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学理论的主要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学理论的主要特征范文1
关键词:物理模型 分类 特征 建模方法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7-0056-01
物理学所涉及的研究问题往往十分复杂,为了便于分析研究这些复杂问题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叫做物理模型。物理模型是对物理原型的一种近似反映,它突出地反映了物理原型的某一主要特征,完全地忽略了其它方面的特征。可以说,全部物理学的原理、定律都是对一定的物理模型行为的描述。正是不断进化的物理模型把人们的认识一步一步地引向物质世界的真理。
1 物理模型的分类
物理模型的类型有多种,一般可以分为:①理想化的物体模型:如质点、单摆、弹簧振子、理想气体、点电荷、理想变压器、点光源、薄透镜等,这些物理模型都是在物理原型的基础上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而形成的,这样一来就能使物理问题的求解变得简单容易。②理想化的过程模型:如力学中的匀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弹性碰撞、简谐运动,热学中的气体等温(压)变化,电磁学中的恒定电流、等幅振荡等,它们都是一些实际过程的理想化处理,但是又能很好地与实际情况相似。通过认识简单的过程,进而认识复杂的过程、 求解复杂的问题。③理想化的条件模型:当研究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因粒子所受的重力远小于电场力,可以忽略重力的作用,使问题得到简化;力学中的光滑平面、轻质杆,热学中的绝热容器,电学中的匀强电场、匀强磁场等,都是把物体所处的条件理想化。④科学假说模型:以一定的经验材料和已知的事实为根据,以已有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为指导,对未知的自然事物或现象所作出的推测性解释。如玻尔根据氢原子光谱的规律提出的氢原子理论模型,爱因斯坦为了解释光电效应规律提出的光量子假说等。⑤科学理论模型:如万有引力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等物理规律,既能解释过去且能预测将来,均属于此模型。
2 物理模型的特征
首先,物理模型是科学性和假设性的统一。物理模型不仅反映了物理原型的直观形象,反映了物理原型的主要特征,而且要以实验事实和科学知识为依据,经过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推理等一系列严密的逻辑论证,所以建立的物理模型虽然有假设的成分但是仍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其次,物理模型是抽象性和形象性的统一。物理模型的建构过程是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变复杂为简单,完成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的一个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的过程,物理模型是形象性与抽象性的统一体。另一方面,由于物理模型是抽象思维的结果,所以它还具有一定的假设性,它正确与否要接受来自实践的检验。最后,物理模型是条件性和发展性的统一。物理模型只在一定的条件下、一定的场合中才能适用,它只是一种近似,因此一定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物理模型是在不断发展完善的,随着人们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入,物理模型也相应地由初级向高级发展并不断完善。
3 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教学物理模型的意义和目的,不在于只让学生熟悉某种模型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掌握模型概念的基础上,能够应用模型去解决实际问题。实际问题一般都是出题者根据自己头脑中的一个理想化物理模型,结合某些问题情境和物理条件而拟定出来的。解题过程是还原出题者物理模型的过程,也就是把实际问题模型化,把具体问题抽象成熟悉的典型物理间题的过程。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思维障碍就是如何还原也就是建构物理模型。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抽象与概括、理想与简化、类比与同化、等效与替代、假设与推理等。
例1,跳水运动员从离开水面10m高的平台上向上跳起,离开台面时双臂上举身体直立,这时其身体重心位于从手到脚全部长度的中点,跳起后重心升高0.5m到达最高点,入水时身体竖直,手先入水(运动员在此过程中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运动员从离开跳台到手接触水面,能用于完成空中动作的时间是多少?
解答此题需要用理想与简化的建模方法对运动员在空中的各种翻腾、转身动作进行简化,理想化处理成一个质点(理想物体模型)的运动。运动员在空中的运动时间由竖直运动决定,因此我们把问题提炼成质点做竖直上抛运动(理想过程模型)的复合物理模型。
例2,天空有近似等高的浓云层。为了测量云层的高度,在水平地面上与观测者的距离为d=3.0km 处进一次爆炸,观测者听到由空气直接传来的爆炸声和由云层发射来的爆炸声时间上相差t=6.0s。试估计云层下表面的高度h。已知空气中的声速v=1/3km/s。
由于声波的波长很长,运用类比的建模方法可视云层为平行于地面的平板——理想物体模型;云层反射来的爆炸声是平板对声波的反射过程,应当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科学理论模型;据此问题可解。
4 物理模型教学的策略
4.1 在“双基”教学中培养建模意识
可以说物理学的知识体系是由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编织而成的,很多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本身就是物理模型,进行这些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建模意识的一个好时机。例如在进行单摆模型的教学时,先让学生观察如下一组对比实验:①两个质量不同,但摆长和振幅相同的单摆的振动。②两个摆长相同,但振幅不同的单摆的振动。③两个摆长不同的单摆的振动。观察的结果令学生惊讶,原有的不正确想法:振幅大的周期长,摆球质量大的周期短会得到纠正,建立对单摆模型的初步认识。接着进行理论分析,经过分析使单摆模型的物理表象和物理本质统一起来。最后分析典型问题, 使学生学会应用模型。
4.2在习题教学时强化模型意识
在习题课上选择有代表性的习题强化模型思想,强化学生从题目中摄取有用信息、快速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同一个物理模型可以设计出很多的物理习题,在习题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去做“一题多变”和“多题归一”,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当然,学生已建立的物理模型在特定的条件下其使用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原有模型进行修正完善,避免乱用模型。
科学理论的主要特征范文2
[关键词]波普尔;证伪主义;分界问题;归纳问题
中图分类号:B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4-233-02
卡尔·波普尔是当代西方著名的科学哲学家,批判理性主义的主要代表,他的哲学成就几乎涉及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在探讨科学知识增长的过程中,他批判了逻辑实证主义的可证实原则和归纳法,提出了以证伪主义原则、试错法和科学发展动态模式为主要内容的证伪主义思想,实现了人类认识论上一次质的飞跃。
一、波普尔提出“证伪主义”的背景
中世纪经院哲学片面强调三段论演绎法,把科学探索变成了概念游戏,堵塞了科学发展的大门。随着文艺复兴的思想大解放,实验科学开始兴起。英国科学家培根创立了科学归纳法,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古典归纳主义方法论体系,认为经验是科学理论的唯一可靠来源、归纳法是科学发现的唯一正确方法。尽管现代归纳主义者对归纳主义方法论进行了重建,但其在逻辑上、认识论上和实践中都面临着难以克服的困难。波普尔的证伪思想便是在归纳主义方法论面临困难,并在批判归纳主义尤其是逻辑实证主义的可证实性原则基础上以及现代科学革命的震撼和启迪下提出来的。
二、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理论
(一)证伪主义的方法——试错法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又称“批判理性主义”或“否证论”,其主要原则在于“证伪”,而“证伪”的方法在于“试错法”。其一般步骤:首先大胆提出猜测和假说,然后努力去寻求和提出与猜测和假说不相符合的事例,并且根据这些事例对猜测和假说进行否定,甚至完全否定。如果第一次尝试失败,就继续提出更好的猜测和假说,并运用同样的步骤对其进行证伪,事实上,这种试错法是永无休止,没有终点的。可表示为:假说——事例——假说(更完善的)。“试错法”在其本质上是演绎的方法,人们通常把从一般原则推导到具体事例的过程称为演绎,而把由具体事例推导一般原则的过程称为归纳。然而,波普尔不但否认了科学理论的发现是归纳过程,而且进一步说明了经验科学方法的性质是演绎。波普尔得出结论:任何科学理论都可能错误,都包含着潜在的错误,并且在将来的某个时候都会经不起检验而被证明是错误的。证伪主义的基本概念是可证伪性,波普尔抓住了可证伪性概念,把它用作划分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标准,不存在从“靠经验证实”而推出的理论的归纳法,这在逻辑上是不允许的,通过可证伪性概念解决分界问题而导致了归纳问题的解决,从而引起了以证伪性为实质的方法论——试错法,并将科学的观点推广到社会各个领域。
(二)证伪主义的两大核心问题
1 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问题
波普尔从经验证伪原则出发,提出了一种与逻辑实证主义不同的划界标准。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科学与形而上学的划界标准就是经验证实原则:即任何命题只要能被经验证实或否证的就是科学的,否则,就属于形而上学。波普尔则认为科学命题根本不能证实,只能被证伪。所以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不是经验证实原则,而是经验证伪原则。波普尔在这里所说的可证伪指逻辑上的可证伪,即凡是逻辑上可以被经验证伪的命题或理论都是科学的理论,这其中既包括历史上已被经验证伪的理论或命题,如地心说、燃素说等,也包括迄今未被证伪的,但在逻辑上将来有可能被证伪的理论。绝对正确的理论或命题,他认为都是非科学的命题或理论。有个简单断言的例子其所指的意义上是可证伪的:星期天从来不下雨。我们只要观察到有一个星期天下雨就能被证伪。如果存在与某个假说相矛盾的逻辑上可能的一个或一组观察陈述,这个假说就是可证伪的,如果这个或这组陈述被确定为真的,就会证明这个假说是假的。
2 科学与非科学的归纳问题
依照波普尔的逻辑,归纳问题与分界问题有着密切联系,既然证实原则被否定了,和证实原则密切关联的归纳法显然也是不可靠的。按照波普尔的逻辑,他把“可证伪性”看作分界标准,由此就解决归纳问题。因为波普尔认为,“归纳问题的根源在于以下三个方面存在显而易见的冲突:一是休谟的发现,即通过观察或实验来证明定律的正确性是不可能的,因为定律是超经验的;二是这样一个事实,即科学时时处处都在提出和使用定律;三是经验主义的原则断言:科学中只有观察和试验才能决定是接受还是拒绝科学的陈述,包括定律或理论。”这三方面发生矛盾的条件是:人们假定对科学陈述进行证实和否证二者原则上都是可能的,于是要求所有经验的科学陈述都是“可最后判决的”。而波普尔的“可证伪性”分界标准只承认否证意义上的可判决,他认为“无论如何,理论都不是从经验证据中推导出来的。心理归纳和逻辑归纳两者都不存在。从经验的证据中只能够推断出理论的虚假,而且这种推理是纯演绎推理”,显然“可证伪性”分界标准不必以任何归纳推理为前提,因此按照波普尔的观点,从可证伪性作为科学判据出发,归纳问题产生的条件就不存在了,矛盾也无从产生。同时在可证伪性基础上,波普尔认为“科学对于定律或理论的接受只是尝试性的;所有的定律和理论都是猜测或尝试性的假说”“归纳的整套装置都变得不必要,只要我们承认人类知识的普遍可错性,或者如我喜欢称谓的,人类知识的猜想特性”,由此,波普尔认为“可证伪性”解决了归纳问题。
(三)证伪主义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
科学的证伪过程是一个不断反驳、批判和革命的过程。在没有任何新的例外出现以前,在科学的逻辑理论被证伪中都会出现,能够产生预期结果的理论的效果,但是就算被证伪N遍,任何时候也不排除在N+1次有例外情况出现。一种理论所提供的经验内容越丰富、精确和普遍,其可证伪度就越大,科学性就越高。由此,波普尔提出了证伪主义的理论假说,即P1TTEEP2的四段论模式,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基本思想。其P1表示问题,TT表示试探性理论,EE表示排除错误,P2表示新问题。公式表明科学从问题P1开始,通过提出各种大胆的试错性的猜测TT,然后对其进行批判、反驳或证伪EE,提出逼真度较高的理论P2。然而P2即使经过观察和实践的严格检查,它最终都将被证伪,证伪一个理论并取代新的“猜测”,这样科学才能在清除错误中前进。波普尔认为,科学研究始于问题,针对解决问题提出猜测,经过事实检验,暂时达到真理,然后会再有新的问题出现,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所以我们说,知识的增长是借助于猜想与反驳,从问题走向问题的发展,没有真正意义的独立思考,科学研究是不可能有创新的。
三、“证伪主义”的理论缺陷
科学理论的主要特征范文3
[关键词] 演唱风格 多样化 风格特性 演唱个性 中外比较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民族声乐艺术,它是广大群众与民间艺人经过长年的演唱实践,慢慢形成与积累起来的且有着非常强烈的艺术感召力与审美意义。中国民族声乐歌唱艺术的重要的特征是以民族语言作为根基,贯以民族情感,用情控声,声情并茂,拿字领腔,字正腔圆,韵味十足,唱演俱重,声情兼备,真切感人。
一、中国民族声乐表演风格的多样化
民族声乐起源于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和社会交往,由于我国地大物博、方言文化缤纷,民族众多,各个民族的文化各有其特性,就形成了一个多样化的民族声乐演唱风格。民族音乐理论工作人员,依据我国民族声乐多样化的特性把民歌分为诸多色彩区。这些民歌在演唱上,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与浓厚的地方色彩。像蒙古民歌的“长调”,曲风宽广绵长,节奏自由,末音拉长,情感炙烈奔放,真假声转换,有着浓厚的草原气息。又如,山东民歌的特点是粗放,幽默、风趣、纯朴、吐字干脆利索,音色高亢明亮,行腔中多加有方言与卷舌音等。我国的戏曲有近400个剧种,曲艺亦有近300种类,各类民歌、创作歌曲更是数不胜数,有多少种演唱风格也难以数计,每一风格的形成都有赖于它特有的地域文化背景。此外,民族声乐也将近现代作曲家们创作的,不单独突出任何一个地域或民族特点,而是表达整个中华民族的总风格、总气派的声乐作品与演唱方法谓作民族综合风格。像《黄水谣》、《我爱你,中国》等中国艺术歌曲,此类风格的语音基于全国的通用语言――普通话。民族综合风格类风格共性多,具体学习初期,需要正确熟练的掌握21个声母的发声部位、方法、方式、挡气动作与吐字形象“甭喷、飞放、打弹、咯砍、平舌、饶舌”,让字头清楚、利落,有力量和弹性。字头是承上启下的过渡要素,必须交代清楚。字腹是演唱中延长音的要素。另外,每个汉字都有它的字意与声形,且字意往往与声形相契合,演唱时需做到爱憎分明,悲喜有别。把歌词唱美、唱活,唱出情感,这是民族声乐特有的演唱风格。
唱出韵味。韵味是民歌演唱的精髓,灵魂。用声拖腔,用字行腔,用情润腔,润而生味,是中国民族演唱再次创作时需要运用的特殊技巧。比如运用各种倚音、顿音、直音、滑音、颤音、花舌音等装饰性润腔技巧,使唱腔得到装饰与润色;运用种种音色的变化,使唱腔或明或暗,或浓或淡;运用强弱、轻重、大小、收放的力度变换技巧,运用多种板式与较为频繁的速度变换和变化法还有音高的微升微降等润腔技巧,使唱腔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大起大落,从而使唱腔与演唱得到润化和美化,最终出现锦上添花、感人至深的音乐效果。
唱出神韵。神气―神情气质,是蕴涵在表演者内心深处的特殊的民族感情、民族心理意识与审美理想在外部形态、精神状态、气韵和精神方面的表现。中华民族在音乐艺术表现方面形成了恬淡、委婉、端庄、含蓄、的民族韵味。通过表演者精神气质的展现,人们依据他们长时间形成的审美能力与欣赏标准,展现出对演唱者信任与否,决定他们或多或少地加入到音乐艺术表演的创作中去,这直接决定演唱的社会功能和实际社会价值。因此说表演者形态中见精神,气势中透神韵,使人们通过表演者的面、目、体、态、动静和招式等,感受到他心灵深处亲切自豪的民族感情和典雅高尚的民族神韵之美感。
二、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区别
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在毫不相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其它很多复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演变成现今人类社会极具特色的歌唱表演艺术风格体系与演唱方法体系。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主轴是汉族民间歌舞,同时也包含有少数民族的民间歌舞音乐,中国民族声乐的题材内容大都来自广大普通民众的生活与劳动实践,更为贴近大众生活。其主要题材形式大体上是民歌、民间戏曲和说唱艺术。从演唱形式上说,民族声乐大都是独唱、对唱、表演唱等基本形式,很少重唱、合唱。唱腔的形成和歌唱发声技巧与吟唱技术密切相关。中国民族声乐的音调旋律大体以五声、七声民族调式为主,有突出的东方文化艺术特点。在声乐美学效果方面,中国的民族声乐追求亮丽、清纯、声音高亢、恬美的艺术特点等。
美声唱法的形成和发展尽管和世俗音乐的发展密切相关,可古代教会音乐与希腊音乐对美声唱法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意大利美声唱法受益于歌剧表演艺术,其题材形式大多是宗教题材、宫廷以及市民的世俗题材,表演形式有合唱、独唱、重唱等很多类型。美声唱法的技巧是以咏唱为主要特征,其调式大都是在古代民族调式基础之上演化发展而来的,西洋大、小调式的重唱、合唱,注重和声织体效果,在声乐美学功上,美声唱法更加强调圆润、柔和、浑厚与略带掩盖色彩的嗓音特征等。
从两种唱法的声乐艺术理论体系来看,我国传统的唱论中尽管也包括了相关的歌唱技巧、发声原理和歌唱表演艺术表现方面的很多论述,可它们却特别重视经验性的总结,而相对欠缺科学原理的论述。在具体理论方面,民族声乐理论注重语音发声技术、声腔技巧与情感情绪表达方法的理论研究,强调的是字和腔、情和腔与字和情的辩证关系。在发声基本原理上,我国传统声乐理论对演唱呼吸与演唱语言基本原理有所注重,可相对缺乏对嗓音演唱发声机制原理、演唱共鸣原理和全部嗓音歌唱科学理论的深入系统的探究,是我国传统声乐理论不足的一面。由于西方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美声学派的声乐理论很早就和自然科学相结合,进而形成了一套嗓音演唱科学理论体系。美声学派的声乐理论融合了生理学、心理学、音响学、医学等很多学科的科学的研究成果,深入细致地研究了演唱发声的本质规律,建立一套科学的演唱训练体系,促进了声乐实践和艺术理论的变化,是演唱艺术和科学完美结合的典范。
总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源远流长,是有着浓郁泥土芳香和民族特色的声乐表演艺术。它有多样的风格,因为中国语言、生活习俗、地理环境不同形成了各自的民族风格,且具有浓郁且独特的民族艺术特色,是中国各个地域、各个民族民间唱法、说唱唱法、戏曲唱法以及民族新歌演唱等四种系统唱法的总称。作为一名声乐表演者,唯有真正了解、掌握民族声乐的风格、特点,才能和其他国家艺术形式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让中国的民族声乐更有科学性,更有魅力,能以全新形象迈向世界音乐表演艺术之舞台。
参考文献:
[1]王颖.浅谈中国民族声乐的特点[J].音乐天地,2005,(8).
科学理论的主要特征范文4
“共性与个性”的问题
“究竟个性重要还是共性重要?什么叫共性?个性是什么?共性的基础是什么?”在课堂上曾经就这些问题做过一些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我有了以下一些认识。
共性的问题,深究起来应该是客观性与真理性的问题,有绝对客观的标准才能用于确定共性的问题。共性存在的前提条件是,可以找到绝对客观的依据和绝对正确的理论(真理)。按照证伪主义的观点,所有的理论都不是绝对正确的,都会在不断的发展中被证伪,绝对真理不能达到,只能无限接近。而索罗斯则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必然存在偏差(彻底的可错性),人所认识的不是绝对的客观。绝对的共性意味着绝对的正确,但是由于没有绝对客观的基础,绝对共性难以达到。从这一层次上说,绝对的共性并不存在。
但是现实中似乎存在很多共性的东西,比如两人对同一类问题有着同样的看法,两个国家选择同样的社会制度,对同样的社会问题选择同样的政策。这种共性可以看作是一种弱化的共性,因为它们产生的基础并不完全是一样的。在这里,只能说个体从各自的认识基础(对事物的理解)出发,得到了相同的观点。由于这种基础根本上来说并不是客观的,所以这里的共性只能算是巧合性的相同,意义并不是很大。但是随着这种基础的不断客观化,这种相同存在的基础越来越牢固,越来越有意义。
一般的说,我们还是认为共性是存在的。存在的基础是我们认为我们具有一些共有的公理性的知识,比如自然科学理论(尚未被证伪的),社会科学知识(尚未被证伪的),历史、地理事实,道德伦理观等。虽然这些基础严格说来并不算是绝对客观,但是在这个层次上我们似乎没有必要追求过于苛刻的绝对客观。过于苛刻的追求会让我们陷入不可知论的恐慌之中。可以采用的合理的态度应该是:认为共性是存在的,尽管这种共性并非绝对真实的共性,但是要清醒认识到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并非绝对符合其本身,必然存在偏差。
联系到范式的概念,处于同一范式的群体具有某种程度的共性(对价值观、研究方法、基本理论体系等的认可),而处于不同范式的群体共性基础较弱,往往表现出更强的差异和冲突。
个性应该是存在于一定的共性之上的。基于自己获取的一定的事实(不论是不是绝对客观的),每个人会得出自己的结论。但是也不能轻易的把一般性的差异和不同理解为个性,要注意追究这种差异产生的基础是什么。真正的个性应该是建立在一定的共性的基础上,这种共性最好是比较严格的共性(接近绝对的共性)。对一些基本的客观事实、理论基础有着完全一样的认识和把握(即有相同的公理性知识),然后根据自身的认识水平,认真思考,得出的观点和结论才可以称为个性。
个性的表现可以从整体和个体两个层次上来看。对于一个国家,只有深刻认识自身的客观基础,才可能制定出符合本国实际条件的政策措施,才能真正解决本国的问题。虽然在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理论上存在一些共性的东西,但是只有找到自己的个性方面才是真正有用的。随便引用他人的经验,效仿他国的做法,最终可能带来灾难性的结果。对于个人,基于不同的基础,在对待同一问题的时候,就会得出自己特有的结论。随着知识积累的增加,认识水平的提高,这种特有的结论越来越有意义。比如很多学术大师,他们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认识水平非常高,对于一些基本的问题(低层次的),他们会有一些相同的看法,但是对一些深入的根本性的问题(高层次的),比如真理观、人生观,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可以看作个性的方面。个性存在于共性之上,而且共性基础越深刻,所得到的个性越有意义。这里的个性已经没有对与错之分了,只有水平高低之分。这时的个性是对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最有意义的,是最值得追求的。我们要尊重个性,在没有深入的思考与理解时,不能轻易的否定别人的个性。
从理论研究上来看,个性存在的基础在于理论研究的核心假设条件。核心假设条件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同,这也是最值得我们关注的对象。理论研究最终是解决共性的问题,对理论的认可构成了共性的基础。但是这种解决并不是确定的解决,只是相对的解决。共性是要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的,随着理论的证伪度越高,用它作为共性的基础就会越牢固,共性的层次越来越高,从而导致共性基础上的个性的层次越来越高。个性如果得到越来越普遍的理解和认同,也可能最终转化为共性。个性的层次的提高,最终推动共性层次的提高,推动整体的发展。这也许是每个个体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提高自身层次的意义所在。
我们所要做的最有意义的事也许是:首先积累知识,加深自己对世界的理解,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这样可以使我们掌握的信息更加接近真实(绝对客观),这是获得共性的一面;然后通过深入的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产生自己的信念,这是获得个性的一面。要获得更高层次的个性,就必须不断积累知识,深入思考,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人们总是在不断的思考与探索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然后基于自身的主观判断,选择自己的真理观。这种层次的选择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就如同选择了一种信仰,我们只能给与尊重。
范式的问题,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差异
库恩从对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的理解,提出了范式的概念。他把科学的发展过程分为常规科学时期和非常规科学时期,认为只有在常规科学时期才能导致科学事业的确定性的进步,常规科学时期的特征才是衡量科学的主要特征。库恩最大的思想高度是把科学理论联系到历史、社会背景。范式的概念应该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代表了一种共同的信念、价值观,对基本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的认可,而不能将其缩小到一个具体的理论上。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具有很大的差异,最大的差异应该是研究对象的差异。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世界,是物,这一对象最大的特征是不受人的主观意识的直接影响。自然世界具有独立于人的认识的客观运行规律,人类可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不断的认识这些规律,但是却难以改变它。一旦人类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可以对其加以利用,比如发电、发射飞船、太阳能技术、核工程技术。由于这些规律难以改变,因而按照这些规律往往得到一些确定性的结果,即:条件一定,结果一定。对于一些复杂的现象,比如粒子运动的测不准性,不确定性,混沌效应,复杂网络等,似乎破坏了传统的“确定性”,但我们还是可以相信,这些复杂的自然现象仍然有它自身的特有规律,只是过于复杂,一时之间难以把握。而且这些特有的规律不会因为人的参与而改变,一种确定性似乎仍然存在。
自然科学的发展往往有很强的被动性。当一种新的自然现象被人们观察到之后,如果现有的理论难以给出令人满意信服的解释,就必然产生对新理论的需求,或者称旧的理论被证伪。比如原子理论、量子理论的产生。当然也有一些主动的创造,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有很强的主动性,理论的提出很大程度来源于自己的思考与兴趣。
自然科学的发展与社会历史条件也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非常的直接。这种联系在于自然科学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科研条件、仪器设备、技术条件,这些是由历史发展进程决定的。经济利益的驱使,会带来对技术设备进步的追求,从而导致对科学研究的需求,及政府对教育的重视。这里也存在某些个人完全处于对真理的追求而从事科学研究,不过仍然需要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支持才可以延续下去。在自然科学中,范式的存在更多表现为历史阶段性,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引起范式革命,新的范式的建
立和旧范式的摈弃。同一时期的范式冲突一般仅局限在科学研究本身,与社会活动的联系较少,表现出来时较为缓和,社会影响也较小。科学研究的范式与社会的联系往往在于社会对于科学的利益需求,这种需求受到历史社会情况的影响。
对于社会科学,从根本上说,研究的对象是人类自身。研究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具有一定认识能力的人对社会活动的参与,加大了人对世界认识的偏差(索罗斯的反射性概念),也改变了社会活动的本身。人本身的复杂性,导致了社会活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对社会科学的研究,对社会活动的把握,也许最需要注重的是对人本身特质的把握。人的本质特征也许是思维与心理活动在社会环境及进程过程中的波动特征。
在经济研究中,西方经济学特别强调了“理性经济人追求最大化的效用”这一前提,这是对“资本主义行为”十分深刻的描述。可以认为,资本主义的理性其实就是一种逐利的精神,对这种精神的把握,可以使我们更好的理解经济现象。每个人采用一切可能的措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西方经济理论认为这种追求可以导致整体的帕累托最优,从而鼓励个体对利益的无限追求,而经济政策的制定也以保障个体的利益追求的自由为目标。然而又有理论证明,个体的理性可能造成集体的非理性。个体的逐利理性冲动始终引导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活动,它带来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是造成资本主义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个体对利益的追求导致了资产价格的非理性波动,泡沫的产生,从而引起宏观经济的波动,理性预期又始终影响着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在这些过程中,对人的特质的理解和把握,可以使我们更好的理解一系列经济现象。
科学理论的主要特征范文5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的诸多要素相结合而形成的,根据其内涵可分成资源要素、支撑要素和效益要素3大类。资源要素包括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支撑要素包括生产要素、科技要素和环境要素;效益要素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有利于农业自然资源的不断更新和永续利用,在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的同时,还要重视森林资源、草原资源和水资源等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全面提高农业自然资源保障能力。支撑要素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必要条件,社会经济效益的体现往往是从投入和产出情况的对比角度来分析的。农业生产的效益提高最终要体现在生产总量的提高和农民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
2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且主观性较强,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如下原则:1)要有科学性。指标体系是建立在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每个指标的定义都要清晰、明确,能够量化,鲜明地表达评价对象的特征、发展方向和主要问题。2)要有逻辑性和层次性。设置指标时,要注意各指标间及指标与目标层间的客观关系,注意设计指标体系时的层次性,并要有逻辑。3)指标之间要有独立性。建立指标体系时,要摒弃信息交叉的指标,选择具有独立性的指标参与评价过程,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3]。4)确保指标数量得当。指标数量越多,则方案之间的差异越明显,越有利于判断和评价;但指标类别的确定和指标重要程度的排序越困难,歪曲方案本质特性珠可能性也越大。所以,在保证能反映系统的主要特征和功能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精简评价指标的数量。5)要有可操作性。指标体系的设计在实践中要有可操作性,能解决实际问题。农业系统的情况复杂多变,不同的时空条件导致差异较大,因而如何从实际出发,既能进行全面准确的衡量,又可使指标的获取具有可能性,易于量化,便于操作,是十分重要的。6)要与特定的评价对象和评价要求相结合。各个生产部类有其不同的特点和评价要求。例如,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设置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作为评价指标。7)有普遍适用性。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仅适用于评价1个地区、1个省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还要适用于评价1个国家和多个国家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把共性问题作为评价指标而尽量不涉及个性问题,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时,指标应具有可比性。8)要有前瞻性与指导性。选择的指标既要很好地把握评价对象的特征,又要能反映主导优势产业的构成与规模。9)要有延展性。评价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时,指标主要在农业的范畴内。然而,目前我国农业的领域正在向二、三产业延展或融合,因此其指标体系需要有一定的延展性,适度超出农业的范畴。
科学理论的主要特征范文6
关键词: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发展;互动关系
一、校本教学研究概念与主要特征
校本教学研究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行动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改进教育实践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的研究行为,是一种融学习、工作和研究于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校本教学研究是由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研究人员引领三大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新的行动研究模式。
准确理解校本教学研究的概念需抓住其主要特征。校本研究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本土性与针对性特征。校本教学研究立足于解决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校本教学研究是在学校进行的,因而“ 问题”凸显了校本特色。以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切实解决学校客观存在的、具有本土性的一些问题,这是校本教育研究最基本的范畴。
现实性与实效性特征。校本教学研究是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而不断深化和完善的。为了切实推进新课程的实施,不断促进学校的发展,构建一种科学有效的、以校为本的、富有实施策略以及融学习、培训和研究于一体的教育研究机制,就成为广大中小学校亟待解决的课题。因此从研究的价值角度来看,校本教育研究具有现实性和实效性。
主体性与多元性特征。校本教学研究的主体虽然是中小学一线教师,但课程改革离不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专业人员的引领,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亦离不开教育理论工作者和科研人员的积极参与,由此决定了校本教育研究主体的群体性和多元性。
开放性与发展性特征。校本教学研究主要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完成的,而教育实践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决定了校本教育研究过程具有开放性和发展性的特点。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以实现新世纪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宗旨,着力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产生的现实问题;以教师为研究主体,采取案例研究、实践反思、伙伴合作、专业引领等研究形式,注重教学实践与教育研究、进修培训相结合;通过教师的“ 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再实践”,更新教育观念,改善教学行为,优化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发展,促进学校发展。校本教学研究这些特征主要体现在教师的自我学习和反思,与同伴的合作和互助,以及专家的专业引领和提升之中。
二 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及制度安排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综合其他研究者的看法,本文把“教师专业发展”概念定义为:教师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自己的理念与行为,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持续不断的专业成长。教师是一个专业化的职业,教学的专业化要求教师的专业发展。
促进教师专业发需要制定和完善教师教育制度,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成长过程,但教师的专业发展却不是一个自然的成长过程,它有赖于教师教育的保证和配合。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为教师教育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基础。
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进行多途径多形式的培训。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比较普遍的形式是“自上而下”的教师培训方法,随着校本研究的不断深入,校本培训以其针对性、灵活性、多样性成为教师的在职培训形式。校本培训指的是源于学校课程和整体规划的需要,由学校发起组织,旨在满足个体教师的工作需求的校内培训活动。校本培训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有以其具体实践为落脚点,针对性很强,总之校本培训可以挖掘出学校自身的特色,针对学校教师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措施来促进其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还需要开展教育科学理论研究,这是教师专业发展最直接而有效的途径。基于教师个体成长和学校整体发展的校本研究以其研究问题来自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实践、研究主体与实践主体的合一及研究结果的及时反馈等特点弥补了以往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的不足。作为校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形式的教育行动研究,秉承强烈的实践取向和现场本位立场,基于教师即研究者理念,充分肯定和激励了教师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反思,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互动
校本教研实质上是将学校实践活动与教育研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教师成为校本研究的主体,并最终使教师成为一身而二任的教育教学的实践和研究者,因此校本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和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
一方面,教师进行校本教研能够促进其专业发展。在校本教研的过程中,教师学会了如何进行学校教育教学研究,一系列的校本教研过程能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难得的机会与实践。很显然,在校本教研的过程中,任何一个参加者都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研讨新的理论、总结新的经验、运用新的成果。在此过程中,教师将加大对专业知识、技能、理论、实践等的认识与了解,从而帮助他们走向研究型的教师,促进教师的转型与提高。
另一方面,教师专业发展对校本教研具有反哺作用。校本研究的有效开展要受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制约。校本研究的主体是学校里的教师,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自主意识是校本研究正常有效进行的必要条件。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够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与水平。随着教师的专业成长的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知识储备与能力及素养都在逐渐丰富。这就是“反哺”作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既是教师个人素质提升的过程,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所以,教师专业发展必将促进学校的发展,促使校本研究新局面的开创。
综上所述,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在校本教研的过程中,教师将加大对专业知识、技能、理论、实践等的认识与了解,从而帮助他们成为研究型的教师,促进教师的转型与提高。而教师专业发展对校本教研具有反哺作用,随着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知识储备与能力及素养都在逐渐丰富,从而能够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与水平。
参考文献:
[1]Burke,p.J.Teacher Development[M].NewYork:Falmerpress,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