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自主探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学自主探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学自主探究

数学自主探究范文1

创新是时展前进的动力,是当今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源泉。教育是培养人类创新能力的最主要的途径,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国家不断前进的重要力量。国家新时代的课程改革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但是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更深层次的教育改革亟待继续进行,因此,在《基础教育课题改革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要以学生以主体,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足够的自主探究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小学自主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足够的探究空间,并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材料,同时给予学生合理的指导,让学生在探究中爱上学习,在学习中培养探究能力,并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发现问题,并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动学习的意识。通过长时间的锻炼,学生可以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指导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发现问题的根本所在,养成自主探据学习的习惯。这些都是符合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符合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

二、实践研究的意义

有一句话对当前教育改革做了很生动的解释:“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句话也就说明: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很容易忘记学过的内容,如果是学生自己阅读学习,记忆的效果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但是如果让学生在一个探究性的环境中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就可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是学习的效果大大提升。因此,现今的课堂教学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充分的空间,使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合理的增加学生思考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成为课堂学习的主导着,并适应着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很大的作用,是可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的学科。通过自主探究性学习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强,因此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性,合理的组织教学内容使之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学习主体地位,主动进入到知识的海洋中猎取知识,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思考,自由发挥见解,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基本内容

所谓的自主探究性学习其实就是由一个专题引出,在一个有效的领导下,以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获取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和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的一个过程。它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和自主实践的有力手段。因此,在教学中,老师作为一个核心的领导者应为学生提供探究的课题和条件。在学生主动进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共同合作,做到“三人行,必有我师”。新课程自主探究性学习的依据就是: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实践的应用以及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的影响,所以小学数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策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主探究新的知识挖掘学生自身的潜力,提高学生自学、自己理解、自己提高,这样可以全方面的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的能力。

四、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

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自主即自己、主动,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时,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站在学生的思维中去考虑他们对学习的认知,积极创造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爱学、主动学,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

2.和谐的学习环境。

在教学中,学生是一个求知者,老师应该女里创造一个学生的学习环境,创造一个和谐、有趣、平等充满愉悦的平台,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去自主求知,自主创造,而不是单纯的为学生提供一个固定的结论,让快乐的气氛带动同学们展露个性,大胆提问,实现师生之间的全面交流。

3.亲近生活,亲近数学。

数学自主探究范文2

一、自主探究学习的重要性

在小学的数学学习中,如果学生只是单纯地依赖于老师的教学与家长的监督,不仅会增加老师与家长的负担,还会加重学生对学习的厌恶感. 而且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时期,只有在这个时期帮助学生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才会让其受益一生. 所以,在小学时期,要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其自主探究的精神与能力,并通过自己的研究与学习,真正地将知识收入囊中,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理解并吸收所学的内容.

二、自主探究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

自主探究是学生完成学习的有效方式,尤其是在数学学习中,若缺乏自主探究的能力与精神是很难掌握好数学这门学科的. 但我们要怎样来实行这样的教学模式呢?本人将在此对实施的步骤进行简单地探讨.

(1)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学习主要是依靠学习兴趣来激励的,尤其是面对较为枯燥的数学课. 所以,老师在教学前要使用一些有趣和创新的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能够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老师还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来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2)采用分组等方式让学生进行讨论探究: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但不是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方法. 例如,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的方式,通过让学生一起讨论,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以此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及时进行练习题的布置,并让学生自己找题目练习:老师对知识的教授是十分抽象的,所以为了要让学生对知识加深印象就要及时布置相应的练习题,这样可以将学习内容具体化,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所学内容. 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还要让学生去自行搜集有关教学内容的练习题,并完成这些题目.通过进行自主练习和自主探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4)及时进行教学总结:每堂课程在结束的时候,一定要进行简单的总结,必要的时候,应该让学生自己站起来进行总结. 老师通过学生的表达,可以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这堂课所达到的效果,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其自主探究的能力.

我相信,如果老师能够做到以上步骤,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以人为本的观点,并且学生又能够积极配合,这样既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又能够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可谓是一箭双雕.

三、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特点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是在普通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创新,是以学生为出发点,并与新的理念结合后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 由于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拥有一些自己的特点.

(1)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让学生自主参与的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是围绕着学生展开的,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方法,因此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

(2)该模式需要老师的辅助与促进: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需要老师的指导以及师生间的共同研究,才能够帮助学生习惯于自主学习,而不是依赖于他人的督促与教学.

(3)学生能够通过该种模式,学会自己思考、自己总结,而不是单纯地依靠老师的讲解和监督. 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拥有自己思考的空间,甚至学会质疑,而不是死板地将老师所讲毫不怀疑地接受.

(4)通过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可以拉近学生与老师间的距离,让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与老师相处得平等和谐.

通过对这些特点的了解,老师可以加深对这种教学模式的认识,使用起来就更加的得心应手了.

四、要注重课外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指导

除了课堂上老师要注意对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指导外,还要注意课后的指引. 因为小学生的自制能力较差,只通过课堂上引导是完全不够的,一旦离开课堂,学生可能立马忘记学习这件事. 所以,课外的指导也是很重要的,例如指导学生自行制定有关的学习计划,自行搜集题目并完成,当然还要定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等. 一旦让学生养成这种习惯,我相信,学生在将来的学习生涯中,一定能够感到轻松许多,学起来也能够得心应手.

综上所述,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建立对于老师与学生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减轻学习的负担,也能够减轻老师与家长的压力. 尤其是在数学学习上,自主的能力是很重要的,若不能够做到自主参与到数学学习当中,很难做到真正地吸收所学的知识与内容. 当然,家长和老师的压力虽然轻了,但仍不能放松对学生的管制,尤其是自制力较差的小学生,只有在小学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够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上享受到最大的利益,走得更远、更好.

【参考文献】

[1]王清明. 深化课堂教学,引导自主探究[J]. 小学教学参考,2010(20).

[2]郑静. 自主探究与适时引导[J].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1).

[3]杨伟华. 自主探究更应“导”[J]. 广西教育,2011(10) .

数学自主探究范文3

关键词:自主;探究;创设情境;注重过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0-248-01

重视“主动探究”精神的培养,是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新课改的重要理念,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有资料表明,所谓“自主探究”,至少应有两方面的涵义:第一,是指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认识的全过程;第二,学生的认识活动(思维的、操作的、感知等活动)应当是一种探索性的,具有发现或发明性质的活动。探究的知识或经验,可以是间接经验,也可以是直接经验。探究的方法是注重过程性,而不单单是指向结论。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正确认识自主学习在初中数学中的地位

应试教育阶段的课堂,体现教师满堂课的问、讲、分析,教师期望通过多讲、多问、多分析,让学生迅速形成解题的经验。这种教学方法过于强调被动接受、机械训练的过程,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扼杀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因此教师更新教学思想和转变教学观念是当前教师面临一个重要任务。

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树立帮助学生学习的观念,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不仅让学生参与学而且参与教,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教师应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与其它学科教学资源和课外相结合,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从而培养其主动创新、积极探索、相互协作共事的良好个性。

二、优化师生关系营造探究氛围,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

建立平等、民主、友爱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前提条件。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师生关系的交往不再体现教师居高临下的命令者,不再是单向的信息传递,应体现平等主体间的对话与合作。在课堂教学中要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留给学生一片自主探究的空间,保证思考、探讨问题的时间,让他们经历知识的发现、问题的思考、规律的寻找、结论的概括、疑难的质问乃至知识结构的建构的过程。自主探究学习中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和交往者,而不仅仅是好的讲解者。当然,学生也有惰性,心理、生理还不成熟,在学生完全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努力进行指导。

三、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单纯的知识往往比较枯燥乏味,学生会没有兴趣和激情。现在北师大出版的7——9年级的教材,每节出现的引例大都来自于生活,使我们体会到让学生自主探究发展的作用,同时我们老师感觉到可以运用自主探究的地方,总会千方百计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情景,课堂气氛很好,也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学生也就不知不觉学到了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创设的情境,提出一些供学生讨论的问题,让学生互相交流,激发他们参与实践,培养能力。

情境引入:某校科技小组进行野外考察,途中遇到一片湿地,为了安全迅速通过,铺垫了若干块木板,构建成一条临时通道,从而顺利完成任务。

问题思考:1、你能解释他们这样做的道理吗?2、当人和木板对湿地的压力一定时,随着木板面积S(M2)的变化,人和地板对地面的压强P(Pa)将如何变化?

结合问题情境提供的背景,出示题目:

如果人和木板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合计600N,那么

(1)用含S的代数式表示P,P是S的反比例函数吗?为什么?(2)当木板面积为0.2M2,压强是多少?(3)如果要求压强不超过6000 Pa,木板面积至少要多大?(4)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相应的函数图像。(5)利用图像对(2)、(3)作出直观解释,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在课堂教学的开始创设情境,既为下一步的教学内容提供背景材料,又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带者对数学的求知欲,进入设计的知识问题串,引导学生讨论探究。

四、建立合理的自主合作学习评价体系,保障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实施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学生一直处于评价的客体地位,受制于教育管理者的强制性评价,单一的评价方式,无法体现对学生评价的客观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从而导致扼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部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数学自主探究范文4

【关键词】小学数学 自主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

引言

倡导自主、合作以及探究的学习方式,为目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髓之所在。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一旦诞生,然后就会立刻成为了老师们的“宠儿”,受到各位老师重视以及宠爱。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之中,迅速得到了较为广泛地应用。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地学习,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作了深入地探讨与研究,旨在为小学数学学习提供一种创新性的方法。

1 现阶段,我国数学教学现状

由于受到了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不仅在中学阶段将学习成绩放在了首要位置,而且部分小学中也将学生学习成绩放在了首要位置上。为了提高升学率与学生成绩,教育者经常会通过诸多的方法与资源,希望用一种快捷、有效的方式,传授数学理论知识以及做题方法给学生。实际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同时将理论知识与公式教授给学生,这样一来,就使得学生长期处在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下,自己并没有主动地参与进来进行了解,以此感知数学,寻找数学具有的含义,而教育者也没有充分的认识到数学教学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会做题,而且对他们的逻辑性思维加以培养。

2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以往的教学模式已与当前学生持续健康发展不相适应,必须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积极地培养学生们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形成,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2.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首先是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让孩子们在熟悉的画面中产生问题;从相关研究中看出,当学生学习材料与他们的生活经验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时,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兴趣。虽然数学内容属于抽象的,但是,通常在生活中可以找到符合小学生接受的原型。这样一种“现代化”导入,对于学生心理状态的调节非常有帮助。能够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心,积极主动的探索,让孩子们都切身地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及魅力所在,即数学是我们生活过程中的一部分,数学有着浓厚的趣味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思维空间,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提问题、找规律以及对结论的总结。其次,适当的制造认知冲突,让学生在矛盾冲突中产生问题;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实质上就是及时地找出存在的矛盾地方以及对矛盾的解决。应通过数学知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问题,提供相关探究性材料给学生,或者要求学生们自己构造题目,从而在观察和比较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提出问题,这对于激发孩子们的探究欲望也有很大的帮助。

2.2全面发挥教育者主导性作用

由于探究式教学模式形成时间较晚,小学生无论是学习习惯还是意识都还没有真正的养成,不具备探究能力,因此,就要求教育者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性作用,抓住良好的时机以引导学生,假如时机太早就会对学生自主探究造成直接的影响,而太晚会花费掉大量的时间,且削弱了小学生对自主探究的兴趣。因此,教育者一定要把握好时机,并加强引导,虽然有的知识点不需要教育者的引导,学生自己就会探究出问题的重点部分,但是,假如教育者不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那么,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很难有所提高。因此,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就起到了一个当孩子们碰到探究难题时的转折点的作用,这样,孩子们就会从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与学到了知识,同时,对于探究的方法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2.3评价反思,自我体验

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评价通常是由教育者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一番评价,主要评价的核心是学生做题是否正确,表现是否让人满意等方面,长此以往,评价的目的就固定在了那里,导致学生形成了一种依赖的心理,总是一味的等待老师的评价,而自己没有一种反思意识。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将评价目的放到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来,不断的激励孩子们的学习,并将教育者的教学方式加以改进。构建多元化的评价目标以及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这样一种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还要对学生学习过程加以关注;不仅要对学生数学学习水平予以关注,还要对他们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情感及态度加以关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所以,评价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评价的指标除了要对知识技能重视之外,还要对学习过程、方法、态度等各方面加以关注;评价的方式不仅要有教育者对学生的评价,而且还要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反思以及自我评价加以重视。实际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积极的为学生们提供探究发现的机会,让他们对自己探究发现的过程进行反思及体验,比如,在哪些数学活动基础上发现这一规律的?自己所获得的收获与感受是什么?……

3 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自主探究性学习实质上就是要求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研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它要求教育者实际教学过程中,开展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将学生的潜能充分的挖掘出来,自主性的完成知识的构建,同时寻找出探求知识的方法,以提高他们问题的发现与解决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主要从三方面对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进行了一番分析与研究,旨在为同行们提供一定的借鉴。一言以蔽之,为了能够很好地响应我们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号召,注重加强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应该在实际的小学课堂教学之中加以提倡并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冯凡.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 l(7).

[2]华芳.数学课堂上的探究性学习[J].山西教育(教学),201 l(5).

数学自主探究范文5

[关键词]高中数学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2-0013

自新课改以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主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勇于探索的精神,为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应只传授知识,而应当注重创造机会、挖掘教学内容、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初步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创设教学情境――提出教学问题――自主学习探索――课堂共同协作――课堂评价测试――课堂学习小结,可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新时期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因此,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是时展的要求,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方向,也是把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关键步骤,那么如何在新课改下实施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论述,以供大家参考。

一、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概述

“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是指在相应的理论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学习阶段性的要求机而形成的独特的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式教学体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它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宗旨,以数学实验为主要教学手段,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以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和认知工具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以自主学习为核心,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流程为:创设教学情境――提出教学问题――自主学习探索――课堂共同协作――课堂评价测试――课堂学习小结。

二、实施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具体措施

1.创设教学情境,为了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步骤,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与学习主题内容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教学情境,让教学能够与实际相结合,学生在实际教学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能充分利用自己的认知结构以及学到的数学知识去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同时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如在讲解利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时,我指导学生根据函数图像借助计算机或者计算器运用二分法求解近似解,为了让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得到更好地培养,我精心设计了教学情境:在一个雷电风雨的晚上,某小区的电话线路出现了故障,这是一条10千米的线路,怎样迅速找到故障?我以现实问题为背景,引导学生从简单的问题人手,逐渐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一来,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问题相结合,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提出教学问题,“问题是数学的核心”,数学探究式教学必须对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因此,问题的提出与设计质量决定探究式教学的效果,那么,从问题的认识主体――学生来说,问题一定具有探究性、可接受性和障碍性,教师在指导学生通过问题质疑法、因果质疑法、联想质疑法、方法质疑法、比较质疑法、批判质疑法等方法与学生自我设问、学生之间设问、师生之间设问等方式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

3.自主学习探索,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独立探索,首先由教师启发引导,比如演示或介绍理解概念的过程,如,对于二面角的大小来说,每个学生都应该感觉得到和容易观察,然而要让学生说出度量它的大小过程、给出二面角的平面角下定义就比较难了,因为学生不会用已掌握的概念去定义二面角的平面角,如果教师上课时利用投影或制作课件演示二面角的平面角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最后才让学生思索和探究,抽象笼统的二面角的平面角概念就会形象化,学生就能理解和掌握,同r学生还能提出新的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平台WINSCHOOL交互教学系统,根据需要调控教学过程,并能及时纠正学生认知上的错误和操作的不当,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建构的认知主置,但又离不开教师事先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和在协作学习过程中画龙点睛的引导,这种引导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结合。

4.师生共同协作,课堂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有时甚至有新的想法、新的见解,因此,对学生学习的进程教师也要及时了解,为此,教师就要安排学生进行分组交流、讨论等学习活动,验证学生自主探索得出的结果,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让学生通过合作和沟通,把握正确理解问题的有效途径,进而对知识产生新的看法,特别强调的是,如果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必须处理好“自主”与“协作”两者之间的关系,强调“协作学习”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学习”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活动,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新课堂教学模式最难处理的就是“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两者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很难达到预期的课堂效果,农村高中就更难处理好了,这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思维没有经过长期的新课改理念的熏陶,学生的学习习惯也很难改变,而是保留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习惯,加上山区学校教学设备不完善。

5.课堂效果的测试和评价,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正确的评价,我们可以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进行测试和评估,简便而又快捷,为了促进优等生和让学困生有成就感,我把测试题分为A、B、C.D类:D类为达标题,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设计较容易的习题;C类为提高题,在D类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难度;B类为难度大的习题,属于综合性习题,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A类为难度最大的习题。

数学自主探究范文6

一、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

当我们步入21世纪时,世界科学技术正在发生新的重大突破,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为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打开了广阔前景。基础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从2001年起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

作为“研究型”教师,我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教改实验,终于找到了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将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加以整合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二、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的构思

我们已初步构建了将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加以整合,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宗旨,以数学实验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以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和认知工具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的,基于校园网络环境下的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自主探究式”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索--网上协作--网上测试--课堂小结。

三、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基础

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理论、建构主义“认知工具”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

(1)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

(2)协作: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意义的最终建构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交流: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或环节。比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交流来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怎样更多的获得教师或他人的指导和帮助等等。其实,协作学习的过程就是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交流对于推进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进程,是至关重要的手段。

(4)意义建构: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其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的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四、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操作特征

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高中数学自主探索式教学模式的操作特征如下:

创设情境: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虚拟实验室中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学生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 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提出问题: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指导学生通过课题质疑法、因果质疑法、联想质疑法、方法质疑法、比较质疑法、批判质疑法等方法与学生自我设问、学生之间设问、师生之间设问等方式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

自主探索: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探索。先由教师启发引导 (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 ,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它有独立发现法、归纳类比法、打破定式法、发明操作法等方法。

网上协作:教师指导学生在个人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协商、交流、讨论即协作学习,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并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通过这种合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洞察。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协作学习”时,必须注意处理与“自主学习”的关系,把学生的“自主学习”放在第一位,“协作学习”在“自主学习”基础之上进行教师指导进行。

网上测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新一代高中数学网上测试和评估软件系统进行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的多种形式的高中数学学习效果的评价。

我们将测试题设计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达标级,按教学大纲要求设计;第二层次为提高级,在达标级基础上增加了分析层面的学习和变式练习;第三层次为优胜级,增加了新旧知识联系的综合层次练习;第四层次为欣赏级,提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高考试题和数学竞赛试题分析与解答。

6、课堂小结:或由学生做或教师做或师生共同做,或由学生写成小论文的形式来完成。必要时可以举行论文答辩:各小组推荐一人和教师组成“专家评议组”,由组长抽签决定答辩的顺序,各小组在答辩前,将小论文上传到服务器中指定位置。答辩时,先由答辩者在规定的时间内介绍本组的工作(包括如何选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如何克服困难、如何合作等),再由答辩者回答“专家”(教师或学生等)或听众就其工作的提问。由“专家评议组”进行评比,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成功参与奖”等四个层次进行奖励。

五、基于网络环境下高中数学“创设情境”的策略

1、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

教师利用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学习能 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例如在上“立体几何”导言课时,利用多媒体电脑展示“让所有立体几何图形都动起来”课件。

学生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与好奇心,有效地降低学生对立体几何的恐惧感。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2、创设质疑情境,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

例如在上高二数学“正方体截面”课时,学生通过网络访问教师放置在服务器上的“正方体截面”课件,积极参与活动,继而提出探究性问题:“屏幕上浅蓝色的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在一个正方体中,类似于这样的三角形有几个?”,“如何截正方体才能得到正三角形?”,“上述三角形截面之间有何联系?”,“用一把无比锋利的刀猛地朝一个正方体的木头砍下去,它的截面将是什么形状的图形?”......

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更能有效地加强学生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有数学知识的存在,从而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让学生把学习数学当作一种乐趣。另外,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发展的空间。

3、创设想象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