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音乐教学课题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音乐教学课题研究范文1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1.184
随着新课改的日益深入,小学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音乐教学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因此,教师要积极探索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分别从各个角度出发,对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了探究。
一、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一)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使之更有趣味性
现行音乐教材有一个缺点――偏重于音乐知识技能的讲解,而对音乐作品的创作者、创作背景、作品传递出的情感等介绍不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教学内容适当做些调整,挖掘音乐作品创作者、创作背景等有趣的部分,详细介绍给学生,使学生深刻认识音乐家,感受到音乐作品的魅力,在此过程中,渗透对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讲解,使学生对音乐学习充满浓厚的兴趣。
(二)灵活变换教学手段,使音乐学习乐趣十足
1.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把理论知识配上图片、动画展现出来,使抽象、枯燥的音乐知识变得形象、有趣,学生记忆和掌握起来就变得轻而易举了。在对学生进行音乐作品教学时,播放演唱或演奏的画面,使学生感受演唱者或演奏者的动作、表情,以演唱者或演奏者的情绪感染学生,使学生陶醉在音乐的欣赏中。
2.组织学生进行创作实践。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创作实践,如合唱、集体演奏等,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在组织学生集体表演时,教师要敢于放手,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他们独立完成。教师只在必要的时候提出些建议,更多的时候是作为一名观众静静地欣赏学生的表演,或者“听从”学生的安排,在表演中客串等。学生在自主、开放、轻松、活泼的氛围中进行音乐实践,不但能够提高音乐的基本技能,还能够发展对音乐的创新、创作能力。
3.利用数码设备摄录创作过程。学生是
音乐艺术的表演者和创作主体,他们在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的过程中去的时候,却无法欣赏自己的表演过程和创作成果,这无疑是学生的一大遗憾。随着数码设备的迅速发展,照相机、录像机等可以弥补学生的这一缺憾。教师可以事先放置一台录像机,把学生的表演录制下来,或用照相机把学生表演的精彩瞬间抓拍下来。学生表演完成后,教师向学生播放视频或照片,使学生欣赏到自己的表演,从而激发他们更强烈的表演欲望和创作热情,越来越积极地、快乐地投入到音乐知识的学习中。
二、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激活学生音乐细胞
(一)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不同的年级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不同,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明确所教年级的教学任务和目标,既不能过高,以免学生产生学习困难,丧失学习的信心,也不能过低,以免降低学生的成就感,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二)做好课时安排,适度教学
小学音乐教学,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且大多数学生不具备很高的音乐天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课时安排,在每节课中适度教学,使学生既学到各方面的音乐知识,又有消化、吸收的过程。
(三)恰当选择教学方法,灵活开展课堂教学
在教学生演唱时,教师可以采用示范的教学方法,做出正确的演唱姿势,然后规范学生的动作,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演唱习惯。在教学演奏时,一定要采用实物教学法,首先使学生认识相关乐器,了解乐器的功能、发音特点等,让学生亲手触摸乐器,感受它的构造、质感。在进行乐谱识读教学时,可以才用身体律动教学法,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使学生在身体的律动中,感受音乐……
(四)与学生充分互动,全面开展有效教学
1.要进行生动有趣的导入。有效的导入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进行生动、有趣的导入不仅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快速地吸引到音乐教学中来,更能激发学生对所要学习音乐知识的强烈兴趣。特别是在导入环节设置悬念,更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寻求问题的答案,当答案揭晓的那一刻,学生会异常兴奋,推动课堂教学达到。
2.师生间要进行积极的互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充分互动,向学生提问,让学生跟着音乐演唱,要求学生分组练习等,使学生边学习理论知识,边练习实践,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音乐教学课题研究范文2
关键词:小学音乐;体态律动;有效教学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强调,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坚持贯彻“以教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创新音乐教学模式,引进新型的体态律动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美感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的欣赏水平。音乐课堂中的体态律动教学,即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通过用身体的运动来感知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从而将这种体验转化为对音乐的认知和理解。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引进体态律动教学模式很有必要。本文通过分析三种新型的小学音乐体态律动教学模式,希望为新课改下的小学音乐有效教学提供借鉴。
一、借助多媒体进行体态律动,使学生掌握节奏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逐渐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多媒体技术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动态的图画、优美的乐曲和形象的视频,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从而促进有效学习。
例如,在讲小学音乐(人音版)《春天》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聆听音乐《杜鹃圆舞曲》《小燕子》《小雨沙沙》等,聆听不同的音乐节奏,用身体去感知不同的律动模式,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在进行本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先在多媒体上给学生播放这三个音乐的视频片段,指导学生根据视频中的“四三拍的强弱规律,柔和声音的演唱模式”来进行身体的律动,用心去感知音乐的模式。进行几分钟之后,教师给学生讲述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即“使用柔和的声音和表现模式去展示歌曲,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使学生熟悉掌握这些内容,然后练习歌曲,并且在模唱的过程中继续进行身体律动,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多媒体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准确把握音乐的节奏特点,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水平。
二、在小组合作中进行体态呼吸的练习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虽然一直被小学教学所倡导,但是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在小学音乐新课改中所倡导的合作学习,是指教师在课堂合作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乐感和音乐鉴赏水平,从而促进教师的高效教学和学生的有效学习。
例如,在讲小学音乐(人音版)《难忘的歌》时,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聆听歌曲《儿童团放哨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卖报歌》等,掌握这些音乐的节奏和呼吸方式,并指导学生用身体的律动去感受音乐的模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在进行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并在每组设置一名组长,配合教师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度。教师分别给每个小组播放不同的录音,使学生根据不同的音乐去进行身体的律动,在感知身体呼吸的同时感知音乐的节奏。之后把学生融合在一起,使学生进行分享交流。之后,教师给学生讲述本节课的音乐模式,即“掌握切分音的节奏特点和演唱技巧”,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小组合作律动的模式促进了学生的理解,提升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在合理情境中进行体态律动,使学生掌握节拍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设置具体的、可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可观的、可触摸的教学情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例如,在讲小学音乐(人音版)《民族的舞步》时,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悉掌握《秧歌舞》这首歌的音乐节拍,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设置具体的体态教学情境,认真感知《秧歌舞》的音乐律动,从而提高学生对民族秧歌舞的整体认知。在进行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先指导班里面会跳秧歌舞的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现场表演,从而带动全班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之后,教师给学生讲述本首歌的重点和难点,即“本首曲子的曲式结构,乐谱律动特点,轻重音特点等”,并引导学生进行歌唱,基本熟悉歌唱的技巧。之后,教师给学生讲述秧歌曲的基本步法“四步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基本的走动,配合音乐的节拍特点,踩住“重音”进行练习,并使学生在同伴之间进行练习,从而激发学生的音乐感觉和音乐认知,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设置具体情境的模式促进了学生的参与,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在小学音乐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创新音乐教学模式,引进新型的体态律动教学,从而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知,培养学生的音乐乐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音乐教学课题研究范文3
关键词:心理契约;人力资源管理;课堂教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9-124 -03
引言
“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施恩(E.H.Schein)正式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学术界对组织中的心理契约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扩展向各种不同的组织领域。近年来,心理契约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得到广泛的关注,许多学者在高等学校的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班级管理、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等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
心理契约是当事人未通过某种显然的形式直接而明确地表达,但却通过暗示(包括各种心理暗示和语言暗示)的方式,使双方相互感知、认可各自的某些期望并形成的一种隐性权利和义务关系的主观心理约定。在教与学这种特殊的人际交流与沟通过程中,师生心理契约的建构有利于教师积极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学生热情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而心理契约的违背会带来教师工作的懈怠、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甚至造成学生学习的“离职”等负面效应。随着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也成为21世纪管理学的核心。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人力资源管理和其他管理学课程相比更加强调“育人”和成功地塑造人。在该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应强调学校规章制度这一“显性契约”以外,更应该强调“心理契约”对教学效果的作用。
本文从心理契约的角度对人力资源管理课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性探讨,结合教学实践,采用开放式问卷的形式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收集师生心理契约中师生双方各自的责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找出影响人力资源管理课堂效果的关键因素,针对这些关键因素,提出改善人力资源管理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一、基于模糊评价的人力资源管理课堂有效性的影响因素识别
(一)确定备选相关影响因素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师生之间并非所有的相互期望都能被对方认同,只有当师生相互之间认同接受了对方对自己的某些期望时,师生双方才能就某些方面的相互责任达成心理契约。所以笔者采用开放式问卷,全面收集2011-2012-2学期上人力资源管理课的5个班152名学生,以及7名(其中两名在2011-2012-2学期没上该课程)人力资源管理任课教师以下四个方面的期望:(1)教师对自身教学方面的自我期望(2)学生对自身学习方面的自我期望(3)学生对教师教学方面的期望(4)教师对学生学习方面的期望,在循环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删掉明显不符合要求的期望,找出(1)和(3)的交集共21个因素,(2)和(4)的交集共15个因素,这两个交集相互影响构成了师生心理契约中约定的学生责任和教师责任,构成评价因素集合U,如表1所示。
(二)确定评价等级集:V={V1,V2,V3,V4}={攸关,重要,一般,无关}
(三)邀请学校中资深教师和管理者讨论确定权重集为A={0.8,0.6,0.4,0.2}。
(四)邀请上述7名人力资源管理的任课教师,并从152名上课的学生中随机挑选出30名学生,对相关因素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接着对选定每个影响因素相关评语集的人数进行汇总。
(五)根据rijk=mijk/n(k=1,2,3,4,5), 得出表1中备选因素隶属于“影响人力资源管理课堂有效性的因素”等级集Vj的程度。
Ri=(ri1,ri2,…rij) ,i=1,2,…,m;j=1,2, …,n
其中rijk表示指标的隶属度,mijk表示有mijk个人在评价等级 Vk上面画“√” , n表示评价主体的数量,rij是因素ui具有vj的程度,一般情况下0
(六)综合评价。根据公式B=AR,可得各备选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价(具体计算过程略) 。
根据计算结果,结合20/80 定律筛选去掉评价值小于0.6 的备选因素,剩余因素即为影响人力资源管理课堂效果的关键因素,具体见表2。
三、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课堂有效性的措施
表2中的因素都是师生重点关注的问题,或者是在思想上或观念上已达成共识的问题。所以,人力资源管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把表2中的内容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在思想上进行强化,并加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的交互,最终缔结双方互惠互利的心理契约,达到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端正教学态度,认真备课,并精心制作课件
作为一名人力资源管理的任课老师,不仅仅应强调向学生讲授、传播知识,还应通过认真备课、熟悉课程内容、把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精心选材,花费时间和精力来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精修,坚持形式服务于内容,使课件既符合教学规律,又美观大方,结合清晰的思路、创设的故事情境、生动的语言、端庄的举止、坚定而自信的神态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通过自身学习使教学内容紧跟时代前沿,以及遵守学校显性的规章制度,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通过自身的工作和教学态度无形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通过强调“育人”来成功地塑造人。
(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并注重学生的自我表达
如何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使其灵活运用于复杂多变的管理活动中,提高其管理水平,是人力资源管理等管理类课程的首要任务和共同特征。
高效率的课堂教学依赖恰当的教学方法。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与研究中,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模拟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如在人力资源的规划、员工招聘、员工培训和绩效管理等环节,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等体验式教学模式,来改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职务分析、人才综合测评、薪酬体系、绩效考核设计等环节可以设置实验环节,逼真地模拟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具体环节的真实运作;在员工培训、招聘等环节运用情景模拟,再现真实场景,凸显学以致用;在教学中加大案例实务内容的比例,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还应建设长期的校外实践基地;从企业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担任兼职指导教师,让他们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经验对学生讲解理论知识。此外,在课程的教学设计上,可以设置一些让学生自身参与、自主讲述或者发言、讨论的环节如在员工招聘环节,可以使用目前比较流行的无领导讨论、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许诺加平时成绩分等方式,鼓励每一个学生自主发言,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但教师也应注意到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所以教师应清楚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适应范围、操作步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相应章节的特点、具体的教学目的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换位思考地站在学生的位置上,集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科学地选择和使用“教”的方法,灵活的将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无领导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与传统的讲授法结合运用,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企业培养优秀的、上手快、后劲足、具有较强应用性的管理人才。
(三)探索高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会曾指出:“任何大学都不可能向学生传授所有的知识,大学教育的基本目标是要给学生提供终身学习的能力。”在人力资源管理这类文科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仅仅是在老师讲故事或讲案例的时候才能集中注意力,在考试之前背背老师画的重点就能通过考试。所以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老师应通过探索高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调动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四)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增强教师个人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验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情况下学生选择的往往不是知识,而是教师本人,即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仅依赖于师生的意识,更依赖于教师的素质,笔者所在的商学院,目前正推出一项政策:所有45岁以下专业课的任课教师,必须到企业挂职,并把挂职结果和评职称相挂钩,以增强教师的企业实践经验,这也是管(下转第69页)(上接第125页)理学科实践性很强所决定的。所以人力资源管理的任课教师应把握住到企业实践的机会,切实把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企业实际当中去,这样有了企业的实践经验,讲起课来就不会空洞,不会言之无物。而且拿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举例子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曹威麟,段晓群,王晓棠.高校师生双向视角心理契约相互责任的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07,(06):105~109.
[2]曹威麟等.心理契约的概念、主体及构建机制研究[J].经济社会比较, 2007,(02):132~137.
[3]唐文源,李频宇.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电子商务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策略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06):71~74.
[4] 孙会,纪兰.故事教学法在管理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08):157~158.
[5] 牛彩虹,曹威麟.教师履行心理契约对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的影响研究[J].高等教育评估,2010,(01):39~43.
小学音乐教学课题研究范文4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数字化校园”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表现出了巨大的优势,信息技术为音乐学习创造了新的境界,音乐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和已势在必行。小学音乐欣赏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将改变以往音乐欣赏教学目标单一、内容陈旧、教学方单调、教学评价不全面、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等等的弊端,让学生在音乐欣赏课中感受到信息技术创设的真实情境,针对问题,学生通过操作计算机浏览音乐欣赏专题网站,搜集相关的音响、文字、图片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处理,获得全面、立体的审美体验,了解相关文化,提升审美素养,同时也会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在快乐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
二、课题实验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近年来,认知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在社会文化环境下,借助人际间的协作活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取的,认为“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条件日臻成熟。
二是探究合作学习策略,所谓探究合作学习,就是根据学科教学内容确定问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实验、搜集和处理信息,与小组同伴合作交流信息,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三、课题实验研究目标
1、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以及学生在学习中的探究合作能力。
通过课题研究,让学生利用音乐欣赏专题网站自学了解与音乐作品有关的时代背景以及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作者生平等,然后在教师引导下聆听和感受音乐,使他们感受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的运动中的美和丰富情感,体验心灵的感动。同时,让学生依托网络资源,充分发挥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展音乐作品的内涵和外延,满足其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从而真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通过课题研究,让学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应用技能,培养学生信息获取、分析和加工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网络公德,从而真正培育学生的信息素养。
3、拓展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教学的能力。
通过课题研究,促使教师学习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拓展教师的知识结构,掌握运用 软件制作音乐欣赏专题网站的方法。从而真正成为新课改的实施者、推动者和创造者。
4、探索音乐欣赏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
学科整合是新课改中一个全新的理念,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以借鉴。我们试图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出音乐欣赏教学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的可操作的教学模式,为推进音乐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全面整合、促使音乐新课改向纵深发展作出一定的理论贡献
四、课题实验研究的内容、对象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是: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摸式,建立音乐欣赏专题网站,学生在计算机教室中,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网上自学、小组协作探究、会话讨论等一系列学生参与活动,建构起学生自己的音乐欣赏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我校小学五年级一班的学生,以五年级三班为对比班。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能够比较熟练的操作计算机、上网。
五、课题实验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05年2月至7月)
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课题组成员包括:一名教导处副主任、专业音乐教师三人、专业计算机教师二人,课题组成员要进行相关资料查阅、整理,要学习相关的资料、文章、制定可行性研究方案;学习并制作出冀版小学音乐第九册十册各单元音乐欣赏的专题网站,网站内容包括乐曲不同版本的音响资料、与乐曲相关的图片资料、文字资料,作曲家的图片、背景文字资料等。
2、实验研究初级阶段(2005年9月至2006年1月)。
这一阶段为初级探索阶段,在计算机教室中,利用音乐欣赏专题网站进行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实验,对这种欣赏教学的模式进行设计,根据实验过程出现的问题对实验方案、音乐欣赏专题网站进行修改。
3、 实验的深入阶段(2006.2——2006.8)
定期开展实验研究的研讨活动,如观摩课、研讨课,定期进行形成性的检测和阶段性的小结,并在实验的基础上整理典型的课例,教案、总结经验。
参考文献
[1]王希华:《现代学习理论评析》 开明出版社2003年版
小学音乐教学课题研究范文5
学校组织开展了“问题即课题”探讨活动,要求教师们从教育教学的小事、小现象中捕捉问题、挖掘问题、解决问题。只要是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教研组成员互议后认真梳理、归纳、分析、筛选,最终可形成小课题加以研究。小课题每年向学校申报一次,学校审批后即开展研究。教研组长为课题研究主持人,其余教师为主研教师。学校现有16个教研组,确立了“多途径课外识字开发学生潜能”“数学练习的有效性研究”“小学语文两步三段预习研究”“如何在小学英语中创设情境”“让民族音乐走进课堂”“农村大课间活动初探”“美术课堂趣味教学研究”等16个小课题并按学校要求进行研究。学校每年评选,并将优秀课题向县、市级申报。
工作即研究
教育研究始于课堂,解决于课堂,服务于课堂。学校立足课堂,围绕小课题研究,扎实开展工作。
一是人人都上“小课题研讨课”。即教研组内每一位教师必须围绕小课题进行“同说、同备、同上、同评”的“四同”研讨活动。二是学科带头人上好“引领课”。通过引领,提高全体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努力打造卓越课堂。三是年轻教师上好“合格课”。实行年轻教师课堂对外开放。四是举行汇报课、展示课、竞赛课等活动。将课题研究与日常教学相结合,个人钻研与集体交流相结合,实现工作就是研究。
经验即成果
学校摒弃了传统课题研究成果的高标准,坚持课题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原则,倡导小课题研究成果形式多样化。教师教学的生动案例、个性化反思、简炼的经验论文、教学随笔等均可作为小课题研究成果进行展示。学校定期组织开展优秀案例、优秀成果评比表彰活动,实用性强的小课题研究成果在全校重点推介,学校呈现了“人人有课题,个个都参与”的良好教研氛围,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管理即落实
我们在课题管理中总结出了“四字法”,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
一是“实”为根本。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做到三个“同步”:课题实施与资料积累、整理同步;课题实施与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同步;课题实施与成果推广同步。每学期定期开展课题研究交流活动和课题汇报工作,期末进行阶段性总结。
二是“激”为手段。为了激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教科研气氛,我校先后制定了《酉阳实验小学课题申报制度》《课题研究资料管理办法》《课题结题管理办法》《课题研究成果奖励制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意见》等,对课题研究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对按要求完成的教师进行奖励。
三是“严”为保障。为使课题研究扎实推进,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抓,分管校长具体抓,教科室抓落实,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在研究中严格落实好各项制度,并把每项课题研究活动都计入学期末考核中。
小学音乐教学课题研究范文6
一、培训目标:
以着力提升教师有效学习指导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培训实效性为重点,以“立足课程、聚焦课堂,提升技能,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目标,创新培训模式,优化管理机制,逐步使我们的教师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和自主发展能力、具有终身学习和教育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师。
二、培训对象
红卫路小学全体在岗教师。
三、培训内容
第一板块:研修专业
目的:分别通过舞蹈、合唱、素描、色彩、队列、田径相关项目和阅读策略的培训,提升音乐、美术、体育和语文教师专业素养。
内容:音乐:舞蹈和合唱;美术:立体制作和色彩;体育:队列和田径相关项目;语文:阅读策略。
第二板块:研读专著
目的:以读书分享的形式交流,树立现代知识观和教育观。
内容:教师专业发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拓展教师视野。
要求:结合老师们的阅读实际情况在实践中反思,不断更新育人观念,树立现代知识观、教育观、学生观,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第三板块:研学课标
目的:以基础教育课程为主要内容,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内容:各校区分学科教研组,研读20xx年修订的各科《课程标准》。
要求:帮助我校教师全面理解、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变化,在课堂教学中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
第四板块:研究教学
目的:各教研组研读教材,撰写教案。
内容:(1)学科教材研读,熟悉教材;(2)撰写教案,选取典型案例,研讨课堂教学技能。
第五版快:信息技术
目的:帮助教师提升教育技术应用能力(12学时)
内容:一是教学资源的获取,掌握优质数字教育教学资源检索、加工与利用的基本方法。二是简单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简单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方法。三是利用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熟练掌握各种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利用多媒体设备和优质数字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一般方法。四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利用多媒体设备和优质数字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开展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果的策略、技巧与方法。
要求:一、根据我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和配备的班级多媒体设备、交互式软件的特点,创新培训方法,采用“边示范,边练习”以及互动研讨等培训方式,确保教师“人人会”。二、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认真完成规定学时、研讨、作业、考核等任务。
四、具体安排:
(一)专业研修
1、参加人员:全体音乐、美术、体育教师和部分语文教师。
2、内容:音乐:舞蹈和合唱;美术:立体制作和色彩;体育:队列和田径相关项目;语文:阅读策略。
3、培训时间地点:音乐:8月15—16日,师范附小一小;
美术:8月17—18日,阳光中学;
体育:8月19—20日,z实验学校;
语文:8月24—26日,望湖小学。
(二)集中培训(8月20—29日;作息时间:上午8:30—11:30,下午2:30—5:30)
日期方式参训对象内容地点负责人具体要求
8.20 上午讲座全体教师师德培训报告厅胡昕
下午分组 讨论全体教师教师职业道德在我们平时教育教学中的体现指定教室(分教研组进行)
8.21上午互动 培训20xx年8月—20xx年8月进入我校的教师新进教师培训报告厅z新进教师:学习红卫路小学的各项常规(打包成电子稿);集中互动培训 其他教师:学习课标、研读教材
下午
8.22上午讲座全体教师“课题研究方法与实践”专题讲座报告厅z
下午分组 研讨全体教师各课题组制定本学期课题计划和课题研究方向指定教室(分课题组进行)江毛顺请课题组长假期认真学习课题研究的书籍,对下学期本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做规划
8.23上午学科专题讲座全体语文 教师“小学语文教学策略”专题讲座报告厅z
全体数学 教师“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专题讲座二楼 会议室z
下午读书 分享全体教师读书分享报告厅石英梅老师在暑假期间,选读一本关于教师专业发展或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方面的书籍,认真撰写读书心得,以备交流。
8.24上午汇报 展示全体教师课例研究汇报报告厅胡燕敏 胡昕各课例研究组做好汇报准备
下午汇报 展示全体教师“自育自学”课题组汇报报告厅各课题组做好汇报准备
8.25上午讲座1全体教师学校资源平台的使用报告厅z
讲座2全体教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报告厅
下午讲座全体教师教育信息化政策解读与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报告厅
8.26上午上机 操作全体教师学校资源平台的使用各校区 微机室胡燕敏 卢淑娟考核分两项内容: ①红卫路小学资源平台使用 ②请老师们进入下面网址http:///有相关题库请认真学习,信息技术考核是现场答题,现场出分。
下午现场 考核全体教师红卫路小学资源平台使用的考核各校区 微机室
8.27上午同伴 引领全体教师课标解读(主讲:教研组长)指定教室z自我回顾。反思一学年以来在所任学科中如何落实新课标精神的,以案例呈现新课程标准学段目标如何融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等,每人准备文字材料以备交流。
经验 分享全体教师交流在课堂中如何落实课标精神指定教室
下午研讨全体教师研读教材(阐述分析本册教材),讨论学进度;制定学科教学计划。指定教室各备课组进行学科教材研读,熟悉教材
8.28集体 备课全体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每位老师抽课题备课指定教室z①提前公布课题,全员撰写教案。②分组研讨,选取典型案例。②教师代表现场讲解教学设计③再次修订教案,反思内化。
8.29无生 上课全体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指定教室z提前确定好每位老师抽课题和授课的具体时间地点。
备注:
1、请每一位老师结合暑期培训内容,针对每一项活动提前做好准备,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性。
2、在校本研修活动中,各位老师要积极参与,主动投入,及时反思、总结,并按要求填写“培训参与录”。所有参训教师于8月28日下班前把“校本培训参与录”交到教研组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