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临终关怀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临终关怀研究范文1
[关键词]临终关怀;JCI;癌症患者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8(a)-0112-04
[Abstract]Objective To provid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nd-of-life care for advanced cancer patients,the 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Accreditation Standards(JCI standards) for hospitals was applied in the practice of palliative care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ancer.Methods A set of systemic,complete and continuously-improving end-of-life care processes were developed and a system for evaluating and providing end-of-life care for advanced cancer patients was formulated and carried out.Based on the processes and the system and the constant improvements made to them with PDCA method,end-of-life care was provided to 900 in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0 to December 2015.Result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overall terminally ill patient satisfaction reached 99.5%.Conclusion The JCI standards-based end-of-life care for advanced cancer patients can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care at the end of life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Therefore,it is a relatively good model of palliative care at the present time.
[Key words]End-of-life care;JCI;Cancer patients
恶性肿瘤已经成为我国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对于晚期失去治疗价值和处于临终阶段的癌症患者,开展和提高临终关怀的服务水平是当务之急[1]。JCI认证是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国际部(the 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JCI)专门为协助世界各国最优秀的医院融入国际质量评审和保险系统而设计的认证体系,是国际上最广为推崇的医院质量标准[2]。我院已经连续5次高分通过JCI认证,现将基于JCI标准的晚期癌症患者临终关怀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5年12月,对900例晚期癌症患者实施临终关怀措施,所有患者均为病理诊断明确的恶性肿瘤患者。其中男性467例,女性433例;年龄26~91岁,中位年龄67岁;其中肺癌213例,乳腺癌92例,结直肠癌183例,肝癌67例,胰腺癌21例,头颈部肿瘤67例,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等妇科肿瘤167例,前列腺癌、膀胱癌等60例,其他30例。
临床医生对癌症患者进行初始评估,若处于临终阶段,要为其下达临终关怀医嘱。目前,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对临终的时限尚未统一标准,本研究将预计能存活3个月内的患者视为临终患者。
1.2临终关怀评估
①医生下达临终关怀医嘱后,护士建立临终患者评估及护理记录单,并发《临终患者服务告知书》给患者家属做指引。医护人员进行的临终关怀服务相关内容、患者及家属的意愿是否得到满足、对临终关怀服务的评价,需要在提供临终关怀服务后24 h内进行评价,要记在病程记录及临终患者评估及护理记录单中,至少每两周评估记录一次。当患者或家属有新的需求时,随时记录。在对患者及家属的精神心理状况及心理承受能力进行评估后,医护人员决定在适当的时间里,与患者和家属交谈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并倾听患者及家属意见,让其积极参与医疗决策。
②医护人员积极评估患者的原发及继发症状,为患者提供缓解症状、控制疼痛、减轻或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的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及家属的各种需求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及伦理道德的基础上做出相应回应,使患者无痛苦地度过最后阶段。
③医护人员积极评估患者的原发及继发症状,了解、分析患者病情变化的因素;评估患者及家属的宗教文化需求、社会心理、情感、精神倾向,了解其家庭环境、家庭关系及其对疾病的态度[3];评估患者及家属对不同层次的休息、饮食及其他支持服务的需求。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及家属的各种需求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及伦理道德的基础上做出相应回应。
按照患者及家属的意愿对患者的临床症状给予恰当的治疗;预计患者临终时间并及时告诉其家属,让家属提前做好料理后事准备;满足患者及家属不同层次的休息、饮食及其他支持需求;满足其宗教、文化、精神、心理需求。对患者及家属过度悲痛、绝望及其他不理智情绪等采取应对措施,使患者和家属以良好的心态接受现实,使其人格得到尊重,让患者及家属得到舒适、满意的医疗护理服务。
1.3临终关怀的具体方法
①病房布置要舒适、安静、温馨,方便各种医疗护理的操作。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维护患者及家属权利规划,充分尊重和维护患者及家属的价值观、、文化、生活习惯、隐私等权利。
②医疗团队会为患者提供身体症状的管理,如对出血、恶心、呕吐、大小便异常、进食困难、电解质紊乱等的管理。护理团队会为患者提供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并会持续关注其治疗及用药后的疗效。根据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评估为患者做好生活护理,如床上抹洗、口腔护理、会阴护理、皮肤护理、鼻饲、喂食等。如患者需要陪护照顾生活起居,医院可以帮助联系陪护公司。
③为患者提供心理照护。限于目前医学科学技术条件,尽管医护人员已经尽全力救治患者,但仍存在因疾病原因患者不幸死亡的可能,因此,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照护也十分必要,必要时请心理医师为患者及家属评估及治疗。患者和家属均可表达情感或请心理帮助,医护团队也会积极与其沟通,尽量提供安静、私密的环境,耐心倾听,引导患者及家属说出内心的感受和遇到的困难,积极解释临终患者生理、心理变化的原因,减少患者及家属的疑虑。如患者或家属有专业心理疏导需求,安排心理医生进行心理评估及指导。
对于每一位患者,医护人员进行心理状态方面的初次筛选评估并记录[4]。护士在患者评估过程中发现患者有心理问题时,应该报告医生。有自杀风险患者需加强交接和巡视。护士多给予关注,提供心理护理。要求患者家属陪伴在患者身边,提供安全的环境,确保麻醉、精神类药物服药到口,必要时根据医嘱提供持续的护理观察,尤其是病情重、起病急、年轻患不治之症、治疗效果不佳、绝望、药物滥用、自杀未遂等患者。
④医护人员积极与家属沟通,使其正确了解患者的病情进展及预后;与家属讨论患者身心状况的变化,并让家属积极参与制定患者的医疗护理计划。护理人员会尽可能地为家属提供与患者单独相处的时间和环境,设立临终单间等。教会家属为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护理,如翻身、喂水等,使患者得到心理满足,同时也可降低家属在失去亲人之后的悲痛。
⑤对有疼痛的患者按照疼痛控制管理进行评估和相应处理,教育患者正确认识和使用镇痛,尽量控制疼痛及其他不适症状;对昏迷患者和生命支持患者按照相应的流程给予医疗护理服务[5]。医护人员会定期评估患者疼痛分级,并选择合适的止痛药物尽量减轻患者的不适,随时确认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并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和副作用[6]。
⑥如家属放弃抢救,要告知其不良后果和需承担的责任,要详细记录原因并请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从医学角度共同判断患者或家属提出终止治疗的要求是否合理,如对其合理性无异议,则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进行伦理审核[7]。告知全体医务人员,由责任护士在病历夹封面贴上“终止治疗、放弃抢救”标识,执行终止治疗、放弃抢救。家属改变终止治疗、放弃抢救的决定时,如为部分放弃时需重新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保留“终止治疗、放弃抢救”标识;若全面恢复治疗则由医生记录在病程记录中,由责任护士撤离病历封面“终止治疗、放弃抢救”标识,同时告知全体医务人员。
⑦根据患者和家属信仰、社会文化生活背景、个人意愿及临床需要,由主管医生向患者或家属提出诸如尸体研究和器官捐赠问题,并充分尊重患者的决定[8]。对患者及家属同意或提出的尸体研究和器官捐赠的要求,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⑧医院为患者及家属提供营养膳食,如医生评估患者有营养需求,请专业营养师配餐。
⑨满足患者其他需求。若患者有交通需求,如需要将患者送回家中或接送家属等,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病情及路程安排救护车或提供用车联系方式。通常情况下,晚夜间病房内只能有一名家属陪护,医院会提供陪护床使用,如果其他家属有住宿需求,医院附近有酒店及公寓,方便家属照料患者。如患者有合法的宗教需求,且事前告知其主管医师或责任护士,医院设置有祷告室,专为患者服务,参加人员仅限于患者及其亲友。
1.4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包括临终关怀服务相关内容、患者及家属的意愿是否得到满足、患者的满意度和生存质量评价,以及患者生存质量评价,在提供临终关怀服务后24 h内进行评价,要记在病程记录和《临终患者评估及护理记录单》中,至少每两周评估记录一次。
2结果
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共收治晚期癌症患者900例,全部按照JCI标准的临终关怀流程进行,通过持续不断对临终关怀质量进行改进,对新出现的问题提出新的整改计划,并逐步实施。对每一位晚期癌症患者和家属分别有针对性发放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家属和患者对临终关怀服务的满意度为99.5%。对护士长和科主任发放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护士长和科主任对临终关怀服务的评价满意度为98.0%。
3讨论
3.1营养、心理支持,疼痛控制和宗教文化需求等是临终关怀的核心,是提高临终关怀质量的关键
晚期癌症患者和家属的调查问卷显示,患者及家属的权利得到充分发挥,患者及家属在沟通交流、专业护理、隐私保护、康复治疗、饮食营养、心理支持、志愿者服务、疼痛控制、舒缓治疗、文化信仰、必要设备的供应及患者死后对家属的丧亲服务等方面都能达到一定满意度;对未能达到满意度的项目如疼痛控制等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加强医护培训,达到患者及家属要求。通过5年的不断经验总结,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逐年提高,不仅让患者及家属满意,同时也提高了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及素养。本研究显示基于JCI标准的临终关怀模式对晚期癌症患者维持生活质量和尊严具有积极意义。
护士长和科主任对临终关怀服务评价问卷项目,主要涉及患者客观检查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日常临床症状体征观察等项目,通过客观项目评估癌症晚期患者临终关怀满意度及医护人员服务质量,从而最大限度地达到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安全为目的JCI标准,形成完整的临终关怀模式。
3.2临终关怀评估是保证临终关怀质量的前提
临终关怀评估是保证临终关怀质量的重要环节。在评估患者进入临终关怀的程序后,医生和护士需要分别进行评估,评估所采取的临终关怀措施是否满足患者的需求,是否达到满意的程度;如果没有达到满意,则要对所采取的措施进行修订,以达到患者满意为止。本研究要求每两周评估一次。科主任和护士长评估临终关怀的质量,是否满足了患者的需求。JCI标准的临终关怀服务包括对患者及家属专业护理、能自理的日常起居、各种形式的康复治疗、饮食、心理支持、志愿者服务、舒缓治疗、必要设备的供应及患者死后对家属的丧亲服务等[9]。对于每一项内容,均需要医生和护士进行仔细评估,制定详细的临终关怀服务内容。对临终关怀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医生和护士需要随时进行评估,对临终关怀措施及时进行修订。
3.3患者安全是临终关怀的基础
在制定临终关怀的具体措施时,充分考虑到以人为本,以安全为基础,JCI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患者安全为中心[10]。当医生评估患者处于临终状态需要临终关怀时,医护人员需要评估所采取措施的各个方面是否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患者及家属是否有心理问题,是否有自杀的冲动等,根据评估的结果,做出相应的更改措施,如控制疼痛、心理干预和营养支持等[11],通过这些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的安全。
3.4注重患者及家属的权利,充分尊重患者的宗教文化需求是临关怀的基本要求
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是临终关怀的基本要求[12]。在临终关怀过程中,对患者住院的所有相关信息均要严格保密,在咨询患者住院信息时,护理人员应先和家属沟通。注意患者信息的保护,加强患者资料的管理,加强对病历的保护。医生查房时,护士请探视者在外等候,只留一名护理员,就诊实行“一室一患”,诊治过程中注意关门和防护。对异性患者实施隐置时,应有异性医护人员或家属陪伴。进行暴露性护理、处置等操作时关门或拉好帘子。抢救患者时,必须以布帘或屏风等遮挡。充分尊重患者的宗教文化需求,医院设置有单独的宗教室,当医生护士评估患者有宗教文化需求时,需提前进行联系和安排使用。
3.5建立相应的临终关怀政策、制度和流程[13],鼓励持续不断的临终关怀质量改进并符合当地的文化是提高临终关怀质量的保证
本研究建立临终关怀的政策、制度和流程,通过持续不断的计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使其能够符合本地的文化,更好地满足患者临终关怀的需要,这一过程是提高临终关怀质量的保证。按照质量改进PDCA的要求[14],①计划(plan):确立临终关怀的目标,该目标与本地的文化习俗相一致;②实施(do):执行相关的临终关怀措施;③检查(check):由护士长、质控小组定期进行检查督导临终关怀的服务质量;④改进(action):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总结分析,对新出现的问题提出新的整改计划,列入下一PDCA循环之中,持续改进临终关怀医疗护理质量[15]。
综上所述,基于JCI标准的晚期癌症临终关怀模式,通过临终关怀前评估,做好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心理照护、营养支持、疼痛控制、宗教文化需求,对临终关怀质量进行评价,通过持续不断的PDCA,可提高临终关怀的整体水平,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目前较好的临终关怀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斌.发展临终关怀事业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6, 29(1):178-180.
[2]刘景诗,黄钢,肖雪莲.基于JCI标准的医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J].中国医院管理,2015,35(11):35-37.
[3]周煜,张志斌.多元文化护理的伦理审视[J].医学与哲学,2014,35(11):40-42.
[4]王桂梅,谢红芬,沈蕾,等.JCI标准对住院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管理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10):737-739.
[5]谌永毅,卿利敏,刘翔宇,等.基于JCI标准的肿瘤患者疼痛管理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4):491-494.
[6]朱丽霞,高凤莉.癌痛控制的状况及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3):227-228.
[7]戴彦成.放弃抢救签字书相关问题的思考[J].医院管理论坛,2010,27(4):15-16.
[8]张力.论尸体器官捐赠自愿性原则[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3,10(4):41-43.
[9]张黎明.临床心理护理方法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2003, 19(1):73-74.
[10]李斌,王林森,哈维超,等.中国医院进行JCI认证的意义和挑战分析[J].中国医院,2014,18(12):33-34.
[11]周谨平.“死亡”的生存论意义与临终关怀[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1):114-117.
[12]张传友.试论患者的隐私权[J].中国医院管理,2005,25(5):26-28.
[13]石礼华,刘庚常.论我国临终关怀制度构建[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4):522-523.
临终关怀研究范文2
关键词:姑息护理,儿童临终关怀,生命质量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临终关怀是对无治愈希望的患者提供的积极整体的照护,包括医疗护理、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等各个方面。其目的在于确保临终患者及其家属的最佳生活品质,使患者人生的最后旅程痛苦较少,也使患者家属得到慰藉。这是一种具有高度伦理意义的服务活动。它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涉及医学、护理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众多学科。对临终儿童的关怀,在我国有广泛的需求,但也存在许多困难,这是医护人员面临的极大挑战。
1、国外儿童临终关怀的发展状况。
临终关怀起源于中世纪的修道院与济贫院,为重症的濒死者提供精心的照顾。临终关怀的提出和兴起缘起于英国的第一家临终关怀机构---圣克里斯多弗关怀院,是由英国的桑德斯博士(D.C Saunders)于1967年在英国伦敦创办的。1987年,临终关怀在英国被批准作为医学的一门专业,并将其描述为“对患有活动性、进行性、预后有限的晚期疾病的患者进行研究、治疗和关怀照顾,焦点是生命质量”.20世纪80年代欧美、日本等都通过政府和法案,纷纷建立临终关怀机构。目前临终关怀服务机构已经遍及70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统计,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儿童癌症的发病率增加了25%.据国际抗癌联盟统计,儿童癌症的发生率约为万分之一,全世界每年有超过16万名儿童被诊断为癌症,约9万患儿死亡。在美国,癌症是1岁~14岁儿童的第一大疾病死亡原因。据欧洲27个国家统计,儿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为10.1/10万~15.8/10万[1].针对儿童如此高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许多国家建立了儿童临终关怀机构,如苏格兰东部的“瑞秋之家”和南部的“罗宾之家”,英国的儿童收容所协会(Association of Children's Hospice,ACH)、儿 童 姑 息 治 疗 协 会 (Association for Children'sPalliative Care,ACPC)、美国的儿童宁养中心(children'shospice)等。英国已经有40多家儿童临终关怀院,均以团队的形式为生存期有限的儿童和青少年提供短期舒缓治疗、症状护理和临终期照顾。并为整个家庭提供情感支持。到2007年,美国已有4 700个机构提供临终关怀,其中64%的机构更愿意接纳临终患儿。儿童的临终关怀在国际上受到普遍的重视。有研究显示,临终关怀对患儿疼痛和症状的管理,舒缓精神压力和家庭生离死别的情感非常有效[2].Dickens D S[3]对临终患儿进行临终关怀和非临终关怀比较显示,86%的家庭和患儿希望有临终关怀,这种良好的非医疗有助于家长和孩子心灵得到极大的抚慰,实行临终关怀的患儿死得更安详。Klick J C等[4]提出,即便是终末期的患儿,在他生命可预见的阶段,临终关怀可减轻患儿的痛苦。不仅如此,illings J等[5]指出,在最近几年里,儿童临终关怀应以临终儿童的家庭为中心,确保提供高品质的儿童临终关怀服务,满足临终患儿与其家庭的需要。此外,2010年英国的健康和社会关怀监管部门的护理质量委员会(The Care Quality Commission,CQC)建立了有效的临终关怀教育和培训,以确保有专业的员工队伍。笔者通过对新西兰儿童临终关怀院的考察学习发现,新西兰政府同样重视临终患儿的关怀服务,大多数临终患儿都能享受到临终关怀服务,开展的临终护理方式个体化、多样化,有专门的儿童安宁病房,并与居家服务相结合,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一种转变,是门诊、住院治疗模式的有效补充。适用于各种收入家庭,通过他们的工作,能给临终患儿及其家属提供支持服务。在儿童临终院,除临终患儿的亲人外,有专业的临终护理人员陪同患儿,满足患儿情感、生理、心理等多方面需求,一直支持患儿到去世。没有无谓的抢救和机械复苏方式,绝大部分临终患儿在关爱中安详地离开。
2、我国儿童临终关怀的发展状况。
我国的临终关怀起步较晚,1988年在天津医学院(现天津医科大学)成立了我国第一家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同年在上海诞生了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南汇护理院,标志着我国大陆临终关怀事业的起步。自1998年以来,香港李嘉诚基金会先后在全国各地建立了20多家宁养院,为关爱生命,促进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2006年中国生命关怀协会成立,使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相差较大,从服务对象来讲,多限于终末期的成年人。而对儿童临终关怀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少,但儿童的临终关怀是临床上经常面对的问题,是儿童护理的一个重要部分[4].2004年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的统计资料显示,儿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在城市为14.91/10万,农村为7.23/10万,且近年来已经翻番[6].由于经济条件等原因使我国现阶段有相当大一部分癌症患儿无条件入院治疗,而间断的门诊治疗又得不到系统、全面的诊治,说明我国有极大的儿童临终关怀需求,开展儿童临终关怀服务必要而迫切,应以较好的方式关注临终儿童的生命质量。然而,全国仅有一家专门的儿童临终护理院,即2009年在长沙成立的与英国联办的“蝴蝶之家”.这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儿童临终关怀的需求。对临终儿童全面关怀的匮乏已经阻碍了我国护理学科和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对儿童临终关怀模式的科学研究成为护理管理学研究的当务之急。针对我国国情,构建家庭式的临终关怀成为一个符合实际,并对我国家庭适用且有效的模式。正确的实施居家式的临终关怀弥补了家庭经济困难、社会医疗资源不足的弊端。能帮助患儿在临终前的一段时间内缓解疼痛,感情上得到温暖,心理上得到鼓励,精神上得到有效的安抚和慰藉。这对提高临终患儿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我国儿童临终关怀面临的困境。
3.1过度治疗普遍存在。
尽管许多家长知道患儿疾病无治愈的可能,虽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但仍然选择继续留院医治。家长一方面期盼着奇迹的出现,希望治疗能使患儿康复,另一方面希望通过治疗减轻患儿的症状,延长患儿的生命。但这给患儿带来了极大的身心痛苦。由于家长经济负担重,往往在巨大付出后,将负面情绪归咎于患儿,患儿在身体痛苦的同时,还承担精神的痛苦。史宝欣[7]指出,国内外的统计表明,普通医院在对晚期癌症患者实施医疗和护理服务的费用,远远高于临终关怀机构的费用。而临终关怀机构向晚期癌症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的服务,远远比肿瘤专科医院和综合性医院要专业和高效得多。可见,过度治疗的后果对家长和患儿都是极其不利的。所以家庭式的患儿临终关怀目前成为一个符合实际且有效的模式,这既减轻了大医院的工作负担,也减轻了家庭因患儿住院造成的巨大经济负担,有助于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分配[8].
3.2临终关怀观念尚未建立。
目前,对我国的大多数人来讲,死亡是恐怖和晦气的,是非常痛苦的事情,意味着与家庭的永久性分离。谈论死亡向来是国人的禁忌,特别是孩子的死亡,家长更是无法接受,将经历难以想象的痛苦和折磨。而临终关怀必然要和家长交流患儿的死亡,如何对待死亡等问题。由于我国的这种传统死亡观念,且人们对临终关怀的知识了解甚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临终关怀服务的开展。
3.3缺乏社会支持。
在英国、新西兰和我国的香港等地区,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住院或者居家宁养服务基本上都是免费的。美国甚至将宁养服务纳入了国民医疗保险范围。他们的临终关怀事业受到社会和政府的广泛支持,并以近17%的速度递增。我国台湾地区认为成功开展临终关怀服务应采取“三路并进”的方针,即临终关怀优质服务、生死教育和临终关怀政策,其中,推动临终关怀发展关键要依靠政府。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日趋加重,我国出现了相应的老年临终关怀模式,但儿童的临终关怀却缺少社会支持,相应的保险计划和慈善捐助很少,资金严重匮乏。儿童临终关怀人力资源短缺,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致使不能建立起像欧美国家那样健全的儿童临终关怀机构,不能保证儿童临终关怀照顾,临终儿童走得很无奈。
3.4医护人员缺乏心理学知识。
临终关怀需要心理支持,在国外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从事临终关怀的人员都必须接受培训,有专门针对心理的课程,他们也需取得临终关怀资格证才能上岗。然而,Steele R[9]1缺乏临终关怀的教育和训练。而心理护理的核心是激发临终患者潜在的生存意识,积极配合诊断和治疗,正视现实,战胜自我。临终患儿及家长的心理变化都比较复杂。而心理学又是较为独立的一门学科,良好的医患沟通不仅需要规章制度来保证,更重要的是医护人员要善于学习并掌握一定的心理学技巧,把握患者的心理分期和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护理。对不能治愈的患儿更注重对其生理的治疗和护理,然而现实中医护人员在心理护理、临终关怀方面很少关注。应将对临终患者实施的心理护理作为一种护理理念而不是形式,善于应用倾听技术,有效提高医患沟通的质量,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让患儿平静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
3.5缺少伦理和法律支持。
我国医护人员既要坚持救死扶伤的医学精神,又必须面临医疗活动与基本伦理原则之间的冲突,冲突会给医护人员带来困惑但又缺乏相关的指导,无疑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和负面情绪,医护人员一旦草率做出放弃治疗的决策,就极有可能导致医疗纠纷。故对实施临终关怀产生了操作上的伦理困境。为避免可能引起的法律诉讼以及防止放弃治疗被滥用,应由相关机构制定严格的放弃治疗范围、规则和程序,使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目前国内伦理委员会的发展历史不足20年,医疗机构如果能成立专业的医学伦理委员会,对临终患者治疗进行专业的伦理指导,解决由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所带来的相关伦理问题。这样既可以维护患者的正当权益,又可使临床医生免受伦理问题的困扰,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从法律上讲,法律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对人尊严的尊重和保护,临终关怀体现了法律的尊严价值。在英国,Hill K等[10]认为,进行临终关怀促进了自主权利的发展,并允许明智选择最终的生活护理。在我国发展临终关怀,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使更多人彻底更新观念,完善死亡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建立正确的生死观,真正实现和维护临终患儿的权益,从长远来看,对临终者的关怀体现了法律对人性的尊重,我国亟需建立和完善临终医学伦理道德法规体系,在立法上确立对临终关怀的法律保障机制,使得临终关怀观念得以普及,并得到国家和社会更大程度的支持和保障,促进相关立法的形成。
4、儿童临终关怀的特点。
儿童临终关怀与成人临终关怀一样具有重要的伦理意义,它是人道主义在医学领域内的升华,体现了生命神圣、质量和价值的统一,展示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儿童临终关怀又具有不同于成人临终关怀的特点。儿童的心理发育往往不成熟,他们对死亡的认识模糊,甚至缺乏认识,故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给予不同的心理支持。同时研究发现,对患儿的临终关怀,除了家长的安慰、关爱和耐心倾听外,无论哪个年龄段的患儿,娱乐支持能帮助患儿应付焦虑和悲伤,能使患儿重拾自信和自尊,对心理关怀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1].其次,在患者家属方面,家长心理上的创伤和悲痛往往更多,在我国,很多家庭是“4+2+1”式结构,儿童成为整个家庭的核心。家庭中失去唯一的子女的痛苦是无法想象的,儿童去世后与成人去世后引起的悲伤,最大的区别在于父母的悲伤持续时间更长,同时儿童的去世给整个家庭带来巨大的冲击,引发诸多社会、心理问题。因此,对患儿家属的深切关怀和开导变成了儿童临终关怀的重要部分。
5、我国儿童临终关怀发展趋势。
通过对国内外的儿童临终关怀发展及儿童临终关怀的特点分析,构建我国儿童临终关怀体系,对提高临终儿童生活质量,满足临终儿童需求,避免资源浪费,优化城市卫生资源,都是十分必要的。Jones B W[12]指出,儿童临终关怀和姑息治疗仍是一个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护理模式。正因为这样,我们应探索出一种更符合我国国情和民众需求的儿童居家临终关怀的模式。
参考文献:
[1]Curado M P,Edwards B,Shin H R,et al.Cancer incidence in five continentsIX[M].Lyon:France IARC scientific Publications,2007:278-329.
[2]Lindley L,Mark B,Lee S Y.Providing hospice care to children andyoung adult:A descriptive study of end-of-life organizations[J].JHosp Palliat Nurs,2009,11(6):315-323.
[3]Dickens D S.Comparing pediatric deaths with and without hospicesupport[J].Pediatr Blood Cancer,2010,54(5):746-750.
[4]Klick J C,Hauer J.Pediatric palliative care[J].Curr Probl PediatrAdolesc Health Care,2010,40(6):120-151.
[5]Billings J,Jenkins L,Black R.A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for children's hospices across London[J].Int J Palliat Nurs,2011,17(10):483-491.
[6] 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肿瘤登记年报2004[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54-58.
[7] 史宝欣.关于临终关怀产业化发展的思考[J].中国卫生产业,2006(8):28-31.
[8]Toce S,Collins M A.The FOOTPRINTS model of pediatric palliativecare[J].J Palliat Med,2003,6(6):989-1000.
[9]Steele R.Navigating uncharted territory:experiences of families when achild is dying[J].J Palliat Care,2005,21(1):35-43.
[10]Hill K,Coyne I.Palliative care nursing for children in the UK andIreland[J].Br J Nurs,2012,21(5):276-281.
临终关怀研究范文3
关键词:临终关怀 临终病人 生命 生活质量
早有“生命诚可贵”的名句警示世人生命的重要性。生命尽头的时候,人尤其脆弱,尤其需要关怀。临终关怀(hospice)是指向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照护,包括医疗、护理、心理和社会各方面,其宗旨是减少临终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的舒适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维护临终患者的尊严,同时给临终者的家属提供社会和心理乃至精神上的支持是一种具有高度价值观和伦理意义的服务活动。
1.临终关怀的起源、定义及我国发展现状
1.1 临终关怀的起源、定义
“临终关怀”(hospice或hospicecare)一词源于早年的西方,意思是朝圣者或旅客中途休息,重新补足体力的一个中途驿站。临终关怀起源于中世纪的修道院和济贫院,那里为重症濒死者提供精心的照料。现代意义上的临终关怀则是指为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照顾护理,包括医疗、护理、心理、精神等方面,以期临终患者的生命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心理得到安慰、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同时也使患者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
1.2 临终关怀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我国大陆于1988年在天津设立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同年10月上海创立了第1家临终关怀医院――南汇护理院,1992年北京成立了我国第1所民办临终关怀医院一松堂医院。目前我国包括香港和台湾地区的30个省、市、自治区相继创办了临终关怀和姑息治疗机构100多家,已有数千人从事临终关怀的工作。但是我国的临终关怀机构相对集中于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即使在这些大城市中,也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临终关怀医院偏少、医院设施差、患者少、病房空等现象和问题。临终关怀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临终关怀又具有发展的必然性,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经济水平提高,人们要求生活质量的现状要求临终关怀在我国的发展。我国的临终关怀事业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国外还有很大的差距,及需大力发展。
2.临终关怀的对象及护理要求
2.1 临终关怀的对象
临终者是临终关怀的直接对象,也是最主要的服务对象。但是临终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带来恐惧,也会引起家属痛苦的心理反应。这就要求家属能够掌握一定的护理知识,并处理好日常的工作、生活与照料任务的冲突,这些要求都给临终者家属带来了压力。所以,家属也是临终关怀的对象之一。
2.2 临终关怀的护理要求
我国目前临终关怀是由医护人员实施的,而且临终关怀的重点在于“护理”而非“医疗”,临终关怀工作者需要近距离地接触死亡,必然自己需要首先调整好心理上的压力,这对其心理素质和伦理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的临终关怀应该是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各个领域的工作者共同参与完成的。研究表明,一些护士对待死亡问题和濒死问题感到不适应,由于害怕、恐惧,认为护理无意义,麻烦辛苦,容易引起悲痛与忧伤,而不愿意接受临终护理工作。这表明护士尚需进一步改变观念,丰富知识,适应临终关怀的需要。作为经常接触临终病人和死亡的护理人员,也要有合理的方式方法缓解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维护自身心理健康。
3.临终关怀的目的及意义
3.1 临终关怀的目的
临终关怀的目的是以整个人为对象,提供精心照料,解除躯体痛苦,缓解对死亡的恐惧,维护其做人的尊严,提高其尚存生命质量,并给予家属心理关怀,最终使逝者死而无憾,生者问心无愧。
3.2 临终关怀的意义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和科技的进步,医学模式已从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化为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但是无论医学怎样进步,人总难免一死。在如何提高临终患者的生命质量、维护其人格及生命的尊严,使其更好的走完这一段历程,其目的不是延缓患者生命,而是要尽可能减少患者的痛苦,使之坦然愉快地走向人生终点。临终关怀主要为患者提供镇痛治疗、生活护理指导、心理辅导、临终关怀等服务。要求护理人员应掌握社会学、心理学等知识。因此临终关怀有其重要意义。
4.关于临终关怀的设想
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单独设置临终关怀病房,挑选一部分具有爱心耐心恒心的护理人员经过专门的培训,这样会让这些病人感受到温暖。在普通病房,可能有些护理措施是不到位的,也怕影响其他病人情绪,可是在这样特殊设置的病房,护理人员可以更好地对这些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和各方面的护理。临终关怀作为一个新的知识受到了国家,社会乃至在精神与人类文明史的关注,其发展前景是不可限量的。对从事临终关怀的护理人员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培养。医护人员要树立正确的死亡观,抛开传统思想影响,对外学习系统、全面的临终关怀知识。
临终关怀研究范文4
[关键词] 社区卫生; 临终关怀; 死亡
[中图分类号] R47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3-244-01
当前,临终关怀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和护理方式,已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了一个符合人性的、科学的治疗方法,为现代医学无法医治的病人提供了缓解痛苦,增强了病人对临终状态适应力的全面提高。可以说,治疗和护理临终病人的对象,有本质区别于其他疾病患者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给病人以关怀,尽量减轻病人的痛苦,使其庄严的生与死,其实质就是维护患者的尊严和保持人的完整性,是临床医学中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1 临终关怀需要认识的概念
1.1 临终关怀的含义 指对于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的患者提供姑息性和支持性的医学措施,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以减轻其疾病发展的进程。是医务人员运用医学、护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与实践知识为临终患者及家属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全面照护,使临终患者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家属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
1.2 临终关怀的理念 临终关怀是以对症为主的照料服务,通过全面的身心照料,减轻病人的痛苦,让其获得心理、社会的支持。从事这项服务工作的负责人都具有教授、主任医师的职称,且具有留学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工作经验和知识。他们把外国先进的理念、技术和服务规范带到中国,是这项学科的奠基人和研究者,培养了一批这样的专业人才。联合国认为,临终关怀是全世界范围内的需求,是人的一项基本人权,应视为是国家和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因而,它应该是团队的服务、专家的服务和全面的服务。
1.3 临终关怀的意义 临终关怀体现了人道主义的精神,无论是患者,还是家属及医护人员,都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坦然面对死亡,直面现实。面对无法医治的情况,能合理分配和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缓解卫生资源的无谓消耗,体现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对于一些家庭,可以摆脱沉重的医疗负担,安慰子女和家人,是解决临终患者照料困难的一个途径。同时,接受临终关怀服务,可以大大减少巨额的医疗开支,保证医疗保险获得更有效的效益,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减轻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上来。
2 临终关怀需要考虑的问题
2.1 临终患者的特征 临终患者的生理变化是:疼痛往往是患者最受折磨的症状,尤其是癌症患者,若不能有效的控制疼痛,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循环系统的表现可有皮肤苍白、湿冷、四肢发绀、脉搏增快、甚至血压下降等;消化系统的表现可有恶心、呕吐、腹胀、口干等;呼吸系统的表现可有呼吸由快到慢,出现潮式呼吸或张口呼吸等;其它神经系统等均有不同的功能下降的表现。心理变化是:心理障碍重重,如暴躁、孤僻、多疑、意志薄弱、依赖性增强等,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下降,甚至出现抑郁、绝望的念头。大多数人倾向关心后事,考虑子女儿孙、对遗体的处理和家庭财产等问题。
2.2 临终关怀的模式 临终关怀的模式随着医学的发展有所发展,早期的有“整体医学模式”,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的健康和疾病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进入20世纪60年代,人类对生命现象的不断研究,确立了“生物医学模式”。到了70年代,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于是创立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从具体的形式看,我国的基本模式是有三种:一是独立的临终关怀医院,早期的有1987年在北京创办的第一所民办的临终关怀医院,以及上海政府建立的上海南汇护理院;二是综合医院的临终关怀病房;三是在家庭病床基础上的家庭式的临终病床。
2.3 需要解决的问题 体现在人们固有的死亡观念能否改变,面对死亡的来临,是否做好了死亡前的准备?在伦理孝道方面,能否为老人竭尽全力尽好孝道。面对传统医学理念的影响,是否为他们提供了姑息性的治疗,以控制症状,解除痛苦。对个别医院管理机制的不建全,是否得到行政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各级部门机构之间能否保证协调和沟通,以及社会支持的力量是否强大,对于专业护理人员的培养,是否下力气去完成,让他们具有深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娴熟的业务技术,再有就是对临终关怀机构数量不足、硬件条件不够等因素的考虑。
3 临终关怀需要研究的对策
3.1 政策层面的问题 政府要将临终关怀问题纳入卫生服务体系的政策和制度中来研究,建立我国本土化的临终关怀服务体系和网络。卫生部门要明确这项工作的管理功能定位,抓好行业规范化管理。要建立健全各项保障制度,完善评估指标的准确性,加大对临终关怀事业的宣传和研究工作、教育工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
3.2 社会工作的责任 临终关怀工作者要自愿从事这项工作,能全心投入到事业中来。要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乐于负责、敢于负责。在这同时,要努力的学习,刻苦钻研业务技术,用精湛的水平满腔热情的为他们服务。要做好死亡教育,通过“临床关怀团队”,开展各项医疗关怀、护理关怀、心理关怀,要注重培养好从事这项工作的医生、护士、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用更精细的工作赢得病人的拥护。
3.3 具体护理的内容 首要的是提供疼痛护理,为其解决直接的肉体痛苦,具体可用药物和非药物的止痛的方法;其次是具体的常规护理,维持各项生命体征的正常,对症治疗出现的临床症状,加强饮食干预,保证内外环境整洁、舒适、安静;第三是做好心理护理,通过给予倾听、交谈、陪伴等形式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发生的过程,如何应对疾病的发生和积极的配合治疗;最后要创造各种积极的支持系统,保证工作顺利的进行。
综上所述,在中国推进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临床医务工作者担负着神圣的责任,对临终病人要更加细心照护,这不仅体现了对人的尊严,而且可以减轻家庭和单位的负担,也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内容,各级医疗机构要切实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施永兴,王光荣.中国城市临终关怀服务现状政策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0,5-13.
[2] 史宝欣,杨立群.临终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30.
[3] 王珏辉,姬栋岩,张宵艳.老年护理技术[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56-65.
临终关怀研究范文5
关键词:老年人 居家临终 临终关怀 现状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c)-0245-01
临终关怀是一种特殊的卫生保健服务,指有多学科、多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的临终关怀团队,为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舒缓疗护,以使临终患者缓解病痛,维护临终患者的尊严,得以舒适安宁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旅程[1]。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非传染疾病的日益增多,临终关怀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以及政府的关注。对于现阶段我国国情,居家临终关怀的发展是必然的。居家临终关怀是临终患者在家庭中由社区护理人员定期访视,以家人照顾为主,使临终患者在舒适熟悉的环境中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我国居家临终关怀起步晚,发展缓慢,本文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居家临终关怀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我国老年人居家临终关怀护理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1 我国居家临终关怀现状分析
1.1 老龄化社会
我国的临终关怀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目前我国临终关怀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即临终关怀专门机构、综合性医院内附设临终关怀病房、居家照料[2]。据统计,到2025年,几乎14%的人口将是老年人,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将成为增长非常快的一个群体,这就预示着将有相当一部分的老年人将成为临终患者,生活不能自理[3]。根据李霞,付伟对188位老人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2.6%的老年人渴望获得家庭式的专业护理[2]。
1.2 资金来源有限
在我国现有的经济条件下,想要从政府资金渠道挪出专项经费来发展临终关怀事业,建立没有盈利的关怀病房是相当困难的[4]。不同于国外临终关怀机构有充足的慈善捐款和政府资金支持,我国政府专项资金少,发展临终关怀机构仅靠民间集资和慈善捐款,建立的机构规模较小,又多不以盈利为目的,机构运转困难。鉴于这种原因,以家庭为单位的居家临终模式更有发展潜力。
1.3 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儒家思想“仁孝”深入骨髓,“落叶归根”,都让老人选择居家临终,“养儿防老”,传统孝道的教育让老年患者和其家属都希望能在家中与亲人度过最后的一段时光。这种现象在我国较为普遍,是居家临终护理的发展的有效前提。
1.4 开展临终关怀教育,加强“死亡教育”
从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来说,死亡教育几乎不曾提过。而美国的死亡教育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相对于我们国家到现在对于死亡话题都是讳莫如深,死亡教育的发展是刻不容缓的。传统上对于死后的世界描述都是极其恐怖的,“地狱”,“阴间”等词汇耳熟能详,从小家长就给孩子灌输鬼怪恐怖的思想,对于死亡更是一种禁忌话题,连谈论都是忌讳的。这种思想上的,必须被打破,不然会成为妨害临终关怀发展的强大敌人。加强“死亡教育”,首先可以提高对于生命的认知,了解生老命死的自然规律,也是临终关怀发展的关键。
1.5 临终护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据赵佩英[5]等的调查分析,指出护理人员的不足有临终关怀知识缺乏、缺乏临终关怀的护理培训、缺乏规范的临终关怀护理常规。护士在面对传统死亡观和临终关怀的矛盾存在困扰与迟疑,首先从自身出发,走出传统死亡观念的困境,克服恐惧心理,才能帮助患者和家属,传播现代死亡观念,正确认识死亡的自然规律,平静接受,共同度过。
1.6 医院模式
由于医院是以营利性为目的,“看病难,看病贵”,成为困扰患者就医的难题。医院现阶段以“治疗”为目的,开展以“关怀”为目的的临终病房只是少数,临终病人在医院相对应只能做一些基础的护理工作,而由于床位的紧缺,很多急需住院治疗的病人却无法及时的得到救助。医院治疗已不能挽救病人生命,且多数病人虽然医保政策能报销一部分但自费部分也承有较重的经济压力。老年患者由于担心给子女增加经济负担,疾病无法医治,也会提出回家休养。而医院病人饱和,医院无法提供足够的床位给临终病人,也多数建议临终病人回家修养。社区卫生服务站正好可以解决这一矛盾,既可较大的降低费用,又可得到家人照顾。
2 我国开展居家临终关怀的对策
2.1 创建舒适的环境
对于老年临终患者,选择居家临终,对于家中环境熟悉也是一个原因。而家属可以根据患者喜好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居住环境,有利于患者保持较好的心情,与其亲属进行告别。良好的家庭环境能降低晚期临终患者对死亡的恐惧和不安,并有利于家属参与照护患者[6]。
2.2 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教育
多数老年患者受慢性疾病的长期困扰,会产生消极厌世的心态,对于外界事物漠不关心,郁郁寡欢。此时更多的是需要家人的悉心照顾和安慰。护理人员可从帮指导患者家属,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变化,从医学的角度,说明生老病死这一自然规律,宽慰患者,多多珍惜与家人相处时间,不要过于悲伤。
2.3 注意患者家属的心理教育和疏导
居家临终关怀不仅仅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也要加强对居家临终患者心理的教育,使之懂得生命老化的正常规律,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使患者能够接受家人即将离世的现实,协助社区医护人员做好患者的工作。老年患者临终阶段护理人员因做好家属的工作,提前告知病人病情的发展,预防家属出现过激的情绪和行为,让家属多做安慰鼓励病人,更能缓和病人的情绪。
2.4 家庭照顾为主
居家临终护理有社区医生护士定期访视,更多地是依靠家庭成员的照顾。日常护理工作由护理人员指导家庭成员完成,需告知患者病情进展,以便及时抢救,提高病人生命的质量。在居家护理中,以家庭为单位,家人照顾为主,既能完成家人敬孝的心愿,又能让老人感受温暖的亲情。
参考文献
[1]化前珍.老年护理学[M].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85.
[2]李霞,付伟.老龄化背景下社区老年人群对临终关怀的需求及对策研究[J].健康研究,2012,32(2):143-145.
[3]吴俊晓.农村居家照料老年病人临终关怀现状与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8,28(10):769-770.
[4]王玉梅,肖适崎.我国临终关怀发展中有关问题探讨[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6,9(3):180-182.
临终关怀研究范文6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死因模式转变;临终关怀;死亡观念;死亡教育
中图分类号:R8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4)02-0043-04
收稿日期:2013-10-28
作者简介:徐晓红(1960- ),女,江苏宜兴人,副教授,工程硕士,主要从事高职院校管理工作。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realizing path of hospice care
XU Xiao-Hong
(Nantong Textile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Nantong, Jiangsu,226007,China)
Abstract:The aging of population and change of death causes prompt the demand for hospice care, which is a requirement for the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to release pressure as well as a reflection of social progress. The traditional attitudes have imped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ospice care, so it is urgent that education on death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working plan of related departments to change traditional ideas about death,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that hospice care plays, and promote scientific ways of hospice care for the ultimate goal of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hospice care service.
Key words:aging of population; change of death causes; hospice care; attitudes towards death; education on death
一、临终关怀的内容与目标
临终关怀又称“安宁和缓医疗”、“善终服务”、“安宁疗护”、“姑息疗法” 。桑德斯博士于1967年在英国首创临终关怀院。临终关怀是向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照料,涉及医疗、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临终关怀从人道主义精神出发,以照护为主替代治疗为主,以整体服务的形式提供适度治疗,满足患者及亲属的心理需要。临终关怀服务的目的在于使临终病人的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减轻,病情得到延缓,生命质量得以提高,安宁、舒适地完成人生的最后旅程,从而使患者亲属的身心健康也得到尽可能的维护。临终关怀服务包括四个方面:(1)对临终者进行姑息性治疗和护理,使其疼痛得到缓解,症状得到控制,增加其舒适感。(2)理解临终者的情绪,尽最大可能减轻焦虑和抑郁,使其从复杂的心理定势中解脱出来,坦然接受并面对现实,避免情绪失控和极端行为,安详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3)给临终病人留下安排后事的机会,最后一次履行对社会、家庭的职责,如对亲人的希望、个人遗产的分配、债务的处理、器官捐赠等。(4)帮助亲属做好临终与后事安排,包括临终照护安排、治疗方式、殡葬计划等。
二、临终关怀的现实需要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目前60岁以上人口已经达1.78亿,占13.3%[1]。党的十报告指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因此,临终关怀的提出适应了我国的现实国情。
(一)临终关怀是人口老龄化与死因模式改变的需要
老年人口是一个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群体,据民政部透露,全国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有940万,部分失能老人更是多达1 894万。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恶性肿瘤已替代呼吸系统疾病成为全国城乡居民的第一死因[2]。也就是说当前社会的死因模式已经从从前的急性病为主发展为现在的慢性病、难以治愈且痛苦的癌症为主,这就要求医疗模式从单纯地关注疾病向注重减轻痛苦、提高生命质量方向转变。人口老龄化、癌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的提高,使得临终关怀的需求日益增强。
(二)临终关怀是病人及其亲属释放压力的有效途径
癌症带给病人突出的问题是肉体上持续的痛苦、高额治疗费用带来的经济压力以及精神上的恐惧。对于患者的亲属,在感情上难以接受即将失去亲人的现实的同时,还要承受持续、不断增加的经济压力、工作压力、精神压力与社会压力。有了晚期肿瘤患者的家庭多是不惜倾家荡产极力抢救,患者艰难存活,全家痛苦煎熬。由于手术、介入、化疗、放疗等治疗手段的不断丰富、检测设备不断更新,当代社会已经不可避免地进入了过度医疗时代,仿佛一切病痛只有尝试过所有可能的治疗手段,才能证明它的不可逆转性。事实上,对于进入生命晚期的病人来说,太多的治疗和检查已经没有实际救治意义,临终关怀才能给他们更大的帮助。曾有美国专家指出,即使越来越多的医学界人士意识到对晚期癌症患者实施化疗等疗法弊大于利,但仍有相当多的癌症病人在临终前接受了毫无意义的治疗,最终在十分痛苦的状态下离开人世。对晚期癌症患者来说,过度治疗既花钱又痛苦。手术或化、放疗等激烈治疗带来的痛苦可能比癌症本身更重,甚至可能加速死亡[3]。在这种情况下,临终关怀是病人及其亲属的最佳选择。
(三)临终关怀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体现
临终关怀不是一种治愈疗法,而是一种专注于让患者在逝世前的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减轻疾病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临终关怀修正了过去只关注疾病本身,忽视对患者精神关照的做法,也适应了现代社会家庭人口结构的演变。另一方面,将大量的医疗资源用在无法治愈的病人身上,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亲人的负担,还浪费了大量的社会卫生资源。张朝霞等人对215例恶性肿瘤患者临终期医疗费用的调查结果表明,恶性肿瘤患者临终期的医疗消费十分惊人,给卫生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4]。美国有调查显示,在临终关怀上花掉1美元,会节约1.52美元的医疗保险费用[5]。临终关怀体现了人道主义的精神,是患者的需要,是患者亲属的需要,也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1992年卫生部原部长陈敏章在首届东西方临终关怀国际研讨会上曾说:“对临终病人的照护,不仅体现对人类尊严的维护,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家庭和单位的负担,也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部分内容,是一种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善举”。
三、传统死亡观念与我国临终关怀的发展
(一)我国临终关怀的发展现状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2008年组织的“中国城市临终关怀服务现状与政策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每年大约需要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病人超过750万,临终关怀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6]。中国的临终关怀服务最早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1988年,天津成立了第一个临床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同年,上海创建了我国第一所临终关怀医院。但是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的临终关怀事业规模仍然非常有限。目前开设临终关怀的医疗机构约有100多家,几千张床位[7],临终关怀资源十分匮乏,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英国一家调查机构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英国和澳大利亚成为最能获得“体面的临终关怀”的国家,中国排名37位[8],在40个主要经济体中排名倒数第四。在西方一些国家,临终关怀项目开展得非常普遍,无论是医院、老年公寓,还是居家住所,各种形式的临终关怀项目随处可见。如美国,有超过3 200个临终关怀机构[9]。在一些医院,只要有两位医生签字,证实某位病人患有不治之症,而且其寿命不会超过6个月,他(她)就有资格住进临终关怀医院(或者呆在自己的家里),主治医生的责任是千方百计地减少病人的痛苦,让他(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能享受人生,最后舒舒服服地、没有遗憾地走向死亡[10]。
(二)传统死亡观念对临终关怀发展的制约
中国在“体面的临终关怀”国家中排名如此之低,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传统死亡观念对临终关怀的负面影响。上个世纪中叶,一些发达国家积极开展死亡教育,普及死亡知识,特别是美国,制定了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正规课程,使死亡教育系统化、规范化。而中国的死亡教育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使得临终关怀理念根本得不到社会的广泛认可、理解与支持,与现代化的发展很不适应。郑晓江指出,中国传统的死亡观念有三大特征阻碍科学地认识死亡问题[11]。一是死亡态度的政治化。无论是官方的意识形态还是传统的思想观念,都在极力倡导尽忠尽节可以流芳百世,苟且偷生则会遗臭万年的生死态度,导致中国人缺乏个体生命神圣的观念,缺乏对个体生命存亡的深切关怀。二是死亡的伦理化。历代贤哲无不鼓励人们应该且必须为其所属集团的利益和道德的价值而勇于赴死。个人生死的家庭家族化,使得个人的去世导致亲属的极大悲伤。三是死亡的神秘化。认为死后世界由魂魄、鬼神、阴间、极乐世界等构成,是一个无法确知却又充满很多可能的世界,致使中国人面对死亡常常产生极大的恐惧和痛苦。
传统死亡观念对临终关怀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回避死亡问题。尽管死亡随时都可能发生,但许多人仍不愿意正视它,因为死亡让人联想到的是一层层地狱,故而害怕死亡,对死亡采取否定、回避的态度。生与死是人生中的两件大事,但是,中国人很重视优生,却忌讳死亡问题,对于许多人来说,对死亡的探讨仍是一个。死亡教育基本上是空白,这使得不少人对临终关怀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北京地区调查发现, 77%的中老年人、71%的大学生不知道临终关怀。调查对象中,尤其是中老年人,不愿意接受有关此类问题的采访,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9]。死亡和濒死在传统文化中被视为晦气,但临终关怀却使死亡问题公开化。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老人自己可以谈论死亡,如果子女谈论,就会被扣上“不孝”的帽子,要是他人与老人谈论,就被认为是在咒他死。实践表明,如果在居民区设立临终关怀医院会让许多居民存在心理障碍,甚至有人将临终关怀医院称之为“死人医院”。临终关怀不被认可,也很难摆到桌面上来谈。二是传统孝道观的误区。许多临终病人家属不能接受放弃积极治疗而选择临终关怀,原因是担心被指责不尽孝道。甚至连送老人去老年公寓都不肯,认为这是不孝,认为“临终关怀就是送终、等死”。有资料表明:对于晚期癌症患者,亲属的求医动机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伦理上的考虑。很多患者的家属心存疑惧,如不把患者治疗到服侍到最后一息,不为病人多花一些钱,社会舆论受不了[12]。于是,多数人在亲人病危时要求医生尽全力抢救,期待奇迹出现,以人工呼吸机、心脏起搏器、血液透析和鼻饲等需要高额费用的方法来维持朝不保夕的生命,但这种抢救往往是过度的,可能会让病人已经濒临衰竭的身体增加数倍痛苦。还有,薄养厚葬思想下的死亡仪式缺少了死亡的高贵和神圣。各地的葬礼不乏大操大办,很多死者亲属在仪式上呼天抢地,而刚一吃完饭便开始打麻将,悲痛全无,厚葬仪式仅仅是向外人显示自己孝道的一种手段。
四、临终关怀的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