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范文1
【关键词】文化自信 青年群体 文化弱化 重构
【中图分类号】D9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ki.rmltxsqy.2016.24.014
文化自信作为一种信念和信心,涉及到个体、民族或国家对本身文化价值的接受、信任、肯定和推崇。培育当代青年群体的文化自信需要达到以下目标:自觉传播、继承和维护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与历史传统,使之在认同和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发扬光大;通过对全人类文化和文明成果的接触、比较和借鉴,为本民族文化的进步汲取力量;通过对自身文化的反思,重构更有利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体系,重新成就文化建设的新高度。
文化自信的概念结构与弱化表现
文化自信的概念结构。作为民族的DNA,文化深入民族的骨髓,深刻记录着她的过去和现在,推动着民族的发展和繁荣。从这个角度讲,文化自信便是一个多维度的系统,涉及意识层面与行为层面。首先,在意识层面上,文化自信以对传统文化的自我认知为第一要素,指的是对本土传统文化的接受程度以及界定非本土传统文化的心理过程。对青年群体来说,唯有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本质,被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吸引,才会建立起对传统文化的自信。第二个要素便是多元文化意识,指的是人们对待文化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态度,在这一过程中,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本,通过包容和吸收他国优秀文化,正面评价其价值,完成自我修正与自我完善。第三要素是文化忧患意识,指的是人们一方面要意识到资本主义主流文化的冲击和破坏力,另一方面要重视本土文化安全,将其视作国家安全的保障;其次,在行为层面上,文化自信的第一要素为跨文化交流活动的体验。人们只有主动参与到跨文化交流行为中,才能切身感受到我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共同点与差别。第二个元素是文化传承。在文化自信的推动下,人们会产生文化传承的使命感,而借助对文化传承行为的参与,优惠积累和强化文化自信。第三个要素是文化创新。人们在批判与继承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基础上,要对其加以优化、调整和创新,并保证文化创新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青年群体文化自信弱化的表现。第一,盲目跟从和复制外来文化。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要素的跨国传播也越来越迅速,这为我国文化在全世界传递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扩大了西方国家对我国文化体系的渗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处在相对弱势的地位,而一些青年在对比之后,认为中国的物质富足程度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中国的文化思维与发达国家之间也存在差距,继而难以对中国文化形成正确认知,文化自信显得底气不足。第二,对本土文化缺乏认知。对当代青年来说,由于接受教育的方式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相对缺位。相关调查表明,很多青年在被问及成语典故、历史事件和古典文学以及传统礼仪和传统艺术时,显得十分无知,他们将这一结果归于“不感兴趣”“不了解”和“没有用处”。这样不但无法实现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也会在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影响下,逐渐丧失对中华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的追求和坚守。当代青年担负着创造历史和引领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时代重任,需要时刻关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成果,深刻理解传统文化内涵,树立文化自信。
当代青年群体文化自信弱化的反思
当代青年是国家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在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这一群体对中国文化是否形成自信,不但涉及到他们对中国道路等关键问题的认同和坚守,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未来的发展和繁荣。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代青年群体的文化自信弱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需要对此加以深刻反思,以期发现对其进行重构的思路和方法。
文化自觉的缺位。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当代青年具有强烈的爱国心,他们性格开朗、充满热情和自信,具有明显的创新意识。但同时青年群体的心理素质并不成熟,在抗压能力方面尚显不足,对传统文化中的艰苦奋斗精神缺乏理解与坚守,集体观念较为淡薄。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更愿意接触西方文化,对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社会和风俗、生活等有着十分深入的了解,甚至习惯了西方国家的语法体系与思维方式。不得不说,这种文化自觉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青年群体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也降低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自信力和自信心。
社会风气的影响。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在发展完善中,市场经济中出现的“不诚信”和伦理道德“软约束”现象,让部分青年的信念出现了动摇,甚至出现了异化的趋势,而对精神和文化的追求却相对缺乏。这是因为,随着西方文化对青年群体的渗透,一些青年主动融入那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的自由主义和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之中,这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接受和认同,对中国先进文化的未来发展也没有信心。
家庭氛围的熏染。在文化自信的诸多影响因素中,家庭氛围的熏染无疑是“距离最近”的。在青年群体面对文化自信这一问题时,他们父母应该担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任务,以免发生代际之间的文化失传和传递断层。但是,一些父母并未对子女学习传统文化给予支持和鼓励,而是将更多精力放在子女的学业方面,而这显然不利于青年群体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和树立文化自信。
当代青年群体文化自信的重构
营造适合文化自信锤炼的良好氛围。无论是对青年学生所处的大学校园还是对其他青年群体所处的社会环境,都应在教育、培养文化自信方面做出更多努力,营造适合文化自信锤炼的良好氛围。同时,还应培养当代青年成长成才所具有的能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认同我们自身的文化根基,在不断创造先进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过程中,最终成为担当文化强国使命的人才。
借助文化实践重塑文化信心。建立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感受文化的力量。为了实现这一点,通常有两个途径:第一,间接途径。该途径虽然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但是存在不足与限制;第二,直接途径。为了提升青年群体的文化自信,可以组织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通过必要的形式保护与宣传传统文化,使青年能够参与其中。
借助新媒体对文化资源进行提炼和整合。在新媒体时代,构建当代青年的文化自信在遭遇前所未有挑战的同时,也为文化自信的提炼和整合提供了契机。为此,应借助移动互联网、即时通讯工具向青年群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御和屏蔽不良信息与恶俗文化。
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范文2
关键词 出版;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6)156-004 3-01
1 出版与文化
出版,《世界版权公约》1971年修订版第六条的解释为:“可供阅读或视觉可以感知的著作以有形复制并向公众普遍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和《辞海》的解释为:“将作品编辑加工后,经过复制向公众发行。”
文化,《辞海》的解释为:“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
出版记录并传播人类文化、记录时代思想,并体现文化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出版史即文化史。出版活动,积淀文化,培育人类文明,例如,古代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四大文明古国”的美誉世人皆知,却不知世界上最早的出版中心也是诞生于此。出版中心的形成,文化它们早早就形成了便是世界上最早拥有出版的中心,由此形成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美国著名编辑小赫伯特.S.贝利认为,“出版社并不因它经营管理的才能而出名,而是因它所出版的书出名”,“杰出的出版社是杰出的书造就的”。因此,高质量的出版物是出版企业的魂,而高质量的出版物必蕴含文化于其中。纵观古今,名留青史的出版单位和出版人,必是以文化为先,古有,刘向父子收集校理《战国策》、晋郭璞注《山海经》、明人解缙等编《永乐大典》、纪昀纂修《四库全书》、司马迁修《史记》-他们著书立说,记录所属时代的人和事,致使古代文化传承至今,熠熠生辉。近代有张元济、鲁迅、茅盾、邹韬奋、郑振铎……他们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进行整合,以求开民智、强国家;更有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书店、光华书局、读书生活出版社……他们于乱世中艰难求生,依旧固守出版大业,传承中华文化。
出版必须坚守文化,坚持“内容为王”,即使在市场化浪潮风起云涌的今天,面对a转企改制的大势、面对市场利益的驱动,出版依旧不能弃文化而动,而是更应该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高度理解文化对于出版的深刻意义,并用以指导出版的实践活动。
2 新时期出版与文化的背离
新时期,面对转企改制、出版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涌现。出版固守的“内容为王”受到挑战,内容变得不再重要,文化品位更无从谈起。甚至有人主张“跳出出版办出版”,并且认为,在出版企业成为市场主体之后,资本最重要,文化可以淡化。“一个黑眼睛只认得白银子的出版企业,往往视品位为笑话,看文化为迂腐,选题策划、经营管理,只问目的,不择手段,而且越是野狐禅越以为是创新之作”。市场经济,风潮汹涌,一些出版企业身在其中,逐渐淡化了自己曾经肩负的文化责任和使命,鼠目寸光,急功近利,无视出版物的文化品质,只想着赚个盆满钵满,致使文化向利益投降的现象频出。
近年来,出版物的质量令人堪忧,错字叠出、语言失范,逻辑混乱,一本新编的《世界地图集》,竟将经度118错标为18,将经度80错标为88;更加骇人听闻的是2013年5月,320万册《学生新华字典》,被发现质量问题相当严重,差错率高达万分之二十,是国家规定标准的20倍,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字典没有作者名,原版作者否认主编。而且,这批字典是由湖北省教育厅为农村中小学免费提供,其影响之恶劣,触目惊心!
我们每个人童年记忆里,一定有那么一幅温馨的画面,放学回家,让妈妈给自己买一本《新华字典》,从此便开始了学习语言之路。字典里,那一条条看似简单的字条,闪耀的却是人类古今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浓缩与精华,体现的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尊敬。而今,连《新华字典》都错误百出,不堪入目,学生可是祖国的未来。悲乎哀哉,出版与文化背离若此,出版便不再是出版,文化更无从谈起。
因此,新形势下,必须要认真面对出版与文化的背离现象,切实解决坚守与转型的两难困境。虽然形势艰难,挑战巨大,但文化是出版之魂,不得背离,只有做有文化的出版,出版才能真正突破当今的生存困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蜕变式发展。
3 让出版继续坚守文化
践行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著名学者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而“文化自信”,是指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发展的坚定信心。
对于出版而言,文化自觉意味着出版主体必须意识到自己身上所承载的文化传播重任,勇于担当传承文明的历史使命,坚守惩恶扬善、强国利民、积淀文化的科学出版理念。只有具备对历史使命和出版理念的文化自觉,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浪潮下,不为单纯利益所诱惑,自觉传承文化。而文化自信则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从未中断的文明,“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坐拥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宝库,我国出版应充满百倍自信地以“内容为王”,传承优秀文化,增强中国软实力。
提升出版编辑人员的素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源远流长。编辑之“收集与诠释、整合与开拓、创意与造新”的累世之功不可没。自古以来,编辑家便与理想主义、社会良知等美好的词汇融为一体,正是无数编辑家的辛苦,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在当今大文化、大媒体时代,编辑更应该坚守文化传承,恪守职业信念,崇尚高文化品位,不随波逐流、不急功近利,心存敬畏,以强烈的文化责任感,参与新时代的文化建设,做真正的文明薪火的传承者。
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范文3
【关键词】苗族;侗族;传统工艺;开发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252-03
苗侗民族传统工艺是苗侗民族特有的工艺,其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并代代相传,有完整工艺流程,采用自然界天然材料制作,具有鲜明的苗侗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苗侗民族传统工艺是苗侗历史和文化的载体,蕴涵了苗侗工艺文化,是苗侗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苗侗民族传统科学技术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不仅具有很大的文化价值,同时还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等。苗侗民族丰富的传统工艺文化资源,广泛渗透在苗侗民族世代生活之中。
一、苗侗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源现状
苗侗民族是两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创造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在贵州省的清水江、都柳江流域,以及黔东南一带,苗族侗族分别聚族而居、和睦相处,由于生活习惯、语言、服饰的不同,传统工艺又各有特色,因此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资源,其物质和精神文化形态完整、内容丰富、多姿多彩、特点鲜明、底蕴深厚。苗侗民族传统工艺文化多为族群集体潜意识行为,通过口传心授、世代相传,并在族群中约定俗成。苗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主要是指苗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苗侗民族基本的识别标记和文化基因,是维系苗侗民族存在和发展的源泉之一。
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的苗族,多居住在高山地带,以农业为主,种植棉、麻,自己纺织。苗族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手工艺主要有刺绣、挑花、蜡染、剪纸、银饰制作等。苗族服饰多达二百多种,其艳丽的色彩、繁复的装饰承载了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内涵,显示出鲜明的本民族艺术特色。服饰图案内容上,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物象,具有表意及识别族类、支系的重要作用;制作技艺上,苗族服饰中至今保存了中国服饰发展史上的编制型、织制型、缝制型、拼合型和剪裁型等五种类型;用色上,对比强烈,色彩浓郁、厚重艳丽,一般为黑、红、白、黄、蓝五种。苗家银饰的工艺精美、华丽、考究,一直以“大、重、多”影响着自身民族的审美观,组合部件多的有数百种,繁复重叠,呈现出繁缛之美。
苗族蜡染风格古朴、粗犷、奔放,纹样多以变形的动植物为主,既抽象又不失具象。蜡染除大量用于服饰外,还用做被面、床单、枕巾、帐沿、手巾和挂包中。丹寨地区的苗族祭祖时,穿着特制的蜡染衣并挑起数丈长的皤,皤上的蜡染纹样多为复杂的龙纹。黄平地区苗族蜡染工整、细密、精致,构图严谨,面积较小,图案是由经过高度提炼和程式化处理的人物、动植物以及几何纹样相互组合而成,记录了苗族祖辈们对原始生活的认识和理解,表达了苗族祖先对本民族图腾标志的特殊情结。这些图案上幽远、神秘的符号记录了苗族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精神。
F州省的黔东南州也是全国最大的侗族聚居地。侗族的传统手工艺文化丰富多彩,民间手工艺主要有刺绣、织锦、彩绘、剪纸、藤编、竹编等。刺绣图案花纹形象生动,色彩绚丽;侗族银饰有颈圈、项链、耳环、手镯、戒指、银簪、银花;纺织品有侗锦、侗帕、侗布。侗族擅长建筑,木结构建筑精巧,形式多样,鼓楼、风雨桥、吊脚楼是侗族的主要建筑。鼓楼下部分呈方形,瓦檐呈多角形高耸于寨中,飞檐重阁形似宝塔。
苗侗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手工艺文化,体现了苗侗民族独特的审美价值、艺术情趣和文化心理,由此折射出苗侗民族原生态文化特质。
二、苗侗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的问题
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承载着苗侗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由于社会发展,苗侗族人民很多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传统手工艺的地位也跟着发生变化,在传承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承后继乏人。苗侗传统手工艺产品历来是自然经济形态下广大苗侗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然而,随着各种工业产品的出现,在性能和价格等方面的种种优势,使苗侗传统手工艺品受到冲击。当今多数苗侗传统手工艺人收入不高,市场前景不好,无法靠技艺谋生,一些传统手工艺人的子女不愿继承老行当,很多工匠也不希望自己的后代像他们一样靠手艺吃饭,因此,苗侗传统手工艺普遍出现后继无人的状态,面临着传承困境。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泥哨代表性传承人吴天和,自幼随父学习泥哨技艺,并独具特色,由于泥哨技艺无法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他的儿子和孙子都不愿像祖辈一样传承技艺,老手艺苦于后继无人;再如雷山土陶、三穗竹篾等传统手工艺也面临着技艺传承的困境。由于缺少继承人,市场逐渐萎缩,手工艺作坊从以前的上百家缩小到现在的寥寥几家。
家庭传承曾经是苗侗传统手工艺传承的重要形式,但现在这种方式越来越少,家族传承断档情况严重。有的手工艺非常复杂,学起来费时费力,当今的苗侗青年也一样追求高效快速,不再自觉喜爱,他们情愿放弃祖祖辈辈留下来的传统技艺,离开家乡进城务工或外出求学,很少有年轻人再愿意继续跟老艺人学习和从事传统手工技艺。
在调研中笔者发现,苗侗民族传统社会中曾经作为衡量一个女子是否优秀的刺绣、织锦或蜡染等传统手艺,在如今已经显得不再重要,大多数80、90后苗族侗族女孩已经不再跟随母亲、外婆、奶奶学习刺绣、蜡染了,除了少部分在大学学习外,多数苗侗族女孩初中毕业便离家外出打工。这些因素让苗侗传统手工艺濒临失传的险境,令人担忧。
(二)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承人社会地位不高,文化不自信。因为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收入低,地位不高,还很辛苦,加之外来文化的渗入和影响,很多苗侗手工艺人内心不自信,觉得是过时的技术,迫于生计,在日复一日的生产中变得有些麻木,对自己的手艺已没有了感情,他们只注重传统的技艺,而技艺背后的民族文化内涵却没有认真了解,只知道是祖辈传下来的。不够了解自己所从事的手工艺背后的文化价值,所以当他们遇到现代文化的冲击时,就盲目地效仿,放弃了本民族自身的文化和传统。一个民族一旦失去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其后果不堪设想。
(三)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生产上面临的窘境。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作坊具有生产规模小、加工时间长、产品生产周期慢等特点,与机器生产相比造价高昂,随着现代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大量价廉物美的新产品涌现在苗乡侗寨,如苗侗群众生活必须的各种竹编、土陶器件已经被不锈钢、塑料器件代替了。传统手工艺人因生意不好纷纷转行,目前只剩一些苗侗老传统手工艺人还在坚守,他们有的是对自己的手艺充满激情,将它作为一种乐趣延续下去。如丹寨杨武的土陶,曾经的辉煌已不复存在,现在只剩几家土炉生产作坊,勉强维持生计,老工匠们也不愿开发新产品。而银饰行业的年轻工匠既想发展保护好自己祖传的技艺,又想赚钱谋求更大发展;刺绣行业大量引进绣花机,使得手绣产品与机绣产品的价格相差了很多倍。面对传承与发展,这些因素往往使苗侗民族传统工匠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长此这样下去,传统的文化资源就会慢慢丢失,也将丧失一个弘扬苗侗传统手工艺的文化市场。
三、加强苗侗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源保护的措施建议
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作为蕴含独特的文化艺术,是苗侗族先祖们勤劳智慧的体现,作为后人有必要做好保护传承工作,在快速消费、破坏式创新的今天,如何保护、传承和发扬苗侗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不让它们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失传,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要提高民间手工艺人自身素养和民族文化自信,提升民间手工艺人的社会地位,重新审视其价值,充分利用好苗侗民族手工艺文化,重视传统手工技艺的发展,弘扬其艺术和文化内涵,将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保护和经济发展相结合。
(一)多形式的保护发展方式,建立有效的扶持和激励机制,加强州、市、县有关部门、行业的联系。苗侗民族民间传统工艺文化保护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协调配合,近年来尽管从中央到各级地方政府对苗侗民族传统工艺保护发展做了许多工作,但是面对日渐消失的民族传统工艺文化,政府及相关文化部门协同工艺行业协会、企业、家庭作坊、传承人等,根据苗侗民族传统工艺濒危程度和历史文化价值,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应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全局出发,对苗侗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资源进行充分研究,深入挖掘,从整体性、抢救性、生产性出发,把传承、经营与产业化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探索多种有效方式,建立完善的保护发展体系,遵照市场规律要求,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和高效的运营机制,进行保护、合理开发。借助专业协会和专家力量,加大挖掘、整理、研究、宣传力度,让保护工作成为苗侗民族人民自觉的行动,使苗侗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建立相关扶持和激励机制,采取一定的补助、扶持措施,保护好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优秀项目、传承人和优秀作品,挖掘培养传承人,进行抢救性保护。
政府对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生产、经营企业和传承人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鼓励苗侗青年传承人创业,他们思维活跃、视野开阔,愿意接受新鲜事物。这样既能推动苗侗民族文化产业的繁荣,又能促进苗侗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二)做好宣传教育传承,开展丰富多彩的苗侗民族民俗节庆活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因为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但是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技艺,为不让它们失传则需要我们去保护。加强苗侗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的教育,让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后继有人。一是把苗侗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引入学校教育,组织民间手工艺传承人进校园,开设民间手工课程,渗透到一些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之中,对学生进行民族素质教育;二是利用传习所、文化站、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开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知识讲座,让苗侗年轻一代了解和欣赏本民族的民间工艺,延续苗侗民族信念,维系苗侗民族感情,参与传统手工艺保护工作。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培养苗侗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要充分挖掘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潜力,在苗侗传统节日中,利用苗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开展有价值的庆祝活动,使之成为了解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绝活、弘扬民族民间优秀文化的“窗口”,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苗侗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
(三)争创文化品牌,保护苗侗民族民间传统工艺文化的多样性,走产业化发展之路。苗侗文化是苗侗民族的身份象征,保护苗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民族经济发展,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任务。对于正在逐渐消失的苗侗传统手工艺,我们应保持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地方特色,对有价值的苗侗民间传统文化项目进行保护的同时,开发其历史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创造条件,使其成为村、镇、县的一个文化品牌。在打造文化品牌的同时,进一步挖掘苗侗特色鲜明的文化艺术形式,推出适当的文化活动、文化宣传、文化旅游的项目,促进品牌的形成。
苗侗民族民间传统工艺虽然具有原生态和本真性,但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引导传承人,让传统手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尽可能发掘市场价值和文化价值,让某些不适应现代生活需要的手工制品重新适应人们的需要,有的项目可以从实用性向观赏性转变,从而打开市场。用传统技法、纯手工做出来的产品虽然价格昂贵,但传统手工艺的价值如果被社会广泛认可,使传承人获得高额报酬,他们就能将苗侗传统技艺传承下去。同时引导年轻手工艺传承人与现代科技、工艺元素、流行时尚相结合,在图案的造型、设计、原材料运用和制作技艺方面努力创新发展,在生产中不断调整,研发出与现代生产生活相适应的产品,被市场认可,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
以品牌为基础,向民族产业化发展,与苗侗传统村落及旅游景点相结合,促进苗侗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消费。整合资源,产销结合,厂店合一(前店后厂),集中传统工匠和产品,以门店为依托,集中展卖形成规模,激活传统手工艺传承人的创新精神和市场意识,提高民间传统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和效应。
当然,在手工艺生产中,必须保持苗侗手工艺产品的特点,不能盲目追求机械化生产。苗侗民族有很多传统技艺项目生命力比较强,只要把握创新和市场就能做到继承传统、追求创新和推进产业化。
四、结语
苗侗民族民间传统工艺文化有着苗侗民族的精神特质和独特的艺术气息。创新乃苗侗民族传统工艺文化保护、发展的必由之路,长期的思想禁锢和种种束缚,使生活在贵州边远山区的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人缺乏创新意识、创新意愿和创新的能力。合理开发和利用苗侗民族民间传统工艺文化资源,不断总结传统民间工艺保护与利用的经验,挖掘一批传统民间工艺项目,将其发展为民族特色手工艺产业,寻求有现实意义的保护措施以及创新发展的策略,培养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创新传承人才,为地处边远山区的苗侗族人民提供在当地就业的机会和条件,不用为了生存而M城打工,从而也避免了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问题,这对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有一定的作用,引导他们向创新和振兴传统工艺方面做努力,创造更多、更好的展示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关注苗侗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正文.苗族服饰文化[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
[2]张锦华.苗族民间美术研究[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7.
[3]张建世,杨正文.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源的保护[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
[4]曾梦宇,胡艳丽.黔湘桂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跨区域保和传承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6.
[5]龙佑铭,吴建伟.贵州传统村落与文化遗产保护文论集[D].重庆:重庆出版社.2016.
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范文4
弘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党的十提出的核心价值观有充分的认识。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融入群众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全过程中;尊重群众文化活动规律,掌握群众文化内在本质联系。勤奋学习文化专业知识,提高艺术专业水准,创作高质量的文化艺术作品,组织辅导群众文化艺术骨干,抓好群众文化术艺团队,积极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各类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各类文化活动的开展,通过积极参与积极表现,身心得到愉悦,审美水准在活动中得到提高,情操在活动中得到熏陶,正确的价值观就能潜移默化地根植于人民群众的心里,群众的文化自觉就能提高,群众的文化自信就更强,群众文化的开展就能生机蓬勃。例如:南湖区全国“红船杯,红歌赛”的比赛就是通过这一活动形式,把全国革命老区的群众歌唱爱好者集聚在南湖一大会址上,共同高歌新时代。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这样显著的活动成效,说明了“红船杯,红歌赛”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对于嘉兴的人文历史环境的熟悉,对合唱这种活动形式和表演特色运用的熟练。对群众文化活动规律的了解,也印证了有高度文化自觉的群文工作者是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保证。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是群文工作者提高群文自觉增强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
二、群文工作者要创业先树德,为文先为人,坚守正确的追求,担负高尚的历史使命,使自己的作品闪烁出憧憬理想、净化心灵、烛照前行的辉光
古人云“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成型是一个由低的境界渐升到较高的境界,通过不断前进而逐步趋于至善的过程。所以群文工作者必须努力刻苦、自身奋发、自我实践、提高修养。此外,廉洁自律、宽厚待人、勤劳节俭、尊老爱幼,等等,皆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也是群文工作者素质必备,提高文化自觉的营养。例如:浙江省文化馆、嘉兴市文化馆和南湖区文化馆、嘉兴市文化站等其中一批老的群文工作者,几十年来一直奋斗在群众文化的最前沿,组织承办过“全国合唱节”、“浙江省音乐舞蹈大赛”、“浙江省小戏小品”等大、中、小型的各类文化活动。而他们的为人品行、思想情操都是过硬,专业艺术才能一流,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中流砥柱。他们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不断地自我学习、自我积累让理想的光芒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熠熠闪烁。
三、提高群文工作者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还需要群文工作者们把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认识分析群众的生活追求
了解群众文化的特点,搭建群众文化活动的平台,充分利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作用,认真规划群众文化活动方案,周密安排群众文化活动一切,以充沛的激情组织群众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有文化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寓教于乐,让人们群众享受文化艺术活动带来的快乐。例如:最近农村文化礼堂活动正蓬勃兴起,当地的群文工作者都是农村文化礼堂活动的辅导者和组织者。嘉兴南湖大桥花园村、风桥永红村就是很好的例。它们都是南湖区文化馆干部辅导培训、组织活动的联络点。2015年6月24日,永红村的礼堂里挤满了农民群众,“风桥村歌比赛暨迎七一演唱会”正在举行。中央歌舞剧院的著名表演艺术家前来加盟演出,全国志愿协会会长刘奇葆也前来观看。礼堂里“下里巴人”的草根文艺与“阳春白雪”的高雅艺术交映成辉,掌声不断。担当现场舞台艺术总监的文化馆和文化站的群文工作者的努力付出。使此次农村礼堂文化活动圆满成功。这也印证了文化馆群文工作者在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中的文化自觉作用和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作用。
四、提高文化艺术创作和群文理论研究水准是群文工作者提升群众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基本要求
文化艺术创作的作品要符合群众的审美需求,对时代负责,对历史负责,对观众负责,正确对待群众文化创作活动中出现的消极现象。勇于抵制糟粕的艺术作品,杜绝不健康的思想和内容渗透到文化作品中来。绝不容许低级趣味的“艺术”成为消闲享乐的东西,不唯经济利益,坚持清廉,坚持纯粹,用积极向上的高水准的思想内容来组织开展文化创作活动。群文工作者用积极的热情开启人民群众的最活跃能量。认真开展群文理论研究,调查实践,积极创新,不虚假空,对于历史留下来的文化艺术懂得扬弃,反对教条。从而提高群文工作者自己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五、择善而从,弘扬传承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群文工作者就是要不断他从优秀的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坚守民族文化立场,深入挖掘并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的思想价值,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重要支撑,成为鼓舞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担当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职责。如:南湖区文化馆和桐乡文化馆建立免费向群众开放的非遗馆,这些储藏民间智慧的非遗馆成了人们参观学习,传承历史的教育基地。这皆因文化馆的群文工作者凭着对群众文化艺术工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自觉而创建的,他们辛勤努力地把糟粕的东西去掉,把精华诚献给广大的人民群众。使得这几个文化馆馆办的非遗馆成了孩子大人都爱去的地方。这就进一步阐述了群文工作者提高文化自觉的途径。
六、结语
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范文5
中国人从2000年后开始反省自己文化教育传统的价值,这是一种可贵的自觉,也是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础上,中国人自信、自强精神回归的重要体现。而要真正意识到自己文化教育传统的价值、并在充分继承和运用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必须认真思考清楚以下七个问题。
When,我们是在何种时代背景下
传承自己的文化教育传统?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在全球经济、金融、信息、文化、政治、教育等“一体化”风潮的影响下,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都在思考自身文化传统的存续与发展问题,并将此视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和谐发展、民族国家自身文化价值体现,以及人类遗产对未来历史的创新启示等重大问题。文化的冲突、文化的单向融合被文化间的理解与和谐共存理念所取代,非洲文化、印第安文化、玛雅文化、阿拉伯文化、犹太文化、基督教文化、天主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儒家文化等都在觉醒和复兴,并在现代科技、经济和文化产业的推动下成为颇具民族和时代色彩的文化表征,也使世界历史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更为理性、更具和谐与创新诉求的新时代。
而这时中国,在经历过近代文化教育对传统的不断颠覆和遗弃之后,在对自身发展历史的反思中,逐渐看到了真实的问题所在——没有文化教育传统的国家和民族,其发展的基础和潜力是单薄的,难以在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同时,真正实现快速的、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真实发展。
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传统虽不相同,但都是各民族自身探索、实践和选择的结果,里面凝结了古往今来的经验、教训、智慧和创造力,因而其价值倍受各民族关注。在世界范围内“和而不同”、在一国范围内“多元一体”已经成为普遍认同的“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原则,为世界文化的丰富与可持续发展确立了明确的方向,也将保护、传承和弘扬各民族文化教育传统的责任首先放在了各国、各民族的肩上。
传承与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教育传统,既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团结、自信和发展的基础所在,也是人类不断进步、繁荣的重要需求。面对全人类共同追求的幸福愿景,中国人早有“殊途同归”的思路和襟怀,西方的传统也有“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开放思想。也正因为如此,历史发展至今世界文化才有充满生机的多样性,才有人类可以多方借鉴的丰富思想和文化资源。
对于当代中国人而言,一个世纪以来,我们在放眼世界、接受多元文化的同时,对自身“本元”的关注、研究和发展远远不够。其表面的问题是文化教育的内容与传统割裂,而深层的问题是国民自信、自强的精神受到压抑和削弱,从根本上制约了国家的发展和民众才智、德行、创造力的发挥。
Why,为什么要传承自己的文化教育传统?
人类历史发展至今,前车之鉴、成功和失败的经验都同样重要、同样具有价值。进入到21世纪,世界各国再一次共同站在历史发展的起点上,应对挑战和机遇,除了科技与经济之外,文化教育的历史传统将成为最具个性和底蕴的资源。尤其在中国,古往今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遗产均极为丰富,其原创思想与兼容经验在诸多领域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旦找到传承和发展的正确方法和途径,整体的发展将不可限量。
在整个20世纪,“美国梦”几乎成为了世界梦,美国的发展得益于经济、科技、金融、法制建设和现代生活,而缺少的则是历史的厚重与文化教育的传统。一百多年来,中国人也有自己的奋发图强的“中国梦”,而在其中文化传统的支撑将成为构成中国改革、发展、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或必备要素。即便在科学、技术、数学、医学、军事、金融、法律、教育、传媒、网络、商业等欧美暂时占优势的领域,中国的赶超也需要借鉴自己的传统,而不能亦步亦趋地效法。不如此,中国将永远不能通过解放思想、自主发展、另辟蹊径的探索在竞争中占据先机。
中国在历史上为什么会有诸多方面遥遥领先于世界,包括在思想、制度、法律、教育、商业、医药、体育、艺术、建筑、历法、数学、工艺、水利、环境治理等诸多领域均有突出的贡献。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各行各业的中国人都懂得继承传统、积累经验、善于学习、不设壁垒、勇于实践,并以立异出新、挑战权威、实现价值为目标。面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传统遗产,如何继承和发展应该是国家战略、行业战略必须要思考和决策的重大问题。
仅从教育的角度看,20世纪以来为全世界普遍接受和关注的教育理念,如以人为本、终身学习、多元智能、学习型社会、积极心理、生涯指导等,都能在中国的文化教育传统中找到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积累,而且在这些方面,国外的学者似乎比我们还敏感、还关注,对此,中国的教育界应该认真反省。
Where,我们是在何种环境中
传承自己的文化教育传统?
通常,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教育传统,主要是以“母语”及其“母文化”为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的。因此,作为中国人来说,充分运用自己的文化教育的传统是应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的。但是,从近代以来,中国的文化教育传统随着中国人自信的衰弱而日渐消亡,从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工具、标准等,几乎完全被国外的教育模式所取代,而教育、教学的效果却一直不理想。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充分关注和尊重中国人学习知识和技能、确立世界观、价值观的传统和习惯。
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范文6
关键词:恩施傩戏;文化功能;文化传承
恩施傩戏的文化内容非常的丰富,以多彩的文化形式为大众呈现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所独有的特色,恩施傩戏之所以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变化而流传至今,这与其深刻的社会文化功能是密不可分的,关注民族文化的发展、关注人文关怀的体现,将文化作为一种媒介和符号,传达深切质朴的文化品格,实现对文化社会功能的延续。
一、恩施傩戏的的文化发展过程
恩施傩戏文化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其文化的发展有着自身的规律,经济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恩施傩戏的文化保护和文化传承是与社会文化环境相适应的,体现了深刻的现实价值。保持恩施傩戏的文化风貌,体现其文化的传承特性,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发展状态,拉近传统文化和大众文化喜好之间的密切关系,体现传统少数民族文化对于社会的影响力。
(一)恩施傩戏的起源
湖北恩施傩戏主要集中红土乡、新塘乡、三岔乡、芭蕉乡、盛家坝乡。恩施傩戏由“傩愿戏”和“坛戏”,有着自己古老的祭祀模式。傩戏最早起源于先秦实施,傩戏以宗教仪式的表现形式展现了人们的精神信仰,对于自然的敬畏,对于美好生活的祈求。在现存的恩施傩戏的民间艺人中谭学朝最为的出色,他的创作和表演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恩施傩戏是地方傩戏表演中形成系统化,有一定规模的表演艺术形式,浓厚的少数民族色彩和现代元素的融合实现了傩戏的现代传承和发展。
(二)恩施土家族傩戏的艺术表现
恩施土家族傩戏的艺术表现以载歌载舞的模式,体现了最为原始和孤僻的艺术表现,体现了娱人娱神的文化特点。恩施傩戏在表演前杀公鸡请神、烧纸钱祭神,表演时一人主唱,众人合之。仅今年来傩戏的剧目众多,有《鲍家庄》、《姜女下池》、《青家庄》等大本头戏,还有经典的单本折子戏《瞧像》、《王货郎卖货》、《小说媒体》,表演形式不拘一格,唱、跳、说,语言本土诙谐,动作张弛有度,表演的同时伴随有乐器的配乐演奏,以唢呐、锣鼓等乐器演奏实现与祭祀表演的同步进行,体现了浓厚的民族文化特点。
(三)恩施傩戏的文化传承
恩施傩戏的文化传承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在保留了原始的文化风貌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吸收和创新。在2003年傩戏参加了央视节目的录制,2008年传统剧目《祭猪》在央视音乐频道演出,2010年央视深入三岔乡拍摄傩戏剧目《打烘火》,恩施傩戏逐渐从地方文化走向了大众的视野。傩戏的文化传承体现在对于表演形式的继承,对于文化内容的继承,对于文化精神的继承。从文化内容上,傩戏重要的阐述了不同时期人们祭祀祈福的语言风格,在服装和造型上体现了工艺性美感,以极具夸张的造型和丰富的色彩来体现审美特点,体现了娱神娱人的表演特点,大胆的进行艺术的表现和创作。舞蹈形式动作张弛有度,既具有艺术的表现力,体现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性,伴之以敲击干较强的节奏音乐,以纯真质朴的语言表现,口语化十足的语言表达,实现对大众的吸引,很容易产生文化的共鸣。
二、恩施傩戏的文化社会功能
恩施傩戏的文化传承应该体现“活性传承”的准则,在保护文化形态的同时,深入的挖掘其深刻的文化内容,体现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将传统文化形式作为现代人情感交流和人文关怀的媒介,实现文化的欣欣向荣的发展状态。
(一)文化历史的传承,凝聚民族情怀
恩施傩戏的文化传承体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的文化内容和多样化的文化形式,展现了少数民族人民质朴的文化表现特点。恩施傩戏的艺术展现寄托了大众深厚的民族情怀,展现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体现了对于审美的追求。恩施傩戏的从最初的宗教形式逐渐的转变为了艺术表现的模式,始终不变的是大众对于民族文化的那份美好的寄托,以民族文化的传承实现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为社会的和谐带来的积极的促进作用。让人们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实现融合的民族关系。通过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凝聚民族力量,提升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二)文化风俗的体现,彰显人文关怀
恩施傩戏的文化风格较为鲜明,在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傩戏和人们的生活都是密切联系的。在古代,人们对于自然敬重和畏惧,无力去抗击自然灾害,因此就会产生傩戏这种文化形式,来寄托人们的美好向往。随着文化功能的转移,傩戏实现了艺术的转变,以一种表演的形式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在现代傩戏更多体现的是文化的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性,关注人们的精神文化追求,以人们的内心感受出发,实现充分的人文关怀。以傩戏为沟通媒介,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展现艺术对于生活的影响。
(三)文化情感的渗透,寄托美好向往
恩施傩戏的文化情感一代一代的继承下来,尽管现代社会物欲横流,欲望的扩张造成了部分人精神文化的缺失,但是文化中最为纯真质朴的形式始终能够得以存活和延续,这就说明文化能够影响人们的内心世界,以文化情感的渗透力,将人们从繁杂的生活压力中解放出来,提升现代人对于文化的向往,保持寻找美的天性。获得心灵的解放,通过艺术的形式来寻求精神文化中的净土。恩施傩戏的质朴语言和文化风格正是我们现代社会文化发展所需要的,将文化的内容得以延续,实现文化情感的不断渗透,提升社会文化的审美追求。
(四)文化交流的媒介,打造文化符号
恩施傩戏可以得以传承和发展需要一定的文化传播渠道,对着全球化的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少数民族文化可以被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在社会上产生积极的文化效应,打在中国所特有的文化符号,实现在国际上的文化知名度。恩施傩戏展现了多种文化形式,服饰、仪式、语言都是傩戏实现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展现恩施傩戏的文化特色,打造恩施傩戏的文化品牌,传承传统文化内容的同时,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为恩施傩戏的发展拓展更多的发展空间,实现傩戏的现展。
三、 结论
综上所述,恩施傩戏的发展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刻的文化功能,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角度老说,恩施傩戏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丰富人们的文化视野,提升文化发展的时代感。从文化的社会功能性来说,恩施傩戏作为少数民族独有的文化形式能够实现民族的融合,实现以文化为沟通媒介的交往形式,给人们带来丰富的视觉享受的同时,提升精神文化的内涵,实现对文化的有效继承和推动。恩施傩戏的文化发展那为现代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模式带来积极的启示,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实现文化的创新,关注人文、关注社会、关注民族的传统文化发展必然会走的更加长远。(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
参考文献:
[1]曾志巩.《江西南丰傩文化》(下册)[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第681、682页。
[2]恩施傩戏艺术文化分析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J].郑翠仙.湖北社会科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