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经济差距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乡经济差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乡经济差距

城乡经济差距范文1

【论文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负效应

目前,对于我国的经济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已基本达成共识。李实等(2004,2007)利用泰尔指数将全国的个人收入差距分解为城镇内部、农村内部和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三部分,计算出三种差距对全国的差距贡献率,结果显示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对全国总体收入差距贡献率从36%提高到43%,这说明了城乡之间收入差距过大是全国收入差距过大的主要原因。对于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影响的已有分析主要集中在消费结构上,认为城市居民消费趋于饱和,而农村消费结构升级较慢,农村消费占总消费比相对较低,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国经济增长动力主要靠出口和投资,因农村消费不足带来的内需不足将影响到经济的持续平稳增长。而关于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之间关系做出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并不多。城乡间的收入差距拉大将对产业结构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本文将视角集中于产业结构的市场需求与供给变动两方面,以分析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对产业结构变动的效应。

1城乡收入差距通过市场需求对产业结构变动产生影响

产业结构是指整个国民经济中全部经济资源在各产业的配置结构。本文中的产业结构不仅包括对第一、二、三产业的分类,还涉及到三大产业内部各行业和行业内部各层级及其之间的关系。正常的产业结构变动一般表现为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有两方面的含义:

①指一国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各个产业部门所表现变动趋势:第一产业的份额显著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显著上升,第三产业也略有上升,即三大产业比重次序的调整,其衡量指标一般是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的比重占GDP的比重;

②指发生在三大产业部门内部的产业由低级到高级、劳动生产率由低趋高、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以及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的发展变化过程。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市场的需求条件和供给条件的变动、国际市场供给条件以及经济政策引起的变动,收入分配结构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收入分配结构决定消费结构。当收入水平较低时,可支配收入较低,于是有限的收入将优先用于满足最基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收入水平提高后用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比例将逐渐下降,更多的收入将投向于更高层次的消费。消费结构将由购买食品衣服为主转向购买电视机、音响、洗衣机等耐用消费品以及娱乐社交。在一个存在相对合理收入差距的社会里,会形成多层次的消费需求,低、中、高级消费品均有相应合理的需求结构。但若是收入差距过大,如Murphy(1989)在分析收入分配与工农业发展的关系时所指出,富人有足够的收入购买进口奢侈品和手工品,穷人则局限于解决温饱问题,财富过于集中在少数富人手中,而中产阶级比重较小,会导致国内工业产品的需求不足。城市与农村的消费断层将会导致相应的商品供给部门发展不均衡。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投资结构必然与需求结构相一致,而市场需求结构又取决于人们的收入分配结构。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城市居民拥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也拥有更为有利的生产条件。城市居民更大的消费能力必然引导投资和其他经济资源流入那些以满足城市居民消费需求为主的生产部门和相关服务部门。充裕的资源使得这些行业快速发展,而为农村消费者提品和提供服务的行业因投资不足,需求不足而不断萎缩。

具体说来,收入差距通过投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投资在各个产业间的分布和比例不同,各产业的发展速度也就会不同,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动;投资结构作为资产增量可使产业结构存量的变动,引起产业间规模比例的变化;不同的投资方向形成不同的生产资料需求,从而引起生产资料产业构成的变动。城市居民消费所占比重大,致使更多的投资服务于城市,家电行业,通讯电子类行业等等均倾向于城市居民,且这些行业发展建设都比较快,而合适于农村的消费品和服务则极少。收入消费结构直接影响影响消费资料产业部门的发展,也间接影响为消费资料产业提供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的发展,从而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动。城乡收入差距过大间接导致产业结构的相对不合理发展,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就难以为继。

2城乡收入差距通过市场供给对产业结构变动产生影响

在市场经济中,收入分配形式多元化,不同的生产要素要求同投入所创造的产出相对应的收入。已存在的收入差距会影响生产要素流动方向,从而影响各产业的要素供给数量与质量。要素供给的数量与质量不同又会对各个行业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一个过程。这种要素流动减少了原来农业领域的闲置劳动力,提高人均耕地面积以及劳动生产率,同时也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调整了三大产业间劳动力占有比例关系。城市相对于农村的高工资是吸引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原因,而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则给相对理性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强烈的流动信号。于是拥有一技之长、高学历和较高文化素养的高质量劳动力聚集在城市,促使城市高精尖产业得以发展。城市的迅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年轻力壮的普通劳动力,劳动力资源供给充裕,则对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于是资金流向该产业,该产业能够迅速发展。但须注意的是因普通劳动力供给充足导致劳动力市场一直为买方市场,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劳动力资源的充裕供给使企业缺乏提高效率改进的动力,没有足够的动力改进机械装备生产以替代劳动力生产。

而对于农村的发展则是另一番情形,虽然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缓解了农村紧张的人多地少的矛盾,但是流动的都是年轻力壮的劳动力,于是出现农村发展所必须的劳动力也可能出现短缺,农村发展所需要的技术管理等人才也严重缺乏,这严重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产品生产和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农村居民收入也无法持续提升,城市收入差距扩大,人力资源与普通劳动力资源往城市流动的速度随之加快。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拉大,从劳动力的层面上看,是劳动力在三大产业中的比例趋于协调,但三大产业内部的生产率、产业附加值率和实际发展速度却是不平衡的。

资金供给状况也将影响到产业结构。可供农村投资的资金一般取决于农村的储蓄,而储蓄受限于收入水平。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无法得到较大幅度的持续增长使得储蓄偏低,又由于工农业产品的价格差价使得农村自我积累能力低下。加上邮政储蓄的只存不贷模式、国有银行多存少贷惜贷致使原本不多的资金流向城市,农村发展所需资金相对稀缺,且获取成本相对较高,于是农村经济发展遇到资金障碍。与农村相比,城市资金供给充裕,资金的使用成本下降,有利于资金流向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推动产业的演化与发展。资金供给的差异使得城乡各行业各产业发展不均衡。

3 城乡收入差距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影响

前面已经讨论过在市场经济中城乡收入差距将促使资源流向为城市居民提品或服务的部门。部分产业在充裕的人力、资金等资源供给和较大的需求刺激下,能够得到较快的升级,采用新技术,实现产品的多样化。但仅仅在一个城市经济圈里,对某一产品的消费将会趋于饱和,而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其消费结构难以转移和升级,于是为城市居民提供的消费品与服务无法在农村大范围扩散。

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在产品的成长期,城市居民是其主要的消费对象,一般的产品研发设计也是主要是针对城市消费居民。从成长期过渡到成熟期的过程中,企业扩大生产,可获得规模报酬递增的效应,前期投入费用下降,产品价格下降,消费群体逐渐由城市居民转移到农村居民。在有效需求的推动下,企业可以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批量生产,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进一步扩大农村市场,实现规模经济的良性发展。同时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也逐步上升。在收入差距比较合理的社会里,消费需求的结构也比较合理,产业的升级表现得较为平稳顺畅。产品的扩散过程需要大量的有效需求拉动,而在像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比较大,城市居民升级换代下来的消费品,农村居民仍无力购买,需求链发生断裂,产业的转换升级就不顺畅。

产品顺利进入农村市场,亦使得企业能及时回笼资金,从而有足够的动力和资金开始下一轮的技术创新,产品的升级换代速度加快,相对于服务业也是如此。产品消费市场平稳转移可促进新技术的普及和升级,但若为城市居民提供消费品和服务难以难于在农村较大范围内得到消费,这些新技术的普及和升级便会受阻。

多年来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生产能力,一方面,大量消费品及生产资料是农村居民所需要的却无能力购买,另一方面,城市市场却已相对饱和,使得工业生产能力与市场消化能力相比,形成严重相对过剩。工业经济产能的相对过剩使整体经济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这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成长。

4结语

有以上的分析可知,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对我国产业结构变动产生重要的影响,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都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影响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因此,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非常有必要的。虽然目前为刺激内需而采取鼓励家电下乡等措施,这些只是治标不治本,根本还在于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

参考文献

城乡经济差距范文2

关键词:城乡收入比;人均GDP;协整方程;格兰杰因果检验;政策性排斥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B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回顾

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学领域中的一个经典问题。国内外学者对二者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所得结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关于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两种大相径庭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收入差距扩大有利于提高储蓄率,促进资本积累,进而推动经济增长。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收入收入差距扩大不利于经济增长。Alesina和Rodrik运用中间选民定理,论证了收入差距扩大超过一定限度后将不利于经济增长。Alesina和Perotti(1996)以及Benabou(1996)认为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可能诱发社会政治秩序的不稳定,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就国内而言,已有不少学者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李实和赵人伟(1999)认为,非国有部门收入分配不均等、非农就业机会不均等、政府政策等因素是中国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主要原因,“倒U型”假说在中国未能得到统计上的支持。丁任重、陈志舟和顾文军(2003)从体制、发展、政策和开放四个影响转型期收入差距的因素展开分析,得出了我国并未出现“倒U假说”演变趋势的基本结论。陆铭和陈钊认为(2004),收入差距的扩大在长期将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倪晓宁和包明华(2006)通过建立包含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收入差距等指标在内的计量经济模型,发现我国的地区差距扩大对经济增长几乎没有影响。陈安平(2009)运用1980-200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建立新古典增长模型,研究发现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经济增长。刘霖和秦宛顺(2005)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发现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两者互相促进,并认为收入分配差距的适度扩大对经济增长具有正的效应。

由于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指标选取和样本选择等方面的不同,上述研究成果所得结论也不尽相同;同时,更多的是把国家作为一个区域,从国家层面来研究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从某个地区或者某个省份的视角来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的成果还较罕见;其主要是采用定性分析和简单线性回归方法来考察城乡收入差距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还缺乏对两者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及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因此,本文试图运用协整分析技术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重庆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以期能具有以下政策含义:第一,如果经济增长是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表明经济增长引起了社会分配的不公,急需政府干预和政策调控,要求政府在注重城镇经济增长的同时,应该更为注重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而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如果城乡收入差距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则应该在保持适度的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经济共同发展的基础上,重点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第二,作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典型代表,该研究结论不仅适用于重庆,对于与重庆具有类似情况的地区亦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三,重庆是一个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并存,集移民地区、民族地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等特征于一体的特殊直辖市,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将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重庆城乡居民收入现状

改革开放尤其是直辖以来,重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明显提高。与此同时,重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呈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

(一)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均衡,但实际收入增长速度趋向收敛

重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9年的354.54元增加到2009年的17 191.1元,增长了47.49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979年的150.18元增加到2009年的4 478.35元,仅增长了28.82倍。由此可见,重庆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而且农村居民收入基数较小,表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均衡。然而,从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速度来看,1979-2009年的30年间,重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81%,同期的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95%,两者的实际增速逐步收敛,显示出较为明显的同步化倾向,表明近年来重庆城乡居民收入出现了明显的积极变化。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扩大

从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额来看,从1985-2009年的这段时期内,重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如图1所示)。1985年,重庆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12.4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25.24元,城乡收入差距为487.16元。2009年,重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 191.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 478.35元,城乡收入差距为12 712.75元。当前重庆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只相当于1995-1996年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落后13-14年。特别是2005以来,重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每年扩大1 100元左右,收入差距呈扩大之势。

(三)城乡居民收入比总体上呈上升之势

重庆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额呈扩大之势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比在总体上亦呈上升之势(如图2所示)。重庆城乡收入比由1985年的2.50:1上升至1993年的最高点3.72:1,而在1994年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提高农产品价格等保护农民利益的政策后,重庆城乡收入比逐渐降至1998年的3.02:1,但之后又逐步上升,2006年升至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点4.03:1,此后由于国家相关支农惠农政策的逐步实施和落实,重庆城乡居民收入比有所下降,但仍然高达3.84:1。同时,由图2可知,重庆城乡居民收入比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重庆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选取的样本是重庆1985-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来源于历年的《重庆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在研究重庆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用重庆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之比表示城乡收入差距(RUIG),以重庆国内生产总值代表总产出水平,并以重庆市人均GDP来衡量重庆经济增长(PGDP)。为消除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用消费者价格指数(1978=100)对重庆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数据进行平减,用重庆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数对人均GDP进行平减。同时,为了消除异方差,对RUIG和PGDP分别取自然对数以消除变化趋势,记为LnRUIG和LnPGDP。

(二)相关性分析

为了进行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系数分析,将重庆市1985-2009年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经济增长相关数据代入下述“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

通过计算可知,1985-2009年重庆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经济增长的相关系数为0.85,显示出二者之间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但我们并不能由此判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确定的因果关系,也不表明经济增长必然会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更不意味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有利于经济增长。这是因为非平稳时间序列容易出现伪相关现象,即使没有任何关系的序列也有可能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使得不存在任何关系的变量也显示出显著的回归结果。因此,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首先有必要对其进行单位根检验,以考察各序列是否平稳,进而依据单位根检验的结果进行协整检验,最后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具体考察变量间的相互关系。

(三)单位根检验

单方根检验,又称对时间序列数据平稳性的检验,主要是检验样本序列的平稳性。如果在序列无差分情况下的t统计值小于临界值,则序列无单位根,是平稳序列;否则为非平稳序列。本文采用ADF检验法,对LnRUIG和LnPGDP进行单位根检验,具体结果见表1。

从表1的检验结果可知LnRUIG和LnPGDP的ADF检验值,都大于5%的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两者均不能拒绝有单位根的假设,表明变量LnRUIG和LnPGDP均为非平稳时间序列。但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的ADF检验值均小于5%的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均为平稳序列。同时,LnRUIG和LnPGDP都是一阶单整序列I(1)。由于其单整阶数相同,两者之间有可能存在协整关系,可以对两个变量的之间的长期关系进行协整检验。

(四)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的方法,主要有Engle-Granger两步法和Johansen极大似然法。由于Engle-Granger两步法只需用OLS对变量进行估计,然后检验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是否平稳,如残差序列平稳,则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如非平稳则不存在协整关系。因此,本文将运用E-G两步法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对LnRUIG和LnPGDP进行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回归,可得到以下协整回归方程:

对该协整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残差U的ADF统计量小于显著性水平5%的临界值,拒绝原假设,说明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平稳。据此可知,LnRUIG和LnP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重庆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五)误差修正模型

协整检验反映了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但在短期内可能会出现偏离均衡趋势的现象。而误差修正模型却能够反映变量之间由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调整的动态过程。因此,为了把重庆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联系起来,本文建立包括误差修正项在内的误差修正模型(ECM),以进一步研究模型的短期动态和长期协整特征。运用Eviews6.0可以建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经济增长的误差修正模型。模型估计结果如下:

从误差修正模型可以看出,重庆市人均GDP的短期波动将引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同方向变化,影响系数为0.485695,但其t统计值不显著,表明短期内重庆经济增长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显著;但从长期来看,由于误差修正项的系数为-0.4353,符合反向修正机制,且误差修正项回归系数的t统计量在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表明在出现偏离长期均衡趋势的情况时,误差修正项会对偏差进行43.53%幅度的调节,以使重庆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走向均衡。

(六)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尽管协整根检验结果表明重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个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这种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是否显示出明确的因果关系方向,尚需进一步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判断两个变量是否存在因果关系,Granger提出的因果关系检验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其基本方法是:一般地,如果变量x是变量y的(格兰杰)原因,则x的变化应先于y的变化。因此,在做y对其他变量(包括自身的过去值)的回归时,如果把x的过去或滞后值包括进来能显著地改进对y的预测,则可认为x是y的(格兰杰)原因。类似地可以定义y是x的(格兰杰)原因。由于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各变量应为平稳序列,因此,下面对ΔLnRUIG和ΔLnPGDP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当滞后期为2和3时,两者之间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即在短期内重庆经济增长是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但重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并不是其经济增长的原因。当滞后期为4和5时,两者之间也仅是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即从长期来看,重庆经济增长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格兰杰原因,而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并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关于经济增长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研究,许多人认为一定范围内的收入差距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当收入差距超过一定范围时则会阻碍经济增长,这些研究对于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根据本文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可以看出重庆经济增长导致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并没有促进经济增长。这表明重庆经济增长的受益主体主要是城市居民,其城乡二元经济差距有逐步扩大的趋势,这种态势的持续发展将不利于重庆经济的协调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重庆1985-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改革开放尤其是直辖以来,重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明显提高,但重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呈现出逐年扩大的趋势。

第二,协整检验表明,重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协整方程表明重庆市人均GDP每增长1%,将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0.1444%。

第三,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重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仅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即不管是短期抑或是长期,重庆市经济增长均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格兰杰原因,但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并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综上,由于重庆经济增长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这说明重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并没有促进经济增长,只是引起了社会分配不公平。如果任由收入差距的扩大,不但会破坏城乡协调发展的机制,而且不利于重庆和谐稳定发展。因此,需要政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缩小重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重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

第一,消除政策性排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重庆作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应该在消除农村居民长期遭受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政策性排斥方面有所作为。主要包括消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建立保障农村居民平等接受教育的制度及法律体系,让农村居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教育待遇;以完善农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构建一个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农村社会保障的分配功能,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给予农民在公共物品享用上的国民待遇。

第二,逐步改变“城市偏向”的金融支持政策,扭转农村金融边缘化的不利局面,加大农村金融创新,加强对“三农”的金融支持力度,缩小重庆城乡收入差距。

第三,探寻一条符合重庆实际的、科学合理的城市化与工业化道路,充分发挥城市化与工业化对提高农民就业率及促进农民增收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ALESINA A,RODRIK D. Distributive Politics and Economic Growth[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4(109):465-490.

[2] ALESINA A,PEROTTIR.Income Distribution,Political Instability,and Investment[J].The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6(40):1203-1228.

[3] BENABOU R.Inequality and Growth[R].NBER Macroeconomics Annual,1996(11): 11-74.

[4] 李实,赵人伟.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J].经济研究,1999(4):3-17.

[5] 丁任重,陈志舟,顾文军.“倒U假说”与我国转型期收入差距[J].经济学家,2003(6):44-49.

[6] 陆铭,陈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4(6):50-58.

[7] 曾国平,严兰丽.重庆第三产业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2010(5):101-103.

城乡经济差距范文3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城乡收入差距;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11-0093-03

[基金项目] 2006年度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理论与对策研究――区域竞争力与区域关联 性的系统分析”(批准号:06JL02)、2006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基于城乡协调发展的江 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研究”(批准号:JJ06208)

[作者简介] 张 文,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产业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

尹继东,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工业经济与战略管理。( 江西 南昌330031)

一、江西经济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性分析

1.分析指标的选择和回归模型的设定。根据有关经济理论,相关分析模型选择“城乡居民收入比(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因变量,即被解释变量,其变化可以基本反映出江西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和协调水平;选择“人均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为自变量,即解释变量,它剔除了人口规模对GDP的影响,从而其变化能较好地反映出江西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相关统计数据采用1978~2007年江西省3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1]

根据江西人均生产总值与城乡居民收入比的数据分布情况,可以发现二者之间存在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可以建立江西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Y=B1+B2X+u。其中,Y代表城乡居民收入比,X代表人均生产总值,B1、B2为待估计的参数(即常数和X对Y的边际贡献率),u为随机干扰项(期望值为0)。运用最小二乘法(OLS),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模型进行估计,得到如下线性回归方程:Y=1.824+9.13E-05X(输出结果见表1~表2)。[2]

2. 回归模型的检验及结果分析。从模型的总体拟合度(R2)检验和显著性(F)检验来看,该模型的决定系数R2 = 0.649,复相关系数R = 0.805,即模型的回归拟合程度和线性相关程度均为中上,表明人均生产总值的变动可以解释城乡居民收入比变动的64.9%;同时模型的F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Sig. = 0.000)小于置信度(显著性)水平0.01,即通过总体显著性检验,证实模型总体回归效果显著。

再从模型的参数显著性T检验来看,该模型的常数项(Constant)和解释变量的t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Sig.)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1,即常数项和自变量的系数与0有显著性差异,通过参数显著性检验,表明人均生产总值对城乡居民收入比有显著性作用,可以作为解释变量出现在方程中。回归系数(B2= 9.13E-05)为正值,反映了被解释变量Y与解释变量X呈同向变动的正相关关系,这也基本符合江西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初中期,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镇经济发展快于农村,从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扩大);而且计量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均生产总值每增加1000元,就有可能平均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0.0913倍,显示了江西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影响。

二、江西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关系分析

1. 分析指标的选择和回归模型的设定。选择“城乡居民收入比”为因变量,它的变化可以基本反映出江西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和协调水平;选择“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为自变量,其变化能反映出江西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的水平。相关统计数据也采用1978~2007年江西省3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1]

同样,根据江西城乡居民收入比与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的数据分布情况,可以发现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因此,可以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Y=B1+B2X+u 。其中,Y代表城乡居民收入比,X代表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B1、B2为待估计的参数,u为随机干扰项(期望值为0)。运用最小二乘法(OLS),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模型进行估计,得到如下线性回归方程:Y = 3.369-0.021X(输出结果见表3~表4)。[2]

2. 模型的检验及结果分析。从模型的总体拟合度(R2)检验和显著性(F)检验来看,该模型的决定系数R2 = 0.575,复相关系数R = 0.758,即模型的回归拟合程度和线性相关程度均为中等,表明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的变动可以解释城乡居民收入比变动的57.5%;同时模型的F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Sig. = 0.000)小于置信度(显著性)水平0.01,即通过总体显著性检验,证实模型总体回归效果显著。

再从模型的参数显著性T检验来看,该模型的常数项(Constant)和解释变量的t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Sig.)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1,即常数项和自变量的系数与0有显著性差异,通过参数显著性检验,表明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对城乡居民收入比有显著性作用,可以作为解释变量出现在方程中。回归系数(B2= -0.021)为负值,反映了被解释变量Y与解释变量X呈反向变动的负相关关系,这也基本符合江西经济发展的实践(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农村劳动力不断从农业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逐步降低,同时促进了城镇经济的迅速发展,从而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且计量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每降低10个百分点(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水平提高10个百分点),就有可能平均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比0.21倍,显示了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作用。

三、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经济发展作用计量分析

1. 分析指标的选择和回归模型的设定。选择“人均生产总值”为因变量,其变化基本上可以反映出江西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程度;选择“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为自变量,它的变化能反映出江西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的水平。相关统计数据同样采用1978~2007年江西省3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1]

根据江西人均生产总值与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的数据分布情况,可以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负相关关系。因此,可以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水平对经济发展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Y=B1+B2X+u 。其中,Y代表人均生产总值,X代表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B1、B2为待估计的参数,u为随机干扰项(期望值为0)。运用最小二乘法(OLS),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模型进行估计,得到如下线性回归方程:Y = 16026.344-219.413X(输出结果见表5~表6)。[2]

2. 模型的检验及结果分析。从模型的总体拟合度(R2)检验和显著性(F)检验来看,该模型的决定系数(R2 = 0.775)和复相关系数(R = 0.880)比较接近1,即模型的回归拟合程度和线性相关程度均较高,表明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的变动可以解释人均生产总值变动的77.5%,总体回归效果较好;同时模型的F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Sig. = 0.000)小于置信度(显著性)水平0.01,即通过总体显著性检验,也证实了模型总体回归效果显著。

再从模型的参数显著性T检验来看,该模型的常数项(Constant)和解释变量的t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Sig.)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1,即常数项和自变量的系数与0有显著性差异,通过参数显著性检验,表明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对人均生产总值有显著性作用,应当作为解释变量出现在方程中。回归系数(B2= -219.413)为负值,反映了被解释变量Y与解释变量X呈反向变动的负相关关系,这也符合经济学理论和产业发展规律(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不断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促使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下降,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而且计量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每降低1个百分点(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水平提高1个百分点),就有可能平均增加人均生产总值219.413元,显示了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发展的重大贡献。

四、结论与建议

1.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实施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在江西经济和财政现已达到一定规模基础上,必须改变增长优先的思路,实施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为此江西应该大力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有效统筹城乡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和就业观念教育,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市场就业机制,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城乡居民实际收入,提升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才能实现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 积极发展城乡非农产业,加速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江西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途径。江西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能够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充分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来发展有江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和农村非农产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实行就业导向的产业政策,尤其是要注意培养支持和改造具有竞争力优势、能扩大就业的劳动力密集型工业,积极发展就业弹性大、环境破坏小、资源消耗少的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江西要进一步推进行业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积极推动劳动力密集型的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江西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则必须以人为本,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提供就业机会为导向,以培育新经济增长极为支撑,以大城市为依托、小城镇为支点,形成辐射作用大、集聚效应强的城市群以及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从而实现人口资源等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缩小区域城乡发展差距。

江西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也必须能够以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效率为目标,建立政府扶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优化农业结构,延伸农业产业链,内部吸纳剩余劳动力,同时大力发展以转移农村劳动力为目标的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繁荣农村市场,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形成。

3. 彻底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环境。江西为了有效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加速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必须深入清除阻碍城乡统筹就业的二元结构体制和扭曲市场的歧视性限制政策,进一步加大行政体制改革力度,建立公共利益导向的服务型政府,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完善流动人口管理,逐步使城乡居民具有同等自由迁徙权;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全国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农民工进城务工和外来人员跨地区就业的门槛,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体系和农民工维权保障机制,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从而建立就业渠道和就业空间得到充分拓展的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3]

同时,江西农村劳动力数量大但素质相对低下的严峻现实,使得各级政府必须加强统筹教育资源,加大农村教育培训投资力度,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从而推进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促进江西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江西省统计局. 江西统计年鉴(2007)[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城乡经济差距范文4

关键词:结构转变;经济增长;城乡收入差距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3)10-0011-07

早期经济学家Chenery和Kuznets认为,随着经济的增长,社会经济结构相应会出现一系列的转变,其中有两个基本的结构转变最为显著:一是从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基础的经济转变,即产业结构的变化,体现为产业结构的升级;二是农村人口持续不断地向城市迁移,即城乡结构的变化,体现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1-2]。产业结构以及城乡结构的重大转变既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重要结果,又是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表现出明显的结构转变特征,即由一个传统的农业国演化为工业国。然而在结构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收入差距特别是城乡收入差距却被不断拉大。自1978年以来,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整体上不断扩大,忽视日益严重的收入差距问题而去追求经济增长,这必将加剧社会矛盾,甚至引发政治和社会的动荡,反过来又会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仍然显著,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通过改进能释放出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目前正处在工业化继续深化、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这种结构转变的趋势日益强烈,在促进经济增长上仍可期待,很可能导致收入差距的拉大,尤其是城乡收入差距。因此,在研究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关系时,有必要引入中国的结构转变。那么,经济增长是否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结构转变特征又给城乡收入差距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为此,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产业结构和城乡结构两大方面切入,并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对结构转变、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揭示。

一、文献回顾

关于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和收入差距的影响,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很多研究。早在15世纪,威廉·配第首次提出各国收入水平的差距在于产业结构的差异。国内的毕先萍和简新华(2002)指出,经济欠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转变过程不同于发达国家的转变过程,在经济欠发达国家的转变过程中,产业间的产业比重与就业比重会出现严重偏离,使得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劳动生产率差距不断扩大,从而进一步使得非农产业部门的收入水平越来越高于农业部门,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3]。傅振邦和陈先勇(2012)以湖北省为例,也证实了这一观点。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转换,必然是工业化水平提升的结果[4]。张红宇(2004)认为在世界各国工业化过程中,城乡收入差距是普遍存在的基本事实,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是能够自动克服收入差距的,只是过程比较漫长[5]。马晓河等(2005)研究了各国工业化阶段与工业反哺农业的关系及其对农民收入的影响[6]。他们基本一致认为城乡收入差距是由城乡(工农)生产力水平差异、要素收入差距等因素所致。

在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研究中,理论方面,陈锡文(2011)认为资源、财富大量、快速地向城市集中,以及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明显滞后的增长方式,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没能与改革以来农业增加值比重不断下降这一事实同步推进,导致了农民收入增长的明显滞后[7]。李文(2000)认为,城市化滞后使农业劳动力严重过剩,影响了农业经营的规模化、产业化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低下的比较收益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和农村市场的开拓[8]。快速推进城市化,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推动农村和农业现代化、缩小城乡差距的的根本途径。在实证方面,陆铭和陈钊(2004)采用省际面板数据证实了城市化具有显著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9]。姚耀军(2005)利用协整分析及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实证研究表明城市化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呈负相关,并且城市化是城乡收入差距的Granger原因,城市化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10]。程开明和李金昌(2007)的研究表明城市偏向与城市化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从反面也提高了城市化水平[11]。周少甫等(2010)通过门槛面板模型对我国1993—2007年城市化进程中城乡收入差距问题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化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12]。从上述研究结果来看,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关系不完全一致。

关于经济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中,刘耀森和李庆(2012)认为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13]。张嫘和方天堃(2007)利用协整及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研究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无论在长期还是在短期,经济增长都是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Granger原因,与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对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关系的结论一致[14]。张建辉和靳涛(2011)通过实证研究转型式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结果证实存在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转型因素如所有制结构调整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市场化进程、对外开放以及地方政府行为模式都在不同程度上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15]。晏艳阳和宋美喆(2011)利用面板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也验证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符合库兹涅茨假说[16]。

综上所述,在结构转变、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研究上,大多基于其中两个方面进行研究,缺乏将三者放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的研究。因此,本文将首先分析结构转变、经济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然后通过构建结构转变指数,刻画经济增长、结构转变关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演进趋势,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

二、理论框架

(一)产业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构成比例,它通过改变要素的边际生产力来影响居民收入分配。产业结构的转变使得原有的资源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而这些要素的边际生产力也随之发生变化,在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出清的条件下,要素价格等于其边际生产力,因此,要素的边际报酬在产业结构转换中会发生相应的变动。显然,在按要素分配的经济体制下,要素边际报酬变动会直接对要素所有者的收入水平造成冲击,从而使整个经济的收入分配状况发生变化[17]。非农产业往往比农业生产使用更多的资本品,同时非农产业的生产过程衔接紧密,分工更为具体和细致,斯密谈到分工所带来的种种好处便在紧凑和科学的生产过程中得以体现。此外,非农产业所产生的聚集效应可以使得身处其中的相关行业享受到程度不同的外部经济,这也有助于提高企业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在土地面积给定的情况下,劳动者的密度越大,劳动的边际效率就越低,人多地少的矛盾也将迫使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必须选择向外迁移。因此,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变,第一产业比重不断降低,第二、三产业比重不断升高,人们在现代产业部门的劳动报酬要高于农业部门,出于对更高收入的追求,农村中的劳动者就会自发地从第一产业涌向报酬高的二、三产业,寻求在现代产业部门中就业,所获得的收入也相应提高,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二)城乡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

城乡结构转变体现为城市化水平的提升。一方面,城市化有可能扩大城乡收人差距。一是在我国户籍管理制度下,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性较差,农村居民主要通过户籍买卖、农地征用、子女考上大学及城乡联姻等几种渠道才能转为城市居民,而这部分人大多针对富裕的农民,其进入城市必然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二是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城市的规模聚集效应更为明显,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增加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而对于转移到城市的农民工,各种因素的限制则使他们只能在非正规部门就业,高昂的城市生活成本与背土离乡的情感成本使得原本工作强度大、收入低的农民工收入更低,进一步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三是随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压力不断增大,更多投资将投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缓解人口流动引起的城市基础设施供需矛盾,这样投向农村的资金就相应减少,也使得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另一方面,城市化也有可能缩小城乡收人的差距。一是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市后,城市的劳动力数量增加,加剧了城市劳动力市场竞争,使得城市均衡工资水平下降,而且人口的乡—城流动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农村劳动生产效率和人均耕地面积,有利于增加农民收人。二是农民工倾向于在城市工作积累的资金带回农村,通过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投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收入。三是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数量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的辐射效应更大,这样也有利于带动农村地区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三)经济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

经济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主要通过“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来体现,它说明了经济发展是一个农业部门人口向城市部门转移的过程,农业部门收入较低,内部收入差距较小,城市部门收入较高,且收入差距也较大。农业相对于非农产业而言,劳动生产率较低,随着经济增长,城乡两部门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然而,当一国经济发展达到中等收入水平,部门之间的收入差距才会相应得以收敛。另外,刘易斯模式也体现了这一变化过程。他认为经济增长主要源泉在于城市现代工业部门,由于其凭借较高的工资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相较于农村传统农业部门而言,收入差距在经济发展之初会迅速扩大。随后,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会随着劳动力的不断吸纳而逐步提高,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和农村传统农业部门的边际生产率最终达到相等,城乡收入也开始缩小。然而,该模式只强调工业部门的扩张,而忽视农业的发展,假设较为简单[18]。后来,G.拉尼斯和J.C.H.费在刘易斯模型的基础上,假设在农业技术不断进步的条件下,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将出现劳动力剩余,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都流入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刘易斯拐点”则会出现,二元经济结构将逐渐消失,城乡收入差距也将缩小。

三、指标选择、模型设定与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择与模型设定

结构转变指数(sci)。我们从产业结构和城乡结构两个主要方面进行考察。以城乡二元对比系数(dc),即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与第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比值,来反映劳动力配置的效率和合理程度,进而用以衡量产业结构转变的趋势和效率。产业结构强度越高,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与第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距越小,农业现代化水平越高,城乡收入差距就小;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与第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距越大,农业现代化水平越低,城乡收入差距就大。其中某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由该产业总产值GDP比重同该产业就业的劳动力比重的比率来表示。城乡结构体现为城市化水平的变化,以城市化率(ur)来表示。城市化率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因此,本文以城乡二元对比系数和城市化率的平均值来表示结构转变指数(sci)。

经济增长(pgdp)。人均GDP能最直接地反映出人口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因此,本文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pgdp表示度量经济增长。

城乡收入差距(dis)。本文选择泰尔指数度量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泰尔指数对高收入和低收入阶层收入的变动比较敏感,城乡收入差距主要体现高低收入两端的变化[19],泰尔指数不仅可以考虑到城乡居民绝对收入的变化,并且对城乡人口结构的变化也能加以考虑。以dist表示t时期的泰尔指数,其定义和计算公式为:

其中,i=1,2分别表示城镇和农村地区,Pit表示t时期城镇(i=1)或农村(i=2)人口数量,Pt表示t时期的总人口,Yit表示城镇(i=1)或农村(i=2)的总收入(城镇用相应的人口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之积表示,农村用相应人口与人均纯收入之积表示),Yt表示t时期的总收入。

为了描述结构转变下经济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我们分别构建如下模型:

其中,lnpgdp、lnsci、lndc、lnur和lndis分别为pgdp、sci、dc、ur和dis的对数形式,一方面在于变量对数的差分近似地等于该变量的变化率,可以消除异方差和指数趋势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反映各模型变量之间的长期弹性关系,ε为随机误差项,t代表时间。模型(1)主要估计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变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模型(2)主要估计将结构转变作为条件要素引入经济增长变量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模型(3)主要估计三个典型的结构转变特征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为了捕捉经济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结构转变下经济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以及结构转变中的城市化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是否有非线性关系,在模型(1)、模型(2)和模型(3)中分别引入了lnpgdp、lnpgdp·lnsci和lnur的平方项。在模型(2)中引入lnpgdp·lnsci这一交互项以揭示引入结构转变后的经济增长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

本文样本期间选择1978—2011年。原始数据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以1978年不变价格为基数,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pgdp作了调整,以此度量人均实际经济增长。表1给出了所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图1和图2为城乡收入差距、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变的特征性变化趋势。

从整体上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泰尔指数总体上在波动中呈逐步扩大的趋势(如图1所示),从1978年的0.091上升到2011年的0.137,上升了50.5%。局部而言,城乡收入差距呈阶段性变化。第一阶段:下降阶段(1978—1983年),泰尔指数从0.091下降到1983年的0.037;第二阶段:上升阶段(1984—1994年),泰尔指数从1984年的0.039上升到1995年的0.135,第一、二阶段在“V”型波动上升;第三阶段:小幅回落阶段(1995—1997年),从1995年0.121回落到了1997年的0.1;第四阶段:持续扩大阶段(1998—2007年),2007年达到最高水平0.161;第五阶段:逐步下降阶段(2008—2011年),自2007年之后,泰尔指数开始从2008年的0.158下降到2011年的0.137,说明随着我国城乡统筹力度的加大,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趋势开始显现,但绝对差距依然很大,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1993年之前,人均GDP增长率经历了“W”型的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再上升的波动。两最低点为1981年和1990年;两个最高点为1984年和1992年。1993年后,人均GDP增长率经历了“V”型先下降再上升的变化,1999年为最低点。泰尔指数的变化和人均GDP增长率的变化基本相似,尤其是1998年后,两者均呈逐步上升趋势,自2007年后,虽然在2010年有小幅上升,但整体处于下降趋势。

从图2中可以看到,我国城乡二元对比系数在1978—2003年经历了一个先增大后减小,再扩大再减小的“M”型波动,那么这说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经历了一个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再扩大的“W”型波动,从2004年之后,二元对比系数开始上升,城乡二元结构强度不断减小;城市化率则逐年上升,2011年城市化率超过50%;综合二元对比系数和城市化率后计算出结构转变指数,自1978年以来,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图3~图6刻画了经济增长、结构转变以及结构转变式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相关关系。由图3可见,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具有库兹涅茨的倒U关系,但是下降趋势还很平缓。图4中,将结构转变因素引入到经济增长变量时(结构转变指数与经济增长的交互项),同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图相似,也具有库兹涅茨的倒U关系。在图5中和图6中,城乡收入差距随城乡二元对比系数的上升而呈现线性下降,随城市化水平的变化而呈非线性变动。这些变量相关关系的描述也进一步说明模型设定形式的合理性。本文将在后面部分的模型估计过程中对这些关系作定量分析和揭示。

(二)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首先采取OLS法对设定模型(1)、(2)、(3)逐步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发现,D-W统计值都较小。这说明残差序列存在自相关,需要进行自相关校正。一般来说,经济变量的滞后性容易导致自相关现象的出现。差分法和Cochrane-Orcutt迭代法是克服自相关的常用方法。本文用较简单的高阶自相关校正法,逐步加入被解释变量的滞后一期(AR(1))、滞后两期(AR(2))等作为解释变量,直至消除自相关为止。自相关校正后,各模型的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结合M11和M12可知,经济增长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将随着经济的增长逐步缩小,这说明经济增长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上仍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最初经济增长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但从长期来看,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符合库兹涅茨倒“U”型规律。从2007年以来,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泰尔指数开始从1.61逐年下降到2011年的1.37,虽然绝对值仍然很大,但总体上呈现出收敛性,城乡收入差距正在显示出改善的迹象,印证了中国城乡统筹大方向的正确性。这也表明了目前中国正在进行试点改革的城乡统筹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终结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应该成为中国下一歩改革开放的重点内容。

从M13、M21、M22可知,中国的结构转变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同时,结构转变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线性关系,其曲线关系为倒N型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城乡收入差距将随着结构转变指数的提高而逐步缩小。当结构转变纳入经济增长时(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变的交互项),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为负且显著,但当把交叉项的二次项纳入时,系数仍然为负数,效果仍然显著,说明了结构转变在长期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从结构转变的两个具体方面来看,首先,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从模型M31来看,系数为负且显著。这说明改革以来,虽然有些年份产业间的产业比重与就业比重会出现严重偏离,使得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劳动生产率差距不断扩大,从而进一步使得非农产业部门的收入水平越来越高于农业部门,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整体而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趋于缓解,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其次,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则出现阶段性特征,城乡收入差距随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特征。起初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不仅在于城市化偏向的政策所致,而且也在于起初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具有人力资本优势的劳动力的净流出,这部分转化成了城市户口的农村劳动力,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但随着我国户籍制度和城市政策相对宽松以后,大量的劳动者从农业转移到城市中的第二、三产业,最终劳动力的流动通过要素报酬的均等化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模型M33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城市化共同考察了城乡收入差距,实证研究表明两者在总体上都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这也说明了面对当前城乡收入差距绝对值还很大的状况,缩小二元经济结构和不断推进城市化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主要对经济增长、结构转变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理论及实证分析发现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库兹涅茨的倒U型曲线关系。尽管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绝对值仍然较大,但是已经开始出现改善的迹象,在此改善过程中,经济增长仍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经济增长必然伴随着结构转变,因此,将结构转变因素纳入到经济增长,从经济增长背后起重要作用的结构性因素来分析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才能真正理解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进一步证明了结构转变下的经济增长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体而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缩小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以及不断推进城市化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基于以上分析,中国要在未来有效地解决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问题,有赖于在我国结构转变中去解决。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 注重经济增长,尤其要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继续实施城乡统筹战略,逐渐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大对农村与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出,缩小农村地区与城镇地区经济发展外部环境的差距,降低农村工业化的成本,为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加大对农村地区公共服务建设的倾斜,努力提高农村居民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质量,逐步实现城乡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特别要在保障义务教育制度实施的同时,加强农村居民的在职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提高其劳动力的素质和就业能力,加大经济增长给其所带来的机会。

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现代化。采取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战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把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以工业推动农业的发展,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和比较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业经营者的收入。

3. 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城市化发展。尽管高速城市化可以在短期内促进经济增长,但在高速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失衡的资源配置、不公的分配将导致城乡收人差距不断拉大,从而增加了长期全面改革开放的成本。城市化是大势所趋,但要理性发展城市化,而不是盲目推进,不能把资源过度偏向大城市,应该以小城镇的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Chenery,H. B. Patterns of Industrial Growth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0,(9):624-654.

[2]Kuznets, S. Quantitative Aspects of the Economic Growth of Nations:Industrial Distribution of National Product and Labor Force[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57,(5):112-127.

[3]毕先萍,简新华.论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与收人分配差距的关系[J].经济评论,2002,(4):59-60.

[4]傅振邦,陈先勇.城市化、产业结构变动与城乡收入差距——以湖北省为例[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6):8-14.

[5]张红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平抑机制: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经济增长与政府行为选择[J].管理世界,2004,(4):9-21,60.

[6]马晓河,蓝海涛,黄汉权.工业反哺农业的国际经验及我国的政策调整思路[J].管理世界,2005,(7):55-63.

[7]陈锡文.工业化、城镇化要为解决“三农”问题做出更大贡献[J].经济研究,2011,(10):8-10.

[8]李文.城市化滞后的经济后果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1,(4):64-75.

[9]陆铭,陈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4,(6):50-58.

[10]姚耀军.金融发展、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协整分析及其Granger因果检验[J].中国农村观察,2005,(2):2-8.

[11]程开明,李金昌.城市偏向、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及动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7):116-125.

[12]周少甫,亓寿伟,卢忠宝.地区差异、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8):115-120.

[13]刘耀森,李庆. 重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研究[J].商业研究,2012(11):72-77.

[14]张嫘,方天堃.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及因果关系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7,(3):39-43.

[15]张建辉,靳涛.转型式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中国的经验(1978-2008)[J].学术月刊,2011,(7):79-86.

[16]晏艳阳,宋美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库兹涅茨曲线的检验及影响因素分析[J].软科学,2011,(9):24-30.

[17]席文,秦海林.产业结构变动影响城乡间收入分配的实证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8,(2):107-109.

城乡经济差距范文5

事实上,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早已存在, 从城市诞生之日起城乡之间就存在着差距, 随着时间的推移差距也急剧扩大, 以致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和地区之间收入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经济资源配置和分配机制上存在的问题(赵人伟,2006);城乡差距的周期性变化主要源于城市利益集团的压力以及传统经济体制遗留的制度障碍, 政府的长期目标应该是推进要素市场发育(蔡P, 2004)。通过分析已有研究成果, 共同特点是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问题进行描述多而深入剖析不够, 对其与经济增长特别是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更少, 基于此, 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 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探讨农业经济增长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力, 从而推动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增加及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关键词:居民收入;差距;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一、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1.农业经济增长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呈现波动递减的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人均农业产值的响应路径和人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LRD)的方差分解结果说明农业经济增长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呈现波动递减的趋势。经济发展的前中期农业经济增长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较大, 后期农业经济增长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递减。

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大。人均农业产值(LPA)的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农业经济增长只有微弱的影响,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1990― 2007 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在统计上并不显著。这是因为农业经济发展是自然、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仅是社会经济问题的一个方面, 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较小。

3.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互为双方的Granger 原因,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也互为双方的Granger 成因,经济增长是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Granger 成因,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不是经济增长的成因。

二、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分析

1.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动态分析

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在各产业迅速发展、结构不断优化的同时,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但是,现阶段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还未达到收入差距的拐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继续扩大。本文选取1978 - 2011 年的数据,根据指标数值变动情况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演变状况进行考察。

1978 年至2011 年,我国经济的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但广大人民群众并没有充分分享经济增长的蛋糕,伴随而来的却是城乡收入差距的加速扩大。城乡实际收入差距也由1978 年的209.83 元扩大到2011 年的14832.49 元,收入差距年均增长13.77%。按1978 年价格计算, 1978 年至1991年间,农民人均收入大致相当于城镇人均收入的50% 左右, 1992 年至1999 年间这一比例下降到42% 以下,2011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历史最高水平6977.3 元,但只相当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21809.8 元的32%。

三、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1.建立有效的个人收入分配调控机制,完善再分配手段

建立有效的个人收入分配调控机制,完善再分配手段。建立新型分配制度,体现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发挥分配在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中介、和催化作用。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提高收入来源的透明度,调节过高收入。再分配手段包括税收和转移支付,而税收的主要对象是高收入群体,转移支付的主要对象是低收入群体。政府通过这两个手段进行收入再分配,发挥缩小收入差距的功能,即“抽肥补瘦”的作用。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理顺分配关系。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增长的推进器, 也是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安全阀。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深化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过程中,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现实而紧迫的任务。必须全面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积极推进医疗保险体制改革, 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现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 较好地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社会保障与自我保障相结合的原则, 符合我国国情。要进一步扩大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 将各种所有制企业职工都逐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 适当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 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同时要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制度。

四、结语

由此可见,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是保证我国经济和谐增长的必要前提。尽管实证表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刺激经济增长的,其深层次的原因有待于挖掘,但从长远来看,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会引发社会不稳定、社会分化及社会投资与需求环境的恶化,可能对未来的持续增长不利,因此控制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是非常有必要的。为此,我们应着手缩小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确保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增长。

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加快推动农业产业化,使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此外,合理调整国家分配制度,加大财政对农业的补贴是缩小城乡差距的一个重要措施。再者,建立公共财政,加大对农村的投入,构建完善的农村贫困人口的转移支付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是最有效的缩小城乡差距举措。

参考文献:

[1]刘小伟. 苏南、苏北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关系比较研究[J]. 特区经济, 2012,( 5) .

城乡经济差距范文6

Abstract: To deepen reform of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system, increase the income of Urban-rural residents are the basic goal of reform in China.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economy sustained steady and rapid growth, people's living level improved significantly. However,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shows a trend of continuous expansion. In this context, we firstly review the theory on several influential factors of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then, we establish a regression model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volution of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residents' income. In addition, using Co-integration analysis and Grange causality test, the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work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rural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and urban-rural income dispar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volution of ownership structure in transformation period brings the residents' income grow largely;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urban-rural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are two fundamental influential factors in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urban-rural income gap. Meanwhile, the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and the income disparity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exists one-way causality.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 based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关键词: 收入差距;所有制结构;二元经济结构;影响因素

Key words: income disparity;ownership structure;urban-rural dual economic structure;effecting factor

中图分类号:F0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5-0159-03

0 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