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的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程与教学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程与教学的问题

课程与教学的问题范文1

[关键词]大学英语 拓展课程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0-0196-01

随着我国对大学英语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今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2010年7月29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教育发展纲要》),在《教育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了“提高我国教育化国际水平”的目标。笔者认为,教育国际化离不开外语教学,大学英语不过关,势必影响我国人才的国际竞争力,不能适应现代化国家对人才的需求。[1](王初明,2010)基于此,我国只有不断加强大学英语教学,才能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所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开设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成为我国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但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却是曲折的”,在这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亟待我们解决。

一、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教学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薄弱

就目前形势看,各高校并不缺少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师,但是对于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的教师却相对匮乏。其本质原因是大部分英语教师只注重专业的教学课程,而忽视了对军事、医疗、外交等方面的知识培训。也就是说,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教师缺少综合性理论知识,涉猎知识面狭窄,难以适应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教学的需要。

(二)教学材料缺乏统一性

教材是教师辅助教学的重要工具,因此,教学材料的订制极大影响了教师的教课水平。但是,据了解目前许多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普遍存在着教材前后订购不一致的情况。也就是说,几乎每一届学生的大学英语教材都不尽相同,并且任课教师没有固定的教学材料,有的甚至用活页材料进行教学。这样就导致了学生为跟上教师讲课进度,只知道低头记笔记,忽视了讲课的重点,缺乏思考能力,课堂活跃性差。

(三)教学测评系统不规范

由于大学英语拓展课程设置较为随意,缺乏规范性管理,造成其教学管理松散。同时,有许多学生单纯的只是为了学期的学分,根本不重视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教学提供的学习机会。这就使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的教学测评不严谨、不系统,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教师缺少教学积极性。

二、优化大学英语拓展课堂教学

首先,转变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的教学模式。在教育体制改革的今天,部分高校还沿用传统教学方法,甚至还停留在语言传授知识的阶段。因此,为改变单一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我们应加强培养适应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的综合性教师人才。一方面,创新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教学内容,加快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单纯授课模式,做到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增强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建立网络学习平台,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订学习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同时,建立网络学习平台,优化高校的教学环境,打破时间地点的限制。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大学英语水平的提高,而且保证了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教学的稳步发展。

其次,提升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教师的能力。大学英语教师作为高校英语教育知识的主要传播人,在教学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教学离不开教师能力的提升,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大学英语的专业知识,还应该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广泛涉猎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知识,拥有一定量的知识储备。并且除了注重知识的储备更新,教师也应注重教师之间的合作。为了备课资源共享,教研室建立公共邮箱和QQ群,不少老师将自己的课件发到公共邮箱,及时将一些宝贵的资料传给大家,[2]这样有利于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教学的实施和促进教师个人发展。同时,在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教授语言知识,而是应以专业课程为基础,开展多种互动教学。例如,影视观赏教学、在线网络课堂等。

第三,设立系统的考核制度。为了适应更高的教学要求和不同阶段学生的自身需求。一方面,各高校应完善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教学平台。建立随堂测试考核模块,及时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测评,这样,学生可以随时了解自身学习的情况。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系统地掌握学生此阶段所完成的任务,从而根据其完成的任务对此阶段的教学内容做出具体安排。由此可见,系统的考核制度对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总之,大学英语拓展课堂的开设作为一种全新的知识传播模式,它对大学英语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随着我国对大学英语教育体制的不断革新,优化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教学已经是迫在眉睫。所以,我国各高校应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加强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的教学培训,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英语人才。这样有助于我国英语水平的提高,对我国未来对外交往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课程与教学的问题范文2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教学;理解;掌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4-0290-02

一、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1890年,马歇尔(1842 —1924)发表《经济学原理》,初步建立20世纪微观经济学。这是对19世纪边际效用论及其以前的庸俗经济理论进行综合的结晶。该理论率先采用“经济学”以代替传统的“政治经济学”一词,以完全竞争和充分就业为基本假定、运用边际分析和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系统阐述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创立了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构成20世纪微观经济学的主体,后经过20世纪中期的扩展,微观经济学不仅研究内容有所扩展,如增加了一般均衡理论、建立了福利经济学,而且研究方法得到创新,如引入数理经济分析法、博弈论等,还关注经济理论的实践应用。

微观经济学研究资源稀缺性条件下社会经济主体的决策与选择问题。属于“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西方经济学”二级学科,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高等教育中,微观经济学不仅已经成为所有经济类课程和经济管理类课程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也成为大多数非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课程。微观经济学作为一门基础性、思维性、理论性和实用性并重的课程,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课程体系中具有平台性和不可替代的基础性意义

学习该课程要具备一定的《微积分》知识。要学好《微观经济学》,需要具备《微积分》的知识。这要求学生要把微积分课程学好,这对学习好《微观经济学》课程有很大帮助。而学习好《微积分》课程本身又具有一定的难度,加上经管类的学生是文理兼收,特别是对于文科生,学好《微积分》非常困难。《微积分》学不好,对于理解《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相关内容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比如对于利用数学方法推导利润最大化的原则,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有的学生在做题时,计算方法知道,可是由于没有较好地掌握求导公式,导致计算出错误的结果。

二、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1.该课程难度大。《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组成部分,它的知识体系来源于西方。故《微观经济学》教材有国外的原版教材,还有把国外的书翻译过来的教材,还有就是国内作者所著的教材。前两种教材的思路都是西方人的,造成国内学生理解的困难。即便是国内作者所著的教材,其内容也都是西方的,其中的一些假设、案例不符合中国的实际,会让学生感觉比较生疏,造成学生理解的困难。该课程中的很多概念、理论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全新的,接受起来难度大。此外,这门课的内容逻辑性强,前后章节联系比较大,所以,如果前面的内容掌握不好,要学好后面的内容,更是难上加难。还有就是这门课所涉及到的图形多,坐标的表示又与数学上所学的相反,这些都增加了这门课学习的难度。鉴于上述原因,再加上《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和基础课,该课程都安排在大一下学期,而此时,这些学生刚接触了一两门经济管理方面的课程,对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更是刚刚接触。而对学生本身来说,因为这门课是考研课程,所以,一部分早早立志考研的学生,会下工夫去学;而对于其他学生,特别是把大量精力花在兼职上的学生,花在学习上的精力有限,就会选择知难而退,学习积极性不高而影响教学效果。

2.该课程内容多。《微观经济学》包含的内容很多,它包括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论、要素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和微观经济政策等等,而这些理论本身又各自包含很多内容,如市场论又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垄断市场。虽然这门课逻辑严密,学生们依然会觉得内容繁多,要全部掌握比较困难。该课程涉及的知识领域面非常广阔,如数学、金融学、财政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和心理学等等,无论对老师或者学生,要求都很高,很多人望而生畏。

3.缺乏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在大学教学活动中,老师一般都是站在讲台从上课讲到下课,学生坐在下边听边记的教学形式,学生只能理解和记忆教师所讲的内容,把主要的精力都投放到记录、整理和背诵课堂笔记上,很少有同学去主动学习和研究同课堂教学有关的经济学知识,也很少能独立进行社会调查和独立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在经济学的课堂上缺乏老师与学生的双向沟通,缺少学生与社会的双向沟通。大多数教师也缺乏所教专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因此,讲课的针对性也不强。

三、解决的对策

1.学好微观经济学应多做习题。做练习题的目的是检查学生对经济学概念、原理的理解,然后再让学生运用经济学原理解决所提出的经济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采用启发式和对比式教学。启发式是一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启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实施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教师在转变传统教学方法观念的时候,还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中国本土案例兴趣的教法。由于微观经济学理论性强的特点,应理论联系实际,多运用本土化的案例开展讨论、解释微观经济理论,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把学习微观经济学的潜力挖掘出来,从而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微观经济学》一些章节之间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如果注意对相关内容的对比,就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供给理论和需求理论的比较,二者的概念、影响因素等大都一一对应。又如,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在结构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消费者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以预算收入为约束条件,而生产者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一定的成本为约束条件;在几何图形的分析上,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和生产者的等产量曲线、消费者的预算线与生产者的等成本线具有相似的特征,消费者消费的均衡条件与生产者生产的均衡条件具有相似的形式等等。再如,在市场理论部分,不同类型市场的含义及长短期均衡的分析都具有相同的过程,如果在讲解的过程中注意对比不同类型市场的异同,就非常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3.突出对图形的讲解。在《微观经济学》里,有大量的图形。学生如果对这些图形不理解,想死记硬背就太困难了,也会漏洞百出。而一旦学生理解了这些图形,会帮助他们掌握相关的理论,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这就要求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加强对图形的讲解,讲清它的推导过程,不但要让学生掌握某个图形是什么样的,还要明白它为什么是这样的。同时,还要注重图形和理论的结合,让二者相得益彰,使学生能够作到通过图形来理解和阐述相关理论。比如在讲解需求变动和需求量变动这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时,就可以通过图示法来说明。图表可以清晰地说明了需求量变动是指由于商品本身价格变动引起的消费者购买量的变化,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价格本身不变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动。又比如,在讲解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时,把概念和画图结合起来,更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再比如,在讲解斯威齐模型时,通过它的假设条件可以画出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图,结合图形可以很清楚的推导出寡头垄断市场的价格刚性。此外,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还有其他要注意的问题。如,《微观经济学》中的很多名词都有英文缩写,也要求学生掌握。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些缩写,需要教师把这些概念的英文表达告诉学生,从而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又如,还可引导学生阅读课外经济读物,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书籍。包括经济思想史,一些经典著作,反映经济学最新研究成果的期刊如《经济学动态》等,介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研究成果的书籍,还有经济理论应用方面的书籍如茅于轼的《生活中的经济学》等等。这样即可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声音的大小、语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丰富程度、语言的幽默诙谐、板书的工整程度等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总之,《微观经济学》教学就像是一门艺术,不可能达到尽善尽美。而作为任课教师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不断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思考,经过不断地改进,让我们的教学趋向完善,进一步地提高教学效果。

4.穿插讲解式案例教学。穿插讲解式讲授案例侧重于讲述与解释方式呈现案例,用于说明和论证微观经济学原理与规律。教师在讲解某一章节基本原理过程中,可以使用各种案例作为理论的一部分穿插其中,使学生通过案例理解基本理论问题。这一形式主要用于理论讲解过程中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如在讲授“机会成本”的时候,可以结合学生自己选择就业还是就学来解释,机会成本的含义就是当选择了就学而放弃了就业,失去了四年就业应该获得的最大收入,这个被放弃的最大收入就是就学的机会成本;在讲效用理论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时,学生难以理解,就以学生自己喝水的亲身体会为例,渴了喝第一杯水特别舒服、到第二杯舒服、到第三杯不舒服,甚至最后难受,以此讲解说明效用理论和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通过邻居种花及工厂污染来讲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通过“囚徒困境”和“田忌赛马”等案例讲授简单的博弈论等等。此外,还可以引人国内外有关理解经济学原理的寓言故事、历史故事等作为案例,使学生真正在心理上“乐”起来。通过所学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生感到了微观经济学就是身边的学问,学习的兴趣高涨,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微观经济学理论。但这一形式的案例不能过于复杂,最好是一些对重点、难点能阐述透彻的小案例。这要求教师自己能深刻地理解和思考现实生活,组织和积累一些案例,在课堂上能信手拈来。穿插式讲授的方法主要是知识点案例,能起到加强学生理解知识点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4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 刘施扬.《微观经济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改革的探讨[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12).

[3] 张秋.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科技经济市场,2009,(8).

课程与教学的问题范文3

【关键词】内容分析;学生分析;实践研究

一、研究的方法

(一)以课例研究为载体,基于教学内容分析技术

(1)第一次教学:原经验阶段(家常课),个人的独立思考对课题的理解与教学设计,充分地暴露问题.

(2)第二次教学:新理念阶段(尝试课),在“数学本质问题驱动课堂,保持学生高认知要求水平学习”理念的指导下,对研究的问题作深层次的思考与验证,从而形成新的教学设计并尝试课堂教学、问题解决及研究目的达成与否.

(二)课题组成员运用录像分析技术

课堂教学分析技术对每节课进行实录,并采用观察与诊断、文献学习、调查测试、个别访谈等方式对课题展开研究.

二、研究的过程

(一)新设计的形成

1. 教学分析――从学习内容分析入手

精彩的生成源于精心的预设.然而,很多时候老师在备课阶段,往往惯性地一下子会想到很多具体的教学细节,那么,教师如何基于教材这一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开展教学设计活动呢?

教学前端分析可以帮助教师在处理教学细节之前从总体上把握一节课的完整思路和理念框架.运用这种方法,教师应该把学习内容分析作为教学设计的切入点,进而延伸到学习需要分析和教学对象的分析.

“相似变换”在教材中所处位置分析:如下图所示,浙教版(七下)为《三角形的初步知识》,在这一章中学生学到了三角形的全等知识,第二章为《图形与变换》,相似变换编排处于轴对称变换、平移变换、旋转变换之后的章节,那么相似变换是不是仅仅又是一种变换而已呢?

各种变换的本质特征:轴对称变换、平移变换、旋转变换均为全等变换,是相似变换的一种特例,而相似变换最本质的特征是保角,即在变换中各个角度不变.数学的学习不仅仅是把新知识与先前的旧有知识产生联系,而是创建了一个丰富的、整合的知识结构.“……当知识被高度结构化的时候,新的知识就能被连接,并被融合进已有的知识网络中,而不是只产生元素之间的单个连接……高度结构化的知识不易被遗忘,它有着多重途径被找回,而孤立的知识片段更难于被记忆.”(宋月庆)其次,知识只有被深刻理解了,才具有迁移与应用的活性,这种迁移能力对个体未来发展是十分重要的.那么,“相似变换”如何展开研究?

教材内容角度:学什么――学科本质

学生学习角度:如何学――建构联系

教师教学角度:如何教――问题驱动

2. 形成新思路――用学科本质问题驱动教学

相似变换(图形的缩放)通常被安排在轴对称变换、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之后学习,大多数版本的教材也是这个顺序.许多教师在上课时,往往会把相似变换仅仅定位为本章要学习的“第四种变换”,潜在的想法是相似变换与其他三种变换处于并列和平行的位置关系.但相似变换真的仅仅是第四种变换吗?我们尝试运用从学习内容分析切入的前端分析法来重新理解和定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首先,分析这节课内容在整个学科教材中的地位.通读浙教版教材,我们可以发现:在第二章《图形与变换》之前学生学习的是关于全等三角形及其判定的第一章内容;往后看,学生将在九年级学习相似三角形及其判定这一章.这时就会发现,《图形与变换》一章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更进一步分析会发现本章前三种变换(轴对称、平移、旋转)均是全等变换――即变换前后的图形是全等的,具有保持边和角不变的特征,而相似变换只保持角不变,边却同等程度地放大或缩小了.站在高等几何的角度,我们马上会意识到,全等变换是相似比为1时的特殊的相似变换,而整个初中阶段平面几何(欧式几何)的本质特征就是保角性.

其次,分析这节课教师期望达到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前面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分析,我们能够认识到平面几何的本质特征与知识板块之间的相互联系,我们进一步可以确认:通过学生对相似变换的学习,需要让学生体验到相似变换与前面三种变换的共性(角保持不变)和区别(边却同等程度地改变),以此为学生后续学习相似三角形后建立统领性观点做好铺垫――因为九年级学过相似三角形一章后,教师往往会总结“全等是相似的特例”“边决定大小,角决定形状”,而这些思想在这里已经蕴含.

第三,进一步梳理和研究诸多内容目标.考虑到这是相似变换的第一节课,重点目标确定为三个:认识相似图形和相似变换,知道相似变换的性质(知识目标);能够按照要求作出相似变换的图形(技能目标);通过作图和对比辨别,感悟到相似变换与其他几种变换的联系和区别(体验目标).

由此可见,“相似变换”不仅仅是又一种变换.

3. 分析教学对象――学生的起点与需求在哪里

“相似变换”前测的情况分析.

703班前测题:

(1)请你说出轴对称变换、平移变换、旋转变换的异同.

(2)请在方格纸中将原图形扩大两倍.

(3)把ABC边长扩大以后得到另一个DEF,请你说出这两个三角形哪些改变了,哪些没有改变?

前测试题的设计思路:

①了解学生对前面所学的三个变换的掌握情况.这也是本节课学生学习新知时应有的准备知识.这节课的一块内容是要学生对相似变换与前三个变换作比较的,因此我设计了这个题目.

课程与教学的问题范文4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大学数学;高中数学;衔接;脱节;问题;措施

一、引言

大学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很多专业课程的学习要依赖大学数学,比如工程类专业、电子类专业等。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影响很深刻,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高中数学教学内容比以前更广泛了,一些以前在大学讲授的内容放到了高中讲授,比如极限、导数、矩阵、积分等。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大学数学教学内容和高中数学内容的脱节问题。高中数学教学上要求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提倡先学后教,给一定的学习自。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大学数学教学和高中数学教学的不衔接问题仍然存在,并且影响了大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专业发展。

二、大学数学和高中数学在衔接上存在的问题

大学数学和高中数学的脱节主要是由于教学内容的重复和脱机,教学方法上的不一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上的差距。下面对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作一些讨论。

1.大学数学和高中数学在教学内容上存在着重复和脱节

大学数学和高中数学的不衔接首先体现在教学内容上面。大学数学和高中数学在教学内容上存在很多的重复和脱节。比如极限的基础知识、简单的求导、积分的基础知识、矩阵的基础知识等,这些在高中阶段已经讲授过,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如果在大学数学课堂上花很多时间讲授学生在高中已经掌握的知识,很显然是浪费时间的。大学课程多,时间紧,不容许浪费宝贵的数学教学时间。大学数学和高中数学在一些教学内容上出现了脱节,比如反三角函数、正割函数、余割函数等,这些内容在高中数学课上是不讲的,而大学数学课则默认高中已经学过了,学生在学习中碰到这些问题就可能不懂而影响了学习。

2.高中学生和大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上存在脱节

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学生方法上也存在脱节,在学学数学时,体现得比较明显。学生在高中学习数学时,基本上是教师安排学习过程,比如课堂讲授的内容由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制定,课后练习题是教师统一设计分配,学生要做的就是按照老师的布置完成学习任务就行了。大学数学要求学生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每周可能集中授课一到两次,不布置或者布置少量的作业,学生进行练习强化只有自己到图书馆借阅资料或者购买资料。学习能力弱的学生不知道自己哪些地方薄弱需要做练习强化,不知道哪些练习题是比较适合的,所以学习能力比较弱,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的学生很快就会掉队。

3.大学数学和高中数学在教学方法上存在脱节

大学数学和高中数学在教学方法上也存在着严重的脱节。高中教师讲授数学时,要花很多时间讲概念,在讲解概念时可能会列举很多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并且把学生理解概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都罗列出来进行辨析,教师还会讲很多例题强化一个规律的应用。大学数学由于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多,课时紧张等缘故,常常会在一次集中授课过程中讲很多的内容,并且进行强化的练习也较少,课后也没有太多的作业。这些因素导致了很多学生不适应,学生掌握知识不牢固,产生了前学后忘的情况。

三、为保证衔接,大学数学教学中应该采取的措施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大学数学和高中数学还是存在着很多不衔接的问题的,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些问题,大学数学教学质量就无法提升。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学好大学数学,学校和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下面就讨论一些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

1.教师授课中要注意高中数学和大学数学内容上的衔接

大学数学教师要精心研究高中教材和大学教材区别和联系,找出其中不衔接的内容。如果是高中已经讲过的知识点,只要稍加复习即可,不必花太多时间。如果是高中没有讲授的内容,要补充讲解,要把知识点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并且通过一定的练习加深学生的理解。大学数学教师还要研究大学数学和高中数学在数学思想上的不同,在大学数学课堂上加强数学思想的培养。数学思想是理解数学内容的基础,所以这也能保证大学数学和高中数学的衔接。

2.教师要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高中生是有很大区别的,高中学生的学习基本是上由教师安排,教师除了安排学习进度和教学内容,还会经常安排考试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果学生对某个知识点掌握不牢固会进行重复教学。大学阶段的学习主要是由学生自己安排的,大学数学教师只负责授课,所以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较高。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学生完全不能够适应大学数学的学习,所以教师应该给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在第一堂数学课时,教师应该花时间知道学生如何进行学习,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花一定的时间进行学法指导。对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教师不能完全放手让其自主学习。在学生刚刚学学数学的时候,教师应该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课后作业以及复习任务。教学一段时间后,可以适当放手给学生自主预习复习。当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后,可以完全放手给学生自主学习。只有通过逐步放手的办法,不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才能够保证在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上进行衔接。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背景下,大学数学和高中数学还有很多地方不衔接,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大学数学教师应该采用一些有效的策略来改变这种状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学数学和高中数学顺利衔接,保证学生学好大学数学。

【参考文献】

[1]宁连华,顾锋,何晓敏.高中数学新课程变化内容对大学数学学习的影响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4(4)

课程与教学的问题范文5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学;问题意识;探究

如何上好新课程的语文课是广大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话题。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问意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什么是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就是指思维的问题性心理,是指人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地去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强烈的问题意识,它是思维的动力,会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和创新。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阶梯。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问题意识普遍缺失。学生不愿或不敢提出问题,受教与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上课时思想不集中,思维惰性大,不善思考,不能提出问题,问题意识较少或没有。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传统文化的阻碍,教育观念的遏制,应试教育的影响,学习态度的偏差,教师对问题意识的错误理解。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摇篮。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改的呼唤,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该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如果教师能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动学生求新求异,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不讥讽、不嘲弄,挖掘其可贵之处,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这就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阳光、水分、适宜的土壤,使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要做到把首问的权力交给学生,,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改变语文课堂教学流程入手,从根本上改变师生教与学关系。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原始解读,课堂教学一切从学生的问题开始,允许并鼓励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发现并(自主合作)探究问题。立足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与关注于不同层面共性与个性的问题,努力倾听学生的不同心声,切实了解学生的疑难之处,从而使教学过程更具针对性,也使学生从配角转变为课堂的主角,真正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

2.要不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学生不仅要“学答”,更要“学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课堂特定情境的乐趣、情趣、理趣与美趣,尽力维护学生的心理渴求,尽力满足他们梦想成功的欲望,尽力激发学生的发问欲望。通过课堂教学充分发扬民主作风,为学生努力营造和谐、宽松、开放性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打消顾虑,大胆发问。对于学生的发问,教师要允许他们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允许他们提出甚至与教师意见相左的问题,要创设氛围和给予机会,把激励的语言、赞赏的眼神以及有形的奖励奉献给学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他们内在的热情和潜能,让他们体验到发问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让发问意识和精神成为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淀在学生的思维品质中。通过创设竞争的氛围,激起他们争强好胜的心。教师只要引导得当,就连平时上课默默无闻的同学也会高谈阔论,一鸣惊人。

3.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传统的教学是把问题在课堂上弄懂,走出课堂就没有问题了。其实,这是片面的教学观。教师平时要深入学生,具体了解他们学习上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摸清他们的思路脉博,因势利导把握好问题空间,使对问题的探索正好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心欲通而不达,口欲言而不能,从而激起学生乐问的兴趣。从现代的教学理论认为,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不能满足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多少个问题的答案,而是在获得结论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地提出新的问题,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并想办法解决,体现“大语文”教学观。让学生把课内外连成一个整体,主动自觉地进行语文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课程与教学的问题范文6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措施

一、提防心理的存在限制了师生的自主性

(一)提防心理对教师自主性的遮蔽

提防心理主要影响到教学模式与理念方面,如教学行为、设计方面的刚性评价。当师生交流、学生讨论、多媒体的应用等作为必要的评价指标时,就会影响到新课改教学的评价标准。此时,为了达到相应考核标准,教师往往会放弃自己的思考。这种“为活动而活动”的教学行为不仅与学情和教学内容相悖,还限制了教师的自主性。

(二)提防心理对学生自主性的限制

如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一直是基础教学探索的内容。课程改革始终强调了个体生命的自主发展,根据不同的职场环境、经验与自身特点来创建相应的教学空间。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动防范往往会限制学生的空间自主性发挥。首先,课前学习成为教师控制的主要方式,课堂往往表现为课前学习演练的场所,这种自主学习往往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其次,为提升学生的自主性,部分教师通过多形式、快节奏的教学来调整学生的思维。其授课实质演变为学生的被动学习。

针对这种提防心理问题,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应以新课改为前提,以教育目标为基础,最大化地发挥出教师与学生的自主性,在相对自由的空间内及时有效地传递出准确的信息。

二、泛化理解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

(一)泛化理解教学生活化

基础教学应突出学科特点,如:数学的数量、空间关系与形式等特点;语文的文字、构思、情趣、意境等方面的特征。不同学科需适当突出其自身特点,如过度追求教学内容生活化,彻底以教材为核心的课程资源,将直接淡化学科特点。无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该课程内容和知识要点。因此,教材生活化是以学科特点为前提的升华,是以尊重学科特点为基础的调整。

(二)泛化理解教学方法

泛华理解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方面多表现为按照新与旧两种标准来替换好与坏。其弊端在于教学方法评价出现“一刀切”的情况,即:完全肯定或否定传统教学方法。往往以探究、自主、合作来替代“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针对其提出依据与内涵则缺乏必要的深度思考。

(三)泛化理解教学评价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学评价更侧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简单地将鼓励性语言作为主要评价方式。部分学校甚至形成了固定模式的评价语言。这种泛化评价无疑成为“八股”式的标准,与教学的初衷和主旨相背离。

泛化理解是基础教育课改中常见的问题,该问题的出现源自于传统教育的彻底剥离,我们应秉承借鉴、继承的态度去研究传统教育的精髓,使其与新课改有机结合到一起,在有破有立中继承和发扬。一味地否定过去,无法实现质的飞跃。

三、教学控制与秩序缺乏完整性

(一)否定教学控制与虚假学生主体

新课改否定了既有的教学控制,过于强调教学生成性使得教学目标随之弱化,相应的确定性也被分解。对传统教材的新解读往往背离了时代背景与精神内涵,例如:解读《愚公移山》时强调移山直接破坏了既有的生态环境,这种做法导致了文本价值的丧失。过于标新立异让授课沾染上过多的随意性。这也让学生演变为虚假的主体,直接造成授课体系的肢解,教育呈现出表面化的趋势。

(二)集体意识缺失,降低了学生的道德感

新课改过程中,过分追求学生的自与人文关怀降低了学生的集体依赖感,往往通过自身努力来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学生自主性的放大也膨胀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即便是不正当的、违背道德评判标准的行为也逐渐被认定为是正确的。这种道德观念的变化与简单的教学相比更具危害性,严重违背了教学初衷。

教学控制的重要作用在于:调整、引导并纠正学生的行为与思想,最终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成长,并克服与之对应的消极心理和情绪。学生的“自我塑造”与“被塑造”要实现辩证的统一。该观念也致力于合理地约束学生的显与潜在精神的健康发展。

上述问题的出现主要源自标新立异,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规律,如过分追求新意则是对传统文化的丢弃。“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在几千年以前就对教育和学习的过程加以诠释,我们在进行新课改时必须合理借鉴,站在前人的基础上才能保证教育的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与教学宗旨、教学理念相悖的问题。根据唯物辩证法来看,我们既不能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也不能教条地将形式上的变化定义为新课改的成功。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段玉裁,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