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分析小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境分析小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境分析小结

环境分析小结范文1

FDI与中国环境污染的现状

(一)外商直接投资现状

2012年,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逆差,但直接投资依然保持着较大的净流入。全年,直接投资流入3 079亿美元,流出1 168亿美元,净流入1 911亿美元,较上年下降17%。

1.世界经济增长乏力,来华直接投资下降

自2011年11月以来,中国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FDI)连续6 个月出现负增长,引起各方关注。2012年,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2535亿美元,较上年下降9%(见图1);其中,流入2845亿美元,流出311亿美元,降幅均为9%。从流入情况看,受国际经济环境动荡及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2012年外商来华直接投资新设及增资流入较上年下降9%。

2.外商直接投资结构性变化,利用外资质量提高

随着中国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我国的外国直接投资逐步进入一个调整适应期。制造业作为在外国直接投资最集中的产业,2001年吸收的投资占全部FDI的比重高达65.9% ,但2011年则降至44.9%,十年间下降了21个百分点。受外部需求减少、国内生产成本上升的影响,2012年制造业外资流入较上年下降8%(见表1),占非金融部门利用外资总量的比重由46%下降至44%。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3.中国仍是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

由中国欧盟商会和罗兰贝格管理公司联合的《中国欧盟商会商业信心调查2012》显示,超过半数参与问卷调查的企业认为中国市场带来的收入超过了企业全球总收入的10%,这个数据较2009 年增长了50%。从长期来看,中国作为全球加工制造中心的优势依然存在,吸引FDI的前景看好;而且,中国仍然是未来全球最具潜力和最大的消费市场,是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

(二)中国环境污染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的环境污染水平随着FDI逐年攀高的节奏也呈现了不断恶化的趋势,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环境压力高峰。

在中国的环境污染中,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仍然是最大的问题。近几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多次出现雾霾天气,且持续时间久,程度较为严重。监测表明,PM2.5是雾霾产生的重要原因。其中有森林火灾等自然因素,但是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人为因 素是主要原因,它大量排放污染物,加剧了PM2.5的排放,更加重了霾的形成。中国在工业固体废物治理上有比较明显的效果,除个别年份有所上升外,整体上呈下降趋势。全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另外,由于中国目前的环境标准普遍低于发达国家的标准,中国仍然是国外工业废物“来料加工”的地点,可能会加重中国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破坏。由此可见,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我们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要想改善空气与水的质量,治理好环境问题,尽快调整产业结构,科学引进外资是十分必要的举措。

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效应分析

(一)技术效应

技术溢出本身是指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内部化实现其技术转移,即FDI 的技术溢出效应是指这种技术转让对东道国的外部经济影响。

如图2所示,2009年中国企业内部研发费用的支出较2000年增加了3.95倍;中国企业技术吸收费用在2000年到 2009 年增长了3.51倍。企业研发费用和技术吸收费用支出的增多,反映了外资企业在中国技术溢出效果比较明显。中国企业使用了外企的环境友好技术和有效率的管理技术,吸收了外资企业的技术转移, 呈现出了技术效应对环境的正效应。

(二)规模效应

规模效应是指 FDI 导致的经济规模变化使得生产成本和经营费用降低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多项有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研究表明,我国还没有跨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也就是说我国FDI 的规模处于曲线的左侧,规模的继续增加只会加重环境的污染。

(三) 结构效应

结构效应是从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和地区分布来分析对投资所在地环境的影响。我国FDI无论在产业上还是区域上都比较集中,产业上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的制造业,约有88%的FDI工业增加值集中在污染密集型产业,其中有30%是重度污染密集型产业。区域上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各地区的工业污染排放强度差别较大。

这种引资结构和分布特征使得每个单位的国民生产总值排出的污染量远远大于其他同等国民收入的国家,会加剧污染的排放,对我国的环境产生更多的损害。

对策和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引进 FDI 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与进展,成为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与力量,但同时,我们不能忽略 FDI 对我国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在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背景下,我国必须制定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选择地利用外资,实现内资与外资相互补充,实现FDI和环境协调发展。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正确引导企业投资方向

在继续扩大引进外资规模的同时,要不断提高外资质量,在财政、税收等方面鼓励国内企业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特别是环保友好型技术;扶持绿色产品和环保产业,尽快形成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平台。

(二)因地制宜改善引资结构,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

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应建立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我国既要根据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阶梯性状态及趋势适当调整地区引资结构,又要积极引导外商投向第一和第三产业,以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和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法,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环境分析小结范文2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建筑产业与房地产领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其经济效益有目共睹。伴随着工业、农业和商业的崛起,建筑业也逐渐成为了我国的支柱型产业。但是,建筑业在发展进程中,依旧保持着传统设计理念和建筑风格,存在着高消耗、高投入、低效率、高排放及不符合自然环境需求等特点,过于粗放型的发展,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污染。节能低碳时代,建筑业的高碳性增长方式,对于自然环境的发展与保护十分不利,是导致温室气体大量出现的根本原因。在此背景下,绿色建筑理念应运而生,《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也正式出台。

所谓绿色建筑,即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可以达成最佳的节能、节水与节材目标,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能够为人们提供高效、健康、和谐自自然的建筑。在进入到新世纪以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节能低碳的理念随之而来,为了更好的延续人类的文明,人们需要不断的减少温室气体,避免自然气候的恶化。节能低碳理念之下,对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存在着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一、低碳理念与绿色建筑概要

所谓低碳理念,即在全球变暖和温室效益的问题不断加剧情况下,人们所希望追求的“低碳、节能、环保”生活理念。在节能低碳理念深入人心的背景下,“低碳”理念会影响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生活习惯、工作方式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等等。低碳的根本,在于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尤其是碳类的排放,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代替现有的不断减少的传统能源,推动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绿色建筑的概念,就是从低碳理念中衍生而来,是基于这种理念之下的新生事物。

顾名思义,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的最大差别,主要体现在“绿色”二字。所谓绿色,强调的是基于自然、和谐的环境基础。绿色建筑的概念,即在建筑的寿命周期内,可以崇恩的节约各种能源和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和建筑材料资源等等,通过更多的使用自然资源,包括风能、光能和生物能量等新能源,减少建筑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排放,避免或减少在人类文明的快速发展进程中,对自然生态环境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从全寿命周期费用而言,绿色建筑的费用涵盖能源费用、非能源运营费用、拆迁费用以及投资维护费用等等。从生产要素而言,主要包括运营方式、材料含能、建筑耗能及建筑后期等等。建筑中能量的部分输入,即建筑材料含能。在高含能材料的使用下,可以降低建筑的维护费用,同时提高材料的循环利用率与较高的使用效率。所以在绿色建筑的全周期寿命中,更多的去选择优质的材料,降低建筑中的能源消耗,提高有效的利用率,迎合节能低碳的发展理念。

绿色建筑的节能发展,需要通过整体和细节的全面考量与设计,在有机的组合之下,选择最佳的运营方式与建筑耗能情况,例如照明节能方案或制冷节约能源方案等等。当然,建筑除了前期的设计施工之外,还需要做好后期处理工作,即在技术过时或材料功能不足需要更换废弃的情况下,需要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在结合最初设计理念的情况下,利用现代化的先进技术更多的为建筑增加适用性与寿命,节约后期处理成本。

二、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尤其在房地产领域与建筑领域,更是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理念下,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果。然而,纵观我国传统建筑与现代城市中所出现了大量建筑物,大都属于高耗能建筑,其主要特点在于投资大、耗能多、高排放与低效率。这些建筑物通过以较高的碳排放量,换取了大量的回报,与此同时,也占据了全国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5%。尤其是在我国北方的冬季,采暖的需求使得东北地区的碳排放量远远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甚至达到数倍之多。想要改变现状,营销和谐社会,除了需要从人文角度入手之外,更要从方方面面入手,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计划刻不容缓。

虽然,我国目前的绿色建筑不多,但是这种节能低碳理念下的绿色建筑概念,已经成为了潮流发展的必然趋势,获得了很多消费者与设计师的关注与认可。当然,对于绿色建筑的认知,有些人还存在着一些误解。例如在一些建筑小区中,宣传文案以绿色植被的多少来定义绿色建筑的本质,显然是曲解了绿色建筑的含义,同时也低估了消费者的审美需求。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不仅要具备绿色的植被,与自然形成和谐的关系,同时也要在能源的消耗与使用方面,做到与时俱进。

绿色建筑的发展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浪潮,对于国内的建筑企业和居民而言,无论是从经济利益角度还是从生活舒适角度,都应该追求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开拓行业发展前景的同时,为居民打造一个温暖、健康、绿色的“家”。

三、碳排放交易下CO2减排价值

在全球号召节能低碳发展的理念之下,碳排放交易应运而生,其始于经济学家的排污权交易概念,在目前的欧美地区非常的流行。从一般角度而言,碳排放交易做法,就是政府通过评估一个区域内的满足低碳需求最大碳排放量,然后将其设定为多个份额,每一块份额对应着一个碳排放的权限。根据市场的招投标与拍卖方式,政府会将之前分好的碳排放权限出让给企业或碳排放者,并且在二级市场进行交易。这种交易模式的根本,是有效的融合绿色发展的可持续化目标与经济利益,可以有效的推动企业的激励性、环保性发展,是一种双赢模式的交易。

作为当前国际碳交易机制之一,清洁发展机制对于碳减排与绿色建筑所实现的碳减排价值,存在着参考性的价格评估。时下,欧洲的CO2减排价值一般在8到12欧元/吨价值区间,伴随着市场环境、谈判情况与项目的差异,这个价值存在着波动性与不同表现。客观而言,CO2减排价值与碳排放交易将是从企业角度,最好平价绿色建筑经济效益的关键性内容,有利于更好的计算出投资效益比例,更明确绿色建筑所作出的环境效益。

四、低碳理念下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分析

“节能、低碳、环保”理念下,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往往是传统建筑的经济增加值与碳排放减少效益的和值表现。简单来说,就是要利用无对比法,来衡量绿色建筑在使用了绿色科技之后的经济效益,通过适合的经济评价参数与指标选择,即可横向的去对比没有采用绿色低碳技术的建筑的经济效益。期间,可以使用市场价值法来衡量建筑物的经济效益,就是用绿色技术的经济效益与没有使用绿色技术的经济效益进行差额计算,将其作为环境价值的计算方式。

节能低碳理念下的绿色建筑经济费用,主要涵盖一次性投资费用、委托人成本、运营费用以及残值,环境损失价值等等,包括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两个方面。从效益角度而言,绿色建筑的直接效益主要指绿化面积、价值回收与资源利用等。基于节能低碳理念,绿色建筑的直接效益可用于先进技术的使用,而后计算节约的能源与资源之和。绿色建筑的间接效益,主要体现于积极向上的生活环境与为社会其他成员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一方面包括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环境改造,另一方面是对空气净化由于氧气排放的效益计算。衡量间接效益,可以采用替代市场法与机会成本法。后者是指在绿色建筑开发阶段,为了确保未来环境效益所得的净效益值;前者是指借助周边地区房产及其他商品服务市场的信息,透过见解的评估环境质量变化,而得出最终所得的变化损益结果。

绿色建筑的设计与发展,将为现代和谐社会的进步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在经济效益获得稳定发展的同时,绿色建筑更符合了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在近期中国房地产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各个开放商可以尝试性的认知并接触绿色建筑,推动其发展壮大,为消费者谋求更多福利。

环境分析小结范文3

【关键词】新媒体 硕士生 社会心态

硕士生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的社会心态,不仅有利于硕士生自身的健康全面的发展,对于国家、社会、家庭也意义深远。硕士生的社会心态是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现实的内心表达,培养其正确的社会心态将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新媒体环境下硕士生社会心态表现

(一)对于网络世界过度沉迷

新媒体的灵活性和虚拟性使得硕士生在网络空间时,行为受到的约束比现实中小得多,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硕士生可以自由地发表观点。微博是新媒体的典型代表,它具有着一般媒体共同的特性,在这平台大家可以平等交流与沟通,它不仅缩小不同行业的距离,而且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形成与稳定。[1]但是,由于硕士生对于虚拟世界的过多依赖,导致他们在现实生活的人际关系非常单一与冷淡,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问题时往往不知所措,甚至会造成人际关系危机。[2]

(二)过分轻信夸大不实的报道

新媒体每天都捕捉来自各个领域的消息与事件,且其习惯对事件进行过度夸大,这对硕士生心理造成了冲击。恶性食品安全事件,使得硕士生对食品安全失去信心,以及在道德与诚信方面的价值观产生了不满,阻碍了其健康的社会心态的树立,这将影响到国家的整体综合素质与道德力量,以至于影响到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与形象。此外,新媒体关于就业难的过分夸大,导致硕士生不良就业心态,对于学术研究失去积极性,促使人生迷茫和思想彷徨,甚至可能滋生偏激行为。

(三)对西方价值观盲目崇拜

西方国家利用新媒体对硕士生社会价值观进行西化,催使社会价值观上趋向于西方。硕士生是学生群体中一员,与社会接触有限,易被新媒体传达的一些表面现象迷惑,从而迷失正确的社会心态。[3]在新媒体的搭建的平台上,很多外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渐渐渗透入我们日常生活。他们过度把外国文化给神化,这是国家归属感与民族认同感缺失表现。硕士生作为国家未来中坚力量,应当理性面对外国文化融合现象,积极养成民族自豪感与认同感。

二、新媒体环境下硕士生社会心态原因分析

(一)新媒体化下催生现实人际关系困境

新媒体下的虚拟生活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另外一种生活形式,它在一定范围内培养和塑造着人们的心理和精神世界,并积淀在其内心深处,加强或改变着生活模式和心理倾向。新媒体环境下催生的符合青年群体自身特点的文化,它包含双重特征:一方面是积极正面的主流文化,它是形成积极社会心态的基础;另一方面是偏离主流文化的新文化,使得传统文化渐渐被分解与改变。在积极与消极影响的博弈下,大家往往易入误区,使硕士生产生不良的社会心态并陷入人际关系的困境。

(二)新媒体环境强化消极自我暗示

新媒体给硕士生带了更多方便接触到社会的途径,尽管这是个好的方式,但是一些夸大的报道,往往给其心理上的震撼。新媒体时代相互交流性强和信息传递速度快,硕士生通过新媒体进行自我暗示的机会增多,他们选择自我暗示的参照对象和比较范围增多,这进一步拓展了他们进行群体交流沟通质和量的度,促进其在不断地信息交流中形成各种社会表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社会比较从而得出结论。面对片面的结论,硕士生们习惯于消极地盲目地自我暗示,以此形成各种复杂矛盾的社会心态。

(三)新媒体环境下价值观冲突及群体心理特性变化

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积极与消极的价值观在新媒体平台上相互交融与碰撞,使硕士生陷入多元化价值观矛盾中,这成为消极社会心态产生的深层原因。新媒体平台上,许多的信息传播表现出不确定性和无屏障性,时常地冲击着硕士生的思想观念,导致青年的价值决择和价值判定的困难。尤其是西方的、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它们在新媒体网络领域中传播,导致硕士生群体的价值观受到巨大的冲击和排斥,乐氐赜跋斓贝硕士生社会心态。[4]

三、新媒体环境下硕士生社会心态消解策略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

新媒体已成为信息传播基本平台,是当代硕士生信息发接主要渠道。党十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是价值诉求标准,通过对硕士生进行精神激励、情绪疏导等调节机制发挥作用,促硕士生养成好社会心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硕士生社会心态调节起内在渗透作用,它规范着硕士生社会心态性质并引其发展趋势,指导其社会心态向着社会主流意识方向发展。因此,要利用新媒体深入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硕士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先进思想来充实自己,用正确理论来优化自己,从而形成积极社会心态。

(二)学校加强心理疏导

学校有教书育人宗旨,应对硕士生进行有效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从而培育硕士生良好社会心态。关于硕士生社会心态指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校的辅导员群体应在进行心理疏导时从硕士生心理特点切入,传播更多的积极健康正面的信息,让他们树立健康社会心态。第二、学校要善于观察新媒体发展的态势及对于硕士生心态产生的效应,准备好事前的预防工作。第三、学校应当积极鼓励硕士生们到社会中进行调研与社会实践,真正地了解社会情况,自我矫正之前错误的看法,自觉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自身新媒体素养提升

新媒体是个自由与平等的领域,可以允许你自由言论。在这价值观多样复杂时代,硕士生更需要不断提高新媒介使用素养,这是促进硕士生社会心态调整的根本途径。硕士生应认真推敲新媒体传播信息内容,学会更加理性面对各种新媒体信息,不断提升自身在网络空间中屏蔽不良信息的能力和正确的判断力,进而提高自身对于网络信息的驾驭技能。同时,青年要提升新媒体的使用与维护能力,培养理性成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对是非有明确的认识与判定,能较为理性地参与新媒体信息的分享与传播,约束自身不正确地新媒体的使用行为,坚持道德标准、网络伦理。

参考文献

[1]甘乐.2011年中国青年的社会心态[J].当代青年研究,2012.

[2]杨蔚.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心态引导与培育探析[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

[3]朱耀斌.思想政治工作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规律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1.

环境分析小结范文4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临床路径; 护理成效; 患者满意度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8.030

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进步,关节置换手术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全髋关节置换术已成为治疗髋关节疾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对关节的功能障碍和畸形进行纠正,使关节的运动功能得到恢复及改观[1]。而临床路径主要是依照患者的病情或手术方法而制定出的一种特定的治疗模式,并依照临床路径表的流程安排进行标准化的治疗和护理,形成统一的治疗及护理模式[2]。本文将2010年1月-2011年7月本院共对40例全脆关节置换术患者采取临床路径的方式进行护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总结其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1年7月在本院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40例,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各20例。其中,女18例,男22例;年龄为32~78岁,平均年龄为56.21岁;股骨干陈旧性骨折12例、股骨颈骨折10例、骨性关节炎8例、无菌性股骨头坏死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6例。术前均有明显的临床病症,如:腕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跛行、肿胀、甚至难以行走等,入院后所有患者均采取了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办法,即疾病知识的宣教,对肢体活动功能进行指导,嘱咐家属协助护理等。实验组采取科室统一制订安排的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以时间安排为横轴,以入院后的检查、诊断、治疗、用药、护理、功能康复、活动、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出院指导等为纵轴,展开针对性的护理,并制订出护理的日程流程安排表,以时间作为主要标准,定时的执行护理任务安排,并详细准确的进行记录。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PEMS 3.1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临床路径对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的影响 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患者,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2.43±0.18)d,平均住院费用为(2986.20±468.39)元;而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5.64±4.36)d,平均住院费用为(3898.64±589.23)元;两组相比较可以看出,实验组整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2.2 临床路径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理质量相比较,实验组术后首次功能锻炼的时间为8.45 h,只有1例患者产生并发症;而对照组术后首次功能锻炼的时间为13.65 h,有5例患者有并发症产生。由此,看出实验组的护理质量大大高于对照组,临床效果显著。

2.3 临床路径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实验组20例患者对临床路径的满意度调查为:满意者14例,较满意者5例,不满意者1例,患者满意率95%;对照组对临床路径的满意度调查为:满意者12例,较满意者6例,不满意者2例,患者满意率90%;实验组比对照组满意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临床路径有效控制了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临床路径具有较为严格的时间安排和工作程序,贯穿于患者从入院至出院的每个环节[3-5],临床路径可以使患者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各项治疗、检查及护理,大大减少了术前的等待时间,对无用的住院时间进行了控制,在节约医疗资源的同时,患者的经济负担也得到了减轻。

3.2 临床路径提高了护理质量 通过对患者展开临床路径的护理,定时的对实验组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心理辅导、生理准备、康复训练、术后康复训练等,这样有利于患者早日下床活动,使术后的卧床时间明显得到缩短,同时还采取了适当的药物护理措施[6]。结果表明,采取临床路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有效减少便秘、尿潴留、肺部感染、压疮下肢静脉血栓等各种并发症。

3.3 临床路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采用临床路径进行护理,使护理服务趋于一致性,加强了医护人员的沟通,明确了每一位护士的职责,也明确了医生与护士的合作分工,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协调能力,合理引导护理人员根据路径表的时间和内容进行工作安排,实现人性化的服务,患者也更容易接受,并对其产生信任感,有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在保证患者早日康复的同时,其满意度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以实现护理的程序化、规范化、流程化、合理化,让主要的病种都可以依照特定的流程进行具体化的护理,可以对有关的护理行为进行规范、干预和控制,减少了医疗护理工作的随意性,有效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浪费,降低了医疗成本,还可以使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表现的更为专业,使医疗护理工作更贴近患者的心理,使护理服务的品质不断得到提高,进一步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有效提高护理工作的工作效率[7]。

参考文献

[1] 唐永利,张国惠,陈洁,等.临床路径护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疗效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1,8(8):1584-1585.

[2] 林燕,彭凌,陈建芬.临床路径在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整体护理中的应用[J].中医正骨,2009,21(1):70-71.

[3] 王文阁.临床护理路径在髋关节置换围术期中健康教育的评价[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0(17):4069-4070.

[4] 罗晓梅,张映芬,陈尔.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改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J]. 护理研究,2010,23(33):3032-3033.

[5] 杜桂珍,刘雁,张劼,等.临床路径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09,7(9):40-42.

[6] 张晓雨.全骨宽关节置换术后50例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1,6(9):115-116.

环境分析小结范文5

关键词:教育环境;高校;计算机教学;有效性;结合

随着社会发展和计算机技术革新,计算机相关应用遍及各行各业,社会各界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与此同时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高院计算机教学状况和计算机技术相关人才的培训能力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1]。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能够影响和决定教学质量与方向的各方面关键要素的变化,形成了当下的高校教育环境。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断发展进步的持久动力,高校承担着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责任,其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等要不断适应教育环境的要求。对于当下高校计算机教学来说,为学校和社会培养输送人才的同时,也面对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既可能包含有传统问题,也会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但是,挑战的存在也同样意味着机遇的到来,结合当下教学环境对高校计算机教学方法进行有效性的探索和分析,不断更新“硬件”与“软件”,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体系,建立更广泛、更深刻的的学生认知与理解基础等等是提高高校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性尝试。作为一名高校计算机教师,结合当下教学环境对高校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性归纳总结如下。

1 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主动的学习相关学科知识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同时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得到增强进而提高学生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但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剖析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更好的形成有针对性措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传统教师主导学生学习的教学观念并不能很好的促进学生学习。一方面来讲,就现代受教育群体而言,自我意识比较强,教师过多的参与学生学习过程,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一种抵抗和消极情绪,不利于学习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学生对于一些问题或知识点缺乏亲身的参与和思考导致理解和认识不够深刻;另一方面,教师减少在学生学习中所占比重,以“灵活式、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培养自身对高校计算机的认知与理解能力,建立自身的思维模式和知识构建体系,从而能够以更加良性的循环来推动学生进步。

2 结合当下互联网时代特点及内容,与教学相融合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人民生活,人们对于互联网并不陌生,其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形成了一种产业链。高校作为人才进入社会的最后一站,肩负着重大责任。其计算机教学需要结合当下互联网时代特点和内容,与教学相融合才能提高教学的实际作用和意义,从而对学生今后毕业进入社会的就业也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在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之上,对于当下互联网的拓展及应用要引起注重。例如各种知名网站如淘宝、京东、苏宁易购等的经营模式可以通过分析和研究,学习互联网经济下的一些运作方式。

3 着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高校教学学生的基本应用技能培养中高校计算机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教学的方式、内容、层次和结构的实施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综合能力。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在高校计算机教学要求上更加注重了对高校计算机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应从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方法以及教学内容和目标入手,不断的提升和完善高校计算机教学水平,从而满足新形势下向社会输送计算机人才的供给量[3]。当今社会,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已经毋庸置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即使学生综合能力的一部分,而是今后步入社会、融入社会进而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一个重要条件。对于高校计算机教育来说,既要奠定学生的计算机学习理论,也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一套适合于自身情况的有效学习方式的同时发掘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新模式。

4 坚持“硬件”与“软件”相配套,共同发展、作用于学生学习的办学理念

高校计算机教学既需要国家和学习的重视和投入,通知物质帮助提高“硬件”设施水准,为学生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物质保障。而“软件”的提升同样不能被忽视,结合当下教育环境,高校计算机“软件”包括:教育软件与平台、教师教育观念、社会形势的主客观认知能力及标准、专业特色及文化理念等等。高校计算机“软件”的内容是建立在高校文化软实力基础之上结合自身特征不断延生和发展的。通过坚持“硬件”与“软件”相配套,共同发展、作用于学生学习的办学理念,能够促使高校计算机教学更加全方位的健康发展,为培养综合型高素质人才提供正确的方式方法和发展方向。

总之,为提高高校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性,需要结合当下社会环境的各方面关键要素作用于的教学环境来进行有效的理解和分析。教育符合当下教学环境的客观要求,并且适应于这个客观要求,才能从根本上为高校计算机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保障与发展方向。对此,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其中、建言献策,为高校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性开展谋求更好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张爱香.高校计算机教学状况浅析[J]. 中国科技信息,2013(09).

[2]李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文学教育(中),2011(09).

环境分析小结范文6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半髋关节置换术;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疗效分析

随着全球老龄化加剧,高龄患者的健康安全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就高龄患者出现股骨颈骨折这种病症而言,发生这种病症的患者在全球有55%超过80岁[1],同时,一旦有此病症出现,高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都很高。故本为对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做出了分析,采用半髋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对两种手术的疗效做出了分析探讨,现分析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13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有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76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8.9±6.8)岁,所有患者病症均为新鲜股骨颈头下型骨折和经颈型移位骨折,且都有不同的并发症,高血压患者有72例,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有12例,有41例的患者有糖尿病,45例的患者有慢支肺气肿,30例患者患有脑血管疾病,多数患者有2种或2种以上的并发症。把13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65例,对照组6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并发症等无明显差异,以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很好的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的患者的治疗,均在术前做好了手术准备,均在患肢皮的牵引、相关化验等措施之后行硬模外麻醉,后外侧入(Gibson)路。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对照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后1d两组患者采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药物使用时间由医师控制。

在术后的护理中,所有的患者均行硬膜外腔留管镇痛治疗,并且维持48h负压引流,在术后2d,由护理人员辅助患者坐起,指导患者进行卧床的恢复训练。术后7d,由护理人员协助患者下床,然后指导协同患者做行走锻炼。其次,在术后护理中,注重患者的饮食控制、保证患者的营养支持,且对水电解质紊乱进行纠正,控制血压血糖等辅助治疗。

1.3随访调查

患者出院之后,我院则实行了6个月~1年的随访调查,通过随访询问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主要是针对髋臼磨损、髋部疼痛和松动等并发症做随访调查,从而为远期治疗疗效提供参考。

1.4疗效评定

对于患者的生活治疗的评定,我院则按照Harris功能评分[4]进行评定,对于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并发症、术中失血量等数据行统计学分析。

1.5统计学处理

两组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

2、结果

经Harris评分显示,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2.9%,对照组的优良率为48.1%,观察组的疗效评分高于对照组,P

从两组患者出现术中并发症来看,观察组有1例患者出现术中并发症,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术中并发症;从住院时间上看,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6.2±3.1)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7.0±3.4)d,观察组患者出现术中并发症以及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对照组相比较,两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从术中出血量来看、手术时间和引流量来看,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95.9±13.2)min,术中失血量为(350.5±82.5)mL,引流量为(211.9±76.6)mL,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85.2±9.7)min,术中失血量为(262.6±55.7)mL,引流量为(103.5±35.1)mL,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引流量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

根据随访调查的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并发症有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1%,对照组有2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40.0%,观察组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

3、讨论

就高龄股骨颈骨折这种病症而言,利用关节置换手术,那么可以使得患者的骨折得到根本性治疗,可以对患者股骨头缺血或坏死等情况做根治。对于半髋关节置换术而言,这种手术一般不会造成髋臼中心性脱位,由于高龄患者是患者群体中一种较为特殊的群体,高龄患者生理功能一般都有很多衰退,患者无论机体储备还是代偿能力,其都有显著的下降,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容易引起肺炎、褥疮等症状,故运用半管关节置换术比较适合耐受低、身体状况差的高龄患者。但是,就远期疗效而言,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更好一些,在本文的研究中,经患者出院后的随访调查显示,观察组的并发症有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1%,对照组有2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40.0%,这些数据说明半髋关节置换术对患部的稳定保持不够长期有效,从而引发患者的髋臼磨损加重,故其预后不是很理想,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只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且对患者的治疗优良率达到92.9%,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更值得肯定。此外,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和引流量都高于半髋关节置换术,这说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实施流程更为复杂,手术实施对医生的要求也就更高,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长期疗效也更好,因此,对于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应该根据患者的耐受和体况来决定手术的选择,若患者的耐受高、体况较好,采用去昂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 吴小军,陈秋生,廖永德等.半髋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比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21):3163-3164

[2] 吴小军,陈秋生,廖永德等.半髋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30):516-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