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问题学生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问题学生论文

问题学生论文范文1

李山林先生将语文素养分为“学科素养”与“基础素养”两部分,他认为有关语文学科的知识、技能、态度目标属于“学科素养”部分,而思维品质、知识视野、思想观念、文化品位等属于“基础素养”部分。“学科素养”当然要以“基础素养”作为“基础”,也就是说,不能孤立地去理解“学科素养”;但语文“学科素养”是表现语文学科独特性的核心目标,是语文素养的显性标志,应该突出强调。“基础素养”是基础教育各门学科共同承担的目标,每门学科在突出强调自己的学科素养目标的同时,不能回避、忽视“基础素养”的目标,既要有牢牢把握“学科素养”的目标意识,也要树立“基础素养”的目标意识。因此,语文课程的改革不能忽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传统的语文教学,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与教学方法的使用上,确有重知识而轻能力的偏差,但也不能一强调提高语文素养,就抛弃知识,淡化训练,忽视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等学科素养的培养,甚至有些语文教师因怕被人讥为观念落后而不敢提语文知识的教学,不敢提语文知识的系统性,陷入了“讳讲”的误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强调的重点应该是“不宜刻意追求”,而不是不要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更不是不要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不应该排斥语文知识,语文知识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基础,是语文素养的重要元素,离开了知识的依托,能力只是一副空架子。当然,学习语文知识是为了运用,应该促使知识向能力方面转化,而并不是为了了解和掌握一个个知识要点,仅仅停留在记忆知识的层面上。

语文知识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一般概括为“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这里,我们着重探讨一下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法修辞知识的教学。

语法修辞知识是语文知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世界发达国家的母语教学课程标准中,都把语法修辞的学习列为重点内容,作为提高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关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我们国家的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中有一条总括性的目标:“了解基本的语法常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这就明确指出了语法修辞教学的任务。

课程标准“附录”中的语法修辞知识要点包括五个部分,其中前四部分是语法,分别为词的分类(十二个类别)、短语的结构(仅列出并列、偏正、主谓、动宾、补充五种基本结构)、单句的成分(只列出传统的六大成分)、复句的类型(列出七种类型,并且仅限于二重复句);第五部分是修辞,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八种常用的容易判定的修辞格。很显然,课程标准把语法修辞知识控制在了最基本最简单的常识范围之内。通过语法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词的大致分类情况、短语的基本结构类型、单句的格局以及复句的有关常识,使他们能够具有分辨词句使用正误的能力,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课文中的语言现象、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通过修辞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一些常见的修辞格在语言运用中的表达效果,使他们能够把这些知识应用到语文阅读与实践中去。要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必须注意一下几点:

一、知识的学习是为了运用,不要纠缠在术语、定义、特点、功能等概念原理体系上

“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规则少而概括性强同时又能激发学习者创造性的语法是最好的语法,换句话说,教学语法越简单越好。语法是供学习者使用的,因此不应使用那些繁杂的表述方式,而应最大限度地使用简洁的语言,做到通俗易懂”。亦即语法教学以少讲定义少用术语为宜,术语只是作为一个名称为称谓而用,学生只要明白这个术语的所指即可,不必消化概念,更不需要死记硬背概念。例如在教学中如涉及“短语”这个概念,只需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认识短语的面目,了解短语的基本的层次和意义关系,至于什么是短语,词与短语如何辨别等问题,则完全可以回避。据此,修辞格的教学也没有必要把主要教学精力放在各种修辞格的定义、分类以及相关修辞格的辨别上,体会、品味其在具体语境中的表现力才是至关重要的。如《围城》中的一个比喻:“苏小姐双颊涂的淡胭脂下面忽然晕出红来,像纸上沁的油渍,顷刻布到满脸,腼腆得迷人。”教学中不用要求学生记忆比喻的定义,不必讨论该比喻属于哪种类型,为什么属于该种类型,而应重点介绍该比喻的独特之处。该比喻不是比一个固定的事物,而是在比一个变化着的事物,所以比喻本身也要求是变化的。苏小姐的脸红是从部分的红扩展到满脸都红,因此用一个变化着的事物“纸上沁的油渍”来打比方,就很贴切,具体形象,便于接受。要通过修辞格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语言表达效果的好坏不在于是否使用了修辞格,关键在于修辞格的使用是否得体恰切。如“秋雨跳着欢快的舞,一下就是几天,什么活也干不成,真烦人。”这里使用了拟人辞格,但该辞格的使用并未给语言的表达增添魅力,其主要原因是拟人与文章的内容、语言环境气氛、人物的心理状态不协调。再如单句的教学。语法体系中的单句知识非常庞杂,同时不同的语法体系在对单句进行分析时又存在着分歧,既有名词术语的分歧,也有分析方法的分歧。在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绕开所有的争论和分歧。如“老师喜欢他聪明”是一个有争议的句子,有人认为“他聪明”是“喜欢”的宾语,有人认为“他”既是“喜欢”的宾语又是“聪明”的主语。但不管作何种分析,语句所表达的意思都是:由于他聪明,所以老师喜欢他。结构分析只是手段,不同的分析并不意味着反映了不同的语言事实。讲授语句要注重说明语句所代表的事实,不能纠缠于语法术语和结构分析,术语可以改变,分析方法可以选择,事实却不能改变。如果不顾语言事实、不顾语言的具体运用,只在术语上争论不休,这种语法知识教学是无效的。

二、在阅读活动中结合实际情境教学,不要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实施建议”中强调将语法修辞知识应用于语文阅读实践:“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语法修辞知识是为语言运用服务的,离开语言运用实际,单纯为传授知识而传授知识,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知识的应有价值。教学时应把知识的传授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受和领悟这些知识,在听说读写等言语实践中积累和运用这些知识,从而提高语感能力。例如讲状语,《鞠躬尽瘁》这篇课文最后写到焦裕禄去世时的一句话是:“那一年,他才四十二岁。”这里的“才”是副词,作状语,表达一种时间范畴。如果只讲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体会到有这个状语和没有这个状语大不一样,“这一个”和另一个也大不一样。有这个状语,表明了作者对焦裕禄英年早逝的惋惜之情;去掉这个状语,就显得冷冰冰的,似乎焦裕禄的死活和说话人没有多大关系。如果把这个状语换成“已经”,语句的情味就又发生了变化。学生会在这样的比较中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情感,认识到状语的重要。

各种语言能力都建立在语感能力之上。语感是人们在长期的言语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领悟和把握能力。我们平时的语言表达和理解、判断和评价、推敲和修改,靠的都是语感;我们能听出言外之意,能迅速准确地编码造句回答问题,靠的也是语感。语感能力的形成主要不是靠语言知识的积累,而是靠言语实践。语法能力和修辞能力都是语感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修辞和语法所追求的目的不一样,语法强调“规矩方圆”,修辞注重“得体适切”。修辞包括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用、句子的衔接、语段的组织、修辞格的使用等诸多方面,因此修辞教学更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比如我们平时说话写文章,用主动句的时候多,用被动句的时候少,在什么情况下做何种选择,跟陈述的对象和语境有密切的关系。如:

①有一只鞋,她怎么也找不到,另一只又被一个男孩捡起来抢跑了。(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

②二诸葛老婆追出门来,被二诸葛挡回去,还骂个不休。(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例①中的被动句如改作主动句“一个男孩捡起另一只跑了”,在语义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但表达效果却比原文逊色很多。文中之所以选用了被动句,是为了突出强调“另一只”的下落,否则就实现不了该目的,并使得“有一只”与“另一只”失去照应。例②中使用被动句,是为了较好地连接上下文,使各分句主语一致,语气连贯。如果改成“二诸葛把她挡回去,她还骂个不休”,句子的衔接就变得不顺畅不自然。

一个词语运用效果的优劣得失,也必须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判断去评价。如鲁迅先生在刻画孔乙己和阿Q这两个典型形象的时候,都写到了他们拿现钱买酒时的动作:

③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孔乙己》)

④他走近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在柜台上一扔说:“现钱!打酒来!”(《阿Q正传》)

孤立地看,动词“排”和“扔”只是理性意义上的差别,前者指“一个挨一个地按着次序摆”,后者指“挥动手臂,使拿着的东西离开手”,而当它们分别出现在以上语境中时,就变得意蕴深厚,耐人寻味。例③中的“排”不是简单地“拿出”,而是把九文钱一枚一枚地整齐地摆在柜台上,似乎是有些得意地给酒店老板看,似乎是有这样一句“话外音”:“看,我有现钱了,不赊帐!”这种斯文的付钱方式,暗示了孔乙己这个旧知识分子迂腐刻板、善良拘谨的性格特征。至于阿Q的付钱方式则与孔乙己完全不同,他顺手向腰间一抓,“满把是银的和铜的”,而且是“在柜台上一扔”,满不在乎,这既表现了阿Q那种冒失鲁莽的行为特征,也勾画了阿Q一时手中有钱便扬扬自得的神情。这一“排”一“扔”,使孔乙己和阿Q两个不同的人物形象便跃然纸上、活灵活现了。

三、通过语言现象总结发现语言规律,不要把课文当成寻找例词例句的语料库

问题学生论文范文2

关键词:教师;体罚;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2-0132-01

一、教师体罚学生常见的几种心态

1.情绪冲动型。这类教师体罚学生不是为了达到某个教育的目的,他们在主观意念上是没有目的性的,纯粹是因为情绪波动,行为冲动的自然结果。比如在课堂上,一个学生不认真听课做小动作,教师暗示几次后还不屑以顾,教师顿时怒火中烧,生气得本能地一巴掌打过去……教师往往在事后为自己如此打了学生感到后悔沮丧,大都会自我谴责:“我怎么这么不理智啊!

2.武力震慑型。有些教师体罚学生,是因为其骨子里崇尚“学生不打不成器”、“学生不打不怕你”的观点,一旦有学生出现“问题”,尤其是所谓的“屡教不改”时,他们就会采用“武力”,使学生尝到肉体上的疼痛,从而服从、屈服、害怕教师。比如有学生由于偷懒总是不按时完成作业,甚至不交作业,教师就会打他手心,打得他眼泪直掉,保证下次不敢了,而其他有此苗头的学生看了心惊肉跳……不过,此时的学生大都不是敬畏教师,而是害怕其手中的“戒尺”,一把戒尺只是在表面上简单地掩盖了学生“问题”的存在,实际上还可能加重了“问题”。

3.敷衍应付型。此时的体罚,已是教师敷衍应付“问题生”的一种习以为常的手段了,教师已不再考虑体罚的能否有效,反正只要学生出了难以处理的“问题”,就打,打好了就算是把“问题”处理完毕了。说得实际一点,这只不过是教师在向全体学生摆个“教育”的样子,搞个形式上的交代罢了。这类教师对“教育”不想有什么收获和突破,只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

4.巧“罚”助育型。持此心态的教师强调,只要通过自己艺术地处理,很有技巧地把“体罚”融入教育,就能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的好,从而被“罚”得心服口服,以至改变了存在的“问题”。这类教师热爱学生,关注学生,对“体罚”具有主观能动性,能相机而行,随机应变,在教育技巧上有自己丰富的经验。但这样的教师毕竟是少数,尤其能把“体罚”运用自如的更是少数,一般教师是很难把握的,一不小心常常事与愿违,体罚不象别的什么,一旦失误,给学生以及师生关系造成的伤害往往是无法挽救的。

二、教师体罚学生的种类

体罚,是指教师以暴力的方法或以暴力相威胁,或以其他强制性的手段,侵害学生的身体为手段的处罚方法。教师对学生的体罚各种各样但其表现可分为直接体罚和变相体罚两种。

(一)直接体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殴打。就是直接对学生的身体进行侵害。

2.罚站。就是学生犯错后罚学生站立。

(二)变相体罚

1.差辱。就是口无遮拦地训斥、辱骂、讽刺、挖苦和嘲笑学生。学生尽管年龄小但也是有人格和自尊的。可有的教师无视这一点,只要学生犯了错,就会羞辱学生。说出来的话有损我们教师的形象。

2.威胁。就是教师经常威胁、恐吓学生。说什么,“下次你再不写作业,就把你家长叫过来领你回家!别上学了”……

三、中小学教师体罚学生形成的原因

(一)自身原因

1.自持有“理”心不虚。认为自己的心是好的,只不过是好心办了坏事,问题不大。

2.传统影响根深蒂固。不体罚就不是“好老师。”古语云:“黄荆条子出好人”,“玉不琢,焉能成器?”老师曰:“‘体罚’爱你没商量”。

3.“敲敲打打”——无所谓。不少教师认为敲一敲,打一打,给他个警告,这也没什么大不了,况且别人就没事,自己也不会那么倒霉。

4.不体罚学生遭尴尬。有一位教师因从不体罚学生出了名,学生都不怕他,故意与他对着干。不久,学生及学生家长都公开要求学校换人。

5.体罚在斗争中成长。目前不少教师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采用了“拔苗助长”,“强人所难”。有“压迫”就有反抗,就有斗争,有斗争自然就离不开体罚,尽管它不彻底、不合法,但体罚是解决问题最直接、最快的方式。

(二)外部的原因

1.传统观念与家长的支持。家长授意——壮了胆。“严是爱,松是害”的观念还很流行,不少家长都要求教师管严些,教师认为体罚学生似乎是“分内之事”。“只要对孩子好,体罚也行”。

2.学校的领导睁只眼闭只眼。“不管黄猫黑猫,能管住老鼠的就是好猫”,只要能把学生管住,教学成绩好,不给领导添麻烦,就是好老师。

问题学生论文范文3

增强体育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一方面需要教师提升自身素养,提高教师的个人教学魅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完善教学流程,能够使学生真正参与其中,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习体育。教师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构建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有充分的自我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此外,教师还可以适当穿插一些小游戏,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好方法,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到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提高体育能力,更好更深刻地理解体育的实用价值,更加愿意学习体育。

二、变换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单一不变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倦感,特别是小学生,他们集中精力学习的时间相对较短,所以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来调整的教学,不断变换教学方法,使学生有新鲜感,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在教学中引入猜谜语、讲故事等

在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是教师讲解动作要领,而后示范,接着学生进行模仿练习。这样的教学方法单调、枯燥,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的不到很好发挥。如果在教学中适当地穿插一些猜谜语或者是讲故事就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小学生普遍都喜欢猜谜语和听故事,教师就可以利用他们的这一爱好来进行教学。例如,在教学前滚翻时,我就先出了一个谜语让学生猜:两手用力撑,两脚迅速蹬,团身如球滚,展体似雄鹰。学生都非常感兴趣,积极猜谜语。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热情很快就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对于下面的教学就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适当设置疑问,并鼓励学生质疑,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好方法。设疑的方法很多,如悬念式设疑,在课堂的开始给学生设置一些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上课,并通过亲身的体验和具体的实际操作解决掉问题。例如,在上短跑课时,要让学生掌握预备动作要领,教师可以设计问题:蹲踞式起跑动作预备时为什么后腿不能蹬直?跑步时的步幅大小与跑的速度快慢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等,引发学生的思考。而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逐步探索,通过亲身体验和操作,去解决那一系列的问题,这样一来学生整堂课情绪高昂,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厚。

(三)注重做一些集中注意力的练习

小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上课常常是人到课堂心未到。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分神走思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练韵律操,让学生跟着音乐或指挥做反口令练习、模仿一些动物的动作等多种新颖有趣的练习集中注意力的练习,这对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非常有帮助。

(四)通过进行小型竞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普遍有争强好胜的特点,喜欢竞赛。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小型的竞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学生学习了快速跑步的动作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接力跑步赛。在学习了跳绳后,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来一场跳绳比赛。在比赛中学生的表现都比平时上课时要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中去。

三、注重感化学生

问题学生论文范文4

为了体现高考的素质教育内涵,有些省市增加了音体美等课程的笔试内容,无形之中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导致学校“隐性”加课的现象,学生并没有真正得到素质全面发展所需要的时间与空间。教育理念超前了,教育改革步伐加大了,学生体质下降了。我们在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学生体质下降就很难说是全面发展。先进教育理念与教育现实之间的“坎”到底出在哪里,应引起我们足够的反思。学校体育在无奈中进行艰难的改革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也是贯穿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整个教育过程的唯一一门课程,国家对学校体育的发展有诸如《体育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重要法律法规保护,但在操作过程中却是一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可以不要”的课程,政府的教育投入本来就不足,对学校体育的投入更少,导致场地设施少,体育活动空间少,有的学校体育课、大课间成为课程表上的摆设。缺乏体育活动的时间,学生就没有相应的练习,也就缺乏足够的运动负荷,学生体质下降也就成为一种必然。同时,“分数”的指挥棒也使体育教师成为荣誉、职称晋升、教育培训的“板凳队员”,进而影响了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学校体育工作理念存在偏误前面所述不是在为学校体育工作开拓责任,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体育工作进行了几轮改革,现在发展到《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阶段,强调以人为本的人本教育理念,拓展学校体育的功能,使学校体育教育向更加多元化方向发展,让学生能在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身体、个性心理、社会交往等能力,推行“三自主”教学模式等。现实的结果是学生为了逃避风吹日晒而选择室内课,为了逃避大运动量而选择小球,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而放弃体能训练。体育教师在理解过程中也出现了偏误,放任学生自由选择,放弃对学生诱导与科学的组织。同时,新的课程称谓也诱发了体育被边缘化的倾向,导致为追求学生的健康而舍本逐末的状况,为发展学生的个性而不敢强制学生进行必要身体练习的尴尬局面。在学校体育的多元化功能中,其“本”是什么,毋庸置疑的是增强体质,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这也是增进健康的基础,也只有在特定的运动负荷刺激下才能增强体质,并在刻苦的锻炼中体验克服困难的成功的快乐(否则只能是形式上的快乐),进而在练习过程中实现心理健康的体育干预,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而不是“体育”与“健康”简单并列。

各种社会关系梳理

应当立足中国教育的实际,作好严谨、科学、现实的研究假设,在先进教育理念与教育现实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使推广工作更顺畅;教育决策部门应当充分考量不同学段的知识总量,尤其是高考大纲知识总量的把握与规定,为推行素质教育提供必要的教育空间;国家与各级政府应切实增加教育投入,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师资投入,改变大班上课制度,切实提高教育质量,从而为学校体育发展提供空间,为学生体质增强与健康地促进奠定现实教育基础。各种社会关系分类根据学校体育今后改革的宗旨分析,结合影响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的各种社会关系,我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横向的复杂社会关系,包括家庭、学校、社会与政府等,这类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关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整个教育结构的不断科学变革(诸如小班上课制的普遍实施等),需要十年甚至几十年长期的奋斗;另一类是纵向的复杂教育社会关系,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等主体构成的教育系统社会关系。这两类社会关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导致学生体质下降的复杂的社会关系系统。其中教育类社会关系相对较为简单,对问题的认识也容易达成共识,而且在相关的法规性文件中,教育部门已经广泛参与,从教育部到省市政府教育机关,从学校行政管理部门到学校体育机构等,都进行了一些列的相关法规、制度、文件的制定与宣传,形成一种积极努力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氛围。因此,我们在进行全面分析各种社会关系的同时,解决目前问题的路径应该考虑其现实性,力求长期改革目标与现实改革目标相结合。那么,从教育系统的各种社会关系中寻求解决学生体质下降问题的路径是相对现实的。

强制体育是缓解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问题的现实路径

同时很多社会人士也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这一社会问题解决的路径,人大代表就有很多相关的提案,他们从制度建设、加大投入、升学考试、减轻课业负担、加大宣传力度等很多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3]从他们提出的问题视角看,都是很现实的路径,而且提出的现实路径中都带有一定的“强制”色彩,要求通过各种形式的制度予以解决。社会各界人士提出的问题令我们深刻反思,从体育社会问题控制的视角,我们更应当从自身的专业视角分析这一问题,即重提学校强制体育。1914年清华学校开始强制推行课外体育活动,用行政手段和教师的检查督促,让学生必须参加每天下午的课外体育锻炼。届时,学校关闭所有的教室、图书馆,教师到宿舍进行检查,到操场上进行辅导,督促所有学生积极锻炼,学生除生病者外,不得停留在室内,必须到户外或体育馆去,自由选择自己爱好的一个运动项目进行锻炼,不管严寒酷暑,毫不例外,由此清华大学也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具有一定体育活动能力和体质合格的各学科领域高层次拔尖人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逐渐得到关注和加强,在注重社会或国家需要的同时,进一步强调要关注学生,强化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然而这一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增强学生体质这一基本任务并没有完成。毛振明教授关于“惰性、逃避劳累和痛苦是人类的天性,缺乏强制性的锻炼,效能必然越来越低”[4]的论说告诫我们,学校体育基本任务的完成必须通过必要的强制手段才能实现。学校强制体育的可行性人们对于学校强制体育存在不同的认识,一方面认为强制体育是一种过时的教育理念[5],另一方面则认为,体育仍要强制,并且这种“强制性”变得更为迫切。在现实学校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没有强制性的教育是很少或几乎不可能存在的[6]。2007年2月由英国伍斯特大学的肯•哈德曼教授完成一份名为《欧盟体育现状与展望》的研究报告,揭示了27个欧盟成员国学校体育课的时间分配、体育在学校中的地位、体育课的主要目标和内容,体育资源以及学校体育中的性别及特殊需要等问题,正式向欧洲议会文化教育委员会提交建议:在学校实施强制性体育,保证学生每周在校内的体育活动时间不得低于两小时,并逐渐增加至三小时。建议还包括,加强政治性承诺,培养体育教师,明确体育课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等。[8]报告中还指出,运动水平下降、肥胖增加、久坐不动以及青少年群体中存在的自卑、营养不良、家庭矛盾、焦虑、高辍学率、暴力、吸烟、酗酒等情况,导致现在的儿童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过多的能量无处释放,孩子们急需适量的运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此外,欧盟国家与我国存在同样的“体育课的时间经常被其他学科挤占”,“有一半的欧盟国家在过去的10年中缩减了对体育课的经费支持”,以及传统的学校体育课内容不能够满足青少年的需求等问题。面对体育的创新潮流和非正规化的体育活动影响青少年体育文化等现实,提出学校体育应当把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作为体育课的首要目的,把体育课视为发展个性与社会性、增进健康、培养积极的生活方式以及促进道德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国家正在努力通过研究和考察,呼吁通过学校“强制体育”来改善他们传统体育教育带来的学生体质下降问题,这也正是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目标。事实上,我国已经在进行着大量的欧盟国家现在所倡导的“强制体育”改革,一方面,我国一直进行从小学到大学的法定的学校体育教育;另一方面进行学生体质监测达标、中考体育等形式,本身就是一种强制的表现;此外还有体育法、教育法和相关的行政法规予以保障。也就是说西方国家某种程度上在向我国的强制体育发展路径靠拢,而我们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学校强制体育的经验。在2008年奥运会体育科学大会上,西方专家就一直认为我们在实施强制体育。所以我们现在重提强制体育在意识形态、学校体育教育管理、体育师资技术上存在很高的可行性。然而,现实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在西方传统学校体育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没有做到知彼知己,没有真正明确我国学校体育的优势和西方国家学校体育的不足,没有真正实现立足自己的现实合理地进行扬与弃,似乎是新的方式就是好的,传统的就是坏的,导致在当今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多元目标下,没有明确其核心目标,眉毛胡子一把抓。所以,我国实施学校强制体育的关键在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偏误,需要对新时期强制体育进行重新的认识和把握,实现与时俱进。

问题学生论文范文5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温州医科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社会学等领域的书籍以及百余篇相关文章,了解国内外有关本研究领域的研究情况和发展趋势,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2)量表测试法。主观幸福感测试,采用段建华(1996)修订了总体幸福感表(GeneralWell-BeingSchadule,GWBS),此量表在大学生中已经试用,重测两次相关系数为0.873,信度和效度指标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该量表包括18题项6个因素(包括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对生活的满意与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与行为的控制、松弛或紧张)对被试进行施测,记分:按选项0-10累积相加,其中带*的选项为反向题。得分越高,主观幸福感越强烈。该量表可用来评定主观幸福感程度,也可作为评价生活质量的心理学指标。(3)实验法。①实验对象与分组通过学生自述和体育教师的判断,确定平常没有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并从中选取主观幸福感测试得分相对较低且自愿参加实验的医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并根据被试的主观幸福感测试得分以及性别特征进行匹配分组,把被试对象分成两组,即合作练习组、独立练习组,每组30人,共60人。②实验方案独立练习组、合作练习组以上两组每周锻炼3次,每次50min,锻炼强度控制在中等强度,其监测方法为在锻炼过程中,每5min随机选取个别被试测其10s的即时心率,将被试在锻炼全过程中的心率控制在被试50%-80%的最大心率下,约在135-150次/min。③实验控制在实验过程中,由本人担任教师,同时,独立练习组、合作练习组等组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和场地器材均保持一致。④实验时间与测试实验时间为期四个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对被试进行两次量表的测试,分别如下:在实验前,对被试进行主观幸福感前测;第二次是最后一次实验结束时,对被试进行主观幸福感后测。每次测试方法为被试安静时,采用集体施测方式,以指导语指示被试填答问卷。(4)观察法。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的体育行为、参与热情进行观察,同时在课堂上及时做观察纪录,对各组学生进行比较、分析,以便得出正确结论。(5)数理统计法。利用SPSS14.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实验前,两组学生主观幸福感测试结果比较分析

实验前,为防止教学实验中其他主客观因素的干扰,保证样本的同质性,实验前,对两组学生主观幸福感进行了测试,从表1可见:幸福感总分、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对生活的满意与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与行为的控制、松弛或紧张等6项分值各自进行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发现:P值均大于0.05,差异不显著,满足实验条件。

2.2、实验后,两组学生主观幸福感测试结果比较分析

从表2、3发现:经过4个月实验后,两组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均有明显提高,且分别与实验前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发现除了独立练习组的对情感与行为的控制的得分与实验前相比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均P﹤0.05,差异显著。且合作练习组的各项得分均高于独立练习组,说明不同情景的体育锻炼对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效果不同,合作组优于独立组。合作练习组是教师分配任务,被试进行合作练习,这种合作练习需要小组成员积极进行分工合作,个体任务的完成,需要依赖小组其他成员的配合,这更有利于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有关主观幸福感理论认为,主观幸福感与人的需要及内在动机有着密切的联系,当目标与人的内在动机或需要相适宜时,主观幸福感才会提高。在本研究中合作练习组比独立练习组,更有利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更有利于内在动机的激发、需求的满足,在锻炼过程中也更容易出现运动愉等积极的心理过程,从而能更有效地提高主观幸福感。

3、结论与建议

问题学生论文范文6

1择业态度分析调查显示,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研究生就业前景较为乐观,而运动人体科学的研究生对就业前景最为悲观,这可能由于目前体育教育的岗位需求较多。仅有24人有读博的意愿,其中有半数认为目前就业压力比较大,继续升学有助于找到更为理想的工作岗位。对就业单位的选择,学校、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业排在了前三位,因为选择此类国有单位待遇好、工作稳定。沿海开放城市、省会城市等经济较发达地区对研究生吸引力较强,机会多、收入高是主因。国家急需人才的边远或农村地区选择较少,条件艰苦、收入不高、物价上涨、来自家庭的压力成为主要制约因素。工资收入是研究生较为关注的问题。大部分研究生期望月薪在3000至5000元。主要因为研究生自我评价高于本科生,认为应当取得高额回报。

2择业行为准备分析对于关注有关就业信息的时间,选择研二期间占大多数。大多数研究生表示,研三期间涉及毕业论文和找工作两项大事,提前准备较为有利。就业信息获取渠道畅通与否,决定了研究生是否能够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社会性职业介绍网站和学校就业网站被研究生认为是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这有利于研究生拓宽就业视野,学校就业网站对于研究生就业所学专业更有针对性。

3择业需求分析更多的单位介绍和招聘信息和更多的有关面试和演示的技巧介绍成为研究生选择最希望得到的求职信息的前两项。增加应聘次数和提升面试成功率将有助于研究生找到心仪的工作。充分发挥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作用是帮助研究生找到理想工作的重要途径。学校应通过必要的就业指导服务,帮助毕业学生走上一条既适合自身发展又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道路。当前研究生认为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应大力加强或改进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收集提供就业信息、向社会毕业生的有关情况和信息、帮助毕业生推荐工作单位和求职应聘技巧指导这几个方面。研究生在自身增强就业能力上通常采取认真补习专业知识、找兼职工作、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等方式。这表明研究生普遍意识到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若想在就业中取得优胜,不但需要努力学好本专业基本知识、技术、能力,还要培养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能力。研究生找工作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单位性质、薪酬高低、个人发展和公司规模。大部分研究生期望拥有良的工作发展环境和丰厚的待遇。但是毕竟当前这样的岗位少、竞争激烈,如果研究生面对挫折不能够调整选择心态,容易导致失业。当前研究生就业指导获取的主要来源主要有社会媒体、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及学校各教师。对于即将走出校园步入社会的研究生,就业指导信息获取与吸收决定了他们应聘的成功率。丰富指导内容、扩大指导范围,将提升研究生应聘技巧,帮助其顺利找到工作。研究生认为在求职过程中主要的困难在于信息量少、自身优势不易发挥、求职方法技巧欠缺以及自身对社会缺乏足够了解这些方面。这表明一方面研究生总体数量的扩大影响到了社会供需平衡,另一方面大部分研究生对自己将来在社会的定位不太准确,感觉到社会需求和学校所学存在一定脱节。

二.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