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所有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物理所有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物理所有概念

初中物理所有概念范文1

1、做好初、高中物理的衔接。高中物理难学,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台阶”。这个台阶存在于物理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方法与心理特点上。初中物理学习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大多是“看得见,摸得着”,而且常常与日常生活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大多属于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实验为依据的具体的形象思维,较少要求应用科学概念和原理进行逻辑思维等抽象思维方式。初中物理练习题,要求学生解说物理现象的多,计算题一般直接用公式就能得出结果。高中物理学习的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比初中有了很大的增加,研究的物理现象比较复杂,且与日常生活现象的联系也不象初中那么紧密。分析物理问题时不仅要从实验出发,有时还要从建立物理模型出发,要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究问题。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需要学生掌握归纳理,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方法,特别要具有科学想象能力。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普遍不能一下子适应过来,都觉得高一物理难学。如何搞好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降低高初中的物理学习台阶:如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渡过学习物理的难关,就成为我们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一是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与顺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以旧知识同化新知识,使学生掌握新知识,顺利达到知识的迁移。二是加强直观教学。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设法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三是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具体的物理问题,有时必须掌握一些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教师应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指导。

2、注意自学能力的培养。一是记忆。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应熟记基本概念,规律和一些最基本的结论,即所谓我们常提起的最基础的知识。同学们往往忽视这些基本概念的记忆,认为学习物理不用死记硬背这些文字性的东西,其结果在高三总复习中提问同学物理概念,能准确地说出来的同学很少,即使是补习班的同学也几乎如此。因此,学习语文需要熟记名言警句,学习数学必须记忆基本公式,学习物理也必须熟记基本概念和规律,这是学好物理科的最先要条件,是学好物理的最基本要求。没有这一步,下面的学习无从谈起。

二是积累。是学习物理过程中记忆后的工作。在记忆的基础上,不断搜集来自课本和参考资料上的许多有关物理知识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来自一题,有的来自一道题的一个插图,也可能来自一小段阅读材料等等。在搜集整理过程中,要善于将不同知识点分析归类,在整理过程中,找出相同点,也找出不同点,以便于记忆。积累过程是记忆和遗忘相互斗争的过程,但是要通过反复记忆使知识更全面、更系统,使公式、定理、定律的联系更加紧密,这样才能达到积累的目的。

三是综合。物理知识是分章分节的,物理考纲能要求之内容也是一块一块的,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所以在物理学习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小综合,等高三年级知识学完后再进行系统大综合。有了前面知识的记忆和积累,再进行认真综合,就能在解题能力上有所提高。提高首先是解决问题熟练,然后是解法灵活,而后在解题方法上有所创新。这里面包括对同一题的多解,能从多解中选中一种最简单的方法;还包括多题一解,一种方法去顺利解决多个类似的题目。真正做到灵巧运用,信手拈来的程度。

3、联系实际,帮助理解。从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最大的变化就是知识要求的变化。初中物理是通过现象认识规律,因此,初中物理主要的学习方法是“记忆”;高中物理则是通过对规律的认识理解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解释一些自然现象,所以高中物理主要的学习方法是“理解”。做到理解的基本步骤是:一练、二讲、三应用。

“一练”即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练习,通过对不同类型习题的练习,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概念、认识规律、认识知识点、认识考点。

“二讲”即把自己对规律、对概念、对知识点的认识讲给同学,或者讲给假想的同学,在讲解时要多考虑如何讲对方才能听明白,如何讲对方才更容易接受。一个概念、一条规律若能讲一次或讲清一个问题,自己对该概念或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就会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初中物理所有概念范文2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实验 教学

近些年来,初中物理的教育教学有了很大的改革,为了切实执行新课标中提出的“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目标,真正把初中物理实验融入到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师要积极地推行学生边学边实验的教学新模式。长远来看,这种教学新模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训练学生的动手、动脑、手眼并用具有重要作用。面对初中物理教育教学的现状,教师要加强边学边实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边学边实验的学习能力。

一、认识和理解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特点

边学边实验教学模式和具体的实施方法,是指初中学生在初中物理教师的指导下,一边学习物理教材中客观的、基础的知识,一边进行物理实验的教学组织方法;学生在教师的耐心组织分组实验、示范试验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操作实验获取知识,这样看来,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就可以培养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用实验进一步理解物理知识的能力。

首先,边学边实验教学方法是一种良好高密度思维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结合初中学生的实际课的容量去理解新概念、技能和科学方法。新思维是指学生在一堂课上有一定的有意注意时间,并能充分利用时间开展思维活动。

边学边实验的教学方法,改变了教师一门心思地单独讲、学生被动的单纯听,教师传统式的单独写、学生自顾抄写的现象,就形成了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师一直是主导者的情况。而边学边实验的教学方法,在学生自己阅读物理基本理论材料,自己尝试着完成了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讨论交流,因此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创新性就得到了充分发挥。

边学边实验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因材施教的做法就充分体现出来了。学生可以自己根据本节物理内容初步拟定学习的步调,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同学之间互相讨论交流,在反复阅读和理解了教材以后,再去做物理实验,为了加深印象也可以反复操作,在实验中还有解决不了的物理问题,学生就可以马上去问老师。学生在物理教师的指导下,就可以发现自己的一些很好的发现问题的角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传统方式所得不到的效果,充分发挥的动手动脑能力,自己可以学得更加深远一点,加深对物理现象的理解。可见,边学边实验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使全体学生在实验中都能获得知识,又可提高物理实验的操作能力,而且还可以使物理课堂教学的气氛活跃起来。

其次,初中物理的这种边学边实验方法,可以分为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是提高学生学习团队精神,共同提高学习物理兴趣的很好的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的环节。同时,在初中物理教育教学中,物理教师也发现了教师的演示实验,以及学生分组做实验都存在一些小小的弊端。在物理课堂上,教师的演示实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感性认识示范的过程,它是没有办法代替学生自己的理解和自己动手的活动,教师可以把演示实验合理地融入到学生当中去,让学生边学边在教师的指导下去做实验,这样就能使学生对物理现象产生更加清晰和直观的印象,在实验中自然而然地学到新的物理知识,又能培养和提高物理实验的分析与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观能动性。

另外,边学边实验这种教学模式是一种效率较高,声情并茂的物理教育教学活动。但是由于具体的教学硬件的限制,在物理课堂上开展的边学边实验的仪器还不健全,纵观初中物理所关系到的所有物理实验,其精确度、精密度要求还不是很高,有的仅仅能体现在一些物理基本现象、基本事实的认识。初中物理教师进行边学边实验的教学方式可以根据物理授课所用的教材、基础不一的学生以及物理器材不完善的实际情况,教师就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多种方式不同方法进行。物理实验可以安排在物理新授课的开始,作为新一节课的导入设疑,起到引起学生好奇、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作用;也可以安排在新物理的讲授过程中,用来理解物理新概念、探求物理基本规律好方法,这就为学生进行辨疑解难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教学时间安排上,可以用一整节物理课时,也可以用半节课或者几分钟。总之,根据初中物理教学的需要灵活地掌握,以达到最佳物理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初中物理边学边实验的方法具有很强的教学功能

(一)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其理解与掌握物理基本知识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试用)》明确提出,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当前物理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边学边实验不仅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心理学研究进一步表明,学生对学习物理内容的巩固程度,与学习的组织方式关系很大。而边学边实验,既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又让学生在操作实验的基础上讨论,进一步总结分析结论,最后学生自己就能很容易地归纳出物理概念与规律。显然,这样有效的学习过程属于上面所说的一种情况。可见,边学边实验有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物理知识。

(二)边学边实验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初中物理所有概念范文3

1. 边学边实验教学的特点

(1)边学边实验教学是一种低容量高密度思维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因材施教。

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边学边实验的组织形式,让学生通过“四动”进行学习,使各种感官受到刺激,就能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促使大脑对各感官传输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思维密度。

边学边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老师做、学生看那种因学生处于消极地位而使课堂气氛沉闷的情况。由于学生自己阅读材料,自己做实验,还可以讨论讲述,因此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能得到充分发挥。全体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能既获得知识,又提高能力,而且解决了将课堂教学统得太死,对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不能因人制宜的弊端。

(2)边学边实验能够起到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的综合作用。

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学生分组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较好手段,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很重要的一环。但是,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发现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都存在一定的弊端。课堂中的演示实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材料的过程,它无法代替学生自己的活动,教学中如果把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边学边实验,既能使学生对实验获得更加清晰的印象,学到物理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学生分组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和测量性实验,一般都安排在新课或一个单元教学之后进行,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不够紧密。加上初中学生实验能力差,学生对实验的注意力常常集中在操作上,教师则往往忙于协助学生排除故障,师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以致往往无法达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采用边学边实验的教学形式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边看、边学、边实验、边思考、边讨论,能较快地掌握物理知识。边学边实验课一般安排在教室里进行。每个桌上都有一套仪器,每位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边学边实验起到了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的综合作用。

(3)边学边实验是一种效率高负担轻的教学方式。

边学边实验所需的仪器,大多是通过发动广大师生因陋就简自制的。纵观初中物理所涉及的全部物理实验,其精确度要求不高,有的只要能表现出一些物理现象和事实就可达到教学目的。可以说所有初中物理实验除配备一定的基本仪器和必要器件外,都可以就地取材,自制仪器来解决。

进行边学边实验教学的形式可以根据教材、学生以及器材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它可以安排在新课的开始,作为新课的设疑引学,起到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也可以安排在新课的教学过程中,用来建立物理概念或得出物理规律,作为学生辨疑解难的一种手段,起到启发、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解决疑难问题的作用;还可以安排在下课前的几分钟,作为复习巩固之用。在教学时间上,可以用一整节课时,也可以用半节课或几分钟。总之,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可能灵活掌握,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目的。

2. 边学边实验的教学功能

(1)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边学边实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行边学边实验教学方式后,对初二(三)班物理学习兴趣的调查,?喜欢物理的占86.4%,不喜欢的仅占2.7% ,在学生所学的课程中,物理是学生最喜欢的学科之一。

(2)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巩固程度,与学习的方式关系很大。一般来说,学生通过听教师讲授,能够记住10%――20%;学生如能看到实物或现象,能够记住30%;如果学生既能听教师讲,又能看到实物或现象,能记住50%;如果学生看到实物或现象,自己又描述过,便能记往70%;如果学生既动手做过,又描述过,则能记住90%。而边学边实验,既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又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讨论、分析,最后自己归纳出物理概念和规律。显然,这样的学习过程属于上面所说的最后一种情况。可见,边学边实验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

教育家陶行知提倡手脑并用的学习方式。他在《手脑相长歌》中写道:“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

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老。”我们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提出边学边实验,提出“四动”,正是遵循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去实践的。我国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是学生动手的机会太少。开展边学边实验,极大地增加了学生实验操作的机会,因此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4)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和研究物理的方法。

边学边实验的学习探索过程,更接近人类认识客观规律的过程。因此,我们主张将课堂变为教师引导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的主动学习的活动场所。

初中物理所有概念范文4

关键词:引导;高一新生;物理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is paper physics study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of the insufficiency in, the teacher through find reason and lead new use physical model or graphics, and the effective reflection of problems and students' joint participation, to achieve the goal of the se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learn it well.

Keywords: guidance; A new life; physical

进入高中,如何学好物理是一个困扰高一新生的突出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对以后学好物理起着关键的作用。物理教师如何引导高一新生学习高中物理便成了首要任务。在此我谈谈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高一新生学习物理存在的困难

初中生经过两年的物理学习,已掌握一些物理基本知识和学习方法。但由于各地条件和教育方式的差异,初中有的甚至是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中度过,他们往往形成了一个观点,物理的学习就是“背概念,套公式”,特别又由于初中物理内容较少,无多大的广度和深度,在练习的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大量的雷同题型,即缺少对物理模型的建立,物理过程的分析、理解,更谈不上对所学物理知识的实际运用,而这些问题又恰恰是学习高中物理的弊端。

高中物理教学的目的是学习物理基础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与其他学科及物理学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关系,要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创新意识。很明显高中物理不论是对基础知识的要求,还是对学习方法的要求,都是很高的,并且对能力的培养、学习态度以及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是初中无法比拟的。为达到高中物理教学目的,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引导措施和介绍适当的学习方法。

二、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模型

实际中的物理现象一般都很复杂,对初学者来说,甚至无法把复杂问题简化出来。为了解决它,我们常常是这样做的,忽略一些次要因素,突出它的主要因素。而物理模型就是忽略次要因素的产物。

例如,质点,不可伸长的细绳,不计质量的轻弹簧,这些都是我们教学一开始就要接触到的物理模型,以后还很多,如人船模型、单摆模型、碰撞模型,在这些模型的建立中,我们一定要帮助他们如何处理实际问题中的物理成份,同时把物理现象简化成我们熟悉的物理问题,便于研究和解决。例如在讲解质点的概念及何种情况下物体可看作质点时,我们要研究地球绕太阳运行,虽然地球是一个非常宠大的球体,他的半径达6400km,而我们为研究问题的方便,把他看作了一个有质量的点。这是因为地球的半径与其绕太阳运行的半径相比,显得太小了,我们抓住了主要因素而忽略这些次要因素。这样就让学生明确了我们把物体有时简化为质点的目的。

三、纠正学生重记忆轻理解,重结果轻过程的不良倾向

初中物理中所研究的问题及现象相对比较简单,初中生中有的往往通过死记规律、硬套公式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这就使一部分学生养成了重记忆轻理解,重结果轻过程的不良倾向。而进入高中后,高中物理所研究的问题和现象相对复杂,许多学生搬出老法宝来解决新问题,十有八九败下阵来,导致成绩下降,兴趣全无。

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之初,就要有意识地强调对于物理概念及规律我们不但要了解它的内容,更要理解概念、规律在什么物理情景下建立的,如何建立的,它的适用条件是什么等等。只有弄清了这些问题,才能真正理解掌握概念与规律。例如,许多初学者往往用匀速直线运动规律去分析和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造成张冠李戴,这是重记忆轻理解的结果。同时在分析物理过程相对复杂的问题,要培养学生将一个复杂过程分解为几个简要过程的习惯,使学生学会找出以简单过程的相对联系,逐步改变过去那种不经过分析就想当然地照搬规律,硬套公式的不良倾向,养成注重过程分析的习惯,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画物理图的习惯

物理图是指与物理有关的所有动态、静态的图形、画面。它包括物理过程、状态示意图(如受力分析图、运动过程草图等),经过再加工处理的物理图(如表示力的分解、合成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效电路图等)以及物理图象(如s—t图、v—t图、u—I图、P—R图等)。物理图是物理问题的直接或间接的反映或再现,它贯穿到整个高中物理学习的始终。

从近年的高考试题看,十有八、九都有图,例如某年的理综高考中的12道物理题就有9道题是用图来加以说明的。可见运用物理图是何等重要了,因为物理问题常以文字形式呈现,文字是抽象的符号,我们只有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画图习惯,才能把那些文字、符号变成形象具体的东西,便于理解和分析,它是解决问题的一项重要的辅助工具。例如,在学习力的合成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对力的矢量性不熟悉,总是认为二个力的合力是不变的,甚至认为是简单的相加,这是由于数学还没有学习矢量运算法则的结果。这时我们通过力的平行四边形这一法则作图,并不断改变两分力间的夹角,通过比较就会很直观的得出,合力是随两分力间的夹角而变化的,并且在00—1800间随夹角的增大而减小。这样通过作图本来难以理解的问题,便可一目了然了。

五、引导学生解题后进行反思

初中学生解题训练时,常常使做题过程成为对比概念、定义,照搬定理,硬套公式的过程,做完一遍便丢掉不管,做后不加以反思,不进行归纳和总结,其结果不能起到通过做题加深对知识进一步地理解和巩固,达到使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的目的,不能对所学知识真正的理解和掌握,不能掌握利用所学知识,恰当处理各种问题的有效方法,能力得不到提高,甚至使解题成为一种枯燥无味的低效劳动。

而高中物理的题目非常多,要想逐一训练到是不可能的。那么,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后的反思。首先,教师在课堂中要面对面的引导,例如一个题目,在正确解出后,要反过来对解题中所要求掌握的知识要点、出题方式、特点进行多方位的思考,尽可能地变换思维角度,可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等方式进行训练。其次,要引导他们做完后进行整体地全方位地总结,并借鉴原出题者对所要考查的知识点、出题方式和物理情景创设方法,将题设与求解替换,创造性地再造新的物理情景,构造新的物理题目。这样就开发了学习思维,达到了反思的目的——牢固掌握,举一返三,触类旁通。

六、注重学生对教学的有效参与

高中物理新课程从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的角度提出三维教学目标。只有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教学中来,才能真正地体会到学习物理的乐趣,平时在课堂上多支持、多鼓励、多创设有趣的物理情景,引导他们参与教学,去思想、去解决,激发他们对物理问题的好奇心,以能动的方式去学习科学,可让他们亲自动手做实验,进行总结与归纳,掌握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最终达到较高的科学精神境界。

初中物理所有概念范文5

关键词:物理;实验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293-01

我们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切实贯彻“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原则,真正把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看待,在教学过程比较多地采用学生边学边实验的教学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材上的探究实验是对一些重要定律和原理让学生进行探究并得出结论。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老师却不敢放手让学生去主动探究,而是替学生设计好实验步骤甚至做成演示实验,学生成了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要鼓励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在探究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主体和中心地位,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过程,对未知结论的探索、激发学生的思维状态,认识到这些物理实验反映的物理本质,从而认识并形成正确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我首先让学生思考:放入水中的乒乓球,从它刚露出水面到最后漂浮在水面上不动的过程中,它受到的重力怎样变化?浮力怎样变化?浸没在水中的体积怎样变化?从而让学生对“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作出猜想和假设,并进一步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分析论证并尝试改进实验方案。在实验探究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方式,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不仅得出了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逐步树立科学方法的学习和科学世界观。

二、学习与实验相结合

教学是一种低容量高密度思维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因材施教,切合初中学生的实际课的容量是指一节课内运用新概念、基本规律、技能、科学方法的多少。高密度思维是指学生在一堂课上有较长的有意注意时间,并能充分地开展思维活动。

1、边学边实验能够起到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的综合作用。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学生分组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较好手段,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很重要的一环。但是,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发现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都存在一定的弊端。课堂中的演示实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材料的过程,它无法代替学生自己的活动,教学中如果把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边学边实验,既能使学生对实验获得更加清晰的印象,学到物理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边学边实验是一种效率高负担轻的中学物理教学活动。十多年来,我们开展边学边实验所需的仪器,大多是通过发动广大师生因陋就简自制的。纵观初中物理所涉及的全部物理实验,其精确度要求不高,有的只要能表现出一些物理现象和事实就可达到教学目的。可以说所有初中物理实验除配备一定的基本仪器和必要器件外,都可以就地取材,自制仪器来解决。

三、实验的教学功能

1、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试用)》明确提出,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当前物理教学改革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边学边实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所学物理知识所做的课外小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锻炼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常做一做使学生感到物理就在身边。无力并不抽象,物理来源与生活。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提倡手脑并用的学习方式。他在《手脑相长歌》中写道:“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

3、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和研究物理的方法边学边实验的学习探索过程。更接近人类认识客观规律的过程。因此,我们主张将课堂变为教师引导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的主动学习的活动场所

初中物理所有概念范文6

关键词:边学边实验;初中学生;物理实验技能

一、边学边实验教学的特点

所谓边学边实验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动眼、动脑、动手、动口(以下简称“四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探索物理知识能力的一种一边学习一边进行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

(一)边学边实验教学是一种低容量高密度思维的教学组织形式。

1.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若比较多地采用边学边实验组织形式,让学生通过“四动”进行学习,使各种感官受到刺激,就能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促进大脑对各感官传输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思维密度。

2.边学边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老师做,学生看的那种因学生处于消极地位而使课堂气氛沉闷的情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边看书、边讨论,以物学理,能较快地掌握物理知识。由于边学边实验课不同于学生分组实验课,其教学形式如上课,一般不允许随便走动,互相抄袭,每个桌上都有一套仪器,“逼”得学生人人动手、动脑学习,容易纠正学生实验中出现的不良倾向,有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能得到充分发挥。

3.边学边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学生可以自定学习步调,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阅读教材,实验现象观察不清楚时,也可以反复做几次,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还可以问老师。同样,由于可以自定学习步调,优秀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充分展开,可以学得深一点,学得多一点。可见,边学边实验不仅使全体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能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而且解决了将课堂教学限制得太死,对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不能因材施教的弊端。

(二)边学边实验是一种高效率、轻负担的中学物理教学活动。

我们开展边学边实验所需的仪器,大多是广大师生自制的。纵观初中物理所涉及的全部物理实验,其精确度要求不高,有的只要能表现出一些物理现象和事实就算达到了教学目的。可以说所有初中物理实验除配备一定的基本仪器和必要器件外,都可以就地取材,通过自制仪器来进行。

边学边实验教学可以根据教材、学生,以及器材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种形式:(1)将边学边实验安排在新课的开始,作为新课的设疑引学,起到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例如:在讲大气压强时,我让同学们将一支大试管中装上水,将一支口径略小的试管压入大试管中并倒过来,小试管不但不会掉下来,反而徐徐上升。实验现象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听课时注意力特别集中。(2)将边学边实验安排在新课的教学过程中,作为学生辨疑解难的一种手段,起到启发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解决疑难问题的作用。例如:在阿基米德定律一课的教学中,先给学生讲阿基米德和王冠的故事,然后让学生用大头针的尖端向下压木块,会感到用力越大,木块浸没于水中的体积越大,直到全部浸没为止。让学生自己体会阿基米德定律的实际意义。(3)将边学边实验安排在下课前的几分钟作为复习巩固新课之用。

在教学时间上,可以是一课时也可以是几分钟,总之,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可能灵活掌握,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目的。这样,无论是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提高教学质量,还是对实验能力的培养都是有益的。

二、边学边实验的教学功能

(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价值表现之一就是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探索的兴趣。边学边实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动手、动脑、讨论、讲述、小结,通过教师的肯定和赞扬,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议,使学生及时认识自己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极大地鼓舞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增强了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了直接学习动机。

(二)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巩固程度,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说,学生通过听教师讲授,能够记住10%—20%;学生如能看到实物或现象,能够记住30%;如果学生既能听到教师讲,又能看到实物或现象,能记住50%;如果学生既看到实物或现象,自己又描述过,便能记住70%;如果学生既动手做过,又描述过,则能记住90%。而边学边实验,既能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又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讨论、分析,最后自己归纳出物理概念和规律。显然,这样的学习过程属于上述最后一种情况。可见,边学边实验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提倡手脑并用的学习方式。他在《手脑相长歌》中写道:“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老。”我们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提出边学边实验,提出“四动”,正是遵循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去实践的。我国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是学生动手的机会太少,开展边学边实验,极大地增加了学生实验操作的机会,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四)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和研究物理的方法。

边学边实验的学习探索过程,更接近人类认识客观规律的过程。因此,我们主张将课堂变为教师引导学生“四动”的主动学习的活动场所。

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兴趣(情感领域)、知识(认知领域)、能力(动手领域)等各种心理因素融为一体,使他们在直接参与边学边实验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实验是获得物理事实的根据;实验是检验假设真理性的标准;逐步领会科学家是如何通过物理实验获得物理事实,并从而得出概念和规律的。可见,通过长期边学边实验的训练,学生将会逐步掌握物理学习和研究的基本方法。

三、实施边学边实验教学的策略

(一)恰当地选择学生边学边实验教学的内容。

教改实验表明,凡是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便于随堂进行并有利于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和良好的实验习惯,有利于发展他们智能的内容,都可以选为学生边学边实验教学的内容。

1.根据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对能力、技能的具体要求,安排边学边实验的内容。

例如: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会使用某些基本物理实验仪器,那么就应该采取边学边实验教学的形式,努力增加学生对这些仪器的使用频率,逐步提高学生使用这些仪器技能方面的要求。

2.对器材的要求不是很高的演示实验,可以改为学生边学边实验。

3.将课本上的小实验和一些实验习题改为边学边实验。

4.将课本上的部分学生分组实验改为边学边实验。

(二) 千方百计准备好学生边学边实验教学的仪器。

边学边实验仪器的准备要做到“五不一保证”,即仪器不宜复杂,操作技能要求不宜过高,实验规模不宜过大,一次实验所用仪器不宜过多,实验时间不宜过长;实验安全要有保证。

(三) 认真上好学生边学边实验课。

上好边学边实验课的关键在于放手让学生去看、去想、去做、去说,尽量让学生提出问题,大胆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和进行实验。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巡视、集疑、布疑,对个别差生进行适当辅导。对难点、重要的概念、分歧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在适当的地方,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

边学边实验教学增加了学生实验的次数,符合中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使物理教学质量得到了大面积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实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