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的基本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辩论的基本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辩论的基本知识

辩论的基本知识范文1

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发表标志着政治经济学的诞生,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实现了价值史上的伟大变革。从经济学说史上看,重商主义被认为是经济学的前史,他们把财富的增加归结为流通领域贱买贵卖的结果: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第一次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他们第一次把价值的源泉归结为劳动,如威廉配第讲如果一个人在能够生产一蒲式耳谷物的时间里,将一盎司从秘鲁银矿采出来的自银运到伦敦来,那么后者便是前者的自然价格。但他们由于没有劳动二重性学说,不懂得生产资料旧价值的转移和新价值的创造是同时进行的,不懂得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转化为生产价格规律,所以,在他们那里很多范畴是混淆的,如上而的配第就将价值等同于交换价值或价格;斯密在价值上有三种规定:劳动时间决定、购买劳动决定、三种收入决定:李嘉图无法解决两人矛盾直接导致其体系的解体。在古典经济学之后,政治经济学发生分支:庸俗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庸俗经济学家提出供求论、生产费用论、效用价值论,到后来的经济学流派的边际分析、心理因素分析等都试图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一些新问题,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目的就是为资本家辩护。另外,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成为指导当时工人运动的圣经。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从创立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新的形势下,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一些国家经济体制的转轨,劳动的内容、结构、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再加上改革开放以来,学术和理论研究的政治环境宽松了,在价值理论问题上出现不同的意见和分歧。在活劳动是否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上,争论较大的是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是否能创造价值的问题,周天勇教授认为,一些智能化的高科技生产手段也创造和形成价值,主要是人工智能的一些自动控制系统在生产服务经营管理中参与价值的创造和形成。在物化劳动是否创造价值上,谷书堂教授认为,凭含有物化劳动的资本、土地获得利润和地租也是合情合理的。对于各种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上的作用,有学者认为劳动、资本、土地、管理、科技、信息等要素共同创造价值,尤以三元价值论为代表,认为商品价值是土地、资本、劳动的三元函数:也有学者认为信息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还有学者认为机器、设备也创造价值。这些不同观点的实质是对劳动价值论中劳动范围的界定存在差别。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前人劳动价值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其劳动价值论博大而精深。

1.价值的质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价值的质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对此马克思是通过分析商品开始的,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两种商品在交换中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即交换价值,它的确定不是由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从使用价值来看两种商品存在质的不同,能够交换成功是由于两者都是劳动产品,都凝结着相同的人类劳动量。例如,一袋米=3把斧头,从使用价值上看二者存在着质的不同,一种是食物,一种是工具,无法进行衡量和比较,之所以存在这样的比例关系依据就是因为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量,这种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就是商品的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的二因素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任何劳动从形式上有所不同,包括劳动的工具、手段、对象、结果等都不同,形成一个社会不同种的劳动分工,正是由于不同种的具体劳动生产出千差万别的商品体来。撇开形式上的差别剩下的就是劳动在内容上是相同的,都是人类体力和脑力的耗费。这种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就是商品的价值。劳动二重性学说是马克思的首创,从而克服了以往经济学家在价值上的缺陷。

2.价值的量

价值的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这里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主要是指生产工具,如现在制鞋都是人机器生产了,你再手工缝做,虽然你用的时间长,只代表你的个别劳动时间长,而不代表你的价值量大。这里的劳动强度主要指劳动的内含量,劳动强度大,单位时间内体力和脑力耗费就多,其价值量就应该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受到劳动生产率的影响,部门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呈反方向的变动关系,与使用价值量呈正方向的变动关系。个别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使得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劳动还有一个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分。简单劳动是不需经过特殊训练的劳动:复杂劳动是要经过专门训练的劳动。复杂劳动等于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到底等于多少倍这是在市场背后由商品生产者自发形成的。例如,一位软件开发商通过一年劳动能够创造并获得的价值量几万、几十万甚至更多,一位农民一年的收成只有几千元钱,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就目前来讲,农民的劳动还属于简单劳动,软件开发商的劳动属于复杂劳动,其中凝结着软件开发商的智力和创新意识,我们就不能单纯用一年的时间来衡量。

3.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必须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我们在市场上会看到价格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一台电脑的价格再降低也不会低于一支铅笔的价格,为什么?因为价格的变动以价值为基础。价格以价值为轴心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的决定因素只有一个就是价值,但价格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供求、竞争、地域、季节、国家政策,等等,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价格总是处在变动之中。随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价值规律转化为生产价格规律。商品的市场价格会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生产价格等于成本价格加上平均利润。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变化从理论上解决了李嘉图的两人矛盾之一,即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与价值规律的矛盾。

4.价值的表现形式及货币的产生

商品的价值自身无法体现出来,它要通过交换,其价值体现在其他商品体上。随着交换的发展,价值的表现形式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四个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当由金或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货币就产生了。所以,马克思指出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的职能逐渐完备起来。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最基本的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货币的出现使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转化为商品和货币的外部对立,马克思把商品转化为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跳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

三、劳动价值论的发展

劳动价值论,是政治经济学的基石,它的产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它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进步。

1.对生产性劳动创造价值的发展

劳动价值论创立于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时代,当时的经济生活主要发生在生产领域。马克思继承了当时斯密在生产性劳动的观点,认为只有生产性劳动创造价值,服务型劳动是不创造价值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原来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减少。今天产业结构调整新就表现在第一、第二产业劳动力所占比例下降,第三产业人数所占比例不断提高。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价值的本质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第三产业中服务业也凝结着服务人员的体力和脑力劳动的耗费,其创造的价值应给予肯定。第三产业中的保管、运输、包装等劳动是在直接生产过程的继续,增加商品的附加值也应属于创造价值的劳动。发生在流通领域的纯商业活动,在马克思那里被认为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产业利润,原来是处于产业资本循环中的售卖阶段的商品资本逐渐独立化出来就发展成商业资本,虽然对商人个人来讲会增加其价值量,但对整个社会来讲不增加社会价值总量。

2.关于科技、管理等劳动创造价值的新发展

传统上来讲,生产力有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又提出生产的五要素说,在传统三要素的基础上又加了一个科技和一个管理。科学技术和管理劳动不直接创造价值,它们作为一种渗透性要素会作用于劳动者,通过劳动者作用于劳动对象、劳动资料进入直接生产过程中,从而人人提高他们的劳动生产率。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创造价值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也能找到它的理论根据,即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区别。今天劳动的内容也在发生变化,体力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往往低于脑力劳动者创造的价值,特别是一些创新性劳动创造的价值更大,因为他们的劳动从性质上说属于复杂劳动,我们就不能用单纯的一个月、一年的时间来衡量。复杂劳动等于自乘的简单劳动,但到底等于多少倍是自发形成的各种劳动化为当作他们的计量单位的简单劳动的不同比例,是在生产者背后由社会过程决定的,因而在他们看来,似乎是由习惯确定的。

辩论的基本知识范文2

[关键词] 植物化学保护;多元化授课形式;引导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4-0079-03

0 引言

班级授课制是当今最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已经被大多数教育家论证,并在实践中证明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1]。从提高课堂效率、体现公平教育和实现规模化教育的角度,班级授课制有着自身的优势,然而其弊端也非常明显,最为突出的是教师更多地采用“灌输”式的授课方法,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探索性、创造性受到压抑,个性发展受到冷落[2]。为积极探索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和新机制,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的需要,本教研组以新疆农业植物保护专业大学3年级的专业骨干课《植物化学保护》为例,探索高校专业课程的授课形式改革,形成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及讨论等相结合的引导式教学模式,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气氛的形成和能力的培养。

1 植物化学保护课程的多元化授课形式

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授课形式多元化,包括课堂讲授、学生自学、辩论会、讨论会、主题图片展和知识竞赛等,依据课程内容和进程安排不同的授课形式。按知识点的结构可将该课程分为3部分:植物化学保护基本概念和农药剂型及使用方法;不同农药类型、作用原理及使用技术;有害生物抗药性及农药与环境安全。教师首先将每一部分都抽出一定章节让学生自学,然后在第一部分授课结束后开辩论会,第二部分授课结束后开讨论会,第三部分授课结束后进行主题图片展。全部授课内容结束后,进行一次课程知识竞赛。

1.1 课堂讲授

多元化授课并不排斥课堂讲授,而是将课堂讲授和其他授课形式有机地结合。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总学时为68学时,在原教学体系下,课堂讲授50学时,实验课18学时。在新的授课形式改革中,课堂讲授仍然是本课程最主要的授课形式,但授课时数减少到40学时,实验课学时保持不变,据此相应地修订教学大纲。通过课堂讲授本课程主要的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学习应用化学防治法及防治植物病、虫、草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主要农药的理化性质、作用机理及科学使用的基本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追踪其它院校教学动态,高度重视教学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启发性。保持教学内容理论性、新颖性,及时把教改教研成果或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

1.2 学生自学

自学方式是本课程授课形式改革的探索,期望通过自学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新疆农业大学植物化学保护教学大纲根据授课内容的重要性,将教学内容分为A、B、C三级。在新的授课形式改革中,将10学时的B、C级教学内容安排学生自学,自学内容在教学日历的进程表中标明,以便学生及时掌握自学进度。本期自学内容主要包括: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农药的毒性;农药助剂;航空施药及精准施药技术;无机及重金属杀虫剂;有机磷类杀虫杀螨剂;吡咯(吡唑)类杀虫杀螨剂;吡啶类杀虫剂;杀软体动物剂;植物病原物抗药性;杂草对除草剂抗性的现状;农药残留对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的影响;环境中农药残留污染的控制与安全性评价;农药的生物测定。然后通过课堂提问、课堂随机抽考、归纳回顾、讨论课和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自学状况进行抽查。对于抽查成绩不理想的内容以及部分自学能力差或者不主动自学的学生,采取特殊作业的形式进行强制性学习。特殊作业是针对上述自学内容专门设计的作业,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不允许抄袭和下载,全部作业手写完成,通过回答问题而强制性学习。

1.3 课程辩论会

在本课程进行3个章节的授课后,在准备学习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各种农药知识之前,针对农药基本知识、我国及世界农药发展和使用现状、使用农药的副作用、社会公众对使用农药的观点等内容开展一次课程辩论会,辩论会的题目是“农药的‘好’与‘坏’”。全班32名学生按照学号顺序分为2个组,分别为正方和反方,每个组派出4名辩手。虽然学生每天的课程都安排得很满,但每个组都在课下查阅了大量文献,做了缜密的准备。正是这个看似非常简单的辩题,通过正、反方激烈的辩论,使学生全面地审视了农药这种特殊的化学物质,充分了解了农药在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中的作用,同时也看到因为使用农药而带来的环境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公共健康问题和人们常说的“3R”问题。“人们为什么要发明和使用农药?”,“为什么农药会带来这么多弊端,世界各国还要发展农药行业?”,“虽然生物防治会影响环境安全,但是自然界有那么多天敌,为什么害虫还会暴发成灾?”等等,从农药的发明到农药的使用、从农药带来的负面作用到农药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如何通过科学地使用农药更好地协调环境与使用农药的矛盾等,通过一连串精彩的问题和一个个精辟的解答,这些都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台上辩手激烈地辩论,台下的组员被深深吸引并时常爆发出阵阵掌声。课堂在精彩中进行,通过学生自己的问与答,营造了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知识在愉悦中被消化吸收。如果有更多这样的课堂,学习将不会那么枯燥。当然,由于学生的生产实践知识比较匮乏,所掌握的文献资料有限,同时对某些问题的理解不太全面,在辩论中也会出现一些错误的问题和解答,将这些问题记录下来,通过辩后点评和分析让学生对这些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1.4 课程讨论会

同样是营造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课程辩论会选出优秀辩手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体现的是小组的力量,而讨论会则是激发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针对本课程的第二部分内容“不同农药类型、作用原理及使用技术”,由于涉及的农药类型多、品种多,学习和记忆比较困难,同时内容也较为枯燥。针对该部分内容的特点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讨论会,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先按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农药大类分4组,然后组内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农药类型,每个学生3分钟,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描述这个农药类型的特点、作用机制、防治对象及当前的使用情况和存在问题等,其他学生提出质疑并进行讨论。通过学生的介绍、质疑、讨论以及教师的点评、分析和补充完善,一堂讨论课既考查了学生课下学习的程度,又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和总结归纳的能力,同时对所学内容进行了总结回顾。在讨论会上,每个学生手中都握着一沓文献资料,有些学生甚至将某些农药品种最新的动态都查阅到,特别是在使用中出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等都很详细地罗列出来,这说明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讨论课结束后,学生几乎可以成为农药“小专家”了。

1.5 课程主题图片展

针对本课程的第三部分内容“有害生物抗药性及农药与环境安全”,开展了发挥专业优势、倡导环保意识的教学研究活动。全班分4个组,分别制作以“农药与环境”和“农药与食品安全”为主题的宣传展板。展板通过最新的数据和研究报告,以图表、漫画及文字解说的形式向广大师生介绍了我国农药使用现状、滥用农药的危害性,重点介绍了大量使用农药降低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平衡、污染环境、影响食品安全和威胁人类健康等问题,阐释了科学、合理使用农药的重要性,提出重视生物防治、大幅度降低农药使用量、保护环境、保障食品安全等重要措施。展板的图表清晰直观,漫画幽默风趣,并在观赏之后给广大师生留下深刻的思考。展板最后,学生用网络体进行总结:“亲!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只有一个家,我们只有一个母亲,好好爱她吧!”亲切,可爱,时尚。没有课下大量的学习和准备工作,难以呈现出如此内容丰富、观点明确、图文并茂的展板。通过举办专业知识展板,每个小组都认真准备,积极参与,发挥组员的聪明才智,多方面收集素材,生动形象地设计版面,不仅充分展示了当代大学生多才多艺的风采,同时极大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学知识对社会发展、环境保护、人类健康的重要性。

1.6 知识竞赛

知识竞赛是在授课结束后开展的一次考查课程全面知识的竞赛,既是一种课外学习的重要激励,同时又承担着对学生学习程度进行检验的评价作用。为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竞赛以小组为单位,共分4组。分为个人必答题、风险抢答题、加试抢答题三个部分。设一、二、三等奖,第4名为鼓励奖。首先进行的是必答题环节,每个学生随机回答2道题,检验其对课程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选手们语言流畅、思路清晰,赢得了阵阵掌声,很好地展示了自己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风险抢答题环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推荐优秀选手答题,答对者加10分,答错者扣10分,既考察了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又体现团队精神。多数学生从容不迫,对答如流;最后是加试抢答题环节,以需要结合生产实际的难题为主考察学生的学习程度。竞赛根据成绩对每个小组全部成员进行奖励,使学生分享团队胜利的喜悦,更加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学生们在赛前认真准备,很好地掌握了本课程基本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很好的辅助和推动作用。

2 多元化授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传统的授课形式考核方法多是课程结束后的期末考试,以分数定伯仲。有些学生平时上课不认真,但考试时突击记忆一段时间,便可顺利通过,甚至获得很高的成绩,这有悖于要求学生真正获得知识且具备相当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初衷。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考核方法的不科学为没有认真学习的学生提供了可乘之机[3]。因此,多元化授课形式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在本次授课形式改革中,考核采用闭卷笔试成绩占50%、自学综合成绩占20%、实验课成绩占30%的方式;实验课缺课3次及以上者取消本课程闭卷考试资格;自学综合成绩由课程辩论会、课程讨论会、课程主题图片展和知识竞赛综合评价。通过这样的评价体系,学生成绩没有出现过去期末考试定胜负时的高分和低分两极分化的现象(一般有1~2名学生考试不及格需补考),最高成绩为89.4分,绝大多数学生成绩在70~89分之间,最低成绩为64.9分。主要原因是部分学生虽然期末考试成绩很高,但由于平时的实验课成绩和自学综合成绩表现不突出而降下来;反之,有些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但是由于实验课成绩和自学综合成绩好,成绩有所提高,最终没有出现考试不及格需补考的现象。与传统的期末考试定输赢的考核方式比较,这一评价体系更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同时贯穿了学习的全过程,对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具有很好的推动和监督作用。

3 结束语

“满堂灌”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于有了一定知识储备、积极接受新兴事物的大学生并不合适。因为大学3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认知事物的能力,而且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因此,他们不希望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要把学来的知识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当中。当这种行为成为主动,学生就会愿意学并且学得很好,反之则会出现厌学、弃学的现象。所以,知识是根本灌不进去的,怎样才能将学生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怎样改掉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学习惰性?怎样监督和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初步形成了植物保护专业的骨干课程《植物化学保护》授课形式改革的思路。虽然课堂讲授的课时量减少了10学时,但是老师的准备和参与时间及学生通过课下自学、准备辩论会、讨论会、主题图片展、知识竞赛等课外教学活动花费的时间更多了,收获也更多。更重要的是,学生跳出课堂,拓展了知识面,学会主动和有选择地学习,使个人能力得到了全面的锻炼,从而实现了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外结合的转变。

参考文献

[1]袁昊.“改革”还是“改良”——班级授课制带来的思考[J].安徽文学,2011,(11):249-250.

辩论的基本知识范文3

1.辩论式作业

即讲完教材有关内容后,结合所学内容,组织专题辩论会。由教师提出辩题,让学生自愿分成正方反方,然后根据各自的分析理解,并通过查阅资料充实论据,辩论前可集体准备辩词,以利于吸收多种观点,集思广益。辩论时,正反两方各自推选3~4名辩手,辩论会的主席、评委均可由其他学生担任,辩论结果亦由学生评判。在辩论式作业完成后,教师要进行讲评,将正反方的论据进行综述,使之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信息系统,然后反馈给学生。

2.论文式作业

论文式作业就是写小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要充分、新颖。在布置论文作业之前,教师首先要精心命题,注意命题的综合性,加强命题知识的横向联系,即学科横向联系,将知识的触角延伸到相关学科和现实生活中去,以推动学生思维的迁移。如可以布置这样一些论题:“新兴短信与语文学习”“关于李白创作风格和身世遭遇的调查报告”。教师在布置论题后还可提供一定的背景材料、参考书目,同时要求学生查阅书目,说明材料出处,要求论文观点新颖、论据充分有力。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治学态度和探究钻研精神,给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提供了自由的空间。

3.表演式作业

即编演课本剧。为了让学生爱上语文,充分体验课文中主人公的情感,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尝试运用“编演历史剧”的教学方式来让学生模拟课文故事,扮演课文中的人物。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编、自导、自演、自己制作道具,学生有了一个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通过编演课本剧,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的了解与认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借此形式来“演绎场景、体验人生、认识社会”。

4.质疑式作业

就是需要教师诱发学生探究的意识,激发学生探究的思维,引导、鼓励学生就课堂教学和课文内容提出质疑,提出不同意见,发表见解,使学生思考,而后将这些问题归类,挑选颇具代表性的问题作为课后探究性作业。以七年级下册课文《最后一课》为例,学生就教师的课堂教学和课文内容提出了如下问题:(1)在最后一课里韩麦尔先生为什么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2)韩麦尔先生讲话,连用了两个“最后”,它们的含义各是什么?表达了他什么样的心情?(3)“小弗郎士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把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让同学猜想他此刻在想些什么?(4)他写出“法兰西万岁”这几个字时,为什么要使出全身的力量?这种质疑式作业激发了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养成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习惯,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

5.总结式作业

这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知识点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为了概括学习提纲和抓住基本线索,必然会对教材内容进行阅读和分析,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且,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余地。这样,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自主学习,学生不但掌握了基础知识,而且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让学生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知识体系,也便利了以后的复习。

辩论的基本知识范文4

一、培养学生兴趣,教师扶着走阶段

扶着走阶段,要求教师事先设计好思路,提出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归纳,最后完成教学过程。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启发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要把传授知识和能力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足见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人们的兴趣往往能使他们集中注意于感兴趣的事情。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动力。

教学中,我根据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把学习和实践联系起来,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把日常的行为习惯同思想品德课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三维目标的要求,使学生达到了解、识记和运用三个层次。

如讲远离违法犯罪时,除了讲解课本上的基本知识外,我还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1)为什么抵制不良诱惑?(2)怎样自觉抵制不良诱惑?(3)怎样正确抵制“黄、赌、毒”的诱惑?(4)怎样看待违法和犯罪的关系?这些问题有的学生能自行解决,有些则需要联系实际生活、查阅书籍才能解决,但这些问题都跟学生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此外,我还指导学生在课余时间互相讨论,在阅读和辩论中解决心中的疑问,使他们掌握了与现实生活有关的法律知识,进而知法守法。

二、教师铺好路,学生自己走阶段

随着自学能力的提高,学生应逐步从“教师扶着走”向“教师铺好路,学生自己走”过渡。这一阶段主要通过学生自学讨论、归纳总结完成认知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1.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渗透到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和细节。只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才能为学生开拓出一条光明的攀登之路。

首先,教师要根据每课的知识结构设计出一系列问题。教师设计问题要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入手,抓住问题的中心和教材叙述的思路。问题要难易适中,要与学生的能力相适应,同时还应具有系列性,环环相扣,逐步深入。如讲“人字的意义”时,教师可结合生活实际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生命的价值在于什么?(2)如何善待生命?(3)怎样坚持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4)如何用实际行动去创造生命的价值?通过阅读、讨论、探究学生都能得出结论,且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情绪饱满,这不仅传授了知识,还提高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其次,教师要指导课堂讨论。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讨论与探究,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达到认识的正确与统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一方面教师要通过学生的讨论摸清他们的思路及存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辩论形成正确的观点,并培养了能力。课前教师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在辩论中要掌握时机,在关键时加以引导。同时,教师不要轻易进行“对”或“错”的判定,而应引导学生在辩论中自己进行判断。

最后,教师要归纳总结。当辩论达到预期目的后,教师应归纳总结。一是归纳知识,查漏补缺,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而系统的知识体系。二是突破重点、难点。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讨论情况进行总结,表扬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的学生,做到即时评价,从而激励其他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高度统一的双边活动,学生的学习是第一性的,处于主体地位。那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这就需要教师研究每个学生的身心特点及个性发展,用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过程。

首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社会性很强的科目,所以更应让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如在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教师应让学生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发现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体验达到总体小康的自豪感,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责任感。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归纳、总结。只有让学生自己动脑筋去思考,才能使其真正理解所学知识,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如“承担社会责任”“热情为他人服务”“报效祖国”“神圣的使命”等都存在着联系,学生初步思考、分析、归纳后,再通过课堂小组讨论,积极发言,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结论,与自己的结论进行比较,就能在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正确、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总之,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教师的质疑,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探究、创新,进而创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三、指导学生创新阶段

这是自学能力培养的高级阶段,一般是以兴趣小组的形式进行专题研究,或者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某项课题。

实践中,我多次组织学生到社区了解人们的生活状况、行为习惯、思想动态、环保意识、法律意识、人际交往、生活水平等等,让学生进行实践探究,分小组进行调查,得出自己的结论,再回归课本的理论。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掌握得既牢固又深入。适当地组织学生到德育活动基地进行生动的德育思想教育,可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的能力不断提高,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识,从而能更好地运用。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培养了他们的能力。

自学能力的培养虽然划分了三个阶段,但这三个阶段不是完全独立的,它们相互交错没有明显界限。在运用时,教师应视情况灵活掌握,不论哪个阶段都要以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知识、能力水平为依据,以课本为依托,以教师为指导进行。

辩论的基本知识范文5

1.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高中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期。一个人的思维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培养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发展到18岁就基本成熟。而在这之前,有两次思维发展的。一次是在12-14岁,正值小学向初中过渡阶段;一次是16-18岁,正值高中阶段。在这两个阶段培养形成的思维习惯,会与人终生相随。这说明高中学生确实处于思维能力培养的一个转折点上,进入思维基本定型的关键阶段。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有针对性地创造一系列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条件,促进甚至加快学生思维的发展。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通过引导、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有利于改变政治课教学蒙受的偏见和事实上存在的歧视。本人对刚入学的高一学生作调查发现,在有些学生看来,政治课的学习方式主要就是背:考前背,突击背,老师抽背,家长抽背,背得多得分多;在大部分学生看来,学政治课就是听老师讲书、勾书,然后听老师聊天、神侃,考前背就能应付过去;从政治课堂实际存在的问题而言,教学中设计的问题机械、浅白,毫无思维价值,引不起学生思维的兴趣和冲动。以上现象并非个别。因此,政治课要提升自己的学科价值,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就必须加大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力度,展示思想政治课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上的价值,改变被动听、一味灌、一人讲到底的现状,高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在政治学科中的培养途径及过程。这样,政治学科的教学才有生机、活力可言。

2.课外活动,努力培养学生思维实践能力

2.1举办小型辩论会。俗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师则不如无师"。在政治课教学中适当地运用辩论的方法,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首先在学生中征集辩题,然后由老师和学生代表最终确定辩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进行准备,辩论的整个过程从主持人到辩手到记时员到评委全部由学生担任,老师只负责组织、管理、确定评价标准和做最后的点评。我们的辩题有关于盗版问题、早恋问题、学生打工问题、成功与失败问题等,都是学生最关心最困惑的问题,理不辩不明,经过辩论不仅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协作精神得到了加强。学生自由辩论,各抒已见,辩论内容只要不违反原则,一律予以肯定。在辩论过程中,学生的扩散思维、逆向思维、辩证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都得到有效的锻炼。辩论法的采用为学生的自由思维和充分想象创造了条件。在辩论课上,教师完全给予学生平等、信任、尊重,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大胆探索、畅所欲言,使学生思维向新的深度和广度发展。

2.2开展研究性学习。即由学生自选感兴趣的热点话题,结合所学的知识,通过社会调查、资料的查找、学生间的研讨、教师的辅导等完成研究性的学习。我们在高一、高二学生中,布置了研究性课题,学生积极参与社会调查,查阅资料,最后写出结题报告,受到领导的好评。并在宁波市政治学会年会上,上了一堂研究性学习汇报课,题目是《象山丹城超市发展启示录》。

3.让学生在健全人格的基础上培养出创新思维能力

情商(EQ)是近年来心理学家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IQ)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心理学家认为,情商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有着重大的影响和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超过智商。情商可以通过教育来开发和提高。开商的实质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只有既学会知识,又学会做人,才能更好地创新。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课堂,要改变过去轻视非智力因素的做法和忽视做人教育的状况,教学中老师不仅要教给学生政治经济知识、法律知识、哲学知识等,也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重视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使学生自觉追求真善美,远离假恶丑,同时还要注意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上进心,这些都能成为学生创新的动力源。通过举办讨论课、辩论课、小组知识竞赛课等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进而培养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所必需的团结协作精神;通过课堂上讲伟人的成长故事,课外举办讲座、图片展、影视活动,帮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宽广的胸怀对待困难和挫折,培养创新能力。

4.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尝试

辩论的基本知识范文6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学生 学习兴趣

如今,课程改革已经充分意识到学生是教育之本,是教育能够生动存在的灵魂。每一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他们有着鲜活的生命,丰富的想象,敏感的自尊和崇高的理想。历史课教学,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探索性,激发求知欲,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崇高品质。为此,我在教学中不断尝试了一些新的方法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学生自编自演历史短剧,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中学历史课程内容繁杂,知识点琐细,若教师按部就班、一一讲解,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乏味的情绪。在教学中,我有针对性地将教学内容交由学生处理,鼓励学生自编自演历史剧。

例如,学生将《和同为一家》(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文成公主入藏”编成历史短剧,形象地再现了历史情景。“文成公主入藏”,路途漫漫,留念依依,学生在表演中大胆创新,塑造了这样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青海有一座日月山,唐朝时是唐与吐蕃的分界地,文成公主离开长安时,唐太宗特地为她铸造了两面黄金宝镜──日月镜。宝镜能照见中原河山,让她思乡时使用。文成公主途经这里,举目四望,草原空旷,杳无人迹;拿出宝镜东望,长安城繁花似锦,不禁潸然泪下。可一想到大唐、吐蕃世代友好的大局,她毅然踏入吐蕃地界,扔掉日月镜。一位留念故土,却又能识大体、顾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的文成公主形象栩栩如生。这一剧情的安排,既尊重了历史,又融入了丰富合理的想象。整个历史短剧流畅、生动、活泼、有趣。大唐皇帝气度非凡,胸襟宽阔,以汉藏两族关系为重,不乏有泱泱大国的风范;吐蕃赞普热情豪爽、豁达朴实;文成公主善良美丽、感情细腻真挚。这些人物性格特点的塑造,真实、可信,丝毫不矫揉造作。

历史短剧全部程序由学生自己制作完成,给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机会和发展潜能的场所,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中“多问几个为什么”,设悬念,多质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思维能力

多质疑,设悬念,让学生产生一种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形成学习历史的内在动力,积极主动的去探索新知识。

“多问几个为什么”应以问启之,以问导之,讲究设问的时间、方法和技巧,适时进行,科学安排。设问应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课前预习时,提供给学生问题,引导学生做好预习准备,这类问题要具有启发性,同时鼓励学生在预习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课堂中设问重在分析教材,揭示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本质特征,这类问题要有指导性、剖析性。

例如,在《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教学中,课前我安排了预习,并给出问题:西域的含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目的、结果?丝绸之路的路线?这些问题的设计启发学生从最基本的知识点出发,对本课内容形成感性认识。让学生通过预习掌握基本知识点。课堂教学中,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再次提出问题:张骞出使西域在路途中会遇到哪些困难?丝绸之路的开通有哪些历史和现实意义?这些问题鼓励学生去质疑、去思考、去探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畅谈见解,教师要给予学生及时的评价,最后加以归纳,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就某一历史事件展开自由辩论,增强学生思维的严密性、系统性、灵活性、深刻性

历史教学仅仅追求知识结构的系统与完整是远远不够的,不仅要掌握知识,更要培养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对“岳飞抗金”这一史实评价的处理。我首先拟出截然不同的观点,A观点:岳飞抗金是正义的;B观点:岳飞抗金是非正义的。然后,把学生分成A、B两组,分别代表不同的观点展开自由辩论。A组:“岳飞抗金就是为了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金对南宋的骚扰,造成了南宋生产的破坏,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人民流离失所。岳飞抗金,阻挡了金军的进攻,保卫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B组:“岳飞抗金,阻碍了金灭南宋的步伐,使祖国长期处于分裂对峙局面,如果南宋不战而降,金很快就会统一全国,这样就能避免战争,百姓免遭战乱之苦。”在同学们唇枪舌战、辩论激烈的时候,教师适时点拨:评价历史人物要看他所做的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金对南宋的战争给北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岳飞抗金,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保卫了中原地区较高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正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