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概念范文1
论文摘要:分析了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技术革命影响企业规模经济的新效应、新途径,归纳出在新经济时代高科技企业规模经济的新特点,提出了高科技企业规模经济的六个新概念,即“小就是好”的新型规模价值观、规模经济的虚拟性、规模经济的动态性、规模经济的开放性、规模经济的效率性、规模经济的模糊性,为指导高科技企业的规模决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新技术革命影响企业规模经济的新途径、新效应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十分巨大,其中对企业规模经济的影响力和影响途径也产生了如下重要变化:
1.新技术装备之“柔性”淡化了规模经济效应。以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为代表的新技术与传统技术之最大区别在于:新技术之“新”主要体现在大量取代和大幅度扩充了人脑的功能,形成了具有人工智能和自适应能力的柔性生产系统。基于刚性的、固化的技术系统而得出的影响规模经济的原因,如生产规模的大导致组织协调成本上升,品种的频繁更换导致生产准备、结束费用提高等,在柔性生产系统中已变得微不足道。由于现代技术中“软技术”的比例越来越高,因此技术含量的高低、技术贡献的大小不能简单地与技术装备的数量、价格挂钩;新技术革命使企业平均规模变小、使许多行业内不同规模企业之间成本差异变小已呈明显趋势。
2.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直接影响成本的作用强化。技术影响成本的渠道,分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两类,其直接渠道通常是指由于采用了新工艺、新材料、新能源而导致的成本变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技术革命重点领域就包括新材料、新能源,这些领域每次产生的新成果都会导致一次“成本革命”,即大幅度、迅速地降低成本,不断涌现的新成果导致生产成本呈现“阶梯状跌落”现象频繁发生。相比之下,技术影响交易成本与组织成本这种间接渠道对成本的影响幅度和影响速度远远小于直接渠道对生产成本的影响程度。因此,在新技术革命的环境下考虑“技术一一成本”关系时应将直接的“跌落成本”放在首位。
3.人际交流手段和管理技术的空前进步导致交易成本和组织协调成本大幅度下降。无论是古典经济学还是新古典经济学,他们在讨论规模经济问题时都基于一个假设,就是信息不完全,由于信息不完全而导致企业发生大量的外部交易费用和内部组织协调费用,当这两部分费用在总成本中占到一定比重时,就会对企业的“规模——成本”特性产生重大影响。这一假设在工业经济时代是基本符合实际的,但到了知识经济时代就逐渐站不住脚了,这是因为新的信息技术革命使人类获取信息的手段空前进步,每个人都有可能以足够快的速度获得足够完备的信息,并能以足够快的速度和利用非常便捷的工具与他人交流,使交易费用无论距离多么遥远、交易内容多么复杂都能降到极低水平,使内部管理费用在不同规模的企业都能大幅度降低。信息经济的这种“零成本、低物耗、高收益”特征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经济学用以分析企业规模经济现象的基础。
4.网络技术突破了传统的空间观念,使孤立的讨论企业内部规模经济变得毫无意义。新技术革命最有代表性和突破性的成果就是智能化的信息网络技术,它使得人类在现实世界之外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网络世界,人们利用网络,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从事各种社会和经济活动,从而产生了所谓的“网络经济”。这种网络经济既是一种全天候运作的经济,也是一种全球化经济,它把地理空间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制约降低到最小程度;网络经济又是一种“虚拟经济”,它把一部分经济活动转移到以信息网络构筑的虚拟空间进行;网络经济还是一种“直接经济”,它使得处于网络两个端点上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直接联系,使社会经济组织结构趋向扁平化。由于上述“网络经济效应”越来越强烈,故处于网络时代的任何一家企业都不能将自己孤立于网络之外,必须把自己看作网络上的一个节点,将企业规模经济问题放在网络经济的框架内进行研究。
5.新技术的快速多变特征和“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效应改变了传统的时间观念,使讨论静态经济规模变得毫无意义。由新技术支撑的新经济是一种速度型经济,与传统工业经济相比,它的经济节奏大大加快,其典型表现是技术创新和开发周期缩短、技术淘汰率提高、产品更新换代和技术更新速度加快,且每一次较大的技术更迭都会迅速打破原有的竞争格局,对经济形成一定的“技术冲击效应”。因此,我们再也无法孤立、静止地去研究某种技术关系或技术条件下的规模经济现象,只能将技术看作一种时间效应,将技术在一定时段内变化趋势的预测结果作为研究规模经济的基础。
二、高科技企业规模经济的新概念、新特点
新技术革命催生了一大批高科技企业。这些高科技企业(在我国也称“高新技术企业”)十分典型地体现了新技术革命的时代特点,上述关于新技术影响企业规模经济的新途径、新效应,在高科技企业里表现得十分明显,导致在高科技企业里的规模经济现象与采用传统技术的企业相比有着显著的区别。笔者将关于高科技企业规模经济的新概念、新特点归纳为如下六个方面。 1.“小就是好”的新型规模价值观。在工业经济时代,大型企业是最高效的企业组织模式,企业规模大就能使产品成本低、产品质量好,使企业驾驭市场的能力强,于是,“大就是好”成为了一种占主流地位的规模价值观。然而,当社会跨人知识经济时代后,大型企业易患的“大企业病”将变得更加突出且危害更大,如反应迟钝和决策效率低使企业不能适应多变快变的市场环境,多层次金字塔型组织和庞大的官僚机构扼杀技术创新。相比之下,规模较小的高科技企业在新经济时代却越来越体现出明显的优势,如市场适应能力强、生产经营惯性小、内部机制有利于创新,特别是技术进步缩小了规模对成本的影响,由先进的小型设备组成的柔性制造系统同样能以极低的生产成本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因此,企业规模价值观应由“大就是好”向“小就是好”转变,企业的组织规模“为了强大而变小”可能成为一种流行的工作思路。
2.规模经济的虚拟性。当企业组织规模缩小以后,如果遇到超出自身规模实力的市场机会时,企业是否需要通过扩充组织规模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呢?答案是:大可不必。在网络经济时代,小型企业照样可以经营大项目,其办法很简单,就是利用国际互联网来放大自己的经营规模。也就是说,企业可以同时“变小”又“变大”——组织实体变小为适度规模,同时通过网络整合外部资源以形成较大的经营规模,于是出现了诸如“网络企业”“电子空间企业”“虚拟企业”等新名词。这种跳出物质实体空间到网络虚拟空间来放大企业经营规模的思路和做法,笔者将其称之为规模经济的虚拟性,其实质是给规模经济现象赋予一种全新的空间概念。
3.规模经济的动态性。在新古典经济学所构建的规模经济分析模型中,假定技术因素和其它经济变量在足够长的时间跨度内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不考虑它们的时间效应和动态影响。这种分析方法在技术变动速度不快的环境下,其分析结果与实际活动的差距是不大的。但是,这种静态假设用在高科技企业就行不通了,其原因在于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变化速度很快,很难分清技术的边界。因此,必须以一种动态性概念来理解高科技企业的规模经济问题:高新技术的快速多变特征和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效应,不能保证企业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处于静态或“线状”变化特征,企业最佳规模或适度规模的选择范围不是一条“线”,而是具有一定“弹性带宽”的区域;在这一区域内,“规模——成本”特性既可能产生“阶梯状突变”,也可能产生“连续状渐变”。按照此种动态性概念,高科技企业的生产经营系统必须具备较高的“柔性”和“自适应”能力,应尽量采用“软手段”来调整规模,而不是依赖新建、改建、扩建等“硬手段”来调整规模。
4.规模经济的开放性。在传统规模经济理论中,是将企业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这两个本来紧密联系的复杂问题按封闭性假设作一个简化处理,割裂两者的联系并将它们分别放在相对封闭的空间来讨论各自的特点。此种做法用在开放程度较低的市场环境中是可行的。然而,高科技企业目前所处的市场环境,不但其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关系十分复杂,而且它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市场,这种开放性与工业经济时代的市场开放性相比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巨大变化:一是开放的空间范围更大,是一种全球化的开放;二是开放的深度和关联度更大,是一种涉及社会经济生活方方面面的全方位、高关联度的开放。当经济空间的开放程度达到这种高度时,任何一个企业想要割裂自己与外界的联系去讨论内部规模经济问题是毫无价值的,必须跳出企业这个小圈子来认识规模经济现象,用“聚集经济”“企业集群规模经济”等新概念来指导自己的规模决策。
5.规模经济的效率性。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追求的目标已不是单纯的利润目标,而是综合的、可兼顾社会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可持续发展的广义效益目标,高科技企业就更是如此。因为企业目标体系的改变,所以我们必须相应地改变关于规模经济的评价标准,用一种关于规模经济的“效率性”标准来取代传统的“赢利性”或“成本性”标准。这种“效率性”标准,是成本降低率、市场占有率及其增长率、企业知名度、企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概念范文2
关键词:城市 集聚经济 规模经济 范围经济
引言:
城市集聚经济实际上是外部复合经济,它的复合范围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影响集聚经济产生的因素表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城市的发展现状、地理优势、当地居民的收入生活水平、当地政府的一些政策等都影响着城市集聚经济的发展。所以研究城市与城市集聚经济,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一、城市的内涵与功能
自古以来,城市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它是很多生产要素聚集而形成的一个整体。这个整体集文化、教育、科学、政治等于一体,可以看出,城市对于人类的发展的作用是很大的,城市其实就是一种有着系统和集聚形态的特殊生产力。
城市的功能其实就是城市在此地区对于带动国家文化、政治、经济等领域发展而起到的作用和发挥的特殊功效,这些都是通过一个城市制定的发展对策体现出来的,一个城市所体现出来的功能对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影响是很大的,要想建设出一个好的城市,就要制定适合城市发展的策略。城市的主要功能是:能够对城市的发展和特征起到关键性的决定作用的功能,它反映出了这个城市的历史发展状态以及和其他城市相比所存在的优势。
二、城市与城市集聚经济
(1)城市集聚经济
城市集聚经济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的作用是很大的,可以说是一个城市得以发展的核心因素。集聚经济就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存在的一种经济形势,集聚经济与规模经济和多样化范围经济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
规模经济指的是通过提高生产力效率和使生产力更加专业化,来降低生产的成本,从而使得整个企业乃至城市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规模经济主要有外部和内部规模两种形式,一般影响集聚经济的是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指的是整体的外部行业结构发生改变而导致的个体的经济收益的变化,由于整个市场行业规模的扩增,从而影响个人企业规模增大,企业成本降低,从而可以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
范围经济不同于规模经济,它主要受厂商范围变化的影响。比如,在计划经济时代,同时生产很多种产品不同产品的费用要比只生产几种产品的利润高,这个时候就会用到范围经济的概念,如何确定产品的种类和范围来降低成本是需要考虑范围经济的,它虽然也分外部和内部两种,但是外部经济与城市集聚经济的联系更大。
企业的形成就是由不同的生产因素混合在一起的结果,在规模经济的影响之下,集聚经济的规模开始进一步扩大,到规模增加到某种程度之后,企业的成本就不会继续降低,这样也就实现不了效益最大化,范围经济会导致各种生产要素集聚在一起,而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之间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之间并不是互相排斥而独立存在的,范围经济在产品集体生产成本较低和新产品追加方面,都是比较符合规模经济的要求的。范围经济不仅与企业的管理制度有关,还与营销的方式有关。由于有外部经济的作用,当不存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影响时,各种生产要素仍会集聚。
(2)影响城市集聚经济产生的因素
第一个影响因素是城市企业的多少,一个城市的企业越多,一些新兴起的企业的需要的材料的供给就变得更加快捷,而且生产出来的产品也不会造成堆积,将有更多的渠道和途径去销售。一般来讲,企业比较多的地方更容易出现工业的集聚。第二个影响因素就是城市的人力资本水平,人力资本水平与企业找到合适的可用性人才是呈正比的,只要企业的人力水平提高了,这个企业的生产成本也会相应的降低。第三个影响因素是当地城市消费者的生活水平以及收入水平,生活水平越高,收入越高,这些居民的购买产品的能力就越强,而且消费者对于消费品的要求也会相应提高和增多,从而刺激当地的消费水平,为了适应市场需求,部分企业的数量也会增加,企业的集聚会使工作者的收入也上升一个幅度,从而形成一个好的循环。第四个影响因素就是城市的交通运输,企业能否集聚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如果交通运输产生的费用不会太多,那么企业的生产成本就会大大的降低,城市之间用于贸易的费用减少,集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很明显的。第五个影响因素就是当地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这些经济政策对于城市集聚经济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作用,如果经济政策发生了变化,城市的产业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由此可见,城市集聚经济达到一定规模时,可以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但是当规模进一步扩大时,就如交通阻塞,就会不利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所以,合理的利用规划城市集聚经济是很必要的。
结束语:
城市聚集经济在城市生产力发展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可以通过增大城市的产业规模,来使城市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而且还可以使得更多的人愿意到这个城市来发展,从而扩大城市的生产因素和生产规模。影响城市经济聚集的因素是众多的,只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然后做出合理的改善,那么整个城市的生产力才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金相郁;高雪莲;中国城市聚集经济实证分析-以天津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4
[2]金相郁;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07期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概念范文3
关键词:自然垄断 规模经济 沉淀成本
中图分类号:F224.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3-042-03
一、自然垄断的界定
不同学者基于不同角度,对自然垄断进行了定义。
在工业化之前,自然垄断概念很少被提及。穆勒(1848)首次使用“自然”这个词,他认为在许多私人没能力投资或不愿投资的领域,供水、公路、运河和铁路等由政府来投资和运行是合理的;Kaysen and Turner(1959)将自然垄断描述成竞争不能很好发挥作用的情况;萨缪尔森认为,当一个产业的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如此之强有力,以至于只能有一个厂商能够生存下来时,就会产生自然垄断;Sharkey(1982)认为如果整个行业由一个厂商生产的总成本比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厂商生产总成本低,这个行业就是自然垄断的;张维迎(1999)认为自然垄断是规模经济造成的一种状况,它使得某一行业只有一个企业生产时才是最有效率的。{1}刘树杰(1999)认为,自然垄断是指由于资源条件或规模经济的要求而无法竞争或不适宜竞争而形成的垄断。{2}
从上面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对于自然垄断的定义是从几个角度进行阐释:穆勒主要观察了发生自然垄断的行业领域,但是并没有对自然垄断概念、自然垄断行业特点进行论述;而Kaysen and Turner、萨缪尔森、Sharkey、张维迎、刘树杰等人研究的共同特征是从产生自然垄断的原因出发,对自然垄断进行定义。虽然Kaysen and Turner把自然垄断定义为竞争不能够很好发生作用的行业,但是并没有说明导致竞争不能很好发挥作用的原因;而萨缪尔森、Sharkey、张维迎、刘树杰则是从导致自然垄断的真正原因出发来进行定义,这个真正原因就是所谓的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正因为于此,在一个行业内部由一个企业来生产最有效率。其中,刘树杰把原因定义的更全面一些,因为他不但包括了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而且他还认识到自然资源条件同样可以造成自然垄断。例如龙井茶,这类产品市场上独一无二,消费者又愿意出价来购买,资源所有者就拥有排他性的独占权。由独特自然资源所造成的垄断,往往不能够达到垄断一个行业的目的,因为往往有很多竞争者或者替代者来与其进行竞争,例如“龙井茶”,这种产品会有“毛尖茶”与之竞争;但是由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所造成的自然垄断,则可以达到垄断一个行业的目的。
综上所述,可以给出本文自然垄断的概念:自然垄断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在一定技术、需求、制度等条件下,由于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所导致的只能有一家企业生存下来的状态。在这里就可以看出,自然垄断的概念被赋予了动态特性,即具有自然垄断特性的行业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空、技术、需求、制度的转换而变化的。例如,上海市最初只有虹桥机场,但由于需求扩大,一个机场已经不能够很好的满足需求,所以上海市又新建了浦东机场。
二、自然垄断与其他垄断类型
在经济学中,垄断作为市场结构的一种,一直受到经济学家的批判和否定,主要原因在于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对市场具有强有力的控制力,往往导致整个社会资源配置低效。但是如果对垄断进行细分,就会发现有些垄断并不坏,受到经济学家的支持。
根据垄断形成的原因,张维迎(1999)把垄断分为自然垄断、法定垄断和行为垄断;张光远(2001)把垄断分为经营性垄断、自然垄断与政策性垄断或行政性垄断;{3}常欣(2002)认为垄断可以分为自然垄断、法定垄断、经济性垄断;{4}周其仁(2002)把垄断划分为五种,即由资源的天赋特性带来产品的独特性、发明的专利权或者如可口可乐配方那样的商业秘密、赢家的垄断、成本特性产生的垄断、强制形成垄断。{5}
几位学者的观点基本一致:张维迎、张光远、常欣的“垄断三分法”只是对于垄断类型的叫法不一致而已,而实质是一样的;相对来讲,周其仁对于垄断的划分更加细化,使分类具体化、形象化,而且这种分类使读者很容易区分各种垄断的好坏,但不够简洁。本文比较倾向周其仁的垄断分类。
1.由资源天赋特性,带来产品(服务)的独特性。比如龙井茶、王菲的歌。
2.发明专利权或版权,或者如可口可乐配方那样的商业秘密。政府如果不通过法律保护专利和商业秘密,发明和创新的供给就不足,对经济增长不利。
3.赢家的垄断。凡竞争就有输赢,竞争的胜出者可能凭实力和策略,一时之间将所有竞争对手赶出市场。如微软公司,不是别人不可以做软件,而是一时之间没有谁做得过他们。
4.基于成本特性产生的垄断。一些产业需要一次性巨大投资,才能形成供给能力,这些投资一旦发生,就成为“沉没成本”。在这些产业,新进入者面临很高的“资金进入门槛”。由于市场的有限性,很难容两家来进行争夺,造成只能有一家厂商来提供,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自然垄断”。
5.强制形成垄断。是指运用非经济的强制力量,清除竞争对手,保持对市场的排他性独占。这种强制势力,可以是高度非制度化的,如欺行霸市、强买强卖;也可以是高度制度化的,如政府管制牌照数量,或由立法来阻止竞争而产生的行政性垄断。
对于1和4属于自然垄断;3是市场竞争的一种结果;2则属于法定垄断;如果5的强制是政府通过政策和法令所导致的,那么这种情况属于法定垄断或行政垄断,但是如果企业采用一种非正当性的行为,如欺行霸市、控制价格,那么这种垄断就是经济垄断。
对于上述垄断类型,经济学家的态度往往不同。对于1持支持态度,因为这种垄断毕竟会有其他产品与其竞争,其垄断是发生在某种程度上,不会兴风作浪。对于2都是持支持态度,因为这有利于企业的创新。对于4的态度属于又爱又恨型,爱的是自然垄断有利于整个行业的规模经济,因为独家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平均成本最低;恨的是由于在一个行业中仅仅存在一家企业,在没有外部压力的情况下,往往会导致莱宾斯坦所说的“X效率”,且企业具有利用其垄断地位来制定垄断价格的倾向,这种两难就是所谓的“马歇尔困境”。对于3和5的态度比较复杂,如果是通过合理竞争行为取得的垄断地位,且企业没有滥用市场地位,那么这种垄断还可以接受,但如果滥用垄断地位,则强烈反对;对于由政府政策强制形成的垄断,态度也是如此。
三、传统自然垄断行业的经济特征
传统自然垄断行业往往属于基础设施产业,由于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引起学者对于这些传统自然垄断行业的关注。而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这些行业的经济特征,下面是一些学者的归纳总结。
法罗(1902)是第一个阐述自然垄断经济特征的学者,认为自然垄断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该产业提供某种必需产品或服务、该产业的厂址有天然优势、产品不可储存、存在规模效益;用户需要协调的供给安排,而这种供给制度在垄断条件下才能实现。马歇尔(1927)首先指出垄断地位与某个产业的生产和成本条件有关,他认为在成本递减行业,垄断的安排可能优于竞争;而成本递减的也就是指存在着规模经济。自此,经济学家开始把规模经济作为自然垄断行业的基本特征。余晖(2000)认为自然垄断行业的经济特征是生产过程的网络性和连续性、固定资本投资的巨额性和沉淀性、规模经济性和范围经济性;{6}唐晓华(2002)认为规模经济性、资源稀缺性、网络性、范围经济性、固定成本沉淀性是自然垄断行业的特性。{7}
综合上述各位学者的观点,传统自然垄断行业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规模经济性。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规模扩大,每一单位产品或服务的平均生产成本出现下降的现象。规模越大,生产成本越低,因此要求由一家企业进行垄断性经营。目前理论界对自然垄断规模经济性这一定义提出了修正,而把“独家垄断经营的总成本小于多家分散经营的成本之和”作为区分一个部门是否属于自然垄断的标准。
2.具有大量前期投入成本和巨额沉淀成本。自然垄断行业的经营需要投入大量成本,铁路网、固定电话网、供水管网等都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并形成巨额“资本沉淀”。大量资本投入并不是自然垄断行业的独有特征,其他一些行业同样也存在,但在自然垄断行业,资本投入形成的资产难以转做他用,大量资本沉淀造成了市场不完善,如果允许多个企业进行竞争,结果很可能是两败俱伤。
3.所提供的服务具有公益性特点。传统自然垄断行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往往具有公益性特点,这些产品或服务都是与消费者生活密切相关,几乎所有人都离不开。而且这些产业往往是国家的基础设施产业,如果这些产业发展不好,既会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同时又会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建设。
4.具有各自网络。分析传统自然垄断行业,不难发现一个现象,即其经营往往需要一套网络才能够把其产品和服务提供给消费者,例如铁路网、供水管网。离开这些网络,企业就不能够把其产品或服务传递给消费者。同时这些网络具有网络经济性,即用户越多,那么这套网络价值就更高。
5.由国有企业来经营。在放松管制这股风潮发生前,大多数国家的传统自然垄断行业往往是由国有企业进行经营,包括西欧的英、德、法等西方国家。对此肖兴志(2001)认为自然垄断行业的国有化是属于国家对于自然垄断行业的一种管制方式。{8}造成这个特征的一个逻辑是:私人企业在为社会提供公益品时,往往不能够从全局角度来为整个社会大众谋福利,相反会从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制定垄断价格;政府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就会采用国有方式进行经营,以便实现帕雷托最优。
传统自然垄断行业的五个特征之间是紧密联系的:由于具有前期大量资本投入和巨额沉没成本,决定了规模经济的存在;同时这种巨额投入往往表现为巨大的网络资产,这种网络资产恰恰是公益品的输导设备;这样也决定了国家必须从全局角度考虑,干预这种服务或产品的提供者,确保这些产业资源配置有效性。
注释:
{1}张维迎.信息、管制与中国电信业的改革[J].P239
{2}刘树杰.自然垄断行业的政策与法律的调控[J].P67
{3}张光远.垄断产业价格改革试探,价格理论与实践,2001P9
{4}常欣.三重破垄论:中国基础部门反垄断问题的分析[J].2002P42
{5}周其仁.竞争、垄断与管制[J].北京经济研究中心,2002
(下转第47页)
(上接第43页)
{6}余晖.受管制市场中政企同盟[J].中国工业经济,2000(1)P23
{7}唐晓华.不完全信息与网络产业的激励性管制改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2(6)P71
{8}肖兴志.美英日自然垄断型企业改革的共性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1(8)P50
参考文献:
1.萨缪而森.经济学(第16版)[M].华夏出版社,1999
2.李季.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改革模式研究[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3.喻立新等.自然垄断行业规制的理论与改革[J].经济论坛,2004(1)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概念范文4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考察关于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理论的演进过程,可以发现:早期对国际竞争的研究主要是以国家为主体的,企业只是隐含在国家这个概念下进行研究,并没有成为独立的研究个体。因此,我们需要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相关研究中探讨国际竞争优势。随着国际经济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的兴起和发展,以及企业国际竞争活动和跨国公司地位的上升,企业开始成为国际竞争研究的独立研究对象,并出现了以企业作为一个能够完整地、充分地追求其自身利益的行动主体来考察其国际竞争活动的理论。而20世纪90年代,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提出以企业的国家背景来研究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这又是关于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理论的新发展。
1.国际竞争优势来源的经典观点:比较优势
一直以来,在研究企业国际竞争优势时,“比较优势”是最为经典的观点。在这方面的理论中,最早出现的是16至17世纪的重商主义理论,之后18世纪又有以国际分工为理论出发点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smith)的“绝对优势说”和19世纪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的“比较优势说”,以及20世纪上半 叶具有现代意义的赫克歇尔(E・Hekscher)――俄林(B・Ohlin)“资源赋予论”等理论。鉴于当时的历史阶段,在国家与企业关系中,国家对企业跨国经营活动干预的明显性,以及企业自身跨国经营活动过程中国家利益倾向的显著性,早期的关于企业跨国经营理论,是隐含在以国家这个利益主体为解释对象的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理论中而被阐述的。
亚当・斯密认为要参与国际贸易,就必须至少有一种产品在生产上与交易伙伴相比处于劳动生产率绝对高、或生产耗费劳动绝对低的地位上,否则,在国际贸易中就没有利益而只有损害。而大卫・李嘉图证明了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利益,而非绝对利益。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资源禀赋条件,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集中生产本国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产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不必停止生产全部产品,而只应该停止生产国内处于最大劣势的产品,通过交换,可以获得比较优势。
在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中,比较利益的根源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劳动成本的差异。然而在现实世界中,除了劳动成本外,其它生产要素(如土地、资本和矿产资源)也是非常重要的。于是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俄林就提出了“资源赋予论”,他们认为以自己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的专业化生产和国际交换,就会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否则就会处在相对不利的地位。因此,在国际经营活动中,一国出口的总是那些以自己相对丰裕的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那些需要用本国相对稀缺的要素生产的产品。
以上三种“比较优势”理论,从国家的层面上指出两国之间存在的要素差异,无论是劳动生产率、劳动成本还是资源禀赋的绝对差异或相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或者说是在国际商品交换中处于有利地位的基础,即优势产生的基础。但是,比较优势理论只是静态地分析了资源存量和生产地相对成本差异对各国贸易竞争优势的影响,排除了技术进步因素、需求因素、规模经济因素和许多实际因素的作用,没有考虑到国际间的大量投资和企业跨国经营现象,在这些条件下比较优势会发生改变。
2.企业国际竞争优势来源理论的发展
二战以后,鉴于企业已经成为国际资本流动中一种最为普遍而又高效的载体、其跨国经营活动已经随着企业自身力量的壮大及经营思想的转变而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现实,有一些理论从一开始就将企业作为行动主体来考察其国际经营与竞争活动,提出企业国际竞争的垄断优势,包括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折衷理论。
海默(S・Hymer)在其撰于1960年、发表于1976年的《垄断优势论》中指出,由于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本身的不完全性、企业规模不同所导致的企业规模经济效益不同,以及政治干预等所导致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的不完全性所建立起来的,在技术、规模、资金上的垄断优势,是谋取国外高额利润的来源,也是国际竞争优势的来源。市场缺陷的存在使得有些企业拥有了优势,这些优势包括三大类:(1)来自专利的生产技术以及生产要素的完善的优势,如专利和专有技术、获得资金的优势条件、管理技能等;(2)商标、公司信誉以及对优质名牌产品的设计的控制而产生的独特的产品差异优势;(3)大企业可能有包括内部和外部的规模经济的优势。
邓宁(J・H・Dunning)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1976)是众多关于企业跨国经营理论中影响最为广泛的,他也是从企业利益的角度来分析企业国际竞争行动。邓宁认为,企业的所有权优势(Ownership)、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和区位优势(Location)是企业进行国际竞争活动的充要条件。所有权优势是企业拥有的其它企业所缺乏并无法获取的某些无形资产,尤指生产技术上的优势。内部化优势是企业基于市场不完全性而致力开发的将所有权优势进行内部化的能力。而区位优势则指企业所处的特定国家或地区所赋予的包括政府政策、市场容量和劳工成本等企业外部经营环境上的优势。企业国际竞争经营的目标取向就是为了让这些优势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同时,邓宁的分析方法指出了不同的行业中企业应拥有的优势,以及到何地去发挥这种优势和怎样发挥这种优势。
3.以母国为基础的国际竞争优势来源:国家竞争优势
随着产业的不断国际化和跨国公司的不断高涨,以往的比较优势、垄断优势以及折衷理论提出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似乎难以解释跨国公司如何在特定国家的特定产业发展独特的技术与经验,为什么有些国家的跨国企业能够建立并维持竞争优势,而其他则不行等问题。
1990年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提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调查并研究了国家如何在产业的竞争中展现优势,以及竞争优势对企业战略和国家经济的启示,回答了以上提出的问题。他认为,企业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条件,在于企业所处的国家能否在特定领域中创造和保持比较的优势,这也就是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国家是企业最基本的竞争优势,因为它能创造并保持企业的竞争条件。国家不但影响企业所作的战略,它也是创造并延续生产与技术发展的核心。波特认为母国市场优势是企业最重要的竞争优势,并且受四个因素影响,即生产要素、需求要素、相关和支持工业以及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状况,如下图所示。
生产要素是指在某个行业中竞争所需要的投入,如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资金和基础设施(如公路、通讯系统等)。这些要素分为基础要素(如自然资源、劳动力等)、高级要素(如公路系统、信贷等)以及特殊要素(如具有特殊技能的人力资源)。
需求要素是指本国自身购买需求的规模。销售的规模可以产生足够的需求来支持规模效率。这种效率同样会促使在其他国家市场上领先。但是,特殊的需求也会超越国界创造机会。例如,瑞士企业长期领导世界的采掘设备行业,这是因为瑞士经常需要采掘穿山隧道来修建铁路。
相关和支持工业是指企业的上游和下游都有强大的工业在支持,使得整条生产销售链都十分畅通。例如,意大利的制鞋行业,该行业供应商皮革业很发达,销售渠道也有所支持(因为到意大利旅游的人都会购买皮革产品)。
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状况同样促进企业的成长。每一个国家战略、结构和竞争的模式都是不相同的。但有一个相同的特征是竞争强度的加速。
这个国家竞争优势模型主要强调一国经济的环境和结构对国家竞争优势的作用。同时,该模型还认为机会和运气将有助于提高某些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的战略选择起着关键作用,且政府的政策也会发生作用。该模型是基于企业已经运用了合适的战略从而得到的竞争优势。同时,这四个因素可能会加强本国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速度,也可能造成企业发展停滞不前。
4.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理论的整合:国际竞争优势来源的工具
关于国际竞争优势来源的理论,经历了从比较优势到国家竞争优势的历程,这种竞争优势的变化都体现为生产要素、成本要素、技术要素、需求要素等要素在不同国家的差异,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以及发挥管理技能、组织结构、企业战略等方面的优势。因此,对这些理论的总结研究表明,从比较优势理论到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来源在根本上都是建立在以下三个方面,即国家差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企业通过这三个基本工具来建立各自的国际竞争优势。
(1)国家差异。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要素,在无效率的市场中,这导致了国家要素成本的差异。企业的不同活动例如研发、生产和营销等都有不同的因素差别。企业因此能够通过设置价值链,使每一项在不同国家的活动都能以最小的成本带来最大的效益从而获得成本优势。同时,国家差异也存在于竞争的东道国市场,消费者的偏好和行为、分销渠道、促销策略以及其他营销手段在不同国家是不同的,因而,企业需要通过适应不同国家市场独特性的要求来影响它的生产和销售。例如,在比较优势、垄断优势、包含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折衷理论以及国家竞争优势中,一个共同的基础就是国家差异。无论这些理论的视角如何,它们都是企业在国家差异性的基础之上对价值链进行要素的国际配置,从而获得成本以及其它的优势。然而,静态和纯粹的国家差异经济观点是不够的,要用动态的观点来看各种要素相对的优势,延伸社会和经济要素的概念,用更为广阔的社会相对优势概念来包括所有相对的优势,这些社会相对优势是指质量、原材料的数量和结构,以及人力资源等各种“软”资源,例如组织间的联系、教育系统、组织与管理的核心技术等。从整体而言,国家的相对优势能够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并依靠复杂的组织要素相配合来获得。
(2)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一个比较完善的概念,并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如何获得竞争优势的研究中。而规模作为一种竞争的工具也已被企业运用到实际竞争中,然而,规模本身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它需要通过经验曲线和学习效应来获得动态的效果。例如,扩大产量有利于企业开发规模的效益,使企业能够积累学习,并使企业沿着学习曲线逐渐降低成本。
迈克尔・波特(1985)提出的价值链的概念充实了规模作为竞争优势来源的分析。这种概念化的工具集中分析了企业在不同价值增加活动中的规模利益。有效的规模将因活动不同而有所区别。市场不断扩大,分工日益深化,这就为企业建立专业化工厂生产某些专用设备或制作专门化投入物(中间产品、零部件、服务等)提供了客观可能性。比较优势、垄断优势、折衷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中的另一个共性就是创造和利用专业化,并且动态地发展专业化。专业化带来的最大效益之一就是规模经济,获得规模效率。但不可忽视追求规模效率也会限制企业适应变化的能力。
(3)范围经济。范围经济效益产生于共享产品、市场或管理等一些活动所带来的成本的降低。范围经济的战略重要性来自于企业能力的多样化,它可以共享价值链中交叉的投资和成本,而这一点是竞争者无法效仿的。范围经济的第二个重要来源是共享内部关系,如与客户、供应商、分销商、政府和其他机构的关系。共享知识是第三个范围经济的来源。比较优势、垄断优势、折衷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中,因为要素差异而采取集中或专业化,或者其它一些资源具有独特性,都是需要从共享资源(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来获得成本的降低或者独特性的持续,发挥范围经济效益,从而产生一时难以被模仿的优势。但是范围经济也是有成本和代价的,随着产品和市场多样化,管理的复杂性提高,企业更难以管理。
5.结语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概念范文5
【关键词】产业组织;SCP范式;产业组织优化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历史回顾
产业组织理论是有关市场经济中企业行为和组织制度的学科。研究的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内部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相关的“企业理论”;二是不完全竞争市场与企业行为的关系,特别是寡头市场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三是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包括规范研究的最优政策和实证研究的政策效果两方面的问题。
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国富论》最早提出产业组织理论即市场自发调节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以及这一条件下厂商的企业行为,但作为一种理论体系一般认为形成于20世纪20至30年代。马歇尔是最早提出产业组织概念的人,张伯伦和琼・罗宾逊提出的“垄断竞争理论"为产业组织理论的后来研究提供了基础,所以将他们称为产业组织理论的先驱者。
从研究范式来看,产业组织理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产生于微观经济学的厂商理论。20世纪70年代前处于案例研究和经验研究的阶段,该理论更多的是充当解释统计结果或支持价值判断的一种方法;从1970年代开始,理论模型取代统计分析在产业组织理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特别是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发展,打破了产业经济学领域长期居统治地位的“结构―行为―绩效范式”的单方向关系;到1980年代后期,产业经济学家认识到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之间的不平衡,包括计量经济学分析、案例研究和实验经济学在内的新一轮经验研究开始出现。产业组织理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新奥地利学派等多种理论体系。
(一)哈佛学派
哈佛学派是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遭遇了大萧条,以张伯伦和罗宾逊为代表的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发展起来。1938年,梅森在哈佛大学建立产业组织研究小组,提出产业组织分析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向,并于1939年出版了《大企业的生产价格政策》。1940年,克拉克提出“有效竞争”的概念。哈佛学派直接受克拉克有效竞争理论的影响,认为市场竞争和实现规模经济存在矛盾,该学派寻求如何判断市场的有效竞争程度以及政府实施何种规制政策。梅森根据有效竞争的定义和实现有效竞争的条件归纳出两类的有效竞争标准:市场结构标准和市场绩效标准。梅森的弟子贝恩通过对个别产业的具体分析和实证研究,提出市场结构决定市场绩效。贝恩(1959)首先用4个企业的市场集中度来测量市场结构和用回报率来测量绩效,考察了1936―1940年的42个美国样本制造业,得出的结论是集中度与经济绩效具有正相关关系。
至于现代主流产业组织理论中流行的SCP三段论范式则是由谢勒(Scherer)在贝恩两段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哈佛学派认为,结构、行为、绩效存在因果关系,结构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绩效,称为“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市场绩效”范式(SCP分析框架)。为获得理想的绩效,最重要的是要通过产业组织政策来调整和直接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因此,又称为结构主义。哈佛学派区别于其他学派的两个重要特征是:在分析框架中突出市场结构,在研究方法上偏重实证研究。在贝恩等人看来,寡占的市场结构会产生寡占的企业行为,进而导致不良的市场绩效特别是资源配置的非效率。因此有效的产业组织政策首先应该着眼于形成和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主张对经济生活中的垄断和寡占采取规制政策。
(二)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是上世纪60年代后期在对哈佛学派的批判中崛起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施蒂格勒。该学派继承了奈特以来芝加哥大学传统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和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市场竞争过程就是市场力量自由发挥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生存检验”的过程。该学派特别注重市场结构和效率的关系,而不像结构主义者那样只关心竞争的程度,故被理论界称为效率主义者。
芝加哥学派从价格理论的基础假定出发,强调市场的竞争效率,主要理论思想范式是竞争性均衡模型,认为市场在长期过程能够达到效率水平,反对高集中率的产业必然带来垄断租金,因此反对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强调导致反竞争行为或垄断行为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对市场的规制导致的进入壁垒。提出了在长期均衡中的配置效率和技术效率,配置效率的条件是价格等于长期边际成本,技术效率的条件是价格等于企业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尽管指出了其中存在的必要条件,但理论上并没有给出充分必要条件,同时理论也缺乏经验性的检验。
1980年代前后,以泰勒尔、克瑞普斯等人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将博弈论引入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领域,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对整个产业组织学的理论体系进行了改造,逐渐形成了“新产业组织学"的理论体系。
新产业组织理论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三个主要方面:从重视市场结构的研究转向重视企业行为的研究,即由“结构主义"转向“行为主义”;突破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单向、静态的研究框架,建立了双向的、动态的研究框架;博弈论的引入使产业组织学成为7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学中最富生机、最激动人心的领域。但是,谢勒(Scherer)就认为“新产业经济学"的成绩被大大高估了。施马兰西(Schmalensee)也同意博弈论方法在分析不完全竞争方面有一定的不足。
近年来崛起的以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为基础,从制度角度研究经济问题的“新制度产业经济学",也被称为“后SCP流派",其代表人物有科斯、诺斯、威廉姆森、阿尔钦等人。该学派组织理论的主要特点在于它引入交易费用理论,对交易费用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基本假说、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作了系统的阐述,彻底改变了只从技术角度考察企业和只从垄断竞争角度考察市场的传统观念,为企业行为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对产业组织的深化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三)新奥地利学派
产业组织的新奥地利学派在理论上的成就,是建立在门格尔(Carl Menger)、庞巴维克(Eugen Yon Bohnbawark)始创的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传统思想和方法之上的。新奥地利学派极力否定作为经济分析工具的现代数学方法,主张经济现象应运用人类行为科学的方法,按“人类行为是实现其目的的合理行为”这一公理,通过语言进行阐述。新奥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是奈特式的不确定性概念,市场不均衡就是因为存在着未被发现的信息或信息不完全而造成的决策失误所导致的利润机会的丧失。
在政策上,新奥地利学派对传统的哈佛学派的反垄断政策基本持批判态度,强烈反对政府干预,认为政府的信息也是不完全的。新奥学派认为,市场竞争源于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只要确保自由的进入机会,就能形成充分的竞争压力,惟一能真正成为进入壁垒的就是政府的进入规制政策和行政垄断。因此最有效的政策是自由放任政策。
二、产业组织优化的理论研究
(一)垄断竞争理论
垄断竞争理论是对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竞争与垄断关系和矛盾问题的理论概括。较早论述竞争问题的是亚当・斯密,他反对垄断,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他初步提出了现代经济学中的完全竞争思想。随着自由竞争间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马歇尔认识到了垄断与竞争的矛盾,提出了“马歇尔冲突”的理论悖论,但对这一问题进行充分理论论证的是张伯伦、罗宾逊夫人、克拉克及鲍莫尔等。
1.马歇尔的垄断竞争理论
马歇尔由垄断竞争的两难选择发展到两者相互渗透。马歇尔在1890年《经济学原理》中认为,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使这些企业的产品单位成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构成了一对难解难分的矛盾,这就是关于竞争与规模经济的两难选择的“马歇尔冲突",这一理论否认了要么垄断,要么竞争这种极端又相互对立的观点,其所揭示的竞争活力与规模经济性两者的关系,成为现代产业组织理论所要讨论的核心问题。
2.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的垄断竞争理论
对垄断条件下企业行为所发生的变异,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难以做出合理的解释,张伯伦出版的《垄断竞争理论》和琼・罗宾逊夫人出版的专著《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不谋而合地提出纠正传统自由竞争概念的所谓垄断竞争理论。张伯伦认为,在垄断竞争情况下,每家厂商的销售量受价格、产品性质和销售开发3个因素的影响。张伯伦分别从单个厂商的短期均衡和一个行业所有厂商的集团的长期均衡两种情况进行分析。当单个厂商达到短期均衡状态时,由于能实现超额利润,所以会吸引新的厂商进入,从而使原来的厂商降低价格,当所有的超额利润消失后,既无厂商进入,又无厂商退出,厂商个数达到最适度的数量就达到新的均衡,同时也是行业的长期均衡状态。与纯粹竞争模型相比,垄断竞争长期均衡情况下的价格要高一些,产量要低一些,有剩余生产能力没有利用。
3.克拉克的垄断竞争理论
1940年克拉克提出有效竞争概念,克拉克在《有效竞争的概念》一文中,从长期均衡和短期均衡关系的角度提出了有效竞争问题,以试图兼容竞争活力和规模经济之间的冲突。所谓有效竞争就是能协调好长期均衡和短期均衡的竞争格局,即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克拉克认为从短期看,完全竞争并不完全是好事,只有有效竞争才是合适的。因为从长期看,市场还存在潜在竞争者和替代产品竞争。在一个行业中,原有垄断寡头能获得超额垄断利润时,必然要招致新企业的加入,增加商品的供给,降低垄断价格。加之生产者对市场的预见性,主动调整产量和价格的应变能力,制约价格过分抬高,同时垄断组织、生产者的多样化经营,也使竞争手段多样化。多样化的竞争手段,不仅使竞争有效,而且使成功的厂商不必垄断任何种产品就能成长起来,从而保证企业在追求规模经济的前提下,使竞争有效,多样化竞争手段提出了解决马歇尔冲突的可能性和途径。
4.鲍莫尔的垄断竞争理论
1982年鲍莫尔等人提出了可竞争市场理论,该理论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强调厂商进出市场的自由性,即市场不存在严重的进入或退出障碍;二是强调范围经济,这是针对多样化经营的厂商而提出的一个概念。
鲍莫尔指出,现实中的市场很少有完全可竞争市场,可竞争性只是一个扩大的、应用范围更广的理想基准。鲍莫尔等人还认为,传统的厂商理论集中于分析生产单一产品的厂商。但实际上,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大企业都生产多种产品,由此他提出了范围经济的概念,范围经济是指厂商在一定规模下生产多种不同产品的成本优势。一家厂商同时生产数种产品或劳务的成本小于多家厂商分别专业化生产一种产品或劳务的成本总和。可竞争市场理论指出,在完全可竞争市场中,自由放任政策比通过行政手段干预更能有效地保护一般公众利益。此外,可竞争理论并不认为无约束的市场能自动解决一切问题,它认为政府的主要作用应该是保持市场中的潜在竞争,采取便于资本流动和推进企业垂直联合与重组的政策,以保证市场的可竞争性和多样化厂商的收益稳定。可竞争市场理论从竞争性质的角度对垄断和垄断企业存在的合理性进行了辩解。
(二)SCP分析范式
产业经济学的“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简称SCP范式。这一范式认为产业结构决定了产业内的竞争状态,并决定了企业的行为及其战略,从而最终决定企业的绩效。
贝恩(Bain,1958)在吸收和继承马歇尔的完全竞争理论、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和克拉克的有效竞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SCP分析范式。该范式成为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分析企业竞争行为和市场效率的主要工具。他认为,新古典经济理论的完全竞争模型缺乏现实性,企业之间不是完全同质的,存在规模差异和产品差别化。产业内不同企业的规模差异将导致垄断。贝恩特别强调,不同产业具有不同的规模经济要求,因而它们具有不同的市场结构特征。市场竞争和规模经济的关系决定了某一产业的集中程度,产业集中度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追求规模经济的必然结果。一旦企业在规模经济的基础上形成垄断,就会充分利用其垄断地位与其他垄断者共谋限制产出和提高价格以获得超额利润。同时,产业内的垄断者通过构筑进入壁垒使超额利润长期化。因而,贝恩的SCP分析范式把外生的产业组织的结构特征(规模经济要求)看作是企业长期利润的来源。
在SCP模型中,用来描述市场结构的变量包括:购买者数量、企业数量、企业规模、市场集中度、企业进出壁垒、产品差异化等。用来描述企业行为的要素包括:价格行为、广告、产品差别化行为、产品创新行为、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等。用来描述市场绩效的特征包括:消费者满意度、企业效率、企业成长、利润率等。
(三)产业组织与演化经济学
演化经济学已经成为当今国外经济学界最热门、最前沿的领域之一。1982年,纳尔逊和温特合著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标志着现代演化经济学的形成。他们使用变化、不确定性、惯例、路径依赖、有限理性、选择等概念来代替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完全理性、最优化行为和确定性。新古典经济学只能解释现存路径下的决策选择,是一种静态分析;演化经济在不确定性和有限理性是演化经济的基本假设前提下,关注经济发展的过程是怎样的,尤其关注经济结构变化的长期过程并研究行为人如何在这样的过程中生存下去,遵从动态的思想。演化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均衡只是暂时的,而不是长期的。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是指企业都按照各自的生产容量进行生产,既不扩大,也不缩小,但是通过竞争,这种情况会发生变化。
产业组织与演化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进入1990年代以来,产业组织理论在新的视角中得到突破和发展。从一开始的倚重于市场结构为主到侧重于企业行为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企业能力理论,对企业多样性、异质性进一步深化,并和演化经济学的研究成果相结合,引入了“动态能力”的概念。该理论指出,企业内部的能力和企业间的能力一样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力的来源。至此,产业组织演化的理论拓展又向前迈出了一步。借助于演化经济学的基本内核,运用演化经济学的系统方法,这一研究领域可对复杂动态的组织演化过程中的演化选择机制、技术创新机制、制度演化及其与技术、产业组织之间的协同演化作出系统分析;能对众多客观现象,如产业组织个体的多样性、产业组织的规模分布特征、企业异质能力、产业组织间的战略联盟和网络组织、企业持续进入、退出某一产业等现象作出解释,并能阐述基于演化角度的产业组织政策等相关问题。
三、产业组织理论在中国的引进与发展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一直缺乏对产业组织理论的系统研究。1960年以后,一些学者开始从规模经济的角度研究分析工业托拉斯的优点,但由于这些研究仍然是在传统范式下进行的,其研究的出发点只是如何通过计划来引导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因而这些研究均未对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问题“马歇尔冲突"作理论上的分析。
1978年以后,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进入一个引进与研究范式初步转换的时期,最早介绍到我国的产业组织著作是美国学者W.G.谢佩德(W.G.Shepherd)的《市场势利与经济福利导论》(易家祥译)。国内最早对产业组织问题进行系统论述的是杨治1985年出版的《产业经济学导论》。在整个1980年代,从研究的理论视角和范式看,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和双重性:一方面传统的范式和在传统范式影响下进行讨论的问题仍然得以继续;另一方面,随着对外学术交流的展开,一部分学者已开始尝试运用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范式对我国产业组织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一些大学也开设了产业经济学课程。1988年,日本学者植草益的《产业组织论》翻译出版,这是国内第一本系统介绍国外产业组织理论的译著。随后,国内又陆续翻译出版了几本西方学者研究产业组织的著作,如K.W.克拉克森和R.L.米勒的《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卡尔顿和J.佩罗夫的《现代产业组织》,J.施蒂格勒的《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这些著作的翻译出版,对我国产业组织范式的转变起到了推动作用。
1990年以后,新范式下产业组织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繁荣阶段,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分析比较规范的研究成果,如陈小洪、金忠义主编的《企业市场关系分析――产业组织理论及其应用》是国内学者编著的针对国内读者的第一本系统介绍产业组织理论和国外产业组织状况的专著;王慧炯的《产业组国产业组织研究》,这两本书同时荣获了第6届孙冶方经济学奖(1994),夏大慰的《产业经济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介绍和分析产业组织理论、方法以及产业组织政策的教材。金碚在在其编著的《产业组织学》中,全面考察了我国的产权制度、产业管理制度、劳动人事制度、流通体制、金融体制、外贸体制对产业组织的影响,使产业组织学的分析范式更加完善。这一时期的研究趋于多样化:在研究的理论框架上,既有在西方正统的产业组织理论的SCP分析框架内展开的分析论著,也有在新制度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的框架内进行分析的成果;在研究方法上,规范性的分析在减少,实证和案例分析的论著逐渐增多:在分析的广度上,既有综合性分析,又有行业分析和专题性研究,可以看出我国对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经历了一个引进、发展和创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张维迎.产业组织理论的新发展[J].教学与研究,1998,7.
[2]王军,杨蕙馨.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由静态到动态的变革[J].东岳论丛,2006,27(1):60-63.
[3]董艳华,荣朝和.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流派与近期进展[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3-5.
[4]夏大慰.产业经济学产业组织与公共政策:哈佛学派[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9,(8):3-5.
[5]夏大慰.产业经济学产业组织与公共政策:芝加哥学派[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9(9):3-6.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概念范文6
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台,一般人都是在经验的意义上理解,言语间多有分歧。有没有办法进行公理化的表述呢?本文试图从数理角度,给出一种客观描述。
设C轴为成本,Q轴为数量,N轴为品种。以Q代表企业组织规模,Q值越大,企业规模越大;N代表企业复杂程度,N值越大,企业越复杂。
在图1“从单一品种大规模到小批量多品种”中,规模经济特点是单一品种大规模生产(规模Q越大,成本越低);范围经济特点是小批量多品种(品种N越大,成本越低)。将(A)、 (B)坐标合并,以Q为纵坐标,N为横坐标,即形成(c)的长尾曲线,表示从单一品种(N=1)太规模生产(较大的Q值),转向小批量(较小的Q值)多品种(较大的N值)。这就是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指出的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企业性质的转变趋势。
传统工业化性质的企业,呈规模经济而范围不经济的特点,如图2“传统工业化性质企业的成本模型”所示。这是著名的迪克西特一斯蒂格里茨模型(D-S模型)的原理图。D―S模型第一次将品种概念内生进经济分析,使托夫勒指出的“从单一品种大规模到小批量多品种转变”趋势中的品种维度(单一品种、多品种)得以在数学模型中呈现。D-S模型虽然提供了对于品种多样化的分析工具,但结论却是品种不经济。如图所示,随着N值的加大,企业成本呈递增趋势。图中CC|||NOQ五点组成的立体空间为企业成本空间;其中QOC|||曲面,为数量与品种的等成本曲面。由图示可知,企业成本最小化的点在Q,Q点是企业追求的成本目标。
图3“两化融合性质企业的成本模型”与D-S模型的不同在于N平面上的成本曲线,斜率正负相反。它显示同时存在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成本形势。长尾曲线即为这一图形在QNO平面的投影。
在中央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复查中,中国电信在汇报中判断认为,企业信息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来自“范围经济、体验经济和规模经济”。本图即表明了这一判断背后的原理。
图中CQNO四点组成的立体空间为企业成本空间。由图示可知,企业成本最小化的点在QN一线,QN线是企业追求的成本目标,这是两化融合的突出特点。企业追求的成本目标,既不同于传统工业化的Q点,也不同于纯信鼠化的N点(见下图),而是介于Q与N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