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辩论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辩论的认识范文1
【关键词】风土人情;人性的真善美;乡下人的悲剧
沈从文的小说《边城》细致地描写了渡口的撑船老人与他的外孙女翠翠相依相伴的纯朴生活,同时还叙述了涨水码头团总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同时都爱上了翠翠的爱情故事。小说向我们展示了湘西边城一幅幅美的画卷,这里的人们心地善良、风格朴实、信仰单纯、性情淳厚、追求执着。一部《边城》内外,饱含了浓郁的自然环境、民俗风情、人生命运和爱情悲喜的真善美。
一、朴实、淳厚的风土人情
沈从文在童年时代就受到了故乡山水的滋润,感受到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后来,作者从军流浪,面对黑暗的社会给人们所带来的不幸,促成了他由乡村到都市的跨越。接着,沈从文来到了北平,成了一名作家。在创作思想上,主要是注重湘西地域性的古朴民风、淡淡的乡情,突出一种原始典雅的人情美。在成为“知识人”以后,原本的“乡下人”又让他时时刻刻惦记着根植于乡土传统文化:这里有端午节妇女小孩额头上蘸着雄黄酒写着“王”字的打扮,有赛龙舟、泅水捉鸭子的游戏,还有元宵节玩灯舞狮和放爆竹烟花的活动等,这所有的一切,都显示出湘西边城风情民俗的独特之处,给人一种古朴且浪漫的美感。在《边城》中所写到的男女之间的求爱方式,也可谓是非常之独特。文中提到了两种方式,即“走车路”和“走马路”。“走车路”的意思是当男子看上了某个女子时,便让家里人托媒人去说媒,正式以聘礼来相亲,这虽然也属于父母操办,但是作子女的仍然可以自主选择,不必绝对服从。例如,顺顺家的大老向翠翠求爱时选择的便是走车路。而所谓的“走马路”则是指由青年男女之间相互用唱情歌的方式来自定姻缘,父母不会干涉,一般大多先由男方主动开唱,待唱到女子动了心且回唱的时候,这世上便又多了一对有情人。二老在夜晚唱情歌来表达自己对翠翠的爱慕之情。“半夜里,不冷不热,穿了自家机织布汗褂,到那些月光照及的高崖上去遵照当地的习惯,很诚实与坦白地去为一个‘初生之犊’的黄花女唱歌。露水降了,歌声涩了,到了应当回家了时,就趁残月赶回家去”。⑵由此看来,这种“走马路”的求爱方式是何等的浪漫。在《边城》中作者还提到了这一职业,在湘西这片神秘的大地上就连这种职业也显得与众不同。本来,在平常人的眼中是一件可耻的事情,但在沈从文的笔下,在湘西这片神秘的土地上,却“由于边地的风俗淳朴,便是作,也永远那么浑厚”。“这些人既重义轻利,又能信守自约,即便是妓,也常常较之讲道德知羞耻的城市中人还更可信任。”
二、人性美的赞歌
沈从文是一个“对政治无知识,对生命极关心的乡下人”,他常常以“乡下人”自居。《边城》创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当时民族危机加剧,沈从文选择了执着于从文化着眼,从人性出发,用他手中的笔,从侧面来表现出对黑暗现实的强烈抗议。《边城》既蕴涵着作家对现实黑暗的不满,却又让善良淳朴的人们生活在古朴、宁静、和谐、美丽的大自然里感受大自然的熏染,舒展他们自由的人性。
天真、美丽、纯洁的少女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滋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和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的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⑷她不仅继承了母亲温柔纯静、忠于爱情的性格,同时又富有湘西人的真挚、率直和热情。她慢慢地成长着,到后来也就似乎有了“心事”,“无意中提到什么时会脸红了”。“她喜欢看新嫁娘,喜欢把野花戴在头上,喜欢听缠绵的情歌,喜欢一个人坐在岩上向天空中的一片云一颗星凝眸。祖父若问:‘翠翠,想什么’?她便带着点害羞的情绪,轻轻地说:‘在看水鸭子打架’!按照当地习惯意思就是‘翠翠不想什么’。但在心里却同时又自问:‘翠翠,你真在想什么’?同是自己也在心里答着:‘我想的很远,很多。可是我不知道想些什么’。她的确在想,又的确连她自己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沈从文就是通过对翠翠的这种细致的心理描写,把翠翠那少女情窦初开、青春初萌的爱情给揭示了出来。在《边城》中,翠翠给读者的形象是纯洁的、可爱的,她就象那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一样娇嫩、含蓄、亭亭玉立。出于机缘的巧合,在有一年她和她的外祖父去城里看龙舟赛之后,这个美丽的姑娘便开始情绪多变、精神恍惚了。龙舟赛和捉鸭子的活动都已经结束了,翠翠一个人在码头等候爷爷一起回家。这时,河中突然冒出一个英俊的少年,抓住了河面上的最后一只鸭子,在翠翠等爷爷的那个码头上了岸。因为言语上的一些误会,翠翠借身边的大黄狗骂了这位英俊的少年。而少年不但没有介意,反而吩咐家里的人打着火把把翠翠送回家。后来她才从其他人的口中得知原来这个英俊的少年便是顺顺家的二老。从此,在她的心中便埋下了爱情的种子,内心也开始有点不平静了。“为某一件只属于自己的事沉默一个夜晚”。从文中我们发现,翠翠已经爱上二老了,所以有时候她竟然会无缘无故地突然问:“爷爷,你的船是不是正在下青浪滩呢?”⑺事实很明显,爷爷的船当然不在青浪滩,而是二老的船在青浪滩。她总是在不经意中悬念着二老,所以也就是这无意的话表现出了少女挚爱的情怀。
而二老为人聪明而富有感情,茶峒的人们称他是“小岳云”。在父亲顺顺的教育下学文习武,成为“结实如老虎,却又和气亲人,不骄不惰,不浮华”的英俊有为的少年。当他第一次在码头上与翠翠会面时,他就钟情于翠翠了。傩送的爱是执着的、忠诚的。因为他宁愿要渡船而不要那一天能出七升米的碾坊。他以给老船夫送酒为名,特地去看望翠翠,并邀请翠翠去他家的楼上观看端午节的龙舟比赛。为了赢得翠翠的爱情,半夜里,他跑到山上去为那“初生之犊”的黄花女唱歌。而翠翠本人也在梦中听到了二老的情歌,她觉得这是一种顶好的歌声。由此来看,翠翠与傩送之间的爱情是浪漫的、纯洁的,一点儿也没有受到金钱、财富以及社会地位的影响,更没有受到家长观念的制约,是一种自由的爱,是出于自然的人性,处于纯真的爱。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种爱或许也是大多数人所追求和向往的。
三、乡下人的悲剧
在《边城》这部作品中,作者虽然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又一幅优美的画卷,但同时沈从文也在该作品中安排了具有一些悲剧色彩的成分,《边城》创作于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当时的社会统治空前黑暗。我们可以把文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翠翠、大老和二老为代表的青年形象,他们是当时中国社会的进步力量;而另一类则是以顺顺,爷爷为代表的老者的形象,虽然同为老者,可是这两人的社会地位不相同:顺顺所体现的是现代资本主义的萌芽,是当时社会的一种新的经济关系;而爷爷却是个体劳动者的代表,是属于传统的经济关系,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一类经济关系是落后的,即将被社会所淘汰,所以最终必然走向末路。
(一)英年早逝
天保和傩送是两兄弟。大老已十八岁,他就如他爸爸顺顺一样,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能驾船,能泅水,能走长路。凡从小乡城里出生的年轻人所能够作的事,他无一不作,作去无一不精。而他对翠翠也如同傩送一样一见钟情。他是一个心直口快的人,在过溪时,他就同翠翠的祖父谈过话,第一句话就说:“老伯伯,你翠翠长得真标致,象个观音样子。再过两年,若我有闲空能留在茶峒照料事情,不必象老鸦到处飞,我一定每夜到这溪边来为翠翠唱歌”。而老船夫对于大老的这种勇敢的自白则是用他的微笑来给予回应。我们不难看出:天保大老不仅是一个勇敢的人,并且他一点也不虚伪,毫不掩饰。他爱翠翠不假,但同时他也能够把自己对于翠翠的担心向老船夫吐露出来。能够做到这一点,除了需要相当大的勇气之外,更多的则是他的那种豪爽的性格所造就的!
但天有不测风云,天保在坐船下水到茨滩的时候溺水身亡了。人们不禁为他的英年早逝而感到惋惜。虽然说大老的死是一种意外,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我们从作者这方面来看,沈从文在《边城》中安排大老的这一死亡却是有他自己的用途。事实上,大老的死似乎是在给读者带来一种心里上的平衡罢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天宝的溺水身亡似乎又带有一定的必然性了。同时也正是因为这样,才引发了后面的故事——翠翠与二老之间的爱情悲剧。
(二)老者的没落
老船夫和顺顺虽然都是属于老者的形象,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他们又各自代表了不同的社会阶层。
老船夫是典型的传统经济的代表。他是管理渡船的公仆,他爱茶峒的青山翠竹、清溪渡船。他摆渡撑船五十余载,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他都尽忠职守,风雨无误。他将守渡船为人们服务作为自己的天职,只要他在世一天就不会离开渡船。“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地很忠实地在那里活下去。”他忠实朴实,只靠公家发给的三斗米、七百钱过着简陋的生活,从不收取过往客人的额外的渡钱。他宽厚热情,重义轻利,慷慨大度。就是因为这样,有时候他偶尔进城买酒,每遇熟人他必邀请到他家喝酒。若有人想马上尝尝他的酒,他立即把葫芦推给别人喝光为止。就连他进城买肉,老板也都总要给他选取最好的一处,且把分量故意加多。老船夫只为翠翠的婚事多次向傩送及其父亲探听消息遭到冷漠的回答,使他伤心烦闷,但他并不因此对顺顺怀恨,他相信他们是好的,并企图继续寻找机会撮合自己的外孙女与傩送的姻缘。他一直这样努力着,直到他在雷雨中离开翠翠的那一刻。这位老船夫辛苦了一辈子,操劳了一辈子,到死之前都还记挂着翠翠。事实上,老船夫的死具有一种象征意义:那就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传统的经济关系必然走向末路,被新的经济关系所取代。
“边城”这个地方虽然有贫有富,但却没有等级之分。掌管水码头的船总顺顺虽然是出身行伍之家,家产富裕,但他却从不以财富自居,盛气凌人,相反他为人慷慨大度,广交朋友,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他总是热情相助。他为人也公正无私,知书达理,胸襟豁达,因此他也就成为茶峒地方上德高望重的人。他在处理与老船夫一家的关系上就做得有点让读者出乎意料:且不说他是如何体恤老人生活穷困,送鸭子和粽子给人家,不嫌弃翠翠家贫,打发媒人前去提亲,最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他对于天宝大老的死亡。大老情场失意驾船外出溺死于茨滩,虽然顺顺心里边明白这事与老船夫迟迟没有答应大老的提亲有关,但他并没有责备、怨恨;他虽然曾经因为失子之痛一度反对傩送与翠翠的婚姻,但当他后来知道两个孩子是真心恋爱之后,也就不再阻挠。老船夫离开人世时,顺顺也前来帮忙料理后事,并且还多次提出将翠翠接到他家去住,然后等待二老回来再解决他们的婚姻大事。从所有的这些事情当中我们都可以发现,顺顺是个善良厚道的人。
(三)爱情悲剧
翠翠与傩送之间的爱情是纯洁的。翠翠对于二老的爱,虽然有一个从蒙胧的感受到明确的体验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但从始至终,她都信守着自己魂牵梦绕的最初选择,没有因为人事出现的周折而改变初衷。她对二老的爱是忠诚的,坚贞的。但由于她性格的内向和少女天生的羞涩,在爷爷面前她不敢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相反的是有时她还会加以掩饰,致使爷爷摸不准她的心,于是使得爷爷错点了鸳鸯谱,无意之中促使二老的哥哥天保“走车路”来说媒提亲。但翠翠的感情始终都是倾注在二老的身上的,所以她并没有答应大老的求亲。接着天保情场失意,驾船外出溺死于茨滩。这时候爷爷也反过来撮合翠翠与傩送之间的姻缘。老船夫因为眼巴巴的看着事情无法成功而死于暴风雨之夜,傩送也因为误会一气之下驾船外出,可是翠翠仍然不改初衷,当她从杨马兵的口中明白了这所有的误会之后,一个人“哭了一个晚上”。
至于傩送这方面,他对于翠翠的爱也是纯真的。他从一开始就很明确的选择了追求翠翠。本来在他面前他有两条路可以选择的:一是娶翠翠,从此以后过上一辈子撑渡船的日子,另一条路则是娶团总的女儿,从陪嫁中得到一座碾坊。是选择渡船还是选择碾坊?实质上也就是从爱情与金钱这两者之中作出选择的问题。但最终他舍弃了碾坊,甘愿为真心的爱情守一辈子的渡船。当父亲顺顺最后要他表态的时候,他说:“爸爸,你以为这事为你,家里多座碾坊多个人你可以快活,你就答应了。如果为的是我,我要好好想一下,过些日子再说吧。我尚不知道我应当得座碾坊还是应得一只渡船;因为我命里或许只许我撑这个渡船”。从傩送与他父亲顺顺的这番对话之中就已经很明显的看出:他还是钟意于翠翠的,并且态度是那么的坚决,尽管他的哥哥死了!
由于对爷爷的某些误会和人事的周转,傩送离开了家,出去了……并且很久都没有回来!
于是,翠翠和傩送之间的爱情悲剧就这样产生了!
从表面上来看,大老的死似乎是造成这场悲剧的直接原因!但果真如此吗?事实上这其中还掺杂了社会传统观念对于人的影响以及故事中主人公自身的一些因素!老者对于大儿子的死放不下来,而二老则误会了爷爷的意思!因此,造成翠翠与二老之间的爱情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到了冬天,那个圮坍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只是那个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边城》所描绘的不只是“充满人情美、人性美的湘西世界”,同时也在哀婉地吟唱着一首忧郁的恋歌。在民族危难的时刻,沈从文就是以这种独特的风格来唤起千百万民众为了美好生活去奋斗,也正是用这种方式来呼唤一个愚昧民族心灵上的觉醒。在沈从文的作品中,我们看不到刀光剑影,更闻不到战火硝烟,但是我们可以从他的字里行间感觉到热情洋溢之中的忧虑,幽默之后的隐痛和微笑之间的那种悲哀!
【参考文献】
[1]沈从文别集·边城集[M].岳麓书社,1992.
辩论的认识范文2
论文摘要:在信息亿社会中,人类的传统认识问题得到了扩展,信息化带来了人类认识模式的改变。这主要表现为:认识主体由单一的人发展到“人——机联合体”;主体间关系复杂化、抽象化,构成了一种以平等合作为基础的共生关系;认识客体符号化,实践活动虚拟化。在信息化社会视野下,反思信息化给人类认识方式带来的改变,重新审视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突破主客二元对立的研究方法,已经构成哲学认识论的当展路向。
在传统哲学的视域内,认识论研究基于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展开[f}l。这种把认识的主客关系作为重点的研究模式强调人作为认识主体是如何在实践中获得、检验认识以及认识之于实践的意义。换言之,该模式只是抽象地建构认识论体系,却忽视了认识论与现代科学的系统结合。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深人社会生活诸领域,社会实践的发展必然冲击并改变这种模式。对传统认识论的丰富和发展表明,当代认识论发展的新路向渐成雏形。
一、信息化社会的创生
申农1948年在贝尔系统技术杂志上的《通讯的数学理论》奠定了信息论的基础,它与当时的系统论、控制论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信息化的基石。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催生信息社会化和社会信息化,信息化社会是什么?W.JMartin认为:信息化社会是一个生活质量、社会变化和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信息及其开发利用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类生活的标准、工作或休闲的方式,教育系统和市场都明显地被信息和知识进步所影响r}0
信息化社会是工业化社会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独特形态。在这个以信息技术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社会生活各领域都信息化、符号化,信息将起主要作用的社会。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物质和能源是主要资源,所从事的是大规模的物质生产。而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成为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基于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信息经济活动蓬勃发展,逐渐取代工业生产活动而成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主导。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信息经济同时构成社会信息化的物质基础,以计算机、微电子和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革命成为社会信息化的动力源泉。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广泛应用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深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概言之,在信息化社会,信息是重要的资源,信息和知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它们以“加速度”方式积累,以丰富多样的形式提供多感官、多通道的信息。
二、信息化杜会对传统认识论的挑战
传统哲学认为,认识是人脑在实践基础上对外部现实的能动反映。在这里,认识内含三要素:作为主体的人脑、作为客体的外部现实和充当中介的实践。在哲学的文本研究中,实践中介论虽然频遭实践基础论和实践物质论的反对,但它一直以来还是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勿庸讳言,实践中介论的表述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是合理的。但是,科技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传统意义上的认识主体、认识客体和实践活动都发生了不容忽视的巨大变化,变化的原因就是信息化社会的挑战。
人类的大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如此繁多的信息包围着。信息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信息化相伴而生,人脑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已经超出了单一的时空,扩展到全球历史的范围。各认识主体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蝴蝶效应日益显著。具体而言,信息化社会对传统认识论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主体的改变
在信息化社会,认识主体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已经从单一的个体变成了由人和计算机构成的系统。人工智能的出现实现了人的部分智能的外化和虚拟化,扩展和增强了人的认识能力。众所周知,人类曾不断运用物质性工具来延伸和提高自己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如望远镜、显微镜等。但计算机的问世是对人的智能的扩展。这种扩展在有的部分已经超出了人脑,有些人工智能同人一样也充当着认识主体的角色。
当今时代只是信息爆炸的开端,人们却无时不在感受着信息爆炸所产生的威力。认识主体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多的挑战与机遇。信息化社会带来了自动化的工作和数字化的生活娱乐。人类不再需要像工业时代那样事必躬亲,而只要准备好大脑接受信息,信息爆炸产生的碎片俯拾皆是。有时候人们不得不被迫接受信息。人们在惊叹万维网信息海洋的绚烂多彩时,却又在迷失中乐此不疲。在信息化社会的迅猛发展中,人类主体与人工智能的互动性关联已经造成了传统认识论认识主体的迅速改变。
2_主体间关系的改变
认识主体向人一机系统的拓展使主体认识能力增强,同时促使主体间关系发生擅变。主体间的交往最大限度地以信息交换的形式显现。在人一机一人的模式下,主体间关系进一步符号化、模式化与单一化,一种平等合作、共生共荣的关系是交往的现实注脚和诊释。个性在系统里被模糊处理,年龄、性别、身体状况之间的差异都被抹去。在0和1的交相映辉中,人们凭借信息能力攻城掠地。家庭、朋友、师长等传统人伦关系遭遇空前挑战。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丰富多变的交往主体,但交往都是在相同的信息规则下完成。个体的违规将会给自身和以自己相关主体带来连带影响。主体间关系的符号化无异于复杂现象中的分形,看似混沌无序,实则每一步都是同样规则的延伸和复制。相较于传统的主体间关系,信息化社会中的主体间关系更具广泛性,任何两个主体都能依信息技术手段发生联系。
3.认识客体的改变
传统认识论的认识客体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具体客体,信息化社会中的认识客体还包括信息世界。科技的发展和人类认识能力的增强深化了人们对这三个世界的认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客体被不断符号化,转化成信息化的客体。这种符号化的客体既非物质亦非精神,是超越于传统二元哲学思维之外的。换言之,这种符号化了的客体是信息化(数字化)了的虚拟客体,它是对真实客体的抽象与模拟,能较全面地反映真实客体的各类特征。在这种情况下,认识主体与客体不再是一对一的间断性反映,而变成了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连续性反映。客体的信息化使对客体的连续认识和认识成果的长久保存成为可能,但信息化的客体在人机系统中不断被创生、修改、变换、传输和删除,使得它的生成、运化和发展已非模型能精测实握,个体的认知难度由此增大。这种矛盾只能通过技术进步和主体间合作的加强来逐渐缓解。
信息化社会认识客体的能动性增强了,认识客体不再像过去那样羞答答地等待被主体认识,而是主动地大量涌现到主体面前。这导致主体信息量剧增、认识难度加大,同时促使客体社会化。客体的涌现倘若利于主体的认识,就能很快被主体发现并认识,反之便会阻碍主体的认识活动。虚拟客体的能动性是以主体的能动性为前提的,主体对物质和精神客体的信息化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能动的改造过程,这一过程直接影响着虚拟客体的能动性。因此,在信息化社会中,客体的能动性归结于主体的能动性,并影响主体的认识。
4.人类实践方式的改变
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在传统意义上,认识是观念性的活动,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在信息化社会中,认识主体和客体的极大丰富和发展,必然带来实践活动的巨大变革。实践渐渐远离那种传统意义上的物质生产活动,而代之以复杂信息的处理过程。信息构成了人们实践的对象。
信息化社会中的实践作为认识的来源,内涵和外延都已扩大。有人提出“虚拟实践”的概念,首先,引出了一个问题,即实践的客观性问题。传统的实践是主体有目的地改造外部世界的感性活动,外部世界是客观地呈现在主体面前等待改造的。信息化社会中的外部世界大部分被信息化处理,变成了高度符号化的信息,因此这种实践的客观性取决于对外部世界进行信息化处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其次,实践的客观性取决于主体的囚素,诸如主体的道德因素和技术熟练程度等。虚拟空间的主体一切都符号化,个体实践是跨时空的。相较于现实世界更广阔的虚拟世界并不是虚假的,实践的客观性取决于认识主体的道德因素。幻化的主体缺少了他人的道德注视,容易为所欲为。道德的外在约束似乎鞭长莫及,主体自身的道德内在约束尤显重要。最后,虚拟实践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实践。
三、哲学认识论研究的新路向
辩论的认识范文3
当前我国多数图书馆都形成了一套完善、科学的编目工作制度,对各项管理工作均提出了比较具体、细致的要求,从计算机联合编目、联机检索等工作来看,要想提升工作质量不仅要有完整的著录标准与标引工具,同时还要利用规范的机读目录格式,针对记录在机读载体上的记录格式提出一些规定,从而使后续通讯、交换机数据质量控制可以更加方便。从整体上来看,图书馆编目工作已经从传统手工模式逐步转向网络化、集约化的方向,这种形势下必须以新的方式和手段实现图书馆编目的效能。
一、网络时代下图书馆编目的挑战
1.联机联合面目对人员能力与素质提出较高要求
网络时代中计算机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图书馆管理的各项工作中,编目工作也从单机编目逐步发展到了集中编目甚至联机编目的阶段,当前正朝着联网、联机及联合编目的方向发展,与以前的图书馆编目模式相比,当前的网络化编目不管是在编目效率或是编目质量上优势都非常明显。例如,网络时代下“联合联机编目”为图书馆下载其他图书馆的相关数据提供了平台,资源共享得到了充分实现,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点方位形式对网上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利用权威图书馆公开的数目查询系统,这无疑为图书馆编目工作提供了方便。此外,还可以在网上使用自己购买的光盘数据,网上数据量非常大,不仅使图书馆信息量得到了拓展,同时编目工作更加简单、效率更高,但是对编目工作人员各方面体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2.网络时代下编目外包变得越来越普遍
在网络环境中整个社会变得非常“小”,同时图书馆编目工作也逐步朝着外包化、社会化方向发展,所谓编目业务外包主要存在于图书馆与图书供货商之间,他们利用上传数据、图书编目及加工等活动完成图书馆编目工作。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图书馆开始利用相关业务的外包,后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全国联合编目中心、地区采编中心相继建立,各个图书馆均开始利用编目外包的方式,因为这种外包的形式不仅可以节省很多劳动力,工作效率也比较高,同时大大降低了成本,充分满足了网络时代对编目工作提出的诸多要求。
二、网络时代下如何展开图书馆编目工作
1.提升编目数据质量
很明显,当前图书馆编目工作还缺少一定的规范性,这主要是因为很多图书馆在管理工作中不能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在编目过程中随意进行检索点的取舍,不仅软件编制目录不符合要求,机读目录格式不一致,同时从内部管理工作来看,很多图书馆尚未建立起完整的编目审校体系,对录入完整性、校对规范性造成了不利影响。编目数据质量为编目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基础,因此要想将编目工作做好,就必须通过相应措施提升编目数据的质量。首先,必须展开规范化和标准化的作业,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并对加工书目数据质量进行严格检查,做好书目校对工作,以保证编目数据的整体质量;其次,将数据维护工作做好,及时将先关数据信息反馈出来,在具体工作中编目工作者不仅要及时发现业务上的问题,同时还要通过意见反馈、系统留言等方式及时修改数据,保证数据库信息的完整性。
2.编目工作职能逐步扩展
网络时代图书馆信息资源快速增加,不仅知识体系面快速扩展,同时相关报道、揭示的深入性也越来越强,在多项因素的影响下,信息资源整合手段逐步多样化,这种情况下图书馆编目工作的职能也逐步扩大,要求编目工作者不仅要将文献整理及加工的相关工作做好,同时还要注重信息资源揭示、报道的多样化,不仅要将相关信息资源书目数据单一化处理工作做好,同时还要对文献及信息资源进行多层次分析,为使用者提供更加全面、具体的服务。
3.编目人员素质应整体提高
在当前信息化环境中,图书馆编目工作面临的冲击非常大,例如相关业务外包的冲击,专业性编目人才不多等。这种情况下要求编目工作者要积极转变思维,在当前先进检索技术与信息技术发展的刺激之下,加强对图书馆书目控制的力度。传统图书馆编目工作者红目录学是静态的,网络时代下要求对网络数据进行动态化的、全面的加工和处理,利用计算机技术转换、整理及加工数据,编目工作者不仅要以文献整理者和加工者的角色存在,同时还要切实投入到资源信息整合工作之中。图书馆编目工作者还要积极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网络时代下联机编目、数字资源整合等工作都需要利用计算机来完成,因此?目工作者不仅要精通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还要对于编目相关的计算机技能进行全面掌握,清楚多项资源的格式,了解各种资源的处理及转换方式等,必须对计算机进行熟练操作。
辩论的认识范文4
【关键词】鲁迅 婚变 历史中间人物
在鲁迅的思想体系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那就是历史中间人物论观点。这一观点脱胎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而鲁迅将其引进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中。鲁迅认为,作为人类的个体,每个人都处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中间状态,是人类社会链条中的一环,既然个体在人类社会链条中是一环,那么作为个体的人类既具有前一环的先进性,又具有后一环中的保守性甚至落后性。先进性与保守性、落后性在每个个体的身上是自然的统一。这一思想凸显出一个事实:鲁迅是一位清醒的现实主义者。
在鲁迅的生命过程中,有两位女性不能忽视。一位是鲁迅的结发妻子朱安女士,还有一位是许广平女士。对于朱安而言,她是封建包办婚姻的牺牲品,她的一生是在孤独、寂寞中度过的,自始至终没有离开周家,陪着鲁迅的母亲做伴。与朱安截然相反,许广平则是自由婚姻的胜利者,她得到了鲁迅的真爱,两人相濡以沫,恩爱有加。
以下从鲁迅与朱安的关系中来洞察历史中间人物论的思想。
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因母亲急电要他回国完婚而被迫中止在日本的学业,回到国内。在办完婚礼之后,鲁迅只身离家。我们知道,鲁迅在日本时,已接受了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的影响,开始思考中国文化及国民性等问题。但为何一位具有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的知识分子还接受一桩包办婚姻呢?鲁迅后来在给朋友的信中说道,这是“母亲送给我的礼物”,所以他不得不接受。可见,鲁迅是一位孝子,“孝”的观念在鲁迅前期思想乃至整个人生中具有很大的影响。
“孝”的观念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一部《孝经》,东汉人将其列为七经之一,唐时被列入十二经,宋代又被列入十三经,与《论语》平行,广行天下。“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毫不掩饰倡孝的目的,开宗明义地道出了孝对于专制政治的全部姻缘。正是出自对母亲的孝,鲁迅才痛苦地接受了这桩包办婚姻。但由此也造成了他与朱安的不幸。晚辈对于长辈的敬意本无可厚非,但这种敬意即所谓的孝如果是以牺牲自己及第三方的利益为前提,以“陪着做一世的牺牲,完结了四千年的旧账”为基础,其代价未免太大了。
在鲁迅的杂文创作中,孝成了他所抨击的对象。这体现了鲁迅思想的深刻性。他所批判的不在于孝的主张敬爱老人,而在于以长幼尊卑或以幼者的独立个性被剥夺为代价内容,在于“老莱娱亲”、“郭巨埋儿”一类以不情为伦纪的孝。在此,与作为现实生活的鲁迅对于母亲的孝——接受母亲的礼物,是否也具有“不情”的一方面呢。
对于作为礼物的朱安,她的一生都没有幸福。名存实亡的夫妻相处,带给她的除了变态的慰藉以外,剩下的其实仍然是节烈女人般的灵与肉的折磨。况且因为朱安的宗法蒙昧,鲁迅的牺牲与其说有利于朱安,不如说有利于宗法,使得宗法在形将末路的时刻又有了一个祭祀品。这种牺牲并没有换来他人价值的肯定。具体地说,并不能推动朱安思想觉醒和个性发展,不能改变她“生为周家人,死为周家鬼”的从一而终的信念。
可见,鲁迅的思想中仍受着传统孝的观念的毒害。他没有决绝的态度来打破孝的坚壁。试想,如果人人都对于不合理的包办婚姻采取“陪着做一世的牺牲”的态度,这几千年的旧账又如何了得?这历史的循环又如何打破。
当然,这一点鲁迅是清醒的;他只是把希望寄托于下一代,自己肩住黑暗的闸门,放青年到光明的世界中。这是他的道德情操。其实,从历史进步的法则来看,与其肩住黑暗的闸门,放孩子们到宽阔的地方去,不如同孩子们一起努力摧毁闸门,一起走向新世纪更具彻底性。
鲁迅后来也意识到“孝”对于自己的制约。他在《致赵其文》信中作过这样的表白:“我有时很想冒险、破坏,几乎忍不住,而我有一个母亲,还有些爱我,愿我平安,我因为感激她的爱,只能不照自己所愿意做的做,而在北京寻一点糊口的小生计,度灰色的生涯。因为感激人,也往往牺牲了自己,——至少是一部分。”(11.442)他几次就生而失母的事发表看法:“……倘有慈母,或是幸福,然若生而失母,却也并非完全的不幸,他也许倒成为更加勇猛,更无挂碍的男儿的。”(5.4);“孺子弱也,而失母则强。”(11.353)这只能说是他的理想愿望的一个极端反应。现实中,他却是无法摆脱母亲的爱。
鲁迅的母亲鲁瑞的思想较开明。她早年为鲁迅包办婚姻,其终生都在内疚,并且表示绝不再过问另外两个儿子的婚事。如果鲁迅一开始就对这桩包办婚姻持反对态度,鲁迅的母亲可能会慢慢地接受既成事实。现实中这样鲜活的例子也不在少数。
可现实却是无情的的。鲁迅已接受了这桩婚事,做了回孝的牺牲者。当鲁迅遇到许广平女士,当他们两人深深地陷入爱河时,鲁迅从孝的束缚中挣扎出来,与许广平结为伉俪,过着美满、幸福的婚姻生活,实践了自由婚姻。
对于自身,鲁迅可以以自我拯救的方式来摆脱“孝”的负面影响,但对于朱安女士,他没有能力劝说她,使她改变思想,去追求自由婚姻。作为旧式家庭子女的朱安,从小就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生活着,没有受过多少新式教育,反而接受了传统思想中的落后、负面的毒害。从一而终、“生为周家人,死为周家鬼”、节烈守身等旧思想,可以说已在她的思想中定型,牢牢地控制着她的行为。鲁迅也没有办法,他只能以最大的努力来减少这桩婚姻对朱安女士的影响,让她在周家生活。
但即使如此,也不能说鲁迅就完全摆脱了孝对自己的束缚。毕竟影响是无法抹杀的,事实是不能涂改的。
辩论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房价指数人口指数时间序列单位根检验Grange检验
一、引言
城市人口发展和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相互关系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而产生的。西方学者Cheshire和Mills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城市化的进程,导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社会生产力、生产资料不断由农村向城市聚集,从而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竞争的加剧、空间资源的稀缺。因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人口资源与城市空间资源相互竞争的局面在所难免,其结果是人口变动与房价的相互推动与抑制作用。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不断膨胀,各地房价普遍攀升,一些城市的房价已大大超过居民的支付能力,这对城市人口的生活状况必将造成极大的影响,同时,对房地产泡沫的担心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传统观点认为,人口增加会对房价的上涨起到推动作用,但从长期的角度考察这一变化的相互关系,对房价上涨所产生的人口效应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即使有所涉及也是从很定性化的角度衡量。对此,本文通过比较北京、深圳、成都三个城市的情况,以发现区域之间的差异性,从而对不同地区制定不同政策和措施提供一些参考。
二、对三城市房价和人口数据的初步分析
本文考察北京、深圳、成都三城市的数据跨度为1994-2007年。房价指数采用中房指数研究院公布的全国38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为依据,以北京市1994年末为基期,基期房价指数为1000,其它城市数据则是进行相应的调整,房价指数一般以季度为公布时间。本文则采用第四季度为准。人口指数也是以1994年为基期,基期指数为1000,人口指数是根据人口数量转换而成,数据来源于各城市历年的人口统计年鉴,其中北京和深圳的人口数量以常住人口为计量标准,而成都人口数量则以总人口为标准,但考虑到北京与深圳的流动人口占比较大,而成都的流动人口相对较少,故三城市的统计口径出入不会太大。
通过三城市房价和人口数据可以看出,北京市房价和人口上涨相对平缓。在样本区间内。房价和人口的年平均增幅分别为1.010%和1.012%;深圳市房价在2001年后呈现加速上涨趋势,人口在2005年前呈现持续上涨的态势,但到2005年以后,增速减缓,在样本区间内,房价和地价的年平均增幅为1.012%和1.039%;成都市房价的年波动性较大,总的来说趋于上涨,人口呈现稳步上涨的态势,在样本区间内房价和人口的年平均增幅为1.004%和1.005%。此外。三城市房价平均涨幅都低于人口平均增幅。这与一般人认为的情况有出入,且房价和人口变动均高度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22、0.867、0.831。在2000-2005年之间,三城市的人口上涨速度较快,到2005年。随着国家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和对城市人口规模加强控制以后。三城市房价和人口加速上涨的趋势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到2007年,三城市房价却呈现爆炸式增长态势,这与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的炒作不无关系。
三、对三城市房价指数和人口指数时间序列的计量分析
房地产市场一个最主要的特性就是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不同地区由于城市化进程、人口规模、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不同而使得各地房地产市场存在很大差异性:而城市人口发展水平在不同城市的不同发展阶段也呈现不同情况。这表现在房价与人口的关系上就是它们之间处于互动状态,即房价的上涨会抑制人口的过快增长,而人口的增长又会推高房价。在本文中,首先检验各城市房价指数和人口指数时间序列平稳性,然后以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探讨房价与人口的相互关系,以期对房价与人口互动现象的内在规律给出初步解释。
(一)ADF检验
从经济学角度考察。房地产具有保值增值的功能,从长期看,房价具有上涨的趋势,因此房价通常不会是平稳时间序列;而目前中国处在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时期,城市人口规模也会处于增长阶段。同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也是大于零,故人口指数不会是平稳时间序列。这里采用SAS9.13软件的ARIMA模型进行ADF单位根检验来分析房价和人口的平稳性。考虑在方程中加入趋势项,并根据SIC准则确定滞后阶数。其中ADF检验方程为:
这里Bt为趋势项,假设三城市房价指数和人口指数都不是平稳时间序列,分别将三城市房价指数和人口指数代入上式进行单位根检验。
通过检验发现,三城市房价指数和人口指数都是非平稳时间序列,北京与成都的两项都带有趋势项,而深圳不带趋势项,这说明深圳的情况不具有持续性。其中。北京房价指数、成都房价指数是I(3)过程,北京人口指数、深圳人口指数、成都人口指数是I(2)过程,深圳房价指数是I(1)过程。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每个城市的房价指数与人口指数在差分后达到平稳过程的阶数都不能够相互匹配。这说明房价与人口之间的长期拟合关系不能够成立。因此。对房价与人口的关系进行协整检验便失去意义,只能考察它们的短期水平关系。
(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根据恩格尔一葛兰杰法则(Engle-Granger,EG)的性质可知,三城市房价指数与人口指数均不存在协整关系。这说明房价指数与人口指数之间不存在长期的趋势关系,因此分别采用三城市的房价与人口的水平值检验其相互关系,即基于水平VAR的短期因果关系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假定有关X和Y变量的预测信息全部包含在这两个变量的时间序列之中。检验采用的VAR模型为: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标准是检测方程(2)和方程(3)的值是否有异于零的情况,如果存在,则说明在一定的置信区间上拒绝Ho的原假设,即存在因果关系。结果包括四种情况:一是X是Y的原因,但Y不是x的原因:二是X不是Y的原因。但Y是X的原因:三是X与Y的双向因果关系;四是它们之间相互独立。
本文采用eviews3.0软件来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通过对三城市滞后1-4期的房价指数和人日指数时间序列分别采用VAR模型进行Qrger因果关系检验。
结果显示:北京在滞后1年的情况下,房价与人口变动水平之间存在单向的Grger因果关系,人口变动是房价的因,反之,不成立;在滞后4阶以后,房价与人口变动的因果关系不明显。深圳在滞后1年的情况下,房价与人口变动之间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房价是人口变动的因,反之,不成立;在滞后2年、3年的情况下,房价与人口变动之间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人口变动是房价的因,反之,不成立;在滞后4阶以后,房价与人口变动的因果关系不明显。成都在滞后1年、2年的情况下,房价与人口变动之间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房价是人口变动的因,反之,不成立;在滞后4阶以后,房价与人口变动的因果关系不明显。
同时我们应该注意,Granger因果关系并非指变量之间就是真正逻辑意义上的完全因果关系。它的含义是。给定回归模型中的其他变量。如果X Granger引致Y。那么X就是Y的一个有用的预测因子。实际上,计量经济学中专业术语“Granger因果关系”更准确的含义是“Granger预测能力”,也就是说是变量之间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
四、结论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房地产与人口的互动关系是十分复杂的。本文只是通过单位根检验和Granger检验来考察房价与人口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这对整个房地产市场和人口领域来说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是,通过分析我们还是得出如下有益的结论:
(一)房价和人口变动之间的确存在双向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对每个城市的各个不同发展阶段会有所不同,不光表现为人口变动为房价的因,也可能表现为房价上涨是人口增加的因。如成都的情况,这是传统理论所不能解释的。
(二)房价和人口互动的过去信息对预测未来短期趋势有一定的帮助。这为我们制定有关的政策提供依据。
辩论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活动教育;德育;学生;教育工作者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3-0229-01
在实际教学中,活动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和推崇。如何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让活动这一形式成为学生发挥个性,进行更有效的德育教育成为现代教育战线的园丁们不断探索的领域。活动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种重要的互补,能够使得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张扬个性,并达到德育的效果,越来越多的教育者们开始不同程度地使用这一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教育手段,这也是教育领域对于新的教学模式的一种探索。
一、活动育人——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将活动带进教学,是从改革开放以后逐渐兴起的一种教学手段,在教学理念不断更新中,教育者们逐渐意识到全方位的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而这也是活动教育能够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
(一)突破常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比较少的,只有在课堂提问中才有很少的互动和对话,而这正是传统教学手段的单调和保守导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发挥,因为使得学生个性得不到张扬。活动教育正好能够弥补这个缺陷,使教育活动真正从学生——这个教育活动的主体全方位的进入“学习——教学”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形成互补。
(二)充分张扬学生个性
学生千千万,而每个都是不一样的,如何使得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是现代教育理念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展现并且给予正确的引导,才能达到因材施教的育人目的。校园是学生充分展现个性的地方,学生展现个性的时候也就是活动的时候,“读书—听课—作业”这种模式在整个学生教育的过程中占据的比重越大,那么学生的个性得到展现的机会就会越少。反之,充分利用活动,并在活动中及时给予引导,才能更加有效的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让每个学生更加自由、充分地得到教育,健康地成长。
(三)彰显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包括校风、校容、气质在内的校园性格的外在体现。一个没有自己特有的校园性格的学校,是不可能走在教育领域的前沿的。因而,朔造校园性格,彰显校园文化,活动教育是其必不可少的一环。很多学校有自己的学校节日,比如校园文化节、劳动周、敬老日等自己的节日,加上法定的节日,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校园文化。而这些文化的形成都与活动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都是通过活动教育才能达到的。因而,在活动育人的理念在学校的发展中愈显重要。
二、“活动育人”的展开
(一)尊重个性
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正是由于具有个性,才能使学生成为与众不同的一员。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是张扬学生个性的前提。而只有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才能引导学生的个性朝更健康和有利的方向发展,才能使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得到自由的发展,日后成为不同领域中的人才。因此,对于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足够的尊重和必要的引导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长期不懈的工作要求。
(二)突出教育性
“活动育人”的终极目的就是通过活动教育这一新的教育手段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让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那么,在整个活动中,就必须将教育的目的和原则贯彻到整个活动的始终,才是活动的意义所在。
让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第二课堂是学生深刻理解课本知识,也是学习课本以外知识的重要渠道。因此,活动的设计必须围绕这个教育目的来展开。例如,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分析能力,可以设计“市场物价知多少?”的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时间对市场物价进行调查访问,然后让学生对自己所调查的情况进行一个简单的归纳总结。这样,学生通过对市场的物价调查,而且还进行简单的总结,是对个人的沟通能力、分析能力的一种锻炼,也拓展了对社会的认知。
让学生的知识得到拓展。例如,开展“每人讲一个成语故事”,让每个学生通过课后的准备,学习到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而每个人在课堂上将自己收集到的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又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知识。这样,通过讲故事,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听同学讲故事,往往比听老师在讲台上讲更认真,收到的教学效果更大;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都得到了充分的调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反思。从活动中学到知识,是活动教育主要目的,而让学生从活动中思考,学会做人的道理,也就是进行德育教育,是活动育人的另外一个重要目的。利用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活动的设计者,也就是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们,需要把这个问题在设计活动的时候考虑进去。一次活动的开展,学生的知识得到了长进,这仍未能达到活动的目的。让学生通过活动进行反思,明白其中的道理,最终形成符合社会道德的价值观,才达到活动的德育目的。
(三)突出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已经固定在现代的教育理念中。而活动正是一个让学习成为学生自主构建的过程,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如何突出活动的自主性,真正回归到学生的思维模式,需要在活动设计中必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让学生参与到活动的策划和组织中,是调动学生主动性的有效途径。在活动的策划和组织上,让学生参与其中,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活动的组织和策划完全有教师来完成,那么学生往往会进入一种被动的状态。如果从组织策划到活动的开展的整个过程都有学生的参与,整个活动就成为了学生自己的活动。而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只需要从整体上把握整个活动的走向,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学生适当的建议和意见。那么,整个活动将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师生平等参与活动,也能使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与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保持平等,才能更大程度上使学生的主动性在活动中体现出来。例如师生讨论,老师——学生分工管理班级,等等。都是让学生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在活动中,每个人的地位都是一样的,学生的才能得到更大的张扬。
(四)突出创新性
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动力,没有创新的教学将会停滞不前。实现“活动育人”的教学目的也需要广大教育工作中们不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一个再好的活动教育,如果没有任何创新,也将会使学生感到乏味,逐渐失去兴趣。
那么,如何让活动教育有所创新,可以从活动主题和形式上入手。同样的活动,如果赋予不同的目的和内涵,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例如,儿童节的活动是小学里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对于活动的主题,如果每年都是一样的,那么就失去了活动教育本身的意义了。假如去年儿童节的主题是“未来的构想”,那么,今年就不妨以“独立成长”为主题,开展野炊活动,让学生培养自己动手的能力。这样一来,每年的儿童节的活动就会不一样,而学生们在不同的活动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三、小结
活动育人是一个需要教育工作者们坚持不懈的一个现代教育理念。在教育实践中,充分尊重学生个性,让学生个性得以张扬,因势利导,才能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活动教育要求教育工作者充分利用活动在教育中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让教与学打破单一、常规的模式。在活动中坚持教育性原则,大胆创新,努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才能使教育事业在教育改革与探索中不断发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更好地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严冰、朱坤.发挥校园文化功能提升学生精神素质[J].教学研究,2007年.
[2]周达章、吴高龙.中学主题班会的设计和有效实施之我见[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