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物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物质范文1
关键词:初中化学;物质;分类;例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393-01
物质推断是近几年来中考考试中化学的典型试题,这一题目的设置主要是考察学生对化学物质基本性质的把握,以及学生在化学方面的逻辑推理能力。这类题目需要学生具备逆向思考能力,并且能够准确把握题目的信息。这类题目通常所涉及的知识面都较为广泛,并且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题目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学生往往在做这种类型题目时会觉得无从下手。有的学生可能在浪费大量精力之后,对自己得到的结果也不没有十足的把握化学,而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甚至会选择直接放弃。可以说这一类型的题目是学生在高考时失分较多的题目。针对这一问题,笔者首先将初中化学物质推断题的出题类型进性大体的分类,然后根据不同的题型给出不同的解决办法。笔者认为化学物质推断题大体可分为文字类、表格类、框图类、连线类这四大类,并对前三类题型进行相关说明。
一、文字类物质推断题及解题技巧
这类题目主要是通过文字叙述的形式描述题目。
例1、现有一种白色的粉末,其中可能含有Ba(OH)2、Na2CO3、Na2SO4、FeCl3、KNO3,为了能够准确测定该粉末的物质组成,现进行如下实验:
1、向一定量的粉末中加入大量的水,然后经振荡、静置后得到白色沉淀物,并且上层为无色溶液。2、经过滤后,向白色沉淀物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发现沉淀物溶解并有气泡产生。(1)由此推断,粉末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一定不含有 。(2)写出分析步骤,以及相应的化学反应式。
分析:Ba(OH)2、Na2CO3、Na2SO4、FeCl3、KNO3中这五种物质虽然都可溶于水,但FeCl3溶于水之后溶液呈黄色,其它为无色。并由实验①得知该粉末溶于水之后得到白色沉淀物,并且上层为无色的清液。则说明溶液中一定不含有FeCl3,而所得到的白色沉淀物则可能是BaCO3或BaSO4两种物质中的一种或者两种混合物质。当向白色沉淀物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之后沉淀物溶解并伴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沉淀物只能是BaCO3一种。经过逆向推理则得出Ba(OH)2、Na2CO3一定是白色粉末中含有的,而Na2SO4与FeCl3则一定不含有,而KNO3则无法确定
二、表格类物质推断题及解题技巧
表格类物质推断题是通过表格的形式给出若干物质两两混合后的现象。例2、现有4个分别装有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的瓶子,但每个瓶子上都失去了标签,将这四个瓶子分别编号为A、B、C、D。每次可以从其中两个瓶子中取少量溶液进行混合,并将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请推断出A、B、C、D瓶子中溶液的溶质分别是什么。
分析:结合本题通过表格的形式表格将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四种溶液两两混合的结果制成如上表所表达的形式,并将两表进行对比。
上表中A瓶溶液分别与其它瓶溶液混合时的所发生的实验现象,与下表中的稀硫酸与其它溶液相混合后所产生的现象一致,都是一个有气体产生,一个有沉淀物产生,另两个无明显的实验现象,由此可以推断A瓶中的溶液为稀硫酸;以此类推B瓶溶液与其它瓶溶液混合时的所发生的实验现象,与下表中的碳酸钠溶液与其它溶液相混合后所产生的现象一致,由此可以推断B瓶中的溶液为碳酸钠溶液;C瓶溶液与其它瓶溶液混合时的所发生的实验现象,与下表中的氢氧化钡溶液与其它溶液相混合后所产生的现象一致,由此可以推断B瓶中的溶液为氢氧化钡溶液;则D瓶溶液为稀硫酸。
三、框图类物质推断题及解题技巧
框图类物质推断题是用方框、箭头、反应条件、实验现象等通过逻辑框图实现的。
例3、已知该物质I是固体的碱式碳酸铜,其化学式为Cu2(OH)2CO3,将该物质电解之后,在阳极产生了物质A,在阴极产生了物质B。
1、碱式碳酸铜作为铜锈的主要成分,铜锈的产生除了与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有关之外,还与空气中的 有关。2、E物质的化学式是 。3、在(1)~(6)的反应过程中, 的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运用实验室的方法将两种固体混合物加热后,的够得到气体H,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反应(5)的化学方程式 。
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物质范文2
关键词:初中;生物;化学;内容;联系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8-0014-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8.005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重视学科间的联系,增加跨学科内容。在化学教学中,应加强化学与物理、生物和地理学科的联系”。
目前苏州市区初中生物课程安排在初一、初二两学年,初一每周3课时,初二每周2课时,初二下学期进行苏州市结业考试。化学学科安排在初三开设,每周4课时。相对而言,初中生物课的学习任务比较轻松。化学作为中考科目,教学进度要比生物快。从师资角度来讲,化学教师兼职生物课的现象比较常见,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合理安排生物和化学的有效教学,值得进行分析和思考。
一、初中生物与化学在三维目标上的联系
教学内容为教学目标服务,教学目标引领学生个性发展。初中生物与化学学科存在众多的“不谋而合”,下面简述在初中生物和化学的联系点。
1. 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上的联系
笔者比较了初中苏科版生物和沪教版化学相联系的内容,发现生物内容联系到了化学中的每一章,也涵盖了熟悉的化学基本用语、身边的化学物质、微观粒子的奥秘以及实验探究和化学的应用价值等几方面的内容。
初中化学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中的“化学变化”与生物“原始大气中简单有机物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相联系;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中“缓慢氧化中的放热”与生物中“探究种子呼吸过程中释放热量”相联系;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中“分子的运动”与生物的“人体内气体交换过程中气体扩散”相联系、化学的“元素与人体健康”与生物的“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的影响”“ 贫血”相联系;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中的“化学变化的实质”与生物的“食物在消化道中消化”相联系;第五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中“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与生物的“土壤线虫能够指示土壤中重金属等对环境的污染情况”相联系;第六章 溶解现象中“稀浓溶液中不同的溶质质量分数”与生物的“溶液浓度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相联系;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中的“酸性土壤的检验”与生物的“苔藓植物具有指示土壤性质的作用”相联系;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中的“有机物为人体提供能量”与生物的“验证食物含有能量”相联系;第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中“环境污染的防治”与生物的“环境恶化影响生物的生存”相联系,等等。
生物与化学在对学生技能培养方面也有联系(见表1)。如实验操作、探究方法是科学学科中常见的重要手段,对学生的解题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教学内容,生物与化学的教学模式和思维方法上也存在相同之处(见表2)。如化学中考要求的A级学习目标可以采用与生物相似学习方法,如可以采用自主阅读、观察的方式进行;生物实验和化学实验都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掌握了初一生物中的变量原则后,则可以轻松面对化学中影响物质溶解速度的探究;学生可以从生物的分类方法学习中培养思维技巧,从而可以迁徙到在化学学科中能熟练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而教师的指导作用则贯穿了整个学习过程。
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上的联系
生物与化学教学中均会涉及到一些古今中外的化学家、生物学家,他们的科学成就可以激励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怀,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改善生活以及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生物与化学学科中众多的科学实验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增强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养成求真、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在学习中的合作意识;通过对资源环境的学习来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合理安排初中生物与化学学科的教学
初中生物和化学有着众多相联系的知识点,化学老师在教学时要加强全局意识,综合备课,针对不同教学内容要根据中考学习水平要求进行合理安排。
1.有选择地进行化学知识提前教学,逐步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初一生物课时安排为周3课时,教学任务相对较轻松,时间较宽裕,学生对初中学习生活也充满了好奇和期待。而初中化学的学习从开启化学之门到培养创新能力却只有一年时间,教学过程中信息量大,时间比较有限。通过对比,生物教学中涉及的大多数内容都是化学教学中的A级目标,因此在生物教学时可以对这类比较浅显的内容进行嫁接和提前教学。例如熟悉的化学用语板块中简单化学元素符号的认识、常见物质像二氧化碳、水、氧气等化学式的书写;认识身边化学物质中氧气、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检验方法的掌握;实验探究中对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的介绍;化学应用价值中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等。这样一方面既可以缓解化学教学进度中存在的时间紧迫感,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学习元素符号时可以通过小组比赛的形式看谁记得又快又好、演示实验时可以让学生上讲台辅助教师完成等一系列手段,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转变一些“差生”的学习观念,从而增强学生对探索未来化学知识的神秘感,逐步培养积极参与科学研究的兴趣和信心,同时还应加强学生间讨论、自主阅读、查阅资料等自主学习方式的进行,提高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爱好科学、追寻真理的品质。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意识到生物和化学作为自然学科,两者在对人类和社会的贡献中起到了异曲同工之妙处,为各自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2.化学生物知识适时重复,加强化学学科中的重点难点教学
对于上述A级目标的知识点,经过生物学科的了解,在化学教学中应一掠而过或加以简化,避免过度重复性教学。然而对于一些化学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分化点则需要通过反复教学来逐步巩固和提升。
第一,加强对重点难点内容的重复。
中考对不同的知识点有不同级别的要求,例如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属于C级要求。学生从开启化学之门到参加中考时间较短,如何尽快适应化学学习和培养解题能力,需要对化学中每一课时的重点、难点认识到位。如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是“身边的化学物质”中的重点、难点,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生物和化学学习中分别强调并给予指导。相信通过不同学科不同时间段进行重复学习,会提高学生对重要知识的领悟能力,从而加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逐步培养创造性思维奠定基础。
第二,注重对过程与方法的重复。
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基本的要求是学生掌握技能且能够学以致用。在生物(第七册上)中有个知识点是:“从传染病具备的三个条件角度来指导学生解决预防传染病的方法”,跟化学教学中“通过燃烧的条件来寻找灭火的方法”,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从生物教学中开始正确引导,包括讲授过程中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以及演示实验时正确引导学生注重实验现象和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等等。而这些方法和过程教师必须在化学教学中重点强调并付诸实践,这样才能逐步培养起学生在化学学习中良好的科学素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拓展生物知识教学,认识化学学科地位
生物与化学学科的知识点和目标不能完全重叠,在生物教学中有些没有涉及化学书本但与化学有关的拓展内容可以在生物课上进行简单介绍和辅助教学,比如《生物》中食品添加剂的类型和作用,食品添加剂的泛滥使用是目前社会焦点问题,以及警惕家居中的污染等,均涉及民生安全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物质既有有利的一面,也可能对人类产生负面影响,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运用化学治理环境,掌握科学知识,“学以致用”。认识化学学科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三、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加强自主学习,培养创新能力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著名的“同化理论”创造人奥苏泊尔认为:“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
1.从学生知道“是什么”到学会“做什么”
从初一到初三,学生的思维在不断地发育成熟,学习的有意性和目的性会有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教学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能所有化学知识都提前教学,而应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如对熟悉的化学物质化学式的书写,生物学习中只需对常见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水等的识记,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或者大范围地去记忆其他物质的化学式,只有等到学习化学掌握了化学式书写的方法后再作要求,否则会适得其反。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进行整合与调整。比如对于探究实验,学生从生物中开始知道、认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到化学学习中逐步转化为学会并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来设计实验方案,这是对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应该循序渐进,逐步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绝对不能急功近利。
2.从教师引导学生“为什么要这么做” 到学生独立完成“应该怎么做”
学生最先接近生物,教师要利用学生好奇心促使他们多问几个“为什么”。教师应从科学角度给学生解释“为什么”的原因,发挥科学正能量,让学生逐步探知科学奥秘,慢慢促使学生从生物中感性认识逐渐发展到化学学科中的理性思维,向化学中考要求中的C级水平提出挑战。
生物与化学不分家。无论生物与化学兼职的教师也好,还是生化教研组也好,应针对生物与化学中的具体内容,巧妙应用教学方法,在适当时机下做好“加减法”,加强对学科间的整合,这样既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升学生兴趣,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目标,为培养高效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严小梅. 初中物理和化学的“亲密接触”[J]. 化学教学,2012,(7)
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物质范文3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基本观念;科学本质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必要性
(一)培养学生的化学基本观念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今社会科技日益发达、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新事物、新情况、新信息不断涌现,传统的只注重向学生传授大量事实性知识、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做法已难以适应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只有以对知识的理解、建构为依托,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一定科学方法的同时,形成一定的科学观念和科学态度,并对科学的价值作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才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并承担相应责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培养化学基本观念是落实化学课程标准的需要
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化学课程与教学,过于强调对事实性知识的学习和记忆,降低了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价值和意义。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化学教学,重视学生对典型事实和核心概念的深入理解,突出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化学基本观念,增进对化学科学本质的理解,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三)培养化学基本观念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需要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规定初中化学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通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化学科学素养的三个维度中,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是基础,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与科学的价值观念是归宿。因此,提高学生化学科学素养,关键在于形成化学基本观念。
二、初中化学基本观念的内容构成
(一)元素观。元素观是人们对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所持有的看法,反映了人们从物质的化学组成方面来认识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思维倾向。化学组成是反映物质内化学元素的质与量的范畴,是人们认识化学结构和化学反应的出发点。科学元素观的建立,有助于人们理解庞大的物质世界和有限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自觉地从物质的元素组成上来认识物质的类别和性质,这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基础。
(二)微粒观。微粒观就是人们对物质微粒性的基本看法,表现为自觉在原子、分子、离子的水平上认识常见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和变化现象的思维倾向。在初中阶段学生建立的微粒观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宏观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粒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是极其微小的并且存在着质量、体积大小不同的差异;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微粒之间存在间隔;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三)物质变化观。物质变化观就是指人们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及其变化现象的基本看法,表现为自觉从原子、分子层次上认识日常生活中包括生命现象在内的各种物质变化现象的思维习惯和意识。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应,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四)物质分类观。物质分类观就是指人们在学习、研究形形的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时,按照一定的规则将对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转化为系统性和规律性的思维倾向。物质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人们不可能对所有物质和反应逐一研究。
(五)化学价值观。化学价值观就是指人们通过对化学的学习和应用所形成的对化学科学的价值与局限性的根本看法。通过中学化学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化学价值与局限性的终身意识,对化学正确的信念和态度,对环境问题的正确认识,以及如何有效利用化学物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策略
(一)统筹规划,及早培养
化学基本观念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的教学任务,应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教学过程。化学基本观念并非一定要等到学生的心智完全成熟以后再专门进行培养,因为“任何观念都能够用学龄儿童的思想方式正确地和有效地阐述出来;而且这些初次阐述过的观念,由于这种早期学习,在日后学起来会比较容易,也比较有效和精确。”
(二)设置问题,驱动思维
在观念为本的教学实践中,一种关键的教学策略就是围绕问题设计课程与教学。为了尽快地将教材和教师视野中的化学观念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我们需要根据课程进度,将化学观念的基本含义转化为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用问题驱动学生进行深层思维活动。明确问题可以使学习活动超越那种时刻存在的随意性,问题不仅仅起着促进理解的作用,它们在课程学习中还起到倡导化学观念的作用,使学生在问题解决活动中受到思维的锻炼和情感的陶冶。
(三)创设情景,活动建构
情景活动是把知识形态的化学观念与学生的经验、态度以及心理活动联系在一起的中介与桥梁,在一定的情境中,个体通过经历特定的活动去认识客观事物,个体借助于对客观事物的体验和感受,把内心的经验世界与外在的事实结论联系起来,用自己深刻的内省体验去洞察、领悟与解释世界。
(四)巧用类比,促进观念建构
类比是促进学生在已有观念的基础上建构新观念或更高层次观念的有效工具。例如,为了让学生理解有限的化学元素与庞大的物质世界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往往用英语字母之于英语单词、积木块之于积木造型进行类比,以便于学生理解。教学中的大多数类比是由教师提供的,其实应该培养学生自发运用类比的能力。有学者研究指出,让学生自发运用类比并对所使用的类比作出精致化的要求,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观念的深层理解。
【参考文献】
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物质范文4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磷(暗红色)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无色酚酞试液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含有铜离子)
13、浅绿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含有亚铁离子)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含有铁离子)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
1、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
2、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3、显中性的溶液:蒸馏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
三、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物质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四、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一)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物质范文5
【关键词】初中化学 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 对象 过程 方法 收获
2016年2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预示着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已经从表面形式的课程改革回归到教育本质,即更加关注核心素养的培养,抓住育人根本,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的成长为根本,向学生的未来成长方向前进。
当前初中化学教学的首要问题,主要是放大了化学的应试,弱化了化学自身的学科素养培养。初中化学老师长年经营于一个年级的教学当中,教学经历和教学视野注定了教师自身素养很难达到很高的高度,不少初中化学老师不能将化学教学建立在大学科领域去培养学生的学科r值、思想方法以及学科知识体系。
所以,我认为学科启蒙性这一基本目标应为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关注点,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从学科本源和学科本质的高度立意,追求有学科品质的教学。
在这种教育期望之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应该着力彰显四个关键特征,以满足教育本质的现实需求。
一、明确的教育对象和内容
化学教学的对象是一个个的学生,教学改革,是为了改掉现存的不合理的部分,剔除功利的、浮躁的追求,并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完善和修正我们的教学行为。只有从现存的实践出发,回到“人”这一主体对象,才能确定改革的真正目标和方向,也才可能开展有效的改革。
化学教学的内容主要是化学学科知识、核心思想和基本概念等这些更是化学学科素养的基本构成部分,开展教学首先当围绕这部分进行。
就初中化学而言,氧气性质和实验室制取,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铁、铝等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酸碱盐的性质都是重要知识。物质的转化、分类及物质结构如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是初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化学物质的多样性与物质间相互转化,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观点,物质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观点,物质的结构、性质与用途相互联系的观点,化学变化中能量与质量守恒的观点,化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观点等是初中化学教学中应该形成的核心学科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老师要清楚学科重要知识、核心概念和基本观念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不可就事论事,应该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比如原子论、分子论及元素周期律的发展,透过整个研究进程就发现互相之间的联系和规律,更看出化学史的发展历程和化学对人类进步做出的推动。
二、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近年来各种教学模式甚嚣尘上,洋思、杜郎口以及翻转课堂、自主学习等等,大量无效的讨论引入课堂,热闹之后,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教学活动把改革目标与课堂教学目标混淆,模糊了课堂教学方法与目标对象的不同。
化学教学当回归本质,形式模式不重要,科学有效的方法无外乎提高兴趣和培养能力。
针对当前化学教学的现状,我认为化学学科兴趣培养可以从下面两方面着手:一是实验教学。实验可以增强学习兴趣,现场体验实验和科学探究的过程等,更何况这些附加值会反过来促进学业成绩的提高。二是化学教学不能只是讲题。化学课堂除了讲题应该还有其他很多知识需要传授。比如化学历史、化学与社会、优秀化学家故事、化学发展等等,包括各种化学情境,情境可以是实验性的,可以是联系生活生产实际的,可以是科学史料或前沿科技的。即使做题也该是在情境之中完成,而不是孤立的为做题而做题。
三、高效而明晰的教学过程
彰显教育本质的化学课堂教学,其过程应该是高效明晰的,目标明确,对象清楚,没有太多的形式和炒作,也不需要过度的复杂机械。简洁的课堂教学过程体现在两个主要方面。首先,去除修饰,平淡是真,顺应学习规律,老师做好引导。其次,明确具体的聚焦,核心素养的提升是根本。第三,把握基本的核心要素,适合是最好的选择。
四、愉悦的感受,合理的学习收获
每件事情都有其自身规律,化学课堂教学作为师生交流互动的活动,要让师生做到心无旁骛,全身心投入或者沉浸在活动中,最重要的就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感觉要自然。这种自然的感觉使人精神轻松、身心愉悦,既能更好地激发师生的参与热情,也有助于师生水平的更好发挥,核心素养的自然渗透。
一堂课完成后,不是首先看教学进度完成与否,而是回顾本节课自己讲授了什么?学生收获有什么?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在本节课如何得到了体现?
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物质范文6
关键词:初中化学;新课标;科学素养;科学探究教育;独特性;开放性;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0-0012-06
《义务教育 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1](以下简称新课标)坚持了《全日制义务教育 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2](以下简称原课标)的重要创新成果——将“科学探究”列为初中化学课程内容的一个独立的一级主题,完善了“科学探究”的二级主题架构设计——在原有“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和“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增设“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使“科学探究”教育的架构更为完整、操作更有实景、成效更可期待。
在初中化学课程内容中,将“科学探究”独立且列于一级主题之首,突显了化学课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新理念、新目标、新路径。这是基础教育化学课程主动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新需求的体现、自觉融会于基础化学教育改革趋势主流的行动、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探索。我国在初中化学课程中明确地提出实施“科学探究”教育,从原课标实验、推行算起已逾十载,但还鲜有理想的课程实施模式与经验,大多数的教学依然处于摸索、探求的初级阶段。这表明“科学探究”教育尚有很大的发展、完善、深入空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深入研究新课标“科学探究”(主题)教育及其新架构,积极探析其实施的新思维、新策略、新路径,必将对化学课程改革产生深远影响。本文系笔者研读新课标“科学探究”教育及其新架构的一些心得体会,权当深入探讨相关问题的引玉之砖。
一、“科学探究”教育的独特性
新课标和原课标皆选定“科学探究”作为课程内容的一级主题,这是初中化学课程改革与创新最重要的标志。它既是课程的内容与标准,又是课程学习的方式与工具。开展“科学探究”教育旨在引导学生像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那样进行化学(科学)课程的学习。然而,我们必须清楚: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目的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而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目的则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因此,“科学探究”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促进学生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认识科学探究的价值、进行科学探究的实践、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以更加自主地获取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验化学(科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方法,发展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科学素养。通过研读新课标及原课标不难发现,“科学探究”与其他一级主题的教育相比较有着许多独特之处。
(一)教育内容体现综合性
在新课标和原课标选定课程内容的5个一级主题中,“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和“化学与社会发展”都有明确、具体的化学物质知识作为载体。它们或是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基础知识,或是化学(科学)体系符号系统的基础知识。尽管这些知识之间可能存在着内在联系、相互关系,但更多情况下是逐一地进行学习的,即学习它们的对象具体、要求明确、评价较易。不言而喻,新课程的物质知识教育应贯彻新理念,通过积极的渗透、引导、示范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科学的过程与方法、激发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全面达成新课程目标。
相比较而言,“科学探究”主题的学习就显得具象有点模糊、缥缈、缺少抓手。这恰恰是“科学探究”教育在内容上具有较高综合性的体现,即其教育目标需要经历对众多物质知识的学习理解和运用实践才能达成。在新课标“科学探究”的4个二级主题中,依次提出观念性理解科学探究的5个学习目标;解构科学探究活动的8个要素、基本程序的学习目标;明确实验基本素养尤其是7项基本技能的学习目标(原课标表述只有6项,新课标表述的第4项“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可理解为对原课标“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中隐含的一个重要分支的突显,故此,新课标与原课标对实验技能要求无实质性差异);规定8个实验作为学生亲手进行化学实验活动的底线。显而易见,前3个二级主题课程目标的达成,决不是通过单独的、孤立的物质知识学习就能实现的,而只能是物质知识学习积累、体悟与内化的综合效应、是思维与观念的升华成果。
(二)教育目标侧重情感性
新课标课程内容5个一级主题各自皆包含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维度的教育目标。其中,除“科学探究”之外的其他4个主题的课程内容都有明确、具体的化学物质知识作为载体,它们的教育目标大都布设在“知识与技能”及“过程与方法”领域,而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达成则寓于物质知识教育之中。换言之,这些内容主题教育目标的达成更多地倚重于知识性。
然而,如从教育最本质的属性、最根本的任务——“育人”去考察、研读新课标“科学探究”的二级主题架构,不难发现在其4个二级主题中,“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居于核心、统帅的地位,其他3个二级主题都服从于、服务于它的教育目标的达成。对于“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的5个教育目标的表述,大都使用“体验”、“意识(到)”、“认识”等体验性学习行为动词,表明其教育目标更侧重于情感性。因此“科学探究”教育已然超越通常意义上的物质知识教育,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理念性、思想性、精神性的教育。其教育目标主体并不在于帮助学生认识具体的物质知识或学会具体的实验技能与方法,而在于促进学生树立探究意识、科学精神,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夯实更加牢固的思想基础,以使学生终身受益。
“科学探究”教育目标侧重于情感性,映衬出课程在思维、精神层面上的隐性目标。此类课程目标的达成没有凝固、刻板、划一的标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为课程实施提供了无限的宽松氛围和广阔空间,更可切实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促进学生获得最大、最佳的发展。同时,它也给初中化学课程实施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初中学生在化学课程学习伊始还十分缺乏必要的物质知识基础,即刻进行“科学探究”教育(各种版本的现行教科书均如此编排)必然面临极大的困难,往往只能在认知科学探究要素及其程序、学习化学实验基本技能上图形式、走过场,无法实现“科学探究”教育预期的目标和效果。因此,对于“科学探究”主题在化学课程教科书中的素材选择和呈现,在课程实施中的指导思想、方式方法及时机选择等,都有待更加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三)教育过程具有全程性
“科学探究”在新课标课程内容中位居一级主题之首,各种版本的初中化学教科书也以不尽相同的标题及素材将其编撰为首章(单元、专题)。由于受使用教科书惯性思维的影响,许多教师对于“科学探究”教育内容、目标的独特性缺乏深入思考与认知,依然像对待化学教科书一般章节课文那样采用“毕其功于一役”的方式进行教学,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达成预期的课程目标。这是因为,教科书中“科学探究”的课文更多的是表述科学探究要素及其程序和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这些虽是“科学探究”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但非“科学探究”教育的核心目标,充其量只是达成核心目标的重要基石。而且,对它们的教学处于化学课程的起始,学生此时对化学物质的感性、理性认识都还很缺乏,很难真正地理解这些课文、理解科学探究的实质与价值。其实,新课标和原课标都已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既作为学习的方式,又作为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必须落实在其他各主题的学习中,不宜孤立地进行探究方法的训练。”因此,“科学探究”教育要牢牢把握其核心目标,深入地探索、研究、完善其在其他主题教育中渗透与落实的实践,使学生的科学探究观念形成与能力发展更加有明确目标、完整计划、合理步骤地贯串于初中化学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之中,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的学习情景中都能受到“科学探究”思想开诚布公的教化或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深化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与实践,促进化学课程学习能力的提升和科学素养的完善。
研读新课标还不难发现,它删除了原课标中“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这句颇为时尚的断语。这是新课标贴近教学实际、回归平实风格的反映。对此,至少可以找出3个理由:一是新课标已保留“科学探究既作为学习的方式,又作为学习的内容和目标……”一语,足以说明“科学探究”在课程中的功能与价值,不必再加码、再赘言;二是原课标断语中两个“重要”极易驱使课程实施步入误区,独尊“探究”而轻视甚至排斥化学课程学习的其他方式,导致脱离教学实际、孤军奋战,滋生诸多形式主义、烦琐哲学的教法和学法,终与“科学探究”教育的主旨渐行渐远;三是新课标的简洁表述,反映其认真研究原课标实施的经验与教训、更加贴近教学实际、减少误解“科学探究”现象再发生的新思考。
二、“科学探究”教育的开放性
“科学探究”列为课程内容的一级主题,是初中化学课程改革与创新最鲜明的主要标志。“科学探究”既是课程的一个内容与目标,又是课程学习的一种方式,已非一般意义上的化学知识与方法学习或技能训练,而是侧重于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目标的一种教育创新、教育理想。它是促进初中化学课程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化学课程深化改革、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科学探究”教育应有广阔视野、博怀,倡导并悦纳学生在“科学探究”领域的开放性发展,积极营造促进学生发展的多样性情景、氛围与机遇。
(一)探究形式多样化
新课标在“科学探究”主题中增加“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形成了“科学探究”课程内容相对完整的新架构,同时表明了化学实验尤其是学生实验在“科学探究”教育载体中的主体地位,反映了“科学探究”教育根植于基础的学生实验的课程要求。众所周知,化学实验是综合性活动。无论是简单的物质性质检验还是较复杂的物质制备、提纯,都是理论知识、思想方法、操作技能等在不同程度上相融合的实践。因此,作为“科学探究”旗帜下的化学实验,应从教学尤其是学生的实际出发,多角度、多层面、多形式地发挥实验的综合性优势,充分开发和利用实验的多种教育功能与价值,使兴趣有异、基础有别的学生获得不同水平的发展。
“科学探究”教育是促进学生亲历科学问题认识或解决的实践。而“科学探究”完整过程所包含的最基本活动可归纳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假设、论证假设——表述结论、评价结论。在初中化学课程“科学探究”的具体活动中,根据问题的特点与教育价值和学生的志趣与学习水平,可以设计只侧重某个探究要素的活动,或设计经历科学探究全程的活动,以体悟科学探究的部分要素或全部要素。其间,教师可只启动问题探究或指导探究设计,也可以平等身份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或探究评价;可指导学生自主探究,也可以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无疑应以化学实验为主要载体,通过实验培养和提高学生从观察与实践中提出问题、提出假设、收集证据、评价证据、运用证据或推断结论的能力。其实,科学探究过程中的收集证据活动还有很多种形式。如通过阅读教科书、查阅有关资料、文献、上网查询等,以了解并吸纳前人的研究成果或经验教训,使自己的探究活动能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去开展。又如,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基础上的生生、师生共同讨论、交流,汲取他人智慧,提高学生个体的科学探究水平的层次。这些都是体现科学探究活动开放性的重要形式,应善加利用。
(二)探究评价多元化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并强调“对科学探究学习的评价,应侧重考查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实际表现”。这是“科学探究”学习评价最核心的价值取向、最基本的行动指南。由此可知,“科学探究”学习评价应该多元化。在探究活动中所表现的学习兴趣、参与状态、科学情感、思想方法、探究能力等都可以是评价学生“科学探究”学习的媒介。
从“科学探究”成果的角度,可以进行认识客观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性、终结性评价,也可以进行不同探究活动阶段的过程性、阶段性评价。如,通过观察与思考而提出的探究问题是否有价值,是否触及事物的本质,是否与当下的探究水平相适应等;再如,通过探究活动与分析研究而表达的结论及其评价是否正确,是否周严,是否简约等。探究成果评价的媒介是显性的,只要树立探究评价多元化的理念,就不难理解与实施。
从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态度的角度,也可以进行多元化评价。尽管其评价媒介往往是隐性的,而且有许多是稍纵即逝的,但只要我们有意识并用心去做,依然是可以捕捉到的。如,参与探究活动是积极、主动还是消极、被动,是独立思考并善于合作还是随波逐流;又如,对于探究过程与结果是进行深入反思、不断探索,还是自得、陶醉而缺失反思意识、止步不前。
从“科学探究”评价时机的角度,可以是随机性的,也可以是阶段性的或终结性的,要使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的全程中都能及时地得到激励与指导,以增强其探究的动力,提高探究的水平与效果。对于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无论在任何时段、从任何角度进行评价,都必须坚持激励性原则,为学生在学习“科学探究”中所表现的思想和行为提供实事求是的信息反馈,以不断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实现化学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三)探究成果个性化
新课标对于学习“科学探究”所提出的核心目标多指向情感性、体验性。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兴趣爱好、智能潜质、思维特质、学习方式与习惯等必定存在着种种差异,因此,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成果必有个性化的表现。不同的学生个体在学习相同的“科学探究”课题时,必会在提出问题与做出假设的视角、获取与整合证据的方略、论证与解释结论的逻辑,以及表达与评价能力的表征等不同方面表现出个性化的品格特征,反映其学习与发展水平。所以,对于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成果切忌采用划一的“标准”去评价优劣,而应尊重学生个体的特质与现实,实施个性化评价。这种评价没有僵化、固化的优劣标准,只有不断进步、持续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在科学探究精神与能力上的发展。
“科学探究”成果个性化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我们应持开放的心态承认它、尊重它、研究它、运用它,才能使“科学探究”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促进每一个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然而,许多老师更习惯于像“知识与技能”那样有显性的知识点、有清晰且统一的学习底线的内容的教育,而并不习惯没有明确、具体知识点和学习底线的“科学探究”教育。对此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深入研读、领悟新课标“科学探究”教育的精神实质,并将其贯串、渗透于初中化学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之中,以实现“科学探究”教育的预期目标。
三、“科学探究”教育的实践性
“科学探究”在初中化学课程教育中,不论作为学习内容、目标还是学习方式,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观念指导下的实践活动都是不可或缺的。“科学探究”思想意识的培育、探究能力的发展、实验技能的训练、基础实验的完成,学生都必须亲历亲为探究的实践活动,舍此别无他途。因此,实践性是“科学探究”教育的又一本质、应有之义,必须在课程实施中加以贯彻落实。
(一)以化学实验为主体内容
新课标在“科学探究”主题的架构中增设“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明确规定以初中化学比较经典的8个实验课题作为学生“学习和运用化学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方法”的基本内容,作为学生亲历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的底线。这既是新课标对“科学探究”实践性认识上的完善与操作上的落实,更是对学生实验赋予更高的地位与使命的表达。在这8个学生实验课题中,原课标对“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没有明确的表述,而对其他7个实验课题都有所表述,但都只散布在相关内容主题的“标准”或“活动与探究建议”中,没有明确地统摄于“科学探究”教育,同时,也没有明确进行实验的主体是教师(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学生实验)。因此,在课程的实际实施中,由于教师理解课标的差异、教课书中实验教材编写的差别或学校实验设施条件的制约,特别是受中考化学命题导向的影响,往往使学生本应亲历的“科学探究”实践活动受到削弱,甚至名存实亡,致使“科学探究”教育、化学实验教学陷入急功近利、形式主义的种种误区,黑板上做实验、多媒体上做探究的现象屡见不鲜;理解“科学探究”蜕变成背诵一些懵懵懂懂的条文,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简单化为对其要素、程序的生硬记忆,实验技能则被肢解为脱离真实实验情景的孤立技巧。这些背离“科学探究”教育主旨的做法必须纠正。新课标在“科学探究”主题中规定“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必将有助于改善“科学探究”教育、化学实验教学缺失生命活力的现状、使其行动有更坚实的基础、奋斗有更清晰的目标、更可期待的实效。
(二)以实践能力为基本目标
“科学探究”的实践能力无疑是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核心要素。因此,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理应成为“科学探究”教育、化学实验教学最基本的目标。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所有的实验(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及课外实验等)都应在“科学探究”的旗帜下实施。化学实验是化学家认识物质、探究物质变化、创造物质的必经途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运用化学知识与经验最主要媒介、最高效实践。
化学实验对于学生学习化学最重要的价值,不在于操作技能的稔熟,而在于思维的激活。如果从思维层面来考察化学实验活动,首先思考的问题应是实验物质(化学)体系的选择,即从哪些化学物质、现象发现、筛选、确定研究课题。这既是化学实验活动的发端,又是归宿,是化学实验中思维层次最高、蕴涵创新机遇最多的活动。它既反映实验者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及其运用能力,又反映思维的科学性、逻辑性与创新性的水平。令人颇感遗憾的是,在目前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实验的物质(化学)体系大都已由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越俎代庖,因此,挤压甚至剥夺了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3]对此,教师要保持清醒的认识,自觉地将其作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课题,积极地进行不懈的探索。
化学实验活动在选定物质(化学)体系之后,应思考的问题是实验仪器、装置(即仪器的有机组合)的选用,即为实验任务的顺畅完成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这是对仪器、装置功能和物质(化学)体系特征进行综合思维、全面权衡而做出的抉择。作为现代的化学教学实验,仪器、装置的选用还应考虑其安全性、简约性和环保性。在选定仪器、装置之后应思考的问题是实验的操作程序与规范,以确保实验有序、有效地顺利进行。这需要根据实验目的、物质(化学)体系特征和仪器、装置功能进行综合思维,其目标是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准确性。
化学实验活动作为初中化学课程“科学探究”教育的主体内容,应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基本目标。为此,化学实验教学要以实验的物质(化学)体系选定、仪器装置选用及操作程序和规范选取等3个层次的问题解决为抓手,引导学生亲历化学实验的全过程,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提供纵横驰骋的思维与实践时空。
(三)以实验探究为主要途径
“科学探究”教育在初中化学课程中,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尤其是亲历基础的学生实验来实施的。因此,对于课内的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自主实验都要丰富、充实其探究性设计,对于课外实验或综合实践活动则要注重加强探究性引领,使不同学习情景、不同具体目标的化学实验都能参与到“科学探究”主题教育的共建之中,从而超越只顾实验结果或单纯训练技能等狭隘的实验目标定位。新课标将学生实验(实质上也包括其他形态的化学教学实验)活动置于“科学探究”主题的教育架构中,是对化学实验教育功能与目标定位认识的新发展。这既有利于学生激活思维,自觉求知,丰富与积累实践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学生活用化学知识,体验科学方法,培育科学情感,从而实现初中化学课程的“三维”目标。
显然,作为化学课程中学习的任何一个具体实验,哪怕是学生实验都不可能承载“科学探究”教育的全部任务。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应高瞻远瞩,高屋建瓴,认真地研究教科书中的实验课文素材、呈现方式和编排结构,并深入了解学生实际,然后结合自己、学校及社区(社会)实际,统筹研究、规划、制订各个实验尤其是8个基础的学生实验的具体目标,以构建初中化学课程“科学探究”教育的相对完整体系。具体的化学实验目标的确定还要加强针对性,以有效地弥补学生个体在科学探究、化学实验的观念、思维、能力及技能上的短板、弱项,或体现与地域自然、经济、社会现实的紧密结合,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情怀和实践能力。
为了更好地帮助教师及相关人员理解与开展“科学探究”教育,新课标以附录形式提供了“科学探究”学习的3个示例。其中,“微粒的运动——烧杯中的溶液为什么会变红”和“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是否发生变化”是比较典型的实验性探究;而“怎样防止自行车棚锈蚀”则是综合实践性探究。它们都是在原课标所附示例基础上修改加工而成的。研读应该发现:(1)“科学探究”学习的主要途径是进行实验或社会实践活动;(2)“科学探究”学习倡导以学生自主与合作(包括师生合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3)“科学探究”要素及其程序要根据问题的实际加以运用,且对于不同的探究问题应有不同侧重;(4)“科学探究”中对于假设的证实(或证伪)除了最重要的实验验证外,还有查阅文献、资料(吸纳前人、他人的研究成果与智慧)、进行社会调查(拓展视野、搜集证据)、参加讨论交流(思维碰撞、智慧共享)等多种途径与方式。“科学探究”终归是创新性实践,其学习的关键是开展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与亲身参与实践。唯有如此,才能使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表述论证等探究操作遵从科学精神、符合科学逻辑,才能获得可信、可靠的科学结论。
新课标删除了原课标中“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会改变吗”的示例,估计是研究原课标实施经验与教训而做出的抉择。其可能的主要原因是:所探究问题本身的复杂性、需进行探究实验的定量性及探究结论的局限性,都不很适合于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虽然,空气中二氧化碳相对含量升高与当前全球热议的地球“温室效应”疑似相关,确实是一个热点问题,但其复杂性等已远远超乎一般的想象。笔者曾撰文讨论初中化学“空气”主干知识及其教学问题[4],指出“课文谈论的空气成分及其数据所反映的是空气组成的现状,是地球大气46亿年演化历史长河中的瞬间定格”,“空气的成分仍然处于变化之中,只是变化的速度极为缓慢而已”,“目前,人类对于空气成分变化的原因、趋势、规律及影响的认识还非常有限”。由此可见,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会否改变的问题有极大的开放性,且探究实验操作的复杂性和所得结论的科学性问题等,都不太符合初中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心理发展水平,很可能给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带来混乱。因此,删除此示例是明智的。
结语
“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新课标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重要标志。学习、研究新课标应深入理解“科学探究”教育独特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等基本特征,以在初中化学课程实施的全过程更加自觉、更有创造性地贯彻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切实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