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法律路径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法律路径研究范文1
大学生法律素质不仅是公民法律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通过了解大学生法律基础知识、法律意识以及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从而了解大学生的法律素养状况。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的理解与分析,探讨大学生法律素养现存问题及提升方式。
一、大学生法律素养问卷调查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20份,回收499份,其中有效问卷483份,问卷回收率为95.9%,有效率为96.8%。本次调研对象为上海电机学院13.14.15.16级的学生,女生比例28.6%,男生占71.4%。问卷分为法律基础知识、法律意识、运用法律知识能力三部分内容,就学生对我国现行法律的了解程度、遵守程度、对违法行为的反应、自身合法权益收到侵害时的解决情况等基本内容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分封闭题和开放题)。经过总结分析,该样本群体的总体倾向性意见为:
(一)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现状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就已经开始接触法律知识,他们除了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普法活动外,更多的是通过书报、电视和网络来获取法律知识。从调查结果的显示来看大学生基本实现了普法教育。
在“你知道《劳动法》里规定的试用期最长时限是”问题中,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表中显示,选择正确的只有 51. 3%,大四学生的准确度远高于其他年级的学生。
(二)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
在“在遇到与法律有冲突的事情发生时,你会怎样处理”问题中,71.3%的人选择寻找法律途径解决,而选择先主观地去解决问题,再顾及法律问题的仅为 22.9%。可见法律至上在大学新生的法律观念中还是占据着中心位置。
在“当你的权利收到侵害时,你的第一反应是”该问题中,有 74.75%的人首先想到的是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排在第二位的是通过关系解决,占15.5%。可见在大学生的内心中,对法律具有一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依赖感。
大学生对常识性法律知识的掌握较好,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8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学习法律知识可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可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大学生对法律观念及法律价值的认同,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与之前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对法律的信任以及情感也正在逐步上升。
(三)大学生法律应用能力现状
在问卷中设置了“对考试中作弊现象的看法”,70%以上的大学生都认为是严重违反校规的行为,应该坚决抵制;25%以上的大学生虽然认为对于这一行为可以稍加宽容,但也能深刻的认识到这一行为的错误,对于大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能明辨是非,坚持站在正确的一边。
在“你认为自己目前获取的法律知识能否应付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问题中,有63.8%的同学对自己的法律应用能力不是很自信,只有21.4%的同学认为足够应付,可见学生对自己运用法律的能力缺乏信心,法律意识并没有外化为知法守法用法的法律行为。
二、目前大学生法律素养存在的问题
与此同时当代大学生在法律素质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大学生总体上法律知识匮乏
问卷中设置了这样一题,“您知道自己有哪些权利义务吗?”选“知道,我的行为就根据这个来确定的”占23.7% ,选“大体知道我有什么权利义务的”占47.1%,选“我只知道不犯法的”占12.8%,选“不知道,做人靠良心,那些无所谓的”占16.4%。
权利和义务是法律界定社会关系的两种手段,法律知识是构成主体法律素养的基础。法律知识是否丰富是衡量法律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尺度。从问卷中可以看出,超过70%的大学生并不完全清楚自身的权利与义务,法律知识较缺乏。
(二)部分大学生法律意识比较淡薄
问卷中“当您发现有人行窃您会?”该题中,选“明哲保身,视而不见的”占31.3%,选“立刻报警的”占13.5%,选“上前阻止小偷的”占6.1%,选“立刻告知被行窃者的”占49.1%。大学生在面临具体的法律问题时的选择几乎都很理性,不是直冲枪口地去指出小偷,但高达31.3%的大学生选择忍气吞声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在对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的过程中,有不少同学认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对事态度,可见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意识并不高,正义和理性并没有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法律的意识相对比较淡薄,对于保障人权以及物品和财产的归属权问题也并不重视。
(三)大学生维权意识需继续加强
根据我们对于“您是否会在购物结束后拿去发票?”的这一问题,70%以上的人选择“拿完东西就走,没有留发票的习惯”,不留发票就会出现在商品有质量问题需要退换时,因没有发票而遭到拒绝,作为消费者,自身的权益不能得到保障,调研表明部分大学生缺乏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三、高校大学生法律素养培育实施路径
通过对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的调研和分析,有部分大学生仅缺乏足够的法律知识,也缺乏对法律行为的判断力。针对这些不足本文从以下方面来思考培育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途径。
(一)高校法律素养培育“硬件”建设要发展
伯尔曼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只有真正的信仰才会愿意去学习,愿意去遵守。我们应该善用大学生常用的传媒方式,拓宽法制宣传的场所和舞台,比如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微博博文来宣传校园法律法治实施的方式举措,通过校园广播、滚动屏幕等传媒方式增加专门的法治宣传栏目。通过与学生良好沟通的方式使大学生日常“所见所闻”经常接触法律知识,在显性和隐性教育中不断提升大学生法律敏感度。
(二)高校法律教育回归重在理念及提升自我培育能力
1.法律知识教育重在理念。
关注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要比普及法律知识点本身重要多了。一些政法高校和法律专业的学生仍存在违法违纪行为可以看出,只关注学习法律内容、法条教育的“本本主义”、“教条主义”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高校在重视法律内容外,加强法律精神、培育法律素养更为重要。
2.重视自我培育方式。
法律素养培育真正的主体是大学生,要让主体具备正确的自我意识,实现法律的自我教育。大学生借助于互相学习、互相作用、互相启发的自我活动,不断的提高自我对法律的认识,进而提升大学生自我法律需求,从而实现完善自我法律素养的教育活动。
(三)高校法律环境维护要重视休闲生活的引导
高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休闲与道德,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引导学生从事积极有意义的活动,努力将犯罪扼杀在萌芽中。
1.重视消费观念的正确引导。
大学生第一次面对经济自理,正确的消费观在大学生的价值观中占有重要位置。我国大学生财产类案件不在少数,沉迷于奢靡的消费问题是走向歧途的重要原因。日常应该加强大学生经济型犯罪法律知识普及、强调经济型犯罪的后果,重视树立大学生的勤俭节约意识、合理消费理念,减少犯罪的发生率。
2.重视文娱活动的法律宣传。
摒弃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方式,通过创新的方式,如相声、话剧、小品、舞蹈等,将法律知识融入到艺术表演之中,加强法律的宣传力度,扩大法律知识普及程度,提升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兴趣度,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程度。在潜移默化中,一点一滴的积累法律知识普及度和法律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法律路径研究范文2
[关键词]旅游商品;深度开发;路径;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3-0108-03
一、深度开发旅游商品是河南省旅游产业链发展的必然选择
旅游商品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旅游商品是提高旅游经济效益、激活地方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首先,游客对旅游商品的需求属于非基本需求,是弹性最大的一项需求,旅游部门从中获得的收入是“无限度”的;其次,旅游商品本身也是一种旅游资源,它可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客源市场;第三,旅游商品是旅游产品中可携带回家的有形产品的主要部分,它不仅可以强化旅游地的形象,延长游客的旅游经历,而且还能成为旅游地的义务宣传员。
河南省旅游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产业,给河南经济的快速发展增添了一支生力军。目前,河南景区旅游基本空间格局已经形成,几个知名景区的影响力不断加强,形成了颇具竞争力的品牌,例如,少林寺、龙门、白马寺、殷墟、清明上河园、红旗渠、云台山、洛阳牡丹花会、开封会、重渡沟等,正在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说河南省旅游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但是,如果考察旅游对河南省经济的拉动情况,可以说并不理想。旅游收入主要依靠门票、住宿和交通,而且旅游交通收入的大头还在航空和铁路方面,对地方经济拉动作用有限。旅游与区域内其他产业之间应有的关联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还有很大的空间去发展和完善。从这个意义上讲,河南省旅游的发展应该迈出新的一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那就是各种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阶段。这样才能发挥旅游的联动效应,才能拉长旅游产业链。
伴随个人购买力的增强,表现在旅游活动方面是对旅游购物需求的日益增加,一些地区的旅游商品收入已达旅游总收入的40%~60%。而河南省只占大约10%,旅游商品发展状况已明显滞后。这不仅影响到全省旅游业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也制约着旅游业对相关产业带动效应的有效发挥。因此,在考虑加大旅游产业的关联度,拉长旅游产业链,增强旅游对其他产业的促进和带动作用时,选择旅游商品开发作为突破口是最合适不过的。
二、河南省旅游商品现状
(一)旅游商品开发市场潜力巨大
中原文化灿烂悠久,举世文明的文物古迹、引人入胜的山水风情、浓厚地方气息的土特产和传统历史文化的工艺美术制品是河南旅游商品开发的资源宝藏。
1.弘扬传统工艺,以汴绣、钧瓷、汝瓷、唐三彩、玉雕、天坛砚、黄河澄泥砚、麦秆画、梅花玉、木版年画、棠溪宝剑等为重点产品,形成具有丰富中原文化底韵的传统工艺品系列。
2.充分发挥河南气候适宜,具有种植牡丹、等多种名花的传统优势,运用现代生物基因技术,发展易于携带保存、能随季开放的名花卉系列。
3.利用河南省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开发新郑大枣、灵宝苹果、鄢陵花卉、淮阳黄花菜、信阳毛尖、焦作四大怀药等知名度较高的土特产品。
4.根据普通观光旅游和体育旅游、探险旅游的不同特点,发展功能性强的旅游运动产品系列。
5.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旅游产品需求,围绕“娱”字做文章,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书法、美术等艺术精品系列,丰富中外游客晚间文化生活。
(二)旅游收入持续增长,但旅游商品收入占旅游收入的比重较小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河南省旅游业已呈现继续高速发展态势。2009年河南省旅游总人数为2.3亿,总收入达1985亿元,在全国分别排在第6位和第8位,尽管如此,河南省旅游商品开发却发展缓慢。旅游购物在欧美国家占到旅游业收入的50%~60%,在亚洲发达国家占40%以上,而我国仅停留在28%左右,河南省旅游商品收入占旅游总收入比重只有10%左右,明显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河南省旅游还处在传统效益阶段,主要效益来源是门票,而国际、国内的一些知名景点已经取消了门票,这说明河南省旅游产业的内部结构水平低,结构不合理。同时河南省的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着观念落后、体制不顺、缺乏龙头企业、市场宣传推介不够、监管不力、配套消费设施不齐全、游客停留时间过短等问题。这些不仅影响到旅游业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也制约着旅游业对相关产业带动效应的有效发挥。因此,必须加快河南省旅游商品的发展,把旅游商品培育成全省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三)旅游商品有一定的地方文化特色,但缺乏主导精品旅游商品
河南省旅游资源有浓重的地方、民族、山水、文化历史特色,但在旅游商品开发过程中,却反映得不明显,商品大多和全国的旅游商品雷同,“人有我有,我有人也有”,没有发掘出自身地域特色,文化内涵也挖掘得不够,并且大多数旅游商品只限于对原材料的简单加工,缺乏深厚的民族性、地方性,对商品的质量不能保障,对商品的形象设计及包装缺乏个性化和现代化理念,从而不能形成主导的精品旅游商品。
吕保利:旅游商品深度开发的路径研究——以河南省为例三、河南省旅游商品滞后的原因分析
(一)只注重门票收入,对旅游商品重视不够
当前河南旅游产业仍是“门票经济”,景点只是在门票方面做文章,而未来旅游产业将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旅游有六大要素——“食、住、行、游、购、娱”。其中“住、行、游”是旅游产业内自身直接经营的要素,“食、娱”是旅游涉及的第三产业中其他行业经营的旅游要素,而惟有“购”不仅与商业服务业发生直接关联,而且还与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二产业工业都发生关联。旅游商品的生产既有由工厂和作坊完成的,还有由农业、种植业完成的。如旅游纪念品、旅游食品、旅游生活用品、旅游文化消费品是由工厂和作坊制作,地方土特产、无公害果品和粮食由农业生产出来。由“购”引发的旅游商品生产与销售在所有旅游要素中牵扯面最广,牵动的行业和产业最多,对促进地方经济和就业机会增加的作用最大。因而,不能只重眼前的“门票经济”,要放长眼光,大力开发旅游特色商品,扶持一批集旅游商品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重点企业,策划开发融艺术性、实用性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商品,真正促进地方旅游业及经济的发展。
(二)旅游商品结构不合理,缺乏正确的市场导向
河南省大多数地区的旅游商品开发缺乏“大市场、大旅游”观念,对旅游商品的开发不是依据市场需求状况和旅游业的整体发展规划,而是以单一的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盲目地开发,一味地相互照搬硬套,逐步丧失自己的特色,造成河南省旅游商品数十年不变样,缺乏创新,品种单一,各地旅游商品雷同。
(三)对传统工艺美术缺乏保护和扶持
河南省原有一些工艺美术生产企业,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一些人才和传统工艺流失。还有一些可以形成工业化生产的企业缺少与旅游的联动,商品的创意、设计与旅游市场脱节,销售不畅,影响了企业的积极性。还有一些掌握传统工艺技术的民间人才由于自身条件所限,没有资金,没有传承人,没有市场推广能力,使那些如今很受市场欢迎的传统工艺品深藏民间,得不到开发,有些甚至后继无人,面临失传。这些都需要加以保护、扶持和引导。
(四)品种同质化,旅游商品深加工不足
目前河南省无地方特色、无景点特色的旅游商品较多,不能充分满足旅游者的需要。河南是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最丰富的旅游大省之一,理应在旅游商品开发方面有充分的表现。很多旅游者都喜欢那些能够体现河南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品,如浚县大侄山的泥人、开封的汴绣、清明上河图仿制品等。还有一些游客希望在景点买到有景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而河南很多景区(点)销售的旅游商品反映本景区内容的并不多,不能充分满足旅游者这种非常明显的需要,使得很多旅游者放弃购物消费。一些虽然能够体现本景区(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由于款式不多、选择余地太小,以及保留价值和纪念意义不高,缺少新意,也使得游客放弃购买计划。
(五)销售环节的管理以及诚信偏弱
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各自为政,销售以小商店、小摊床为主,缺乏大型旅游商品购物中心,质量粗劣,造成的事实是旅游商品的可信度降低、市场竞争力削弱。旅游商品的生产企业涉及到旅游、文化、外贸、商业、林牧业、医药卫生等行业,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又以地方政府、行业、个人为主导,对市场信息的了解掌握程度不同,形成各自为政,盲目生产、销售的局面;同时,销售网点不统一,销售点以小商店、小摊销售为主,许多大城市缺乏大型旅游商品购物中心,品牌旅游商品缺少网络分销渠道,造成的事实是旅游商品的可信度降低、市场竞争力削弱,成本增加、产品积压。
河南省很多地方都有名闻全国的旅游商品,还有很多生态环境优良的景区出产的野生山珍,都是游客希望购买的旅游商品。但在销售环节中仍然存在以次充好、短斤少两、假冒名牌的现象,不仅损害游客利益,而且严重影响河南省的旅游形象。
四、河南省旅游商品开发的对策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强化旅游商品法规建设,规范旅游商品行业管理
1.加强政府导向宣传,全力打造、推介高文化、高品位、高质量的优秀产品。
2.加大对旅游商品科研技术力量和科研经费的投入,设立旅游商品开发专项基金,设立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奖及旅游商品成果奖,对优秀的旅游商品设计予以奖励,对优秀的旅游商品品牌深度研发和推广投入。同时调整对旅游定点生产企业的税收政策,鼓励地方企业开发特色旅游商品。
3.加强和完善旅游法规,建立健全旅游商品知识产权的法律保障体系。
4.规范旅游商品行业管理,强化对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经营、销售环节的宏观调控,防止各自为政、资源浪费的现象,同时监督旅游商品质量、协调制定旅游商品价格和行业内部运行,规范市场。
5.可以在各旅游点建立生产、销售一体化的旅游商品生产基地、大型旅游商品购物中心、旅游商品免税商场等。
(二)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商品
要了解和掌握旅游者的需求,进行目标市场定位分析,将大众旅游商品与地方、民族特色商品相结合,正确把握河南旅游商品的市场动态。因此在旅游商品的开发中,首先要进行系统的市场调查和科学的可行性论证分析,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旅游者的需求、心理、消费水平,要进行目标市场定位分析、市场营销环境分析、竞争因素分析、价格定位分析、成本收支及投资回报分析等;其次,要充分了解旅游者的审美情趣、文化欣赏价值观,要对自己的目标市场进行个性化分析,将大众旅游商品与地方、民族特色商品相结合,对外销旅游商品还要熟悉异域的爱好和禁忌。
(三)建立和规范旅游商品市场,加快旅游商品流通
销售是旅游商品开发的关键。开发旅游商品,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为重点,以商业诚信理念为指导,使旅游消费者的需要得到充分的满足。为了使旅游商品货畅其流,必须建立和健全旅游商品市场,首先是要在流动人口多、商店林立的地区包括市区商业中心和旅游集散地的服务中心建立专营旅游商品的专柜或品牌连锁店;其次是要重点扶持旅游商品产、供、销一体化的公司,在商业中心和景区设立本公司的联营店或连锁店,在这些店里能做到统一品牌、统一价格、统一服务规范;第三是在河南省建立一到两个旅游商品交易市场;第四在郑、汴、洛等旅游城市修建“旅游购物一条街”,专门销售地方特色商品。与此同时,必须规范与整顿已有的旅游商品市场,要规范景区的旅游商品市场,对景区中商业摊点过多过滥的问题予以整顿。
(四)挖掘民族和地方文化,打造特色旅游商品
在对旅游商品设计、制造时除了把握旅游商品的基本特征,即实用性、轻便性、流行性、纪念性、收藏性、艺术性等,更应挖掘旅游商品的文化性、民族性、地方性。在设计和生产旅游商品时应立足于自己的地方、民族文化背景,追溯历史文化渊源,设计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事实证明,民族、地方文化特征越明显,文化品格越高,其艺术价值、纪念价值就越高,也最容易受到市场的青睐。在设计和生产旅游商品时应充分利用自己的知名旅游资源,既经济、方便,又不浪费旅游资源,并能打造知名的旅游商品品牌。
(五)调整旅游商品定位,构建合理、科学的旅游商品结构
在旅游商品的定位方面,要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充分、合理地利用旅游资源,特别要适应市场动态变化及时调整旅游商品开发方向,优化产品结构。旅游商品的定位应做到高、中、低档有机结合;突出地方、民族特色;巩固传统产品,重点打造知名旅游商品;多样性和精品性相结合。对特色知名旅游商品要上档次、上规模、上质量,一定要突出特色,培育名牌。
(六)积极引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生产技术,确保旅游商品创新发展
技术力量薄弱、生产设备落后、资金投入不够是制约我国旅游商品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与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地区进行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或者先进的生产流水线,在不影响旅游商品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化生产、经营方式相结合,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力、降低生产成本。
对旅游商品的开发设计,要有前瞻性、时尚性,不能拘泥于现状,要创新,要充分发挥高校和工艺美术研究所的科研作用,加大科研经费、技术力量的投入并不断挖掘能工巧匠在传统文化工艺方面的拓展。
(七)注重诚信管理,充分采用现代营销策略,加快建立旅游业投融资机制
通过电子商务网络销售可以扩大客源,减少销售环节、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为旅游商品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同时,必须规范与整顿已有的旅游商品市场,实行诚信经营。
进一步加大旅游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改变河南省旅游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不破坏生态资源和文物的前提下,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集体、个人通过各种形式投资旅游业。选择好的旅游项目对外招商,广泛吸引外商共同开发,形成多元化投入新机制。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金投向旅游业,推动非公有制旅游经济的发展,并且积极争取和努力创造条件,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通过发行股票上市融资,用于更好地建设和发展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
[1]汪永太.中部地区旅游商品开发与中部城市发展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0(3).
[2]付寅琦.山东聊城旅游商品开发的初步探讨[J].中国商贸,2010(14).
[3]张伟,张建春.生态旅游商品开发的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
[4]朱江.浅谈区域旅游商品开发体系的建立[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23).
法律路径研究范文3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我国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表演艺术和文化空间)”。它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旅游开发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注入资金,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内涵的充分挖掘反过来又提升旅游产品档次,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即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良性互动。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是目的,旅游开发是手段,互动是渠道,双赢是目标。黔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在建设旅游大区的背景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势在必行。
二、黔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现状
黔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截止2015年11月,黔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国家级的1项,市级23项,区级62项。自2005年来,黔江区通过搭平台、创模式,走舞台化、产业化之路,开辟了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新路。2010年5月,黔江区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三二一”模式,即:建立生态、基地、舞台三个传承体系,建立“归口保护”和“定向保护”两个保护体系,一年一次总结评比。2015年,在重庆・黔江渝东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研讨会上,黔江区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123”模式,为每一个非遗项目量身定做保护方案,使更多人参与到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中来。可以看出,从2005至2015年,黔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主要集中在搜集整理、申遗、保护传承方面,而在旅游开发利用方面重视不足。
三、黔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价值分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从某一地区、某一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历经岁月沧桑,保存、流传下来,反映了历史文化传统和文化变迁。这就构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潜在的旅游价值。
1、艺术审美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含着大量的民间音乐、舞蹈、戏曲和手工技艺,而这些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都充分展示了一个民族的生活风貌、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此外,各民族饮食、服饰、婚丧礼仪等各具特色的民俗,都具有重要的审美和艺术价值。
2、历史文化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历史悠久,它们生动地记录了不同民族在不同时代的聪明和智慧,反应了历史发展的轨迹,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如民俗类、传统音乐、舞蹈、、节庆庙会等等。
3、科考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的产物,是对历史上不同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科学技术发展程度、人类创造能力和认识水平的保留和反映,是后人获取科技信息的源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不同的发展历史,经过千百年的沉淀传承又相对完整地保留着,为历史学家、民俗学家、考古学家、人类学家提供了考察研究的范本。
4、经济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民族性和文化性的特征,所以蕴涵着巨大的经济价值。旅游地通过对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的旅游开发,能更好地提高旅游地的知名度。以“印象刘三姐”为例,从2004年至2013年,印象刘三姐共安全演出近4500场,累计接待观众超过1000万人次,创收约20亿。此外,对传统手工技艺进行生产、设计、包装,最终形成旅游商品,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例如黔江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濯水绿豆粉制作技艺,结合濯水古镇旅游的开发,推出 “游古镇老街,看后河古戏,品土家美食,听阿蓬水音”活动。古镇用石磨推碾绿豆粉的有20多家,开绿豆粉馆的有10多家,经营户年收入300多万元。
(二)黔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认定与价值分析
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的类型不同,旅游价值也不同。民俗旅游资源类型划分为观赏型、参与型、体验型、深层型和辅助型五大类,本文采用这种分类方式,再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进而对黔江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进行定位分类,具体内容见表。
四、黔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路径
黔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集中在民间音乐、舞蹈、传统技艺和民俗等类型,根据这一特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利用时,应采取静态展示和动态体验开发结合的模式。具体路径如下:
(一)静态展示路径
静态展示主要包括建立博物馆、非遗展示墙、雕塑组群等形式。建立博物馆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相关物质要素集中起来,供游客参观。博物馆既可以作为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窗口,又可以作为国民教育、科普宣传的重要课堂。几乎所有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都可以通过静态展示的形式存在于博物馆中,例如,黔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戏剧“后河戏”可通过文字记载、影像录制、图片展示等形式归类存档保存,同时将表演时所需的服装、道具等文物静态陈列。传统技艺类可通过在博物馆内现场展示并辅之以讲解的方式展现制作工艺的全过程;非遗展示墙是将某一区域全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图文的形式刻画在景区、景点展示墙上,增加景区内容丰富度。此种方式适合在文化遗产丰富但景观类型相对单一的景区;雕塑组群是指将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雕塑群的形式展示在景区、景点,游客通过参观,有助于增强记忆。总之,静态展示是以游客观赏为主,在满足旅游者的参与体验方面还存在不足。
(二)动态体验开发路径
动态体验开发主要是弥补静态展示中游客参与性、体验性不足而采取的开发方式。黔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表演艺术类、传统手工技艺类、民俗活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可通过游客参与、体验的形式进行开发。在形式上通过建立传统表演艺术舞台、民俗体验馆、亲子互动体验馆、爱心礼品制作等形式,增加游客参与、体验性,丰富旅游活动内容,延长游客在景区停留时间。
传统表演艺术舞台,针对传统表演艺术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如后河戏、傩戏、龙舞、土家摆手舞、毛古斯、铜铃舞等表演艺术,通过还原特定的场景,将这些特色资源融入到活动中,集参与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调动游客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如濯水古镇古戏台作为后河戏传承基地,可以定期进行展演,特别是周末、节假日时间,游客人数较多,请后河戏传承人进行舞台表演并教授游客,特别是戏曲爱好者,让游客身着表演服装、手持表演道具,感受表演艺术魅力。
民俗体验馆,针对民俗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如角角调、龙灯习俗、向氏花灯、哭嫁、彩龙船、木工福事、龙灯锣鼓等,让游客通过参与、体验,更好融入当地人的生活,更深入地了解当地民俗的文化。
法律路径研究范文4
关键词:旅游资源;淮南;旅游市场开发;路径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也逐步增加,旅游人数逐年增加,旅游业也得到兴起发展。位于华东地区腹地的淮南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城市,素有“五彩淮南”之称,即黑色煤,红色电,白色豆腐,绿色生态,蓝色生命起源。淮南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形有“三山鼎立,三水环绕”的独特地貌景观。淮南历史文化悠久,保留了许多史前文化、历史古迹,这些因素形成了淮南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市场潜力。
一淮南旅游资源状况
1.旅游资源丰富。淮南地区“三山鼎立,三水环绕”,其中“三山”指上窑山、舜耕山和八公山。“三山”森林植被茂盛,风景优美,古生物化石数量大、式样多。这里山势延绵起伏,有秀峰、怪石、洞穴、涌泉、古潭、古树等自然景观以及古寺庙遗址、古战场遗址、古墓群、古建筑、革命活动遗址、日本碉堡群等人文景观。虽然相比于其他名山,淮南的山大都海拔不高,但淮南地处平原,登峰鸟瞰,可阅览全市美景。淮南市横跨淮南两岸,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在淮南境内的淮河水系中,高塘湖背倚窑山,环境优美宁静,观赏价值极佳。瓦埠湖水域辽阔,湖中鱼类丰富,盛产银鱼瓦鱼,味道鲜美,明末清初此地银鱼被列为贡品,现远销各地。
2.文化底蕴深厚。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的八公山风景区以其独特的地质遗迹和深厚的历史文明闻名于世。以“淮南虫”为主要成分的“淮南古生物化石群”为人类研究古生物起源提供了实证,八公山因此被称为“生命起源之山”。八公山在汉代是淮南王刘安的主要活动地,博大精深的《淮南子》也是在此诞生。“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讲的就是淮南王求道炼丹以求长生不老之术的典故。在八公山,一千多年前,著名的“淝水之战”还留下了“八公山下,草木皆兵”的历史典故。八公山中还有著名的风景胜地南塘烽火,它不仅风景优美,还流传着宋太祖赵匡胤在南唐被围困,但最终打败南唐,建立北宋的历史故事。省级4A级景区舜耕山相传因上古帝王舜在此山下辛勤劳作而得名。
3.民俗风情浓郁。淮南是豆腐的发源地,相传是淮南王刘安在炼丹过程中偶得,并在以后的制作过程中加工形成了豆腐干、豆腐乳、千张、素鸡、腐皮等豆制品。淮南人善于把豆腐做出千姿百态的美味佳肴,豆腐宴名闻天下。淮南市政府每年都会举办“中国豆腐文化节”借以宣传淮南文化和淮河两岸人民的创新精神。淮南人爱喝牛肉汤,牛肉汤由牛骨熬汤,加入粉丝,豆饼,千张,口味独特,风靡江淮大地。淮南地方戏曲———推剧,融合了花鼓灯的表演,扬琴的声腔和淮北平原的民间舞蹈,风格热情、幽默,声色婉转优美,腔调独特,易懂易唱,反映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习惯和民风民俗。尽管淮南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但旅游经济却不甚发达,主要受以下因素限制。
二淮南旅游市场开发的限制因素
1.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不够致使景区缺乏吸引力。淮南市虽然是由国家旅游局正式命名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但相较于其他旅游名城,旅游开发程度依然不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景区体量小,品质差。虽然有历史文化积淀,但财政投入不足使历史文化不能通过有形的旅游景物展示出来,缺乏可视性,也就形成了俗称的“有说头,没看头”,减小了景区的吸引力。二是旅游产品与其他产业融合度不高,没有形成旅游产品与历史文化、生态、体育、工业等的有机结合,也没有形成住宿、餐饮、购物、娱乐一体化的旅游产业链。三是营销宣传手段单一使得旅游景区知名度低。淮南虽然每年都会举办豆腐文化节来宣传淮南,但主要目的是招商引资,对淮南旅游的促进作用不大,没有相应的营销手段来宣传淮南旅游资源,使得旅游景区知名度不高。
2.能源工业城市使游客对城市形象形成认识上的偏差。淮南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城市,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尤其是煤炭资源。由于煤炭开采历史悠久且依托本地煤炭资源兴建了几个火力发电厂,因此给人们的印象往往是:烟囱耸立,处处是煤灰,空气质量不好,河水污染严重。以前的淮南由于工业技术相对落后以及相关部门监管不力、环保意识不强等原因导致环境污染严重,空气质量较差的现象。但最近这几年,以淮南矿业集团为首的煤炭开采企业追求和谐生态的发展理念,重开采更重保护,先后投入几十亿元,在全行业率先推出修复资源枯竭矿区的生态环境,对二十多平方公里的城市荒山进行整治,完成水库生态区,山林生态区,湿地生态区的修复,建成以“山、水、林、居”为特征的煤矿人居环境。因此,淮南市要加强宣传,扭转游客对淮南形象认识上的偏差,促进淮南旅游业的发展。
3.旅游基础设施落后致使游客来淮旅游存在顾忌。现代旅游业的含义就是指依靠旅游资源和一定的设施,为游客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服务的综合性行业。旅游基础设施是指能保障游客旅游活动顺利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随着经济的发展,游客对旅游基础设施有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包括有没有便利的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还包括有没有特色文化娱乐场所和医疗卫生服务来保障游客出行的便利和安全。作为安徽省较大城市的淮南,近些年来在市政府的领导下,基础建设方面有所改善,但总体状况仍不理想,尤其是老城区,城市建筑规划混乱,道路相对狭窄,铁路车站设施破旧。另外,淮南公交线路比较少,等待时间长,也没有建设由市区直达各景区的班车。在城市没有设置详细明确的旅游景点指示牌,星级酒店,医院等离景区也比较远,这些都会使游客在旅途、休息的过程中对淮南城市形象打折扣,阻碍淮南旅游业的发展。
4.旅游资源分散,增大游客出行成本。游客一次旅游是否满意取决于他从旅游过程中获得的价值感受与他付出的成本之间的比值,比值越大,游客越满意。如果他从某一景点获得的价值感受已定的情况下,付出的成本越大,游客就越不满意。付出的成本除了货币成本还包括精力成本,体力成本等。如果旅游资源分散会加大旅游活动的距离,从而加大游客的精力成本和体力成本,会影响旅游者对到该地区旅游价值的判断。淮南市旅游资源比较分散,上窑山位于淮南市东北的大通区,舜耕山位于田家庵区,八公山位于淮南西部郊区,焦岗湖位于淮南谢家集区,瓦埠湖在淮南最西边。景区分散且城市没有通往各景点的一体化的公交工具,缺乏统一的旅游精品线路,这些都增大了游客的出行成本,阻碍了淮南旅游业的发展。
三淮南旅游市场开发的可行性路径
1.加强宣传,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形象。在各类旅游资源中,历史文化资源最珍贵,具有不可复制性,也是制造当地旅游资源与其他各地旅游资源差异性的最有力的武器。淮南历史文化悠久,留下很多故事,比如上古时代的舜在舜耕山下辛勤耕作;淮南王刘安在八公山一带招贤纳士,在继承先秦文化的基础上结合诸子百家的思想精髓著成《淮南子》,对研究秦汉文化起到史证作用,也对我国后来儒家思想的发展影响巨大,且刘安在炼丹求道的过程中发明了爽口嫩滑、营养丰富的豆腐,后来人们又在豆腐的基础上制作出千张、腐皮、素鸡、豆腐乳等豆制品。淮南市政府每年都会举办“豆腐文化节”宣传淮南,招商引资。旅游管理部门要抓住这个机会,在豆腐文化节上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淮南的旅游资源,了解淮南的悠久历史,了解淮南自古就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旅游管理部门还要积极组织参加国内外关于旅游的博览会,宣传淮南的特色文化,在参加食品博览会或者农产品博览会时,也可以宣传豆制品为契机宣传淮南的八公山及其他的旅游资源。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统一规划设计淮南旅游宣传片,在电视平台或网络媒介上宣传,也可参与游戏设计,可以利用刘安招贤纳士的历史典故,也可用“淝水之战”中八公山下,草木皆兵的典故开发相应的游戏,游戏场景设在淮南,设定过多少关可以免费游淮南的某景区,通过这些促销手段来宣传淮南旅游景区,使人们通过玩游戏记住淮南各景区,也宣传了淮南悠久的文化。
2.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快旅游项目及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是旅游活动顺利进行的后勤保障,淮南旅游业要吸引更多的游客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加快旅游项目及基础设施建设。首先,政府要重视旅游业的发展,统一规划设计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和重点景区、景点。在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景区景点的建设上要有市场营销意识,以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为出发点,要能意识到游客才是旅游业发展的市场保障,如何让游客更便利,更舒心,更满意作为建设规划的前提。其次,政府要积极招商引资,给予政策支持,吸引更多的组织和个人参与开发旅游产业。开发旅游产品可以与其他产业有意识地融合,形成旅游与文化、农业、工业有效、有机结合的复合产业,比如旅游业和工业结合,展出煤矿开采设备,体验煤矿工人工作环境等。同时要发挥旅游产业链的带动作用,形成游览、餐饮、住宿、购物、娱乐于一体的设施建设,以增加旅游景点的竞争力。最后,政府要加大对旅游业开发的财政投入,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旅游产业规划,基础设施和重点景区、景点的建设,把景区的历史文化通过有形的景观展现出来,增加旅游景点的可观性,促进淮南旅游业的发展。
3.整合旅游资源,设计主题精品旅游项目。淮南旅游资源分布分散且相互独立的现状增加了游客的活动距离及体力、精力成本,影响了游客对来淮旅游满意度的判断。因此要积极整合淮南旅游资源,使游客一次出行目的性更强、出行更方便。为了减小游客的出行体力精力成本,可以设计以下主题精品项目:名胜古迹一日游:八公山国家地质公园———淝水之战遗址———寿州窑遗址豆腐寻根一日游:汉淮南王宫———升仙台———豆腐村———品豆腐宴淮河风情一日游:乘船观淮河两岸风光,参观淮河民俗风情博物馆,欣赏花鼓灯推剧焦岗湖特色渔家乐:坐画舫欣赏焦岗湖美景,根据不同时节赏荷花、采菱角,体验渔民生活,品尝活鱼宴。
4.明晰发展思路,构筑淮南旅游发展新格局。淮南旅游业要能够在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大旅游,培养大市场。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开发淮南旅游业,把淮南旅游业发展为以八公山为中心,以焦岗湖、茅仙洞、上窑山为支点,以舜耕山、龙湖为附属向东不断延伸,形、自然、景观有机融合的多层次的旅游格局。要以合淮经济一体化发展作为契机,联合发展,利用与省会城市相邻的地理优势与合肥景点优势互补,把合肥的一些旅游线路延伸。也可以与周边城市联合,比如以淮南八公山,寿县古城为核心,联合颍上八里河,凤阳明皇陵组建“畅游沿淮风光带”,促进淮河流域旅游业的共同发展。总之,淮南作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能和价值,随着合淮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和淮南山南新区的开发建设,必然会给淮南旅游业带来商机。淮南旅游管理部门要通过各种手段加快淮南旅游市场的开发,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应对因煤炭行业经济下行给地方经济带来的压力,拉动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互联网络.淮南市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研究
[2]司丹丹.淮南市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安徽大学,2014.
法律路径研究范文5
关键词:产业融合;休闲农业旅游;涪陵区
一、农业与休闲旅游业融合必要性分析
1.产业融合趋势引领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产业之间的融合与产业边界的模糊化已经形成了一个趋势,如“互联网+”、“旅游+”的提出正标志着产业之间的大融合。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于优化一、二、三产业的结构,促进产业融合至关重要。当前国家正大力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与美丽乡村建设,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因而农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势在必行。
2.统筹城乡发展
传统农业发展过程中,农副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明显,与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差距,各类诸如资金、教育、医疗等资源仍大量集中于城市,农村与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与生活条件还存在较大差距。而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一方面有利于农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价值,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就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3.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休闲农业旅游以现代农业观光、休闲旅游、体验农业、特色商贸、农业文化、科技展示等综合生产取代了传统的农业种植养殖,充分实现了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转变,使三大产业相互渗透、融合,延伸农业产业链,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
4.乡村旅游优化升级的述求
当前涪陵乡村旅游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链过短过窄,与地方农业、文化等产业融合度不高,一味地粗略性开发。要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与农业、文化产业、休闲娱乐业进行深层次的融合,形成一条大产业链。
二、涪陵休闲农业旅游产业融合现状及问题分析
涪陵区在重庆五大功能分区中处于城市经济发展新区的位置,其社会经济条件良好,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涪陵区具备丰富的人文、历史、农业等资源,具有开展农业休闲旅游的条件。例如近几年着力打造沿江特色果蔬区、坪上生态观光区、后山休闲观光区三大乡村旅游片区和榨菜民俗文化街区,加大了涪陵农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
但当前涪陵区休闲农业旅游在产品结构设计、产业融合、产业集群及产业链延伸上存在明显的不足。一些乡镇农业休闲旅游开发多处于以传统农家乐为主的开发模式中,产品层次性不够丰富,产品附加值低,产业联动性不足
1.休闲农业旅游产业整合意识薄弱
涪陵旅游整体起步较晚,旅游产业与其它产业缺乏横向合作,旅游产业内部协作力度不够,造成旅游产业链过短过窄。例如蜚声海内外的涪陵榨菜,其产业和旅游业之间的融合有待深化。而一些乡村农家乐开发较为粗略,其经营管理、软硬件配套有待提升,同时与农业等相关产业融合不深、与周边旅游景区互动不足。
2.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整合
当前涪陵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缺乏强有力的龙头企业的支撑,传统的旅游产业链的核心企业是旅游景区,但作为休闲农业旅游,其社会资本构成比较复杂,涉及农业、旅游、地产、商贸、物流、工艺品、食品加工等产业,需要较大的整合力度。目前涪陵休闲农业多以农民散户经营为主,企业对休闲农业的投资回收期和投资风险缺乏科学评估,同时不少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也不够强,因而带动产业融合的能力比较弱。
3.产品内涵不足
当前涪陵区大部分的农业旅游产品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主要以农业观光、采摘园、农家乐等方式为主。由于受资金、人才、技术、创新等方面条件制约,各地休闲农业产品大多缺乏特色定位。产品品牌缺失、品位不高,文化内涵不足,地域特色不鲜明。如榨菜、森林、花卉、裂谷、两江、军工遗址、水文风貌、枳巴文化、程朱理学、小田溪文化等资源与地方休闲农业旅游的衔接度较低。旅游企业对“高附加值”区块挖掘不够深入,旅游购物商贸业、娱乐业发展动力不足。因此,涪陵区的休闲农业旅游亟待加快娱乐业和旅游商贸业的发展,以调整和优化乡村旅游产业结构。
4.营销渠道整合缺失
大多数休闲农业旅游属于散户经营模式,一方面自身的营销意识薄弱、实力有限;另一方面也存在与同行及关联产业的渠道整合缺失。不少的休闲农业旅游产品还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局面。
5.产业融合障碍较多
在产业整合过程中,存在不同行政部门管理,多头管理各自为政,机制不灵活等问题,同时,面向生产性中小企业的科研服务、激励机制、风险投资等体系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经营。同时农业信息化技术较为滞后,不能形成经营管理信息化、科学决策、网络营销等经营管理方式,因而在与休闲旅游等相关产业的融合上,缺乏一定的一定的科学指导。同时旅游本身的开发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农业与休闲旅游业的融合力度。
三、涪陵区休闲农业旅游产业融合路径分析
1.树立休闲农业旅游整合意识
针对当前休闲农业旅游经营存在小、弱、散等问题,要依托周边城市或景区,与城市休闲、景区度假等业态进行整合,统一规划、宣传促销,才能发挥产业聚集优势,实现规模化经营。例如通过“大木花谷”“南沱”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充分将地方资源特色、民俗文化与休闲农业整合,并围绕园区形成辐射发展,将旅游节庆、采摘体验、旅游商贸、文化创意融于一体,充分将种植养殖业与工业、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价值链。
2.构建休闲农业旅游大产业链
在休闲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应转变产业发展理念,通过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将农业、地域文化、养老休闲、健身运动等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形成融合产业群,包括主题农庄、旅游演艺、养老地产、疗养旅游等休闲农业旅游大产业模式。例如涪陵榨菜不仅是从田间到餐桌的转换,从种植、加工到销售、品牌推广的产业链构建,也需要从农耕文明到工业生产到文化记忆的多功能演绎,充分将休闲农业产业链拉长拉宽。
3.培育龙头企业
休闲农业旅游产业链的整合优化要强调龙头企业的作用,通过龙头企业实现上通下达,提高产业的附加值。涪陵地方可给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予政策支持和招商引资等帮助,使其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市场影响力,发展成为龙头企业。从而以龙头企业为核心,进行产业链的拉伸,形成由点到面的扩散,以此促进整个涪陵地方休闲农业的发展。
4.优化农业旅游产品结构
(1)产品结构升级
伴随大众对旅游产品的需求升级,中国正在步入旅游休闲4.0时代,休闲农业旅游的产品升级势在必行。涪陵休闲农业旅游需要从单一观光农业、农事体验转向到融合现代农业、乡村旅游、涪陵地域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科技于一体的升级版产品,实现业态整合、产品复合。
(2)旅游商品促进产业联动
在休闲农业旅游中,旅游商品的作用不可小觑,它可以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紧密联系起来,通过旅游商品开发,促进农业的转型升级、旅游业的经济拉伸,有效促进农副产品、手工艺品的产品整合和带动地方商贸业、运输业的发展。涪陵旅游商品如榨菜、胭脂萝卜、油醪糟等已经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其中涪陵榨菜即将完成从地里到工厂再到文化小镇的一、二、三产的产业融合。
5.完善产业融合发展环境
各级政府应树立跳出农业、跳出职能部门的观念,运用工业、旅游、文化等领域的先进产业发展思路指导农业经营和管理。积极制定休闲农业资源开发的政策法律法规,建立从研究、开发、管理、风险投资一体化的服务体系,为地区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创造必要的软件环境。
6.整合休闲农业旅游产品营销渠道
涪陵区休闲农业旅游发展要注意加强产品营销,相近区域可以展开协作、整合营销渠道,有利于区域品牌塑造。同时与各类旅游集团、媒介、其他相关企业等成立营销合作组织,整合传统营销和现代网络营销渠道,打造立体营销战略,形成多角度、全方位的营销模式。
参考文献:
[1]陈俊红,王尚德,肖宇波.产业融合视角下休闲农业发展的障碍与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5,43(4).
[2]杨阿莉.从产业融合视角认识乡村旅游的优化升级[J].旅游学刊,2011(4).
[3]杨振之.城乡统筹下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J].旅游学刊,2011.(10)
法律路径研究范文6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2015年“互联网+”正式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并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互联网思维的快速发展也深刻影响到旅游产业的各个环节,尤其是乡村旅游业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将新一代通信技术与传统产业链及营销、服务环节融合起来,从而加快提升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1996年美国创立的Expedia是全球最大的在线旅游公司,其业务约占全球在线旅游市场的三分之一,成为在线旅游的航母。而1999年国内创立的携程旅行网为代表的互联网旅游企业对传统旅游业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他们不仅为旅游行业飞速发展注入活力,而且从整个产业链上重新整合了旅游产业。继传统旅行社之后,OTA(比如携程、途牛)和垂直搜索平台(去哪儿网)先后出现,随后大型平台电商平台(比如淘宝旅行、QQ旅游、京东旅行等)也开始涉足旅游市场,而近年来,旅游UGC网站蓬勃发展,它们从内容、心理的层面与用户进行着近距离的沟通。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都给旅游产业增添了更多未知的可能,在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各个链条存在着大量潜在的机会。
二、浙江省乡村旅游现状分析
浙江省的乡村旅游起步于20 世纪90 年代,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结构升级,乡村旅游应运兴起。目前,浙江省的乡村旅游发展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已经形成类型较为多元的城市近郊“农家乐”、高科技农业观光园、古镇、具有文化气息浓厚的古村落及农业新村等。比较典型的三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是:整合优势资源构建大产业格局的遂昌模式、高起点打造高端乡村旅游产品安吉模式、新思路构建乡村旅游发展新机制的德清模式:这三种模式依托地方的本土与优势发展乡村旅游, 取得一定的发展绩效。浙江省也是全国非遗项目最多的省份之一,乡村本土文化很多尚处在“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在开发的过程中,又普遍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在经营规模上普遍偏小,经营者的品牌意识非常淡薄。随着乡村旅游发展的深入,特别是信息化时代的来领,浙江省乡村旅游升级问题也迫在眉睫。
三、互联网+与乡村旅游的基础研究
(一)互联网+背景下浙江省乡村旅游导航平台的实现
(1)导航是利用地图服务和导航服务,进一步扩展到景点类、酒店类、餐饮类、生活服务类的预订方式。利用流量数据整合我省的航空公司、公路铁路客运、酒店、旅行社、景区、餐饮等乡村旅游领域的重要环节,打造专注于乡村短途旅游主题的在线导航平台。(2)依托导航地图服务将消费信息深度覆盖浙江省乡村旅游吃、住、行、玩。除了传统地图功能外,增加预订与支付功能,以及乡村旅游的特色文化关键词标注。(3)创建浙江省乡村旅游导航手机APP,推送最新乡村旅游信息,建立垂直搜索平台,增加旅游用户真实点评、建立乡村旅游社交群。聚集其他O2O领域的平台,如拉手网、大众点评等,对接租车、短租、天气、拼游等应用,基本满足旅游用户需求,进一步完善我省乡村旅游LBS(移动位置服务)生态圈。(4)线下完善旅游服务与用户体验。线上线下良性对接的O2O大潮带动乡村旅游更加蓬勃发展。
(二)互联网+背景下浙江省特色文化与旅游经济的链接
(1)加强乡村特色文化资源内涵建设,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创建生态+传统文化+智慧乡村旅游新思路。(2)完善建设移动基站、建立免费WIFI、智能导游、APP信息推送、二维码电子讲解、智慧眼镜等互联网应用,打造智慧特色文化乡村旅游。(3)互联网思维下,特色文化必须体现乡村本土特色,利用网络、自媒体、微博、微信等形式进行推广传播。浙江省传统历史文化资源免费向游客开放的同时,建立与此相关的微博、APP软件、线上网站、线上博物馆、线上纪念馆、以及实体博物馆、实体纪念馆、体念中心等,一来是提高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二来也是全面推动特色文化乡村旅游传播的途径。
(三)互联网+背景下浙江省乡村旅游营销模式升级
(1)完善乡村农产品+文化旅游+电商模式,如淘宝专为遂昌打造的中国遂昌馆,凭借丰富的物资资源,遂昌将特色农产品融入了生态体验游。(2)综合集成。互联网思维下我省乡村旅游与在线旅游企业的互动、乡村旅游与电商平台的对接、乡村旅游与搜索平台的链接(百度、必应、谷歌等)、乡村旅游与政府行政推送的结合。
(四)现阶段浙江省乡村旅游大数据分析
按不同的地域特征、旅游经济形态、特色文化资源遴选出5个乡村进体数据分析、研究。(1)依据特色文化资源、特色产品、地域特征、旅游品牌等数据分析结果,提炼出适合互联网对接的乡村旅游数据。(2)依据城镇传统特色文化,地域环境、地方特色产业、旅游资源信息等数据分析,制定特色文化乡村旅游发展阶段性方案。
四、利用互联网+来推动浙江省特色文化乡村旅游的发展
互联网思维正在为特色文化乡村旅游提供前所未有的巨大机遇,将从三方面推动特色文化乡村旅游的发展。1、智慧链:互联网+通过整合创意、硬件、软件、资本等要素,正在形成具有极大包容性的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的商业生态系统。2、平台链:互联网+提升和重塑了特色文化乡村旅游产业的平台经济,以“便捷”和“开放”作为广泛吸附的终极武器。3、数据链:乡村旅游产业正在通过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采用可量化的多角度数据,推动了特色文化乡村旅游的发展(1)建立完整的移动互联网线上平台,推进线上预订支付、线上咨询、线上导航、APP古镇旅游推送、微博营销等。随着互联网端的推进,通过注册、电子门票等多渠道收集旅游动向信息,形成各类数据分析。比如旅游人年龄、旅游方式、旅游者身份的分类,可以根据旅游方式的不同,跟团游、自助游的区分进行分别信息推送;根据旅游者的年龄、旅游目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移动信息推送。(2)湖州市南浔古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资源灿若云锦,民国建筑保存完好。结合物联网科技,比如联想一款可穿戴设备new glass畅游古镇,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全方位感知古镇的前世今生的穿越式生活体念。(3)“青瓷文化之乡”的慈溪上林湖,如编排传统戏剧,整合演出场所、电商平台、O2O模式线上线下售票、系列越窑讲座、戏剧情境结合动漫游戏等线上线下二者结合、交互联动的诸多方式,打造青瓷文化产业园区,推动具有千年历史的越窑文化可持续发展,促进慈溪特色文化乡村旅游的发展。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