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闽南文化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闽南文化的重要性范文1
都市文化研究是世界性的前沿学科,当代城市化浪潮不断升温、迅速扩张,是它得以形成的现实基础,而前沿性和世界性则是它的两个基本特点。2005年12月初在上海召开的“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是国内外首次对都市文化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与范围、理论框架与范畴体系、价值理念等基本问题进行的学术探讨,对于中国的都市文化研究的确立与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在西方,特别是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进入都市化时代的美国,对都市与都市文化的研究主要由城市社会学来承担。在中国,由于社会学研究长期以来关注的主要对象是农村或小城镇,“这直接影响了城市社会学等知识谱系与理论工具的传播与应用”,使都市文化研究成为一个急需加以填补的理论空白。目前,中国都市文化的研究者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学科中,而其重要的研究成果也主要是在有关刊物的文学、美学、文艺学栏目中体现。
文化生态学最初由美国人类学家斯图尔德(Steweardm J ? H , 1902 — 1972 )在《文化进化和过程》一书中提出。按斯氏的设想,文化生态学旨在“解释具有地域性差别的一些特别的文化特征及文化模式的来源”。从1999年起,文化生态学研究进入了“大文化”研究的视野,研究取向集中在城市社会学、传播学以及伦理学等领域。国内文化生态学研究方兴未艾,带有强烈的区域性特征,体现了当代国内学术界的现实关怀。本文将都市文化的研究延伸至社会语言学,立足闽南文化建设,关注闽南都市群的发展,从语言文化这一微观角度入手,以厦门为个案,对闽南都市语言文化的生态环境构建做尝试性探讨。
二、厦门都市社会的语言文化生态
厦门是一座富有闽南文化底蕴同时又日趋国际化的都市,外来文化和闽南文化的融合使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多样性。良好的闽南都市语言文化生态环境应该是闽南都市社会发展所必须的三种语言文化,即闽南语文化、普通话以及英语文化共存共生、平衡发展的语言环境。据此,本研究围绕这三种语言的发展现状调查展开:
(一)闽南话的生存现状
闽南都市文化具有开放性、移民化以及文化多样性特征。这三个特征是互相关联、相辅相成的。闽南都市群在福建政治、经济的地位和发展决定了其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和地方文化特色同时为闽南都市文化增添了魅力。然而,文化多样性和地方文化特色的持续发展需要语言多样性和方言文化的支撑。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在厦门工作和学习的各类人员,包括学生及其他各类人群,共计200 名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和分析,了解了受访者普通话和闽南话的使用情况。问卷共设计50道选择题, 全面了解厦门闽南话与闽南文化生存现状。调查数据见表1。
表1 闽南话的生存现状
中小学生
(7-15岁)
大学生
(18-22岁)
在职人员及社会人员
(30岁以上)
闽南话
43%
65%
70%
普通话
100%
100%
100%
注:(1)参与调查的中小学生为70 名;
(2)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为70 名;
(3)参与调查的在职人员及社会人员为60 名。
上述调查表明,在厦门这个迅速发展的著名的闽南都市中,只要掌握普通话,日常交流没有任何困难。虽然成年的当地居民通常能够使用闽南话相互交流,但在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中闽南话的掌握与交流却存在一定困难。其主要原因是普通话的普及和普遍使用,使得闽南话的使用场合非常有限。这种发展状况不由得使人对闽南语言文化的留存产生一定的担忧。如何正确处理好普通话与闽南话的关系,保持闽南话的活力与闽南文化特色是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认为,普通话现在不应该是急于去覆盖方言。在普通话日益扩大使用场合的同时,地方方言也应深入使用到各地群众的生活领域中去,鼓励市民主动大量地去吸收方言中的好的有用的活词语。
(二)闽南都市社会英语语言文化教育的现状
闽南都市群的地理位置决定其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英语语言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实践证明,闽南市民的英语教育程度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以及海峡对岸的台湾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闽南的富强,英语教育的强调不是太过了,而是远远不及。本文通过广泛调研、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等语言学、社会学综合的研究方法对厦门的英语教育现状做出评估,调查结果如表2。
表2 英语教育的现状
中小学生
(7-15岁)
大学生
(18-22岁)
在职人员及社会人员
(30岁以上)
受过英语教育
95%
100%
75%
英语表达流利
16%
30%
20%
注:(1)参与调查的中小学生为70 名;
(2)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为70 名;
(3)参与调查的在职人员及社会人员为60 名。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目前厦门中小学校和大学的英语教育普及较广,各类在职人员及社会人员中受过英语教育或者相关培训的比例较高,但真正能用英语流利交流的比例则都比较低。究其原因,一方面英语教育在大中小学得到普及,受英语教育的学生比例达95%以上,但仍旧以应试教育为主,较少注重实际交际能力的培养;此外,厦门作为正大步迈向国际化的都市,其国际化氛围仍显不足,英语的使用场合较为有限,使得英语的使用主要局限在学校课堂。
三、 闽南都市社会的语言文化生态环境的构建
(一) 政府部门的重视
闽南都市社会的语言文化生态环境的构建,需要政府部门的重视和相应举措。2007年6月9日,文化部批准设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验区包括泉州、漳州、厦门三个城市,成立后主要保护闽南方言文学、闽南民间音乐、闽南戏曲、闽南民间舞蹈、闽南民间美术、闽南民间手工技艺、闽南民俗、闽南传统体育竞技、闽南民间信仰、闽南消费习俗等十类项目。福建省非常重视闽南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制定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以加强对闽南地区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以上种种举措说明政府已经将大力保护闽南文化生态提到了议事日程,将极大地促进闽南都市社会的语言文化生态环境的构建。
(二)2+1模式的语言教育政策
本文认为,闽南都市文化区应借鉴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双语教育机制,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闽南话和普通话想结合的“双语教学”,激发小学生学习闽南文化的热情。应鼓励并加强2+1模式(普通话、英语加闽南话)的语言教育政策,在中学和大学除了开设语文、英语课程之外,还可开设形式多样的闽南话课程,如闽南话短期培训班、闽南话选修 课等。2+1模式的语言教育,既提高市民的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又保障地方语言文化特色的持续发展,繁荣闽南都市群的语言文化多样性,构建闽南都市社会的良性的语言文化生态环境。
(三)加强闽台文化交流
闽南地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与台湾一衣带水,具有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的“五缘”优势。闽南文化与台湾文化 一脉相承、相互交融。近年来的“闽南文化热”吸引了两岸各界关注。海西文化论坛、闽南文化节、闽南语歌曲大赛、两岸姓氏谱谍展牒学术研讨会等文化活动和学术活动层出不穷,推动了以“闽南文化”为主题的闽台文化交流。随着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设立和政府部门的重视, “五缘”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有利于传承以闽南文化为主的优秀民族文化,以及闽南都市社会语言文化生态环境的构建。
(四)促进闽南文化的传播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可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促进闽南文化的传播,开设闽南语电视频道和广播,宣传闽南文化;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可以举办闽南话歌唱比赛及演讲活动,创设校园闽南文化的氛围;还可以在校园推广闽南戏曲,如歌仔戏的培训和演出活动,使闽南文化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在闽南文化传播的基础上,以文化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探索文化与产业、城市、环境、社会融合发展,使文化产业成为闽南都市社会语言文化生态环境的亮点。
四、结语
国内都市文化研究方兴未艾,学科理论构建、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范畴等方面的问题都有待更深入的研究。闽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闽南都市群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依据闽南都市文化开放性、移民化、文化多样性的特点,致力于闽南都市语言文化生态环境的构建,对于都市社会语言文化的健康发展和地方政府语言政策的制定具有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闽南文化的重要性范文2
目标——三大议程设置,强化厦门卫视的引导力
大陆的经济文化发展强劲为两岸交流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优越的条件。厦门卫视制作、录播《欢喜大围炉——两岸闽南话春节晚会》的目的,就是让两岸文化水融,共同发展。从2008年除夕之夜起,《欢喜大围炉》作为在海峡两岸同步播出的唯一综艺晚会,成为春节期间,台湾综艺娱乐界最为关注的一大盛会。
凸显“围炉传统,欢喜内涵”的议程设置。春节晚会是所有中国人在新春佳节都期待和关注的荧屏大餐,由于台湾当局的阻扰和限制,两岸文化交流一直无法正常进行。经过精心策划,厦门卫视把实现海外传播的目标,化作“围炉传统,欢喜内涵”的议程设置,牢牢锁定台湾民众的欣赏口味,自2008年起连续五年联合台湾主流电视媒体,打造出一个全球闽南语华人都期盼的春节晚会。五年来的除夕夜,《欢喜大围炉》借助台湾电视同行的各种传播渠道,突破限制,实现在黄金时段的重磅传播,填补了台湾电视台从未播出大陆主流媒体春节晚会节目的空白。台湾权威收视调查机构尼尔森的反馈数据表明,两岸闽南话春节晚会在台湾播出收视表现突出,其中2009《欢喜大围炉》为台湾卫星频道同类型节目中收视率最高。
突出“两岸同根,文化同源”的议程设置。闽南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峡两岸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但由于台湾当局的封锁,造成同属于闽南文化圈的台湾民众,被迫割裂自身和中华文化的血脉传承。《欢喜大围炉》突出“两岸同根,文化同源”的议程设置,以共同的文化背景吸引了两岸受众的关注,引发受众思考,强调闽南文化在身份认同中的重要作用。《欢喜大围炉》吸引了许多台湾民众,并将收看视作寄托思念和寻求认同的最好方式:“我们说着同一种方言,都听歌仔戏,都‘哈’同样的明星,我们本来就是一家人。”《欢喜大围炉》散发着传统芬芳的闽南原创节目经过时尚化的包装和明星化的演绎,使台湾民众真切地感受到,浅浅海峡阻隔不了中华民族相同的情感皈依。
坚持“以我为主,精诚合作”的议程设置。在两岸合作的理念下,《欢喜大围炉》节目制作坚持“以我为主,精诚合作”的议程设置,将两岸文化交流的议程、厦门卫视作为主流媒体的报道议程、海峡两岸公众关注的公共议程有机结合起来。从2008年起,在两岸闽南话春节晚会的舞台上,两岸合作的理念也贯穿晚会始终。晚会中大陆词、台湾曲,大陆舞、台湾歌,海峡两岸要素被无缝结构在许多节目当中。节目制作在合作理念下,坚持以我为主导的议程设置,确保《欢喜大围炉》切合台湾民众的欣赏口味,同时又坚持了以我方为主导的宗旨。
路径——三大传播策略,提升厦门卫视的传播力
《欢喜大围炉》的实践证明,加强两岸文化的交流合作,增进海峡两岸同胞福祉,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2008年的《欢喜大围炉》于除夕夜的19:30通过厦门卫视、台湾中天电视台和马来西亚Astro频道同步放送,春节期间又在印尼、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播出,这既是海峡两岸第一次联手制作的春节晚会,又是全球第一台闽南话春节晚会。
细节化有效传播策略。两岸文化交流的宣传媒介在大陆机构众多,厦门并不具有垄断的优势,但厦门卫视的策划团队采用细节化有效传播策略,极富创意地开展两岸文化交流工作,并得到台湾电视同仁的认可。例如2009年,闽南传统拍胸舞与现代啦啦操相结合的《拍胸啪啦舞》、民间习俗与LED相映生辉的《跳火群》、新编歌仔戏《唐伯虎点秋香》、古诗吟诵与原创闽南歌谣相串联的《闽南童谣串烧》等出现在《欢喜大围炉》。此外,晚会有许多别出心裁的表演,诸如林志玲的上菜秀、新编歌仔戏、歌曲《美丽厦门你真水》等节目都让台湾的观众耳目一新。如今《欢喜大围炉》在整个泛闽南文化圈的民众当中产生了持续升温的期待,这一独享资源不仅成为厦门卫视参与媒体竞争的利器,更是厦门卫视充分掌握话语权的关键前提。
异地新闻本土化传播策略。厦门地域不大,而且又不是国内的娱乐重镇,但厦门卫视的策划团队采用异地新闻本土化的传播策略,紧扣时代主题,使《欢喜大围炉》实现了两岸文化交流的新突破。《欢喜大围炉——2009两岸闽南话春晚》通过把一系列感动中国的符号,将北京奥运会、“神七”、汶川地震、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两岸联手面对金融危机等事件艺术性地融入晚会,为2008年留下温暖的记忆。为了满足两岸观众一睹“神七”航天员风采的愿望,节目组策划由台湾小朋友代表台湾民众采访航天员的活动。当台湾小学生演讲比赛一等奖获得者杜菲比采访“神七”宇航员,以及三位航天员用新学的闽南话向台湾同胞和闽南观众拜年的画面出现在电视屏幕时,立刻拉近了两岸民众的距离,使得台湾观众对大陆电视媒介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
围绕主题动态编排传播策略。《欢喜大围炉》从筹备、录制直至最后播出,往往需要长达数月的精心筹划和准备。厦门卫视根据晚会进程不断抛出各种议题,晚会亮点、明星热点、节目看点等全方位内容在台湾各种主流大报上不断曝光,使得《欢喜大围炉》在台湾民众当中持续升温。2011年《欢喜大围炉》录制期间,台湾主流媒体《中国时报》《苹果日报》《now news》和台湾华视、台湾东森电视台等媒体特派记者来现场采访,厦门卫视实现了横向带状覆盖,使《欢喜大围炉》持续热度不减,留住了增量受众,创造了收视高点,已然牢牢占据台湾新年舆论的焦点。越来越多的台湾主流媒体由最初接受厦门卫视邀请参与报道,转为现在主动申请来厦门进行实地报道,同时参与报道的媒体类型也不断拓宽。
方法——三大运营机制,铸就厦门卫视的影响力
《欢喜大围炉》在实践中不断地创新宣传手法,充分发挥两岸文化交流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的“五缘”优势,加深了两岸民众的感情,凝聚了两岸民众的认同。
以创新机制明确品牌定位。《欢喜大围炉》在文化认同、时代主题等方面不断创新,不但把两岸时尚概念运用到晚会中,还在架构、内容、舞美等节目形式上进行了创新。《欢喜大围炉—2011两岸闽南话春晚》就以动车穿行为脉络,来自以及马来西亚的明星艺人,角色化、情节化地融入其中,营造了“幸福小火车、欢喜大围炉”的节庆氛围。此外,闽南民间习俗也是两岸民众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用RAP音乐包装的电音三太子,由明星演绎的闽南经典歌仔戏《三家福》,使传统节目生发时代活力。节目在突出闽南特色的同时,积极拓展中华文明的传播内涵和外延,许多台湾民众感兴趣的杂技、民间艺术绝活等大陆各地节目在《欢喜大围炉》中大量呈现。实践证明,加强两岸人民沟通、相互认同的重要性,经济固然重要,文化更重要。
闽南文化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 侨批 闽南侨批 文献学 档案文献遗产 征集
中图分类号:K8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2)02-121-126
文献学就是以文献和文献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开展文献学研究,对于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管理和利用,都有重要的价值。因此,文献学被认为是治学的基础、资料的源头、深入研究的门径。而就侨批而言,其本身就是一档华侨史的珍贵历史文献,因此,加强侨批文献的收集与研究,就应该引入文献学的收集、整理、研究和利用的科学方法,使侨批的收集与研究上升为一门学科的研究,只有这样,侨批才有可能变纯民间收藏爱好而为严谨治学的一门科学。
侨:当指华侨;
批:闽语,就是书信之“信”。
侨批之“批”字作“信”解,据考乃源于唐、宋时期,闽语方言则完好地保留了唐宋时期的这种音读与字义。在福建的方言中,闽东一带是以福州话为代表,而福州话是将书信的“信”字,读作【piē】,音同“撇”字;在闽南的方言里则读作了【puē】,而漳属的少数地方如诏安县等地,则有读作了【pēi】,音同“胚”字,其实所指的都是书信的“信”字。这种方言的音读及字义,迄今为止仍然还为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继续沿用着。
但是,海外的闽南人却将这种“批”孵化、发展成为一种融合了海内外交流的书信与金融汇兑两种功能的特殊载体,并经由海商及水客驿递之分散、单独的作业,逐渐演绎、发展为了一种行郊作业——批郊。及至清末(大约是在清光绪中期),这种全新的商业模式终于发育成熟,成为了海外华人世界中的一种全新的商业业态——侨批业,扮演了汇通国内外侨胞与侨亲之间书信往来与金融汇兑的重要角色。“闽南侨批”,实际上就是伴随着历代闽南人出洋拓殖与创业而产生的这种特殊邮传载体,而伴随着侨批业的日渐兴盛与发展,“批”字于是被海内外华人华侨赋予了银、信合一的新概念、新内涵。
由于闽商在东南亚一带的地位和影响均比较大,因而“闽南侨批”还可以纳入闽商历史文化的研究范畴。
一、“闽南侨批”的发端较早
随着福建华侨历史文化研究的深入,更多的历史文献被纳入了发掘、研究的范畴,其中很重要的一类文献,就是福建省民间的家族谱牒。迄今为止,据所发现的民间谱牒中,就有石狮大仑《蔡氏族谱》载有明代闽侨汇款的记录:
明嘉靖年丁卯四十六年,景思秩也,周夫为兄,均有骨肉厚爱……娶妇后,遂往吕宋求赀,迭寄润于兄弟,二兄超全家赖之,修理旧宇,俾有宁居。
显然,这段文字是迄今所发现最早的有关华侨汇款的记录,也是我们研究早期侨批发生、发展历程的重要文献记录。
因此,有关华侨史记录的民间家族谱牒,还应当继续深入发掘和仔细排查。
迄今为止,闽南侨批的存世品种表明,无论其是在海内外,其商业业态均比较饱满、涉及的商业范围更为宽广:
1、有证据表明,闽南侨批在清末就已经是规范化、成规模地运作,“批郊”作业就是这种商业运作的成熟表现;
2、闽南侨批较好地承续了明末清初以来国内钱庄、民信业的经营风格与传统,并且还能够结合国际时势变化,推陈出新,显示出其商业谋略与发展皆与时具进;
3、闽南侨批各信局较好地保持着与国内继兴之银行、邮政等机构的合作,并且还能够在复杂的竞争环境中,凸显自己熟稔的商业运作手段及特色—即诚信经营、服务侨客(眷);
4、侨批之载体形式更为丰富:除了传统的信汇形式,闽南侨批还有大量的票汇、电汇等文献载体,其服务内容与载体形式均较为繁富。
我们从现有的福建侨批存世量与其分布情况来看,综合考察各地的各种文献记录、历史影响以及研究成果,闽南侨批、尤其是泉州的侨批,都占有较大的优势,因而福建侨批的收藏研究中心与重心皆在闽南。
现在所发现的存世闽南侨批实物(包括海外来批及国内侨眷之回批),粗略估计约有3万余帖;如果再将带有侨批信局作业时钤记的有关汇票、支票等金融票据,以及历代信局经汇作业时给具的票根、信局作业之帮单、信局的账本等等相关的文献形式,总数当不少于5万件;此外,还有各信局的牌匾、营业执照、印鉴,以及信局和批脚作业时所用的其它实物,如称银两时应用的衡器,盛装银、信用的各种行头,批脚的证件等等,那么,有关侨批的实物文献载体,其内涵与外延都得到了相应的浚深和扩展,传统的侨批文献就不再局限于批信实物一种单一的类型,而是涵括了以上各类载体。
目前,闽南一带的侨批实物文献最为丰富,基本上涵盖了以上的各类文献形制,同时,闽南还保留了泉州的王顺兴信局旧址、漳州的天一总局旧址及厦门鼓浪屿的“海天堂构”,之三者,浓缩了闽南侨批的历史发展与辉煌成就,可以说已然就是闽南侨批的历史丰碑!
二、闽南侨批文献遗产的收集和整理
闽南侨批之于档案文献遗产,主要有以下几点的意义:
可以藉此对华侨的历史贡献予以高度评价,对侨批的历史作用给予正面和积极的肯定,这对今后侨资的态度与作用,必将起到正面和积极的影响;
侨批的文史释读与文化弘扬,扩大、浚深了华侨史学的研究范畴,使得侨批作为侨史文献的载体形式之一,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可与借鉴,大大地丰富了华侨历史文献的内涵与外延;
侨批可以凭藉自身的侨史文献功用和价值,积极申报成为“中国档案文献遗产”,进而申报“世界记忆遗产”,使之成为中国的、乃至于世界的文化遗产;
因此,闽南侨批已越来越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与重视,将其视为闽商文化的载体形式之一,并及闽南文化暨华侨史之重要历史文献。
1、侨批文献的收集
以往的侨批收集、研究,注重其邮政信息,主要途径即通过竞技集邮的平台来展示侨批文献;如今强调的则是侨批的档案文献典藏与文史研读,因而对侨批文献的系统性、完整性就有了很高的要求,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单个侨批的完整,也就是批封与批信要求完整,不要人为地舍弃掉批信(笺),不要嫌弃批笺给集藏所带来的诸多不便;二是争取完整地收集一个家族的全部批信,这样就可以完整地保留了一个族系的历代往来批信,这既包括了海外寄回来的批件,也包括了国内寄往海外的回批。
还有一点,那就是我们在收集侨批的过程中,也应该讲究各个侨批信局的系统性收集,例如著名的“天一(银)信局”,关于该信局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所使用的印鉴和诫戳,其形式和内容上也都是有所区别的,因此,能够力争收集到天一信局的不同戳记的侨批,也是每一位集藏爱好者一直在努力的;我们也可以将这种同一信局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使用的戳记侨批,视作该信局的不同“版本”,如天一厦(门)局、天一安海局、天一菲(律宾)局、天一新(加坡)局等等,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对其在邮政史上的考察,同时也是针对该信局历史概貌的揭示与综览。
以上只是针对实物侨批而言,但是在侨批文献的具体品种方面,还有几个要点值得注意:
1)来、回批都要重视,特别是回批;
2)信局制用的支票、汇票,以及有信局作业印迹的银行汇票;
3)海内外信局给发的收银信单据(凭证);
4)信局的流水账簿、印鉴、证照、牌匾及工作证、员工名册等档案资料等;
5)信局的各类广告;
6)考虑到侨史文献的整体保护与研究,有必要完整地起获某一个家族系列的侨批暨侨信,使其内容得以互相参证;
7)侨批业主的家族谱牒:这是进行文史研究的重要历史典籍!
8)充分考虑到实物文献资源的局限性,故而有必要尽可能地摄录历代侨批史遗存,如信局的旧址等等。
侨批研究,一定是要先拥有相当规模的实物侨批藏品,以及藏品有着较好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否则研究工作必将难以为继;而大量与系统地收集侨批,则是今后开展侨批研究、交流及学术探讨的重要基础。我们注意到,广东省汕头市的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新的表率,带了个好头,他们采集到了大量的潮汕地区实物侨批(总量达3万多帖,其中亦包括了侨批的影像光碟资料),从而为学术研究与文化阐扬奠定了厚实的文献基础。
2、侨批文献的采集渠道和方法
我们完全可以借鉴潮汕的做法,在现代条件下,将侨批资料的收集分为实物收集与影像收集两类,而两者都要予以重视。
实物侨批是必需的,是一个研究机构所必需葆有的学术资源,而且还需要一定的收藏规模;而影像资料则需要认真审视和科学地取舍,首先是要审定所需图录存档的侨批资料的真实性,判定其史料的价值,然后才决定收藏并图录,以补充自有资料的缺或,作为另一种载体形式而予以借鉴、参研。将目前已经发掘出来、且经过了甄别和整理的实物侨批资料,应是我们首先要去做的学术准备工作,毕竟资料的汇集也是文化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关于实物侨批文献的采集,具体来看,有下面几种可操作的方法:
①征购
市场化征购,这是如今文献征购的一条必由之路,也是一道常规的文献采集方法。
侨批的载体形态,也可以归之于民间文书一类,故而也受到了公藏机构的关注,例如福建省图书馆等,但他们主要是从大文献的视角出发,只是将侨批纳入民间文书的大体系中,构建民间文书的文献建设,而不是单一地为侨批收藏而收藏侨批。但是,对于专业的侨批文史研究来说,则遵照一定的体系、成规模地开展侨批文献资源建设,那就一定是将侨批文献作为了主要的征购对象,而且是系列化、规模化地开展此项专项文献的建设。
要想规模化、系列化地建构侨批文献专业资料库,自然是离不开征购一途,根据各公藏机构以往的文献采集策略与方法,有两个征购的途径,一是走向市场,在各地收藏交流市场开展征购;而是通过各地的渠道,向已知的存留有此类文献的家户协商征集,这两种方法可以同时或交互着进行,但必须保持连续性,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文献建设的持续建构,也才能保证系列化、规模化的文献建设要求。
② 图录
有偿征集固然是一套可资为用的策略或方法,虽则行之有效,但也无法保证专藏机构得以实现完全架构侨批文献的理想。
就侨批来看,自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集邮人士早已经介入了侨批的收集、研究,并且许多人的侨批集藏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同时在集邮领域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在国内外的集邮竞技平台上屡获大奖,极大地提振了侨批的社会知名度与影响力。因此,侨批收藏研究已经成为了这部分集邮人士的人生追求与感情寄托,轻易不会出脱自己的藏品,但是他们的藏品都是经过了市场考验与竞技集邮的洗礼,其间不乏珍品、孤品级的侨批实物文献,对于这样的情形,则应该要有一套相应的文献采集策略,图录、出版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地利用已有的文献资源,以实现其文史研读的功用。
我们还可以文献学为样板。如今,中国传统古籍已经渐次引进了数字化手段和技术,开始了古籍的数字化建设,这对于浩瀚的中国文化典籍而言,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毕竟古籍传承到了今天,由于种种原因,版籍的传统保护方法已受到了很大的挑战,而数字化建设则无形中开拓了这些版籍的保存方式,延伸了版籍的生命周期,从而使得这些文化载体的生命得以继续传承,并且还能逐渐光大与阐扬。
目前,全国性的古籍普查工作已经展开了,其主要工作就是在传统古籍的保存、保管方式中,新增加了文物化和档案化的管理方法,其中很突出、也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为古籍定级,包括了文物性的版本定级与档案化管理的破损定级,制定了古籍保护的一整套科学保护措施,并形成了制度化的管理方法。仅仅从文献学的角度来看,古籍保护中的许多举措,很多都是可以直接导入到我们的侨批文献收集和保护中来,例如古籍特藏破损定级的标准,修复建议,藏品的保护,书影的制作,等等,这应该也是我们从事侨批收集、研究和文化释读的每一位参与者应该考虑的另一个重要课题了。
除了实物侨批资料之外,还有许多侨批文献载体形式较为独特,比如旧时信局的牌匾,信局使用的印鉴、戳记,信局员工常用的分发批信的运载工具、证明文件,现存老侨批工作者的家访影音录像资料,历代侨批信局的遗址(迹),诸如此类史信,就更有必要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加以收集、保存了。在这里有必要强调一下的是,那些历史上曾经从事过侨批经营活动的老人,是侨批史的参与者与见证人,很有必要加强对他们的访谈工作,应该对访谈内容进行全面的记录,包括其影音的全程记录,这事应该要尽早去做,要与时间赛跑,毕竟这些老人,个个可都是些宝贵的“活文献”。
除了这些资料以外,其它还有可资为用的文献形式,举如旧时侨批信局的老照片,批信局兼营或混业经营的一些广告宣传单,涉及到侨批经营者的家族谱谍,各时期报刊等媒介的有关报道,批信局合作、合伙经营的股份证书或契约,等等,都应当纳入我们的收集与研究的范畴,有实物的就收集实物资料,没有实物而有其它影像信息者,就采用复制的方法来收集,极力扩大侨批文献的资料来源,使得侨批的释读不仅仅局限于侨批的批信载体本身,还将扩展到了侨批文物上去,这才是文化的侨批所应具备的全面素养。
这些实物侨批资料,还只是民间的存在形态,但这种民间存留的文献,一直都是处于分散化的状态,更缺乏专业的保管,有很多已经发生了霉蚀、虫蛀等破损情形,其文献的存留生态可称“堪忧”,因此,这也从另一个角度提请有志于该项藏事的专业机构,要加紧、加速民藏状态的实物侨批文献的征集。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类侨批文献处于相对沉睡状态中,这就是各地各级档案馆所珍藏的历代邮政档案和海关档案资料,其间记录、附着有大量的侨批业原始档案信息,甚至是各地信局的原始文案、印鉴及其它历史信息,这些历史信息及文献载体,有很多都是以往侨批研究者所未曾见识过的,这也导致了以往对侨批的释读存在着诸多的分歧,甚至是误解、误判及误读。如何让开发利用这些珍贵的档案资料,也是我们需要认真思索和积极面对的一颗重要课题:在政策法规允许的条件下,图录并出版这类侨批史的档案文献,则对目前积极开展的侨批史研究与侨批文化释读来讲,善莫大焉!
3、侨批文献的鉴定
侨批文献难以鉴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是年代不好判定。许多早期的侨批,其目的就是驿递功用,并不是要刻意为后人留下什么可资纪念或怀念的信物,也没有一定的递解程序和规则,这在批封与批信上,都可以看得出讲究简洁、实用,并且还出于运作与保密的考量,有意掩饰一些递解方式和程序上的信息,时过境迁了之后,这些信息就变得晦涩难解了,尤其是具体年代的识判;
二是具体承解的信局。早期的水客批封,还有后来特殊时期的信局作业,都没有留下递解责任者的详细信息,这也就要求我们要做更多的排查与检索识别工作,方才有益于作进一步的解读;
三则是一些侨眷在解读海外寄来的批信时,由于存在多次拆读和保管的缘故,有许多的侨批封和批信装错了,出现了批封与批信不符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来比照与复原,这当然是离不开广泛的原始资料的集藏;
第四点就是有很多侨批的相关资料,如侨批信局的印鉴、图章和证件(书),信局作业的账本(簿)、单据,还有批信局之间、批信局与银行、邮电部门之间的往来信札、电文及公函等,这类有助于侨批研究的资料,都是需要研究者们认真收集与审视的,其间所涉及的政治、法律、金融、邮政等等素材,无一不是需要做过细的文史整理工作,这些都是今后在侨批的研究中亟需加强的重要内容,而鉴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沙汰谬误,去伪存真。
第五点就涉及到了作伪的问题,这主要是在侨批收藏的市场化经营与运作过程中,有许多的侨批被少数经营者篡改了,这方面的伪作,具体表现形式就有加盖著名信局的印戳,刻意伪作信局的文字宣传诫戳,以及伪造时间、地名戳记等等,种种不端,导致了收藏交易市场上流通的侨批与侨批资料,都需要我们去仔细地予以甄别。
所以,为了保障资料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专业研究机构还应当聘请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如文史学者,民俗专家,特别是在侨批的收藏研究上已经取得实绩的集邮界人士,等等,充任侨批研究的专家委员会之中,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来阐扬侨批文化,“闽南侨批”的文化研究与阐扬,自然也当如此。侨批实物的图录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的收集与研究课题,也是一项必须进行的学术文化准备工作,否则,学术交流将会陷于“重要性”与“意义重大”一类的空泛之谈,这就有违其申报“世界记忆遗产”的最终目标,而流于一种泛议或口号,这对提振侨批文化不仅无益,而且还是有害的;同时,图录并长期地保存这些珍贵历史文献,也是对历史负责之举,是对历代华人华侨及侨批之于闽南、之于福建历史贡献的肯定,海外华人、华侨也是翘首以待与热切期盼的。
只有经过大量的、系列化的实物文献采集,并及经过仔细的甄别和整理,侨批资料才可以成为可资为用的文献资源。作为传统意义上的纸质文献载体,侨批也只是外在形式与使用功能上,有别于图书版籍的,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流传及递嬗方面,侨批文献虽然是后起的一个门类,但是它前承了中国历代文书的历史发展,后启了中国近现代海内外交通之端,特别是海内外邮电发展、金融汇兑、文化交流等等诸多方面,还是一种客观的促进作用,因而这一档珍贵历史文献,我们应该倍加珍重,有人誉称其为“中国近现代的敦煌文书”,溢美之词及于言表。
我们完全可以了冷静与客观地看待侨批文献,更由于它是我们家乡的一档珍贵文书,因此我们完全可以从容一些,淡静一些,就先把侨批视作乡贤们的一档历史文献来珍惜,来爱护,来收藏,来研究,那么,多做一些博大与宽泛的收集、深入及缜密的考证工作,毕竟这也正是我们发扬尊重历史、敬仰先贤、爱护文物、阐扬地域文明的精神。
四、综述
在侨批收藏和研究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上述的这些理念或方式方法,还有许多需要根据侨批的特性,做出因地制宜、因具体品类而重新定义的问题,这就是相关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实践进程了。
除了上面所谈的集中文献采集渠道与方法,还有在文史研读、文献披阅过程中的新发现,这就不是侨批实物征集的范畴,而是随着研究的深入而逐步钩沉、发掘出来的,例如:
其一,除了实物侨批之外,还有很多文献资料也都记载了有关侨批的史实,有的尽管只有零星、片断的记录,但是,对它们的收集整理与综合研读,就能够发现许多对侨批研究极为有价值的线索,举如民间宗族谱谍中就有其族裔出洋,并往来沟通的重要信息;民间钱庄的私钞上,也会留有信局的印章或印鉴;早期海内外报刊对于华人生活的一些报道,也都有或多或少地介绍侨汇的情形;国内的许多统计年鉴,对于海外华人、华侨汇入的款项,也有一定的统计数据报告,等等,这些资讯,对于侨批史的研究是很有帮助的,特别是对早期的侨批信局作跟踪与观察,常常让人感到有关史料的严重不足,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因此,我们把侨批的收集与研究范畴拓展到相关的文史资料上去,这样才能更为广泛地获取更多及有效的信息。现在我们重视侨批文化,重视侨批的收集与研究,那就不应该仅仅局限在侨批实物一个方面,而是要将所有涉及到侨批的历史资料,今后都必须纳入到收集、整理与研究的范畴中来。
第二,我们现在还很难判定一个地域的历代侨批经营者有多少家,目前所读到的一些侨批研究著作,已经列举了不少的各有关信局名称,但是近来的实物发掘,还有其它的文献载体,诸如信局账本、银行的单据等,就不断有新的信局名称出现,可见,每一个历史阶段、每一个关注者都是有其局限性的。我们完全可以建立一个相对集中的收藏研究平台,尽可能多地汇集所有的侨批史料,分门别类,厘清条目,这样就能够通过系统而专业的研读,辑出那些以往不见著录的一些侨批史信息,当然也包括了侨批信局的名称,等等。
闽南文化的重要性范文4
一、在漫画教学中促进美术学科各门类和学习领域之间的有机融合
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设置‘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依据”中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美术的观念和方法趋于多元,一方面美术的种类继续分化;另一方面美术各种类之间综合化的倾向也在逐渐加强。”尽管时代的发展促使美术种类的丰富多样,但细分出的每个独特的种类之间实际上存在着许多共通之处。如漫画与其他美术种类之间就存在着叠合现象——一幅运用国画形式创作的漫画,我们既可以看成漫画作品,也可以看成国画作品。不过,作品间客观存在的叠合现象也有利于美术学科各门类、各学习领域之间的有机融合。根据这个特点,在漫画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主题性的创作课程将漫画与美术其他门类综合起来进行实践探索,由此提高学生良好的美术素养及综合探究能力。
艺术源于生活,而漫画创作素材源于作者在生活中的细致观察。在执教《漫画造型》课时,我们首先要求学生在生活中注意观察、深刻感受各式各样的人的特点,如健康长寿的老人、挥汗如雨的工人、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并将其写生或拍摄下来,接着让学生欣赏一些漫画家的肖像漫画及漫画造型作品,引导学生将欣赏的漫画作品与在生活中拍摄或写生的人物进行对比,从中去发现漫画造型的主要特点——夸张变形。那么,应如何对人物进行恰到好处的夸张变形呢?这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去观察、感悟人物的特点、表情及动态,让学生在找出表现对象的主要特征的前提下,进行准确的夸张变形。具体可让学生用线描的方法漫画人物肖像或动态。在学生有了初步的漫画造型基础后,可让他们了解漫画泥塑的表现特点与制作方法,进而塑造出表情丰富、动态夸张的人物形象。此外,有些剪纸和水墨画中的人物造型也有漫画夸张变形、简洁明快的表现特征,因此,也可以让学生利用剪纸和水墨画的表现形式塑造出富有漫画特征的人物形象。显然,在《漫画造型》课中,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塑造人物形象,能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课型中轻松愉快地学会漫画人物造型,而最主要的是能改变传统漫画造型授课方式较为单一的缺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综合运用美术知识、技能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需要说明的是,在漫画造型课中,教师不仅需要注重美术学科各门类的交叉互动,同时也应重视美术各学习领域为一体的综合实践探索。《漫画造型》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但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了欣赏名家创作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漫画作品的环节,如漫塑、剪纸漫画、水墨漫画等,同时,让学生通过收集、欣赏、评析漫画作品,从中充分感受艺术家的表现个性与情感,体会作品中独特的漫画造型特点,从而在深受启发的情境下设计、制作出形式多样、富有个性的漫画造型。从这点看,这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漫画造型课,显然已不是单纯的“造型·表现”课,而是融“欣赏·评述”“设计·应用”为一体的“综合·探索”课。
二、在漫画教学中积极开展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教学
学科间的优化整合是美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新课标“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指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学会在新情境中探究、发现与美术有关的问题,在寻找解决问题方法时,自觉主动地融合不同学科的内容,使各种知识与技能互相融通,彼此联系,逐步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发展发现问题并进行深入探究的能力以及形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充分说明,在教学中不同学科内容相互融合、互为渗透的重要性——应对不同学科内容进行高度的整合,同时也强调教师应积极探索学习内容与教学方法、改进和丰富教学手段。
儿童漫画创作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在创作中常与其他学科内容渗透、融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个特点,让漫画创作与其他学科内容“共舞”。基于此,我们把儿童漫画与语文、品德与社会、英语、科学等其他学科进行适当、合理的整合,这样做不仅能利用这些学科的丰富内容进行儿童漫画创作与教学,而且也能使儿童漫画成为这些学科教学的辅助资源,以此设计出诸多课例。如《漫画成语》就是漫画与语文学科相结合的课例。成语是汉语词汇的精华,它具有形象鲜明、生动凝练的特点,不仅是小学语文重要的学习内容,也为漫画创作与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进行《漫画成语》教学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深刻理解所要创作的成语的内涵,从中提炼出表现主题后,再进行创意表现;而不是让学生依葫芦画瓢——图解成语。如创作一幅《一飞冲天》的成语漫画,不能只是让学生停留在描画出成语中原来所指形象的层面上,即画一只鸟儿展翅一飞,直冲云霄,这样的画面表现只是图解而已,无创造性可言。因此,教师首先应提炼出“一飞冲天”的表现核心——一下子做出了惊人的成绩,紧接着让学生以当今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鲜事物作为创作素材,充分发挥想象力,从而创作出生动有趣、与众不同的作品。如一学生描绘出我国“神舟九号”从地球上成功发射升空的画面就很特别,这样的作品就具有创造性。除了《漫画成语》课外,我们还设计了《漫画寓言故事》《漫画歇后语》《漫画插图》等课型。另外,我们还与语文课老师长期合作,让学生“记(画)漫 画日记”和“看漫画写作文”。对于“记(画)漫画日记”,学生的兴致很高,他们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记录自己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学生通过坚持不懈的训练,不仅能养成记(画)漫画日记的习惯,而且能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写作能力和创作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而在“看漫画写作文”课中,我们采用“欣赏漫画→评述漫画→理解画意→抓住主题→发挥想象→展开描写”的步骤,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观察赏析和创编写作能力。
儿童漫画教学(创作)与语文、品德与社会、科学、英语等学科内容均有联系,且漫画是这些学科教学很好的辅助资源。在进行儿童漫画与其他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时,不能盲目和随意,只有根据儿童漫画教学的目的与要求,在准确寻找出其与所结合学科的切合点的基础上进行有机的融合,才能真正做到学科间的优化整合。
三、在漫画教学中重视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
新课标“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还指出:“从美术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随着信息化进程的飞速推进以及人们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需要用美术以及美术与其他学科相交叉的方法来解决各种问题的机会将越来越多,而这种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需要通过中小学美术课程来获得。”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我们以学生的校园、家庭和社会生活为出发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性的儿童漫画教学活动,如《趣画闽南俗语》《创作时事漫画》《道德行为规范漫画》等,具体通过活动策划、美术创作、创意设计和综合展示等内容与形式展开,希望以此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趣画闽南俗语》主题单元为例,我们利用本地文化资源,针对闽南语(特别是闽南俗语)随着社会发展的潮流有日益被冲淡的趋势和失去的危险的现状,开展了“收集闽南俗语”“讲述、表演闽南俗语”“趣画闽南俗语”“设计装帧闽南俗语画集”“综合展示闽南俗语”等活动,其中的“综合展示闽南俗语”活动包括“展示《趣画闽南俗语集》”“小品表演—闽南俗语”“趣画闽南俗语作品展”等内容。这些活动内容都围绕“闽南俗语”来设计,但各有侧重,既包含了活动策划、访谈调查、创意设计、平面设计、表演展示等实践活动形式,又从“思考”“体验”“实践”“表达”等角度提出综合性的学习活动建议。通过参与一系列项目内容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发现和感悟闽南俗语之美及主动地会说、爱说闽南俗语,而且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达到了传承闽南文化的目的。
新课标强调,要“使学生真正获得综合运用美术以及其他知识、技能来解决学习与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能力”。这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引导学生把学习漫画创作和现实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拓展知识面,增加生活积累,获得创作素材,从而提高创作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闽南文化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泉州;外来务工人员;幸福感
当前幸福感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无论是中外学界还是各级政府,都将幸福感问题纳入重要的研究范围。在这一背景下,外来务工人员的幸福感问题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国家统计局的报告显示,2009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978万人。这一庞大人群的幸福感问题关系到全国各地社会的健康和谐,但目前相关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选取泉州外来务工人员的幸福感为视角,对这一现实问题作一粗浅探讨。之所以使用“泉州外来务工人员”的提法,而非笼统的“泉州农民工”,是因为考虑到泉州经济文化环境的特殊性,外来务工人员的幸福感问题更加复杂和影响深远,且这样圈定范围会使研究更有针对性。
一、泉州外来务工人员的幸福感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幸福感研究及其在当今社会的重要地位
人们对幸福感的研究由来已久,从亚里士多德提出“幸福是终极的和自足的,它就是一切行为的目的”,到1950年代幸福感研究在美国的兴起,幸福始终是人类关注的话题。西方现代意义上的幸福感研究以华・威尔森(WannerWilson)在1967年撰写的《自称幸福的相关因素》为标志,该文对当时有关幸福感的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并深入分析了什么是幸福,经济增长是否一定会导致幸福感水平增加等问题。其后幸福感的研究经历了从基础的调查描述到幸福理论的建构,再到精确测量量表的制定等,逐渐形成较为成熟的体系。目前研究者大多认同Diener的概括:所谓主观幸福感,是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
我国对幸福感的研究始于1990年代,并迅速引起广泛关注,如学术界对幸福理论的热烈探讨和系统整理;杭州、西安等地纷纷开展居民幸福指数的测量;深圳把树立“幸福感”作为发展的新标尺,近年来关于幸福感的论文更是不胜枚举。由于我国研究幸福感的时间不长,各地的研究依据和测量方法不一致,而幸福感的特殊性又使得本土化的研究理论和工具至关重要,所以各地的研究结果虽具较大参考价值,但可比性较差,说服力不强。而且,对外来务工人员这个弱势群体的幸福感进行专门研究的并不多见,因而在这方面的深入探讨尚有较大的空间和价值。
(二)提升外来务工人员的幸福感,对促进泉州社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泉州外来务工人员超过百万,占全市人口近1/5。他们从最基层支撑起泉州各行各业特别是工业的发展。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幸福感,是衡量泉州社会是否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晴雨表。提升他们的幸福感,既可以保障其基本权益,同时也可以提高其工作效率,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对于泉州这个拥有众多中小加工企业的城市来说,正常发展更是离不开广大外来务工人员,这一点在曾经发生过的“民工荒”中得到深刻验证。2003年的“民工荒”使得泉州当时的缺工量最高时曾达到了十几万人之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顺利运行。后来经多方努力,问题得到解决,但隐忧仍然存在。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9076万人,比2008年下降8.9%;在中部地区务工的为2477万人,增长33.2%;在西部地区务工的为2940万人,增长35.8%。在这种情况下,关注外来务工人员的幸福感,对促进泉州这一东南沿海城市的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三)对提高泉州的知名度、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起到重要的宣传作用
近年来,随着和谐社会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各地政府部门也意识到强调幸福感的重要性,纷纷组织学者研究探讨本地居民的幸福感问题,重视幸福感的评选、排名,那些幸福感较强的城市较好地提升了本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受到全国瞩目。为推动经济区的健康发展,社会各界付出了巨大努力并取得初步成效。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把经济区的良好形象塑造起来并宣传出去。泉州作为该经济区建设的重要阵地,本身的形象和对外宣传都具有深远影响。
在这方面,外来务工人员也是一个重要窗口,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是泉州与外界沟通联系的重要渠道,尽管他们大多来自基层社会,但对应的面相当广,且近年来各界对农民工问题一直热切关注,更容易产生广泛影响。外来务工人员的幸福感越强,其宣传效果无疑会越好。反之,如果不重视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幸福感,导致问题迭出,其负面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
二、泉州外来务工人员幸福感的状况
泉州外来务工人员在幸福感方面存在一定优势,有些措施和政策还走在全国前列,但也有和其他城市通常存在的一些共同问题,以及泉州本地的特殊问题。近年来,泉州地方政府和企业对外来务工人员有针对性地采取了系列措施,特别是2003年的“民工荒”之后,泉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几年间连续出台多项优惠政策,改善用工环境,维护农民工权益。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力地保障了泉州外来务工人员的权益,使其幸福感有显著提升。具体方面这里不再一一列举。以下主要指出泉州外来务工人员在幸福感方面遭遇的特殊问题。
(一)泉州外来务工人员在幸福感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
外来务工人员的幸福感有其独特性,影响其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归属感和认同感。考虑到这一因素,泉州外来务工人员在幸福感方面还是存在较多问题,特别是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首先来参考全国其他地方农民工在幸福感方面遭遇的问题:章洵在武汉的研究发现:相对于过去在农村来讲,认为自己“更加不幸福”的比例有所上升;另据吴静对浙江农民工的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指标大大低于浙江居民幸福平均分。
这些研究数据显示,在影响外来务工人员幸福感的因素中,与本地城市居民和本地文化的融合问题才是一个深刻而复杂的难题,如感觉城里人瞧不起自己、社会不公平、与在农村相比更加不幸福等,其实说到底都是这个问题。本研究在对泉州部分外来务工人员的调查走访中也发现,相当数量的人认为与泉州本地居民之间存在很大的隔阂,如他们也明显感觉到本地居民自我优越感很强,瞧不起自己,而且本地居民之间普遍使用闽南语方言交流,他们完全听不懂以至于交流障碍巨大,距离感更强。这些问题都属于较深层次的问题,单靠普通的行政手段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二)泉州经济文化环境的特殊性加剧了这一深层次问题
在泉州的企业中,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占主导。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制约,中小民营企业在原始创业阶段,通常无法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并对员工进行充分的人文关怀,当前这些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这一背景因素在今天也还有一定的影响。同时,泉州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本地居民的努力积累和智慧打拼,知名企业家基本上都出自本地。这与广州、深圳等城市有很大不同,后者是依靠政策等优势吸引全国各地的人才聚集创业,本地居民为外地企业家打工服务的现象相当普遍。目前还没有外地投资客在泉投资的具体数字,但从现有资料来看,这个比率非常小。这样在泉州地区就形成本地居民的优越感,并对外来务工人员容易产生一定的排斥甚至歧视态度。
另外,泉州地方语言所隶属的闽南语系也相当特殊,由于特定的历史地理原因,闽南语在发音和构造上都极为特殊,外地人很难听懂。而本地居民在交谈时基本上习惯使用闽南语,甚至排斥使用普通话,从而形成外来人口了解闽南文化的第一道也是很坚固的一道屏障,这一点在全国其他城市也不多见。这种语言文化环境再加上前面所说的经济环境,合起来便形成了外来务工人员认同和融入本地文化的强烈阻力。外来务工人员在这种环境下很难形成有效的归属感,幸福感也因此大打折扣。
三、提升泉州地区外来务工人员幸福感的有效途径
(一)在继续完善现有措施的基础上,积极改善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环境
提起基本待遇和生活环境,人们往往会想到工资的增加和企业用工环境的改善,这些无疑是最先要考虑的,泉州本身在这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取得较好的成效。但除此之外,还有大的生活环境和基本待遇的改善问题,如公共设施的改善。外来务工人员相对属于低收入群体,他们分享一个城市的进步,也是促进他们在打工所在城市感觉幸福的重要方式,主要是依靠公共设施等大的环境,如便捷的公交通道、适合他们的休闲场所等。这些正是泉州城市发展的弱项,对外来务工人员造成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因此,在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基本待遇得到有效提高的同时,政策制定还应着重考虑净化环境、便利交通设施、提高治安水平等方面。
(二)充分挖掘泉州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对本地文化的认同
影响外来务工人员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与本地居民和本地文化的隔阂,如果他们能够了解并认同本地文化的精神内涵,也就会更好地融入本地社会,甚至可以营造一定程度的归属感,并从根本上提升其幸福感。对于这一点,泉州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闽南文化中有着丰富、优秀的底蕴和内涵,可以对外来务工人员产生独特的吸引力和积极影响。例如,闽南文化中处处展现的爱拼敢赢精神,尤其是华侨们早期创业发展的经历,与闯荡他乡的外来务工人员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很容易引起他们的钦佩和共鸣;尊师重教、爱国爱乡、闽台一家的传统则会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自豪感,并对自己的工作产生更高的价值认知……
向外来务工人员宣传闽南文化的途径有很多,如企业、社区或政府部门都可以组织相关的讲座、印发宣传资料、组织参观学习等。另外,提倡和鼓励本地居民使用普通话,也可以促进外来务工人员与他们的交流,减少隔阂。
(三)营造友善开放的氛围,吸纳外来务工人员参与本地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
外来务工人员的劳动汗水早已和泉州融合在一起,城市同样也属于他们。因此,积极营造开放友善的环境,鼓励和吸纳外来务工人员参与本地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既可以提升他们的幸福感,也是泉州城市发展的方向和选择。为此,可以定期在社区等地方组织一些本地居民与外来务工人员的对接活动,增进双方的了解和互信,各取所长、互帮互助。同时,将一些优秀的外来务工人员吸收进来,参与到本地的政治生活中,从根本上融入本地生活。为此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加以鼓励。
幸福是人们始终在追求的终极问题,泉州外来务工人员的幸福感更是个复杂的综合问题,对于泉州这样一个地级城市来说,有如此数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既是财富又是挑战。有效促进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幸福感的提升,既是泉州本地政府和居民的责任,也是其发展的内在需求。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农村司.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DB/OL].国家统计局网,2010-03-19.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译.尼各马科伦理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3、Diener E.Subjective Well Being[J].Psychology Bulletin,1984(3).
4、章洵.农民工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武汉市512名农民工为例[J].社会工作,2007(5).
5、吴静.浙江农民工幸福感调查研究[J].财经论丛,2007(6).
闽南文化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菲律宾;华文教育;本土化;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G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004-02
菲律宾的华文教育是东南亚华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早创办华校的东南亚国家之一,而且是在一校之内最早实行华文和英文两种学制,即“双重学制”的教学体制。新时期以来,中菲在经贸文化等方面交流越发频繁,菲律宾的华文教育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在办学、师资培训、教法教材方面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一、新时期以来菲律宾华文教育概况
菲律宾总人口9920多万人,菲律宾华侨、华人约占1.5%。从大环境看,菲律宾华人基本上是闽南人,相互联系十分密切,基本上使用闽南话或普通话进行交际。
菲律宾本国现共有华校173所,其中,大马尼拉地区75所,吕宋地区48所,米沙鄢地区29所,棉兰老地区21所。目前,菲律宾已有25所大学开设了汉语选修课,学习汉语的学生超过2000人。华校学生的家庭半数以上是华人家庭,老一辈华人大多会说华语,至少会方言。菲律宾青少年学习汉语还是具备一定的目的语环境。但是,这些青少年大多是因父母的意愿而学汉语,自己主动学习的动机不明显。
菲律宾当地的华文教育机构主要有菲律宾华文教育研究中心、菲律宾华文学校联合会以及菲华商总文教委员会。现有3所孔子学院以及《菲华时报》等6家影响较大的华文报纸。这些机构在华文教育、研究和宣传方面持续发挥着它们的影响力。
(一)新时期以来菲律宾华文教育特色
新时期以来,在华人逐渐融入菲律宾大社会的同时,华文教育最近十数年来又呈现生机,这一时期当地华文教育呈现出新特色。
1.学制完备的华文教育学校
菲律宾华文教育以纳入国民体系的华文学校为主,华文教育沿袭传统侨教的学校模式,并且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还是摆脱不了华侨教育模式的影响。菲律宾著名的华校有光启学校,三宝颜中华中学等,基本上都建立完整的幼儿园到中学一贯制的学制,从小开始培养华裔学生的汉语能力。这些学校大多拥有华人社团赞助的背景。菲华社团中商业人士颇多,以菲华各宗亲会联合总会为首的各种组织,支持和配合菲化后华校的教学工作。
2.教学用语不仅仅是汉语
菲律宾一般学校通用他加禄语和英语教学,仅华人办的华文学校加授汉语课程。很多全日制中文学校实行双语或三语教学,除教授汉语和以汉语为媒介语授课的数学等各门科目外,同时还要教授以当地语授课的以上科目以应对升学考试。
3.教育的国际化
教育国际化,不仅仅指的是教育观念和方式国际化,还包括教育对象国际化。随着菲政府放松对华校限制,中菲开展一些政府间和民间的学术文化活动。每年华裔学生来华的进修项目就是中菲合作之举。另外,近年来当地的华校生源并不仅限于华裔子女,其他非华裔人士也愿意让他们的孩子学汉语。当地纯华裔血统的学生比例降低,而菲华裔混血学生比例很高,加上纯外籍血统人士子女,当地华校的生源由单一化趋向国际化。
(二)菲律宾华文教育新特色成因
1.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及世界华侨华人经济的不断发展。华文的重要性日益为更多菲律宾本地人所认识。同时,中国为了菲商在华投资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因此,为了和中国进行经贸来往,不仅仅是华人后裔甚至是本土的菲律宾人都开始学习汉语。同时,中国政府也大力支持菲律宾华文教育。1999年以来,国务院侨办和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已举办多次“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国家汉办每年不仅向菲律宾派遣大量汉语教师志愿者,还进行本土化师资培训。同时组织编写了相应的国别化教材,促进当地华文教育。
2.当地政府重视
菲律宾政府越来越重视和中国的各项交往,加之当地华商社会地位较高,也使得政府重视本地华校建设。九十年代以来,随着菲律宾本土汉语专家人才的需求增加,汉语教学已引起菲律宾主流社会的关注。2001年,阿罗约总统宣布了一系列旨在促进菲中友谊、鼓励华人积极融入主流社会的新构想,其中将华语特别是普通话列入菲国各大学外语教学的选修科目。菲律宾教育部于2011首次在公立中学开设汉语课程。这是对菲律宾华文教育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3.当地华人社团的鼎力相助
菲律宾当地的华人华侨,特别是老一辈华人,对祖籍国的感情依然深厚,菲律宾杰出华人代表陈永栽先生一贯热心华文教育事业,2001年以来,他连续11年共资助近7700名菲律宾华裔学生来福建参加“菲律宾华裔青少年学中文夏令营活动”。菲律宾晋江同乡总会也连续几年出资从中国聘请教育界专家到菲律宾华校进行督导,举办华文讲习班,大力推动当地华人的教育工作。
二、新时期以来菲律宾华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尽管新时期以来,菲律宾的华文教育又重新焕发出生机,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1.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轨,缺乏本土化特色
当前菲律宾华校所采用的华文教材书没有统一,既有大陆的教材,也有台湾的教材,既有华校机构编印的,也有私人出版的,还有一部份华校自行选辑或采办的“补充教材”。这些教材虽说各有特色,但是与菲律宾华文教育有严重的脱节现象,过于枯燥且不实用,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2.师资水平参差不齐
近年来,菲律宾汉语师资严重缺乏,师资水平良莠不齐。其中原因主要是华校教师待遇不高,致使许多经验丰富的教师被迫转行。同时当地对师资的培训力度也不够,部分教师缺乏相应的汉语教学素养。
3.华裔青少年学习主动性不强
就目前而言,相当一部分的菲律宾青少年学汉语是迫于父辈们的压力,是在父母的安排下去学习他们的“母语”,而且是把它当作是一门工具性的语言来学习,缺乏相应的情感因素,这就造成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缺乏兴趣。
4.繁简体字、注音符号和汉语拼音之争
菲律宾华文教育很长一段时间是聘请台湾老师进行教学,因此当地用繁体字居多。现在由于大陆输送汉语教师,使得简体字和汉语拼音也在菲律宾推广开来。因此,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容易产生困扰,而相应的汉语教材并没有对这个问题进行解释。两种字体的碰撞,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诸多不便。
5.普通话受闽南话影响大
菲律宾当地华人,特别是老一辈华人方言掌握情况比普通话要好,这也导致了他们的子女在可能在初学时率先掌握的是汉语方言。这给后来的普通话语音语调学习造成困难,很多本土教师自身汉语也不标准。这就对学生学习产生干扰。
三、菲律宾华文教育的相关启示
(一)编写本土化教材
九十年代华文教育界重新明确了教学对象是华侨华人及其子女,教学目标是培养有中华文化气质的当地公民,将华文教育作为第二语言来进行教学,因而教材也必须改变。菲律宾侨中学院于1990年着手编写一部当地华文教材,在中国国内专家帮助下,配套的教材已全部编完。新教材以繁体字为媒介,音标以汉语拼音为主,注音符号为辅,生词附简体字。这是海外华人编写的首套华文教材,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加强本土化师资培训,提升教师待遇
为了满足当前菲律宾对汉语师资的需求,当地华文教育界可以同大陆相关单位合作开展本土化师资培训,派遣教师来华进修,或者邀请大陆专家到菲讲学。同时,当地政府也应当提升本土化教师的基础待遇,提高华文教师的社会地位,这样才能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华文教育事业。
(三)增加华裔子女对祖籍国的文化认同
当前菲华子女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对祖籍国的情感日渐淡漠、华人气息渐行渐远,但是他们对祖籍国文化仍有认同感。菲华青少年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对于中华的传统习俗仍有很高的认同感,闽南话和普通话在家庭与华人社团的交际中也仍有一定的使用率。匡腊英,张娜(2010)。在《菲律宾华裔青少年语言使用调查研究及华文教育对策》文中通过调查发现,菲律宾华裔青少年学生在学习华文的重要性与实用性方面,有令人欣喜的认知。有高达78%的学生认为普通话应该与菲语、英语等在菲律宾社会共存下去;88%的学生认同华人应该学习华文。因此,菲律宾甚至是东南亚地区的华文教育,不可忽视的一方面就是重视对华裔子女中华文化气质的熏陶和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中华才艺学习等等活动,让青少年从全面了解自己祖籍国的人文历史,增强青少年对祖国大陆的文化和身份上的认同。