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区域经济研究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区域经济研究报告范文1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财经类人才;机制创新;研究报告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5-0146-02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自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以来,随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广西《关于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的决定》等多个配套产业政策的实施,及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推进,我区将优先重点发展14个千亿元产业,大力发展四大新兴产业,形成“14+4”产业集群,其中一半以上产业及其基地布局在北部湾经济区。目前,广西将北部湾经济区作为广西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试验区”“先行区”。通过设立“试验区”,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引进国外智力办公室在政策、网络、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建立海外人才集散地和集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一体的信息集散港,是广西人才聚焦的最大亮点。地方高校是地方适用人才的“培养所”,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作为广西区内唯一一所经济管理类专业较为齐全的财经类高等院校,广西财经学院始终以服务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为己任,致力于为广西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培养应用型高素质财经类人才。
二、财经类人才服务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财经类院校内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脱节。学校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缺乏对直接参与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建设的功能认识,没有真正树立服务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的思想意识,形成一套有效服务区域经济的管理体制;学校管理脱节,未能及时依据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的发展更新调整教学内容和科研项目,致使优势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学校内部运行机制与当前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不相适应,尤其在内容模式、发展方向、技术水平与思维方式等方面出现脱节问题,大多数学校内部未能建立负责与地方政府、新兴产业相关的企业交流与合作的专门机构。
2.专业设置与新兴产业发展的对接不够紧密。从目前区内财经类院校的专业设置来看,部分院校间专业设置同质化,不同院校开设相同的专业,部分资源重复建设且利用率低,专业特色不明显;部分院校与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联系有待进一步加强,与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企业之间的对接不够紧密,只有少部分专业与电子信息、生物海洋、能源以及物流等新兴产业对接。同时,课程开设、人才培养方案等也没有能随着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的发展及时做出必要的调整。
3.人才服务新兴产业发展的机制仍不够健全。财经类院校培养的人才与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的互动性意识不够,忽视了政府部门、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与企业之间建立横向联系,尚未形成长期有效的服务机制;人才服务的考核、管理机制尚未健全,没有从机构管理上设置相应的对口部门来统一领导、管理和组织人才的服务工作,没有从教师和部门的业务考核、管理机制上来大力推动为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服务的工作,确保人才服务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形成长效机制。
4.财经类师生创新研究的激励机制尚不完善。财经类院校直接针对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服务的创新研究意识比较缺乏,对于激发师生参与创新研究的奖励机制尚未完善。且部分教师主动参与新兴产业企业实践、科技研究与技术开发意愿不强,导致学校不能依据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而及时对教学与科研进行调整,让科研成果快速投入新兴产业发展,发挥出学校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财经类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
1.以新兴产业需求为导向,重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以新兴产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应用型财经类专门人才培养为目标,推进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重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产业导向的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方案;要求学生系统、准确地掌握财经基本知识和技能,通晓经济学和管理学基本理论,构建应因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系统化的财经类人才知识结构与能力体系,形成整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2.创新课程设置体系,强化新兴产业专业建设。以“对接产业设专业,依托行业建专业、合作企业强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原则,深入行业企业,调研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财经人才的需求态势及其专业建设的优劣态势,创置以满足新兴产业发展与行业人才变化需求为目标的课程体系。研究新兴专业设置问题,强化新兴产业急需的专业建设,优先发展新兴前沿学科专业,设置与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及专业选修课,发展边缘交叉学科。
3.整合财经类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立足于新兴产业的相关企业财经类岗位第一线技能和能力的实际需求,整合和改革教学内容,将新兴产业生产领域中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与新方法融到教学中,改进案例教学、开展项目教学及岗位教学等教学形式,扩大多媒体教学的范围、引入模拟情景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手段,让学生真正掌握企业、行业所需财经知识与技能的精髓及其应用,促进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
4.强化实践教学,探索财经类人才培养新模式。与新兴产业的相关企业共商、共建综合性教学实习基地、专业教学实验实习基地、校企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等,强化创新性实验室建设,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新兴产业发展服务提供保障,积极探索校企产学研合作育人模式,为适应新兴产业发展培养出学以致用的财经类人才。
5.打造紧跟新兴产业发展步伐的师资团队。根据服务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打造一支创新型强实践的师资团队,组建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根据学科特点和专业特色,鼓励教师到相应的业务领域、企业挂职、兼职或实习,走产学研结合的科研工作之路,打造一支既精通专业理论又有较高操作技能的“学术+双师”型师资队伍。
四、探究财经类人才服务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机制
1.健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健全学校内部运行机制,努力实现教育内容模式、发展方向、技术水平以及思维方式与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的全面融通,加快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实施项目化教学;更新学校内部组织机构设置,组建负责服务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工作专门机构,提高学校为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服务的组织程度;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和措施,建立健全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用人机制及考核体系,构建有利于促进学校服务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与机制。
2.完善与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互动机制。完善财经类院校教育与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长效的互动机制,重要的前提条件是要靠政府的主导。最为有效的方法是建立一个有机组合、双赢互利、稳定持久的联合创新平台,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上的优势资源直接投入到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的直接生产与服务中去,将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企业走进校园,创新性实施“订单”式、“学工交替”式教育,共建共享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实现校企双方合作“双赢”机制,大力推动财经类院校服务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互动、合作机制的升级和完善。
3.建构专业设置与新兴产业发展的对接机制。整合学校教育资源,坚持“对接产业设专业”理念,建构专业设置与新兴产业发展的对接机制。充分了解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加强对专业设置的调研与论证,适时增设与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相适应的专业,构建与新兴产业相适应的专业体系。对于财会管理、税务管理等有优势的老专业,可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不断拓展专业方向。
4.建立促进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的服务机制。财经类院校应从四个方面直接服务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1)加强创新思维、财经技能操作与管理服务,不断满足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2)认真研究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财政金融、国际贸易、城市化、资源综合利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重大课题,为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的前瞻性和战略性提供研究成果与科学依据;(3)组织各学科领域的专家、教师和学生骨干走出校门,开展决策、管理、技术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咨询,为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可靠信息咨询服务;(4)及时了解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所及所难,以科研骨干作用解决其紧迫需求。
五、结论
从总体上讲,对财经类人才服务区域新兴产业发展的机制创新问题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探究和构建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财经类人才培养新模式,涉及以新兴产业需求为导向,重构人才培养理念、创新课程设置体系,强化新兴产业专业建设、整合财经类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强化实践教学、打造紧跟新兴产业发展步伐的师资团队等方面,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视角进行深入研究,探索财经类人才服务区域新兴产业发展的机制创新问题,是解决新兴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主要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区域经济研究报告范文2
关键词:中心城市;科技竞争力;投影寻踪分类
区域中心城市是一定区域内经济发达、功能完善、能够渗透和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行政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的统一体。科技竞争力则是衡量区域内科学技术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推动作用的重要依据。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科技竞争力的主要研究方法有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双基点法、层次分析法和数据包络法等。就如何客观地把握各个区域的中心城市目前科技竞争力的现实水平及发展态势,准确判断其优势和劣势,本文采用投影寻踪分类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及评价研究。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的确定
1、指标体系的构建
基于对科技竞争力内涵的理解,依据科学性、多角度性、可操作性和层次性四个构建原则,并借鉴《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00》的地区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1],进行适当的调整后,从区域中心城市科技竞争力比较的角度分析,本文构建以下指标体系(如表1),将科技竞争力分解为科技投入(X1)、科技产出(X2)、科技与经济发展协调能力(X3)和科技潜力(X4)四个方面的内容作为一级指标,再细分成16个二级指标。
表1中心城市科技竞争力指标体系
2、评价方法的确定
本文运用投影寻踪分类法对区域中心城市科技竞争力的各个指标进行分析研究。投影寻踪分类法(Projection Pursuit Classification, PPC)由 Friedman和Turkey提出,是一种探索性分析、聚类和分类方法,在对数据进行优化计算之后,将高维数据投影到低维空间,旨在找出能够最大程度反映数据特征和挖掘数据信息的最优投影方向[2]。楼文高等应用这一方法对我国的区域科技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显示PPC方法具有不受高维非线性、非正态分布评价指标数据的影响,能得到比较可靠、有效的评价结果[3-4]。
二、区域中心城市科技竞争力评价的实证研究
1、样本数据的采集
2003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善同和侯永志研究员等完成的《中国(大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分析》报告的区域分别是:1.东北地区2.北部沿海地区3.东部沿海地区。4.南部沿海地区5.黄河中游地区6.长江中游地区。7.西南地区8.大西北地区
本文在数据收集工作中查询了国研网数据库、中国科技部网站以及各个省市统计局科技局网站,同时翻阅了2006-2010年度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并对遗漏数据进行补充,对错误数据进行更正,完成了样本数据的采集工作。鉴于西北地区科技实力较为薄弱、科技发展起步晚、相关指标数据难以收集,本文选取了除西北之外的七大区域的21个中心城市的科技竞争力2005-2009年间的16个相关指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各个地区选取的中心城市分别是:北部沿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济南和青岛;东部沿海地区包括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和宁波;南部沿海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福州和厦门;东北地区包括沈阳、大连和哈尔滨;长江中游地区包括武汉和长沙;黄河中游地区以西安为代表;西南地区包括重庆和成都。
2、样本数据PPC处理
首先将上述七大区域的21个中心城市2005-2009年度的16个指标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消除量纲,设置局部密度控制参数为0.1,采用投影寻踪分类方法可以得出投影值标准差Sz=0.4962,局部密度Dz=34.0144,最优投影值Q(a)= 16.8774,最优投影方向a*={0.4218, 0.3327, 0.157, 0.2166, 0.4367, 0.2796, 0.1161, 0.3642, 0.0836, 0.0051, 0.0065, 0.0569, 0.0786, 0.1099, 0.4139, 0.2545},各个区域中心城市科技竞争力PPC值及排名情况如表2。
表221个中心城市科技竞争力PPC值及排名
3、评价结果与分析
(1)评价指标重要性分析
PPC方法得出的投影方向值的大小代表着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因此,由最优投影方向a*可以得出这16个二级指标的重要性递减排序:X21 >X11 >X43 >X24 >X12 >X22 >X44 >X14 >X13 >X23 >X42 >X31> X41 >X34 >X32 >X33。科技产出(X2)指标的四个二级指标都是较为重要的二级指标,每个指标投影方向均值也达到了0.2992,而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X3)这一指标中的四项二级指标投影方向均值只有0.038,远远小于其它三个评价指标的均值。因此,科技竞争力评价要素指标中,最为重要的是科技产出指标,随后是科技投入以及科技潜力指标,最后是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指标。
(2)各中心城市的科技竞争力总体情况比较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2005到2009年, 多数中心城市科技竞争力的排名变化不大,排在前三位的北京、上海和深圳排位始终没有变化,是科技实力最强的城市,苏州、西安和武汉变化比较明显。五年来21个中心城市科技竞争力总体趋势是逐年增强的。PPC值的绝对增量上海净增1.06,排在第一;苏州和北京分列二、三位。哈尔滨和福州的增幅最小。
依据表2显示的2005-2009年PPC均值的排名情况,运用费歇的有序样本聚类方法对各个区域的21个中心城市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四类:北京和上海为第一类,即科技竞争力超强的城市。第二类城市包括深圳、广州、杭州、南京、天津、苏州和武汉,科技竞争力较为强劲。第三类城市包括西安、宁波、成都、济南、沈阳、大连、长沙、厦门、青岛和哈尔滨,这几个城市的科技竞争力一般,有待于进一步发展。第四类也就是相比之下科技竞争力弱的城市有福州与重庆两个城市,与科技实力超强的第一第二类城市有较大差距。
三、结论
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投影寻踪分类方法排除了主观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的因素,从而能较为客观地得出各个中心城市科技竞争力的排名。
第二,我国七大区域21个中心城市的科技竞争力水平相差较大,科技发展速度和潜力都有较大差别。采用有序样本聚类方法可以将21个城市分为四大类。
参考文献:
[1]倪芝青,林晔,沈悦林.18城市科技竞争力评价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7):92-96
[2]Friedman J H, Turkey J. W. A projection pursuit algorithm for exploratory data analysis[J].IEEE Transaction on Computer,Part C,1974,23(9):881-890
[3]付强,赵小勇.投影寻踪模型原理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区域经济研究报告范文3
摘 要 房地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成也房地产,败也房地产”。一方面,房地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房地产具有很高的产业关联度,能有效带动相关联的上游与下游产业群的发展,在长时期内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非常重要。另一方面,房地产业自身的粗放发展,又有可能对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的危害。可持续发展与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当今的各个产业发展过程中,如何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成为业界讨论的焦点。而房地产投资环境的研究对房地产可持续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研究房地产投资环境评价理论既是对投资环境理论的拓展,又是对房地产业的投资决策提供新的论证途径。
关键词 房地产 投资环境 投资环境评价
一、房地产投资环境及评价理论的分析
(一)房地产投资环境相关概念
房地产投资是一种将资金或资源投入到房地产开发、经营、中介服务、物业管理服务等经济活动中,以期获得未来最大限度利润的经济行为。投资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经济行为,笼统的讲,房地产投资包括房地产开发投资和置业投资。任何一项投资必定在既定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中运行并与周围各类环境因素发生着各种互动关系。因此,我们将在一定时空领域内影响投资者投资活动的各类外部条件的总和成为投资环境。那么,房地产投资环境即是指某特定时空领域内影响房地产投资者投资行为与投资效益的一切条件之综合。它是影响制约房地产投资效益的自然社会、文化经济、政策法规、基础设施等各类外界因素相互作用的矛盾统一体。
(二)房地产投资环境的特点
1.房地产投资受经济环境的影响纵深而重大。所谓纵深影响,即指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经济坏境都会对房地产投资带来影响,而非仅在其中某个层次产生作用。与其它商品相比,房地产具有高昂资格,成为人们财富的象征和一生追求的选择,当人们有了一定经济实力后,总会不断改善自己的居住和生存条件,从小房到大房、从多层到高层、从普通住宅到高级别墅,个人的经济实力成为房地产商品购买力最主要的制约力量,成为影响房地产投资微观环境的直接因素。
2.房地产投资环境是广泛而复杂。所谓广泛性,是指投资环境范围的宽广性,即从宏观环境到中观环境、再到微观环境。
(三)房地产投资环境的划分
从一般来讲,我们将房地产区域投资环境划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房地产投资环境区域划分的最核心层是微观层,即具体的项目市场区域。从内到外,分别是中观层与宏观层。中观层指以城市为代表的房地产市场客户群所在区域。
(四)房地产投资环境评价
实践表明:房地产投资效益不仅取决于投资者的自身因素(如:资金实力、投资经验、经营管理水平),同时还与受资地区的政治状况、经济环境、社会需求、市场容量、政策法规等因素息息相关,因此,选择稳定的、持续的、可靠的投资环境就成为保证房地产投资效益的关键条件。纵观近年来的“开发区热”、“批地热”、“房屋空置率高”、房地产业的失衡发展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都与房地产投资环境的估计不足和选择失误有关,所以,在投资之前,必须进行房地产投资环境的评价工作,它不仅是实现投资目标的手段,又是财务分析的前提,在整个房地产投资决策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房地产投资环境评价理论与常用方法
(一)房地产投资环境评价依据
投资环境评价必须遵循投资环境评价的一般理论,在此基础之上形成投资环境评价的行业特色,并形成行业性的评价依据。综合而言,主要的投资环境评价依据如下:
1.区域经济学理论
2.投资环境评价方法论
3.区域经济与行业经济统计
4.行业项目投资经济评价方法
5.各种行业性调查数据、报告分析
6.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7.专家意见
8.评价者个人专业知识与经验
9.行业管理相关法规
10.政府区域政策等
当然,实际进行投资环境评价时,能够收集到的数据资料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做到绝对充分,所以还是要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能够得到或方便得到的数据可以纳入,不能得到或不方便得到的数据则要参考专家意见或结合评价者本人专业知识与经验用定性的方法进行评价,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凭借有限的资料及时做出评价,并使评价结果对于投资决策和区位选择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房地产投资环境评价的常用方法有:
1.多因素加权综合评价法
2.主成份分析法
3.聚类分析法
4.层次分析法
通过对投资环境评价理论的研究,可以发现,投资环境评价理论的存在以下特征:(1)从评价范围来看,存在从宏观到微观的变化特征。人们对于区域投资环境评价范围由最初对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评价逐步细化到现在的项目区域本身。(2)从评价方法上看,存在定性向定量变化特征。评价因素的选择更加全面与量化,使得评价结果由主观趋于客观科学。(3)从学科应用来看,评价理论更加注重多学科的应用。由最初的单一数学学科发展到现在数学、物理、地理、经济、环境等多学科结合,评价系统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陈康幼.投资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150-200.
[2]鲁明泓.中国不同区域的投资环境评估与评价.经济研究.2004(2):25-30.
区域经济研究报告范文4
区域发展不平衡性扩大
这主要表现为,人均GDP差距不断扩大。1997-2002年,中部人均GDP相对东部的比重从54.14%下降到52.60%,西部人均GDP相对东部的比重从43.08%下降到40.59%。
外贸和利用外资的不平衡加剧。东部地区的外贸和外资方面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但中西部基本处于“荒芜”状态。1995-2001年,沿海地区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88.14%上升到91.62%,沿海地区占实际利用外资比重由85.53%上升到86.88%。
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存在严重不平衡。沿海地区先行、先发优势更明显,而中西部地区后发劣势更为突出,对外开放(外贸和外资)会带动对内开放,中西部地区缺乏这样的机制。
产业结构调整不平衡。东部地区体制渐渐与国际接轨,特别是入世后这一进程在加快,原有的产业结构相对合理、国有企业比重低,使产业结构调整进程顺利。中西部地区明显存在较强的“路径依存”约束,在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上均表现得非常突出,产业结构调整缓慢。
增长动力不同
东部地区发展更加依赖于贸易出口和外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继续强化,消费升级仍面临较多的障碍。如汽车、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消费体制和环境仍面临较强的约束,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没有很好理顺,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平衡。
2001年,东部地区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为59.65%,而东部地区最终消费占全国的比重最终消费率只有55.14%;中部地区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为23.72%,而中部地区最终消费占全国的比重最终消费率却高达29.23%;西部地区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为16.62%,西部地区最终消费占全国的比重最终消费率却达到15.63%。
中西部地区发展既缺乏外需带动,又存在内需不足。在中西部地区消费与投资的不平衡关系与东部有所不同,投资严重依赖于国有经济,效率低,阻碍了经济潜力的发挥。投资需求不足;消费增长受到收入增长不足的影响,而收入增长不足又主要是受到就业压力增大(非农就业机会的严重不足)的严重约束。
目前,所有的地区资本深化与就业增长之间的矛盾突出,中部地区更为突出。
区域发展矛盾集在中部
区域发展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其经济结构转型面临前所未有的国内外压力。首先,靠农业发展出路越来越窄。
其次,工业结构上下两难。“下”指从事劳动密集产业的生产,受到东部地区的明显挤压。东部地区偏轻的产业结构因大量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的无限供给,仍然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在短期内难以向中部地区转移。“上”指跨越式发展,因技术基础和人才基础及市场基础不够,也根本不可能。
第三,体制结构的改善缺乏强大的外力或内力推动。
第四,除了产业结构和体制的原因外,还有以下方面的重要原因导致工业化难以“提速”,城市化缓慢,大量的劳动力和人才外移,以及资本的外流,进一步削弱了工业发展和城市化发展的基础。
为此,报告提出必须加快中部地区的发展,其战略意义有利于扩大内需增长的基础。我国中部地区既是一个区域概念,又是一个经济概念,即中等收入地区,加速中部地区发展就是提高中间发展能力,扩大中等收入家庭的比重,从根本上克服长期性的有效需求不足的限制。
有利于承东启西,加速区域市场的一体化和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如东中西合理的产业结构分工,各自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东部成为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生产和研发基地,中部成为各种专业化的加工基地,西部发展基础产业和旅游业。有利于区域间协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发挥中国经济的整体效率,增强国家内在的竞争力。
中部发展的四条建议
为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报告建议:第一,国家应尽快制订区域协调发展规划,关键是中西部地区人均收入整体性越上新台阶,使所有的省、区、市人均GDP尽快超过1000美元,并较快地上升到1500美元。目前,中西部的吉林、黑龙江和湖北、新疆四个省、区人均GDP达到了1000美元。
第二,鉴于目前中部地区国有经济比重过高,非国有经济成长环境差,中央和地方政府要为改善民营经济发展采取前所未来的开明政策。所以王小广认为,对新创办的私营和个体企业一律实行5年期限的税收减半。对新创办的高新技术产业则实行5年全免税政策,对新增劳动力达一定数量的各类企业实行一定的优惠减免和政策性补贴。
区域经济研究报告范文5
关键词: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前期工作
1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前期工作
建设公路必须要有所准备,特别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高速公路建设,更要通过大量的精心准备,才能开工建设。高速公路工程项目正式开工前的一个阶段,都可以叫项目前期。项目前期非常关键,一般情况下,项目前期工作所涉及到的内容较复杂,包涵的部分较多,主要需要对拟建公路项目进行全局性调研、区域性的整体规划、落实施工用地标准、资金准备是否到位、具体项目建议书的撰写、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提交、工程初步设计与审查、工程招投标手段、施工图设计审查等,任何一个环节都关系到工程顺利与进度,只有把一系列开工建设之前的工作做好做足,才能进入开工建设。
2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建设背景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高速公路需求量不断增加,这种情况下,我国加大了投资预算,不断进行公路基础性投入。高速公路工程项目越来越多,为了更加精准把握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情况,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把握好高速公路建设的背景。当前,高速公路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机遇,已经从过去传统的模式中走出来,改变了多项目预算,通过项目调研预选,形成项目立项,保证了项目的针对性更强,目前来看,已经到了选项目的阶段,过去,国家通过各种手段积极鼓励项目投资,但投入却不见效果,而现在通过市场机制调控,出现了适时适度的宏观调控,使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更加规范科学。过去传统打法是政府主导,行政干预,随着市场成熟与完善,高速公路的项目立项也发生了变化,行业主管部门为主的时代已经过去,代之以更加科学的规划、国土、环保等专业部门参与进来,通过多部门会商、审查,把项目建设得更加科学合理,满足生态人文需求。过去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要素宽裕,标准不高,而随着运输条件的改善,现在的公路建设要素则非常严格,标准规范越来越科学,公路基础功能的拓展使公路已经不仅仅是满通需要,更多的是促进经济建设与发展,提升区域联结能力,使公路建设由经济主导变成了社会主导,打下了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了解公路建设背景,才能在公路建设项目进行中,充分准备,做好宏观调控,使紧缺要素得到有效掌控,减少国家政策、审批程序对进度的影响,使拟建公路建设项目实现能操作、可实施的目标。
3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前期工作重要性和复杂性
3.1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前期工作重要性
高速公路建设前期准备非常关键,需要精细全面,通过前期工作进一步把握好各个施工阶段情况,提前预测潜在因素,解决好施工进程中的问题。通过前期准备,对待建公路沿线工程穿越范围规划情况进行有效掌握,了解周边的地质灾害、矿产压覆、占用农田、耕地情况、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方案等做好有效的调查的研究,并根据所得数据编制出精准、科学的深度报告,使影响工程路线布设、工程建设质量、造价使用性能的各种不利因素得到控制。只有全面做好对拟建公路工程项目的精准踏勘、了解、分析和论证,才能确保工程科学建设,没有严格精密的工程前期方案,就不能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特别是对工作准备不足或不充分的工程,日后工程建设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形成质量隐患,可见,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前期准备工作非常关键。
3.2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复杂性
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并非简单的调研,而是涉及到各个方面,一项工程在建设时,需要合理调动好公路、规划、土地、水保、环保、投资及工程招投标等各方面力量,满足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需要,达到规定的技术标准,公路建设管理部门交叉性强,相对应专业和主管部门多,需要做好前期的协调、衔接,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施工顺利,使施工得到有效组织与推进,满足施工建设需要,整体看前期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只有科学控制,才能降低施工难度,把施工难度降到最低。要想做好前期控制,一方面要把握好项目投资市场的变动,对国家整体宏观调控政策有所了解,对公路项目审批权限做好界定,区分出项目管理主体、内容、形式,大大提高项目的审批速度,降低项目难度。另一方面,还要充分掌握投资项目当地的土地面积情况,对土地规划需求、项目选址方案等有一个全方位的熟知,在前期规划设计时,要满足土地利用政策原则,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充分体现土地政策,达到资源合理配置、集约利用并且符合生态环境改善要求。所以说,只有充分做好各方面协调,才能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满足城乡规划建设要求,协商处理项目前期工作是公路建设的重点,对加快项目建设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4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具体内容及流程
4.1项目前期工作具体内容
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前期工作涉及到的内容较多,需要综合处理好各项内容角度,从多侧面反映工程本质情况,在进行前期准备时,具体内容如下:项目可行性研究和项目建议书的编制与报批;全面做好规划部门主管项目规划选址意见的审批,形成书面材料;协调办理国土部门主管建设项目用地的预审意见审批;做好施工现场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估和预测;办理水利部门主管水土保持方案的具体内容报批;协调联络环保部门协调好工程对环境影响报告批示;提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对农用地转用方案、征地方案必须提供报批佐证;对施工现场的管、线、缆进行迁移,只有全面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才能证件齐全地开工,保证公路建设顺利推进。
4.2项目前期工作成果归档
项目前期所做的大量工作,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各种数据与评估都是宝贵的材料,为了保证查询方便,需要对前期获得的工作成果进行整理,使各阶段完成的技术文件、资料、会议纪要、协议、审查(评估)意见及主管部门对各阶段文件的批复等统一归档,便于查阅,只有严格内部管理,才能保证各类资料不丢失、不损坏,全面做好前期工作档案归档,才能形成有用信息,推动工程建设顺利开展。
5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开展的几点建议
5.1重视思路规划对前期工作的指导作用
一个项目是否科学严谨,需要周密的谋划,只有经过谋划才能形成更加精准的设计。思路是项目的先导,而良好精准的规划则是基础,再通过强大的资金注入,充分保障公路建设顺利推进。思路出规划,规划带项目,项目连资金,这是基本的工作思路,发展规划是交通建设前期工作基础,国家、省、市、县交通建设规划是谋划的参照,以此做好设计才能呈现整体指导作用,了解项目全局,做到心中有数,有目标有方向。
5.2项目前期工作需要足够深度研讨
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前期工作需要研讨,通过多个方案的设计与对比,寻找到最佳施工方式,项目研究范围要遵循由大到小、方案由多到少,工作深度由浅入深的原则。不断加强项目建设条件调查、勘探、研究深度,在项目前期开始阶段,收集大量的参照资料,通过方案优选,确定最合理最科学的推荐方案。
5.3保证必要的前期工作周期
项目前期准备工作量大,需要大量的时间,没有时间则会仓促,不能形成可行性的科学系统分析,只有周期得到保证,才能做好调研研究,在时间设定上,需要在开工日期基础上,倒排工期,使前期工作工期有效排列,为调研部门准备好充分的时间,确保调研报告客观、公正、精确。
5.4公路工程项目应争取列入重点工程项目名单
公路建设不是个体行为,需要和国家大政策相一致,公路项目要列入重点建设项目审批中,这样才能保证建设用地改快依法办理,使手续齐全。只有把项目列入国家、政府重点项目建设名单中,才能得到国土部门土地预审意见审批资格,满足国家政策法规需要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也能得到快速的批复,得到发展和改革部门支持。
5.5周全考虑工程建设实际需要用地面积
公路用地是特殊用地,在审批过程中需要满足法律要求,所以说,在建设用地上应严格遵照《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通过详细规划、少占耕地的原则,合理合法做好土地用途改变审批。国土部门统一征地办公室与村集体草签土地征用协议要以土地红线图为准。设计单位编制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是用地批复的重要依据。
6结束语
公路是当前最主要的交通方式,是生产生活中重要的资源,公路项目能够推动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持续发展。要想保证公路建设顺利进行,则需要做好前期工作准备,前期准备充分就代表项目已经成功运作了一半。所以说,公路项目前期工作要有前瞻性、全局性和系统性,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前景,规划未来,使美好的构想变成现实。
参考文献:
[1]王连春.加快推进铁路建设前期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铁道经济研究,2010(2):7-10.
区域经济研究报告范文6
说是一个研究室主任,本质上则是亚洲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的雏形,因此,利益攸关方都竭力寻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中国和日本的博弈则是僵局的根本。
西安会议议而无果
2010年11月,东南亚联盟组织(简称“东盟”)与中日韩三国(即“10+3”)负责财政、金融事务的副部长级官员,在中国西安召开年度会议。来自“10+3”各成员国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东盟秘书处等国际组织的10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李勇率领由财政部、央行、外交部、香港金管局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参加了会议,并与越南财政部副部长联袂主持此次会议。
审议“东盟+中日韩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AMRO)筹备情况的议题,原本并不为外界所关注。然而,由于两个主要国家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取得共识,甚至有严重分歧,从而格外引起外界关注。也就是说,原定于此次会议确定该办公室主任的人选,但最终并未出炉。各方遂承诺在2011年的年会上再次讨论。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获悉,对于这个研究室主任的人选,中国、韩国和日本都推出了自己的候选人,日本的候选人是一位高层官员,拥有海外知名大学的博士学位,曾领导日本财务省的国际局工作。在过去一年里,日本重点推出的这位候选人得到一些国家的认同,中国一度也表示同意。但是在年会上,中国却表示反对。
从此次会议透露出的信息来看,“10+3”国家中,中国和日本是这次会议的焦点国家,特别是中国代表团立场的微妙变化引起各方强烈关注。有日本媒体分析认为,由于中日摩擦近期持续不断,导致中国改变了原先较为柔和的态度,决定推出自己的候选人,反对日本人担任这个职务。
亚洲版IMF命途多舛
亚洲版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就是亚洲货币基金组织(AMF),指的是东亚区域货币储备基金,其作用是为金融危机时需要援助的经济体提供资金援助。截至2010年,该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但东盟各国比较倾向于将其发展为亚洲版的IMF,有掌握宏观货币政策调控的实际权力,而日本一直在倡导并试图掌管这个机构。美国反对,中国立场则较为模糊。
AMF从第一次提出到雏形,前后经历13年之久。日本提出这个想法后,遭到了IMF的强烈反对与美国果断的拒绝,主要原因还是担心日元会挑战美元,影响美国在亚洲的主导地位。当日本转向中国寻求支持时,中国选择了沉默。
在13年间,“货币双边协定”和“多边互换”是两大关键步骤。特别是1997年与2007年的两次金融危机,给东亚各个国家都带来极大冲击。IMF在危机中没能及时救助,并且还时常附加严苛的条件,招致东亚国家的不满。建立亚洲自己的IMF的理念逐渐被东亚国家认可。
不过,AMF虽被IMF一票否决,但东亚各国制定的“清迈协议”却得到美国和IMF的首肯。2000年5月,“10+3”财长在泰国清迈共同签署“清迈协议”,通过建立“双边货币互换机制”的提议,允许在亚洲各国资金短期急剧流动时,从邻国获得资金帮助。
这一协议对区域货币合作来说,是重要的第一步,这在当时有效地提振了中小经济体的信心。不过,由于涉及的内容比较庞杂,可互换的金额额度又较小,能发挥的作用有限。还有,用于救助的资金其实由各国“分别保管”,没有从各国的外汇储备中独立出来。这也是金融危机产生时无法及时应对的另一个原因。
谁管1200亿美元?
因此,在2007年5月,各国一致同意将“清迈协议”多边化,向AMF迈出了第二步。变双边为多边的过程,就是建立一个资金储备池。将每个国家分别保管的紧急资金,放入一个共同的“大池子”里,为处于危机时的成员体提供一定比例的贷款。同时,这个区域的储备库还将设立专门的监督和管理机构,对区域经济进行监控,同时制定资金的使用规则。
从2007年到2009年,各国就出资规模、借款条件、监测机制做了一系列研究。中国央行先后和印尼央行牵头研究出资币种、借款条件等要素,和泰国央行共同牵头研究出资结构和管理人等要素。至2009年,各国就1200亿美元的区域储备库的主要要素达成一致,其中中国和日本的出资份额均为384亿美元,各占储备库总额的32%。
区域储备库的设立,带来了新的难题:放在哪儿?谁来管理?钱如何使用?按照谁的利益来设计?
AMRO就是要负责将一整套规则、制度从无到有设立起来。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区域合作研究室主任王玉主说,如果AMRO成为实权机构,将会在目前1200亿美元地区储备库资金的使用上发挥很大的作用,不仅负责执行标准的执行,还将负有评估、监测等职能。
这与IMF的机构组织十分相似,根据出资份额决定各成员国的表决权,并且与该国在申请经济救援时所能获得的资金挂钩。
AMF很有可能将包括两方面的职能,一是对区域经济进行监控,定时出版研究报告等,给出政策性意见;二是资金的使用条件、贷款额度和是否有附加条件等。
不过,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专家刘军红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在主任的人选尘埃落定之前,这个机构将如何发展还有很多不确定的问题,包括管理机制、委员会设置、管理规则设计等。
刘军红认为,如果谈到真正能够履行AMF的职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不论中日两国谁能够当选AMRO的主任,都意味着将会拥有东亚地区的更大的主导权。一是由于AMF能够指导新构建的东亚地区的区域性合作,二是因为AMRO背后,是货币金融体系的构建,将对未来世界的政治、问题都带来影响。
中国的两大劣势
事实上,中日两国在过去多年中,一直在试图影响AMF的形成和发展,使其更利于扩大自己的地域影响。中国“竞选”研究室主任一职最有利的砝码,就是AMF所基于的10+3的合作框架,可以说是中国一手搭建的。
在过去不到20年的时间里,中国与东盟从对话伙伴提升到战略伙伴,贸易额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长;2010年年初,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中国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合作已经遍及各个领域。
据有关专家介绍,中国在这期间的合作政策大多让利于东盟,为了给予东盟进一步深化合作的信心。在这方面,虽然日韩两国也在不断推进与东盟的10+1,但是到现在,其合作的程度,仍不能与中国相提并论。
不过,中国也有两大劣势:日本拥有比中国更多的份额;人民币的影响力不及日元。
从表面看,中日双方出资额“并列第一”,各为384亿美元,占储备库总额的32%,但中国份额里包含中国香港42亿美元;另外,东盟出资240亿美元里面,有200亿美元实际上是日本提供的贷款,渠道是官方开发援助(ODA)。
刘军红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以上这些都还是体制内的份额,还有很多体制外的贷款。2009年,日本为东盟提供了一个“金融稳定框架”,在各国危机的时候提供经济援助,金额大概是670亿美元。同时,日本政府还以贸易和保险的形式,提供了金融和贸易保险,大概有200亿美元以上。实际上,日本体制外提供的各式援助大约有870亿美元以上。
另外,在区域外汇储备库中,日元能够作为储备货币,而人民币尚且不能自由流通。这对于中国整体上的软实力,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刘军红说,将多边协议中的互换货币变为储备货币,实际上是降低了人民币的地位。2002年,中国与日本所签订的双边货币互换协定,曾为人民币打造了与日元相等的地位。但是在将其转化为储备基金时,由于人民币不是储备货币,所以地位被削弱了。这使日本在AMF有更大的主导优势。
中日博弈的美国因素
在2010年10月的东亚峰会上,美国和俄罗斯宣布将于2011年加入峰会。对此,一些学者认为,美国重返亚洲很可能完全改变原先的东亚合作格局,也对中日之间的主导权起决定性的影响。
1999年,经济学家黄范章曾撰文指出,如果因为亚洲货币基金的设立,可以使美日两国因在东亚经济上的利益分歧展开争夺,对中国不无好处。然而10年后,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很难再让美国视而不见。对此,刘军红表示,由于日本是美国的盟国,美国还是更有可能对中国施压。这一趋势从奥巴马的亚洲行,和借朝韩事件高调进行军演,都可以看出端倪。这更加剧了情况的复杂性。
另一个方面,有专家认为,要警惕日本通过主导AMF而大力推行日元的国际化。在1997年提出AMF建议被拒绝后的10年中,日本反复在各种场合不断推进AMF的建立。
刘军红解释说,推进地区日元和构建日元储备机制将为日本带来不少的好处。不仅能确立其在东亚地区的主导权,制约中国的发展力量,还能使日本从美国和IMF处赢得一些独立性。另外,日本希望通过扩大日元在东亚经济的影响,逐渐形成“日元区”,期望能够形成日、美、欧三极体制的国际货币基金体系。
然而,外交学院日本问题专家江瑞平认为,日元的国际化大势已去,目前,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日本想要再实现日元的国际化几乎是不可能的。
对于加入AMF之后,中国如何更好地推进东亚区域合作,刘军红认为,一方面,中国要加大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这样才能在国际货币体系的构建中扮演更加积极地角色;另一方面,中国在参与构建AMF的过程中,要注重与国际大环境的接轨,搭建的大框架要争取与国际组织如IMF的目前框架相匹配,才能在国际舞台上更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