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计算机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计算机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计算机教学

小学计算机教学范文1

二十一世纪是科技迅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时代,教育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也必须加强现代化建设。教育现代化主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教育技术两方面。

1 计算机课程体现了教育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1.1 计算机的普及与我们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跟语言一样,是人类社会每时每刻都不可缺少的

计算机是信息工具,不会运用计算机就会像文盲一样,很难在社会中立足。因此,学生具备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已成为他们的基本素质。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运用能力,能提高各科教学的效率和效益,使学生产生学习的迁移效应,并将此运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锻炼了学习能力。学会运用计算机就为当前课程的学习及今后更高层次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手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 电子计算机使人类的智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人类创造了电脑,反过来电脑帮助开发人脑。计算机与基础教育相结合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大趋势,不重视计算机的普及教育,就会在人才的激烈竞争中处于被动的地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不落伍,要想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决定因素是其民族自身素质的提高。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质量的竞争。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发展的希望。“计算机普及从娃娃做起”正是“科教兴国”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2 提高计算机课程教师队伍素质

2.1 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提高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整体保证

小学计算机教育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是师资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小学计算机师资严重不足。计算机学科不是必修课,计算机教师有的是由其他学科改行而来的,这直接影响着教学水平的提高。随着计算机教师队伍的迅速扩大,在中小学职称评定中增加计算机学科势在必行,这是稳定教师队伍的有效措施。

2.2 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

当代教师置身于信息社会,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用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地指导教学,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具备扎实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或网络多媒体,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管理、分析、综合和运用。使用计算机捕捉、利用信息资源,指导自身的工作和学习。同时。教师要关注计算机发展的态势,开阔视野,创新教学思维。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参加短期培训,继续再教育等学习活动,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3 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乌申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小学生往往对单调的讲解、练习,枯燥的理论产生厌倦心理。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学习的自我认知倾向。

3.1 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

课堂的氛围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创设和维护,共同协作。这就需要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气氛。因此,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面孔,使课堂没有严厉的呵责和训斥,用人性化的态度与学生交往。教师必须站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尊重他们幼小的心灵,客观地认识学生,了解学生,与学生亲切地交流,拉近彼此的距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对教师没有畏惧心理,认可教师,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对其所教的学科感兴趣。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达成师生的积极互动,进而营造出活泼、生动的和谐课堂气氛。

3.2 艺术化的教学语言

计算机教学中,很多概念、程序和命令使学生感到抽象、枯燥,记忆较困难,教师教学感到棘手。如果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语言,就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轻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使教学中的难题迎刃而解。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充满活力,感情充沛,富有激励性和感染力。并结合眼神、手势等肢体语言感染学生的情绪,真正做到“寓理于情,情理相融”。教师运用风趣的语言、适当的比喻能消除教学中师生的疲劳,改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目录删除命令时,对学生说。删除好比拆房子,要求把里面的东西清空,目录删除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被删除的目录里面的文件被删去,目录才被删除。这给学生留下了鲜明而又深刻的印象,达到了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的目的。

3.3 动手操作计算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主要通过直接的感性表象来掌握概念。小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绝大部分都是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并且计算机教育这门学科本来就具有极强的操作性。传统的理论教学淡化了学生的操作学习,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计算机教学的特点,也让学生感到学习起来很困难。我们在讲授理论的同时。要重视上机操作,让学生既学习理论又多动手操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建立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创造力和对知识的理解吸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4 游戏导入学习

喜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电脑游戏由于具有极强的交互性、趣味性、挑战性,对孩子们来说更是挡不住的诱惑。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玩游戏来激发学习兴趣,使游戏成为引导学生学习其他知识、技能的手段。例如,教学鼠标的基本操作中,让学生玩“纸牌”游戏,使学生熟练了单击操作、双击和拖动操作。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玩得欢。而且学得好,提高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3.5 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计算机教学范文2

一、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计算机虽然已经作为小学教学的一部分,但并没有纳入到升学考试之中,这使大部分教师都不重视计算机学科。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一味地追求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不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提升。要想提升小学计算机的教学质量,就要从转变教师教育理念入手,通过有效的途径让教师认识到计算机教学对小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积极老师的教学热情,使其能够从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入手,通过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不断优化课堂教学,使小学计算机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

二、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学生学习信心、动机和积极性的基础条件。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正确地对待不同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通过多种渠道与学生形成有效的交流,通过鼓励和帮助让学生喜爱自己,能够跟随教师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条件。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通过情景导入引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采取情景教学法,通过形象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以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计算机教材中的一些抽象的概念对于小学生而言有些难以理解,教师可以通过比喻教学法,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这样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去理解和记忆这些概念。

2.通过游戏保持学生的兴趣

目前,计算机已经实现了普及,小学生都或多或少地接触过计算机,由于知道一些计算机的用途,所以他们对计算机教学充满了期待,也具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选择合理的游戏使学生对计算机学习保持持久的动力,电脑游戏虽然是学习电脑的最佳途径,但教师要坚持适度原则,在游戏时间、游戏种类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选择一些既具趣味性,又能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游戏,使其兼具教育、趣味、益智等多重功能,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通过任务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兴趣

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任务驱动教学原则,要以任务为导火索,使其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小学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将教学目标转化为任务,目标实现过程即为自主探索教学内容的过程,当学生完成任务后即掌握了知识点,让学生既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又掌握了知识,真正地实现了在快乐中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师生互动商讨、分组合作学习、演示讲解以及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等形式让学生去完成教学任务。在学生熟悉计算机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式学习,让学生借助计算机创作、编排、设计一些独特的作品,可以通过成果展示、作品比赛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学习信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实现知识迁移,从而有效地提升其计算机应用水平。

四、通过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计算机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学习的目的也在于能够更灵活、自如地操作和应用,所以要想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操作机会,让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提升自身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在进行实践训练时,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程度,自身的实际水平安排实践训练内容,以更好地开阔学生的视野,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未知欲,让学生在玩中练、练中学,以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相互学习,互相合作,共同进步,使学生不断提升其信息素养,以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五、熟练地掌握操作方法

让学生正确、灵活、熟练地操作键盘和鼠标是小学计算机教学重点。教师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只会机械地使用键盘和鼠标,而是清楚地了解键盘和鼠标的功能,使其能够明白通过键盘和鼠标能够实现对计算机的指挥和操控,从而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了解鼠标的移动、单击、双击功能,掌握左键、右键的操作方法,以达到熟练操作的目的。

六、教学用语形象化

小学计算机教学范文3

【关键词】小学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培养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能否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意识萌芽将会影响其一生的学习和生活。新课程标准将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作为重要标准和原则,原因就在于此。小学计算机教学一方面要教导学生计算机操作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则要以课堂为载体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将计算机作为自身分析并解决问题的工具。

一、将学生兴趣作为教学出发点

兴趣是动力的来源,是行动的支持力量。只有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教师的教学活动才能够有的放矢,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维持在较高水准,这样才能给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石。因此,小学计算机教师应该钻研和寻找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使得孩子的注意力能够集中在课堂之上。第一,让课堂导入更具吸引力。良好的导入方式能够在课堂伊始就抓住学生的眼球,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果教师引领得当,那么小学生就能够领略到计算接课程的魅力,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必然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良好的开始是教学成功的前提,课堂导入方式如果引人入胜、吸引学生眼球,那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有了良好的发端和基础。第二,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和载体。教学载体是呈现教学内容的工具,决定着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开展,载体是否合适、是否优良也关系到计算机教学的效果和成效。调查结果显示,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远高于其他学科,他们每周都以跃跃欲试的心情期待着计算机课程的到来,但是笔者发现他们对计算机课程的期待,更多的动力是希冀在课堂上玩游戏和玩电脑。小学生正处于注意力集中能力较差、对万事万物好奇心都比较重的年龄阶段,教师应该抓住他们的身心特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打字游戏和打字软件的形式进行自主指法教学,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提升打字速度。第三,采取具有特色的教学表达方式。优秀的教师往往都是幽默的、风趣的教师,形式丰富的课堂语言能够抓住学生注意力。客观来讲,计算机知识点是枯燥和单一的,而教学语言也同样乏味的话,那么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所以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教学方式的通俗性和直接性,提升教学语言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学科的学习热情,作为一门教学艺术,丰富的教学语言能够将知识变得简单、直接,能够使得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

二、探索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第一,要鼓励学生发挥质疑精神。学习的目的是掌握学科的本质,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中积累学习能力,锻炼自己的思维,提升综合素质。学习的目的绝不仅仅在于学习知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权威的位置上,只负责传导授业解惑,学生只能单方面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这是一个压抑学生质疑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我们发现很多学生没有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会死记硬背甚至囫囵吞枣,不能做到举一反三,更不用说进一步的创造和发散了。如此一来,学生不仅不能获得思维的提升,反倒将原有的思维弱点变得愈加突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突破思维定式,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疑问,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思维去思考问题,进而提升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第二,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为学生创造能够激发出创新能力的学习氛围。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之后,才会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知识的学习,之后教师才能调动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和创造,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循序渐进地培养起来。从教师的层面来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是一项需要教师长期坚持的系统工程:首先,教师要对学生充满信心,相信在有效的引导下他们能够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给予学生独自思考的空间和平台,不急于将所谓的标准答案告诉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其独自思考和解决。在和学生积极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能更加地了解学生的个性,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奠定更坚实的基础;其次,教师要善于运用情境教学法,情境是激发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手段,想象是灵魂的底色,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教师可以在计算机教学中设置合适的教学情境,比如说在鼠标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不同的窗口状态下去寻找鼠标团,并让学生自己发掘常见的六种鼠图案及其代表的计算机状态,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然得到激发。第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事情,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和坚强的毅力,否则学习进程很容易半途而废。所以计算机教学应该将上机教学作为重点,让学生能够达到教材规定的实验目的,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试验素养,能够做到实事求是、作风严谨,学生在上机实践时能够认真观察和研究,创新精神自然得到激发。第四,以竞赛的形式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好胜心都比较强,教师可以利用他们这一心理特征,开展和组织竞赛,通过比赛来提升士气,维持班级较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较快地理解和消化知识,还能让其在竞赛中形成正确的竞争意识,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总之,计算机学科是新兴的发展学科,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小学计算机教师应该运用这一优势,创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思维,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媒介,主动探索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路径。教师应秉承学生中心思想,以培养学生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使得计算机课堂成为学生积累创新能力的摇篮。

参考文献:

[1]刘秀丽.试论职高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2,35:254-255.

[2]赵利敏.浅谈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7,03:110-111.

小学计算机教学范文4

关键词:小学计算机;教学模式;问题;对策

一、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小学计算机教学虽然被设置为单独的学科,但是,小学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资金缺乏,没有足够的设备。目前很多小学计算机方面的设备缺乏,学校对计算机教学也不够重视,即使缺乏设备也没有及时引进,特别是一个经济不太发达的地区,这种现象更加严重,上课很多学生没有电脑,有些学生好几人使用一台,教学环境差。甚至有一些计算机经常出现故障,耳机、鼠标等部件不健全,学校的维护也不及时。(2)教学模式落后,课程设置混乱。在计算机教学中,很多教师采用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给学生规划一些知识点让学生自己看。甚至有些学校在计算机教学的时候没有专门的设置课程,学生想学习什么就学什么,没有清晰的目标。(3)教师素质较低,教学资源匮乏。很多计算机教师并不是专业出身,甚至有一些是从其他学科教学中挑选出来的,因此,教学效率不高。

二、小学计算机教学的有效对策

1.加大资金投入,增加设备

我国由于采用应试教育,很多小学不重视计算机教学,只重视一些主科教学,在计算机方面的投资力度不够。还有一部分学校想要积极开展计算机课堂,但是由于学校的资金有限,难以购买足够的计算机设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亲手实践,只是用眼睛看教师操作,缺少实践性。面对这样的形式,学校必须采取措施,加大对计算机的投资力度,引进足够的计算机设备,从而有效地开展计算机教学。为了有效地改善计算机问题,学校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解决:(1)学校应该积极向有关教育部门反应学校教学条件,力求得到国家的资金支持,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得到一定的财政教育拨款,从而购买计算机设备。(2)为了能够积攒一些资金,学校可以对机房进行开放,除了上课期间之外,如果想要使用机房应该根据上机的情况进行适当的收费,这样不但能够增加学生练习计算机的时间,使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随意接触计算机,巩固和温习原来学过的知识,方便查找资料,还能够增加学校的收益,实现双赢。

2.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设置清晰的教学课程

在传统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忽视了计算机课程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科技得到了飞速发展,近年来计算机已经逐渐渗透到我国的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中,并在其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近年来,各个单位在招聘人才的时候也对计算机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为了能够使学生在未来的社会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更加轻松地生活和工作,教师就应该重视计算机课程教育。近年来,教育部门也针对计算机教学进行改革,改革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摆脱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束缚,从而促进学生全方面地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针对计算机教学大纲进行精心的教学筹划,充分利用学生的性格特点计划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提高计算机教学的科学性与趣味性。增加游戏化教学和任务学习模式,以游戏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参与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团队精神以小组为单位布置学习任务,并进行竞争。同时,为了更加有序地开展计算机课程,学校也应该制订出相应的规章制度,这样才能够有秩序、有规章地开展教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经常性地观察学生对于计算机学习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率。除此之外,为了保证计算机课程的上机时间,学校应该规定任何学科不应该随意占用计算机课程,并激发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计算机学习热情,使学生爱上计算机。

3.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构建强大的师资队伍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应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对于在岗教师,学校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教师进行定期的教学培训。在培训过程中,首先要丰富专业理论知识,并根据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形式进行知识的更新。除此之外,还应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能够熟练地进行实际操作,并加强教师的实践操作训练。在培训之后,学校应该针对教师的培训情况进行考核,考核要做到奖罚分明,针对考核成绩好的教师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不认真学习的教师应该进行惩罚,当然也可以将其对教师的工资和职称挂钩。通过这样的培训不但能够有效地调动教师的参与积极性,认真地参加培训,还能够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有效地开展现代化计算机教学。同时,学校在招聘教师的过程中,应该对教师提出一定的要求,具备教师资格证和较强的专业素质。为了能够引进有才之士,学校也应该为教师提供一些优惠政策,培养一批强大的师资队伍,从而促进学生全方面地发展。

总而言之,在小学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动手实际操作的计算机能力,从而培养新一代高素质专业人才。

小学计算机教学范文5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不仅具有发散性的思维,还具有非常大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可塑性,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养训练,这

样学生才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好地学习,也能够成长为更具实力的人才,为国家以及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

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基础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没有基础作为底线,学生就不能进一步创新,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一味地追求创新,还要注重基础的培养。在现实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积极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以及创新意识。在课程讲授中,教师还要在教学中融入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与课程相结合的模式下奠定计算机基础。此外,教师还要为学生设计课外练习题目,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掌握基础知识为主,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奠定学生的计算机学习基础,还能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摒弃传统教学观念,运用新的教学理念

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要想达到创新的目的,首先要改变教师自身的教学观念,这样才能真正地实行创新性教学。在以往的小学教学中,教师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所以教出来的学生一般都是固定的思维以及保守的思考模式,在创新教学下,教师要摒弃这样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让学生占据学习的主动地位,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还要打破传统的单向性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到互动教学、合作教学所带来的好处,这样学生才能够打破传统教育的禁锢,激发自身的创新能力。

三、创建良好的创新教学环境

在小学创新教学中,如何为学生创建出良好的创新环境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在创新环境的建设中,教学心理环境以及计算机教学环境的建设是构建创新教学环境最主要的两个方面。教师在进行创新性课堂教学时,要注意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创新性引导,在学生的思维活动超出学习的范围之外时,教师要及时进行阻止以及矫正,这样才能够保证创新性教学的有效性,避

免学生出现思维混乱、养成坏的思考习惯。教师在向学生进行教学时,要善于运用鼓励式教学,对于学生提出来的疑问以及质疑进行及时讲解,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问的良好学习习惯,逐渐养成敢于突破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学生在计算机教学的创造性思维锻炼下,逐渐加强自身的学习能力,也培养出了好的学习习惯,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并运用。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各项思维还处于学习之中,所以这时候的可塑性最强,教师要运用好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模式以及思维习惯,这样才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好的基础。在小学生计算机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方面,教师要注意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将实践及教学结合起来,再适当地进行其他学科的渗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还要进一步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从课上的知识逐渐拓展到课外,这样教师才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创新性教学。

小学计算机教学范文6

就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一般说来,对他们学习兴趣起主导作用的是直接兴趣,作用时间也较长。教师应帮助他们形成直接兴趣,并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适时地帮助他们把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相对而言,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往往对直接接触计算机兴趣很大,愿意动手操作;而对于学习计算机原理,兴趣就小多了。有鉴于此,不妨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机器来学习新知识。这样,学生在计算机课的学习中就会感到轻松愉快,并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在教学内容上,也应力求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学科对小学生来说,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自发兴趣。要使小学生的自发兴趣在时间和空间的考验中成为永恒或更加高涨,就需要教师的智慧了。小学计算机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使小学生能在未来教育中立于不败之地。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是我们不能把枯燥乏味带给学生,使学生对学习计算机失去兴趣,我们要使学生们学习得有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因此,兴趣教学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在小学阶段,如何进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适应儿童发展的需要呢?以下是我粗浅的看法:

一、注重感情投资,使学生“想”动

感情投资就是教师对学生倾注情感。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一堂课师生都会形成一定的“情感场”,即以教师的情感为核心,去影响学生的情感,进而形成师生之间的情感体验。成功的感情投资将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信心和积极性,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为此,教师要明确表达对学生的爱。通过交谈和信息反馈,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关心其生活,了解其思想动态,洞察其细微变化,和学生交朋友,让他们真正亲近你,热爱你,尊敬你,支持你,愿意接受你的教育,喜爱你所教的科目。学生爱你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先导条件。

实践证明,上述各种激发培养兴趣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当然,要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浓厚兴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需要教师在潜移默化中长期不懈地努力。

二、教给操作方法,使学生“会”动

小学计算机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是让学生们学会灵活、熟练、正确地操作键盘和鼠标来达到需要的目的。但我们不能让小学生只会机械地使用键盘和鼠标,而是要让他们明白键盘和鼠标的功能是指挥计算机,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和愿望。怎样让小学生明白这个道理呢?计算机游戏的操作就是最好的“导体”之一。

计算机游戏的操作成为学生们对键盘和鼠标绝好的“练兵场所”,例如在《扫雷》和《纸牌》游戏过程中,学生们必须熟练操作鼠标的左键、右键、移动和单击等基本操作方法,才能顺利地完成游戏。在《金山打字通》这个软件的击键游戏中,也只有在学生熟练掌握键盘中的各个键时,才能得到高分。学生们在游戏过程中对游戏的使用技巧会自行琢磨,不用教师多说,他们也会根据计算机提示和自己的试验熟练掌握,为以后其他应用软件的使用打下基础并且建立信心。计算机游戏对学生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有很大帮助。

三、激发探求兴趣,使学生“爱”动

小学生最主要的特点是好奇、好动、好游戏,根据这一特点,我把计算机课开端寓于游戏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展开课堂学习。在给二年级学生上指法课时,如果单纯地照书本练习,小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不利于教学。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让他们先掌握了手指分工,下一步需要在速度上有所提高的时候,我将《金山打字通》这个软件安装到计算机中,使学生进入到一个专门练习指法的游戏天地中。只见字母符号从“天”而降,由慢到快,这时需要学生快速按下相应的键,才能击落它,如果正确率高就能得高分……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就一下子高涨起来,同学之间也会相互竞争,从而激发上进心,也将枯燥乏味的指法课变成了游戏。在游戏中不知不觉锻炼了手指的灵活性,提高了输入速度。

四、发展特长兴趣,使学生“乐”动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才。第二课堂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乐土,它不仅打破了教学中全体学生齐步走的局限性,更使部分学生通过互相探讨、交流和学习,获得更广更深的知识,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基础。在第二课堂中,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学生根据知识水平不同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发展他们的特长。比如:我在第二课堂中安排了文字编辑、漫游Internet网和编程三个兴趣小组,参加文字编辑的同学不仅学习文字录入、编辑的技巧,而且利用所学知识编辑班级作文选,负责设计板报。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设计出了一期又一期内容丰富、封面精美的属于他们自己的作文选、板报,受到了老师、同学们的夸奖。漫游Internet网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学校计算机与因特网连接,通过网络查询、浏览有关信息,讨论有关“话题”,开拓视野,还结交了一批网友。编程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用LOGO语言画各种各样有趣的几何图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学习计算机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