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市场营销辩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市场营销辩论范文1
自上个世纪中叶开始,由于科技迅猛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产品迅猛增加,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取决于消费者的需要,从而形成了以消费者为中心,一切为了消费者需求的市场营销观念。这一新的认识推动了市场营销理论向纵深发展,突破了流通领域,深入到了产前、产中、产后和售后的一切活动。在上个世纪后半期的几十年里,在以顾客为导向、发现顾客需求、满足顾客需求的现代营销观念指导下,无数企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进入21世纪后,以顾客为导向、发现顾客需求、满足顾客需求的营销观及其行为是否依然是灵丹妙药?固守这种观念是否仍然能指导企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笔者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进入21世纪后营销环境即科技、经济、社会文化,尤其是人们的需求在迅速地发展变化,那么营销观念、营销手段就会随之相应的变化。作为企业要想立足于21世纪必须把握这种变化趋势。
一、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趋势
当今世界经济正以势不可挡的趋势朝着全球市场一体化,企业生存数字化,商业竞争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以互联网、知识经济、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新经济迅速发展,新经济及需求的特点越来越体现信息化、网络化、差异化、个性化。新世纪的营销正是处于这样一个高度竞争、瞬息万变的宏观环境中。
(一)信息技术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飞速变化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的变化之快,超过了许多公司的适应能力,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在技术和兼容性方面已经达到了令人欣慰的程度,下一个引起变革的浪潮,包括移动电子商务以及应用软件从个人电脑普遍地移到以因特网为基础的平台上,可供企业享受到及时的、充分的信息资源,对信息技术和信息的适用以及决策程度将发生质的变化。
(二)企业经营、竞争国际化的加剧上个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大多是一国企业之间的竞争,竞争规则往往达不到规范化的要求,非公平竞争因素常常掺入其中,搞点小动作,拉点关系,取得某个当权者的支持就能使企业占有优势,可轻易地取得差别利益。新的世纪,世界各国,各地的企业相互进入,竞争规则越来越标准化,竞争的层次和激烈程度增强。所以,企业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必须按规范的、符合新世纪营销要求的竞争规则,来适应企业经营的国际化。
(三)“环境保护”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环境问题已经被国际社会及各个国家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环保方面法规政策对企业要求越来越严格,有些企业由于不符合环保要求而被淘汰,新的世纪更是如此。所以,21世纪的企业必须考虑环保问题,必须有预见性,预测到产品的经营环境在环保方面的变化,尽早的根据环保要求更新设备,调整生产经营,如果企业及时地按环保政策和标准生产了符合要求的产品(在其他企业没及时做到的情况下),就抓住了机会,就可获取丰厚的利润,就能较快的促进企业的发展。
(四)市场需求的离散化、多样化、高档化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需求的离散化、多样化、高档化越来越突出。将来在消费上标新立异、特点明显的消费者日益增多,这对企业有效细分市场,寻找特殊消费群体,有针对性的生产经营个性化产品创造了机会。这就要求企业在构思、设计产品、生产产品以及在推销产品和服务上,要个性化、多样化,形成为多目标市场、多顾客群体经营和服务的局面。将来在消费上追求高档品、奢侈品的人日益增多,低档品很多要消失,高档品进入主流消费。在中国的很多国外公司已清楚的看到了这一点,已开始为企业高档品的生产消费造势、宣传、引导。
二、市场营销观念的变化趋势
21世纪营销的变化,势必促使营销观念发生变化,如下的营销观念正在新的世纪开始形成:
(一)社会营销观念进入21世纪,企业的营销活动如何符合消费者的长期利益,符合社会的长远利益被提到了议事日程。西方学者已提出了“绿色营销”的观念,在新的世纪中缺乏环保意识的企业将失去发展的机会,反之若及时抓住环保的机遇,开发无污染的绿色产品,定能为企业赢得众多的营销机会。在新世纪里,对消费者的长期利益负责应是公司的着眼点,公司的目标要从促成更多交易转变为长期忠实于客户利益。将来要把公司的社会责任,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实施,协调企业、社会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以实现社会和消费者长远利益为目标的观念和行为方式。
(二)服务营销观念在新世纪,服务营销将变得越来越重要,以前服务大多是依附于产品的售前和售后的服务,以后的服务应贯穿于从产品的构思、设计到产品的销售及售后的整个过程,乃至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比如,企业在设计产品时就确定产品的最高故障率以及最长诊断时限和修理时限,尽力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最大限度地降低顾客使用产品的总费用。现在有些企业已设立与生产、销售等部门并列的为顾客服务的独立部门,向顾客提供一切服务,包括维修、咨询、指导、培训和解决顾客要求的有关问题:有些企业已设立了为顾客服务的专用电话、专用电脑网络。在新世纪,营销服务已经成为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创造新顾客,留住老顾客的最有效途径。
(三)创造顾客需求的营销观念以前的营销是给顾客想要的东西,即企业先弄清购买者想要什么,尔后想出行之有效的办法予以满足,主要臆断前提是,购买者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企业再去发现,实质上是一种发现行为,将来的营销观与此不同,因为,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需求的迅速变化,营销人员将会发现消费者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例如,中国的很多农村消费者不知道自己需要纯平彩电(包括已达到这种消费水平的农民)。实际上消费者的需求是学来的(通过自已的观察、别人的影响、媒介的宣传、企业的引导等),对某一产品的认识和偏爱是学习的结果。鉴于此,将来的营销不会被动地适应顾客,不会等顾客学会了某方面的需求,企业发现后再去满足,而是主动地教给顾客需求什么,指导顾客需求什么,使顾客及早的认识到自己的需求,及时地给予满足,这就是引导需求、创造需求。
(四)体验营销观念进入21世纪后,体验经济的时代已经来临,体验经济已经逐渐成为继服务经济之后的第四个经济发展阶段。愈来愈多的消费者渴望得到体验,愈来愈多的企业精心设计促销体验,各行各业的顶尖企业都将发现,未来的竞争战场就是体验。体验到底是什么?所谓体验,就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环绕着消费者,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这其中商品是有形的、服务是无形的,而所创造出的体验是令人难忘的。体验是内在的,存在于个人的心中,是个人在形体、情绪、知识上参与的所得。体验不仅是娱乐,只要让消费者有感受、享受、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是提供体验。例:重庆有一个擦皮鞋大王,他出卖的不仅是擦皮鞋的服务更重要的是擦皮鞋的艺术。他擦皮鞋时伴着优美的音乐,其动作形似舞蹈,节奏感极强,给了顾客美的、乐的享受,很多顾客不是为擦皮鞋而来,而是为体验而来,其生意十分红火。英国航空公司前总载马歇尔指出:“商品经济的心态认为企业只是扮演一种功能,即以低价、准时的将旅客从甲地送往乙地,但我们的航空公司要超越功能,在提供体验上竞争”。该公司以完善的服务为准则,总是向旅客提供舒适的休息服务、娱乐服务,让飞行成为乘客忙碌生活中的舒适的休息时刻。体验营销观念和行为,在新世纪会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中表现出来。
三、市场营销手段的变化趋势
有什么样的营销观念,就应该产生什么样的营销手段,营销观念的变化最终要落实到变化的营销手段上,新世纪营销手段的变化首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据新世纪经济特点,将形成开发和保持客户资源的营销手段新世纪的经济是建立在信息技术之上的经济,利用信息技术能充分地、普遍了解消费者的需求状况和追求个性化、差异化的消费特点。新经济的本身是凭借强大的客户群来支持和发展的,它在营销上更加重视客户的终身价值,注重以人为本,努力保持和开拓客户资源,与客户建立长期关系,使客户对企业达到终生的满意。这就要求企业不仅注重有形资产的价值,更要注重无形资产的价值,消费者的个性需求特点越来越多地体现在无形价值上,所以不仅向客户提品,而且提供高度个性化的、无形价值明显的产品,最终是向用户提供解决一些问题的方案。很多公司已经建立了专门客户基本资料库,其中包括某个客户在商业活动中的表现和特别需要,利用这些资料向客户提供按要求定做的商品。竞争者会发现,越来越难以得到新的客户,大多数公司正在花费更多的时间以找到如何出售更多商品和为客户提供更多服务的方法。很多公司正集中精力建立消费者份额,而不是市场份额。许多公司正在开辟途径以增加相互间销售和向更高层的公司销售数量,公司正在通过运用更新的和更有效的挖掘数据的技术,从它们的数据库中获得一些部门和客户的新方法。超级秘书网
(二)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发展,将形成网络营销手段网络的高速发展,有许多网上商店已经建立,网上商品价格更加公开,对消费者更加便捷。因此,传统的店面经销遇到了强劲的挑战,很多公司竞相在网上公布自己的产品价格。网络时代,每个公司不仅仅是卖方,同时也是买方,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公司以及消费者不需要到商店去,所有产品都可以买到。消费者可以从因特网上得到任何产品的图片,阅读产品说明书,然后按公司提供的便利、快捷的渠道(如邮寄、送货、自动售货机等)得到产品。网络技术的运用,可以改变公司的经营方向,可以成为整个行业及相关单位所需物品的网上交易所。例如,信息技术产品公司可以不再单一地生产信息技术所需的器材,而可以大量提供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生产率的咨询意见。
(三)将按照知识管理需要,设置组织结构的营销手段将来,很多公司在知识管理方面会有大的发展,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知识资产,为企业创造效益。将来公司的成功,必须有远见,能按照知识管理需要进行组织结构的调整。将来信息技术经理将成为首席信息官,成为主要收入的创造者,而具有现代管理理论和技能的专家,将成为首席知识官,将能有效地平衡集中指挥与分散管理的组织运作,使组织内一个地方创造的知识,为组织内所有可从中获益的单位和个人所有。总之,21世纪是科技、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世纪,人们的消费需求也相应地发生着迅速变化。作为21世纪企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业,必须跟上这种变化,才能成为市场上的弄潮儿,反之,就会被市场潮流冲击得精疲力竭,甚至失去生存的能力,被时代所淘汰。
参考文献:
[1]兰苓.市场营销学[M].2000年1月版.
市场营销辩论范文2
关键词:开放态约束;区域文化;管理方式;跨文化;变革
引言
跨文化经营是企业拓展甚至生存所必然的走向。由于跨文化经营至少有二种文化在企业中存在,这样就很有可能因文化的差异引致文化冲突进而引致经营绩效受到影响。事实上,“大凡跨国公司大的失败,几乎都是仅仅因为忽略了文化差异——基本的或微妙的理解所招致的结果”(D.A.Richs,参见范徵,1993,第269页)。跨文化经营的存在主要有二种形式:其一为跨域或跨国经营,企业作为子公司、分公司或合资(类似的有合营等)公司存在于非母公司所在域的其他区域(他国、他省市等)。就企业外在环境而言,人文环境为企业所在区域的人文环境,由此就存在着一个企业管理方式变革与企业外在人文环境的关系问题;就企业内在环境而言,人文环境也因所雇佣员工大都为本区域民众,这部分员工不可能不将其自身的人文禀赋一并带进企业,由此就存在一个企业管理方式变革与企业内在人文环境的关系问题。其二为企业雇佣非本域人文禀赋的员工。显然,在这种情况中,只存在管理方式变革与内在人文环境的关系问题。跨文化的第二种存在形式客观存在着,并且随着经济全球化,这种存在形式将愈来愈普遍,但时常被研究者及管理者所忽略。我认为,对这种存在性应该给予重视,至少不应该忽视。艾科卡曾写道:“援引一位福特‘家族发言人’的话说,我之所以被解雇,是因为我‘缺乏温文尔雅的风度’,太‘盛气凌人’,而‘那个宾夕法尼亚州阿伦敦出生的意大利移民儿子的品格教养与格罗斯波因特相差甚远’”(李·艾科卡,1984,第121页)。且不管这段话所要揭示的或许是福特家族的偏见及歧视性,但至少可以表明,即使是高层管理者,也有可能发生不同区域文化背景的文化冲突的问题。
文化、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产生作用,就在于由文化、企业文化构成企业经营的人文环境,通过人文环境对从事企业经营的人产生激励约束作用。用制度经济学语言定义就是:人文环境是由许多非正式规则耦合而成的人文生态系统,它既内含着一定区域传统观念形态的非正式规则,又反映着现代观念形态非正式规则;它既内含着本区域观念体系的主体作用,又接受着外来观念体系的渗透作用。人文环境是由人创造出来的体现人之为人意义的规则系统,这个规则系统又作为一种准外在于人的类自然力量反作用着人的行为,使人的行为在很多情况下表现为一种人本能性质的活动,这种人本能性质的活动现象,是人在组织自我活动和推动社会进步、走向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所必须认识和研究开发的课题。
开放态约束·区域文化作用弱化
开放态约束大致可从二个层面进行理解:其一为体制开放态约束,主要指政治体制的开明度,体现在行政壁垒的构建,决定着内外域文化规则能否自由交流;其二为方式开放态约束,决定着内外域文化规则怎样自由交流,其中又包括实体层面与虚拟层面的开放态约束两方面的内容。前者主要指贸易制度的开放度,突出体现在贸易壁垒的构建,决定着物质态商品交流方式,后者主要指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网络方式的完善度,主要体现在传输壁垒的构建,决定着内外域文化规则能否同时性的网络交流。用数学方程式表示即为:开放态约束是体制开放态约束与方式开放态约束的函数,方式开放态约束又是实体方式开放态约束与虚拟方式开放态约束的函数,并且均为增函数。可依次用开放度、体制开放度、方式开放度、实体方式开放度、虚拟方式开放度来表示。
方程1:开放态约束=F(体制开放态约束,方式开放态约束)
方程2:方式开放态约束=F(实体方式开放态约束,虚拟方式开放态约束)
方程性质:方程1与方程2均为增函数。
就中国的发展历程看,政治体制已经由封闭走向开放,使得中外文化交流基本上能够自由实现;贸易制度也随着WTO的加入和运作,平等交流也呈逐渐强化趋势,使得中外文化交流能够公平实现;传输方式已经由于以互联网、数字化为核心的网络化的广泛及高水平的普及,基本上达到与国际同步发展的阶段,使得中外文化交流能够同时实现。如此,就有可能推动着区域文化作用逐渐走向弱化。
1.各种人文环境在总体上并不一定内隐着封闭性。针对中国一度存在的闭关锁国事实,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是否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内蕴着封闭性,进而引致权力中心建立和实施封闭政治体制呢?我不这样认为,从我国传统文化的演进过程看,其本身并没有内蕴着封闭性。有学者将先秦到汉唐以至明情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事实详尽罗列,最后得出结论:没有任何理由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封闭的(赵光贤等,1986)。如果运用经济学方法分析也不难得出,中国文化一度封闭,不能排除当时权力中心的需要。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与一般平民的效用函数肯定不一样,体制是否开放,对统治者们经济收益层面的引致效用增减并无多大影响,但对他们政治收益层面的引致效用则有可能因开放导致民众观念选择空间增大及由此引发民众思想不统一、政局动荡等风险而递减,这样预期开放的总成本将远大于总收益,因而选择封闭是最为明智的。类似于中国传统文化,其他区域文化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也就是说,其他区域文化也同样是多元的,既存在一定程度的封闭性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开放性,至于具体体现封闭性还是开放性,主要取决于该区域的约束机制更多的倾向于封闭态还是开放态。所以说,文化是否存在封闭性,主要不在于文化本身而在于文化之外。
2.开放态约束将逐渐模糊核域环境与外域环境的边界,使文化规则的选择不是局限于本区域而是面向全世界。人文环境可依据对行为主体作用区域的不同分为核域和外域环境,显然,核域环境中的非正式规则对行为人的作用更大。显然,核域环境的扩展将会增大行为主体对非正式规则的选择空间,那么,核域环境的边界与什么有关联呢?其一为人文环境的自控力量。任何区域的人文环境一方面供给着非正式规则,另一方面又衍生着非正式规则的解释系统,双向作用规控着行为人既是别无选择的选择,又是合情合理的选择,于是人文环境就会驱使行为人建构对所处人文环境的偏好,甚至达到信仰的程度,由此就从内部构建着外域人文环境的拒斥心理偏好;其二为人文环境的外控力量,主要指压力集团的导向作用。政治团体诞生于一定的人文环境之中,于是就有可能为了某种目的动用硬性的政治力量维护某类非正式规则而贬抑另类非正式规则。开明政治体制,是指政府或其他政治团体对人文环境的相互交流不设置人为壁垒,使非正式规则的流入或输出渠道通畅。这样,由于体制的开放,外域文化环境与核域人文环境相互渗透,逐渐模糊了内外域环境的边界,使得外域人文环境核域化有了可能性。加入WTO及网络化约束持续和强化的作用,为各种文化规则总体上不受时空限制地低成本甚至微成本地进入行为人选择框架提供了畅通通道和技术支撑,在各种层面推动着可能性不断向现实性转化。外域环境核域化无疑拓展了国民的非正式规则的选择空间,而且非正式规则的监控约束机制也不同于封闭政治体制下的情景。封闭体制下的非正式规则的选择和运作,基本上属于一维的和单向的,从而使行为人只能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构建自我的行为偏好。
不过,人文环境的核域与外域尽管在开放态约束逐渐走强的作用下模糊,但是必须明晰:(1)模糊不等于完全隔离。隔离意味着没有沟通,核域与外域人文环境规则分别对各自所处的区域发生作用,而对非本区域没有或只有很小的作用力和影响力,模糊则是指内外域尽管没有完全同化为一个环境,但各人文环境的规则是可以平等交流,或曰各种人文规则有较为平等的机会出现在行为主体的选择框中,行为主体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较为自主的进行选择;(2)模糊不等于完全消除。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区域文化依然会以各种方式作用着行为主体,特别是在整个社会大区域中,区域文化连同其政府部门运作方式、职员的处事方式等等,一起构建着一个带有区域文化特色影响的经营环境,这个环境就前提性的决定着企业运作的部分游戏规则。
3.开放态约束将逐渐弱化文化规则选择的强制性而强化其诱致性。文化规则的选择可能是被动强制的,也可能是主动自觉的,前者称之为强制性选择,后者称之为诱致性选择。强制性选择主要是指,在封闭态约束下,政府建构一个完善的更多体现约束性质的激励约束机制,导引行为主体只能选择政治收益极大化目标,否则将受到严厉的行政甚至刑事惩罚。在开放态约束作用下,行为人选择非正式规则,全方位地接受着各方面力量的导引。行为人在选择非正式规则时,就不会象封闭态约束下的除此之外的别无选择,而是根据自我有限的理性,对各种选择加以比较分析,最后选择和运作在自己的行为之中。同时,行为人还要接受着不同人文环境的解释系统和评价系统,更进一步地确证自我选择的合理性。行为人在开放态约束作用下诱致性选择建立的非正式规则系统,由于监控约束机制较为软性,所以就有可能使自主建立的非正式规则系统较强制性选择建立的非正式规则系统变迁要容易些。在封闭态约束作用下,强制性选择建立的非正式规则系统,尽管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但只要约束发生变革,就有可能发生裂变和重组,不过要经过一个艰苦的或长或短的转变历程。
弱化文化规则选择的强制性而强化其诱致性的突出体现是弱化文化规则选择的政治性而强化其效用性。行为人选择每项非正式规则都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和获取一定的收益,同时又要接受着多维度的激励和惩罚。根据经济学的一般假定,人都是有理性的。那么,我们不难理解,在中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文环境约束机制主要体现的是封闭态,企业员工偏好的建立、企业文化的建构等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是仅接收本区域文化的作用,选择的范围也只能限制在本区域文化内,对非本区域文化的了解只能是不全面的甚至是歪曲的(经过政府设立的过滤网滤化),如此就更强化了对本区域文化规则的认同和选择及对他区域文化规则的否定和拒斥;另一方面又受制于政治导向,使得行为主体各种选择更多的带有政治性影响,政治目标高于一切,效用函数也更多的取决于政治效用而排斥经济等非政治效用。改革开放之后,人文环境约束尽管还处在由封闭态向开放态过渡的阶段,但相关于文化的人为壁垒基本上被消除,特别是贸易制度的开放性、网络化的普及性等,就使国人对外域文化、经济发展状况等等方面都有了更为广泛深入的了解,因此就有可能超越政治效用目标而根据自己或企业的目标函数,重新审视外域文化规则。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国人对文化规则的选择面更宽广了,他们就有可能超越自己本域文化规则之上而将选择的视野拓展到全球范围内的众多文化规则、就有可能超越一维的政治尺度而在政治尺度与经济等非政治尺度之间寻找到使自我效用极大化的尺度均衡点,这个均衡尺度就有可能更偏好经济等非政治尺度。
开放态约束决定了企业经营的人文环境有一个开放的制度及技术保证,参与人基本上对所有文化规则具有可接触性和可选择性,即一方面参与人基本上不受约束或曰不受限制地具有接触世界上任一种文化的可能性,并且基本上不受地理位置、距离、成本(货币成本、非货币成本,如时间、精力等)等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参与人接触某种文化后,基本上可以根据自己的效用函数而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必要依据政府给定的目标函数选择某种文化规则作为自己行为指向的原则;特别是开放态约束推动着行为主体的尺度指向由一维向多维转化,即由一维的政治指向转化为以效用为核心的行为指向系统。依据自我效用函数自主建立的行为偏好有可能引致利己偏好,但利己偏好不一定必然蕴含着害人或损人,利己偏好同样有可能派生利他行为,只是这样形式的“利他”较之一般的“利己”能给行为人引致更大的效用。不难理解,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利己主义横溢,但还是出现了许多利他事实,并且有可能在新的层次使利己与利他的演进体现为帕累托改善。
区域文化作用弱化·跨文化管理方式变革趋势
文化冲突就行为者而言,意味着因文化冲突将引致自我效用递减。换言之,文化冲突对行为人不是发挥激励作用而是产生着负面效应,所以,管理方式变革就不能不把跨文化作为一维重要约束。对此,已经有诸多研究者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参见科特等(1992),冯鹤鸣等(1991))。但在跨文化管理实践中依然存在着有待探索和研究的问题。我们已经论及,文化作为一类或曰一束影响人行为的非正式规则,其之所以得到人的理解、认同以及在行为中贯注,最主要的在于由此能引致行为人总体效用水平的递增。而开放态约束的形成和强化,引致区域文化作用弱化,就必然直接导致跨文化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发生变革,主要体现在:
1.由“全面适应”原则转型为“部分适应”原则,即“外在适应性,内在选择性”原则。有企业文化研究者认为,企业跨文化经营必须全面适应企业经营环境,“这种理论认为企业中不存在抽象的好的企业文化,也不存在任何放之四海而皆准、适应所有企业的‘克敌制胜’的企业文化。只有当企业文化‘适应’于企业环境,这种文化才是好的、有效的文化”(科特等,1992,第32页)。应该说,这种理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对企业内外部不加区分的论述则存有偏颇,特别是在开往态约束强有力的作用下,就更显其不足。随着开放态约束替代封闭态约束,“全面适应”原则必将逐渐转型为“部分适应”,即“外在适应性、内存选择性原则”。
(1)就企业外部而言,跨文化经营的公司只有适应外在环境,才能融入其中,弱化冲突,并且有可能由此而获取公司所在区域的广泛认同及欢迎。当然,“外在适应性原则”并非要求跨文化公司全方位地适应所在区域的人文环境,对于这一点,在本区域内生长发展起来的公司也同样难于全方位的适应。因为人文环境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必须通过行为人自身的理解和贯注,而每人及每公司对同一人文环境的理解不可能完全相同。而是指适应那些被公众所广泛认同并内化为行为惯性和成为引致当地民众效用水平增减的重要变量的规则。跨国公司在适应这些规则的基础上,可以对管理方式进行变革,特别是作适应时展的变革,不仅不会引致冲突,反而有可能求取更佳的社会声誉并由此给企业、各博弈参与人带来总体效用的递增。仅是适应,只能是进入竞争的最基础的约束,而适应中有创新,才有可能使跨国公司具有相对于其他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这个层面上讲,跨国企业如果没有对人文环境的适应性就不可能求得生存,但如果没有在适应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可以是相对于整个公司,也可以是相对于同处一地的其他公司,而且在后一种意义上的创新更为重要),跨国企业就不可能求得发展。
(2)就企业内部而言,相对于企业外在人文环境,企业内在人文环境只能是个微小环境。微小环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具有不同于外在环境开放性的相对封闭性,每个企业都基本上可以完全自主地构建自己的管理方式,正是由于内存环境的相对封闭性,就决定了企业可以构建不同于其他企业的富有自我个性特点的管理方式,并由此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够培植和强化得以竞争制胜的企业核心能力。在企业内部,各种不同区域的文化规则相互融通。并且,进入跨文化公司中的员工都具有自己的目标函数,可以概括地认为员工效用目标是货币收益及非货币收益的函数,货币收益与非货币收益具有替代性,这样,即使公司中运作的管理方式与员工的人文禀赋发生冲突并引致其非货币收益的递减,但只要货币收益能够足够替代非货币收益并驱使总效用水平递增,那么,员工就更有可能选择同化策略而倾向于适应管理方式。所以,在企业管理方式建构过程中,应该区分企业内与企业外,在企业内部,管理方式的建构对跨文化的策略是以企业总体绩效为标准(从另一层面讲,管理方式变革主体的效用是企业绩效的增函数,所以提高企业绩效,必然驱使管理者效用水平递增)。运作管理方式到一定的程度,员工有可能变革自我人文禀赋而转向接受新的管理原则进而对新的规则产生信仰和主动地维护管理方式的运作。不难理解,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其管理方式的建构就贯注了这个原则。如果外资企业刚进入中国时也采用中国企业的管理方式,就必然走向失败。正因为如此,我们也不难理解,在国有企业中不努力的员工一旦进入外资企业就自然而然地接受外资企业管理方式的运作而提高努力程度,在本质上,是因为这样的选择有助于员工总体效用水平的递增。当然,我们强调“内在选择性原则”,并不是由此提倡对企业所在区域人文环境的全面拒斥,管理者设计、建构、变革管理方式的过程中,适当的考虑各员工的人文禀赋并由此加以适当贯注,将对员工产生更为强大的激励,激励着员工更大幅度地提高努力程度从而提高着企业经营绩效。
2.由“区域特色”转型为“企业个性”,即“区域文化特色弱化,企业文化个性强化”。
(1)区域文化特色有可能同时也是其他区域文化的特色更有可能是世界文化的共同特色。许多国外较为优秀的企业文化或相关企业文化的著作,在论及企业文化构建及强化等方面基本上没有提出要构建“有本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克里斯托弗·A·巴特利特等(1999),科特等(1992)等),相反,由中国学者(赵曙明(1995),冯鹤鸣等(1991),曹元坤(1999)等)所著的企业文化或相关企业文化的著作中则大都提出了“要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纵观国人所言的体现“中国特色”的条文,如“以人为本”、“诚信”等,其实在国外著述中同样是企业文化的主旨,只不过没有标明“本国特色”。如此,就在一定程度上导出,世界文化在总体上具有相通性和同向性,不能将在某国或某区域体现较为充分或提倡较为强烈的文化特色就理解是该区域文化的独具特色。当然,由此并不能推出要一概否认区域文化特色的存在,只是要表明一个不可逆转的转化趋势:区域文化中好的内容,或曰有助于社会发展和企业绩效提高的部分,将最终自动地转化为世界文化的强势规则而被众多企业在构建跨文化管理方式中汲取;区域文化中不好的内容,或曰无助于社会发展和企业绩效提高的部分,将最终自动地转化为世界文化的弱势规则而被众多企业放弃。由此不难理解,尽管美国与日本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企业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不同,但经过相互的借鉴与交流,两国企业文化在不同层面进行交融,日本企业在汲取美国文化的精华,如“能力主义”;美国企业同样在汲取日本文化的精华,如“团队精神”,经过一定的时期后,两国企业就很有可能在相当的程度上达到无差距。所以,企业跨文化管理方式就不一定要体现所谓的区域特色,更多的是不论在何处都应体现自己独具的企业个性。
(2)企业管理方式必然与区域文化相关,企业管理方式带有区域文化特色也是必然的,问题是当开放态约束替代封闭态约束而占主导作用时,企业文化建构或重组,就必然超越于传统的狭小的规则选择空间而面对的是无限放大了的规则选择空间。企业文化的构建和强化,对构建企业文化的企业而言,本身不是终极目的,也即企业文化的构建原则在开放态约束与封闭态约束作用下都是一样,都是以企业绩效为目的,企业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是实现企业运作目标的手段。从目的手段层面来讲,企业跨文化管理方式就不一定将选择锁定在企业所在地的区域文化,而是根据能否提高企业绩效的预期。
(3)企业跨文化管理方式有可能反作用于区域文化,从而推动着企业文化区域化。企业跨文化经营,必然带有母体企业文化的影响,这种文化影响一旦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被证明是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就有可能积淀为企业核心能力的组成部分而模式化。随着其他企业及社会对该企业成功的认同,就有可能自主自觉地学习和借鉴,导致模式化的企业文化有可能由弱文化影响因子逐渐转化为强影响因子,进而由外域文化逐渐成为文化的强势规则而融入该区域文化之中,内化为区域文化规则。不难理解,世界500强企业入驻多的地区,如沿海发达省市,文化层面的世界性体现得特别充分。说明,企业并不一定是因区域文化而更多是以独具的个性文化竞争制胜的,两方面区域文化影响着企业跨文化管理方式的构建,另一方面企业个性文化规则同样对区域文化产生强有力的作用。
应该说,跨文化对管理方式变革的约束很是复杂,我们在此仅是提供了一种探索性的理论原则,尽管有可能不全面不深入,但对业已存在的跨文化管理实践还是有一定的解释功能和对即将发生的跨文化经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企业管理方式变革必须适应人文环境的规控性作用,这是最基本的要求,管理方式变革还必须超越于人文环境的规控作用,创造出富有独异特性的新模式,创造性地动推动企业管理方式演进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主要参考文献:
[1]迈克尔·茨威尔.创造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约翰·科特,詹姆斯·L·赫斯克特(1992).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华夏出版社,1997.
[3]梁觉.跨文化角度理解公平理念[J].www.cityu.edu.hk/cityutoday/news/category_chi/people_chi/professorial/n20000401_03_c.htm"TARGET=_blank>www.cityu.edu.hk/cityutoday/news/category_chi/people_chi/professorial/n20000401_03_c.htm2002,6,2
[4]冯鹤鸣等.中国企业文化建设[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5]赵曙明.东西方文化与企业管理[M].中国从事出版社,1995.
[6]曹元坤.管理方式变革论[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7]菲利普·艾文斯,托马斯·沃斯特.裂变[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
[8]詹姆斯·科塔尔等.网络时代的管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9]克里斯托弗·A·巴特利特,萨曼特·高歇尔.个性化公司[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10]赵光贤,彭林.中国文化封闭性说质疑[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6,(5).
市场营销辩论范文3
摘要:“旅游市场营销”是一门旅游管理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其显著特点是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和可操作性。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实现旅游市场营销教学创新做了一些尝试。关键词:旅游市场营销教学创新实践教学
我国旅游市场营销教学最初主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成果与教学经验,近年来根据我国的旅游企业需求变化及各高校教学资源的情况有所变通。对于旅游市场营销这门集实践性、应用性和可操作性于一身的课程来说,要求既能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内涵又能学而不死、学而能用,其教学体系应该有所创新。
1旅游市场营销理论教学的创新
在教学内容上应注重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将旅游市场营销学的一般规律、原理与旅游企业营销现象结合起来,深入、系统地阐述旅游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理论知识是为岗位技能培养服务的,技能培养需要什么,理论知识就学什么,这是问题的实质与关键;在教学内容上要与旅游企业营销岗位的培训内容相结合,以便学生能够在就业前更容易掌握旅游企业的营销规律,这样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就业。
2旅游市场营销教学方法的创新
2.1案例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以某个具体项目为例,从项目的旅游市场环境分析、市场调研、目标市场的确认、市场定位、营销方案的确定到项目的预算与控制可以全程模拟,也可以局部模拟营销过程中的某一环节。教师在确定了案例教学的具体内容并选编好案例材料后,对于难度较大、综合性强的案例,可以提前几天把案例材料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以充实论据。在课堂案例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独立发言、小组讨论、自由提问等方式,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组织,对大量的旅游营销案例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变枯燥为生动,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使之既可以掌握基础知识,也提高了分析问题与沟通能力。
2.2激励教学
通过多年的课堂教学,笔者发现其实绝大多数学生内心深处都有极强的表达欲,只是有些学生敢于表现,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有些学生担心说不好被老师、同学笑话而采取沉默的方式,但如果点到他们的名字强迫其发言他们则讲得很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学生的状态、心理,控制课堂节奏,这对教者与学者同样重要。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这就要采用合适的方法。教师要设法让学生接受你,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然后不失时机地抓住他们的优点,竖起你的大拇指,同时原谅他们的小错误并委婉地指出来。
2.3多媒体教学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用大量的图片、影音等图文声像资料进行直观教学,强化同学对知识点和技能的掌握,真正做到寓教于乐。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将自己在旅游过程中拍的图片以及平时录制的与旅游市场营销课程内容直接相关或间接相关的电视节目等影音资料不断地、适当地做到课件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笔者在开课前给学生观看录制的一段中央电视台“绝对挑战”节目,节目内容是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招聘遨游网销售经理,节目里谈到了销售经理的职业描述:负责旅游产品的推广、销售渠道的拓展等等,这些都与旅游市场营销课程内容相关。在视图、视听的效果下,可以让学生在享受中愉快地学习。
3旅游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的创新
旅游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的创新体现在课堂实践教学创新和社会实践教学创新两个方面。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如旅游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环境分析等。我们可采用理论讨论、实践报告等实践教学方式来进行,以加强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在讲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时可布置学生就旅行社拟推出的某条新旅游线路进行市场环境分析,这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利用各种途径查找资料并亲自上街对市民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市民的收入与消费状况,撰写报告书。这种课内实践教学方式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为了更好地开展社会实践教学,应该加强与旅游企业的联系,扩充实践教学基地的数量,充分利用实践基地的教育功能从而使旅游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活动更贴近旅游企业市场营销的实际,让学生有机会接近旅游企业真实营销现象,还可以检验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是否与企业营销实践脱节、学生掌握的技能是否与旅游企业营销实践的要求相符。
4旅游市场营销考核方式的创新
学科的考核方式与内容客观上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种导向作用。应试教育培养的是考试能手,素质教育下必然涌现一批高素质的奇才。我国高等学校旅游市场营销学成绩的考核基本上是以期末试卷上的成绩为主,平时成绩和实践成绩只占很小的比例。这客观上导致学生忽视实践锻炼和平时表现,而只重视考前一周理论知识的突击复习,这种考核方式下教育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和控制。因此要创新旅游市场营销学考核评定方法。旅游市场营销学的考核方式与内容应以应用能力为主,由教师提供多个命题,给学生充分的选择和准备时间,让他们递交一份完整的营销方案,成绩的高低就由方案的创新性、可操作性来决定。没有一定的理论功底是完不成一个好的方案的,这样的考核方式既能促使学生平时注意理论知识的学习,又注意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关颖婧.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5(11).
[2]李日欣.旅游市场营销案例教学探讨.商业经济,2007(1):1.
市场营销辩论范文4
关键词:案例教学;市场营销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5-135-02
一、概述
市场营销案例教学是一种以典型市场营销现象为中介,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各种视听媒体,对营销活动的典型事件展开情景描述和分析,通过体验再现的、真实的公司营销情境,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思考、分析、研究和讨论,从而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活动。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关键,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课本上的内容,而是让学生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增进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学生对市场营销理论的认识与理解,最终达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首先,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市场营销学案例教学最主要的特点是,突破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以学生记录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师生互动是市场营销学案例教学的主要特点。教师不是照本宣科地教授理论,而是充当导演的角色,将课前准备好的案例提供给学生,为学生营造一种真实的营销情境。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分析案例,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各小组汇总自己小组的意见,派代表总结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分析情况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将案例内容与营销理论相结合,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的。其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问题答案的唯一正确,学生知道,他们对问题的不同看法与解决问题的不同办法不会轻易被教师认可和接受,他们只能牢记所谓的标准答案。这样的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僵化了学生的认识,压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市场营销学案例教学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案例分析的结果没有标准答案,解决案例的方案没有对与错的差别,只有合理与不合理的区分。教师的点评不是对学生观点的评判,而是引导学生将市场营销学的理论知识与案例的情境相结合,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案例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消化理解理论,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再次,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综合能力。市场营销学案例教学,要求学生阅读案例、分析案例、讨论案例,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将市场营销学的某些概念、理论和方法与案例相结合,形成个人独立的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经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将深刻领会和掌握案例分析过程中运用到的理论知识,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培养。阅读理解案例内容、查找相关理论知识、归纳总结案例、分析结果,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小组成员讨论案例、陈述发表自己意见、听取他人意见、小组成员的交流沟通,锻炼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案例分析过程发现和抓住问题、分析原因、拟定解决措施,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实践证明,市场营销学案例教学培养的这些实践综合能力正是市场营销人员应该具备的,是市场营销学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最后,有利于培养学生营销技能。社会的变迁、产业的升级对营销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需要创新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营销技能型人才。市场营销学案例教学引用的案例要与现实的营销实践紧密结合,模拟商业环境,将学生引入职业情境,担任一定的角色,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做出一系列的决策。通过案例分析,学生提前了解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市场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及洞察市场的敏锐度,培养学生的营销技能,符合“以能力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市场营销学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案例选择不当,影响教学效果。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基础素材,好的市场营销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市场营销学案例教学选取的案例素材还存在不少问题。首先,选取的案例时效性不强。有些教师的教案不及时更新,盲目地从一些案例集中引用五六年前甚至更早的案例。有些案例反映的问题已经得到改进或解决,有些案例分析的产品已经下线,是学生不熟悉的产品。对于案例分析的内容,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影响了案例分析的教学效果。其次,选取的案例缺少本土化。一些教师经常会选取经验介绍类或技巧集锦类案例,发生的背景多为欧美企业和欧美市场。由于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原因,学生学习和应用这类案例难度很大,所学经验也不完全适用于中国企业。事实上,我们培养的学生很多要到中国内地的一些中小企业工作,而学生在课堂上很难听到在中小企业里开展营销工作有什么要求、有什么特点,这些都严重影响案例分析的教学效果。
2.案例教学方法不当,影响教学效果。目前,大多数案例教学仍是由教师从头到尾讲述内容,提出问题,给时间让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教师简单点评后给出答案。这种缺乏对案例教学的有效组织和安排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缺乏对市场营销活动的规律性的研究、探索和总结,不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性,不利于学生深刻理解营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难以提高学生实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生拓展其知识层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很难达到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
3.教师的教学水平不足,影响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选取案例的真实性和实践性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知识,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营销实战经验和组织课堂讨论的能力。然而,大多数高校市场营销的教师并不具备企业工作经验,多数高校对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没有进行专门培养,对教师案例教学也没有硬性规定和考核标准。因此,许多教师因时间、精力的原因,搜集的案例信息有限,案例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甚至不够贴切或过于陈旧,教师对案例的分析仍停留在文字和理论层面。难以深入到案例和实践中,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
三、提高市场营销学案例教学效果的对策
1.科学选择教学案例。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教学案例的选择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选择和编写好的案例是成功的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市场营销学教学案例的选择要围绕案例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水平及理解能力,选择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有代表性的、具有时代感的、题材多样的案例,选取的案例应具有趣味性、启发性、针对性和典型性,尽量以本土化的管理实践作为教学案例素材。案例的素材可以从报纸、杂志和网络等多种媒介上获得,也可通过实地采访等方式获得。内容应涵盖营销观念、营销环境、市场调研和预测、市场细分、新产品、品牌和包装策略、产品定价、分销渠道的选择、促销策略、营销策划等诸多方面的案例,要求难易适中,长短合适。不能选择有歧义或模糊的案例参与讨论,这样会适得其反,造成尴尬的局面。很多时候为了教学的需要。应对获得的案例进行再加工、处理和制作,使之形式规范、内容合理,适合课堂教学。好的案例要给学生以充分的想象空间,要有可讨论的着眼点,应避免选择那些主题过于暴露而不利于研讨和争论的案例。另外,教师在选择和编写教学案例资源的时候,可以利用当前国内外各类刊物中市场营销案例素材编写或改编案例。
市场营销辩论范文5
1.引导学生将营销理论知识向职业技能转化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素质教育、能力教育,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要求在理论与实际间搭起沟通的桥梁,案例分析就是实现这种沟通的有效途径。理论若不同实际相结合,学生就难把“死”的知识学活,而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和途径上,想让学生在企业中亲身实践固然是好办法,但从目前的学制来看难以做到。而且,学生在企业中的实践也难免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课堂案例教学则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找到了一个较好的“结合点”,把大批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实战素材提供给学生思考,引入实战氛围,从而促进营销理论知识向营销技能转化。案例实践是一门艺术,借助市场营销案例演练,可以真实展现市场营销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营销实战能力,同时让有限的条件和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从而更好地监督、调整教学目标和方向,以高效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2.促进学风转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不适合职业教育,学生要么不得要领,要么觉得与己无关,于是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厌学情绪。市场营销案例教学要求学生高度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在案例素材的真实环境中,会产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新鲜感,成为主动的知识探寻者,客观上会刺激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增加学习动力,因此学风在无形中也会得到转变。学生在探讨、交流中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学会对知识的运用,也学会如何分析、表达交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二、市场营销案例的选择
市场营销案例选择应秉承的原则是:客观性,典型性,有效性[2]。客观性原则,即案例编写是“写实”的,应实事求是,既不夸大其辞,也不文过饰非,而要客观、真实地反映营销实际,给学生提供一个客观的分析对象。典型性原则是要求在案例编写时应对客观事件做必要的提炼和精选,使案例能说明一定问题,能够较典型地反映市场营销的内在规律,引人深思,带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有效性原则是指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思考,启发和指导人们的营销实践,这样才能体现案例和案例分析的有效价值。
三、市场营销案例的分析程序
1.阅读案例,发现问题
阅读案例,要做到熟悉和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并且发现问题所在。一般来说,阅读案例不应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因此,教师在此前就应将案例分析的任务向学生布置下去,安排学生事先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并熟悉案例。
2.确立重点,切入思考
在阅读案例、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要对案例中的营销事例进行解剖,从纷繁复杂的影响因素中找出主要矛盾,确立重点,从重点问题入手切入思考,再做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案例复杂,教师要进行适当引导。
3.深入分析,得出结论
深入分析就是要求学生开动头脑的思维机器,充分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对案例中所反映的现象和事实进行全面、系统、透彻的分析和研究,经过归纳、演绎、对比、总结,做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探求营销规律,从而学会运用,变成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四、市场营销案例的分析形式
1.集中发言式
集中发言式指学生依次上台发言,向全体学生陈述自己的观点,其他学生则应等到对方发言完毕后才能上台发言。集中发言式的优点是:发言者目标集中,发言的学生心里会有一定的压力,这促使他上台前做认真细致的准备,相对而言,发言的问题集中,观点鲜明,避免课堂讨论说废话;同样,由于课堂始终只有一人在发言,“听众”会认真听取别人发言,因此,讨论的效率较高。不足之处是:一是课堂时间有限,能发言的学生较少,不利于广泛参与;二是由于时间和发言人数的限制,可能使问题讨论不够深入,观点阐述不够透彻;三是如果所讨论的问题难度较大,学生普遍觉得没有把握,或是学生事前准备不够充分,则可能造成冷场。这就需要教师督促学生作好充分的准备,并在讨论中注意引导和适度启发。
2.小组发言式
这种形式在操作方法上分两阶段完成:第一阶段,将学生分成4—6人的小组,由小组长组织讨论并归纳整理本小组观点;第二阶段,进行小组与小组间的发言讨论。每个小组推1名学生来将本组的观点进行阐述,小组轮流发言,并对其他小组的观点发表看法。第一阶段由于分成几个小组同时进行,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观点,有利于讨论的深入;第二阶段让各小组的观点有机会在全课堂展示、便于观点的集中。因此,这种分散———集中的形式是案例分析中一种较有效的形式。只是这种形式在讨论时,一个教师要同时驾驭几个小组的讨论,若同时有几个小组有问题需要向老师请教时,教师分身乏术;也有可能因为一个老师不可能同时对几个小组实行“监听”,而出现有的小组有人把话题扯到题外去,这就需要教师驾驭有方,也特别要求小组主持人的能力。
3.辩论会式
一些观点针锋相对而又很难简单地下结论的案例可以采取辩论会式的案例教学。选择好案例后,让学生分成正反双方,教师要作必要的指导,要求学生作好充分的准备,围绕自己所支持的观点收集资料、组织语言,在冲突交锋中将气氛引向,从而展开营销案例的分析与探讨。辩论会式的案例分析,优点是辩论会可以让睿智的思维、机敏的谈吐、思想观点激烈交锋,深受学生喜爱欢迎。缺点是,辩论要成功,所有参与辩论的人员必须准备充分,否则就有可能造成冷场,或被对手逼到“理屈词穷”的地步,使精彩的辩论大打折扣。
4.角色扮演式
有些营销案例如果案例材料中涉及到企业各种人物的活动或观点,则可采用角色扮演式的案例分析,即由学生分别扮演一定的角色,如董事长、总经理、销售部经理、财务部经理、公关部经理、售后服务部经理以及顾客(用户)等,其余学生则扮演该企业职工或企业的公众(或潜在客户),这样把学生直接摆进不同当事人角色中,既可以给学生新奇的感觉,也让学生“换位思考”,通过各个角色人物的发言、协商、讨论乃至争论,体会各个角色位置上当事人可能的思想和行为,感受企业营销决策的形成过程。而台下“员工们”则随时可以向企业的“领导”们提出质询甚至“发难”,要求他们作出解释和回答。这种方式刺激学生发掘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加深对理论运用于实际的认识和体会。
五、市场营销案例分析中教师的作用
案例教学中,教师必须起到引导和协调的作用。引导作用表现为教师不仅要对案例教学方式作筹划,并且要选定案例教学的内容;在具体的案例分析过程中,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拓宽思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点、突破难点。协调作用则表现在教师有效地组织案例教学,按各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调动学生积极讨论,同时能够在案例分析的进程中,当讨论中各方观点出现争执时进行协调,让学生学会沟通,并把讨论引向深入[3]。六、市场营销案例分析的总结讲评案例分析的总结讲评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讲评做到有的放矢
教师除布置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讨论之外,还要积极地投入到学生的讨论中,随时掌握讨论进程,关注学生的发言情况,必要的地方教师还要及时作记录。只有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讲评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评述的问题才更有针对性,对学生的启发也更大。
2.要以正面肯定为主,充分爱护学生分析案例的积极性
教师在讲评时对案例分析情况要以正面肯定为主,充分肯定成绩,对讨论、分析中观点新颖、发言精彩的学生,加以点名表扬。正面肯定为主并不意味着回避问题。对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要指出,这样才能使学生认识不足,以利改进和提高。但指出问题时要注意方式和语言艺术,比较委婉,对事不对人,尽量不点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也就保护了学生对案例分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3.克服学生的依赖思想和畏难情绪,不搞“标准答案”
市场营销辩论范文6
关键词:营销教学;案例互动;学生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8-126-002
如今的社会市场经济,尤其是营销行业,对于人才的要求多数是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创新型人才,在中职营销课堂中,以学生为中心、师生互动为主体开展的案例教学模式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通过此种模式,既能使学生深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又可培养他们对任何企业发生的实际问题做出自己的理解判断,提出个性化分析和富有创意的营销对策,这对于目前大部分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但又富于转型思维的中职营销教学具有深远意义,恰如主席所指出的:“广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众所周知,《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关于企业营销管理的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研究对象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过程及规律性,即在特定的市场营销环境中,企业以市场分析为基础,为满足消费者现实和潜在的需求,所实施的以产品、价格、分销、促销为主要决策内容的市场营销管理过程及客观规律性。所以从学科特性观察,师生互动式营销案例教学法能最大限度发挥市场营销学的实践性、应用性和综合性,让学生在理解、掌握营销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设身处地、熟练、灵活地分析企业具体所处的内外环境,找出存在问题,对症下药,做出科学、恰当的营销决策。
一、中职学生营销案例专业能力培养目标与原则
目前大部分中职营销教学正处于传统的教师主讲理论模式向师生互动、学生主体的模式转变,在此探索过程中,笔者认为应首先明确互动教学的培养目标,以更好地与学生沟通、并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对接。
1.培养目标。在当下的市场经济社会中,应结合周围环境深入学生思想、树立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依此观察、研究并尝试解决营销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论运用能力、随时更新营销观念能力。熟悉、掌握市场营销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多关注国内外营销理论新发展和业内新动态,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充电能力。让学生置身于地方经济大潮及周围实际环境中,不断在案例问题的分析、解剖中锻炼,把对理论的学习理解紧密融合到营销活动和经济发展中去,切实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能力。与此同时,还应在营销课堂及平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眼光、沟通应变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动态分析和资料辨别、分析的能力。
2.培养原则。无论以什么目标、方法进行中职营销互动教学,首先应始终秉持“培养学生自信、尊重学生人格”的原则。案例教学的整体氛围以师生讨论为主,讨论的内容范围和节奏虽由教师整体控制,但时刻切忌教师“一言堂”讲授,而应始终鼓励学生直入案例核心、自由发表观点并发挥创意、尝试设计解决方案。教师的丰富学识与经验应为指引而非权威,起到为学生提供相关信息的作用,始终谨记包容、倡导学生异别观点。通过讨论交锋、知识再消化,培养学生由内而外的自信、尊重学生观点与人格,并呵护学生心灵发展。其次,应坚持“拓展思考广度、挖掘思考深度”原则。案例互动教学是一个师生思想高度碰撞、提升学生责任感的好机会。大量的案例资料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刺激了他们的求知欲。积极的交流能使学生的思想更具可塑性,不同思考方式的碰撞能让学生的思考层面得到新拓展,并在问题的不断加深探讨下使学生的思维到达新的高度。在此过程中也促使学生承担起或个人、小组的学习责任,积极讨论、勇于思考和表达、虚心学习、最终让思想得到成长。再次,应秉持“培养学生营销综合能力”的原则。在不懈的案例互动教学中学生的信息甄别与吸收能力、分析与逻辑思维能力、表达与辩论能力、说服力与沟通能力等都可提升。
在营销案例互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共享论题与讨论方式的选择权,且教师应作为辅导角色处于次要地位。
二、中职学生营销案例专业能力的培养
(一)循序渐进的培养方法
1.理论分析运用。理论是实践的武器,在吃透理论后才能更准确认识市场行情、分析案例关键、设计应对方案。在营销课堂上可充分利用案例去消化、整合理论,进行有效分析教学。在循序渐进的培养过程中,可以先采用“单一分析法”,针对某个知识点进行强化训练,为最终的整体把握和运用打下基础。单一分析法即对市场营销中目标单一、辐射范围小、事件较简单的案例,就某一侧面进行剖析、深入讨论。这类专题式研究,适合刚接触营销案例实践教学、社会经验也不多的中职学生,便于学生对某一问题有透彻了解和深度把握。
当学生对各模块知识点较能完整理解与把握后,即可采用“综合分析法”深度培养学生的整体分析运用能力,对案例所指向的问题进行系统专业的分析。在平时日积月累的章节学习中,学生尚未形成整体认识与贯通思路;而在大案例分析里,涵盖的知识点繁多,需要串联起各章节内容,全面分析、自如运用,此法虽较为复杂,但长期实战后有利于学生全面立体地掌握知识体系,提升综合分析能力。
2.实战模拟代入。单一的理论灌输会阻碍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因此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营销情境,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身临其境,分配角色、参与演示,通过这种实战模拟法可以提升学生的临场反应能力、理论快速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和团体合作能力,这也是营销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必要培养阶段。
在实战模拟中,教师先根据案例内容设定好模拟环境与条件,学生按各自角色任务、围绕目标问题进行“练兵”,通过扮演不同人物,让学生尝试整合所学理论、抽丝剥茧直至触碰到问题核心。结束后由扮演者发表心得体会,其他学生点评,教师作总结。
3.方案的设计策划。案例分析与模拟演练使学生尽力调动积极性、整合过往所学,但光是停留在“纸上练兵”、对案例的感性认识上仍不足以转化为实际能力。因此让学生分析总结案例之余,更要尝试让他们在之前基础上进行方案的设计策划,制订行之有效的战略目标与行动措施,这个过程进一步挖掘、培养了学生的全局性和创造性思维,坚定“学以致用”的信心,真正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堂的组织模式
在营销课堂的案例互动中,可根据案例内容、培养方向及教学目标等灵活选择组织模式,以实现最佳教学效果。
1.独立分析:教师展示案例材料,让学生快速熟悉后独立思考,在规定时间内围绕案例问题分析和记录,然后在自由发言环节中交换看法,不断修改、补充。教师处于旁听并引导的角色,直至学生得到有效结论。此种模式较适合理论教学中的穿插式小案例、或综合性案例的分段流。
2.分组讨论进行阶段性综合案例或较复杂的大型案例教学时,可采取小组协作的模式。通过集体讨论分析,不断得到新启发并补充。组内思想火花的自由碰撞对性格较内向、发言谨慎的学生是一种有益的提高方式。此外,小组可推选一位组长组织讨论、适时引领,使不同层面学生的人际沟通、协调合作能力都能得到锻炼。
3.全班辩论:学生对案例思考并小范围讨论后,意见会不一致。教师可引导、鼓励全班辩论以完善问题答案。在辩论过程中,学生很容易提出主观l生异议或客观性补充,而被质疑者可据理分析和反驳。此模式可发挥集体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强大威力,在此建设性的辩论与合作中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
(三)选择营销教学案例的标准
案例互动教学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这些离不开互动教学的有效组织与实施,而选择适用于中职学生的营销案例,则是开展互动教学的关键。选择营销教学案例时应注意其是否具备典型性、启迪性与系统性。
1.案例的典型性:具有典型性的营销教学案例通常覆盖了学生应掌握的理论、并具备营销实践意义。在互动教学过程中它们能典型印证相关理论,帮助学生更好地从现实出发,理解相关知识,并最终转化为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