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境保护发展模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境保护发展模式范文1
关键词:生态保护发展区;小城镇模式;优势;劣势;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8-4864-05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8.057
从世界发展规律来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由于不同区域之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大不相同,刚性化指标势必阻碍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为此,中央“十一五”规划明确了构建主体功能区的总体要求,党的十提出构建“新型城镇化”,打破了传统的“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十二五”规划将主体功能区上升到战略层面,与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国土空间开发战略格局。生态保护发展区作为限制开发区域,受限于生态保护的刚性制约,产业转化能力较弱,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探索其扶贫开发与新型城镇化深度融合的新路径,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有机融合,既是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突破与创新,也开创了“城”、“乡”发展双赢为目的的城乡统筹发展格局,对顺利完成《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既定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国内研究现状
学界历来关注城镇化建设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工作,其研究成果主要可分为以下几方面。①高度重视新时期中国城镇化顶层设计工作。“主体功能区”是中国独创,国家“十一五”规划对其基本方向和主要任务进行了详尽阐释,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把主体功能区布局的形成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②结合中国基本国情,丰富主体功能区理论内涵。高国力等[1]通过对中国主体功能区进行研究,指出主体功能区可以从不同空间尺度进行划分;张立[2]通过对人口高输出地区的小城镇研究认为主体功能区是中国未来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杨伟民等[3]在研究主体功能区划时指出人口均衡发展是主体功能区规划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空间均衡理念是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化的保障。③完善主体功能区定位。樊杰[4]对主体功能区的开发和保护进行了研究,认为主体功能区是“开发”与“保护”双重功能的复合体,需要配套的法律、合理的规划和政策构成的空间管治制度来保证主体功能区划的定位、实施和协调。④对当前小城镇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苏保忠等[5]、李郇等[6]、朱厚玉[7]在研究小城镇发展现状时对集聚人口能力、产业发展水平、投融资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瓶颈以及相关原因进行探讨;王志章等[8]、魏强[9]、赵小芸[10]、张杰庭[11]在新型小城镇模式探究中,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国外优质小城镇先进经验,对中国小城镇发展现状、转型方向、培育模式进行了多学科视角的路径探索。
1.2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尽管没有用“主体功能区”概念,但区域发展、城乡一体化等相关的研究较为成熟,并形成了众多研究成果。①对综合区域发展的研究。Smith等[12]在研究产业及行业分工、级差地租、劳动地域分工以及比较优势时在上述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理论研究,为区域开发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方法基础。Hoover等[13]在研究区域空间演化时,阐明了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一般原理及区域发展的目标、政策与要素供需关系,为区域统筹发展思想的提出奠定了理论依据。②区域空间结构形成机制研究。杜能[14]、韦伯[15]、艾萨德[16]在研究区位理论时,围绕农业区位、工业区位等领域奠定了区位理论的坚实基础,对后来的城乡空间格局、产业集聚、区域网络等级体系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③深入探究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Patrick和Ebenezer[17]研究了功能分区、城市影响区,认为进行城市功能分区是形成现代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发展理念的起点。克鲁格曼、维纳布尔斯提出中心―结构理论能够为维系城乡关系夯实理论基础。④小城镇发展模式的提出和完善。继宜居城市思想启蒙者盖迪斯提出区域学说和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学说之后,刘易斯・芒福德提出了“区域整合”的思想,成为小城镇发展相对较成熟的理论。Rogerson[18]深入研究了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问题,为当今世界形势下的小城镇发展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纵观国内外研究现状,学者们的成果或是奠定了理论基础,或是提供了经验借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对于那些发展基础薄弱的生态地区小城镇的研究还较少,并未形成系统。本研究通过对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分析其在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2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小城镇模式构建面临的形势
渝东南生态保护区地处武陵山脉,系乌江水系,面积约1.98万km2(图1),总人口约364万人,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与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武陵山作为绿色经济发展高地、重要生态屏障、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带和扶贫开发示范区、全市少数民族集聚区,辖黔江区、武隆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6个区县,各区县经济基础条件、资源禀赋不尽相同。被誉为“重庆之肺”的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生态资源极为丰富,但作为限制开发区域,受限于生态保护的刚性制约,产业转化能力较弱,城镇化发展水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1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小城镇模式构建的优势
2.1.1 政策优势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已步入飞速发展时期。2006年11月重庆市提出了“一圈两翼”发展战略,旨在创造一个具有明显集聚效应的城市群,带动“两翼”(渝东南、渝东北)地区发展。2013年8月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将渝东南设立为生态保护发展区,提出要对其实行“巩固不取多予”的差异化财政政策,增强财力支持,以加强扶贫开发、引导人口聚集和有序梯度转移。2014年9月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统筹要素资源完善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和《城市发展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14-2020年)》,指出要按照“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思路,针对薄弱环节和短板区域,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这一系列政策文件和重要举措,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未来的高效、包容、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由图2可知,近年来渝东南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加,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2.1.2 资源优势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地处武陵山脉,河川纵横,矿藏广布,森林资源富饶,动植物资源种类多种多样,农林牧渔业发展迅猛。秀山县与湖南花垣、贵州松桃被齐称为中国锰矿的“金三角”;酉阳的汞矿储量高达4 800万t,被喻为全国“五朵金花”之一;彭水煤储量2.6亿t,森林覆盖率高达49.4%,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8.3%。此外,渝东南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该地区红色旅游文化浓厚,土家族苗族民俗风情浓郁,乌江画廊、天生三桥、桃花源等自然景观丰富,龚滩古镇、乾隆行宫、龙河岩棺等人文景观众多,壮观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景观更是被纳入世界自然遗产。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打造特色生态农业基地、能源基地、生态疗养、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奠定了坚实基础。
2.1.3 区位优势 渝东南地区位于中国西部四川盆地东南部大娄山和武陵山两大山系交汇的盆缘山地,与渝鄂湘黔四省市结合相连,是西部大开发的前沿地带,充分接受黔中城市群、重庆都市圈辐射作用。随着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健全完善,武陵山机场建成使用,高速公路与重庆市及周边省市相连形成四通八达的的公路网。渝怀铁路、渝湘高速已成为贯穿渝东南、湖南湘西州、贵州铜仁地区,直达“长三角”、“珠三角”,串起沿线众多景区的纽带,对于整合生态资源、助推区域产业提档升级、突破渝东南经济发展瓶颈具有重要意义。
2.2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小城镇模式构建的劣势
2.2.1 经济发展落后,贫困问题凸显 尽管重庆市委制订了加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扶贫开发的财政倾斜机制,但扶贫资金缺口较大,政策与现实需求间存在数字鸿沟。有限的扶贫资金只能满足“撒胡椒面”的现实需求,各县级资金配套能力有限,后续资金难以落实到位;扶贫指标过于刚性化,贫困人口自我脱贫能力弱,代际贫困现象普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依然很低。2014年重庆统计年鉴表明,2013年重庆全市GDP总量达到126 566 900万元,其中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贡献值占比约6%(图3),脱贫任务艰巨。
2.2.2 产业结构不合理,同质化严重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特色农业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资源型经济特征凸显。例如虽然酉阳县是黄连、银花、天麻等中药材的重要产地,秀山县已建成秀山银花、白术、天冬等中药材基地,且在下属乡镇发展优质粮油、蔬菜、茶叶、猕猴桃、油茶等特色效益农业,但这些基地散落在全区各乡镇,自成一体,产业布局零散混乱,造成了空间布局的“马赛克化”。此外,相邻区域由于所处环境相似,致使彼此产业结构布局大致相同,农产品趋同性偏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种植业效益低,生态产业发展也趋于同质化,没有形成特色产业链,产业规模效应难以施展(图4)。
2.2.3 旅游资源未整合,基础设施保障缺位 虽然近年来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根据2014年重庆统计年鉴数据显示,由于历史欠账过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很不协调。对外出境通道匮乏,交通网络规模不足,路网结构不合理,公路等级偏低,公路密度不高。境内公路、铁路运输自成体系,通勤不便,缺乏统一规划,资源难以整合,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碎片化”现象严重。乡镇旅游景点指示不明晰,道路未整修,可进入性不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配套设施保障缺位(图5)。
以自然环境和民俗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业整体水平偏低,传统观光型旅游产品仍处于主导地位,休闲度假型产品尚未成熟,旅游淡旺季明显,消费项目偏少、针对性不强、趣味性不足,产品趋同性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了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此外,旅游市场主体规模不大,民营企业参与不够,旅游资源开发建设能力不足,旅游业带动功能偏弱。
2.2.4 城镇空间布局不合理,城镇化水平偏低 受山地复杂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制约和历史发展因素的影响,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偏低,城镇体系不完善。以黔江区为例,拥有53.6万人的黔江区虽然作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中惟一的重点开发区和武陵山区重要的经济中心,但经济总量小、底子薄、发展慢、实力弱,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压力大,应有的聚集辐射带动能力弱,区域发展缺乏依托和后劲。城镇间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城镇空间布局受地形和交通限制明显。2013年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在重庆功能区中处于最低位置,比全市城镇化平均水平低23.7%(图6)。
2.2.5 生态环境脆弱,环保任重道远 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与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的渝东南地区既是生态敏感区又是生态脆弱区。由于该区域多为坡度大的山地或丘陵,喀斯特地貌广布,自然条件恶劣,山高、坡陡、土薄、石灰岩层广布,且降雨丰富,致使土壤侵蚀敏感性程度高,石漠化面积达3 725 km2,占该地区国土面积的近20%,占全市石漠化面积的41.6%,植被退化明显,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用地矛盾突出。此外,由于生态补偿标准低,农民保护生态积极性不高,乡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严重滞后,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任务繁重。
3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小城镇模式构建的策略
3.1 完善区域中小城镇体系
渝东南生态保护区的发展需要各级城镇的支撑,因此渝东南生态保护区应从现行城镇体系实际出发,建设符合山地特色的城镇体系,完善城镇体系职能结构。首先,渝东南生态保护区应打破地区间、城镇间、城乡间的行政壁垒,增强经济联系,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其次,应从山地对城镇的承受能力、各级城镇产业支撑能力和交通运输条件等现状出发,规划设计规模适度、等级分明的“县城+小城镇+小集镇”的金字塔式城镇规模结构,“集中型”和“分散型”相结合,吸引外商投资开发。最后,激活小城镇活力,统筹城乡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空间。小城镇应以农产品加工和旅游服务等产业为主体,加速非农产业的城镇集聚,逐步形成特色产业型、加工转化型、资源开发型、综合服务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
3.2 突出资源优势,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区域经济发展首先要打破各自为阵和地方保护主义,树立整体发展观念和全局意识,通过合理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实现资源要素的聚集,由此产生规模效应,拉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渝东南生态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1)根据本地特色和产业发展基础,培育城镇拉力,吸引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逐渐向小城镇聚拢,推动规模集聚与同质行业合作,建设渝东南特色产业集群,打造本地精品,提高特色产业和产品知名度。如石柱以黄连、长毛兔、辣椒、莼菜为主的特色效益农业;秀山县的中药材种植和粮油加工业;酉阳县的绿色蔬菜、中药材、烟草、茶叶、脐橙、荞麦等系列绿色效益产业,“酉州乌羊”、“麻旺鸭”等为代表的特色畜牧养殖;黔江区的烤烟业、珍珠兰茶、大西南牛肉等为代表的绿色产业等。整合资源和产业,培植生态龙头企业,打造产业集群,延伸价值链,做大生态产品基地,实现生态资源变产品,形成规模优势和区域品牌,提高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2)改变以地方利益为主导的资源开发模式,整合区域内资源开发企业提高开发规模和技术水平。通过协调区域内资源开发企业的关系,扶持以资源精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实现优势产品的多级增值,延长产业链,提高开发效率,增强经济结构转型的内生活力。同时,贯彻“旅游扶贫”理念,充分发挥自然和民俗文化资源优势,整合区域内特色旅游资源,加强与毗邻县的联动,统筹开发旅游商贸项目,打造精品旅游路线。采取“专线(批发商)+平台(组团社)+景区”模式,积极与旅行社对接,建立起辐射全国的营销网络。培育全国散客拼团市场,联手周边知名景区,针对不同需求、深度开发多样化特色旅游产品,打造特色行程。同时建设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以提高在全国旅游市场的竞争力,促进生态资源转换为生态财富。
3.3 优化交通网络,搭建成果共享平台
交通问题严重制约着渝东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应以资源开发为主旨,以跨域连接为取向,切实加快区域内外干线互通,构建起多层次综合通道建设。
1)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多为山地丘陵,地势复杂,交通不便,需完善公路网络。具体而言,区域内需要加大中小城镇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区域内国道、省道等高等级公路的改造;加快乡镇、农村公路建设;完善高速公路、旅游景区公路建设,缔造联接长沙、武汉、重庆、贵阳、南宁等特大城市的3小时旅游经济圈。
2)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为实现信息互通、成果共享,需要完善铁路网络。要加快渝沪高铁、黔张常铁路、恩黔铁路、威遵秀吉铁路等建设进程;实现宜万铁路与渝怀铁路、渝沪高速铁路的接轨;规划张家界-长阳-巴东-利川-石柱-铜仁-怀化-张家界的铁路环线。
3)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与区外经济体实现快速交流,需构建区域航空体系。加快推进仙女山旅游机场、黔江舟白机场、铜仁大兴机场建设以及直升机项目,开辟国内外旅游航线。
3.4 保障生态安全,提高生态供给能力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在发展过程中应把环境保护作为重要目标,将生态建设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区域经济发展的配套与衔接。
1)启动资源摸底统计,建立生态资源账户。各政府主管部门要通力合作大力开展各类“生态财富”摸底统计工作,保持统计口径的权威性和延续性,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一致性和科学性。在做好数据资料统计的同时,有重点、有深度地对调查数据进行开发,建立生态资源账户,为渝东南生态保护区可持续包容发展打下基础。
2)实施生态保护工程,加强重点区域森林、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管理。持续推进实施封山育林、荒山造林、退耕还林、尘沙固土等工程,开展混农林复合型综合治理模式,加强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综合治理。实施矿山工程治理,确保矿山企业达到绿色矿山标准。结合农村清洁工程示范建设,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整治、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建立生态环境动态监测、防灾减灾应急系统。
3)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雷霆手段倒逼超标落后产能淘汰,将三高低效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经济效益更高、资源消耗更少、环境污染更低和劳动就业更多的循环经济模式,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支持绿色循环经济技术研发、示范推广。
参考文献:
[1]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地区研究所课题组,高国力等.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及其分类政策初步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7(4):3-10.
[2] 张 立.新时期的“小城镇、人战略”――试论人口高输出地区的小城镇发展机制[J].城市规划学刊,2012(1):23-32.
[3] 杨伟民,袁喜禄,张耕田,等.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美好家园――主体功能区战略研究总报告[J].管理世界,2012(10):1-17.
[4] 樊 杰.我国省域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若干地理科学问题[A].中国地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学术论文摘要集[C].河南: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2012.
[5] 苏保忠,刘俊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如何可持续发展[J].标准生活,2013(3):20.
[6] 李 郇,殷江滨.劳动力回流:小城镇发展的新动力[J].城市规划学刊,2012(2):47-53.
[7] 朱厚玉.小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比较借鉴[J].财政研究,2012(12):56-58.
[8] 王志章,孙晗霖.西南地区新型特色小城镇建设的对策[J].经济纵横,2016(1):74-77.
[9] 魏 强.中国西部小城镇建设规划管理与发展模式研究[J].世界农业,2012(2):82-85.
[10] 赵小芸.国内外旅游小城镇研究综述[J].上海经济研究,2009(8):114-119.
[11] 张杰庭.我国小城镇的发展模式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12):17-19.
[12] SMITH A,MARSHALL A,ALFRED M,ROBERT T,et al. The role of small town in instability of rural development-Case study of small towns of Babol county in northern Iran[J].Journal of Basic and Applied Scientific Research,2012,2(7):6795-6800.
[13] HOOVER E,CHASE L C,AMSDEN B,et al. Stakeholder engagement in tourism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J].International Handbooks of Quality-of-Life,2012:475-490.
[14] 约翰・冯・杜能.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67-234.
[15] 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45-62.
[16] 沃尔特・艾萨德.区位与空间经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89-103.
环境保护发展模式范文2
关键词:本溪市;“十二五”;“十三五”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132072
本溪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宗旨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落实节能减排政策,实施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大力推进生态城市建设,重点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切实维护环境安全。目前,从实施效果看,“十二五”规划进展顺利,硕果累累,但同时也暴露一些突出问题。
1 “十二五”回顾
从《本溪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实施评估》上看,目前本溪市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1.1 大气
减排任务十分繁重,产业以钢铁、冶金、建材等高消耗行业为主,排放总量居高不下;能源消耗以煤炭为主,清洁能源普及利用率小,煤炭消耗比重过大,导致城区环境空气污染呈典型的煤烟型污染;现有企业建厂较早,工艺和设备相对落后和陈旧,技术改造资金不足,短期内难以大幅度削减污染物排放量;氮氧化物减排面临巨大压力。
1.2 水
国控兴安断面水质受市区生活污水和本钢工业污水影响,未达到规划目标(挥发酚超标);省控细河邱家断面位于参窝水库前,由于接纳南芬和北台地区的工业和生活污水,未达到规划目标(氨氮及挥发酚超标)[1-3]。
1.3 固体废物
本溪市一般工业固废主要是尾矿渣和粉煤灰,但目前综合利用率低下,提高工业固废利用率的关键在于加强本钢和北钢的管理;危险废物方面,本溪市尚无功能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危废多为产废单位自行处置,仍处于低水平的综合利用和简单的贮存状态,已成为环境污染和环境事故的一大隐患。
1.4 生态
保护地建设存在的问题:经费不足,且无固定资金来源;一些保护区内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较低,薪材多为山中树木和杂草;尚无配套法律体系,侵占和破坏保护区的现象时有发生。
水土保持存在的问题:一方治理多方破坏,边治理边破坏现象严重。开发建设施工周期长,水土流失严重。大小矿点遍布全市城区,由于采矿规模小、乱、散,加剧了重力侵蚀的发展,强度和极强度的腐蚀有加剧的趋势。
矿产开发存在的问题:占用大量土地,破坏地表植被,产生大量的尾矿等固体废物,诱发地质灾害,对空气、水环境产生污染[4]。
2 “十三五”展望
十有关环保的主题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按照中央及辽宁省统一部署,本溪市“十三五”环境保护发展以两项内容为检验标准,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以人民群众的客观感受作为检验环保工作的关键标准;生态环境是否安全,以长远发展的环境支撑和保障能力的提升作为检验环保工作的基本标准。 “十三五”时期,对于本溪市是难得的机遇。
2.1 本溪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
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为本溪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大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
2.2 本溪市的环境质量已有明显改善
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明显提高,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先进的企业生产模式在主要工业企业得到落实,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得到了加强。
2.3 本溪市已发展成为资源开发成熟型城市
资源开发处于稳定阶段。本溪市已培育一批资源深加工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支柱型接续替代产业已现雏形,全市经济正由高速扩张期向快速平稳、又好又快发展阶段过渡。
2.4 本溪市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已经形成共识
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进展顺利,先后通过了升级验收和复检,全市上下正在为通过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验收做积极的努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为环境保护规划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全社会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加生态文明建设,大大提高了全市居民的生态环境意识,为本溪市实施环境保护规划形成了强有力的社会基础[5]。
参考文献
[1] 本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本政办发〔2011〕3号[Z].
[2] 本溪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Z].
[3] 关于印发《本溪市“碧水工程”(太子河流域污染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Z].
[4] 本溪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实施评估[R].
环境保护发展模式范文3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乏一些产品,或性能优质,或性能普通。但是在真正的生产制造过程中,过多地考虑到产品的性能和作用,然而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其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对所用材料的再回收利用没有过多地进行考究。所以常常避免不了在生产过程中或者使用后期造成对环境的巨大影响和资源浪费。所以,材料的选择方法和选用何种材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理应选择对环境污染尽量少、利用率高的材料,避免对环境造成不必要的破坏。在选用何种材料的时候应该在尽量满足功能的条件下选择绿色环保材料。近年来环境污染的加剧使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有了很大的转变,所以应考虑可持续发展。
二、选择绿色设计模式
在绿色设计中,我们应考虑到如下几个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各方面的功能完善是现今的主要市场需求,大家会选择同价位、高性比的产品,因而也就产生了只重视工艺,不注意产品的回收利用以及绿色性。所以绿色设计就是根源,为解决源头问题,应考虑所有的因素。因此,在绿色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考虑到以下几个问题:
(1)产品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考虑尽量简洁化以及可拆卸功能;
(2)回收再利用设计。尽量能做到回收利用最大化,为环境保护发挥一定的表率作用;
(3)产品运输方便性。总之,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加强绿色化的概念,提高回收利用率,在保证绿色的情况下也要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采用自动化模式
目前,自动化技术是最受大家欢迎的一种热门技艺,可以代替手工化的制造技术的主要性能是采用一体化的运作程序将复杂的程序简单化、系统化,可以直接用一种方式、统一步骤进行生产制造,省去了不必要的损耗。自动化模式是顺应时代要求而产生的新兴技术,在将来肯定会更加简化甚至全自动化,广泛应用于生产制造、一体化工艺、现代化生产模式等诸多方面。四、机械制造要绿色化地球上资源的不断缺乏和资源告急,引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引起了各种保护部门的绿色环保意识。人们的追求也渐渐以绿色为主。绿色制造,简而言之就是,从生产到制造再到应用,后期的回收等都遵循环保健康的理念,能最大化地确保原材料和利用率的高效。这就是绿色化的重要意义所在。
环境保护发展模式范文4
关键词: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F0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4-0010-02
一、我国环境污染现状
目前,我国环境质量堪忧,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对社会生产生活、生态系统带来了重大影响。下面从“三废”的角度,即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污染三个方面进行环境污染分析。
(一)大气环境
大气环境质量主要受能源利用过程中所排放的有害化学物质影响,如烟尘、碳氢化合物、二氧化硫等。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各地区出现严重程度不同的空气质量超标问题,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2015年,我国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监测对象为338个城市,其中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仅为73个,空气质量超标的城市为265个,所占比例高达78.4%。338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平均值为76.7%,超标天数比例为23.3%,具体如表1所示。
(二)水环境
我国水资源总量28 000亿m3,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表明了我国水资源的稀缺程度。但是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我国污水、废水的排放量仍然没有得到全面控制,因水污染带来的经济损失十分巨大。2015年,对我国境内423条河流共计972个地表水国控断面的水质监测结果如表2所示。通过表2中数据可知,我国污水类比重仍较大,占所有监测点的26.7%。
(三)固体废弃物
固体废弃物对周围环境的危害程度较大,其中的有害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性质变化,并通过多种传输途径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逐年增加,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2015年,我国大中城市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危险废物、医疗废物以及生活垃圾产生量分别为19.2亿吨、2 436.7万吨、62.2万吨、16 816.1万吨。在此形势下,我国必须持续加大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力度,有效降低环境风险。
二、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环境保护的作用
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强调经济增长的同时,要重视能源节约、废物减少、效益提高,转变传统粗放式的生产模式,实现经济数量与质量的同步增长。在国家大力倡导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全面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凸显其重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实现企业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的统一
“三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根源之一,它主要源于工业生产过程中未对能源、资源充分利用。大部分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不惜以能源、资源浪费为代价开展生产活动,不重视产污环节生产工艺的改进,导致企业生产中排放的“三废”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而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使企业管理层认识到污染治理的重要性,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工艺,能够进一步约束企业生产行为,提高对“三废”的综合利用率,有效降低能源资源消耗,从而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既保证企业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又能够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企业只有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才能从自身出发不断改进生产技术、生产工艺,走向企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稳步发展。
(二)有利于为经济发展带来直接效益
环境保护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为经济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一方面,环境保护可降低经济发展成本。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积累的环境问题就愈发严重,需要投入更多的费用加以治理,这笔治理费用远远高于预防环境问题而支付的成本。所以,要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强化环境问题的事前预防,从而有助于减少经济发展所付出的环境治理成本。另一方面,环境保护可作为新型行业,既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又能够实现对“三废”的再利用,节约能源消耗。如污水处理环保项目,可将处理后的达标污水用于工业生产、农田灌溉等领域,减少水体污染治理成本,获取直接的经济效益。
(三)有利于为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在经济生产中,自然资源是必备的物质条件。在传统的生产模式下,以“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粗放式生a方式为主,并且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落后治理方法,易激化经济高速发展与环境日益恶化的矛盾。而在当前以环境保护为先行措施的生产模式下,国家大力倡导循环经济,以“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再生产”为新型生产方式替代粗放式生产方式,从而有助于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遏制环境破坏,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此外,在大力倡导环境保护的背景下,旅游业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各地方可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业,通过旅游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强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建议
环境与经济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关系,环境问题产生于经济活动,又要在经济发展中加以解决。所以,我国应积极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生策略,促进两者协调发展。
(一)建立生态法律体系
为了强化对环境保护的法制约束,促使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到位,我国应建立生态法律体系,并监督生态法律的执行效果。首先,建立环境破坏惩罚机制。我国应完善环境保护条例,建立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对违反生态环境法的企业或个人行为,给予严厉的惩罚。其次,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各级环保机构应设置环境监测平台,对大气、地表水、固体废弃物等实施监测,及时共享环境污染防治方面的信息。再次,建立环境报告制度和排污申报制度,加强对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督检查,从源头处加强对排污的监管,彻底转变末端治理环境问题的守旧模式。
(二)发展循环经济
为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应走新型工业化路线,大力倡导循环经济,不断提高生产的科技含量,降低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丰收。具体实施措施如下: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保护环境为中心任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转变粗放式的消费方式,提倡绿色消费观念;大力发展回收再利用产业,严把环保准入门槛,责令“三高一低”企业停产,整治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要求企业及时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生产设备,鼓励企业引入清洁生产模式,降低能源消耗,强化环保意识;加强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控制,降低产品单位产值的能源物耗;加大对各类循环经济试点的宣传力度,鼓励各行各业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实现节能降耗目标。
(三)完善环境保护体系
我国要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体系,重点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避免因环境污染问题给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具体措施如下:建立最严格的饮用水源保护机制,重点治理污染严重的水域;提高城市污水、生活垃圾的处理率,大力开展园林绿化建设,保护城市原有的生态系统;治理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鼓励工业企业使用洁净的新能源;引导农村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既保证农产品绿色安全,又减少因过度使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污染;建设生态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区,维护原有的生态系统平衡;严格监管旅游资源开发,杜绝对环境造成破坏。
结语
总而言之,环境保护服务于经济建设,能够实现资源、能源的合理配置,逐步消除经济生产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为了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必须持续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大力倡导循环经济,转变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武志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探析[J].西部资源,2014,(4):96-97.
[2] n兆海.环境保护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9):102-103.
[3] 阎海成.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J].商,2013,(8):121-122.
环境保护发展模式范文5
关键词:环境保护;问题;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城市化进程也在持续推进,城市规模急剧增加,由此引发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不断加剧,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尽管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及改善环境,但环境污染违法行为、环境冲突事件数量还是不断上升,环境质量持续恶化。人民群众对环境污染治理效果不满,甚至抱怨政府部门不作为。因此,如何提高环境保护效果,如何依法有效制止企事业单位的环境违法行为,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当前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1 公众环保参与度不高
公众是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向前发展的社会基本力量,没有公众层面的广泛参与。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是不可想象的。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的《2005年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报告显示:只有16%的公众知道,“12369”这个全国统一的环境问题免费举报热线电话,其中只有9.2%的打过电话;调查数据说明公众环保关注度很高,但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还不强,国家在法律层面上保障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力度还不够,政府在扩展公众参与环境与发展方面的活动也有待加强。
1.2 环境管理偏重于末端治理
在环境管理实践中,人们往往习惯于末端治理模式,不重视发展循环经济。结果不能从源头上减少原料的消耗,中间环节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最终减少资源废物的排放,实现总量控制目标。根据循环经济理论,我们知道“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实际上是“先污染后治理”,强调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采取措施治理污染,结果治理的技术难度大,治理的成本高,很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协调。
1.3 环保体制与队伍建设不够完善
在管理体制上,根据规定我国地方环保由各级政府负责,基层环保的人事权和财务权都在地方政府手中,而环保部对各地环保部门只有业务上的指导关系。这样常常使基层环保部门在地方经济与环境保护发生利益冲突时,处于尴尬、被动的局面。在环保队伍建设上,基层环保人员数量及业务素质跟不上时展的要求,缺乏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在经济发达地区。基层环保管辖范围不断扩大,但在行政村还未设立专门的环保机构,配备环保专管员,使得基层环保直接监管污染企业显得力不从心。
1.4 环境规划落实不到位
环境规划落实不到位在经济发展中时有出现。环境规划是环境管理的中心,通过规划可以把各部门、各行业、各区域的环境管理有机的联系起来,全面落实环境目标和决定。实践证明: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是防治与减轻环境问题的最有效的也是经济的根本性措施。但现实中环境规划未得到与经济、城建规划同等地位。城镇经济发展中暴露出工业布局分散、分布不合理的问题,也不利于实施环境污染的集中防治,增加了集中治理和环境监管的难度和成本。
二、环境保护改进的对策
2.1提高公众参与环保的积极性
社会公众是我国环境保护的生力军,提高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度是至关重要的,国家要建立起各种相关的加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制度,可以通过立法逐步来予以支持,创造和扩大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机会,确保公众参与的有效性,使公众广泛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首先要加大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要让公众了解自身的环境保护知情权、参与权、检举权和监督权,以便充分行使这些权利。其次要提高环境信息的透明度,加强环境信息的及时公开政府和企业的环境行为,这是公众了解和监督环保工作的必要条件。通过环境信息公开化,让企业、政府及有关部门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同时,还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对环境保护进行宣传,使得环境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让参与环境保护成为社会公众的重要责任和义务。注重发挥环保社团和民间组织的作用,积极发挥他们宣传环保、实施环保的职能。
2.2加强环保部门的执法监管力度
现阶段在我国很多基层环保部门的环境保护工作中,还存在严重的监管不足问题。基于此,必须加强相关部门的执法监督力度,形成企业内部、政府主管部门、群众三位一体的多渠道的监管机制,使环境保护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在环境保护过程中基层环保部门必须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着眼于长远利益,从大局出发,将环保工作落到实处,将环保经费用落实到实处。
2.3促进环境保护的科技创新
任何一个企业要获得长久的发展,就必须以企业为主体,注重对企业的环保技术创新体系的开发,从内而外的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国家要从政策上进行鼓励和引导,加大力度致力于环保技术的开发和研究,比如企业的清洁生产技术等等。
2.4健全环境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加大国家对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执行环保法律法规情况的监察力度,强化中央政府协调解决跨省界环境问题的能力,督促检查突出的环境问题。地方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组织落实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任务,监督下一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环保工作落实情况,查处重点单位环境违法行为。
2.5建立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
加大政府环境保护投资力度,各级政府要将环境保护投入列入本级财政支出的重点内容并逐年增加,加大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环保试点示范和环保监管能力建设的资金投入,要严格执行国家定员定额标准,确保环保行政管理、监察、监测、信息、宣教等行政和事业经费支出。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城乡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有关工作的投入,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鼓励各类所有制经济积极参与污染治理设施投资和运营,支持有条件具备专业化经营管理的环保企业发行债券、股票上市等,也可以借助体育彩票、福利彩票等融资方式。广泛募集社会资金投资建设污染治理设施。
总之,要从根本上改变执法难、环境保护效果不理想的状况,就需要各级政府认清形势、转变工作思路,增强环保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从加强环保部门自身建设、优化制度设计,提高企业保护环境积极性、强化各部门联动机制、改变现有工作思路、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各方面来解决当前环境执法难、环境保护不力问题,促使环境保护工作顺利有效开展,实现环境质量根本好转,真正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统一。
环境保护发展模式范文6
关键词:低碳经济;工业园区;发展思路
1、低碳经济概述
低碳经济主要指的是在可持续化的发展理念之下,通过对制度、机制以及技术等多方面的创新以及对产业的转型和新能源的开发应用等等多种手段,最大化的实现对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建设,以此实现我国建设发展中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的双赢态势。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化理念的指导,保证社会以及经济的协调发展,也要在此发展基础上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最终保证经济社会以及环境保护发展的双赢。
2、低碳经济下我国工业园区所存在的问题
2.1工业园区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
我国大多数的工业园区在建设发展的初期没有较为长远的发展规划,对其未来发展没有做出更多的分析讨论,进而造成后期工业园区的产业结构发展存在滞后的现象,缺乏一定的科学合理性,最终导致出新产业链的断裂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逐渐加大等等问题。于此同时,有的工业园区对于自身内部各个产业功能的分布没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将其混在了一起,进而导致工业园区低下的土地利用率,失去了高效的竞争力,有关工作人员的居住条件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使得工业园区失去了发展的动力。
2.2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有待改进
工业园区的发展中一般使用的都是政企合一的发展模式,而在工业园区的发展前期阶段,政企合一的发展模式不能对工业园区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导致后期工业园区的发展收到了一定的限制,进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业园区的经济效率,最终使得工业园区的发展进度得到放缓,给工业园区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2.3工业园区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目前很多工业园区第二产业所占的比例相对比较大,这也就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尤其是噪音污染、空气污染以及水源污染体现得尤为明显,这几类污染当中最为严重的是空气污染,特别是那些能耗高且技术含量低的工业当中更为严重。造成水源污染的原因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工业废水,部分工厂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排放到了园区当中,严重影响了园区的环境;另一种的住宅水污染,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没有对园区的居民进行严格的管理,再加上地下水管的设计不够科学合理,严重影响着自来水的水质。噪音污染主要是由于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为了一味地赶进度而部分日夜地加班,机械设备发出的噪音会对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3、低碳经济下我国工业园区的发展思路
3.1科学规划、保持可持续发展
想要实现我国工业园区的低碳经济发展就必须将可持续发展思路作为整个园区的总体发展指导思想,从而创建一个非常和谐的生态经济园区。在对园区进行规划的时候应该对经济、生态以及生产进行有效的整合。大多数工业园区都具有比较完备的生活系统,下面将对各个系统的具体规划思路进行简要的阐述。
3.1.1供电系统
为了有效降低园区的用电能耗,减小园区的电负荷,可以加大对太阳能或者是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从而更好地实现对电能的节约利用,同时也促进了对新型能源的利用。
3.1.2供排水系统
在对园区供排水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首先应该充分结合企业具体的生产需求;其次还应该对企业的排水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另外还应该对园区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进行集中处理,从而有效降低供排水系统对园区所造成的污染。
3.2发展循环经济,采取绿色经济模式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为了达到促进工业园区的发展,使其达到低碳经济,需要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并在整个过程采取合理的经济模式,从而能够有机的融合资源,对于能源进行再次利用,并构建一个新的产业链。循环经济具有很多优势,不仅消耗低,同时能够多次进行重复利用,为了使其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其优化,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从而能够更好的促进经济的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园区的建设过程中需要转变管理理念,对于生产粗放、能源消耗过大、污染严重的单位需要对其进行整顿,并不断的引进先进的技术,从而能够更好的促进其转型。并整改过程中还需要加大政策力度,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优化,做好污染治理,从而能够达到节能排放的作用。
3.3鼓励企业节能减排,进行节能型园区建设
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选择一些地碳的材料,尤其是一些材料的加工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其要求也是非常高。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应用新型材料,从而能够有效的确保建筑的使用寿命,同时能够保障整体的安全,目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使用新技术,例如净化工业用水,对此需要添加净水设施,然后进行植物的浇灌。这样做的目的不仅能够降低污染,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控制水资源。2)不断的进行设备修护,确保其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污染。对于一些旧的设备需要及时进行更新,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3)在应用过程中使用节能减排方案,并且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从而能够确保节能效果。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低碳成为了主要的发展趋势,在工业园区内部进行低碳也是越来越受到重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工业园区在建设的过程中具有很多优势,不仅技术密度高,同时方便进行管理,因此在进行工业园区建设的时候实行低碳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能够达到节能的目的,因此需要重点加强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晓静.青岛市工业园区低碳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5.
[2]郭利锋.山西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