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范文1
关键词 要素流动 发展战略 经济民族主义
中图分类号:F11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8)3-0001-10
在过去的约20年中,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迅猛推进,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经济运行的方式和发展格局。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呈现新的特点、新的格局,认识经济全球化的核心与本质特征,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前提,也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战略基点。
经济全球化机遇和挑战的本质
认识经济全球化首先需要认识这一新阶段上世界经济与此前的核心差别,只有这样,才能认识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也才能在这一基础上谈全球化对不同类型国家的影响及其战略选择。
1.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是经济全球化的本质。这是因为:第一,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既包含了要素的流动,也包含了产品的流动,因为要素流动必然是生产地发生变化,进而又导致最终产品贸易量的扩大。第二,要素的国际流动从生产经营的源头起形成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其深度要超越以最终产品为内容的国际贸易。第三,要素流动是广义的,它包括了货币资本,也包括了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信息、市场营销网络等等,正是其广义性深化了国际经济联系。第四,要素流动是产品流动的发展,因为跨境投资往往是为了跨越贸易障碍,包括关税等市场障碍和运输等自然地理障碍,从而发展了国际商品贸易关系。要素流动超越了商品流动,也主导了商品流动。
从现实国际贸易谈判主题的深化中我们也看到了世界经济从贸易为主到要素流动为主的变化,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即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前几轮谈判,主要是解决商品贸易中的市场障碍,而到开始于1986年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乌拉圭回合”谈判起,内容扩展到了知识产权保护和投资政策等广泛领域,要求其他成员方开放投资的市场准入等。正是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阶段性标志――世界贸易组织。从这一组织功能的广泛性上,我们可以说它是全球化经济的载体。
2.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影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共赢
全球化作为历史机遇的原因在于要素流动,以及基于要素流动的市场开放。要素流动是生产要素的国际结合,不均衡分布要素的国际组合。
全球化对发达国家是一种历史机遇,因为其充裕的资本、技术和人才要素获得了更大的投资空间,从而更高的要素收益,正因为这样,发达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也是一种历史机遇,因为其可以通过国际直接投资而获得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入,不仅在短期内增加要素尤其是高级要素的供给,而且因为高级要素的流入而使各种闲置的低级要素得以进入使用:自然资源得以开发,低级劳动力获得就业,闲置的生产要素投入使用。事实上发达国家之间也形成更多的高级要素流动,从而使高级要素的配置更加合理,使用更为广泛,收益更多提高。
跨国公司是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主体,跨国公司的发展是生产要素国际组合的表现,而上世纪90年代是跨国公司大发展的时期。在1990年初,全球有37000家跨国公司,17万家海外分支机构,其中33500家的母公司位于发达国家。到2004年底时,全球跨国公司总数上升到了70000家,海外分支机构达到至少690000家,这些分支机构有几乎一半坐落在发展中国家。
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促进了后者的经济发展。自从2002年以来,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都进入较快发展期。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1999-2008年非洲经济年均增长4.7%,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年均增长7.9%,中东欧4.4%,发展中国家总体年均增长6.4%,比1989-1998年的3.8%高2.6个百分点。
然而,正是要素流动同时对两类国家都提出了挑战。对要素流出国来说,要素的流出也是就业岗位的流出,甚至产业的流出,从而导致就业压力增大,直至产业的空心化。对要素流入国来说,流入要素也是产业的流入,本国的传统产业受到外来更强竞争的压力可能破产,未形成的新兴产业可能失去发展的空间,本国在获得经济规模扩张的同时却也会给本国企业和产业的发展带来障碍,或至少要改变发展路径。
3.从贸易自由化到生产国际化:全球化经济的形成及其内在结构
全球化经济形成的过程是一个从贸易扩大到生产国际化的过程。跨越贸易障碍需要跨国投资,而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更需要跨国投资。生产国际化是贸易发展的逻辑结果和历史归宿,而其核心与基础则正是要素流动。然而,要素一旦流动,生产一旦在世界范围重新配置,贸易的规模也就更加扩大。生产国际化推动了国际贸易,一是因为更大规模生产是更加面向全球市场的,全球化销售进一步扩大,二是因为跨国化的生产分工必然带来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需要。这是全球化使产品生产地与消费地进一步分离的结果,是跨国公司深化国际分工的结果,国际贸易发展速度超越GDP增长速度的内在原因就在于此。这就深刻体现了要素国际流动的影响。据世贸组织统计,2003年从出口角度计算的世界贸易总额(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达9.5万亿美元,相当于1980年的3.9倍。1980-2003年,世界贸易年均增长超过6%,始终快于世界生产的增长速度,前者的年均增长率要比后者高50%左右。在上世纪70年代,全世界的商品出口占世界GDP的10%,而到2000年,这个比例上升到了20%。这说明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经济对世界市场的依存度越来越大,各国的生产和消费越来越紧密地相互联系、相互融合。
生产的跨国化也带来了世界生产和贸易的不均衡。以引进跨国生产为主的国家不仅有生产资本的净流入,而且因为承担了国际化的生产而有产品的净流出,从而形成了双顺差。东亚地区国家就是典型。以美国为典型的投资和贸易逆差国则相反,由此形成了世界经济在传统意义上的失衡。这是全球化经济不同于以往世界经济的新现象,也是需要世界各国共同探索的新问题。
4.金融全球化:更多的机遇,更大的挑战
金融是经济的产物,也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全球化也加速发展。金融的全球化为世界经济提供了更广泛的融资渠道与更多样性的融资方式,使全球化经济的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效率更高。因此,金融全球化是要素流动和要素配置全球化的要求,因而也必然随着要素全球流动的扩展而提升,形成更大的流量和更高的水平。与此同时,金融全球化也通过创造大量衍生金融产品而在国际金融中创造了更多的风险。世纪之交,金融全球化发展迅猛。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一国的金融开放是更多获得全球化机遇的条件。
一个国家参与以要素流动为本质特征的经济全球化,必然在其高级阶段上参与金融全球化;参与金融全球化为更有效获得要素国际流动的效益创造条件。然而,金融全球化的风险也成为金融开放的最严峻挑战。国际金融市场风险的传递可能在一夜之间卷走巨额国民财富决定了金融开放至今仍然是新兴市场经济与发展中国家最艰难的课题。世纪之交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一再向人们提出了警告:金融全球化条件下经济与金融风险也具有全球化的基本特征,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已是今天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各国需要共同应对的重大课题。墨西哥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反映了新兴市场经济体金融的脆弱性。美国次级债券危机反映了衍生金融产品的风险性。但二者的共同点是在金融全球化条件下风险的国际传递。今天,一个稳健的金融开放战略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成功开放战略的关键。
5.服务业分工全球化与服务贸易
服务经济的扩展是由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决定的,这一规律就是分工深化规律。而国际分工的深化则导致服务的跨国化,成为当代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特别是服务外包是全球化经济的更深刻表现。服务贸易既能通过跨境提供和境外消费形成,也能表现为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形式,形式的多样性体现了国际经济联系的深刻与紧密。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的多样性生动体现了现代国际分工的深化,体现了经济的全球性。
事实上,服务业分工的全球化是劳动力要素多样化多层次的表现,这也再次体现了要素流动型国际分工的特征。从要素流动的意义上讲,服务贸易的不同形式只是服务这一劳动要素流动程度上的差别,而服务贸易的流向及形式又体现了不同国家要素禀赋的差别。服务贸易的高速增长是劳动要素在国际贸易中地位提升的表现,因而又历史性地向劳动力富裕国家提供了一次在参与国际分工中发展的机遇。
20世纪后半期,世界服务贸易总额迅速增加,增速超过了全球GDP与商品贸易的增长幅度。以现价美元计算,1980年至2002年间,服务出口总值增长了3倍,从约4000亿美元增加到16000亿美元。在世界服务贸易的增长中,发达国家占据了大部分的份额,但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的增速也很显著。1980年至2002年间,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出口每年增加9%,也要高于发达国家每年8%的增长。
除了一般意义上的机遇与挑战外,全球服务贸易的发展对发达国家来说在于能更好地利用其知识优势,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则是既增加就业,又减少产业等级低消耗大的结构转型机遇。但是,可以说,服务业的开放和服务贸易发展的挑战绝不亚于生产制造业。知识型高端服务可能带来的国与国之间的收益差距比制造更大,同时,高端现代服务业在现代经济中日益占据了关键的地位,关系到一国的金融安全、信息安全等重大问题,成为一个国家开放中的敏感领域。
发展中国家发展战略选择的核心
发展战略的选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个世界性课题。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发展成为世界性的主题,然而发展的成就却各不相同。究其原因,其中核心的一条就是:是否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如何有效应对经济全球化。可以说,发展中国家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有效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核心问题归结为能否有效吸引要素流入,进而成功培育高级要素。
1.工业化发展的道路:吸引资本等稀缺要素的流入
从20世纪50年代起,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普遍进行了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道路的探索。除了国内经济制度选择外,就对外经济关系而言,这一探索集中到一点,就是走开放型道路还是封闭型道路。许多发展理论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新兴产业的低竞争力,因而实现工业化的道路只能是进口替代,即在贸易保护下的发展。这使许多国家采用了封闭式的发展道路,取得了有限的发展成果。这种战略选择并不是没有依据的。在长期的帝国主义和殖民地时代中,发达国家依靠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政治统治在落后国家和地区攫取了大量的利益,落后国家不可能在继续受掠夺中发展。但是另一部分国家和地区却利用世界市场,通过出口产业的逐步提升拉动了国内增长,取得了更好的发展成就。事实上,战略选择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世界经济特点和机遇的判断。二战后相对稳定的世界经济环境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为落后国家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包括出口市场和资金供给。这使更多利用这些外部条件的国家和地区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机遇。开放型的发展不仅利用了国际市场和生产要素,而且也减少了国内经济中的扭曲,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从而实现了更快的增长。大量事实证明,开放经济比封闭经济的发展成效更为显著。自Sachs(1995)的研究,他证明了,在1965年到1990年期间,40个始终不开放的发展中经济体和8个始终开放的发展中经济体的平均年增长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从1980年至2001年间,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关税从20%下降到了10%左右,下降了将近50%。其中,亚洲地区的加权平均关税已经不到10%。实际上到了2004年,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关税已经降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1/3。这段时期内,发达国家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降低幅度要小于发展中国家。关税的下降也伴随着更大范围的非关税壁垒的减除以及汇率下降。随着贸易改革和区域贸易协定的订立,向出口导向型战略的转变使得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降低了它们的市场准入门槛,并增加了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进口。
在对开放的传统认识和历史发展上,更多注重的是产品市场的开放。而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更关键的是以资本为核心的各种要素的流入。全球的经济开放趋势使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采用更加开放的政策。引进外资成为开放型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面。
20世纪的最后30年,发展中国家开始转变开放政策,积极吸引外资流入。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的数量从1970年的34.6亿美元增加到2002年的1621.5亿美元,增加了45倍多,年均增长率达到12.7%,远远高于同期的经济增长率。其中,以亚洲的增长最为显著,2002年吸收的外资是1970年的117倍,达到了949.9亿美元。
这一期间,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了有利于国际直接投资的政策和管理规则,而采取相反措施的国家只是极少数例外。这些引资政策广泛涉及放宽对FDI的限制,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放宽对外资投资比例和产业进入的限制,放松外汇管制,允许给外资提供更优惠的担保。
从上世纪70年代起,许多研究在于证明,开放的发展比封闭的发展更少扭曲,所以发展成效更好。以巴格瓦蒂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学家证明开放有利于消除对外扭曲,从而国家能够从资源配置的优化中得益。Sebastian Edwards(2002)分析了经济开放和国际资本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指出,反全球化的观点是建立在不完全证据的基础之上的,是无视重要的历史事实的。根据经济学扭曲理论证明,控制资本的流动,包括流入流出会导致更高的资本成本,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负的影响。不开放下的市场扭曲不利于经济增长。这类研究为发展中国家实行开放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虽然扭曲有四种类型,但从要素的观点看,扭曲存在与否及其大小的关键是要素的价格和要素的有效使用问题。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减少扭曲也就是要使各种要素得到充分有效的使用。
2.面对产品与要素流动的竞争:参与全球化的规则体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有效利用外部市场和资金的问题,又归结为积极加入经济全球化的体制。自从上世纪60年代起,以联合国贸发会议为标志,国际社会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给予了日益增多的关注,发达国家也分别单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各种优惠待遇,特别是在以公平竞争为宗旨的世界贸易组织中,发展中国家得到了特别的差别待遇,为这些国家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缓冲机制和各种帮助。因此,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客观上有着多种有利的条件。
上世纪90年代起,发展中国家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各种双边贸易协定,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世贸组织从其前身关贸总协定(GATr)成立时的23个缔约国发展到目前的148名成员国,其中,增加数目最多的是发展中国家,已由不足20个增加到目前的超过100个。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也越来越积极地参与各种双边贸易协定。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截至2005年底,全球签订的双边投资协议(BITs)的总数已经达到2495个,发展中国家占其中的75%;避免双重征税协定(DTTs)达到2758个,发展中国家占58%;国际投资协议(IIAs)232个,发展中国家占81%。最不发达国家(LDCs)虽然只吸收了0.7%的金融资本,但却缔结了15%的BITs、6%的DTrs和15%的IIAs。同时,发展中国家间的双边协定也显著增加。比如,发展中国家间的BITs从1990年的42个增加到2005年底的644个。同时期,发展中国家间缔结的DTTs从105个增加到399个,IIAs从17个增加到86个。与此同时,一大批发展中国家还积极活跃于规则制定过程中,并开展了越来越多的南南合作。经济全球化使得自由贸易和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合作将会更加发展。
J.萨克斯等(1995)分析了各国经济改革与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他指出,1970年时,世界分为显然不同的三个世界:资本主义为第一世界,社会主义为第二世界,而发展中的第三世界旨在走中间道路。第三世界国家的特点不只在于其人均GDP低,而且还在于其赋予国有部门在工业化中的统治地位,虽然这种地位不同于社会主义国家在所有权上的垄断地位。从1970年到1995年,特别是后十年出现了世界历史上最显著的体制融合和各国经济的一体化。1995年,一个具有支配地位的全球经济制度出现了。由120多个经济体组成的新的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各国体制上的共同选择,而且其他国家还迫切要求尽快加入。与此同时,IMF已几乎包括了全世界所有国家,各成员国承诺货币可兑换的基本原则。大部分经济改革计划正在发展中国家中推进,原计划经济国家已使本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一体化为其战略目标。一体化不仅增加了基于市场的贸易和金融流动,而且在制度的融合上还广泛涉及到贸易政策、法律法规、税收制度、产权形式和其他各种调节制度。在这些领域的政策改革中国际规范常常发挥了巨大的决定性作用。
新世纪经济全球化特点与矛盾的性质
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展现出新的特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要求各国以新的战略升级推进予以适应,从而实现新的发展。这已成为经济全球化下挑战的新情况新问题。全球化下的要素流动以及由此构成的全球经济运行,既导致了不同要素所有者收益的急剧调整,也冲击着与经济发展不一致的各种价值取向,从而导致全球化的矛盾。全球化发展中的困难,根源于各成员方不同利益集团即不同要素所有者利益大调整中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突出地反映在要素流动扩大所带来的冲击。
1.跨国并购与经济全球化矛盾的性质
从世纪之交开始,跨国并购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一个新特点,超越直接投资影响着经济全球化的运行方式。跨国并购的迅速发展也导致了相应的反弹,成为经济全球化中需要关注的新现象。
进入新世纪以后,跨国并购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使经济全球化更加速推进。2006年,跨国并购比上年增加了23%,达到8800亿美元,而交易数量上升了14%,达到了6974件。但这仍然低于2000年的高峰值,那时由于网络泡沫,跨国并购的总值达到历史最高的12000亿美元。资本市场的繁荣,投资者持续增加的购买力和跨国公司在全球竞争中抢占新增市场份额的动力,都使得10亿美元以上的大交易不断增加。跨国并购从90年代后期开始兴起。1999年可以看作一条比较明显的分水岭,在这之前,超过十亿美元的并购案数量从未超过100个。1999年以后,跨国并购经历了两次高峰:一次是2000年的网络高峰;另一次则在2006年,10亿美元以上的并购案达到172起,接近了2000年(175起)的历史高峰。近年来,跨国并购呈现出金额越来越大,大交易所占比例越来越高的趋势。2005年、2006年的大交易金额都占到了全部交易金额的2/3左右。
然而,正如经济全球化面对反全球化一样,跨国并购遭遇了反弹,在一些情况下这一反弹被称为“经济民族主义”,在法国被称为“经济爱国主义”。所谓经济民族主义,就是对本国企业或产品进行保护,阻止外国公司并购本国企业及进口外国产品的政策主张和社会思潮,包括因此而采用政府行政力量进行干预。
经济民族主义的思想基础与贸易保护主义是相近的,即主张保护本国产业,特别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产业,维护本国的重要品牌和有民族特色的企业。在贸易保护主义的依据中,保护战略产业以实现国家经济安全、实现民族产业进步、具有民族自豪感等,都是正当合理的价值取向,在历
史上有些国家也是靠保护发展起来的。进入新世纪以来,跨国公司以并购为手段的国际投资迅猛发展,使一些国家的重要企业处于被外国并购的威胁之下,于是出现了抵制。
与世界市场形成以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保护主义相比,经济全球化下的保护主义有着新的内容与特点。在少数国家工业化时期,后进国家采取保护主义政策的主要原因在于实现本国的工业化,发展民族产业。也因为这一目的,保护主义更多出现在后进国家。但是,现代全球化条件下的保护主义却恰恰更多出现在发达国家。尽管发达国家的市场从总体上是开放的,允许资本流入,关税水平较低,但是却因其政治制度使一些利益集团,其中主要是代表传统产业的利益集团成为主张保护主义的主要力量。它们不时会掀起一些保护自己产业的运动。相反,在发展中国家却不存在着代表先进产业的利益群体,政府又往往用开放型的方式发展这些产业,因而保护主义的力量反面较小。吸引国际大企业的进入是开放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往往是得到鼓励而不是限制。
跨国并购大发展对经济全球化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样可以从要素流动是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原理中得到解释。经济全球化在20世纪后30年中大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各国都以吸引外部高级要素流入争取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也通过本国优势要素的流出获得更大的要素收益。前者是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积极引进外资的根本动力,后者是发达国家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原因。二者相互促进,形成互动与合力,促进了绿地投资,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但是跨国并购却不同。跨国并购是外国资本通过兼并收购达到对本国已有企业的控制,不但不增加新的要素流入,而且往往是本国的战略产业或代表民族品牌的产业产品被并购而控制,因此不但在经济上影响了本国的利益,而且往往产生政治影响,或对民族文化、民族成就感等形成冲击,因而引起反弹。
因此,经济民族主义有着两面性。从经济全球化发展和跨国经营的角度看,它具有反全球化的性质;但从要素跨国流动本来所具有的同时有利于流入流出国的性质看,它却改变了性质,而且其本身又往往并不包含着优势要素向东道国的流入,相反常常是东道国传统优势和发展成果的丧失。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带来反全球化性质的抵制了。
必须指出,一方面,在发达国家已经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中形成强大的控制力的情况下,当新兴市场经济体开始全面进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并试图以跨国并购拓展参与全球化方式时,却遇到了来自发达国家的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为名义的严格管制,在这一点上是不平等的。全球化应当是公平的,市场开放应当是对等的。另一方面,参与经济全球化不等于一切开放,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发展战略不应当简单地归结为引进,吸收外资是优势要素的引进,但接受并购除了某些情况下是资源配置的优化和融入全球化的方式外,在许多情况下则是发展成果和优势要素的流失。即使发达国家也为国家经济安全与战略产业发展的需要严格控制外资并购,新兴市场经济体更有必要维护自身的发展成果和经济安全。
2.服务外包与服务贸易的发展形成了要素国际流动新内容,也对发展中国家形成了新机遇新挑战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传递成本、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使得越来越多的原本属于不可贸易的服务类产品变得可贸易。跨国公司通过将非核心的生产、营销、物流、测试甚至是非主要框架的研发设计活动等业务分包给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企业或是拥有比较优势的专业化公司,而自身则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来实行所谓的“经营业务归核化”。这一趋势不仅减少了固定投入成本,达到了在全球范围内利用最优资源的目的,而且巩固了跨国公司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高端地位。目前,项目外包已广泛应用于产品制造、IT服务、人力资源管理、金融、保险、会计服务等多个领域。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项目外包市场近年来迅速扩张,由单个项目逐步发展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市场。这个市场正以每年约2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20万亿美元的规模。全球仅软件项目外包市场每年就有1300亿美元的规模,其中80%以上是离岸项目外包。据有关机构研究,未来15年,美国将有工资值为1360亿美元的330万个服务产业的工作机会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
服务外包是业务流程的全球化,从而带来承包国家中高级劳动以服务为载体的流出。因此服务外包是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的新机遇,特别是解决中高端就业的新机遇。与此同时,这又是对发达国家的新挑战,因为这意味着白领岗位开始流出,而在这以前岗位的流出主要是制造业蓝领工人。但是,正如历史上的国际分工一样,这并不意味着发达国家在新的全球化中受损。在这里,不仅通过分工创造新的生产力从而是共赢的,而且发达国家也走到了更高端。
服务业发展的国际化和服务贸易是全球化以要素流动发展的新形式。在跨境提供的情况下,服务是社会分工的深化通过要素流动方式的创新加深了全球化,提高了企业的效率。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是更高水平的直接要素流动,即外国服务企业核心要素和人才资源的流入,不仅为东道国提供服务,提升了其经济水平,而且为其中高端劳动力创造了就业。
3.多边贸易体制发展遇到障碍,双边和区域自由贸易区迅速发展,全球化前景不明,需要全球治理
从2001年11月开始启动的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发展议程,在经历了近五年的曲折以后,终于被宣告中止。多哈发展议程的中止是全球多边贸易组织的一大挫折,也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一大挫折。这一严峻事实向人们提出一个问题:全球化向何处去?客观地讲,全球化没有终止,已有的多边贸易成果仍然在执行,各种摩擦与争端是正常的情况。
与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发展受阻成对照的是各种形式自由贸易区的迅猛发展。迄今向世贸组织通报、仍然生效的自由贸易区有197个,其中80%是近10年缔结的。各国更加注重的是比世界贸易组织更优惠的区内贸易,全球贸易中有50%以上是在各区域集团内部进行的,欧盟内部贸易甚至高达67.6%,北美自由贸易区也达到55.7%。在区域性自由贸易区大发展的同时,跨区域的双边自由贸易区也在大发展。由于双方利益明确,对等减让易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比全球多边协定更具现实性,所以发展更快。
问题的关键是,区域与跨区域双边自由贸易区既是符合世界贸易组织允许的例外,却又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最惠国待遇原则。其大发展既为各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也对以多边贸易体制为平台的经济全球化提出了挑战。全球化将走向何方成为新世纪的新问题。
“多哈回合”谈判的中止,是经济全球化发展中的一大挫折,加上近年来各国保护主义的上升,经济全球化的前景受到严重关注。国际权威机构
预测,在2020年前,全球化的发展可能出现四种前景,其中保护主义得到控制,全球化逐步走上有管理的状态的概率最大,达到65%,而出现各国家集团间的严重市场分割状态从而全球化出现严重倒退的概率则最小,仅为5%。同时,也不能排斥出现发展停止和再度迅猛发展的可能。
2006年底,世界银行在《2007年全球经济展望:驾驭新一波全球化浪潮》的报告中预测未来25年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在全球贸易扩张、金融市场一体化、技术扩散效应增强和国际移民持续进行这四个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全球生产要素流动性和配置效率将进一步提高,从而在未来25年中全球化进程很可能将进入一个加速期。尽管降低农产品和服务贸易壁垒仍困难重重,贸易保护主义还可能以新的面目出现,但未来全球贸易自由化趋势仍十分强劲。据估计,世界商品和服务出口将从2005年的10万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27万亿美元,出口占世界GDP比重将从25%提高到34%。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发展在对日益一体化的全球劳动力市场产生压力的同时也将创造新的机遇,从而改变未来全球就业结构。尤其重要的是,环境风险将明显增大,从而损害全球化带来的发展成果。全球经济快速增长将带动能源消费急剧上升,相应加剧全球气候变化。据估计,如不采取新技术抑制排放,到2030年,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增加50%。另外,跨国人员流动和物流的增加,带动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的爆发,不断增加食品需求等,也将加大对海洋资源开发的压力。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范文2
【关键词】;政治哲学;民用航空;全球化
政治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是以哲学的方式关注人类的政治生活,追问的是政治事物的内在本性,探究的是政治事物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对政治事物的好与坏、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的反思获得真正的知识。政治哲学历来是作为规范理论而与认知理论相区分的。作为规范理论,它的核心是讲“应当”[1]。政治哲学要探寻判定政治事物的价值标准,或者说为寻找这种价值标准提供最终根据。
自20世纪以来,无论是国内还是世界范围内的政治以及与政治密不可分的经济生活都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从世界经济体系理论和结构主义观点来看,世界经济体系的变化在本质上是国际劳动分工模式的变化,全球化在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富有冲突的结构性变革的历史过程[9]。由于种种理论上的和历史上的原因,政治哲学在一系列事关当今中国政治经济生活之根本的问题上还缺乏系统而有力的理论[2]。因此,建构起一种适应现今政治经济生活的政治哲学理论,不仅对于当今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生活非常重要,也对指导当今中国民用航空企业的全球化战略非常重要。
一、政治哲学关于经济全球化的理论建构
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社会生活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改变,这种改变以政治的方式体现出来,并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社会生存方式。更为重要的是,20世纪下半叶以后,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大加速,与以往的时代相比,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最具历史意义的时代特征[10]。在这样一个社会生活急剧变动和各种问题相互交错的历史时期,人们迫切地需要有为社会整合和社会发展提供新的政治理念的政治哲学,去发挥它对社会的导向和规范作用。政治哲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复兴无疑会波及变革中的中国社会[4]。因此,作为中国社会转型发展过程的灵魂和指导思想的哲学也必须与时俱进,必须进行一个同这一伟大社会工程的需要相适应的哲学理论变革,其中就包括政治哲学的重建[11]。
1.政治哲学关于全球化的思想没有偏离认识论轨道
政治哲学是在人类解放的主题下展开的,其立足点是社会化的人类[1]。政治哲学的实质就是政治价值观念的建构,政治哲学要为合理的社会秩序的建构提供理念基础。中国当代政治哲学就是要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秩序的政治建构提供理念基础。当代中国社会的最深刻变化主要就是由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进程造成的。因此现在需要建构的就是一种同全球化和市场化相适应的社会秩序,这种秩序包括外在的社会秩序和内在的心灵秩序[4]。外在的社会秩序就是要建立和实施一种全球化的战略,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结构和效率的优化。内在的心灵秩序,就是要适应全球化的趋势,具有全球化的眼光和思维。政治哲学就是要探讨如何建构全球化政治经济生活新秩序,以及建构这种新秩序应当遵循什么样的正义原则?我们将如何获得这种正义原则?其核心就是探寻一种能够引导和规范新生活的正义理念[7]。
2.新的全球化思想已与过去传统的政治哲学有所区别
对于极端流派而言,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通过资本输出在全球的胜利,其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5]。而对于怀疑论流派而言,现在所谓的全球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它最多表明当今的世界经济出现了高水平的国际化,在区域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国际化只是意味着自由主义预言的全球化正在终结。而对于西方一些变革论者而言,全球化是一种彻底改变世界的变革力量,它从根本上导致了社会、经济、治理的制度以及世界秩序的变革[12]。
从世界经济体系理论和结构主义观点来看,世界经济体系的变化在本质上是国际劳动分工模式的变化,全球化只是国际劳动分工模式在来自贸易的收益、市场竞争的收益以及技术创新的收益驱动下不断扩展和深化的必然产物,它在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富有冲突的结构性变革的历史过程。因此,全球化的本质特征不应当是简单的贸易的全球化、生产的全球化或市场的全球化以及技术创新的加速发展,而是一种建立在国际分工不断扩展和深化基础上的结构变革[6]。
二、世界民用航空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特征
1.全球民机市场已形成基本稳定的竞争格局[3]
(1)干线飞机市场双寡头垄断
世界民用飞机的垄断态势正在不断得到强化,尤其是在干线飞机领域,全球干线飞机市场几乎被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这两大巨头瓜分。目前在国际民机市场上,波音和空客两家公司占有绝对垄断地位。近年来的数据看,两家公司占有着全球近70%的民机市场份额和近乎100%的大型干线飞机份额,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的产品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系列。俄罗斯图波列夫和伊留申联合体研制的图-204和伊尔-96等干线飞机主要市场被局限在独联体国家范围内。
(2)支线飞机市场酝酿新格局
目前,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和庞巴迪公司已经成为支线运输机领域的“双雄”,其中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在90-100座级的支线飞机中占有45%的份额。它们的产品在技术与市场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近年来,中国、俄罗斯、日本提出了支线运输机计划,以期打入世界运输机市场。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在其干线飞机竞争日益激烈的局面下,也有意进入大支线飞机市场,这将导致这一市场段的竞争进一步加剧。
2.全球民用飞机产业发展呈现众多新的演变趋势
(1)民机制造已高度专业化和国际化
目前,全球民用航空产业逐渐形成以特大型企业为核心,主系统承包商与分系统承包商和部件供应商关系更为紧凑的航空产业体系。其特点是:民机整机制造企业高度集中,呈现寡头垄断态势;机身、机翼、起落架等机体结构件,发动机以及重要的机载设备等大部件和系统供应商相对集中,呈现国际化分工;其他机载设备和零部件配套企业相对分散;新产品开发的风险合作;系统集成商将主导产业转移,成为决定商用飞机新产品研发的重要力量。
(2)主制造商逐步优化业务结构
上世纪末以来,世界航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民用航空制造业继上个世纪90年代大整合后又一轮的结构性调整正在进行。世界顶尖飞机制造商逐步优化业务结构,“弱制造、重服务”的趋势日趋明显。主制造商不断出售自己属下的制造生产单元,甚至不再保留这部分制造能力,自身承担的制造生产工作量越来越少,同时不断扩张服务部门的工作内容,服务在全部业务中比重正呈现越来越重。同时,飞机配套的采购也逐渐由单个产品向完整系统交付方式转换,从电子到机械甚至材料领域,越来越多的生产商家转变为系统级供应商。这种主流的“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超出以往“主机与配套”模式的关系,更加强调双方商务契约内涵的变化。
(3)产品开发模式日趋成熟
从民用飞机研发组织看,民用飞机工业已经形成了分工协作的产业格局,采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全球合作模式开发产品。在这种模式下供应商既要承担风险,也将分享利润;而项目的发起者则抛弃了传统的飞机制造商的角色,变成“大规模供应链集成商”,将一个全球分散的设计和制造商团队整合成一个高度复杂和组织严密的系统,通过网络和系统集成商处于一种实时交互环境中,在不同的时域共同设计飞机的各种分系统。这种模式的产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民机制造业投入大、周期长、资金密集等高风险的特征应运而生的,在民用飞机产品开发中广泛应用。
三、世界政治经济大环境下的中国民用航空企业的全球化战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逐步融入全球经济,有利于中国民用航空企业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发展民用飞机汇聚先进技术、优秀人才等优质资源创造条件。一是我国经济总量已占全球7%以上,外汇储备占全球储备近三成,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雄厚的经济实力为中国民用航空企业发展民用飞机奠定了强有力的经济基础;二是我国国际地位迅速提升,在国际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影响力逐步增强,有利于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和适航壁垒,为民用飞机项目开展国际合作创造有利条件;三是我国经济发展催生国内航空运输市场快速增长,众多全球知名企业与我国开展民用飞机国际合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这将有利于国际资源、要素、人才向我国民用飞机产业聚集。
1.实施市场化建设方略
要坚持以市场为主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通过市场有效配置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着力培育技术创新、资本运作、成本控制和长期竞争等能力,按照“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在市场中形成人才优势、技术优势、资金优势、成本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2.实施集成化建设方略
要通过集成化发展,注重在原始创新的基础上,集成国内外先进技术、成熟产品和优势资源,注重在引进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突破制约大型飞机发展的关键技术,形成主制造商应有的核心技术和能力;整合公司内部资源,创建精干高效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运用系统工程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公司管理效率。
3.实施产业化建设方略
要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开发民机系列产品,逐步形成规模;向上下游延伸,形成民用飞机设计集成、总装制造、客户服务、金融租赁、维修改装、转包生产等较为完整的业务链,实现产业化发展。
4.实施国际化建设方略
要与国际市场接轨,树立国际化经营理念;采用国际先进技术标准和设计制造手段,按照国际通行的适航管理要求开展适航取证工作;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特别是在市场、供应商等方面的战略合作,注重利用和集成国内外成熟产品和技术;塑造自主品牌,增强企业信誉,争取在国际市场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四、结语
一般而言,政治哲学是对于政治生活的哲学反思。在政治生活发生重大变化时期,这种哲学反思尤为重要。在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用政治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当代政治经济大环境作深入的哲学思考是非常必要的。这种哲学思考可以更好地指导中国的民用航空企业及时准确地把握世界经济大潮,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与时俱进,更好地实施全球化战略。
参考文献:
[1]王岩.政治哲学-理性反思与现实求索[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张庆伟.以技术创新推动中国民用航空产业发展[Z].2010.
[4]王南.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几个问题[Z].2009.
[5]吴晓明.政治哲学与社会现实[Z].2004.
[6]黑格尔.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7]王卓娅.全球化背景下的政治哲学与中国研究[R].中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国际学术研讨会,2010-11-09.
[8]孟锐峰.马克思政治哲学对自由主义的超越.
[9]刘元春,李煜.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一种结构主义的观点[Z].2009.
[10]乌・贝克,哈贝马斯.全球化与政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11]雅克・阿达.经济全球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范文3
1.传统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观念演变从历史上看,市场营销观念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文化等背景,并随着社会经济、市场态势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营销学界普遍认为营销观念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市场营销观念都对应着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与技术、市场状态,都有其产生、存在与发展的必然。生产观念。企业以改进、增加生产为中心,生产什么产品就销售什么产品,它的存在以产品供不应求,不愁销路为条件。产品观念。企业注意提高产品质量,认为做到物美价廉就一定会在市场上畅销。这种观念是在产品供给不太紧张或略有富裕的情况下产生的。推销观念。通过大力推销,向顾客兜售产品,以期超过竞争对手,获得丰厚利润。这种观念是在买方市场情况下应运而生。
现代市场营销观念。消费者需要什么产品,企业就生产和销售什么产品。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买方市场的进一步扩大,需求变化频率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要求经营者转变“以产定销”的旧观念,并在营销实践中形成了以市场为中心,以顾客为导向的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社会市场营销观念。强调企业要将自身盈利、顾客需求和社会长远利益三者结合好。这种观念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消费者权益运动和环境保护运动的产物。在当代社会,任何企业作为一个生命的有机体都要充分体现其盈利性与发展的本质特征,必须综合考虑影响企业营销效果的环境变数,并把它作为指导企业营销活动的基本依据。权变市场营销观念的提出代表了这股潮流的方向,深刻地反映了西方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和营销实践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核心就是要在系统考虑影响市场营销因素的基础上,有效地确定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在不同阶段的营销导向。它要求企业根据内外环境灵活地加以选用,并且在此基础上大胆地创新。企业为了长久生存与发展,一方面要生产紧跟消费;另一方面也要求生产走在消费的前面。
2.新经济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所谓“新经济”,是指以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为基本依托,通过对信息和高新技术的有效利用来带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它是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新经济以高度发达的人类文化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以数字化网络为纽带。新经济将以最大限度地开发信息资源、知识资源、脑力资源为特征,以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并带动经济快速增长为最终目的。它的到来将从以下几方面影响企业的市场营销。
2.1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革命和国际互联网的形成是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趋势形成的基本动力。网络经济和全球化的直接结果,是促使各国的国内市场国际化,许多新型的跨国经营方式应运而生,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也使企业传统的营销观念和营销管理模式面临新的挑战。
2.2营铺渠道网络化。网络营销不同于传统营销在于:首先,网络营销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使企业不必借助于批发和零售的努力而实现产品的销售。只要网上用户有需求,企业就可以直接供货。这既减少了流通环节,同时又使虚拟商场成为现实,从而大大降低分销渠道费用和交易费用。其次,网络营销使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可以实现深层次的双向信息交流,从而极大地改变现有的产需关系和产销关系。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范文4
21世纪是新经济时代,这种经济具有不同于传统经济条件下的特征,与之相对应,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也有不同的特征和要求。
一、新经济的特征
新经济是指以知识主体作为资本主要形态,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网络技术等新兴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全球化经济。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知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网络技术和全球化。
新经济最突出的特征是知识代替资本、劳动力和土地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经济生活中最主要的生产要素。所以,在新经济中,人们可以同时使用同一种知识,而且还可以创造性地使用这些知识,同时还能创造更多更重要的知识;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于拥有某种技术,而不是传统经济条件下由资本规模和数量决定企业的竞争力;在新经济运行中,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由于新经济条件下网络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企业的组织结构、供给网和发送途径,工作的性质与时间及场所,财务关系及指挥系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由于新经济具有以上特征,所以,新经济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终身教育将是人类谋生的基本条件。新经济以知识作为资本的主要形态,所以要求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必须终身学习,终身接受教育,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其次,资源的配置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由于知识可共同拥有的特性以及信息化、网络化、国际化的发展,各种有用资源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配置。
最后,社会变革的速度将会加快。网络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也改变了社会的运转方式。互联网可能只要几年、十几年就可以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
二、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
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文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虽然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都会有所不同,但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企业文化,其基本内容应该是一致的。
第一,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强调协作与团队精神。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分工比较细致,企业中任何人的自我价值实现,都离不开人们之间的相互协作,都依赖于企业的发展。所以,没有人们在企业运行过程中的相互协作,如果没有团队精神,企业就不可能高效益发展,也就不会有企业中每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第二,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强调能力大小的不同。企业中每个人的能力大小不同,正因为人们之间存在能力上的差距,所以才有不同分工。在新经济条件下,这种能力大小导致分工不同直接表现在人们的收益上。
第三,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强调由人们能力导致收益差别的合理性。正因为企业中人们有很大的能力差异,所以人们在企业中的收益方式就有很大的不同,有人获得资本收益,有人获得劳动收益。企业家和技术创新者持有企业股份,获得的就是资本收益;一般员工按照劳动合同获得工资,则是劳动收益。由此导致人们的收益差距很大,这充分体现了知识和技术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是正常的。
第四,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在分配中只强调效率,忽略“公平”。公平是社会的功能,例如社会依*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制度缩小了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企业讲效率,社会讲公平,最后实现了效率与公平的结合。
以上四个方面为基本内容的企业文化,是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知识经济正在改变工业社会企业文化的基础,在新的条件下,必须调整和建立新的企业文化以适应现代经济的要求。
三、建设适合新经济条件的企业文化
第一,新经济条件的企业文化要适应“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新战略发展的要求。
“协作竞争、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是美国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提出的21世纪企业发展的新战略,是一种适应新经济需要的网络型的战略,特点是优势企业抱成一团,目的是为了把竞争对手挤垮,或者使对手实力受创。虽然其责权关系是宽约束,但从本质上讲,它是企业界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的一种创新。近几年来,企业结盟、兼并、接管的事例层出不穷,这既是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同时也给企业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企业重组后企业文化怎样融合的问题。所以企业在兼并、联合的过程中只有做到取长补短、扬优避劣、达成共识,形成“结盟取胜、双赢模式”型的企业文化,企业才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
第二,新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注意学习氛围的培养。
20世纪末最成功的企业是学习型组织,它不仅仅被视为业绩最佳、竞争力最强、生命力最强、最具活力,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在心灵上潜移默化、升华生命的意义。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组织形式向扁平化的方向发展,其管理的核心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转变,对个人及企业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强调“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根源于知识及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潜能及智慧的开发”。可见,学习对组织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新经济环境下最成功的企业仍然会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进一步受到关注。但是要注意学习过程中的个人和团体的搭配问题,搭配的状况不同就会对企业产生不同的结果:个人及团体都不断学习并搭配良好,会对企业产生一股强大的发展动力,从而推动企业的迅猛发展;个人和团体都不断学习但是若搭配不好,“个性”太强,反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第三,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要与生态文化有机地结合。
生态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是人对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和。生态文化属于生态科学,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的是生态精神。而企业文化则属于管理科学,主要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体现的是人文精神,但是本质上二者都属于一种发展观,运用系统观点和系统思维方法,从整体出发进行研究;都强调科学精神,即实事求是,努力认真地探索。从狭义角度来看,都是观念形态文化、心理文化,而且都以文化为引导手段,以持续发展为目标。并且企业文化发展的诸多方面,需要以生态文化来与之相结合。因为,第一,大部分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重视了人的价值,却忽视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为环境的恶化及末端治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第二,现代消费群更青睐于绿色产品,企业也想通过“绿色浪潮”提高产品的生态含量;第三,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化”是其必由之路,生态文化融人企业文化后不仅可扩大企业文化的外延,而且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
第四,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中将更注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优劣相联系,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机结合构成了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良好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是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如果声誉卓著,企业就能招揽到更多的优秀人才和顾客,能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能得到周围邻里的支持和帮助。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更为激烈,企业要脱颖而出,形象战略尤为重要,它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实力、地位的体现。21世纪,企业竞争除了人才与科技的竞争以外,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谁最先发现消费空档,并以良好的形象占据消费者的心,谁就能占据市场,不断扩大经营效益。
第五,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更注重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要努力培育“生死与共”的价值观,使企业全体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能与企业同呼吸、同成长、同发展、共生死,做到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实现“人企合一”。
第六,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将更重视以人为本的思想。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范文5
关键词:国际经济贸易 全球化 经济政策
当今社会科技与经济不断进步,一次又一次的腾飞将国际社会引向了交流共存的发展道路。国际经济一体化已成为目前国际社会炙手可热的发展浪潮,不仅将人才进行全球性融合也将科技、资源作全球化交流的主要内容。在国际社会中,经济一体化不单单表现在经济全球化上,还表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上,全球化与区域化相辅相成,共同发展,这是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本质特征。本文中笔者按照当今现代经济发展的状况,结合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制度与现状,研究了国际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提出了针对我国全球化经济发展的意见与对策。
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特点
首先,在探究国际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经济影响之前,分析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特征,可以充分的了解国际形式,并预见未来国际经济形式的趋势,这种措施可以一针见血的提出我国经济现状的缺漏之处以及有效解决措施,以帮助我国经济取得进步。当前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特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标志,是指各国跨越固有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交换、技术转换等手段相互交流相互联系以促进自身发展。经济全球化将全世界连成一个共同体,成为地球村,各国无障碍的发挥自身的优势从而实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世界因这种手段紧密联合成一个整体。第三次工业革命也来,世界科技水平不断革新,互联网的建立帮助着各国的经济文化不断交流,促成经济相互沟通形成经济积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日渐紧密,这是全球化的必经过程。各国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切磋从而推动着自身经济发展,这使世界各国紧密联合形成了统一市场。为了达成各国经济不断腾飞的目标,各国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的经济市场规范条例,经济运行的全球化战略也有条不紊的运行。在各种合作协约中国家与地区建立了良好的友谊关系,各种技术与资源不断涌动,国际市场秩序的不断规范完善帮助了世界各国有效提高资源配置,建立良好的国际经济发展形式。
第二,一体化,顾名思义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联合一体,两个或者多个国家签订合约或者协定,并通过一个由政府授权、各国政府共同承认的且超越国家性质的共同机构见证,制定出一个统一对外对内的经济贸易交流政策或金融财政政策。旨在消除合约内成员国相互之间阻碍彼此交流的障碍,完全实现区域内互惠互利,协调发展可持续现代化经济加强自身资源优化配置从而加强国家自身的对外竞争力。这种交流形式使得各国互惠互利相互促进,共同携手发展,可积极发现自身优缺点并及时取得进步。区域一体化帮助合约国最终形成一个经济政治高度协调统一的超越国家性质的整体,亦可称之为国家区域集团,如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欧盟都属于区域集团式的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但在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初期,各个组织都以大洲为隔界范围,这体现了一定的局限性。现如今,区域化经济愈来愈开放与广泛,这标志着经济一体化伴随着实践不断进步与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完美状态。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国际经济关系中最引人注目的趋势之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伙伴国家之间市场一体化的过程,从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向经济政策的统一逐步深化。
第三,贸易自动化、自由化标志着全球化市场的形成,在各种经济制度与协作管理条例的催动下,贸易的自由化不断衍生成贸易的自动化。在全球经济的不断交流与运作下,贸易自动化成为国家经济交流的必要手段。
二、国际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范文6
【论文关键词】仓储;服务特征;全球服务营销战略
1引言
随着服务全球化的发展,物流业作为一种新兴的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而仓储业是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的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仓储作为物流与供应链系统中的重要节点和调控中心,已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和促进世界经济流通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仓储企业也面I临着“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和合作的机遇与挑战。然而,对于还未真正走出国门的中国仓储企业而言,不但对服务全球化的关注还远远不够,而且对仓储服务的基本特征尚缺乏深刻的认识,更谈不上设计出适合自身服务特征的全球服务营销战略了。因此,为了解决中国仓储企业所面I临的这些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将对中国仓储企业的服务特征进行实证研究,在明晰中国仓储企业服务特征的基础上,找出制约中国仓储企业全球营销的瓶颈因素,进而制定出符合中国仓储企业特点和需要的全球服务营销战略模式。
2中国仓储企业服务特征的实证研究
由于仓储企业属于典型的服务行业,为了更准确地把握其服务特征,本文将采用实证的方法对中国仓储企业的服务特征进行深入研究。
2.1服务特征内涵的理论界定
根据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如Zeithaml等(1985,2008),Lovelock(2001)、Fitzsimmons(1998)和Bouquet(2oo4)等的研究,本文归纳出了服务所具有的七个本质特征,现将其内涵及表现总结如下。
(1)无形性。服务是无形的活动。尽管服务经常包括有形的因素(如在旅馆的床上睡觉,在医诊所清洗牙齿,或者修理坏的设备),但是服务活动本身基本上是无形的。因为服务是一种行为表现而不是事物,它们不能像有形产品那样被看见,感受到,品尝到或是触摸到。由于这种特性,顾客风险的感知会增加,对服务质量难以评估目。由于无形性,服务不能受到专利权的保护,不易于展示或传达,并且很难定价翻。
(2)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离性。生产和消费的不可分离性在于大多数服务中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这种不可分离性是区分许多服务和实物产品的重要特征。由于服务通常是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的,因而不易进行大规模生产。
(3)异质性。服务的异质性是指没有两种服务是完全一样的,其原因在于服务基本上是由人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行为,而人的素质与技能是不同的,所以不同的人提供的服务其服务质量和效果难以完全相同。进一步讲,即使是同一个人提供同样的服务,但因时间、地点、环境与心态不同,服务质量和效果也会有所不同。服务的这种异质性使服务的投入和产出更难
(4)易逝性。易逝性的意思是通常服务在生产出来的同时必须被消费,否则将会失去。例如,飞机上的空座位、医院或旅馆里的空房间等,如不使用将会永远失去。因为服务是一种服务或操作,而不是顾客可以持有的一种有形物品,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服务在生产结束后就已经被消费或逝去了,不能被储存。
(5)顾客参与服务过程。顾客参与服务过程是指在许多服务中,顾客必须或者希望参加服务的生产。顾客可以采用自我服务的形式参与服务过程,如从ATM机上提款,在某些环境中也可以采用和服务人员合作的方式参与服务过程,如在理发店、旅馆、大学或医院等。
(6)劳动密集性。Bouquet等(2004)认为许多服务是劳动密集性或以人为中心的。Erramilli和Rao(1993)指出,典型服务的生产和传递依赖于劳动或人员的高密集性,即依赖于公司员工的技能,才干和知识,而这些是不易被移植到不同的组织或社会群体中去的。Fitzsimmons等(1998)也指出对大多数服务组织而言,劳动是决定组织效力的关键资源,因为员工的技能,教育或专门知识的显著差异会使服务的绩效显著不同。
(7)分销渠道可电子化。Lovelock(2001)指出服务有与实物产品不同的分销渠道‘;服务的无形性使得服务公司可以利用电子分销渠道进行服务传递(如广播或电子转账)。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使任何基于信息的服务要素都具有即时向世界各地传送的潜力。
通过以上阐述,可以看出,服务的这七个本质特征分别从服务的内涵、服务的质量、服务生产、服务传递和分销渠道等方面阐释了服务营销与有形产品营销的不同之处,它们是对服务特征较为全面的总结和概括。下面本文将发展出测度这七个特征的量表,并以中国仓储企业为样本,来进行实证研究,以期获得对中国仓储企业服务特征的深刻认识。
2.2研究设计
(1)问卷设计和量表开发。本研究的目的是测度中国仓储企业在服务七个特征上的表现程度。在问项设计上,本研究首先根据前人的研究文献来初步设计问卷的测量指标。其中,无形性的问项主要借用Lievens等(2oo0)、Cloninger(2004)和Sung—EuiCho(2003)等学者的研究,异质性的问项主要来源于Lievens等(20oo)、Cunningham等(2002)的研究,易逝性的问项主要采用了Lievens等(20oo)的指标,劳动密集性的问项是根据Silvestro等(1992)的定义开发出来的,分销渠道可电子化的问项来源于Sung—EuiCho(2003,2005)的研究设计制作而成,生产和消费不可分离性的问项借鉴了Lievens等(2000)、Er—ramilli(2003)和clBouquet等(2oo4)的研究,顾客参与服务过程的问项主要基于Stell等(1996)和Cunninghaln等(2002)的研究。
本研究对量表中借鉴自英文文献的问项,均进行了双向翻译检验,即首先将问项翻译成中文,然后再回译成英文,以确保其语义的一致性,对语义有分歧的问项,则由相关学者、专家进行讨论后达成一致意见。在参考他人研究中的量表进行问项设计时,并没有机械照搬,而是结合本研究背景、目的,并通过专家访谈法征询相关学者的意见,同时考虑到文化背景差异,对相关问项进行了修改。然后,为了确保问项能为调查对象所正确理解,在量表设计时还征求了部分调研对象的意见。最终形成的量表共包括7个变量,52个问项。问卷中所有问项均采用里克特7分量表,…1’表示“完全反对”,“7”表示“完全同意”。
(2)样本选择和数据收集方法。由于本研究是为中国仓储企业设计全球服务营销战略,因此我们选择2007年中国企业500强以及从权威名录机构购买的《中国大中型外资企业名录》中的仓储企业作为基本抽样框,因为在中国的外资仓储企业更能兼具中国本土化和国际化的双重特点,有利于我们对全球服务营销战略的研究。我们将营业收入行业排行前50名的企业确定为调查对象。
为了保证调研质量,在正式调研之前,我们对调研人员进行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熟悉问卷内容、调研礼仪、调研技巧等。为了提高问卷回收率,我们采用邮寄调研、Email调研和电话调研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向调研对象邮寄附有回程邮票的调查问卷,15天之后采用电话的方式进行提醒,对没有收到问卷的调研对象补寄问卷,或补发Email调查问卷,对不愿意邮寄回程问卷或Email回复的调研对象,则在征得对方同意后采用电话调研方式。最终收回有效问卷16份。
2.3数据分析方法和分析结果
本研究数据分析的步骤:(1)用统计软件SPSS15.0对l6份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编码和录入形成最初的SPSS数据文件;(2)用统计软件SPSS15.0对七个服务特征及其观测变量(各问项)进行信度检验,剔除信度较低的问项,形成新的数据文件。(3)用统计软件SPSS15.0计算样本企业七个服务特征的均值、标准差和方差。
(1)信度检验。我们首先对问卷中各变量进行信度检验,即计算其Cronbach’sa系数。对同时满足下列两项条件的问项剔除:与总体的相关系数小于0.4;剔除后Cronbach’Sa系数显著增加。经检验,除劳动密集性之外其他各项指标的Cron—bach’sOt系数均大于0.7,信度较好。根据SPSS15.0软件的统计结果,我们对各变量的问项进行调整。具体的调整如下,涉及4个问项。①异质性中服务人员决策权限问项的相关系数为0.21,其值较小,将此问项删去,删去后异质性的Cronbach’sa系数增加到0.898。②劳动密集性的Cronbach’s-0.606,其值较小,根据软件分析结果,原因是信息技术依赖程度相关系数较低为0.05,故将此问项删去,删去此项目后,劳动密集性的Cronbach’sd=O.706>0.7。③顾客参与服务过程中的服务需要频率,服务产生的物质享受两问项的相关系数较低分别为0.121,0.176,所以删去,删去后经计算Cronbach’sd=O.886。通过上述调整,各指标信度都达到要求,即CronbachSOt系数全部大于0.7,量表信度很好。调整后各变量的Cronbach’s系数见表1。
(2)服务特征数据分析。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仓储企业在服务特征的表现上有以下六个特点:
①仓储服务的无形性程度中等。原因主要有:第一,企业提供的仓储服务首先需要有仓储的空间,如库房、容器、场地等,其次,仓储作业需要借助运输、装卸和分拣设备,如液压叉车、起重机、分拣线、货架、搬运车辆和托盘等。因此,就这方面来讲,其服务的有形性成分较高。第二,企业对客户货物摆放位置的设计,货物存放信息记录和处理,存储货物温度湿度的控制,货物取放线路的安排,货物出入库时间和顺序的计划,分拣作业设计以及客户所存储货物的信息查询和数据交换等为客户所提供的服务项目,又具有较高的无形性特征。所以,综合来看,仓储企业提供的服务既有有形的成分也有无形性的内容,其整体无形性水平中等。
②仓储服务是易逝。其原因是显然的,如果一个仓库或仓库中的一个货位空置一天,没有货物储存,那么这个仓储企业一个仓库或一个货位上当天的服务能力就浪费掉了。目前,中国仓储设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闲置问题。根据有关方面统计,国内物流园区平均空置率已达60%左右,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继续把物流园区的建设作为发展物流产业的重要举措,目前全国有300多家物流园区正在规划和建设中。
③劳动密集性较高。从数据来看,仓储服务是较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服务。这主要是由仓储作业的特点决定的。仓储作业主要包括装卸、搬运、出入库手续办理,货物养护,打码、包装及分拣等环节,因此都需要大量的人工劳动。目前,我国仓储物流企业多数是由传统的储运企业发展起来的,大部分仓库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机械化作业程度低,不少仍处在人工作业为主的原始状态,人抬肩扛,工作效率低。调查显示:目前90%的仓储运输型物流企业物还是处在人力运作为主,工具还多为叉车、平板拖车等。
④服务分销渠道可电子化程度低。这是由仓储服务的基本特征决定的。因为仓储企业为客户提供的服务主要是货物的储存、保管、中转、养护、包装和简单的加工等,因此这种服务必然涉及许多实体因素,如库房、场地、容器、车辆等设施和工具。这就使仓储服务的核心服务不能电子化或数字化,也使实体交易场所成为必需的。
⑤服务生产和消费的不可分离性程度较低。换句话说,是可分离性较高。其原因主要在于仓储企业主要的服务作业对象是客户的货物,因此,仓储企业在进行服务作业和生产时,并没有与顾客直接接触,顾客的消费也只是在货物出库后。在一般情况下,仓储企业可以对类似的货物进行集中存放和养护等服务作业,这样会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另外,随着仓储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顾客可以通过网络对货物的存储情况和中转等信息进行查询,而不必进行实地考察。
⑥服务过程中顾客的参与程度较低。这也主要是由仓储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客户的货物决定的。首先,仓储企业除了与顾客签订合同和办理货物的交接手续之外,与顾客进行面对面接触的时间和次数极少,在进行仓储服务作业时,顾客基本上被排除在外,因此顾客对仓储服务过程的影响程度也是很低的。其次,对于特定的货物而言,仓储服务的内容和作业程序都是有标准的和既定的,并且对顾客而言仓储货物是经常要进行的活动,许多手续都是熟悉和例行的,因此,顾客对服务内容和质量的考虑不会很多,关注度也不会很高。
3中国仓储企业的全球化潜力分析
中国仓储企业所具有的六个显著特征必然会对其全球化潜力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
第一,仓储服务无形性程度中等、劳动密集性较高、易逝性较高和分销渠道可电子化程度低的特点会使仓储企业进行跨国经营时受到较大的限制。具体来讲,仓储企业要进行跨国经营首先要投入大量资金来购置土地、建设仓库、添置各种必须的设备,其次要雇佣大量的服务人员,这就对该类型的服务企业的投融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势必大大增加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门槛。同时,由于这类企业的服务基本上不能进行在线传递,这就大大限制了企业服务设施所能服务的市场范围,因此该类企业必须把服务设施建设在接近用户的地方。为了开拓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企业就必须建立更多的服务设施,这将进一步增加企业的投人和成本。另外,由于仓储服务是易逝的,企业难以平衡服务需求和供应的关系,往往会使服务设施的服务能力出现闲置的情况,这将形成服务资源浪费,降低其盈利能力,增加跨国经营的风险。
第二,仓储服务不可分离性和顾客参与程度较低的特点会对其全球化产生正面的积极影响。首先服务生产和消费不可分离性较低,即可分离性较高有利于企业进行集中化生产,提高服务生产效率,降低单位服务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其次,顾客参与服务过程的程度较低可以提高企业对服务质量的控制程度,增加所提供服务的一致性,提高其感知服务质量,从而不仅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质量管理成本,还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全球统一的品牌形象.获取更大的全球市场份额。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积极影响是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经营为前提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明晰了中国仓储企业的服务特征和全球化潜力。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设计出中国仓储企业的全球服务营销战略模式。
4中国仓储企业全球服务营销战略模式设计
我们设计中国仓储企业全球服务营销战略模式的基本指导原则是:(1)全球服务营销观念和思维视角先行的原则,即我国仓储企业要先树立起在全球化环境下思考和处理营销问题的理念。(2)渐进式稳步推进的原则,一方面基于全球化是一个渐进式发展过程的考虑,另一方面基于我国仓储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实的考虑,我国仓储企业不可能一步就达到国外跨国公司现在的全球服务营销战略水平,需要先实现个别职能和营销组合部分要素的全球化和标准化,然后才能考虑实现所有职能、营销组合所有要素及营销管理过程的全球化和标准化。
(1)树立全球服务营销观念和思维视角。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这种趋势和背景下,中国仓储企业不可能独善其身,必须面对全球化所带来的竞争和挑战。因此,虽未走出国门,但中国仓储企业必须要用全球化的视角来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必须要树立起全球服务营销观念,否则就无法面对全球化竞争,难以求得生存和发展。
(2)采用合资的国外市场进入模式。这主要是基于中国仓储企业规模偏小,资金缺乏,没有跨国经营经验的现实,和仓储企业需要较高的前期投人的要求的考虑。通过合资方式进入国外市场的好处有以下几点:第一,可以解决中国仓储企业资金缺乏的问题,降低进入门槛。第二,中国仓储企业可以学习国外合作伙伴先进的管理模式、仓储技术,快速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第三,中国仓储企业可以利用国外合作伙伴的营销渠道,分享其客户资源,从而能迅速打开市场。第四,中国仓储企业可以借机培养自己的跨国经营人才。第五,通过合资可以有效地分担跨国经营的风险。
(3)选择跟随客户的目标市场战略。即跟随客户发展走向国外市场,客户到哪里企业就跟到哪里。这是中国仓储企业实现走出去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这是因为,首先中国仓储企业与国外全球化的跨国企业相比,无论在资金实力、国际经验、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上,都不具备任何竞争优势,无法在同一水平上竞技;其次,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他行业如制造业、高科技行业的许多中国企业已经实现了走出去的目标,其中有一部分企业已经成为全球化的大型跨国公司如海尔、华为等,这些企业许多是中国仓储企业在国内的老客户,与国外仓储企业相比中国仓储企业更了解这些客户的需求,而且在文化上和人际关系上具有国外企业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中国仓储企业应基于与这些客户建立的长期的、良好的关系,进一步深入了解客户的新需求,跟随它们到国外市场上发展,满足它们在国外市场的仓储需求,从而实现自己走出去并能在国际市场上谋求生存和发展的目的。
(4)实现部分营销组合要素的标准化。就目前中国仓储企业发展的现状而言,要实现营销组合要素的全面标准化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根据样本企业的服务特征,结合中国仓储企业要首先实现的走出去的目标,本研究建议中国仓储企业当前应重点实现两个营销组合要素的标准化。一是实现仓储服务产品的标准化。仓储服务产品的标准化,主要涉及仓储服务基础设施和仓储作业流程两个方面的标准化。目前我国实行的《通用仓库等级》、《仓储服务质量要求》两项国家标准会对仓储企业服务产品标准化工作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应该看到,这两项标准仅涉及了服务产品标准化的部分内容,离全面实现服务产品的标准化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如《通用仓库等级》中没有对危险品,钢材,水泥等生产资料储运的专业仓储等级评定的标准,特别是这两项标准中没形成对仓储服务作业流程的标准体系。因此,建立健全仓储业标准体系并使之与国际水准接轨,是实现仓储服务产品标准化工作的当务之急。二是实现仓储服务人员的标准化。首先要依据《仓储从业人员职业资质》国家标准,对仓储职业经理人与仓管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全面提高仓储从业人员的素质。其次,要依据《仓储服务质量要求》制定实施细则,对仓储从业人员进行考核,全面提高仓储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提高仓储服务的一致性。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大培养和引进具有国际化经验和能力的管理型和技术型人才,实现仓储企业人才的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