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短线炒股体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短线炒股体会范文1
预计杭州举办亚运会的投入将只多不少,当地基建、体育等产业无疑将获得显著提振。相关概念股有莱茵体育(000558)、东南网架(002135)等。
大盘窄幅震荡,缩量严重,希望能红盘迎盛会,目前指数刚好回试操盘线,有望继续反弹,在没有破位之前,可以继续看多,一旦开始跌破操盘线,要在心里上接受,预计整体是一个震荡筑顶的过程。
整体来看,持续性依旧很差,医疗炒作3.5天,期间有一个反包板一个换手龙,环保炒作2.5天,没有任何反包板没有任何换手龙,昨天启动的租售同权和物流板块应该低于这个时限,租售同权前天早评给大家提示过,只适宜潜伏低吸,有可能今天就没有持续性了,也正是因为环保的弱势,有可能再次出现反包机会,资金总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大千生态+德创环保这些龙头值得注意。
5G板块昨天尾盘有所反弹,龙头中通国脉涨5%,美格智能和纵横通信等次新股跟风上涨,预计空间也不会太大,可以观望,这个板块整体也非常弱,我们关注过该板块的补涨机会,最终止损。
新华都昨日开板震荡,收盘出现减持消息,导致做首阴战法的投资者踩雷,该股创造了最大单只个股收益,回调到位可以继续关注。
短线炒股体会范文2
2005年入行之前,我只买过保险。当时我对保险不了解,很糊涂,但我觉得保险是人生必须的,是个很好的抗风险品种,听朋友推荐后就买了人寿保险,但今年我把它停掉了,我发现跟同类同级别产品相比保费要少很多,所以改选了别的品种。
做股票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的专业知识已经可以了,干吗要做基金?我原先认为基金就是交给基金经理,既然我可以做,为什么不自己做々我当时选择的方式是短线操作,即每支股票我只持有1~2个星期,等它涨了10%~20%我就马上把它抛了,接着继续选别的股票操作。这个方式花费了我很多的精力,当时我每天都要看一下盘,看K线,看很多研究报告、工作报告、财务报表,不然心里特别不舒服,我每天还会到自己的帐户看我的资产涨了多少,是红的还是绿的,那种生活状态非常不好,很焦虑。我投入了差不多5万,后来每个月都把工资的―部分追加到股票里,在2007年普涨的阶段,在频繁的短线操作和不断投入的情况下,我也赚了一点钱,大概是原来投入的15倍。
事后想起来这种投资方法其实最不可行。它让我本末倒置了自己的工作和业余炒股,不过这种激进跟环境和当时的心态有关。因为理财师也好、学金融的也好,毕竟是人,要克服人性的弱点。这种贪婪,不是专业人士就不具有的。专业人士也有他贪婪的一面。我事后反思,如果我从2006年底就老老实实地只买了几只股一直放着,然后在07年底、08年上半年再卖出去的话,至少可以赚2~4倍。
实际上,等到2008年4月份股市开始下跌时,我的本金加我所有赚的钱一共亏损了25%,我记得很清楚,当时市场在4800点时。因为我那会需要用钱就把钱取出来了,不然我会亏得更多。
我的资产配置也很不健康。几乎没有存款,除了日常生活费,我启动了自己所有的存款放到股票里来,它真的让我长了教训。我觉得理财师也是有了自己亲身实践的经历,才深有体会的跟客户交流,所以我认为这种频繁换股票的方式,在牛市不可行,熊市中也不可行。
经历转折
2008年底到现在,我的资产规划最大改变是,我从短线炒股换换成了每个月基金定投。原来我很不屑于做基金,但事后我发现做基金的人都比我收益高。一开始我以为基金投资是基金经理起到关键作用。但后来我才知道是专业的投资委员会做决定,毕竟他们比我们更专业,我们还是要找更专业的人做建议。
理财在国外已有很成熟的发展模式,但在中国仅仅刚刚开始。很大的原因是中国人的财富有个不断积累上升的过程。在过去中国人很穷的时候,何谈理财?如果目前阶段,中国老百姓没有一个很好的承担风险的心理,买基金还是更靠谱些。我的工资卡现在跟基金购买投资卡是挂钩的,每个月工资卡里的部分资金会自动转到基金购买投资卡里,每个月几千块钱。反正,不要超过让定投的钱超过工资总收入的五分之一。
基金定投分许多种,我更倾向于平衡型和股票型。如今的货币型、债券型基金收益都不大,今年有些债券型的收益才达到8%,这是很少见的,股票型基金虽然有风险,但长远来看,只有股票型才有带来的收益最大
我重新调整了我的资产配置,存款占资产总额30%,当然,有的家庭需要紧急储备金,可以相对再高一些,货币市场基金以10%的额度存在,因为它的流动性比较高,收益比活期货币存款要高一些。10%用来购买保险,30%可以是存款或其他方式的投入,但家庭投资的比重绝对不能超过30%。
2009年财策调整
根据目前整体经济的情况来看,2009年上半年所有的理财策略均以保守稳健为主,下半年可以适当进行较为激进的理财策略。
股票将成为09年理财中最谨慎的配置。二级市场的表现和整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是密切联系的,在经历了高速的通货膨胀之后,原来高增长转变成为次增长,大多数的企业存在盈利能力减弱甚至亏损的风险,居民投资热情消散,二级市场都不会迅速反弹甚至快速地进入“牛市”通道。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当世界的大宗商品走熊见底、债券价格高走。股票也将酝酿着另一轮的上涨。所以总体来说:对于保守稳健的个人和家庭,09年上半年股票配置要谨慎,09年下半年可适当地介入。在09年牛转熊的交换过程中我还是会考虑股票,但绝对不会像以前的投资风格,我会做长线,买1、2只股放一年,等市场有新的转变时再抛出来。
脆把基金当作自我储蓄。但基金的选择以老牌和优质基金公司发行的为主。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最佳策略是每个月的基金定投,普通老百姓每个月投入1000~2000元就足够了,但是定投也有讲究,平衡型的、偏股型的基金定投才有意义,才能享受到长期带来的惊喜。
货币类债券类信贷类的产品在09年上半年会受到追捧,收益比较稳健,美元汇率不排除在09年上半年因为世界经济因素而会出现升值的情况,所以可以适当参与美元的投资。
银行理财产品以保本浮动收益为宜。保证本金的浮动收益虽然收益并不很高,但是高于同期活期和定期存款利率,此种选择也是弱市情况下较好的选择。大家要谨记的是选择产品不仅要看预期收益率,而是要对未来的整体形式有所把握。
对于我来说,目前除了定投基金和保险,其他的投资待到熊转牛时再做,保险最重要的是保障功能,重疾、意外这些都是最基本的风险保障措施。资产配置根据个人来定,有的人喜欢很多产品和类别,对我来说,一两个品种就够了。
很多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的经济发展波动是W型,中国是V型波动趋势,不论是什么型,世界经济动荡的频率注定要比以前更频繁,以前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周期需要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但现在可能五年就够了,市场调整得很快,所以09年会是个牛熊交替的过程。
一生的理财规划
不论投资与否,但理财是必不可少的。理财也并不等于投资,理财其实是一项全面而长期的人生财务规划,经济环境的好坏并不是我们决定是否理财的理由。同时,专业的理财规划包括现金规划、消费支出规划、教育规划、风险管理和保险规划、税收筹划、投资规划、退休养老规划、财产分配与传承八方面的内容。
对于我们来说,规划中最紧密相连的是消费支出,例如房子、汽车。对于现阶段有购房需求的个人来说,新的税费减免以及贷款优惠政策显然可以为购房者节省开支,所以现在应该是不错的买房时机。我自己就打算在09年上半年买房,虽然第三季度房价会跌到一个最低值,但是抄底的心态永远都不要有,因为你永远也抄不了底,房产从长远来看永远是升值的,把它作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进行长远投资还是很有必要的,它比其他投资方式也更靠谱一点,买房子也建议不要买面积太大的。90平米以下最合理,日后出租转售都相对便利。 保险一定要年轻时做,个人风险要做足。重疾类保险越年轻开始投入越好,20多岁投入花的钱很少,26岁800元可以保10万,但30多岁就要花1200元了。
短线炒股体会范文3
这个名叫周立诚的年轻人,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跌宕起伏的人生。带给我们的,是更多关于投资、创业和人生的启迪。
第一幕 初生牛犊不怕虎
辍学炒股:“严守纪律”掘得人生第一桶金
“1998年的夏天,正准备迎接19周岁生日的我,跟随爷爷来到了香港。此时的我,不过是一个大三途中辍学的毛头小子,没有任何属于自己的资产,唯一的也是最大的财富,就是身上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生猛气息。青春无敌,这是我那时的真实心情写照。”周立诚回忆道。
1998年8月的香港,在经历了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其金融市场仍然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硝烟味。
1998年6、7月份,当恒生指数攀升至8000点高位的时候,国际对冲基金大举沽空港股,大幅打压恒指,同时建立了大量的恒指期货空仓头寸,使恒生指数从10000点大幅度跌至8000点,并直指6000点。在山雨欲来的时候,证券市场利空消息满天飞。结果到了8月13日,恒生指数一度下跌300点,跌穿6600点关口。
8月13日恒指被打压到了6660点后,港府组织港资、内地资金入市,与对手展开针对8月股指期货合约的争夺战。
8月14日,香港政府正式参与股市和期市交易。香港政府为了维护港元,携巨额外汇基金进入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与炒家进行直接对抗。
8月27日和28日,投机炒家在股票现货市场倾巢出动,企图将指数打下去。港府在股市死守的同时,经过几天惊心动魄的大战,在期货市场上将8月合约价格(8月28日交割)推高到7990点,结算价为7851点,比入市前高1200点。8月28日恒指报收7829点,一“香港金融保卫战”取得了“阶段性的胜果”。
这个不平静的香港夏天里发生的一切,都被19岁的周立诚看在眼里,记在心中。而这些背景事件,也正促成了周立诚的一个决定――向港股和外汇投资市场进军。
在此之前,作为学生的周立诚虽然一直关注着股市,也曾参加过学校的一些炒股模拟大赛,却从未真正入过场。
这一次,周立诚通过旁观激烈的“港股战争”,体会到“港股掘金”是可以慢慢实现的一件事。可是,身无分文的学生仔,该怎么开始进入投资市场呢?
聪明而自信的周立诚想到了向最疼爱自己的爷爷融资。
他跟爷爷提出:“给我一笔钱,让我用于炒股炒汇,本金部分仍然归你所有,实现的增值收益部分一人一半,看看我能做到多少。”
对这个从小在自己身边长大的孙子,周爷爷是非常看重的,更是非常注重培养他的各种才能。因此,爷爷同意了周立诚的这个要求(就像当初同意了孩子从大学辍学一样),并给予孙子5万美元(差不多40万港元)的融资款,表现出对孙子的鼓励和信任。
接下来,就看周立诚自己的了。
“刚开始,我是一名非常遵守投资纪律的理性投资者。”周立诚这样评价当时的自己。事实上,那个阶段的他,也是这样做的。
8月29日,在周立诚19周岁生日前一天,在香港恒生指数回升到7800多点后,周立诚进入了香港股市这个“大海”。
他说:“我首先通过Excel表格,给自己拉出了一个数列。那就是我假设手中现有初始资金100港元,先拿出其中的20%,也就是20港元,每天(交易日)增长1%,那么我发现71天后,我投入的20元就可以超过40元,也就是翻番。而如果能够持续每天(交易日)增长1%,那么163个交易日后,我投入的20元就可以变成100元。
自此,我开始投入做一个‘严守纪律’的投资实践者。
我先拿出了lO万港元,投资于香港股市。我每天都在Excel表格中进行记录,左边一栏是我的理想值(每天持续增长1%),右边一栏是我的实际交易成果(我是做超短线的日内交易的,也就是Day Trade)。我还给自己设定了严格的止损点和止盈点,一旦单日的下跌幅度达到2%~3%,或是涨幅超过8%,我就清仓出局。可惜,所有的经济实践都不可能如理论般完美。特别是碰到市场箱体震荡的时候,我面临到了这样一个局面:连续几天都无法达到我自己设定的理想值。这时候,我只能从原有的储备金中拿出一部分钱来进行加仓,使得我的实际值能够慢慢向我的理想值靠拢。
“这样严格操作了3个月后,我的资产规模翻番了,与此同时,我也有了一个更深的体会,就是如此这般‘按纪律操作’实在太累人了。我当时认为,如果长期如此,实在太浪费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了,还不如不要自己每天搞来搞去,直接买点收益趋向稳定的基金,放在那里不动好了。因此,从第四个月起,我放弃了这样的做法,开始比较随意地操作股票,仍然是做日内交易,当然主要就是考虑如何选股,如何每天都能买到能涨的股票。”
与此同时,周立诚还在香港的外汇市场上进行美元对日元的交易,他选择了1:200的杠杆交易,并选择做空美元。1998年8月以后的亚洲,东南亚各国的金融业开始慢慢从风暴中稳定下来,日元也渐渐开始回暖。
那时的外汇交易,“小散户”还很少有人能够利用电脑系统来实现行情分析和交易。周立诚和大多数人一样,都雇用了一个付费的经纪人。但是,和别人不同,年轻的周立诚精力充沛,求知欲旺盛,他每天晚上都要去Bloomberg(彭博财讯社)门外,通过“内线人”(经纪人)的报价,自己将每一个时点的外汇报价总结出K线图来,从而进行买卖点上的判断。
很快,忙碌的一年过去了。
20周岁生日的时候,也就是1999年的8月30日,周立诚还给了爷爷80万港元,其中除了40万港元的本金,还有40万港元的增值金,而周立诚自己个人手中,也有了第一笔原始积累――40万港元。这是他向爷爷借钱融资进行金融交易后的成果,也是对自己过去一年很好的一个鼓励、肯定和交待。
第二幕 在上海房地产市场“长袖善舞”
投入上海房地产:从“地主”到破产
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周立诚仍然呆在香港,同时,他利用自己挖掘的“第一桶金”,也就是那40万港元,继续在港股市场上(当时主要是科技股和网络股)进行投资,同时也用部分资金参与了一
些恒生股指期货的交易。2000年的圣诞前夕,周立诚手上真正属于自己的资金量,第一次突破了100万港元。
“百万富翁”周立诚诞生了。
这个年轻的小伙子此时面对自己的百万财富,虽然还是很开心,、但已经不像一年多前赚到第一笔10万港元时那样兴奋了。将满22岁的他,多了几分成熟与沉着。
2001年6月,为了和在上海生活的父母团聚,周立诚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上海。他的港股投资经历,也在此打上了一个暂时的句号。
上海,这是一个让他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
周立诚离开上海已经10年了。
这过去的10年,上海已经变得更加摩登,更加美妙。
有着敏锐投资头脑、已经怀揣一脑袋商业创业计划的周立诚,这一次看到了霓虹灯闪烁下,国际大都市大上海的一个发展潜力品种一房地产。
于是,他马上加入了一家房地产中介公司,开始了自己在上海的第一份工。
一个月不到后的2001年7月,周立诫为父母购置了一套住宅公寓――新江湾城时代花园一套商品房,总价25万元(含税),房子产权挂在父母名下,并且供父母居住使用。
他说:“那时根本没有人愿意买新江湾城的房子,但我坚持认为,2500万/平方米不到的单价,绝对值得。而且父母本来也住在杨浦区,生活上还是能够适应的。”
事实证明,周立诚的眼光还是比较超前的。如今,6年过去了,新江湾城凭借湿地环保概念,和周边五角场地区的带动效应,商品房的单价已经跃然跳上了2万元/平方米大关,这笔投资的成败,大家自然都已经明了。
为父母买了这套房子以后,周立诚手中的自有资金量下降到了75万元。
2001年9月,周立诚在上海卢湾区徐家汇路成立了自己的地产行,主要以上海市区写字楼、豪宅的租售业务为主。
这是周立诚个人拥有的第一家公司。
运营前5个月,周立诚一共投入了25万元左右的成本,其中包括10万元房租,5万元人力成本,5万元装饰和设备,以及5万元各项杂费。
2002年6月,也就是周立诚的地产行运营10个月以后,其效益已经非常显著。这10个月,周立诚一共赚得80万元,也就是平均每月净利润在8万元左右。
在此期间,周立诚还有了一个资产性投资,就是购入上海青浦区康虹花园别墅一套,面积208平方米,总价80万元,首付30万元,按揭贷款50万元。
周立诚的个人总资产,在2002年6月达到了210万元,净资产总值160万元。
同时,周立诚的房地产行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2002年到2004年,这个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将自己的房地产行由一家门店发展壮大到了7家门店,虽然每开一家门店,就要花费一笔不小的运营成本,但他计算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公司每月平均净盈利3万元,运营状况显示,一切都在健康运行着。
在此期间,他还曾先后购买了投资性物业,包括卢湾区汇龙新城一套商品房,面积108平方米,购入价70万元;浦东陆家嘴花园,面积110平方米,购入价60万元。由于房地产行门店快速扩张期间,需要不断的资金投入,所以这两套房产先后以120万元和110万元的价格早早转手了,获得的利润被置入了他的房地产公司名下。
可是,命运总是喜欢捉弄人。
当周立诚的事业蒸蒸日上,财富也在不断积累并不断创出“新高”时(最高时他的个人实际资产达到了250万元左右),一件对他个人影响巨大的事情出现了。
2002年底,周立诚曾在门店扩张过程中,找了一个合伙人。该合伙人精通财务方面的知识和技巧,周立诚正是看中他这一点,觉得是自己事业扩张期所需的合适的合作伙伴。
本来,一切都很好。
可惜,这个合伙人迷上了赌博,到后来就经常前往澳门赌场。事情发展到后来,这个合伙人竟然想出了挪用地产行公司流动资金和客户定金的卑劣手段。
2004年底、2005年初,该合伙人携款潜逃,全部被卷走的资金大约250万元。
作为公司的法人代表,这一切恶果只能由周立诚来承担。为了公司的善后事务,特别是赔偿客户的定金款,周立诚无奈之下只能用自己的个人资产进行抵偿,忍痛出售了自己名下“硕果仅存”的一套房产――位于青浦的别墅,所得资金全部用于处理公司债务。
2005年5月25日,周立诚属下的房地产行彻底宣告破产。
此时的周立诚,已经没有了房产,也没有了金融资产,一切,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此时的他,完全可以用一贫如洗来形容。
命运,兜兜转转之后,对他开了一个这样的玩笑。
第三幕 上海职场顺利淘金
进入职场:努力打拼买回一套房
不在失意中沉没,就在失意中爆发。
合伙人的背叛,公司的倒闭,个人资产的归零,这一切在2005年整个夏天,困扰着这个年轻人。他每天过得浑浑噩噩,白天“泡”网络,晚上“泡”酒吧,人生似乎失去了目标。
朋友对他说:“虽然你现在已经成了真正的‘穷鬼’,可是赤脚的不怕穿鞋的,何况你禀赋聪慧,又有丰富的投资和创业经验,你还怕自己今后没钱赚,没事业发展么?!”
朋友连续不断的好言相劝,让周立诚慢慢清醒了一些。
而他个人本身,也不是那么甘于被人打倒的角色。
几度消沉之后,2005年秋天,周立诚进入职场,试图通过“打32'’赚钱。
就像前面那位朋友所言,周立诚的个人能力、经验和丰富经历,能够给他事业上很大的帮助。
他进的是一家外企,从事公司兼并、融资等工作。很快,周立诚就得到了大老板的赏识,职位也升了不少。
2006年初,为了奖励他出色的工作业绩,老板给了他第一笔分红。拿着这笔30万元的分红,周立诚第一时间想到了房子。
上海的房产,他再熟悉不过了;上海的房产,曾给了他多少欢欣与忧愁。
这一次,周立诚购买了上海黄浦区的“青年汇”,一套58平方米的小户型房,总价已经达到了96万元,接近2万元/平方米的单价,和他第一次在上海购房时的2000多元/平方米单价,已经有了天壤之别。但是,他这样的“老手”,什么地段什么价格,早就了然于胸。
他说:“而且几年下来,几度宏观调控以后,我心里还是看好上海整个房地产市场的。”
所以这一次,周立诚把全部的30万元分红直接作了房子的首付款,痛痛快快地买下了这套“青年汇”的房产。
买这套房子,周立诚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自愿当房奴”。
“投资港股,炒外汇,做房产中介,这一路走来,赚钱对我来说太容易,所以我自己在花钱上也从来不节制。比如,PRADA的鞋子什么时候、出了什
么新款,你只要问我就可以了。但自从合伙人卷钱逃跑、公司破产后,我发现自己的生活开销太大,和自己现有的财富水平不匹配。所以,我想通过这次按揭买房,通过每个月给银行上缴一些月供款,来对自己进行强迫储蓄。”他说。
通过进入职场,周立诚重新找回了自己,也重新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套房产。
他的身家财产,合计起来净资产又一次回到了50万元上方,其中房产净资产30万元,现金类资产20万元。
第四幕 A股不败
再入股市:轻轻松松从20万到80万元
2006年11月,始终对股票投资念念不忘的周立诚,开始了自己的A股投资。
“以前在香港都是做短线交易的,又积累了自己的一套交易方法,所以此时的我,看内地A股市场,基本上都不怎么花精力,就是在土作空闲的时候稍微看看技术图形,买买,抛抛,属于随便玩玩。”他说。
从2006年11月底到2007年5月中旬,周立诚在业余时间投资A股,轻轻松松获利了3倍多。
虽然在这轮大牛市行情中,很多投资者翻倍的速度比周立诚快得多、多得多,但本来就属于比较自信类型的周立诚,总觉得自己“基本没费力气就赚了3倍多”,自信心有些急速膨胀了,也有了其他的想法。
最大的决定就是从当时工作的那家外企辞职了。
“当时刚好和老板有了一些小小的意见冲突,而且老板又没有能够如期兑现对自己工作成绩的回报,所以一气之下就炒了老板的鱿鱼。”周立诚说。他出售了自己在职公司的“千股”,换得40万元。
2007年5月,周立诚辞职后,索性又一次在家开始了“全职投资时代”。
此时,他的个人流动性现金和金融资产总和为120万元。
第五幕 在期货市场玩“”
转战期赁:高开低走财富瞬间蒸发
“此时,我的人生中又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周立诚回忆起几个月前极大地影响到自己生活和经济状况的那一件事,“由于工作之余在A股随便弄弄,5个多月收益率就达到了300%多。这让我有些飘飘然了。而在此时,提升我自信,甚至可以说是盲目自信的催化剂也在这‘恰当的时刻’出现了。
我又一次在网络上看到了台湾期货高手张松允的故事,这个人也被称为‘台湾期货天王’,在台湾期货界属于传奇人物。
不到20万元资金投入股市,搭配期货操作,13年后能赚多少钱?答案是:lO亿元!一般人会觉得不可思议,但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他就是年仅37岁、有‘期货天王’之称的张松允。
16年前,张松允不过是个刚退伍、仅有高工学历的小伙子,出身彰化园林农家的他却一头栽入股市,并以独到的眼光,逐渐在股市累积资金实力。后来,由于张松允个人的交易量大,因此干脆加入元富证券成为营业员,并和老板讲好不接单,只做自己的部分,结果业界都因此知道元富有一位不接单的超级营业员,而业务量仍常高居第一。
1999年开始,喜好短线冲刺的张松允,简直如鱼得水立即转战期货市场,并通过与国安基金之战而一举成名。张松允优异的操盘本领蜚声股市,更获得元大京华证券集团总裁马志玲赏识,并延揽其到元大京华期货经理公司任董事长,创下期货界客户变老板的先例……”
周立诚的电脑里,至今还存着那篇“引导”自己进入内地商品期货市场的文档。
他接着告诉记者:“这个人从20万元新台币做到了10亿元新台币,13年实现了5000倍的盈利,创造了一个财富神话。虽然以前就听过他的故事,但这一次,再次读到这个故事,让我的心跳速度迅速加快了。
“那一刻,我觉得单做股票,想要财富翻几个番,速度太慢了,只能搭配期货来做。而我此时这点百万元的资金量,要想实现自己的一些梦想,光靠投资股票肯定是不行的。想要快速致富,对我而言,甚至需要全部资金都投入到期货中去,才比较有可能。当然,我就问自己,我是否也能快速致富?我觉得自己有这个能力,于是,我打算出击期货市场。”
在这里插一下周立诚的梦想:
“我是一个满脑子充满想法的人,从小就有很多的商业计划。在2007年5月的那一天,我的想法就是35岁前开一家名为‘KISS’的餐厅,‘KISS’的上海话谐音,就是希望真爱从这里‘开始’。我这个餐厅可以接受情侣的个性化预订服务,可以根据客人的希望布置场地和各种浪漫的氛围要求。同时,我希望45岁以前金融资产能达到600万美元,然后在45岁以前能和爱人完成两人同行的环球旅行计划,然后生孩子,为我们的孩子准备好从0到18岁成年之前的原始资金积累。”
听上去很美。120万元人民币,到600万美元(不知道那时候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如何,目前来算,大约是4500万元人民币),差距的确很大。留给他的时间,也就是15年左右。
的确,期货这类含有杠杆因素的交易品种,似乎更适合他迅速积累财富的梦想。
但这个年轻人,准备好了么?
2000年在香港时,周立诚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恒指期货交易,但金融期货和商品期货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异,尤其需要对国际大宗商品交易状况比较熟悉。所以,2007年5月上旬从A股退出后,周立诚在家里进行了一个星期的商品期货模拟训练。
接着,说干就干。
初战沪铜。
沪铜是上海期货市场比较活跃的一个品种。周立诚先选择了它。
2007年5月19日,周立诚选择了沪铜合约(0707)作为第一笔交易对象,投入本金80万元。3天过去了,周立诚仿佛又回到了1998年的那个夏天。
因为这3天,他一下子就赚了30多万元。
期货盛宴,难道就要在这个年轻人面前就此展开了?
5月23日,周立诚的期货账户上最高峰值达到了140多万元,加上他留在外面的40万元流动资金,他的金融资产又达到了180万元的高度。
“冷静一下,当时我劝自己。因为毕竟我也知道期货可以一夜致富,但也可能面临一夜破产的危险。”他说。
可是几天后,周立诚又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他的手又痒了。
“期货,很容易让人中毒。也许就跟烟瘾、毒瘾、赌瘾差不多吧,虽然我从不抽烟,更不曾接触后两者。”周立诚回忆当时自己的心态时感叹道。
再战,他选择了沪胶合约品种。这时,他将全部180万元资金陆续全部投入了天然橡胶这一期货品种中。
上海天然橡胶和外盘关联度大,所以周立诚决定做超短的日内交易。这一次基本没什么盈亏。
接着,周立诚又开始了与“黄豆”的决战。
没有想到的是,他最终败倒在“黄豆”脚下。
他对黄豆的判断,出现了方向性失误。
当时周立诚自己从国内基本面判断,觉得大豆已经是利多出尽,应该迎来一轮浩大的熊市。
但空头市场迟迟不来。
不断满怀希望进行加仓,不断迎来失望。
折腾了两个礼拜,2007年6月底,周立诚全部资金已经只剩30多万元。
怎么办?如何挽回?生存,还是毁灭?
周立诚几番思考之后,准备孤注一掷。
他说:“以前,许多人都曾说期货市场是个大赌场,我并不同意。但自己经历过后才发现,真正进行期货交易后,人的心态完全不受控制。有时候真的无法否认,在决策的一瞬间,那种感觉或多或少带有‘博一记’的色彩。”
7月,他用自己的青年汇商品房作抵押办理了个人消费贷款,获得抵押贷款40万元,继续往黄豆期货上加仓。而这已经是他所能支配的最后一项比较高额的财产。
可惜,最终的结果是,周立诚又一次变成了平民。和许多在期货交易中倒下的投资者一样,因为不断加仓,资金方面“弹尽粮绝”,最后一刻未能迎来黄豆的下跌行情,账上的资金已经无法支撑继续交易,周立诚最后只能被强行平仓。
古人是败走麦城,而周立诚这一次绝对是败走“豆”城。
黯然离开期货“战场”的周立诚,人生财富再次回归到原点。这次,他只剩下5万元资产用作维持今后的生活费用,而青年汇那套“背负抵押再抵押贷款”的房子,无奈被银行收走了。
尾声 思过
周立诚对记者说:“你或许在牛市当中赚了一些钱,把我的故事当作茶余饭后的笑话一场一竟然有人在牛市当中赔了身价,之前我也会拿这件事自娱自乐一番。
曾与友八笑谈,若股指期货推出会蒸发市场大部分财富,原因就是不少这两年过入股市的投资人在A股中赚了钱,以为自己实力非凡,可是到了期货市场,方知道什么才叫真正的金融市场。外汇、期货市场可以随意买多沽空,对投资高手来说是财富的永动机,但对普通投资人来说,可能是―个金融里程中的思过崖。
短线炒股体会范文4
25岁,你在做什么?在为不理想的职业抱怨,还是在为蜗居的生活伤神?
美籍印度青年古尔巴克斯•查哈尔却在25岁的时候,成为美国最年轻的富豪。查哈尔现在已是美国一个家喻户晓的创业明星,他16岁就在自己的卧室中创立了互联网广告公司ClickAgents;18岁以4000万美元卖掉ClickAgent,从而跻身史上最年轻的、白手起家的千万富翁;19岁他成为一家价值几十亿美元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最年轻的高管;25岁,他以3亿美元将自己创办的第二家公司蓝锂(BlueLithium)卖给雅虎,成为史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目前,正在创立自己的第三家公司Gwallet。
一个来自印度少数民族的青年,如何在人生地不熟的美国,短短数年间成就如此巨大的财富?在同样神奇的中国,查哈尔的成功之路,具有极大的示范意义。
休学风波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古尔巴克斯•查哈尔一家从印度来到美国圣何塞市郊区的一个只有一间卧室的公寓中安顿下来。虽然当时全家只剩下25美元,但查哈尔的父亲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四个孩子都成为医生或者工程师。因为他认为教育是打开这个世界所有大门的钥匙。
1996年秋天,14岁的查哈尔开始了中学第一年的生活。查哈尔是一个戴着缠头巾的大块头孩子,已经早早地进入了青春期,有了很明显的唇髭和络腮胡。这把查哈尔的锡克族身份暴露无疑。
查哈尔上的那个中学名叫”独立中学”,查哈尔哥哥上的也是这个学校。因此,查哈尔原本以为第一天上学时,将被介绍给一大帮朋友。但他的希望落空了,因为哥哥塔吉和他的朋友们比查哈尔高四个年级,对他们来说,查哈尔似乎是不存在的。尽管独立中学有不少印度裔学生,查哈尔根本感觉不到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对于学校里的拉美裔、韩国裔、非洲裔或者美国本土的白人或黑人学生,查哈尔更不可能有什么关联和归属感。似乎每个人都已经有了他们所需要的朋友,查哈尔则是在舞会上来晚了的那个人。因此,学校生活对查哈尔而言,真可谓是度日如年。
1997年,在查哈尔创办第一家公司的前一年,硅谷里的许多人开始迅速暴富。查哈尔的父亲开始逐渐迷恋上了股票市场,这也引发查哈尔对它的兴趣。不久,查哈尔开始和他一样,每天都密切关注各种新闻和消息。查哈尔对一些新兴的互联网公司特别感兴趣,读到这些公司的新闻让查哈尔兴奋不已,查哈尔已经感觉到这些创业者正在掀起一波即将改变世界的浪潮,而查哈尔自己非常渴望投身于其中,一显身手。这一发现让查哈尔更加不喜欢学校。那时,查哈尔在读中学二年级,是一个平均成绩为B+、GPA3.5的学生,但即使是这样,也不能让查哈尔感觉好一点。查哈尔不知道自己怎么才能捱过剩下的三年中学。极度渴望能够从学校逃出去。
从本性上讲,查哈尔是一个没有耐心的人,查哈尔希望让自己成为一个对家里有用的人。查哈尔的父亲在邮局工作,母亲在一家医院当护士,他们俩一天工作14个小时才能勉强支撑起这个家。他们几乎没有时间享受家庭生活。渐渐长大的查哈尔认识到:父母的生活根本就谈不上幸福。父母经常教导他说生活是一门平衡的艺术,可是他们自己的生活根本没有什么平衡可言。
查哈尔向父母提出休学,但是父母不太能听得进去。查哈尔的父亲本来是想让他做医生的。如此,查哈尔只好向父亲保证,他的未来一定比做医生好。
两天后,父亲终于同意带查哈尔去见校长,查哈尔很感动,但是,他父亲告诉他,“我之所以相信你是因为你相信自己”, “你最好不要让我失望”。父亲对他说,”因为我只给你一年时间来证明你自己做的是对的。”
不同于盖茨和乔布斯这类名校的退学生,查哈尔从中学便退学了。但对于其锡克族家族而言,还有远比退学更“离经叛道”的举动――查哈尔解下了跟随10多年的缠头巾,剪掉留了17年的长发,因为他想要“自己掌握自己的外形”。毫无意外,笃信家族训诫的父亲用铺天盖地的怒骂淹没了他:“你让我太失望了!”
不过,查哈尔却认为,正是这一决定使自己收获颇多。假如当初不这样做,就不可能获得现在的成功。自决,相信命运在自己手中,正是很多成功者的特质。
大器天成
每天傍晚,父亲会精疲力尽地从邮局下班回家,坐在饭桌前,开始研读各种报纸的财经版,然后坐在他的电脑前开始研究股票市场。很快,他做超短线炒股赚的钱比他上班赚的钱都还多了。因为股市的钱好赚,所以,他索性做起了买空卖空,也就是说他开始用他没有的钱来赌博。比如,如果他有5000美元投资本金,他就能购买价值15000美元的股票。如果股价升了,他可以按照15000美元的全额来赚钱,等于说那些他还没有付钱的股票替他多赚了钱。父亲觉得这简直太棒、太神奇了。美国就应该是这样的。
查哈尔观察着,随着选对一只又一只股票,父亲身上发生的变化。查哈尔真的为我看到的一切感到高兴:随着股价的攀升,父亲会露出大大的笑容,直到变得兴高采烈。他在享受愉快时光,他变得放松了。他终于感到自己获得了成功。这就是他要来美国的原因――为自己的家人谋求更美好的生活。
查哈尔常常帮助他做出决策。如果他对某家公司感兴趣,查哈尔会为他做研究工作,他们会讨论买这家公司一些股票的可能性。父亲把查哈尔当做一个合作伙伴、一个搭档。他们一起学习买空卖空,学习期权交易,学习认购和认沽。不久,查哈尔开始养成天刚亮就爬起来的习惯。查哈尔会给自己泡上一碗燕麦粥,然后守在电视机前,左手一份晨报,右手是一个拍纸簿和一支笔。经过一段时间历练,查哈尔的商业天赋,开始喷薄而出。
就是在这个时候,查哈尔第一次听说了DoubleClick(“双击”)公司。这是一家在互联网上提供广告服务的公司。这个公司在新股上市时的价值是3亿美元,但在其股价的最高峰,据说它值150亿美元。这真是疯狂,但也非常吸引人。查哈尔越是深入研究DoubleClick及其所在的行业――广告业――就越是让他着迷。人们正在将越来越多的时间用在互联网上,而越来越少地读报纸期刊或者呆在电视机前。传统的广告业正在快速地丧失自己的阵地,而网络正在快速成为下一代大规模销售的工具。这个世界充满了可能性。查哈尔开始考虑创办自己的公司,成为一名商人,于是,他偷偷成立了一家公司,办公室就在自己的卧室,连父母也不知道。
当查哈尔第一次犹犹豫豫地将自己在卧室鼓捣的“收成”给父亲看时,银行存款数字已超过10万美元。他的父亲猛地将手按住了胸口,就像心脏病发作了一样。“这,这是什么?你,你哪里弄来这么多钱?”他转身面对厨房,冲着查哈尔的母亲大声叫道:“你儿子要坐牢了!”
等他们稍微平静了些,查哈尔开始向他们解释。过去六个月来,查哈尔一直在研究互联网市场,查哈尔看到许多年轻的公司快速地变富,查哈尔一直在努力搞清楚它们是如何致富的。而后,他创立了自己的公司。10万美金,就是这样赚来的,查哈尔称自己的第一个10万美金是“拜神所赐“。
独具一格的商业经
随后令人炫目的成功显然让所有人刮目相看。在经营ClickAgents时,查哈尔用两年时间发展到了34名员工,最终卖了4000万美元。而后,查哈尔创立了著名的蓝锂(BlueLithium),这家公司则花了三年半发展到了150多名员工,成为当时美国第五大、英国第二大在线广告网,而雅虎欲通过收购蓝锂加强其在目标广告市场上的力量,抢回过去三年被谷歌夺走的网络广告龙头地位。后来,查哈尔以3个亿美元卖给了雅虎。
查哈尔说,第二次的馅饼要大得多,那是因为他找到了一大批能够和他一起快速成长的人。“聪明人凑在一起,能够做成大事。只要能够协同好,许多的聪明人一起工作,就能演奏出像贝多芬交响乐一样优美并且有震撼力的华美乐章。”
查哈尔似乎看起来顺风顺水,其实,在查哈尔的创业过程中也屡屡遭到过程序员的勒索,但幸运的是,次次都能逢凶化吉。查哈尔认为,真谛在于,永远不要让别人控制住你业务中的某些环节,这样会让你变得脆弱,容易遭受攻击。要让所有的人都不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不这样做,你将把自己放到一个难以预料的困难境地,你的命运将不再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惨痛的教训让查哈尔学会雇佣合适的人来接替勒索者的工作。他说,在雇佣那些新人的过程中,“我意识到另一个重要的道理,就是要让自己身边的人永远都是那些希望看到你成功的人。”
17岁时,查哈尔就就问自己:怎样才能把竞争对手抛到脑后,让他们望尘莫及?现在查哈尔认为,答案很简单。当你开始竞争的时候,你也许是这一行里最晚开始做的,但这只是意味着当别人都在走的时候你却必须全力冲刺。按照这种战略,虽然你也许是最晚出发的,但一样能第一个到达胜利的终点。
有时候,在创业中需要找出喜欢的事业然后坚持不懈。做一些自己懂行的事情,然后将其转变为自己所希望的模式。别一上手就做重新发明车轮的事情。开始的时候慢一点稳一点,等和对手势均力敌的时候,再创新。
同时,查哈尔告诫创业者,永远不要在急需钱时去融资;而应该在不需要钱的时候来融资。需要钱的时候,投资者反而不会把钱给创业者。因为他们会认为创业者还很虚弱。融资+虚弱=失败。
融资时,创造一种竞争的环境很重要。风险投资家都是些感性的动物,他们可不愿承担什么风险,只有当他们感到大家都在竞争这个项目时,他们才会投资。创业者要给他们制造一种这样的竞争氛围。每个人都渴望得到自己得不到的东西。要让自己的创业项目成为人人都想得到的项目。此外,一旦你融到了钱,就应该敢于适当地冒风险,把钱花出去。没有风险就没有回报。
不希望别人一夜暴富
虽然自己以直升机的速度创造财富,但是,这位年轻的富豪,却不希望“一夜暴富”成为人们的梦想。
“不得不”接连两次享受“一夜暴富”的查哈尔劝诫别人:不必一夜暴富。“穷小子”出身的他说,金钱没有改变他。金钱确实能让生活更舒服,但他还是脚踏实地地生活,还是和自己的家人和好朋友一起生活。虽然身价已经3亿美金,“我依然乘坐经济舱,也没有过那种穷极奢侈的生活。”查哈尔说,“生活的改变是,我很慷慨,因为我认为慈善事业是我生命中的很重要的一部分。”
查哈尔并不希望跟人们讲述一个“一夜暴富”的故事,在他9年的奋斗中曾经数次身陷令人头痛的商业官司,还不得不提防时不时从背后投来的匕首,在卖出自己的公司后,他不得不忍受买家的,以及失去决策权的强烈挫折感。他更愿意与年轻的创业者分享他真实的人生体会和经验教训。现在,正在创立自己的第三家公司Gwallet。他正在为自己的第三次“一夜暴富”做准备。
而在某种意义上说,对于“一夜暴富”的不安,正体现了美国社会对于财富与创业的理性态度。
在中国,梦想一夜暴富者,比比皆是,很多人在创业过程中,充满了投机主义。同样是在互联网行业,当年中国的互联网浪潮,既造就了今日的搜狐、网易、阿里巴巴等巨头,但是,夭折者却更多。最近几年,中国的实体经济遭遇巨大挫折,很多资金都流到了楼市股市,甚至出现了一些炒房团,出现了一种不理性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