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研究成果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学研究成果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学研究成果

数学研究成果范文1

【关键词】高中数学 研究性学习 自主合作

高中数学教学的每个环节中都大量存在着可以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素材,研究性学习贯穿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始终,以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

实施研究性学习既要把数学研究性学习作为学校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科学有效实施,并实现数学的本质特点和它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又要把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纳入学校校本科程范畴,开发和充分利用学校课程资源,确保研究性学习活动顺利进行,并突现数学的科学品质。本文介绍一下研究性学习的科学设置过程。

一、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一)总体目标

1、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与主体能力,形成求真务实、积极探索的学习形式和勇于质疑、善于思辩、尝试批判的创造性思维品质.2、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体验数学活动的过程,学会数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会沟通、合作与表达交流,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

(二)分阶段目标:

目标原则:根据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课程进展状况,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应具有明显的实践性、基础性、反复性和递进性。

1、第一阶段,以“阅读材料”、“课外作业”、“研究性学习课题”及部分教学内容的招展与延伸为载体,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确定研究专题的方法,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探究意识和查阅文献资料技能、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沟通表达技巧等。

2、第二阶段,以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实施课题研究”和“撰写研究报告”为载体,学习数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体验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重点培养资料搜集与处理能力、预见、构思与策划能力、多角度思考问题并提出个性化观点的能力及分工协作的团队精神。

3、第三阶段,以“阶段汇报”、“解题答辩”、“成果展示”为载体,继续学习有关研究方法,重点培养学生资料佐证和提炼观点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清晰自如、条理清楚的表达能力、综合思辩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等。

4、第四阶段,以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高考热点问题为专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二、数学研究性学习课程设置

(一)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1、实践性原则。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应当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且新颖有趣的实践与应用机会,最大程度地让学生在实践与应用活动中获取各种知识,发展各种技能。

2、指导性原则。发挥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组织、指导作用,坚持“教师指导在前,学生实践在后,监控评价全程”的原则,避免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盲目性、随意性和危险性,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成功率并从中获得自信和动力。

3、过程性原则。注意实践体验,注重全员参与,关注研究性学习中的过程感受与情感发展。

(二)课程计划

三、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实施

(一)准备阶段

1、请区教研室专家指导实施工作。

2、成立组织机构.成立以年级主任为组长,各备课组长和该学科任课教师为成员的实施课程的课题组,并以各学科备课组为单位,成立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导小组。

3、做好请示、协调和物质准备,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提供各种方便。

4、宣传动员:对学生及家长召开宣传、动员会议,宣传课程的意义与价值,争取家长支持,激发学生兴趣。

5、指导学生组建“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小组。

(二)实施阶段

1、指导小组有教师相互协作,分工负责,管理教学时空,安排辅导与研究指导等。2、内容、方法与策略见《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四、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管理

(一)“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组在年级“研究性学习”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课程的开发、组织实施、监控评价与行动研究总结等;各备课小组主要负责课程的规划设计、研究指导与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评价.各小组定期开会协商,保持密切联系与沟通。

(二)年级各备课组按课题组要求,具体负责各阶段课程的实施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指导和管理。

(三)按照预先设计的实施方案、评价方案、课程监控量表评价量表等组织课程实施,并随时研究解决实施中的问题.每一阶段实施结束,进行相应的总结,提出下一阶段目标任务和实施步骤,并根据实践中提出的问题修改原有方案和量表。

(四)课程实施随时注意积累相关资料,分阶段调查学生感受和进展情况,分析相关数据,为下一步行动提供更科学的依据.同时注意建立数学研究性活动课题库,汇总、展示相关成果。

五、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对教师的正确评价有利于激发教师在课程开发与实施方面进行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工作。评价工作在学校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由科教部和数学教研室共同完成。通过教师所指导学生的研究成果质量,所指导学生的问卷反馈及其在课程实施中所发辉的作用而定.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评定:指导者的热情,学术水平与研究能力,提供研究方法的能力,指导课题设计的能力,组织课题研究活动的能力,课程开发实施及相关研究成果等.评价结果量化后纳入教师年级考核,并对优秀者给予奖励。

数学研究成果范文2

一、重视发挥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学会研究,体验数学学习的欢乐

数学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学会解决数学问题,重视按照教学经验来学习,学会轻松地解决数学问题,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教育学生先避免学习中的问题,等待学生学会讲解,教育学生改变思维的模式,将数学学习过程优化,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当学生不能解答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教会学生更多的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会启迪,做好教学示范作用,给学生研究的策略,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学习研究活动.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教育学生学会回答问题,当学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时候,教师应该教育学生积极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学会抒发自己的情感,学会冷静学会思考,感受数学学习成功的乐趣.

只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教师和学生的感情就融合了,课堂的氛围也活跃了,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学会做好带头人的作用,和学生一起享受成功的乐趣. 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学会学习,产生更多的争论,教育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的快乐. 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学会探究问题,摸索学习的门道,找到学生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科学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教育学生走进探究活动,收获学习的欢乐

没有兴趣的学习难以带给学生探索的欲望,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保持学生创作的热情.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利用学生学习的心理,探索创新的道路,灵活地运用探究性的问题,找到学生探究学习的路.

教师应该带领学生积极探究,教育学生学会综合、探究、创新,要求学生学会综合归纳,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努力实现自我探究,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学会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进行归纳和综合,学会将例题进行拓展和研究,给学生更好的思维的空间. 这样教师就能够教育学生学会传授,学会探究,学会增强数学课的兴趣,学会实现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

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教育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育学生学会摸索,掌握教学的要领,教育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美妙.

三、积极动手,勇敢实验,教育学生在探究中创新

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运用已经有的教学经验,带着学生认真听讲,学生会重视听讲,学生也会记忆,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学会归纳和总结,学生也会主动接受知识,提高教学效率,这样教师就能够归纳和总结,学生就不会被动地接受,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学生热爱探究,形成学习目标. 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走好探究的道路,提供给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拓展学生思考的空间.

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学会铺垫,学会有预见地进行思考活动,教育学生学会动手、动口等来探究学习过程,教育学生形成逐渐发展的态势. 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学会探究,解决问题,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教育学生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积极的发展空间,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

四、重视呵护,全面鼓励,激发学生燃烧的热情

学生在探究的时候,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学会成熟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发展学生学习个体的作用,运用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进行综合多元的评价,重视保证学生积极的学习效果,教育学生形成学习的热情,重视在学生探究性学习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学会笨鸟先飞,提高学习的热情,教师应该教育学生经过努力找到学习的自信心,燃烧学习的热情.

数学研究成果范文3

一直以来,语言学概论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改革都备受关注,人们从很早就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发现了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且是我们一直以来都没有很好解决的。目前,国内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下的语言学概论课程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性的研究。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聂志平的《语言学概论课程建设问题探讨——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2010),文章中对语言学概论课程的定位、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与现代汉语区别与衔接、教材与课程体系等方面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曾毅平的《“语言学概论”课程建设的若干问题》(2001),文中对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性质、教学的内容、教学语料的选取、教学方法和手段及开课时间等方面做了探讨。其中,他认为教学内容可进行一些改变,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可以进行压缩,另外增加语言与认知、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民族等内容;语料的选取方面可充分利用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材料、利用港澳和海外学生语言生活方面的材料以及当代社会语用方面和大学生群体的语言变体材料;教学方法上可以引入讨论和专题调查等方式。关彦庆的《关于“语言学概论”课程建设的思考》(2010)一文也从课程定位、课程教学、师资队伍、教材等方面对语言学概論课程的建设加以研究,将其仍定位在基础性、理论性课程之上,提出了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的教学方法。此类的研究还有李树新的《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改革与实践》(2004)、王红梅的《语言学概论课程改革刍议》(2004)等等。 

(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的研究。张先亮的《关于“语言学概论”内容与方法的再思考》(2010)一文提出不能一味地追求讨论法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应联系课程及学生实际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联想法、调查法、提问法、实践法等等,其别强调讲课的趣味性即通过有趣的例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陈青松等的《“语言学概论”课程中用例选择和使用原则》(2012)一文对于怎样选择教学用例提出了有效、注意、情感三原则,这篇文章为我们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罗耀华等在《“语言学概论”课程创新教学尝试》(2006)一文中提出“启发式教学、点拨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等模式。此类研究在杜道流9、熊赛男等人的文章中也有相关论述。 

(3)与现代汉语区别与衔接研究。大多研究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文章都会提到语言学概论的教学内容与现代汉语教学内容有重合之处,对重合内容该怎样进行教学,也基本上会有一些区分和讨论。将此问题单独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彭泽润等的《“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协调改革研究》(2007),该文从“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课程地位和教材建设现状分析中,发现两门课程为了更好的教学需要进行协调改革,主要在教学内容上形成互补,合理安排教学计划,教材中术语规范统一,内容紧跟学科前沿,语料要各有侧重来源。此方面的研究在梁驰华和蔡旭等人的文章中也有相关论述。 

(4)教材与课程体系研究。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材是此课程急需改革的重点之一,许多文章都提出了“现有教材不适应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的发展”这一观点,呼吁编订适应新形势的语言学课程的教材。岑运强的《语言学概论教学再探——谈语概教材的编写》(1997)从语言学概论教材的编写上探讨了语言学概论教学问题。他提出教材编写要注意方向问题,要作到面向学校、面向社会、面向应用和面向未来;教材的内容要在不断批判、不断继承、不断发展的语言学史的范围内选择,要选择那些经过历史经验公认有效的,并对汉语研究最为有用的理论;教材采用语言和言语的语言学以及内部和外部语言学双重框架;在编写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新颖性、简明性、实用性和准确性。陈淑萍等的《教学体系构建与师范生语言能力培养——以“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为例》(2009)指出目前“概论”教材建设,主要存在两方面情况:一是缺乏针对性,二是缺乏时代性。师范类院校“概论”教材建设,既要保留以往教材中优秀的内容,又要充分吸收已有公论的现代语言学理论、现代汉语方言以及当代语言研究的新成果,努力使“概论”成为介绍和推广最新理论研究成果的阵地;同时还要坚持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的转变。此外,申小龙的《谈“语言学概论”课程改革》(2005)及纪秀生的《高师语言学概论教学新体系的构建》(1997)等文章也在这方面做了相关研究。 

(5)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研究。语言学概论课程的师资问题也是大家讨论的一个重点,师资方面的研究不多,但问题却很突出。如教授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师大多不是来源于理论语言学专业,大多教师兼讲授现代汉语及其他课程,不是专职的语言学教师等等。彭泽润等的《大学“语言学概论”课程问题和对策研究》(2010)针对语言学课程师资问题,提出增加课时和学期、加强师资力量和成立单独的教研室等对策。王健《“语言学概论课程”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2005)中认为语言学概论课程定位不明的表现之一是没有专任教师。张丽《“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011)中指出针对语言学概论课程,未设置语言学教研室,缺乏专业教师,一般由现汉和古汉教师兼任等问题。陆晓华《应用型本科院校语言类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究》(2010)中提出要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对启迪学生语言类课程的自主学习,起着导向性引领作用。周翠英《语言学概论课程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2004)中提出崇高的教师威望是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先决条件,教师必须做到具有丰厚的知识储备和正确的教学理念,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崇高的威望等看法。 

(6)教学效果评价方式方面的研究。刘淑霞 《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0)中提出在语言学概论课程的考核中,技能训练、口头语言表达应在总成绩中占一定比例。课堂积极发言者、课外实践论文都纳入考核方式中,最后期终闭卷也要体现出基本知识记忆及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两方面。肖灵《对“语言学概论”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2009)中提出要改革学业评价方式:一是平时学习状况与学习成效的考核,主要考查学生观察问题和应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从实践调查、撰写课程论文、课堂反应等几个方面进行;二是传统的考试,考试的内容一部分是教材或老师讲授过的语言学原理,一部分是应用语言学原理分析具体的语言现象。两种考核的最终总和便是学生的成绩,二者所占的比例不应相差太多。考核方式改革的目的是通过对平时学习状况的关注,改变学生只关心期末成绩的错误认识,真正从根本上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素质。赵贤德、王红梅等也提到要“改变考试方式,教学检测多样化”。 

此外,谢奇勇的《对“语言学概论”课程“双语教学”的反思》(2010)与冯学民、姜云龙的《语言学概论课双语教学初探》(2010),梁蕾的《地方本科院校“语言学概论”课程的现状和反思》(2012)等都提到了语言学概论课程的双语教学问题;申小龙《高校“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文化内涵》(2004)和马慧《试论语言学概论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2009)提出语言学概论课程中应该具有中国传统的人文内涵与意识;李红《对外汉语专业语言学概论课教学改革探微》(2011)从对外汉语专业角度研究了语言学概论课程的设置、内容等问题。 

针对语言学概论课程改革的研究文章至少有上百篇,这些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该课程进行了研究,目的都是想让这门课程能够更好地发展下去,本文对这些研究进行简单的总结以期对后人有所帮助。 

数学研究成果范文4

[关键词] 教学过程 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教和学的问题,也是教学过程的基本问题,同时也是教学论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以数学教学为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里不但强调了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而且指出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一、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平等对话的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真正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当成为一个鼓励者和启发者。教师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是师生之间数学交流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数学课堂是师生组成的共同体,作为一个共同体,师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维系共同发展的纽带,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靠平等来编织的。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居高临下,惟我独尊;学生之间各行其事,互不相干。这样的课堂环境极不利于共同成员之间认知的沟通和情感的交融,所以教师要抛弃师道尊严,以生为友,并教育学生尊重他人,促使共同体所有成员相互信任,平等往来,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真诚交流的稳定、平衡、持久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应引导学生多向交流,开拓信息流通的渠道,丰富相关问题的信息量。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也有利于学生了解教师,学生了解学生,师生互动,既利于教,也利于学。

二、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意识,教师要确立与现代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新观念,首先要通读《数学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尽可能的深入理解其内容,并把所感悟的理论知识灵活的运用于教学之中,作为教师,对班级中的每个学生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文化基础等方面,都应该了解,只有了解的深,教师才能“对症下药”,相信每个儿童的创新能力,并使这种潜能在教师的教育下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的启发、引导,教学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问题是课前所不能预见的,这就促使教师在短时间内快速、准确的思考,做出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得到新知识,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进步,尤其是学生出现错误的思考时,要不断的提出新的思路,把学生从错误思路中唤醒。使他们自己一步步认识到错误的原因,主动积极的寻求正确答案。

三、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在民主平等的交往中探索数学的过程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教师的角色要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师生关系为“学友式”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在教学中要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营造一种有着极强的亲和力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要求,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愿意参与而且有所收获,帮助学生,激励学生。在进行数学活动时,作为教师积极地旁观,积极地看,积极的听,随时根据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指导,如分组讨论时,主动参与其中,多提问题,变相点拨,让学生觉得老师在,讨论的准确性更大些,思维更加活跃,促进师生间的民主关系,有利于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学生正处于未成熟待发展的阶段,出现不会、差错等现象是客观的,在情理之中。当学生出现这些现象时,如果不是受到批评、冷落、嘲讽,而是得到适当的帮助,鼓励性的评价、点拨,学生受到鼓舞,依然会保持旺盛的求知欲,继续扬起前进的风帆。如我在课堂上提问时常用:“大胆说,说错没关系”、“你在想一想”、“谁能补充得更好些”等帮的评价语言,就为学生增添了前进的动力,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关系,由于相信老师,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增强了探索数学知识的信心。

四、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运用数学语言的过程

数学研究成果范文5

《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第二、三学段口语交际中分别明确规定:"听人说话能抓住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现代汉语词典》对"转述"做了精辟的解释:"把别人的话说给另外的人。"转述口头上是把别人的话说给另外的人(听),在书面上便是"直述句改转述句"。

此问题前人在书刊、网络上从标点符号、人称、提示语的形式、说话内容对应的不同句型、指示代词和趋向动词的相应变化方面做了探讨,但未涉及转述角度,也没有让学生体验其转述的过程,直接将一些不全面的简单方法教给学生,致使学生心存疑虑,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特别是人称混乱,指代不明。

"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取新知的体验。"那么,怎样让学生体验直述句到转述句的转换过程呢?本文就转述角度浅谈过程体验。

1.理解概念

直述句:直接记录说话情境和说话内容的语句。例1,赵老师对我说:"小明,请你把李晓红和王向东的作业本放在我的办公桌上,但别惊醒了睡着的张老师,她昨晚一宿没睡觉。"(这时陈老师正好路过这里)

转述句:记录把别人说的话说给另外的人听的语句,例2,赵老师对我说,要我把李晓红和王向东的作业本放在他的办公桌上,但别惊醒了睡着的张老师,她昨晚一宿没睡觉。

转述:就是把别人的话说给另外的人(听),口头上叫转述,书面上叫直述句改转述句。这里的"我、你、他"分别称为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代词。

2.分清指代

学生不能正确地将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分清句中人称代词指代的人,因此,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多读几遍语句,身临其境,以分清其中的指代。

在例1中,第一个"我"指小明,"你"指小明,第二个"我"指赵老师,"她"指张老师。

3.确定角色

直述句中的语言角色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在教学中必须给它们定义,让学生明确。

例1中的语言角色为,赵老师――"说话者";我-"听话者";李晓红――"第三者";王向东-"第四者";张老师――"第五者";陈老师――"旁观者"。

"说话者、听话者、第三者、第四者、第五者、旁观者"是第一队组合。这队组合中的说话者与听话者是对话关系。

引导学生体验例1中角色之间的人称关系:(1)谁是说话者?(赵老师)(2)句中的第二个"我"指谁?(赵老师)(3)说话者称自己为――?(我)。如此体验得到结论:说话者称自己――我;说话者称听话者――你;说话者称其他人(第三者、第四者、第五者……旁观者)――他或姓名。

4.设置角色

转述中的角色及其人称关系不是现成的,是根据生活实际、教学需要设置的。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教学中需要将它置于生活中,设置转述角色并体验其中的人称关系。

体验:(1)什么是转述?(2)谁把别人说的话说给另外的人(听)?――"转述人";(3)另外的人是谁?――"听众";(4)转述人要把别人说的话说给另外的人,他相当于哪一个角色?(说话者)(5)听众相当于哪一个角色?(听话者)(6)从例1到例2,谁是转述人?(我,即例1中的听话者);谁是听众?(可以是其他班的同学、可以是其他老师);(7).在例1中,除了转述人对应的角色,其他的角色称为"其他人"。

"转述人、其他人、听众"是第二队组合。

在例2中,转述人(我)称自己为――"我",转述人称其他人为――"他"或名字。其中的转述人和听众不是对话关系,只是说与听的关系,不存在人称关系。所以,在转述句中,一般情况只有"我"、"他"两种人称。

转述的过程就是把第一队组合中的人称关系转换为第二队组合的人称关系。

5.角度转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仅仅知道"在转述句中,一般情况只有'我'、'他'两种人称。"是不够的,还需要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在转述中体验,在体验中转述,加深理解,巩固理解。

例1中,转述人分别站在说话者、听话者、第三者、第四者、第五者、旁观者的角度,依次转述为:

(1)我对小明说,要小明把李晓红和王向东的作业本放在我的办公桌上,但别惊醒了睡着的张老师,她昨晚一宿没睡觉。

(2)赵老师对我说,要我把李晓红和王向东的作业本放在他的办公桌上,但别惊醒了睡着的张老师,她昨晚一宿没睡觉。

(3)赵老师对小明说,要小明把我和王向东的作业本放在赵老师的办公桌上,但别惊醒了睡着的张老师,她昨晚一宿没睡觉。

(4)赵老师对小明说,要小明把李晓红和我的作业本放在赵老师的办公桌上,但别惊醒了睡着的张老师,她昨晚一宿没睡觉。

(5)赵老师对小明说,要小明把李晓红和王向东的作业本放在赵老师的办公桌上,但别惊醒了我,我昨晚一宿没睡觉。

数学研究成果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科创成果;权利;保护

中图分类号:D91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4-0148-02

前言

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着力于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涵盖高等院校的各个学科,在高校里推动科研创新普及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要推动成果的转化,就必须对于成果进行确权。研究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问题具有较大现实意义,有利于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缓解就业压力,也有利于学校在学生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与产出成正比,也是产学研相互结合的较好形式。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种类

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分类,从理论上界定较少,多数高校科研部门有自身的划分标准。从学科门类、研究项目资助额度以及项目的资助级别、研究成果的应用性来进行划分的较多。

从学科门类上划分,团中央等四部委的“挑战杯”赛事具体分为自然科学类和哲学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又分为计算机及软件类作品、机械类作品、通信与电子类作品、能源与化学类作品与相应工艺改进方案等,哲学社会科学类又分为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及调研报告。

从研究资助额度上划分,具体成果取得有重大型成果、重点型成果以及一般资助项目成果、自主项目成果等。一般来说按照研究资助额度进行划分,均由同一级别的自主机构进行资助,这种划分的方式更有利于科技创新成果的分级。

从研究项目的资助级别划分,有国家大学生科技创新及创业试验项目成果、省级学生科研学术项目成果、市级学生科技创新学术项目以及校级学生科技创新学术项目成果,项目级别不同,其资助额度相应不同。一般来说资助级别越高,其产业转化的可能性越大。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权利属性分析

(一)按照《专利法》规定的大学生科研成果权利属性

《专利法》对于发明创造分为发明、实用新型以及外观设计三类,多数理工类高校的大学生都向专利部门申请了相应的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专利较多,发明专利较少,这是因为发明专利的实质审查要求较高,也比较符合科研学术的规律。

但是对于学校或者教育主管部门资助学生的科研项目成果最终的界定存在争议,许多学校在其学生科研管理办法中对于学生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以及外观设计成果规定为学校所有,但忽视了学生的科研积极性问题,直接剥夺了学生对于科研成果的分享权。按照《专利法》对于职务发明以及委托发明的规定,学生科研项目成果均不符合规定,例如,学生并非高校参与科研的工作人员,并非与学校建立劳动关系的个体,按照法律条文的规定,只有和单位存在用人关系期间,发明创造的成果属于单位所有,单位应当对于发明人给予相应的报酬或者奖金,以资鼓励;在学校与学生之间未签订委托开发协议的情况下,学校向学生科研提供资助,是一种教育公益行为抑或投资科技开发的行为,也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科研项目研究,属于接受第二课堂的教育,因此学校完全剥夺学生的科研成果权利,是忽视学生科研劳动的行为,因此应当参照职务发明或者委托发明的相应规定,赋予学生相应的发明专利权益。

(二)按照《著作权法》规定的大学生科研成果权利属性

我国《著作权法》第3条对于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作品予以了相应规定,该条第(一)、(七)、(八)相应规定了文字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及计算机软件等作品属于著作权法调整的作品的种类,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过程中,产出的成果多数有原创性较强的社会科学学术论文或者调研报告及含有独创性内容的自然科学论文,亦有机械制造、建筑工程以及电子电路图、规划图等作品,也有一些计算机软件,但对于开源软件,应当赋予其相应的专利权益。这些作品一经创作,其权利属性当然为著作权,作为作品创作人的项目科研负责人,多数为大学生群体,享有相应的著作权人身权利及财产权利: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发行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等,并具有相应的著作权许可权益,从中取得相应报酬。对于由学校资助的科研项目取得的作品成果被界定为著作权时,其权利归属应当按照著作权法相应的规定进行界定,例如项目组成员共同完成的作品,其著作权由项目组共同享有,对于由出资单位资助的项目,且由指导老师全程进行规划指导的,代表资助单位意志的著作权作品,其著作权应当由学校、科研机构以及科研基金等资助机构享有。对于约定不明确的,应当参照著作权法第16条职务作品的规定,其著作权归项目组成员共同享有,但资助机构有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免费使用。

(三)按照《商标法》规定的大学生科研成果权利属性

一些学校建立了创业学院、创业指导中心或者创业基地,通过内部转化,使学生的科研创新成果通过小额投资得以商业化运作,但是多数学校的创业公司属于虚拟公司的形式,不是公司法以及合伙企业法规定的经济机构,其产出的产品或者服务也并未进行商标注册。资助单位也重视这些成果的专利及著作权方面的保护,而忽视商业化运行后的商标权益保护问题,因此在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推动过程中,对于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要公司化运营,并且管理该项目的标志、标识等明显以区别于其他经济组织、自然人的商业标志,符合条件的,资助单位应当鼓励大学生创业者申请商标注册。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管理及保护情况

大学生科技创新并非是国家科研体制的重要部分,教育部及团中央等部委将其视作学生的第二课堂,因此多数高等院校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管理及保护工作较为忽视,少数高校形成系统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体制,从学生科研项目立项申请到最终的成果展示及转化,全程管控,全程建立档案,特别在一些重点环节衔接的阶段,资助方引进企业或者投资机构实施这些科技创新作品,或者通过本校的创业学院、创业基地等转化实施一些投资额度小,实施较易的科技创新作品。一些高校为学生建立科研学术活动档案,出资鼓励学生申请专利、申请注册商标等,建立全校性的科研成果权利备案表等。

高校的科研成果质量参差不齐,学术性、应用性水平降低,甚至出现了学术造假现象,学生科研项目的评审专家多为本校本专业的副高职称以上的人员,与学生之间存在师生关联,在评审过程中多有情感因素甚至利益因素的考量,降低了科研成果的创新性和科研评审的中立价值,这说明需要对学生科研成果应加强项目立项评估、项目应用评审等环节中的严格管理,只有前期的严格管理,才能为下一步的权属确定建立基础。

四、促进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有效保护的措施

(一)对项目立项申请及结题环节评审进行严格管理

高等院校应当建立专门的学生学术管理机构,该机构应当包括项目管理组、项目评审组、项目成果转化组,项目管理组负责学生科研学术项目的立项、初审以及日常组织工作,项目评审组负责项目的实质审核和中期审查、终期审查等工作,项目成果转化组负责学生科研项目的确权,向企业及风险投资机构推介学生科研成果的工作。其中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评审组,按照专业门类的不同,建立含有本单位与外单位副高职称以上的专家的评审专家库,在立项评审、结题申请等环节,由外单位专家和本单位专家共同组织单数评审小组,实行专家回避制度,建立较为中立、公正的学生科研学术评审机制,这才会使得较为优秀的作品或者项目成果被遴选出来,予以确权。

(二)建立学生科研学术档案及学术成果确权登记制度

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需要建立档案,包括每个在籍注册研究生、本科生,这不但有利于高等院校统计学生的科研学术成果和科研项目进度,更有利于考核学生的学业和研究水平。对于一些确实具有重大性的研究项目,可以通过建立阶梯式的滚动资助方式,推动研究项目的进一步深化。

对于经过专家评审,遴选出的优秀作品或者成果,应当推动其申请专利和申请注册商标或者确认其著作权属性等,对于学生与高等院校间在科技创新成果权益分享上做出合理安排,建立对于优秀研究型的大学生进行激励的机制。

(三)与企业及投资机构紧密联系,建立创业孵化基地

教育部、科技部以及商务部积极推进产学研体制的建立,但该种科技创新模式并未在中国广泛实施,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促进学生与社会需求相衔接,需要高等院校、大学生科研项目组与企业及投资机构紧密联系,将相应的专利及注册商标在产业中实施,高等院校可以在大学生创业园等条件符合的情况下,推动学生科研成果进园,通过小额投资、政策扶持等办法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保护与开发。

参考文献:

[1]梁卫华.引入竞业禁止机制加强高校科技创新产权保护[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7).

[2]陈国平.论我国高校专利的保护与管理[J].科研管理,2004(6).

[3]刘慧.天津市高等院校科研活动专利情况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