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引入案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数学引入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数学引入案例

初中数学引入案例范文1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思考

创新是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的灵魂,教师要合理的把控教学设计中创新的元素,在传统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引进创新的思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并结合实践活动,增强教学效果,充分的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学习,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遵循着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初中数学优秀课教学设计要注意的问题

1.遵循设计原则。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的考虑到方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程度,要加强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学习方式,不但迎合了新课程改革的需求,还极大程度的提高了课堂效率。2.遵循情境创建原则。问题情境的创建对于优化教学设计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遵循情境创建的原则,合理的设置问题并创建情境,使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能够开拓视野和思路,提高其逻辑思维,这也是优秀的教学设计能够提升教学效率的重要原因,初中数学不同与其他的科目,其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规律性,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从而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能达到高效准确的效果。除此之外,这些能力也需要学生日常的积累和锻炼,非一日所至,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中合理的安排案例和情境创建,这样对于培养学生能力是非常有效的,因此,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要遵循情境创建的原则。3.遵循交换原则。交换式的教学模式是指教师要与学生进行角色的互换,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育,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站在学生的群体中去考虑问题,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锻炼了学生自主思考能力,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交换式教学是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常用的重要手段,对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升教学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二、对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思考

1.引入课程,设定情境。俗话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想要提升教学效率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合理的引入课程,在讲解知识的时候要合理的结合生活中的案例和情境,为同学创建良好的思考环境,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适当的引入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同学创景更加逼真的情景,将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有趣和易懂。例如教师在讲解抽对称图形的时候,可利用计算机展示生活中的实物,如风筝、飞机、汽车等,在展示过后引导学生主动寻找生活种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提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合理的情境创设可以增强学生的联想思维,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从而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2.增进交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一定要考虑到要充分的锻炼学生动手实践和交流能力。教师要设计合理的实践活动,有效的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要从学生角度出发灵活的处理教材。例如在讲解勾股定理的时候,教师可以将班级分成若干组,将四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分发给每个组,让同学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将其拼成正方形后在计算每个边长为多少,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不但学习了勾股定理重要的公式还锻炼了学生的交流协作能力,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用。传统一人讲众人听的授课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当今的教育形式,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扮演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把学习的主动权移交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拓展的能力,最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正和指点。例如在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出方程式,让同学进行应用题的复原,学生在复原题型后可以与其他的同学进行交流,讨论自己的思路和方式,如此一来教师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每名同学都加入到教学中来,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同时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牢固。

综上,初中数学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数学思维逻辑,帮助学生完成自主的探究。因此合理的教学设计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要从多角度出发,遵循教学设计的原则,立足与学生,合理的引入教学案例,不断的总结和完善自身的教学设计方案,打造高效率、高质量的数学课堂。

作者:杜满良 单位:咸阳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参考文献:

[1]程军.初中数学优秀课教学设计分析[J].好家长,2015,34:81.

初中数学引入案例范文2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形结合;运用

前言

社会在不断发展与进步,对于人才的需求条件也在不断提高,这也对当前的教育体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传统的应试教育向创新思维教育转变,改变以往枯燥无味的课堂式教学方式,对于数学教学而言,数学的需要结合实际对教学的质量的进行把控。本文就初中数学教学为例,对如何将数形结合思想引入到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展开一系列探讨。

1.数形结合的概念

敌谓岷瞎嗣思义就是根据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有关于数学问题的思想。它将以前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通过另外一种形态表现出来,其展现方式是教学电子设备以及黑板。传统的教学概念比较抽象,但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将抽象的东西转化为直观的几何图形、位置关系结合起来,即通过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使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从而使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2.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数学是初中教学中的基础课程,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初中阶段,学生们数学学了要掌握一些解题的方法与技巧之外,还必须创新思维,能够联想到一些解题方法,避免走弯路。其次在初中阶段,有许多的代数跟函数题目,学生们总是拘泥于代数求法,但结果不是很复杂,求解时计算量大,就是会被认为超出题目的范围不能解答,很难找到突破口,函数亦如此。通过数形结合思想的引入,其一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其二通过形的方式将数学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可以使他们上课更加集中以此来提高上课效率,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的思维。通过数与形的结合有利于求解与函数代数有关的题目,在代数中联系几何图形、图像可以快速的帮助学生们理解应用题目;其三数形结合有利于更好的消化难题,因为有图像的关系可以让学生们更加记忆深刻由此达到提高自身的数学成绩目标。

3.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策略

3.1数形结合思想的导入

在知识方面通过学习数形结合思想的思想方法,学生们能够消化,然后运用到相应的题目中解答。在过程与方法方面:看到根据题目所提供的信息与已知条件提取有用准确的信息,利用数形结合解决数与式的问题、方程问题、函数问题、不等式问题、几何问题等,注重培养学生们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题过程中,我们会利用形来研究数,或者相反。数形结合是把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探索,使抽象的思维和形象的思维相结合,即“以形解数”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有助于解答数学问题的本质。比如:关于正、负数、绝对值等的认识,可以通过在黑板上画图,这样直观的表现出来,便于加强记忆,为学好数学打好基础。

3.2数形结合思想的展开

数形结合是研究数学的重要思想。在初中学习阶段学生会学到关于方程的概念,刚接触是会觉得很新奇但时间一长便会觉得好难,这就导致学生们面对问题使不会提取有效的信息来解答问题。如果单靠教师从题目提取有用的信息会对学生自身解题思路造成影响,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适时的引入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它可以让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引文有图形来表示便于学生们消化列出方程组求解。此外关于路程问题、函数问题、不等式问题都可以通过它来求解。

3.3数形结合思想的升华

初中数学学习中,例如:“三角函数”是个问题也是难题,但引入数形结合思想就可以更加直观的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可以将其引入到三角形的应用上,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黑板或者电子设备上运用三角函数与有联系的图形,向学生们讲解三角函数的解答方法,由此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的将三角函数的问题消化掉。通过这种方式举一反三,靠自己那是远远不够的,在函数问题上教师讲解的时候能够巧妙灵活地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就会使数学这门学科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函数与函数的图像是相互联系的,根据数的结构特征,构造出与之相适应的几何图形,并利用图形的特性和规律,呈现出几何意义,由此来寻找解题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

3.4结合实际生活,以此提升初中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学习的不同阶段中,初中生所学的初中数学起着重要作用,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将数学学习基础打好,使得学生以后在数学学习上更加轻松一些。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结合生活实际情况,做好教学准备工作,课程讲授过程中把数形结合思想运用到所有知识细节,进而锻炼并提高初中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实际生活,使得学生更好地吸收、掌握数形结合思想。例如,在二年级加减法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举例:小明和小红家住在学校的相反方向,他们约定星期六的早上从家里出发跑到学校,小明共跑了500米,小红共跑了680米,问小红和小明总共跑了多少米?在分析上述例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画出小红家、学校和小明家这三个地方,并用直线连接起来,标出相应的数据,最后计算出“和”。在此案例中,要求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结合思想理解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4.结语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当结合实际对教学细节进行反复的认证,将数形结合思想婴如岛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并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提升这种教学观念的实际效用,最大限度的提升教学质量,为数学学习打下稳扎的基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对于初中生未来的学习发展起着积极的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初中数学引入案例范文3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初中数学 阅读教学

引言

数学阅读是以数学思维为基础,利用数学方法、观念认知、理解数学信息的实践活动。在新课程改革视域下,加强对初中生阅读能力培养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中数学阅读教学的作用

数学阅读指利用数学思维对数学问题基本信息进行分析,进而实现对数学知识的获取和数学文化学习的过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阅读教学,无论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是对改善教学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注重初中数学阅读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语言水平和交流能力。无论是在数学知识教授还是学习过程中,都会运用到数学语言,因此学生从数学语言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及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不仅体现学生的数学水平,还影响数学课堂沟通,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重视阅读能力培养,可以引导学生规范数学表达方式,增强沟通交流意识和能力,进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语言系统;其次,有利于实现对数学教材的充分利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材是数学知识的载体,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材料是教师教学实践的重点,而在初中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他们对数学教材的使用效率;最后,有利于推动个性化教学发展,在新课程改革推动下,初中数学教学对学生个性化发展越来越重视,通过数学阅读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阅读习惯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增强数学教学效果。

二、新课程改革视域下初中数学阅读教学研究

1.注重在新知识引入中渗透阅读教学

新知识的导入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不仅对即将接受的新知识从概念、性质等方面有知识层面的理解,还对所学内容有心理上的准备。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结合知识的难度、学生的认知特点及知识结构,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三个基本问题进行解读,引导学生对新知识构建基础框架。同时让学生对阅读中出现的问题随时记录,并在课堂交流中及时提问、解答。如“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设计中,教师利用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思路进行推进,即“什么叫做平行线?平行公理及推论是什么?”“如何判断两条线是否平行?”“在利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的过程中,三角板起到什么作用?”“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这些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引导他们的思维在循序渐进中实现提升,进而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2.注重在问题探究中渗透阅读教学

思起于疑,问题是引导一个人思维不断发展的关键,而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成为教学重点,但是在初中阶段,一些教师仍然采用传统我问你答的方式引起学生机械思考。在新课程改革视域下,教师应该重视数学阅读教学,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相结合,一方面通过合理的问题设置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注重对教学环节的把控,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如“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中,某教师利用问题教学和小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培养,即首先进行问题导入,然后学生根据问题线索阅读教材,阅读中,学生会在问题的引导下找到关键词,并通过区别和联系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为学元一次方程做铺垫,最后教师利用小组合作方式对阅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集中、整理,并与教师、学生进行交流,以提高其阅读效率和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

3.注重在案例评析中渗透阅读教学

教学案例的评析不仅可以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巩固,还可以检验学生应用阅读技巧的能力。因此,在案例评析中,教师应该耐心引导学生进行信息的阅读、整理、分析、归纳、总结,以保证教学效果,如学习统计调查相关知识之后,教师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根据所学,调查了解全班同学对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这七门学科的喜爱情况?而学生经过数据的收集、阅读、分析、整理、描述,确定班级学生对各门学科的喜爱程度,通过对这一实际案例的分析,学生学会从生活问题中体会统计调查的作用,既降低学生阅读、分析问题的难度,又让学生在阅读技巧的练习中完成知识的巩固。

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视域下,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当今教学的重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重视阅读能力对学生综合发展及数学教学效果改善等方面的作用,然后转变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以实现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综合培养。

参考文献:

[1]李庾南.自学・议论・引导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初中数学引入案例范文4

【关键词】 初中数学;德育渗透;思想道德素质;有效

思想道德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为了培养出更多思想道德素质健全的社会主义新人,新课程改革标准亦把德育列为我们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有人也许会问:对学生德育不应该是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做的事情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师而言,也应该义不容辞的担负起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责任. 那么,究竟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有效的进行德育渗透呢?下面,我总结其中的几点阐述如下.

一、引入数学史进行德育渗透

所谓的数学史即数学发展的历史,在数学史中蕴含有丰富的德育因素,而我们初中数学教师也完全可以在课堂中引入数学史对同学们进行相关的思想道德教育. 为了在课堂中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我经常结合数学史对同学们进行相关的思想道德教育,且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教学成效.

例如,执教《勾股定理》一课的时候,在课堂导入阶段,我首先和同学们说了这样一段数学史:“勾股定理到底是谁发现的呢?在我国称其为勾股定理亦或是商高定理. 而在欧洲则将其称之为毕达哥拉斯定理或驴桥定理. 欧洲人认为勾股定理是他们发现的,而我国则认为勾股定理是商高发现的. 《周髀算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周公问商高:天不可阶而升,地不可将尽寸而度. 天的高度和地面的一些测量的数字是怎么样得到的呢?商高说:故折矩以为勾广三,股修四,经隅五.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勾股定理在我国早已有之. 欧洲人通过对相关的史料进行研究,最终认为中国的勾股定理发现比他们要早.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古人的智慧和伟大. ”

在上述教学片断当中,我通过勾股定理的相关数学史向同学们证明了古人的伟大智慧,不仅有效激发了同学们学习勾股定理的兴趣,更在无形中对他们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引入生活故事进行德育渗透

相关研究表明:在初中数学课堂中适当的给同学们说一些生活中的小故事也同样可以起到德育渗透的效果. 生活故事源于生活,也是同学们颇为感兴趣的话题,生活故事的引入不仅可以激发同学们的课堂学习兴趣,更可以达到快速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的成效.

例如,执教《相交线与平行线》一章的时候,在课堂导入阶段,我在黑板上首先画出相交线和平行线. 然后说道:“相交线和平行线就像人和人之间的相处一样. 诸如前段时间我们班的两名同学打架一样. 如果大家能够和谐相处,那么他们就会像这个平行线一样,永远不会打架. 打架之后他们就成为了相交线,交织在一起,打起架来. ”这样的生活故事引入对于同学们来说是具有吸引力的,同时也给同学们进行了一次很好的思想道德教育,让同学们明晰了与别人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生活小故事中蕴含有很多德育因素,为了更好的在课堂中进行德育渗透,我经常会把一些看到、听到的生活故事说给同学们听,他们对于这样的生活小故事也非常感兴趣. 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生活小故事的引入不能漫无边际,一定要与特定的教学内容有效结合起来,如此一来方能事半功倍.

三、抓住动态生成进行德育渗透

在我们的初中数学课堂中会产生很多动态生成,有智慧的数学教师完全可以精准、有效的抓住这些动态生成时机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渗透. 这也是我们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常用手段,且起到的德育成效也往往非常之好. 例如,执教《多姿多彩的图形》一课的时候,我要求同学们在课堂上对教材进行自主学习.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当中突然发现两名同学争执了起来. 一名同学说正方形是最完美的,一名同学说圆形是最完美的. 听到他们的争论内容我不禁笑了起来,也让我想到曾经看到过的一个德育案例. 然后说道:“至于哪个图形更完美,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观点. 在我的心中圆形更为完美. 大家可以看到:圆是由无数个散点按照一定规律所组成的一个图形,且每个点到圆心的距离都是等长的. 这好比是我们的班集体一样,大家牢牢的团结在一起. 假如有人置班集体的荣誉于不顾而有利于班集体之外,那么就等于有利于圆外的一个点,如此一来还能完美吗?”听到我这样说,那两名同学也不再争执,其他同学也默默地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这次的动态生成无疑是为我提供了一次很好的集体主义教育机会.

所以说,我们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充分注重动态生成的重要作用,利用动态生成对初中生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

初中数学引入案例范文5

关键词: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生活实践

随着时代与科学的不断发展,数学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如社会生活、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其作用也日益突出。然而初中生因年龄小,具有思想不成熟,注意力易分散和自制能力差等特点,同时初中生正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其抽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但缺乏严谨的逻辑性及全面性,数学学科本身具有逻辑性和思维型的特点,因此学习数学对培养初中生的逻辑性及全面性十分重要。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使初中生爱上数学课,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是每位数学老师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因此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特点,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数学建模的办法,注重使学生把自己的学习经验与其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还能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本身的魅力,领悟更多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在此,笔者结合新课程下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经验和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初中数学应用题的建模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案例1用水清洗蔬菜上残留的农药,设用x(x≥1)单位量的水清洗一次以后,蔬菜上残留的农药量与本次清洗前残留农药量之比为1/x+1,现有n(n>2)单位量的水,可以一次清洗,也可以把水平均分成两份后清洗两次。试问用哪种方案清洗后蔬菜上残留的农药量比较少?

解:一次清洗残留量为:1/(n+1)

两次清洗残留量为:[1/(0.5n+1)]*[1/(0.5n+1)]

1/(n+1)>[1/(0.5n+1)]*[1/(0.5n+1)]

所以两次清洗残留的农药比较少。

事实上,这个问题可以更引申一步,如果把清洗过程分为k步(k给定)则怎样分才能使清洗效果最佳?

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无疑会激发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且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养成善于发现问题,独立思考的习惯。

案例2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行驶,用了2小时;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行驶,用了2.5小时,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千米/小时,求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

很多学生都没有坐过船,对顺水行船、逆水行船、水流的速度,学生难以弄清。为了让学生明白,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骑自行车的亲身体验,顺风骑车觉得很轻松,逆风骑车觉得很困难,这是风速的影响。然后告诉学生,行船与骑车是一回事,所产生影响的不同因素,一个是水流速,一个是风速。这样讲,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顺水逆水行船的问题。通过教学实践发现,选择学生有生活经验的事例作“数学建模”,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应用题的分析能力。

案例3 A、B两点分别位于一个池塘的两端,小明想用绳子测量A、B间的距离,但绳子不够长,你能帮他想个主意测量吗?

如何把这一实际问题,通过建模转化为数学问题?教师可启发学生:欲测量不可到达的池塘的宽度,直接测量是不方便的,看能否在池塘外的平地上,把A、B的距离转化为可测量的距离呢?

方法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来解决。

方法2、利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方法来测量。

在A、B方便的一侧,选择一个点C,符合AC=BC=2个绳长,在一个绳长处记点为D和E.量DE的长,AB=2DE。

可见,一个实际问题可以通过抽象化归为不同的数学模型,从而得到不同的求解方法。

初中数学引入案例范文6

关键词:初中数学;理论研究;新人教版

初中数学是整个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正确地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包括数学定理、公式等,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概念化是新人教版数学教学的重点要求。学生只有在对公式概念、定理法规、理论知识理解无误的基础上,将其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各种类似推理的题目中,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所以按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就必须不断加强学生对数学概念学习的系统化、灵活化,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教育学生灵活掌握各种数理概念。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习动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才能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游戏教学、设问教学的同时导入有趣生动的学习案例,将学生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激发学生的听课情绪,随之紧密引入与课题相关的内容。

二、表扬学生,不断增强数学基础能力

事实证明,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创造条件经常表扬学生,可以不断巩固和加强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因人而异、难易有别的提问,有针对性地表扬鼓励每一个学生,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有趣;当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适当地给予启发指点,使学生能够自主顺利地完成任务,增强学生基础学习的能力。

三、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

新课标在教学中建议:增强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情况,尽量多地创设出数学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并灵活地在生活中引入数学。这样,让学生了解生活经验与数学概念、公式等数学知识存在的内在联系,并善于将理论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中。

四、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要精心设计教案,选择教学教法,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其次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不断进行复习。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可以采用新奇的表达方式、幽默的语言,启发学生去积极思考,增强学习感染力,尽量让学生自己组织,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重视实践活动的教学,提高学生数学实际运用能力

在课堂实践活动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多观察、多思考、多讨论,开发学生的数学推理思维能力,让学生尽量多地参与实践活动,也可以将数学教学活动引向校外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亲自参与并主动实践,积极地综合运用数学基础知识解决各种生活常见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非常重要,必须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这样,才能实现学生数学能力本质的飞跃,才能让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在新人教版的课标下,教师需要着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通过提供给学生参与学习讨论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初中数学教学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袁洪丽.数学概念教学浅谈[J].考试周刊,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