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重点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化学重点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化学重点概念

初中化学重点概念范文1

关键词: 初中化学 化学概念 教学过程

化学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其中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每一个注释都是经过认真推敲并有其特定的意义,以保证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基本概念几乎每节都有,而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准确地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初中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相对比较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讲清概念显得尤为重要。

一、讲解概念的方法

1.理解法

概念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表达简明精辟。因此在讲解概念时教师要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比如催化剂的概念讲解,将催化剂概括为一种物质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反应中加快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二是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将其简明概括成“一变二不变”。学生对催化剂概念就清晰起来了。此时再设计如何证明二氧化锰是双氧水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之类的练习,强化催化剂的特点,催化剂的本质学生就能完全理解和掌握。再如“化合物”强调“不同种元素组成”属“纯净物”;“溶液”抓住特征是“均一、稳定”,类比“混合物”两个特点来理解来判断生活中的溶液;有机物强调“含碳”、“化合物”,等等,使学生清楚明了地抓住概念的本质,避免只看重其一忽视其他使概念掌握不完整。又如在初中教材中,酸的概念是:“电解质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其中的“全部”二字是这个概念的关键。因为有些化合物如NaHSO它不能叫做酸。因此在讲酸和碱的定义时,均要突出“全部”二字,以区别酸与酸式盐、碱与碱式盐。

2.比较法

这是化学教师常用的且十分有效的方法。化学上许多貌合神离或相互依存的概念切忌分割孤立的理解。只有通过分析比较才能准确理解其异同及联系。如最简单的“单质”、“化合物”是两个相互依存的概念。通过下表学生便会一目了然,就不会只注意“异”而忽视“同”,即单质和化合物必须属于纯净物,会留下深刻影响,就不迷惑于常见判断题或物质的分类题型。

这样元素这种很抽象的概念可能容易建立一些。

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借助文恩图效果比直接讲解可能好些,如常见试题如“缓慢氧化一定属于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之类判断,学生很迷惑,明白了从属关系和交叉关系的含义,此类错误就易避免,也省去了教师许多的口舌。

3.知识网络法

众多互有联系的概念,用网络法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学生更易分辨。

倘问氧化物是何种物质,放到这样的网络背景下学生就知道:它首先是物质,而且是纯净物,组成元素不止一种是化合物,是化合物中无机物,组成特点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这样内涵、外延和其它概念之间的关系,该概念所在网络中的位置,学生易掌握。网络法要点是说清分类依据,如化合物根据是否含碳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学生容易理解。

二、需要注意的问题

1.切忌死记硬背

这一点应该是大家的共识,但实际上总会有一部分教师让学生反复诵读概念,用于强化未尝不可,倘在学生不甚明了含义时,用于补救和加深理解,显然是不足取的。中考试题越来越体现新课标理念,强调知识的理解、应用。传统考“分子”的概念,大多以填空的形式,也许死记可以奏效,但分子究竟是何种微粒,学生未必理解,倘若以“H、2H、H”中何种微粒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稍加变通或用图示分子的形式,学生就很难驾驭了。死记硬背科学概念对学生发展有所滞碍,甚至使学生完全丧失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2.注意概念的阶段性

根据学生的生理年龄特征,教材编写十分注意概念的阶段性和可接受性。如氧化反应,初中仅限于得氧的反应,高中是用化合价升降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更接近本质,这就体现了阶段性。元素的概念过去强调质子数相同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后来实践下来可接受性不好,加以简化,去掉“质子数相同”。“分子”、“原子”、“化合价”定义均有所弱化,使得分化点大大下降,利于面向全体。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为了所谓科学性、准确性任意拔高,要理解吃透教材编写意图,尊重学生的实际。

3.适应新课标要求

新课标强调自主互助学习,以此发展各种能力、提高科学素质。概念讲授应尽可能在学生可接受情况下创设情境,设计活动,使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分类、交流、体会,主动探求概念的本质,“发现”概念的含义,这样比灌输要强多。

4.适应中考要求

概念掌握的深广度要兼顾中考要求。按理中考不会有悖于课标要求,但中考有选拔作用难免会有以信息题形式的拔高,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可适当作高深广度拓展,以适应他们中考得高分与后继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吴永胜.浅议初中化学教学.

初中化学重点概念范文2

【关键词】 化学概念 难点分析 初中化学

1 概念难点分析

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初始阶段,我们可以认为,学生理解化学概念的障碍是由于学生缺乏相关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所致。但是,概念本身不易理解、教材中概念的呈现方法影响、相关概念干扰等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1.1 概念本身不易理解。化学概念抽象、原理性强。初中学生刚学习化学第一单元第一节课就出现了“化学”概念,在没有一点基础的情况下就学习抽象的概念;象分子、原子等微观概念,用肉眼看不到,使得初学化学的学生理解增加了不少困难。

1.2 教材中概念的呈现方法的影响。初中化学课本中元素的概念放在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概念的后面,而单质、化合物概念是基于元素概念之上。也就是元素的概念还没有形成就学习单质、化合物的概念是很困难的。

1.3 相关概念的干扰。如我们初中课本中原子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氧化物与氧化反应、溶解性与溶解度、分解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元素与原子等这些相关的概念的干扰。

2 难点的化解策略

2.1 玩具教学法。由于化学概念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的矛盾,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从学生所了解的实际事例或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尽可能运用生动的直观形象呈现实例,帮助学生认识概念的内在本质。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混合物、纯净物等化学概念,以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只要通过背背记记就可以了),考查学生时发现,3个班163个学生中只有3~4位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如果从学生心理着手,以玩玩具的方式教学,学生学中有玩,玩中有学,把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直观的玩具模型来理解,直观地去感受。把枯燥的化学概念直观化,学生不但学得轻松,且乐于玩、乐于学,让学生一起玩,一起“讨论与交流”,是引入化学概念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2 实验探究法。化学是以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也是化解有些化学概念难点的好方法。化学概念不是能背、能写就行,一定要理解化学概念的内涵。化学演示实验,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例如粉尘爆炸实验,做完实验后让学生交流,爆炸条件是什么?学生很快能理解爆炸这个概念。探究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时,边演示边提问学生:哪个量是定量,现在变了哪个量,观察到什么现象。通过演示实验,学生讨论交流来总结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前提条件是什么。然后引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概念。比死记硬背“记得快、忘得也快”的方法有效。

2.3 比较法。进行概念比较就是找出不同概念的异同关系,揭示事物内涵的一种思维过程。初中化学教材中有许多概念即有区别又有联系,很容易使学生混淆,造成误解,给学生学习带来很多困难,如元素与原子的概念,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质量的概念、单质与化合物、混合物与纯净物、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等等,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及时进行比较,找出这些概念之间的相同点、不同点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将这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进行比较,综合分析,找出异同,加深理解,牢固掌握这些知识。

2.4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化学教材中有许多概念,如分子、原子、离子,非常抽象,分子、原子、离子都是微观粒子,由于看不见,摸不着而很难理解,这些概念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我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来突破这些难点,把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制作成flas,通过视频演示,使同学们清楚地知道水分子如何分解成原子,这些原子又是如何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全过程。通过这样形象的感知,使同学们很容易就掌握了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避免了枯燥乏味的讲解和学生不知所云的现象。

初中化学重点概念范文3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提问

在初中化学课堂上,提问的设计是很重要的,如果提问没有质量,初中生的化学学习就不会高效。现在,很多教师在初中化学课的教学中,往往存在设计课堂提问随意化的现象,并不能够基于化学教学的重点和初中生学习化学的特点进行提问的有效设计,这样,就导致了课堂上出现了“一问一答”式的现象,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效率肯定是低下的,因为初中生的化学学习缺乏了自主探索的空间,缺乏了自主思考的时间。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重点、教学内容、实验特点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思考性的课堂提问,从而引导初中生在课堂上开展有意义的化学学习活动。

一、根据教学重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提问

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于初中生的化学而言,课堂提问就是他们的“风向标”。因此,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重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提问,这样,才能引导初中生在课堂上对重点学习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学习,才能让他们的化学学习更具有高效化。

例如,“燃烧和灭火”这一教学内容的重点之一是对“燃烧”的概念进行理解,对于“燃烧”初中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很多,但是,对“燃烧”的化学概念认知并不是完整的,因此,在课堂上我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觉得哪一些物质可以燃烧,哪一些物质不可以燃烧?物质在什么情况下才会燃烧?这两个提问就有效地引导初中生对“燃烧”这一概念进行深入化学习,就能够有效地促进他们联系生活中的“燃烧”现象进行提炼,从而形成科学的化学概念。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化学学习才是高效化的,才是具有自主性的,他们才能在课堂上根据提问对学习重点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探究学习。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在初中化学课堂上教师基于教学重点为学生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提问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具有针对性的提问才能引导学生对重点化学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这样,才能体现“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才能让初中生的化学学习更高效。

二、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具有层次性的提问

初中生的化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们是在已有的化学认知基础之上进行其他化学知识的W习的。初中化学知识内容在编排上也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化学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初中生设计具有层次性的课堂提问,这样,才能引导初中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化学学习与化学探究。

例如,我在给学生“氧气”一课时,在组织学生进行了制取氧实验以后,根据学生的学习经验提出这样一组问题:问题一,我们在制取氧气实验中,如果不用固加热型装置可以吗?问题二,假如在实验的过程中用固液常温型装置,你觉得要用什么药品进行化学实验?问题三,我们在制取氧气时,为什么要把试管口朝下,如果朝上可以不可以?通过这一组问题,有效地引导初中生对自己刚才的实验过程进行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他们加深了对实验内容的理解,从而有效地进行了深入化的化学学习。

可见,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具有层次性的课堂提问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才能有效地引导初中生对化学内容进行一步一步地探索,才能在这个过程中切实提高他们化学学习的效率。

三、根据实验特点设计具有思考性的提问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显得尤为重要,很多知识学生都是通过做实验获得的。但是一节课的时间毕竟有限,有些化W反应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还有的化学反应用肉眼观察不明显,这时用多媒体将实验过程演示出来,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实验特点设计具有思考性的提问,这样,才能引导初中生进行具有思考性的化学学习。

例如,“碳还原二氧化碳”这一实验过程就比较长,一节课的时间绝对看不到碳还原二氧化碳的过程的。对于这样的内容,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缩短整个过程,将关键的几个环节展示出来,学生一般也就能清楚地了解碳还原二氧化碳。这样通过多媒体,将比较长的实验进行压缩,使学生感同身受,从而达到通过实验让学生发现化学知识本质的目的。在给学生进行了这样的多媒体演示之后,我提问:碳还原二氧化碳要经历怎么样的过程?如果让你进行这个实验,需要注意什么?通过这个提问就能够有效地拓展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时空,让学生经历传统教学媒体下无法感受到的实验现象,从而让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可见,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基于实验教学的特点设计具有思考性的问题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具有思考性的问题才能引导初中生对化学实验现象及过程进行深入反思,从而有效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是构成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提问设计高效课堂教学才能高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重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提问、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具有层次性的提问、根据实验特点设计具有思考性的提问课堂提问,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实效。

参考文献:

初中化学重点概念范文4

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值得深入探讨。本文主要针对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研究。研究主要分为如下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化学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模式。

关键词:

初中化学;微课;设计与制作;翻转课堂模式

利用微课进行初中化学教学,可以使化学知识更为直观、形象、有趣的呈现,有效激发初中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步对相关化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学习。除此之外,微课简短、精要的鲜明特征亦能使得初中生的学习注意力快速集中于较短的时间区域内,提高化学知识讲解效率。尤为值得肯定的是,微课教学方式更为自由、灵活,初中生可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可运用微课的暂停、回播功能对重难点问题进行反复观看、揣摩,从而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因此,近年来国内关于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也变得越来越多。那么,究竟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应用微课呢?下面,简要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初中化学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必须对微课进行科学设计与制作。笔者认为,初中化学教学在设计微课时需遵循如下几点基本原则:选择与微课特点相适宜的内容;录制时间要严格控制;制作工具的选择要恰当;微课资源设计要完整;录制语言的表达要精准。初中化学微课的设计流程主要为:(1)前期分析;(2)确定微课主题,明确知识类型;(3)辅助资源设计,主要包括微课教案设计、微课课件设计、微课配套练习设计、微课任务单设计等;(4)微课视屏拍摄与录制。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初中化学微课设计的前期分析中,应对如下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分析教学资源;分析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分析学生情况。初中化学微课的录制方式主要有如下两种:摄像设备录制;录屏软件录制。在具体微课录制过程中,初中化学教师可以灵活选用上述两种录制方式。在具体微课设计与制作中发现,采用软件camtasiastudio7.1进行微课录制的效果较好。主要原因是因为该软件具有如下两点重要功能:录制功能简单,使用方便;后期编辑处理实用,易操作。

二、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模式

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具体可分为如下两种重要模式: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和微课嵌入常规教学模式。接下来,便对这两种微课应用模式进行简要论述:

1.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起源于美国,近年来在我国得以广泛发展与应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可以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学习者变成主动探究学习者,有利于促进全体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可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通过网络媒介(诸如微博、微信等)微课视频,让学生提前观看。在课堂教学中围绕微课视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等一系列混合式学习的一种现代教学模式。以“氧气”教学为例,化学教师在课前可运用软件camtasiastudio7.1录制微课视频,进而通过微信平台进行微课视频,要求学生在课前自主观看。为检验学生微课视频观看成效,化学教师在微课视频后附上几道练习题:(1)氧气的化学性质是什么?(2)氧气的物理性质是什么?(3)氧气有哪些具体用途?(4)如何制取氧气?学生完成作业后,可通过微信评论功能上传答案,化学教师也可及时审阅,了解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待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便可有的放矢地围绕微课视频及具体教材内容稳步实施课堂教学工作,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体教学实践表明,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此种微课应用方式可进一步推广。

2.微课嵌入常规教学模式

除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之外,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还可采用微课嵌入常规教学的应用模式。即可将微课嵌入至新课导入、新授内容、课堂练习等基本教学环节。例如新授内容教学环节,初中化学教师可将相关重难点知识制作成微课。诸如在讲授“溶解度”这一概念时,很多学生一时很难准确把握和理解该概念。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即可针对“溶解度”概念,专门制作一个微课视频,对其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从而帮助初中生更为清晰的理解和把握该概念。又如在课堂练习环节,初中化学教师可将与本课教学相关的典型例题录制成微课,通过微课教学帮助初中生理清习题思路。诸如在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应用化合价推求物质化学式的方法等方面,均可采用微课教学模式。微课嵌入常规教学的应用模式是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常见应用模式,只要初中化学教师能够科学把握微课应用时机,微课在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方面定然会发挥出越来越多的成效。

三、结语

总而言之,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为提高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率,初中化学教师需在微课设计与制作方面多下功夫,制作出更高质量的微课视频。除此之外,初中化学教师还应有的放矢的选择微课应用模式,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和微课嵌入常规教学模式进行交叉应用,从而不断提升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成效。

参考文献:

[1]梅原寒,南俊民.中学化学微课教学讨论[J]亚太教育,2015(15)

[2]张金凤.浅谈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1)

[3]王英.系统构建中学化学微课资源[J]出版参考,2015(06)

初中化学重点概念范文5

一、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地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尽能做到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所学的概念,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二、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方程式.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化学用语含义的理解.教师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例如,在讲“化合价”时,我把化合价变成口诀: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铜汞钙镁锌,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齐全,氧是负二最常见,单质为零永不变.另外,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动画向学生展示电子、原子、分子、离子的结构和运动,以及化合物的形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用语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为了使学生学好化合物知识,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现代化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实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促使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由现象看本质,通过实验归纳总结形成理论,再用理论指导实践.例如,对酸的教学,先通过常见的盐酸、硫酸的直观教学,归纳出酸的概念和通性,然后利用酸的通性和概念去分析其他酸,如硝酸、磷酸的性质和用途.另外,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抓住物质的结构这条主线,突出物质的化学性质这一重点;抓住元素是由核电荷数决定的,核电荷数同时决定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决定核外电子排布-核外电子排布又决定元素化合价D元素化合价决定化合物的结构-化合物的结构决定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四、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并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实践的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而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能够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此,对于新课标规定的每个演示实验,教师都应该认真完成,并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对部分演示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还要作适当的补充和改进,提高实验效果.

五、开展化学课外活动

化学课外活动是化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化学教学独特的形式和组成部分,具有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比较灵活,开放性、实践性、趣味性以及学生自主性较强等特点.化学课外活动,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而且可以配合课堂教学,实行因材施教,使学生扩大知识面、经受实践锻炼和发展智能,培养他们对化学的兴趣,有利于他们发展特长和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化学课外活动,并且要善于组织和指导化学课外活动.化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灵活多样.在活动内容方面包括: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结合科技发展和化学史,以及扩展联系社会学过的课内知识.教师可以采取做化学实验和趣味小实验,举行知识讲座、化学竞赛和专题讨论,或组织学生制作教具、进行参观访问等.在组织课外活动时,教师应注意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许茂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7).

初中化学重点概念范文6

关键词:初中化学;无效课堂行为;有效措施

由于部分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与原则上的理解偏差和教学行为上的严重缺失,导致课堂教学中呈现出低效、无效的负面状态,这也成为阻碍学生与教学发展的根本因素。下面就以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为例进行简短的阐述,希望以此剖析出无效课堂的真实行为表现,并以此找出与之相对的改变策略。

一、初中化学无效课堂行为表现之备课中存在的问题

在课程开始之前,充足的备课行为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前提,但是部分教师在备课的行为上往往出现一定的缺失和纰漏,主要表现为习题选择的盲目性与课前准备的仓促性。

1.备课习题选择的盲目性

初中化学包含一定的复杂知识,涵盖着大量的琐碎问题,所以在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习题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是锻炼学生思维和检验知识达成的重要形式。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化学课堂练习题的选择应以初中化学的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为依据,然而教师在习题的选择行为上会有失偏颇,无法达成习题的数量与质量的协调性。这种盲目的选择不但严重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阻碍了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进程。

应对策略:作为初中化学教师,要奉行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标准,认真钻研教材,仔细研读中考化学考试纲要;认真剖析学生整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发展差异性,要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在新课程标准、教材知识、考试纲要与学生发展差异等众多因素的综合考虑中分层次地进行习题选择,将习题按照基础、提高与拓展三个层次进行选择,以此全面考虑学生整体的差异需要。

2.课前准备的仓促性

在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与学生都需要对课堂上所要讲授的知识进行温习准备,但是这种准备往往只是一瞬即过,毫无实际性与务实性。对于课前准备,学生很难从愉悦的课间氛围中自拔醒神,学习化学知识的情绪很难快速进入状态。

应对策略:针对上述的无效行为,教师可以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开始之前便进入教室,鼓励学生在此时间内可以集体阅读一些概念性的知识点或者安静回顾上节课所学重点知识,让学生可以提前自觉进入化学知识的学习状态,教师还要在课前认真总结学生的习题差错,核实其中的典型错误,以此为重点对学生进行详细阐述与具体讲解。

二、初中化学无效课堂行为表现之授课中存在的问题

课堂活动的优化设计是达成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质与根本,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化学知识本质的重要过程。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活动提倡以提问的方式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以提问的方式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

应对策略:课堂提问,不能只注重提问的形式而忽略问题的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与化学知识的实际内容进行设疑,要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最佳时机,要在最恰当的时机以最合适的问题激发学生主体的主动探究和思维拓展。

三、初中化学无效课堂行为表现之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所安排的作业量常常存在或重或轻的现象,作业的内容也常常存在过难或过易的现象,并且作业中的内容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与指向性,杂乱的作业形式让学生无法领会教师的真实意图,也无法对化学课堂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巩固和反馈。

应对策略:针对此种无效行为,教师要认真挖掘学生整体在化学知识学习能力上的差异性,要认真分析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化学作业形式的分层次设计,根据成绩优良学生设置较有难度的作业,以满足优等生的拓展需求;针对成绩一般的学生设置基础性作业,以符合学生的接受水平。

总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无效课堂行为都隐藏在看似有效的行为背后,这就需要教师以敏锐的眼光和洞察力去发现、去探索、去改正,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行为的真实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