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数学的复数公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数学的复数公式范文1
新课程把“自主探究性学习”作为改革突破口,从根本上改变以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落后教学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引领学生探究式学习,具有使学生学会思考合理性、真正掌握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的明显优势,对提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大有裨益.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把探究式学习放在首位,才算真正摆正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高效课堂的构建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例如,在学习“复数的除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回顾一下初中所学的“平方差公式”以及无理分式的化简方法———“分母有理化”: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乘以分母的平方差的另一半.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仿照得出复数中的“平方和公式”以及复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分母实数化”: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乘以分母的共轭复数.当学生得出结论后,他们不仅深刻体会到了初、高中知识的紧密联系和互相转化,同时还增强了学好高中数学的信心.
2重视数学教学的实用性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其最终目的就是提高教学实用性,满足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实际需要.基于这一目的,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应把握构建原则,明确课堂教学方法.1)构建高效课堂过程中,应保证教学模式符合高效性要求.在构建高效课堂时,应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模式能够满足实际教学需要,符合高效性的要求.2)构建高效课堂过程中,应保证教学方法符合高效性要求,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关系到高效课堂构建效果的关键,基于这一认识,在构建高效课堂中,应选择适合课堂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满足高效性的要求.3)构建高效课堂过程中,应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高中数学与其他科目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才能满足构建高效课堂的需要.4)教师应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例如,在“学习排列组合”“随机事件”的概率问题时,可以以福彩“双色球”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号码的组合情况及中奖的概率,让学生充分体会到随机事件的结果的不确定性,同时学生也领悟到生活的许多诸如“买一送一”等抽奖的活动都要理智对待.
3尝试采用问题式导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数学的复数公式范文2
关键词:数系;数论;学习兴趣
引言
数论在数学史上产生较晚,在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才渐有雏形,但到十九世纪,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有着强大理论体系的数学分支学科。而对于高中生来说,素数的学习将知识面由原先接触到的初等数论扩大到了高等数论的范畴中。如何引领学生充分理解课本知识,鼓励有志于此的学生对数论难题发起挑战,也是我们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个艰巨任务。
一、数论前沿理论与高中数学课程
数论,顾名思义,是研究数字特性的一个数学分支学科。数论产生的早期主要是由欧几里得关于素数无穷多个的证明。欧几里得发现的求最大公约数的辗转相除法以及中国南北朝时期发现的孙子定理。之后,由于生产生活水平的限制,人们并不需要更多的理论去支持生产。于是数论理论一度停滞不前。直到由费马,梅森,欧拉,高斯等人的发展,他们研究数论的主要目标是素数,主线思想是寻找素数的通项公式。数学家发现初等数论无法解决这一问题,于是数论发展成了更多分支。
高中数学的数系学习中引入了复数的概念,这是在学生已有的数系知识中添加的全新内容。在学习复数之前,学生对数的认识仅限于实数范围。学生对于数的认识还表现在日常所能接触的范围内,尽管诸如π、、e等一系列无理数的存在对于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但它们都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分析理解。
二、引发学生兴趣,探索数论难题
1.打好基础,掌握知识
2. 正确引导,增加信心
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由于复数本身的特性,导致学生可能会不容易理解。这样就要求我们更加耐心的指导。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复数的平面。教学中,应该由浅入深,先讲解清楚概念,再进行四则运算练习。在四则运算中,加减法的运算不容易出错,而乘除法的运算还有一定难度。
这里复数乘除法的运算,教师可以类比根式,二者对比进行,他们同样需要对分母进行处理。在无理数分式中,这一过程叫做分母有理化;而在复数运算中,是将分母化成实数。
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我们要牢牢抓住每个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通过思考提出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要鼓励学生质疑。关于复数,学生一定会有很多问题,例如“那-1开4次方怎么办”或者“能否建立由表示一个基本单位的数域”之类的问题。我们应该鼓励这样的思考,要宽容地对待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不论是“奇思妙想”,还是“胡思乱想”,都要采取鼓励的态度,使学生信心百倍。尤其对于数论方面的知识,很多思考的火花,就是一个伟大的猜想。在这一部分可以启发学生,复数可以用一个复平面来表示,他的横纵坐标都是实数,还可以鼓励学生考虑如果是一个立体的区域,或者四维空间的情况下,又会有什么发现。这样学生会觉得自己是一个知识的探索者,而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接收者。
3. 拓展视野,放眼未来
毋庸置疑,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方法不尽相同。对于学习数学很困难的学生,我们要尽可能教会他们如何解题,如何理解.而对于热爱数学,甚至是投身数学探索行列的学生,我们要多加引导,使他们保持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引入棣莫佛定理:对于复数z=r(cosθ+isinθ),有zn=rn〔cos(nθ)+isin(nθ)〕,其中n为正整数。将棣莫佛定理与欧拉公式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神奇之处。数学的教学不仅仅在于让学生学会一个知识,更重要的是兴趣的培养。在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中,要让学生了解,数学并不是一个死板教条的课程,在历史上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也是在很多数学家不断地努力下,才将整个关于数的体系发展为现在较为完善的水平。在远古时期,为了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自然数就应运而生。随着时展,出现了正负数之分,后来由于除法的产生,还有了分数、小数。
关于几何图形圆的深入研究后有了圆周率,关于勾股定理计算下又出现了平方根。最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原先的实数理论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计算的需求,于是数学家们又创造出一种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数――复数。对于学生的思考,我们应该多给于肯定,并鼓励他们继续思考。复数之于数论的知识并不限于i=这样一个简单地表示,鼓励学生更多地了解和学习才能拓展视野,学好课程。
高中数学的复数公式范文3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初高中衔接 思维能力
习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习题的潜在功能是数学教学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数学教学中,必须进一步扩展习题的数学功能,发展功能和教育功能和可能性,使学生从解本题到转向独立地提出类似问题和解答这些问题,这个过程显然可以有效地扩大解题的“武器库”;帮助学生形成运用类比和概括等方法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思维的独立性,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素质。因此,数学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初高中衔接,并对习题从不同角度进行类比、联想、编组,帮助学生排除思维发展的障碍,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一、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初高中衔接,促进数学思维发展
有不少学生在初中时数学成绩很好,但到了高中,由于不适应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和思维方式,数学成绩就会一落千丈,自尊心很受打击。如果不能及时引导,就会使这些学生从此对数学望而生畏,甚至影响到这些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因此,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分析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知识和内容的差别,初中数学语言比较浅显易懂,形象思维运用得比较多,而高中数学内容中的集合、映射还有函数运算语言的抽象思维逻辑性更强一些。初中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有的学生不适应高中学习是因为受解决初中数学问题时的定势思维影响,所以教师要根据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和进行数学习题训练过程中,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并通过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及时解决在独立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中,能够拾遗补漏,达到巩固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还可以进行一题多解等开放性探索题目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达到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拓展数学思维和能力的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初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衔接,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作为高中阶段的学生应该学会运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在进行数学思维时要把初中时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定势转变为以抽象思维为主的数学思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更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
二、变“定式”为“变式”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对课本的公式和定理和应用要充分运用变式,抓住公式和定理和本质特征,将问题加以引申和变化,有利于学生归纳解题方法,形成解题技能,促进知识正向迁移。
例如:在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tg(α+β)=
①求的值
②计算
③求tg20°+tg40°+tg20°tg40°
④若A+B=45°,求证:(1+tgA)(1+tgB)=2
⑤计算(1+tg1°)(1+tg2°)(1+tg3°)……(1+tg44°)
由于上述习题抓住了公式变换中的共性部分,突出了公式变形与应用,能使高中学生对式的本质特征有充分的认识,进而促使学生对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进行正向迁移,有效地提高运用公式的能力。
三、变“单一”为“综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由于教材编写体例的限制(包括苏教版在内),教材上配备习题的知识内容常常是单一的,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难以得到培养。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起好主导作用,注意不同学科内容之间的有机渗透,融多学科知识于一题,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系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题的能力随之提高。
例如:已知D、E是AB的三等分点,即AD=DE=EB,以DE为直径作半圆,在半圆上任取一点C,求证:tgACD•tgBCE=.
这是一道三角、几何综合题,稍加变化可以变成:
已知D、E是AB的三等分点,即AD=DE=EB,以DE为直径作半圆,在半圆上任取一点C,求∠ACB的最小值.
变为集代数、几何、三角为一体的综合题,再进一步渗透相关知识又可变为:
复平面上A、B对应复数分别为z=2,z=3,点P对应复数为z,(z-z)/(z-z)的辐角主值为φ,当点P在以原点为圆心,1为半径的半圆周(不包括两端点)上运动时,求φ的最小值.(1990年上海数学高考题)
由此可见,如果教师能够注重在数学习题内容中,汇集多个知识点于一题,就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让习题充分发挥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作用,事半功倍地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地对习题进行深入研究,发掘其潜在功能,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深入研究教材,提高教学效率。所以说,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探索性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通过精心安排习题训练,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能够在掌握数学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开拓思维空间,在应用中学会分析、综合,使知识得到迁移到运用,以达到知识和能力的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载再评.数学习题理论.浙江教育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数学教育新课程标准(试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3]沈文选.心理学在数学中的运用[J].中学数学思想方法,2005,5:9-10.
[4]李敏.浅谈中学数学的解题[J].创造性思维训练方法,2003,3:2-4.
[5]刘华中.学数学心理学[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5,3:12-13.
高中数学的复数公式范文4
关键词 高中数学;初中数学;学习方法
2008年毕业开始从事数学教学工作,到现在已经6年了,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由于高中难度较高,可能会使新生一时无法适应,还常会出现上课能听懂但作业不会做,或即使做出来,却做不对的情况。对于这种现象,我认为主要原因是这些同学不了解高中数学的特点,学不得法,从而造成成绩滑坡。
第一,高中知识内容增多:初中数学知识少、浅、难度容易、知识面窄。高中数学知识难度加大,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方法灵活多变,体现了“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的特点。所以高中知识广泛,是初中的数学知识的推广、引伸和完善,如:在初中,方程 无解,对一个负数开平方无意义,但在高中规定了,就使-1的平方根为±i,即可把数的概念进行推广,使数的概念扩大到复数范围等。这些知识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将逐渐学习到。 第二,初、高中的数学语言有着显着的区别: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以及以后要学习到的函数语言、空间立体几何等。
第三,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分式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考试时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部分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满足于知识的接受,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而到了高中,数学学习主要是方法的学习,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维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近年来更由于“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全面实施,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作了较大程度的压缩,而目前高中数学在教材内容以及高考中都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原来的矛盾更加突出。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停留在初中阶段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方法,不能有老师牵着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第四,在学习态度和方式上均要做出很大的转变适应高中学习。应先建立想学好数学的态度,不能轻易放弃数学,想着等到高三再学或者参加补习班之类的,都不是积极的,应该从高一开始就树立信心。当然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成绩。养成课前预习、课堂听讲、复习巩固、反思提高习惯。
(1)制定学习计划:从自己切实情况出发,既有长远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
(2)上课之前要预习:课前预习是学生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预习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主动权。将书本上的内容自学一遍,过程中将不懂得多看几次,试着去理解,或者做个记号上课时认真听老师的讲解。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另外,高中数学书设计的很合理,在每个小节后都有个练习题,学生可以就自己对课本的理解试着做一做,这方便让学生知道自己对书本的理解是否正确。
(3)在听课中要认真配合老师讲课:用心思考,跟上老师的数学思路,分析老师是如何抓住重点,解决疑难的。听课中重点解决预习中疑问,老师讲课中常常对一些重点难点会作出某些语言、语气、甚至是某种动作的提示。把老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将听课中的要点,思维方法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以便复习,消化,思考。及时回答老师课堂提问,培养思考与老师同步性,要和老师进行互动,提出自己的观点,即使是错误的也要大胆的表达出来,把老师对你的提问的评价,变为鞭策学习的动力。
(4)独立作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解决疑难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要反复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请教老师和同学,而且可以将易错题和难题记在专门的一个笔记本上,分析其原因及正确答案,过一段时间拿出来重新做一遍,反复复习强化,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进一步把求老师问同学获得的东西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长期坚持使对所学知识由“熟”到“活”。
(5)及时复习:这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先做好当天的复习,回忆上老师讲的内容,例题、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等。然后做好单元复习,学习一个单元后应进行阶段复习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面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经常进行多层次小结,能对所学知识由“活”到“悟”。
高中数学的复数公式范文5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数学文化 渗透策略
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需要帮助学生掌握基础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可以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且需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文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学习过程中的愉悦感和成就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蕴含的数学文化
首先,高中数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文化,尤其是中国数学文化。中国有着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数学文化也是如此。例如南宋时期的数学家就在其著作中记载了“杨辉三角”,可以用来求解二项式定理中任意正整数次幂的系数;齐梁时期的数学家祖提出“祖原理”,可以用来求解复杂几何形的体积等。这些都说明我国的数学文化有着深厚的底蕴。其次,高中数学蕴含着丰富的西方文化。西方数学文化同样历史悠久,数学家发现的定理和公式有很多。西方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文化。例如意大利的数学家斐波那契在其著作《算盘全书》中就提出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在数学中的应用就非常广泛。高中数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其他民族或国家、地区文化。例又如通常所说的阿拉伯数字最早是由印度人所发明的,后来传入阿拉伯地区才被称为“阿拉伯数字”;数学家・伊本・穆萨不仅创立了代数学,发明了许多数学符号,而且其著作《积分和方程计算法》对80多例题有明确阐述。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高中学生认为数学科目抽象深奥,数学学习枯燥乏味。因此,数学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科目的奥妙和魅力所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解在数学理论知识后,教师可以介绍一些数学概念起源、数学家的趣事和数学发展的曲折历史等,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数学学科,发现数学学习的有趣之处。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文化,不仅可以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就会转变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从而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3.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高中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素养,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纵观数学发展的历史,许多方面都有创新的思想在闪光。例如罗巴切夫斯基汲取“欧式几何第五公设”的精髓,开创了“非欧几何学”牛顿和莱布尼茨通过学习和借鉴笛卡尔的解析几何,建立了微积分理论等。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渗透数学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策略
1.在数学概念的理解过程中渗透数学文化。数学概念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教学内容的基础,在提高学生数学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渗透数学文化的同时,需要注重从数学概念教学等方面入手。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古诗和成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概念的美学价值与文学价值。在理解三视图概念的时候,可以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理解事件概念的时候,可以用“滴水成冰”帮助学生理解随机事件,用“黑白分明”理解必然事件,用“海枯石烂”理解不可能事件等。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又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2.在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中渗透数学文化。数学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要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在学生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文化教育。教师可以通过还原数学知识发现过程,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复数和数系的时候,可以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数学史,通过数学家思想的闪光,启发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与探究,感悟数学方程理论及数的运算规则在数系扩充中的作用,并体会其中存在的数学原理。数学教师可以在知识探索过程中,以充足的感知材料引导学生思考,感悟数学文化。例如在知识的巩固中,教师可以借助新旧知识联系、知识延伸和变式训练等教学手段和方法,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实现渗透数学文化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3.在数学史的选讲过程中渗透数学文化。数学史不但记录了数学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而且记录了数学发展过程中的曲折经历和危机,体现了数学家不惧困难和敢于挑战的精神。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借助数学史的选讲向学生渗透数学文化。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华罗庚、苏步青和丘成桐等著名数学家的生平事迹和奋斗历程,让学生从数学家的思想中汲取力量;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祖原理和杨辉三角等中国数学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自豪感,鼓舞学生学习的信心。
总之,数学文化是数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师在高中数学教育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的、有步骤地向学生渗透数学文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的魅力,真正愿意学习数学,乐于学习数学,切实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周桂霞.高中“数学文化”内容的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2).
[2]华凤.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浅谈数学文化的渗透[J].数学教学通讯,2013(31).
高中数学的复数公式范文6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21世纪是一个开放的世纪,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世纪,也是一个竞争很激烈的世纪。在现代世界的舞台上,我国是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的,但要想在世界上永远的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有实力,有竞争力。国家的竞争是实力上的竞争,是科技上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培养出来的,这就给我国的教育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努力地为我国培养人才,补充后备人才资源。数学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学科,所以一定要重视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尤其是高中生,因为高中这个学习阶段学生学习的任务重,如果在学习中没有科学高效的学习方式就等于又给学生增加了学习的压力了。
一、分析和解决能力的组成
(1)审题能力。审题能力就是对问题和条件进行全面认识的一种能力,把与问题相关的条件、情况都做出全面的分析,审题是解决问题的一个的环节。要想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一定要学会在审题的过程中迅速的抓住题目的条件和题目的所求,还有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并且能够迅速的进行条件的转化,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合理的利用思想、方法还有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中阶段,学生们学习的数学知识有函数、不等式 、数列,还有三角函数、复数,以及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等内容;高中阶段学习的比较重要的思想有数形结合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以及分类与讨论,以及等价转化思想等;然后就是高中阶段的数学方法了,学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好数学的基本知识、以及思想方法,才会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够解决那些基本的问题,并且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能够合理的选择以及应用知识、思想,还有方法使得问题解决起来更加的迅速和顺畅。
(3)高中数学学习中建模的能力。数学的模型一般都是实际事物的一种数字简化,它经常是以某种意义上的接近实际事物的比较抽象的形式存在的,学生要抽象出这个模型,往往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这就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经常的使用这样的方法,经常地锻炼这样的思想。
二、培养并提高数学分析和解决能力的相关策略
(1)要重视通性通学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会概括和领悟常见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方法就是数学思想的一种具体的体现,数学方法是有模式化和可操作的特征的,也可以作为解题的一种具体的手段。其实每一种数学的思想和方法都是有着它们的适用的特定环境的,就像分类讨论的思想,就能够分成:①因为概念的本身就需要进行分类的,比如等比数列中的求和公式中对于公比的分类,以及直线方程中对于斜率的分类等。②在同解变形中需要进行分类的,例如含有参数的问题中对于参数的讨论,还有在解不等式的时候对于解集的讨论等。使得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能够认识一种“思想”或者是“方法”的个性,进而培养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要加强应用题的教学,逐渐的提高学生的模式识别能力。高考是一个非常注重能力的考试,尤其是注重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来进行问题解决的能力,尤其是高考考察的重点,在高考题目中,应用题就是考察这方面能力的。在高中数学的相关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起对于应用题的教学,并且要加强学生对于应用题的专题训练,逐渐的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数学中各种应用题数学模型,只有这样才会有的放矢,能够合理的运用数学思想以及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3)适当的对学生进行开放题以及新题型的训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要想分析和解决问题首先要先理解好题意,然后再运用数学方法和思想来解决问题。所以,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要适当的对学生进行开放题以及新型题的训练,进一步的拓宽学生知识面也是提高学生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着重视对解题过程进行回顾。在数学的解题中,当把问题解决之后,要再次的回过头来对自己的解题过程进行回顾,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其实在高中教学解题教学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就是为了求得相应的结果,其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但是这样的教学目的正好可以在回顾解题过程的时候得以实现。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思想的进步,在高考指挥棒下,那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合现在的时代了。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要适当的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这不管是对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教育还是别的教学科目来说都是比较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田迪英.分析改革数学的尝试[J].高中数学教育,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