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经济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摊经济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摊经济建议

地摊经济建议范文1

【关键词】林业;发展;低碳经济;地位;建议

引言

低碳经济是通过低污染、低排放、低耗能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它的实质性在于可以高效的利用能源、开发清洁能源,以创造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和人类的生存发展为核心。林业对于发展低碳经济非常重要,在制定低碳经济的规划时,一定要加强林业在低碳经济里的作用,这样才能真正推动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一、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地位

通过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可以看出,因为受限于能源结构以及资金技术等方面,使得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阻碍:首先,当前阶段我国以煤作为首要能源的局势很难改变。执行低碳经济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其次,需要大批资金以及现金的技术。只有通过创新的技术,在技术方面进行突破和进步,才可以真正转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构造;再次,高排放的问题在短时间内无法解决。我国当前处在城镇化以及工业化的发展阶段,虽然透过优化结构以及节能可以尽量降低碳的排放,可是从整体来讲,低碳依旧具有很大的困难。所以,对于当前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地区来讲,建议避免赶潮流、形式化的现象出现。

当前对于低碳经济的研究、试点以及讨论大部分都集中于工业、能源方面,而最具潜力的林业却被忽略。透过对林业的低碳措施,可以真正实现低碳以及减排的作用。所以,林业措施是加快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保护我国生态平衡、确保人类生命安全的有效方针。加快植树造林,积极推广碳汇林业,提升森林碳汇的功能成为了发展低碳经济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

二、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建议

意识到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就应当扩大林业的发展,为了展现林业的有效发展,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改进:

1、合理规划,保护森林资源

发展林业要以合理规划为基础,保护好当前的森林资源。保护当前森林资源是林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

(1)创建森林保护的相关法律,以便可以有法可依;

(2)进一步完善林业资源的管理条例,建立森林保护法律条例,加大法律管理力度,提升保护林业资源的执法力度;

(3)定期进行综合治理工作,对于破坏森林的违法行为坚决制止;

(4)创建森林灾害救援团队,自然灾害极大的危害了森林,应当提升森林火灾的应对能力,让森林防火工作更加专业化;

(5)提升应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预防能力。不断投入科技力量,创建有害生物监控预防体系,透过预防实现保护森林的目的。

2、全面开发林业,使得林业的经济可以实现循环发展

发展林业,通过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全面的开发林业,使得林业可以实现循环的发展。以往林业的发展中具有很多弊端,无法使林业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应当将观念进行改革,持续优化林业的经济结构,加快林业经济发展转型的步伐,构成林业经济的循环化发展。总结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创建林业的自然景区。在林业的发展规划里,应当把开发林业的景观资源当成重点内容,开发林业的自然景观,不断丰富旅游资源的同时,建立转变林业发展的方式。目前,很多生态旅游景区都开发的非常成功,比如:西双版纳、九寨沟等一些森林景区。

(2)林业发展面向市场,对市场的需求进行调研,合理规范林业产区,在短期内实现林业的丰产。

(3)全面完善林业的开发,进一步促进林业的经济发展。林业的发展要调整林业工业产品的构造,逐渐转变为以林业产品深加工的行业为主。

(4)扩大林业的产业链,培养新型产业,不断创建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尽快对资源进行整合,加快新产品、新技术以及市场的形成,提升林业市场的整体竞争力。

3、扩大科技投入力度,为林业的发展给予科技支持

林业的发展一定要依靠科技的支持,应当扩大科技的投入力度,创建林业科研机构,为林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持。

(1)加大林业的基础研究

想要使林业可以健康发展,就要制定出相应的发展规划。只有不断加大对森林改变气候的影响研究,加大林业在增加碳汇作用上的科学研究,加大森林保护的基础研究,加大科技护林、科技育林的研究才能进一步加强林业的发展。

(2)创建和发展林业科技的推广体系

发展林业科技需要在生产的过程里进一步加快林业的发展。林业推广技术需要林业技术转化成生产力。所以,应当创建完善的林业科技推广机构,转变重视科研而忽略推广的状态,不断推广林业科技,加快林业生产力的发展。

(3)建设林业发展的科技人才团队

不论是对林业科技的研发还是推广来讲,都需要具备专业的团队。对于林业科技人才培养,应当关注培养具备科研能力的人才,储备大量专业、高层的林业科研人才。

4、加大林业知识宣传

林业的发展脱离不了百姓的参与。百姓需要通过科学引导、宣传来建立保护林业的概念。透过教育,让百姓可以深切的了解到林业低碳经济的发展优势,意识到保护森林是如此迫切。透过宣传,提升人们的法律观念,让全社会都融入到林业的发展当中,从我做起,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保护森林资源。透过宣传和教育,提升百姓对低碳的意识,从而加强林业的发展。

结束语

低碳经济并非贫困经济,也并非只有高成本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只有不断加大林业的发展,才能降低污染,让环境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只有发展低碳经济,才能让人们对保护环境有着足够的重视,才能加大对林业资源的建设和保护。因此,只有将两者相互统一,才能让我们的环境得到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清,常松.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和现代林业建设[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5森林病害及其防治论文集[C].2009.

地摊经济建议范文2

【关键词】低碳金融;经济发展;建议

1.保定市低碳金融支持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

在国家试点政策和保定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保定市低碳经济发展进行的如火如荼,先后打造了“中国电谷”、“太阳能之城”等重点项目,提出了“探索一条城市经济以低碳产业为主导、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以低碳社会为建设蓝图的符合保定发展实际,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的发展理念。

1.1 保定市低碳经济发展概况

1.1.1 大力推广新能源和能源设备制造业发展

保定市在以清洁能源建设促进低碳经济城市发展方面,成绩突出。2006年提出了打造“中国电谷”,加快新能源及能源设备制造业发展。“保定・中国电谷”已拥有太阳能、风能及输变电、蓄能设备制造骨干企业170多家,初步形成了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风力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新型储能设备、高效节能设备及电力自动化设备等六大产业体系。2005年―2008年,销售收入由60亿元,增长到254亿元,出口创汇9.77亿美元,同比增长82.7%。骨干企业众多,其中,英利绿色能源公司已是国内最大的具有完整产业链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制造企业,中航惠腾公司也已成为亚洲最大的风电叶片生产企业。

1.1.2 尽心打造低碳城市生活

2007年,保定市政府出台《关于建设“太阳能之城”的实施意见》,旨在发展光伏LED及LED其它产品,将其推广到太阳能照明、热水供应、取暖等城市生活的多个方面,目前,“太阳能之城”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37条路段的太阳能路灯应用改造,共安装太阳能路灯700基;完成159个小区照明太阳能改造工程,在交通信息、道路照明、建筑工程光热利用、小区改造、公共园林等众多方面实现了低碳生活改革。

随后,又推出了“蓝天行动”、“碧水计划”和“绿荫行动”,以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行动,目前已卓有成效。2009年底,全市已取缔改造燃煤锅炉472台,大气质量明显改善;新建污水处理厂32座,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日均104.7万吨;园林绿地面积扩大,目前全市绿化覆盖总面积4377.77公顷,人均绿地面积、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等“三绿”指标分别为9.28平方米、33.9%和38.7%。

1.1.3 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业,助推绿色产业

支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低碳发展,发展生态旅游、促进农业等绿色产业发展,也是保定建设“低碳城市”的一条重要途径。涞水县金融体系投放资金6000余万元,将“野三坡”景区发展成为5A级旅游重点景区,年收入超过6500万元;易县则着力打造狼牙山、清西陵景区,推出“农家乐”特色服务,年收入超过560万元;又在“太阳城计划”中,完成23处景区(其中,自然景区10处、文物景区13处)的太阳能应用改造,完善了旅游景区的生态保护工作。

1.2 金融支持低碳城市经济发展现状

1.2.1 支持新能源产业壮大和发展

保定市各金融机构在低碳城市经济建设上,积极支持“保定・中国电谷”打造,为新能源及能源设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截至2011年10月末,全市各金融机构对“英利”新能源、“中航惠腾”等新能源建设骨干企业发放贷款共计67.96亿元,其中,仅对“英利”新能源贷款高达54.91亿元,对“中航惠腾”等其他骨干企业投放贷款达13.05亿元。除此之外,各金融机构还给予新能源产业信贷政策优惠,建设银行在贷款投向上,加大了对低碳经济相关行业,比如风电、光伏太阳能行业的投放,并且积极争取差别化信贷政策和客户政策,对行业中的骨干企业加大了资金支持力度;浦发银行保定分行也给予新能源和环保行业重点授信支持,同时开辟绿色信贷项目融资专项审批通道,大大提高审批效率。

1.2.2 支持低碳技术开发和应用

为贯彻国家产业政策,拓展节能减排市场,加大对节能减排金融支持力度,保定市各金融机构加大节能减排技术应用方面的资金投放力度。其中,建设银行及其办事处选择优质企业进行重点支持,在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分别投放0.45亿元和0.12亿元。

1.2.3 支持低碳城市建设项目

全市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在内的各金融机构高度重视低碳城市经济建设项目,为相关项目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其中,农村信用联社对“碧水计划”建设项目发放贷款0.46亿元;建设银行对高阳污水处理企业发放贷款0.9亿元,有力的促进了“蓝天行动”、“碧水计划”等低碳城市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加快了保定市区“两环四廊、五湖十园;青绿交映、水城一体”的城市水系空间格局的形成。

1.2.4 支持生态农业发展,创新“绿色信贷”模式

保定市农村人口占比80%,是一个农业大市,积极推进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对低碳城市经济建设至关重要。为此,金融机构不断推出新产品,创新“绿色信贷”模式,对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其中,保定市商业银行推出了生态农业发展贷款产品,发放贷款160万元支持保定市固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扩建;中行保定分行对生态农业建设,提供“绿色信贷”5820万元资金支持;建行保定分行支持农业优质企业发展,2011年对生态农业发放贷款600万元;此外,农村信用联社发放贷款0.11亿元,促进生态旅游业发展。各金融机构为打造“山水保定”,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金融支持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综合扶植政策

首先,缺乏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对新能源开发、清洁能源开发及低碳技术的研发缺少政策扶持,尤其是地方上财力有限,很难给予低碳经济有力的财税政策扶植。其次,缺乏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激励机制,对绿色金融的利率补贴、风险补偿等缺乏相应的激励政策,对节能减排、新能源开发企业的融资信贷、上市发行股票等也缺乏政策扶植。最后,缺乏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节能减排全民科技行动方案》这两部文件偏重宏观指导,政策约束与激励作用不强。

2.2 低碳经济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不同,与金融机构利润目标矛盾

低碳经济以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以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为三大主线,节能环保、缓解能源紧张问题、可持续发展和改变人们的生活观念与方式是低碳经济的主要社会效益。而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研发成本上升,盈利模式转变,短期的经济效益很难实现。金融机构作为低碳经济信贷融资的主要来源,十分注重贷款的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其经营目标,这与低碳经济的经济效益相矛盾,低碳经济可能面临较严峻的融资形势。

2.3 新能源生产本身高耗能、高污染

低碳经济发展的新能源主要包括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它们可以替代煤和石油这些传统能源,通过先进成熟的低碳技术,比如清洁煤技术(IGCC)和二氧化碳捕捉及储存技术(CCS)等,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但有些新能源比传统能源更加昂贵,太阳能发电的主要材料是多晶硅,这种材料的生产本身就是高耗能、高污染的,并且光伏发电的成本也是较高的。风能发电中玻纤风机叶片和风机轴承易损坏,会相应增加成本。核能发电厂热效率较低,热污染较严重,大量的放射性物质一旦在事故中泄露,将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对人身造成极大危害。

3.金融支持城市低碳经济发展对策和建议

3.1 加强对低碳经济综合扶植

政府的大力扶植在加速城市低碳经济建设的进程中至关重要,若缺乏综合性的扶植政策,金融部门支持城市低碳经济建设的作用效果必然会受到阻碍和制约。于是,保定市出台了“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建立了“一个理念、两个阶段性目标、三个主要任务、六项重点工程”的建设框架;在项目审批,财政、税收优惠政策,物价工商管理,配套金融监管制度建立等众多方面对金融促进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综合扶植,有效地推动了低碳城市的建设。同时,政府对金融部门的风险补偿、担保提供等扶持政策,对金融部门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和资金配置调整起到了显著的激励作用。可见,建立综合的低碳经济扶持机制,形成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公众等多方的共赢,是实现低碳金融支持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

3.2 政府银行审慎选择支持低碳项目,防止高耗能高污染

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系统构成的金融体系,是完成低碳金融支持的核心,该体系通过增加低碳项目融资力度,同时限制“高污染、高耗能”项目信贷支持的方法,“双管齐下”,能有效地优化城市经济发展结构、支持城市低碳经济建设。首先,政府、银行部门应明确发展目标,加强经营管理,特别注意完善风险防控机制,从贷款审查、项目评估、借款人分析等“贷前”环节入手,审慎选择优质低碳项目,重点扶持。其次,必须建立严格的金融监管和信息披露机制,下大力度控制商业银行对“三高一低”项目的资金贷放。最后,要加强低碳金融观念的宣传,在银行部门树立低碳新理念,从根本上建立低碳金融支持体系。

3.3 银行加强低碳金融创新,综合考核经营效益

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求商业银行拓宽贷款范围和金融服务内容,还应进行必要的金融创新。总的来说,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创新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建立在“碳排放权”交易基础上的各种金融创新。当政府设定了碳排放的总量上限,于是排放权就会具有经济价值,可以通过转让获得收益。因此,商业银行可以允许申请贷款的企业将其作为抵押来获得贷款。另外,商业银行可以尝试推出“绿色信贷”和“碳排放权”交易挂钩的结构性产品,为企业的“节能减排”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和风险规避工具,为个人,企业和相关投资提供便利和渠道。

二是贷款管理机制的创新,制定一套适合低碳项目的贷款管理办法。如采用合同能源管理(EMC)方式,即企业贷款建设节能减排项目,并用由此节省下来的开支分期偿还设备价款。节能项目的提供者多为中小企业,它们一般不具备充分的抵押贷款条件,也较难获得银行满意的信用评级。按照传统的贷款管理方法,这些银行难以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而采用应收账款质押这种新的贷款方式,则可以使企业获得贷款。

3.4 大力引进培养碳金融人才等其他措施

地摊经济建议范文3

关键词:低碳经济 现代林业发展

低碳经济是一场能源革命,是社会进步的必然,是人类对生存环境的反思。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以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特征的绿色生态经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森林既是吸收碳汇,也是排放源,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减缓和适应双重功能。保护森林,减少毁林,提高森林质量,推动森林可持续经营,促进现代林业发展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林业部门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需要深入学习挖掘林业在低碳经济中的作用,促进林业低碳经济的发展。

一、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

1.林业是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

低碳经济的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通过碳汇功能,在地球陆地生态系统中贮存了巨量的碳,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

2.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愈益认识到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重要性。生态文明是以生态产业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林业既是产业建设的载体,也是生态建设的载体。现代林业的发展就是按照林业的基本属性和内在规律,致力于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系统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实现生态中有产业、产业中有生态的双赢目标。通过发展现代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就有了充裕的物质基础条件;林业产业的生态化,又促进林业潜能的循环释放,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有了强有力的依托和保障。

3.森林是实施新能源替代战略的重要资源

发展林业,增加林业生物质能源供给,对于维护我国能源安全、修复生态系统、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调整能源结构、解决生态问题的国家战略。

二、林业低碳经济的基础理论

1.林业低碳经济的内涵

所谓林业低碳经济,是指在林业经济活动过程中,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增加森林碳汇,减少林业碳源,从而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

2.森林碳汇功能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有机碳库,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估计,陆地生态系统中储存了2.48万亿t的CO2,其中1.15万亿t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当中。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大量的CO2形成生物量,从而减缓温室效应。森林的生物量、植物碎屑和森林土壤固定碳素而成为碳汇,这就是森林的碳汇功能。森林具有以最小成本、实现最大固碳效益的潜力。造林就是固碳,绿化等同减排,森林的碳汇功能是林业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林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1.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物质保证。在第一产业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建设;在第二产业方面,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促进以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在第三产业方面,要加大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的发展。调整林产工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调整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实施大集团、大公司发展战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加大科学研究,提供科技支撑

2.深入开展森林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基础研究。

加强林业减排增汇的技术潜力与成本效益分析;继续加强森林灾害发生机理和防控对策研究;加强气候变化情景下森林、湿地、荒漠、城市绿地等生态系统的适应性问题研究并提出适应技术对策;加强森林作为重要可再生能源库的研究和开发利用。通过科研,推进科技兴林、科技富林、科技强林的进程,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3.加强宣传,引导全社会参与低碳发展

森林在维护气候安全、生态安全、物种安全、木材安全、淡水安全、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特殊作用,在全球高度关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林业被提到了事关人类生存与发展、前途与命运的战略高度。联合国粮农组织前总干事萨乌马指出:“森林是人类之前途,地球之平衡”。因此,应广泛宣传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优势,充分调动企业、公众参与植树造林、保护森林等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林业措施,实践低碳生产和低碳生活。

地摊经济建议范文4

【关键词】低碳经济,安徽,建议,对策

气候变暖的问题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这种自然现象使整个大自然的生态系统失衡,并且严重危害到了人类的生存问题。而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人们的生产开发和焚烧(煤矿资源、石油资源等),或者大量的砍伐、植被和森林并将其点燃焚烧,这些都会导致二氧化碳大量的增加,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因此发展低碳的生活和经济是当代主要的任务,这样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和持续发展。

一、安徽的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现状

作为长江三角洲的城市群的构成之一,安徽省已经进入了世界级的城市群队伍当中,这也就意味着安徽省的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安徽省的经济产业非常的丰富,包含了机械、汽车、电子、农产品、化工等各项产业和各个领域,在这些产业发展的同时,安徽省在环境污染和资源开发利用的这个问题上出现了严重的矛盾激化,实现发展低碳经济是安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

二、安徽的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一)低碳经济发展意识薄弱,低碳产业不健全。低碳经济的发展应该是每个政府和社会都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很多城市的执法行政单位都意识不到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缺乏对低碳经济的概念,这样就会导致这个城市针对低碳经济发展整体意识的缺乏,缺少对“高碳”产业的控制,各个领域的生产和使用中都进行高开发、高利用,没有引进和利用低碳能源的意识,导致整个城市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与日俱增。

(二)市场经济需求过大,导致低碳经济发展缓慢。安徽省的产业结构非常广泛,针对于低碳的经济发展问题来说,控制难度非常大,节能减排和高污染的比重严重失调,影响了低碳经济的发展和实现。安徽省经济在不断壮大和发展,城市人口也在不断增加,这也就促进了市场经济的需求,比如房地产的开发越来越多,在建筑的过程中,几乎都是高耗能的,而对于汽车领域来说,实现低能低碳就变得更加艰难,人们对于汽车的需求日益增强,汽车的尾气排放难以控制,虽然政府能够认识节能减排的重要,但是相关的措施和力度不够,难以具体实施,这就导致在经济需求过大的安徽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步伐非常缓慢。

(三)环保能源的使用量小。对于目前的安徽经济发展现状来看,由于很多人的节能减排意识还很薄弱,对于使用环保能源还没有充分的认识,仅仅是在人们生活中,有少量使用太阳能的家用电器,但是在产业开发中还没有大力的投入环保节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产业丰富的安徽省来说,引进和开发环保能源的设备是值得研究的。

三、安徽省实现低碳经济的建议和对策

(一)增强低碳环保的意识,大力宣传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相关的政府和单位应该将低能减排的低碳环保意识充分的重视起来,并应该大力的进行低碳意识的宣传,可以在城市中各个地方的广告牌上张贴相关的低碳标语,将低碳的理念传达给每个人,让每个人都能意识到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只有人人都能意识到低碳环保的重要性,才能初步实现发展低碳经济并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制定符合安徽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在发展低碳经济前,相关部门单位应该制定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确定好符合安徽经济现状的战略措施,针对不同的领域不同的问题,制定出不同的解决办法和措施,将国家制定的相关节能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加强管理,根据制定的目标和战略措施进行合理的规范,为发展低碳经济做好准备。

(三)发展使用环保、低碳能源。相关政府和执政单位应该大力支持低碳和环保能源的开发和建设,鼓励相关的技术单位开发出新能源,特别是有关生产设备的新能源的开发,研究出节能、节水、节油等高效节能的工程设备,并鼓励城市中人们使用节能环保的电器(比如太阳能的热水器)等,让环保、节能、低碳从每个人的生活做起,这样才能有效的减少二氧化碳的产出量,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高质量的环境,并且新技术新能源的开发还能促进经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平衡发展。

(四)优化产业发展的结构,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保障。对于产业丰富的安徽省来说,影响着低碳经济发展的进程有很多,这就需要相关单位进行宏观调控,优化各个产业的结构,实现节能。比如针对热力单位燃煤问题,就应该开发出过滤和净化设备,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针对以焚烧发电的企业,鼓励开发和使用节能设备或措施,比如利用风能、沼气等进行开发和利用;针对汽车尾气排放的问题,可以鼓励广大人民换坐公交、地铁、自行车等,大力投入氢能或者其他节能汽车的开发和使用,对于那些高耗能和污染严重的汽车进行取替,尽量减少汽车的废气排放量;针对不断开发和兴起的建筑业,鼓励相关建筑单位投入节能的资源(使用材料或者技术),给与应用节能资源的单位表彰或其他奖励,提高节能环保资源能源的使用和投入量。

结束语:发展低碳经济不但是安徽省的重要工作目标,也是我们全国甚至是全球应该共同努力的目标,只有在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下,加强对环保和低碳的认识,将低碳环保、节能的相关信息和知识大力宣传给社会各个阶层和领域当中,让更多的人关注低碳经济的发展问题,开发出节能的设备器材,并投入到生产和使用中,彻底实现城市中的低碳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祺.安徽省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及路径选择[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5(6):35-57.

[2]周颖杰.区域低碳发展差异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J].创新科技,2015,09(7):24-26.

[3]董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山西能源与节能,2010,3(6):41-43.

[4]吴骏; 冷兴; 解晨晨.低碳经济背景下安徽经济发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3): 58-62

地摊经济建议范文5

近年来低碳经济作为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益的新的发展模式,并以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作为支撑,对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生活消费方式进行了革新。本文在分析低碳经济的概念及特点后,从低碳经济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评价方法两个方面探讨低碳经济评价体系。

【关键词】

低碳经济;评价体系;评价方法。

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破坏,使人类生活环境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温室气体的浓度不断增加,使全球变暖的趋势不断加速,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多角度从各领域对低碳经济进行了的研究,而关于低碳经济评价及相关理论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并且国际上至今尚未出台具有权威性的低碳经济评价体系。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各级部门决策者共识,不少城市已经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的发展目标,通过建设低碳城市、低碳示范区等,推动了低碳经济的发展。而国内对低碳经济评价的研究也刚刚起步,做好低碳经济评价,可以了解自己在低碳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不足,促进自己在低碳经济领域的发展壮大。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及其特点。

1、低碳经济的概念和特点。学术界和决策者在低碳经济的概念尚未有明确的共识,低碳的概念最初是从人类的经济发展领域产生的,英国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首次提出这一概念。并指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经济产出,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随后,低碳的理念由经济发展领域扩展到社会生活领域。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结能源结构问题,目标是减缓气候温室效应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庄贵阳是我国较早研究低碳经济的学者,他认为低碳经济是指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缓减气候变化。笔者认为,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高级的社会经济形态,其发展模式以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为支撑,以建立一种高效低排的低碳产业链为途径,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低碳化、人类生活消费方式低碳化,其核心前提是经济的稳步增长,最终目标是实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低碳经济具有经济性、技术性和目标性三大特征。经济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低碳经济应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机制来发展;二是低碳经济的发展不应导致人们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的明显下降。其发展模式相对于高碳经济,要求摒弃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同时,改变传统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充分发掘消费和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但不应导致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明显下降。技术性即通过技术进步,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支撑,低碳技术包括对现有能源技术的改造、能源效率技术、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等。但是目前阻碍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的是总体技术水平的落后。最后是目标性: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不至于带来全球气温上升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低碳经济评价体系。

1、低碳经济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为了科学地评价实现低碳经济过程中所处的发展阶段、存在的差距及可以采取的政策手段,在明晰低碳经济内涵的基础上,需要建立一个多维度的、科学的衡量其各方面发展水平的尺度,即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这套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要能够横向比较各国或经济体离低碳经济目标有多远,另一方面要能够纵向比较各国或经济体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努力程度。笔者在充分吸收和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构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系统优化与层次化相结合原则。对低碳经济进行评价,不仅要能全面反映循环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能较客观地反映城市发展的水平,又要避免指标之间的重叠性,因此应追求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最优或满意。为实现系统优化,应根据系统的结构分出层次,并将指标分类,使指标体系结构清楚,便于使用。(2)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不仅要能对低碳经济系统各层次、各环节进行高度概括,科学地揭示其性质、特点等内在的客观规律,其评价指标体系还需简繁适中,评价计算简便易行,各项评价指标及其相应的计算力求标准化、规范化,有明确的释义。使从现有资料中获取不到,但能够反映低碳经济现象、体现其特征的指标也应适当纳入,以体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相结合原则。(3)全面性和代表性相结合原则。低碳经济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指标体系应反映影响低碳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反映出被评价系统的主要特征和状况。同时,对于要表达的各个体系,指标选取应强调代表性、典型性,避免选择意义相近、重复的指标,使指标体系简洁易用。(4)动态性和稳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建设低碳经济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低碳经济指标体系应具有动态可比和横向可比的功能。动态可比是指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在时间序列上的动态比较;横向可比是指不同城市在统一时间上对综合评价指标数值的排序比较,说明各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程度。在可比性原则要求下,统计指标的选择应涵义明确,口径一致,与国际惯例接轨,符合国际规范和国内现行统计制度的要求,以保证统计数据的可靠性。(5)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原则。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应具有可测性和可比性,定性指标应有一定的量化手段,评价指标应尽可能采用量化的指标,但有些指标很难量化,可将它分成若干个等级,将定性指标定量化。

2、低碳经济评价方法。(1)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低碳经济综合评价。目前国内关于低碳经济评价对象大多是一个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而对一个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分析、评价涉及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政策、低碳金融、碳汇、碳足迹等众多方面,同时其评价应多角度选取多个指标综合分析,所以区域性的低碳经济评价是一项繁琐、复杂的研究工作。运用层次分析方法来评价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因为层次分析法的特点就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2)基于物质流分析法的低碳经济综合评价。物质流分析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是描述物质输入、输出相关系统的路径及其输出量、输入量的一种系统工具。通过研究物质在环境—经济系统输入—贮存—输出的实物量变动,提示物质在特定区域内的流动特征和转化效率,从而找出环境压力的直接来源,为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为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决策依据。(3)指标综合合成方法。运用指标综合合成方法来进行低碳经济评价,首先须将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即指标值的标准化过程;其次是指标权重的确定;再次是指标值的综合集成;最后是结果判断。在指标综合合成方法评价过程中,确定指标权重是其中心环节。国内学者大多采用德尔菲法、标准离差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等方法来进行指标赋权。关于指标值的综合合成方法有许多,一般来讲,主要有线性加权和法、乘法合成法、加乘混合合成法等。结果判断一般是参考指标值的综合集成结果及国内外低碳经济评价标准进行综合评价,确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4)其他评价方法。除了上述三种评价方法,国内学者还通过因子分析、模糊粗糙集理论、KAYA公式等其他方法来评价低碳经济,研究各市的碳排放量,发现各区市低碳经济发展状况。

三、结束语。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己经引起各国的关注。我国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投身于低碳经济的研究领域,并设立了很多低碳经济试点。但是目前有关城市低碳经济的研究文献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很少进行定量分析。应用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到,由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可能会对评价结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应不断对低碳经济评价指标进行修改完善,构建起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使其更具代表性,更符合实际,促进低碳经济先进的理念发展,为当前的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范建华。低碳经济的理论内涵及体系构建研究[J].当代经济,2010(2)。

地摊经济建议范文6

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路径选择;政策建议

在我国的经济结构中,汽车、住房等产业是较强的推动因素。这些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源并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随着全球不断变暖,低碳经济成为了新型的发展模式,并且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推动低碳循环发展,促进节能减排是当前各个国家的发展重点,也是我国的发展重点。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和特征

1.低碳经济的内涵

2003年2月24日,英国首相布莱尔发表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详细提出低碳经济概念,这个理念的提出,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对于低碳经济这种新兴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当前还没有相关的统一定义。结合它的发展特点和社会的现状,对于低碳经济,可以理解为使用技术和手段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有效降低碳能源的消耗和排放,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齐头并进。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可持续发展是最基本的理念,节能减排是最直接的呈现。

2.低碳经济的特征

低碳经济并不是单纯地降低碳的排放,对于二氧化硫、甲烷等会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也会是低碳经济的处理对象。所谓的低碳经济,首要的就是要实现“低碳排放”。我国的能源结构有着“煤多、油多、气贫”的特点,因此要尽快地进行节能减排,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加大对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淘汰力度,尽快使得我国的现有能耗得到降低。低碳经济的第二个特点是低碳发展理念在整个社会当中都得到良好的树立。发展低碳经济,可以使得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得到良好的建设,因此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会得到全民的支持,并且深入人心。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困境

1.我国的能源结构制约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我国是一个重工业的国家,近年来,我国在工业发展上开始对一些高耗能的产业进行淘汰,但是依然改变不了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我国的能源中,主体能源是化石能源,这种类型的能源所含的碳量比较高,属于高碳排放型的能源。这些能源的广泛使用导致我国的低碳经济在发展中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2.技术水平落后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它需要利用技术手段提高能源利用率并且开发新能源。因此,对于低碳经济发展来说,技术是基础也是关键。如果技术不到位,那么节能减排的效果就会不理想,并且不利于新型能源的开发。我国处在发展中,在技术层面上面临着严重的壁垒,使得低碳经济的发展受到制约。技术的研发和技术人才的储备和发达国家相比远远落后,从而使得我国的低碳经济在发展上困难重重。

3.“锁定效应”影响了低碳经济的长久发展

当前,我国的资金和技术一旦投入使用,就会受到使用年限的限制,a生“锁定效应”。这个年限限制一般都会在15年甚至是50年以上。在使用年限当中,基础设施一般都不能被轻易地淘汰,还需要继续使用。以建筑物为例,绝大部分的建筑都是高能耗的,在短期之内难以对它们进行改造。

三、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

1.调整产业的结构,发展低碳产业

在各类产业当中,服务业的耗能是比较低的,并且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也比较小,它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旅游、广告、金融及保险业等。从低碳经济的发展来说,服务业是最佳的发展行业,因此应该在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模式上进行转型,推动服务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服务产业虽然在近年来不断地进行发展,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十分落后的,因此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此外,一些高技术产业也是具备低排放这样的一个特点的,例如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它的能源利用率高,且对经济有着较大的拉动作用。因此,我国应该从政策的角度,凸显政府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宏观管理和调控功能作用,促进产业结构进行合理低碳化的调整。

2.加强低碳技术和能源的创新

低碳经济要想得到良好的发展就需要有技术作为最基本的支持,因此加强技术创新是首要的,也是必需的。我国要加强政策的制定,对技术的发展给予大力的支持,同时提高待遇条件,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技术人才。在人才和技术的支持下,我国才能更好地对低碳能源进行研发,推动可再生能源的投入使用,并且对新型绿色能源进行开发。我国在低碳技术和产品上,自主研发的产品较少,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可以通过和国外进行合作,不断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为自主产品的研发积累基础。

3.对群众的消费行为进行引导,对奢侈消费进行遏制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件长远的事情,它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普通的群众也有义务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居民的生活习惯、消费方式和社会的风尚都会对温室气体的排放产生影响,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要通过政策引导或者其他各种手段对社会的文化习惯和居民的消费方式产生改变,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推动者和促进者。

结语

综上所述,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上,我国和发达的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是却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发展的效果也不断地提升。要想更好地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我国需要明确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并且能够结合现状和国情,利用政策来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俊清.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和政策探析[J].经济论坛,2012(12)

[2]李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J].城市发展研究,20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