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数学教学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数学教学建议

初中数学教学建议范文1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初中数学 教学建议

引言:课程的改革教师要善于设计新颖的教学环境,并且善于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主动探索、积极思考,使学生能够灵活的学习运用知识,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实施探究性教学的方法,不仅可以改善学生的认知结构,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能力的调高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态度和探索求知的能力。

1 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及问题

1.1 教师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初中数学作为承上启下的阶段,蕴含了丰富的数学方法和思想。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唯分数论”思想的影响,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对知识内容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未能得到发展。

1.2 教师的教学理念陈闭。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机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学生不敢轻易发挥自己的见解。这样做不仅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还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1.3 教授过程中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或者理解,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上出了差异,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然而,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没有充分理解学生的差异,对所有学生的教授方法都是一样的,这就导致了有些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理解不了,或者有些同学认为老师讲授的知识过于简单的问题。

2 初中新课程数学教学改革方向

2.1 使教学具有创新性。创新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新课改的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将创新教育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中,使课堂教学体现出创新性,激活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的创新动机,使学生在不断地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问题,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处于良性循环中,从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2.2 使教学体现现代化。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已深入渗透到各个领域,在教育教学领域,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教学现代化的推进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3 使教学突出生活化。数学学习与丰富的生活相结合,可以使学生眼中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具生活气息,能够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亲切感与熟悉感,从而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同时,可以让学生调动生活经验来分析问题,更利于探究活动的深入开展。为此,教师一方面要认真研读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另一方面要以数学的眼光来看待生活,来审视周围的一切。这样教师才能找到数学与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枯燥抽象的数学教学更具生活味。

3 新课程改革下初中数学教学具体建议

3.1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与提倡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3.2 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新课标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根本转变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新课标下,教师应把尽可能多的任务布置给学生,把尽可能多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尽可能多的机会让给学生。另外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发展和提高。

3.3 充分利用小组合作达到学习目标。小组合作学习的优越性在于能把课堂教学中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节省了教师讲解的时间。其次能使学生敢争、敢议、敢探,从而挖掘他们的巨大潜能,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鼓励作用、启迪作用、组织作用和熏陶作用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外部动力,教师提供的信息、启迪的思路、补充的知识、介绍的方法和线索,都能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教师要善于活跃课堂环境,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亮光点,对不同观点的学生要给予肯定,对有创新的学生给予高度的赞扬,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另外,教师还要创设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实验探索活动,把学生引入一种多疑、好奇的境界,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资源开发中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们之间相互平等,通过优生的讲解帮助,差生也慢慢有了兴趣,也会把心用在学习上,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动起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3.4 加强建模训练,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首先应该加强训练学生的建模能力。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具有良好的数学建模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选编一些应用题对学生进建模训练,同时结合学生日常生活所熟知的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综合、分析、抽象、概括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良好的建模能力。其次,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让学生走出课堂,从抽象的、晦涩的理论知识走向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的具体生活。 把学数学和用数学结合起来,手脑并用,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其对数学的运用能力。

结语:综上所述,初中数学课程与创新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初中数学的教学很具挑战性,但只要教师能真正培养起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学能力,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好数学,不断发展智力,提高综合素质,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贵生.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新课标初中数学课程教

学的困惑与对策

初中数学教学建议范文2

1.1钻研教材。研究并熟悉教材相关内容的编写思想、特点、体例、呈现方式,例题、习题的编排意图,难易度、层次。

1.2了解学情。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及经验基础,学习态度与方法;明确学生在本节课的数学学习中,难在哪里?为什么难?怎样破难?

1.3熟悉课型。根据教学进度安排,进行三类课程的备课,即基础性课程(包括新学课,复习课、评讲课)、拓展性课程(应用性或活动性课)、综合性课程(课题学习课)等课型的备课。

1.4设计教学过程与方法。

①教案要求学习目标(包括知识技能目标与过程性目标)明确;

②数学活动过程设计(数学问题的提出、理解、形成、应用、拓展过程)明晰;

③学习活动方式设计得当,评价调控处理适度;

④教学内容要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1.5媒体与教具使用。根据教材内容、课型和教学方式,要求学生提前备好上课所需的学习用品。媒体的使用要适度,知识的过程展示要详尽。

1.6板书设计。对教学中关键性信息内容进行提炼,在黑板或展示板(屏)上的以图文呈现式的设计,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有利于巩固和反馈。

1.7编写教案。在思考上述几个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要求、学生的智能水平,把课堂教学程序及方法步骤等写成文本(即所谓的教案或教学设计),以便教学的应用和调整。一般数学教案规范格式包括以下方面。

①课题:指教学课题。

②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情感三维目标及本课教学的创造性或拓展性目标。

③重点、难点:指教学思考的要点和关键所在,要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④教学过程:写出教学程序的具体设计与安排。对数学问题的提出、理解、形成、应用、拓展过程要有一定的层次,突出形成性练习,注重学生板演等形式的知识反馈与纠错。

⑤作业布置:精选习题(在课本与作业本范围内选),难度适当,分量适中,关注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⑥板书设计:对教学中关键性信息内容进行提炼,有利于巩固和反馈。

⑦教学反思:教后心得体会。要及时总结、分析,善于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教学反思字数不限。

2.情境创设要恰当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发现新知识创造最佳的心理环境和认识新知识的理想阶梯,也为下一个教学环节的实施打好基础。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每节课都冥思苦想,创设生活情境:古今中外,名人轶事,与课堂知识相关的都找出来,似乎脱离了情境创设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了。记得一位教师在上课时创设了好几个情境,教师讲得绘声绘色,学生也听得十分专注,可是等老师进入正题时,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而此时学生一时还不能从故事的情节中缓过来。事实上,并不是每节课都需要创设情境,情境也不是越多越长越好。不必要的情境创设未免显得牵强,且有画蛇添足之嫌。数学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立足于数学内部矛盾,开门见山、类比、猜想等方法,不仅干净利落,而且会起到很好的作用。过分追求情境创设难免会掩盖数学的本质特点,削弱数学本身特有的魅力。

3.分层教学,充分给学生以时间和空间,教学过程精致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要求有所不同,一味提高难度满足有能力的学生和降低难度适应困难学生都不是明智的做法,在教学中选择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得才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对于同一题目,通过一题多问或者一题多解等形式,可以使优生有所突破,也可以让学困生受到关注,获得解题的成就感,这就对我们的备课和选题提出了更高要求。课堂是学生展示自己的一个舞台,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展示自己,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积极性,更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的独到见解和新思维、新想法,同时也能让教师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这对课堂教学非常有利。

从每一位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看,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从导入新课到布置作业课后小结,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板书也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结构体系。每位教师能根据自己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知识深难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基本上都能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新课导入要新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于不知不觉中学数学。我们要根据不同课型,设计不同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采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激发兴趣、设计悬念……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灵性,启发学生思维。

5.重视课堂提问

5.1对学生易疏忽之处提问。有些解题时的细小之处被学生忽视,从而引起大错,解方程时,对于移项变号,不含分母的项也要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的问题,很多学生会忽视,每到此处我都向学生提问:用不用变号?乘不乘最小公倍数?在去括号和添括号时,括号里的各项需不需要变号?这些小问题一经提出,立即会令犯错误的学生清醒,从而避免出错。

5.2关键处提问。如在画角的平分线时,提问:为什么第二次画弧要以大于1/2半径长为半径画弧?这是画角平分线的关键,只有理解好这个问题,才能准确画出角平分线。所以关键处提问,犹如画龙点睛,会使学生茅塞顿开,思路通畅。再如,利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的关键是什么?是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学生掌握了这一突破本节难点的关键,接下来表示坐标就得心应手了。

初中数学教学建议范文3

【关键词】新课改数学教学问题建议

新课程改革以来,各学校和广大教师积极探索,不断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着观念陈旧、方法老套、适应性不强等问题,要真正推进新课程改革,需彻底转变观念,提高课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快乐学习,全面发展。

一、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落后,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主要表现在:思想守旧,对新课改的理念理解不深,对新课改的要求还停留在理论上。在课改过程中,很多教师受传统教学思维模式的影响,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新课程的理念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体现很少。选择的教学方式不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独立思考以及合作探讨的机会很少。

2.教学目标不准确。

数学课程不是枯燥的计算,数学教学应该要教会学生运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的思维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与新课改的要求相差甚远。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要以学科知识、数学技能等为目标。但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不能改变传统思维,教学仍以基础知识和技能为目标,导致新课改推进缓慢。

3.学生基础薄弱,课堂互动不多。

中学生自学能力还不强,一些学生不能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习效果不佳。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还很欠缺,不能结合学习内容解决实际的问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很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新课改的落实不到位,对一些知识的掌握不是通过全方位的学习和交流获得,而是通过传统的题海战术来巩固。

4.教学方法陈旧,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目前,很多学校都在倡导新课改,积极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努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新课改也要求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教师对理念的理解、对教材的处理等存在不足,不能很好把握教学方向,在教学方法和内容设计上,没能改变传统的模式,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参与较少,互动不足,没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新课程下改进数学教学的建议

1.转变观念,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公式的掌握,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学生参与课堂交流很少,对数学的学习往往停留在知识上,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较少。新课程突出数学学习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实用性,提出“数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的理念,这是新形势下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因此,作为学校的领导和专任教师应积极转变观念,抛弃传统的以学生成绩为标准的评价体系,顺应时代要求和学生发展需求,让数学课堂成为学习知识,交流思想、提高能力的课堂。

2.吃透精神,认真推进新课改。

作为教师,应积极适应新课改要求,认真研究新课程的理念和方法,根据教材实际和学生特点,认真组织课堂教学。首先,要认真处理教材。要摒弃传统的教材使用模式,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要结合工作和生活实际,融入自己的数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课堂内容。要不断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要根据学生年龄以及成长特点,合理活用教材。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动手、动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其次,课后要根据实际,合理安排学生的练习,要科学设计课后作业,多安排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课题,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热情。

3.把握学生特点,提高课改针对性。

中学时期是中学生学习知识、健康成长的重要阶段,学生的特点主要有:

一是记忆力强。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记住大量信息,并能保持很长一段时间,这为我们数学的教育教学极为有利。二是反应速度快。反应速度反映了学生从外界提取信息并处理信息的速度,在数学学习中,这取决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框架。三是思维活跃。这个阶段学生想法很多,没有思维的固定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时机。当然,中学时期学生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比如,适应能力还较弱,心理脆弱,自信心不足;还不善于处理师生间的人际关系;叛逆心理较强、意志力脆弱等等。因此,作为教师,应根据初中生的成长特点,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把新的教学理念体现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和生活观念,不断适应新的环境,为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4.注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枯燥、乏味,有的学生觉得数学学习就是记住数学公式、数学定理,找出解题的规律,在经过反复的训练之后,就能够做到熟练掌握。在教师长期采用单一、乏味的教学方法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们对数学学习原有的一点兴趣也被消磨殆尽。作为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取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可以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这也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此外,新课程提倡在课堂上师生应该充分互动,相互交流。新课改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让学生学会学习,要及时跟进指导,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进行鼓励和认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5.把握课改关键,提高教学质量。

在新课改过程中,很多教师都积极主动改革,但也有些改革不到位的地方,比如,新课程强调要尊重学生、赏识学生,有的老师便随意不管学生表现如何,随意表扬,为夸奖而夸奖;为了让课堂气氛活跃,对话环节有问有答,但对话内容简单、没有创意,不能通过互动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思考;有些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小组讨论环节,不能合理设计讨论的内容和主题,变讨论为聊天。因此,专任教师应把握课改关键内容,将课改的理念学精、吃透,精心设计话题和教学环节,保证课改效果。

6.注重现代新媒体的运用

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模式,给数学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多媒体教学也有不足之处,比如,有些教师使用不熟练,有些教师过于注重形式等,应采取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两种教学方法优势互补,取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将数学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晓宏.激发学生兴趣 开展课堂教学――新课程数学教学中的一些探索[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初中数学教学建议范文4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德育渗透;建议

在新的历史时期,学生必须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更应该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数学学科作为初中课程的一门基础课,应该更加注意思想道德教育的渗透.本文根据数学教学中德育的功能及原则浅析道德教育渗透初中数学教学的方法.

一、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和功能

(一)刺激学习兴趣

数学表达中的数学发现和美学见解都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因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如,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广泛应用数学科学技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培养理性精神

数学语言的准确性使得数学学习不能够含糊其辞,因此,某种程度而言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爱,以及培养学生的独立个性.此外,数学的公式方法等结论性理论都可以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使其在日后的成长过程中更加深刻、具有创造性,能够养成严谨的逻辑思维.

(三)锻炼意志力

数学史是数学家的斗争历史,显示着数学家的数学真理和伟大的奉献精神.希帕萨斯因为发现了无理数而葬身大海,阿基米德痴迷于数学而被士兵杀害.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数学定理、公式和数学家的轶事联系起来向学生介绍,学生可以以此学到坚强的意志力.

二、数学教学中实行道德教育的原则

(一)微妙的原则

数学有自己的特点,其道德因素大多是隐藏的.因此,数学的道德教育应该是微妙的、不做声响的,以避免讲道的口号.

(二)个性化教学原则

道德教育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对待.另外,还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道德教育内容,以防止牵引、机械等形式化教学.

(三)坚持的原则

数学学习本身就是一件持之以恒的事情.于教师而言,在数学教学中,道德教育的渗透应该坚持潜移默化的熏陶,而不应该被暴露在实在的课堂之中.

(四)合作原则

教育是一个系统的项目,数学的道德教育不能单独进行,应该和其他学科的道德教育相辅相成,唯有各个学科共同的努力,才能使得道德教育无处不在,以真正实现非常好的初中数学教学德育渗透结果.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一)利用数学历史资料进行爱国教育

数学是最古老的科学,是国内外无数的数学家和数学研究从业人员以及有着崇高数学理想的人,通过积极探索得出来的体系学科,而相对应的数学史正如人类文明历史一样悠久.所以,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紧密联系教学内容,介绍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历史,正确评价国内外杰出数学家的伟大成就,尤其是我国数学家的数学贡献,可侧面对初中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初中数学教材具有丰富的爱国教育资料,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及时、自然利用这些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通过教学材料中相关内容和准备实践的内容以及数学题目,来引导教育学生的爱国情怀.

如,教学生阅读苏教版教材《中国最早使用负数》《毕达哥拉斯定理》等阅读材料时,学生将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在数学应用程序的研究工作上有着辉煌的成就,如,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1+2”在数论中的定理,被称为“陈氏定理”.这些数学历史的真实例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强烈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创新进取的精神.

初中数学教学建议范文5

【关键词】初中数学 有效性 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3.146

初中数学在基础教育阶段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学生逻辑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了值得每个教师思考的问题。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初中数学教学在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困惑。教师在课堂教得卖力,学生听得努力,但是成绩仍然提高很慢,许多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把握也有待提高。这些问题都会严重影响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提高,因此,每个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学课堂教学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并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用哪些方法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给出了以下几个建议。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一种倾向,是指学生渴望获得知识和积极探究事物的内在动力,如果学生对数学学习有兴趣,那么学习数学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件难事,反而在课堂上会集中精力听课,课下也愿意付出努力去学数学。兴趣有一种动力作用,因此,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教学方式。学生都不喜欢严肃刻板的老师和单调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教态,例如进行微笑教学,态度和蔼,经常用一些幽默性的话语调节气氛等,这样能够减少学生学习数学的压力。另外,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教学方式,单纯性的知识讲解容易使课堂变得沉闷枯燥,教师要丰富教学手段,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多在课堂教学中安排提问、讨论等课堂互动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只有让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才能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

其次,教师要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初中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同时对动手操作很有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让学生掌握书面知识,还可以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这样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例如在学习立体图形的体积等知识时,可能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没有那么强,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简易的道具进行图形的搭建,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理解和学习这部分知识。这样的教学效果要比单纯的讲解和想象好得多。

最后,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设疑,激发学生的兴趣。初中学生对未知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他们的心理特点,教师要利用这一点,在课堂上注意设疑,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语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惑才会去寻求解决方法,才会产生探索的欲望。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向学生提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是教师授课的依据,限定整个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只有有了明确一致的教学目标,才能为此做出努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也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进行考虑,有的放矢地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目标制定都要注意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各个科目也不同,在初中数学中,教师要更加注重知识与技能、独立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价值观这些目标的实现,通过教学目标的合理化,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是最值得教师重视的部分,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合理的教学内容能够让一节课堂变得更有效率。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处理好教学内容的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把已经确定的教学内容在转化成课堂教学活动。教师首先要对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认识,这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才能从整体上出发,更好地把握数学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例如哪些知识比较简单,进行稍微讲解就可以,哪些知识较难,需要教师有所侧重等,这样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效率,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另外,教师在制定教学内容时,要注意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能够拉近学生与数学学科的距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入相关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去探索和解决问题。

三、精讲精练,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与学生解题能力的高低是密切相关的,在教学过程中也有很多同学有这样的困惑,明明掌握知识熟练,但是遇到题目还是无从下手。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进行精讲精练,让学生做一定的课堂练习,逐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找到知识的重难点,选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虽然知识性讲解的教学方式不值得提倡,但是教师的讲解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就需要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精讲精练。在学生最有需要的时候进行讲解,学生听得认真,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这样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数学教学建议范文6

关键词:差异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

差异教学已经成为课程n堂教学采用的主要的教学手法.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而言,由于学生的数学水平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应该明确差异教学存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积极落实差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实现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下面对差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进行分析.

一、学生差异

学生自身存在的个体性差异,会影响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能力展现,最终表现为课程学习效果差异.尤其对于数学学科而言,从小学到初中,学生的数学从简单到复杂,数学的学习循序渐进,学习成效的展现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数学学习能力以及数学学习方法都会对数学学习产生重要影响,最终展现为数学成绩的分化现象.数学成绩存在分化,与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直接关联.因此,教师应该明确学生存在的差异性,在学生差异化的基础上进行差异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按照数学成绩、数学学习能力以及数学学习兴趣等综合表现将学生划分为优良A级、中等B级、较差C级等三个层次,而后在学生差异化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准备.

二、教学目标差异

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便不能单一化,而是要依据学生的差异层次进行教学目标设置,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数学的不同需求.例如,在讲“分式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可以把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A级学生需要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并能够自主进行分式的运算;B级学生能够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分式运算;C级学生通过教师的课堂讲解,能够了解分式的概念以及基本性质.通过教学目标的差异性设置,能够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方向指导,对于开展因材施教具有重要作用.

三、授课差异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主要以B级和C级的学生需求为导向,以班上学生的平均学习能力为参考进行课堂教学,保证班上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教学内容,不会出现较大的学习效果差异.例如,在讲“分式的基本性质”时,教师的教学重点应该以“分式的概念以及分式的基本性质”为主,通过基础知识教学,让B级和C级学生能够紧跟授课步伐,明确学习重点和难点,理清思路,为之后深层次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在讲解基础知识后,教师可以针对A级学生进行拓展性教学,讲解分式的运算技巧,让A级学生在已经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拓展性教学不要求班上学生都掌握,但是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不能体现出较大的差别性对待,而要面向全班学生.差异教学是站在教师的角度进行分层,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以及教学效果,不能让学生感到明显的差别对待,否则会激起B级和C级学生的抵触心理,磨灭他们的自信心,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

四、练习差异

在布置课后练习时,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参考进行差异化设置.教师可以将练习设置为必做题与选做题,必做题面向全体学生,其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选做题主要面向A级学生以及部分B级学生,是为了满足这部分学生进一步的学习需求,使他们在不满足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实现拓展性学习.例如,在讲“分式方程”时,课后练习的必做题可以设置为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选做题可以相应增加难度,以应用题的形式进行设置.通过练习必做题,学生能够掌握分式方程的基本运算法则,从而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选做题的设置,能够让A级和B级学生进一步巩固已经掌握的分式方程运算知识,也可以让C级学生了解自身学习存在的不足,使选做题成为其进行课后预习的方向指导.

总之,差异教学实现了以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导向进行教学设置.教学差异性的体现是以学生自身的学习水平为导向而展开的,如果差异教学使用不当,就会对C级学生数学学习自信心的建立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开展差异教学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对此教学方式的理解程度与接受程度,尽量避免让学生感受到差异教学带来的差别化对待,使差异教学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