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市场经济风险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市场经济风险范文1
关键词:金融创新风险防范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创新的涵义
20世纪20年代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其名著《经济发展理论》中认为创新是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包括新产品的开发、新生产方式或者技术的采用、新市场的开拓、新资源的开发和新的管理方法或者组织形式的推行。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研究的对象是广义的经济发展中的创新。对于金融创新,本文的界定为:金融业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具体是指金融管理当局或金融机构为追求宏观效益或微观利益而对其机构设置、业务品种、市场结构及制度安排等方面进行的创造性变革和开发活动。金融创新的具体内涵包括:金融业务创新、金融市场创新和金融制度创新。
二、金融创新风险的形成原因
1.金融创新通过影响货币供应量而使通货膨胀成为可能。商业银行的新型负债账户、可转让存单、证券化贷款等金融创新创造了新的货币供给。而现代金融业电子化的进程加快,电子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金融交易效率,从而提高了货币流通速度。另外,金融创新通过电子化交易、创新的工具等扩大了货币乘数。以上都增加了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调控信贷规模的难度。
2.金融创新弱化了金融监管的有效性。金融创新,一方面,导致金融监管的领域扩大,对象增多。除了对于传统机构的监管,监管机构需要对投资公司、基金公司等新型的金融和准金融机构监管;另一方面,由于表外业务规模的扩大,表外风险随时都能转化为真实的风险,对于表外业务的监管难度也在增加。
3.金融创新降低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金融创新使得各种金融机构原有的分工界限日益模糊,降低了金融机构的稳定性。大量的金融创新工具为投机活动提供了诸多“冲击市场”的手段。金融创新推动了金融市场、资本流动的国际化,使局部的金融风险能够迅速转化为全局的金融风险。三、防范金融创新风险的配套措施
1.完善和加强金融监管体系,构建符合国际惯例的监管模式,积极防范金融风险。监管当局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应积极支持和引导金融创新。
(1)创新监管理念。监管当局应变合规性监管为合规性和风险监管并重,在鼓励法人内部风险监控的同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提高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水平。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监管经验,积极构建市场化、国际化的金融监管模式。将金融监管的重心放在构建各金融机构规范经营、公平竞争、稳健发展的外部环境上来,更多地运用新的电子及通讯技术进行非现场的金融监管,对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备付金率、呆坏账比例等指标实行实时监控,以此来提高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快速反应能力。
(2)金融创新方式应以原创型为主。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已有的金融创新多为引进吸纳型创新,技术原创型创新不够,致使已有的创新科技含量低,运用效果差。在确定面向新世纪的金融创新主攻方向时,我们应选择技术原创型创新为突破口。其依据是:第一,技术原创型创新代表着当今国际主流,以此为突破口,可以发挥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赶超优势,保持金融技术上的高起点。如果总是跟在别国后面亦步亦趋,模仿仿制,就会失去先机、受制于人,而且失去金融创新产品先期投放市场的巨大效益,造成亏损风险。第二,在我国还存在比较严格的金融管制的情况下,技术原创型创新受金融管制的程度相对较小,因此比较可行。
2.进一步完善金融创新的环境。健全金融法律法规体系。法制与监管状况构成国有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主要外部环境,金融创新同法制与监管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国有商业银行只能在法律和规章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各种要素和条件的分解与组合,创造出新颖的、更富有效率的金融工具、交易种类、服务项目和金融管理方式,决不能把违法违规行为与金融创新混为一谈。其次,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必须服从金融监管,同时金融监管也应有明确的边界,不应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只要商业银行没有违反管理条例和法律条文,其创新活动就要受法律保护。
金融创新在前,而金融创新的风险管理在后,在此期间有一个时间差,为了保证管理的有效性,一是要加大对已经出台法律的执法力度,做到依法办事、违法必纠。二是对目前尚缺、配套条件难以一步到位的个别条款,要通过补充条款予以过渡,规定一定时间必须到位,同时要对金融创新之后所涉及的法律条文适时进行修订,以适应金融创新有序发展的需要。
3.充实监管人员,提高综合素质。一是将政治素质高、懂法律、精通金融业务的员工充实到监管岗位上;二是加大培训力度,培养出一大批懂得国际金融、了解金融风险、洞悉金融创新业务的复合型金融监管人才;三是落实监管责任,明确监管人员对于金融创新业务的风险监测、风险处置过程中的监管权力和责任,并改进监管手段、鼓励金融监管手段的创新,以金融监管手段的创新应对金融业务的创新。
4.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随着金融市场的全球一体化,金融创新具有国际化特征,一国金融监管部门在进行监管时通常是鞭长莫及,这就要求各通过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各国监管机构与国际性金融组织的合作与协调,能够有效的降低金融创新风险。金融创新监管的国际监管可以从国与国之间的协作监管;二是国际性组织对其成员国所进行的风险监管出发,加强各国金融监管部门的合作,对国际性的金融创新实行统一的监管标准,确保金融创新既有效率,又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刘志新:试析金融创新的风险表现与防范[J].广西金融研究,2003,(S1)
市场经济风险范文2
关键词:市场经济;财务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1-0195-02
0 前言
风险概念最早是古希腊哲学家伯利克利提出的,他认为风险不是要预言未来,而是要为未来做好准备。以后人们在对风险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风险不仅可以带来超出预期的损失,也可能带来超出预期的收益。于是,出现了一个更正式的定义:“风险是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市场经济最主要的活力就来自于其不确定性,也就是风险,风险既可能为经营者带来莫大的机会也可能带来难以想象的损失。风险是市场的灵魂,无数风险的集合就构成了市场。一个企业的赢利能力与其防范风险的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规避风险、控制风险的能力,就不可能有赢利能力。因此,如何控制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所以,企业在确定财务风险控制目标时不能一味追求低风险甚至零风险,而应本着成本效益原则把财务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之内。现着重从以下几点来谈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控制企业财务风险。
1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风险防范机制
1.1 控制负债比例,合理安排资本结构
目前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 具体表现在负债比例过高。很多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70%以上。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 偿付能力严重不足, 由此产生财务风险。负债比例是可以控制的,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安排资本结构,适度负债,使财务杠杆利益抵消风险增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 改变单一的贷款融资方式, 合理选择发行股票、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及商业信用等方式, 以“ 融资组合”的方式筹集企业经营所需的资金, 降低融资成本,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调整企业的资本结构。对企业资本结构进行调整, 对不同来源和不同期限的资金进行合理搭配, 从而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
1.2 加强投资项目的论证,提高投资收益
由于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盲目的多元化投资,投资前缺乏风险评估,投资责任不落实,一心一意想着扩大企业规模,重经营而轻管理,时间长了就会出现问题。由于决策失误及盲目投资导致一些企业产生巨额投资损失的例子不胜枚举, 例如:日本的八佰伴公司,是日本最大的百货公司,也是全世界最大的零售商之一。因为决策不当,盲目扩张,就了。在调查中发现,导致八佰伴破产的致命原因之一就是其低估了经营非核心业务的风险,在急速成长过程中,其逐渐背离了百货和超市的主业,而投资发展地产、饮食、食品加工和娱乐等辅业。
要减少决策失误而造成的投资损失,首先,公司高层和前线员工必须熟悉企业业务以及与之相关的风险,只有这样,才可能减低因为无知或被欺骗而产生的损失。
其次,企业必须避免制定不切实际的目标或盲目扩展投资,使企业承受无谓的风险。
另外,企业在做出重大投资前,需要对各类风险做全盘考虑,包括考虑投资后的市场会否出现逆转、产品会否被新的技术淘汰、市场是否会出现新的竞争而影响产品的价格等等。比如对新上马的项目, 一是要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对投资的区域、行业、时间, 以及以什么方式投资, 都要进行可行性论证, 以避免投资风险。同时, 还要结合投资成本、静态回收期、投资回报率、该项目的发展前景等方面综合考虑。二是投资规模要适度, 资金投向要合理配置。不能贪大求全, 否则不利于风险的分担。三是要树立抵御风险的信心。
1.3 加强对现金的管理
常言道:“会计数字只是参考意见,现金才真正令你感到踏实。”我们都知道,现金是企业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所有犯案、挪用公款和偷窃行为均与现金有关。因此,企业对现金和现金流量需要格外留神,这其中包括基本内控措施,例如授权签署现金的收发、批核和转账,也应建立适当的内部程序,对现金进行核对、监察和编制调节对账表。
2 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和应变能力
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 它也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 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 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例如世界原油价格上涨导致成品油价格上涨, 使运输企业增加了营运成本, 减少了利润, 无法实现预期的财务收益。企业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虽然存在于企业以外, 企业无法对其施加影响, 但并不是说企业面对环境变化就无能为力。为防范外部环境的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 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 制定多种应变措施, 调整财务管理政策, 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降低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3 深化企业风险管理文化、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
(1)在财务活动过程中, 追求利润最大化和面对风险是分不开的, 任何因害怕面对风险而试图回避风险的方案都是行不通的。所以, 企业管理当局、特别是核心决策层, 树立正确的风险观极为重要, 这决定着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前程。要建立健康的企业文化及价值观,企业必须由上而下,身体力行,建立严谨的“党风”,使员工能上行下效,企业要订立管理原则和行为规范,通过绩效管理的方法,鼓励员工正确的行为和态度。
(2)以诚信为本,培养良好的商业信誉。企业在对外进行业务交往中, 难免要与银行、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供应商和广大客户打交道, 因此, 树立自己的商品品牌、追求诚信的经营理念、在业务工作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商誉, 这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它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和增强抗御风险的能力。
结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生存就必然要面对风险。所以要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本文从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内外部原因及其控制以及企业风险管理文化三个方面论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防范财务危机,从而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康维娟.风险管理:如何防范企业“地震”[N].中华工商时报,2008-7-24.
[2]CEC集团公司总经理杨晓堂谈企业风险控制.中国经济时报2005-5-11.
市场经济风险范文3
[关键词] 金融创新 风险防范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创新的涵义
20世纪20年代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其名著《经济发展理论》中认为创新是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包括新产品的开发、新生产方式或者技术的采用、新市场的开拓、新资源的开发和新的管理方法或者组织形式的推行。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研究的对象是广义的经济发展中的创新。对于金融创新,本文的界定为:金融业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具体是指金融管理当局或金融机构为追求宏观效益或微观利益而对其机构设置、业务品种、市场结构及制度安排等方面进行的创造性变革和开发活动。金融创新的具体内涵包括:金融业务创新、金融市场创新和金融制度创新。
二、金融创新风险的形成原因
1.金融创新通过影响货币供应量而使通货膨胀成为可能。商业银行的新型负债账户、可转让存单、证券化贷款等金融创新创造了新的货币供给。而现代金融业电子化的进程加快,电子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金融交易效率,从而提高了货币流通速度。另外,金融创新通过电子化交易、创新的工具等扩大了货币乘数。以上都增加了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调控信贷规模的难度。
2.金融创新弱化了金融监管的有效性。金融创新,一方面,导致金融监管的领域扩大,对象增多。除了对于传统机构的监管,监管机构需要对投资公司、基金公司等新型的金融和准金融机构监管;另一方面,由于表外业务规模的扩大,表外风险随时都能转化为真实的风险,对于表外业务的监管难度也在增加。
3.金融创新降低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金融创新使得各种金融机构原有的分工界限日益模糊,降低了金融机构的稳定性。大量的金融创新工具为投机活动提供了诸多“冲击市场”的手段。金融创新推动了金融市场、资本流动的国际化,使局部的金融风险能够迅速转化为全局的金融风险。
三、防范金融创新风险的配套措施
1.完善和加强金融监管体系,构建符合国际惯例的监管模式,积极防范金融风险。监管当局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应积极支持和引导金融创新。
(1)创新监管理念。监管当局应变合规性监管为合规性和风险监管并重,在鼓励法人内部风险监控的同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提高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水平。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监管经验,积极构建市场化、国际化的金融监管模式。将金融监管的重心放在构建各金融机构规范经营、公平竞争、稳健发展的外部环境上来,更多地运用新的电子及通讯技术进行非现场的金融监管,对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备付金率、呆坏账比例等指标实行实时监控,以此来提高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快速反应能力。
(2)金融创新方式应以原创型为主。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已有的金融创新多为引进吸纳型创新,技术原创型创新不够,致使已有的创新科技含量低,运用效果差。在确定面向新世纪的金融创新主攻方向时,我们应选择技术原创型创新为突破口。其依据是:第一,技术原创型创新代表着当今国际主流,以此为突破口,可以发挥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赶超优势,保持金融技术上的高起点。如果总是跟在别国后面亦步亦趋,模仿仿制,就会失去先机、受制于人,而且失去金融创新产品先期投放市场的巨大效益,造成亏损风险。第二,在我国还存在比较严格的金融管制的情况下,技术原创型创新受金融管制的程度相对较小,因此比较可行。
2.进一步完善金融创新的环境。健全金融法律法规体系。法制与监管状况构成国有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主要外部环境,金融创新同法制与监管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国有商业银行只能在法律和规章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各种要素和条件的分解与组合,创造出新颖的、更富有效率的金融工具、交易种类、服务项目和金融管理方式,决不能把违法违规行为与金融创新混为一谈。其次,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必须服从金融监管,同时金融监管也应有明确的边界,不应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只要商业银行没有违反管理条例和法律条文,其创新活动就要受法律保护。
金融创新在前,而金融创新的风险管理在后,在此期间有一个时间差,为了保证管理的有效性,一是要加大对已经出台法律的执法力度,做到依法办事、违法必纠。二是对目前尚缺、配套条件难以一步到位的个别条款,要通过补充条款予以过渡,规定一定时间必须到位,同时要对金融创新之后所涉及的法律条文适时进行修订,以适应金融创新有序发展的需要。
3.充实监管人员,提高综合素质。一是将政治素质高、懂法律、精通金融业务的员工充实到监管岗位上;二是加大培训力度,培养出一大批懂得国际金融、了解金融风险、洞悉金融创新业务的复合型金融监管人才;三是落实监管责任,明确监管人员对于金融创新业务的风险监测、风险处置过程中的监管权力和责任,并改进监管手段、鼓励金融监管手段的创新,以金融监管手段的创新应对金融业务的创新。
4.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随着金融市场的全球一体化,金融创新具有国际化特征,一国金融监管部门在进行监管时通常是鞭长莫及,这就要求各通过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各国监管机构与国际性金融组织的合作与协调,能够有效的降低金融创新风险。金融创新监管的国际监管可以从国与国之间的协作监管;二是国际性组织对其成员国所进行的风险监管出发,加强各国金融监管部门的合作,对国际性的金融创新实行统一的监管标准,确保金融创新既有效率,又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 刘志新:试析金融创新的风险表现与防范[J].广西金融研究, 2003,(S1)
市场经济风险范文4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风险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时策
一、加强主动管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从西方商业银行的实践来看,资产负债管理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将由于利率变动而造成的经营风险降至最低限度,通过资产负债管理使银行保持稳定的利差,也使其具有流动性和资本充足性。对于国内商业银行来说,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强化资产负债管理,变被动为主动。通过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及技术手段的运用等方法,积极地调整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在兼顾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前提下,通过资产负债在数量、时间、区域、品种、对象上的合理配置,实现银行收益的最大化。调整的主要思路:一是实现资产负债的结构平衡,如将长期高成本负债配置给高收益资产、短期负债配置给低收益资产,以实现资产负债成本对应性。二是实现资产负债的利差最大化,如增加高利率资产占比、降低高利率负债占比、灵活运用浮动利率等,扩大资产负债利差。三是适当增加一般存贷款以外的资产负债,如提高债券、投资、外币资产等非贷资产业务的比重,提高资产的变现能力;积极开展主动型负债,如进行同业拆借、向人民银行申请再贴现贷款、向国际货币市场借人资金、争取发行金融债券等等,以此来分散、降低风险,提高银行经营的流动性。四是严格控制库存现金、固定资产等非生息资产的过快增长,同时大力压缩银行不良资产的百分比。
二、借鉴国际先进的资产负债管理思想
(一)缺口管理。缺口解决的是缺口所带来的流动性风险,通过对资产与负债管理,化解市场利率变动对商业银行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因此,要求商业银行对在一定计划期内需要重新定价的资产与负债进行分析,并采取一些必要措施,优化资产与负债结构,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商业银行可采取较为保守的缺口管理,使利率敏感性资产等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即利率敏感性缺口为零。这时利率的波动使商业银行资产收益率与负债成本同向变动,收益大于成本,从而化解因利率波动而带来的流动性风险。但资产与负债在动态过程中难以实现零缺口,银行也可采取积极的缺口管理。
(二)平均期限管理。平均期限管理指银行资产或负债的现金流量现值的加权平均期限。当固定利率资产平均期限不等于固定利率负债平均期限时就产生了风险。在正期限风险时,即固定利率资产的平均期限长于固定利率负债的平均期限,利率上升会导致资产的市场价格下降幅度大于负债的市场价格下降幅度,这时,银行可通过减少较长期限资产,增加较短期资产,增加较长期限负债,减少较短期限负债等达到防范流动性风险的目的。同理,在负期限风险时,利率下降会导致资产的市场价格上升幅度小于负债的市场价格上升幅度,银行可通过增加短期借款,减少短期贷款等措施来达到目的。
(三)衍生工具对冲。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波动使商业银行的利率管理难度加大,为使商业银行免受利率波动的损失,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通常采用利率期货、利率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来回避利率风险。利用利率期货合约对冲风险:在正缺口时,商业银行面临利率下降的再投资风险,那么银行可买人期货合约。当市场利率下降时,银行损失可从期货市场上得到弥补;而利率上升时,银行会获得收益。相反,在负缺口时,卖出利率期货合约对冲风险。利用利率期权合约对冲风险:在正缺口时,银行可购买看涨期权,当市场利率下降,银行则可从期权合约中获益,从而抵销正缺口因利率下降而造成的流动性减少。在负缺口,银行可购买看跌期权,当市场利率上升,银行则可从期权合约中获益,并抵销负缺口因利率上升而造成的流动性减少。利用利率掉换对冲风险:通过利率掉换,银行可将固定利率变为浮动利率或将浮动利率变为因定利率,使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相匹配,降低利率风险。诚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市场利率波动受国内、国际的诸多因素影响,商业银行难以准确预见利率的走势,为防范流动性风险,就应加快金融产品的创新步伐,不断推出新的金融衍生产品。
三、掌握现代技术,提高利率管理水平
在西方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中,各类现代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和深人的运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及其他一些信息处理加工技术,如金融工程技术、系统动力学技术
、运筹学技术、决策预测技术等为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从长期看,我国利率市场化不可避免。另外,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参与了大量的国际金融业务,因此,掌握现代利率风险管理技术不仅是未来的要求,而且是现实的需要。一方面,商业银行要运用编制缺口分析报告、净持续期分析、净现值分析、动态收人模拟等方法,通过计算机软件技术模拟市场利率变化对银行资产、负债价值的影响,进而分析出银行现有的资产、负债承担了多大的利率风险,侧算出银行利润的变化状况,给出风险最小、效益最优的优化调整方案。另一方面,要探索利索风险的表外业务控制方法,加强对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权期货、利率互换等金融衍生产品的研究和运用,特别是掌握其中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如在我国货币市场、债券发行和二级市场上,利用套期保值技术来规避利率风险就显得十分重要。
市场经济风险范文5
企业在从事国际营销时,需有较强的政治敏感度,要了解政治环境带来的风险和阻力,主要是东道国政府采用政治干预带来的不利影响,还要分析目标市场有哪些贸易政策及与国际商务活动有关的经济政策,从而正确地选择没有政治风险或政治风险较小的市场作为目标市场,或者预先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开或减少政治风险的发生,使国际商务活动能顺利进行。常见的政治风险有:
一、没收和征用
没收是指东道国政府无偿接管外国企业;征用是指东道国政府以某种补偿形式接管外商企业。这两种形式都是剥夺外商企业的财产所有权。没收和征用的原因主要是某种产业对东道国国防、国家、国家经济发展关系重大,为了国家利益,这种产业不能再控制在外国人手中。东道国政府没收和征用外商企业时是伴有强烈的民族情绪的。
二、国有化
国有化可看作是渐进的征用,它是通过控制和限制逐步削弱外国企业所有权的一个过程。没收和征用中,企业所有权在较短时间内从外商手中转移到东道国手中;通过国有化方式转移外商企业所有权往往有一段较长的时间。国有化的手段主要有:1、通过股份的扩大把所有权逐步转移到国家政府手中;2、提升大批东道主公民到较高较重要的管理位置上;3、逐步扩大产品国有化的比例,减少进口组装。
从东道主来说,国有化要优于没收和征用,其原因是:1、可以避免因征用而造成在国际上的窘境,有助于保持东道国较好的政治环境气氛;2、与征用不同,国有化不会影响东道国在国际金融机构中的信贷资信等级;3、东国不需要自己去管理被征用的外商企业;4、东道国可以对企业有充分的控制,并可发现外商企业经营中的真实情况,从而采取措施督促他们改进。
三、外汇控制
是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外汇买卖实行限制来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汇价的一种制度。在外汇管制下,出口商必须把他们出口所得到的外汇收人按官定汇率卖给外汇管制机关,进口商也必须在外汇管制机关按官方汇价申请购买外汇,外汇控制在两个方面影响外商企业:一方面,外商企业在东道国所获得的利润和资本不能随意出境,能汇出的部分往往被限制在一定的百分比内;另一方面,国际企业经营活动所需要的原材料、机器设备、零部件等物资的进口,由于受外汇控制,有时也会受到限制。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由于金融危机不断加深,特别是有些发展中国家贸易赤字严重、外汇短缺,更加强了外汇管制,结果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外汇赤字,但长期来看,则对吸引外资发展本国经济造成了不利后果。
四、进口限制
东道国对原材料、机器设备和零部件实施进口限制,迫使外商更多地购买东道国的供应品,从而为本地工业创造市场,这种进口限制会影响外商企业的商务活动。因为,一般在实施进口限制的初期,东道国当地零部件质量差,这会影响到外商企业生产产品的质量。另外,如果东道国当地的原材料供应短缺,那么外商企业就可能得不到足够数量的原材料,从而也会影响国际企业的经营活动。
五、市场控制
东道国政府有时也采用控制手段阻止外商企业在某些市场上的竞争。例如,一些国家不允许外商涉足批发、零售业,或规定某些商品不允许在东道国市场上销售。
六、税收控制
东道国政府运用税收手段来控制外商企业的活动。减税或免税会增加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而增加税收,则会影响外资的投人,限制外商企业的活动。比如,美国、瑞士和日本进口酒精饮料的消费税都大于本国同类商品;又如,法国曾对引擎5马力的汽车每年征收养路税12.15美元,而对引擎16马力的汽车每年则征收30美元的养路税,当时法国生产的最大型汽车为12马力,可见这种较高的养路税实际是对进口汽车征收的。
七、劳工限制
许多国家政府对外商企业雇佣本国劳工都有法律规定,以维护劳工的权益。而劳工组织在维护劳工自身利益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外商企业在东道国开展商务活动时,也会面临一个不可忽视的劳工问题,例如:外商企业解雇当地劳工受到处罚,等等。
分析国外市场的经济环境要运用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方法,既要分析已形成的现存经济状况,从而根据当前市场状况制定近期策略,又要分析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动情况,以制定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构成国外市场经济环境的因素很多,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经济制度
世界各国的经济制度大致可划分为两大类: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但是如果从对经济运行的调节、控制及资源分配的方法上来划分,经济制度又可划分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同的经济制度对国际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不同的影响。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下,由于市场所呈现的特点不同,企业进人市场所面临的障碍、开展商务活动所受到的约束和限制都会不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看不见的手”操纵着市场,屏障较少,企业进人市场比较容易,开展商务活动的自由度较高。但是,企业面临的竞争也是相当激烈的。而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东道国通过计划调节控制着市场,企业要进人这种市场要越过许多屏障,投资领域、经营范围有各种限制,企业的产品策略、定价策略、渠道策略等的制定都必须适应所在国家的计划及政策规定,相应的竟争就不是非常激烈。
二、经济结构类型及其发展水平
经济结构是从国民经济布局以及资源、生产、消费结构状况的角度进行考察的,同时,一定的经济结构也表示了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从而构成了一种特定的经济环境。综观世界各国的经济结构及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大体可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自给自足经济。这种经济结构类型是一种封闭型的经济,农业国是其典型形态。2、原料输出型。属这种经济结构类型的国家拥有一种或数种数量富足的自然资源,国民经济建立在出口原料的基础上。3、新兴工业化经济。这些国家或地区一般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国民经济体系也比较完备。4、发达国家经济。这些国家早就完成了工业化,国民经济体系发达完善,科技水平高,经济实力雄厚。以上四种不同的经济结构类型,具有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代表着四种不同的经济环境。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市场成熟、完善,竟争也激烈。在消费品方面,中高档消费品、民族工艺品、优质食品、体育用品具有广阔前途的市场。企业要进人这类国家的市场,制定产品策略要强调产品款式、性能和特色;品质竞争优于价格竞争;渠道策略中要选择良好的中间商帮助把产品引人市场;促销策略中要大量选用广告和营业推广。相反,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市场不完善,但有的潜力很大,而且竞争也不太激烈。商品要突出物美价廉,经久耐用,中低档的家用电器、食品等有广阔的市场。
三、经济基础设施
经济基础设施是指一个国家的能源、交通、通讯、金融等设施。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设施数量越充分,质量越好,开展国际商务活动就会越顺利。
企业在海外经营中对风险的抗拒主要有两大策略。一个是创新,即创造性的经营思想、经营手段、经营方法。另一个是企业要有足够的储备资金作为抵御风险的后盾。比尔·盖茨说过,风险来了怎么办,那就是银行里必须有足够的钱。因此微软每年都保证有60亿美元的储备金。这样,即使主产品出现滞销也有一个喘息转向的机会,不致于马上。另有一些常用的规避策略,分别是:
一、业务调整策略
(一)业务活动的选择
业务活动调整是一种规避国家控制的简单、有效的方法。外商企业在投资区位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可以把业务活动转向那些易于被东道国接受的行业。例如,国际电话电报公司在秘鲁的子公司被收买后,就转向易被当地政府接受的旅馆业,建造了一座“喜来登”酒店。
投资风险和资本回收率是外国公司选择业务经营方向的主要标准。这些标准引导外国投资流向那些看起来极不易受到当地政府控制或政治风险侵蚀的行业。根据这些标准分析,公共事业部门受东道国征收和控制的风险程度最高,只有中间性生产行业的风险度较低。因为,它既从当地企业购买产品,又向当地企业出售产品,使供应商和买主充当了反对实行控制政策的缓冲器。
(二)经营地点的选择
经营地点包括生产、经营企业的区位设置和无形资产的经营场所。外商企业在实施区位战略时,一方面可以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建立直接竟争的单位,以积蓄对抗母国和东道国的力量;另一方面也可以按生产的不同阶段,在几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一个真正的国际生产网络,以增强公司的防御能力。这是因为,前者使分别处于不同国家的两个企业在国际上直接竞争,在其中任何一个企业遭受东道国控制政策影响后,都会为另一公司的出口带来有利条件,从而有效地限制了国家控制政策的实施。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技术、商标、营销和管理技术等,它们是企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外商企业通过对这些无形资产的经营可以增强对它们的控制,提高与东道国讨价还价的能力。
(三)营销与市场的控制
利用外来投资的销售渠道扩大本国产品出口是东道国引进外资的一项重要目标。如:外国投资企业能够拥有自己的销售渠道,或建立无懈可击的市场阵地,则东道国对生产实施控制引起的费用增加,决不会超过营销组织在其它地方所取得的收益。再者,跨国公司对主要销售市场的控制,可以缓解和削弱东道国的限制。
二、直接对抗策略
这种策略是外商企业运用法律手段和经营管理中的经验,直接对抗国家控制行为的策略,它通常包括法律防御策略、影响政府决策策略、“鹅蚌相争”策略和拒绝参与策略等等。
(一)法律防御策略
法律防御策略是外商企业利用法律规定对国家控制行为提出质询,以维护本公司在当地的利益。这种根据法律规定作出的可以是在东道国,也可以在母国进行。
(二)影响政府决策策略
估量外商公司的抗衡力量,必须包括其通过直接行动和院外活动影响政府官方的可能性。在一个充满政治的世界上,如果经营企业找不到某些依靠力量去施加影响,那将是不正常的。
(三)“鹅蚌相争”策略
如果外国公司经营特征允许选择为数众多的所在地,那么它就可以凭借随行就市的竞争机制,利用这一策略挑起不同国家间的竞争。这样一来,那些竞争最弱的国家将会增加免税期、担保红利汇出和提供其它优惠条件等,以便从别国争来投资。
(四)拒绝参与策略
市场经济风险范文6
关键词:市场环境;电网投资;风险评估;不确定因素;投资决策模型;集对分析方法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71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02-019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02.093
1 概述
我国电力公司的经营模式一直都是垂直―垄断一体化模式,电力企业是国有企业,在电力企业经营的过程中,一般都是由政府直接投资。向上汇报电价、销售电价以及收益率等均是一定的,所以电网投资风险在经营过程中是基本不用考虑的。但是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体制,所以上网电价会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上网电价出现波动;用户的用电量也受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这些都会为电网的投资带来一定的风险。有风险就有损失,所以识别、评价风险,为电网投资提供决策就成为当下研究的热门议题。
2 市场环境下不确定因素的研究
目前,市场环境下,电力企业在进行电网投资时所要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有以下两点,即电网规划研究和电网投资决策风险研究。
2.1 电网规划研究
在市场环境下,电网规划会面临电源规划、未来负荷变化以及潮流的不确定性等多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参考了以往关于电网投资的模型构建的案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对电力企业的各个建设项目进行分阶段的评价和选择。
2.2 电网投资决策风险研究
就以往的电网投资决策风险的研究而言,对项目方案进行风险测评的方法一般是通过计算每个项目中的各个方案随机净现值的期望值、期望值大于零的概率或是计算赋予某一个水平值下的净现值的概率进行衡量,然而这种方法在对风险进行测评时,并没有对投资者应该承担的风险进行分析,同时也没有对所承担的风险进行量化,因此,本文参考以往的研究,借鉴了区间分析法,研究出了一种以区间净现值为基础的电网建设项目经济的评估方法,不过这种评估方法也是有缺点的,它缺少对影响电量的一些不确定因素的设定,所以笔者在经过不断研究和实践之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市场环境之下的,将不确定因素考虑进去的风险评估办法,但是还需要不断在实践和应用的过程中进行改进和完善。
3 不确定因素的分析方法
在方法的选择上,现阶段对市场环境的不确定因素的分析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四种:一是概率分析法;二是模糊数学法;三是区间法;四是多场景法。通常情况下,对大多数随机性信息而言,可以运用概率分析法进行计算,但是计算量很大;对没有随机特性但是具有隶属函数的模糊信息而言,可以运用模糊数学法进行计算,但是还是存在和概率论方法相等的缺陷,即计算量大,同时还存在一个问题,即准确地获取到隶属函数是非常困难的,然而相对上述两种方法而言,区间法的运用和计算是比较简单的,不过首先要了解不确定因素的分布情况,对风险阀值进行设定,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很难拟合不确定因素的分布函数,而且在直接设定不确定因素时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干扰;多场景法的缺点是各种场景发生的可能性是很难确定的,从而使得计算结果在理论上缺乏可行性和适应性。所以,根据以上的分析来看,这些对市场环境下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分析处理的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通过不断实践探索,得出的集对分析法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不足。集对分析法为电网投资的风险处理提出了崭新的思路,认为影响电网投资的因素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是对立同一的,即两者可以相互转化,前者寓于后者之中,后者又包含于前者。同时集对分析法还具有良好的集成特性,不但可以对不确定性和确定性进行分析,而且还可以界定上文所提到的不确定性,如随机不确定性、模糊不确定性以及中介不确定性。集对分析法在应用的时候,不必考虑区间法所提到的对不确定因素分布的了解,从而避免了区间法的缺陷。当前,一些研究成果已经表明集对分析法对电网规划是实用的,并且在此方面已经有所建树,实现了电网的科学合理的规划,但是将集对分析法运用在电网的投资规划中,还是比较鲜见的。集对分析法相对其他传统的评估办法,存在很大优势。在电网投资的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与供电公司的收益存在各种集对,所以为将集对分析法引入到电网投资的风险评估中去创造了先天的条件。在电网的风险投资的评估中运用集对分析法,能够更为清楚地反映出风险的本质,所以笔者就是采取集对分析法对电网投资风险进行评估的。因此,本文以市场环境下电网投资中平均销售电价、上网电价、销售电量、基本折现率等不确定因素为基础,采用了集对分析法计算出了这些不确定因素的集对系数,进而推导出了集对分析法的运算法则,构建出了新型的电网投资风险评估模型,这对未来的电网的风险投资具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为电网投资决策提供了一些决策支持。
4 新型的电网投资风险评估模型
4.1 集对分析概述
集对分析(SPA)包括集对和其联系度。其中集对是指具有联系度的两个集合组成的对子,然后将其按照集对的某一个特性展开进行系统分析,从中找出两个系统共有的特性、对立的特性和既非对立又非共有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列出同异反联系度计算公式:
μ(W)=S/N+Fi/N+Pj/N
式中:S是指集合所共有的特性个数;N是指集合的特性总数;P是指对立的特性个数;F是指差异的特性个数。其中的S/N表示集对在W下的同一度,P/N表示对立度,F/N表示差异度,i和j不仅仅是差异度和对立度的标记,同时还可以对其赋值计算联系度。利用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准确地计算出在电网投资的风险评估的各项数值,在此基础上构建出精准的风险评估方案,为电网的决策提供一定的基础。
4.2 集对分析运算法则
对集对分析而言,其运算法则分为四种:联系度的加法、联系度的减法、联系度的乘法、联系度的除法和分解法则。下面对这五种运算法则进行详细阐述:
4.2.1 联系度的加法。所谓联系度的加法就是n个联系度相加的和,其主要表现为n乘以n个联系度的平均值,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表示n个同一度的平均值;表示n个差异度的平均值;表示n个对立度的平均值。其中,必须保证三者相加的和为1,从而使得公式能够与集对分析的定义相符,并且该公式也满足结合律和交换律。
4.2.2 联系度的减法。联系度的减法法则与上述加法法则相似,是建立在加法法则的基础上,即n个相加的联系度减去n个联系度中的一个联系度,然后将多项式对应相减。经过化简可使得公式变为n-1与一个分母为n-1的多项式的和。同样该公式也满换律和结合律。
4.2.3 联系度的乘法。在进行联系度的乘法运算时,根据联系度的定义,可以先忽视不确定性bi或者是c,首先对u进行化简,然后再计算。现在,用a表示同一度,b表示差异度,c表示对立度。当a与b相乘时,结果仍然是差异度;当a与c相乘时,结果为对立度;当a与a相乘时,结果仍然是同一度;当b与c相乘时,结果仍为差异度;当b与b相乘时,结果仍为差异度;当c与c相乘时,结果为同一度。
4.2.4 联系度的除法。两个联系度进行除法运算时,可认为是乘法运算的相反项,即等号两边同时乘以与分母相同的多项式,从而等式变成了多项式相乘的形式,对多项式的乘法进行化简和整理,然后根据等式两边多项式系数相同的原理可求得a、b、c的值。
4.2.5 分解法则。分解法则是除以上联系度的加法、联系度的减法、联系度的乘法、联系度的除法四种常用法则以外的,根据集对分析的性质而推导出的法则。当两个不确定性因素相减且a、b、c结果为负值时,违背了集对分析对a+b+c=1的要求,显然联系度的减法法则就不适用了。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运用分解法则,即公式:
4.3 新型电网投资风险度量模型的构建
通常情况下,构建基于集对分析的新型电网投资的风险评估模型分为两步:首先,根据以往的数据评估中的各个不确定因素和Cnpv小于零的联系度系数计算出概率区间;然后由Cnpv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最终的联系度,在数据的基础上,构建电网投资的风险评估模型。下面对这两个步骤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步是评估各不确定因素的联系度系数。一般来说,不论某一不确定因素是否服从某种分布,也就是说,不需要考虑不确定因素的分布情况,仅需将其参照之前的数据模型,就可以计算出其低、中、高各种概率区间。根据数据结果显示,低相关概率区间表示不确定性因素出现的概率较低,而高相关概率区间表示不确定性因素出现的概率较高,中相关概率区间出现不确定因素的概率则位于二者之间,既为有可能出现,又有可能不出现。所以,根据这种概率分布,笔者推算出了将不确定性因素用联系度表达出来的计算方法。
第二步是构建电网的投资风险度量模型,模型主要是根据第一步的计算结果,再结合集对分析法的定义、电网投资净现值模型和集对分析理论的性质,在此基础上,计算出集对分析系数,然后套用集对分析法的计算公式,构建出电网的投资风险度量模型。
5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市场环境下电网投资的风险评估的集对分析方法,以及在电网投资的风险评估中所遇到的不确定因素,提出了几种针对不确定因素的分析办法,最后提出了集对分析法,建立了集对分析的电网投资风险度量模型。集对分析法结合了传统的风险评估办法的优点,避免了传统的风险评估办法的缺点,对电网投资风险的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可塑性非常强,在未来具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参考文献
[1] 王绵斌,谭忠富,张丽英,等.市场环境下电网投资风险评估的集对分析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