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科研课题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新科研课题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新科研课题研究

创新科研课题研究范文1

《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这就是要求我们,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掌握必备的品德知识。本文就从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师生角色与教育策略,评价五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活动体验 操作程序 教学策略 评价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品德课堂有积极、合理、科学的一面,但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完善的地方,如我校品德课教学就存在有课堂教学,活动形式浮闷;教师提问题,思考性不强;教师情感充沛,而学生无动于衷;行为问题的解决答案过分要求统一,桎梏学生思维等问题。针对以上不足,我校开展了“活动、体验、创新”课堂的实验活动。实践证明,该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求异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加强情感体验,形成健康的道德情感。

一、教学思想

(一)素质教育理论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特色。”因此,在教育学中,就应注意面向全体学生,采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发展、挖掘学生的各种能力和潜能。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实践是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学生的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发展的基础,无论学生思维、智慧的发展,创新精神的培养,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要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而主体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正是学生参与的各种活动。因此,让学生在课内进行多种体验活动及课外多样的行为延伸实践,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健康的道德情感。

(三)现代教育心理学及课堂教学优化原理

充分考虑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亲身体验、动脑思考、动手实践。禁锢的思想要解放,潜在的能力要诱发,让课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教学目标

改变传统的品德课教学,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个体潜能,变配角为主角,变客人为主人,从“要我做”到“我要做”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一)模式操作说明

1.设境摆理。新课伊始,教师就创设一种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作用的问题情境(情境内容要与教学主题相一致,选取那些学生颇感兴趣但认识仍较模糊,把握不够准确的问题,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从而初次摆出了课文教学的道德观点,道德概念。

2.假设说理。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这一道德观点、概念的理解,讲讲自己还存在哪些不太明确的认识(质疑),鼓励学生大胆假设,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对学生粗浅的认识(有些可能还是错误的、疑惑,教师不急于做出评判、解答,只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拓展对概念理解的深广度,寻求更多更好更具有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验证学理。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感知课本教材,使学生对道德观点的认识有了初步的体验和感悟。之后利用掌握的观点、道理讨论辨析(比较体验)甚至可以亲身实践(活动体验)或采用心理换位体验、角色表演问题的方法正确与否,层层筛选,去伪存真,留下一下或多个明确、有效、令人信服的结论。同时也可以在补充相关事例、材料讨论辨析,再次验证结论、做法的合理性,摆事实讲道理。

4.拓展延伸。拓展是《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的目标之一。只有将已经形成的某种积极的情感、意志迁移延伸到课内外相应的行为实践中去,才能使之积淀、稳固、发展成为习惯,真正做到知行统一。这部分教学,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再创(行为)问题情境,通过讨论辨析、活动表演、游戏比赛,反馈检测学生认知的情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师生角色与教学策略

(一)教师角色与教学策略

朋友:教师要成为学生知心、贴心、真心的朋友,努力创设一种平等、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畅所欲言,无所顾忌地倾吐自己的想法、认识和疑惑,表达观点。

参谋:教师同时又是学生的参谋和顾问。能够提高学生对道德认识的深层理解,激起学生潜在真实的道德,点化学生的困惑和疑难,使学生的道德选择、道德行为更具合理性、创新性和实效性。

在教学中可运用以下教学策略:

1.采用活动式教学。指课堂教学中师生行动、活泼、有效的直观活动,又指师生内容活跃、发散、深刻的思维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道德知识,体验道德情感,培养道德能力,形成道德行为。

2.注重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各种形式充分进行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以此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观点,促发学生学知习行的内驱力。

3.培养创新精神。教师创设一种可引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问题情境,从而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使问题的解决不局限于一种方法、一种答案。

4.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想学生所想,解学生所惑,教学生所望;学生又是自身发展的主体,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提高学生的自理自学能力。

(二)学生角色与学习策略

学生应是学习中的真正主人,课堂上的真正主角,自身发展的真正主体。故此,学生应该:

1.主动学习。学生应满腔热情地投身于新知的学习,参与甚至自己设计、实施学习活动,积极进行情感体验,自觉训练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

2.主动探索。学生应大胆地发表自己对道德观点的认识和理解,大胆地倾诉自己的情感困惑和疑惑,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道德选择和道德判断,与老师,同学们一起共同探讨,共同研究共同解决。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技巧,并不存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如果真想让孩子们“在活动体验中积极思考且有感悟,教师就必须为孩子们提供一桌桌色香味俱佳且丰富多样的‘自助餐’”。学生不是一个容器,而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我们只有运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才能激活学生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地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真正使学生焕发勃勃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新德育》【M】.2011(6)

创新科研课题研究范文2

关键词:素质模型;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基于素质模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收录日期:2012年5月30日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高校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在我国高校教育中已形成广泛共识,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新方向的切入口。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我国的创业教育可追溯到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的国内首届创业计划大赛,随后引起政府高度重视,形成了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但仍处于起步阶段。课程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载体,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创新创业教育中,课程建设亦是一个核心问题,但是,高校在课程建设方面尚未形成系统的创业课程体系,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尚未融合。高校没有把创业能力培养看成是主流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没有将创业教育融合到整个教学体系中,使创业教育与学科教学、与专业教育脱节。其次,创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学科化、体系化尚未形成。大部分学校开设了相关的创业课程,但仅仅是孤立的课程,与其他课程不衔接。当前,各高校尚无统一、科学的创业教育系列教材和教学目标,创业教学内容因学校、教师等因素有很大差异。许多高校的创业教育教材只是把经济管理、财务会计、法律法规等学科与创办企业的相关理论和创业案例进行简单堆砌。基于此,高校有必要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模式。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模型构建

素质模型(又称胜任力模型)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目前已成为管理界和心理学界研究的前沿问题,随着素质模型理论研究的日益成熟,其他行业和领域也纷纷引入。根据素质洋葱模型,笔者构建出了以创新创业人格特质为中心的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三维素质模型框架。(图1)在图1中,创新创业人格特质处于内核位置,对其他显性素质具有动力、定向、支持、强化作用。创新创业人格是一个人的创新创业素质中的调节系统。创新创业人格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所构成的整体,主要包括意志力、创新、坚韧、责任心、冒险和挫折承受力等。这些特征是相互联系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人的行动进行调节和控制。创新创业认知和态度参与并决定个人创新能力的高低,具有导向作用,最终决定能否给我们带来新的具有社会价值的创新成果。创新创业知识和能力是创新创业思维的基础,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原料和支持。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不仅包括在创新创业素质模型中,而且这些素质方面是一种综合性的整体,就像一个洋葱一样,最表层的是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由表层到里层,越来越深入,最里层、最核心的是创新创业的认知/态度和人格特质,是个体最深层次的胜任特征,最不容易改变和发展。因此,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不仅要重视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训练,更加要创新创业人格的锤炼和创新创业认知/态度的培养。

三、基于创新创业素质模型的课程体系设计

(一)课程体系规范化,课程设置体现“范型过渡”的原则。课程体系规范化,即结合高校的实际,把通识类创业课程和专业化创业课程结合,采取分层次设置,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目前,国内高校通用的课程范型有四种:学科中心范型、活动中心范型、问题中心范型和能力中心范型。学科中心范型是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按学科的相互承续关系和内在逻辑体系,全面确定各类、各门课程。“三段式课程”就是其典型结构形态。这是一种“规定性”课程范型。活动中心范型、问题中心范型和能力中心范型,则分别从满足学习者活动需要、解决问题需要和培养能力需要,将有关知识、技能、态度等组合形成不同课程(模块)和体系。这三种范型都属于“形成性”的课程范型。创新创业教育应在吸取以“学科中心范型”的基础,吸收其他范型(主要是能力中心范型)长处的“过渡范型”。一是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总学时在教学总学时中的比例;二是采取“三段式、四模块、多项实训穿插”的结构形态。即仍然沿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三段形式;分为“文化基础知识”(通识课程)、“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方向知识”、“辅助选修知识”四大模块,穿插安排若干项集中实训。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灵活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应整合优化专业教学内容,充实前沿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同时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并把创新创业课程纳入实验、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在各专业学科课程中,结合教材内容和专业特点,注重创新创业人格教育、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在教学内容中适时安排,形成特定的教学方式。

创新科研课题研究范文3

摘要中学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是保证体育课的基本教学内容实施,准备活动也是授课内容的前奏,本文采用各类研究方法对准备活动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新课改体育课准备活动创新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充分利用好准备活动时间,对于运动技术的教学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将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然而,目前中学的体育课准备部分内容普遍存在着公式化、教条化现象,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不到新课改理念下准备活动应达到的目的。为此,本文就如何运用新课改理念指导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并在体育课准备活动中通过创新来体现新的课程理念进行研究,从而剔除传统教学的病垢。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合肥市包河区第二十八中学:七年级2个班、八年级2个班、高一年级2个班,共计260人。按照自然分班的形式把七年级一班,八年级一班,高一年级一班作为新课改理念下的实验班即创新准备活动教学模式,其余的班级为对照班即传统准备活动教学模式。

(二)研究时间

2009年11月20日――2010年1月6日。

(三)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需要将准备活动分为传统准备活动教学模式和创新准备活动教学模式两种类型。笔者在教育实习期间对自己所执教的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实验,待实验结束后发放自编问卷(共计14题)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等。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和期刊以得到丰富的文献资料,经过对照比较、分析研究,作为问卷设计与理论依据。

2.实验对比法

将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区别对比教学,实验班采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安排组织准备活动的教学;对照班依旧实行传统教学方法,由教师来组织。

3.问卷调查法

就新课改理念下中学体育课准备活动开展现状,以及通过对体育课准备活动的创新给学生带来的影响等,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本次共发放260份问卷,有效问卷256份,有效回收率为98%。形成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传统体育课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缺乏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内容过于陈旧,缺乏创新意识;教学目标过于单一,缺乏与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研究表明:这种方法虽然可以集中注意力,使学生的身体得以充分的拉伸,起到身体的热身作用,但是设计的内容过于陈旧,缺少创新性,使学生产生一种惯性思维,束缚了学生自由发挥、追求新意的空间。

二、对比

(一)对照班准备活动教学依然沿用传统教学模式,由于教学形式和内容固定不变,所以对照班的学生在体育课准备活动练习中,学习积极性不高,习惯于教师直接“给”的方法,一旦让他们自己做准备活动就会感觉无从下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更不高,不能很快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状态中,教学效果一般。

(二)实验教学班的学生,因为参与到了创新体育教学的模式之中,经常接受现代先进的教育科学观念的熏陶和影响,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所以在体育课准备活动的练习中,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的明确、认真、专注、用心,练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很高,身心放松,精神上没有压力与包袱,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明显。

三、结论

(一)新课改理念下中学生对体育课创新准备活动的喜爱程度很高。传统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教条化、固定化、单一化,反映了体育课准备活动的创新教学模式更加符合中学生的需求,更加有利于充分调动课堂气氛和教学质量。

(二)有66%的学生认为通过新课改理念下创新准备活动教学模式可以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喜爱程度,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准备活动的设计和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体育教师应该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用新课改理念来指导准备活动,对传统准备活动教学模式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在准备活动中体现新的课改理念,使准备活动为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增添双翼,进而为更好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建议

(一)新课改理念下的准备活动,应当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摆脱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指挥者,学生是被指挥者的模式,充分调动和挖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从学习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课前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安排准备活动的内容,并采用小组讨论合作的方法进行开展,从而转变学生一贯的“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充分地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

创新科研课题研究范文4

【关键词】科技创新;创新活动

当今世界正处在知识经济时代,各行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越来越依赖于人才的创新能力,创新已成为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之源。科技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在我国大力推进教育创新、科技创新的形势下,高校应该把科研放在首位,科研与教学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学内容才能逐渐更新,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社会服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

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中,高校承担着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大学生作为科技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载体。由于各大高校对科技创新活动不够重视,存在诸多问题。

1.学生参与的涉及面小

高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都是由学校团委负责组织。一般的程序是院团委在宣传科技创新活动之后,由各个学院或系部具体组织学生申报科技创新课题。申报课题后直接报送到团委等部门。因为经费的问题、学生自身的原因,学生自己认为不具备竞争力,基本就不提交课题申请书。结果是大部分学生没参加此项活动,参与的仍然是少部分学生。因此科技创新活动有着局限性,参加比赛的或者课题立项的同学占大学生参与比例的少数。

2.学生在活动中收获不大

可供大学生选题的范围较窄,立项的课题大多数是雷同的,研究方法单一。大学生自己不能单独立项,资质条件不符合填报的要求。高校老师的科研工作任务繁重,也没有多余的时间指导学生完成课题,直接导致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少,因此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得到的锻炼和提高就很少。所以说在申报课题的积极性方面,大学生几乎没什么兴趣。而在谈论到在科技活动中有哪些收获的时候,很多学生觉得在学术上和科研上并没有大的进步。在评优或评奖的时候会相应的加分政策,其他方面收获较少。

3.组织体系不完善

科技创新活动是推动大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的有效手段。大多数高校都没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把工作的重心都放在教学改革、学分改革上面。往往忽视了学生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如果能把科技创新活动也纳入学生的学分体系,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就是活动的更加有特色,不是有了某种比赛,才有针对性的练习。参加比赛也会取得较好的名次。

4.缺乏对创新活动的激励与保障机制

各高校的大学生在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中得到了相应的锻炼。考虑学生的个人因素,很难出成果,对许多课题不能跟踪研究,造成科研项目种类繁多,难以呈现出精品的课题项目。学生的在校周期都是三年,有些课题还没有研究完成,学生就已经毕业了。好多课题不能按时结题,这种情况也削减了导师鼓励学生申报课题的兴趣。奖励机制也不完善,没有详细的制度约束学生,参与活动的学生和不参与活动的学生,在量化考核的时候是一样的。学生的积极性也就越发的减少。

二、提升高校科技活动的对策

1.改革教学模式

围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充分利用教学、科研的先发优势,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导师带着学生一起做课题。把科研的内容带到学生的课堂上,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同学在做课题的过程中也学会了学习方法。课题的申报、填写,材料的收集、汇总等待一系列工作都由导师带着学生共同完成。采取项目式的教学,让学生也有单独承担某个课题或者项目的能力。达到双赢的效果,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力。为了达到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目标,改革和优化当前的教育模式、整合和优化教学模式。在原有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炼出更加有效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

2.完善激励机制

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保持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良性发展,需要用长效机制的保障,不断提升团队的创新能力,发挥团队的创新潜能,依靠良好的运行机制建设和激励机制建设。根据高校的特点,制定出符合自己学校科研工作的考核办法,对表彰的力度、奖励的办法更加具体,将科研立项、职称评定、评优评奖挂钩,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3.建立科技创新团队

依据学院的发展规划,组建科技创新团队,推进科技创新团队的培育工作,依托科研平台的高级别项目进行科研活动的申报,充分利用学院自身的优势。科技创新团队的组成可以由校内教师组成,也可以由同类院校的教师联合完成,实行联合攻关,成果共享的原则。

参考文献:

[1]谢志新,牛东红.高校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0(8):22,31.

[2]马新飞,郑晓红.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现状及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2013年12月,第17卷第6期.

创新科研课题研究范文5

中图分类号:F426.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9-0001-03

1.引言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食品的自然生产方式在不断地减少。目前,大规模的工业化制造食品充斥着我国的市场,使得我国的食品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是目前,国内对于食品安全方面虽然投入了很多精力,但是对于日益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我国仍然还有许多事情要做。食品安全科技创新方面的研究对于我国的食品安全领域具有重大的意义。只有保障了一国食品之安全,才能够使得我国社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2.中国食品安全科技创新体制发展现状

2.1中国食品安全科技创新机构分析

中国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促使了中国在食品安全科技创新体制发展上的关注和对于发展力度投入的加大。目前来说,中国食品安全科技创新体制发展的现状还是比较令人担忧的。

中国食品安全体制在整个的发展历程中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从卫生部门统一主管食品安全阶段到食品安全多部门共同主管体制阶段以及现在的一个部门协调、多个部门具体监管阶段。食品安全科技创新体制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以前由单一的部门统管到现在由多部门有针对性的监管,体制上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一些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中国食品安全体制中也存在着分工不明确、监管和督查部门管理混乱的情况。对比与美国,其现阶段的食品安全科技创新体制在世界上都有着优越于其他国家的优势。美国的食品安全科技创新体制最大的优点是:各个部门之间分工明确、多部门之间职责清楚。美国联邦及各州政府具有食品安全管理职能的机构有二十个之多,但是各个机构之间所负责的方向明确,职能清楚。在处理和预防以及监管上,都有着很强的执行力度。而中国在这方面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发展。

中国食品安全科技创新机构主要有以下几个:

2.1.1各个科研院所

科研院所在中国食品安全科技创新领域占着极大的比重。中国的食品安全科研院所往往都有着明确的研究方向和任务。在食品安全科技创新中,有着一定水平,并且也有着一定数目的高水平研究人员。同时也具有有开展研究工作的基本条件。可以长期有组织地从事研究与开发某一类的研究课题。这些机构,大多都有政府在人员和资金上的支持。科研设备上也有着一定的优势。

2.1.2各级高校

中国的各级高校除了在教育上有着突出贡献之外,在科研创新上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很多高校都有国家级的实验室,并且这些实验室每年都有较为先进的科技创新成果。各级高校有着充足的人才储备,往往通过吸纳社会资金支持,在科技创新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

2.1.3各级监管机构

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主要由政府某些部门担任。在食品监管方面采用分段管理的模式。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监管食品生产环节,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监督食品流通环节,由食品药品监管局监督食堂、餐饮消费环节。此外,各级政府的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综合协调各部门。

2.1.4食品生产企业

食品生产企业在整个食品安全体系内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食品生产企业的经营和变动必须符合相关的国家规定,在质量安全体制中处于主体地位,因此建立企业的管理制度对中国食品安全体制至关重要。

2.2中国食品安全科技创新情况分析

说道食品安全科技创新,就不得不说一下有关食品安全专利的注册情况,下图显示了世界范围内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专利申请量的地区分布情况

由上图可以看出,美国和日本在食品安全监测领域所拥有的专利申请量最大,同时这两个国家的技术最为成熟;国际上每个国家以及总体上的申请数量较大,这就表示了一个道理,即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在国际认证方面具有一定的产业价值;同时,另一方面中国专利申请量的数额也比较多,表示了中国政府对于食品安全检测这一块其实是十分看重的。

在食品安全监测技术上的专利申请数他国家的差距并不是很大。但是,美国或者日本对于食品安全科技创新的体制上是与中国不同的。中国的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大部分是国家的研究机构,每年有着固定的经费支撑。所面临的社会压力以及需求是很小的,所以这导致了在技术上的落后和不进取。美国以及日本的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大部分是公司式的企业,为了盈利以及配合社会需要,在技术以及监管体制上是在不断创新和改进的。

中国每年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上的专利申请数量是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的,虽然我国的食品安全科技创新体制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但是,随着国家和社会对于此方面的关注,出台了一系列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和鼓励政策,推动了国内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我国技术人员对知识产权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更加注重对科研成果的专利保护,近些年来,我国的专利申请量的势头一直良好,也就是说一直在增长。

3.中国食品安全科技体制创新对策分析

3.1建立统一和明确的食品安全体制以改变分段式管理

从上文分析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现状来看,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主要采用的是分段式的体制形势,而从美国,日本,韩国等相关的发达国家来看,其相同点都是拥有较为完整和统一调控的监管体制,并且通过立法使其具有强制力,因此,必须首先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协调性和统一性。

3.2建立和完善权责明确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第一,探索多种管理模式,使“品种”管理和“划段”管理相结合,做好信息沟通和共享,明确边界和衔接的方法方式,避免职能上的交叉。

第二,加大对执法部门的监督力度,老话说得好,法律不是制定出来的,而是执行出来的,我国的食品监管体系采取平级部门的模式,是权责无法明确,责任和义务落实不到位,即使再严密和再完善的法律,都不能发挥它的作用,只有各级政府明确职责,才能保证体系发挥它的强大作用。日本和韩国都对政府部门的权责划分明确,才会是食品监管体系不断完善与进步。

第三,充分发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和过程中的领导作用,从日本经验的发展来看,日本安全委员会在食品质量监管中就发挥了主导和领头羊的作用,集权和分权的结合使各部门以及内阁政府都发挥了其本身的相关职能,因此,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应当在实际工作中更加有效地协调食品安全管理的相关部门,改变目前相关行政部门协调不力,各自为政,执法软弱,重复管理的局面。

3.3逐步完善食品安全信用体制

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制不健全才会导致各种假冒伪劣现象层出不穷,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同时也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和无形资产。信用不仅仅是个人和企业的行为,也要政府在信用体系方面加大建设力度,通过法律约束和道德约束相结合,塑造公平的市场氛围。

3.4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网络体制

通过对美国,日本,韩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开度是其中的重要特点,在我国,目前的信息现状却令人担忧,不仅不同部门的信息不一致,甚至同一部门的信息也会出现差错,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的食品安全信息大多是各部门自行公布的,因此,尽快建立协调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获取,检测,通报和的网络运行体制,是保证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之一。

4.结语

从近些年的重大安全事故我们可以看到,对食品安全的逐步重视是在付出了无比沉重的生命安全与社会成本代价之后才得来的,作为消费者,我们所希望的就是可以安安心心的使用各类食品,而不会陷入到“停杯投箸不能食”的惶恐中。法制的健全是食品安全卫生的保障,国家只有不断健全法律,群众热情参与监管,食品安全问题才能得到有效地遏制。

参考文献:

[1]李怀.中国食品安全规制机制的构建与探索[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2]程青.我国食品安全规制体系研究[J].经济与管理科学辑.2011(S1).

[3]刘畅,赵心锐.论我国食品安全的经济性规制[J].理论探讨.2012(5).

[4]滕月.美国食品安全规制风险分析的启示[J].经济纵横.2009(1).

[5]时洪洋,廖卫东.食品安全规制的制度变迁以日本为例[J].全球视野.2009(1).

[6]刘畅.日本食品安全规制研究.吉林大学[D].2010.

[7]薛庆根,褚保金.美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体制改革.2006(3).

[8]滕月.食品安全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

[9]张峰.借鉴与启示:对发达国家食品安全规制模式的考察[J].天府新论.2012(2).

基金项目:天津科委战略规划项目“中国食品安全科技体制创新与综合改革研究”(14ZLZLZF00069)

作者简介:张婷婷(1978-),女,天津市人,规制经济学博士,副教授,从事社会性规制的研究。

创新科研课题研究范文6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 创新 改革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实施,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强力支撑,同时也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如何使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体现新课改的精神,落实新课标的要求,真正提高教学实效,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调整教学价值取向

全面发展的要求注重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在基础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着眼于未来,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挖掘情感因素和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就是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学要着眼于“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调整价值取向,从重理论知识的传递转变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通过三者的有机结合,实现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全面发展,认知情感及行动的和谐统一。

可持续发展是指每个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发展潜能,教师的神圣职责之一就是不断唤醒与激活这些潜能,促使学生持续发展与进步。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这就要求教师应关注激发学生生命的活力,充分重视每一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健康个性的发展和自我教育、规划意识的培养,指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自我教育和持续发展能力,为今后适应学习型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探究的热情

好奇心是人人都有,初中学生其中的一个心理特征是好奇心强。人的兴趣在很大的程度都是来源于当初好奇心,如果学生对问题产生好奇心,也就容易引发学生学习兴趣,那么,探究问题就由被动探究变成主动探究。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好奇心,从而启动学生的探究心理的需求。设计问题情境,教师那就要下一些功夫,在设计问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的内容要跟教材的观点有直接的联系;(2)设计的内容必须是教材以外的内容,因为人的好奇心在于追求一些新的东西;如果教材已有的内容,学生好奇心大大降低;(3)设计教学情境,必需要引起学生共鸣,有震撼力的问题,只有这样学生非智力因素,也就是情感因素才得以发挥作用,才能调动学生的探究的热情;(4)设计的问题情境,顾及学生的认知范围;(5)要善于挖掘学生身边的事例和紧扣时代脉搏的事例,这些事例往往是学生最感兴趣,也起政治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最有效方法,引导学生正是丑恶现象,增强学生明辨是非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政治课思想性和教育性。例如,初二教材《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这一课,既要举出本土化的例子,又要紧扣时代感,提出“三现代”、“西部大开发”、“东莞松山湖”建设等等的事例。总之,运用各种具体有效的方法,使问题变得有趣起来,能够引发学生的猎奇心理。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2.优化教学方式

(1)活动教学。新课程标准特别重视学生的活动,在很多方面提出了活动建议。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取生动的“活动”教学形式。例如,让学生围绕特定主题动手查找报刊、图书等资料,在研讨分析中得出结论或引发思考;进行问卷调查、实地调查、走访座谈等活动,撰写调查报告和小论文,说明某一理论或观点;针对某,些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和综合探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合理化建议;通过角色扮演、模拟现实场景等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和表现欲,提高其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开展开心擂台、挑战自我、智力大比拼等娱乐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奋发向上的竞争意识;将所学知识迁移到现实情境中,进行某种行动,体验某种生活,实现知行统一等。活动教学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活跃教学气氛,也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思维。教师要努力提高组织活动的艺术与技巧,把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基础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更为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