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笔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笔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笔记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笔记范文1

【摘 要】数学后进生具有学习能力差、基础薄弱及学习积极性差的特点,且随着我国义务教育体制的逐步健全,后进生的数量越来越多。那么,如何提高数学后进生的学习能力便成为初中数学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为此,本文就如何提高初中数学后进生的学习能力展开讨论。

关键词 初中数学;后进生;学习能力

一、引言

数学后进生的出现由家庭方面的、智力或非智力方面的、先天或后天方面的因素所致,而以后天方面的因素为主。数学后进生具有目标不明确、自信性差、独立性差、自觉性不足的特点,因此如何提高初中数学后进生的学习能力是教育界普遍关注且难以克服的焦点问题。从数学后进生的特点来看,教师应给予后进生充分的理解和耐心,并及时给予鼓励,以激发后进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为此,本文就如何提高初中数学后进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讨论。

二、如何提高初中数学后进生的学习能力

(一)激发后进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初中数学后进生对学习数学严重缺乏兴趣,因此教师必须设法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具体从下列方面落实相关工作:1.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严密性、科学性及逻辑性的特点,因此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解应尽量做到直观表达,即以直观性的表达来帮助后进生准确理解概念性的问题。例如,“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比第三边大”的教学过程,教师可找来几组长度不一的铁丝,并鼓励学生亲自拼接成三角形,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找出三条铁丝间的关系,从而引出主题。可见,后进生对直观性的数学教学内容表现出很强的吸引力。2.教师应注意数学教学用语的艺术效果,以使数学教学更具趣味性。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后进生难以集中注意力听课,且对教师毫无趣味性的讲课语言或数学知识不感兴趣,因此教师必须特别注意后进生的情绪变化,实时以别具艺术效果的教学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引导学生始终保持着积极的思维状态。3.重视情感教育。初中后进生的情感世界异常丰富,因此教师应给予后进生更多的关爱,特别是后进生取得进步时,教师应给予肯定及鼓励,以激发后进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此从多方面激发后进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此乃提高后进生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培养后进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就初中数学后进生而言,教师必须重视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提高后进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数学教学过程,教师必须始终立足后进生原有的数学基础,以循序渐进地提高后进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及时纠正后进生的坏习惯。教育家Benjamin Bloom指出多数学生的智力并无明显差距,因此多数学生皆能学好数学。如此来看,数学后进生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即多数数学后进生不知该如何学习数学,亦或仅死记硬背公式或定理,甚至不知道如何运用这些公式或定理。因此,数学教学过程,教师应时常提醒学生做好预习及自学工作,并积极思考知识与知识间的相互联系,由此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解答数学例题时,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引导,以引导学生自行分析问题及解答问题,从而培养后进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反思学习的能力

初中数学后进生普遍缺乏对已学知识的反思能力,即数学课后,学生仅就完成课后作业而做题,未就课堂教学的内容及课堂整理的笔记进行反思,甚至也未就单元与单元间或章节与章节间知识的相互关系进行总结。因此,数学教学过程,教师应鼓励学生及时就学过的内容进行反思,以使学生梳理清楚知识的产生与发展及定理与公式的推导,从而帮助后进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系统地掌握。此外,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笔记进行分析及类比,以探明知识与知识间的联系,以实现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地掌握。

三、结束语

初中数学对学生的想象能力、计算能力及思维能力的要求均较高,因此某些学生难以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并逐渐发展成为后进生,如此严重影响着初中数学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必须特别重视对该部分后进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即给予后进生更多的关注及鼓励,以帮助后进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采用更加直观的教学方式及更具艺术效果的教育语言,以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反思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后进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重视对后进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即对已学过知识的反思,同时也应重视对学习习惯的反思,如此提高后进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并最终实现初中数学后进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梁希望.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后进生的成因及其对策[J].科教导刊.2011.(33):172-172.177

[2]罗利,张娣美.浅谈小学数学活动课中后进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培养[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2):403-404

[3]丁华忠.动手实践对提高后进生学习平面图形效果的研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16):23-23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笔记范文2

关键词:初中数学;策略;有效性;情境教学

对数学教师来说,怎样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让学生在课堂上取得最大的学习成果,成为亟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情境教学,倡导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通过直观的观察或体验来获得知识认知,这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有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数学情境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认真备课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对于初中教师来说,备课不仅仅是备教材,还要注意备学生,备课要从本班学生实际出发,因为即使同一学科,不同班级的学生基础也不相同,因此,在教学中也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新课程理念精神,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脑中有课程目标,心中有教材,眼里有学生”。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学生实际适时整合教材,合理安排学习内容,要面向全体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出各自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只有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才能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设生活情境,增强学生理解和应用能力

初中生已经有了丰富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如果能引导他们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一来有助于他们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概念和知识,二来可以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营造一些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去思考问题。比如,在“数轴的概念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今天气温上升了5℃,明天会下降5℃,你们能用数轴表示出今明两天的气温变化吗?”或者“学校超市今天收入600元,但是进货用去了600元,你能用数表示出这些相反的量吗?”然后再引入正负数的概念,并启发学生用图式方法来表示。由此启发学生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从而引出“数轴”的概念。这样引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够提高教学效率。

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和能力,对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要使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预习是学好各门课程的基础,教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对于数学来说,预习主要要求学生在上课前把即将要学的数学内容看一遍,在预习的过程中要学会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打上标记,为自己在上课时认真听讲真正理解这些问题打下基础。其次,要使学生掌握听课的方法,听课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要求,怎样才是会听课呢?第一,必须专心,不能心不在焉。第二,抓住重点,记好笔记。对于教师反复强调的教学内容或者知识点要记下来,便于自己的复习巩固。第三,对于预习中打标记的地方要认真听,做到不懂就问,避免遗留问题。第四,认真思考,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课堂问题,能够与教师有效互动。另外,要教学生会进行自我反思。反思是提高学生成绩的有效方法之一,学生通过自我反思,总结学习中的经验教训,进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

四、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是提高初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核心

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比较注重讲练结合,精讲多练。课堂练习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有利于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复习巩固,而且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因此,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在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方面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课堂练习目的要明确,要围绕本节课教学目标设定。二是课堂练习要及时,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及时消化吸收,运用。三是课堂练习要体现出层次性,一方面是教师设计练习的内容要有层次性,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另一方面是练习的设计要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练习中有所得,有所获。四是练习的设计要体现多样性,填空,判断,计算,概念等多个方面要综合考虑设计。通过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且在练习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

对于教师而言,要时常反思教学理念和教学价值观是否符合新课改要求,对于传统的教学观念要取其精华之处。针对课堂数学教学,要对教学方法的选取、课程资源的选用、学生自主学习机会的提供等方面进行反思和思考,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从学生实际出发,了解学生,亲近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且注重不断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结构,充分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才能真正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孙旭东.提升初中数学课堂问题的有效性方法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6).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笔记范文3

摘 要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繁多而且复杂,学生极容易忘记、并且混淆知识点。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目标,以学生为本钻研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本文主要探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在应用、创新、自主学习等各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教学质量 学习能力

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初中数学是数学教学的基础,数学教师应采取积极措施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基本技能,丰富他们的数学知识。这是发展素质教育必须做到的。但在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本着以学生为根本的原则,尽量提高学生在各方面的学习能力。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好习惯

初中是最适宜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时期,教师应主动帮助和培养学生养成这些好习惯:

(一)上课之前预习课本内容的习惯。预习是学习各科的重要方法之一,预习就是在上课之前将老师将要讲解的内容翻看一遍,提早熟悉老师所要讲解的内容,最主要的还是标记自己看不懂的地方,以便在教师上课时认真听讲,从而加深理解这些内容;

(二)课堂上要养成认真听讲,集中注意力的习惯。所谓认真听讲是一定要用心听,不能人在教室心在外面;

(三)认真做好笔记的习惯。在课堂上,教师都会强调突出学习重点,学生们要标记好这些知识点以备后续复习之用;

(四)不懂就问的习惯。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如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向老师求解,不然问题会一个接一个出现在脑海中,以至于听不下去;

(五)下课后要及时复习并完成作业的习惯。下课后,学生要积极配合老师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对课堂所学的知识加以练习、巩固。

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素质教育提倡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教学的本质在于使学生能学到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要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是教学的关键。

(一)开设数学实验课。合理安排时间带学生出去参观学习,例如学完“垂线段最短”的性质后,让学生自己按照所学内容测自己的跳远成绩。这样做,不仅理解了知识点,同时也学会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能力。

(二)将数学思想渗透各个学科中。古老有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数学是放在第一位的,我们应该把数学思想应用到其他科目,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其他科目中遇到的难题。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的改革给教师提出了新的问题,教师只有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自身具有创新意识,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首先要创设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发挥创造性探求知识;其次在探究出错的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帮助学生弄清出错的原因并多给他们鼓励和支持,让他们以乐观的态度去改正自己的错误;最后,教师要给学生独立发表见解的机会,让学生们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他们创新能力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动力。但兴趣也不是与生俱来的,也需要教师积极培养,诱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诱发他们的创新兴趣;其次要满足他们的好胜心理,培养创新兴趣;最后利用创新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对周围事物进行全面的探究、察看。而数学中的观察则是自己有意识的对数学符号、字母、数字进行深入探究。素质教育要求初中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观察能力。因此,教师要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使他们能掌握观察的基本方法,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并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首先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其次通过各种实际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各种观察方法(整体观察、局部观察、分类观察等),并理解一般观察步骤,做好观察笔记,之后进行整理、分析、总结,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能够自己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而不需要其他人督促。学生自己本身就是学习的主人。但是目前在初中阶段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不多,他们的自觉性还不够,这就需要教师主动唤醒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首先要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任何成功的事实都来自于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习惯等等。但这些都需要教师的积极配合,主动参与;其次教师要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热情。让学生了解学习的动机,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动机才会积极主动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们讲解一些有趣的数学发展史、数学家的趣味故事来激发、诱导学生们的动机,从而让其自觉学习;最后,教师需培养学习的自主探索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导入数学开放式问题,以展开学生的思维活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促进学生思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创造条件。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相信只要我们教师提高认识,探讨教法,时刻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会逐步形成积极学习的态度的。

六、培养学生符号感

“符号感”类似于语文、英语中“语感”,是一种对学习自然而然产生的感觉。符号是数学中的代表,是计算、交流的工具。“符号感”可以让学生从具体数字中抽象出变化规律,并且能够用符号来表示,会进行简单的符号之间的转变。“符号感”对初中数学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符号感。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符号感呢?首先教师要创造情境,唤起学生的符号意识,让学生亲身经历把数学知识符号化的过程,尽可能在实际问题中帮助学生们理解符号;其次要逐步帮助学生建立符号感。任何一种感觉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它需要长时间的渗透,并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是在一种学习思维中逐步提高的。因此,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学生们的符号感;最后教师还需加强符号的运用,强化学生的符号感。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们以多做练习的方式加强学生们对符号的理解,多进行符号之间的转换以强化学生对符号感的深入体会。

七、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反思即对知识进行逆向思维的思考过程。如果事情这样逆着发展会出现什么状况?而数学中的反思即学生在对知识初步认知后对自身认知过程进行分析、评价的过程。初中生正处于思维发展阶段,不可能一次性学好数学,而要经过多次反复思考才能全面的进行数学学习。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呢?这就需要教师们的切实研究及正确引导。首先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反思意识。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个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反思意识和探究兴趣;其次通过解题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即引导学生不满足完成解题过程,更重要的是解题后的反思,使学生能清晰解题过程,并且能举一反三解决同类型的题目。

八、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笔记范文4

一、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

误区之一:以导学案代替备课笔记。

当前许多教师在“三为主”高效课堂教学中用导学案代替备课笔记。县教研室为了促进我县“三为主”高效课堂建设的进程,聘请我县教育专家认真编写了一套适合我县学情、生情的导学案,以便我县教师有章可循、参照实施。可是,根据我的所见所闻,我县的部分教师为了减少劳动量,就直接使用了导学案,根本不根据所在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盲目跟进,机械使用,以导学案代替备课笔记,按照导学案的编排顺序进行课堂教学,这种不负责任的模仿,增加了教学的难度,降低了导学案的使用价值,致使使用者的课堂效率是低效的、零效的甚至是负效的,从而产生了对“三为主”高效课堂的抵触情绪,影响了我县“三为主”高效课堂的整体推进。

误区之二:以“学生展示”代替“教师讲解”。.

我县“三为主”高效课堂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以学习为主,以学力为主”,于是一些老师就片面地理解为课堂教学主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要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于是在我县高效课堂教学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许多小老师,拿着教鞭,模仿着老师的言行,代表着各自的小组积极地发言,大胆地在课堂中展示着自我。这样做的好处确实是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学生从幕后走到了台前,老师也渐渐地淡出了原本属于自己的讲台。毋庸置疑,这样的课堂确实能培养学生的某些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胆量。但是,本人坚持认为:学生决不能代替老师,因为学生没有老师的灵敏度与洞察力,学生也没有老师的丰富知识与高深的教育机智。所以,本人认为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关键知识点必须由老师传授讲解,不能以“学生展示”代替“教师讲解”。

误区之三:以“掌声”代替“鞭策”。

我县“三为主”高效课堂的教学宗旨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得好”,这也是我县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终极目标。“要用欣赏的眼光去关注每一个学生,要善于运用课堂教育评价体系,不要吝啬鼓励性的语言。”这都是本次教育改革的具体要求。于是在我们的高效课堂建设中,老师们把教育评价真正地运用到了课堂教学中,黑板上出现了每个小组绚丽的名称,代表着成绩的五角星也赫然醒目,课堂中出现了噼里啪啦的掌声。尤其是在各级此类观摩课中,掌声更是连绵不绝,忽而热烈,忽而轻快,忽而杂乱无章。而真正发自内心给予的掌声是不多的,基本上都是一些麻木的和机械的掌声。这就让接受掌声和给予掌声的学生都感到很尴尬和很无奈。教学中不能没有鞭策,否则,这样的教学就是不完美的。

误区之四:只重视“形似”而忽视了“神似”。

改革之初,大家确实体会到了改革带来的深刻变化: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了,学生的参与度增强了,老师的角色彻底转变了,学生的成绩好像也真的“提高”了。这样的改变让老师们感到惊喜,让学习变成了乐趣,让学校出现了勃勃生机。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新鲜感没有了,积极性降低了,于是借助座位的便利说起了悄悄话,有的甚至拉起了小手。更令老师措手不及的是学生的小动作更加隐蔽、更加大胆甚至是肆无忌惮。于是许多教师有点力不从心,个别老师甚至连最基本的课堂纪律都无法维持,这样的课堂又怎会高效?

误区之五:把数学教学看成是探究性教学。

在“三为主”高效课堂教学的指引下,我县初中数学导学案的编排对探究性教学非常重视。本人坚持认为,初中数学中的有关公理、定理、性质、数学思想的教学,如果过分偏重于通过探究性教学去获得,那将是徒劳的,因为初中学生是无法通过一两节课时间就能探究出诸如勾股定理、韦达定理、分类讨论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的。数学是严肃的,数学也是严格的,数学更是严谨的,不是通过学生的随便探究就可以得出结论的。

二、认真学习,加强研究,及时反思,走出误区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笔记范文5

关键词:初高中数学;衔接;学生

高一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关键时期。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斗就栽在数学上。对众多初中数学学习的成功者,进高中后数学成绩却不理想,数学学习缕受挫折,对学生弱小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创伤,加上这些同学不了解高中数学的特点,学不得法,从而造成学习成绩的整体滑坡,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学习数学有困难的新高一同学应怎样顺利度过适应期呢?成功的高初中数学教学衔接无疑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改进和完善学生学习方法,使高一学生逐步适应高中数学教学,顺利渡过"困难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成绩,防止学生数学成绩滑坡,从总体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一、存在的问题

(1)教材难度的提高

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比较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目标要求既包括知识与技能,也包括过程与方法,还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高一数学一开始便触及集合语言、函数模型、空间立体图形、坐标法、文字符号图形语言的转换,相对初中数学而言,抽象程度高,逻辑推理强,知识难度大;而初中数学在运算能力、推理能力等方面要求都不是很高,也就难怪学生感到难学,认为数学神秘莫测,有些章节如听天书,从而产生畏惧感。

(2)课程内容的增加

高中数学内容相对于初中数学内容更抽象、更注重逻辑性和理论分析、更多是研究变量,对计算能力也要求较高。由于近几年教材内容的调整,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教材的难度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没有降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

(3)教师教法的改变

在初中,教师讲的细,类型归纳得全,练的熟,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题型讲全讲细,只能选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以落实“三基”培养能力。高中的数学教师除了基础知识的讲解外,更注重教学思想、数学方法的培养。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

面对以上几大问题,有的学生感到困惑,有的学生开始畏惧,如何帮助他们尽快适应以上变化,将直接影响他们学习效率、学习成绩的提高。其实,针对高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结构,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使他们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顺利完成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

二、解决办法

1.互动交流。学习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法和学法是相互的。

(1)让学生了解高中数学的特点,明确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端正学习的态度。高中数学教学要把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指导以培养学习能力为重点,狠抓学习基本环节,如“怎样学习” 、“怎样听课” 、“学会反思”。具体措施有三:一是寓学法指导于知识讲解、作业讲评、试卷分析等教学活动之中,这种形式贴近学生实际,易被学生接受;二是举办系列讲座,介绍学习方法;三是定期进行学法交流,同学间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要求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调节自身学法,以适应教师教学。

(2)教师也要根据学生实际随时调节教学方法。应有适应学生现有学习方法的课堂教学,以后再逐步调整,平稳完成初高中过渡。并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授课方式,比如,多让学生探究、合作、模仿、体验等,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从而增强师生的亲和力。 教师可适当降低要求,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教师是人梯:先降低身子,让学生爬在自己身上,再站起来,再让学生站在自己的肩上,不断地向高处攀登。

2.寓教于情。刚步入高一学习的新生,对过去的同学、老师总有一股留恋之情,如何使他们自觉接受新老师的教育,情感的因素十分重要,人们常说“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1)关注情感教育。在高一教学中,因教学内容等诸多因素,学生小学、初中数学成绩很好,高中数学成绩可能有不如意的时候,要多鼓励学生,要教育学生调节好自己的期望值。在高一教学中,要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平时多注意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开展心理咨询,做好个别学生思想工作。教育教学中一定要将表扬的基本教育原则充分应用。

(2)加强交流,多种形式听取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比如,可以多组织学生对老师的评教活动,采用不记名投票方式把学生的一些想法提上来,吸取有益的一面,以利于老师教学方法的改进。使学生感到你既是长者,又是他学习的同行人。

3.调动学习积极性

(1))加强方法训练。注意加强化归思想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联想转化能力。把一个复杂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熟知的问题加以解决,这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这种方法在数学中应用十分广泛。我们知道,立体几何研究的虽是空间图形,但它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平面几何问题来解决。

(2)重视知识归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助于思维由单维向多维发展,形成网络。在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好各章节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归纳、整理,真正做到“由薄到厚”又“由厚到薄”。在复习中要找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图表,以便理清概念,使其系统化,便于记忆及掌握运用。同时对所学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方法也应进行分类总结,找出其共性与个性,区别与联系,形成学生的解题思考方法。

(3)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有勤学好问习惯、上课专心听讲习惯、作笔记的习惯、及时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书写规范工整的习惯等。只有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度过这个衔接阶段。对于听课,应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好“听” “思” “记”的关系。“听”包括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的引入及形成过程,例题的解法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 “思”包括勤思、善思、深思、反思。学会举一反三,“记”必须服从“听”,“ 记”好要点、疑点,解题思路,教学中需要学生记的地方,留有时间让学生去记。要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课前有必要布置预习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有选择地记笔记。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笔记范文6

一、初高中数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许多初中成绩优秀的学生进入高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数学学习后,成绩下滑,有些学生甚至出现考试不及格现象,这令许多同学感到手足无措,非常茫然,困惑。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对自己的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反思和分析。小学教育的重点是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初中是学习方法的培养,高中是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进入高中,就进入了一个由学习方法向学习能力转化的阶段,学生出现不适应,成绩大幅度下降,通常有以下几个原因:

1.知识层面出现断层。许多在中考不考的知识点,如代数中的立方和、立方差公式,十字相乘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等,几何中的三角形四心,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射影定理等,到了高中直接就用。

2.能力层面出现断层。学习习惯没有上升到方法,学习方法没有上升到学习能力。计算能力出现问题,很明显的多项式化简看不出来。在初中时,教师的知识点讲的细,习题类型归纳全,典型例题练得多,数学思想方法感悟的少;学生没有养成及时归纳整理、反思总结的能力;遇到难题不是动脑思考而是善于在教师的讲解下解决困难,没有养成主动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听课的时候,忙着抄题记笔记,没有听教师对题目的分析,听课没有侧重点,没有养成课堂上听记同步的能力。

3.心理层面出现断层。如高中学生学习仅仅停留于教师作业的完成,并且作业的完成取决于教师的严格程度,仅满足于教师布置的作业而对于软性的作业不够重视(如归纳整理知识结构、像过电影一样过知识点;背诵性的、阅读性的作业),不能合理协调安排好各学科的作业,先做容易的、会做的,难的有空就做。

二、措施

1.整体把握教材,适当拓宽

“教教科书———背教科书———考教科书”早已成为过去时,对于教材删除、中考不考、有利于后续学习的知识点,要进行适当的拓展和补充,要吃透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不仅是对学生中考的一个有利支撑,更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转贴于

2.转变教学观念,注重数学学习方法、能力的培养

通过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培养自学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会审题、学会验算、学会反思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疏导,进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遇到困难、遇到难题养成独立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新课程理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教师应该树立这样的一个评价自己课堂的标准,学生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且有效的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案例:在教授“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出示了这样一个练习题:甲、已两站间的路程为480 千米,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驶36 千米,一列快车从已站出发,每小时60 千米,两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经过多少小时后两车相遇?学生独立准确地完成了练习后,要求学生将题中画线部分作变动(替换结论),并列方程解决它。大约过了5 分钟,同学们在各自的小组开始合作交流,大家讨论热烈、气氛活跃,下面是各小组代表展示的本组成员的想法:

学生A:慢车先开10 分钟,两车相向而行,慢车行驶多长时间两车相遇?

学生B:慢车先开10 分钟,两车相向而行,快车行驶多长时间两车相遇?

学生C:慢车先开10 分钟,两车相向而行,慢车行驶多长时间后两车相距10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