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数学重要章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数学重要章节范文1
一、错题集的种类划分
高中阶段数学课程的检验方式主要以随堂考试为主,通过分数的高低简要判断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错题集的操作形式就是在作业中、在考试中产生,通过将学生每一次的错题加以归纳整理,引导学生在对错题的定向研究中寻找自己的知识漏洞,帮助学生学习.依据操作方式的差异,高中数学错题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以时间线索为主导的错题集.主要是针对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不同阶段的错题收集.这种类型的操作方式,主要是将学生的错题进行全面整理,但会面临主题不突出、缺乏系统性的弊端.2.以课本章节为主导的错题集.该类型的操作方式,以课程章节为主导,相比较于时间型的方式更具系统性,在分类整理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帮助学生进行新旧知识之间的无缝对接.3.以错题类型为主导的错题集.这种分类方式主要以错题的原因为线索进行整理.比如说,粗心大意与知识点不理解的分类,帮助学生快捷地弥补知识漏洞.这种收集方式,主要是立足于对时间型与课本章节主导型为基础的操作分析,使用更加方便,一目了然.
二、建立高中数学错题集的意义
建立高中数学错题集,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首先,错题集是提高高中数学学习效果的指导方法.通过对错题的整理分析,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思维特性,了解常见的错题形式,对于纠正自己不恰当的思维方式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同时,在对错题的分析中,可以提高学生认真审题、了解题目意图、分析推敲等能力.
其次,建立错题集是帮助学生对数学课程查漏补缺的重要形式.在多次的考试后,倘若学生没有对错题进行及时地归纳整理,会随着时间的延长导致学生遗忘犯错,以至于学生出现同一类型的错误多次重犯的状况.建立错题集,能够弥补这一漏洞.在错题的整理中,学生形成对数学课程学习的参考依据,在二次检查中查漏补缺,提高解题能力.
最后,错题集是帮助高中学生寻找数学学习规律的重要参考依据.建立错题集,能够帮助学生了解重点内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后复习,寻找数学课程的学习规律,在化繁为简的过程中简化解题思路.同时,建立错题集,节约了学生的学习成本,避免了单纯的题海战术所带来的压力.在对错题的集中复习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三、错题集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具体应用
高中数学重要章节范文2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三角函数 学习能力
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曾就教师的功能和作用,提出了“解疑释惑明智”的精辟阐述。学生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对象,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的开展,其根本目的在于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教育实践学指出:“不同阶段学生个体,其学习能力要求各不相同,一般呈现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特点,学习能力要求会发生与时俱进的变化。”这就决定了高中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中,首先应根据新课改要求及学生学习实际,确定学生应掌握的学习能力,然后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锻炼和培养高中生的学习能力。三角函数章节是高中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分支”之一,高中生在学习三角函数知识点内容、解答三角函数问题案例、研析三角函数综合问题进程中,学习能力水平得到有效锻炼和培养。下面我结合三角函数章节教学活动,对高中生探究实践、创新思维、反思评析等方面学习能力培养进行了论述。
一、提供探析三角函数案例时机,培养高中生实践探究能力
动手操作,实践探索,是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提高素养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方法。探究性技能型人才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紧缺人才。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对高中生探究技能的培养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忽视探究性教学活动,轻视探究能力的培养,学生缺少探究实践的锻炼实际。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应将探究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师在三角函数教学活动中,应该抓住三角函数的教学重点和学习难点,设置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案例,提供学生探析的锻炼实际,让学生在自我探究和教师指导中实现探究能力的有效培养。
如在“三角函数的图像”知识点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三角函数图像的性质内容,在新知教学环节后,向学生设置了问题:“函数y=2sinx(■≤x≤■π)与函数y=2(x∈N)的图像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S为多少?”此时,教师让学生自主进行探析问题活动,学生分析问题条件后认为:“本题应先画图,再根据三角函数的对称性,将封闭图形进行切割,拼凑成规则的图形求解,根据对称性知,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实际为一个矩形的面积,从而求得图形的面积为4π。”此时,教师向学生指出,设计正弦型函数、余弦型函数图像的问题,应首先要在脑海中浮现出正弦曲线、余弦曲线,其次正确地画出所需要的部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达到由形求数的目的。这样学生在自主探析三角函数的过程中,借助于教师的有效指导,探究实践能力得到有效锻炼,探究技能得到有效提高。
二、设置发散三角函数问题案例,培养高中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角函数章节作为高中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构建“要素”,它既是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正反函数的有效丰富和延伸,又是与高中数学其他章节之间有密切深刻的关系。数学内容的发散性特征同样在三角函数章节有着显著的体现。创新求异的思维能力,是学生智力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高中数学教师在三角函数章节教学活动中,应该抓住该章节的发散性特征,在问题案例的设置上多设置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的发散性问题案例,引导和指导学生开展思考分析活动,让学生在多样性的解题过程中,思维能力有效提高,智力发展有效进步。
如在“三角函数正弦运用”问题案例教学中,教师在该问题案例的教学基础上,采用一题多变的形式,针对高中生在上述解题活动的实际情况,设置了“在ABC中,已知A=45°,B=60°,a=42cm,解三角形”,“在ABC中,已知B=45°,C=60°,a=12cm,解三角形”,“已知ABC中,sinA∶sinB∶sinC=k∶(k÷1)∶2k(k≠0),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等问题案例。高中生在解析一题多变的问题案例中,对该问题案例解答的活动能够更灵活,思考分析该类型的方法能够更明晰和富有条理性。
三、开展辨析三角函数解题活动,培养高中生反思评析能力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总是在不断的总结、反思、提升进程中获得学习能力的提高和进步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总结辨析问题的活动,不仅是教师应该所担负的责任,而且是学生所具备的责任。高中数学教师在三角函数问题解答过程中,应将反思辨析问题案例作为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根据学生解题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设置某一问题案例的解答过程,采用教师评价、生生互评等形式,开展评价辨析三角函数问题解答的活动,让学生在有效辨析解题过程中,有效提高反思能力、评价能力。
如在“求f(x)=■+■sin■的最大值及取最大值时相应的x的集合”问题案例活动中,教师在学生解析该问题案例基础上,针对以往学生解题中存在的易错之处,设置如下解题过程:
解:(1)①■sin2x∈(0,1)sin2x∈(0,2),2x∈(2kπ,π+2kπ)(k∈Z),
f(x)定义域为(kπ,kπ+■),(k∈Z).
②x∈(kπ,kπ+■),(k∈Z)时,sin2x∈(0,1],
■sin2x∈(0■],log■(■sin2x)∈[1,+∞),即f(x)值域为[1,+∞).
③设t=■sin2x′t,则y=log■t;y=log■t单减为使f(x)单增,则只需取t=■sin2x,t∈(0,■]的单减区间,2x∈[■+2kπ,π+2kπ)(k∈Z),故f(x)在[kπ+■,kπ+■](k∈Z)上是增函数。
(2)f(x)定义域为(kπ,kπ+■),(k∈Z)不关于原点对称,f(x)既不是奇函数又不是偶函数。
(3)log■[■sin2(x+π)]=log■(■sin2x),f(x)是周期函数,周期T=π.
高中数学重要章节范文3
关键词: 类比思想 高中数学 学习方法
一、类比思想及其与高中数学学习方法的关系
类比思想是一种基本逻辑思维,它是将属性上接近或相似的事物进行比较分析并从中总结出类似事物方法和规律的一种思维方式,类比思想在科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类比思想也是一种高中数学学习方法的重要指导思想,学生采用类比思想能够将复杂问题简单化、陌生问题熟悉化,以及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说来,就是针对高中数学的章节、知识点和题型进行对比,将问题落实在具体章节知识点和具体的解题案例中,从而找出其共性并融会贯通,以通常普遍的解题规律去应对新题型新问题。
二、基于实证分析的类比思想在高中数学学习方法中的作用分析
根据对类比思想基本内涵及其与高中数学学习方法之间关系的分析,在对大量利用类比思想进行高中数学学习的成功个案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类比思想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及其实证案例如下面三个方面所展示。
第一,类比思想可以帮助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由浅入深、有具体到抽象地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比如在高中立体几何的学习阶段中,对于点线面知识点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具体事物进行抽象以形成点线面的概念,例如对于平行公理和空间中直线之间的关系类型,以及从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的转移中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在学习函数的性质时,让学生学会根据函数的图像来分析函数的各种属性如周期截距及增长趋势等,并且用函数的观点来理解方程、不等式,以及数列;在复数与实数的四则运算中了解复数运算与实数运算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点,以及是复数的什么属性导致了这些算法上的区别。
第二,类比思想可以帮助学生将不同的表面上零散的知识点和模块贯穿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统一整体,从而开阔解题思路和办法。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函数是周期函数的证明问题,这部分题目一般以复合函数的表达形式出现,但通过具体分析可以看出其是由基本的周期函数经过四则运算的形式出现的,因此这类题目的任务就是要寻找其中隐含的基本周期函数,并找出这些基本周期函数经过四则运算后其基本属性的变化情况,进而做出是否是周期函数,以及周期是什么的求解和证明;另外,在求点的轨迹变化时也是运用类比思维的一种典型情景,点的运行轨迹题目是几个函数或方程的一个综合问题,利用基本的函数形式和方程进行类比可以快速准确地解决这类题目。
第三,类比思想可以帮助学生在高考中节约考试时间并提高解题效率和水平。以2006年全国高考题的一个对于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考查,其要求将此二维空间中的定理扩展到三维空间来研究三棱锥侧面面积与底面面积之间的关系,如果学生能够采用类比思想进行积极的思考,不难得出三维空间中三棱锥的底面面积的平方等于三棱锥三个侧面面积的平方和;另外对于集合元素之间的关系推理也是能够采取类比思想进行快速准确解题的典型题目之一,元素与几何之间的属于或不属于关系、集合与集合之间包含、包含于、相等之间的关系是现实中整体与部分关系的一个表现。
三、高中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类比思维的建议和对策
根据类比思想及其对于高中数学学习的作用和意义的阐述,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如何运用类比思想进行思维和创造性解题案例分析和应用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加强对于学生类比思维的培养和运用。
首先,将高中数学中关键知识点进行属性分解,从而形成类比思维的基本元素,将这些基本元素进行对比分析。这是进行类比思维的前提,只有找到类比思维所赖以进行的类比基本元素,接下来的步骤和方法才有基本载体。相关研究显示,该步骤对于类比思维培养的贡献率在54%以上;其次,针对关键知识点进行典型案例的选取并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将典型例题中包括的思路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解剖,以知识点带动关键题目案例的选取,应用典型案例挖掘和分析关键知识点,是类比思维正确实施和推行的关键步骤。相关研究显示,其对于高中生类比思维培养的贡献率在22%左右;最后,经常用类比的思维和方法进行知识之间的连串和梳理,这是类比思维培养的一个日常行为,即它是类比思维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一个常态。相关研究显示,其对于高中生类比思维的培养贡献率在14%左右。
四、总结
本文分析和探讨了类比思想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应用问题,类比思想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手段,特别是在高中数学阶段的学习中,具体来说类比思想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贡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在本文最后,围绕着高中数学学习中类比思维的培养和形成提出了建议和对策,主要从案例选取、类比点要素分解及知识点梳理三个方面进行考虑和着手。
参考文献:
[1]吉亚东.要正确使用高中数学教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3.
[2]张丽伟.如何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提问[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3.
[3]刘志勇.让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3.
[4]赵宪庚.高中数学新型教学方法初探[J].魅力中国,2010.9.
[5]杨成铁.高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1.
高中数学重要章节范文4
关键词:高中数学;反思性学习;思考;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437(2015)02-0043-01
古人有很多关于反思的记载,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吾日三省吾身”等等。反思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经常使用的,如果我们对做的每一个决定、每一个行动,说的每一句话都常进行反思,那么就会做得越来越好。在高中数学学习中,通过反思性学习对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培养空间思维能力都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1 反思性学习对于高中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高中数学的反思性学习,就是学生对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主动的思考,比如思考数学抽象的知识概念、数学问题多种方法解答、各种做错的数学题等等,学生通过举一反三的数学反思性学习,就能很好地掌握高中数学的解题方法、思路、途径。通过对数学反思性学习,学生一方面能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另一方面能让学生养成对数学问题探究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这对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非常必要的。
2 高中学生在数学反思性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如今,在高中数学反思性学习中,学生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反思性学习意识较弱,甚至可能缺乏反思性学习的基本概念。
(2)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会反思,但是反思水平不高,不清楚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反思。
(3)学生对数学反思性学习的主动性差,多数时候是被动地进行反思。
(4)学生对高中数学反思性学习之后,没有对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导致在以后会出现同类型的问题,这就使得数学反思性学习效率不高。
3 改善和提高学生应用反思性学习方法的策略
为了提高学生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和提升学生高中数学整体水平,一方面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进行反思性学习,另一方面需要学生自觉地培养反思性学习思维习惯。笔者就立足于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举例阐述教师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以及学生又如何主动提升自身的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
3.1 立足于课本内容,进行课前预习反思
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主要是学习集合与函数概念相关的内容,每一个小章节的内容都是循序渐进地过渡,在学习中不能操之过急,一定要把每个知识点吃透、熟悉。教师可以在授课之前,提出一些问题,比如:集合的定义是什么?集合有什么特点?集合种类有哪些?函数的概念是什么?函数的表示方法有哪些?等等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先对将要讲授的内容进行全面的预习。而学生自己在课本中找寻回答老师问题的答案,同时还要在预习中对不理解的知识点进行记录,以便能在课堂中认真听老师讲解,或者向老师提问。预习对于数学反思性学习是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3.2 带着反思性心态听教,不断地修正对数学知识的认识
学生在课堂中,要带着思考去听老师讲解的课本内容,当发现老师的讲解和自己之前预习的认识有偏差的时候,首先要马上记录下来,然后等到老师讲解完相关知识点时再去询问老师。例如,当听到老师对函数概念的讲解是f:AB,x∈A,即是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由于函数是比较抽象的,所以理解起来相对比较费劲。学生可以对老师对函数的讲解持质疑的态度,并结合自己对函数的理解,不断地一点点消化函数的概念。其实在听课的过程中,学生的反思性学习心理过程是这样的:对数学知识的求知认真听老师对知识讲解质疑态度反思自身对知识的理解修正对数学知识认知。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反思性学习心理过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领悟数学知识。
3.3 完成测试或习题后及时反思,巩固所学的知识
高中数学重要章节范文5
关键词: 高中数学作业 结构调整 设计 批改 反馈
高中数学作业是数学学习的主要活动之一,它是发展数学思维、开发能力的数学实践活动,是师生交换信息的活动平台。下面就高中数学作业的结构、设计及批改等进行探讨。
1.高中数学作业的结构调整
高中数学的学习以自主学习为主要学习方法,以探求数学思维为主要目的,以寻求数学思想、掌握数学方法为主要目标。因此,数学作业以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为前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根本。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今升学考试压力的作用,使得学生作业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与素质教育极不相符,学生作业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学生见到作业就畏惧,不敢面对作业,所以数学作业改革势在必行。
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作业形式有多种,首先是自选作业。教师按教学单元提供大量的数学巩固性作业并提出一个每天完成作业的最低量的要求,让学生自由选择完成。这样既能尊重学生的选择,又能改善作业效果,学生也能享受到做作业的主人的快乐。再次是分层矫正作业。教师在一个教学单元结束时进行“单元过关测验”,根据测验结果将学生分成“合格”和“需提高”两个层次给出分层矫正作业。它有利于学生在教学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学会自主选择作业,而矫正作业的分层次要求,有利于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风气,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是自编“测验”作业。在每章节结束时教师指导学生以作业形式自编测验题。教师指导学生学会章节知识内容的整理,逐步在题型与内容上建立联系。每次编题后要求学生提交章节知识内容整理、测验卷和考查的知识点等成果。学生在编题过程中能够学会知识的归类和整理,重现知识的运用过程;编题后能够增强自信心和成功意识,愉悦身心。最后是研究性作业。它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辅导下,学会收集整理材料,教师给出数学学习范围,学生自主选题,探求数学新思维寻求新的突破,及时形成反馈意见,得出新成果。研究性作业是综合的专题学习,学生在驾驭专题学习中容易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它的时空广阔,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生广泛搜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能够发挥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高中数学作业的设计
高中数学作业的合理设计,有利于学生进行正常的数学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重视作业的设计。然而设计作业并非易事,要让作业发挥最大的效益,教师必须总结一定的方法。设计作业时应注意一定的原则:作业要体现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教学单元目标、课堂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练习能进一步巩固知识,使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对学习难度较大的内容,教师设计作业时应侧重于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上。对学生易接受、知识连贯性强的内容,宜设计有关开发智力、提高思维能力的作业。这样既能保证让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也能让他们在体会成功喜悦的基础上发展他们的智力。针对教材和学生实际,教师要精选设计作业题。困难性作业应是学生在熟练掌握“双基”的前提下才能完成的,如果是多数学生都能完成的就可以设计,也可以根据学生水平的不同把学生分成两组或三组,分类布置作业,还可在布置作业同时,布置适量选做题,按量力性原则因材施教,使作业效果更为有效。分层作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尽到最大的努力完成作业,它并不是降低教学标准而是释放学生的最大潜能。有代表性、典型性、关键性的作业不要认为学生做过就过关,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一定程度的重现性作业,才能保证学生获得牢固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但重现并不等同于机械的重复,要注意作业数量适当、难易适度、题目的新颖,让学生乐意完成。作业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要让学生有自我发挥的余地。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和能力,结合教材适当设计一些探索性作业,引导、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之间共同完成研究性作业。
3.高中数学作业的批改和反馈
批改作业是教师的必备能力,它是一项融知识、能力于一体的科学性工作,具有极强的技巧性。“全收全改”是长期以来被广大教师普遍采用的方法。教师通过全收、全批、全改,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对已讲授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安排后续章节的教学,知己知彼,备好下面的课。学生接到教师批改过的作业本,心里有种踏实感,觉得这次作业已被教师认可,从而期待着去完成下次作业。但是,“全收全改”要花费教师大量的课余时间,教师备课及课外辅导时间势必要减少。再者,“全收全改”工作量大,教师很难做到精批细改,不少人只是打“√”或“×”而已。这样学生只知道题的对错,而对错题的原因很难弄明白,从而失去了做作业应起的作用。
教师可用“全收半改”的方法。它是按学生的座位次序,以列为单位编号,单数放在一起记为A组,双数记为B组,每次批改非A即B,轮流进行,同桌两人中每次必改一人。“全收半改”,可以减轻作业的批改工作量,使教师有精力认真批改作业。在批改时,教师不仅检查答案的对错,而且要审查做题的思路、推导过程。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看学生做题方法是否对,还要看其方法是否好、是否巧。对于只收不改的另一半作业,教师在批“阅”时要建立学生作业档案,认真登记学生的做题情况,然后,由学生参照同桌的作业进行批改。这样,不仅教师批改作业的工作量减少了,而且使批改作业变成了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从而调动了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高中数学重要章节范文6
关键词:高中数学 良好心理 学习方法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我们广大中学生来说,高中阶段的数学,是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和升入高等院校继续学习的必要基础。从短期来说,在高考的考试中,数学所占分值较高;从研究应用来说,它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也是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基础。从个人发展来看,学好数学对于培养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形成理性思维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作为高中生,要善于养成学习数学的良好心理和学习方法。
一、认识高中数学的特点
高中数学是初中数学的提高和深化,主要表现为:
1.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初中数学主要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中数学就触及抽象的集合符号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图形语言等。
2.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转变。初中数学为学生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确定了常见的思维套路。而高中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内容的整体数量增多。高中数学课的设置内容丰富,知识面广泛,在高一、高二要学习完高中三年所有的知识内容,高三进行全面复习,并有数学“会考”和重要的“高考”。
二、学习高中数学的不良心理表现
1.松懈心理。高一阶段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不少学生进入高一后便认为高一学年不必太紧张,不妨先放松一下,这样就导致数学学习松懈,成绩停滞不前或下滑,继而影响其他学科的成绩。
2.焦虑心理。进入高中后,由于学习科目多,难度偏大,课程学习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同时有的同学认为自己的数学基础没有打好,怕影响高中阶段的学习,如不能及时进行心理自我调节,往往引起内心的紧张,忧虑和恐惧等情绪,从而导致了学生的焦虑。
3.自卑心理。有的同学认为数学很难,自己没有学习数学的头脑。同时对学习数学没有信心,有自卑感,他们对自己的学业,前途,未来没有希望,被动地学习,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学生学习成绩差,学习效率低下,甚至对学习自暴自弃。
4.畏惧心理。同学们对于高中数学的自卑心理进而可发展为对数学的畏惧,尤其表现在考试前或考试中,内心非常的紧张和恐惧,考试时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注意力不能集中,头脑模糊,有时一片空白,严重者还会出现大汗淋漓,头脑轰鸣,写不出字,甚至晕倒的现象。
5.应付心理。有的同学认为学习数学只是为了考试,今后如果不搞数学专业,那么数学几乎是没用;持应付的态度学习,认为只要进了大学校门,数学对付着能够及格就行。
心理上的偏差就会产生行动上的错位,行动上的错位必然不会产生理想的学习效果。所以,同学们应该正确认识关于数学基础不好会影响高中学习的问题。如果数学基础不理想,千万不要泄气,更不能有应付和放弃的想法。数学学科系统性很强,各学科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明确了这些,同学们应该把高中数学的学习当作新的学科来学,为高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习高中数学的正确心理和习惯
1.积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数学中培养兴趣是无比重要的。对数学学科产生兴趣同样靠我们有意识地培养。在学习数学时,要克服只为高考而学数学的功利思想,从数学的功效和作用、数学对人的发展和生活需要的高度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入手。比如,喜欢几何,可以多做这方面的题目,在解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思维方法,体会数学中蕴涵的美,体会数学学习的快乐,来带动其他章节的学习,从而培养学数学的兴趣。
2.培养勤奋、坚韧的学习态度。中学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抽象性较强的学科,数学题目浩若烟海,尤其是高中数学题都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同学们有克服困难和战胜困难的心理准备,要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勤奋坚强的品质。要吸收数学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思想,体会这些数学思想给我们的启迪。
3.形成自我学习模式。数学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靠自己主动的思维活动去获取的。在学习过程中,要遵循认识规律,善于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去发现问题,注重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不满足于现成的思路和结论,经常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从多侧面、多角度思考问题,挖掘问题的实质。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只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也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
4.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学习数学不能盲目地在题海中遨游,更不能就题论题,尤其是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应当注重掌握数学学习方法。
(1)课前计划和预习。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东西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既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2)课堂听讲和笔记。要重视教学过程,要积极体验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要把知识的来龙去脉搞清楚,认识知识发生的过程,理解公式、定理、法则的推导过程,改变死记硬背的方法,这样我们就能从知识形成、发展过程当中,理解到学会它的乐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3)课后练习题。对于课后练习重要的不在做题多,而在于做题效益要高。需要在做题后进行一定的“反思”,思考一下本题所用的基础知识,是否还有别的想法和解法,本题的分析方法与解法在解决其他问题时是否也用到过,这将大大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另外,就是无论是作业还是测验,都应把准确性放在第一位,通法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也是学好数学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