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辩论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辩论的认识范文1
【关键词】风土人情;人性的真善美;乡下人的悲剧
沈从文的小说《边城》细致地描写了渡口的撑船老人与他的外孙女翠翠相依相伴的纯朴生活,同时还叙述了涨水码头团总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同时都爱上了翠翠的爱情故事。小说向我们展示了湘西边城一幅幅美的画卷,这里的人们心地善良、风格朴实、信仰单纯、性情淳厚、追求执着。一部《边城》内外,饱含了浓郁的自然环境、民俗风情、人生命运和爱情悲喜的真善美。
一、朴实、淳厚的风土人情
沈从文在童年时代就受到了故乡山水的滋润,感受到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后来,作者从军流浪,面对黑暗的社会给人们所带来的不幸,促成了他由乡村到都市的跨越。接着,沈从文来到了北平,成了一名作家。在创作思想上,主要是注重湘西地域性的古朴民风、淡淡的乡情,突出一种原始典雅的人情美。在成为“知识人”以后,原本的“乡下人”又让他时时刻刻惦记着根植于乡土传统文化:这里有端午节妇女小孩额头上蘸着雄黄酒写着“王”字的打扮,有赛龙舟、泅水捉鸭子的游戏,还有元宵节玩灯舞狮和放爆竹烟花的活动等,这所有的一切,都显示出湘西边城风情民俗的独特之处,给人一种古朴且浪漫的美感。在《边城》中所写到的男女之间的求爱方式,也可谓是非常之独特。文中提到了两种方式,即“走车路”和“走马路”。“走车路”的意思是当男子看上了某个女子时,便让家里人托媒人去说媒,正式以聘礼来相亲,这虽然也属于父母操办,但是作子女的仍然可以自主选择,不必绝对服从。例如,顺顺家的大老向翠翠求爱时选择的便是走车路。而所谓的“走马路”则是指由青年男女之间相互用唱情歌的方式来自定姻缘,父母不会干涉,一般大多先由男方主动开唱,待唱到女子动了心且回唱的时候,这世上便又多了一对有情人。二老在夜晚唱情歌来表达自己对翠翠的爱慕之情。“半夜里,不冷不热,穿了自家机织布汗褂,到那些月光照及的高崖上去遵照当地的习惯,很诚实与坦白地去为一个‘初生之犊’的黄花女唱歌。露水降了,歌声涩了,到了应当回家了时,就趁残月赶回家去”。⑵由此看来,这种“走马路”的求爱方式是何等的浪漫。在《边城》中作者还提到了这一职业,在湘西这片神秘的大地上就连这种职业也显得与众不同。本来,在平常人的眼中是一件可耻的事情,但在沈从文的笔下,在湘西这片神秘的土地上,却“由于边地的风俗淳朴,便是作,也永远那么浑厚”。“这些人既重义轻利,又能信守自约,即便是妓,也常常较之讲道德知羞耻的城市中人还更可信任。”
二、人性美的赞歌
沈从文是一个“对政治无知识,对生命极关心的乡下人”,他常常以“乡下人”自居。《边城》创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当时民族危机加剧,沈从文选择了执着于从文化着眼,从人性出发,用他手中的笔,从侧面来表现出对黑暗现实的强烈抗议。《边城》既蕴涵着作家对现实黑暗的不满,却又让善良淳朴的人们生活在古朴、宁静、和谐、美丽的大自然里感受大自然的熏染,舒展他们自由的人性。
天真、美丽、纯洁的少女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滋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和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的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⑷她不仅继承了母亲温柔纯静、忠于爱情的性格,同时又富有湘西人的真挚、率直和热情。她慢慢地成长着,到后来也就似乎有了“心事”,“无意中提到什么时会脸红了”。“她喜欢看新嫁娘,喜欢把野花戴在头上,喜欢听缠绵的情歌,喜欢一个人坐在岩上向天空中的一片云一颗星凝眸。祖父若问:‘翠翠,想什么’?她便带着点害羞的情绪,轻轻地说:‘在看水鸭子打架’!按照当地习惯意思就是‘翠翠不想什么’。但在心里却同时又自问:‘翠翠,你真在想什么’?同是自己也在心里答着:‘我想的很远,很多。可是我不知道想些什么’。她的确在想,又的确连她自己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沈从文就是通过对翠翠的这种细致的心理描写,把翠翠那少女情窦初开、青春初萌的爱情给揭示了出来。在《边城》中,翠翠给读者的形象是纯洁的、可爱的,她就象那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一样娇嫩、含蓄、亭亭玉立。出于机缘的巧合,在有一年她和她的外祖父去城里看龙舟赛之后,这个美丽的姑娘便开始情绪多变、精神恍惚了。龙舟赛和捉鸭子的活动都已经结束了,翠翠一个人在码头等候爷爷一起回家。这时,河中突然冒出一个英俊的少年,抓住了河面上的最后一只鸭子,在翠翠等爷爷的那个码头上了岸。因为言语上的一些误会,翠翠借身边的大黄狗骂了这位英俊的少年。而少年不但没有介意,反而吩咐家里的人打着火把把翠翠送回家。后来她才从其他人的口中得知原来这个英俊的少年便是顺顺家的二老。从此,在她的心中便埋下了爱情的种子,内心也开始有点不平静了。“为某一件只属于自己的事沉默一个夜晚”。从文中我们发现,翠翠已经爱上二老了,所以有时候她竟然会无缘无故地突然问:“爷爷,你的船是不是正在下青浪滩呢?”⑺事实很明显,爷爷的船当然不在青浪滩,而是二老的船在青浪滩。她总是在不经意中悬念着二老,所以也就是这无意的话表现出了少女挚爱的情怀。
而二老为人聪明而富有感情,茶峒的人们称他是“小岳云”。在父亲顺顺的教育下学文习武,成为“结实如老虎,却又和气亲人,不骄不惰,不浮华”的英俊有为的少年。当他第一次在码头上与翠翠会面时,他就钟情于翠翠了。傩送的爱是执着的、忠诚的。因为他宁愿要渡船而不要那一天能出七升米的碾坊。他以给老船夫送酒为名,特地去看望翠翠,并邀请翠翠去他家的楼上观看端午节的龙舟比赛。为了赢得翠翠的爱情,半夜里,他跑到山上去为那“初生之犊”的黄花女唱歌。而翠翠本人也在梦中听到了二老的情歌,她觉得这是一种顶好的歌声。由此来看,翠翠与傩送之间的爱情是浪漫的、纯洁的,一点儿也没有受到金钱、财富以及社会地位的影响,更没有受到家长观念的制约,是一种自由的爱,是出于自然的人性,处于纯真的爱。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种爱或许也是大多数人所追求和向往的。
三、乡下人的悲剧
在《边城》这部作品中,作者虽然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又一幅优美的画卷,但同时沈从文也在该作品中安排了具有一些悲剧色彩的成分,《边城》创作于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当时的社会统治空前黑暗。我们可以把文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翠翠、大老和二老为代表的青年形象,他们是当时中国社会的进步力量;而另一类则是以顺顺,爷爷为代表的老者的形象,虽然同为老者,可是这两人的社会地位不相同:顺顺所体现的是现代资本主义的萌芽,是当时社会的一种新的经济关系;而爷爷却是个体劳动者的代表,是属于传统的经济关系,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一类经济关系是落后的,即将被社会所淘汰,所以最终必然走向末路。
(一)英年早逝
天保和傩送是两兄弟。大老已十八岁,他就如他爸爸顺顺一样,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能驾船,能泅水,能走长路。凡从小乡城里出生的年轻人所能够作的事,他无一不作,作去无一不精。而他对翠翠也如同傩送一样一见钟情。他是一个心直口快的人,在过溪时,他就同翠翠的祖父谈过话,第一句话就说:“老伯伯,你翠翠长得真标致,象个观音样子。再过两年,若我有闲空能留在茶峒照料事情,不必象老鸦到处飞,我一定每夜到这溪边来为翠翠唱歌”。而老船夫对于大老的这种勇敢的自白则是用他的微笑来给予回应。我们不难看出:天保大老不仅是一个勇敢的人,并且他一点也不虚伪,毫不掩饰。他爱翠翠不假,但同时他也能够把自己对于翠翠的担心向老船夫吐露出来。能够做到这一点,除了需要相当大的勇气之外,更多的则是他的那种豪爽的性格所造就的!
但天有不测风云,天保在坐船下水到茨滩的时候溺水身亡了。人们不禁为他的英年早逝而感到惋惜。虽然说大老的死是一种意外,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我们从作者这方面来看,沈从文在《边城》中安排大老的这一死亡却是有他自己的用途。事实上,大老的死似乎是在给读者带来一种心里上的平衡罢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天宝的溺水身亡似乎又带有一定的必然性了。同时也正是因为这样,才引发了后面的故事——翠翠与二老之间的爱情悲剧。
(二)老者的没落
老船夫和顺顺虽然都是属于老者的形象,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他们又各自代表了不同的社会阶层。
老船夫是典型的传统经济的代表。他是管理渡船的公仆,他爱茶峒的青山翠竹、清溪渡船。他摆渡撑船五十余载,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他都尽忠职守,风雨无误。他将守渡船为人们服务作为自己的天职,只要他在世一天就不会离开渡船。“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地很忠实地在那里活下去。”他忠实朴实,只靠公家发给的三斗米、七百钱过着简陋的生活,从不收取过往客人的额外的渡钱。他宽厚热情,重义轻利,慷慨大度。就是因为这样,有时候他偶尔进城买酒,每遇熟人他必邀请到他家喝酒。若有人想马上尝尝他的酒,他立即把葫芦推给别人喝光为止。就连他进城买肉,老板也都总要给他选取最好的一处,且把分量故意加多。老船夫只为翠翠的婚事多次向傩送及其父亲探听消息遭到冷漠的回答,使他伤心烦闷,但他并不因此对顺顺怀恨,他相信他们是好的,并企图继续寻找机会撮合自己的外孙女与傩送的姻缘。他一直这样努力着,直到他在雷雨中离开翠翠的那一刻。这位老船夫辛苦了一辈子,操劳了一辈子,到死之前都还记挂着翠翠。事实上,老船夫的死具有一种象征意义:那就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传统的经济关系必然走向末路,被新的经济关系所取代。
“边城”这个地方虽然有贫有富,但却没有等级之分。掌管水码头的船总顺顺虽然是出身行伍之家,家产富裕,但他却从不以财富自居,盛气凌人,相反他为人慷慨大度,广交朋友,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他总是热情相助。他为人也公正无私,知书达理,胸襟豁达,因此他也就成为茶峒地方上德高望重的人。他在处理与老船夫一家的关系上就做得有点让读者出乎意料:且不说他是如何体恤老人生活穷困,送鸭子和粽子给人家,不嫌弃翠翠家贫,打发媒人前去提亲,最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他对于天宝大老的死亡。大老情场失意驾船外出溺死于茨滩,虽然顺顺心里边明白这事与老船夫迟迟没有答应大老的提亲有关,但他并没有责备、怨恨;他虽然曾经因为失子之痛一度反对傩送与翠翠的婚姻,但当他后来知道两个孩子是真心恋爱之后,也就不再阻挠。老船夫离开人世时,顺顺也前来帮忙料理后事,并且还多次提出将翠翠接到他家去住,然后等待二老回来再解决他们的婚姻大事。从所有的这些事情当中我们都可以发现,顺顺是个善良厚道的人。
(三)爱情悲剧
翠翠与傩送之间的爱情是纯洁的。翠翠对于二老的爱,虽然有一个从蒙胧的感受到明确的体验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但从始至终,她都信守着自己魂牵梦绕的最初选择,没有因为人事出现的周折而改变初衷。她对二老的爱是忠诚的,坚贞的。但由于她性格的内向和少女天生的羞涩,在爷爷面前她不敢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相反的是有时她还会加以掩饰,致使爷爷摸不准她的心,于是使得爷爷错点了鸳鸯谱,无意之中促使二老的哥哥天保“走车路”来说媒提亲。但翠翠的感情始终都是倾注在二老的身上的,所以她并没有答应大老的求亲。接着天保情场失意,驾船外出溺死于茨滩。这时候爷爷也反过来撮合翠翠与傩送之间的姻缘。老船夫因为眼巴巴的看着事情无法成功而死于暴风雨之夜,傩送也因为误会一气之下驾船外出,可是翠翠仍然不改初衷,当她从杨马兵的口中明白了这所有的误会之后,一个人“哭了一个晚上”。
至于傩送这方面,他对于翠翠的爱也是纯真的。他从一开始就很明确的选择了追求翠翠。本来在他面前他有两条路可以选择的:一是娶翠翠,从此以后过上一辈子撑渡船的日子,另一条路则是娶团总的女儿,从陪嫁中得到一座碾坊。是选择渡船还是选择碾坊?实质上也就是从爱情与金钱这两者之中作出选择的问题。但最终他舍弃了碾坊,甘愿为真心的爱情守一辈子的渡船。当父亲顺顺最后要他表态的时候,他说:“爸爸,你以为这事为你,家里多座碾坊多个人你可以快活,你就答应了。如果为的是我,我要好好想一下,过些日子再说吧。我尚不知道我应当得座碾坊还是应得一只渡船;因为我命里或许只许我撑这个渡船”。从傩送与他父亲顺顺的这番对话之中就已经很明显的看出:他还是钟意于翠翠的,并且态度是那么的坚决,尽管他的哥哥死了!
由于对爷爷的某些误会和人事的周转,傩送离开了家,出去了……并且很久都没有回来!
于是,翠翠和傩送之间的爱情悲剧就这样产生了!
从表面上来看,大老的死似乎是造成这场悲剧的直接原因!但果真如此吗?事实上这其中还掺杂了社会传统观念对于人的影响以及故事中主人公自身的一些因素!老者对于大儿子的死放不下来,而二老则误会了爷爷的意思!因此,造成翠翠与二老之间的爱情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到了冬天,那个圮坍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只是那个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边城》所描绘的不只是“充满人情美、人性美的湘西世界”,同时也在哀婉地吟唱着一首忧郁的恋歌。在民族危难的时刻,沈从文就是以这种独特的风格来唤起千百万民众为了美好生活去奋斗,也正是用这种方式来呼唤一个愚昧民族心灵上的觉醒。在沈从文的作品中,我们看不到刀光剑影,更闻不到战火硝烟,但是我们可以从他的字里行间感觉到热情洋溢之中的忧虑,幽默之后的隐痛和微笑之间的那种悲哀!
【参考文献】
[1]沈从文别集·边城集[M].岳麓书社,1992.
辩论的认识范文2
论文摘要:在信息亿社会中,人类的传统认识问题得到了扩展,信息化带来了人类认识模式的改变。这主要表现为:认识主体由单一的人发展到“人——机联合体”;主体间关系复杂化、抽象化,构成了一种以平等合作为基础的共生关系;认识客体符号化,实践活动虚拟化。在信息化社会视野下,反思信息化给人类认识方式带来的改变,重新审视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突破主客二元对立的研究方法,已经构成哲学认识论的当展路向。
在传统哲学的视域内,认识论研究基于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展开[f}l。这种把认识的主客关系作为重点的研究模式强调人作为认识主体是如何在实践中获得、检验认识以及认识之于实践的意义。换言之,该模式只是抽象地建构认识论体系,却忽视了认识论与现代科学的系统结合。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深人社会生活诸领域,社会实践的发展必然冲击并改变这种模式。对传统认识论的丰富和发展表明,当代认识论发展的新路向渐成雏形。
一、信息化社会的创生
申农1948年在贝尔系统技术杂志上的《通讯的数学理论》奠定了信息论的基础,它与当时的系统论、控制论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信息化的基石。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催生信息社会化和社会信息化,信息化社会是什么?W.JMartin认为:信息化社会是一个生活质量、社会变化和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信息及其开发利用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类生活的标准、工作或休闲的方式,教育系统和市场都明显地被信息和知识进步所影响r}0
信息化社会是工业化社会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独特形态。在这个以信息技术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社会生活各领域都信息化、符号化,信息将起主要作用的社会。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物质和能源是主要资源,所从事的是大规模的物质生产。而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成为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基于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信息经济活动蓬勃发展,逐渐取代工业生产活动而成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主导。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信息经济同时构成社会信息化的物质基础,以计算机、微电子和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革命成为社会信息化的动力源泉。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广泛应用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深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概言之,在信息化社会,信息是重要的资源,信息和知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它们以“加速度”方式积累,以丰富多样的形式提供多感官、多通道的信息。
二、信息化杜会对传统认识论的挑战
传统哲学认为,认识是人脑在实践基础上对外部现实的能动反映。在这里,认识内含三要素:作为主体的人脑、作为客体的外部现实和充当中介的实践。在哲学的文本研究中,实践中介论虽然频遭实践基础论和实践物质论的反对,但它一直以来还是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勿庸讳言,实践中介论的表述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是合理的。但是,科技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传统意义上的认识主体、认识客体和实践活动都发生了不容忽视的巨大变化,变化的原因就是信息化社会的挑战。
人类的大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如此繁多的信息包围着。信息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信息化相伴而生,人脑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已经超出了单一的时空,扩展到全球历史的范围。各认识主体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蝴蝶效应日益显著。具体而言,信息化社会对传统认识论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主体的改变
在信息化社会,认识主体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已经从单一的个体变成了由人和计算机构成的系统。人工智能的出现实现了人的部分智能的外化和虚拟化,扩展和增强了人的认识能力。众所周知,人类曾不断运用物质性工具来延伸和提高自己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如望远镜、显微镜等。但计算机的问世是对人的智能的扩展。这种扩展在有的部分已经超出了人脑,有些人工智能同人一样也充当着认识主体的角色。
当今时代只是信息爆炸的开端,人们却无时不在感受着信息爆炸所产生的威力。认识主体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多的挑战与机遇。信息化社会带来了自动化的工作和数字化的生活娱乐。人类不再需要像工业时代那样事必躬亲,而只要准备好大脑接受信息,信息爆炸产生的碎片俯拾皆是。有时候人们不得不被迫接受信息。人们在惊叹万维网信息海洋的绚烂多彩时,却又在迷失中乐此不疲。在信息化社会的迅猛发展中,人类主体与人工智能的互动性关联已经造成了传统认识论认识主体的迅速改变。
2_主体间关系的改变
认识主体向人一机系统的拓展使主体认识能力增强,同时促使主体间关系发生擅变。主体间的交往最大限度地以信息交换的形式显现。在人一机一人的模式下,主体间关系进一步符号化、模式化与单一化,一种平等合作、共生共荣的关系是交往的现实注脚和诊释。个性在系统里被模糊处理,年龄、性别、身体状况之间的差异都被抹去。在0和1的交相映辉中,人们凭借信息能力攻城掠地。家庭、朋友、师长等传统人伦关系遭遇空前挑战。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丰富多变的交往主体,但交往都是在相同的信息规则下完成。个体的违规将会给自身和以自己相关主体带来连带影响。主体间关系的符号化无异于复杂现象中的分形,看似混沌无序,实则每一步都是同样规则的延伸和复制。相较于传统的主体间关系,信息化社会中的主体间关系更具广泛性,任何两个主体都能依信息技术手段发生联系。
3.认识客体的改变
传统认识论的认识客体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具体客体,信息化社会中的认识客体还包括信息世界。科技的发展和人类认识能力的增强深化了人们对这三个世界的认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客体被不断符号化,转化成信息化的客体。这种符号化的客体既非物质亦非精神,是超越于传统二元哲学思维之外的。换言之,这种符号化了的客体是信息化(数字化)了的虚拟客体,它是对真实客体的抽象与模拟,能较全面地反映真实客体的各类特征。在这种情况下,认识主体与客体不再是一对一的间断性反映,而变成了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连续性反映。客体的信息化使对客体的连续认识和认识成果的长久保存成为可能,但信息化的客体在人机系统中不断被创生、修改、变换、传输和删除,使得它的生成、运化和发展已非模型能精测实握,个体的认知难度由此增大。这种矛盾只能通过技术进步和主体间合作的加强来逐渐缓解。
信息化社会认识客体的能动性增强了,认识客体不再像过去那样羞答答地等待被主体认识,而是主动地大量涌现到主体面前。这导致主体信息量剧增、认识难度加大,同时促使客体社会化。客体的涌现倘若利于主体的认识,就能很快被主体发现并认识,反之便会阻碍主体的认识活动。虚拟客体的能动性是以主体的能动性为前提的,主体对物质和精神客体的信息化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能动的改造过程,这一过程直接影响着虚拟客体的能动性。因此,在信息化社会中,客体的能动性归结于主体的能动性,并影响主体的认识。
4.人类实践方式的改变
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在传统意义上,认识是观念性的活动,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在信息化社会中,认识主体和客体的极大丰富和发展,必然带来实践活动的巨大变革。实践渐渐远离那种传统意义上的物质生产活动,而代之以复杂信息的处理过程。信息构成了人们实践的对象。
信息化社会中的实践作为认识的来源,内涵和外延都已扩大。有人提出“虚拟实践”的概念,首先,引出了一个问题,即实践的客观性问题。传统的实践是主体有目的地改造外部世界的感性活动,外部世界是客观地呈现在主体面前等待改造的。信息化社会中的外部世界大部分被信息化处理,变成了高度符号化的信息,因此这种实践的客观性取决于对外部世界进行信息化处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其次,实践的客观性取决于主体的囚素,诸如主体的道德因素和技术熟练程度等。虚拟空间的主体一切都符号化,个体实践是跨时空的。相较于现实世界更广阔的虚拟世界并不是虚假的,实践的客观性取决于认识主体的道德因素。幻化的主体缺少了他人的道德注视,容易为所欲为。道德的外在约束似乎鞭长莫及,主体自身的道德内在约束尤显重要。最后,虚拟实践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实践。
三、哲学认识论研究的新路向
辩论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教学观念;认识;转变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334-02
1.教师角色应从传统教学的角色转变为新形势下教学的角色
新形势的要求,传统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时展,新形势的课程标准与我国实行多年的教学大纲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 。如:课程标准要求关注整体素质,指导课程实施与开发而教学大纲侧重任知层面,指导教学工作:课程标准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而教学大纲是以教师教学为重点,由此可见。教学大纲向课程标准的这一转变就要求教师应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更新观念,一直以来,人们强调教师的责任心,权威性,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学技能以及教师劳动的传递性,忽视了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关系,忽视了教与学的创造性。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这样写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教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个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 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别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态度。由此可见,现在的教师职责已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更多地激励思考,教学要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创造的活动来适应这一变化。
在传统意义上,在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为了省时省力,见效快,教师作为"唯一"知识拥有者向作为知识接受者的学生灌输知识,不管学生是否在听讲,也不管学生是否愿意听讲,教师就只顾把一节课的内容讲完为止,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学生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时间稍长,注意力不集中,就不知教师在说什么,再往后干脆什么都不听了。因此,在新形势下,教师要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活思维,鼓励提问,大胆猜想,设计实验,分析论证,交流合作,努力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传统的教师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是起主导作用,教师说,学生听,"填鸭"式的模型,在新形势的要求下,教师应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一节课,如一台晚会,教师是晚会的主持人,课堂是舞台。通过教师这个节目主持人的提问,引导,引出一个个的问题,就是一个个精彩的节目,而精彩的节目就必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交流,思维得到拓展,个性得到解放,创造性得到发挥。教师要彻底摒弃"唯我独尊"的观念,要相信学生的能力,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选择适当的时机让位于学生,让学生走向讲台,施展才华,实行角色的互换。比如,可以推荐学生分析这节课教与学的过程,说自己的体会,谈这节课教与学的其他方法,三言两语,师生平等讨论,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时空,学生自主操作,这样,更有利学生积极思维,动脑,动手,动眼,动耳,动用尽可能多的感官,学生的创造精神,独立性,自主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2.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讨论思考的自主时间
有一种现象,在课堂上,也让学生讨论,交流,这只是公开课上做给领导和听课老师看的,有的是经过几次的演练,事先安排好的,比如,我就见到这么一种情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分组讨论,教室里一片讨论声不绝于耳,给人的感觉是小组讨论真热烈,两三分钟,教师"停",学生全部安静下来,紧接着小组代表发言,学生的发言跟书里写的结论是完全一样的,你说这是课改吗?不,不是的!因为学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是根本不可能把问题彻底弄明白,多数学生是来不及思考的。新课程的要求不是这样的,不能是形式上的课改,应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通过亲身的体验,积极的讨论思考,来获得知识并且知道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这就不得不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要不然就无法实现新课改。还有一种现象:教师在备课时有考虑学生会怎么想?怎么问?留给学生思考,留给学生学的时间"霸占"了,教师积极地说,学生拼命地跟着教师的节奏听 ,转眼快下课了,只好草草收场。这是一种停留在备课环节上的课改,实际走的又是'老路"。 而要把某过程做透做细,给学生留足时间,让学生想,让学生说,让学生思考,自主探究问题。学生的收获不仅是知识和技能上的,而且这个过程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及能力起内化作用,它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
3.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有机整合,渗透到教学中去
教师大多关心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而忽视学习的方法,过程,忽视 要求,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不是在知识与技能加上情感,态度,价值观而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有机整合,有意识地去渗透,去追求,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关注情感与态度的变化,使其成为教学的血与灵魂的统一。教师应看到新形势这一价值追求的生命力和它将来的长效。学生在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过程中,可能有时会遇到挫折和失败,也可能花了很多精力和时间,结果一无所获。但他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发展,创造。创新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发展的内在要求。
辩论的认识范文4
电视直播节目主体的交际过程
在电视直播节目中,主持人和电视受众构成了信息传播的两端。在此过程中,主持人通过内在的情感和外在的语言表达完成同受众交流的过程。根据维索尔伦的观点,“任何交际的过程实质就是一个在语境制约下不断选择的过程”。电视直播过程也不例外,主持人和电视受众的交际过程也是一个受到语境制约的选择过程。这种选择发生在两个层面,一个是主持人根据语境系统对情感的选择,一个是主持人依托内在的情感对语言载体的选择,这种选择同样受到语境系统的制约。
在情感控制方面,以往的学者提出用理智来控制,实际上这种提法过于抽象,也不利于主持人的具体把握。而制约主持人的情感因素,主要是语境系统和语言载体,因此,主持人要想有效控制情感,也必须从这两个方面着手。
语境系统控制
语境系统是主持人在控制情感时首先要考虑到的因素。对于主持人而言,语境控制更多的是一种被动控制,而非主动控制,这是由语境客观性的特点决定的。虽然主持人可以主观地为交际创设一定的语境,但在整个语境系统中仅是非常少的一部分,而在电视直播节目中所占比例就更少了。电视直播节目的语境系统,包括静态语境和动态语境两个子系统。其中动态语境系统是电视直播节目语境的特点所在。这种动态性主要是指直播过程中不断变化的背景事件和时空要素。如奥运赛事直播解说中不断更新的实时赛事状况,汶川地震直播报道中动态的灾情变化等,这些都是动态语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主持人情感控制应遵守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主持人能够实时地根据不断变化的语境调整其情感。特别是那种语境突变性强的直播节目,这种情感的即时控制就显得更加重要。在汶川地震的直播报道中,新的伤亡和新的余震的发生、新的生命奇迹的出现,这些语境要素的不断更迭,均要求主持人依照语境对情感作出相应控制,以更好地完成情感表达,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这不是仅仅用理智就能完成的。在《爱的奉献》大型直播晚会中,整个晚会都笼罩在地震所带来的沉重的情感中,但是当小白灵的父母突然找到这一突变语境出现时,主持人白岩松适时地对其沉重的情感作出了有效控制,调节为相对轻松的。“我以最快的时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还记得刚才在舞台上用她的泪水和讲述感动了我们所有人的小姑娘白灵吗?”整个语音语调都同语境变化之前的表达有了明显变化,显得非常协调。这就是语境被动控制所取得的传播效果。
在主持人情感控制中,静态语境系统控制同样非常重要。它主要包括吴郁提出的宏观语境、中观语境和微观语境中的节目类型语境。宏观语境则包括社会语境、文化语境、民族语境、地域语境和时代语境;中观语境包括媒体语境和主持人的职业角色语境。这些语境要素中,对主持人情感控制最突显的是中观语境,它要求主持人应时刻记住自己媒体人的角色,不能完全依靠自己的个人情感驾驭节目情感,在根据动态语境作出相应调整后的情感尺度应由媒体语境来决定。在奥运会的直播解说中,有些主持人在情感控制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而有些主持人则忘记了自己媒体人的角色,没有做好语境控制,以至于影响了整个节目的播出效果。
语言控制
语言控制是主持人情感控制的又一个重要方式,它同语境控制的被动不同,主持人可以利用语言载体主动地对其情感加以控制。这里面的语言控制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语言内容控制、语言形式控制和副语言控制。
语言内容控制。语言内容控制是整个语言控制的核心部分,语言内容控制的好坏对情感控制影响巨大。语用学认为语言交际必须要遵守礼貌原则才能够顺利完成。电视直播节目的语言交际也一样,主持人的情感控制首先就是要求语言内容的礼貌控制。在电视直播节目中,主持人礼貌控制不仅是对电视受众的直接的礼貌控制,还包括对其他涉及人的礼貌控制。主持人通过语言内容礼貌控制的方式完成情感的基本控制,脱离了礼貌控制,主持人的情感必然失控。
信息量控制也是语言内容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电视直播节目中,主持人的情感易受动态变化语境的影响而失去应有的尺度。从大量的失控事实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失控的主持人提供的信息量都存在不足,都只是对当前事件的感性解读,缺乏足够的信息量。因此,这就要求主持人能够通过信息量控制,增加信息量来更好地控制情感表达。在讨论信息量控制时,就必须结合信息相关度控制。这两种控制在控制情感过程中是综合起作用的。所谓的信息相关度是指信息同情感的相关度,或者同语境的相关度,特别是与即时语境的相关度。主持人在情感失控时,信息的相关度往往最高。因此通过信息相关度的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对情感的控制。一般来说,信息的相关度跟信息量成反比,信息量越大,信息的相关度就自然下降,因此在主持人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通常是采用二者结合的方式来达到控制情感的目的的。
语言形式控制。语言形式是语言内容的外在表现,在电视直播节目中更多表现为语音形式,它主要包括语速、语调、停连以及音色等几个方面。因此,语言形式控制实际上就是这几个层面的控制,这些子控制方式并不是单独发挥作用,也包括综合发挥作用。在这些控制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就是音色的控制,这要求,在电视直播中,主持人在音色方面应做好控制,绝不能出现音色失控的情况,无论情感突变的情况怎样,主持人都应该首先考虑音色的控制,这是情感控制的最基本要求。
此外,主持人还通过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以及停连的长短来对情感加以控制。语言形式对情感的控制主要发生在两个方面,首先是随着动态语境的变化、语言形式对情感变化的控制,即通过语言形式的控制更好地控制情感变化。在电视直播节目中,语境的变化可能随时发生,而情感的变化能否跟上语境变化的脚步,语言形式的控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爱的奉献》赈灾直播晚会中,在得到小白灵的父母已找到的消息后,在这一突变语境冲击下,白岩松有效地通过语言形式控制完成了对其情感由悲痛到轻松转变的控制。此时白岩松的整个语速明显加快,语调明显提高,语气表现得也较为轻松。其次是对大悲、大喜情感的控制。一般来说,大悲的情感应该采用较慢的语速、较低的语调、较长的停顿来表达。大喜的情感则采用较快的语速、较高的语调、较长的停顿。虽然说基本如此,但是主持人应该控制好这些要素的度。《爱的奉献》赈灾晚会中主持人都发挥了极高的水平,在巨大的悲痛情感的笼罩下,各主持人都成功运用语言形式控制了自己的情感,几乎没有情感失控的现象。如董卿在介绍三个来自灾区的学生时,整个语速大致控制在每分钟140个字,停顿时长在2秒以上的6处,整个语调非常低沉。这些语言形式在控制其情感表现时起到了非常突出的作用,使得悲痛情感恰当地呈现,没有任何的失控。
副语言控制。这里的副语言主要指体态语言。副语言和语言本体一样传达着信息和情感,它在整个情感控制中也占有一席之地,但是有时它所发挥的作用有限,像在现场体育解说中,主持人的副语言基本不会呈现给观众,因此就不存在副语言控制了。副语言控制主要包括表情语控制和肢体语控制两部分。在这两部分控制中,主持人运用最多的是目光语的控制、脸部肌肉表情控制和手势语控制这几种方式。具体采用何种控制方式,每种控制方式运用什么技巧,这些都是以即时的语境为依据的。一般来说,副语言在控制主持人情感表达中有两种作用。首先是控制情感变换的媒介。有时动态的语境发生变化时,主持人的情感也要随之变化,而控制这种变化的媒介往往运用副语言。其次是作为调节情感的工具。主持人有时情感过于强烈时,副语言也是很好的控制方式。如在《爱的奉献》中,当小白灵说话时,很多观众都泪流满面,而董卿却通过副语言控制――将她的脸后转,瞬间获得了一种调节。在周涛对岳红的采访中,岳红的表现非常伤心,周涛此时在听岳红说话时也已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此时周涛没有用太多的语言,而是选择了给岳红一个拥抱,及时控制了自己的感情。
总结
对电视直播节目的情感控制而言,无论是语境控制、语言内容控制、语言形式控制,还是副语言控制,都不是独立发挥作用的,而是一个通过整合后的整体运作过程,这就要求主持人在进行情感控制时,应综合考虑这些控制方式,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方式,只有这样主持人才能真正成为节目情感的驾驭者。
参考文献:
1.P.Brown&S.Levinson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Politeness Phenomena.,1978.
2.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London:Arnold,1999.183.
3.吴郁:《主持人的语言艺术》,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4.陆锡初:《节目主持人概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
5.周敏燕:《对主持人情感控制的思考》,《传媒观察》,2008(7)。
辩论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公司变更;债权人利益;影响;保护
中图分类号:G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7-0295-02
1 公司的各种变更方式对债权人利益的影响
1.1 公司合并对合并各方债权人利益的影响
首先,在公司合并的程序上,对债权人有不利影响。根据我国公司法第175条的规定,合并前各公司的债权、债务,在公司依法合并后,全部归属于合并后的新公司。据此规定,似乎解散的公司的债权人的债权可以得到保障,公司合并不会对债权人的利益产生影响,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公司法第175条规定的合并前各公司债权债务由合并后的公司承担,属于公司权利义务的概括承受,且属于法定的概括承受,无须取得债权人的同意。由此可知,合并各方的债务依法直接由合并后的新公司承担,其债权人无法表示不同意见,这与债务转移的一般规定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债务人转移债务应当经过债权人同意,因为债务人的资产状况如何是债权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条件,债务人转让债务时,受让人是否具有承担债务的能力,是债权人最为关心的,在转让债务时,就应当允许债权人对受让人的偿债能力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同意该债务转让。如果不经债权人同意就转移债务,很有可能发生债务人和受让人恶意串通损害债权人利益的情况,因此转让债务应当经债权人同意。在公司合并的情况下,合并各方的债务由合并后的公司承担,这也是一种债务转让,理应取得债权人的同意,但我国公司法没有作出这种规定,使得债权人无法在合并过程中对合并进行监督,从而不能及时保护自己的权利。
其次,公司合并后,其财产、债务状况的变化,也会对债权人的利益产生不利影响。公司合并后,其财产增加的同时,债务也随之增加,财产与债务数额对比的变化不同,对债权人利益的影响也不同。根据合并各方参与合并的目的,可以将其分为积极合并者和消极合并者,积极合并者参与合并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公司规模,进行多样化经营;而消极合并者参与合并的目的则是为了减少风险以及在无力经营时避免破产。对消极合并者的债权人来说,公司合并一般会有利于其债权的实现,这种合并,一般不会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对积极合并者的债权人来说,公司合并后往往会不利于其债权的实现,这种合并,会对其债权人的利益造成损害。另一方面,从参与合并的各公司财产与其债务的关系看,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公司财产数额低于债务数额,二是公司财产数额超过债务数额。 因此公司的合并就存在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合并的各公司的财产均超过其债务;第二种情况是合并的各公司的财产均低于其债务;第三种情况是合并的各公司的财产,有的超过其债务,有的低于其债务。如果是第一种情况,则合并后的新公司的财产数额也将超过债务数额,这种合并,不会直接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则因为合并的各公司财产数额与其债务数额之间的差额一般不会完全相同,因此合并对各债权人的影响也就不同,对债务数额超过财产数额不多的公司的债权人来说,其利益受到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在公司合并时,应当给予这些债权人表达自己意见、从而维护自己利益的权利。如果是第三种情况,则财产超过债务的公司的债权人的利益会因为合并而受到较大的影响,因此法律应当规定这些债权人在合并过程中拥有一定的权利,以维护其利益。
1.2 公司分立对分立各方债权人利益的影响
公司分立有派生分立和新设分立。在派生分立的情况下,原公司继续存在,因此对公司债权人来说,债务人形式上仍然保持原样。但实际上,该债务人的资产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其承担债务的能力降低,对此情况,债权人未必知道。因为公司法第176条规定,公司应当自作出分立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接到通知的债权人自然会知道公司分立的事实,而未接到通知的债权人很有可能不知道此事,因为从实际情况看,现代的人们用于看报纸的时间并不多,并且,即使看报纸,也不一定正好就能看到刊登分立公告的那份报纸。因此,通过刊登公告来告知人们公司分立的事实,并不一定能产生实际效果,而任何一项法律制度,都应当考虑到其实际效果,否则,法律的规定也就失去了意义。在新设分立的情况下,原公司解散,成立若干个新公司,债务人从形式上看已经不存在,接到分立通知的债权人,可以很容易确定公司分立后的债务承担人,但对未接到通知的债权人来说,寻找到分立后的各公司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债权人连分立后的公司有哪些都不知道,其如何去要求分立后的各公司承担连带责任?虽然最终债权人应当能够找到分立后的各公司,但这必然需要一定的时间,分立后的各公司的财产很有可能在这段时间减少,从而导致其偿还债务的能力降低。债务人是否向债权人发出有关公司分立的通知,并不影响其分立工作的进行,既然如此,债务人又何必一一向债权人发出通知,从而给分立制造麻烦呢?尤其是那些以公司分立为手段而逃避债务的公司,更是不会主动向债权人发出通知的。因此目前的法律规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1.3 公司其他重要事项的变更对债权人利益的影响
公司其他重要事项的变更是指公司除合并、分立以外的重大变化,如公司经营范围、注册资本、名称、住所等的变化。公司其他重要事项的变更,涉及范围较广,有的对债权人有较大影响,有的影响则较小。影响较大者如公司注册资本减少;影响较小者如公司名称、住所等发生改变等。本文只探讨对债权人利益影响较大的“注册资本减少”这一公司变更形式。
“资本不变原则”是公司资本的三大原则之一,该原则要求,“公司的资本一经确定,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改变。”因为减少注册资本将会减弱对债权人的保护,损害债权人的利益。但如果公司为了缩小经营规模,或者出现资本过剩、因亏损严重致使其资本额与实有资产差额悬殊等情形时,则应当允许公司减少注册资本。公司依法减少注册资本时,应当保证债权人的利益不因此受到损害,为此应当赋予债权人一定的权利,使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公司注册资本减少的程序。我国公司法第178条对公司减少注册资本的程序作出了规定,与前述公司分立的程序类似,即通知债权人和在报纸上公告,因此其存在的问题与公司分立中存在的问题相同。
2 公司变更时,债权人应当享有的权利
(1)对公司变更的知情权。在公司合并、分立、减少注册资本时,《公司法》规定应当通知债权人,并且要在报纸上公告;但《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却不要求公司在办理变更登记时提交已向债权人发出通知的证明材料,这样就会使得公司在变更时,即使明知其债权人有哪些,也不向其发出通知,债权人因此无法及时得知公司变更的情况,从而不能及时、充分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因此,我认为,应当修改关于公司变更登记的有关规定,将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变更通知的证明作为申请变更登记必须提交的材料,从而保障债权人对公司变更的知情权。
(2)对公司变更的否决权。即公司在进行合并、分立、减少注册资本之前,应当取得债权人的书面同意,否则,公司不得变更。修改前的公司法规定,公司发生合并、分立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否则,公司不得合并、分立。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只规定,在公司合并时,债权人可以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没有规定在公司分立时债权人有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担保的权利,也没有规定当债务人没有按债权人的要求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担保时,债务人应当承担公司不能合并、分立的后果或者其他不利的后果。公司法的这种规定,提高了公司合并、分立等变更行为的效率,但对债权人来说,是不公平的。因为债权人在自己的利益可能受到不利影响时,没有有力的手段防止这种不利影响的发生,从而无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也许有人认为,如果赋予债权人对公司变更的否决权,则可能会出现个别债权人故意不同意债务人变更、从而影响债务人利益的不当行为。但我认为,在债务人变更过程中,债权人最为关心的是自己的债权能否得到偿还,虽然从理论上不能排除个别债权人故意阻碍债务人公司变更的可能,但在实践中这种情况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并且,即使有这种个别的债权人,也不应因个别债权人的不当行为而在制度层面损害全体债权人的合法利益。
(3)要求公司股东、董事给予赔偿权。公司在变更过程中涉及到的债权人,是公司的债权人而非公司股东、董事的债权人,因为公司具有法人资格,其应当独自承担自己的债务;并且,根据债的相对性原理,债权人也只能要求公司承担债务。但是,如果因为没有及时告知债权人公司变更的情况,使得债权人无法及时主张权利,从而导致债权不能及时得到偿还或者足额偿还的,公司的股东、董事应当对债权人的这些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因为公司的变更行为实际上是由公司的股东和董事共同完成的,其在公司变更过程中没有及时告知债权人公司变更的情况,从而导致债权人的债权受到损失,这已经构成了“债权侵权行为”。所谓债权侵权行为,“是指债的关系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故意实施妨害债权实现,使债权人因此遭受财产利益损害,应当承担损害赔偿等民事责任的侵权行为。”债权侵权行为也是一种侵权行为。根据我国民法学界多数人的主张,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四个,即加害行为的违法性、损害事实、加害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行为人的过错。对于公司的股东和董事来说,他们明知自己不通知债权人的行为是违法的,并且知道这样会给债权人造成损失,但仍然不通知债权人,从而使债权人的债权受到损害,其不通知债权人的行为与债权人的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因此他们的行为具备了侵权责任的四个构成要件,应当对这些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综上所述,在公司发生变更时,必然会对债权人的债权发生影响,因此应当赋予债权人一定的权利,以对公司的变更进行制约,从而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当然,在规定债权人有进行制约的权利、从而保护了债权人的利益时,也要注意不能因此而影响公司变更的正常进行,如何妥善地在两者之间达到平衡,协调两者的关系,确实是比较复杂的一个问题。本文从维护债权人的合法利益出发,提出了债权人应当拥有的一些制约性权利,这些制约性权利对债权人来说是否全面、妥当,还是可以进一步研究的。
参考文献
[1]石少侠.公司法教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辩论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活动教育;德育;学生;教育工作者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3-0229-01
在实际教学中,活动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和推崇。如何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让活动这一形式成为学生发挥个性,进行更有效的德育教育成为现代教育战线的园丁们不断探索的领域。活动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种重要的互补,能够使得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张扬个性,并达到德育的效果,越来越多的教育者们开始不同程度地使用这一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教育手段,这也是教育领域对于新的教学模式的一种探索。
一、活动育人——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将活动带进教学,是从改革开放以后逐渐兴起的一种教学手段,在教学理念不断更新中,教育者们逐渐意识到全方位的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而这也是活动教育能够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
(一)突破常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比较少的,只有在课堂提问中才有很少的互动和对话,而这正是传统教学手段的单调和保守导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发挥,因为使得学生个性得不到张扬。活动教育正好能够弥补这个缺陷,使教育活动真正从学生——这个教育活动的主体全方位的进入“学习——教学”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形成互补。
(二)充分张扬学生个性
学生千千万,而每个都是不一样的,如何使得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是现代教育理念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展现并且给予正确的引导,才能达到因材施教的育人目的。校园是学生充分展现个性的地方,学生展现个性的时候也就是活动的时候,“读书—听课—作业”这种模式在整个学生教育的过程中占据的比重越大,那么学生的个性得到展现的机会就会越少。反之,充分利用活动,并在活动中及时给予引导,才能更加有效的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让每个学生更加自由、充分地得到教育,健康地成长。
(三)彰显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包括校风、校容、气质在内的校园性格的外在体现。一个没有自己特有的校园性格的学校,是不可能走在教育领域的前沿的。因而,朔造校园性格,彰显校园文化,活动教育是其必不可少的一环。很多学校有自己的学校节日,比如校园文化节、劳动周、敬老日等自己的节日,加上法定的节日,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校园文化。而这些文化的形成都与活动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都是通过活动教育才能达到的。因而,在活动育人的理念在学校的发展中愈显重要。
二、“活动育人”的展开
(一)尊重个性
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正是由于具有个性,才能使学生成为与众不同的一员。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是张扬学生个性的前提。而只有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才能引导学生的个性朝更健康和有利的方向发展,才能使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得到自由的发展,日后成为不同领域中的人才。因此,对于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足够的尊重和必要的引导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长期不懈的工作要求。
(二)突出教育性
“活动育人”的终极目的就是通过活动教育这一新的教育手段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让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那么,在整个活动中,就必须将教育的目的和原则贯彻到整个活动的始终,才是活动的意义所在。
让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第二课堂是学生深刻理解课本知识,也是学习课本以外知识的重要渠道。因此,活动的设计必须围绕这个教育目的来展开。例如,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分析能力,可以设计“市场物价知多少?”的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时间对市场物价进行调查访问,然后让学生对自己所调查的情况进行一个简单的归纳总结。这样,学生通过对市场的物价调查,而且还进行简单的总结,是对个人的沟通能力、分析能力的一种锻炼,也拓展了对社会的认知。
让学生的知识得到拓展。例如,开展“每人讲一个成语故事”,让每个学生通过课后的准备,学习到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而每个人在课堂上将自己收集到的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又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知识。这样,通过讲故事,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听同学讲故事,往往比听老师在讲台上讲更认真,收到的教学效果更大;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都得到了充分的调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反思。从活动中学到知识,是活动教育主要目的,而让学生从活动中思考,学会做人的道理,也就是进行德育教育,是活动育人的另外一个重要目的。利用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活动的设计者,也就是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们,需要把这个问题在设计活动的时候考虑进去。一次活动的开展,学生的知识得到了长进,这仍未能达到活动的目的。让学生通过活动进行反思,明白其中的道理,最终形成符合社会道德的价值观,才达到活动的德育目的。
(三)突出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已经固定在现代的教育理念中。而活动正是一个让学习成为学生自主构建的过程,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如何突出活动的自主性,真正回归到学生的思维模式,需要在活动设计中必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让学生参与到活动的策划和组织中,是调动学生主动性的有效途径。在活动的策划和组织上,让学生参与其中,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活动的组织和策划完全有教师来完成,那么学生往往会进入一种被动的状态。如果从组织策划到活动的开展的整个过程都有学生的参与,整个活动就成为了学生自己的活动。而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只需要从整体上把握整个活动的走向,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学生适当的建议和意见。那么,整个活动将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师生平等参与活动,也能使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与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保持平等,才能更大程度上使学生的主动性在活动中体现出来。例如师生讨论,老师——学生分工管理班级,等等。都是让学生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在活动中,每个人的地位都是一样的,学生的才能得到更大的张扬。
(四)突出创新性
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动力,没有创新的教学将会停滞不前。实现“活动育人”的教学目的也需要广大教育工作中们不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一个再好的活动教育,如果没有任何创新,也将会使学生感到乏味,逐渐失去兴趣。
那么,如何让活动教育有所创新,可以从活动主题和形式上入手。同样的活动,如果赋予不同的目的和内涵,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例如,儿童节的活动是小学里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对于活动的主题,如果每年都是一样的,那么就失去了活动教育本身的意义了。假如去年儿童节的主题是“未来的构想”,那么,今年就不妨以“独立成长”为主题,开展野炊活动,让学生培养自己动手的能力。这样一来,每年的儿童节的活动就会不一样,而学生们在不同的活动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三、小结
活动育人是一个需要教育工作者们坚持不懈的一个现代教育理念。在教育实践中,充分尊重学生个性,让学生个性得以张扬,因势利导,才能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活动教育要求教育工作者充分利用活动在教育中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让教与学打破单一、常规的模式。在活动中坚持教育性原则,大胆创新,努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才能使教育事业在教育改革与探索中不断发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更好地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严冰、朱坤.发挥校园文化功能提升学生精神素质[J].教学研究,2007年.
[2]周达章、吴高龙.中学主题班会的设计和有效实施之我见[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