿来说有点太吃力了,如果我能自己范唱,让幼儿听清、熟悉歌词和旋律,这样幼儿就能很快地学会歌曲。

第三步:小组评议――一度课存在的问题。

①活动目标不够具体,太过简洁;②整个活动中幼儿处于被动状态;③老师的要求不明确,很含糊。

要解决的问题:①将活动目标一重新制订,更加明确到位;②活动导入部分情感铺垫需再显性些,演唱的要求再明确;③老师的语气要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解决问题的策略:①根据制订目标的针对性和明确性原则,将目标一改为:借助图片学唱歌曲,唱准休止符;②在导入环节加入诱导性话语,在演唱歌曲时做到要求在先、检查在后;③将ppt的图谱制作更加清晰些,促进幼儿的主动参与并积极与图片互动。

3.第二次研讨

二度课:执教教师――沈金

第一步:执教教师自我反思。

经过第一次研讨探讨的不足和修改教案,在第二次上这节课的时候,各方面明显都进步了许多。首先目标的达成度较好,基本两个目标都顺利完成,特别是唱准休止符。在教学过程落实环节,导入我们变化了先出示一幅图片,并提出能引起幼儿兴趣和引出重点主题的问题“你发现了图中哪些地方比较有趣、好玩?”这样幼儿的兴趣一下子提高,也为解释整首歌曲的含义做了铺垫和理解。学唱歌曲环节,我也注重了教师的范唱,多次利用范唱、幼儿跟唱、钢琴弹唱等让幼儿熟悉了旋律、记住了歌词。不足的是如果能有教师弹琴、我指着图谱,更有利于幼儿记忆歌词。

第二步:小组评议――二度课存在的问题。

①休止符没有处理好,活动重点没有把握好;②图谱太小,幼儿看图谱不清晰;③第一次研讨中出现导入环节的问题没有解决。

要解决的问题:①“休止符”练习可以采用重点前置的方法;②图谱太小,学唱的有效度不够,老师弹唱时很多幼儿没有被关注到。

解决问题的策略:①“休止符”练习采用“三步走”策略;②三研活动在活动教室里开展,用多媒体的大屏幕;③请副班老师帮助弹琴,沈老师与图谱、幼儿多点互动。

4.第三次研讨

三度课:执教教师――沈金

第一步:执教教师自我反思。

经过前两次的修改和整理,这次上课的效果更加好了,在处理休止符的时候,加入了环节,不仅找一找、还一起唱一唱、动一动,这样更突出了重点。不足之处在导入环节依旧没有改掉全图出示的过程,显得导入有些单一、唆。在休止符“嘘”的时候,我在示范的时候太强调“嘘”了,所以幼儿虽然知道这个表示不讲话,但还是都发出“嘘”的声音。在弹唱环节,我也请了别的教师帮助弹钢琴,这样唱歌的效果提高了许多,我能更多地关注到幼儿的唱歌、动作等了。

第二步:小组评议――三度课存在的问题。

“导入”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解决问题的策略:执教老师在活动中应该严谨的按照活动设计走,对于我们提出的修改意见要及时地进行修改、内化。

唱歌教学反思范文4

《彩色的中国》是一首相对较为复杂的歌曲,要想在一节课内教会学生演唱这首歌,有一定难度,在细节上不能抠得太多,应该从整体上感受歌曲。接下来是为大家带来的彩色的中国教学反思,望大家喜欢。

彩色的中国教学反思范文一这首歌曲的歌词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表达对祖国山河与中华文化的热爱。曲调生动流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发展的关注和建设,但由于歌曲的部分音域的关系,导致在五(3)班上课的时候,学生很难掌握高音的演唱,所以我让学生充分体会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把这种情绪带进歌曲演唱中去,并指导学生唱好本课的最高音,这样学生就能轻松唱好难点,但这一问题并没有在五(2)班中见出现,反而是出现了音准等问题,尤其是“那里住着台湾的小哥哥”重复句的不同,学生始终 不能掌握,我只能通过反复哼唱旋律让学生掌握。

彩色的中国教学反思范文二《彩色的中国》是一首相对较为复杂的歌曲,要想在一节课内教会学生演唱这首歌,有一定难度,在细节上不能抠得太多,应该从整体上感受歌曲。 难点的解决上,采用画旋律线的方法,将歌曲的主要部分用线条表示出来,通过画旋律线,使学生熟悉了音调。解决了歌曲的主要部分之后,歌曲学习变得轻松起来,在感情和力度上稍作提示,学生就唱得相当不错了。 浓浓的爱国情贯穿始终,学生受到了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这种教育不是说教式的,而是寓教于乐(“乐”)。 整节课体现了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是感情的艺术两个基本原则,学生不但得到了审美熏陶,也使自己的感情得到了升华。

需改进的地方:

1、唱歌教学应加入朗读歌词的环节,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歌曲的内容。

2、手语学习环节压缩成一段,可以保证准时下课。

彩色的中国教学反思范文三通过自己钻研教材独立备课,形成了一节有自己鲜明风格的音乐课。我对自己的这节音乐课反思如下:

一、音乐课的教学要体现音乐性。音乐性的表现要以音乐为主,在我的教学中说的过多,要求学生的过多。教师要引领学生投入音乐,在音乐中体会歌曲的内涵,情感,并且以学生多体验音乐、参与音乐活动为好。

二、音乐课的导入要以学生原有的音乐经验为基础。这节课的设计我是以一横老师的九一八演讲,让学生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进行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然后出示一组数字让学生说说对祖国的了解。激发学生已有的音乐经验,来进行教学。不能为了导入而导入,要为了音乐学习而导入音乐。

三、音乐课中要培养学生听唱的能力。摆脱教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通过多听范唱,反复听,逐步培养学生听旋律模唱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在这一方面着力培养学生听一乐句,学生模唱一乐句。

唱歌教学反思范文5

听课记录

授课教师:秦老师

授课内容:江苏民歌《茉莉花》

教学过程(根据听课笔记整理):

(课前播放萨克斯乐曲《茉莉花》)

一、茉莉亲亲

1 出示茉莉花图片。提出问题:这是什么花?有什么特点?

2 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茉莉花。

二、茉莉芬芳

1 播放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茉莉花》片段。

提问:乐曲的速度是怎样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 教师范唱歌曲《茉莉花》。

(1)设问:歌曲表达了什么情感?

(2)教师简单介绍什么是民歌。

3 学唱歌曲《茉莉花》。

(1)唱唱乐谱,找一拽歌谱中出现了哪几个音?

小结民歌特征三:民歌运用民族五声调式。

(2)指导学生划一划旋律线,根据旋律线设计力度,并唱一唱。然后再对旋律进行加花处理,唱一唱,再进行比较。

小结民歌特征四:旋法多样,相同旋律可进行加花处理。

(3)拍拍节奏,分析歌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小结民歌特征一:结构短小、语言简练、便于流传。

(4)欣赏东北民歌《茉莉花》,分析歌曲中衬词的运用。

小结民歌特征二:衬词比较多,能够展现歌曲的地方特色。

4 完整演唱《茉莉花》。

三、茉莉飘香

1 欣赏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的《茉莉花》及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的《茉莉花》。

2,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

3,教师小结: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听课反思

一位专家说过:“你讲给我听,我是要忘记的;你做给我看,我说不定记住了;你若让我参与,我肯定能够学会。”听课,必须伴随着勤思才能有进步、有提高!一边听,一边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教师为何这样处理教材?换成自己该如何处理?教学中有什么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重点和难点是怎样突破的?如何才能活学活用其“闪光点”?

1 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导人新课。上课伊始,教师在出示茉莉花图片的时候问道:“这是什么花?有什么特点?”接着播放女子十二乐坊的《茉莉花》演出视频片段,熟悉的音乐使学生情不自禁地喊出:“这是我们江苏民歌《茉莉花》啊!”这样的导入环节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易使学生产生共鸣,激发他们学习和探究新知的积极性。

2 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民歌的魅力。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了找一找乐谱中出现的音符、划一划旋律线、拍一拍歌曲节奏、唱一唱歌曲中的衬词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体会、感受中国民歌的特点和魅力。

3 遗憾与思考:(1)教学目标设定不符合学生实际,高估了学生的学习基础,因此,无法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研讨;(2)《茉莉花》并不能完全展现出中国民歌的所有特征,有些分析、感受较牵强;(3)音乐知识讲解过于专业化,忽视了学生的感受,难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4)多媒体课件既要呈现出教师提供的音乐作品,又要按照一定的逻辑有序地展开,但这节课的课件仅仅代替了录音机、影碟机和黑板而已。

听课后的生成式设计

听课结束之后,通过反思,我对这节课进行了重新的思考与设计。《茉莉花》是音乐教材中一个很短小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懂得弘扬民族音乐,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如果我们一味地照本宣科,课堂就显得空洞,很难令学生感兴趣。因此,在重新设计时,我打破常规思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充分挖掘教材的隐性内容,设计了_一堂充满民族音乐韵味的综合课,让学生在演唱、分析、研究、欣赏中对小调的音乐特点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和感受。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民歌《茉莉花》的赏析,了解我国民歌中“小调”这一体裁的音乐特点。

2 学会用连贯、流畅、圆润的声音演唱《茉莉花》。

3 通过《茉莉花》的学习,从优美的旋律和朴实、含蓄的歌词中感受民歌的艺术美以及劳动人民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激发对民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演唱、分析《茉莉花》,感受小调歌曲的音乐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初步了解民歌分类

1 以前大家肯定欣赏、演唱过很多中国民歌,你能说一说,唱一唱吗?

2 同学们知道的民歌真的不少,那么谁能告诉大家什么是民歌呢?

3 出示民歌概念:(略)

4 民歌的分类:我国各民族、各地区民歌绚丽多彩。按体裁形式大致可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三类。

(1)号子:(概念略)

教师带领学生即兴唱唱劳动号子,体会其音乐特点。

(2)山歌:(概念略)

教师演唱《羊肚肚手巾三道道蓝》片段,让学生感受山歌的音乐特点。

(3)小调:(概念略)

二、学唱歌曲'探究、感受小调音乐特点

1 播放江苏民歌《茉莉花》。

2 讲解《茉莉花》的由来。

3 学唱《茉莉花》,感受小调音乐的特点。

(1)唱唱歌曲的旋律,体会小调音乐的曲调和结构特点。

A 出示《茉莉花》乐谱,学生轻声哼唱乐谱,注意演唱的准确性。

B 哼唱旋律,体会其旋律的特点。

问:你能说说歌曲《茉莉花》这个小调的旋律特点吗?

C 小调特点一:小调的曲调具有流畅、柔婉、曲折、细腻的艺术特点。

D 再次哼唱旋律,乐曲可以分为几个乐句呢?

E 小调特点二:无论篇幅长短,小调的曲体结构都以对应和起承转合为原则,形成整齐、平衡的关系。

(2)听听歌曲的演唱,体会演唱形式。

A 再次聆听《茉莉花》,想一想:运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B 小调特点三:演唱形式以独唱为主,其次为对唱和一领众和等。

(3)唱唱歌曲的歌词,感受歌词的内容。

A 轻声填唱第一段歌词,注意咬准字头、拖稳字腹、吐清字尾。

B 邀请部分学生填唱第二、三段歌词。

c 歌词描写了什么情景?

小调特点四:其内容广泛涉及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按照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小调分为抒情歌、诙谐歌、儿歌和风俗歌四类。

D 讨论: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歌声来表现歌曲?

E 完整演唱《茉莉花》,要求学生体会歌词中的情绪。

(4)欣赏东北地区的《茉莉花》,体会小调的变异性。

A 欣赏东北民歌《茉莉花》。

问:与江苏的《茉莉花》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大的差异?

B 小调特点五:在流传过程中,小调曲调由于地域特最、方言差异、填配新词、唱法不同等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因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变体。

C 学唱东北民歌《茉莉花》第一句歌词,感受民歌的变异性。

4 小调的地位:(略)

三、拓展欣赏,升华民歌文化内涵

1 民歌是中华民族音乐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同样也受到专业音乐人的关注。

(1)播放民族器乐合奏《茉莉花》。

(2)播放歌曲《又见茉莉花》。

2 结语:很多民歌的作者已无从考证,但它却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艺术宝藏,成为专业音乐工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成为点燃作曲家创作灵感的“火焰”。

对于生成式听课的思考

听课是提高教师授课水平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传统的听课过于简单,缺乏生成意识,听课效率十分低下,要改变这种现状,坚持生成式听课不失为是一种权宜之计,所谓生成式听课,就是听课者要对上课流程进行全程、全方位的参与和反思,寻求改进方法,生成新的课堂教学设计。

与传统的听课相比,生成式听课首先要求教师参与到授课教师的备课、上课、自我反思活动中来,成为教师上课的参与者和合作者。这就改变了传统听课“你讲我听”的单一模式。同时,生成式听课打破了听课者与授课者的角色定位,要求听课者按照反思后的改进措施亲自上课,让听课者转变为授课者,实现角色互换。

唱歌教学反思范文6

关键词 初中音乐教学 审美情感 唱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1以审美为核心,激发歌唱兴趣,体现音乐性

众所周知,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表现出纯知识性传授的专业化倾向,除了识读乐谱、乐理和歌唱技能的传授,很难看到音乐艺术情感外衣的绚烂。事实上,离开审美情感体验的传统教学很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情感体验与音乐表现就会变得肤浅与苍白。歌唱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内容板块中一直占据着一定的份额。

事实上,初中音乐歌唱教学课几乎不再对学生进行歌唱发声训练和歌唱意识的培养和引导。很多音乐教师在歌唱教学方面缺乏最起码的歌唱教学知识与技能的修养,尤其体现在缺乏采取有效的声乐教学手段与方式去调整和改善学生们的歌唱声音状态,使学生达到声情并茂、富有表情、充满自信地演唱表现歌曲的较高的目标追求。

毕竟歌唱是声音的艺术,是讲究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的一种音乐艺术表现形式,不从声音的训练着手,不培养同学们养成正确的歌唱意识和歌唱习惯,是不可能把歌唱好的。在大力提倡有效教学的课堂上,让学生在音乐课上也能有最大的实效,提高音乐审美,也能运用正确的科学方法进行歌唱,激发兴趣,大胆的歌唱,那就要求教师在课上加进一些有趣的练声方法,把深奥的声乐练声生动化,让学生觉得学习唱歌原来可以是件很轻松的事情,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虽然“以审美为核心”是新课程中的核心理念,但是如果不掌握表现美和创造美所必需具备的知识储备与技巧、技能的提升,音乐又拿什么来进行审美表现。也就是说,初中音乐教学应有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融入渗透,应有理论与方法的科学与系统的呈现,应是一种具备技能技巧、方式方法的音乐审美表现及情感体验,是一种“授人以渔”式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渗透贯穿的普及性、大众化的音乐教学模式。

2探索唱歌教学的规律,进一步促进唱歌教学的有效性

《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中学生歌唱教学的要求是:“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唱好歌曲,重视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从这一课程标准我们可以看出,要学生达到此要求而不进行有规律的、较为规范的发声练习,不进行长期的歌唱意识与习惯的养成教育,是不可能实现的。初中学生大多正处于变声期阶段,如果不对学生进行正确科学的歌唱引导,不进行系统而规范的发声训练,学生的歌唱水平和歌唱素养不可能会有很大的改变。

其实,进行正确歌唱意识的培养和良好的歌唱习惯的养成越早越好,甚至在幼儿、小学阶段就可以系统而规范的进行了。近些年,每年一度的中小学独唱比赛让我们深有体会,那些获得一等奖、二等奖的学生的确唱得很好,富有表情,富有生气,充满自信,具备良好的气息支持,声区统一,音域宽广,高音集中明亮,过渡声区能很好地运用混声技术从而获得声情并茂的演唱效果。由此可见,初中音乐教师更应注重唱歌教学的规律,生动教学,丰富歌唱训练,寓教于乐,自主学习,感受音乐,让人人都有最大的收获,能大胆的正确歌唱,享受歌唱的乐趣。

3重视歌唱教学,全面提高音乐修养

歌唱教学是全面学习音乐的基础,歌唱活动直接与情感相关联,与心灵相沟通。一个更深入的音乐文化只能在歌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音乐之根在于歌唱。歌唱本身有着非常丰富的学习内容,通过这种最自然的学习形式,使学生学习掌握音准、节奏、速度、艺术表现、情感处理、音乐分析多种能力等等,所以要充分重视歌唱教学。对于音乐课来说,学生最喜欢的就是歌唱,只有首先学会歌唱才能对音乐课的其他内容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劲头更足,体会更深刻,进步也更大。“唱歌是学生进行艺术实践,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唱歌教学是音乐教学中最有效的手段,富有表情的歌唱,形象鲜明、内容丰富、旋律优美的歌曲,最能感染教育少年儿童……”因此,唱歌在音乐教学中应占有重要的地位。

歌唱有益健康,它促进深呼吸,从而发展肺部并清洁血液;歌唱促进良好的体态和优美风度;歌唱增进面部的表现力和头脑的清醒;歌唱促进沉着和自信,通过克服困难发展个性;歌唱改善讲话品格,它丰富语言,改善吐字;歌唱增强记忆力和注意力的能力;歌唱改善解释性判断力,这是由对歌词和诗歌的较深理解而激发出来的;歌唱发展对伟大歌手们的艺术的欣赏;歌唱促进对音乐的兴趣;歌唱提高个人境界;歌唱净化感情,对个人,是一种重要的自我表现手段;作为一种娱乐手段和方式,歌唱可以自我满足。

在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要大力地正确地运用歌唱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音乐普及到每个角落,达到教育的全面性、普及性的要求。歌唱教学不仅能促进中小学教育中德育、美育的培养,更主要能协调各育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歌唱教学也是其他形式不可忽视的,只有提高学生正确歌唱的意识,才能使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健康的发展,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促进素质教育的推进,加快音乐文化事业的进步。

总之,在现在的音乐课改教学中,不能忽视课堂的实效,唱歌教学中我们要多进行反思与改进。教会学生歌唱方法和歌唱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歌唱技能、歌唱修养和欣赏水平,为学生终生喜欢音乐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