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设计的原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标志设计的原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标志设计的原则

标志设计的原则范文1

一、利润的本质及利润质量的内涵

(一)利润的本质及功能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即收入与成本(费用)相抵后的差额,它是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最终要素。利润实际上是一个尺度,它度量企业为顾客创造的价值大于企业使用经济资源价格(即成本)的差额。如果顾客愿意支付给企业的价格,低于企业使用资源的成本,企业就亏损了。

商品或服务的价值取决于它对于顾客的边际效用。通常情况下,提供商品或服务的企业能够为顾客创造价值,并且这个价值一般要超过该企业所付出的成本。在这里,企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成本构成了“供给价格”,商品或服务对于顾客的边际效用构成了“需求价格”,二者通过市场博弈产生了“市场价格”。成本与市场价格之间就可能有一个差额或超额价值,这个差额就是利润。所以,利润的本质含义就是这个超额价值。

但是,市场有风险。对于企业来说,能否真的实现利润,取决于企业对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利润是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的指示器,它指引人们把有限的经济资源用于最有价值的地方。正因为如此,利润也是理性经济人决策的基础,对企业利润进行质量分析意义重大。

(二)利润质量的内涵

利润质量是指利润信息的固有特性满足信息使用者要求的程度。这种满足程度又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利润概念本身的判断标准,即利润信息本身固有的特性;二是信息使用者对利润信息的期望。通常说来,利润质量较高的含义是指:企业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利润结构基本合理,利润具有较强的获取现金的能力。

二、利润质量评价的一般原则

(一)目标导向原则

利润质量的衡量标准应体现会计目标的要求。作为会计信息质量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的利润质量评价,是会计目标的具体化,是进行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的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依据,它直接制约着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的进行和会计目标在会计工作中的实现,具有很强的导向性。企业利益相关者是会计信息的使用主体,会计信息质量的优劣主要通过信息使用者的反映体现出来。因此,在设计指标时,应当站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立场,维护报表使用者的利益。

(二)客观性原则

影响利润质量的因素很多,既有外部因素(如坏账损失),又有内部因素(如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既有客观环境的因素(如市场景气状况),又有微观个体的因素(如产品的生产成本)等等。因此,在设计评价指标时,应客观地、公允地反映利润质量的真实情况,使得评估结果具有更大的可信度,更有使用价值。

(三)全面性与重要性相结合的原则

利润质量评价是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满足层次性、全面性的要求,要能够从多角度、多层面观察、分析、评价会计工作,不能遗漏关于会计工作的任何重要方面的情况,使得评价活动更具体、更完整、更有实用价值。

然而,过于全面的、面面俱到的指标评价体系不仅会给评价工作带来不便,还会使会计信息质量评价变得模糊不清,不利于围绕核心问题展开评价。因此,所设计的评价指标应遵循全面性与重要性相结合的原则。

(四)结果与过程相结合的原则

会计工作的质量好坏体现于结果计信息的有用性)和过程(会计信息生产过程)两方面:一方面,结果的质量决不仅仅是指会计报告的质量,更是体现于被评价单位若干年后的财务、经营状况,其质量反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另一方面,会计信息质量体现于会计工作的全过程之中,因此,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的设计既要能够反映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又要能够反映出对会计工作即会计报告形成的全过程的控制。比如,评价利润的可变现性,就需要评价企业有关销售政策及账款回收环节的内部控制情况。

(五)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原则

定量分析是通过对财务指标数据的分析比较,评价利润的真实性、稳定性和盈利性;定性分析通过一些评议指标,结合相关专家意见,综合分析评价企业未来获利能力。任何经济现象也都有质和量两方面的规定性。对经济问题需要进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利润的质量必须全面地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实际分析过程中,可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

(六)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是设计利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可操作性原则要求,制定利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时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指标体系尽量做到条目简明,要对影响利润质量的因素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找出评价的主要因素,并给予清楚明确的表述。二是定量指标要可测量,即指标项目有关数据收集的可行性,可以通过一定的测量手段获得信息,取得结论。

三、利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一)三雉结构体系困

(二)指标体系说明

1、利润的真实性是利润质量评价的基础

企业利润的核算必须以客观的、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基础进行,在核算中必须严格遵循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真实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利润的真实性是信息有用性的前提,因此,利润质量评价应以利润真实性分析为基础。利润的真实性取决于收入、成本、费用的真实性,由于收入、成本、费用的真实性的查证需要依据许多详细的原始凭证,外界信息使用者难以获得此类资料,因此,只能从报表反映的数据中进行粗略分析。能够大致反映利润真实性的指标主要有:收益现金比率、销售收现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投资收益现金回报率、现金营运指数。

2、利润的稳定性是利润质量的内在要求

利润稳定性是指公司连续几个会计年度利润水平变动的波幅及趋势,它表明企业利润水平变动的基本势态,最终表现的是关于企业盈利水平或利润总额的稳定性。利润稳定性取决于公司业务结构、商品结构、服务质量等方面稳定性,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

一是指随着时间的延续或者在不同的会计期间,利润总水平总是围绕某一数值上下波动,而且波动的幅度极小。这种稳定的利润,在理论上表现为一种常数稳定性,数额基本没有变动。

二是在企业实际财务运作中。由于企业经营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即保持必要成长性来实现企业扩大再生产,因而,以这一常数作为企业目标利润的下限基础、螺旋式上升被认为是利润稳定性的重要标志

三是指获取利润的持续性,持续性也是企业综合素质和竞争力的体现,利润的持续性越强,其质量就越高。利润持续性主要表现在利润的时效性结构上。利润时效性反映不同利润持续的可能性,主要体现在营业利润、经营性利润所占的比重。

公司管理当局可以通过造假等手段来粉饰财务报表,报告较高的收益,但却很难在较长时期内维持较高的收益水平。也很难在经营活动中产生较大的现金净流人量。因此,在评价利润质量时,必须考察利润的发生或增长是否具有稳定性。能够大致反映利润稳定性的指标主要有:现金流入量结构比率、利润波动率、营业利润比重、经营性利润比重。

3、利润的增长性是衡量利润质量高低的标志

标志设计的原则范文2

关键词:高等院校 绩效管理 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7.064

目前,中国高等院校规模普遍较大,下设的学院(或系)与独立研究机构较多。对包括院系在内的二级单位进行绩效管理,既是高校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院系对学校开展科学管理的希望与要求。要做好绩效管理工作,首先需要一个比较完善的指标体系,来准确衡量二级单位的绩效,才能以此为基础,开展有关资源配置工作。而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设置、调整、实施,虽然与各个学校自身需要和特色密切相关,但也有需要共同遵循的普遍原则。国内重点高校近年进行了不少关于绩效管理的实践,也有不少关于指标体系的理论探索。本文拟结合工作实际,就绩效管理指标体系设置、调整及其实施的原则,提出若干浅见,请同仁和专家批评指正。

1 绩效管理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

各个学校情况不同,绩效指标体系的设置也会有所区别。既可以按学科类别分为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两套,或者再细分为更多套;也可以按工作需要,分为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等系列。但无论如何,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设置,都需要遵循重要性、导向性、战略性、全面性、平衡性、协调性、可行性等原则。

1.1 重要性

综合性高校下属各院系办学内容全面,涉及到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国际交流、条件建设等等,可以用来衡量其办学水平的指标很多。如果不分巨细,统统纳入,不但会增加绩效管理双方的工作量,而且使绩效管理失去重点。因此,指标的重要性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在设计指标体系时,不重要的指标不纳入;而且,越重要的指标,其权重或分值就要越高,这也能更公平地体现院系对学校核心竞争力的贡献。

1.2 导向性

每个高校的发展阶段不同,特点不同。在某一阶段,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相对落后的短板。在特定时期,为了打通瓶颈,补齐短板,迅速提升学校迫切需要的某些指标,就必须相应加大支持力度,这也必然反映在绩效管理指标体系之中,某些指标不但必须存在,而且具有超常的比重。也就是说,要通过指标体系的设置和对应的资源配置,鼓励、引导院系、学者向学校需要的方向努力。当然,这或许会引发过于急功近利的质疑,但如果没有基于绩效的激励,如何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呢?

比如,在绩效管理指标体系中,对学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设置更高的权重,可以体现出学校的重视和要求,进而推动各个院系加大对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甚至带动院系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更多考虑其将来的就业因素,从而改进教学和培养工作。

1.3 战略性

绩效管理要立足学校自身的定位,瞄准国家和世界的发展,而且要着眼学校的长远发展,因此,作为引导性和前瞻性的指标,不能仅仅建立在过去数据和成绩的基础上,而要特别注重“向前看”。比如,对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的“985工程”高校来说,“世界一流”是一个战略方向,与其相关的指标就必须突出,如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茨奖等,以及《自然》、《科学》或其他公认的各学科顶尖杂志论文。而“中国特色”,也可以体现在为国家服务等多个层面,包括重大工程的参与,国家级重大奖励的获得等等。

可能会有人质疑这些战略性指标过于高高在上,不切实际。但实际上,这正是排除绩效管理短期效应的一种有效办法。最重要的指标,必然只有少数人或者少数团队,经过长期艰苦努力,才能够获取。这可以使最优秀的教师,继续潜心进行自己的研究等工作,而不会被指标体系中的某些相对不太重要的内容而左右。比如,如果在指标体系中,将国家级科学技术奖励中的一等奖等同于其他奖励的好几倍的话,院系就不会年年为申报奖励而犯愁,也不会急着要求教授们将一些尚未完全成熟的成果“整合”出来。他们将更愿意组织团队去争取战略性指标,而不是斤斤计较于几个不太重要的指标。

1.4 全面性

当代大学功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绩效考核不能忽视任何一个方面。同时,大学的发展动力,既有重大成果,也离不开重要事务。因此,绩效管理指标体系也不能全是结果性的,要更加注重过程性。要让院系更愿意栽树,而不是人人都只管乘凉。

比如持续不断地做好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虽然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日积月累,学校实力和影响也会逐渐上升,学生也会因此大为受益。另外,社会服务的很多内容也容易被忽视,或不好统计;而文化传承创新,则更难准确衡量其成就。对于这些,可以通过在体系中设置事务性的指标――如组织重大活动、培训等,认可院系的努力,并加以后续资源配置的支持。

1.5 平衡性

在设置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时,综合性大学要统筹考虑高校四大功能之间尤其是科研与教学的平衡,不同学科之间的平衡,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的平衡,中国特色相关指标与国际通用指标的平衡,下面仅就前两个方面的平衡进行简单阐述。

以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来说。即使是所谓的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也丝毫不能放松,因为这是大学最基本的任务和职能。但相比科学研究来说,人才培养的指标又相对较少。这时,可以考虑适当增加学生培养、成长、成才等方面的指标,如学生获得的各种奖励、学生科研和社会实践成果、志愿服务、就业等等,同时通过教学和科研权重的调配,使二者取得平衡。

再说不同学科的平衡。有的指标,对部分学科比较适合,但在别的学科领域,不强调或者没有要求。比如在化学、生物学等理学类学科中,SCI论文的发表相对比较多,也更受重视。而对于工学类学科来说,SCI论文的要求并不十分突出,更多的是EI论文和工程实践。它们之间自然需要平衡。实践中,考虑到工科在争取项目经费――尤其是横向项目经费上的优势,如果恰当地确定经费与SCI论文的分值,虽然单项上各有侧重,但整个指标体系对二者来说,是可以达到基本平衡的。

1.6 协调性

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容纳指标很多,其内部协调十分必要。当然,对某些奖励来说,没人会把同一奖励的一等奖,设置得比二等奖更低。但它们之间的比例如何确定,既得看各个等级的奖励自身在该奖励系统中的分量,也要看学校的需要与追求。既可以在甲项奖励中对省部级一、二、三等奖分别按一定比例给予考虑,也可以在乙项奖励中对省部级奖励完全排除。

同时,不同指标之间也有必要协调,如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教学名师甚至国家精品课程等,互相之间的重要性基本有章可循,其分值比例就得细细斟酌了。

1.7 可行性

在进行绩效考核时,有些指标在国际上比较通用,甚至对学校也很重要。但限于精力、财力和时间等等,不一定能够很及时很精确地予以衡量,这就要考虑到指标的可行性问题。如有关教学声誉、科研声誉的指标,在国内外比较有影响的评估体系中,都占据了较大的权重,但对一个综合性学校来说,在国内外对每个学科进行广泛的足够取信的声誉调查,工作量过于庞大,即使只针对一个学科也有点勉为其难,这就要进行变通。比如,学科的科研声誉可以在校内教师中进行调查。因为各个学科间的互相沟通,某位教师对其他学科的认识,其实已经较好考虑了该学科在国内外同行中的声誉。而教学声誉,校内学生即有很大发言权,他们的反馈甚至已包含了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往届校友在内的某学科的综合影响和声誉。

2 绩效管理指标体系调整的原则

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绩效管理指标体系也要为适应学校新的发展重点和需要而调整。指标体系调整时要遵循稳定性、开放性、发展性的原则。

2.1 稳定性

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调整虽然不可避免,但在一段不太长的时间内,主要指标以及其中的绝大部分指标,应该保持稳定,包括其在体系中的位置、影响以及分值等等。否则,如果院系严格执行绩效管理及有关指标体系的要求的话,今年追求某一批指标,明年又得改为争取另外一批指标,让他们无所适从,设计时本应体现的正确“导向”,却把院系“导”得晕头转向,绩效管理也就难以达到目的。长此以往,院系对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可能满不在乎,那绩效管理自身也会失去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所谓指标体系及其调整也就更是画蛇添足了。

2.2 开放性

综合性大学学科较多,一方面,以唯一的指标体系考核不同学科,能保证比较好的公平性。但每个学科都有自身的特色和特殊的重要指标,不能适用其他学科。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进行互相比较,不可能为每个学科都建立一套指标体系――这样不但会增加无数的工作量,而且使学科间无法比较,绩效评估也就失去意义。所以,在设计统一的指标体系时,可以留出一定的空间――如5%左右――容纳各个学科的特色指标。如文学艺术类的学科,其艺术类作品的表现方式与其他很多以研究成果形式呈现的学科不同,自然可以也应该纳入进指标体系。同理,在通用指标中之外,其他学科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特色指标,由学校统一考虑。

2.3 发展性

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各个高校进步也十分神速。指标的标准需要不断提升,以引导院系向更高的要求靠近,这可以从高校过去30余年的发展来说明。如研究论文方面,高校从原来要求的一般论文过渡到目前普遍要求的发表SCI和SSCI(或相当水平)的论文。而SCI论文较多的学校,已经主要重视SCI一区、甚至《自然》、《科学》等期刊论文。又如科研项目和经费,在各校均已接近数量级上升的情况下,指标体系中的要求也必须水涨船高,使院系和学者不再满足于近似“打零工”的项目中,而是不断提高能力和水平,参与到国家和行业、企业的重大科研攻关活动中去。

3 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实施的原则

绩效管理实施包括指标体系的设置,各院系相应指标数的下达,以及绩效核算和相应的资源配置等等,需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3.1 公开性

绩效管理及其指标体系的设立、调整和应用,必须尽量公开,让全校各院系和部门充分参与,让尽可能多的教职工知晓和理解。这不仅仅是学校政务公开的需要,还可以得到几方面的好处:其一,更好地落实绩效管理。让更多的院系和人员知道绩效管理的目的、设计和实施路径,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和方向,才能更好发挥绩效管理的导向等作用。其二,通过公开各院系提升绩效的措施和成绩,可以让校内各单位互相学习借鉴,取长补短;也给相对落后院系一定的压力,使其在下一个阶段更加奋发有为。其三,可以使指标体系更加完善,绩效管理工作进一步优化。由于各个部门、院系和专家学者的参与,更容易发现指标体系和有关工作的不足,有利于后期改进。

3.2 公平性

绩效管理的实施对象,一般应包括所有院系,并对各学科、各学院一视同仁。而当体系中的个别指标,因故未能在被评估院系实施时,要以科学方式予以处理。

如在某大学绩效管理指标体系中,本科教学质量评估占有较大的分量。但若干院系因故没有开展评估。如果不考虑具体情况,这些没有该项得分的院系,就有失公平。学校在进行绩效计算时,对该项目进行了科学处理,确保了所有院系的公平。

3.3 公正性

在绩效管理中,每个单位对指标体系的理解或多或少有一些差异,有对增量与存量理解的不同,有对考核阶段起止时间理解的不同,也有对某些指标认定标准理解的不同。实践中,要创造条件,让各个院系、部门和专家提出不同意见。对争议较大或学术性较强的问题,可以由学术委员会或专业评估机构进行裁定并公布结果,这样能排除少数院系不当得利,确保绩效考核公正实施。

设计好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及时科学调整并合理应用,可以帮助综合性大学走上提高效益和质量的科学发展之路,而不是继续封闭在规模和数量的囚笼里。而对绩效管理和其指标体系,无论理论如何深刻,设计如何完美,归根结底是需要实践的。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发现进而更好坚持和发扬指标体系的优点,发现并不断纠正和调整指标的错误。

参考文献:

[1]赵治乐,赵治坤.综合性大学内部绩效管理的若干疑问简析及有关对策[J].神州,2013,(8上).

[2]吕世彦,郭德红.大学二级学院办学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7).

[3]徐燕燕.高校二级学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上海师范大学为例[D].华东理工大学,2012.

标志设计的原则范文3

一、线

在我们以前学过的几何中,就知道线是由点的移动集合而构成的,线不具有宽度和厚度,只有位置和长度。但是在我们具体的设计中,线不仅仅具有宽度和厚度,而且根据不同形态变化,线还具有丰富的感情。

线介于点和面之间,它具有宽度的差异、长度的差异、位置的差异、方向的差异、形状的差异、性格的差异等。线可以是长的、可以是短的、可以是直的、可以是曲的、可以是粗的、可以是细的,更可以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材料表现出来,而且不同材料表现出来的线,给人的感觉也是不同的,它们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韵味。在现代的设计中,计算机的普及以及各种制图软件的应用,使各种线表现起来非常地简单方便。

线主要分为直线和曲线两大类。当点由一个固定的点以最短的距离移动到另一个固定的点的时候就形成了直线。当在这两个固定的点之间,移动的方向来化时就形成了曲线。其中,直线包括有虚直线、糙直线、粗直线、细直线、斜线、垂直线、水平线等,直线类给人们一种稳定、静止、安详、呆板、平静、延伸、庄严、严肃、宽广、沉默、冷峻的感觉,具有承载性和无限性,更多的是具有男性的特征。直线是淳朴而又简单的,它们往往用最为简洁的形式去表达丰富的感情。曲线包括有弧线、自由曲线、几何曲线、开放的线、封闭的线等,它们往往是柔美、自由、流畅、典雅、轻快、圆润、灵动、弹性、优美的代名词,更多的是具有女性的特性。曲线的变化是多样的,形态是无限的,感情也是丰富的。

二、线在标志设计中的设计原则

一个饱含现代化气息、个性鲜明、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的标志对于各种企事业团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很好地呈现企事业团体创立优质品牌的决心和信心,更是让社会和广大群众认识、了解、喜爱并最终产生共鸣的一个传达工具。在运用线进行标志设计时,应该注意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识别的原则。便于识别是标志设计最为基本的要求,由于标志设计题材丰富,涉及的方面也比较广阔,在运用线进行设计时,一定要简单、易懂、便于识别,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受众一目了然地理解标志的内涵,便于信息传达。

第二,美化的原则。标志设计也是一种艺术形式,所以“美”应该是标志最为基本的特征。一个可以吸引和感染受众的好标志,必须具有强有力的“自身魅力”,也就是艺术性。在用线进行设计时,不但要突出传达的功能,还要遵守美的原则,创造优美的视觉语言,并使标志传达完美的形态和丰富的内涵。

第三,引导的原则。这一原则在商品的销售环节中是非常重要的。标志不仅仅只是一个符号,还表示特定的含义,传达准确清晰的信息,给社会和受众留下独特、清晰、深刻的印象。在用线进行设计时,运用概括、夸张、暗示、比喻等各种手法,设计出优美的线来对受众进行引导。

在设计时,我们常常会遇见“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只要我们遵循识别的原则、美化的原则、引导的原则,展开思路,把抽象的线转换为优美的视觉元素,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线在标志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线在标志设计中有很广泛的应用。许多设计者把线广泛地应用到自己的设计中,线简洁大方,有很多种艺术形式,可以呈现出不同的状态,表达不同的情感。

就像浙江电视台台标的设计,设计者把线用到了极致。该台首先采用了蓝色的背景,这与该台常用的一句口号“梦想中国蓝”相谐调,中间白色的曲线象征着浙江的“母亲河”——钱塘江,同时也形似浙江省“浙”的第一个字母“Z”。其它的地方不添加任何的修饰,形式简单,造型非常具有美感,便于人们记忆,具有很强的传达能力。深远宁静的蓝色和纯洁无暇的白色凝聚了浙江电视台的典雅,很好地体现了婉约清晰的江南风格,线的运用给人们以含蓄委婉之美,非常的耐人寻味。

再例如众所周知的美国有线电视供应商时代华纳公司(Time Warner Cable ,TWC)的标志,它是纯粹线的设计。该设计完全运用线条而不加其他任何的设计元素,利用线条的变形和构成,形成一只眼睛和一个耳朵的组合图形,非常的生动、具体、形象。眼睛是用来认真观察的,耳朵是用来仔细聆听的,很好诠释了“有线电视”这一视觉和听觉结合的产物,也很好地传达了该公司的理念,即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视觉和听觉体验,帮人们把生活变得简单、轻松。这一设计现代感很强,并且清新、简单,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与该公司的性质和形态非常的贴切。

四、结语

标志设计是一个非常富有创意的工作,它虽然形式很小,但是浓缩了大量了设计元素,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体。线在标志设计中具有很广泛的应用性,也正是由于线的多样性,使得线被运用到标志设计中就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根据标志设计所要传达不同的内涵和情感,运用各种不同形态、性格的线进行创做,设计出具有强烈民族和文化内涵、充满视觉冲击力、并且能够很好地表现时代特征的优秀标志设计。这也是标志设计者在以后的设计道路上所要追求的。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康定斯基.康定斯基论点线面.罗世平,魏大海,辛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标志设计的原则范文4

1.城市的精神理念

城市的精神理念是城市文化动力的内核,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每一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有其独特的精神理念。城市形象标志是城市精神理念的视觉载体,因而可以将城市精神理念这一抽象的概念融入城市形象标志图形设计,通过简洁的视觉元素使城市精神深入人心。这种与城市精神理念相统一的城市形象标志图形往往更能唤起人们的认同感。重庆市的城市形象标志图形将两个欢乐喜悦的人设计成简体的“庆”字,道出重庆名称的历史由来,标志图形以“人”为主要视觉元素,展现重庆“以人为本”的精神理念,传递出重庆人“广阔”的开放胸怀和“双人成庆”美好吉祥的寓意,又喻示两人携手并进、迎向未来,蕴含政府与人民心手相连、共谋重庆发展的内涵。

2.城市的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指某个地区相对其他地区具有本地区特色的文化。一个城市通过历代传承造就了不同于其他城市的地域文化,形成了一种文化差异性特色,即形成了一个城市独具个性的人文色彩。地域文化是城市的本源和血脉,一个城市会因其独特的地域文化而显得与众不同。这些经过岁月积淀的地域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与精髓,是城市独一无二的宝贵遗产,它具有很强的识别性、时间性和广泛的接受性。因而,在进行城市形象标志图形设计时,可以将城市特有的历史典故、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当做图形设计的创意元素。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它的城市形象标志取材于“龙蟠虎踞”的典故,点明了南京的历史文化。标志图形采用中国传统金石,红底白质,似一方印章,画面上下分别有篆刻的龙、虎之形,龙四爪攫伸,似乎要破框而出;虎则舒展身姿,正仰天长啸。整个标志含而不露、古朴典雅,体现了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3.城市的自然地理特征

每个城市所在的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条件和地貌特征也会有一定的差异。城市的自然地理特征是指该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地理、气候、植被等自然条件方面的特征和关系。自然地理特征是由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具有唯一性。每当提到一座城市的时候,人们很容易想到其自然地理特征。北方城市与南方城市在自然气候上完全不同,内陆城市与沿海城市的自然风光也各有特点。每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不一样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不同的文明,如山城重庆、冰城哈尔滨、水城苏州等。

因此在设计城市形象标志图形时,城市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元素都可以被合理采用。桂林以其特有的山水闻名天下,桂林的城市形象标志的图形设计便采用了桂林市最有代表性与象征性的象鼻山及其倒影为设计元素,充分体现出桂林山清水秀的城市地域风貌,视觉冲击力强,易于识别,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视觉记忆。总之,城市形象标志的图形设计要紧紧围绕“城市”这一主题,将城市的精神理念、地域文化、自然地理特征等元素融入城市形象标志图形的视觉要素,体现城市的个性特征和精神风貌,使之成为“人无我有、人有我最”的城市视觉符号。

二、城市形象标志的图形设计原则

城市形象标志设计作为标志设计的一种,其图形设计同样应具有以小见大、以少胜多的特点,但其应比其他图形设计更集中、更强烈、更有代表性,以单纯、简洁的形象表达信息。城市形象标志的图形设计应遵循以下三方面的原则。

1.简洁精练

城市形象标志是利用图形符号传达信息,图形简练、严谨是标志艺术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越简练的图形视觉传达力度越大,因而设计师在设计中要反复推敲、去粗取精,使其成为简洁精练的图形,从而体现出匠心独运、耐人寻味的效果。简洁不等于简单,形简而内涵丰富是简单的升华。

2.新颖独特

城市形象标志的图形设计应突出“新”“奇”,要有自身的特色,避免与其他标志图形雷同,更不能模仿他人的设计。在进行城市形象标志的图形设计时,设计师应围绕创意元素,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抓住表现对象的本质特点,深入理解与此相关的概念,并用适当、崭新的艺术形式确切地表达出来。在设计中合理使用夸张、重复、节奏和抽象的方法,能够使城市形象标志达到易于识别、便于记忆的效果。

3.单纯有力

城市形象标志的图形设计要求单纯有力,设计师在设计中可以删除一切可有可无、可用可不用的细节,用最单纯的艺术语言和艺术手段进行图形设计,绝不多加一点一线。这样的城市形象标志高度单纯而又具有高度美感,能够带给观者强有力的视觉感受。

三、结语

标志设计的原则范文5

关键词 现代城市;城市品牌;城市标志

1. 城市标志设计的发展现状

1.1 城市标志的内涵

城市标志是集结城市的地域、经济、文化各方面因素采用抽象的特殊的字体和图形来代表体现城市个性特色的整体形象的静态视觉识别符号。城标就像是城市的“脸”,它通过塑造、渲染和传播城市的视觉形象,把不同的城市以视觉识别方式为主从根本上加以辨识判定而区别开来,是一种具体化、视觉化的传播方式,其传播层面最广,效果最直接,是城市形象持久稳定发展的载体。

1.2 城市标志设计的起源与发展

追溯到封建时期,统治阶级已经开始用一个传统徽章图形来标志自己对该领土的统治,当这种个人或家族的标志被应用到旗帜,门楼和城邦上时,就有了城市标志的最初存在形式。它们不仅是统治阶级权利与身份的象征,也有其装饰美化的功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标志图形也越来越生动丰富。以符号为外观,以情感为内涵的标志设计的作用日益突显。社会的发展推动城市的发展,城市经营者们也和企业管理者一样把该城市的各种产品、资源、文化及服务推向了城市营销的层面上,从而在众多同类城市中脱颖而出,提高城市自身竞争力,吸引更多促进城市发展的资源,也就引发了对城标这个关键的信息载体与传播媒介的设计热潮。西方发达国家城标设计兴起较早,1977年纽约政府将“I Love NY”作为城标大力推广,当年就为纽约市吸引了1700万游客,并且不断有商家出资获取城标的使用权又给政府带来一笔可观的经济收益。纽约市的标志至此深入人心,它也引领了现代城市标志设计的潮流世界各地的城市也开始争先效仿。

我国对城标的设计与应用相对较晚,虽然有诸如香港、重庆、杭州等成功案例,但是不少城市存在误区走弯路,造成适得其反的不利效果。比如盲目模仿成功范例;直接用旧有的行政标志;还有用市花、市树、市鸟等视觉符号代替;也有干脆用文字地名代替城标这种仅传达城市名称的文字信息,没有经过形式上的设计,很难准确反映出城市的文化特征以及理念内涵,更难以被延伸使用。因此,在塑造城市品牌形象的过程中,城标设计是一个不能逾越和忽视的环节,有特色的城标可以增强城市品牌的识别性。

2.现代城市标志设计原则

设计一个城标是一个艰难的却物有所值的过程。它包含一个巨大的文化背景,它将代表城市形象,从政治到社会、经济层面等等。这就要求城市标志的设计必须抓住以下原则:

第一,城市标志应具有独创性。城标不能一味模仿国内外成功的范例,或是盲目追求当代设计风潮,从其视觉感受上就必须具备强烈的个性差异于其他,才能彰显城市个性给受众过目不忘的深刻印象。这就要求设计需要从城市本身的特点出发,进而创新。

第二,城标应具备有力的传播性。城标并不是一个单纯并可以随时变更的图形符号,它是必须基于对一个城市品牌化的定位、理念及规划乃至实施等诸多因素而做出的设计。需要在充分调查与研讨的基础上对城市形象做出科学的价值评估和准确定位,为接下来的城市标志设计提供切实的依据,进而推广整个城市的品牌形象。

第三,现代的城标必须具有前瞻性。在城标的设计中,应尊重历史,保持历史文化的连续性,从以往的单一固定的模式中脱离出来呈现出多元化,真正满足多种层次的需求,从而应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大众传播形式与审美的变化,延长城标的使用周期。

3.结语

城市标志是城市历史文化的积淀,是打造城市品牌形象以及推广城市精神理念的外在表现,是城市形象持久稳定发展的载体,它寄托着人们对城市的感情。因此,在设计城标的时候,应该借鉴和学习国内外的优秀设计理念和成功范例,遵循城标设计的独创性,传播性以及前瞻性原则,并灵活加以运用设计出优秀的城标。

参考文献

[1] 郑宏. 城市形象艺术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标志设计的原则范文6

地铁作为现代城市中一种最快捷的交通系统,进几年来也正逐渐的走入哈尔滨人的生活,其独特的运行方式造成了其站内设置的特殊性,地下空间相对于地面空间更为复杂,乘客在复杂的地下空间更易迷失方向,所以,需要依靠不同形式的导向提示来指引人流走向,提高移动效率,使站内通畅。本文以哈尔滨地铁站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地铁案例的研究及实地查访,结合环境行为理论及视觉心理进行研究,提出哈尔滨地铁站轨道交通车站中设置标识系统的目的是为使用者提供相关的信息,以使其在人流巨大的轨道交通车站中,能便捷地完成相应的交通出行目的,为乘车者提供清晰、便于记忆的标志指示,并运用辅的导向方式结合传统的导向标识,提高地铁空间的导向效率,同时运用视觉传达设计形式来创造具有哈尔滨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空间环境视觉导向识别系统的观点,探讨设计中可以遵循的有效途径是本文的核心。

一、哈尔滨地铁站内导向标志系统的功能分析

人流动向

地铁内部人流通常分为入站、出站、中转三大部分,通常入站人流会由地铁口进入,然后由通道行至站厅入口,通过售票窗口和自动售票机两种方式买票,经由检票闸机检票,选择正确楼梯进入所乘车次的站台层登车。到站后,则仍需要由站台层上行至站厅层,由站厅内选择出站口或换乘口。

侯乘心理

地铁空间没有外部自然环境的参照,缺乏阳光的导向,人们很难在地铁空间中分辨正确的方向。由于受地面建筑或道路规划的限制,进出地铁必经的出入口都会设置一定的弯折来照顾地区客流和外部环境,同时,当人们在拥挤的情况下就会对色彩的识别敏感度高于对形态的识别敏感度,他们的目光紧随色彩鲜明的指示标志的引导,此时人对于色彩的感知更加直观。在没有自然光线的地下空间,灯光和色彩不仅起到指示的作用,同时也是缓解候车者焦虑情绪的最好手段。

指示标志分类

根据地铁空间的功能需求,空间内的指示标志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部分:导向标志、定位标志、信息图、提示标志、安全警示标志。另外,地铁内还有大量综合屏幕、墙壁广告及广播信息,

这类的商业广告会干扰导引系统的指示性。指示标识应具有特殊性, 形式新颖以区分于一般的背景,保证人们在快速通过时容易察觉。

二、哈尔滨地铁站内导向标志系统的设计原则

导向标志系统设计,首先要注重功能性原则,要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及心理特点真正做到设计的人性化布点的人性化。设计合理的标识位置、尺度。保持站内信息连续性,为乘客提供便利。从视距上进行分析,人的远视距标识为20-25m,中视距标识为4-5m,近视距标识为1-2m;

当指示标志悬挂设置时的高度:2200-2500mm;

3)导向标识连续设置时的间距:与视距密切相关,一般为40-50m,当距离超过20m但不足40m时,采用贴附式导向标识补充。

4)悬挂标识的最小宽度:600mm

5)图形符号标准:以日本国家标准为主,参照美国标准。

地域性原则

哈尔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这座城市从城市规划到街道建筑都具有浓郁的欧式色彩,因此也被称为“东方小巴黎”,地铁站作为城市交通枢纽,人口流动性大,在地铁的导引设计方案构思时要考虑到如何将城市的自然、历史、文化等多重因素融入其中,掌握了这个城市中人群的特点、建筑的特点,归纳出属于这个城市特有的色彩、符号、人文精神,才能将这些内在因素运用艺术的手段来重新组合,设计出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视觉导向系统。

艺术性原则

艺术性原则主要是指在设计过程中合理地运用艺术的表现方法和形式。视觉导向系统除了其功能性要求之外,也是一种在特定空间中创造实用价值的艺术形式。在设计中既要遵循美的形式法则,又要通过艺术的表现方法和形式给人以视觉感染力。例如:对道路的导向设计,在所选用的文字、图形等信息内容准确的前提下,对字样、图形、色彩进行合理的组合布局处理,充分显示其视觉美感与舒适感。

三、哈尔滨地铁站内导向标志系统的设计方案

1、标志位置

哈尔滨地铁内导向标志应设置在通道或者客流通行区域的中线位置,并与客流方向相垂直,宜按照远视距设置。辅助导向标志、提示与警告标志的设置应平行于客流方向,宜按照中、近视距设置。站内导向标志间距不得大于40米,站外导向标志间距不得大于200米;在人流的交叉点、分流点和转向处,应设置相应的导向标志。公用电话、公共厕所、问讯处及电梯等服务设施应设置相应的导向标志。公用电话、公共厕所、问讯处及其他服务设施,除另有规定外,均应按中视距单独设置相应的定位标志。

整体色彩

地铁空间完全位于地下,空间中没有自然环境的参照物,人们无法在封闭的环境里明确自己的地理位置,这对空间环境的识别性要求很高的交通空间来说是非常不便的。而且,人们乘坐地铁的目的地也是地上环境或建筑空间。所以地铁空间设计应该结合地上人文环境特点考虑,在地铁空间中充分的表现地上环境的特点,明确车站地理位置的同时也营造了空间特色。清晰直白的环境识别信息是地铁空间设计应该考虑的重要原则。目前我国的地铁空间设计普遍采用明度高,彩度低,以冷色为主的用色方式,虽然形成了统一的用色风格,但是这样处理给人单调、疲惫沉闷的感觉,可识别性差。

指示分类

指引功能

指示要求导向符号能够准确无误地传达指示命令,因此,符号设计必须标准化、简约化,包括使用规范的图形符号造型、颜色象征等要素来增强导向的识别性,保证导向信息正确的传达与接受。结合地铁空间的特点,明确空间的方向感应该是地铁换乘空间信息导向系统设计的出发点。

导向功能

导向信息的位置应该统一设置于空间中人们上下车和出入频繁的位置,用于指示方向的标识应位于相应的人流密集处的明显位置。标识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必须保持前后的一致性。特别是在复杂的地铁空间中,应形成连贯的系列,在通道的转弯处或十字交叉口等人们可以遇见的位置。信息表述应该清晰准确,不同的信息系统应该彼此区分、各自独立。指示道路的标识应与广告等其他类型的标识明确加以区分;用于定位和导向等不同作用的标识也应有所区别,防止产生歧义。

警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