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广告营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广告营销范文1
内容提要:本文介绍了广告主钟情于事件营销的原因,事件营销中广告传播的策略及其应用,得出了事件营梢运用得当程度将直接决定其最终的广告效应的结论。
事件营销是近年来国内外流行的一种市场推广手段。事件营销指企业通过策划、组织和利用具有名人效应、新闻价值以及社会影响的人物或事件,吸引媒体、社会团体和消费者的兴趣与关注,以求提升企业或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并最终促成产品或服务销售目的的手段和方式。
事件营销的高层次运用应该是将企业的品牌形象融合到热点事件中,当人们关注热点事件的进行与发展时自然而然地想到某个品牌,而事件营销中的广告传播运用得当程度将直接决定其最终的广告效应。
一、事件营销与广告传播
广告主钟情于事件营销的原因主要有:
1、事件营销可为企业广告提供宣传平台,利于提升品牌价值。众多广告主借“事”甚至造“事”来广告有以下因素:事件本身受到社会普遍关注;事件营销的传播体现在新闻上受众的抵触情绪较小;如果一个事件成为热点,会成为人们津津乐道、互相沟通的话题,可能形成二次人际传播。
一般而言,广告主注重把宣传企业自身理念的广告融人事件营销之中,借助事件营销阐释自身理念,使公众对企业和品牌的认识在整个事件营销施行过程中不断明晰和深化,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以及品牌价值。这种方法特别有助于企业观念广告的传播。
2、通过事件营销广告“经济合算”,有利于提高市场销量。通过成功的事件营销进行广告,能够用较少的成本在短时间内吸引公众的视线创造最大化的影响力。事件营销不仅可以为广告主带来品牌知名度、美誉度,而且可以在宣传的基础上促进产品的销售使广告主获得实实在在的回报。
3、通过事件营销广告可以规避国家政策法规的限。随着健康、环保理念逐渐深人人心,许多国家相继出台了相关法规,禁止或限制药品、香烟、酒精饮料等产品在媒体上投放广告。这些企业纷纷寻求新的企业产品广告传播途径,体育赞助、公益活动等事件自然成为企业的最好选择。刘翔创造110米栏世界纪录后,白沙集团不失时机地邀请刘翔代言广告:“鹤舞白沙,我心飞翔”,进一步提升了白沙品牌形象。
二、事件营销中广告传播策略
作为企业广告传播的重要手段,事件营销的影响力已被众多广告主所认可。如何使事件营销更好地发挥功效是广告主的关注点。
1、事件营销中的广告传播要抢占先机。商机往往偏爱那些触角灵敏、行动迅速的广告主。由于商机稍纵即逝,对于广告主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有效把握市场的脉搏节奏,抢得先机。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够碰到和及时抓住可以借势发挥的事件,同时也并不是所有的热点事件都会与企业营销推广目标相契合。因此,企业要把握消费者市场脉搏,根据市场目标趋向变化去发现事件,借助事件营销将需要消费者认同的特性进行宣传。
2、事件营销中的广告传播要延续品牌的核心理念。事件营销中的广告传播不能只图一时轰动,应该与企业的总体战略、品牌精神、品牌内涵、市场策略以及销售任务等紧密相连,成为贯穿企业发展战略始终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只有广告所宣传的产品或服务与事件的连结自然流畅,才能让消费者把对事件的热情转移给产品,事件营销的目的才能初步实现。
3、事件营销中的广告传播坚持公益性和消费者至上原则。广告主要事件营销中坚持公益原则往往可以获得媒体的免费宣传,并能取得消费者的信任。在这个品牌如人的时代,公益性是广告主表达社会责任心的重要方式,公益支持既能提升公众的社会意识又能推广企业理念和企业的产品和服务。
同样,事件营销中的广告传播要强调产品带给消费者的利益,这种利益应是消费者可以识别的。无论是以促销产品为出发点,还是要树立企业形象或是彰显理念,都应把企业产品带给消费者的利益作为诉求重点,才不至于让消费者感到失望。
三、事件营销中的广告传播
1、事件营销中的公益广告传播。面对中国本土广告在加人WTO后的全新形势,我们迫切需要各种新鲜的广告形式和变换的广告手法来唤起观众的消费欲望。而将事件营销与公益广告相结合,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 2、事件营销中的产品广告传播。2003年10月17日,在“神舟五号”飞船成功落地后几个小时,“蒙牛牛奶,强壮中国人”,“举起你的右手,为中国喝彩”等醒目的大幅户外广告出现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大城市的路牌和建筑上,蔚为壮观;蒙牛的电视广告也出现在了全国几十家电视台的节目中;印有“中国航天员专用牛奶”标志的蒙牛牛奶在全国各大超市、卖场中全新登场。这一系列广告无论是从品牌的诉求点与事件的契合度上看,还是从表现形式和时机上看,都被营销界称为利用事件营销传播广告的典范。
企业广告营销范文2
地方高校广告人才资源的利用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广告人才资源,帮助其发挥所长,实现人生价值,笔者以所在宜春学院为例,探索利用地方高校广告人才为企业营销传播服务的具体形式。
与企业合作构建人才培训基地
宜春企业营销传播的整体水平不高,这是一个严峻的事实。企业数量多,但规模小,没有规范的营销传播作业流程。营销人员缺乏专业的培训和教育,缺乏独立塑造管理企业品牌的成功经验。宜春学院组织广告人才走出大学校园,走进江西井竹实业有限公司,构建广告人才培养和交流平台,帮助企业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同时,企业方也可以给高校广告人才上课,传授创业的经验和企业管理的知识。
与企业合作策划执行具体项目
当企业遇到具体项目时,宜春学院广告人才还向业界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例如,2007年,中国红歌会的全国巡演第一站的举办地点选择在江西省上高县,宜春学院的广告专业师生和宜春一点通文化传播机构通力合作,成功策划了“走进七宝山酒业,放歌上高工业园之夜”首场演出。2008年“,中国•万载首届花炮文化节”的举办地点选择在素有“花炮之乡、百合故里”美誉的万载县,宜春学院的广告专业师生为宜春一点通文化传播机构出谋划策,成功策划了花炮文化节开幕式。2009年,江西七宝山酒业有限公司因为企业名称和产品名称在市场和消费者中产生了一些不甚良好的口碑影响,导致销售下滑,宜春学院的广告专业师生帮助企业实施品牌更名策略,将“江西七宝山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江西七宝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经过江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核准,2009年7月30日,江西七宝山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更名。这次更名活动增强了品牌的感召力、亲和力和渗透力,对提高市场品牌竞争能力具有积极重大意义。在这些活动的策划创意过程中,宜春学院的广告人才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毕业设计与服务地方企业对接
为落实地方高校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目标要求,宜春学院从2009年开始改革广告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考核方式,把传统的毕业论文改成了毕业设计。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首先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方企业为服务对象,然后针对具体的选题让广告专业师生组成项目小组,完成集市场调研、策划创意、制作、费用预算、效果监测为一体的系统方案。
2010年,宜春学院广告专业教师就2011届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工作进行了多次讨论。经过充分的酝酿和准备,最终确定了以“宜春明月山风景区”、“宜春白马农庄”和“江西井竹实业有限公司”3个企业作为毕业设计选题对象。随后,7个毕业设计小组的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相继考察了宜春明月山、宜春白马农庄和江西井竹实业有限公司,在与这些单位的市场负责人或企业老总的沟通中,他们了解了3种不同类型的地方企业的品牌成长历史、发展现状,获得了宝贵的一手资料,感受到了他们在课堂里无法体验到的市场的脉搏,确定了毕业设计的主题,为他们完成毕业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半年的努力,各小组都拿出了一份饱含心血的策划方案,得到客户的认可,最后接受市场的检验。
积极参加企业开展的商业活动
2008年,宜春日报社、赣西农产品批发市场主办“赣西农产品批发市场”杯宜春城市形象广告语征集大赛活动,宜春学院组织广告专业师生积极参与,创作了许多宜春城市形象广告语参赛。2010年,宜春市旅游政务网在显要位置挂上的广告语竟为“宜春,一座叫春的城市”作为城市形象的广告,引起诸多争议。
企业广告营销范文3
关键词:广告营销;销售增长;慈善捐赠;善待员工;三项交互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Corporate Philanthropy, Marketing Activities and Firm Performance
――A Study from the Consumer Cognition Perspective
QIAN Li-hua, LIU Chun-lin, DING Hui
(School of Business,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sumer cognition theory and contingency management perspective,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corporate philanthropy on advertising-sales relationship and its boundary condition. Empirical analyses using data on Chinese listed firms found that corporate philanthropy helps advertising enhance firm sales. However, low level of a firm’s employee welfare inhibits the positive interpretation of its philanthropic activities from customers and thus limit the role of corporate philanthropy in marketing.
Key Words: advertising intensity; firm sales growth; corporate philanthropy; employee welfare; three-way interaction
引言
近年来,企业的慈善捐赠行为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所公布的《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统计,绝大多数(90%)的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社会捐赠。《公益时报》社编制的《中国(2014)慈善排行榜》企业榜单显示,上榜慈善企业达760家 ,捐赠总金额近75亿元,企业捐赠无疑已经成为我国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然而,对于理性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而言,从事慈善活动能否换来经济上的回报?这是众多企业管理者们迫切寻求答案的问题,也是近期社会责任领域讨论的焦点,但目前慈善捐赠在绩效结果获取方面所扮演的角色一直没能得到充分的理解。
以往相关文献大多围绕捐赠对绩效的直接影响展开研究,至今尚未达成理论上的一致性解释,实证结论同样存在争议,大量研究发现慈善捐赠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但也有部分研究发现慈善捐赠会损害企业绩效,还有少数研究并未发现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1]。针对上述研究困惑,Kamper等学者建议将慈善捐赠作为绩效驱动因素(performance driver)与绩效结果(performance outcome)之间关系的调节变量来构建研究设计,探讨慈善捐赠作为企业成功的推动因素或支持性因素(enabler),而非直接影响因素(direct success factor)的角色[2]。
继承并发展Kamper等的观点,本文跳出捐赠与绩效直接关系的研究范围,考察慈善捐赠对广告营销(绩效驱动因素)与企业销售增长(绩效结果)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在开拓新的研究思路方面作出了有益尝试。基于消费者认知视角和权变管理思想,本文的逻辑是,慈善捐赠行为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给企业带来积极的声誉资本,为消费者判断企业广告营销活动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提供正面线索,激发消费者对企业所的广告、所策划的促销等市场导向的营销活动持正面态度并给予积极反应,进而增强广告营销对企业销售增长的促进作用。然而,任何情况下慈善捐赠都有利于企业积极声誉资本的增加吗?如果企业一边克扣员工的工资福利、不尊重员工权益,一边却盲目追求慈善的光环,这种行为表现方面的不一致将引发消费者对企业慈善动机的质疑并削弱慈善捐赠的声誉功能。由此,本文进一步提出企业善待员工水平在这一过程中的深层调节影响。通过三项交互分析,拓展了当前慈善捐赠经济后果研究的范围,亦对企业的捐赠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1 理论分析与假设
广告营销对企业销售增长的正面影响已经得到了许多研究的证实[3]。对于企业而言,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便是让潜在顾客知道某一特定产品或服务的存在。广告营销活动能够扩大产品知名度,吸引消费者试用或购买,从而创造更多的消费需求,使企业获得更多销售机会,最终实现企业销售增长的目标。根据消费者行为理论,在营销过程中消费者会有意识地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而并不仅仅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所以广告营销市场效果的好坏往往需要取决于消费者对其宣传内容的信任和接受程度。近年来,企业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包括消费者在内的利益相关者重视企业经济实力的同时,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企业行为所带来的社会性后果。企业从事慈善捐赠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带来积极的声誉资本,帮助企业建立起良好的信誉形象,从而为消费者判断企业广告营销活动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提供正面线索,并最终促进广告营销活动带来销售增长。
不同于明确的义务要求,慈善捐赠是自愿性质的、企业可自由裁定的社会责任[4]。从事慈善捐赠使企业展现出对社会问题负责的一面,在市场中树立起一种价值观典范并向消费者传递出信号,即使消费者没有直接观察到这种可视信号,他们也可以通过人际间网络等其他途径间接获取相关信息,消费者会依据这些信息形成对企业的基本印象或推断。慈善捐赠的这种信号传递功能可以降低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克服消费者对企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担忧,提升消费者与企业保持高质量关系的意愿,在减少交易成本的同时缓解了消费者的感知风险[5]。在消费者心目中,从事慈善活动的企业通常具备负责、可靠、可信等特征,从而能够激发消费者对企业所的广告、所策划的促销等市场导向的营销活动持正面态度并作出积极反应。可以预见,相比于从未捐赠或是捐赠水平低的企业,消费者更加容易接受和支持那些慈善捐赠水平高的企业所采取的广告营销活动。据此提出:
假设1:慈善捐赠有助于提升企业广告营销活动的市场效果。捐赠水平越高,广告营销促进销售增长的作用越强。
尽管慈善捐赠可以增强广告营销对销售增长的促进作用,但企业其他方面的表现,如企业对待员工的状况可能会对这一过程进一步产生深层次的调节影响。事实上,消费者如何评价一个企业的慈善捐赠行为与他们对该企业慈善动机真诚性的解读紧密相连。由于企业热衷慈善存在多重动机,既可能是出于社会良知的纯粹利他主义行为,也可能是出于经济目的、迫于制度压力或受管理者机会主义驱动的伪善行为,面对模糊不清的捐赠意图,消费者会产生怀疑并引起对企业捐赠动机的不同解读以及对企业捐赠行为的不同评价。
Godfrey指出,好的企业行为同时被认为是出于真诚的动机时更可能为企业带来积极的声誉资本,相反地,以逐利为目的的捐赠行为本身已然违背了其“慈悲博爱”的实质内涵,在这种情况下反而可能引发人们对企业捐赠的反感情绪和负面解读,当企业捐赠被认为是动机不纯、故意迎合的伪善或作秀行为时,甚至会损害企业的社会形象、产生逆火效应(backfire effect)[4]。企业员工作为关键内部利益相关者,一直以来都深受社会公众的关注,企业善待员工的状况也极易成为消费者评估企业慈善动机的搜寻目标和参照对象。在陈讯和韩亚琴所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分级模型中,热心慈善捐助和公益事业属于“高级社会责任”,而善待员工则是企业必须首先做到的“基本社会责任”[6]。如果企业一边克扣员工的工资福利、不尊重员工权益,一边却盲目追求慈善的光环,这种行为表现方面的不一致很难令消费者对企业捐赠进行正面评价,从而将大大削弱慈善捐赠的声誉功能。据此提出:
假设2:企业善待员工水平较低时,慈善捐赠对广告营销与企业销售增长之间关系的正向调节影响将减弱。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与数据
本文初选研究样本为2007~2012年我国沪深两市全部A股上市公司。公司信息及财务数据主要来源于WIND数据库或经简单计算得到,销售增长数据直接取自CCER数据库,慈善捐赠数据是从公司年报附注中“营业外支出”这一科目手工汇总整理得到,区域市场化程度出自樊纲等的《中国市场化指数》报告[7]。在整合了不同来源的数据并对ST、*ST等非正常交易状态的上市公司及相关数据缺失的样本予以剔除之后,本文最终包含了共5130个观测值。为消除异常值影响,对主要连续变量在1%和99%分位数进行了Winsorize缩尾处理。
2.2 模型与变量
为检验研究假设,本文构建的回归模型如下:
其中,SG代表企业绩效,以销售增长率,即当期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上期主营业务收入后与上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衡量。AI代表广告营销投入的强度,用销售费用与同时期营业收入的比值表示,反映了企业在市场销售活动上的相对投资。GIV代表慈善捐赠,用相对捐赠水平,即绝对捐赠额除以同时期营业收入来度量,以更好地捕捉企业的慷慨程度 。EMP代表企业善待员工水平,薪酬和福利待遇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企业善待员工的状况[8],该变量关注的是企业如何对待普通员工,所以测量过程中从企业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总额中扣除了高管的薪酬福利部分,再除以员工数量得出员工的平均薪酬福利 ,考虑到不同行业之间员工平均薪酬福利差异较大,进一步采取行业调整的方法,即用该企业的员工平均薪酬福利减去所在行业其他公司同时期该指标的均值来表示。
结合以往文献[9-10],设定以下控制变量:SIZE为企业规模,取营业收入的对数值表示。OWN为企业所有制类型的虚拟变量,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赋值为1,其它为0。FS为股权集中度,以第一大股东持股数与总股本数的比例表示。MER为企业并购行为的虚拟变量,当期发生并购行为的记为1,否则为0。MI代表制度环境,用企业经营所在地市场分配经济资源的比重这一指标进行度量 。此外,模型中还控制了行业因素 和年度因素的影响。构建交互项时,对测量变量作了均值中心化的预处理。为消除反向因果关系的干扰,将所有解释变量相对于被解释变量滞后一期检验。
3 实证结果
3.1 描述性统计
表2报告了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SG的均值为0.212,标准差为0.827,标准差是均值的3.9倍,说明在不同上市公司销售增长的差异较大。AI、GIV、EMP的均值分别等于0.063,0.102和0.029。研究样本中,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超过半数,“一股独大”现象也比较突出。从变量间相关系数来看,AI、GIV均与SG显著正相关;SIZE、OWN均与SG呈显著负相关;FS、MER、MI与SG的相关系数为正,但统计上不显著。此外,各解释变量间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均远低于经典文献中0.70的多重共线性阈值,进一步的VIF诊断结果显示所有解释变量的VIF都在2以下,远小于10的临界值,可判定模型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3.2 回归结果
本文遵循调节性回归分析方法检验研究假设,分三步逐层回归:模型1进入所有的单个解释变量;模型2在此基础上添加AI与GIV的交互项,以检验第一个假设;模型3在控制另两个二次交互项的同时加入AI、GIV与EMP的三次交互项,以检验第二个假设。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模型1显示,广告营销强度对企业销售增长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β1 = 2.219,p < 0.01),即使是在加入了交互项的模型2和模型3中显著性仍未发生改变,说明广告营销活动自身能够促进销售增长;慈善捐赠也显著正向影响销售增长率(β2 = 0.052,p < 0.01),这一结果与卢正文和刘春林等的研究表述相符[11]。假设
注:N=5130;**、*分别代表在0.05和0.1水平上显著;双尾检验。
1推断慈善捐赠正向调节广告营销强度与企业销售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模型2中AI×GIV对SG的回归系数β4 = 3.399,p < 0.01,因此假设1得到支持,慈善捐赠水平越高,广告营销强度对企业销售增长率的正面影响越强。假设2预测善待员工水平对慈善捐赠调节效应的发挥具有深层影响,模型3中结果显示AI×GIV×EMP对SG的回归系数β7 = 2.977,p < 0.01,因此假设2也得到了验证,较低的善待员工水平将削弱慈善捐赠的正向调节效应。
3.3 稳健性检验
为考察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将因变量替换为捐赠行为发生随后两年企业销售增长率的均值,重复上述检验过程后所得分析结果具体见表3的模型4和模型5,模型4中广告营销与慈善捐赠的二次交互项对企业销售增长率的回归系数等于1.077,并在0.01的水平上达到显著,而模型5中广告营销、慈善捐赠与善待员工的三次交互项对企业销售增长率的回归系数等于2.713,同样在0.01的水平上显著大于0。由此可见,改变时滞结构后的回归结果与之前基本一致,表明结论较为稳健和可靠。
4 研究结论与讨论
利用我国上市公司数据,考察慈善捐赠对广告营销与企业销售增长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并进一步分析企业善待员工水平在这一过程中所发挥的深层调节影响,主要研究发现如下:
(1)广告营销与企业增长正相关且显著性相当稳定,表明广告营销活动的确是驱动企业销售增长的强劲因素,该发现与Krasnikov和Jayachandran的元分析结果相符[12],同时,并不支持一些研究认为广告营销活动在市场竞争中重要性降低的论断。
(2)慈善捐赠正向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捐赠水平越高,广告营销促进销售增长的作用越强。从事捐赠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企业建立良好的信誉,为消费者判断企业广告营销活动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提供正面线索,从而激发消费者对企业的广告营销活动持正面态度并给予积极反应。本结论阐明了慈善捐赠作为绩效驱
动因素与绩效结果之间调节变量的角色,不再拘泥于以往主要围绕慈善捐赠对企业绩效直接影响的探讨,丰富了慈善捐赠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为更全面地理解市场环境中慈善捐赠对企业成功的贡献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3)三项交互的结果表明,善待员工水平对企业捐赠的调节效应进一步产生深层调节影响。如果企业一边克扣员工的工资福利,一边却盲目追求慈善的光环,不一致的表现容易引起消费者对企业慈善动机真诚性的质疑,使慈善捐赠的声誉功能受到抑制,因此较低的善待员工水平将大大削弱慈善捐赠对广告营销与企业销售增长之间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这一结论揭示了慈善捐赠发挥其市场杠杆作用的边界条件,并且深化了Godfrey认为慈善行为动机越(被视作)真诚所带来声誉资本越大的观点[4]。
上述研究结论对管理实践亦有重要指导意义。慈善捐赠是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战略工具,管理者应当充分利用慈善捐赠产生的声誉资本加强传统营销活动的市场效果,创造更大的市场价值。但与此同时,管理者还须认识到善待员工是企业的基本社会责任,是企业应该首先做到的。企业从事捐赠不能以牺牲员工的利益为代价,否则容易被视为沽名钓誉的作秀行为,其结果也将适得其反。鉴于此,管理者务必要重视善待员工,尊重员工的权益和发展,避免恶意欠薪、强制加班等违背企业道德准则的现象发生,从而保持社会责任履行表现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最大化慈善捐赠的市场贡献。
除善待员工水平外,捐赠持续性等其他因素是否也会影响消费者对企业慈善捐赠动机的解读,成为后续研究的构想和方向。此外,未来研究还可以考虑运用问卷调研、实验设计等方法收集一手数据,更直观地反映消费者的态度与认知过程,以解决二手数据测量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敏, 马黎军, 张雯.企业慈善捐赠的政企纽带效应[J]. 管理世界, 2013, 7: 163-171.
[2] Kemper J, Schilke O, Reimann M, Wang X, Brettel M. Competition-motivate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3, 66(10): 1954-1963.
[3] Kim Y, Joo J.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Product Market Competition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dvertising Expenditures and Sales [J]. Journal of Applied Business Research, 2013, 29(4): 1061-1076.
[4] Godfrey P C.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Philanthropy and Shareholder Wealth: A Risk Management Perspective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5, 30 (4): 777-798.
[5] 王桂萍.企业声誉对顾客关系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消费者视角[D]. 济南: 山东大学, 2012.
[6] 陈讯, 韩亚琴. 企业社会责任分级模型及其应用[J]. 中国工业经济,2005, 9: 99-105.
[7] 樊纲, 王小鲁, 朱恒鹏.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11年报告[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8] 高勇强, 陈亚静, 张云均.“红领巾”还是“绿领巾”:民营企业慈善捐赠动机研究[J]. 管理世界, 2012, 8: 106-114.
[9] Lev B, Petrovits C, Radhakrishnan S. Is Doing Good Good for You? How Corporate Charitable Contributions Enhance Revenue Growth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0, 31(2): 182-200.
[10] 郭海星, 万迪P.上市模式、成本和公司绩效――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软科学, 2010, 24(9): 81-86.
企业广告营销范文4
一、网络视频广告的效果优势
网络视频广告可以应用于人物访谈、重大活动、企业专题、新产品上市、产品展销会等。总体来看,网络视频广告肯定会影响到传统媒体广告的广告市场,但是绝不会替代传统媒体广告。传统广告的特点是大众性,在传播面向更广泛大众的广告上,传统媒体还是有自己的优势。网络媒体会吸引更多青年人群,广告主更看重对年轻群体的影响。网络视频广告能够抓住目标特别明确的广告主,广告可以做得更专业、细腻,其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传播范围广泛,无时间、空间限制,可以实现7*24的服务,将企业信息传播到世界各地;采用先进数码及多媒体技术,融合视频、音频、图像、动画及文本于一体;表现力更生动、形式多样、载体量大,交互性及感官性极强;企业实景展播可将企业的产品、服务、品牌更好地呈现在客户眼前,帮助客户亲身体验,更有利于诚信环境的构建;网络视频广告直播可由用户自行控制,如播放时间、位置和次数等。
二、网络视频广告对电视广告的影响
由于电视台地域的限制是存在的,不上卫星的电视节目很难被大家看到,所以限制了电视广告的受众人群。互联网就没有这样的限制,只要上网的内容,用户都会看得到,内容更容易按照用户的喜好和兴趣去分类。这些都是用户主动寻找收看的内容。电视尽管可以按时段、分栏目和人群来播出广告,但更多还是在卖时间段,而不是卖内容。互联网更多卖的是不同品类的内容。网络视频广告对电视广告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内容具有互动性
电视广告基于线性播放,是单向传播的,具有明显的强制性。而网络视频广告的互动式传播使得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直接连通成为可能,二者之间渐渐融为一体。
(二)效果测评准确
这是对于电视广告最大的影响,电视广告主不能确定观看广告的受众是否就是企业的目标群体,而网络视频广告的效果测评则比较精准、可靠。可以通过网络监测系统分析,准确获知受众的性别、所处的位置、访问次数等信息,广告主可以针对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营销和服务策略。
(三)广告投放的针对性
电视广告的传播范围相当广泛,电视传播所到之处就是广告所到之处。网络视频广告的投放更加具有针对性,可以在不同的视频网站、在不同的视频节目分类中,按照广告主的要求进行投放。
三、企业网络视频广告模式应用
电视广告的成本高高在上,企业可以选择投资少、效果好的视频广告媒介――企业电视台,进行企业产品、形象的宣传。企业电视台是一种新型的网络宣传媒体,也就是网络视频的升级产品,是以视频为载体,结合电视台形式,用影像节目将企业的产品、形象、文化、服务、品牌等需要宣传的内容进行集成传播,使客户能够清楚地看见真实的企业、产品及服务。企业电视台可以实现以下功能:企业广告点播、网络视频直播、在线客服支持、交换式互助传播、远程视频会议。用户通过企业电视台观看网络视频广告的过程中,遇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是不懂的问题,可以随时输入文字或开启视频聊天窗口与在线主持人直接对话,进一步咨询,了解企业和相关产品的信息。
企业广告营销范文5
关键词:企业;利用;网络广告;营销能力;方法
网络营销广告一般是指在网络,传播的广告信息,它是网络作为市场营销媒体最先开发和利用的营销技术。目前,世界各地网络用户涵盖了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并且用户数量以每年10% 的速度递增。网络在美国问世之后,就引起了嗅觉灵敏的广告人的注意。自1999 年10 月14 日,Wired 杂志在其网络版首次网上广告以来, 网络以其鲜明的特点成为广告媒体的新宠,成为与传统广告媒体电视、广播、报纸、杂志齐名的第五大媒体。面对蓬勃发展的“新经济”或“网络经济”,网络广告未来的发展空间远比传统媒体要大。如何开发网络资源,发展网络广告,充分挖掘其中的商业机会,这不仅是网络时代我国企业面临的新课题,而且对学术界的理论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企业做广告的目的不外乎有两个,一是树立品牌形象,二是促进产品的销售,而网络广告与传统的广告媒体相比,含有更多的新技术成分,存在着很大的优势。
1、网络广告具有广泛的传播时空。传统的广告传播媒体往往局限于某一特定区域,要想把在本国内刊播的广告转为在国外,则涉到当地政府的批准、寻找合适的广告、洽谈并购买当地媒体等一系列复杂的工作。而网络则是以自由方式扩张的网状媒体,连通全球,只要目标群体的计算机连接到因特网上,公司的广告信息就可以到达,从而避免了当地政府、广告商和当地媒体等问题。
2、网络广告的互动性。与传统广告媒体相比,互动性是网络广告最显著的优势。首先,网络广告可实现多种交流功能:消费者除了可以自由地查询信息外,还可以通过E-mail 向该企业进一步咨询、订货,从而在单一媒体上实现了整个购买过程,这一点是传统媒体难以做到的。其次,网络广告趣味性强:网络广告的内容完全控制在浏览者手中,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按动屏幕上的按钮,连接并获得所需要的信息,浏览者成了广告的“主宰”,这成为吸引众多消费者的一个主要原因。最后,网络广告提高了目标顾客的选择性:与传统广告不同,网络广告的启动,需要目标群体的主动搜寻和连接,属于“软件广告”。而主动搜寻本企业广告的消费者往往带有更多的目的性,提高了广告的促销作用。
3、网络广告具有较高的经济性。传统广告的投入成本非常高,其中广告媒体费用要占到总费用的近80%,他们空间有限且价格昂贵,不论购买空间多大,均按宣传的成本和时间计费,空间越大,广告篇幅越大,收费就越高。而网络广告的平均费仅为传统媒体的3% ,并可以进行全球性传播。因此网络广告在价格上具有极强的竞争力。
4、网络广告效果的可测试性。传统媒体广告,目标受众游离在广告主监控之外,广告主无法确切地知道哪些人观看了广告而哪些没有,他必须为所有这些人支付广告费。
广告的营销效果比较难以测试和评估,广告主无法知晓多少购买决策是因广告而作出的。而网络广告就不同,企业可根据用户的点击率确定受众群体和人数,对广告效果作出较为准确的测试和评估。
既然网络广告与传统媒体广告相比有诸多特点,那么企业如何利用其优势展开营销活动,来达到较好的广告效果呢?目前,企业网络广告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自设企业网站做广告。此种方式是一种常见的网络广告,要建立企业自己独立的网站、主页,同时企业网站本身就是一种活的广告。但企业的网站不能只提供广告信息,还要提供一些非广告的信息。建立公司的主页是网络广告的最根本手段,而其他各种形式的广告仅仅是为了提供连接公司主页的途径,以扩大公司网页的访问规模。此种方式尤其适合于财力居上、规模较大的企业, 而且网民中有很多就是企业同类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当然,要自立企业网站,除了财力之外,企业还要配备一定的电子商务人才和内部管理一体化平台。 转贴于
2、从外部购买广告时空。为了在更大规模的范围内吸引用户,甚至有些小企业由于自身人、财、物的局限,不能独立设置公司网站,就须通过各种的网络信息服务机构,以付费的方式或部分免费的方式把企业的信息与其他企业的信息一起并列于公共网站上。网络广告商提供广告服务时的收费方式,一般有下列几种:(1)点击收费。这种方式是许多搜索引擎网站固有的收费模式,但许多中小企业由于种种原因未能直接与这些网站发生广告业务,一些广告中间服务商会变更搜索引擎网站原有的做法:不仅收取点击费,而且每月收取一定的服务费。(2)按“印象数”收费。用户在每月向服务商交纳固定服务费的基础上,其投放广告的关键词搜索页面每被显现一次就计费一次。(3)包月收费。客户每月向服务商交纳固定费用,服务商根据客户提供的关键词是热门还是冷僻、要在国内还是在国际做推广等因素来估计一个价格,一般都在千元以上,热门关键词的收费自然要比冷僻的更高。
3、利用网络技术广告。由于Internet存在一些自由网站和免费的信息空间,因此企业可利用网络的这一技术特征来做网络广告。(1)使用新闻组和网络论坛。新闻组不同于正式的新闻传播或出版,它是公众进行讨论和信息分享的自由网站,公众可以自由加入,成为其中的一员。新闻组成员可以阅读到大量公告,也可以发表自己的广告,或回复他人的公告。(2)使用BBS电子公告板。BBS实际上是一台接有Modem 的电脑,它允许其他用户通过Modem 来访问它上面的信息。你可以通过Internet接入,也可以直接拨号进来。不同的BBS 可以提供新闻讨论、下载软件、玩在线小游戏或与他人聊天等。企业可以通过Internet 或Web 方式在电子公告栏广告信息。BBS 上的信息量虽然小,但针对性较强,适合行业性很强的企业。(3)使用电子邮件。电子邮件是Internet上的“硬性”广告手段。电子邮件是通Internet传送个人信件,企业可以把广告信息通过电子邮件直接发送给个人。电子邮件广告与其他形式的广告相比具有成本低、针对性强、信息和反馈速度快的优点。(4)使用免费博客。现在网络上的免费博客有很多,百度空间,新浪,QQ空间,天涯,网易,中金等等,博客相对来说没有那么严格,可以说比较宽松,企业可以在博客上自己的产品,或是服务,网站地址。
网络广告较之其它媒体最大的优势便是互动性,易于企业与消费者建立一对一的营销关系,正如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只有通过相互的交流与沟通才能增进彼此的关系一样,互动方式使广告由原来从企业角度出发的宣传和说教变为从消费者角度出发的沟通与交流,大大增加了目标受众对广告的欢迎程度和接受程度。此外,网络广告还能明确选择目标受众,对客户进行准确衡量与判断,同时广告的访问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广告的形式也多种多样。目前网络广告领域的竞争还不激烈,但激烈的竞争将不可避免,也不可否认,网络广告还存在如何提高广告效果和效果衡量的问题,如企业要弄清访问量与广告费率之间关系,并围绕这一关系制定营销战略,相信广告效果的衡量与评估会逐渐成为一个行业,进而推动网络广告业的发展。
参考资料:
企业广告营销范文6
关键词:跨文化视角 企业销售 广告英译
对于企业而言,对其产品和服务的广告宣传企业进行市场营销获得企业发展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在当前信息传播速度迅猛的时代,广告宣传效果能够对企业的营销和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一个能够产生良好效果的广告宣传,甚至能让一家企业快速地走向成功,正是基于广告宣传对于企业发展所能起到的巨大作用,才使得企业对于广告宣传有着普遍性的重视。随着全球经济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迈出国门,走向国外。在这种企业国际化的背景下,广告宣传就有了全新的定义,那就是适合国外消费者的口味。这其中,广告宣传的英译就十分重要,也是很多企业在迈向国际化,进行广告宣传过程中极易出现问题的地方。这些问题并不仅仅是中英文互译中产生的问题,反映出来的深刻方面则在于文化上的差异,也就是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而企业在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应对这种文化差异,尤其是国外市场进行广告宣传的时候,如何实现跨文化的障碍最小,如何在广告宣传的英译过程中消除或者降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则是对于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任何一家企业,要想在跨国拓展中获得良好的发展,就必须要适应当地的本土文化,去制作和销售符合当地消费者偏好的商品或者服务。而这种适应性体现在广告宣传上,就要求企业在广告英译的过程中参照当地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等,这样才能获得准确的广告英译,或者是最合适的英译广告,从而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这些对于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在拓展国外市场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也是易于取得效果的一部分。对于国外的消费者来说,只有接受了产品的广告宣传内容,才能接受企业的产品,同时也是企业易于取得营销成果的方法。
一、我国企业广告英译现状探析
对于我国的企业来说,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发展时间并不长,只是近几十年来的事情。我国经济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快速发展,一些企业借此机遇也获得巨大的发展,并且已经成为行业里的翘楚,在全球化经济的背景下,这些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发展,就要走出国门,在国际上去拓展市场,以获得企业更大的发展。这些企业在开拓国外市场的过程中,也是在摸索中前进的,并无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也因此出现了很多问题。对于国外市场开拓而言,企业的广告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就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并非是已经解决的了,事实上至今还一直存在。
我国的企业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去开拓国外市场,从我国的经济环境来看,这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就是说,企业在当前国内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的大环境下,要获得扩张和发展就必须要走出去,而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如何开拓国外市场则是至关重要的。为了更好地开拓国外市场,很多企业都进行了各方面的努力,包括广告宣传方面。在广告宣传的英译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英译不准确上,有的还会导致一些寓意上的错误,从而使得广告宣传效果大大折扣。而广告宣传又会在传播范围上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广告的英译做的不准确,就会对企业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这是非常值得企业重视的。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相当一部分的企业在进行国外市场广告宣传的过程中都存在这个问题。这些问题虽然并不是企业经营活动中所直接体现出来的问题,却也从侧面反映出了这些企业在国际发展中还没有做好准备,国外市场的拓展模式还不是很成熟。或者说,这也是一种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表现,在企业的广告英译中,最主要的错误便是体现在文化上的不同,也就是理解上的不同,这也是造成广告英译不准确的主要原因。而企业的跨国发展实际上就是一种跨文化的发展,这种跨文化是跨地域文化差异的,因此要解决企业广告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就要首先消除或者降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
二、我国企业广告英译中存在的问题
1.文化差异问题
在我国企业走出国门、进行国际化发展的道路中,横亘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文化上的差异问题,这种文化差异也表现为一定地域差异性,也是导致广告英译不准确的主要原因。文化上的差异在企业的国际化道路发展中是体现在多个方面的,仅就在广告英译中的体现来说,也是复杂的。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而不同国家的消费者也有着不同的偏好甚至是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些都可以表现为文化上的差异。我国的企业在开拓国外市场的过程中,应该正确地认识到这一点。虽然国外市场对于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商品也有着很大的需求,但是企业应该在实用性上更加贴近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这是进行良好广告宣传的基础。但是由于我国的一些企业没有重视到这种文化上的差异,或者说认识不正确,便导致了在开拓国外市场的过程中没有能在广告宣传中认真地对消除文化差异进行重点考虑,也就导致了一些广告英译上的错误产生。这一现象并非个例,是普遍存在的,而文化上的差异便是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此外,文化上的差异在广告英译中的不利影响还体现在一些寓意上的错误理解,有的还会产生一些误导,甚至会因此而负上法律责任。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一些广告用语也有着多重的含义,而在对这些广告用语的英译过程中,一些企业没有认识到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从而进行错误的选词和英译,也没有根据当地消费者的生活习惯来进行恰当的英译,这些都是对企业开拓国外市场非常不利的影响因素。文化上的差异是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化所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开拓国外市场过程中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如果对这种文化上的差异置之不理,就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甚至是不可挽回的损失,也十分不利于我国企业的长久发展。
2.广告英译用词错误问题
在企业广告宣传英译不准确中所表现出的直接问题就是用词上的错误,特别是在直译法和意译法的翻译方法中,极易出现这种用词上的错误。例如对近义词和同义词的选择上,出现过很多选词上的错误,有的甚至会导致整个广告宣传的失败。对于企业的广告宣传来说,广告用语是十分考究的,因为广告语一般很简短,有的广告语也会隐含多重含义,这也是中文广告中十分普遍的应用现象。但是对于广告的英译来说,则并非这样,英文单词并不像中文那样可以表现十分复杂的含义,相对来说英文单词更加的简单、直接,这也就是往往直接对中文广告进行英译的翻译效果并不好的原因。特别是对英文同义词、近义词的选择上,同样是十分考究的,但是一些翻译人员在进行广告英译的过程中,很多是基于中国人的逻辑思维和文化去硬性的翻译这些广告用语,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造成选词上出现偏差和错误。
用词上的错误除了体现在对英文同义词、近义词选择的不准确之外,还体现在没有根据国外的文化进行相应的广告语改变,这一现象也是我国企业在国外市场进行广告宣传中所普遍存在的。一些企业在拓展国外市场,进行广告宣传的时候,生搬硬套地将原有的广告用语进行英译,而没有根据国外的文化情况加以适当的改变,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广告语的英译错误,一些单词的选择错误。因为对于一些中国特有的词汇,或者说在这段广告语的语境下所代表的其它内涵,英文单词很难对此加以表现。而不对此进行改变,直接去翻译的话就很难找到与此意义相同的英文单词或者说在这个语境下能够很好替代的英文单词,这样一来,造成企业广告英译的用词错误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对于翻译人员来说,虽然保证广告的创造者意图很重要,但是保证广告语的英译准确也很重要,一些广告英译的用词错误也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这些原因的。
3.广告英译寓意错误问题
在企业广告英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除了体现在广告用语的错误中,还主要体现在广告寓意上的错误,这种寓意上的错误一部分是由于广告用词错误产生的,一部分也是由于翻译人员对于国外文化的理解不准确造成的。所谓的广告寓意上的错误,也就是指在进行广告宣传的英译过程中,其英译结果偏离或者完全背离了企业广告的宣传意图,从而导致宣传结果和企业意图大相庭径,有的甚至会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特别是形象上的损失。寓意上的完全背离虽然并不常见,但是也并非没用,寓意上的错误主要体现在广告英译寓意与企业的宣传意图出现偏差,这种偏差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宣传效果,比如不能够有效地突出企业在进行广告宣传中的侧重点,从而也就无法激发消费者对这种商品或者服务的购买欲望,给企业造成浪费和损失。
广告英译寓意上错误的产生原因归纳起来有两方面,一是翻译人员对于企业产品和原广告的理解不充分;二是翻译人员对于国外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不充分,这二者是造成广告英译寓意错误的主要原因。如果翻译人员对于企业的原广告或者产品理解不充分,就很难翻译出良好的广告英译,这是必然的。因为对于广告的受众来说,产品信息的主要来源便是广告宣传,而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然有一个或者几个产品的侧重点,比如性能和售后服务等等,这就需要翻译人员对于企业的产品和原广告有着充分的理解。在此基础之上,如果翻译人员不能对国外文化有很好的认识和理解,也很难做出较好的广告英译,甚至会出现英译的结果寓意与原广告和企业宣传意图产生偏离或者背离,这就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广告寓意上的错误是我国企业进行国外广告宣传英译中很普遍的一个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企业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针对企业广告英译中出现问题的对策
1.加深了解国外文化
为了解决企业广告英译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就要消除或者降低中外文化上的的差异,这也是最主要的解决方法,这就要求企业加深对国外文化的了解。企业要想开拓国外市场,走向国际化,就必须对国外的文化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这也是企业跨文化发展的要求。仅对解决企业在国外市场进行广告宣传英译错误问题来说也是如此,要获得较好的广告宣传效果就必须要保证广告的英译准确,而前提就是要对国外的文化有深刻的了解,了解国外消费者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不同的文化理念等等,这些都是进行成功的广告宣传的必要保证。对于广告的翻译人员来说,更是如此,要进行准确的广告英译,就要求翻译人员以一个国外消费者的眼光和思维来看待这一广告,这就要求翻译人员深刻了解国外的文化,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出准确的广告英译。另一方面,假设对国外文化的了解,还能够在原有广告的基础上获得一定的提升,根据国外的文化特色来对原有广告进行一定的改变,更加进一步贴合国外消费者的习惯,甚至还能对原广告进行一定程度的提升,使之获得更佳的宣传效果。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成功的广告英译都是建立在对国外文化深入了解基础之上的,这也是给企业带来巨大宣传效果,获得发展机遇的有效途径。
2.正确选词
对于广告英译的翻译人员来说,正确的选词是保证广告英译准确的基础,特别是对英文单词中的同义词、近义词的正确选择。这就对翻译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英文广告英译不同于一般的翻译,广告用语比较简洁,词汇较少,而要表达的含义和意图却很多。对于中文广告来说,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而对于广告英译来说,这就要求翻译人员有丰富的词汇量,对于英文单词的含义把握也要十分到位。特别是对一些英文单词的不同语境用法,要正确地掌握,因为一些英文单词同中文一样,也会随着语境的改变而改变含义,而作为广告英译的翻译人员,就要对此进行较好的把握,这也是进行准确用词的基础能力。对于企业而言,要保证广告英译的准确,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对翻译人员的选择上。企业也应当正确地认识到翻译人员的重大作用,并不是每一个英文翻译人员都适合做广告英译的,因为较普通的中英文翻译来说,广告英译有着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一方面体现在特殊的语言上,另一方面则体现在英译结果的影响上。因此,为了保证广告英译的准确,保证企业能够取得良好的广告宣传效果,就必须选择水平较高的翻译人员来完成这项工作,这也是从负责任的角度来保证企业的国外市场拓展和企业发展。
3.保证寓意准确
保证广告英译的寓意准确无疑是企业在国外进行广告宣传中至关重要的。保证广告英译寓意上的准确也是体现在很多方面的,并非仅仅是保证主要的文字寓意准确,在此之上也应该保证原广告的侧重点、亮点所在。广告英译的翻译人员在进行翻译之前,应该对企业的产品和原广告的内涵有一个充分的理解,这是保障寓意准确的基础,除此之外,翻译人员还应该将翻译的结果同国外的文化结合起来,做出易于国外消费者接受的广告英译。广告英译的寓意准确除了要保证原广告的主要思想准确之外,还应该对于原广告所展现出来的侧重点以及广告的亮点有一个明显的突出,翻译人员可以对这些侧重点和亮点加以适当的修改,使之更加符合国外消费者的口味,也就是符合当地的文化特色以及生活风俗等等,但是应该重点突出这些侧重点和亮点。广告的侧重点是企业进行产品宣传的主要意图,这是企业开拓市场的有效方法,而广告的亮点则是能够引发观众共鸣、起到成功宣传效果的保证。这二者对于企业进行国外市场开拓和广告宣传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原广告设计者的主要宣传意图的着力点。而翻译人员的主要使命就是在保证国外观众和消费者对这些内容接受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留这些原广告的精髓。这样一来,就能保证广告英译的寓意准确,从而也就保证了企业广告能够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随着全球化经济时代的来临,企业跨国发展已经越来越普遍,这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企业随着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化,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也开始逐步地走出国门,迈向世界。在我国企业进行国际化发展中,开拓国外市场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在国外市场进行广告宣传也是十分重要的。我国企业在国外市场进行广告宣传的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广告英译不准确就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这也是中外文化差异上的一个体现。企业为了在国际化道路上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适应这种跨文化下的发展路径,去解决广告英译中出现的问题,消除和降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从而才能使企业在全球化经济时代的今天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泽权.广告英译中的仿拟[J].现代外语,1995(2):47-52
[2]曾立.试论广告文体英译策略[J].株洲工学院学报,1996(3):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