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笔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学文化笔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学文化笔记

数学文化笔记范文1

二是内容充实,将活动的知识性与艺术性有机统一起来。本届科技文化艺术节以创业就业、技能培训为中心组织开展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演讲比赛、创业大赛、技能操作比赛、才艺展示等由各个团学组织参与承办的十余项活动,在学校里掀起了比技能,为就业创业二努力奋斗的良好学风,浓厚了学校的学术氛围。

三是紧密结合北京奥运活动和抗震救灾活动。艺术节期间开展的迎奥运画展、摄影展和征文比赛等迎奥运系列活动,增强了广大青年学生的爱国意识,使得“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这一口号深入人心,真正做到了全校发动,全员参与,在全校广大学生中树立了迎接奥运、人人有责,文明礼仪,为奥运加油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青年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地震灾情发生后,我校各级团学组织高度重视、深入发动、精心组织,在全校广大青年学生中开展了支援灾区捐款、缴纳“特殊团费”、主题团日活动,积极开展为灾区送物资、送资金、送健康等活动。这些活动在增强灾区人民的信心的同时,也成为我校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团员意识教育、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

四是组织严密有序,应变能力强。本届艺术节是在全院师生工作、学习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组织开展的,并且期间还发生了牵动全国人民的心的汶川地震,各项工作千头万绪,但是,各个单项负责单位和各院系不讲任何条件,对每项活动都精心安排、严密组织、细致准备,在有条不紊并保质保量地开展既定活动计划的同时还针对突发性灾难积极开展抗震救灾系列活动。在困难面前,我校广大青年学生沉着冷静,高度重视艺术节的各项工作,服从指挥,积极参与,表现出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各二级学院团委和各学生社团也紧紧围绕艺术节主题,并结合客观实际,精心组织了同学们特别关注的特色活动,如土木工程学院开展的“土木印象”大型图片展,艺术学院的才艺大赛,工程技术学院开展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演讲比赛,医学院开展的技能操作大赛,计算机学院的“心系灾区、抗震救灾”征文比赛,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的电工电子技能大赛,外国语学院举办的英语话剧比赛,经济与管理学院举办的“经管杯”创业大赛,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百米画卷为奥运喝彩,摄影协会的“迎奥运、树新风”摄影大赛等这些活动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丰富了本届科技文化艺术节的舞台。

同志们、同学们,我校在*年的迎评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都是我们全校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评估期间,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得到了专家的一致好评。为使校园文化更好的直接反映我校的文化品味,始终把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提升校园文化品味、创建和谐校园作为不懈努力的目标。在此,我提几点希望:

希望各级团学组织认真总结本次科技文化艺术节的成功经验,发扬学校的改革创新精神,坚持推陈出新,把开展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与贯彻中央16号文件精神、落实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国家社会大事紧密结合起来,团结、吸引和凝聚广大青年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中来,努力办好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精心打造齐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为我校“建设高水平本科院校”的目标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广大团员青年勤于学习,注重实践,为自己的梦想而加倍努力,为我们的祖国高声喝彩,自觉培养自己高雅的气质,在丰富而有意义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中提高文化素养、艺术品位,提高自己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将自己锻炼成为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

希望各级团学组织紧紧围绕我校今年的重点工作和迎奥运,抗震救灾这个大局开展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活动,积极宣传奥运知识,号召抗震救灾。

数学文化笔记范文2

[关键词]少数民族预科生;数学学习习惯;差异

[DOI]1013939/jcnkizgsc201643102

学习习惯是学生在学习情景中通过反复练习养成的相对稳定的自动化行为模式教育可以说就是好习惯的养育。少数民族预科是衔接高中与大学的一个特殊学段。研究少数民族预科生(下称预科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的方法,试图了解预科生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基本状况。

1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随机抽取的广西2014级预科生,其中城市生源208人,农村生源57人;男生80人,女生185人;文科140人,理科125人。调查共发放问卷278份,收回有效问卷265份,有效问卷率达953%。问卷的每一题项设有5个选项:“完全不符合” “很少符合” “有些符合” “大多符合” “完全符合”,采用李克特式五点量表记分,依次赋值“1”“2”“3”“4”“5”。问卷数据运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课前预习习惯

课前预习是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学生只有在课前进行预习,在课堂中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听课,提高课堂学习效率。题项“数学课前,我常常认真预习课本并提出疑问”得分平均值为276,低于中间值3(如表1),可见预科生课前预习习惯比较差。两独立样本T检验可知,预科生预习习惯有学习层次上的显著差异。学习层次高(大学类)比学习层次低(学院类)的预科生有较好的预习习惯(如表2)。

22课中习惯

221倾听习惯

倾听是课堂重要的学习方式,学会认真倾听老师或同学的讲解、提问和回答,可提高听课效率。题项“数学课上,我常常仔细听老师或同学的讲解、提问与回答”得分平均值为348,介于数值3~4(如表1),总体上看预科生在课堂上具有良好的倾听习惯。T检验分析可知倾听习惯有文理科的非常@著差异,文科比理科预科生有较好的倾听习惯(如表3)。

222观察习惯

课堂观察是指观察教师和学生的板书或演示。题项“在课堂上,我认真观察教师的板书或演示”得分平均值为356,介于数值3~4(如表1),可见预科生具有较好的课堂观察习惯,且观察习惯有性别和文理科的显著差异,女生比男生具有较好的观察习惯;文科比理科预科生有较好的观察习惯(如表3)。

223交流习惯

课堂交流是学生与教师或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题项“在课堂上,我常常主动与教师或同学交流或讨论”得分平均值为303,接近数值3(如表1)。可见预科生在课堂上讨论和交流的习惯比较差,且交流习惯在性别、文理科、学习层次上均无显著差异(如表3)。

224做笔记习惯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堂做笔记是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题项“数学课上,我会坚持做好笔记”得分平均值为368,介于数值3~4(如表1)。可见预科生做课堂笔记习惯比较好。T检验可知做笔记习惯有性别和文理科的非常显著差异。女生比男生具有较好的做笔记习惯,文科比理科学生具有较好的做笔记习惯(如表3)。

23课后习惯

231完成作业习惯

课后学习中,及时复习和自主按时完成作业是很重要的学习习惯。题项“数学课后,我常常及时复习并完成作业”得分平均值为337,介于数值3~4(如表1),可见多数预科生具有独立完成作业习惯。T检验分析可知独立完成作业习惯在性别、类别和学习层次上无显著差异。

232课后反思习惯

课后反思是属于元认知的行为,课后注重反思所学习知识、思想和方法以及存在的困惑,是自我反思和总结的过程。题项“数学课后,我会坚持反思当天的收获和困惑”得分平均值为276,低于中间数值3(如表1)。可见预科生总结反思习惯较差。反思习惯有性别的显著差异,男生的反思习惯优于女生(如表4)。

3小结与建议

31小结

少数民族预科是衔接高中与大学的一个特殊的阶段,是少数民族学生高中毕业后,为晋升理想的大学经历一年或两年的学习。预科自主的学习环境,丰富的社团活动,自由的学习时间,使得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呈现一定的特点。课前预习习惯、课堂中交流习惯、课堂后的反思习惯的习惯比较弱。课堂中倾听、观察、做笔记,课后的完成作业的习惯中相对比较好。数学学习习惯在性别、文理科以及层次中有一定的差异性。在观察、做笔记、反思习惯中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在观察、做笔记中优于男生,男生在反思方面优于女生。

32建议

(1)布置预习任务,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预科是衔接高中与大学的一个预备阶段,教学既有“补”又有“预”的任务。(2)渗透数学文化,激发数学兴趣在教学中可以挖掘少数民族文化素材,穿插讲授数学文化知识。通过数学文化的渗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创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可开展小组讨论、鼓励质疑、展示分享成果、小组评价等合作学习方式,并引入小组竞争机制,通过鼓励性评价,克服预科生胆怯畏惧心理,激发预科生交流与讨论的积极性。(4)培养反思性学习方式。定期让学生书写数学学习反思,让学生从知识点、数学思想方法,学习情况等进行总结和反思,培养其反思的意识和习惯。

参考文献:

[1] 申仁洪学习习惯:概念、构成与生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12-118

数学文化笔记范文3

《全日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观和数学价值观,特别要了解数学的文化价值。美国著名数学史家克莱因(M.Kline)认为,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数学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硕果,它不仅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而且它的发展也充分体现了人类为真理而生生不息、孜孜以求的精神。

一、小学生数学课外阅读情况调查

现在的小学生由于学习任务较多,文化类的、艺术类的、运动类的等等,课余他们都做些什么呢?他们还会阅读一些数学课外书籍吗?他们还会去钻研一些数学难题吗?他们还会讨论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吗?为此对学校五年级学生数学阅读情况进行了访谈和调查。在调查的五年级276名学生中,只有12名学生订阅数学类报刊或杂志,33名学生有数学类书籍,而且其中只有8名学生有数学课外阅读类书籍。

【思考】

通过调查说明学生的数学课外阅读是十分匮乏,即便拥有数学课外书籍,也大都是练习册,这其实又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如果没有适当的数学课外阅读,仅凭课堂教学去渗透数学知识和文化,还是显得远远不够,学生的知识结构会比较狭窄和单一,更无法去形成学习数学、研究数学的良好的班级氛围。大量的数学文化,如趣味数学、数学小故事、数学历史、数学名题、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探究的精神无法展示给学生。从学生终生学习、自主学习的角度看,小学数学学习也应该采用多元化的策略。

二、数学类书籍选择的误区

虽然进行了一系列课程改革,可是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存在,笔者对所在城市的各大书店数学类书籍进行了调查,对调查的42种小学数学类参考书进行分类统计:

图书质量更是参差不齐,优秀的数学阅读类书籍寥寥无几,学生真的喜欢这些书籍吗?未必!因为学习负担已经够多的了,还要去做额外的许多练习,心理是有抵触情绪的。

【思考】

1.数学文化教育理念的缺失

家长和我们许多人缺乏对于数学文化教育理念的深刻理解。数学是一种文化,担负着育人的责任。孩子拥有的时间也是宝贵的,怎样让他们的童年充满学习的乐趣,让他们快乐地成长,变得更加智慧和有创造力?我们应该从文化的视角重新去审视数学教育,数学学习并不是单一、枯燥的练习,而是一门能够让学生变得更理性和聪明,有着丰富的内涵的思维活动,是有趣味、美感,充满魅力的学科,数学更是一种文化。

2.市场价值还是育人价值:应从文化的视角提升市场的品质

如果理解数学是一种文化,那么我们一定会知道如何去确定我们的教育方向,去帮助孩子选择适合他们学习的书籍。确信认识的提升必将改变数学图书市场品质的提升,因为有怎样的教育理念就有怎样的选择,选择决定市场!从教育责任的角度讲,家长和老师更应该推荐有益的适合孩子看的数学类书籍,不要再去浪费他们的时间。从社会责任的角度讲,作者以及出版社更应该从文化的视角去多写一些适合孩子各个年龄段阅读的书籍,提升市场的品质。

三、数学网络资源的使用效率低下

网络时代,我们的学习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得更加便捷和快速。网络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充斥了大量的数学学习资源,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依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使用效率低下。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很少利用电脑了解数学文化,研究数学规律,主要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1)家长对孩子上网还存在诸多的担心;

(2)小学生利用电脑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较差;

(3)教师没有重视学生网络学习作用。

【思考】

一味的限制小学生上网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是对一种新型学习方式的排斥。小学生是很容易接受新型的学习方式和阅读的,家长和教师应该利用好资源,对学生上网阅读和学习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监督,例如给出学习任务、学习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做研究记录,写学习笔记,那么网络资源就会得到很好的利用,更会催生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并成为一种习惯。

通过以上情况的研究以及对家长和学生的访谈,了解到小学生数学文化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数学学习途径单一;

(2)数学学习缺乏主动性、自主性、探索性、研究性;

(3)数学课外阅读较少,缺乏数学文化的熏陶;

(4)缺少数学研究的活力,数学学习生命的质量不容乐观。

【思考】

数学学习应打破时空的限制,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发展

数学文化笔记范文4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师生关系;多媒体

在推进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今天,数学教学仍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数学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是教师当前必须要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学生,用爱心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用诚心感知学生的认同,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关系,进而把数学学科化枯燥为有趣、化抽象为具体,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研究和探索。

二、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寓教于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小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不注意听课、不积极发言、作业马马虎虎等现象突出,原因固然很多,但最重要的就是学生缺乏一定的学习兴趣。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托尔斯泰也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情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仁者见仁,笔者认为归根结底都是从人的五种基本感觉出发,多感官协同参与。比如,在视觉效果上,可通过丰富课堂设置情境,增加实物授课的比例;在听觉效果上,要避免教师“独唱”,控制语速、音量、节奏,增加视、音频教学;在嗅、味觉效果上,针对小学生特点,适当列举具有启发性的物品,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在触觉效果上,可让学生走上讲台,近距离地感知,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实际。

三、传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习“事半功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在教学中,笔者总结了“四会”学习法,即会预习、会听课、会记笔记、会复习。预习是前提,听课是重点,记笔记是强调,复习是保障。比如,在教学“周长”的时候,让学生在家里计算桌子、圆凳等物品一周的长度;在教学时,根据学生对规则物体的测量,从而总结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周长的计算规律,增强学生记忆力;要求学生对周长的计算方法及时地记到笔记本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复习中固化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让数学文化走进学生,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

数学符号、公式、公理、定理等的形成和发展是数学家艰辛的付出和探索得来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在课堂教学中,讲到相关知识点时,可多给学生讲一些数学家的名言以及他们的故事等,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家,走进他们的世界。比如,在讲圆周率时,可给学生讲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的故事,再讲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计算圆周率的故事,在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的同时,感受数学家的伟大。同时,还可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搜集古今中外的数学历史资料,资源共享,感受数学的神奇,为研究和探索数学的未知领域奠定基础。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加强学习,当好学生的引路人,使数学文化更加具有的感染力和渗透力。

五、重视对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使教学“推陈出新”

数学文化笔记范文5

一、调查分析.找出原因

和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课堂容量大,知识抽象性、理论性强,因此不少同学进入高中之后感到学习数学很困难,这就使一些数学学得不错的同学不能较快地适应,最终沦为高中学习的失败者。

1.做动学习

许多学生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不制订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

2.学不得法

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维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

3.不重视基础

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却很感兴趣,好高骛远,重“量”轻“质”,陷入了题海之中。

4.不具备进一步学习的条件

高中数学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二、对症下药。采取对策

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上述情况,教师应当采取以加强学法指导为主,化解分化点为辅的对策,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订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加强辅导。

1.制订计划

制订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扎稳打。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要有长远打算,又要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其学习意志。

2.课前自学

课前自学是学生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但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主动权。自学不能走过场,要讲求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昕老师讲课的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3.上课

这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学然后知不足”,课前自学过的同学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什么地方可略;什么地方该精雕细刻,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该记的地方再记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

4.及时复习

这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5.独立作业

这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这一过程是对学生意志毅力的考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6.解决疑难

这是指对暴露出来的知识理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或遗漏解答,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补遗查缺的过程。做错的作业再做一遍,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要反复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请教老师和同学,并要经常把易错的地方拿出来复习强化,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

7.系统小结

这是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结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硎j上以教材为依据,参照笔记与有关资料,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经常进行多层次小结,能对所学知识由“活”到“悟”。

8课外学习

课外学习包括阅读课外书籍与报刊,参加学科竞赛与讲座,走访高年级同学或与老师交流学习心得等,能丰富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加深和巩固课内所学知识,同时能满足和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培养独立学习,激发学习热情。

9.加强辅导

数学文化笔记范文6

关键词:现代课堂;数学古文化;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8-0060-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由此可见,教育的目标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化倾向。但是,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对人文精神的教育与培养采取的却是漠然与忽视的态度,教师们更多关注的是数学知识积累、数学技巧训练等工具性价值,而对于蕴藏在其中的情感因素、人文价值大多视而不见。

“数学古文化”是现代数学教育的本源,其内容宽泛,如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数学观、重要数学家的成就、重要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重要数学理论的演变以及重要数学方法的起源等等都归于其范畴。怎样将如此悠远而深刻的文化内涵以孩子们易于接受、善于接受、乐于接受的形式融入到他们的日常学习中,便成了研究之初急需解决的问题。于是,我根据班里孩子们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无记名调查问卷。

调查结果显示,90%的孩子都非常喜欢或较喜欢上数学课(当然,不排除个别孩子存在从众心理),其中37%的孩子因为能在解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而喜欢数学,另外56%的孩子是因为喜欢数学老师。这个结果着实让我欣慰,但同时也滋生了一份担忧,大多数孩子对数学的情感是寄情于老师,而并非数学本身,换句话说,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多关注的是得到老师的认可,而不是对这门学科的兴趣。

一、让“数学古文化”在现代课堂中体现其教育价值

如今,很多公开课,常常在教学临近结束时,教师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数学史知识作为资料介绍给学生,这样的尝试让我们的数学课渐渐渗出了文化味儿,也是数学古文化与现代课堂教学相融合的一种简单形式。教材的编写也在这方面做出了改革,很多单元都安排了“你知道吗?”的拓展阅读,试着让学生逐步去领略知识背后的文化价值和观念。然而,“数学古文化”如果仅仅以这样的方式呈现给学生,那么它已经沦为了课堂的装饰品而已,两者的融合成了生硬的嫁接。孩子们的兴趣刚刚被唤起的时候,我们的教学已戛然而止,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于是,我尝试更全面地在课堂中渗透数学知识所经历的演变:

其实,“数学古文化”不仅生成出数学知识,更具价值的是相应知识的创造过程。对这种创造过程的了解,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一种活的、真正的数学思维过程,而不仅仅是教科书中那些千锤百炼、天衣无缝,同时也相对地失去了生气与天然的、已经被标本化了的数学。这也要求我们在课堂中渗透数学古文化的同时,更要关注的不是其形式,而是其内涵,要站在历史的高度,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数学思想的演进走向,更好地把握所教数学知识的本质。

二、让“数学古文化”以多样的形式融入实际教学

(一)追溯知识本源,开拓知识视野,体会数学思维。苏教版实验教材注重体现数学文化的价值。从一年级开始就以生动有趣的图片、有趣的实践活动课来初步渗透数学文化。到了中高年级,以“你知道吗”为题,向孩子们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数学发现、数学史的知识等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呈现,使孩子们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首先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我尝试在教学中更充分地利用好教材的文化特性,让孩子们切实领会到数学的文化价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唤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开展文化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数学情感。现代课堂即现代社会大背景下,以数学知识积累、数学技巧训练为主要教学目的的传统课堂。但这里的“课堂”在时间上,不仅指狭义的课堂有限时间,还包括课堂教学前的准备和课后延续、拓展阶段。为了将数学古文化与数学教学更好地融合,我在课外也展开了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孩子们乐意投入到有研究价值、现实意义和探索性的活动中。以多样的形式,充分展示数学古文化的美妙和神奇,引领他们体验数学、理解数学、运用数学,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情感。

(1)介绍数学家的名言和故事。古今中外,许多数学家在成长过程中都曾遭遇过挫折,也都犯过今天看来相当可笑的错误。他们的成长和数学思想形成中的曲折与艰辛,以及那些伟大的探索者的失败与成功,都可以让学生正确看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数学家废寝忘食、孜孜不倦的态度;屡遭失败、永不放弃的意志;身处逆境、矢志不渝的精神,如青年华罗庚残疾后顽强地和命运抗争……都极大的鼓舞着孩子们。在课堂上经常给他们讲一些数学家的成功历程和生活趣事会让孩子们感到,每一个人都可以把数学学好,把数学看成一样有意思的活动,是锻炼思维活动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