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环境的宏观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环境的宏观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环境的宏观分析

社会环境的宏观分析范文1

今年以来,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上调多次,最近一次是6月20日,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准备金率上调至21.5%,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率上调至19.5%。

直接影响货币流动性收紧的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意味着,无论是准备贷款买房,还是企业资金周转,都将变得更加困难。

频繁调整的存款准备金

为什么存款准备金率会如此频繁上调?直接的目的就是收紧货币流动量,抑制通胀。不过,不少宏观分析师认为,当前持续不下的高通胀,使得85份加息成为下一阶段市场的主要风险,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也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对李仪诗来说,这两种方式可都不是好消息,“贷款难批,月供利息增加也难以避免。”

而近期国家统计局的最新宏观经济数据显示,2011年7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5%,创2008年7月以来的37个月新高。其实这轮通货膨胀,李仪诗早就从日益攀高的菜价中感同身受。7月的宏观数据也显示,食品价格上涨14.8%。

从现在的银行层面来看,由于资金收紧,很多银行减少了低收益的资产配置。所以,不少如李仪诗一样的购房人都在抱怨,现在银行的贷款利率大多不打折,有的银行甚至按照基准利率都不愿意放贷。

本轮通胀并非中国独有的。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针对财务专业人士进行的最新全球经济形势调查结果显示,对于目前正努力从经济衰退中寻求复苏的企业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不断加剧的通货膨胀。

上述机构今年第一季度的调查表明,第一次有超过半数(51%)的受访者认为,企业面临着运营成本不断增加的问题,这也成为最常见的商业挑战。而在2010年第四季度的调查中,只有31%的受访者认为不断增长的成本是个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CPI攀升至较高水平,国民承受通货膨胀压力,都并非第一次。为什么这一次,我们会如此关注CPI的影响呢?

菲亚特汽车金融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李霞认为,可能因为几个大的背景原因造成了这种情况:“一是这次的通货膨胀源于2008-2009年全球的经济危机。二是我们自己生存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之前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越来越融入到全球经济中,所以现在的通货膨胀既有中国自身原因造成的,也有输入性的通货膨胀因素。”

“为应对此前的金融危机,各国政府包括中国在内,都使用了扩张性政策,推出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导致过多的流动性,也推动了世界资源价格上涨,这就产生了一系列多米诺骨牌的通胀效应。”城市商业银行资金清算中心王世豪理事长表示。

通胀下的成本高、贷款难

通胀压力下的成本上升,已经让不少中小企业不堪重负。浙江一位洗涤日化企业的负责人吴江说,2010年下半年以来,原油、动植物油脂等商品均呈现出持续上涨的势头,价格节节攀升。洗涤用品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均来自石油、油脂,这些初级化工原料价格的上扬,给洗涤用品生产成本带来压力。

据中国洗涤化妆品协会的数据,日化产品原材料同比平均上涨幅度超过了50%,加上其它一些涨价因素,将直接影响企业的产品成本上升25%左右。国家统计局针对规模以上企业的统计显示,2010年1-11月,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比2009年同期增长了14.88%,而行业利润却下降了5.99%,亏损企业亏损面达到15.35%,亏损额比上年同期增长离了49.39%。

“企业生产成本大大增加,但是产品价格却不敢涨太多,贵了没人买。”吴江说,“中小企业本来就是微利经营,原材料、人工等价格一涨,把这点利润也挤没了”

而作为通胀应对措施之一的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又让中小企业陷入贷款难的纠结。“像我们这样的小私营企业,要想在银行拿到钱太难了。”泰安一家从事养殖的小企业老板杨南方说,6月份的时候,他曾经尝试从银行贷款,但是没能通过银行的审批。

不仅是中小企业,就连跨国公司也深切感受到通胀的压力。“各种成本的上升,已经切实对公司财务运营产生影响。不仅是在中国,在全球我们也感受到了这种通胀的压力。”通用电器医疗集团大中华区财务总监罗博图说,他们在中国销售的产品中,有30%是在中国设计和生产的,无论在劳动力成本和生产成本等方面都有压力,“而且我们的客户也感受到了通胀的压力”。

而在谈到如何有效应对通胀所带来的压力时,罗博图表示:“把原材料涨价的压力以价格的形式完全转嫁给你的客户,也不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他认为,“通胀是一个现实,我们会尽可能地减轻这个压力,但目前来说也没有更好的方法。只有跟供应商更好地合作,想办法降低供应的成本。同时,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低效现象,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通胀或将成为长期趋势

如何看待中国目前的通胀水平'对于未来的通胀预期,可能会怎样影响央行或者中国政府的政策走向?存款准备金率是否会继续上调?

对于上述问题,王世豪表示,“目前的通货膨胀水平,即CPI维持在5至6左右,还处于中等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从长远看,这种通胀可能是一种很难抑制的趋势。”

在他看来,虽然按照经济运行的周期性特征,经济运行到达低谷就会反弹,而通货膨胀到达顶点也会回落,但问题的本质在于,虽然存在这样的短期波动性,而从个人及社会生存的环境来看,整个社会的资源稀缺有限,但人的需求是无限的,这样人的经济活动就会受到制约,通货膨胀可能会变成一种人们要慢慢习惯和接受的现实。

对于存款准备金率是否还有上调空间,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认为,从7月份的宏观数据分析,未来通胀预期可能被进一步强化。一方面,由于猪肉价格的上涨,带动了本应保持稳定的农产品价格上行;另一方面,全球流动性的泛滥又导致大量热钱涌人中国,并可能进入商品市场,利用流通环节,抬高商品价格。

社会环境的宏观分析范文2

关键词:互联网;视频网站;战略布局

一、互联网视频行业的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PEST分析法是用来分析企业在大背景之下的宏观分析方法,他通过P政治、E经济、S社会、T技术这四个方面来从总体上把握企业的宏观经济形势。通过这些分析,企I可以制定实施更加切合市场的战略提高业绩。下面结合乐视股份有限公司的具体情况来进行PEST分析:

1.P――政治环境

目前我国政局稳定,政治的稳定为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中国人民物质需求已经得到极大满足,这时,13亿人口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变动更加迫切。甚至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都明确提出国家对于文化创新、发展的大力支持。互联网视频行业属于文化产业,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文化产业已经发展到可以让人们通过手机、电脑等载体快捷地获得想要的信息、娱乐,人们的思想得到最大化的解放,文化创新层出不穷。

2.E――经济环境

如今我国经济发展稳定,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大国,我国对文化的需求日益旺盛。城乡居民的收入持续上升,消费结构开始有所变化,对文化消费的意识不断提高。并且,依靠正版版权、付费会员模式,网络视频行业已经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网络视频行业传统的依靠广告服务业务获取盈利的模式也已经更加成熟。与此同时,网络视频网站为了更具有竞争力,乐视网与AT&T变成战略合作伙伴、爱奇艺收购了PPS扩充疆土、阿里巴巴收购优酷土豆实现共赢等,他们强强联合,共同瓜分市场份额的战争已经愈演愈烈,虽然中国拥有13亿人口的庞大市场,但是在已经趋于饱和的网络视频行业,竞争压力依然巨大。

3.S――社会环境

毫无疑问,中国的互联网是全球互联网中范围最广,网民最多的。一直到2015 年12月,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0%,超过全球互联网普及率3.1%,中国网名已经达到6.88 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同比提升 2.4 个百分点,中国互联网用户的数量增加了3951 万人。尤其在移动互联网这方面,201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数量已经达到6.20 亿人,从2014年开始,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占互联网网民总量的比例也从85.80%增加到了90.10%。毫无疑问,人们的现代生活方式已经被移动互联网彻底改变。

4.T――科技环境

随着互联网的人气不断积聚,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环境和技术的日益完善,互联网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不管是从基础的娱乐沟通、信息查询还是到商务交易、网络金融及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互联网都深刻影响了移动网民的日常生活。同时互联网市场上一系列频繁的并购事件开始重塑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格局。也正是在这种互联网大环境下,人们已经开始在硬件上做出改变,不再仅靠传统电视观看视频、获取信息,更多的是依靠移动触屏手机、电脑、互联网电视等新的互联网方式。如今,我国的网络视频行业已经成功布局了“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业务体系,视频行业通过和电商、支付、手游等行业合作,已经形成了全新发盈利模式。

二、行业竞争者分布

根据《中国网络视频广告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6年第3季度》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2016年第3季度的中国互联网视频行业广告收入份额的比例中,腾讯视频排名第一,占比例为21.6%,爱奇艺上升为第二,占比例为21.3%,优酷土豆排名下滑至第三,占比例为19.7%,乐视视频排名第四,占比例为10.9%。

2016年中,腾讯视频通过《拜托了衣橱》、《吐槽大会》等强劲的综艺节目霸屏了2016年至2017年起始的综艺市场,还有通过整合打通腾讯独有的移动及社交产品体系,实现移动客户端和腾讯游戏的完美融合,使腾讯视频随之产生的广告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后发先至,现在已位居第一,改写了原本的视频网站广告市场的格局。

而优酷土豆作为这个行业长久以来的领军人物,已经明显感觉到后力不足,直到2015年下半年,大众舆论普遍接受优酷土豆已经退居网络视频行业第一位置的事实。优酷的没落,究其原因在于投入上过于谨小慎微。2014年至2015年这两年中,优酷土豆作为独立发展的上市公司,为了控制成本,优酷土豆几乎没有过大规模购买独家视频内容。从2013年,优酷土豆就开始寻找新的资方支持,直至到2015年阿里入股,阿里的支持让优酷情况好转,开始独家视频和自制视频的道路。

与此同时,截止到2016年12月,中国视频有效付费用户规模已超过7500万人,爱奇艺以40%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在中国的视频付费平台领域,爱奇艺领先于其他视频网站。并且爱奇艺依靠优质的自制视频内容和独家版权视频,在吸引用户上,一直稳定的保持领先地位。

三、乐视竞争战略分析(SWOT分析)

S(优势):

1.版权与内容的领先。2004年乐视网创立,以收费视频模式开始,后来转做免费视频。因此,乐视网在视频网站版权之争之前就开始重视视频版权价值,用低价购买大量的独家版权,以此为基础,乐视朝着构建行业最全的影视剧版权库的目标前进。2.完整的产业链条。由于乐视视频版权的先天优势,乐视开始不只局限于视频内容的壮大,开始注重对整个视频产业链的升级改造,并且也成功打造了“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乐视生态系统,强力推出了乐视盒子、超级电视等智能终端,在终端领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因为乐视对整个产业链的重视,使它在整个互联网中,有了最完整的布局。3.纯内资企业的优势。 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首个视频网站在A股上市的公司,2010年8月12日,在深交所创业板正式挂牌交易。同时,乐视网重视合作,已经同光大银行、中国联通、华数传媒、CNTV等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且在中国上市,比在国外上市的视频网站更加“亲民化”,具有“股东即用户”的特别优势。对政府监察而言,这种方式也更加便利,可以更好地获得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

W(劣势):

1.版权价格大幅降低,版权内容大量到期。乐视网虽然有强大的产业链,但是其主要盈利手段还是依靠视频版权。2014年开始乐视网将大约有36000集电视剧和2000部电影的版权到期,但是乐视网现在的融资能力已经多次表现得令人担忧,若乐视网没有办法继续购买足蚰谌莸陌嫒ǎ那么乐视将面临无法持续经营的巨大威胁。2.竞争对手的强势。网络视频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并且经过轮番的并购热潮后,市场开始趋于集中,网络视频公司的领头者爱奇艺、优酷土豆等市场占有率已超过70%,由此可以推测网络视频行业接下来肯定会迈入寡头垄断时期。随着互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大型集团开始资金注入互联网市场,使他们在采购版权时和别人议价更有底气更有优势,相比之下,乐视网融资能力日渐羸弱,其竞争前景令人担忧。3.创始人贾跃亭的神秘性。贾跃亭是乐视网的创始人,但是外界长期以来对贾跃亭都不甚了解,2014年他对外宣称“出国考察”,但是半年多杳无音信。相比张朝阳、古永锵,贾跃亭无疑更加神秘,并且关于他身体状况也有很多传言,这让乐视网所处环境的不确定因素更多,更加危险。

O(机会):

1.互联网电视的革命性发展。由于网络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已经打破了旧时的娱乐模式,客厅已经不再是人们娱乐的中心地带。但是,由于互联网电视的出现,它不仅具备电视的传统功能,还兼具上网、聊天等特殊功能,让客厅又回到了家庭娱乐的中心区域。由此可以说,互联网电视改变人们的生活、娱乐方式。 2.互联网电视潜在的巨大商机。互联网电视行业现状固然还处于发展低级阶段,可是其成长空间大,发展速度也快。2016 年6月乐视网的付费会员用户数已达到7.3亿月活用户数,发展速度呈几何速度增长。这庞大的客户群正是乐视超级电视的直接目标用户。3.超级汽车项目首轮融资10.8亿美元已经完成,乐视和FF合作的第一辆量产电动车将在明年初拉斯维加斯的CES展。这是继特斯拉之后的最具吸引力的超级电动汽车,并且更加智能化,会给乐视在汽车领域带来巨大收益。

T(威胁):

1.大型传统媒体单位的介入。在网络视频行业的初级发展阶段,市场的主要经营者是以民营为主,他们经营更加活跃,市场化程度偏高。但是由于整个行业的经营模式开始趋于完善,国有媒体企业逐渐越来越多的参加到互联网视频领域的竞争中,例如:湖南卫视的芒果TV、中央电视台的中国网络电视台等。毫无疑问,这将会极大地增加乐视网获得视频独家版权的难度。2.国家开始对互联网电视加大管控力度。2014年开始广电总局对互联网电视采取了各种强力管控手段,其中包括要求删除互联网机顶盒中的搜狐视频、优酷、爱奇艺等应用软件的浏览互联网、聚合视频等功能,要求互联网电视取消在观看电视台节目时会看和时移等功能,同时公开宣布将停止发放互联网电视集成业务牌照。3.广电总局对视频内容的限制,对国外影视要求先审后播,限制了美剧、港剧在华的播出,还有限韩令,对有韩国艺人参与的综艺、影视作品进行限制,导致大量已有的优质视频内容不能播出。

社会环境的宏观分析范文3

论文关键词:吉登斯;教师素质结构;社会结构;能动性

教师素质结构的重建,是一个教育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是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共同使然的结果。教师素质结构重构需要与社会结构的整合同时进行。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为我们认识和分析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视角。

一、吉登斯结构化理论概述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吉登斯综合多种不同的理论传统而成他很早就为之命名的“结构化理论”。该理论代表了20世纪下半叶更富有创见的理论诉求。结构化理论是解决社会理论中关于社会结构和个人能动性之间张力问题的一种尝试,它超越社会思想界的社会决定论和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之间的对立,力图在社会性(客体性)与个人性(主体性)之间寻求一种理论综合,认为社会结构与个人相互建构、不可通约。

吉登斯不相信有关社会行动、互动和组织的抽象法则,因此他的“结构化理论”不是一系列命题。而是一串敏感化的概念,并松散地联系在一起。

1.行动、行动者与反思性。结构主义与功能主义都特别强调,社会整体相对于个体组成部分而言,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结构主义代表人物之一列维·斯特劳斯认为,结构决定一切,社会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揭示出这些社会基本结构。吉登斯认为,列维·斯特劳斯忽视了人的能动作用,或是忽视了人们反思、考察、定义和决策的能力,在这种结构主义观点中,行动者即使不是被迫,也是被动地按照内在的编码系统行动。对于功能主义用结构满足需求的概念来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的方法,吉登斯认为,功能分析忽略了互动者的能动过程,不能将人类视为有理性的行动者,它过于强调社会结构对行动者的外部制约。吉登斯指出人类行动者认知能力所特有的反思性特征。所谓的反思性就是行动者自主性的标志,是人们行动中一个十分明显而重要的特征,它使人类的行为从根本上具有非决定性、创造性与能动性的特点。当然.吉登斯并没有把人的自主性过于夸大,而是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正因为有限,便出现了行动的意外后果,意外后果的发生为结构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2.规则和资源。规则是行动者在各种环境下理解和使用的“可归纳的程序”,是一套方法论和技术,成为行动者行动的相关指引。规则是行动者知识能力的一部分。资源是行动者用来处理事务的工具。即使有很畅达的方法和程式——规则——来指导行动,也需要处理事务的能力。这种能力就需要有资源,即物资配置与组织能力,以在情境中进行操作。资源产生权力,但权力不是资源。资源和规则是可转化的和中介性的,可以被转变成多种不同的模式和集合。规则和资源的中介性体现在它们是社会关系的纽带,都是行动者在时间和空间跨度中创造、维持和转化关系的源泉。

3.结构与结构的二重性。吉登斯吸收了现代哲学中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以语言和言语的关系来分析结构与行动之间的关系。吉登斯思想中的结构指的是规则和资源。可以概括化为行动者在跨越“空间”和“时间”的“互动情境中”利用规则和资源。资源为规则提供了条件,而规则凭借着这些条件具体体现在社会实践之中。正是通过使用这些规则和资源,行动者在空间和时问中维持和再生产了结构。而结构化即行动者利用结构,并且在利用结构的特质时改变或再生产结构。结构化的过程就需要对结构的性质、利用结构的行动者以及相互嵌套并生产出多种模式的人类组织方式进行概念化。在处理能动与结构的关系问题上,吉登斯用结构的二重性概念批判了功能主义与结构主义、解释学与现象学的错误之处。他认为,社会理论所要解决的,不是像功能主义与结构主义所认为的那样,社会结构如何决定人们的行动,而是行动如何在日常的环境条件下被结构化。

吉登斯提出以结构的二重性原则来取代主客观二元论。他指出:“我们必须从概念上把这种二元论重新构建为某种二重性,即结构的二重性,这一假设正是结构化理论的基础。”吉登斯认为,客体主义者强调社会中的结构、制度、制约性,主体主义者强调人的主观性、能动性、创造性,这两类因素在社会生活中都是实际存在的,既不可简单否认,又不可把二者对立起来。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这些因素是通过人的行动而动态地互相作用、互相转化的。

一方面社会本身是存在结构的,这些结构通过制度关系和规则限制,制约着人们的社会行动,人们是按着原有结构关系制约自己行动的;另一方面,人们不仅以其自觉性认识原有的社会结构、调整自己的行为,而且按照自己在行动中不断产生的新要求调整行为规则和社会制度,进而使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社会结构从客观上的制约地位转入主观的创造过程中。社会结构由此而具有客观制约性和主观创造性两种品格,并且这两种品格是融会而存的。

4.社会整合与系统整合。在吉登斯眼中,社会整合主要指的是行动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即双方都在场的交互作用,也就是面对面的互动,而系统整合则是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互作用。行动者具有反思能力,社会整合就是建立在行动者的反思性监控与互动的例行化、区域化的基础上的,行动的例行化与区域化保证了跨越时空条件下社会互动的有序完成。

二、结构化理论视野中的教师素质结构的重建

社会理论不可能取代教育理论,尽管教育同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存在。教育领域是由特定人群所构成的“社会”,一般社会理论虽在一定程度上能对一些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进行解释,但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有其特殊的价值关怀——对人的成长的关注。一般社会理论研究的是现实中的人,而教育理论既要研究现实的人,又要研究人在现实中的成长,还要思索理念中的人。教育理论更加关心造就个人、促进个人发展的能动性力量,既关注现实社会结构对人的制约与造就,也关注如何使这种结构性力量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当把社会学理论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应用到教育领域中时,应有所发展,使其更具有“教育”意味,而不是生搬硬套。本研究也不例外。

当前,关于教育与外在社会之间关系的探讨往往局限于宏观领域,尤其在教育理论中存在明显的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之间的断裂,致使脱离了对行动者个人直接关照的宏观分析只能限于抽象思辨的层面,属于一种在社会理论中所谓的“宏大叙事”,很少论及这些宏观社会因素对教育中的个人及其社会行为的直接影响与制约。而在微观研究中,则更多地囿于对认为是决定了教育现状的教育者的教育观念进行探讨与反思,很少关注到作为互动者的教师或学生所受到的社会现实或历史的结构性制约。

品读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之后,我们有必要回到现实中,解读我们现在普遍意义上的教师素质结构模型,发现问题,重构教师素质结构。教育要回顾过去,思考现在,也要展望未来。

(一)教师素质结构理想模型的建构

在学校结构和社会结构中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师?这一问题实际上是教师素质结构构成问题,是一个既传统而又时尚的话题说它传统是因为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古已有之,孔子就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称之为时尚,是因为今天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讨论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焦点之一。

究竟什么样的教师素质结构是我们这个社会所真正需求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理想中我们将教师隐喻为“蜡烛”、“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超越教师作为自然人和社会人的实际,过分拔高或过多规定对教师的期望与要求,将教师塑造成为“融渊博的文化知识、正统的道德观念、完善的行为规范及清贫的物质生活于一身”的“圣人”阿,把将来社会对教师的希望全寄托于当前教师的发展,而忽视了教师现阶段的实际需求。国家宪法和教育法中都对教师的责任做了明确的规定。在这种社会制度和规则的指导下,形成了制度化的模式,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才标准或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这种专业素质结构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群体的,但通过作为教育主体之一的教师和教师以及教师与其他人员在时间与空间中的互动,形成一种社会结构框架。

当前在理论层面,对教师素质结构的划分五花八门,但是,总体而言,最基本的还是以下几个方面:

身心素质结构系统。身心素质结构是教师素质结构的基础,也是每个人作为社会存在的基础。其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人的素质结构都是不完善的。

知识素质结构系统。教师的知识素质结构主要包括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体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教育理念。其中,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是在有差别的基础上互融互渗的统一体,这种融合是立体的融合,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融合。他们共同构成相对完善的教师知识结构。

能力素质结构系统。教师的能力素质结构是教师从事教书育人活动所必需的实际本领,其立体性之空间维度表现在它是由多种单项能力组成的和谐统一体,主要包括教师的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自我完善能力三大部分;时间维度则体现在各种能力不仅在同一时间彼此的作用力度不相同,而且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在整体中的作用和地位也不相同,即个人的能力形成和发展存在不平衡性。

思想道德素质结构系统。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结构应该在继承传统师德构成观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超越,形成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多维复合型教师道德素质结构,这种多维性具体体现在教师道德素质结构的构成层面和构成要素上,构成层面已由单一的职业道德扩展到公民道德,构成要素上由爱岗、爱生延伸到爱社会、爱自己。具体而言,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结构包括教师的公民道德素质和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两部分。教师的公民道德素质是其职业道德素质养成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就不可能形成完善的职业道德素质。关键是我们要把这种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教师的个人需求,变附加为自觉,能够意识到教师这种道德付出,同时也是教师自身道德修养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师素质结构理想模型的基本特征:

1.多维复合性。多维性意指教师的素质结构是一个由若干个子结构组成的多层次、多水平的结构群,各个子结构之问以及每个子结构内部各要素之间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主要表现在教师的素质结构已经不再是知识、能力、道德的平面简单相加,而是一个以知识素质结构、能力素质结构、道德素质结构、身心素质结构为基础的互动同构的素质结构系统。其中,知识素质结构中又包括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两大部分;能力素质结构中分为基础能力、专业能力、自我完善能力等;思想道德素质结构中包括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素质两部分;身心素质则主要是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有机结合。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影响着其他要素的形成和发展。

2.立体性。吉登斯认为,结构可以概括化为行动者在跨越“空间”和“时间”的“互动情境中”利用的规则和资源。正是通过使用这些规则和资源,行动者在空间和时间中维持和再生产了结构。那么,这里所指的立体性主要是就教师素质结构形成和发展的时空而言的。传统上,我们常常将教师的素质结构看成静态的、封闭的系统,而忽视了教师素质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动态性、开放性。教师素质结构应该是一个“时间上继起、空间上连续”的动态开放系统。其形成和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各个要素在整体结构中的内涵、序列、构型和比重都有所不同,它们是处于不断的整合之中的,也即教师的素质结构是一个有待终生完善的长期工程,他不会持久地停留在某一时空点上,并随时空的变换不断完善,最终达到质的飞跃。从空间维度上讲,教师素质结构完善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学校教育的结果,而是教师与学校、社会在结构上的互动;在时间维度上,融职前教育、在职教育和职后教育一体化,完善教师教育的终身培养体系。教师在利用社会资源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自己的知识结构等方面也在发生变化,从一定意义上再生产了结构;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在对自身素质结构进行影响的同时,还将社会结构中的文化内化为自身的结构后,以教学为途径传递给教育对象——学生,实现了教育的再生产。

马克思讲的两种生产: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另一种是人的再生产,而没有关涉到人的精神结构再生产的重要性。这一部分内容是社会潜在意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物质生产的制约,但同时也影响着物质生产,用吉登斯的话来讲就是:结构性特征,即在时间和空间中延伸的“社会系统的制度化特征”。教师的素质结构的形成不但是教师职前、职后和在职教育的一体化,也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体化。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师范教育禅传结构与社会结构在规则和资源上的互动,是“在社会中经历了时空后的深层次沉淀”。

3.主体性。吉登斯的“结构的二重性”指出行动者利用结构、并且在利用结构的特质时改变或再生产结构。结构具有双重性是行动者的一部分,制度化模式作为能动性的一个结果,同时也作用于能动性。制度和行动者互不可缺,因为制度是行动者再生产出来的。从教师的素质结构的形成来讲,这里的行动者或能动者就是教育学中通常所指的主体所拥有的主体性。无论是教师(师范)教育所提供的资源和规则,还是学校结构之外的社会结构提供的机会,都必须经由作为行动者自身的教师经过积极主动的行为内化为个人的素质,并在内化的过程中再生产自身的素质结构,进而又以这种素质去作用于学校教育和社会。社会规则是资源本身就是教师素质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既是教师主体性的结果,同时也作用于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三)教师素质结构养成之社会制度结构的思考

1.关于人才选拔制度。教育尤其是师范教育部分的招生,现在又开始实行“免费制”,有人说是时代的进步,有人却认为是时代的倒退,但无论如何评价,在选拔生源的过程中,应将知识和品德以及能力并重,重在培养一种博大的“教育爱”。从时间维度讲,一个完整社会结构框架应包括招生选拔、培养过程和结果考评三个方面,三方面结合在一起才可以算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社会教育体系,但我们往往是重选拔而轻过程,把人才选拔和人才培养分离开来。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有效的教育资源和规则对个人的成长所发挥的效率要比整合资源的效率低很多。

社会环境的宏观分析范文4

关键词:人力资本理论;社会资本理论;辨证关系

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后,在国际政治、经济和教育领域立即引起强烈的反响。20世纪80年代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和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相继提出社会资本理论,作为人力资本理论的补充和深化迅速运用于世界政治、经济和教育领域的研究。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两种资本理论的辩证关系,理论界多有分析和阐述。科尔曼认为在通常情况下,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相互补充。[1]356-357林南则认为社会资本有助于人力资本的生产,而人力资本也可以导致社会资本的增加。[2]95国内也有部分学者对人力资本理论与社会资本理论的关系做了研究。这些研究大多从人力资本理论的局限性出发,探讨了人力资本理论到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轨迹,分析了社会资本理论对教育经济学中经济增长的新解释功能。为了更加深入地探讨人力资本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之间的辨证关系,本文在区分两种资本本身和两种资本理论解释工具的不同层面分别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具有资本性质的两种资本之间的关系

作为具有资本性质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可以从他们所具有的一般资本属性、二者的互动关系和功能上进行比较分析。

1.二者均具有资本的一般属性

人力资本概念出现以前,资本概念所指仅限于有形的物质资本。这是由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人们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物质资本上,具有时代的局限性。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广义资本观的产生,撇开社会制度的差异,市场经济中资本可以定义为“凡可以获取利润之物都是资本”[3]。“凡是预期将来能获得一定的利润或收益,而在目前一定时期内付出代价获得的所有物,就是资本。”[4]因此,资本的一般属性具有投资性、生产性和增值性等特征。首先,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都是一种投资,都需花费成本才能形成。人力资本强调通过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保持健康等过程的投入,需要通过对个体自身一定的投资形成。社会资本可能是个人后天获得,也可能是先天存在于社会结构之中。要获得嵌入于人与人之间关系中的社会资本,就得投资来维护这种关系。因此,“社会资本的生产不能够不花费成本,它也需要投资——即使不投资金钱,至少也要投资时间和精力。”[5]只是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投资对象有所不同,人力资本投资于个体自身,而社会资本投资于个体或组织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其次,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都具有增值性。物质资本的使用过程本身是损耗的,而人力资本的使用过程是增值的。[6]人力资本会随着劳动者不断的学习和应用知识而积聚和增多,但如果人力资本长时间处于闲置状态,人力资本便会逐渐退化而贬值。社会资本也一样,利用得越多,价值越大,不会由于使用而减少但会由于不使用而枯竭,具有再生性特征。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都可以在使用和生产过程中增值。正如奥斯特罗姆所言,“如果不使用,社会资本就会迅速恶化。如果不经常锻炼自己的技能,个人也会迅速地丧失其人力资本。”[7]

2.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互动关系

首先,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二者之间能够互相促进。社会资本有助于产生人力资本,社会关系广泛和经济条件好的父母能够为孩子获得较好的教育、培训以及技能等创造更多的机会。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促进双方人力资本的增长,互相学习、互通信息使双方人力资本在无形中增加存量。同时,社会资本还有整合人力资本的作用,社会资本以其独特的合作机制,对一定范围内的人际关系加以整合,通过提高有效利用率,激活、放大有限的人力资本,产生总体人力资本的整合效应。因此,人力资本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了其能否充分发挥潜能。反过来,人力资本也会促进社会资本的产生,受过良好教育与培训的个体社会交往能力强,往往能够接触和融入资源丰富的社会圈子和团体中。因此,二者之间具有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总之,只有人力资本而没有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的效用就不能充分发挥,同时人力资本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社会意义。反之,如果没有人力资本做依托,社会资本就会成为无根之木,也没有存在的必要性。[8]其次,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功能具有互为补充的关系。博克斯曼和费拉普(BoxmanandFlap,1991)发现,当社会资本缺乏时,人力资本对收入的影响较大,而当社会资本充裕时,人力资本对收入的影响较少。[9]此外,费拉普和博克斯曼(FlapandBoxman,1998)对荷兰经理人员的研究发现,对于高层经理,无论其人力资本处于什么层次,社会资本都会带来更高的收入,但是当社会资本处于高层次时,人力资本的回报会减少。[2]96这个研究意味着人力资本在地位获得中对社会资本起着补充作用。国内学者徐晓军认为,在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上,以人力资本积累的本科毕业为临界值,在本科以下,社会资本对社会就业的贡献率大于人力资本,而本科以上则刚好相反,本科水平本身则是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双重作用并重的状态。[10]以上研究均表明,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之间存在着相互补充的关系。

3.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之间的消极效应

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之间具有消极的“马太效应”。依据社会分层理论,社会资源在社会各层级中的分布是不平等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会互相加剧对方在社会各层级中的不平等分布。教育是获取人力资本的最主要途径,教育支出水平决定了人力资本质量形成的高低。而教育机会和教育支出水平的直接关系者是家庭,在众多的家庭特征因素中,家庭的经济状况、家长的文化程度、家长的职业以及家庭所处的地域环境等社会资本直接影响人力资本的获得。因此,拥有较好社会资本的个体更容易获取质量较高的人力资本。反之,拥有较高人力资本的个体更容易产生和利用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在社会阶层中的分布存在着互相对应的关系。这就使好者更好,差者更差,加剧两种资本在社会各阶层中的不平等分布。有时人力资本的提高是以牺牲社会资本为代价的。爱丁堡大学的斯库勒(Schuller)教授在1997年的研究发现,一些个体总是沉浸在他们学习的课程之中,而没有一点把所学的东西与别人分享的意识,包括朋友、同事、家庭和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人力资本因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而提高,但这种提高是以削弱人际沟通和人际关系为代价的。如果人力资本的积累确实独立于社会环境之外,这种人力资本至多只有很有限的社会和经济价值,而且这种人力资本也很可能会消逝。[11]社会资本同样对人力资本有着消极的效应。波斯特提出了“消极社会资本”概念,认为社会资本限制了个人自由,社群或团体的参与必然产生服从的要求,组织和团体的规范对个体产生严格的控制水平,这样很可能抑制了个体人力资本的发挥,抑制了个体创造性思维的产生,使人力资本的激励功能受到影响。这样,组织规范就被用来消除秀异之人,并且可能强迫更有野心的组织成员离开,从而使组织或团体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总量都受到损失。

二、作为资本理论研究工具的两种理论之间的关系

1.社会资本理论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延伸和发展

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一样都是广义资本观发展的结果,人力资本为社会资本的提出建立了词源上的基础。人力资本理论在经济与社会发展史上第一次将资本概念从钱物扩展到人本身,启发了人们提出社会资本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再在人本身的基础上往前进了一步,将资本概念延伸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因此,社会资本理论是人力资本理论的一种延伸,更是对人力资本理论的深入和发展。人力资本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都有其自身的理论假设,人力资本理论是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理性的个体追求功利的最大化。根据这一假设,社会由众多独立的个人组成,每个人的行动都是为了实现各自的目标,社会系统的活动便是这些个人行动的总和。但是这一假设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实有不同,“在现实生活中,个人并非独立地行动,目标也并非以独立的方式予以实现,个人追求的利益更不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1]352因此,科尔曼和新经济社会学的代表人物格兰诺维特等对人力资本等经济理论都有着非常直接的批判。科尔曼说,“经济理论存在一种失误,即使在新制度经济学中也不例外,忽视个人的关系及其社会关系网络对产生信任、建立期望以及确定和实施规范的重要影响”。[1]353每个人的行动都是嵌入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中的,科尔曼认为的理性行动就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或为了获得一定的资源而通过人际关系或社会关系网络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性行动。格兰诺维特全面驳斥了“人的不完全社会化”,他对主流经济理论提出了相同的批判,他认为经济交易是嵌入于社会关系之中的。主流经济理论的失误在于,忽视了个人关系及其社会网络对产生信任、建立期望以及确定和实施规范的重要影响。[12]也就是说,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是独立的个体,是没有经过社会融合的人,社会中的人还有其它各种非理性、非经济、持久起作用但变化缓慢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追求。人力资本的个体依附性特征决定了人力资本理论运用的局限性,忽视了群体人力资本的研究,尤其无法解释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关系。而社会资本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中,它关注的是处于各种社会结构中的人。因此,理性社会人可以说是社会资本理论的假设基础,它试图把人力资本理论的微观层次的个人选择与宏观层次的集体和社会选择结合在一起,是资本理论假设的一种进步和发展。社会资本理论突破了人力资本理论单纯将人作为资本要素的研究,将人提升到资本运用的主体地位。社会资本理论对人的审视层次更高,更接近人本身具有的主体生存状态。社会资本理论的提出反映了社会科学中一度削弱和低沉的人本精神的复兴。理性选择范式虽然顺应了市场对社会全面渗透的现实,但是夸大了生活中冲突的一面,对人的理解片面化、实用化,追求定量分析和指标体系背离了社会科学研究关注人、完善人的根本目的和基本精神,忽视了社会心理的人际关系、群体间关系的作用。[13]另外,社会资本理论直接把社会心理这一无形资本因素引入了对社会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分析中,弥补了人力资本理论在这些研究领域中的不足和缺陷,使许多社会现象更加全面地展示在我们面前。在研究视角上,人力资本理论虽然也从世界各国之间竞争的角度涉及到宏观视野,但是总体上还是微观个体分析法,从个体人力资本的投入成本与产出效益分析人力资本。[14]社会资本理论同样关注微观个体的行为选择,关注影响微观个体行为选择的社会关系。但社会资本理论更倾向于宏观分析法,从群体人力资本的角度,研究什么样的社会组织结构、社会心理结构能够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经济增长。这是社会资本理论对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方法的一种突破和发展,也是人类社会科学研究进步的一种明证。因此,无论从理论假设和理论内容上,还是从理论研究视角上看,与其说社会资本理论是人力资本理论的一种补充,不如说社会资本理论更是对人力资本理论的深化和发展。

2.社会资本理论深化了人力资本理论在经济教育等领域的运用

人力资本理论源起于经济研究领域,解释了经济增长中的“余数”和“列昂锡夫”之谜等问题,指出了教育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但却无法解释具有相似人力资本的地区和国家之间经济增长的差距问题,究其实质是因为人力资本理论没有深入到经济增长的全部因素。同时人力资本理论也无法解释在不完善和信息不充分的市场经济中的许多社会现象,比如教育发展并不能完全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等。正如布尔迪厄所说的,“经济学家的可贵之处在于明确提出了教育投资与经济投资(及其演变)的利润率之间的关系问题,……他们无法解释不同的行动者或不同的社会阶级,为什么分配在经济投资和文化投资上的比率会如此地差异悬殊,这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去系统地思考不同的利润的可能性的结构,这一结构是各种各样的市场提供给那些行动者或阶级的,这一结构的差异在于,财产的数量与构成情况的各不相同。”[15]193也就是说,经济学家只看到人力资本投资的未来收益,却没有注意到人力资本投资来源的差异性特点,不同阶级(阶层)经济地位不同,因而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差距是明显的。而且“教育资格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收益也依赖于社会资本,而这种社会资本又是继承得来的,它又可以用来支持人们获得那种收益”。[15]194因此,人力资本投资理论虽然从一开始就具有人文主义的内涵,但却始终没有超出经济主义的范畴。因为人力资本理论从一开始就排斥了人的社会性的特性,而社会资本理论显然深化了人力资本理论在经济教育等领域的运用。现代意义上的社会资本在一开始就是作为一个经济学术语提出的。卢里(Loury)在20世纪70年代通过对劳动力市场的研究,他在对不同群体的收入和就业机会差异进行比较后指出,以社区性的社会(关系)资源体现的社会资本决定了处于不同地位的群体的收入和就业机会。[16]最近,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开始利用社会因素来解释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所存在的贫富差异,并由此而形成了一种新的观念:影响经济绩效还存在一种新的资本性要素——社会资本。[17]社会资本是解释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决定因素。国外多位学者采用跨国截面数据研究表明,那些社会资本存量较高的国家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18]国内学者崔万田等指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社会资本的差异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优质的社会资本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劣质的社会资本则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19]类似这样的研究还有很多,这些研究不仅深化了经济领域的探讨,而且也明确了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即社会资本影响人力资本的形成,人力资本的积累又有效地促进了社会资本总量的增加,社会资本又通过影响人力资本进而影响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均是作为生产要素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增长。自舒尔茨采用收益率法测算了人力资本投资中最重要的教育投资对美国1929-1957年间的经济增长的贡献比例高达33%后,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被众多学者所证实。由此,人力资本理论成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人力资本理论成为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的研究工具。随着世界教育的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本理论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局限性日益显现,时代呼唤新的教育经济理论。比如国内学者蔡晓良和蔡晓陈采用信任衡量社会资本,研究发现我国各省市区的社会资本与人均教育经费和人均学杂费显著正相关,与1997—2004年文盲率显著负相关,与1997—2004年高中及大专以上人口比率显著正相关。[20]借鉴社会资本理论对人际关系、社团组织、网络沟通以及规范契约等的研究,在教育经济学研究中,教育对经济的影响同样也会因为教育对人际关系、社团组织、网络应用以及契约规范的影响而对经济产生影响。它会遵循着“教育—社会资本—经济增长”,即教育促进社会资本的增长,社会资本增长促进经济增长的规律,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21]因此,从社会资本理论这一新的视角研究教育对社会资本投资、形成与影响以及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我们才能更准确、更全面地把握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三、结语

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都属于资本的一种形式,都具有资本的基本属性,二者既相互补充,又相互促进。而且二者之间既有积极方面的互动性,也有消极方面的互动效应。人力资本理论适应时代的需要破土而出,社会资本理论又是在对人力资本理论批判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二者之间具有逻辑上的关联性。一种理论的性质决定了该理论作为研究工具的有效性,人力资本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都具有自身固有的基本特性,因此,无论单独运用哪一种理论来解释当代社会政治经济等现象,均显示出其固有的理论本身的局限性。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只有把两种理论结合起来才能对一些社会现象解释清楚。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S•科尔曼著.社会理论的基础(上)[M].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2][美]林南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张磊,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张国.新资本论[M].科学出版社,2001:28.[4]李宝元.人力资本论——基于中国实践问题的理论阐释[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

[5]C.格鲁特尔特;T.范•贝斯特纳尔编.社会资本在发展中的作用[M].黄载曦,杜卓君,黄治康,等,译.西南财政大学出版社,2004:7.

[6]马红旗,王韧.对人力资本形成理论的新认识[J].经济学家,2014(12):33-41.

[7]曾荣湘.走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2003:32.

[8]项保华.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内在关系研究[J].商业研究,2007(11):1-4.

[9]Boxman,Flap.SocialCapitalandOccupationalChances,PresentedattheInternationalSociologicalAssociationXIIWorldCongressofSociology,July,Madrid,1990.

[10]徐晓军.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双重机制: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J].青年研究,2002(6):9-14.

[11]韩丹,邓涛.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西方终身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2004(12):14-17.

社会环境的宏观分析范文5

关键词人力资源 管理 教学改革 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211 文献标识码: A

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工作当中,人力资源管理一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也是进行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人力资源管理,对于管理人员的实践精神与理论应用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我国的各大院校设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使之掌握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基础理论与运用方法,具备为所在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现状来看,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能力、高品德的员工已经成为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目标。

一、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的要点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相对庞大的系统,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改革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为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的速度与质量,就要抓住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当中的要点。下面,我们就来对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当中的要点进行分析。

(一)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我国的传统教学方法主要是以填鸭式教学为主,教师在教学活动当中更重视向学生灌输知识,而而不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正所谓知识就是力量,有些教育者误解此话,将知识作为教学活动的所有内容,这样的教学理念已经远远脱离了社会现实。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教育的普及,学生的能力成为其核心竞争力的来源。也就是说,在现代社会,知识不足以支撑一个人的存在,更无法使其个人价值得到体现。只有一个人的学习能力与知识创造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才能使其有所作为。因此,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之时,应当把构建学生的学习能力体系作为教学重点,扩宽教学活动的内容,改变传统思想。

(二)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

人力资源管理,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对人才的管理。可是,不同的人才管理理念会带来不一样的人才管理成效。对人才的管理,可以分为对人的管理与对才的管理。而一个现代化的企业,应当认识到以人为本的重要性,从人的角度出发来实现对人才的管理。因为只有抓住了每一个人,使之可以全身心地奉献与服务于企业,才能算是实现了对人才的管理。所以说,“人”应当成为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当中的重点。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当中涉及的人有学生与教师两类,因此,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应当明确二者的主要地位,以新的管理理念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

1.学习主体的微观分析

学生个人进行学习的内因与外因是进行学习主体微观分析的两个重点。其内因所指主要是对学生个体的学习能力与在学习活动中的效率有一定影响的内在条件,比如说学习的能力与动力等。其中,学习动机对于学生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学习动机的科学程度与学生的学习结果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明确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否正确,是否可以成为学生进行学习的推动性力量,并且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动机。而所谓的学习能力指的就是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学习的综合素质,这也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基础性条件。一般来说,学生的学习活动参与量越多,进行的实践活动越多,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创造能力就会越强,学习能力也会更高。而学生进行学习的外因,主要包括学生的性别与年龄、家庭背景与社会环境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成效有一定的间接性影响。

2.学习主体的宏观分析

学习主体的学习行为会受到主体所在环境的影响。比如说国家的相关政策、文化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等,这些都会对学习主体的学习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以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会促进社会的进步,使学习主体的学习环境不断得到改善,硬件设施得到更新。这时,学习主体的学习成效就会得到提高,反之亦然。

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式的设计要点

为了能够提高在校生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使其在毕业之后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与服务社会,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当中,要加大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的重视,要以学生为主,利用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理论,更好地落实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活动。

(一)积极利用认知型教学模式

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活动当中,认知型教学模式主要用来进行“三基”知识的教育。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引导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降低其对知识的理解难度,更好地对知识进行记忆。认知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之内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这样的教学与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提高专业自信,更好地开展未来的学习活动。在认知型的教学模式当中,教师以自己的教学信心专注于教育,学生以自己的学习动力与教师形成互动,使教学目标能更好地实现。

(二)为学生安排实践任务

正如上文所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对于学生的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有双重要求。因此,教师要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个专题,安排学生进行调查与分析,有必要的时候让学生单独完成这样的实践活动。这样组织与安排的目的就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锻炼与提高。其次,也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个专题的报告,使其具备合作精神。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交流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有明显的影响。因此,一个合格的教学活动一定要给学生创造交流与实践的机会。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小组实践活动安排时,要明确对学生提出合作要求,在进行集体调查之后,要对此专题进行讨论,将讨论内容记录在案。在完成报告之后,小组要以其独特的形式为大家作展示,展示以1~2人为代表为佳,并规定展示的时间。

(三)重视发现学习教学模式的引用

学习的过程是在已学知识或者正在学习的知识当中,发现新的问题、创造新的知识的过程。这也正是发现学习教学模式的核心所在。每一位进行过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学习的学生,都有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对于这样的学生来说,要想深化其学习成果,发现学习教学模式是最为合理与有用的。比如,各院校可以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提出实践报告要求,使其在知识运用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出自己的心得。这就是最简单的发现学习的过程。实践过程中进行发现学习,可以更好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建立起终身学习、随时学习的意识,不断地完成自我提高。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作为我国现代企业的重要管理内容,一直得到企业决策者的重视。而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是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重要渠道。本文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的关键点与对策进行阐述,希望各大相关机构可以结合自己的切身实际,对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进行相应的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人才,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陈浩.地方性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与改革[J].大众科技,2010(7).

[2] 汪克亮,杨力.新时期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考试周刊,2009(42).

[3] 罗帆,李昂,彭谦.就业需求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高教论坛,2009(7).

社会环境的宏观分析范文6

关键词:人力资本理论;社会资本理论;辨证关系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0-04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Capital Theory and Social Capital Theory

Chen Fengzhi

(Research Center for education Economic; Gannan Normal University;Jiangxi;Ganzhou 341000)

Abstract: The investment, production and value added are the base attribute of human capital and social capital. There are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teraction effects between human capital and social capital with capital basic attributes. Human capital theory is the basis of social capital theory and there are logical relevances between them. Social capital theory is not only a complementary of human capital theory, but also a deepening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capital theory. The natures of a theory decaide its validity as a research tool. As study theory tools, human capital theory and social capital theory have their different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and theoretical focus. Both have their limitations on their interpretation of social phenomena. In order to study and explore the complicated social phenomenon, we must combine the two theories.

Keywords: Human Capital Theory; Social Capital Theory;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自20世o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后,在国际政治、经济和教育领域立即引起强烈的反响。20世纪80年代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和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相继提出社会资本理论,作为人力资本理论的补充和深化迅速运用于世界政治、经济和教育领域的研究。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两种资本理论的辩证关系,理论界多有分析和阐述。科尔曼认为在通常情况下,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相互补充。[1]356-357林南则认为社会资本有助于人力资本的生产,而人力资本也可以导致社会资本的增加。[2]95国内也有部分学者对人力资本理论与社会资本理论的关系做了研究。这些研究大多从人力资本理论的局限性出发,探讨了人力资本理论到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轨迹,分析了社会资本理论对教育经济学中经济增长的新解释功能。为了更加深入地探讨人力资本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之间的辨证关系,本文在区分两种资本本身和两种资本理论解释工具的不同层面分别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具有资本性质的两种资本之间的关系

作为具有资本性质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可以从他们所具有的一般资本属性、二者的互动关系和功能上进行比较分析。

1.二者均具有资本的一般属性

人力资本概念出现以前,资本概念所指仅限于有形的物质资本。这是由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人们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物质资本上,具有时代的局限性。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广义资本观的产生,撇开社会制度的差异,市场经济中资本可以定义为“凡可以获取利润之物都是资本”[3]。“凡是预期将来能获得一定的利润或收益,而在目前一定时期内付出代价获得的所有物,就是资本。”[4]因此,资本的一般属性具有投资性、生产性和增值性等特征。

首先,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都是一种投资,都需花费成本才能形成。人力资本强调通过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保持健康等过程的投入,需要通过对个体自身一定的投资形成。社会资本可能是个人后天获得,也可能是先天存在于社会结构之中。要获得嵌入于人与人之间关系中的社会资本,就得投资来维护这种关系。因此,“社会资本的生产不能够不花费成本,它也需要投资――即使不投资金钱,至少也要投资时间和精力。”[5]只是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投资对象有所不同,人力资本投资于个体自身,而社会资本投资于个体或组织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

其次,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都具有增值性。物质资本的使用过程本身是损耗的,而人力资本的使用过程是增值的。[6]人力资本会随着劳动者不断的学习和应用知识而积聚和增多,但如果人力资本长时间处于闲置状态,人力资本便会逐渐退化而贬值。社会资本也一样,利用得越多,价值越大,不会由于使用而减少但会由于不使用而枯竭,具有再生性特征。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都可以在使用和生产过程中增值。正如奥斯特罗姆所言,“如果不使用,社会资本就会迅速恶化。如果不经常锻炼自己的技能,个人也会迅速地丧失其人力资本。”[7]

2.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互动关系

首先,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二者之间能够互相促进。社会资本有助于产生人力资本,社会关系广泛和经济条件好的父母能够为孩子获得较好的教育、培训以及技能等创造更多的机会。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促进双方人力资本的增长,互相学习、互通信息使双方人力资本在无形中增加存量。同时,社会资本还有整合人力资本的作用,社会资本以其独特的合作机制,对一定范围内的人际关系加以整合,通过提高有效利用率,激活、放大有限的人力资本,产生总体人力资本的整合效应。因此,人力资本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了其能否充分发挥潜能。

反过来,人力资本也会促进社会资本的产生,受过良好教育与培训的个体社会交往能力强,往往能够接触和融入资源丰富的社会圈子和团体中。因此,二者之间具有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总之,只有人力资本而没有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的效用就不能充分发挥,同时人力资本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社会意义。反之,如果没有人力资本做依托,社会资本就会成为无根之木,也没有存在的必要性。[8]

其次,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功能具有互为补充的关系。博克斯曼和费拉普(Boxman and Flap,1991)发现,当社会资本缺乏时,人力资本对收入的影响较大,而当社会资本充裕时,人力资本对收入的影响较少。[9]此外,费拉普和博克斯曼(Flap and Boxman,1998)对荷兰经理人员的研究发现,对于高层经理,无论其人力资本处于什么层次,社会资本都会带来更高的收入,但是当社会资本处于高层次时,人力资本的回报会减少。[2]96这个研究意味着人力资本在地位获得中对社会资本起着补充作用。国内学者徐晓军认为,在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上,以人力资本积累的本科毕业为临界值,在本科以下,社会资本对社会就业的贡献率大于人力资本,而本科以上则刚好相反,本科水平本身则是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双重作用并重的状态。[10]以上研究均表明,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之间存在着相互补充的关系。

3.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之间的消极效应

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之间具有消极的“马太效应”。依据社会分层理论,社会资源在社会各层级中的分布是不平等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会互相加剧对方在社会各层级中的不平等分布。教育是获取人力资本的最主要途径,教育支出水平决定了人力资本质量形成的高低。而教育机会和教育支出水平的直接关系者是家庭,在众多的家庭特征因素中,家庭的经济状况、家长的文化程度、家长的职业以及家庭所处的地域环境等社会资本直接影响人力资本的获得。因此,拥有较好社会资本的个体更容易获取质量较高的人力资本。反之,拥有较高人力资本的个体更容易产生和利用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在社会阶层中的分布存在着互相对应的关系。这就使好者更好,差者更差,加剧两种资本在社会各阶层中的不平等分布。

有时人力资本的提高是以牺牲社会资本为代价的。爱丁堡大学的斯库勒(Schuller)教授在1997年的研究发现,一些个体总是沉浸在他们学习的课程之中,而没有一点把所学的东西与别人分享的意识,包括朋友、同事、家庭和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人力资本因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而提高,但这种提高是以削弱人际沟通和人际关系为代价的。如果人力资本的积累确实独立于社会环境之外,这种人力资本至多只有很有限的社会和经济价值,而且这种人力资本也很可能会消逝。[11]社会资本同样对人力资本有着消极的效应。波斯特提出了“消极社会资本”概念,认为社会资本限制了个人自由,社群或团体的参与必然产生服从的要求,组织和团体的规范对个体产生严格的控制水平,这样很可能抑制了个体人力资本的发挥,抑制了个体创造性思维的产生,使人力资本的激励功能受到影响。这样,组织规范就被用来消除秀异之人,并且可能强迫更有野心的组织成员离开,从而使组织或团体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总量都受到损失。

二、作为资本理论研究工具的两种理论之间的关系

1.社会资本理论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延伸和发展

社资本和人力资本一样都是广义资本观发展的结果,人力资本为社会资本的提出建立了词源上的基础。人力资本理论在经济与社会发展史上第一次将资本概念从钱物扩展到人本身,启发了人们提出社会资本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再在人本身的基础上往前进了一步,将资本概念延伸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因此,社会资本理论是人力资本理论的一种延伸,更是对人力资本理论的深入和发展。

人力资本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都有其自身的理论假设,人力资本理论是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理性的个体追求功利的最大化。根据这一假设,社会由众多独立的个人组成,每个人的行动都是为了实现各自的目标,社会系统的活动便是这些个人行动的总和。但是这一假设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实有不同,“在现实生活中,个人并非独立地行动,目标也并非以独立的方式予以实现,个人追求的利益更不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1] 352因此,科尔曼和新经济社会学的代表人物格兰诺维特等对人力资本等经济理论都有着非常直接的批判。科尔曼说,“经济理论存在一种失误,即使在新制度经济学中也不例外,忽视个人的关系及其社会关系网络对产生信任、建立期望以及确定和实施规范的重要影响”。[1]353每个人的行动都是嵌入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中的,科尔曼认为的理性行动就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或为了获得一定的资源而通过人际关系或社会关系网络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性行动。格兰诺维特全面驳斥了“人的不完全社会化”,他对主流经济理论提出了相同的批判,他认为经济交易是嵌入于社会关系之中的。主流经济理论的失误在于,忽视了个人关系及其社会网络对产生信任、建立期望以及确定和实施规范的重要影响。[12]也就是说,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是独立的个体,是没有经过社会融合的人,社会中的人还有其它各种非理性、非经济、持久起作用但变化缓慢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追求。人力资本的个体依附性特征决定了人力资本理论运用的局限性,忽视了群体人力资本的研究,尤其无法解释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关系。而社会资本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中,它关注的是处于各种社会结构中的人。因此,理性社会人可以说是社会资本理论的假设基础,它试图把人力资本理论的微观层次的个人选择与宏观层次的集体和社会选择结合在一起,是资本理论假设的一种进步和发展。

社会资本理论突破了人力资本理论单纯将人作为资本要素的研究,将人提升到资本运用的主体地位。社会资本理论对人的审视层次更高,更接近人本身具有的主体生存状态。社会资本理论的提出反映了社会科学中一度削弱和低沉的人本精神的复兴。理性选择范式虽然顺应了市场对社会全面渗透的现实,但是夸大了生活中冲突的一面,对人的理解片面化、实用化,追求定量分析和指标体系背离了社会科学研究关注人、完善人的根本目的和基本精神,忽视了社会心理的人际关系、群体间关系的作用。[13]另外,社会资本理论直接把社会心理这一无形资本因素引入了对社会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分析中,弥补了人力资本理论在这些研究领域中的不足和缺陷,使许多社会现象更加全面地展示在我们面前。

在研究视角上,人力资本理论虽然也从世界各国之间竞争的角度涉及到宏观视野,但是总体上还是微观个体分析法,从个体人力资本的投入成本与产出效益分析人力资本。[14]社会资本理论同样关注微观个体的行为选择,关注影响微观个体行为选择的社会关系。但社会资本理论更倾向于宏观分析法,从群体人力资本的角度,研究什么样的社会组织结构、社会心理结构能够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经济增长。这是社会资本理论对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方法的一种突破和发展,也是人类社会科学研究进步的一种明证。因此,无论从理论假设和理论内容上,还是从理论研究视角上看,与其说社会资本理论是人力资本理论的一种补充,不如说社会资本理论更是对人力资本理论的深化和发展。

2.社会资本理论深化了人力资本理论在经济教育等领域的运用

人力资本理论源起于经济研究领域,解释了经济增长中的“余数”和“列昂锡夫”之谜等问题,指出了教育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但却无法解释具有相似人力资本的地区和国家之间经济增长的差距问题,究其实质是因为人力资本理论没有深入到经济增长的全部因素。

同时人力资本理论也无法解释在不完善和信息不充分的市场经济中的许多社会现象,比如教育发展并不能完全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等。正如布尔迪厄所说的,“经济学家的可贵之处在于明确提出了教育投资与经济投资(及其演变)的利润率之间的关系问题,……他们无法解释不同的行动者或不同的社会阶级,为什么分配在经济投资和文化投资上的比率会如此地差异悬殊,这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去系统地思考不同的利润的可能性的结构,这一结构是各种各样的市场提供给那些行动者或阶级的,这一结构的差异在于,财产的数量与构成情况的各不相同。”[15]193也就是说,经济学家只看到人力资本投资的未来收益,却没有注意到人力资本投资来源的差异性特点,不同阶级(阶层)经济地位不同,因而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差距是明显的。而且“教育资格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收益也依赖于社会资本,而这种社会资本又是继承得来的,它又可以用来支持人们获得那种收益”。[15]194因此,人力资本投资理论虽然从一开始就具有人文主义的内涵,但却始终没有超出经济主义的范畴。因为人力资本理论从一开始就排斥了人的社会性的特性,而社会资本理论显然深化了人力资本理论在经济教育等领域的运用。

现代意义上的社会资本在一开始就是作为一个经济学术语提出的。卢里(Loury)在20世纪70年代通过对劳动力市场的研究,他在对不同群体的收入和就业机会差异进行比较后指出,以社区性的社会(关系)资源体现的社会资本决定了处于不同地位的群体的收入和就业机会。[16]最近,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开始利用社会因素来解释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所存在的贫富差异,并由此而形成了一种新的观念:影响经济绩效还存在一种新的资本性要素――社会资本。[17]

社会资本是解释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决定因素。国外多位学者采用跨国截面数据研究表明,那些社会资本存量较高的国家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18]国内学者崔万田等指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社会资本的差异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优质的社会资本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劣质的社会资本则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19]类似这样的研究还有很多,这些研究不仅深化了经济领域的探,而且也明确了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即社会资本影响人力资本的形成,人力资本的积累又有效地促进了社会资本总量的增加,社会资本又通过影响人力资本进而影响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均是作为生产要素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增长。

自舒尔茨采用收益率法测算了人力资本投资中最重要的教育投资对美国1929-1957年间的经济增长的贡献比例高达33%后,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被众多学者所证实。由此,人力资本理论成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人力资本理论成为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的研究工具。随着世界教育的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本理论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局限性日益显现,时代呼唤新的教育经济理论。比如国内学者蔡晓良和蔡晓陈采用信任衡量社会资本,研究发现我国各省市区的社会资本与人均教育经费和人均学杂费显著正相关,与1997―2004年文盲率显著负相关,与1997―2004年高中及大专以上人口比率显著正相关。[20]借鉴社会资本理论对人际关系、社团组织、网络沟通以及规范契约等的研究,在教育经济学研究中,教育对经济的影响同样也会因为教育对人际关系、社团组织、网络应用以及契约规范的影响而对经济产生影响。它会遵循着“教育―社会资本―经济增长”,即教育促进社会资本的增长,社会资本增长促进经济增长的规律,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21]因此,从社会资本理论这一新的视角研究教育对社会资本投资、形成与影响以及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我们才能更准确、更全面地把握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三、结语

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都属于资本的一种形式,都具有资本的基本属性,二者既相互补充,又相互促进。而且二者之间既有积极方面的互动性,也有消极方面的互动效应。人力资本理论适应时代的需要破土而出,社会资本理论又是在对人力资本理论批判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二者之间具有逻辑上的关联性。一种理论的性质决定了该理论作为研究工具的有效性,人力资本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都具有自身固有的基本特性,因此,无论单独运用哪一种理论来解释当代社会政治经济等现象,均显示出其固有的理论本身的局限性。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只有把两种理论结合起来才能对一些社会现象解释清楚。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S・科尔曼著.社会理论的基础(上)[M].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2][美]林南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张磊,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张国.新资本论[M].科学出版社,2001:28.

[4]李宝元.人力资本论――基于中国实践问题的理论阐释[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

[5]C.格鲁特尔特;T.范・贝斯特纳尔编.社会资本在发展中的作用[M].黄载曦,杜卓君,黄治康,等,译.西南财政大学出版社,2004:7.

[6]马红旗,王韧.对人力资本形成理论的新认识[J].经济学家,2014(12):33-41.

[7]曾荣湘.走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2003:32.

[8]项保华.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内在关系研究[J].商业研究,2007(11):1-4.

[9]Boxman, Flap. Social Capital and Occupational Chances,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XII World Congress of Sociology, July, Madrid, 1990.

[10]徐晓军.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双重机制: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J].青年研究,2002(6):9-14.

[11]韩丹,邓涛.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西方终身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2004(12):14-17.

[12]田凯.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及其局限[J].社会科学研究,2001(1):90-96.

[13][21]童宏宝.从人力资本到社会资本: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新视角[J].教育与经济,2003(4):23-27.

[14]韦久逢,李早华.人力资本理论与社会资本理论的比较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04(8):118-119.

[15][法]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6]李志青.社会资本技术扩散和可持续发展[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46.

[17]刘长生,简玉峰.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内生经济增长[J].财贸研究,2009(2):1-9.

[18]杨宇,郑垂勇.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J].经济经纬,2008(5):19-22.

[19]崔万田,曾勇,马.区域经济发展绩效:一个基于社会资本的分析角[J].教学与研究,2009(6):48-55.

[20]蔡晓良,蔡晓陈.社会资本、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分析[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5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