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算审计应急预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结算审计应急预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结算审计应急预案

结算审计应急预案范文1

按照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办公室《关于开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调研的通知》,区政府组织发改、卫生、财政、民政、劳动保障、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对全区的基本医疗保障、公共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服务、药物供应保障等工作进行调研,并根据《全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鲁政发〔2009〕90号),结合我区实际,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xx区辖5个街道办事处、2个镇,126个行政村、68个社区,总面积336.86平方公里,人口62.6万,其中区属人口35万、农业人口16万。2008年,全区实现地方财政收入7.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80元。现有区直医疗卫生机构3处(市中医二院、区人民医院、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处、镇卫生院2处,职工688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365人);社区卫生服务站66处、村卫生所108处(在岗社区、乡村医生588人),先后被授予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区、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示范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全省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省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先进区、全省结核病防治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一、全区医药卫生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规范优化医保医疗服务管理流程,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全区医药卫生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2008年,全区医疗保险参保47098人,其中在职人员37019人,退休人员10079人;收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4063万元,其中统筹基金2848万元,个人帐户1215万元;支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3757万元,其中统筹基金支付2677万元,当年社保基金结余306万元,基金结余率7.5%;累计滚存结余374万元,结余率7.34%。

(一)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情况。一是新农合制度建设实现全面覆盖。我区新农合作制度从2004年开始试点,2005年被列为省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农民个人筹资从2004年的人均10元,增加到2009年的人均20元;各级财政补助由2004年的人均10元,提高到了2009年的人均80元,达到了人均筹资100元标准。工作中,我们坚持农民自愿参加、公开公正、规范运作、加强监督,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实施意见》(泰政发【2008】90号),在全市实行合作医疗统一报销比例和结算模式,推行参合患者在全区就诊和在市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一证通”制度。调整印发了《2009年度新农合实施细则》,加强对管理人员、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基层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人员等相关人员新农合基本知识培训,让参合农民及时了解上级政策,熟悉就诊报销程序和报销比例。同时,区政府将新农合工作纳入了对各镇(街道)年度科学发展观考核内容,逐级签定了目标责任书。在资金使用上严格报销比例,实行医院结算、合作办审核、财政拨付、封闭运行制度。区审计部门定期对全区合作医疗基金进行专门审计,确保合作医疗基金专款专用、规范操作、封闭运行。定期将收缴农民的合作医疗基金、农民报销情况向村民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从根本上保证了新农合医疗基金的安全有效使用。目前,我区的合作医疗、药品经营、社区卫生服务和医疗机构管理全部纳入微机网络监督与监管,定点医院与市、区新农合办公室微机联网运作管理,住院参合病人信息达到了全市共享。农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得到有效缓解,实现了群众满意、卫生发展、政府放心的目的。二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更加完善。我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于2002年正式启动,参保范围覆盖了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机关事业、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等。医疗保险基金建立的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资金,由区医疗保险处统一调度使用,参保人员发生的医疗费用、门诊费用由个人账户支付,住院费用实行网络结算,患者出院时,只负担个人部分,其余部分由定点医疗机构和社保局结算。转诊转院的患者,须根据转往医院所在区域先自负符合规定费用的一定比例的费用,即:转往本省省属医疗机构治疗,结算时个人先自负符合规定费用的5%;转往省外公立医疗机构治疗,结算时个人先自负符合规定费用的10%。然后再自负最高级医院住院起付标准,剩余部分按基本医疗保险结算办法结算。2003年,为降低困难企业负担,全区推出了住院统筹,降低了企业缴费比例。2005年为推进全区企业改革,我区制定出台了《区属企业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将2324名破产改制企业退休人员全部纳入职工医疗保险,较好地维护了职工的医疗保障权益。2008年度,全区实际发生住院人数4655人,已出院人数为4367人,发生住院医疗费用3883万元,人均住院费用8892元,其中医疗保险统筹内住院费用3428万元,人均7850元,占医疗总费用的88.3%。统筹基金支付2464万元,为住院费用的63.46%,统筹内费用的71.9%。个人负担率为36.54%和28.1%。三是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逐步开展。我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认真总结07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2008年把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计划”列为为民要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区政府两次举行大规模的集中宣传活动,并对121名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同时,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落实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实施意见》(xx政办发〔2008〕21号),允许参保人员在一个医疗保险参保年度内随时参保,自参保缴费的次月起开始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其他相关政策按照《xx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细则》(泰政办发〔2007〕45号)的规定执行。我区已多次为全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经办工作座谈会、试点工作座谈会提供现场。

(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一是认真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1)加快两个体系建设。按照“疾病控制、卫生监督体制”改革要求,2005年区委、区政府成立了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区卫生监督局,具体承担全区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职能。积极开展卫生监督下沉工作,设立街道镇卫生监督机构5处,聘任街道镇卫生监督员15人,把卫生监督触角延伸到社区和村,并聘任63名社区卫生助理员,108名村卫生监督助理员,构建了全方位、无缝隙监督体系。(2)提升疾病预防控制水平。扎实开展全省结核病防治示范区工作,成功实施了省级“无结核病的和谐校园”、“社区结核病控制”等项目,为全省城区结核病控制提供了经验。申报了省级心脑血管病防治示范县,目前已通过省卫生厅中期评估。全面开展艾滋病防制,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常规检测和自愿咨询监测工作。认真开展计划免疫工作。从2005年6月份起实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费分发、免费接种。从2008年5月份起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对新增加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实行免费分发、免费接种。(3)加强卫生监督工作。突出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综合整治。目前,通过省、市、区卫生部门认定的A级单位9个,B级单位36个,C级单位813个,全区食品安全形势得到切实改观。打击非法行医,规范医疗市场。规范持证卫生机构,统一标识、统一布局,通过年度校验督促全部达标。先后针对无证私自行医、药店非法坐堂行医、超执业范围非法开展诊疗活动、空挂单位对外服务等开展了专项治理,净化了医疗市场。积极开展“星级社区”、“星级道路”、“星级店铺”创建活动。结合泰城综合整治活动,制定了餐饮、公共场所、商店等星级创建方案,通过创建进一步提升了行业卫生管理水平。二是科学应对各类突发性事件。经过多年建设,全区已形成了设施和功能相对齐全的区、处镇、社区(村)三级公共卫生工作网络和服务体系,有一支人员充备的卫生专业技术和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方面,以市中医二院、区人民医院为龙头,以镇村两级医疗单位为框架构建了全覆盖的医疗救治体系,承担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任务。完善了急救中心建设,配齐了“120”救护车和基本医疗救护设备。(1)建立组织,完善预案。区政府成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和应急办公室,设立了流行病学、消毒技术、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及放射事故调查、环境污染事故调查、实验室检验检测、后勤保障、宣传教育八个专业技术小组,明确各自职责任务和工作流程。根据传染病流行情况,有针对性地建立了霍乱、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十一运会保障、救灾防病等各种情况下的领导小组、各专业技术小组,做到人员、物资、技术、培训四到位。健全完善《xx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结合实际制定了《xx区突发霍乱应急预案》、《xx区突发人感染高致病性流感、禽流感应急预案》、《xx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处理预案》、《xx区甲型H1N1流感应急处置方案》、《xx区2009年防汛救灾应急预案》、《xx区手足口病防治方案》、十一运会保障等相关传染病应急预案,并根据工作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预案。(2)健全机制,及时处置。制定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做好突发公共事件隐患的排查,建立健全监测、预测、预报、预警体系。处镇以上医疗机构全部实行了疫情网络直报,全区设立了49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点,强化应急值守机制,认真落实应急值班制度,初步形成了以疫情值班电话为主线,各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公共卫生监测点为依托的传染病及突发应急信息网络系统。做好应急专用物资、器材装备的储备工作,加强医院急诊科和重症监护ICU建设。(3)强化演练,提高能力。根据应急管理工作的要求,每年开展应急队伍各专业小组专题培训,对49个公共卫生监测点人员进行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培训,每月召开例会,对各处镇疫情报告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了应急救援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处置能力。按照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战要求,高度重视应急演练工作,在演练中落实预案,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预案。组织开展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霍乱腹泻病防控等应急演练。

(三)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一是整合医疗卫生资源。根据区域位置和区、镇(街道)、村三级医疗保健机构状况,对城区的区级医院着力加强重点特色专科建设,培植了“中医治未病”、“中医骨伤”、“中医中风”等一批国家及省市级重点专科;两个镇卫生院分别列入了全省乡镇卫生院“360工程”和“1127工程”建设单位,新建和改建了业务用房,优化配套了医疗设备;五处街道卫生院(防保站)按照省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通过转型,建成了高标准的省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时,加大村级卫生所的改貌配套建设力度,结合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全面推进村卫生所改貌建设,对新建的村级卫生机构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扶持,每建成1处符合标准的新卫生所,区财政和镇财政各给予扶持资金1万元,形成了区、镇、村共同参与卫生所建设的良性投入机制。目前,全区108处卫生所全部达到“五室分开”和设施配套要求,66处社区卫生服务站均达到二星级以上标准,群众的就医环境大大改善。随着医疗机构设施的不断完善,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农(居)民实现了“小病不出村(社区)”。二是切实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区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理顺处镇卫生机构管理体制的通知》(xx政发【2007】125号)等文件,理顺了处镇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实行卫生工作全行业管理。处镇卫生机构、人员编制由区人事局进行核定,其机构、人员上划区卫生局实行统一管理;处镇卫生机构实行主任(院长)负责制,主任(院长)是本单位和所辖一体化管理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所的法人代表。主任(院长)实行选聘制;实行卫生服务机构行政、业务、财务、药品统一管理体制。对区直和处镇医疗卫生单位实行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全面深化基层卫生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改革,通过制定岗位薪筹制,实行全员竞争上岗、双向选择、逐级聘任制度。推行以“三制、四管、五统一”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制定落实乡村医生养老保险政策,使他们才有所用、老有所养,切实解除了广大基层义务人员的后顾之忧,提高了他们为全区卫生事业发展而奋斗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同时,遵循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规律,突出抓好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目前,全区所有乡村医生全部达到中专以上学历水平,完成向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医师的转化。鼓励多种形式的在职继续医学教育,全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普及率达到95%以上。

(四)药物供应保障体系建设情况。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事关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药物供应保障体系的建设,2006年成立区监察、卫生部门及各处镇组成的药品集中采购领导小组和区药品集中采购办公室,在全区全面推行药品集中采购供应,实行区药品采购供应中心—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库—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药品器械统一采购供应制度。区药品采购供应中心竞标采购药品后零加价配送至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逐步修订完善关于加强药品集中采购的制度、办法,实行药事委员会例会制度;不断加强药品质量的监控,有效的降低药品采购价格,杜绝假劣药品流入,保证了群众用药安全。目前,我区有定点医疗机构23家,其中处镇卫生机构8家(68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纳入居民医疗保险),定点药店47家。在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管理上,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利用“协议”的形式来约束对方的行为。协议对双方的权利、义务、环境、设施、药品品种及质量、服务质量、专业人员配备、医疗费用结算、违约责任、争议处理等都作了明确规定。二是建立不定期检查制度,针对医疗费用出现的问题,随时抽查各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三是建立走访制度,认真听取患者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意见,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对严重违约的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取消其定点资格,有效维护了广大患者的利益。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参照省政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我区的医药卫生事业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城乡基本医疗保障统筹层次太低。xx区老企业多,老职工多,医疗保险统筹层次不高,而且地域狭小,市直、岱岳区、xx区三家共管,扩面难度很大。如2008年医疗保险人均缴费基数为1100元,企业人员缴费基数为920元,基金筹集水平不高。

二是公共卫生职能需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的公益性需增强。公共卫生的补偿机制尚未得到真正落实,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不高,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实验室装备落后,卫生应急专业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影响了公共卫生机构对重大疾病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和处置能力。

三是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尚未建立全面、系统的公立医院绩效评估体系,政府补偿不到位,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下降,服务意识不强、群众看病不方便、用药不合理、医药费用增长过快等。新农合筹资水平偏低,农民医疗保健消费水平偏高,要求回报概率大,且直接到市级医院住院治疗人数偏多,小病大治现象较为普遍,造成合作医疗基金支出压力较大。

四是基础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城区外的医务人员普遍感到工作压力大,有较大比例的医务人员认为待遇不高,尤其是聘用制护士收入偏低;卫生系列职称晋升相比其他行业难度大,取得资格后由于受职位所限多年得不到聘任。

三、几点建议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解决目前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途径,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保障。要在牢牢把握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质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各级财政的投入力度,切实抓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五项重点改革,使改革尽快取得明显成效。

1、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险管理制度。目前,几项医疗保险制度并存,各制度之间缺乏衔接和转换,存在重复参保、重复享受、财政重复补贴、机构重复设置,管理效率不高等问题。建议整合医疗保障资源,建立大医疗保障体系,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整合;在整合制度的基础上,整合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在整合机构的基础上,整合管理服务平台和网络结算系统,扩大基金的共济范围,增强基金抗风险能力,提高城乡医疗保障资源的使用效率。

2、提高医疗保险的统筹层次。建议尽快实现市、省级医疗统筹,建立统一的医疗保险政策,实现异地结算,逐步提高职工的医疗保险待遇。同时,根据统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科学的、多层次医疗政策,建立医疗三险衔接、接续制度,加快参保人员医疗异地结算的步伐。

结算审计应急预案范文2

1成本管理效果

在项目规划设计阶段,努力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将高压管道由原方案的248km优化为135km,节约成本约15×108元。通过优化管道路由,有效避开建筑物的拆迁,与其他同类项目比较,大约节省费用6×108元,同时也大大方便了管道投产后的运行管理。向政府及旧城改造项目公司提出采用等面积置换土地的方式解决管道占地的问题,并建议由旧城改造项目公司自行拆除旧厂房,减少高压管道绕行5km,节省费用7000×104元。争取政府不对高压管道两侧的土地进行征地,避免征地135×104m2,减少费用8.1×108元。②在项目招标阶段,采取公开招标确定设计、施工等单位,较国家规定的计价标准减少费用2861×104元;每个标段又通过抽签方式确定施工单位,施工费用下浮率达9.64%(同类项目施工费用下浮率一般为3%~5%),大约节省2819×104元。③在项目施工阶段,从技术、经济、进度等方面对施工方案进行对比和择优。7标段龙大高速进行一次性定向钻穿越,减少两段顶管施工,减少费用80×104元;12标段恢复市政绿化,做到合理、适中,超标准部分由政府负责,节省费用600×104元;14标段瞭望山段由盾构隧道法施工改为大开挖施工,节省费用1500×104元;16标段管沟保护优化施工,节省费用650×104元;17标段布澜路4处顶管施工改为大开挖施工,节省费用800×104元。

2成本管理需关注的问题

结算审计应急预案范文3

第一条为加强*市医药储备资金的管理,确保医药储备资金的安全和保值,按照《国家医药储备管理办法》、《*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市医药储备管理办法》文件精神,根据财政性资金财政、财务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医药储备资金主要用于储备应对较大和一般规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件所需的医药物资。储备资金必须严格管理,保证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承担*市医药储备任务并占用医药储备资金的单位,以及与医药储备有关的政府职能部门。

第四条医药储备资金来源:

⑴政拨款(包括以前年度拨入的医药储备资金);

⑵药储备资金存款利息收入;

⑶社会捐款及其他来源。

第二章资金的使用与管理

第五条为了管好用好医药储备资金,有利于医药储备的调动,市级医药储备工作原则上委托符合《*市医药储备管理办法》(京药监办[*]98号)规定条件的市属国有医药控股企业(简称“承储单位”)承担。经联系小组研究,并报请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批准,可以由非国有企业承担部分储备任务。

第六条储备资金的拨付。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市医药储备工作联席小组确定的医药储备计划,结合医药储备资金结存情况,商市财政局同意后,向承储单位下达拨付医药储备资金的正式通知,并由市财政局按规定的程序下拨医药储备资金。

第七条储备资金的调整。因医药储备计划调整或其它因素影响,对承储单位的医药储备量进行调整时,承储单位占用的储备资金也要做相应调整,即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调整后的储备计划,向储备单位书面下达资金调整通知,由市财政局增拨或调回医药储备资金。

第八条为确保医药储备资金有效使用,在没有发生较大和一般规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时,轮转保值的产品库存量不得低于储备计划的70%,定期核销的储备品种按照储备计划足量储备。

第九条医药储备物资实行“承储单位轮转运行,使用单位有偿使用”的原则。医药储备物资按规定动用后,承储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销售价格与接收单位进行结算,及时收回货款,并迅速按储备计划补充储备药品。调出的药品物资不属于国家定价品种时,按市场价格确定结算价格,但市场价格低于储备商品的成本价格时,一般应按保本原则核定,确保医药储备资金完整保值。

第三章财务管理

第十条市药品监督管理局要监督承储单位建立健全医药储备资金的内部管理制度和财务报表,会同市财政局根据储备计划调整储备资金,并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承储单位要指定专门财务人员负责储备资金的管理工作,企业要保持财务人员的相对稳定和连续性。

第十二条承储单位应对拨入的医药储备资金及储备的药品物资的品种、数量单独设帐,准确反映储备资金来源、使用和结存情况。

第十三条为保证储备药品物资质量,药品物资要轮转运行,轮转时要做好记录。遇突发事件调用医药储备时,要按照《*市医药储备管理办法》(京药监办[*]98号)规定的相关批准文件,调出药品要有详细的调出记录。

第十四条医药储备资金在承储单位内形成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相应增加医药储备资金,纳入储备计划,用于医药储备,不得挪作它用。

第十五条储备医药物资的轮换、调拨等收入计入承储单位的产品销售收入下设的“特种医药储备收入”科目,并按先进先出法结转销售成本。储备资金在承储单位发生的利息冲抵承储单位因承担储备任务发生的医药储备物资常规损耗。

承储单位因承担储备任务而发生的采购、运输、仓储、保管、轮换等费用,列入承储有关费用科目,由企业在当期损益中消化。其中专门用于解毒杀毒、反核生化恐怖袭击、紧急救治等的药品、疫苗、检测试剂、医疗物资,确因轮换困难,导致储备品种过期失效或因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和国家政策的重大调整引起的医药资金损失,储备单位应在一个月内,分品种、规格、数量、金额报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并附有关证明材料,经审核后上报市财政局审查处理。

第十六条承储单位要建立健全储备资金财务报表制度,每半年将储备资金的增减变化和有关财务报表报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年度终了,由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汇总后报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备查。

第四章监督与检查

结算审计应急预案范文4

基建处处长述职报告一

本人姓名××*,现任基建处处长。回顾过去XX年的工作,我处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校教职工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始终本着“求实、高效、和谐、有序”的工作原则,以教学评估为中心,紧密围绕学校基本建设项目认真开展各项工作。XX年来,基建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主要内容如下:

1、开拓思路、勇于创新,采用垫资建设模式,极大地缓解了我校建设经费不足问题。顺利地完成了东校区主校门、过街天桥、学生公寓、南校区留学生公寓、林业基地科研楼和小车库等六个主体的建设任务。这项任务的完成,一方面改善了学生的住宿条件,另一方面为西校区的顺利搬迁奠定了基础。

2、积极想办法解决各种疑难问题、化解各种矛盾,顺利完成了东校区图书馆的续建任务,保证了图书馆按时投入使用。

基建处处长述职报告二

本人姓名××*,现任基建处处长,学校基建处处长述职报告。回顾过去XX年的工作,我处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校教职工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始终本着“求实、高效、和谐、有序”的工作原则,以教学评估为中心,紧密围绕学校基本建设项目认真开展各项工作。XX年来,基建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主要内容如下:

1、开拓思路、勇于创新,采用垫资建设模式,极大地缓解了我校建设经费不足问题。顺利地完成了东校区主校门、过街天桥、学生公寓、南校区留学生公寓、林业基地科研楼和小车库等六个主体的建设任务。这项任务的完成,一方面改善了学生的住宿条件,另一方面为西校区的顺利搬迁奠定了基础。

2、积极想办法解决各种疑难问题、化解各种矛盾,顺利完成了东校区图书馆的续建任务,保证了图书馆按时投入使用。

3、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完成了东校区篮排球场、东校区道路工程等24个配套项目施工任务,完善了校区使用功能,把一个完整新校区展现在各位评估专家面前。

4、及时完成了行政楼、学术交流中心、国际报告厅、音乐厅和图书馆等十个项目的装饰装修任务,保证了校部办公机构和国际交流学院的顺利搬迁,同时也为专家评估工作提供了舒适的工作环境,述职报告《学校基建处处长述职报告》。

5、积极与省、市等二十多个主管部门做好沟通与协调工作,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争取最大程度地减免我校基本建设的前期投入,保证了我校基本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仅去年一年我校就减免前期费用180万元,并拿到了新校区消防验收、环保验收和防雷验收的全部手续。

6、严格按照国家的基本建设程序办事,对于施工单位选择、材料设备的订购等项目全部履行了法定的招投标程序,通过这种方式为学校节省建设经费近500万元。

7、严控工程结算环节,力争降低工程费用。对于工程审核实施了项目主审制度,并成立了由审计部门参与的工程结算领导小组,随时解决结算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提高项目审减率,确保学校的利益不受损害。

8、在教学评估期间,制定了评估应急预案,为学术交流中心、国际报告厅和音乐厅等重点场所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9、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起草并完成了《北华大学基建管理手册》的编制任务,其内容涵盖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分别从投资控制、设计招标、工程验收、竣工结算等多个方面,阐述了我校基本建设项目的管理方法,从而使我校的基本建设逐渐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

结算审计应急预案范文5

一年来,水利站的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水务局的业务指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经过本单位的艰辛努力,圆满完成年度目标和任务。20__年全镇共完成各类水利工程16项,新打机井10眼,维修旧井6眼,配套水泵10台套,发展节水管道20__米,改善和扩大灌溉面积500亩,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0.8平方公里,动用土石方66万立方米,总投资917万元,为__镇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1、积极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成新打机井10眼,维修旧井6眼,配套水利机械10台套,其中,高桥,南辛、__、刘村、大庙各2眼,官路口、前黄各1眼。发展节水管道20__米,开挖疏浚沟渠15000米,改善和扩大灌溉面积500亩,投资20万元。

2、认真抓好抗旱防汛工作:积极做好20__年度的防汛准备工作,对所辖十字河、小魏河、古薛河3条河道的堤坝及涵洞进行检查,镇组织水利、安监、农委、建房、教委、办事处对全镇的度汛工程、河道、塘坝、煤矿、校舍、民房进行拉网式排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回报进行整改。投资26万元,开挖疏通高铁西南辛、后大、前大三村排洪沟2600余米,建设过路涵、进地涵23处,建设拦水坝3处,漫水桥、过沟桥共8处,新建地下涵洞160余米,动用土方4000立方米,石方1600立方米,m7.5砌石80立方米,c20混凝土71立方米。严格执行各级防汛指令,做到防汛工程、防汛料物、防汛队伍、防汛责任制、防汛预案五落实。镇召开防汛工作会议,制订2013年抗旱防汛意见并成立了防汛抗旱指挥部,下设5个分部,落实了防汛抗旱抢险责任制,在井亭实业、力源煤矿、供销社、粮所、泵站,镇政府储备了防汛物料,落实常备队10人,抢险队1820人,后备队3680人,由武装部按照部队建制进行编制,对镇、村两级防汛应急预案进行调整、补充修订,使之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可操作性。同时,从6月1日起实行24小时值班,确保全镇安全度汛。

3、积极抓好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以大自然公司、前大、胡套、黄山、南辛、龙山、卜掌等村为重点,全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0.8平方公里,新修环山路3公里,砌垒石坝堰3000立方米,整修水平梯田1000亩,开挖鱼鳞坑15万个,栽植经济林、水保林40万株,投资780万元。

4、积极协助市水务局完成十字河史庄大桥至洪林大桥段治理项目建设,共清理左岸树木6800余株,投资10万余元。

5、积极申报水利工程项目建议书。根据我镇地理状况和山水资源的优势。为确保镇域工作全面发展,认真编制__镇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议书;__镇集中供水工程项目建议书,现已呈报省、市有关部门,争取早立项、早建设、早发挥效益。

6、完成小魏河治理工程的后续工作,组织财政、审计、水利、杨桥办事处及有关村对工程所占压的临时土地进行实地丈量和结算,确保小魏河治理工作全面完成。

7、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准确数据。

8、积极完成全镇“四荒”普查统计工作,为全市建设森林城市提供可靠数据。

9、积极协助市水务局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和小农水重点县葫芦套塘坝工程的规划、设计工作,现正组织小农水重点县项目胡套塘坝工程施工,总投资81万元。

10、抓好全镇自来水工程的管理和运行,确保通水率达到100﹪。

11、水资源保护工作:在全镇范围大力宣传水资源保护法规并严格执法,确保本辖区内水污染零排放,同时水资源保护区内标牌、标志明确完好。

12、按时完成镇党委、政府和市水务局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

二、2013年工作计划

1、抓好抗旱防汛工作,计划新打机井8眼,配套机泵8台,维修旧井5眼,疏挖排涝沟4000米,改善和扩大灌溉面积500亩。

2、扎扎实实地抓好2013年的防汛工作,从工程上、料物上、人员上、督察上再进一步加强,对查出的问题及时汇报并处理。三夏过后要组织一次防汛实战演练,提高防汛抢险应急能力,确保全镇2013年安全度汛。

3、积极抓好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以大自然公司、前大、胡套、黄山、南辛、龙山、卜掌等村为重点,全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0.5平方公里,新修环山路3公里,砌垒石坝堰300立方米,整修水平梯田300亩,开挖鱼鳞坑

5万个,水保林30万株。4、积极组织实施集中供水工程项目的呈报规划、设计和施工,按照上级要求及时完工。

5、协助市水务局完成十字河史庄大桥下游新建橡胶坝工程的立项和施工。

6、积极配合已立项的龙山、老院、郭沟、大王楼新打深井5眼及抗旱水源工程的施工。

7、圆满完成小农水重点县项目胡套塘坝的建设,总投资81万元,扩大灌溉面积260亩。

结算审计应急预案范文6

【关键词】施工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及对策

一、当前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分析的缺失

成本分析是指在成本发生之后, 依据成本核算资料,把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差异及其原因汇总并进行分析研究,找出成本差异的原因,为下一项目目标成本的制定提供改进意见,以使成本持续改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但目前很多国有施工企业都没有真正认真进行成本分析,往往是一个项目完工后,该项目的财务人员、管理人员可能很快又转入下一项目的工作,而很少对本项目的盈亏进行分析,或者是分析很粗略,更别说通过各种方法对成本差异进行详尽客观的分析。因此,在这种成本管理模式下无法为下一项目成本目标的制定提供改进意见,造成第一手资料的缺失。

(二)成本管理认识上存在误区

长期以来,施工企业在成本管理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企业成本管理是财务部门的责任,有些工程项目经理更简单地将项目成本管理的责任归于项目成本管理主管或财务人员。其结果是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和工程质量,工程组织人员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材料管理人员只负责材料的采购和点验、发放工作。这样表面上看起来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各司其职,唯独没有成本管理责任。如果生产组织人员为了赶工期而盲目增加施工人员和设备,必然会导致窝工现象而浪费人工费;如果技术人员对现场数据不精确,必然会导致材料二次倒运费的增加;如果技术人员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采用了可行但不经济的技术措施,必然会使成本增大。这就需要工程项目各环节人员改变原来的认识,既分工又协调,才能搞好工程成本管理。

(三)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

缺乏权责利相结合的科学的成本考核制度。目前,很多国有施工企业依然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没有得到改变,这严重制约着低成本战略的顺利运作。缺乏科学的考核制度,是制约当前国有施工企业激励机制发展的主要问题。对于企业来说,应该改变“盈利的项目经理就是英雄;亏损的项目经理就是狗熊”的片面看法,真正建立起合理的考核标准与考核制度,为降低成本创造一个好的竞争环境。

(四)成本控制能力较弱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力较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材料采购环节执行合格的分供方评价制度不严,材质不符合工程要求,或以大代小造成材料积压和浪费。

2.材料的“跑、冒、滴、漏”现象严重,限额领料制度不落实,不能准确核算材料消耗水平。

3.机械设备利用率低,窝工现象时有发生。

二、加强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进行成本分析,寻找项目盈亏的内在因素

工程项目竣工后,一般会有大量成本费用尚未归集到成本账中(例如分包、劳务费、租赁费、加工订货的结算未及时敲定直接影响工程成本的归集),这就要确定各项费用的结算金额,及时确定该工程的总成本,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该项目的整个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评价。通过成本分析,找出哪些成本项目节约,哪些成本项目超支,揭示成本差异的原因,掌握单项成本目标的完成情况,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方法。根据工程成本结果评价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得失,写出总结报告,为成本管理各环节提供必要的资料,落实奖罚制度。成本分析的真正目的是研究和掌握施工项目的成本规律,为今后的项目提供借鉴。

(二)抓好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努力降低成本

1.材料费的控制

材料费是工程直接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占工程成本的60%~70%。要控制材料费,需要施工企业从材料的采购到库存以至领用,建立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材料采购方面,可根据工程计划,进行招投标,大宗材料集中批量采购,可大大降低采购保管费。在离建筑材料市场比较近的情况下,部分材料可通过信息化系统,建立虚拟仓库,实现零库存。这样不仅降低了资金成本,而且减少了库存积压造成损失的风险。同时项目部要建立严格的材料验收入库制度,仓库管理员和采购员要“验质、验量、验品种、验发票”。施工领用材料时,要根据预算限额领用, 物资保管人根据限额领料单发料,领料必须严格手续,以明确责任,超损耗者从工资中扣除,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和目标责任。同时动员施工人员做好余料的回收工作,减少材料浪费和流失。

2.现场管理费的控制

现场管理费是与工程施工直接相关的成本,贯穿整个施工过程,直至保修期满。

(1)做好雨季、冬季施工的准备工作,预防因突然的自然环境变化而影响施工;

(2)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技术标准、质量要求施工。各个专业应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对于不按照操作规程作业,造成施工成本增加的,由执行负责人负责;

(3)防止质量事故发生。质量事故会增加返工费、停工费、返修费、事故处理费等。这部分费用可以通过先进的施工管理而降低;

(4)做好工程施工的预防、检测工作。如及时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检测,做好隐蔽记录,建立质量安全检查小组,随时检查施工安全、进度情况,做好预防工作。

(三)加强安全管理、杜绝安全事故,减少事故损失

加强安全管理要着眼于预防事故的发生,降低工程施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

1.减少事故的发生次数,可增加经济效益。施工项目每一事故的发生,都可能会有设备的损坏、工件的损失以及工作场所恢复费用等。事故发生次数减少,就相应减少了事故处理费用,最后体现于项目直接经济效益的增加。另一方面,事故减少也相应减少了停工损失费用,表现为项目间接经济效益的增加。

2.制定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事故,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通过安全设计、操作、维护、检查等措施,可以预防事故、降低风险,但不可能达到绝对安全。因此,需要安全投入,制定万一发生事故后应采取的紧急措施和应急方案。建立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事故发展,保护现场人员和场外人员的安全,将事故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四)改进施工工艺,合理组织施工

要加强科技管理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技术设备、工艺,以提高人机工作效率。对施工生产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及时提高他们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使他们能够完成和超额完成劳动定额,最大限度地以最少的劳动消耗获得最大的劳动效率。根据施工作业计划,通过网络作业流程分析,充分利用现有工作面,尽可能组织平行作业,扩大工作面,使后续工序提前投入工作,提高工时利用效果,尽可能减少窝工现象。

(五)完善合同文本,避免法律损失

施工项目的各种经济活动,都是以合同或协议的形式出现,如果合同条款不严谨,就会导致施工企业蒙受损失时应有的索赔条款不能成立,产生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必须细致周密的订立严谨的合同条款。

首先,应有相对固定的经济合同管理人员,并且精通经济合同法规有关知识,必要时应持证上岗;其次,应加强经济合同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三是应制定相应固定的合同标准格式。施工项目合同基本上有以下几类:委托加工合同、购货合同、分包合同、劳务合同、技术服务合同、租赁合同、其他协议等。各种合同条款在形成之前应由工程、技术、合同、财务、成本等业务部门参与定稿,使各项条款内容清楚,严谨不漏。

(六)加强审计部门的监督控制

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的监督力度,是降低成本的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重视内部审计的作用。内部审计有着检查、监督、鉴证、评价和建议的职能,其在实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内部审计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施工都是户外作业,项目经理部一般具有较大的独立性,项目经理的权力一般都较大。在这种状情况下,加强审计监督,对于施工项目的违规操作能够及时纠正,从而使企业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施工企业的内审工作应强调事中的过程审计和事后的效益审计。可见,加强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的监督力度,也是降低成本的必要保障。

总之,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企业、不同工程项目、不同管理体制其成本管理都有差别。但共同点都是为了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这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及微利经营的空间里,挖掘企业潜在的效益,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

主要参考文献:

[1]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田元福.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