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经济价值规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商品经济价值规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商品经济价值规律

商品经济价值规律范文1

关键词:光棍节;网购;折价促销;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

2011年11月11日凌晨刚过8分钟,淘宝商城支付宝交易额突破1亿元;随后20分钟内交易额突破2亿;1小时内交易额突破4.39亿。“11・11”这天,淘宝商城订单数突破2000万,支付宝交易额突破33.6亿,是去年同日交易量的近4倍。同期,淘宝网、淘宝商城支付宝交易总额突破52亿,这个数字超过“购物天堂”香港6天的零售总额。

在这场浩浩荡荡的商家与买家的狂欢背后,商品经济的运动规律也在悄无声息地或明或暗地作用于全程。

一、“雾中看花”――网购迅猛发展的背后:大众经商避害趋利寻空间

中国网购发展举世瞩目。仅从网购交易量上看,2009年是2500亿元;2010年达到5231亿元,占世界网购交易量的40%;2011年上半年中国网购交易量达到3500亿元,预计全年交易量能占世界网购交易量的20%。网购能迅猛发展有其自身的优势条件;建立并提供网购平台的商家抓住机遇,适应大众商业活动的变化和需要,是关键因素。但是,伴随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大众商业心理与行为演变则是起到网购迅猛发展的决定作用。

人类社会中的商品经济活动,有着避害趋利,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利益的本质属性。中国网购立足于地广人多、经济、科技、教育、社会和观念发展的基础之上。近年来,由于受到众所周知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和国内滞涨经济形势的影响,增强内需消费成为共识。但是,现实社会中传统的实体商品经营有其局限性,商业活动范围、商品销售环节税费叠加、商业经营规模和地位优劣不同等,导致个体商业经营缺乏公正与规范性环境,因此,其竞争也非常激烈,举步维艰。这些因素客观上促使大众商业活动快速趋向网络平台。

在网络商业资金与商品安全能够得到一定保障的前提下,网上交易成为比现实交易更易于经营操作和获取利润的方式。因此,更多的人把安身立命、创业发展的起点转移到网络,更多的人在经营实地实体商业的同时又开辟了网络销售渠道;更多的人利用业余时间在网络二次创业,更多的人在网购消费中享受到未曾有过的实惠、便利和满意。

网络是新崛起的传媒,其信息交换的及时性、大流量、覆盖度和诱惑力等,有独特之处。网购创造一种全新的商业销售与消费理念,能充分利用并创意出某种商业氛围,适应特定的消费群体与个体的文化心理需求。例如,网络商家巧妙利用当下正趋于热捧的人造节日――“光棍节”,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将“光棍需要购物狂欢”这样的消费心理导向社会,指向使用网络工具的主力军、最大的消费者――独生青年群体,从而借助“拉动效应”之手,疯狂吸金。

二、“镜花水月”――网购天价交易额的背后:商品价值规律被丢弃

淘宝商城为期一天的全场半价促销,累计交易额突破了33.6亿元。淘宝商城对每笔交易至少要抽取5个点的交易提成费,至少总共提取1.68亿元,这还不包括商家付给淘宝商城促销广告的费用。淘宝商城在这次网购“狂欢”中确实狂欢了一回。但对于参与其中的淘宝个体商户而言,5折的销售价格,又能有多少利润可言呢?

传统的书本上的商品经济价值规律的表述,其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必须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这也就决定了价格应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不能无节制地上涨下跌,也就是说价格要由价值所决定,受价值制约。换一种表述,即商品的价格总是在供求关系调控下能够围绕商品的价值而上下波动。

参与淘宝商城的个体商户,其销售的商品价值在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半价折扣促销,所能获取的利润微乎其微。这种几乎是无利可图,还要付出促销工作量的网购交易为何又能吸引如此之多的商家踊跃参与,乐此不疲呢?

淘宝商城中参与半价促销活动的商家,有40%左右经营服装商品。由于服装产业成本计算的透明性较低,可控的利润空间较大,因此参与这次活动的服装商家,或许能成功借助活动依旧盈利些许,心满意足。比较而言,那些成本计算相对明晰、利润空间不大的商家竟然以价换量,如果走的是薄利多销之路,打的是数量优势之牌,蝇头小利知足常乐;如果是勉强保持收支平衡,参与目的只是单纯通过增加销售量,在淘宝网销售量的排行榜上提升位置,给买家以感官印象,以后再来光顾自己商店,这是广而告之,等待运气。

对于一些小商家,客户有限,如果因无利可图而放弃参与,那么将面临客户失散,人气不见;如果迫于竞争的无奈,不得不参与折价销售,例如,3C电器(计算机产品(Computer)、通讯产品(Communication)和消费类电子产品(Consumer Electrics))等。

由此可见,在淘宝商城33.6亿巨大的网购交易额的背后,存在着三层情境与情态。一是淘宝商城抽取至少1.68亿元的交易提成费,可谓“天堂光棍”。二是淘宝个体商户5折销售,微利收场者,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可谓“人间众生”;三是淘宝个体商户5折销售,无利亏本者,则是哑巴吃黄连,“地狱小鬼”。无论是哪一层情境,都难以反映出其商品的真实价值量。这种难以反映商品真实价值量的价格折半“跳水式”下滑,虽然呈现出短暂的交易盛况景象,但不足以说明网购市场上内在的正常供求关系,却足以证明网购交易存在表面虚假繁荣。

迅猛发展的网购浪潮,涌动的是商品经济运动规律的深水。而百年一遇的“光棍节”则成了人为转动的螺旋桨,推波助澜,搅乱了潮流内在规律。大浪淘沙,谁都想从中捞金拣银,但是,除了淘宝商城一家的钵满盆溢,构成淘宝商城的主体经营者――个体商户,失去“光棍节”一天的瞬间光鲜,他们以微利甚至赔本为结局,唱响了宛如“镜中花,水中月”一般的虚幻之歌。

三、“昙花一现”――低价短期刺激的背后:商品供求规律被忽略

淘宝商城采用全场半价的微利赔本的做法,主要是因为其作为大型的B2C(Business-to-Consumer)商城之一,盈利水平并不是最重要的指标,用户量和交易规模才是关键的预期。于是,与淘宝商城类似的大型B2C商城,例如京东商城、当当网等也都加入了低价折扣促销活动。大量商户的卷入,推大促销浪潮;大量网购消费者的吸纳,形成交易规模最大化。

上述观点,其核心在于“大型B2C商城,盈利水平并不是最重要的指标,用户量和交易规模才是关键的预期。”对此,我们所要质疑的是,既然称之为“商城”,盈利且最大化盈利是预期目标(不是目的,因为目的含有无偿或微利服务性,归属社会效益),而预期指标只是为达到预期目标所必需的途径或程序中的一些量化标准,即用户量和交易规模。也就是说,实现了多少指标就能相应达到多少盈利目标。因此,大型B2C商城的最重要指标是用户量和交易规模这样的表述没有错,大型B2C商城的最重要目标是通过推大用户量和交易规模从中抽取门户费、技术费、交易费等,进而达到盈利水平最大化――这样的表述更没有错。

显然,淘宝商城等是以“盈利水平并不是最重要的指标,用户量和交易规模才是关键的预期”为广告,充当个体商户与网购消费者的中介,借“光棍节”的“光辉”,采取半价折扣的促销手段,达到了最大化提取交易费这一盈利目标。

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大规模低价促销活动容易使消费者养成依赖于低价促销的习惯,使消费者形成等待低价促销才愿意下手购买的消费心理定势与消费行为习惯,以至于网购平台出现不促不销的局面。相对于实地实体商业活动,网购形成交易低迷状态将面临“人气”恢复的更长周期,要么更换商品,要么空手退出。

从供求规律的角度分析,大型B2C商城主导下的低价折扣的促销方式,最终会呈现单方面一边倒的买方市场。消费者抢购商家的商品,商家通常会出现断货情况。表面上看卖方市场一片繁荣昌盛,实际上卖家是无利可图。若是消费者习惯且依赖于这种低价折扣的促销方式,那么平日正常营业时,商家的大量存货无人问津,只能被迫通过促销活动低价销售。这种由大型B2C商城决策与管理层单一导向而卖家毫无自的网络经商模式,必然会倾斜成表面上追求用户量与交易规模的买方市场,实际上是大型B2C商城为最大化抽取交易费等达到独吞商品再流通环节的增值额,这是大型B2C商城借外部环境变化乘机对内部商家的巧取豪夺,反映出商品供求关系的严重扭曲。毫无疑问,这势必造成网络商业活动不公平交易和不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遵循供求规律,遵循商品的市场供给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之间所具有的内在联系和趋于平衡的客观必然性。我们不需要一时让利赔本的短期刺激来忽略或掩藏真实而持久发展的供求法则。

四、“争奇斗艳”――商家相互血拼的背后:商品竞争规律被误读

比较去年,今年“光棍节”期间的折价促销活动,不再是淘宝商城一家的“独舞秀”,众多的电商粉墨登台,群星闪亮。除了淘宝商城的全场半价外,京东商城不甘人后,对所有供货商下达“光棍节”当天,促销力度不低于淘宝商城的指令;同时,当当网在数码领域展开了“光棍节”的让利“斩首行动”;百度旗下的乐酷天召集数千家知名品牌,共同推出“1元疯抢”、“30元包邮”以及日韩产品、手机数码、家用电器、品牌服饰等十大专区,均以6折优惠进行促销。此外,苏宁易购、凡客诚品、一号店、麦考林、梦芭莎等知名电商也推出各种促销活动。

借助电商网购交易平台参与促销活动的商户,依旧愿意在微利甚至赔本的情况下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为自己商品和品牌进行宣传,体现出个体商家之间的激烈竞争,互不相让。

商品竞争是商品生产者或需求者之间进行实力较量和利益争夺的形式。毋庸置疑,商家之间依法、合理、有序和正当的竞争,有助于促进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利于扩大网购规模及其服务质量,有利于提高各商家综合能力,有利于增强同类行业、同类商品的竞争力。

但是,此次“光棍节”期间商家之间的竞争,采取了半价折扣促销、血拼争夺顾客的竞争方式。这样自发和盲目性的低价促销竞争,会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使消费者习惯于低价促销活动,严重干扰了电商网购的正常经营秩序。

如何把握好竞争尺度,如何展示商家自身的积极、正面、健康的经营理念,如何宣示商品的本质精神,如何利用正当的竞争手段激活消费潜能而又不给消费市场留下弊端等,这些都是网络商家亟待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五、“花红还得绿叶配”――网购虚拟盛况的背后:置于法规而后生

电商网购交易虽然是新兴的特殊商业活动,有其尚未明了的新问题存在,但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等必需正确认识、有效利用。只有秉持以人为本、科学务实的态度,遵循并利用好商品经济运行规律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才能实现网络商业攸关方的多赢局面。

首先,有组织有针对性地研究网商活动,善于发现问题,更要务实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及时总结和不断累积经验,抓住本质问题,重视新生事物,提出新思维新思路新方法。

其次,职能部门应依据现有法律,结合国内外网商发展情况,尽快制定并出台较为成熟并不断完善的网络商业法律法规,保证网商活动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使新兴的网购经销有一个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环境。

再次,一个大型B2C商城的管理运营不能没有内外利益关联方的有效监督和制约。网商法律裁定、政府调控指导、行业对等规章、用户协议兑现、从业道德评价等。其中,规避大型B2C商城垄断,以保障主体商家与消费用户的合法权益应当成为重心价值取向。

另外,提倡网购从商人员学习商品经济等相关知识,理性经商,回报社会,既要保护自身合法利益,又要承担应尽社会责任,科学发展,和谐共存。

商品经济价值规律范文2

伏羲画八卦,成为汉语文字的雏形;文王演周易,是中国文化的开端。“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周易》系辞下传)。意思是说:八卦排成阵列,天地间万种物象便尽在其中了;八卦重叠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便尽在其中了;阳爻阴爻递相推移,变化之理便尽在其中了。笔者研究认为,《周易》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先贤作易的目的就是为了明道,就是为了给人们生活、生命、生产和社会经济活动确定准则,就是为了正人心、顺性命。也就是让人们认知和尊重自然规律;做事不违背自然规律。

作为五千年前的中华文化群经之首和百家学说之源的《周易》,不但在漫长历史中留下了辉煌篇章,就是在近代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并继续闪烁着智慧的光辉。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评价:“《易经》代表了中国人的智慧。就人类心灵所创造的图形和形象来找出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这是一种崇高的事业。”瑞士哲学家、心理学家荣格也说过:“谈到世界人类惟一的智慧宝典,首推中国的《易经》,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出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所,惟独中国的《易经》亘古常新,依然具有价值,而与最新的原子物理学有颇多相同的地方。”著名量子物理学家,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奠基人波尔在1937年访问中国时,对中国古代的阴阳互补理论惊奇不已,在他受封爵士时,还把太极图作为其徽章图案。李政道、杨振宁等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曾经在公开场合承认自己的科学思想受《周易》的影响很大。中、美、法等六国科学家共同研究并于2000年问世的“人类基因组草图”与《周易》六十四卦组合完全吻合。

《周易》是人类思想的宝库和东方文化的精华。虽经五千年时光流转,不仅丝毫不减反而愈加彰显它的现代科学价值和超越时空的恒久魅力,其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底蕴仍然是我们现代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所需要的。笔者拟以“八卦成列图”演绎商品生产企业的资产功能分类和商品生产过程,创新提出人类繁衍和商品生产“二进制”系统循环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二、精彩呈现“天人合一”市场供求与商品生产和消费八卦成列图

“天地之大德日生”(《周易》系辞下传)。

“天”地大自然在进化人类的同时并赋予其生存的自然资源;

“人”类依赖于自然资源在生产生命的同时生产商品以满足其物质需求;

“商”品生产是基于“天人合一”的自然和社会分工的环境,在消耗人力资源和要素资产的同时,创造衍生资产——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以尽可能少的资源耗费获取尽可能多的生产成果或经济效益。

笔者以“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具体演绎“天”“人”“商”系统循环认知如下:

1、“天”地大自然是由空间和时间的阴阳对立统一,处于系统循环、周而复始的运动变化之中,产生了自然资源及其物质能量和人类生命繁衍,形成“天人合一”之圆融大美(见图1、图2)。

2、“人”类社会与家庭人口生产是由女人和男人的阴阳对立统一,处于家庭系统循环、周而复始的运动变化之中生殖繁衍,世代传承,生生不息(见图3)。

3、“商”品是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阴阳对立统一,处于企业系统循环、周而复始的运动变化之中,演绎着商品生产价值创造(生产成果)与商品消费价值损耗(生产要素)的辩证关系(见图4)。

仰观宇宙天地之大,俯察商品价值之微;辩证人类生产机理,融合家国和谐之道。“八卦成列图”精彩呈现了“天”“人”“商”道入出、升降、变化的系统机理“阴阳平衡”和“生生不息”循环过程,图1-4,分则各自成卦,合则浑然一体。旨在揭示人类繁衍与传承和商品生产与消费的系统循环机理必然存在于周易八卦的哲理之中(见表1)。笔者对卦序不作解说,每个人各有悟道,自然会各悟其得。

《周易》的基本结构是八卦,八卦结构组成了《周易》的基本宇宙图示。三,从人类繁衍和商品生产“二进制”规律中探询资产功能分类

(一)数学“二进制”概念与系统循环生命观

“二进制”是现代计算技术中广泛采取的一种数制。二进制数是用0和1两个数码来表示的数。它的基数为2,进位规则是“逢二进一”,借位规则是“借一当二”。18世纪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曾经认为自己的“二进制”发明是受中国古代《周易》八卦的影响。他从其传教士朋友鲍威特寄给它的拉丁文译本《易经》中,读到了八卦的组成结构,惊奇地发现其基本素数(0)和(1),就是易经的阴爻为“——”,阳爻为“——”,其进位制就是二进制,并认为这是世界上数学进制中最先进的020世纪被称作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标志之一的计算机的发明与应用,其运算模式正是“二进制”。它不但证明了莱布尼茨的原理是正确的,同时也证明了《易经》数理学是很了不起的。

《周易》从根本上讲,可以称为生命哲学。所谓生命哲学并非是关于生命的哲学,而是将整个宇宙看成一个富有生命的、交感流变的、活脱脱的系统循环的有机整体,从而以生命的体验和对生命的理解来看待整个宇宙。整个宇宙是个大生命,作为小宇宙的人,就生活于这个大宇宙之中。中国传统养生学或《中医》的基本理论就是建立在这一哲学基础上的。所以,《周易》是《中医》的基础,而《中医》基本理论则是《周易》生命哲学的具体体现。笔者把商品生产和价值创造系统循环作为一个有机生命体,创新提出资产功能分类“二进制”系统循环论,以经济学和会计学演绎《周易》的生命哲学。

《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无以生长化收藏。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这是《黄帝内经》的生命观。每个人的生命体及活动莫不如此;市场供求的商品经济活动也不例外。

(二)“生产增值”是人类繁衍和经济发展的希望与追求所在

生命繁衍和商品经济的实质精髓与内在动力是“生产增值”,这是人类生命和经济社会发展共同的永恒主题(见图5、6)。我们以生产过程为中心考察两者系统循环与因果关系:人口生产和商品生产是机理相同的概念内涵与阴阳对称关系:夫妻是家庭人口生产的生产要素;子女是家庭人口生产的生产成果;人力资源、要素资产是企业商品生产的生产要素;衍生资产是企业商品生产的生产成果。两者区别在于对象、度量、周期和形式不同。因果关系体现了生产要素和生产成果的实质性差异即“二进制”的结构内涵:在人口生产中体现的是家庭伦理关系与后继有人的繁衍目标;在商品生产中体现的是企业生产关系与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这是家庭伦理学和社会经济学及会计学的核心内容。“生产增值”是人类繁衍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希望与追求所在。

(三)家庭人口生产和企业商品生产“二进制”系统循环和阴阳辩证关系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在图5、6系统循环中,“阴阳”是最根本的、基础性的哲学概念。因此,阴阳演化了阴阳匹配朋阳合一朋阳合生、生而阴阳、阴阳成器、阴阳平衡五行六合的阴阳之道。由于阴阳定位在系统循环过程定对应关系是有序变化的,并随着周期循环的阶段性变化而不同,当阴阳合一形成内生性增值,相对于生产成果的子女来说,生产之前的夫妻就演化为子女的父母;相对于衍生资产来说,生产之前的人力资源和要素资产就变化为衍生资产的生产要素。在特定系统循环中,因为“生产过程”内生性增值,其阴阳关系就自然而然地“二进位”了。父母与子女、人力资源和要素资产与衍生资产之间就形成了因果关系。但是,阴阳关系不是固定或僵化的,譬如处于适龄婚恋中的男女、家庭中的夫妻、生养子女的父母等特定对应关系;处于市场中的人力资源和要素资产、企业配置拥有可支配的人力资源和要素资产、衍生资产使用价值和价值等特定对应关系。入则阴阳两合;出则阴阳分离。又如在市场买、卖过程中,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两者是独立的;在男女婚配或重组的双向选择过程中,男人和女人是各自独立的。但在进入系统之后和走出系统之前的五行中,两者是辩证统一关系(见表2)。

阴阳合生“二进制”集中反映了人类社会双重生产的阴阳进位与因果对称关系。在人类繁衍和商品生产过程中,只要有了阴阳合生的生产成果,五行中的阴阳关系就“二进制”了。这里还有一个证明人类繁衍的数学“二进制”规律,就是“九月妊娠、一朝分娩”逢十进位的现象。反过来说,如果没有阴阳合生的生产成果,五行中的阴阳关系就不可能“二进位”,没有子女何以称父母;若不以衍生资产(或管理与服务职能)为目的,又何必配置人力资源和要素资产。对此,笔者称之为“人类繁衍和商品生产‘二进制’系统循环”。

四、资产功能分类的概念内涵与因果关系的自然演变

在传统经济学的资产概念中,不论是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统计学和会计学等都没有资产功能分类的系统概念。在资产整体结构体系中,虽有流动资产、固定资产、长期资产之分,但它们之间没有前因后果的关系;没有商品生产价值创造和商品消费价值损耗的系统循环理念。不能区分哪些资产形态属于生产要素范畴;哪些资产形态属于生产成果范畴。因此,传统经济学处在混沌、朦胧之中,与市场供求相对应的资产功能分类待在深闺人未识。

(一)从企业商品生产和价值创造系统循环“二进制”引申资产功能分类

笔者认为,天然资源(包括再生资源)是商品之母,人类劳动是商品之父。物和人两者不可或缺,商品是“天人合一”的产物。依据市场供求决定的商品生产和价值创造系统循环“二进制”阴阳辩证和因果关系,独创性提出“要素资产”和“衍生资产”的功能分类。

所谓要素资产:是指企业以使用消费为目的(而非增值和出售的目的)而从市场配置的以满足生产、经营、投资、管理、服务等活动各项必备要素和必要条件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债权、原材料、固定资产等。要素资产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使用耗费,其价值耗费转化为衍生资产的配置成本或期间费用。要素资产在持有期内不存在内生性价值增值;不体现市价变动对其存量价值的重新计量。

所谓衍生资产:是由要素资产和人类劳动共同衍生的资产。是指企业商品已完成生产过程内含价值增值、或以持有增值和出售盈利为目的(而非使用消耗的目的)配置的处于独立形态的各种商品和投资资产。包括库存商品、发出商品、投资资产等。衍生资产体现直接交易的目的性和独立性。其最终目标是通过市场销售实现商品价值取得货币收入;并以其销售收入补偿成本耗费或期间费用。衍生资产在持有期内既要体现其内生性价值增值;还要反映随市价变动对其存量价值的重新计量。

资产功能分类是商品生产价值创造和商品消费价值损耗系统循环与阴平阳秘的结果。

(二)要素资产和衍生资产的因果联系和信息特征

对于商品生产企业来说,要素资产价值衡量取决于其配置时的实际价值;要素资产使用的耗费价值构成衍生资产的配置成本(注:剩余部分构成期间费用);衍生资产价值衡量取决于双重计量:一方面,以市价衡量衍生资产价值(C+V+M);另一方面,以成本衡量补偿生产的(或付出的)耗费价值(C+V)。成本是衍生资产价值内在的一个要素,是其必要补偿的耗费价值。因此,成本既是要素资产价值耗费的结果又是衍生资产价值取得的代价。成本是联系要素资产和衍生资产前因后果的纽带与桥梁。以生产过程为中心,处在生产过程之前的要素资产(原材料、固定资产)与处在生产过程之后的衍生资产(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各有不同的本质属性——功能,这是由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决定的:在市场买卖中,配置或持有要素资产(体现使用价值)必须付出等量货币价值进行交换;出售衍生资产(体现价值)必须获取等量货币价值进行交换。但在商品生产和价值创造系统循环的五行中,资产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辩证统一的。要素资产配置的目的是使用消费,具“单向性”的信息特征。衍生资产配置的目的是持有增值和出售盈利,具有价值衡量和成本补偿“双向性”的信息特征。

(三)自然演化的资产功能分类体现了现代社会经济管理的需求

地球有45亿年历史,人类有250万年历史,中华文化有5千年历史,商品经济约近千年的历史。笔者顺其自然链接了系统循环中多重矛盾运动的断裂环节,提出资产功能分类为要素资产和衍生资产,是基于天地大自然的资源禀赋与人类消费内在矛盾决定的,经过逐步演化朋阳互动、系统循环的必然结果,体现了自然而然的学术之美(见图7)。

五、惊世发现“八卦成列图”诠释的资产和产权阴阳辩证与整体平衡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得道顺理,失道悖理。哲理的揭示,只有扎根于形象和系统化,才使其蕴含的丰富性、概括性、逻辑性、抽象性和外延性得到能动并富于想象力的充分发挥。笔者研读《周易》联想资产负债表结构体系时惊世发现:尽管历史已经进入21世纪,各种不同门类的社会经济学科不断建立和日益完善。但是,不论是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国际或中国会计准则及实务指南,还是中国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财报的制度规范、国有和民营企业的会计实务与财报结构体系,远不及五千年前《周易》“八卦成列图”完整体系的尽善尽美!在学术思想与系统架构理念上令世人瞩目,令国人自豪和振奋、拍案叫绝,叹为观止。笔者以“市场”供求为中心,将资产按功能分类为要素资产和衍生资产,将产权按性质分类为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参照“八卦成列图”阴阳辩证和整体平衡的结构形式描绘如下(见图8)。

(一)企业资产和产权“八卦成列图”的诠释

第一层面:从唯物论的立场,回答它是什么?一方面,用“一分为二”说明“资产和产权”的对立统一关系。另一方面,用“三点一线”说明“市场”是商品供给和需求的辩证统一;要素资产和衍生资产是基于商品使用价值和货币价值辩证统一的抽象概括。两者是前因后果的关系。

第二层面:从辩证法的角度,回答它是怎样的?一方面,用“阴阳平衡”说明要素资产和衍生资产与商品生产之间的内在联系。配置要素资产旨在获取商品使用价值,配置衍生资产旨在获取货币价值。另一方面,用“辩证统一”说明“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资产谓“道”、商品谓“器”)的入出口、始终点与商品生产资源由市场配置,生产完工商品向市场出售的辩证关系。

第三层面:从系统循环认识论,回答它是如何周而复始运动变化的?“市场供求始终相连、系统循环环环相扣”是对资产和产权对立统一的阴阳平衡与内在联系的运动过程的概括表述。这里,重点阐述资产功能分类与商品生产过程的系统循环机理:

1、“天人合一”的市场供求决定微观经济——企业商品生产的投资活动。

2、商品生产资源从市场配置企业适用的人力资源和要素资产。

3、资源配置以等量货币价值获取商品使用价值,形成企业拥有可支配的人力资源和要素资产。

4、要素资产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消费,要素资产因使用消费减少其存量价值。

5、在商品生产过程中,一方面,要素资产使用价值和人力资源劳动创造新的商品使用价值,形成衍生资产;另一方面,要素资产价值耗费和人工薪酬,变化为衍生资产的配置成本和期间费用。

6、衍生资产配置目的是生产增值(或持有增值)和出售盈利。衍生资产配置必有成本;衍生资产价值由市价衡量。即持有衍生资产必须按市价和成本配比双重计量。

7、衍生资产出售(让渡商品使用价值)以等量获取货币价值为最终目的;并以实现的衍生资产出售收入补偿成本费用耗费。

8、进行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向国家纳税和利润分配。

9、利润分配的结果对企业产权(资本)有利增或亏减的影响。

逢十进位,单一循环终止。复循环开始……。

(二)八卦含意与企业资产和产权的卦象注解(见表3)

两卦一组,一阴一阳,合计为10,左右平衡。资产和产权形成了完美无缺的系统结构体系(以上注解,虽不尽准确与完整,但大意相当,联系有象征意义)。

(三)企业资产和产权“八卦成列图”的卦象解析

我们从企业资产和产权两个主题(四对核心范畴)解析“八卦成列图”。

1、资产是要素资产和衍生资产的辩证统一。这个过程就是企业商品生产和价值创造“二进制”系统循环的运动过程。

要素资产的“资源配置”和“使用耗费”,两者有增有减。

衍生资产的“成本补偿”和“市价出售”,两者同增同减。

“使用耗费”和“成本补偿”,两者是前因与后果的关系。

“资源配置”和“市价出售”,两者是进入与退出的关系。

从资产整体上,体现了配置要素资产和衍生资产的静态平衡关系;从系统循环上,体现了配置要素资产和衍生资产的(传承与补偿)的动态平衡关系。

2、产权是投资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的辩证统一。这个过程就是伴随着企业商品生产和价值创造“二进制”系统循环的社会投资和融资的运动过程。

由于主体不同,所有者与企业的“投入资本”;债权人与企业的“融资借债”,两者有增有减。

由于主体不同,所有者与企业的“保本增值”;债权人与企业的“还本付息”,两者同增同减。

“投入资本”与“保本增值”,“融资借债”与“还本付息”。两者是前因与后果的关系。

“投入资本”和“融资借债”的增加与减少。两类权益增加与减少是进入与退出的关系。

从产权整体上,体现了投资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的静态平衡关系;从系统循环上,体现了投资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权利与义务)的动态平衡关系。

企业资产和产权“八卦成列图”阐述了入出、升降、增减变化的客观机理和系统循环的运动过程。趣味纵横,意味深远,韵味悠长,余味无穷。

六、资产功能分类科学体现了市场供求关系与商品经济价值规律

“法于阴阳,合于术数。”图4、6、8从不同视角或层面阐述了企业资产和产权的入出、升降、变化的客观机理和系统循环的运动过程:市场供求决定企业要素资产和衍生资产的因果关系与结构体系;商品生产过程决定市场配置过程和销售过程的因果关系与结构体系。市场供求和商品生产辩证统一客观反映了价值规律客观作用过程和结果,体现了商品经济的本质特征:以尽可能少的资源耗费(人力资源和要素资产)获取尽可能多的生产成果(衍生资产)或经济效益。其经济内涵表现在:

1、生产过程的价值增值是要素资产和衍生资产分类内在的实质标准;

2、市场买卖的等价交换是要素资产和衍生资产分类外在的表现形式。

3、生产过程的价值耗费源于要素资产与生产过程的价值增值归于衍生资产;

4、从商品市场买来的为要素资产与向商品市场出售的为衍生资产;

5、商品消费价值损耗和商品生产价值创造系统循环是因果关系;

6、传承与补偿是要素资产和衍生资产系统循环的双重本质特征。

7、周而复始系统循环的内在机理:在于“外生”和“内生”,生生不息。

8、周而复始系统循环的外在形式:在运动中平衡,在平衡中运动。

外生匹配成系统内生增值二进位。生产增值“二进制”是企业资产和产权运行的至高境界。趣味纵横,意味深远,韵味悠长,余味无穷。

七、结语

《道德经》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商品经济价值规律范文3

关键词:经济行为;“经济人”;道德;价值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6-0011-03

一定的经济体制需要建立怎样的道德规范,这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意愿,而是取决于经济运动的客观要求。正如恩格斯所说:“人们是‘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的,道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经济状况的产物’。”[1] 通常我们认为,经济和道德是两个互不相关的领域,但实际上,经济和道德始终是相互依存的。道德从本质上说是经济的产物,而经济也并非是没有价值目标的自然现象,任何经济发展的目标中都内涵着相应的道德目标。经济是目的与具有可供选择的用途的稀少手段之间关系的人类行为[2],道德是一种有利于社会及他人的行为规范,在哲学层面它将被提升为人内心情感的一种满足,这就说明了道德也是具有效用性的,因而我们可以利用经济的与道德的效用这一共通点,证明经济与道德二者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所以,经济的发展必须要遵循道德的要求。

一、经济行为主体的道德分析

经济与利益是社会运行的条件和目标,是人们生活的核心内涵,也是人们社会活动、社会工作注意力的焦点及行为动力所在[3] 。对于市场经济的形态而言,劳动产品表现为商品的形式,或者是商品的价值形式,可以说这就是组成该形态的细胞形式。在经济形态的运动中,涉及人的经济范畴是由一定的人来承担的。在经济哲学层面,经济范畴人格化之中蕴涵着“经济人”和“道德人”之间的互动关系,经济范畴人格化表现为物的人格化和人格的物化。在市场经济的活动中,经济活动和道德作用之间有着相互作用的能动关系,而经济范畴人格化使得这种能动关系更具体化。

1776年问世的《国富论》中,作者亚当·斯密成功继承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创造性地使“经济人”这一概念成为一种真正的社会经济哲学,并赋予它崭新的价值。可以说,是斯密第一次把最初以道德哲学问题形式出现的利己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问题转化为经济学问题。作为经济行为的主体,从“经济人”的观念出发,人之所以拥有自利的属性,是因为他被置于货源相对稀缺的并且彼此竞争的社会环境里面,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存在机会主义的行为倾向。在这个意义上说,经济领域的道德现象,不过是以人的经济行为作为载体而表现出来的道德,是道德的一种具体的、特殊的表现形式[4] 。在斯密看来,当时的英国正在逐渐走向一种“进步的社会”,在这种社会中,高质量的生活标准由上而下普及全民,激励人们努力工作的是丰富的商品和较高的工资,而非贫苦的生存压迫。对于斯密的这一见解,很多人指责他是给无限追求物质享受的贪婪带上美丽的光环。对此斯密认为,人们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有利于促进人培养自身的可贵品质,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增加和文明的进步,还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

人是一切社会属性的总和,“经济人”则是人类理性对自身属性进行抽象思维的产物。“经济人”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通过对人的具体经济活动的考察,扬弃人在经济活动中的非本质属性,抽象概括出它的具有普遍性的本质属性;“经济人”也是一个具体的概念,它能够充分体现每个参与经济活动的人的行为的多样性,能够说明人的经济活动的普遍本性。黑格尔指出:“概念在个别中既在自身中,而由于个别性,它又将在自身之外,并进入现实。”[5] 因而,“经济人”这一概念包含着丰富的人的经济活动的具体内容。在市场经济中,人实践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无论从动机上还是效果上都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并且力求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经济回报,这一目的反映了人从事经济活动的本质属性,而这种本质属性的人格化就是“经济人”。

二、经济逻辑在道德分析中的体现

道德是一种有利于社会或群体的生存及发展的行为规范,不管它是自然筛选的结果,还是人类理性选择的结果,它的形成以及发展需要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这就是道德与经济之间的内在一致性。经济行为的实践过程并不存在于单纯的伦理道德的活动中,但是实践每一经济行为都体现着一定的伦理价值和道德精神。任何道德规范的产生、存在以及发展的客观基础,都是以社会物质生活的产生方式表现出来的社会存在,理论层面,经济行为在实现了经济价值的同时也应当具有一定的道德价值。

正像所有的动物都为快乐所向导一样,无论人的发展比动物高级多少,也是在追求快乐满足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不同的是人可以凭借其独有的理性对满足程度作以比较。在经济学上,把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得到的满足程度称为效用,是对商品使用价值的主观评价,它或者是对人自身生理需求的满足,抑或是对人心理层面的一种体现。商品效用具有边际递减的规律,其原因在于,从人的生理和心理角度看,随着相同商品的连续增加,人们从每一单位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是递减的[6]。该规律具有普遍意义,即社会对某种物品或行为的评价也会随着其对该物品或行为的拥有而增加,以及该物品或行为的普及而减少。消费者行为实践效用最大化,要使得消费某一商品的边际效用等于他付出货币的边际效用,此时实现总效用的最大化,即消费者均衡的状态,人们从商品上获得的内在满足通过货币的支付而取得了外在的表现形式。这一规律同样表现在人们的行为上,从道德行为的付出上得到等量的内在满足,付出越多的人就得到的越多,没有付出的人也就没有得到,道德行为的付出也成为人们内在满足的外在形式。

微观经济中的长期函数和短期函数也体现在人们实现满足程度的过程之中。可以肯定的是,一般情况下人们既会考虑行为的短期效用,也会有考虑行为长期效用的倾向。但是却往往因为诱惑而看不到未来的利益所在,就算有看到也因陷于“路径依赖”[7]或无奈的情况下顾不得考虑未来,这是一种非可持续发展的做法。如此只顾眼前利益,其所得的不论是外在利益还是内心的快乐程度,都是有限而短暂的。拓展到道德领域,更多不道德的选择不是由于人们只为追求自身利益,而是因为他们往往只考虑现在的收益而不顾明天的所得。可以说,若是在人们的效用函数中加入长期效用这一自变量,那人们的非道德选择将会大为减少。在商品经济活动中,很多企业都意识到强调品牌信誉建设的重要性,例如海尔“真诚到永远”、“信念、信赖、信心,中信银行”等。“谁要生产商品,他就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即社会的使用价值。”[8] 虽然在品牌信誉建设上有较大支出,前期的销售可能无法提供净利润的回报,但是随着产品交易规模的扩大,信誉品牌产品的销量将持续增长,相比较粗工滥造、以次充好的企业,信誉品牌将占有比例较大的市场份额和稳定的购买群体,企业收益也会持续增加。

三、市场经济的道德存在

美国伦理学家诺兰有说过:“每一种经济体制都有自己的道德基础,或至少有自己的道德含义。”[9] 纵览世界近代经济史,市场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原始的、不发达的和发达的几个阶段,与其他任何社会经济形态相同,市场经济有自己内在的一套道德准则,而且是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的。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一种交换经济,在大多数情况下,一方的所得都必须经由相应的付出,这样就决定了参与市场经济的人的利益既有矛盾对立的一面,又有协调合作的一面。可以说,现代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并非极端的利己主义,而是利己与利他相结合的互利主义。“真正激励一个经济学家的不仅是作为一个社会企业家的赢利热情,而是这种他在探索中发现的经济学理想和道德理想的一致性。”[10] 因此,权利平等、自由竞争、公平交易、诚实守信等等便构成了市场有序运作的基本道德观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日益发展壮大,但是从根本上说中国的市场经济是不完善、不成熟的,不仅是外部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更有市场经济内部的自我运行机制未能形成。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领域的发展和体制转轨,随之而产生了一些道德败坏、诚信缺失等不可争的事实,改革使得人们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趋向于拜金主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裸的金钱关系。少数人利欲熏心,妄图利用别人的信任而进行坑蒙拐骗以取得不义之财;很多企业唯利是图地把有损消费者生命安全的产品投放到市场,如双汇“瘦肉精”火腿、三鹿“三聚氰胺”奶粉……这些行为严重违背信用准则,破坏了市场的秩序,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在市场经济发育逐步成熟的历史进程中,信用与反信用的矛盾冲突中,最终必然确立市场经济的基本道德观念——信用,从其深层分析,乃在于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形成的一种合力,一种客观上的市场制衡机制,这就是优胜劣汰[11] 。市场经济的道德是由“经济人”谋求利益最大化的思维发展演变而来的,在自己的利益能够得到实现和保障的前提下,做好事的行为能够上升为情感的需要,从而符合实践者的利益追求,这种实现具有双赢乃至多赢的性质,也使得市场经济的道德具有相对可靠的成长性。

在经济活动中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兼顾社会道德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义利关系的互动,可以说义利关系是任何经济活动都无法回避的贯穿始终的问题,二者之间有其冲突的一面,在经济活动中表现为经济价值与道德价值的冲突,“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就带上拜物教性质,因此拜物教是同商品生产分不开的。”[8] 由于两种价值在动机、结果和影响等层面并不一致,往往使经济人行为偏向拜金主义;二者也有其协调的一面,义与利并非完全对立,而是与正当的利益是和谐一致的,它创造了人们实现正当利益的价值空间,也提供了人们实现正当利益的价值导向。

四、结语

亚当·斯密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利益导向经济,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如此就会产生竞争—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积累—开拓市场,从而最终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斯密的这一理解是诠释“利益动力论”的经典,改革开放三十年多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也印证了利益的无穷动力。

商品经济价值规律范文4

何为诚信?舍利取义,谓之诚信。鉴于当今经济的迅猛发展,合同成为社会主体之间交往的主要方式,合同法成为调整市场经济平等主体之间重要法律那是不可置否的。诚实信用原则作为合同法乃至民法的“帝王条款”无时无刻的发挥着其自身强大的作用。 诚实信用原则的遵守将有助于节约交易成本、诉讼边际成本、心理防范成本、保障交易安全,维护社会市场经济秩序,还可以节约司法资源,缓和社会信用危机。鉴于诚信原则的重要性,笔者另辟蹊径将具体部门法的原则与法理学科相结合,做一次大胆的思考和创新,将抽象化、理论化的学科思想运用到具体的部分法当中来,实现抽象与具体、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统一。由于该原则体系庞杂,文章篇幅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为了论证充分合理,笔者将从经济角度和道德角度对诚实信用原则加以分析。

一、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的经济分析

诚实信用原则作为合同法的最基本原则被称为债法的指导原则和“帝王规则”。简称为诚信原则。诚信原则起源于罗马法。在罗马法中,就有“善意原则”,就是现在的诚信原则。在罗马法中,有“一般恶意抗辩”制度和“诚信契约”制度。前者是当事人因误信有债的原因而承认了债务但实际上不存在时,可以提出诈欺抗辩,已拒绝履行;当事人因错误而履行该债务时可以提起不当得利之诉。后者是根据城市信用契约,债务人不仅要承担契约规定的义务而且要承担诚实善意的补充义务。这种体现衡平和公正的精神,构成了诚信原则的基本精神,成为诚信原则的最早源头。简言之,诚信原则就是说话算数,言而有信,在民法中主要指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应当诚实守信,以善意的方式行使其权利,履行其义务,不得有欺诈行为,并以此为标准,维持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及当事人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平衡。其作为合同法的灵魂毋庸置疑与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的要求相符合城市信用原则,在调整市场经济关系的合同法律关系当中。所以,诚实信用原则是市场经济规律的法律体现是价值规律的必然要求。

作为一项法律原则的诚信原则对他的理解同样离不开物质生活关系,即经济关系。人们之间的相互行为离不开诚实信用原则的支撑,即构成诚信的经济要求。人类社会生活离不开基本的物物交换,诚实信用原则源于商品市场,作用于商品市场,更离不开商品市场。因为没有信任作为基础,商品交换就无法顺利进行。诚信可以克服交换主体的陌生性,保障交易安全,节约交易成本,并避免诉讼成本,心理防范成本(谨慎成本),寻觅成本,诉讼边际成本,还可以避免占用宝贵的司法资源,缓和社会信用危机,并促进交易的实现。提高市场的交易效率,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如合同法中明确规定缔约阶段的先行义务及缔约过失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合同订立后履行前合同一方当事人因客观原因发生履行不能,应提供担保,或告知对方,否则对方当事人享有各种相应的抗辩权,合同履行中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对履行标的,地点,时间,方法等适当履行,均有助于降低交易费用,避免不必要的讼累。此外,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法律的一项基本原则,在具体条款规定模糊不清时,具有解释法律和填补法律漏洞的作用。法官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赋予的自由裁量权裁判案件,平衡当事人各方权益,解决纠纷,降低交易费用,总之,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以保证交易安全,平衡当事人利益,降低交易费用等种种功能,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的道德分析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是道德和法律的结合物,具有道德和法律的双重属性

从法律与道德的调整对象来看,法律着重调整人们的外部行为,而道德着重调整人们的内部思想和动机。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通过法律条文的形式加以规定则意味着不仅从外在约束合同当事人之间的相互行为,而且从内在约束合同当事人内心思想,如不得假借订立合同,恶意磋商。从而使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的道德准则法律化,因而具有法律与道德的双重属性。诚实信用原则的道德准则法律化的主要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一)主观善意真诚的心理。指合同当事人在整个合同行为中所拥有的心理状态,不存恶意,没有欺骗的意图,排除追求不正当好处的目的。(二)客观守信不欺的行为。指合同当事人在缔约过程中诚实不欺的言行,履行过程中信守约定,合同解除和变更时的善意通知与合作行为,及合同终止时的遵守必要附随义务,如保密义务等。(三)结果上的公平合理。指不以牺牲对方乃至社会的利益为代价换取个人利益。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法律化的基本道德准则写入合同法,具有法律的强制性。

如上所述,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既是法律规范,也是道德规范,而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法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笔者尝试从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入手对法律与道德问题加以阐述。一方面,法律与道德联系紧密。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作为一项法律规范从外在约束人们的行为,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人们交往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同时又作为一项道德规范,影响人们的内心,思想和行为。反之,若该原则没有诚实信用的道德内容为依托,该原则只能成为一项十分空泛的法律规定,成为司法专横的工具;若该原则没有法律规定,该原则也只能作为一般的道德规范,对合同关系缺乏拘束力,无法平衡当事人之间及当事人和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诚实信用原则是法律的结合物,彰显了法律与道德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二者又有区别。(1)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不同于一般的诚实信用原则,如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以成文法的形式表述于法律条文中,而一般道德的诚实信用要求则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内心和思想信念中;(2)对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的违反,依靠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而一般道德的诚实信用原则则依据社会舆论加以谴责;(3)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仅调整合同相关人的利益和行为,而一般道德的诚实信用原则调整范围较为广泛,如爱情,友情等等。因此二者不能混为一谈。总之,法律与道德是辩证统一的。

结语本文以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为主线,从经济视角和道德视角用法理学的思维对诚实信用原则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从经济角度主要着重分析诚实信用原则的起源,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其作用在于克服交换主体的陌生性,保障交易安全,节约交易成本,并避免诉讼成本,心理防范成本(谨慎成本),寻觅成本,诉讼边际成本,还可以避免占用宝贵的司法资源,缓和社会信用危机,并促进交易的实现。结合合同法中对诚实信用原则从缔约责任,附随义务,先合同义务,后合同义务为线条进行简单的阐述;从道德角度着重以诚实信用原则兼具道德和法律功能为出发点,运用法学方法对该问题加以阐述,法律着重调整人的外部行为,即通过行动表示给外界的思想,而道德着重调整人的内心思想,动机。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兼具两者的要素,因此谓之法律与道德的结合体。并以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为切入点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进行简要分析,法律与道德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相互转化。如哈特所言:“没有自愿,体制的权威、法律和政府的强制权利就不能建立,如果需要强制加给什么人,就需要有成员去接受。”人们对其的接受程度存在2种情况:一是道德和诚信原则内在的一致性,二是人们对其持有的纯粹服从或顺从的态度和行为”态度。

这都是人们道德观念和诚实信用法律原则的相互作用,法律与道德也是这样,她已经影响了人们的道德 结构,进一步成为道德的一个部分。综上所述,笔者鉴于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的重要作用,为了将部门法与理论法的学科内容做到融会贯通,做了一次大胆尝试,在今后的学习研究中将会继续培养这种思维方式,深入研究分析二者之间的结合点,笔者相信道路虽然曲折,但前途一片光明,会锲而不舍的坚持下去!(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商品经济价值规律范文5

市场秩序的完善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而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表明,市场从无序到有序至少有待于以下几个方面条件的实现:一是商品交换关系和商品经济的更大发展;二是人们对市场经济规律的不断认识和把握,以及按经济规律办事自觉性的提高;三是完成产权制度改革,重塑市场主体,完善市场法规等。

人们不可能超越这个过程,一蹴而就地达到有序阶段。但应该尽可能地缩短这个过程。对此,关键是要对市场秩序演化规律有清醒的头脑、正确的思路和实事求是的对策、措施。

一、对完善市场秩序的综合分析

我们研究市场的失序和无序现象,不仅在于寻找市场失序和无序的外部特征和形成原因,而且要研究如何控制和治理市场的失序和无序问题。为此,需要进行思考的问题是:

1.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市场体系不完善是我国目前市场失序和无序的根本原因,因此,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培育市场体系,在发展中求得市场的有秩序和稳定,才是治理市场失序和无序的根本途径。

2.我国许多市场问题的发生是和我国的经济、政治、市场的制度与体制的不完善分不开的。只有深化改革,不断健全与完善各种制度与体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市场问题。

3.任何市场的失序和无序,都与管理不善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所以解决市场的失序和无序问题,从直接的途径看,还是靠加强管理。最重要的是抓好三个环节:一是管理决策的科学化,二是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三是加强宏观协调。改善微观管理,是解决市场失序和无序的重要途径,而加强宏观协调管理,对解决市场失序具有更大的价值。秩序问题往往是相互关联、因果循环的。只有注意各项管理制度和各种管理措施的综合配套,才能收到宏观治理效果。

4.还要注意市场失序和无序现象的预防。预防包括市场秩序的预测和市场失序的防范两个方面。就是通过科学的超前研究,对可能出现的市场不稳定因素采取预先防范措施,阻止市场混乱的发生与恶化。预防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可以防止某些因工作失误而导致的市场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对那些在市场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要出现的市场问题,采取预先防范措施,把市场问题发生的范围、程度都控制到最低限度,减少市场问题的消极后果。

二、强化法制,加快我国市场从无序到有序的演进

通过对市场秩序评价标准和市场无序现象的分析,我们认为对我国市场无序运行问题只有“综合治理”、“对症下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积极创造条件,才能卓有成效地使其向有序转化,不断接近理想秩序的目标。就市场法规制度方面而言亟待加强以下内容。

1.产权制度。因为市场交易从根本上说是产权的交易和调整,所以产权能否自由地交易,成为市场交易能否贯彻的基本前提。而一种产权制度要能支持市场交易并维持其正常秩序,就必须使相应的要素的产权具有排他性和可让渡性。

2.契约制度。契约是双方意志一致而产生相互间法律关系的一种约定。而市场交易是买卖双方意志一致的行为,所以契约之于市场交易的作用就在于通过确立交易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而使之秩序化。这是因为,在人们之间的市场交易关系和过程愈来愈复杂多变的情况下,离开了契约,市场交易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就没有确定性,从而市场交易也就无秩序可言。

3.货币制度。所谓货币制度就是人赖以表现经济价值、彼此进行交易的一种安排。正是有关这些方面的法律规定,才为货币有序有效地充当市场交易的媒介提供了最起码的制度保证。

4.进出制度。市场进出指的是市场主体进入或退出整个市场或特定的生产经营行业和地区的行为。市场主体的进出行为是推动竞争而制约垄断的力量。一个市场体制越是能够允许比较自由地进出,它就越是具有开放性,从而也就越是具有竞争的活力。因此,一个社会就应当尽可能地减少市场进出的障碍而扩大其自由度,以形成竞争性较强的市场结构。

5.竞争制度。竞争是市场的必然伴侣和市场有序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为此,竞争本身也必须是有序的。这就要求必须对市场竞争进行规范,制定相应的竞争法规和制度。

6.产品责任制度。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及用户在市场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要求作为第三者的国家制定相应的法规来强制生产经营者对自己生产和经营的产品与服务承担应有的责任。否则,有关产品(服务)质量的责任纠纷就会越来越多,以致影响市场正常秩序。

7.舆论监督制度。国内外维护市场秩序的实践都证明,社会舆论的监督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治标之方”,是一种强有力的、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包括新闻单位、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和个人的监督作用,就能将市场秩序广泛纳入社会舆论网的覆盖之下。这样,就会提高市场主体的自律意识和交易行为的自我约束能力。当前的问题是要将舆论监督作为一种法规确立起来,使舆论监督者有法可依,执法无虑,敢于大胆行使自己的权利,更好地保护企业的正当经营活动和消费者的利益。

三、重塑市场主体,完善市场发育基础重塑市场主体是市场发育的基础。

如果不培育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真正的市场主体,市场将名存实亡,市场秩序和市场效率更无从谈起。重塑市场主体,完善市场发育基础的内容有:

(一)市场主体的培育是根本

市场主体是市场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没有市场主体就没有所谓的市场。那么,谁可以成为市场主体呢?我们认为只有厂商(企业)和家庭(个人)才是市场主体,而政府不应成为市场主体。因为市场主体必须拥有独立的产权,能够在市场活动中自主决策,同时市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又是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者。

市场演进到今天可以是无形或有形,但其基本含义并没有改变,它是相互独立的市场主体之间在自愿互利、平等缔约的基础上,彼此交换财产权和关系的总和,这种复杂的交换实现了资源的配置。所以市场主体的发育情况,就直接影响了市场的形成和市场的发育状况,培育市场主体是市场发育的首要环节。计划体制的最大弊端就在于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因而也形不成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在传统体制下,政府不仅管制了价格而且也管制了企业的行为,甚至可以这样说,政府在试图成为市场主体的时候,反而扼杀了真正意义的市场主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来源于改革开放所造成的大批极具活力的非国有企业,它们迅速成为市场中极为活跃的主体。他们以清晰的产权结构,自主的经营行为,以及对利润的追求推动了我国市场的日渐发育成熟,成为提高效率、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新的动力源泉。

(二)市场主体、产权和激励机制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靠的是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的形成和兴起。培育市场主体,为的是形成这样一个经济组织。而一国经济有效运转的根本困难,在于经济激励和经济信息。培育市场主体,其根本着眼点和理论基础就在于解决激励机制问题。而一般的浅层次的调动积极性的效果极为有限,必须进行深层次的激励,以诱导经济个体合理地与外界其他个体交往、贸易,从而高效率地利用有限的社会资源以达到一定的社会目标。产权清晰及其所带来的剩余占有问题就成为解决经济组织的效率问题中市场主体发育问题的核心。

在市场经济中,剩余是经营的最终净成果,也就是利润。经营者的一切努力和贡献,包括所承担的风险,将最终反映到利润(或负利润即亏损)之中。剩余的强大激励作用,就在于让被激励者占有这种剩余。因而他的任何贡献都通过剩余的增加而得到承认和报酬。剩余占有者为扩大利润,会努力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迎合消费者以扩大销售,提高投资收益以吸引资本。而与此相比,任何其他指标都难以达到如此全面而强烈的激励效果,包括计划体制中所设计的种种考核指标。所以,明确剩余占有的归属问题即明晰产权,是市场经济的一种终极的激励手段。总而言之,就是谁占有剩余,谁就实质上享有对该经济组织的所有权,而谁占有剩余,谁就自然会对经营管理负全部责任。所以,培育市场主体的中心问题就是明晰产权。

(三)产权与市场秩序

市场秩序是强制性制度安排和非强制性制度安排相结合的产物,而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制度安排就是产权制度。那么如何理解产权与市场秩序之间的相互关系呢?现实经济生活的最大特点是资源的稀缺性。科斯教授曾举过土地的例子来说明产权和经济秩序的关系。如果未在稀缺性资源中建立产权,就必然会导致混乱无序,混乱产生的根源在于经济人对没有建立产权的稀缺性资源的争夺。所以,从经济人和稀缺性这两个假定出发,可以看到要解决经济生活中的混乱无序问题,就必须从界定实施产权入手。而保障法律的效率,就是消除对法定权力和自由交换的障碍,含糊不清常常损害法定权利,使其难以得到正确估价,法律的效力是由明确法定权力并强制履行私人法定权力交换合同而得以保障的。这实际上就是所谓科斯第一定理:在交易成本为零或相当小的情况下,不管选择何种规则,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界定的,都会出现有效配置资源的结果。

对界定产权与市场秩序之间关系说得最清楚的是詹姆斯·M·布坎南,他认为“在正确设计的法律和制度约束内,市场中追求个人利益的个人行为产生出一种自然秩序”1。他又进一步表述了产权与市场秩序的关系:“如果没有包含有作了明确规定的无论是受到尊重的还是依靠强制实施的私人所有权,以及包含有保证契约得以实施的程序的适当的法律和制度,市场将不会产生一种价值极大意义上的‘有效率’的自然秩序。”他接着说:“市场秩序只有在市场各个个人参与者之间自愿交换的过程中才能产生”2。至此,我们已经清晰地看到了“产权——市场主体自愿交换——市场秩序”这一关键链,完成了对产权和市场秩序关系的第一层次的揭示。

然而,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由于存在着外部效应,同时交易费用实际上不是零值而是正值。所以接下来的问题就如科斯第二定理所言:在存在着相当大的交易成本时,有效率的资源配置结果就不会在每种规则中出现,而合理的规则是使交易成本影响最小的规则。这就回答了应该如何界定产权的问题。在科斯看来,效率问题是由成本和效益相抵的差额来决定的。为了实现效率的最大化,就需要有权力的调整即进一步界定产权,这样外部性问题才能通过权利的自愿交易借助市场机制来解决,才能使外部性领域的混乱消失,经济运行才能达到它的秩序状态。这样就完成了对产权和市场秩序关系的第二层次的揭示。

四、坚持市场运行原则、健全市场监管法规

市场秩序虽然不是市场效率的充分必要条件,但却是重要的前提条件。一个高质量有效率的市场必须是一个有序运行的市场。在转型时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市场运行原则,健全市场监管法规,实现市场制度创新。

(一)坚持市场运行原则

1.贸易自由原则。这是商品交换双方在没有外来干预下自愿让渡商品的原则。贯彻这一原则时,首先要排除依仗非经济强制力量的强买强卖。这并不是说政府一点也不能干预经济,而是必须以不损害交易双方的自为原则。其次还要尽量排除经济强力的干扰,使买卖双方处于供求局势大体均衡的环境中,甚至交易双方的经济力量大体相当。

2.等价交换原则。它是商品经济主体独立的平等关系的体现。破坏等价交换的情形一般有两种:一是计划经济时代剪刀差式的社会主义积累条件下,破坏了等价交换。另一种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存在着交易双方实力对比悬殊或信息不对称时,容易出现供求不均衡或存在垄断,等价交换原则因而遭到破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缩减了对价格控制的范围,减少了国家对市场价格形成的干预,为市场机制的顺利运行和等价交换原则的贯彻开辟了道路。

3.公平竞争的原则。是指经济主体在市场竞争中要有公平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以便竞争得以正常地进行,充分发挥市场在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生产力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要使竞争的积极作用得以发挥,就得在市场上形成允许竞争、自由竞争、平等竞争的环境和条件,使竞争真正体现商品经济主体之间劳动的比较,所以在商品经济中必然要按公平竞争原则办事。按照公平竞争的原则来组织市场,进行贸易,本质是为价值规律发挥作用开辟道路。历史上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公平竞争得以成为现代交换的形式,成为市场经济下社会劳动分配赖以进行的市场制度。马克思曾说:“现代社会要进行劳动分配除了自由竞争之外,没有别的规则、别的权力可言。”2所以,公平竞争是构筑市场秩序的核心和目的所在。

(二)健全市场监管法规

健全市场监管法规实际上是一个社会经济监督问题,而社会经济监督的客观依据主要基于社会法律制度、经济规律和商务惯例。其主要内容就是有关市场规则的设计。

1.市场进出规则的设计。市场进出规则是指市场主体和市场客体(即商品)进入或退出市场的法制规范或行为准则,它包括以下两类规则。

一是市场主体进出规则。市场主体的进出行为是推动竞争而制约垄断的力量。一个社会应当尽可能地减少市场进出的障碍而扩大其自由度,以形成竞争性较强的市场结构。实际上,规范市场进出规则主要是:(1)规范市场主体进行市场活动的资格;(2)规范市场主体的经营功能;(3)规范市场主体退出市场行为。具体的如各国制定的关于企业制度的法律。中国已颁布了《公司法》、《企业破产法》等法律,但实际上仍然需要继续制定相关法律,并注意实施问题。

二是市场客体进出规则。这一规则的设计是为了尽可能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具体而言,市场客体(商品或服务)进出规则包含以下几方面的规定:(1)商品的质量要符合要求,低劣商品不能进入市场之中;(2)商品的效用要符合社会利益,那些有害于人民身心健康的商品不能进入市场;(3)商品的包装及其他方面都要符合要求,不能有损于消费者的利益;(4)商品要名副其实,任何假冒商品都不能进入市场;(5)商品的价格及计量等都要符合要求,否则不能进入市场。世界各国都陆续推出了规范市场客体的法律,如英国的《统一产品责任法(草案)》,欧共体《关于对有缺陷的产品的责任的指令》等,我国也于1993年通过并实施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这些法律都对维护市场秩序、提高市场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2.市场竞争规则的设计。为使市场有序有效地运行,竞争本身也必须是有序的。所以,需要制定相应的竞争法规或制度,以对市场竞争进行规范。市场竞争规则是以法制形式维护公平竞争的规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规定和要求:(1)使市场主体都能够机会均等地按照统一市场价格取得生产要素;(2)使市场主体都能够机会均等地制定价格和确定销售地区;(3)使市场主体都能够平等地承担税负及其他方面的负担,没有任何优惠或不公正的负担;(4)维护所有方面的平等竞争,如劳动者之间的就职机会均等和经营机会均等。

3.市场交易规则的设计。市场交易规则是市场主体进行市场经营活动的准则和规范,是确保市场秩序的重要市场规则,它具有四个方面的规定性:一是自愿,二是互利,三是约定,四是市场交易的非人格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他使人与人之间除了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1所以设计交易规则首先就要规范市场交易方式,包括交易公开化、交易货币化、信用票据化和交易规则化。其次是要规范交易行为,要形成自愿的、非强制的、平等的交易,使买卖双方进行互惠的货真价实的买卖活动。反对和禁止强买强卖和巧取豪夺。再次是要规范交易价格。市场交易规则一方面要求交易双方规范地进行交易活动,禁止各种非正当交易;另一方面是为双方的规范交易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包括反对各种垄断和改变严重短缺或严重过剩的市场格局。

五、正确认识和发挥政府对市场的调节管理行为

(一)政府行为的基本理论分析

这里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政府行为的标准问题,二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讨论政府行为的核心问题就在于它的一切行为是否符合市场规律。我们所要建立的市场经济不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而是按市场经济规律行事,但辅之以社会保障、宏观调控的经济制度。它是将市场自由原则同社会公平结合在一起,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良好的市场秩序和竞争秩序。

有鉴于此,政府行为的标准就无疑要以效率和公平作为评判标准体系。这样,政府行为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要建立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采用顺应市场形势的增长政策,推行国家的适度干预,确保就业,实行外贸自由化。即充分发挥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的作用。二是以公平为标准,实现社会安全、社会公平与社会进步。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提高经济效益和生产率从而创造国民收入放在首位,在不断扩大社会财富的条件和前提下,实现国家对收入和财富的社会再分配。在保证公平的过程中,也必须运用符合市场规律的手段,才能既保证实现社会目标,又不会干扰市场机制的作用。

另一个问题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在经济转型的时期,应该坚持“国家与市场并举”的原则,既注重市场自身的发育,又注意国家对市场的培育。其原因在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具体而言有三点:(1)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缺乏足够的市场机制赖以顺利运行的硬件;(2)由于中国长期推行计划经济,目前尚不具备足够的市场机制赖以运行的软件;除此之外,(3)作为中国特殊情况的人口压力使中国市场经济只能在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状态下运行。

总而言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应该是建立和维护正常的秩序,以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简言之就是制定比赛规则并建立比赛秩序。

(二)国家权力潜能的发挥与市场秩序优化

客观上存在的“市场失灵”现象,也需要有国家为市场正常运行提供制度保障。国家的作用在此主要体现在法律制度规则的制定与实施方面。

首先,国有应该对有效的产权制度负责。前面我们已经谈过有效的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的保证,所以完善市场秩序就首先要在转型中国努力构建以完备的财产保障为导向的法律制度,也就是要承认多元利益主体财产权的合法性,以国家法律为后盾保证产权的清晰。

其次,在整个转型时期,要使市场正常有效地运行,就需要国家凭借政权的力量制定出有关市场的经济政策和市场规则。一方面用来保障市场多元化主体财产所有权及其利益不受侵犯,并且保护财产所有者对其财产的处置权;另一方面用来约束市场活动参与者的经济行为,制止他们在追求各自利益时对他人的自由和利益的干扰与损害。以上两个方面的约束力量,通过国家政策和国家政权的强制性作用来消除阻挡市场正常自行运行的障碍。

总之,国家的作用实际上应定位在:塑造市场基础上的竞争经济,产业政策要随时代变化而灵活地实施,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以给企业一个相对稳定的预期,并以效率为基准推动企业竞争。在这一点上,日本政府的做法是值得中国在转型时期学习和借鉴的。

各国都存在经济干预。问题是经济干预的原则和标准是什么,是取代市场还是让市场更好地发挥作用。转型时期政府应致力市场的培育和开发,实施保证和促进市场效率的经济政策。

六、确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非正式规则

市场秩序得以顺利运行的基础是社会秩序。这种社会秩序是由政治行为、法律行为、社会行为与相应的制度所体现出来的。马克思曾指出,市场制度是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筛选出来的特定的经济组织机制和资源配置方式。可以这样说,市场经济是个体积极性充分发挥的竞争经济,是一种较为先进的人类文明形式,其文化和道德秩序等非正式规则在其发展中功不可没。

正式制度规则的确立无疑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和前提条件,但现实生活中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在这种情况下,非正式制度安排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1.传统文化的误区。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文化有许多格格不入的地方。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它以“孝”为根本,“忠”是“孝”的延伸,这种价值取向形成了传统社会中的亲族协作形态,中国的家庭主义伦理所强调的是牺牲个人利益以维护集体、义与利最终统一于“义”。这样就与市场经济的原则产生重大隔阂,因为市场经济的基本立足点就是人的利己心,人的利己心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动力。有人曾借助日本及东亚的儒家传统来为中国文化传统辩护,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以日本为例,他们的儒家伦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儒家伦理,日本化的儒学以“忠”为核心,强调对领主的效忠,这种价值取向与日本社会的非亲族协作形态相适应。日本的集团主义伦理所强调的是发展集团利益以促进个人,义与利最终统一于“利”,在日本,利己心不是个人的,而是公司的,公司的利益驱动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所以日本的儒家理论是经过日本化改造并与市场经济利益原则及西方资本主义经营管理有机结合的现代化儒家伦理,早已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伦理。

2.契约与信用。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这也是我们在前面反复谈过的一个问题。信用原则要求具有相互独立的经济利益的各行为主体之间的经济往来,必须用契约和法律来保证,通过契约与合同关系确立彼此的权利和义务,约束彼此的行为,真正做到恪守信用,按合同办事。从节约交易成本的角度看,市场经济更要求以信任为宗旨构造道德秩序,这种非制度安排和法律规章等制度安排共同构成了市场经济。

3.培育市场经济精神。在经济转型中,培育市场经济精神,实际上是要在文化方面补几百年的课。这是一件非三日五日就能办成的事情,但若拒绝文化转型,必将最终影响和拖累经济改革。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道德观念归根结底就是所谓企业家精神,这种精神是市场经济在其各个发展阶段中一直留下来的其特有的思想基础或心理基础。这种精神的实质是确认企业家个人是经济生活中的基本因素,搞实业的人被认为是社会的中坚,实业家个人的积极性是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主要动力。从这种精神的实质出发,演化出一整套的思想体系,如认为私人投资、个人利益和自由具有神圣性,企业必须承担失败的全部风险,同时享有成功的一切机会等。它们对于维护实业家的积极性是重要的,可以说,这种精神是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础。

4.市场道德建设。作为市场主体的“经济人”会在其经济理性的指引下,发现在市场交易中只有“利人”才能“利己”,市场交易可以使各方都得到好处或者在不损害他方利益的前提下使某一方得到好处,人们因此才愿意加入到市场中来,市场因而形成了人们自愿互利交易的场所和体系。自愿互利的交易可以说是市场交易的质的规定性。

市场经济是承认“利己”的,而且要借助利己心推动经济的发展。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这种关系对传统道德的冲击已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实际上,人类要从市场交易中获得效率和其他好处,就必需或多或少地放弃传统的社会交往方式而代之以市场交易方式,与此同时,或多或少地放弃传统的道德观念而代之以新的适应市场交易的道德观念。

商品经济价值规律范文6

1 会计、财务管理与审计的基本概念分析

1.1 会计

会计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它是将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来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并对其进行监督职能。在企业中会计主要反映其收支情况、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并时刻监督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初期的财务会计属于生产职能之一,在进行生产活动空余时间将计量记录劳动成果和劳动消耗。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会计逐渐演变为一个职业,并于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生产流程细化的今天,会计核算内容更加复杂广泛、核算方法也愈加科学化,由以前的记录行为演变为通过货币反映监督经济活动的经济管理工作,并且对企业管理层在作出经营管理决策、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经济持续发展等方面均起到积极作用。会计是应生产活动发展而生,并且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得日益重要。

总之,会计就是一项通过运用会计方法,依照会计准则而进行的,具有系统性、连续性的全面反映并监督机关单位或经济组织的经济管理活动,其目标是满足不同利益主体的需求。

1.2 财务管理

所谓财务管理,即结合客观的经济规律要求,并利用价值的形式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预测、组织、控制、监督和调节,并正确处理企业与各方面的经济关系。在企业中,其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筹资效率、资本结构、资金运用情况及财务成果。良好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协助企业用最少的资源获取最高的经济效益。财务管理是由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复杂性,因此财务管理包括价值管理、信息管理或者其他方面的管理等,由此可见,企业财务管理具有广泛复杂性。

1.3 审计

狭义的审计是建立在会计基础上的,旨在防范并最大限度降低会计信息风险隐患,审计以一种监督身份而存在。广义上看,审计自社会经济管理活动开始之时便存在了,随着经济发展步伐,当前我国审计已逐渐被重视并不可替代,目前审计主要存有独立的审计主体、科学有效的审计手段、广泛的审计对象、权威的监督功能和审计监督专制性等特点。当前最具有代表性的审计概念是:客观地获取和评价与经济活动和经济事项的认定有关的证据,以确认这些认定与既定标准之间的符合程度,并把审计结果传达给有利害关系的人的一个系统过程。

2 会计、财务管理与审计的区别分析

2.1 会计、财务管理与审计产生的条件有所区别

会计、财务管理与审计这三者在产生条件上有所差异,会计是在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开始关心劳动成果的分配与管理,此时的会计工作仅局限于计量、计算并记录劳动耗费及成果。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职能的不断细化,会计也随之形成独立的职能,会计是应生产活动需求而生的。

财务管理则源于西方商品经济初期,当时财务管理处于萌芽状态,是伴随股份公司而生的。股份公司自20世纪初开始兴盛,主要负责资金筹措、股票发行、资本投资及盈利的分配等新型财务管理职能,此时财务管理已由企业管理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管理工作,专业化的财务管理由此产生。

审计则是应经济监督需求而产生,早期的股份制企业中各控股人通过聘请独立会计人员来进行企业账目查询和监督,并且随着企业经营与财产的分离,股东为避免利益受损而邀请相对专业的人士进行监管。于1853年成立的爱丁堡会计师协会是审计职业诞生的标志。

2.2 会计、财务管理与审计的对象有所差异

会计、财务管理与审计在管理对象上也有所不同,前者的管理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也就是说对企业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及货币本身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运动进行反映和控制,偏向于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记录、计量及报告。

财务管理则是针对企业资金的循环及周转活动,直接对资金的运用进行计划、控制、调度、决策和分析考核等,通过合理利用价值规律来有效利用企业资产,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审计则通过审查监督企业会计账目、报表等相关资料来确定其合法性与真实性,但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审计对象不断扩展,企业会计工作是否严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是否具有效率,以及是否达到预期的经济工作结果等都纳入审计内容范围。

2.3 会计、财务管理与审计有着各自的管理方式与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反映和监督;账务管理的职能是决策、计划和控制;审计的职能是监督、鉴定和评价。会计是通过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状况来为经营者提供经济信息,并进行财务收支控制而实现既定目标。财务管理则是结合企业经营者的总体要求来为其选择优化方案,预测企业既定经济活动计划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并通过专业手段对此进行调节与控制。审计职能是指通过对企业财务收支情况及一系列经济活动进行审核检查后作出正确公正的评价与鉴定,进而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以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状况,保证其稳定发展并提高其经济效益。

3 会计、财务管理与审计的联系分析

尽管会计、财务管理与审计各自独立,但三者存在紧密的联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首先,三者都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是经济发展的产物。正是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才为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提供了核算、分析和审查的对象,并且随着经济发展三者将愈发重要。与此同时,会计、财务管理与审计也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是相互依存相互推进的关系。企业中的会计、财务管理与审计也是相互依赖的,会计工作受到财务管理和审计的约束,为企业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必须符合财务管理和审计的需求;财务管理与审计则均建立在会计工作真实可靠的信息基础之上,方能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准确分析并作出合理计划与决策,有效到位的审计工作能保证会计和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并具有促进作用。

其次,会计、财务管理与审计的最终目标具有一致性。尽管三者的工作目标具有一定区别,但究其最终目标来看是一致的,即都是为了满足企业经营者的需求,实现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都是为了理顺经济环境中的各种关系,切实改善企业的管理,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4 会计、财务管理与审计关系的研究现状分析

首先,对于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关系,当前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财务与会计相对独立,认为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会计服务于管理,而财务则作为一种管理工作而存在。理论上讲,会计与财务是属于两个概念与学科,是不同的两个职能管理部门,会计属于信息系统,反映并监督财务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